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育人为本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理的成长成熟是心理成长成熟的基础,中职学生上述生理方面的生长特点,为他们的成熟、成才奠定基础。从心理方面的特点来看,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认知水平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阶段发展,交际面不断扩大,接收的信息量日益俱增,但是他们情绪不稳定,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烦恼,变得多愁善感;对异性充满好奇,期望与异往等。除以上特点,中职学生在品德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应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职学校的发展。
2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中职学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关注的是应以中职学生作为主体,以中职学生为核心来开展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中职学校所应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将人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根本点,其强调的是对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所进行的尊重,目标是在张扬中职学生爱好以及兴趣等的基础上,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来看,中职学校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来对中职学生实施正确的指导,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来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下,中职学校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行政管理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优化教育理念,改变原有的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管理方式,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职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根本点,一切以学生为核心,推动中职学生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发展。
3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结合上文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以及中职学校应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的分析,本文确定以下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对策。
3.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中职学校首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实现学生和教师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学校的决策中。强调的是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具有服务意识,把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点放在满足中职学生的需求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尊重中职学生自然天性的基础上,推动中职学生能够自由个性的发展,进而优化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3.2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还需要具体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关注教育管理制度所具有的执行性与操作性,以不同学校的专业结构特色以及学生特点为基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中职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的在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发挥作用。简而言之,只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且关注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而推动中职院校的发展。
3.3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还需要文化的支持,中职院校应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氛围。也就是说,中职院校还应关注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在美化校园环境与教室布局等方面做到以人为本。在精神环境方面贯彻校园的校风以及院校的学风等等。通过各类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的推动,调动中职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进而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
3.4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
中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教学方面,注重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两者的融合,关注学生在教学方面的适应性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多元化方式的应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结语
就必须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潜在能量,就是每个学生的潜藏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使每个人真正的生命源泉;是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无价之宝。只有当教师真正树立了正确的德育观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把学生当成财富去挖掘而不再当成负担,当然,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想办法把学生的聪明才智都挖掘出来。实际上,学生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表现在几张试卷上。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条件,引发他们多方面的创造力和潜在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分地发挥展现自己的才华。一旦学生的才华得到开掘和展现时,他们和以前就会判若两人,就会将极大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学习,工作及一切活动中去,并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力量和才华。同时教师还有及时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为他们及时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现。这样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群体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承认,随之他们和集体也就能融为一体。从他们的一系列实践中去充分体现出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能使他们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是千人一面,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行为。恰恰是个体独特性和创造性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生画面,并促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简而言之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在能量,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独特性更充分,更完善的表现出来,并不断使其“内化”。“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就是潜能的最终展示。
