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体能考核方案范文

体能考核方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能考核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体能考核方案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智能提取;绩效考核;PHP;Wamp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89-01

1 引言

通过建立信息化建设的网络智能提取平台措施,来促使绩效考核平台将我国高校各类技术型人才的绩效考核计算方法转换为智能人工操作,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下被测评人填写相应的工作信息最终得出其应该得到的分数,最终得出相应的等级。

本文通过基于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的计算方法不断地进行总结归纳、需求探讨,最终决定目标系统的开发应该基于 WAMP平台,PHP 程序设计语言,后台采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以 MVC 模式的架构进行开发与实现[1]。利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通过对学校不同机构部门管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深入需求调研,整合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将目标系统划分成员工数据导入及个人信息管理模块、绩效工作填报模块、绩效总分核算模块、上级部门多级审批模块、计财处人事处数据导出及统计模块。然后,了解未来目标群体的使用欲望和使用要求,来明确绩效考核平台的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技术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还要对整体系统、系统数据库以及系统功能等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引用三层构造理论来进行系统设计和运行,并且利用模拟测试模块来检测系统的使用效果、可行性、科学性以及长久性等,使得该系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运行。

2 基于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中高校绩效考核平台模块设计概要

本系统核心部分是B/S结构,数据存储的平台使用了MYSQL数据库,运用功能模块需求分析和设计思想。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核心是三层架构,即本系统采用的MVC设计模式,即模型层(MODEL)、视图层(VIEW)、业务逻辑层(CONTROLLER)三层设计模式。本系统在传统三层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和封装,设计出的开发架构更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改善系统性能的特性[2]。

2.1 平台的信息化包装建设模块设计

对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本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系统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化绩效工作智能提取填报模块、信息化绩效分导扑慵澳P推榔附峁模块、智能信息提取多级管理员审批模块、以及绩效工资模块设计模拟填报模块。

这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模块还需要有其他的一些子模块进行支撑,尤其是信息化绩效工作智能提取填报模块等,由于绩效工作的相关填报内容繁多且互不相同,所以需要对每一项绩效工作进行单独的设计。

2.2 系统管理员设置模块

系统管理员设置当年的考核名称以及考核年度,因为在绩效填报工作中有些模块需要调用系统设置的当前年度,所以在设计时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设置,此外个人信息导入模块系统管理员可以将个人信息以EXCEL的形式进行导入,导入后通过登录系统就可以进行个人登录。

信息化绩效工作管理设计模块即信息系统管理员对已填报绩效工作可以进行修改与删除,包括人脸识别方法、智能信息提取方法,智能指纹远程监控办法等。

3 结语

基于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本平台设计根据高校需求量体裁衣,应用最新的网络开发技术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保证了软件质量,满足了即用于现代信息化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下信息方案提取与智能识别研究的需求。本研究设计的绩效考核平台将各类复杂性信息化人才技术成果归纳入信息化绩效考核计算方法转换为智能人工操作,由被测评人填写相应的工作最终得出其应该得到的分数,最终得出相应的等级,方便财务处人员对其津贴的发放。

现如今信息化包装建设的高校绩效考核信息智能提取方案研究已慢慢开始发展与融入网络时代的发展中,以往的非智能模式即将被取代,尤其是在非智能信息绩效考核工作下的人事工作差异化明显,所以订制软件开发平台很有必要,这样才能避免平台设计时数据标准不统一以及信息孤岛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80-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学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管理为目标。如何构建科学、全面的考核体系,以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对C程序设计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关于C程序设计考试改革的设想与思路,制定出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的考核方案,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实施。

一、考试现状分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C程序设计长期以来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10%,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实验成绩占20%,主要根据学生的上机考勤、程序正确率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用闭卷笔试,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阅读程序及编写程序等题型。这种考试方式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考试形式单一

C程序设计期末考试采用的是闭卷笔试。闭卷笔试这种考试形式易于操作、便于管理,但存在很大的不足。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较多,编程题比较少,难以体现该课程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C程序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必须设置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但传统的考试考查的多为记忆性的基本知识。不少学生平时学习松散,考前依赖老师划重点,背诵习题答案。这种考试纯粹靠死记硬背,缺少灵活性,而且容易滋生作弊现象,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考核成绩评定不科学

C程序设计课程考试大多只有期末考试,也有院校在课程中期加一次期中测试。这样的考试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对教师来讲,不能检测出教师的教学情况,无法搞清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不管学生学懂了多少内容,只管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考试中发现的问题,阅卷中发现的不足也无法再弥补了;对学生来说,平时不知道自己的学业情况,只能到期末考试时见分晓。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少,以期末考试一次考核的成绩确定学习效果,致使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才突击复习,考试成绩很难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考试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考核方案

新的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的建设目标主要是针对现有C 语言考核方法的不足,提出一个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及各种教学资源,实施多层次、多途径的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以保证考核公正、有效、科学性,达到以考促学的效果。

为顺利实施该方案,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开发了“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在该平台中有教学资料、课程管理、答疑讨论、在线测评、试题库等模块。新的考核方案着眼于“以考促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在线考核,实现考核的持续性。具体方案如下:

(一)在线作业提交、管理和批改,杜绝抄袭现象

原有的考核方式中,对实践能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上机实验环节,教师会根据学生编写程序的运行情况和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成绩。对程序运行情况的审查主要靠教师人工审查,即在学生编完程序之后,通过运行、现场提问等方式基本能判断出学生对程序的理解程度,这种方式在学生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就无法实施了,而且也不能杜绝抄袭现象。

“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在线测评模块参考了ACM 在线评测系统,通过该功能模块可在线接受学生作业提交。该模块提供对在线作业的自动批改,能给出成绩等级,并可给出意见反馈。为了方便任课教师掌握作业的具体出错情况,教师也可选择手工批阅,并在线给出反馈评语。对于抄袭现象,通过该系统可进行多份作业的比对,及时发现抄袭情况,并给相关学生发出提示信息。上机实验完成情况可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并按一定权重计算具体分值。

(二)重视学习过程,增加阶段性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程序设计不是学会的,而是编会的。必须通过不断上机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的学校通过增设一次期中考试来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但C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紧密,如果仅仅增设一次期中考试,由于考试在最终的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会突击复习,导致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甚至最终影响到整个课程的进度。另外,C程序设计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通过程序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因此为培养学生上机编程的能力和兴趣,应增加简单易行的阶段性考核。“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在线测评模块除了可以辅助平时的实验作业管理外,还可设置在线考试,在限定时间内采用多题选做的方式,进行阶段性考核。机器根据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自动评分,这样增加阶段考试也不会给教师带来额外负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上机编程的兴趣和动力,注重编程的严谨、准确性。

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的C程序设计课程考核方案设计了3个阶段的考核,第一阶段为基本编程技能考核,第二阶段为高级编程技能考核,第三阶段为开拓创新技能考核,每个考核阶段的考核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基本编程技能考核。基本编程技能是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及运行。这一阶段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熟练应用C程序语言中的控制结构、各种语句及常见系统函数等,强调的是对基本计算思维和编程思想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初级应用问题求解的能力。

第二阶段,高级编程技能考核。高级编程技能是指学生能熟练应用数组解决应用问题;能深入理解指针;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并能使用函数实现;能熟练使用文件操作;利用系统所提供的相关函数能实现简单的windows图形界面应用程序。

第三阶段,开拓创新技能考核。开拓创新技能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借助于程序设计来解决实际应用中较大、较复杂的问题。

在“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试题试卷库模块下,设计了基本编程技能题100道,高级编程技能题60道。在相关课程内容讲授完毕后,学生可自行练习这些题。第一、二阶段的考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在线测试”模块对每个不同的学生生成不同的试卷,每份试卷会从题库中抽取5道这一等级的编程题,采用选做3个题的形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提交、自动评分,体现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三阶段的考核如果C程序设计课程配套有课程设计环节,可采用课程设计来考查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任课教师可提出对课程设计所采用的技术、需要完成的工作量的要求,然后提供给学生多个设计题目,也允许学生自主选题,学生最终应提交能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的程序。如果没有课程设计环节,这部分的考核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程序设计竞赛、参加C程序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等。

三次考核穿插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课程设计,可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始终都有一种主动学习的动力,把原本期末考试的压力分散到平时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传统考核方式下平时学习松散、考前突击的不良学习方式,确保课程的每个环节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多途径、多层次考核方式

传统的C语言考核方法多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大约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等组成,这样的平时成绩无论从考核点、考核方式,还是考核层次上,都显得太单调。新的考核方案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多个层次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考核点包括:

