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研究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立足本土、开拓题材、关注现实
《艺术报告》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推出的年度论文集,从导演、剧作、表演、摄影、美术、声音、动画等各个角度,以年度为单位,深入剖析中国电影在艺术创作方面所收获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战略发展建议。自2008年推出以来,备受业内外关注。
2012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对中国电影形成巨大冲击。《艺术报告》回顾了国产电影的全年创作,认为多年来国产影片占市场主导的局面虽受到动摇,中国电影却进入了一个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关键点。《艺术报告》指出,在外力的重压下,中国电影艰难踏上题材类型创新与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部分创作具备了严谨的创作态度、执著的创新精神和娴熟的创作技巧。
《艺术报告》同时指出2012年度中国电影创作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质量上乘的影片与庞大的制片基数相比数量偏少,中小成本影片的整体艺术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大片仍然摆脱不了叙事情节薄弱、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等痼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电影创意求新乏力,题材类型不够丰富,题材与类型片再生能力薄弱,等等。《艺术报告》在对创作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国产电影未来的创作走向也做出了大胆预测,其认为立足本土、开拓题材、关注现实、成熟类型、精进“技”“艺”——这是2012年国产电影的关键词,同时也是目前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电影要扎扎实实去实现与完成的目标与任务。
“口碑”才是市场生存的第一标尺
《产业报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以电影产业各环节为基础全面调研的“产业研究报告”;二是以电影市场数据为依托深入分析的“市场调查报告”。
一、××镇珍禽产业现状
××县××镇珍禽产业始于2008年5月,是××镇大学生村官引进的该项目,在××村闲置的蘑菇大棚中试验养殖,同时成立了××镇苏阳养鸡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带动当地十名大户从事山鸡、贵妃鸡、火鸡和孔雀的养殖过程中,主要以山鸡为主,其它珍禽品种还在试验养殖过程中,山鸡养殖主要集中在××和集东村两个村,目前,大学生村官带动的养殖区占地50亩,拥有育雏室5个,成鸡室29栋,山鸡活动场一万平方左右,拥有成鸡近3000只,脱温鸡2000只,雏鸡4000只,种鸡100只,其他珍禽达到300只。主要销往上海、苏州、常州和江阴等地,仅去年销售山鸡达12000余只,实现销售额48万,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几位大学生村官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细致调查研究,决定把发展中草药山鸡养殖及加工项目作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山鸡等珍禽养殖和中草药种植的循环经营为载体,拉动大户,带动贫困户。××镇政府已把该项目作为2010年重点农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在集东村征地100亩,打算投资200多万,从事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开发,把珍禽产业作为××镇的特色产业,潜力产业,朝阳产业强力推进。
二、××镇珍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
如果把我镇珍禽产业,放在全省的大环境中,与泰州、盐城地区相比,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我镇珍禽产品以初粗产品为多,在饲养技术方面缺乏拳头技术。以××镇苏阳珍禽养殖基地为例,所饲养的山鸡啄羽现象比较严重,目前还无法有效解决的方法,造成山鸡饲养周期变长,外观不美丽,以至于出售价格偏低,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所以说,档次提不起来,竞争力相对弱。
2、产业规划不统一,生产经营盲目性大。
本地的珍禽产业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机构,行业协会不健全,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造成整个地区的产业就像一盘散沙。很多养殖户盲目地、凭感觉生产经营,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限制了饲养技术的更新和水平的提高。各养殖户为了争市场、抢客户,竞相抬价压价,在本地、本行业搞恶性竞争,形不成竞争优势,降低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行业平均利润。
3、品牌意识差,创新能力不强。
××镇现有的珍禽产业中,虽然有的产业达到了一定规模,在全省市场上占的份额也不小,但是缺乏过得硬、叫得响的品牌。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创品牌的意识,认识不到品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二是走“捷径”,挂名牌。热衷于和名牌“联合”,进行“贴牌”加工,把自己的产品挂上别人的牌子销售,甘当人家的加工车间和“打工仔”。
4、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一是链条不完整,纵观全国市场来说,从事山鸡等珍禽品种加工的企业极少,近乎可以用“没有”来形容,山鸡的销售主要还是分布在饭店、宾馆、还有就是零售,这样就给珍禽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市场风险,也压缩了市场需求,缺乏产品终端客户,就造成了产业链条不完整的现象,目前,在我省的珍禽产业中,还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珍禽产品的生产企业。二是产品扎堆,雷同度高。三是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这两点主要体现在研发人才缺乏和没有专业化的分工。
三、对策及建议
在一定意义讲,经济的竞争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就是特色产业的竞争。要根据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规模化、规模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推动××镇珍禽产业加快发展。
1、加强引导管理,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农产品企业限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有时很难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管理资源,为本地的珍禽行业提供咨询服务,让珍禽产品开发企业随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要从产业的发展规划入手,加强科学引导管理,逐步把本地珍禽产业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特别是珍禽产业所在地的县(市、区)和乡镇政府要把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资源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好相关发展政策,引导资本投向。建议由县农工办牵头,尽快制定全县珍禽产业发展规划,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县珍禽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各类珍禽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使每类珍禽产业都有人管、有人抓,进一步聚合生产要素,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本地区的珍禽产业驶上“快车道”。
2、提升珍禽产品开发
企业的素质,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骨干龙头企业知名度高、带动力强,在整个珍禽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要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珍禽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扶持、“放水养鱼”等措施,促其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要继续抓好珍禽产品开发的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为地区产业长足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本地区选拔个别发展潜力大的珍禽产品开发企业,对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鼓励引导参股、联合、兼并,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3、搞好科技创新,争创著名品牌。产业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引导优势特色农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与科研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建好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品牌是企业的招牌、产品的名片,是构筑特色产业的基础。要引导农产品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借助参加农展会、展销会等会展的机遇,搞好品牌宣传。同时,要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的基础上,开发强势产品,打造地方名牌和企业品牌。
(讯)8月25日,国内首部针对文化企业上市的研究报告《2011中国文化产业上市研究报告》由新元文化产业俱乐部在北京。报告深度研究了目前文化企业的上市状况,对文化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上市状况和重点上市企业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报告提出未来5年将有多达上百家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据了解,本次的《2011中国文化产业上市研究报告》是中国第一份全面深度文化产业企业上市状况的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显示的数据,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类上市公司共有88家,其中以传媒、互联网、网络游戏等细分领域企业为主。报告显示,去年是中国文化企业上市快速增加的一年,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蓝色光标、博纳国际、人人网、宋城股份等21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2011中国文化产业上市研究报告》研究了文化产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和上市状况,同时也详尽分析了不同资本市场上市规则和条件。在报告中,采取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对已上市的企业做了细致严谨的分析。
根据报告分析,2011年至2015年,预计将有多达百家文化企业上市,成为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文化企业的上市首选地是中国创业板。(文/杨浩鹏 编选: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一、基本现状
全市现有番茄制品生产企业2家,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和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其中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2.5万吨;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0.66万吨。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于1995年引进意大利日处理番茄500吨生产线,*年技改扩建,新增意大利日处理番茄*吨生产线。目前是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重点扶持企业,产品销往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罗马尼亚、美国等地。20*年,收购番茄原料14.68万吨,支付原料款4300万元。生产番茄酱2.03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2.2万吨,产值8125万元,经营利润1156万元,改变了多年负债经营的局面。
天然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招商引资企业,注册成立于20*年底。20*年开工建设并生产,收购番茄原料3.7万吨,支付原料款1*3万元。生产番茄酱0.5万吨,产品合格率100%,实现销售0.5万吨,产值2444万元,经营利润420万元,成为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见效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产业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番茄加工能力逐步扩大,番茄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番茄产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2、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番茄制品企业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主动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企业按合同组织收购,通过订单合同的方式稳定了产销关系,逐步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
3、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成立了番茄种植协会,培养了番茄销售经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途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竞争。
4、形成番茄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乡、镇紧紧围绕“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力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鼓励种植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田间技术服务等形式,促进了番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三、存在问题
一是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需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亟待完善健全。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之间形成的产销关系比较松散,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二是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有待于加强。基地建设程度低,对发展早熟和晚熟番茄品种的种植影响较大,并直接关系到番茄加工企业的生产时间。同时,对提高加工设备能力利用意义重大,是企业利润来源的重要增长点。
四、发展预测
*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
1、现状分析
番茄产业按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3.16万吨计算,全年需番茄原料19万吨,需番茄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分公司需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天然番茄制品有限公司需番茄原料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0.9万亩。
2、新增预测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番茄制品分公司投资5000万元,将引进意大利日处理1500吨番茄生产线。计划5开始项目建设,7月底投入生产。此生产线年需新增番茄原料9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2万亩。*西域鸿兴果蔬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一期建设日处理1000吨番茄生产线,将于今年建成投产。新增番茄原料6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1.3万亩。
新增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合计2.5万吨,全年需新增番茄原料15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3.3万亩。全市年生产番茄制品能力将达到5.66万吨,从生产与加工平衡衔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需番茄原料34万吨,需种植番茄面积7.5万亩左右。
五、主要措施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和发展番茄加工企业,继续完善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全面提高番茄产业化经营水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措施。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把扶持番茄农业产业化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建议充实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番茄制品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2、调整措施,加大扶持,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对番茄制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加大番茄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在贷款贴息、栽培技术、新品种引进研发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发展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有一定比例投向龙头企业。不断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发挥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作用,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3、多种形式,建立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番茄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和鼓励番茄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形式,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分配机制,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模式,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番茄加工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番茄行业协会,使各类番茄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番茄加工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江苏 经济政策 外资引进 发展方向