二、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就必须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我们经常讲的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只有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爱学生本身就是检验教师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师德教育的本质内容。热爱学生最起码的一条就是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这种爱应如同父母一样的爱,或者是高于父母之爱。这种爱是高尚,纯洁,无私,博大的,是人间其它的爱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更深厚,更高层次上的社会意义。这种爱,笔者认为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对全体学生都热爱
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高度负责,不能有所偏爱。对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或品德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加倍的关心,绝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2)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思想品质,文化知识,劳动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引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他们潜在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要严格要求学生
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同时,要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4)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树立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由于长期以来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往往被冷落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其实并不能从成绩好坏来片面地评价学生的优劣。很多在校时成绩普通甚至是很差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有一技之长或者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欣赏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
(2)挖掘学生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从自身长处出发,以点滴进步为起点,实现长足的进步。对“问题学生”,更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针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帮助其走出困境。
(3)及时化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多年的应试教育过程中,他们由于成绩差很少得到家长、老师的关心,往往自暴自弃。他们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更没有尝试的勇气。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帮助学生端正心态,重塑自我,在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二、融德育于教学实践之中,创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
(1)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为德育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德育管理不能光是喊口号,首先要有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谈道德。要严格细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学生考勤管理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等,做到出了问题有“法”可依,以制度来约束人、规范人、管理人。在教育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姿态。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观念新潮,个性强,传统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德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方式方法,将大道理融入春风化雨的教诲之中。
(2)鼓励学生注重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管理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处理自己日常生活中和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增强自律性,在自主管理、自我发展中逐渐进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进取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在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上,也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学楼、实训室的基础设施管理、卫生维护等,既可以节约学校的管理成本,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作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文化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亲情文化。护理文化要求护理工作者热情地为各类患者服务,做到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和体贴患者,最终用真情赢得患者的赞誉。②实践文化。护理文化始终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护理服务过程中,更注重人的价值、心理和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者应积极研究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求得患者在心理和文化上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③管理文化。护理文化在不断从“以患者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健康为中心”转变,它要求多部门、多范畴的各类人员密切配合,突出服务的整体协调性,从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改进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指南,是行动的核心价值。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使护理工作者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即护理工作者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实尊重患者的权利,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更加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帮助他们打消讳疾忌医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协助配合,努力实现治疗效果最优化。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理工作者,要想建设护理管理文化,就必须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关爱和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患者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因此,要不断地举办培训、开展讲座和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对护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积极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约束机制、考评机制。
2.3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夯实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对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平台,代表着和谐的形象。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要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一方面要规范护理技术,比如配药、送药、涂擦和扎针等,要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做到娴熟自如、一气呵成,避免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护理功底要扎实,配药要掌握好剂量,扎针要一步到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3结束语