1.利用“试题库”模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练习,打破了传统实验环节的时空限制。任课教师可设定题目的难度系数,系统可根据完成的题量多少和题目的难易程度打分,并根据分数进行排序。这样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多做题,选择做难度系数高的题。到学期末时,最终排行情况可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程序设计竞赛,比如ACM程序设计竞赛。竞赛取得的成绩,可作为第三阶段考核的参考依据。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参加C程序设计课外活动的次数及所取得成果。学校的开放实验室、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校企合作的实验室都会提供很多可用C语言来解决的应用问题,学生参加这些C程序设计相关课外活动的次数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种参考依据,而所取得的成果可作为第三阶段考核的参考依据。

(四)注重考核编程实践能力 合理分配成绩比例

在新的考核方案中,整个课程的成绩比例为:期末考试40% ,三次阶段考核30%(每次考核10%),平时成绩30%。其中阶段性考核均为上机考试,直接考核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平时成绩也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所获成果来打分,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大约有80%的题目是考查编程能力的。有的学校建议取消最后的期末考试环节,笔者认为,阶段性考核并不能反映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保留了期末考试,但缩减了其分值比例,只占了40%,这样学生在最后考试的时候压力不会太大,因为平时成绩和阶段性考核,平时也不能太松散,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持续性。

(五)设置考后交流环节 解决遗留问题

在以往的考试和教学方案中,期末考试是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批改完试卷后通过试卷分析,可知道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如果发现教学中有所不足,可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但对于学生来讲,考完试后基本就不再关注这门课程了,没有掌握的那些课程内容也就没有机会再去学习了。新的考核方案中设置了考后交流环节,具体形式为:专门设置两个课时,在教师批改完试卷后,利用此课时根据试卷中的共性问题再给学生进行讲解;共性问题讲完后,再进行个性问题的解答,可采用答疑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这种方式消除了传统考试中存在的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无法探究,阅卷中发现的不足也无从弥补的弊端。

三、方案实施效果

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的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已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2级的教学中初步实施,这种考核方案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1是没有实施新考核方案的信管1101-1106班和实施了新考核方案的信管1201-1206班的情况对照表:

表1 C程序设计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效果对照

根据C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统计,每个学生一个学期完成的编程练习题平均数超过了80,基本编程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对比结果显示,实施了新的考核方案后,不但增加了考核点,提高了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C 程序设计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了动手编程能力。新的考核方案还实现了考核的持续性,通过减少一次性考核的比重,增加阶段性考核,给了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会再纠缠于语言语法的细枝末节,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唐学忠,费贤举,庄燕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Z1).

[2] 谢满德.C语言程序设计的网络化立体式考核机制[J].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E-Busines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Government,2010:36-38.

第3篇

文/裘晓林 吴丽媛 马 涛 周振阳

摘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问题。为此本文探讨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法。

关键词 :智能楼宇 一体化课程考核 考核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目标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目标确定的能力标准,作为参照去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职业教育中的传统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考核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给每位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和能力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考察不出职业能力。面对这种测验,有时学生由于缺乏考试技巧,即使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也可能在测验中无法表现出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核的导向与激励、反馈与交流、检查与监控的作用,一体化教学考核采用典型工作任务双闭环考核方式:“实施+自评”环和“工作任务+考核”环的考核方式,其中“实施+自评”是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实施工作计划时自我提高的环节,“工作任务+考核”环节是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过程考核环节,两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不断完善、超越自我。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考核单元、以行为过程为考核主线,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评价、职业素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考核体系模型的构建,可以改变传统的结果考核方式,构建以过程为依据,突出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动态积分体系。以每个教学项目为积分单元,从学习过程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方法和能力、个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团队协作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考核,主要采取积分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准点守时、严格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鼓励沟通协商、取长补短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学生自我考核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客观公正地考核自我,增加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行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宽泛,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它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技能人才,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及良好职业操守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些需要怎样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才能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职业生涯的发展呢?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下是针对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化考核方案。

1.实际实施过程

(1)下发任务单。任务单主要说明任务的目标、所需知识点、实现任务的关键步骤及实现思路;一般在上次课结束时下发本次课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在课后进行设计规划,制订操作计划,完成设计电路图。

(2)学生课后材料的收集、整理。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制订出实践计划。在进行实践计划制订的同时,进行复习(进行巩固)、预习(实现本任务所需知识点),通过本方案,有效地进行了复习和预习环节。

(3)学生进行项目实施。课上学生进行项目实施,遇到问题,首先进行讨论,总结出合理的方案。在实施环节中,认真学习的学生总会有问题;并且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把实践环节作为考核环节,不仅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而且也提高了考核的准确性。

(4)学生提交任务学习心得。任务完成后,学生需提交以下资料:设计说明、楼宇接线电路图、实施过程中问题等。通过对接线图的完成,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熟悉对各个传感器性能,按要求选择不同的功能;通过对说明书的学习,可以了解学生文字功底及对任务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与答疑,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完成本任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问题与答疑和学生心得体会的了解,不仅是考核学生的有效资料,而且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资料。

2.基于项目的考核步骤与方法

一个项目分为几个任务,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即为项目化考核。项目化考核以学生答辩为主,下面是项目化考核的一个实例。

第一步:学生陈述(占总成绩25%)。①对整个楼宇系统理解和电路的设计(5分);②说明在本系统设计中自己所做的工作(15分);③在楼宇任务中,对任务的体会和不足(比如自己所遇到的困惑,解决方案;通过该系统开发,开发水平的提高;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收获等)(5分)。

第二步:项目演示(占总成绩 15%)。①楼宇项目具体器材的选择,根据电路图进行接线,熟练程度(5分);②讲解实现思路,并且进行演示(10分)。

第三步:答辩(占总成绩 20%)。①根据学生陈述、演示、上交的电路图,教师提出2~3个问题,学生回答(20 分)。②学生整理答辩过程问题及回答,形成文档(答辩记录)上交。

第四步:上交资料(占总成绩 40%)。①陈述部分的 PPT(5 分);②系统设计过程说明文档(15 分);③设计电路图(15 分);④答辩记录(5 分)。

通过项目化考核,学生可以对近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通过学生答辩,也煅炼了学生的应辩能力与表达能力,为顶岗实习与毕业答辩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生答辩,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效果

1.考核的可行性

因为是一体化教学,教学的本身就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所以完全有能力实施全程化考核方案。全程化的考核方案把考核分解到每一个子项目子任务中,提高了学生对每次课的重视程度,通过实施,本方案是可行的。

2.考核的准确性

改变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全程化的考核方案在分数的评定上,更加准确、公平、公正,课程的得分,更能表明学生的技能水平。

3.考核的实用性

第4篇

摘 要:良好的体能是特警处理各类突发性及事件所必备的能力,是掌握特警实战技能的基础,是完成其他训练任务的保障。文章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的相关课程理论为基础,结合该课程的特殊性需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今后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安特警体能训练;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48-03

公安特警作为公安队伍的尖刀力量,在维稳处突和打击犯罪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复杂,近年发生的事件、恶性及公共风险事件也日益增多,不仅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也对公安特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能作为公安特警身体机能、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警察提升技战术能力与素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擒拿格斗、实弹射击等实战能力所必需的爆发力、速度、肌肉耐力、灵敏性等的核心构成,科学有效的公安武警体能训练在当前的治安形势下无疑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一、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的特点与意义

公安特警体能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特警工作的职业特殊性,以增强体质、提高警察战斗力为目的而开展的专项身体训练形式。

(一)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的特点

现代体能训练是以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人体系统的肌肉、关节、骨骼及运动辅助系统进行专业化联系,通过提高肌肉力量、骨骼硬度、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以及反应力、注意力和敏锐力,达到提高走、跑、跳、投等能力的目的。公安特警体能训练除遵循一般的体能训练特点外,还有如下特点。

1.训练内容具有独特性。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协同作鹉芰Α⒕湛的射击技术以及过硬的擒拿格斗技能是执行防爆处突等特殊性任务的必备条件。为适应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尤其是爆恐犯罪面临新形势,特警训练需要在结合枪械、武器外,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也较一般警察训练更为严格,如负重50千克跑3000米、引体向上50个/分钟、俯卧撑120个/分钟[1]。

2.训练过程具有独立性。这一要求是指通过在参训特警个体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公安特警工作的需要,采取独立的、个别的、差异化的多种形式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既定的体能训练目标。

3.训练效果具有实战性。提升警械使用、战术战法运用、执勤执法防护等实战技能水平,确保教育训练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战斗力,实现训练与实战无缝对接。

4.训练过程具有整体性。特警在体能训练中,要将一般素质和特警专项素质训练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应系统、有计划地组织相应的训练内容,一方面要求参训者经过几个周期的训练达到既定目标;另一方面又强调训练过程必须是有序的、渐进的,才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2]。