一、江苏省的产业结构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开放度最高的省份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产业结构一直在持续、健康的调整、发展和优化中进行。首先,从产值上看,第一、二、三产业间的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28:53:20调整为2008年的7:55:39。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7.6%降低为2008年的6.9%;1978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为52.6%,1996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06年达到56.6%,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1978年为19.8%,1986年开始上升,2002年上升至36.7%达到最高,2005年略有降低,为35.4%,2008年上升至68.1%。
从就业人数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69.7%降低至2008年的26.3%;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由1978年19.6%上升为2008年的35.6%;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10.7%上升到2008年的38.1%。
二、江苏省的外资构成状况
从改革开放后的数据看,外商在产业投资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以制造业的比例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非常少。这是因为农业作为投资力度大、开发周期长、风险难度高的产业,不符合外资企业追求短期盈利的目的。第三产业的比例虽然呈现的是上涨趋势,但是服务业投资项目的回收虽然容易,金融、电信、流通等领域的开放度一直较低,准入限制较多,直接影响了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都流入了第二产业。
三、江苏省的外资引进措施
1.外商投资的管理体系相对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的投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他们已从早期需要一个相对的优惠政策与措施逐渐过渡到更需要一个能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和持续获利的投资环境。
因此,投资地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交通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的各级政府开展了建立诚信政府的大规模活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外商投资的软环境,力争建立一个政策开明、服务高效、制度规范、和谐健康的服务体系。
2.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重点发展的领域,它关系到江苏经济的持续增长力和其未来的经济地位。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在关税、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产能过剩的行业取消优惠政策,提高准入门槛。面对江苏这样的制造大省,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必须将引进技术、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提升江苏省的核心竞争力。
在政策上鼓励外商积极投资服务业,针对国家逐步开放服务领域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的机遇,提高服务业中的外资比重。此外,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起来的江苏省特色农业,在生态农文明建设方面为外商投资农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3.制定研发政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战略部署和能力提升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决定了江苏省利用外资的收益水平。政府在这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对企业的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干预正在逐渐减少,科技创新机制和研发政策与现代产业体系相结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方向与基础。鼓励外资和民企、高校合作,解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解决创新后续的成果转移、市场需求、知识产权等后顾之忧,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这一渠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强强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4.强化区域优势,引导合理分布。
江苏的南部地区经济发达,投资环境相对优越,一直是外商的投资热门区域,而苏中、苏北由于稍欠发达,吸引的外资相对很少。因此,在今后发展中,苏南地区应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的优势,但是吸收外商投资发展的重心是拓展投资领域。江苏省今后一段时期利用外资的重点产业领域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能源、环保及原材料工业、城市设施改造和经济实用住房建设及第三产业。
5.健全市场机制,长效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越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许多外资企业进入开发区投资办厂的直接原因。在继续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廉价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之同时,政府不断地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及增强投资环境总体竞争力,加快调整相关法律,健全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并完善与市场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利用外资管理体制。
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使治理与发展同步。大力资助发展环保产业、采用保护环境和节省资源的技术,同时严惩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能源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结语
外资的引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江苏省的投资环境优势正在不断显现,这对于江苏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外资对江苏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引进外资,正确地认识外资、吸引外资、利用外资,外资必将成为推动江苏省发展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4(05).
[2]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8(05).
[3]吴莉娅,曹康,陈鹏,苏伟忠.1990年以来外资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5(04).
[4]姚晓霞.江苏吸引利用外资的成就与特点[J].现代经济探讨,2004(09).
1、申报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开业时间、人员总数、注册资金、主管单位名称。
2、企业法人简况(包括学历情况、工作简历、民营企业创立情况)。
3、简述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的进展情况、申报专项资金的必要性。
4、技术开发概述;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
5、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比较)。
7、可行性研究结论。
一、申报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论述
企业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企业管理层知识结构、企业人员总数、平均年龄;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新产品开况、技术开发投入额、其中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是否设有研究机构。
2、企业财务经济状况
年末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权益报酬率。
3、企业管理情况
企业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经营网络建设、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产品和技术开发论述
研究开发的目的、意义,本产品知识产权的情况介绍,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新颖程度和难易程度的论述,研究(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工艺、流程),产品的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包括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的研究开发论述。
2、技术成熟性论述和产品可行性论述(此内容仅限于产业化项目填写)
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本项目产品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小批量试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3、本产品对国家现有规范、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产品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应说明调查数据及选用的预测方法)
1、国内外市场调查和预测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使用行业的需求量,未来市场预测;产品经济寿命期,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本产品国内及本地区的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开工率;在建设项目和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
对本产品质量、技术、性能、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对预测产品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的可能性,分析本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国家产品出口及进口国对进口的政策、规定(限制或鼓励)。
分析本产品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及防范的主要措施。
2、产品销售预测
本产品推销方式和保障措施,相应预测营销费用。
3、产品方案、建设规模
产品选择规格、标准及其选择依据。
生产产品的主要设备装置,设备来源,年生产能力;本产品不同规模的效益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四、原辅材料
能源供应
论述本项目所需重点资源、原辅材料、能源用量的来源、供应情况等。
五、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
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的标准等,进行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装置的方案比较;从产品质量、原材料要求与单耗,主要技术参数、单位能耗与综合能耗、投资、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等方面评述。
2、项目准备
本单位已具备的条件,需要增加的生产条件,包括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目前已进行的研发、技术、生产准备情况。
3、经营管理及生产人员状况
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
如国家专卖、专控产品、交通安全产品、压力容器产品、能源产品许可报批情况说明。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资金筹集,工艺设计和设备定货,施工和生产准备,试产和正式投产等阶段。
六、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1、环境保护
简述生产过程“三废”处理的措施和方案。
2、劳动保护和安全
生产过程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七、新增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1、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应逐项计算,包括新增设备、引进设备、电力增容、环保设备等,特别是其它费用和备用费用类不应有缺项。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固定资产估算表。
2、流动资金估算
项目实施后所需流动资金的数量和计
算依据,流动资金估算应包括单位管理费、人员培训费、创新活动所需经费等。根据计算要求,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
3、资金筹措
按资金来源渠道,分别说明各项资金来源、使用条件。对创新基金部分,需详细说明其用途和数量。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利率、偿还方式和时间。单位自有资金部分应说明筹集计划和可能。
4、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投资使用计划。对专项资金部分,需单独开列出明细表说明。
八、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生产成本和总成本,并分别列出计划结果。按预测产品销售和生产能力,逐年计算销售收入。
2、财务分析
以动态分析为主,对项目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以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得税率、投资净现值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基本报表。应有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平均投产利润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3、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
对项目的风险性与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及第三性分析,以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抗风险能力。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包括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又称“1+8”城市圈。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产业基础较好,互补性强。武汉城市圈产业总量在全省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33%的国土面积、46%的人口,提供了61%的生产总值、52%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64%的消费品零售额。三次产业分别占全省的47.3%、61.7%、66.7%。其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3.3:43.8。经济规模居中部各城市群之首,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间结构差异较大。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武汉、黄石低于10%,鄂州16.1%,其余5市均高于20%,黄冈高达33.1%,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多数城市工业还处于较低阶段。
2. 中心城市产业龙头地位突出。武汉历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龙头。在“1+8”城市圈中,武汉“鹤立鸡群”,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征。2005年,武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城市圈56%、71%、61%。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武汉工业门类齐全,钢铁、汽车、光纤光缆、纱布、原盐、卷烟、纯碱等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正在形成以汽车、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钢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医药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轻纺工业和以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通信系统、软件等为重点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武汉地位更为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中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3. 工业集中度较高,但区域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经过长期发展和行业结构更替,武汉城市圈工业已由行业门类齐全共同支撑型转变为支柱产业主导型。按产值比重占5%以上的支柱行业个数来比较,2000年武汉城市圈的支柱行业数为9个,2004年集中为4个,5年间减少半数以上。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化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5个行业退出支柱行业。再从城市圈50%产值所包含的大行业个数看,2000年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2004年集中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
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程度上升,但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在38个工业行业中,近10%的盈利率是负数,近60%的产业不盈利,即使盈利,其盈利率也很低。在武汉城市圈中,规模较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二十几个行业中,只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个行业在全国有相对优势,且绝大部分产业的盈利率都只是略大于1,因而优势不明显。这些都说明武汉城市圈主要工业产业仍然缺乏竞争力。