1.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服务是医院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医院的价值和信誉。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使服务对象感到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其接受“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使妇科患者不再因为没有家人的陪伴而一筹莫展,使产妇更加感受到了家庭式的温暖。我们对正常产产妇实行助产士“一对一”导乐分娩,向产妇介绍产程发动各个时期,消除因知识缺乏带来的恐惧心理,不限制产妇的自由活动,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满足产妇的生理需求,鼓励随时进食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产妇可采取自由一站位、坐位、卧位,一切以产妇舒适为前提。指导丈夫积极参与,使产妇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1.2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温馨的住院环境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对疾病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为她们提供温馨、和谐而且有家庭氛围的住院环境,这样可以使她们保持一种宽松、健康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们将病房粉刷成淡粉色,在病房的窗户上挂上了卡通图案的淡粉色的窗帘,少了病房的感觉,多了一份温暖愉悦的感觉和家庭的温暖。在病区的走廊中挂上全科医护人员的照片及科室介绍以及母婴知识的宣教板,既美化了环境,也使患者对科室建设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母乳喂养的好处进行了宣教,使患者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能够正确地哺乳。
1.3创新护患沟通方式,赋予日常工作人性化的内涵
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显示人性关爱精心制作各种温馨卡如告知卡、祝福卡、联络卡、便民提示卡等,是护患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如“手术病人祝福卡”,进行术前准备时放置于病人床头。“分娩贺卡”,产科给刚出生的新生儿父母送上设计精致的祝贺卡,与其分享喜悦。“温馨提示卡”,如服药提示卡,对药物流产病人,提示用冷开水服药等。这些创新的沟通方式以物化的形式和温馨的语言传达给病人,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同时推行了助产士与产妇全程“一对一”陪伴分娩,护士为每一位来诊患者送上“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束鲜花及一张联系卡”,实行了“一条龙”全程陪伴延伸服务。即从患者走进医院大门,办理入院手续开始,直到患者康复,走出医院大门为止,每个环节都有护士全程陪伴,并做到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出院患者一进家门,医院的跟踪电话随后就到,为她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康复指导。同时,还推出温馨输液、温馨导尿、温馨冲洗和温馨备皮等温馨护理系列,使得患者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只有随时了解和掌握病人的需要,才能根据他们的要求,实现连续不断的服务创新,赋予护理工作更多、更丰富的人性化内涵。
1.4注重心理护理,提高服务质量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和生殖系统疾病的护理,病人心理问题比其他科的病人复杂得多,为使病人身心健康,我们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帮助她们减轻心理压力,使他们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如妇科手术病人,顾虑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未婚患者担心术后影响生育、婚姻;老年病人担心能否耐受手术;待产的产妇顾虑能否正常分娩、害怕疼痛;产褥期的产妇顾虑产后能否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婴儿,如何做好卫生保健;针对以上不同年龄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我们要给予产妇耐心解释与指导,指导育婴知识,指导产妇喂哺、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住院评估、出院评估,对病人的身心实施整体护理,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减轻恐惧情绪,配合治疗,使妇产科服务质量的更上一层楼。
2“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
2.1提高护士满意度,增强归属感
由于妇产科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有量大、急诊多、责任重、风险性高,而且有时候关系到母婴两者生命安全的特点,所以护理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非同寻常。所以在管理中应该积极引导,做好思想工作,人性化管理本科室的护士工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管理者应切实把自己置身于护士群体中,与护士换位思考,从护士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时刻关心护士的需要,满足她们的合理要求,时刻为她们着想,替她们办实事,做到服务育人。特别是对家庭和个人有困难的同志要给予照顾和关心,如及时看望生病的同志,节假日慰问值班人员,真正作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支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通过相互交谈,管理者可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及护士对工作的意见,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可使下属感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关心,从而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加深感情。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缓解工作紧张的情绪。护士长应注意对护士的人性化举措,护士偶尔出现的工作失误,应选择适当的场合给予严肃批评指正并对其耐心帮助,对业务技术不全面的护士倡导人文关爱,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使她们切实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广大护理人员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护士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以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这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
2.2强化护士仪表仪容,提倡微笑服务
护士的白衣天使形象是由护士去建立的,只有言行举止做得符合人民护士的标准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尊敬和赞扬。保持护士的专业形象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护士的仪表仪容也是增强护理者和患者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带笑容、着装整洁、庄重大方、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才会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的感觉,从而为下面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才会更顺畅。特别是妇产科这个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孕妇和新生儿更需要护士的微笑服务,往往整洁的护士服,亲切的话语会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2.3加强妇产科护理队伍建设,培养和使用专业护士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改进,职业素质才会不断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随着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做好带教工作。对于新毕业护士,要制订培训及轮训计划,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强化专业思想,设立导师负责导教。妇产科的护理技术操作独具特色,在带教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专科操作如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胎心音听诊技术、会阴消毒技术、脐部护理技术、新生儿沐浴、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等,带教老师首先讲解操作方法、要求、目的、注意事项,然后带教老师示范操作过程,传授最新的操作经验,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减少患者的痛苦。每一项操作让护生先看,掌握要领,待时机成熟时先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尽量让护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指点,针对本科室的常见病、专科急症,督促护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积极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另一个方面,要强化各类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在职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对于年青护士有计划地安排轮换各病区,使她们能掌握妇产科各病区的业务技术,并根据她们的素质特点,业务特长,相对固定一病房,发挥骨干作用对于老年资的护士。医院要根据个人特长,充分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鼓励护理人员学习,安排在各病区,着重把好质量关,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调动每个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护士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