(二)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的意义

特警因其具有专业化的维稳处突能力而作为公安队伍中的精锐部队。随着社会动态信息化发展,违法犯罪的作案手段也日益多样化、技术化,公安特警所执行的任务对特警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警队员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获得超强的体能素质,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如处理大规模的、狙击、排爆、围歼、解救人质等作战任务。因此,鉴于公安特警职业的特殊性,欲培养出既具有实战能力,又具备坚强意志力和临场处事应变能力的优秀合格特警,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化的、科学的、高强度的强体技能训练。

二、公安特警体能训练课程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动态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的关联性、敏感性明显增强,各种重大突发及事件频繁发生,对公安特警的实战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能训练作为提高战斗力的主要途径,与公安特警的职责任务和形势发展要求相比,在思想理念、训练形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对体能训练存在认识差异

增强和提升公安特警的战斗力与综合素质是体能训练的目标所在,且日常训练中必须将此目标锁定为开展体能训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训练强度较高,职业发展、福利待遇与其他警种有很大不同,很多特警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在对某省特警的调查中,近一半的队员训练积极性并不高,2/5的队员没有认识到体能训练对特警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反映出特警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极思想和抵触情绪,这对公安特警身体素质的提高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3]。

(二)体能训练形式单一

《公安特警队训练大纲(施行)的通知》的和实施标志着公安机关强化特警训练规范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对严格特警体能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体能训练内容包括器械训练、障碍与攀登训练、短跑和中跑训练、3千米武装越野和游泳训练等[4]。然

而,现有的特警体能训练大纲在训练科目、训练方式以及训练时长与强度等方面均没有规范性、强制性的标准,比如广元市公安特警体能训练内容只有项目而没有应达到的标准(表1),且项目传统、单一,体能训练主要还是依托跑步、俯卧撑、游泳等一些简单训练为主,像泅渡、心理拓展等实战性科目还没有全面展开。特警体能训练与实战需求和战术战略脱节,尽管实施了一定的训练,但与特警训练的既定目标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三)缺乏专业性培训教官

专业的体能培训教官对于体能训练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体能培训教官的监督和指导,很难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从体能培训教官专业分布情况(表2)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体能培训教官为转业军人,转业军人由于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警察职业、专业培训,指导警察体能训练的相关资质不够,容易导致训练不系统、不专业。

(四)在考核上未能突出科学、规范的评估方式

周密的训练计划、严谨的教学规程和显著的训练成果需要依靠教官共同的操作运行来实现,同时也需要科学的评估办法检测训练操作流程及预期成果,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修订不足,逐步完善训练教学计划,完善阶段考核、目标考核等验收机制,为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等提供理论制度保障。但上述评估机制在现行的考核标准中难以体现。

从公安机关招录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及标准(见表3)和公安机关录用特警人员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见表4)的对比可以看出,特警招录的考核指标和普通民警招录的考核指标区分度不高,没有建立专业体能测试评价指标。特警体能训练的独特性并未充分体现出来,与公安特警的实际体能训练需要有很大差距。

(五)体能训练物资保障不足

良好的训练条件是特警体能训练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我国,虽然目前各地区特警支(大)队几乎都设有专门的训练场地,但训练设施仍比较缺乏、老旧,使公安特警的体能水平发展受到限制。在对我国被调查省市公安特警训练器材设施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见图1),有接近一半的特警对于现有的公安特警训练器材设施不满意,由此可见体能训练物质保障的改革迫在眉睫,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特警体能进行科学有效训练的安排。

三、改进公安特警体能训练课程的应对策略

为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新挑战、新要求,为提升公安特警体质、提高战斗力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本着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提升特警体能训练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与改善。

(一)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观念

正确的体能训练观念的树立对于特警体能训练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改变灌输式教育方法,健全适应实战要求的训练教育模式。

1.规范教员职责职能。依据特警任务特点和训练目标,制定《特警训练计划大纲》、《特警训练管理条例》、《特警训练成果评估机制》等具有科学性、实战性的训练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加强对各项训练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每名参训特警认真学、自觉练。

2.拆解训练流程。按照训练大纲流程既要有突出重点项目的落实,又要有针对性的细项分解,逐项攻克,将每一个环节、难点分解,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提高对策,强化全体参训特警对体能训练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建立系统科学的训练模式

特警体能训练模式的构建,应着重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1.明确训练目标。开展体能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增强公安特警的体质、提高战斗力。因此,在制订训练计划时,要以此为总的目标,再通过了解参训特警的个体性差异,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使每个参训特警都能完成既定目标。例如,长期在环境恶劣的地区执勤的特警就应该着重训练野外的生存能力和肌肉力量的耐久性;长期在沿海地区执勤的特警就应该着重培养潜水、泅渡的能力。2.规范培训内容。特警体能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训练,只有结合特警的职业特殊性和实际工作需求才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在训练中,要以此为目标确定适合的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和考核标准,促使公安特警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柔韧度、敏捷度和耐力性等方面都有质的提高,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提高战斗力,使其在执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警务实战能力。

(三)拓宽体能培训教官招录渠道

为了推动特警体能训练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增加专职体能培训教官的数量。合格的体能培训教官应该具备熟练掌握公安特警的工作特c和规律;了解公安特警执行任务的工作环境;通晓相关的法律、体育及医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和洞察秋毫的研究分析能力。因此,各级人民警察训练机构应该以这两个基本素质为主要衡量标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宽体能培训教官招录渠道。

公安特警的师资选拔是做好特警训练工作的重中之重,俗话讲“严师出高徒”。传统上师资教官主要从公安院校、其他高校体育专业和特警内部的优秀人员中选拔,之后把他们送入基层特警部门进行实习,在思想上增强他们对公安特警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提升能力,经严格考核后再将他们充实到公安训练部门中。在新常态下,要克服体能训练条件的诸多困难,既要发挥专业化的正规教育,也要借助业务骨干的辅导功能,采取以训代培、以师带徒、以点带面等多种方式,挖掘各方面潜能,使训练成效更具多元化和实战化。

(四)实行多样化的体能考核评估标准

评估考核是衡量体能训练优劣的天平,是激励参训特警的发令枪,是提升特警整体作战能力的催化剂。因此,特警体能训练部门应结合受训特警的职业特点制定并实施精细化、多样化、目标化的考核评估标准。

1.考核内容多样化。特警体能考核不仅包括跑步、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等基础的体能考核内容,还包括武装泅渡、武装越野、攀爬、跨越障碍等拓展的体能考核内容。

2.考核时间多样化。体能考核的时间不应固定于特定的时间,而应该根据具体的实战要求进行灵活的调节,并且可以进行突击的体能考核,以达到督促参训特警长期坚持训练的目的。

3.考核地点多样化。特警体能测试的地点要尽可能的接近公安工作的真实环境,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将体能考核安排在田间、山地、小巷和闹市区等地点。

(五)改善特警体能训练环境与物质条件

齐全到位的硬件设备设施是公安特警体能训练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各级警察培训部门应购置专业的体能训练器械,建造标准的体能训练场地以满足参训特警的训练需求。同时,科学的训练办法、完善的训后恢复措施以及因人而异的营养保障,可以弥补因训练场地和器材缺乏所造成的不足,这样才能使警察体能训练获得有力的保障。

公安特警体能训练事关全局、事关全警,在警务实战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公安特警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其实战能力,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的有力保障。各级公安特警队伍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完善推进特警体能训练的规划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训练标准、责任主体,确定年度重点,强化跟踪问询,确保特警体能训练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为公安特警主动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挑战、新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剑,曲和全,陈百源.北京特警训练的特点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2]刘浏.公安特警队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意义与应注意的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3]刘富顺.特警队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4][5][6]奂仲斌.广元市公安特警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7]吴恺.我国公安特警体能训练科学化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第5篇

关键词:形体训练;课程开发;工作过程导向;酒店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23-02

2015年,是学院开启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和二次创业的重要开端,学院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在学院最新颁布的《关于制订2015级(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中,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机制,创新和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教学标准体系,培养具有“崇德笃行”道德精神和“精技创新”专业品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东莞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内涵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系统设置公共基础和专业(群)基础课程模块;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1]。以上六条基本要求,为教师深入进行教学教改指引了方向。形体训练是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出的对学生成长成才有针对性帮助的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形体训练课程开发研究,将对岗位群所涉及的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以及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有一个更加清晰具体的认识和规划。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形体训练、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工作过程导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书籍。1.2.2逻辑分析法通过参加学院教务处开展的关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工作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及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班》以及《关于制定2015级(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的学习,启发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总结了一些方法,将从新的视角对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进行开发。