4. 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度高但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关联度低,主导产业表面上是集群,实质是“归大堆”,内在关联不紧密,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不协调,产业产品链条短。汽车、钢铁、石化、光电子等行业有较强的龙头企业,但缺乏成熟的、与之配套的关联行业。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看,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征:
1.产业结构朝垂直一体化方向演进。突出表现为优势产业规模加速扩张,重点产业链条延伸。烟草制造业实施了大重组,武烟集团的年产规模由原来的50多万箱迅速提升到120万箱,进入全国烟草十大品牌行列。钢铁产业投资重点向鄂州、黄石等资源集中地靠近。周边城市依托武钢等圈内大型钢铁企业的优势,相继加大了钢铁深加工的投资。如,黄石华亿公司的精密冷轧板和精密不锈钢项目,总投资7.16亿元;孝感市金属制品80%的原材料来自武钢,26%的产品销往武汉;汉川市2001年从厦门引进从事轻钢结构建筑安装及彩板制品生产的黎明钢构,用4年时间迅速占领孝感、武汉、鄂州等圈内市场,生产规模居华中地区前列。2005年设立的永和安钢构,投产仅10个月就完成了40个工程,产值达1.2亿元,成为全国十大品牌之一。汽车产业以东风汽车为龙头,一批零配件骨干企业正在武汉、天门、孝感等地迅速发展。武汉元丰投资5000万元在仙桃建设铸锻及表面处理项目,形成了35万辆车的配套能力;天门“东风华泰轮毂”在继续发展出口的同时,正在扩大产能,为东风等厂商配套。武汉市商业集团以连锁经营方式加速进入周边城市,已累计在周边城市设店58家。垂直一体化不仅仅是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的扩散延伸,也反映在周边城市的产业加速对武汉投资或相互投资。例如,目前武汉在孝感的投资企业91家,投资总额37亿元;孝感在汉投资企业440家,注册资本11.8亿元。至2005年底,黄冈市先后与城市圈兄弟城市达成合作协议83项,协议总投资161亿元,其中已建成和在建项目74个,投资金额139亿元。
2. 产业布局向互补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城市圈内各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差异,在产业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产业分工达到优势互补,使资源和市场得到有效对接,已成为圈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水泥产业,武汉市年需求达1000万吨以上,黄石华新水泥在武汉市建成年产12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项目后,又在青山区投资4.5亿元,建设大型水泥及深加工环保产业园。纺织服装行业向差异化、互补化方向发展趋势最为明显。武汉市纺织服装行业因结构调整和市场原因,出现了印染和后整理的“断层”。该市没有简单重建,而是充分利用品牌、资金和市场优势,结合周边城市较强的加工能力和成本优势,调整布局,共创市场。如红人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孝感建设服装出口加工基地。汉川马口镇从10年前一家纺织企业起步,迅速发展为现有40家纺织厂、60万锭规模的“湖北纺织第一镇”。武汉市汉正街大量服装企业外迁汉川市新河镇汉正服装工业城,一期75万平方米厂房全部建成后,集服装生产、物流、商贸、信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入驻企业400家,吸纳8万名工人就业,初步打造成“华中服装工业第一城”。武汉市京华彩印整体搬迁到大悟县的建厂工程已在实施。化工行业已开始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梯度转移。总部位于武汉的省化学研究院,在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投资2亿元,兴建了生产基地,将院内的全部产业化项目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制造,都转移到了葛店生产基地。武汉青山化工厂收购潜江化工总厂后,在潜江投资1.2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及相应硫酸扩产项目。而以武汉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应城市长江埠化工集群已形成规模。周边地区借助武汉的综合优势,加快资源与市场对接。一些大型企业已将总部迁至武汉。丝宝集团、三江航天集团、江钻股份、美尔雅集团、广济药业等圈内的大企业已将企业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到武汉。周边地区大批特色农产品进入武汉,带动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孝感、咸宁、仙桃等已成为武汉市固定的蔬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
3. 产业组织方式向集群方向发展。武汉市优势产业向周边城市扩张,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了产业聚集功能,进而使各地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定位逐渐明晰。从整体上看,城市圈内三大产业集聚带已初现端倪。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整合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地资源,逐步形成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以仙桃、潜江、天门等地为配套生产基地,形成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以孝感市为生产基地,形成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圈内各城市围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延伸产业链,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仙桃的无纺布、咸宁通城的涂附磨具、孝感安陆的粮机等,均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据统计,仅孝感市初具雏型的产业集群已达10个,网络各类企业和作坊2000多家,总资产近80亿元。
4. 产学研对接和科教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为产业一体化提供了推动力。科技和人才高度集中于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点。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技人才优势是形成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有关部门已建立科技信息平台,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周边城市与在汉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城市圈内任一产业的发展都与武汉的科技人才资源有着不同形式的关联。仅仙桃市已有200多家企业主动与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华中农大等30多个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很多企业将研发中心延伸到了武汉各高校院所,利用武汉的科研成果实施技术改造300多项。
三、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比较,产业一体化层次相对较低,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协调性较差,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 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认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主要靠上级政府通过规划来实施,寄希望于扶持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在工作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等政策、等投资、等国家项目上;有的认为武汉市的一般制造业很快就会出现大规模向周边城市转移,因而坐等武汉市主动上门求合作,只讲分工协作,不讲市场竞争;有的认为搞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成为“一家人”,比如要求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当这些问题难以解决时就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无为;有的认为本地产业基础差,与武汉和其他城市的合作点少,搞产业一体化受益不大,因而信心不足,工作只停留于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话;有的习惯于传统行政式的工作方法,忽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组织政府交流活动多,组织企业交流活动少;有的认为武汉市像一块大海绵,目前还处于“吸水”阶段,搞“武汉城市圈”就是武汉吸周边城市的“水”,因而阻止本地企业到武汉发展,对跨市经营的企业仍然要求全部在本地纳税。
2. 体制障碍。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阻隔产业一体化进程的一堵“看不见的墙”。武汉城市圈涉及到的9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也不尽一致,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行政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彻底改变,产品市场有壁垒,要素市场有障碍,利益分配有冲突,束缚了产业一体化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依法维权、信息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工商部门已建立了知名商标“一地认定、圈内共认、异地联保”的联保体系,互通信息,联合打假等。但圈内各城市在物流、知识产权、环保、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滞后。特别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资金流往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小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弱化现象,阻碍了产业转移及产业规模扩张;圈内统一的人才市场建设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用工信息交流等层面,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城市圈内居民平等就业权利等方面进展不快。直管市的金融、保险、商检、电力等管理体制不顺,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直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基础设施障碍。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武汉和各城市之间的高等级公路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即使在毗邻的城市之间,由于地方利益关系,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鄂州市花湖开发区内的鄂城大道与黄石市迎宾大道本可联通,但长期没有实现联通,其中仅隔一段长100米、宽50米的废堤。整个城市圈的公路缺乏网络功能,城市之间高等级公路尚未成网;公路收费站卡林立,加重了物流成本。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支撑。商贸物流配套体系也不够健全,运转效率低。
四、政策建议
基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城市群产业发展经验,我们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提出如下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本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优势、利益共享的原则,以构建“三链”(设施链、产业链、流通链)、促进产业协作与发展为重点,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 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推进产业一体化的合力。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圈内城市应树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赢的思想,摒弃新的“等靠要”思想,不能过分期待政策扶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圈内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武汉市的综合优势,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二是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产业一体化过程中,行政体制障碍不可能很快消除。要在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树立“体制未改,方法先变,机制先转”的思想,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自觉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程式化、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三是牢固树立长期合作、持续发展的观念。产业一体化是渐进的市场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破除急于求成和消极无为的思想,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蓄势发展”的思想,坚持多做细活,从具体项目的合作起步,一个个地解决具体问题,以细节的成功,累积起战略的胜利。
2. 找准突破体制障碍的现实路径,把握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推进产业一体化,必须走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引导、协调、搭台、育苗”四个方面。“引导”即通过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信息,组织经济交流活动等,促进圈内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向一体化发展。“协调”即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鼓励圈内企业跨区域投资、经营,促进圈内工业产业对接、商贸物流对接、产学研对接。“搭台”就是建设圈内一体化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金融、人才等服务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育苗”即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先导性企业,扶持配套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制造产业集群,而是发现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核、群链。目前,政府在推进产业一体化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营造良好环境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统一政策法规。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在9市之间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减免有关手续和收费。建立“一次审批”制度,一般性行政审批事项在圈内一个城市审批后,其他城市予以认可。制止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的行为。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近期抓好已规划的武汉8条高速出口路建设,建设武汉至黄石、武汉至孝感的快速轨道交通,构建骨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层次结构合理、完善的城市圈公路网络。组织专班调研协调,取消武汉市路桥通行费,取消圈内移动通信漫游费,统一圈内电话区号。建设武汉城市圈信息共享平台,加大金卡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面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管理体制,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整合圈内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共同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三是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以长江证券为龙头,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成立区域性开发银行。打破银行贷款发放的地域限制,推动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实现圈内各商业银行间资金的及时调剂。由省政府和圈内城市共同筹资,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作为城市圈内重大产业项目和基建项目的贷款贴息、债券贴息等。争取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企业债券和区域建设政府债券,鼓励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设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
四是缓解工业用地“瓶颈”制约。可借鉴外省经验,实行工业用地指标全省统筹、适当向武汉城市圈倾斜的政策。
3.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要抓住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机遇,推进圈内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要素向优势大企业流动和聚集,使汽车、冶金、石化、电子等支柱产业群落的构成更趋完整和合理,在原材料、轻纺、医化、食品加工、服务贸易等重点行业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对重大产业项目,政府应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优惠。