1.管理手段较为机械和单一。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手段运用十分单一和机械。首先表现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管理章程时,仿照和借鉴过多,没有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规章毫无实际操作性,有些院校的一个章程沿用多年不进行更新,缺乏时代感;其次表现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喜欢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生硬地套用规章制度,没有将学生特点和学生情感考虑进去;最后就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管理效果的唯一评价方式,在信息反馈环节没有坚实的立足点。管理手段的机械化和单一性,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对其充满排斥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在一些中职升格为高职的院校中,缺乏高职办学经验,仍然沿用中职的管理方法,没有针对性,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
2.教师队伍观念没有及时转变,素质有待加强。
就现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来看,教师队伍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以前“教师是核心,教师是主导”的层面,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分清重点,使得“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师为本”,很多管理工作是教师一手主导,学生缺少选择权和发言权。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待加强,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从事教育工作较久的教师,其教育管理思维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强,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特别是一些由中职升格的高职院校,还保留着原有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常年从事针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思维、方式都已经固化,再加之没有经过长效的培训,使得其很难将自己中职教师的身份转变过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最终是要落实到教师身上的,但是就我国教师队伍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有问题存在的。
3.对学生缺少关怀,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作为管理的核心。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长期得不到纠正,也因为学校已经形成了管理惯性,所以学生主体地位根本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具体来讲,首先是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行为主观性和强制性较大,很多操作都是想当然的个人意识,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了解实际情况,理论和实践明显脱节;其次是学生缺乏表达诉求和自我个性的平台,学校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信息,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管理,使得学生需要和学校目标处于两个轨道,其管理效率也就可想而知;最后,学校和教师将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定位在提升学校竞争力和教师业绩上,而不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基本出发点错误,也就使得学校和教师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关怀,以人为本中的人性化内涵也就不得到表现。
4.管理制度落后。
管理制度是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制度,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了管理工作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就要实现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中,制度落后的现象较为普遍,阻碍了整体发展。首先是管理权限不能明确,自从国家下放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权限,放宽了自主管理约束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范围逐渐扩大,许多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开始纳入管理,比如前段时间某高职院校为了杜绝校园恋爱现象,明确禁止学生在课间休息、食堂用餐等时间男女单独相处,这一禁令不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笑柄,而且也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在管理观念和制度上的落后性;其次是制度上对于学生义务的要求很多,而对于学生利益和权利的规定则较少,完全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笔者所就职的由中职升格的这一类高职院校,中职管理和高职管理因为年龄和办学目标的差距,制度是有所区别的,而在一些院校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对于制度生搬硬套,使得制度毫无实用性可言。
二、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
1.转变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是一切实践的指导和前提,科学合理的观念能够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要做的,就是要转变观念。首先要加强对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文件的解读和分析,使管理目标和国家宏观目标相统一,其次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大胆地运用先进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实现多样化管理;最后要注重实践,摒弃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实际成绩来判断管理工作的好坏。
2.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
构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即构建扁平化网络式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加快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减少师生信息沟通的组织层次。组织层次的减少意味着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路程的减少,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可以以更少的手续和更短的时间得以更快地解决,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同时,信息沟通途径的缩短与信息共享不但转变了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而且减少了信息多层次沟通和直线式沟通所造成的信息损耗和失真,确保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高职教育管理采用科层制直线式的行政管理,形成了冗长、烦琐的线性管理组织结构。