2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开发

2.1《形体训练》课程的职业能力定位

《形体训练》课程的职业能力定位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该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分析而来。酒店管理专业的主要基础就业岗位为前厅服务岗、餐厅服务岗、客房服务岗,基于对这些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了《形体训练》这一学习领域(即“课程”),重新对《形体训练》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进行了梳理(如表1所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该课程相对以往将更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决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2.2《形体训练》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课程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情境载体的选取、系统化的设计以及如何实施等方面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要求,将形体训练学习情境以学习项目内容为载体,通过解构与重构,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重新拟定划分为了体能训练、芭蕾形体训练、舞蹈训练、形体礼仪训练这四个模块,进而根据每个模块项目自身的特点,又细分成了不同的子情境(如表2所示)。以上学习情境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的酒店管理人员,使其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体能状态水平,能掌握形体训练的实用方法,能熟知并履行形体礼仪基本规范,使其具有良好的体能以及强烈的形体美的意识、团队沟通与合作意识、实践与创新意识、自我心理调整意识等。

2.3《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法法与课堂组织形式

在课程教学方法选用方面,整体上以“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线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辅助以分组合作与工作过程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法、视频拍摄与镜头捕捉法等。教学方法的选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之间,具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项目教学法”的采用,源于学习情境项目的划分,在教学过程中以每个具体项目的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学习及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主要采用“大班授课、小组教学和一对一辅导”的形式,大班授课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了形体练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了职业形象意识;小组教学形式是创设职场情境,以任务为驱动,教师提供素材,通过学生的体验、讨论、练习、实验等来达到掌握形体礼仪技能的目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客观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做到使每一个学生达到最优发展。同时,还融入课内练习与课外实践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体验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2]。

2.4《形体训练》课程考核

对课程的考核就是对职业能力目标的考核,除了专业能力的考核,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也是该次教改研究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方面,即思考如何在考核中体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个内容。形体训练课程考核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如表4所示),不同的考核内容分别分别有其侧重点,并对应有不同的考核形式,成绩比例如下,以体现过程考核与终归考核同等重要的位置。考核部分都是基于身体动作展示而展开的,并且有其不同的考核侧重点。过程考核的具体内容为2~3分钟的个人动作或动作组合。终结考核的具体内容为分组合作进行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展示,将所学的形体、舞蹈、形体礼仪等内容融入在小组作品中。

3结语

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是针对酒店管理行业的前厅、餐饮、客房服务岗所从事的前台接待、餐厅摆台、对客服务、席间服务、客房清理、送餐服务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形体方面关于体能的自我评估与训练、形体的美的意识培养与表达、形体礼仪规范的表达与运用、职业形象塑造和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而设置的学习领域。对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开发,该文围绕4项展开:(1)课程的职业能力定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2)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体能训练、芭蕾形体训练、舞蹈训练、形体礼仪训练);(3)课程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与工作过程六步法、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法、视频拍摄与镜头捕捉法)与课堂组织形式(大班授课、小组教学、一对一辅导);(4)课程考核(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该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有些地方描述地相对比较抽象(例如课程子情境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实际演练、课程考核点的具体评价标准等方面),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修正和完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订2015级(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Z].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5.

[2]樊翠红,王秦英.基于职业形象塑造的形体训练课程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5,12(7):82-84.

[3]田培培.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第6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模块研究日益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对象。体育作为边缘学科,面临更多困难,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

原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构建了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学习内容,这正是《课程标准》的特点所在,即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课程目标统领学习内容。为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课程标准》形成了以模块学习为特征的课程结构。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模块学习目标被确定之前,我们首先要根据《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标准并依据一定的方法、原则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习目标水平教学计划,系统地将课程根据内容标准较科学、合理、可行地分为11个模块。《课程标准》规定必修模块要完成11个学分、即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个学分,6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个学分。其中包括田径类项目系列的 1个学分。从田径模块建立起学习目标。

在学习内容的选择时,我们根据统筹目标的可达成性、田径中一些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学校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学生相关情况。出现后,决定以跑、跳高和跳远三个项目为我们的授课内容。再由学习内容的选定和田径模块学习目标相结合确定了田径模块学习目标。

在实践课中,考核技能和体能主要采取考核的形式进行,参照评价等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学生成绩。总评(均分):根据各评价内容的分项得分,计算出均分,例如:

刘某某(女)同学技能1 60分、技能2 60分、体能4:12、分数75分、均分65分、等级C。张某(男)同学技能1 85分、技能2 80分、体能3:55、分数80分、均分81分、等级A,得出。

1.在选修课出席方面:

根据学生的选项组成新的模块教学班级,每次模块班级的组合,学生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加强修习课时的评价,就成为对学生动态管理的有效方法。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把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为评价方案的重要内容,缺席超过3课时,该生将无法获得该模块的学分(需补修),迟到、早退3次等于一次缺席。必修课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和自律、自纠、自尊能力。

2.在态度和价值观、参与与体验、协作与沟通、健康行为、动手能力方面:

情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情感”方面的评价,应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乐学与好学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善于协作为目的,制定切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案,使学生的情感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态度:把“态度”作为中学体育模块教学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自己要有一个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避免养成听之任之的不良习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学生,讲明对“态度”评价的正确方法和目的意义,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不但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取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价值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价值观的评价方面,主要在于启迪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无论今后从事何种职业,取向应是一致的,都必须回报于社会,回报于人民,回报于人类。

参与与体验:运动参与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在参与中才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酸甜苦辣”,从体验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才能从中激发体育运动的热情,才能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协作与沟通:协作与沟通,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社会适应”目标,有利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的人生则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健康心理。

健康行为:从有关资料获悉,人的身体健康与环境、饮食、医疗以及个人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中,健康行为占了六成以上的决定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就成为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在中学阶段,男生抽烟,酗酒偶有发生,女生不适时的化妆打扮也有其数,把健康行为纳入评价之中,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动手能力:主要体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拓展部分,是教学的延续。例如,课后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课余锻炼作业,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模块考核——技能、体能:

运动技能是完成体育技术动作的基础,有了良好的运动技能,才能对体育技术动作加以掌握,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学生正处于运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发展了运动技能,就等于促进了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的形成,学生在不断掌握一定的新、难动作后,才能不断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该项运动的学习灵感,对技术动作加以掌握,不断提高,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对学生的体能评价,仍然是体育学习评价的重点,体能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体能是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体能,不仅无法亲临运动现场,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与魅力,也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业和胜任今后的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课;体能训练;教学现状

篮球这一体育项目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其不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能水平。学校为加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将篮球课作为选修课的一种供学生挑选。当然,大学的篮球课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较为单调、学生缺乏积极性等。本文将就大学篮球课体能训练及其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体能训练

1.1、体能训练内涵

体能是人类身体的一项重要素质,想要完成好工作以及学习任务,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体能训练意在磨练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极限,其能够开发人类潜能并增强对人意志的磨练。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偏差,大学军训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其身体素质较差这一现状不禁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体育的篮球课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提高学生身体各项机能,从而让大学生能够从容面对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各项挑战。

1.2、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在大学体育篮球课中,体能训练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对大学生的体能训练必须明确其目的,针对提高学生速度、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制度具体的训练方案。第二,体能训练必须遵循几点原则,比如以力量和速度训练作为体能训练中的重点内容以及体能训练效率要高的原则。第三,体能训练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制度出不同强度不同内容的训练计划。只有做到这些内容,才能使体能训练发挥最大的效果,最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2、教学现状

2.1、课程设计不科学

目前,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其模式与内容都比较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篮球技巧和热身训练,而一些专业性的技巧教授以及对抗方面的学习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陈旧的教学模式

我国近些年来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这一思想导致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而大学体育篮球课的授课模式一般都是以教师的示范讲解为主,然后让学生解散自由活动,期末考核多数也仅仅以简单的测试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导致大学篮球课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3、师资力量不充足

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很高的重视,初中和高中甚至会发生主课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究其根本是学校思想观念上的错误。体育课的教学地位一直处于最底层,学校在这方面的教学投入有限,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体育课授课教师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加之硬件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体能训练中的问题

3.1、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

我国大学体育课的教学通常都存在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体育选项课都将跑步这一方式作为热身项目,体能测试也多以跑步的形式进行。跑步这种单一的形式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篮球课有其本身的特性,对体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课教学时,其体能训练必须有其针对性,教师应制定符合篮球课具体要求的体能训练方案,这样一来不但能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2、模糊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体能训练并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也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放松,而对体育课真正的内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体育课及其中的体能训练都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能训练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充分发挥体能训练自身优势。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方向指导,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体能训练达到其应有效果,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3.3、学生积极性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力与耐力被逐渐消磨,当体育课上教师安排体能训练时,学生往往不愿遵从,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一些学生由于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导致其自律性较差,而这时需要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完成体力消耗较大的训练任务。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愿意主动训练,最终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3.4、学生身体素质差