二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区域配套和规模发展,是突破“区划经济”行政壁垒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钢铁及钢材制品、纺织服装、建材、食品加工等七大产业集群。要大力推进产业“三集中”,即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改造提升工业园区,招商方式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注重引进关键链接企业,相关产业项目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就近落地,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放大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效应。商务部即将出台《关于扩大开放,提高吸收外资水平,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意见》,其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健康发展,优先许可中部地区适当扩区建设”。要抓好这一机遇,争取国家批准东湖高新区“适当扩区”,将周边城市的原省级开发区挂牌为“东湖高新区××工业园”,让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三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武汉城市圈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狠抓两手:一手抓进一步解放思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真正消除思想障碍,树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让“创业光荣、发展有功”的理念深入人心,催化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手抓加大优化发展环境的力度,从细微处着手,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特别要加强对一线办事人员的素质教育,规范办事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及承诺事项,推行阳光政务,奖惩严明。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执行力度,不能让一些企业赢了官司、输了钱财。废除或修改还存在所有制差别和规模差别等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规定,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改组,落实优惠政策,在税收、政府扶持、人才培养等一些关键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济公平待遇。尽快出台《湖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
4. 强化武汉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发挥好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成圈内统一的教育、人才引进、就业、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系,统一职业技能认证,推动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联合。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圈内科技资源共享,推动联合攻关,完善成果转让机制,促进“知本”与资本结合。
二是提升武汉的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发展面向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的工业品专业市场,如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纺织与服装、光电子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与辐射区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构筑统一有效的区域和全国性物流服务供应体系,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武汉金融资本市场。依托武汉作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全方位推进武汉金融投资中心建设。近期要以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将省产权交易所、省技术交易市场、武汉产权交易所、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武汉技术交易市场等5家机构合并重组,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职能。在城市圈内部建立证券网络,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积极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
5. 以调整财税分配关系为突破口,建立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
调整省、市之间的财税分配比例,改进税收征管办法,稳定各地既得利益。凡是因为圈内资源整合、产业调整和梯度分工引起的企业兼并、企业迁移等导致的税源流动,其既得税收利益,特别是欠发达城市的税收既得利益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维护,可在保持原基数的前提下进行税收分配,避免圈内恶性竞争。周边企业迁入武汉开发区的,武汉市应落实在其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90%予以返还的政策。创新财税激励机制,实行均等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结合的政策。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同级平均水平的市、县,适当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对使用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施限制或惩罚性税收制度。对圈内大中型企业、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大型跨区域的盈利性项目,可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利益分享的方式;对大型跨区域的纯公益型项目,可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出资比例。
6. 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权威指导机构和高层协商制度。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市长联席会议”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化,提升其功能和职责,使之成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高层指导机构和协商机制。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常设机构,内设战略规划处、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处等,贯彻落实高层指导机构和联席会议作出的规划、决定,负责组织圈内经济联系和合作的有关业务,研究圈内经济政策。高度重视和支持被称为“第三方机构”的行业协(商)会的建设。组建武汉城市圈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联络圈内主要企业,沟通行业信息,筹划行业内或跨行业的企业合作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有关活动,形成多重力量促进协作的局面。
3G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范围来看,距离第一张3G牌照的发放已经有十个年头,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都已经颁发3G牌照。3G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移动网络平台,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推动下,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将呈现出向移动互联网演进、媒体化、视频化三大发展趋势。
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用户规模增长的日趋稳定,用户对移动电话以及移动通讯服务的使用程度逐步提高,话音业务收入增长趋缓,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拉动移动运营商收入的重要动力。同时,增值业务的发展增强了移动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运营商正在与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加强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增值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
移动互联网服务类型日益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提供WAP服务的网站已经达到10万个。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类型上来看,初步服务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与传统PC互联网类似的,移动门户、移动搜索、手机游戏、移动IM和手机视频成为目前主要的服务类型,同时,在细分领域当中也呈现出了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从手机作为服务终端的角度上,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软件也迅速发展起来,例如UCWEB、V8书客、尚邮、瑞图等软件。
手机操作系统、移动开放系统及移动widget技术竞争是重要的技术和竞争趋势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向3G时代的迈进,智能手机成为应用3G服务越来越重要的终端。而抢占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则成为发展的重点。与互联网对比后可以发现,操作系统的竞争往往是产业竞争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某个操作系统成为市场的主流,围绕此操作系统所做的应用开发也就会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因此,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出现的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以及Android的竞争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前的基础和缩影。
中国移动即将推出的开放移动系统(Open Mobile System,即“OMS”)将成为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对产业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OMS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开源和开放,可以让各种主流的互联网应用在跨平台的领域上实现。Widget最初是由雅虎推出的免费并开放源码的桌面应用程序平台。由于不同的Widget类型都是基于的相同的技术基础,因此不论是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通过搭建widget平台而形成开发的生态系统成为众多企业的追求。中国移动OMS的推出将较大的推动widget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全新的体验。
手机游戏占据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最大比重得益于手机上网速度的提高以及上网资费的下降,手机游戏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其收入比重达到29%,其次为移动音乐,占据27%的市场份额;接下来依次为移动IM、手机视频、移动广告、移动搜索以及移动支付。
3G牌照的颁发及移动上网资费下调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发展2009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宣布,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发放3G牌照。3G牌照发放后,电信运营商开始对上网资费进行了调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旗下全球通、动感地带及神州行畅听卡用户GPRS包月资费已经全面下调,除原有套餐内含流量加倍外,超出部分的流量费用由0.03元/KB降为0.01元/KB,下降幅度超过66%。而中国电信更是以免费上网为有引诱来推进新到手的后付费套餐业务。中国联通也推出了类似的措施。类似数据业务资费下调刚起帷幕。可以看出,在中国等待多年的3G牌照发放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后,重组后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将不遗余力的在3G时代开展业务并展开竞争。而伴随3G网络与业务而来的,诸如上网资费下调等因素有利于运营商吸引更多用户积极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与服务,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目录
主要结论与观点2
研究摘要8
研究定义8
研究方法8
一、全球移动互联网2008年发展概述10
1.1发展现状10
1.1.1产业市场规模10
1.1.2产业结构12
1.2产业特点13
1.2.1 2G-3G让移动互联网面临加速发展的新机遇13
1.2.2 LTE成为全球3G未来演进的共同方向13
1.2.3 HSPA网络快速发展,3G业务运营环境大为改善14
1.2.4在亚太地区之后欧洲成为3G用户和业务增长的新中心14
1.2.5创新3G业务定位不同用户需求15
1.3主要国家与地区15
1.3.1欧洲15
1.3.2韩国16
1.3.3日本16
1.3.4美国17
二、中国移动互联网2008年发展概述18
2.1发展现状182.1.1产业环境18
2.1.2市场规模与增长21
2.1.3市场结构22
2.1.4市场盈利水平23
2.2基本特点24
2.2.1移动增值业务逐渐成为电信运营业主要驱动力24
2.2.2网络升级为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更多发展空间25
2.2.3移动互联网服务产业链条逐渐成长成熟25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分析27
3.1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27
3.1.1产业链概况27
3.1.2特征28
3.2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市场发展趋势29
3.2.1产业生命周期分析29
3.2.2产业链价值流动31
四、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分析33
4.1性别结构33
4.2年龄结构33
4.3学历结构34
4.4收入结构35
五、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细分市场发展状况及其竞争状况分析36
5.1移动门户36
5.1.1发展现状36
5.1.2盈利状况37
5.1.3竞争格局37
5.1.4主力企业评价38
5.2移动视频39
5.2.1发展现状39
5.2.2盈利状况40
5.2.3竞争格局41
5.2.4主力企业评价42
5.3移动即时通讯43
5.3.1发展现状43
5.3.2盈利状况43
5.3.3竞争格局44
5.3.4主力企业评价45
5.4手机游戏46
5.4.1发展现状46
5.4.2盈利状况48
5.4.3竞争格局48
5.4.4主力企业评价51
5.5移动搜索52
5.5.1发展现状52
5.5.2盈利模式分析53
5.5.3竞争格局54
5.5.4主力企业评价54
5.6移动音乐55
5.6.1发展现状55
5.6.2盈利模式分析56
5.6.3竞争格局57
5.6.4主力企业评价57
六、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分析59
6.1产品技术趋势59
6.1.1操作系统竞争转向手机战场59
6.1.2移动开放系统将主宰移动互联网市场59
6.1.3移动widget技术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推进因素之一60
6.2应用(业务)创新606.2.1手机游戏领域将借3G加快发展60
6.2.2位置服务空间尚待挖掘60
6.2.3垂直移动搜索仍然是近期主要模式61
6.2.4移动社区全球成功经验为中国互联网指路61
6.3市场演进61
6.4厂商竞争趋势61
七、未来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影响因素及市场发展预测63
7.1影响因素63
7.1.1有利因素63
7.1.2不利因素64
7.2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预测65
7.3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预测66
7.3.1用户结构66
7.3.2服务内容结构66
7.3.3收入结构67
八、发展建议69
8.1对运营商的建议69
8.1.1加强移动互联网业务开发69
8.1.2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69
8.2对投资机构的建议69
8.2.1移动门户69
8.2.2移动搜索70
8.2.3手机游戏70
8.2.4移动IM 70
8.2.5手机视频70
表目录
表1 2007-2008年中国手机宽带互联网用户规模20
表2 移动网络升级带来的增值业务提升25
表3 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服务类型及代表企业26
表4 新一轮电信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实力比较28
表5 产业生命周期主要特征列表29
表6 2008年空中网主要竞争策略39
表7 移动视频主要盈利模式分析40
表8 2008年上海文广主要竞争策略42
表9 2008年中国移动主要竞争策略45
表10 手机游戏的分类47
表11 手机游戏的主要盈利模式48
表12 2008年盛大数位红主要竞争策略52
表13 移动搜索分类52
表14 2008年易查主要竞争策略55
表15 2008年12530主要竞争策略58
表16 北京移动GPRS套餐方案64
图目录
图1 2002-2008年全球手机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规模10
图2 2003-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11
图3 2004-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11
图4 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结构12
图5 2002-200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9
图6 2004-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20
图7 2003-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21
图8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结构22
图9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经常使用的服务23
图10 2004-2008年中移动、中联通增值业务收入占比24
图11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27
图12 中国电信业重组情况28
图13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生命周期31
图14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性别结构33
图15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34
图16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学历结构34
图17 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收入结构35
图18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38
图19 2008年中国移动视频市场竞争格局41
图20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44
图21 中国手机游戏产业链47
图22 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竞争格局49
图23 2008年短信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0
图24 2008年WAP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0
图25 2008年JAVA手机游戏SP排名及市场份额51
图26 2008年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竞争格局54
图27 中国移动音乐盈利模式56
图28 2008年中国移动音乐品牌结构57
图29 2009-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规模预测65