因此,变革现有高职院校管理的组织结构,构建扁平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本主义的关键,是学生管理最前沿工作者,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让教师明确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的位置,让其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管理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教育者,这样才能使教师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需要上来,从而实现让学生实际来决定管理方向;第二,要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的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比如现在网络信息已经在学生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要对网络运用比较熟悉,对于一些网络互动平台和网络术语要有基本的了解,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第三,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比如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责任性和管理态度等等,更多地让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好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总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之道和最终目标。
4.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
校园氛围指的是一个学校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稳定的和谐的风气和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能力的象征,校园氛围的类型和种类是多元的,一个学校可以存在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氛围,并且相互促进。“以人为本”的校园氛围营造,需要做好下面几点:首先是要在校园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关怀学生,为管理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其次要构建好人本思想的宣传平台,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校内网络等其他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宣传;最后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的参与,让“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植到师生心中。
三、结语
入学教育形式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实施教育内容的基本途径。
一是要贴近学生,根据新生学习和个人发展需求设计入学教育活动[2]。也就是说,把教育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起来,紧扣入学教育目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开阔视野、锻炼自我。
二是要全员参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新生提供服务和指导。从教师层面,开展贴近学生的课堂教育,社会调查活动、主题讨论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新生与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从高年级学生层面,可搭建朋辈教育载体。遴选高年级优秀学生组建朋辈教育团队,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研讨、咨询、案例分析、调研等活动等,加强对新生的引导、为新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服务、了解新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帮助或反馈给辅导员。从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层面,通过讲座、论坛、对话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载体,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家长、校友等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
三是要提供平台和载体,促进新生投入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将目前普遍施行的新生入校时一两周或一两个月的入学教育时间延长为一年左右:开始于招生宣传、录取通知书的寄发,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寄发入学教育的相关资料,在校园网设置专门的新生辅导栏目和新生交流平台,同时寻求家长和中学老师的支持配合,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和需要;新生入学报到后至正式开课两三周的时间段,进行集中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基本了解大学的特点、初步思考和规划大学生活,进一步把握新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以人为本的新生入学教育条件建设和环境营造
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还需要中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营造一个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良好环境。
一是着力加强入学教育组织体系建设。首先,充分发挥校、院、系三级组织机构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层面主要发挥导向性和指导性作用,负责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明确指导思想和教育原则、确定入学教育总体目标和方案、提供物质条件、组织全校性教育活动、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各院系层面负责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注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新生特点。
1.1概念辨析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存量时,大多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概念等同,但也有部分学者认识到二者的差异。钱雪亚[7]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具体体现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人力资本效率水平,其中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水平计量的核心。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是两个紧密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概念。钱雪亚说的人力资本效率水平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的最终产出,即人力资本的价值水平。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整体。研究人力资本存量,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人力资本,清楚它与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价值的联系与不同。(1)人力资本国内外学者有关人力资本定义的研究有很多。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西奥多•舒尔茨[8]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萨洛认为人力资本应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9];国内学者李建民[10]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等等。比较而言,笔者认为舒尔茨对人力资本所做的定义比较权威和具有代表性。(2)人力资本存量钱雪亚[7]认为,人力资本存量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蕴藏于被投资人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以舒尔茨人力资本的定义为基础,综合钱雪亚等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存量(HumanCapitalStock)应定义为通过对人投资形成的、体现存储在人体之中、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的总和。用公式可表示为。(3)人力资本投资加里•S•贝克尔较早地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定义,他认为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都是人力资本投资[12]。人们对自身的投资是为了增加人力资本存量[13],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以教育、培训、流动迁移、医疗保健和信息采集等形式对自然人进行投资,自然人在接受投资增加知识、能力和健康存量时会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存储于人体中。接受和加工过程中既会产生一定损耗,又会碰撞出新知识火花,增加额外存量。