我国的教育自中学以来,学校大多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学校往往更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中学时期身体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使体能训练工作也不能顺利开展。另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对体能训练并不能适应SPORTSANDTRAINING>>>竞技与训练良好,而且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教师需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得不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强度进行调整。

3.5、不科学的时间安排

大学校方多数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表的安排上大学体育篮球课所占的时间很少,通常而言由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少,专业课压力大,校方会根据其他专业课程的安排决定体育篮球课的上课时间,这也导致篮球课的上课时间可能并不适合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由此看出校方不科学的课程时间安排导致学生体能训练效果较差。

3.6、没有形成训练体系

真正有效的体能训练往往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注意。首先,教师要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案,而传统体能训练往往形式单一,既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大学体育篮球课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要求很多,其体能训练必须满足对速度、力量、柔韧性以及延伸性等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提高篮球课的体能训练效果。

3.7、场地与设施的限制

大学现有的体育训练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其与校方的现有硬件设施不能匹配,而体育课也没能得到大学校方更多的重视,因此在这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不足,这些都给学生篮球课体能训练方面带来更大的难度。

4、优化篮球课体能训练方法

4.1、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

想要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教师制定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让每一位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适宜的锻炼。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将训练过程分成几个小模块,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在哪些环节的训练存在不足,并对其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分配训练时间,提升自己的短板。除此之外,饮食计划也是体能训练方案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营养的同时提高其身体素质。

4.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有教师在一旁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比起学生自己盲目练习的训练成效要高很多。第一,教师在篮球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意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清楚的传达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对体能训练的意义和方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第二,大学学校可以聘请更多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加入到本校的教师队伍中,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第三,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学校应组织培训交流会,让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4.3、创新训练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篮球课的体能训练也是如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符合教学要求的训练方式,同时,在训练方案中加入一些新思路,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加完善新颖。传统的训练方式可能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体能训练要求,这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从而使学生的体能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4.4、训练方式与技巧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使体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而言,体能训练需要重点训练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体能:第一,耐力训练。一场篮球比赛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想要在篮球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和状态,需要学生有充足的体力进行支撑。同时,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体力恢复,教师们也要注意加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第二,速度训练。篮球运动需要学生有较快的反应能力,随时应对赛场上形势的变化,同时也需要增强学生的爆发力,这样学生不仅能看清赛场上局势的变化,同时也能根据具体情形做出身体反应。第三,柔韧性及伸展性训练。篮球这一竞技项目需要很强的技巧,换而言之篮球运动中有很多难度系数较高的专业性动作,这些都要求学生有极佳的柔韧性和伸展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这些动作。体能训练对学生具有深远意义上的影响,其能够使学生释放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压力,改善学生情绪;同时能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另外其对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因为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大脑反应力以及思维活跃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毅力以及耐力,这样一来,学生能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并且能够对专业知识更好更快的理解。从这种意义来说,体能训练不但可以增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还能提高学生智力,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由此可见篮球体能训练绝对是一种一举多得的锻炼方式。

5、结束语

大学体育课中篮球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一项娱乐性和竞技性兼备的体育项目,它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乐趣,又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大学教师要重视篮球课上学生的体能训练,同时校方也需要加大体能训练场地、设备以及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进行体能训练时能够在良好的训练环境下进行,同时能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另外,教师也要将体能训练方案设计得更加新颖有趣,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篮球这项运动中。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与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

[2]黎振华.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5(3).

[3]璩晓沛.上海市高中篮球选项课体能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时空,2015(20).

第8篇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电气装置 集训基地 建设与运行

中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先后参加了第41届、42届、43届三次世界技能大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5金,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江苏省盐城技师院有幸成为这三届赛事中第41届数控车、数控铣两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第42届、43届电气装置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培养的选手有3人获优胜奖,1人获银牌。实践证明,要想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取得优异成绩,必须规范建设训练基地,认真研究竞赛规则和技术文件,规范研制竞赛设备和工具工装,合理制定训练方案,科学实施训练过程。

一、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现状

1.近三届世赛基地设置与分布情况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顶级赛事,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我国2011年首次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参加了数控车、数控铣床等6个项目的比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6个国家集训基地主要分布在职业院校,基地没有专家产生。2013年6月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德国莱比锡举行,中国参加了22个项目的角逐,该次比赛设立的22个集训基地中,国家大企业5个,一般企业2个,职业院校13个,高校和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各一个。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办,中国共参加29个项目的比赛,全国设立了29个国家集训基地。5个设在中央企业,1个设在国家大师工作室,23个设在职业院校,职业院校设立集训基地比例最高。

2.近三届世赛基地建设与运行状况

(1)基地场地建设情况。截至第43届,各基地均具有专用训练场所,根据世赛技术文件,添置满足训练要求的专用设备比例不断增加。但由于新添项目增加,技术文件变动,举办国变动,有近25%的设备材料无法国内采购,有些项目用国产设备和材料代替,影响了训练效果。

(2)基地制度建设、运行管理情况。第41届6个基地中,绝大多数未建立管理制度,运行管理较混乱;第42届有少数基地初步建立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基本到位,基地所在地政府重视度提高,保证了基地正常运行;第43届集训基地基本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基地运行机制逐步理顺,国家组织专家到各基地检查考核,各级选拔考试趋于正规。然而,由于选拔考核在各基地举办,仍存在主场优势,有些项目还存在选手投诉现象。

(3)技术文件收集、翻译情况。第41届、42届各类技术文件基本由翻译,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不高。第43届世赛中国组委会组织专家翻译了通用技术文件,主要包括大赛章程、议事规则、竞赛规则、健康与卫生、参赛项目技术说明等。各项目基地需要翻译的主要有竞赛设备、元器件、材料使用手册,竞赛设备材料清单等。

(4)心理辅导和体能训练情况。调查发现,各基地均不同程度开展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但总体缺少完整的计划和方案,体能训练缺少针对性,心理辅导缺乏科学性。

二、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集训基地建设运行实践

电气装置是电气设备的一种,是世界技能大赛50个竞赛项目之一,是运用传统和新兴技术,对特定设计的商业或家用电器装置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竞赛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于2012年10月、2014年2月批准笔者学院为第42届和43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1.建立基地管理制度

笔者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管理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世赛电气装置项目集训基地运行与管理制度》《世赛电气装置项目集训基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世赛电气装置项目选手日常训练考核制度》等基地管理制度,编制了《教练工作日志》和《选手工作日志》,制度建设为基地健康运行提供保证。

2.制订集训计划

学院召开院长办公会,明确了基地建设总体要求,提出了奋斗目标。教练组根据基地建设总要求制订各阶段训练计划。第一阶段为8进4阶段训练计划,实施单元训练,重点强化选手的基本功,培养选手职业素质。第二阶段为4进2阶段训练计划,开展模块训练,重点加强核心技能训练,让选手掌握世赛必需的关键技术。2进1阶段训练,用世赛规定的设备、采用世赛指定的材料开展训练,重点解决选手速度和作品的质量。冲刺阶段训练,开展模拟综合考核,实施倒时差训练,提高选手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增强选手赛场应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出国比赛做好准备。

每个阶段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每天有检查、周周有考核。

3.研制集训装置

根据世赛电气装置项目技术文件,结合观赛参赛经验,通过反复研究,多次改进,研制出满足集训要求的安装装置和排故装置。该装置满足竞赛中模块一和模块二的训练要求,在中国职协2014年度产教研项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填补了设备研发的空白。

此外,基地还研发了“多功能弯管器”“定位尺”“多功能弯曲模具”“多功能画图板”“电路板安装支架”等专用设备和工装,改进了线槽切割锯、斜口钳、电热烘枪等一批专用工具,提高了安装速度和质量。该项目技术副首席专家路克先生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

4.编制体能方案和心理训练教材

在世赛中国技术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编制了完整的体能训练方案,一周一个周期,各阶段有所侧重。重点训练选手的耐力、腿部力量、臂部力量和手部握力,训练选手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防止天气变化,教练组还制定了室内备用方案。

基地还结合选手实际情况,编写了心理训练教程,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辅导。

5.编写技能训练教程

为科学训练,在基本功训练阶段编写了基本功训练教程。教程中对每一项安装工艺都进行分解,提出安装要求,确定操作步骤,指出关键技术,给出检测标准,并配以图示和照片,让选手看得明白,做得到位,也为今后的训练积累了经验。

6.实施异地训练和国际交流

开展了异地训练工作,先后到广州、宁波、无锡、石家庄、聊城、盐城等六地开展异地训练,锻炼了选手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邀请韩国、澳门、新西兰等地专家教授来校指导,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技能差距。参加新西兰等地举办技能挑战赛,积累了选手参赛经验。

