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咨询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据悉,本项调研是由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2014年发起,并由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指导。调研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济南、南京、合肥、贵阳九个城市。
2015年上海小学生压岁钱收入较上年略有下降
压岁钱高收入易出现在家庭年收入较低的家庭
最大红包来源排名:祖辈、亲友、父母
祖辈仍是小学生最大红包的主要来源,超过49.6%的上海市小学生,最大单笔压岁钱来自祖辈,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来自其它亲友和父母,分别占到30.9%和19.6%。
压岁钱限高子女发起较家长发起更易成功
从《报告》结果显示,2015年春节前经微信在上海引起热议的压岁钱限高行动,由学生主动发起较家长主动发起更易成功。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四位发起限高的家长中,均因面对子女的祖辈或无子女的亲友时人情关难过而告失败,而面对有子女的亲友时,限高劝说则相对容易。但在调研中主动发起限高的三名学生中,则有两名学生成功达成限高,且均提到在操作中,如对方长辈不同意限高,则通过采取全不要的方式最终让长辈妥协。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念祖老师说:压岁钱作为中华民族春节的民俗,是以钱为载体,进行的亲情与祝福的传递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因为压岁钱的日益增多,甚至攀比,而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在全社会的不断呼吁下,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压岁钱主要收取者孩子。而本次调研,也提醒我们注意到,孩子并不只是压岁钱的被动获取方,在以对钱有正确认识和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的前提下,小学生对于压岁钱同样可以有话语权。
关键词:高职物流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将面临着新的诉求。因此,是否能培养出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和认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则直接反映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分析和实践调查,尝试建立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也符合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体系,并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学生基层作业能力进行评价。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是评价最后结果的指向标,它的选择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一个好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绩效测评度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客观反映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真实状况,指标体系不带有任何主观感彩,以事实为依据;二是建立的指标体系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是在这些众多评价指标中,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做到对学生的评价准确、全面、客观和公正。
本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来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中相关数据。该调研报告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资源库建设项目协作组历时近一年,通过对大量企业和高职院校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获得了全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情况和物流企业对高职物流人才需求状况的相关数据。目前,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就业层次主要分为基层物流作业人员、基层物流管理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物流规划设计人员和其他共5个层次,本文在评价过程中选择学生物流基层作业所需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基层作业能力评价分为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3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立了17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见图1)。
上述指标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权重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确定的,每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主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必须针对不同指标对目标贡献的重要程度而做出估计。本文以层次法为基础,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作为物流基层作业人员进行能力评价时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流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评估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采用调研报告数据和专家咨询法,按1~9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并由专家填写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据此就可以确定单层权重的子集,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运用相同的方法确定总层权重子集,并进行总层一致性检验,通过检验后,最终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1)建立指标集
(1)构造判断矩阵
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确定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相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总目标,选择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作为准则层的因素两两比较,得出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的数值判断,同样,相对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3个准则层,选择各相应下级指标层中的因素两两相对比较,分别构造判断矩阵。
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1)
②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第一,职业核心能力判断矩阵
根据调研报告结果,物流基层作业人员各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视程度为:与人合作能力66.41%、与人交流能力57.65%、自我学习能力55.86%、信息处理能力53.52%、解决问题能力49.41%、其他能力23.91%。结合以上数据,采用专家咨询方法,得出各项职业核心能力的比例关系(见表2)。
第二,专业能力判断矩阵
根据调研报告结果,物流基层作业人员各项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评价为:仓储作业能力71.09%、运输作业能力65.63%、配送作业能力68.09%、物流信息管理能力43.97%、物流市场拓展能力51.17%、其他能力41.98%。结合以上数据,采用专家咨询方法,得出各项专业能力的比例关系(见表3)。
第三,个人素质判断矩阵
根据调研报告结果,物流企业对物流基层作业人员的个人素质要求为:沟通能力56.59%、抗压能力45.35%、团队精神49.61%、执行力43.02%、责任心70.93%。结合以上数据,采用专家咨询方法,得出各项个人素质要求的比例关系(见表4)。
(2)确定权重及层次单排序结果
根据以上物流基层作业人员能力评价指标构成的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软件Matlab软件,输入相关数值,运算得出层次单排序结果(见表5)。
层次总排序的特征向量为:
(1)各个指标的单因素评价结果(见表7)。
(2)一级指标模糊偏好关系值及评价值(见表8)。
3.2 结果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考评总评价值为83.1分,表示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介于满意和一般满意之间,同时也说明现阶段所培养的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与企业实际要求基本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物流技能水平的提高,强化学生仓储作业、运输作业、配送作业、物流处理、物流市场拓展等作业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通过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执行力进行训练,在活动中慢慢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责任心。
4 结束语
影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评价的因素较多,对其进行全面、准确、定量评价较为困难,本文引用了调研报告中客观真实的数据,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相结合,对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进行考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科学、客观、真实地对学生物流基层作业能力进行了评价。但是由于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评价人员主观上的不确定性以及认识上的模糊性使评价过程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性,故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资源建设协作组. 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R].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王浩澂,董绿英.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质量评价[J]. 价值工程,2011(10):190-191.
前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迫切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加快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关键。在“加快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要求下,对我省高职院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多项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在教学、科研、专业技术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几大功能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始终是第一位的,评估一所好到的职业院校的标准,要看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更要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与水平。随着高职院校规模及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院校发展潜力所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青年教师队伍总体水平。
因此,各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就是对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对专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提升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政策以及建议,来达到改进学校青年教师科研与专业发展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一、教学能力提升改革内容、改革目标以及问题
本项目改革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机制。项目改革实践是:
1.改革目标
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研究探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通过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争取形成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制度,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有所推广示范意义。
2.研究内容
一是调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二是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三是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四是研究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实施方式
3.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是探索激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机制与外界条件保障
二是深入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
三是通过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途径与实践政策
二、课题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实施计划以及课题特色之处
1.实施方案
一是专项调研,包括相关文献检索分析、在全校青年教师中抽样调查、到其他高职院校相关部门调研、邀请专家咨询座谈研讨;
二是设计激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促进专业发展机制,形成建议方案;
三是争取将研究成果上升到学校制度层面加以实施,推进学校改进教师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2.实施方法
2.1文献资料。根据项目研究需要搜集和分析有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专业发展相关资料,检索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2.2调查调研。通过对全校青年教师抽样问卷调查、典型案例访谈、有关专家咨询座谈研讨、校外调研等等方法,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对策。
2.3分步试点实践。通过调研报告、建议方案,提交学校,争取分步实施,改进青年教师教学管理及其专业发展工作。
3.实施计划
3.1项目准备阶段:成立项目研究团队;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制定项目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明确落实项目团队成员分工等事项。
3.2项目研究阶段:收集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编制调研计划;开展问卷调查,校外调研,专家咨询座谈研讨等;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形成调研报告;写出研究论文、政策建议及校内制度建议文本。
3.3实施阶段: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文件;依据研究成果和学校实际,分步试行推进落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激励制度。
3.4结题阶段:整理项目研究与实施材料,总结完善项目研究成果;形成项目结题报告,开展项目结题验收。
4.特色与创新之处
4.1在其他研究项目多集中关注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产学对接、融入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本项目关注高职院校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教师群体,站在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与探索激励学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4.2本项目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入,探索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的途径,进一步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4.3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均从事教育教学管理、高职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及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本团队在该项目研究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成果将会更直接的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同时也为学校研究制订有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度与制度执行,甚至于全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制度建设方面探索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