(4)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价值分为潜在价值(或称为预期价值和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最终产出价值)。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与实际价值有较大差异[14]。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是指人力资本存量充分发挥后可能产生的全部价值。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转化率,即人力资本实际价值和理论价值间不存在固定比率。人力资本实际价值以理论价值为基础,同时受工作态度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人们在注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还应根据当前人力资本存量不同结构与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创造适宜外部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价值。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价值是三个密切相连但不相同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人力资本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工储存和产出过程。其中,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基础,人力资本存量又是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基础,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最终结果和权威评价。对人力资本增加投资的最终是为了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价值。人力资本价值反过来又会影响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热情。辨析四个概念有助于清楚认识人力资本估算计量方法的实质。实际上,成本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收入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价值收益;教育存量法估量的是人力资本存量,但估量指标是从知识和能力存量中选择了最具代表和易统计的受教育程度。由于三种方法的计量内容和指标各不同,所以其计量结果也不相同[15]。
1.2人力资本存量特征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和本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存量具有以下特征:(1)人力资本存量包括知识、能力和健康三种存量。知识、能力和健康是人力资本存量的三个构成要素。(2)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内生存量和外生存量。敏[16]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是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的统一体。内生价值的存在是外生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通过外生价值表现出来;外生价值是对内生价值的开发,通过内生价值发挥其收益性效用。知识存量和健康存量体现的是内生价值,属于内生存量;人力资本在市场中最终体现出的是促进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弱,能力存量体现的是外生价值,属于外生存量。外生存量是内生存量的发展、发挥与升华,是内生存量的外在体现。(3)人力资本存量既有数量特征又具有质量特征。人力资本(存量)这个概念不仅是数量上的指标,而且是一个反映结构变化的质量上的指标[17]。人口数量、工作人口的比例及实际劳动量是其基本的数量特征,技术、知识等影响生产能力的属性是质的特征[8]。微观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个体间人力资本存量质的差异,宏观研究方法侧重的是人力资本存量整体量的区分。(4)人力资本存量既是一个动态概念又是一个静态概念。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易变性和难估性[13],故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动态变动的特性;同时,人力资本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15],它不同于物质资本,对人力投资的存储转化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相对于个人或小群体,人力资本存量数值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或变化不大。(5)人力资本存量具有时效性和损耗性的特征。人力资本是以生物有机体的人身作为载体,人都有生命同期,能够从事工作劳动的自然时间只占其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凝集在人身的人力资本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自然损耗[18]。人力资本存量损耗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能力弱化(知识技能淘汰更新)、资本闲置(失业)、报废(死亡、伤残和服刑)和体力生理消耗等方面。
2人力资本存量微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1构建方法和原则根据以上对人力资本存量的理论分析和国内外学者在经济学、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已有研究,在对相关概念和分类标准辨析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掌握个体人力资本存量间的差异,本文从微观角度构建起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表1)。构建人力资本存量评价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权威性。选择的理论观点和分类标准尽量具有权威性;(2)普遍性。在分类标准有不同观点或争议时采用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观点;(3)选择指标尽量符合SMART五原则[19],即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chievable)、吻合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的原则。指标是衡量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各项指标测评时尽可能量化,同时与专家定性评价相结合。
2.2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人力资本存量的定义,知识(A1)、能力(A2)和健康(A3)三种存量就构成了人力资本存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在一级评价指标之下,知识、能力和健康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又可以分成二级、三级和四级多个评价指标。(1)知识存量在本评价体系中,知识是广义概念,它包含着技术类知识。对于知识的分类,国际上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波兰尼(MichaelPolanyi)[20]关于知识的分类。他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编码且可用正式语言进行传递类知识,比如书本语言、图表、数学公式等;而隐性很难用正式语言传达,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技术、专长、直觉、预见性、心智模式等。显性知识(A1.1)和隐性知识(A1.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二级指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1]1996年在知识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报告中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理论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ow-how)和人际知识(Know-why)四类。根据波兰尼分类标准,事实知识、理论知识都是描述性知识,可以通过教育程度(时间)和阅读图书量等进行量化计量,因此属于显性知识;而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中难以规范、明晰化或者无法明确描述,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属于隐性知识[22]。事实知识(A1.1.1)、理论知识(A1.1.2)、技能知识(A1.2.1)和人际知识(A1.2.2)就构成了知识存量的三级指标。知识按照转移成本的大小可以分为一般知识和专门知识[23]。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专业分工的重要性,现代人力资本既要掌握一般性知识,更要掌握专门知识。在此维度下,事实知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又分为专业事实知识(A1.1.1.1)、一般事实知识(A1.1.1.2)、专业理论知识(A1.1.1.3)、一般理论知识(A1.1.1.4)、专业技能知识(A1.2.1.1)、一般技能知识(A1.2.1.2)、专业人际知识(A1.2.2.1)、一般人际知识(A1.2.2.2)8个四级指标。(2)能力存量新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能力是人力资本概念的核心[24]。