7.培养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中国集训基地培养的选手董武连、惠希奇同学分别在第42届、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电气装置项目优胜奖和银牌,是江苏省唯一一个获奖选手集训基地。

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电气装置项目共有41个国家或地区的选手参加,是参赛选手最多的比赛项目。该项目设有电气安装、设备排故和程序编制三个模块,全部比赛需要20.5小时,分4天完成。为保证比赛的时序进度,教练组制定完善的比赛方案,将整个比赛分解为37个流程,明确每个流程的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按比赛方案操作,发挥稳定,高质量完成比赛作品,最终以550分获得第二名,比东道主巴西仅差1.5分。虽然该项目只拿到银牌,但550分是中国代表团29个参赛项目的最高得分。

三、对世赛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建议

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世界技能大赛在众多职业技能竞赛中扮演着领导地位,代表着世界一流的技能水平。我国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至今,才参加了三届比赛,虽然选手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对世赛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基地间的交流与合作,研讨基地建设经验,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基地管理制度。针对各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地域的不同,科学建立运行机制。

第二,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手选拔机制,选手的选拔工作应参照国外集中组织竞赛,专家由各参赛省选派,提前公布技术文件,参照世赛形式组织命题和评判,将最优秀的选手选。

第三,专家、教练团队人数不宜过多,要将全国各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选入技术团队。教练组长应在基地产生,使其与选手交流指导更有保证,便于把握训练情况。专家、教练要经常交流,组委会要与非基地的专家教练所在单位联系,保证非基地专家教练的指导时间。

第四,组委会应举全国之力,收集、翻译技术文件,开展专家、教练、翻译专项培训,提高技术团队整体水平,向世界技能组织选派专家、技术主管,提高中国参赛项目的话语权。

第五,各基地应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汇编各届的技术文件、竞赛试题,制定模块操作技术要领,编写各工艺步骤操作技术规范,汇编各模块训练图册,不断积累训练经验。

第六,在世赛中国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出各参赛项目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方案,各基地应根据选手的实际制订出实施性训练计划,并在实际训练中不断完善。

第七,世赛中国组委会应对基地实现动态管理,加强对各基地的检查监督。对基地管理不到位、专家教练训练不科学、财力物力不充足、竞赛成绩不理想的基地要及时调整,优胜劣汰,形成基地间相互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八,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大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技能大赛的开放度和参与度,增强技能大赛的趣味性和观赏性。鼓励青年学生参观参与,欢迎社会各界欣赏指导,鼓励企业和技术组织赞助和参与。同时加大技能型人才成长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技能型人才有更多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管理暂行办法[Z].2013-04-12.

第9篇

具体考试方案

1.第一考站(临床病例手术麻醉前对病人的评估能力测试),时间20分钟。术前病例(SP)。考核学生对临床病例术前状况的综合病情评估,获取病史的能力,查体能力,访视时的沟通能力及麻醉方案设计能力掌握程度。如:学生进入第一考站会得到麻醉通知单的内容:患者,58岁,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拟行胆囊切除术。问题:请你对该病人进行与麻醉相关的术前访视。通过考生对SP现病史,既往史,学生查体等了解考生的对此站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

2.第二考站。提供各种实验室、辅助检查(X线、CT、心电图等临床辅助检查项目的结果),考核考生对其结果的判断及分析能力,时间15分钟。如给出如下结果:辅助检查:心电图如下:胸部X线平片:双肺纹理增强,主动脉结突出。心动超声显示:EF值60%;各瓣膜结构未见异常,左心舒张功能减弱,左心功能减低。问题:对心电图期前收缩作出诊断?还应做哪些检查?若该病人:动脉血气检查pH7.38PaO280mmHgPaCO245mmHg;肺功能检查阻塞性通气障碍,小气道功能轻度减退,FEV170%,通气储量百分比85%。

3.第三考站。根据术前访视及各种辅助检查,请拟定一个合适的麻醉方案及合理的麻醉用药,考核考生的临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20分钟,其中在拟定方案时,必须回答以下问题:(1)ASA病情估计分级为?(2)一年前盖病人患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应延迟手术?(3)选择什么麻醉方法较为合适?(4)应该对该病人进行哪些监测?(5)若选择全身麻醉如何用药物进行麻醉诱导?(6)在行气管插管时,麻醉诱导过浅或过深可能对循环产生哪些主要影响?(7)该病人麻醉前需要做哪些急救药品准备?为什么?(8)请对ECG期前收缩作出诊断,如在术中频繁出现这些期前收缩,你怎么处理?

4.第四考站。临床操作考核(在模拟人上完成),时间15分钟。主要考核内容为:(1)麻醉前的准备与评估:麻醉机、呼吸机及监护仪的工作状态;控制呼吸用具;气管插管、喉罩用具;相关用品准备。(2)操作实施:操作对象模拟人。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操作;喉罩置入操作。考核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掌握情况。

考核结果

从考核的成绩综合看,符合正态分布。考官认为达到了预想的考试结果,尤其是测试出学生的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SP评价学生无论是问诊还是查体都很到位;考生自我评价是能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克服了死记硬背书本答题带来的弊端,也弥补了不能到真正病人身上考试的缺憾,通过此种方式的考试能考核自己的临床思维及应变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会很有帮助。

存在的问题

1.注重细节。应加大力度进行细节方面的培训,让学生注意每一个细节,如:气管插管条件的判定时一定注意病人牙齿松动情况,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第10篇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被认为是一项公共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对学生实施简单体育训练,并没有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及身体素质。因此,本文特提出了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中专体育教学途径。

关键词:

体能需求;职业需求;中专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下祖国未来建设力量身体健康的发展。随着人才竞争和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如何培养全面型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大学教育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体育教育在素质人才培养中占有了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新时期对中专体育教育改革的探索就成了基于人才培养的中专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1体能和职业需求在中专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职业能力来讲,职业体能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目前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环境下,想要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适应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之前教学中[1],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不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培养,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实施相应的改进。职业体能培养对于学生的抗压能力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自然生活压力会随之加大,所以心理培训在中专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模拟职业化环境,提高中专体能训练专业化,同时注重学生的特殊性,良好实现职业和技能结合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2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策略

2.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重视职业发展:

基于体能和职业双需求,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也需要对其传统教学理念实施转化。传统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基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向需求,则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加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重视度,对于学生职业和体能实施双向培养,对学生之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保障,促进学生之后的发展。高职业素养应用性人才也是中专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必须要基于职业发展,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性体育能力,依照学生职业差异性,实施针对性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教训内容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

2.2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基于当前职业发展需求,中专体育教学就必须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依照专业设置具有的差异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形式和锻炼强度等[2]。关于对中专体育教学的创新,也需要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工岗位设计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制定体育锻炼方案,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特色体育教学。在构建教学体系中,要注重职业教学特点的体现,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等全面提升,提高学生的事业能力,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关于具体的教学课程要制定相应的能力标准,对课程、就业单位以及体育内容作具体分析,并将教学大纲和教学课程实施具体设置,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模拟具体的职业情境,以此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职业体能培训中,教学内容的设置则需要根据学生职业实施具体设计。比如说是流动变资类职业则也就需要甚至不断的实施运动,并且还需要对其姿势随时准备变换;如果是旅游专业或者市场营销专业等等,与之相关的关键体能要求以及持久力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可以强化学生的力量和耐力训练,并强化形体训练以及体育游戏等等;如果是静态站姿类专业,工作长期实践处于静止状态,这些专业有保安和酒店管理等等,培训重点应该集中在腰部、腹部和平衡能力等等,因此可以积极开展形体训练和健身瑜伽等方式;如果是静态坐姿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处于静止坐立姿势,专业包括有文秘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应该重点强化颈部、腰部以及上肢等训练,因此可以制定相应的形体训练和球类训练等;如果是车间操作类专业,则需要强化学生的四肢力量和身体灵敏度训练,那么在实际训练中则可以实施拓展训练以及球类训练等等。

2.3重视课外活动,完善考核模式:

在教学工作实施中,关于学生职业体能的提高,不能够单纯的依靠每周两节体育课实现,也能够明显看出来这是不可能的,可以在课外活动开展中,和课内教学相结合。关于学校的课外活动设置,则能够积极与社会仅仅结合在一起,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例如课外技能竞赛和课外体能竞赛等等,让学生能够对体育和职业相关性有所了解,完善相应的课程结构,同时对学生的职业体能全面提升。考核方式在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想要检查教学体系的实施有效性,则也就需要对传统体育考核模式实施创新。在职业体能考试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活动参与部分、体育理论部分和专项技能部分等等,首先理论部分考核能够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可以采用笔试方式;技能考试则是对学生技能了解,可以采用课堂考核方式;活动培训则是依照学生的日常表现实施合理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中专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中专对于专项人才培养的培养不够重视,缺乏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力度不足。尤其在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中专体育教学必须紧跟时展,明确社会人才定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体能的全面提升,也为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范鸿艳 单位: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11篇