图30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预测66
1.1 项目概况
1.2 编制范围
1.3 编制原则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研过程
1.5 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 文化教育领域消费现状
2.1.2 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现状
2.1.3 文化教育产业化背景
2.1.4 文化教育产业化的意义
2.1.5 大教育理念及大教育产业概述
2.1.6 大教育产业与国民教育的关系
2.1.7 大教育教育背景下的国民教育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发展大教育产业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
2.2.2 发展大教育产业是提高国终身教育的需要
2.2.3 发展大教育产业是提高消费高层次、拉动内需的需要
2.2.4 发展大教育产业也是创利和就业的重要领域
2.2.5 发展大教育产业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2.3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小结
第三章 项目市场分析
3.1 西部大教育产业园区项目竞争力
3.2 项目SWOT分析
3.3 西部大教育产业园区建设构想
3.4 目标市场定位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原则
4.1.1 合法性原则
4.1.2 合理性原则
4.1.3 安全性原则
4.2 项目选址
4.3 区域投资环境
4.3.1 通讯及互联网
4.3.2 物流
4.3.3 交通
4.3.4 通信
4.3.5 能源动力
4.3.6 人力资源
4.3.7 生活配套
4.3.8 社会经济条件
第五章 项目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5.1 发展定位
5.2 发展目标
5.3 建设规模及内容
5.4 功能分区
5.4.1 分区原则
5.4.2 分区规划
第六章 项目工程设计方案
6.1 产业园区总体规划
6.1.1 总规划原则
6.1.2 总平面布置方案
6.1.3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6.1.4 景观规划
6.2 结构设计方案
6.2.1 设计依据
6.2.2 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
6.2.3 设计荷载
6.2.4 结构选型
6.2.5 结构主要材料
6.3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6.3.1 设计依据
6.3.2 涉及范围
6.3.3 给水设计
6.3.4 排水设计
6.3.5 管材及连接
6.4 电气工程设计
6.4.1 设计依据
6.4.2 涉及范围
6.4.3 供配电系统
6.4.4 配变电所
6.4.5 低压配电系统
6.4.6 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6.5 暖通工程
6.5.1 设计依据
6.5.2 空调系统
6.5.3 通风及排烟系统
6.6 消防
6.6.1 设计依据
6.6.2 建筑消防设计
6.6.3 消防给水设计
第七章 环境保护
7.1 编制依据
7.2 污染物的治理及环保措施
7.2.1 建设期生产的污染物与控制措施
7.2.2 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与控制措施
7.3 环保评价
第八章 节能设计
8.1 编制依据
8.2 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8.3 节能措施
8.3.1 建筑节能措施
8.3.2 电气节能措施
8.3.3 给排水节能措施
8.3.4 暖通节能措施
8.4 节能效果分析
第九章 劳动安全及消防
9.1 劳动安全卫生
9.1.1 危害因素识别
9.1.2 安全措施方案
9.2 消防
9.2.1 消防设计依据
9.2.2 建筑防火
9.2.3 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
9.2.4 防烟排烟系统
9.2.5 消防报警系统
9.2.6 消防灭火系统
第十章 项目实施与招投标
10.1 建设工期
10.2 施工进度安排
10.3 招投标
10.3.1 招标范围及招标方式
10.3.2 招标程序
10.3.3 评标委员会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
11.1 项目组织结构设计
11.2 项目控制、管理与监督
11.2.1 项目控制
11.2.2 项目管理
11.2.3 项目监督
11.3 劳动定员
11.4 人员来源和员工培训
11.4.1 人员来源
11.4.2 员工培训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分析
12.1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12.2 资金来源
12.3 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
13.1 产业规模预测
13.2 主要财务数据预测
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
14.1 经济效益
14.2 社会效益
14.3 生态效益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本刊推出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专题,供业界交流参考。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深入了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应用情况,研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对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2016年4-7月,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先后赴湖北、河南、内蒙古、陕西、新疆、江苏、山东和北京8个省(区、市),就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考察了5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对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及特点、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政策的共性需求等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总体情况
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方法与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相结合,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安全监管、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过程。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销售网络化、加工装备自动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产品销售网络化趋势明显,电子商务应用广泛
从实地走访的8个省(区、市)情况看,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普遍利用互联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交易。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近六成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陕西省超过4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连续两年以上开展电子商务。另根据2015年全国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显示,有47.5% 的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销售;在尚未开展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中,有54.9%的企业正在筹划开展相关业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微信、1号店、苏宁易购等综合电商平台以及区域性电商平台或行业垂直电商平台。例如,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开展网络营销,2015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近1000万元,2016年预计达到2000万元。二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新疆果业集团公司开发建设了集线上交易、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林果网(xjlinguo. com),进行新疆农产品B2B、B2C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公司产品“线上+线下”连锁销售。三是委托运营商电子商务销售。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看好电子商务,但受技术、人才和资金限制,对电子商务操作不熟悉,因此委托有经验的运营商其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例如,湖北荆州的67家农产品种养及加工企业委托当地的金荆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网上销售业务,金荆农公司是荆州市地区公共品牌“荆州味道”的独家运营商,公司通过建设B2C电子商城、微信商城、手机APP、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天猫、京东、1号点、亚马逊、顺风优选等)、社区连锁店等方式打造了“荆州味道”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本地企业网上销售优质农产品。
(二)加工装备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显著改善
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对加工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取得良好成效。从调研企业看,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少数大中型企业在拣选、包装、码垛、仓储、配送等环节也广泛应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例如,新疆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喀什市一家以乳制品和特色林果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建成了日处理鲜奶300吨的奶粉和液态奶生产线,以及覆盖整个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CIP清洗站、收奶、配料、杀菌、自动成型包装等生产流程的全自动化控制。生产自动化控制采用的变频技术,通过流量、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整关键设备的运作,避免设备的无效运转,降低能耗,年节电达10万度以上。
(三)生产制造智能化试点启动,领军企业树立标杆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2015年,国务院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并将推进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农产品加工业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将智能制造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当中,显著推动了企业发展。伊利集团的乳品生产智能工厂、娃哈哈集团的食品饮料生产智能工厂、蒙牛乳业集团的乳制品智能制造、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的速溶咖啡智能制造、劲牌有限公司的保健酒智能制造先后入选工信部推动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从调研情况看,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部分领军企业在实现加工制造设备智能化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将设计、制造、供销服务和决策管理等信息化进行系统集成,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四)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断加强,促进管理模式变革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办公软件系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在财务、人力资源、销售、库存等管理活动中使用信息系统,既提高办公效率,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任务及行业竞争形势,许多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该系统以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为目的,整合企业内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涵盖质量管理、流程制造、采购、库存、成本核算、客户订单、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总账等管理模块。在实地走访中调研组发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性,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单独设立了信息化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变革。例如,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禽肉研发、加工和销售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员工人数从最开始的4名增加到2016年的200多名。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企业先后上马了门店管理的财神POS系统、仓库管理的速达进销存系统、财务管理的用友财务软件等信息管理系统。2014年1月,为解决各系统之间数据不能相互兼容和共享问题,企业引入了畅捷通的“T+ERP”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企业实现了财务、采购、生产、库存、销售、零售、加盟商分销、产品配送等所有流程的统一管控,规范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数据化和科学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五)信息化促进追溯体系建设,全程追溯初现端倪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调研情况看,各地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山东泉源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全国首家苹果物联网安全可追溯服务平台,通过农事记录、视频监控、数据采集、车辆监控、ERP管理等各环节进行透明化管理,严格控制、细心记录苹果从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直至销售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实现全程可追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食品成长和流通的各个环节。
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融合发展认识不足,融合程度较低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很不足,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强,缺乏长久规划;产品销售电子商务普及率虽逐年上升,但真正对销售有突出贡献的不是很多,有些企业甚至赔钱赚吆喝;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还是小众话题,只是部分企业在探索,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尚未认可、接受,更谈不上学习和实施;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节还没有得到太多的应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还很滞后。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资金人才缺乏
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信息化改造、智能装备购买、软件系统开发等基础性工作资金需求巨大,硬件购置及软件开发后的运行维护、员工技能培训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农产品加工业是重资产行业,具有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等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使用时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很难按照企业规划和实际需要予以满足。此外,电商销售的运用和维护、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化管理的各方面都需要既懂经营管理又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目前比较稀缺,且工资待遇要求较高,普遍不愿意去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因而企业难以招募到合适人选。
(三)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成本高,面临双重挤压
从各地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面临着交易成本过高,难以盈利的窘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商平台的宣传推广费用较高。许多电商平台特别是淘宝、天猫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对企业收取高额的推广流量费。新疆安健巴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天猫上开设旗舰店,经营红枣、核桃和葡萄干等特色农产品,其宣传推广费用占到企业电商销售额的40%-50%,一年下来不仅没有盈利还要额外拿出70万元补贴产品销售推广。二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品种多、季节性强、易腐性、级差大、保鲜难等特点,在物流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有特定的要求。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虽多,但冷链物流能力严重不足,健全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形成,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销售成本。湖北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主营水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公司普通商品物流成本为5元/2.5kg,而采用冷链物流运输,物流成本达到25元/kg。新疆等西部地区问题更加明显。新疆南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南疆喀什地区,与沿海一二线主要城市有近6000公里的运输距离,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物流成本已超过产品成本的20%。