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提出中小学阶段的耐力、速度、力量和柔韧和灵敏等体能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个人的体能目标、计划的制定,明确体能发展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促使学生自主锻炼。中长跑要求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达到优秀的目标,为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在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跑操活动,每次跑1200米,要求学生每天能跑完2400以上的距离,逐渐增加运动量,最后能跑完规定距离的目标,确保学生体能的正常发展。

二、建立档案,运动干预

为每一位中小学生开出“运动处方”,引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质。由于学生对体能发展的认识程度不足,缺少健身知识与方法,感受不到自己体能危机的严重性,长期静坐苦读,颈椎病、腰椎病、视力下降、肥胖等袭扰着他们。体育教师要勇于担当,做好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老师。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好学生体能健康档案,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和爱好,通过健康分组,进行运动干预,防止学生体能出现危机。对部分体能较差的组别有针对性地发放资料,开展讲座,为学生量身定制体能发展计划。

三、 开设选修,活跃社团

学校结合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和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体育拓展类选修课程,在确保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每天安排下午第二节、第三节分年级进行体育选修课教学,发动有特长的教师参与进行选修教学,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开设的项目有素质拓展训练、形体训练、武术、健美操、轮滑、各种球类等,要求全校每一位学生每学期选择一项作为选修课程,根据选修情况给予选修分数,列入期末考核。学生在提高选修课技能的同时,进行专项体能练习,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改变了学生整天闷在教室读书的局面,使学生走出教室,享受运动的快乐,既增强了体质,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每课一练,形成习惯

学生体能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从危机视角认识体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体育课强化体能教学,拓展体能训练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因此,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知识、技能教育,开展趣味又丰富多彩的体能练习,使每节体育课都有一个体能训练的内容,并在练习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体能教学,养成体育课体能课课练,提高学生体能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

五、家庭作业,体能优先

学生体能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学校、老师、学生参与外,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要让家长也认识到学生体能危机的严重性,引导家长与学校一起共同做好学生体能训练工作。面临当前学生家庭作业多,使学生无暇锻炼的情况,将体能练习延伸到家庭中也是体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因此,体育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一定的课外体能锻炼的作业,每天体能训练3-5分钟。在完成体能作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会与子女一起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亲子关系,形成家庭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这种倡导家庭作业,体能优先的举措,用体育锻炼的时间去占领文化学习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隐性的减负。在家长会上宣传提高学生体能的重要性,发放学生体能家庭作业的练习内容,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督促学生根据开学制定的体能计划,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第12篇

目录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为了切实推进幼儿体能发展,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通过不同的器械比赛,促进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提升幼儿各项体能发展。

二、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21年12月20日上午9:00--10:00(开幕式)

10:00——12:00(小班组)

2021年12月20日下午14:30---16:30(中班组)

2021年12月21日上午9:30---11:30(大班组)

遇有意外情况(如:天气恶劣等)时,赛事可向后延迟

活动地点:xxx幼儿园篮球场

三、 活动参与方

活动参与人员:全市幼儿园代表队

活动总策划:陈玥珉

活动总负责: 武汉市体育局

活动音乐:xxxx(活动开场)xxx(活动过程)

活动主持:xxx xxx

活动裁判:市体育局裁判人员

活动总计分:市体育局裁判人员

活动礼仪:晶晶集团礼仪队

活动摄像:武汉市宣传部 武汉日报 晶晶集团宣传部

活动宣传:武汉市体育局 武汉市宣传部 晶晶集团宣传部

四、 活动内容

1) 准备工作

1.由武汉市体育局牵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校园体能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关于园方代表队的课程处负责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能活动和比赛;负责参赛运动员的学籍及注册管理;负责体能教学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

3.赛事场地的布置

4.音响灯光设备的准备

5.由晶晶集团提供比赛场地以及相关器材

(2)赛制及规则

赛制:采用积分赛制,以园方大.中.小班为单位每支代表队完成时间长短决出预赛前七名进入决赛,参与决赛根据时间决出前三名

规则:每个分组参赛二十名选手按照第一名出发开始计时最后一名通过终点结束计时,根据时间长短决出名次,每个代表队有且只有一次比赛机会,因为客观理由退赛的队伍视为弃权

五、 活动流程

六、注意事项

(一)健全领导体制。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青少年校园体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文广体旅局、市财政局、团市委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校园体能发展的日常工作。校长是校园足球的第一责任人,各校也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组。

(二)完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市政府从教育附加中按比例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校园体能课发展。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通过多渠道的市场开发筹集资金。充分发挥体能课影响广泛的优势,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改善场地设施。市政府把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建设纳入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把体能课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一并实施:新建学校确保体育场地场馆达标;已建成的学校具备条件的实施挖潜改造,因陋就简,因校制宜,确保有一块体能课小场地;占地狭小、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社区空间、附近公共体育场所开展体能活动;农村学校可以利用校外空闲的场地,建立校外简易操场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立培训机制,用三年时间实施学校体育教师体能课培养计划,建立一批能够基本胜任体能基础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立体适能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大体适能师资的补充。创新体育、艺术等紧缺学科教师管理制度,通过交流、支教、走教、兼职等方式,合理调剂,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体育部门体适能人才优势,教体结合,师资融合,共办运动队,共建特色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拓宽思路,聘请国内外体适能专家、高校体适能教师、高级体能教练员,参与校园体能发展和体能教育教学工作。全区通过5年时间使每个校园足球布点校至少有一名体育老师(体能训练员)胜任体能教学和训练工作。

(五)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校园体能工作“五个纳入”,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参加校园体能活动的记录和成绩,作为评优、奖励、升学的参考依据;纳入体育教师绩效管理,把体育老师课余训练、带队参加比赛计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依据;纳入特色学校创建考核评价,开展校园体适能特色校动态管理,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建”的办法,支持和奖励学校发展校园体适能;纳入对学校的学年度工作目标,作为对学校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区政府对教育、体育部门的工作考核,并实行问责制度。

(六)建立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校园足球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完善青少年校内外体适能活动和竞赛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体适能活动意外伤害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体适能场地、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七、 资金预算

本次活动赞助由晶晶集团大力支持

关于比赛器械以及场地由晶晶集团负责组织、运送

本次活动所有奖项及奖品由晶晶集团提供

八、 活动总结

第13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09级新入校的66名初一女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自然班(我校男女分班上课),初一5、6班为实验班 (34名),初一3、4班为对照班 (32名),两组学生的基础均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对2009级入学的学生进行为期18周共计54学时的单元教学实验。对统一的主教材实施单元教学, 只是实验班除完成基本教材外,还要在课中围绕基本教材进行5~8分钟的体能练习。每个单元教学时间是连续7节课,前6次课教学,最后一次课进行单元考核,考核内容是主教材内容。学期结束进行50米、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测试。

二、结果与分析

1.理论构建

(1)关键词的界定

单元教学: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即单元是由课组成的,若干节体育课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单元教学是以一个教学单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教学中必须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制定教学方案。教学单元的种类有很多,这里特指在单一的教材单元中设计体能随堂练内容。

体能:包括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分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体能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范畴比身体素质更广,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

随堂练:指在单一教材单元的每一节体育课中因材施教,合理组合与排列体能练习内容,并高效地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适宜运动强度的体能练习,时间在5~8分钟。有可能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程结束前。这里之所以用“随堂练”,也是为了与“身体素质课课练”区别开。“身体素质课课练”是为了谋求身体素质提高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是对基本教材的补充,通过“课课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而“随堂练”的涵义更广,它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它是主教材的辅助教材,本研究将其功能划分为三类。

(2)研究目标

研究不同的教材单元,体能随堂练内容的排列与组合,通过实验检测随堂练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程度。

(3)单元主教材及体能随堂练内容的排列与组合

主教材采用了6个:①篮球的传接球及运球;②学校自编体操8节;③排球的垫球;④武术初级长拳;⑤足球脚内侧传接球及运球;⑥羽毛球发高远球及对攻;⑦乒乓球正手发球及反手推挡球。

体能随堂练的内容主要有:①加速跑、后蹬跑、30米往返跑接力;②连续蛙跳;③纵跳摸高或单脚连续跳;④2分钟跳短绳;⑤俯卧撑;⑥仰卧起坐;⑦引体向上;⑧400~800米变速跑;⑨20米运球绕杆接力、传接球比快比准、垫球比准、发球比准等。