(四)信息化产品开发能力不强,难以满足需求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但信息化软硬件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对传统制造产业理解不够深入,往往难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对信息化软硬件产品缺乏规范管理和引导,行业标准缺失。调研中,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也普遍反映这一问题。
(五)追溯体系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无法共享
调研中,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目前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食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规程、办法、指南、要求和标准等,但这些规章制度之间存在内容交叉、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多部门、多系统、多渠道分头操作,追溯链条不对接、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突出。此外,调研组还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大量且优质的信息化资源,比如农产品无损质量检测技术等,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资源不能互联互通,数据之间不能交换共享,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付出较高成本才能获取,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对策措施
(一)加大项目资金引导力度,推进信息化建设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利用好国家有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推进智能制造、建设追溯体系等予以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粮食烘干、果蔬贮藏、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情况监测。
(二)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把信息技术、管理体制和生产流程的再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支持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为代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企业销售、计划、采购、库存、生产、设备、质量、财务、业绩考核等信息的全面集成,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快发展面向农产品加工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各级教育机构面向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一大批既懂农产品加工,又懂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能力提升、素质拓展为基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提高企业员工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四)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促进营销体系创新
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适时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解决物流配送中的农产品上行问题。
(五)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新型制造模式
以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为主攻方向,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创设计、网络众包、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
我县已有带动能力较强、与农户联结关系紧密的49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至目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有2家,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有15家,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有20家。预计2016年,我县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85337万元,出口创汇1070万美元。至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207354万元;带动农户34980户,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61%。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
2.1农业龙头企业领域不断拓宽
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蔬菜、玉米种子、番茄、面粉、草畜、葡萄加工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格局。目前已加工形成祁连传奇系列葡萄酒、“天域”牌番茄酱、仰光辣椒、“格瑞斯”番茄红素、博峰肥牛、合黎山猪生态肉、天月农业科技排酸羔羊肉等农、林、牧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2.2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
坚持引进培育,改造创新相结合。形成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甘肃绿洲有限公司、金康脱水蔬菜有限公司、宏丰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甘肃祁连酒业有限公司、甘肃博峰肥牛开发有限公司、六和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2.3生产基地建设趋于稳定
2016年以绿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绿基公司、景隆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带动全县种植蔬菜16万亩;以中化番茄制品厂、三鑫农林科技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种植番茄2.1万亩;以县种子公司、中农大康、隆丰种业为龙头,带动全县玉米制种15.6万亩;以祁连葡萄酒厂为龙头,带动种植酿酒葡萄2万亩;以大业牧草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种植牧草3万亩。2.4与农户利益联结更为紧密企业都与农民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创造了订单合同、流转土地、市场联结等利益联结机制,以及保护价收购、贷款担保、土地流转、垫付生产资料、科技培训服务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2016年全县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投入达10209万元,带动农户近35618户,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4216万元,生产资料垫付达2236万元。预计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89元,其中70%以上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3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3.1瓶颈制约突出,资金投入不足
多数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贷款担保手段缺乏,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有些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项目,因资金短缺不能快速上马;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特别在生产旺季更需要大量的收购资金,但银行贷款手续多,程序复杂,报批时间长,额度小,满足不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3.2企业生产规模小,档次水平低
目前达到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才2家,多数农业产业化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附加值小、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产品初级加工和粗加工产品多,能够抢占领域高地和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的企业少。
3.3市场开拓不广,营销方式落后
市场营销方式落后,像电子商务、连锁、产销直挂等还没有得到较快应用,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信息搜集不及时,特别是对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3.4企业定位不明确,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市场和经营等方面的原因,效益不景气,也处于“守摊子”的状况,设备老化、市场萎缩、员工减少,不能满负荷生产。部分企业对今后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发展的动力不足。
4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围绕蔬菜、制种、草畜、葡萄等主导产业,以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为切入点,按照市场带龙头、龙头促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1加快基地建设,保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使全县年蔬菜生产面积保持在16万亩以上。使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年生产、加工、调运各类种子能力达到7-8万吨。以中化高台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带动加工番茄基地2-3万亩。以祁连葡萄酒业公司为龙头,加快设施葡萄、酿酒葡萄的种植。使葡萄基地面积保持在2.5万亩。依托博峰肥牛公司、六和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带动牧草基地4-5万亩,发展肉牛、生猪、肉羊、蛋鸡等养殖基地项目。
4.2壮大龙头企业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经济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并、控股、兼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提高企业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龙头企业的提质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县龙头企业达到57家。使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家,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以上。
4.3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一是扩大政府投资渠道和投资规模,形成长期高效的政府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争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信用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三是制订优惠政策,向其他行业积极推介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农产品加工发展信息,引导、鼓励其他行业的企业家向农产品加工业投资。
4.4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一)各国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比如美国目前众多高技术企业中,知识产权类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我国也适时地调整产业政策,规定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其成果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这既是鼓励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也是对知识产权在高技术企业中发展趋势的回应。为适应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对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成果权益的保护,各国都在调整知识产权政策。如1984年美国版权法将半导体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列为特殊保护,提高了对保护作品的要求。这些政策也客观上导致了高技术企业中的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增大。同时,发达国家也将一些尖端技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知识产权与UII、GII(国内及国际)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1995年)、《数字化千年之际版权法案》(1998年)等,均把信息技术中的法律问题提出来,以寻求知识产权保护。
(二)知识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日益明显
第一,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知识产权制度赋予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一定时间内在市场的垄断地位,确保创造者获得收益的权利,调动其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设置了主体归属、客体保护范围、权利体系、权利救济与保护等内容,激励创造者开发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最终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权利人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而取得独占性权利,技术公开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技术成果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就可以使竞争在公平有序的法律环境中进行。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利于企业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新技术最终要实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才能实现预期效益。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激励作用,将优秀的人才资源、足够的资金资源集中到尖端技术,实现最大的边际效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四,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国际合作。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即便是已经具备了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也会功亏一篑。像华为这一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前不久仍然受到了思科的诉讼,有关专家认为,华为虽然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但是不熟悉国际规则,因此受到诉讼在所难免;另外如中国DVD事件,无奈地交纳昂贵的专利费,都是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保护问题
专利制度与市场紧密相联,申请一个专利就意味着占有这个专利技术的市场。当前,我国公众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据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1998年,我国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外国专利申请占有很大比重,如计算机领域的占到70%;医药特别是西药的原料药占到70%以上,生物技术占到87.3%;通讯技术占到92.4%;半导体占90%。以超导为例,我国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与美国、日本两国相当,而申请的专利仅占这一领域国内专利申请的20%左右。我国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只注重而不申请专利,发表了论文就等于公开技术秘密,将辛苦的研究成果无私贡献给了全世界。另外,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专利制度保护带来了新问题。比如美国孟山都(Monsanto)大豆案,孟山都培育出新品种的大豆,并据此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提出申请了64项专利保护的请求,保护其发明的“高产大豆”。如果其专利通过,那将意味着孟山都公司对所有大豆的高产品种都拥有了垄断权,并允许孟山都对中国这一野生大豆遗传资源的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发达国家已经初步解决了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立法框架并完成了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申请和铺设,一张高技术的专利壁垒网已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到计算机软件保护以及到域名标记等等,都涉及相关的着作权问题,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不可忽视。现代信息技术也带来新的问题。对比如对企业数据库的保护。我国着作权法参考汇编作品护,保护在内容选择上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但不保护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对于一些企业投入一定劳动、资金而完成的数据库,如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对这些企业来说不仅违背公平,而且容易使数据库的数据被盗而得不到保护,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法律上应当对数据库的保护有所明确。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保护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程度不断扩大,与商业有关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目的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比如中药材企业的商标保护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抢先将原本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通的中药商标注册,从而使古老的中药大国丧失先天优势。从另一角度看,韩国”高丽参”这个商标不仅保护了韩国人参资源,而且使“高丽参”高品质的形象深入人心,为韩国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说,现代企业竞争,品牌竞争、商号竞争已十分重要。像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评估达到300多亿美元,如果企业保护好自己的商业标记权,将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效应。另外从事信息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妥善保护和管理传统的商标、商号,还必须切实注意网络环境下的域名、网络标记等新兴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问题。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是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竞争中,企业要想真正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商业秘密对高新技术有效的保护。比如可口可乐的商业秘密保护,持续一百多年至今品牌价值仍是第一;MBA的大量核心芯片技术就是采取商业秘密保护。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特别要注意企业对世界高新技术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分清哪些是公知的信息技术,避免企业的重复研究,还容易造成对其他企业的侵权。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一)完善现行知识产权制度