将体能随堂练内容划分为三类。①补偿性内容:通过对主教材所涉及的体能锻炼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②追加性内容:学生对主教材的掌握是需要一定体能的,分析找出哪些体能因素与主教材相关度高,并对其进行强化追加练习;③对主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主教材内容,它既能促进学生对主教材的掌握,也能促进体能发展。“随堂练”的目标既指向学生的体能发展,也指向运动技能的提高与运用。

2.研究结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对比测试实验前后50米、立定跳远、中长跑、仰卧起坐的成绩,结果显示(表略):采用单一教材单元教学不结合体能随堂练的教学班同学,比采用随堂练的教学班同学身体素质进步小。对照班的7个运动技能的测试平均成绩也低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实验班虽然学习技术时间少于对照班,但技术掌握情况良好,运动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这说明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能促进运动技术的掌握。

3.实验分析

通过前三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成绩比对照班成绩提高幅度大,这说明体能随堂练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行之有效。只要保证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持之以恒,必将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对两个班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考核发现,进行随堂练虽然占用了一定的主教材时间,但是它对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负面影响,反而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新课改提倡发展学生兴趣,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事实,在单元教学中保证一定时间、一定质量的体能练习,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2)运用随堂练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运用过程中关注学生身体状况,根据个体差异与基础层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3)通过随堂练,让学生明确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提高锻炼的自觉性并掌握锻炼方法,逐渐能够形成自主制订随堂练内容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议

(1)随堂练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写进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中,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与主教材合理搭配。

第14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队《省公安消防部队战训工作检查考核细则的通知》精神,消防支队狠抓岗位练兵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改进训练方法,优化训练内容,坚持走科技练兵之路,努力打造“尖刀”队伍,全面提高部队官兵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突出理论素质训练。为增强消防业务基础理论学习的针对性,按照总队执勤岗位练兵方案和内容,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支队组织专人将消防应知应会打印出来发给全体官兵,人手一份,在进行业务考核时,把应知应会内容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场提问。努力使官兵对重点单位情况基本达到了“底数明、一口清、问不倒”。特别是组织开展各类火灾、抢险救援研讨,把各类火灾、抢险救援处置方法和战斗行动等官兵必须掌握的火灾扑救常识和为理论学习的重点,从根本上夯实官兵的理论基础。

突出心理素质训练。支队以发挥官兵体能极限为导向,除基础体能和技能项目上合理加大训练量外,突出了建筑救援、交通事故救援、器材负重跑等特殊情况下的训练,充分挖掘官兵潜能;从心理、体能、技能等综合训练中练习深井救人和处置化学危险品等灾害事故的模拟训练,进一步提升官兵在各类灾害现场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

突出针对性训练。支队本着辖区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按照不同灾害类别制订不同的处置方案,针对性地开展了高层、地下、易燃易爆等灾害事故处置的合成训练和实战演练,练协同、练指挥,达到训练一致目的。练兵中,为提高执勤训练效果,适应保卫对象不断变化的需要,部队根据人员、车辆的编配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几种战斗编成,灵活地开展合成训练,广泛开展了高空救人、浓烟下救、有毒场所救人等针对性的训练,着力提高火场观察员和急救员素质,聘请医院急救专家为官兵讲解创伤救护等急救基本技能,进行了止血、包扎、搬运、心肺复苏等项目的模拟训练,提升了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

突出六熟悉训练。根据岗位练兵必须立足实战的要求,支队以“六熟悉”训练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对责任区道路、水源和重点单位的熟悉和演练,始终把“六熟悉”作为业务训练工作的重点,组织全体官兵对辖区内消火栓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对照预案开展调查熟悉,修订和完善各类预案,进一步增强了官兵的执勤战备意识,使官兵对辖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灭火救援准备工作进一步夯实,为灭火救援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5篇

2015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在秋天的上海开始跑步,用汗水抵挡岁月留下的氧化痕迹。奔跑的意义,也许对于跑者而言,并非那么功利地要获得什么,更多的只是我们需要保持奔跑的姿态,只要跑着,就永远希望满满、生机勃勃。我想,这也是许多培训工作者的状态,许一份希望予人,让我们有机会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步履不停:不会做企划的HR不是好培训人

在我从事培训与人才发展工作的七年间,红星美凯龙集团管理学院每一年都保持着蓬勃生长的姿态与节奏。作为家居流通领域的第一品牌,我们每天都卯足了精神在奔跑着。承接核心高层的战略原则,厘清业务一线的需求声音,匹配前沿的培训技术与手法,转化落地培训的实际形式,做后续评估与考核,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的同时,还要和预算部门“勾心斗角”,和采购部门据理力争,与合作方软磨硬泡。

许多85后的年轻同事笑言,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培训,是与工作任务有关的“快乐大本营”,是与绩效考核相关的“中国好声音”,是与岗位技能相关的“最强大脑”。有人说,这样不专业、太娱乐,但对于中国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大学而言,快速、应变、接地气、有成效才是需关注的第一要义。而我们力图在每一个培训方案的企划和执行细节上做到更有参与感、更贴合目标,我们坚信让参与者拥有更好的体验,乐于参与其中,才能借助体验传达培训本源的价值。

山地越野:

疲劳极限与目标达成

职涯的路途,如同风光旖旎但道路崎岖的山地马拉松。跑山地马拉松,免不了要经历海拔的起起落落,对于我这样重视体验而非竞赛成绩的“初跑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步履不停的状态,是超越极限的,是心灵震撼的过程,而这起起落落中所消耗的能量、所经历的咬牙与坚持,都会成为一位跑者经历中最为宝贵的部分。

2015年,根据核心战略的重新定位,越来越多元的内部业务发展需要更接地气的培训解决方案,越来越广泛的外部行业培训对象需要梳理业务逻辑、厘清培训需求、获取培训产品,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有限的预算框架和人员团队之内完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跑者的行动力让我决定从实地调研开始,一步一步摸索脉络、踏实而行。许许多多的碰壁和闭门羹,成就了更“有用”的培训落地方案;许许多多的方案宣讲、展会拜访,成就了更“高效”的口碑效应。我在一点一滴中丈量着家居行业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的脉络与肌理,一步步夯实内功。我珍惜每一个脚印下的里程,咬牙克服每一次疲劳极限后的倦怠,试着用这样最“愚笨”的方式去抵达目标。

一路狂奔,苦乐自知;一路改变,沮丧有时,困惑有时,欣喜有时。前路不知还有几多蜿蜒,但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参与我们的项目,从陌生学员变成热络友人。他们向我们寻求帮助,共同探讨改进方案时,我感觉到了信任与支持,感觉到了这个行业的向上的精神与希望。我想:如果这注定是一场山地马拉松,最好的自己永远在尝试之后。

行者无疆:唯有行动派知道

正确的道路

2015年的秋天,我报名参加了大连环黄泥川越野马拉松半程挑战赛,对于一个以前只跑过10公里公路赛的女性,这几乎就是挑战体能与毅力极限的独立宣言。作为第一次参加越野赛的“菜鸟”,我穿着公路跑的跑鞋翻过了一座海拔800米的乱石岗,徒手攀爬过了海边近90°直角的悬崖峭壁。在15℃的气温里,汗水湿透了两层运动服,打湿了整个背包,我咬着牙,在3小时内完成了全程比赛。整个过程中,几乎直上直下的路线,无数的陡峭海崖、崎岖乱石都丝毫没有让我丧失勇气,因为每一次当我手脚并用地攀爬和挣扎着再次迈步时,一回头,就能看到群山之下,那惊涛拍岸的无边美景;每一次当我觉得这一段路程已经是考验我可承受的困难底线时,后边的困难程度都再次刷新了我的极限;每一次当我觉得此处看到的风景已经是最美的极致,在下一段峭壁上一回首,总是会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段马拉松经历赋予我的,除了满身的酸痛,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历练:一切设备党、理论咖都比不过一个行动派。跑步所需要的,就是迈开腿,去奔跑!对于培训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去学习、去开课、去和学员们在一起!答案就在行动之中。

培训工作是新鲜而丰盛的,但对体能、心智、专业度也都要求颇高。一边考虑专业的培训技术在实际中的落地,一边也要考虑一线业务需求如何有效响应;一边响应业务上“眼前”要“救火”的燃眉之急,一边也要考虑高层在“长远”要“布局”的江湖之远。每当灰心郁闷、累觉不爱的时候,就仿佛遭遇马拉松体能耗尽、心力交瘁之时,总需要让人再坚持一下的勇气。这时,我会想想培训中那些闪光的时刻:开学季在签到台前自拍的学员、结业季时捧着奖杯的笑脸、自己分享经验时的热血沸腾……想到这些,我在心里跟自己说:“就当是跑马拉松,总会有疲劳极点,只要再坚持一下,也许就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