面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高速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有所调整,适应社会的前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比如可以考虑将生物技术、动植物新品种的有关部分纳入专利法的保护范畴,拓宽专利的保护范围;明确商标侵权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方式;对因特网上的着作权有关问题,如作品的使用、付酬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新出现的网络主体即网上信息提供者和在线服务提供者在版权法上的地位与责任作出规定;对数字化权、传输权有关问题加以明确等。
(二)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保护措施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上,企业选择怎样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应当考虑几个问题,比如权利的排他性问题。专利的排他性最强,对企业的保护力度最大,但专利申请的费用最贵,对国内一般规模企业来说,也要考虑申请费用;商标也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着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商业秘密成本低,也没有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的期限限制,但商业秘密风险比较大,而且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比较困难。
第一,建立信息资源搜索机制。我们不要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要花大量的金钱去购买已经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的精力物力去申请已是公知自由技术、无保护可言的“专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对新产品或工艺设想的产生、引进、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保护的过程中,都必须花足够的精力去检索已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文献,了解目前该技术国内外的状况,熟悉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制造者各自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特征和价格分析,确定不可逾越而需要购买(或防备他人提起侵权诉讼)技术的内容,明确自己占领市场的优势、主攻方向,并超前介入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领域,制订好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和策略。
第二,培养人才,提高技术创新素质。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高新技术的竞争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员素质有明确规定,显示了对人才的重视,但还远远不够。
第三,重视技术产权化、产业化。我国以往有些科研人员只重视的数量和级别,结果造成许多研究成果尚未投入实施就被公之于世,失去了将其产业化和产权化的机会。新技术创造出来,束之高阁,纸上谈兵,不投入生产领域,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国企业要重视技术的产权化、产业化,为我所用。
“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与“2017中国优秀房地产服务企业研究”是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优秀企业群体的又一次客观、公正和全面的最新评价。
一、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
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显示,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百强企业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规模效应全面显现
2016年百强企业凭借准确的市场研判、契合主流的市场布局与产品架构,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销售规模加速提升,市场份额突破四成。同时,大型百强企业规模效应凸显,盈利能力加速分化,行业资源加速向更大规模的企业集聚,“强者恒强、快者愈快”的定律在行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加显著。
2.百强企业以灵活高效的管理策略,强化资源良性互动与协同共享,推动企业发展质量迈向更高水平
在规模跨越发展的同时,2016年百强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一方面科学决策,把握市场节奏制定投融资计划,强化现金流管理保障财务安全;另一方面优化经营,向管理要效益,内部开展合伙人制度、外部实施轻资产运营模式,内外合力促进企业运营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3.百强企业蓄势待发,全力整合发展资源,围绕“地产+”内外兼修,集聚发展后劲
2016年,百强企业以“地产”为核心积极扩大业务半径、完善业务版图。一方面紧抓行业机遇期,最大化整合土地、资金资源,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突破发展瓶颈,围绕市场新机遇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塑造存量时代新增长极。
与此同时,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亦蕴藏了风险隐忧。部分热点市场布局过于集中的百强企业,若依存度过高的城市需求透支将对其未来销售造成不利影响;部分短期债务集中的高杠杆企业,若集中偿付压力与销售回款压力共存将潜藏财务风险隐患。因此织密扎牢财务安全的保障网,是部分百强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7年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的休整期,房企面临的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调控政策作用下热点城市市场量价将逐步回调,“分化”主题延续,行业洗牌进程加速;与此同时,特色小镇、长租公寓等新兴蓝海市场的发展机遇也将不断显现。在此背景下,百强企业需直面挑战、把握机遇,在行业的格局重构中占据主导地位:(1)“5000亿”时代即将开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加速迈向寡头竞争时代;(2)竞争压力加剧,资源争夺战升级,“大鱼吃小鱼”常态化,资源整合能力成企业决胜关键,影响行业格局重塑;(3)行业转型加速,大型企业谋局多元化发展版图,中小企业寻求转型出路或退出。
“大风起兮云飞扬”,房地产行业格局在竞争加剧、优胜劣汰加速的背景中将面临重构。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谁能在不断深化调整的房地产市场中,通过前瞻性的思变未来与积极高效的自我调节,找到、并始终遵循正确的发展路径,谁将在“百舸争流”中赢得成功突围的机会;否则,将在不进则退的压力下发展停滞或惨遭淘汰。在此背景下,一批优秀房企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思变未来,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禀赋制定中长期发展路径,并不断创新、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发展经验。但走向千亿甚至万亿的前路漫漫,房地产企业不仅需要瞄准规模化的目标奋力前行,更需内外兼修,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协同增长、扩张速度与运营能力的相互匹配等,方能在龙争虎斗的“地产江湖”中行稳致远。
二、2017中国优秀房地产服务企业研究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房地产各业态需求升级,房地产服务模式也不断升级:“互联网+”渗透全产业链,大数据营销、社区O2O、房地产众筹等房地产各环节创新纷纷亮相,革新了客户的购买和居住体验,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一)策划企业把好交易入口释放规模效应,守正出新转型综合服务商
1.市场大浪淘沙,优秀企业砥砺前行
2016年策TOP10企业营业收入均值为25.9亿元,同比增长28.2%,增速较2015年增加2.8个百分点;策划TOP10企业销售额均值为1987.9亿元,市场份额为16.9%,与2015年基本持平。
2.抓牢交易入口,各显身手做大规模
应用创新营销工具,提升交易匹配效率;继续区域扩张,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借力资本市场,加速提升市场份额。
3.布局多元业务,对接新需求谋求转型
布局资产服务,掘金存量市场;切入金融业务,有效支撑关联业务;拥抱“互联网+”,拓展服务边界。
4.行业变革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涌现
房地产服务大融合背景下,国内策划行业正处于变革期,向房地产综合服务商转型成为共识,转型的典型模式有世联行的资源链接模式、合富辉煌的一二手房联动模式和同策咨询的增值服务模式。
(二)金融服务企业以服务提升推动市场进步,创新发展释放行业活力
1.地产基金多角度创新,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2016年,房地产基金不断创新,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投资方式由单一债权投资继续转为主动型股权投资;投资业态不断丰富,多类型主题地产基金开始兴起;成熟物业持有型基金投资策略成为重要趋势,REITs和类REITs型产品明显增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基金在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地产信托发挥基础能力优势,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型能源;沽源县;贫困县;支柱产业;新型农业;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示范县;规模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103-04
根据省教育工委、省委农工部、省扶贫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的指示精神和学校安排,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组织了“体验省情、服务群众”调研小分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背景,调研小分队重点对沽源县小河子乡、闪电河乡、平定堡乡、黄盖淖镇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研,具体包括农民的收入及构成、消费支出及构成等情况。调查采用入户走访、填答问卷、访谈、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访谈群众100多人。基于农村留守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幼病残,故本次被访对象存在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96%的调研对象为务农者的特点。
一、沽源县基本情况
沽源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北靠(下称“内蒙”),东依承德,南临北京,西接大同,是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总面积3 654平方公里,辖4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该县地形地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别具一格,且地域辽阔,历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素有“坝上乌克兰”之称。基于资源状况,该县将旅游业、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但沽源县平均海拔高,大旱气候多,风沙大,气候特别恶劣,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年平均气温只有1.6℃,年日照时数最长3 246小时,最短2 61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这种气候状况严重影响了各产业的发展。沽源县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县人均年收入2 700元,贫困人口占比较大。
二、沽源县支柱产业情况
沽源县紧紧围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新型能源示范县和矿业综合开发大县建设,日新月异的四大支柱产业挺起了县域经济发展“脊梁”。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额突破12亿元,产业化增加值突破1.6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以上,基地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 500元,农户受益率达50%。但同时,沽源目前的支柱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落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园区化种植面积太小,效益低
根据调研发现,小河子乡有耕地面积11 200公顷(168 0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 533.3公顷(23 00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 333.3公顷(20 000亩),油料作物2 666.7公顷(40 000亩)。小河子乡人均收入2 650元。小河子乡的三沟村因为缺水,所以主要种植旱作马铃薯。蔬菜发展以绿菜花、白菜花、甘蓝、生菜为主。该乡东滩村耕地面积653.3公顷(9 800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6.7公顷(1 000亩),人均收入不到2 000元。小河子乡园区农业处于起步阶段。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看,可谓喜忧参半。可喜之处是所调研的地区电压稳定,全年停电天数在10天以内,能较好满足家庭的用电需求,村民对电力行业的服务较为满意。但除此之外,集中供水、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尚存在建设不足等问题。
1. 集中供水难以实现。调研小组走访的三个村庄均未实现集中供水,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导致实施集中供水需要庞大的开支,而县乡财政收入又非常匮乏,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居民的日常生活都是靠打井取水,遇到天气干旱,需要到河里取水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种地用水要自打机井,机井的深度一般需打到七八十米深。这样村民的饮水安全就存在隐患,日常的生活生产也受到影响,而且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很低。比如走访的村庄中农户旱地种地成本高,靠天吃饭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收成没保障。
2. 农村市场交易组织不完善。走访乡镇没有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甚至部分村庄还没有小商店。村民平时通过流动商贩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购买家电、家具等大型商品时就只有去县城。这主要是因为村民收入水平低,除了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外几乎不购买其他商品,村里即使设立商店也难以维持生计,而流动摊贩就可以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三)品牌意识薄弱,无品牌化经营
沽源县的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但是目前该产业的品牌意识较差,只是将蔬菜包装上统一打上“坝上蔬菜”的标志,尚无独立打造出品牌,不能独立进行品牌运作。因此,沽源的农产品售价较低,从而导致农民收入不高,这严重制约了沽源蔬菜产业的发展。因此,沽源县应重视品牌化经营与运作,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三、沽源县支柱产业发展建议
(一)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
由于得天独厚地理气候条件,沽源的蔬菜种植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沽源应该以蔬菜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产业。
1.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是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闪电河乡的调研得知,运用膜下滴灌系统,用水量是普通大水漫灌的1/3,肥效比普通灌溉多70%~80%。
2.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耕地分散、数量不足等是制约沽源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沽源县应积极探索将土地流转引向深入,盘活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民收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2012年全县流转总面积约为2万多公顷,今后应加快土地流转进度,大力发展园区和设施农业。据了解,土地流转使效益明显提高,沽源县农户土地每亩收益由流转前的60元~70元增加至现在的150元~230元,平均增幅达200%。进行土地流转以来,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在家门口打工,户均可增收8 000多元。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带动土地租赁价格明显提高,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3. 通过农业园区建设推动规模化经营。据了解,沽源县结合环首都扶贫示范县建设,目前制定了“三带四区”的总体产业规划,重点在沿线上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在宝平沿线打造占地133.3公顷(2 000亩)的小厂镇种植示范园区,建设食用菌、蔬菜、马铃薯、架豆大棚1 000个。在半虎沿线打造九连城大其良食用菌、黄盖淖食用菌、白土窑西一棵架豆和闪电河规模蔬菜示范园区。四园区占地233.3公顷(3 500亩),新建大棚522个,其中冬暖大棚10个。在张沽沿线打造西辛营下火石村和莲花滩王保架豆种植带,新建架豆大棚400个。同时,在街道办南村和农业局原种场打造城郊农业科技园区,先期建设80个冬暖大棚。同时,要继续加强机制创新和产业优化,辅以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拉动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
4.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改善农村民生建设的必要手段。一是要着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围绕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多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道路、林网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使中低产田变为高效田。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改造步伐,发展节约型种植业。大力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以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促进生产、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市场的双向互动将是未来沽源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市场需求进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促进农产品增值,提高加工专用农产品生产的比例,推进产销衔接,在稳固本地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全程、配套齐全、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有力支撑。一是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二是通过完善农产品监测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强化标准化生产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是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突出抓好县乡二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乡村动物防疫、重大植物疫病预测预警等重点内容建设。四是通过乡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先行先试,进一步组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五是通过培育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六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农村信息资源,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应用水平以及信息服务质量。
(二)新型能源示范县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坝上地区,属风源富集区、日照强烈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经相关部门测定,沽源县年有效风速时数达7 200小时,适宜开发建设规模型风力发电场的区域有14个,规划总面积为1 800平方公里,占全县行政区域面积的49.3%,可开发风电的总装机容量在340万千瓦以上;全年阳光总辐射为146千卡/平方厘米,年光照利用时数2 994.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9%,是发展太阳能的理想区域。沽源县应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加速开发新能源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新兴能源示范县。
在比周边县区开发风电晚了近三年的基础上,沽源县坚持以快补晚,相继引进了国华、大唐、华电国际等多家实力型风电开发企业,规划了14个容量在5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场,签约风电项目335万千瓦。2011年底实现风电装机总量73万千瓦,并网发电48万千瓦。2012年可并网100万千瓦,2015年可超过200万千瓦。同时,引进大唐新能源总投资40亿元的2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1. 抢抓打造“新型能源示范县”的机遇。沽源县积极利用国家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失时机地争取新能源项目。利用后发优势,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中,以开发风电、利用太阳能为重点,积极打造“新型能源示范县”。
2. 拓宽打造“新型能源示范县”的视野。沽源县毗邻京津,是京津的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客观上为沽源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沽源县紧靠内蒙,又可以利用内蒙资源,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沽源县应立足新能源优势,借京津地区绿色能源走俏的契机,构筑内蒙等地能源供给通道。同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给沽源县打造“新型能源示范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风能资源。沽源县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内蒙古高压控制,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属于我国发展风电的最佳区域。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区域10米高度年均风速可达6.0米/秒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 200小时以上,具有面积大、风速大、风时长且风向稳定的特点。经测算,全县可开发容量在350万千瓦~500万千瓦。第二,太阳能资源。沽源县属于仅次于西部的二类地区,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 860兆焦/平方米,年光照利用时数3 052小时,既是发展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区域,也为发展沼气提供了基础条件。第三,水能资源。沽源县境内是黑河、白河、滦河三大重要河流的源头。该县在保护三河源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节水精播工程。全县节水精播面积达1 666.7公顷(25 000亩),覆盖全县2/3以上的乡镇,涉及农户5 000多户。
(三)矿业综合开发
沽源县坚持以“主攻钼、稳攻煤、强攻沸石”的矿业发展思路和高端高质理念为指导,主动与大企业、大集团对接。目前,460铀钼矿床综合回收矿冶项目已成功进行试生产。九连城铅锌矿技改工程全部完成,生产能力和环保水平明显提升。榆树沟煤矿120万吨矿井扩建工程全面推进,沽源县现已探明优质褐煤储量3.37亿吨,发热量为3 500大卡左右,是坑口发电的理想原料。电厂建成后可带来7个多亿的财政收入,能解决5 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秀艳,梁志刚,付海燕.沽源支柱产业撑起经济强势[N].张家口日报,2012-03-09.
一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经济社会运行的法律基础。成熟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造福社会,同时也能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权利人应当和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保护措施,否则,即使法律再完备,往往也无济于事。对于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一旦由于保护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失效或受到侵权,其损失往往是难于挽回和弥补的。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保护问题
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纠纷中,最突出的是职务与非职务发明权的归属纠纷。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由此看来,在我国职务发明分为两类,一类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另一类是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此外,如果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也就是说,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只有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这一类发明创造才能和单位就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如果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这类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则不能就发明权的归属问题订立合同。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引发新的专利问题不断增加、层出不穷,而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多对此缺乏必要的准备和对策。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上,理论和立法方面尚存在一定欠缺,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1] [1]同时业已实施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实践,留给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在迅速的缩小,发达国家已经初步解决了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的立法框架并完成了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地的申请和铺设,一张高技术的专利壁垒网已见雏形,张网以待,只等时机成熟,收网捕捞。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此保持警惕,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和对策,否则,将失去很多的机遇。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着作权保护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到公众形象的塑造,从产品说明书到产品的包装装潢商标,从计算机软件到域名标记等等,都涉及相关的着作权问题。对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推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更是不可忽视。
科技作品的保护,不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其他技术方案的图纸表达方式都涉及到着作权问题,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的保护、运用和管理企业的着作权,事关高新技术企业的生死存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科技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即该作品是职务作品还是非职务作品问题。 [2] [2]我国着作权法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着作权归作者个人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者使用外)。此外,由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比如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着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这种情况,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其着作权则属于单位。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保护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域名权等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宗旨基于商业标记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商业标记所具有识别、表彰、保证和广告的独特功能,对于刚刚成立和兴起的高新技术企业抢占市场、打开局面、巩固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进一步开放,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领域、程度不断扩大,与商业有关以区分商品和服务为目的的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从事信息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妥善保护和管理传统的商标、商号,还必须切实注意网络环境下的域名、网络标记等新兴知识产权客体的保护问题。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秘密是商业秘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最早被确认为商业秘密并加以保护的。这种技术秘密是研究开发、工艺改进等创新的结果。是技术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生产活动,以制造新产品、提高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商业秘密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密性和无形性,容易流失或受到侵权,高新技术企业理应保持高度的重视。
二,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主要由《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构成,由于各专门法基本功能不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也不同,在高新技术保护的效果和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确定采用何种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考虑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程度。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又称垄断性、独占性,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专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和授权,他人不得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该专利产品或使用该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商标法在保护商品名称方面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但很难保护技术本身。着作权法只保护作者的思想的表达方式,而不延及思想、产品、方法、公式、工艺等。对于采用商业秘密来保护技术秘密,他人完全可以合法方式通过研究开发或者采用反向工程获得该项技术。采用技术措施也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如加密法、软件锁、防火墙等,但随着解密技术的发展,其排他性也会逐渐减弱。 [3] [3](2)考虑知识产权费用的因素。所谓费用是指取得、维持、保护知识产权的费用,即采取保护措施的费用,以及相关的申请费、维持费、审查费、诉讼费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专利的保护费用最高,其次是商标、技术措施、商业秘密保护。着作权因实行自动获得权利的制度,除了计算机软件外,一般不必支付任何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如果采用专利的方法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申请量大的企业,费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3)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我国法律规定,商标权有效期10年,但可以续展保护且不限制续展次数。着作权则分着作人身权和着作财产权,除非作品消亡,着作人身权永远受到法律保护,而着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加死后50年。 [4] [4]在专利保护期限中,发明专利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为10年。对于商业秘密来说,只要其技术秘密和经营信息不公开,维持秘密的状态,就将一直受到保护。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何种方式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视当时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而定。
在诸多考虑的因素中,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排他性就没有绝对的权利,也就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期和费用也是必须要结合考量的因素,同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更新速度和周期更快更迅速,呈跳跃式发展、超常规发展,一项高新技术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落后被淘汰,因此,对于一项发明专利来说,20年的保护期的意义也许仅仅是有限的和形式上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其高产出高回报率,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凭借其手中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投资的状况下,迅速崛起、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和回报,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产出高回报率相比,知识产权的取得、维持、保护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时,在取得技术权利的排他性、费用因素、保护期限的基础上,采用最佳的方案和手段,合理有效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并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根据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趋势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加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推动企业自身提高完善的同时,从而带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
注释:
[1] 参见郭庆存著:《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王兵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 参见朱波尔著:《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载《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