韩庆祥等[25]认为所谓能力,就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社会学中一般将能力划分为智能(力)和体能(力)两类。智能(A2.1)和体能(A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二级指标。在心理学中,智力(能)可分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操作能力;田文学[27]和周晓卉等[28]认为,人的体能由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心理智能四方因素相互交错、作用构成。袁运平等[29]认为体能主要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为了研究的方便,在本评价体系中体能仅包括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智能都将归类到健康和智力评价指标中。因此,认知能力(A2.1.1)、社交能力(A2.1.2)、操作能力(A2.1.3)、运动素质(A2.2.1)和身体形态(A2.2.2)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三级指标。认知能力亦称认识能力,是指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30],在心理学中[26]它可以分为观察能力(A2.1.1.1)、记忆能力(A2.1.1.2)、想象能力(A2.1.1.3)、创造能力(A2.1.1.4);社交能力可以分为组织能力(A2.1.2.1)、表达能力(A2.1.2.2)、决策能力(A2.1.2.3)、管理能力(A2.1.2.4)和社会资源运用能力(A2.1.2.5)。此项分类中,组织能力是指在组织工作的能力,管理能力是指提高组织效率、管理人的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A2.1.3.1)、艺术表演能力(A2.1.3.3)、实验操作能力(A2.1.3.3)和体育运动能力,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体育运动能力归类到运动素质中。在体育学中,运动素质主要反映在力量(A2.2.1.1)、速度(A2.2.1.2)、耐力(A2.2.1.3)、柔韧(A2.2.1.4)和灵活度(A2.2.1.5)等5个方面。反映身体形态[31]的指标主要有高度(A2.2.3.1)、宽度(A2.2.3.2)、围度(A2.2.3.3)、长度(A2.2.3.4)、充实度(A2.2.3.5)等5个方面指标。因此,观察能力等22个指标就构成了能力存量的四级指标。(3)健康存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先提出包含人类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健康的概念。在1978年9月世卫组织召开的国际大会《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32],建立了关于健康的三维模型,生理健康(A3.1)、心理健康(A3.2)和社会健康(A3.3)就构成了本评价体系健康存量的二级指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人们的状况,提出将道德因素引进健康范畴,认为人的健康是“身体健康(physical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社会适应良好(odsocial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health)”四个方面[33]。根据世卫组织的健康新定义,身体健康(A3.1.1)、心理健康(A3.2.1)、社会适应(A3.2.2)和道德健康(A3.2.3)就构成了健康存量的三级指标。为了研究方便,三级指标中健康各存量不宜再细分四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相同。总之,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等7个二级指标、事实知识等13个三级指标和专业事实知识等34个四级指标。
2.3指标测评方法在建立人力资本存量评价指标体系后,更为重要的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地计量核算(见表1)。由于上述指标体系较为庞大,涉及广泛,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因此无法全部量化。由此,在具体实证评测与核算时,需要分类处理:首先,依据相关统计出版物和数据来源,将大部分指标尽可能量化;其次,对无法从统计出版物中寻得数据而又需要量化的指标,可以选择专业打分法或其它带有主观性、但不失权威性的方法,将其处理为权重化指标或指数化指标;最后,将完全无法或无必要量化的少量指标,可以将其视为制度化的标准列出。在人力资本核算时,其不作为标志性指导,而仅作为制度化的参照物。由此,经过上述三类方法的处理,不但最大程度有效地核算出了人力资本水平,而且还具有制度化约束的边界,从而形成较为严谨而科学的核算与评价体系。为了保证测评结果的全面准确,除体能测评采用主观(专家打分)方式外,其他指标测评均采用书面测试(客观)和专家打分(主观)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专家打分时也强调以客观事实(学习时间、体检数据、运动测试等)为依据进行。对于健康存量,除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外,评价系统采用自测健康的自我评价方式。自测健康这一概念最早在1958年由Suchrnan等人提出。随着大量的实证研究显示自测健康与客观健康之间存在关联,它成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的一种方法[3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五快”“三好”的8条健康新标准[34],为个人自测健康提供了非常实用、快捷、简单的自评指标。对表1中列举的其他存量测评方法,国内外学者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不再累述。
3结语
企业定位关键在经营者
艾丰(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企业内部是三个人,一个叫所有权,一个叫经营者,一个叫劳动者,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管理之所以搞不好,是因为这三个人没有搞清楚。比如说,他是一个劳动者,我们过去给他一个概念你是主人,主人政治概念是不错,但是产权概念出了问题,他不是投资者,他怎么成了主人?我觉得应该搞清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怎么搞清楚?三者定位以后,有四句话,各就各位,各行其道,各尽其职,各得其所。所有者认收益,所以关键问题在于经营者,看经营者怎么定位。
主人概念在产权上一定是所有者的概念,你是所有者,还是你不是所有者,你是出卖劳动的。这三个清楚了,我们的管理渠道就不一样,我们中国企业,我认为就是这个不清晰,这个不清晰你用其它的,根没做好,其它绝对不行。不光是国有企业,私人企业都有这个问题。一个私人企业家有一次跟我说,我那,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个企业的工人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把你的资本分给大家,大家都是主人了,你愿意不愿意?如果你不分给大家,那么你出钱让他们来打工,赚钱多了给你,有什么不好呢?我说国企过去的毛病就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者,要当所有者,而且对市场不负责。现在给你打工的,按照合同该解雇就解雇,管理也好管了,为什么还要红杠呢?
国有企业是一个机制
张国有(北京大学教授):有一种主人,艾老师说是产权主人,这是对的。我们还有一种主人,就是说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用他推动企业发展。国有企业产权的主人是政府,所以国有企业可以叫做政府企业。在产权上这个企业是谁,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企业的命运。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动力跟能力的问题。台湾曾经有一个企业给我印象很深,它最初的时候是民营企业,经营得不好,后来当局往里面注资,注到百分之八九十就是公营企业了,但是它长期以来叫公营的体制、民营的机制,因为总经理上台的时候,就跟当局讲,你除了重大项目审批以外,其它组织结构的确定、人员的招聘、工资制度的变动都由企业、都由我说了算,要不然我不干。确实经济部除重大项目审批以外,其它项目统统由企业来做。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叫夫里德曼,跟台湾老总辩论,就是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不管最好。老板说我公营企业照样可以管得很好,夫说你可以让一只猫汪汪叫,你不可以让所有的猫都汪汪叫。后来这个老板到“经济部”做事了,台湾岛很多公营企业照样管不好。因为公营企业是一个机制,一个企业可以管得好,但是这个机制有很多限制条件,这个机制很难管。
经营者投入的是人力资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 学生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66-01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指的是管理者将管理当作是完全服务于人的一种手段,来促进管理对象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管理形式。高等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紧密围绕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管理性,来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下面来论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如何运用。
一、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的前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认识与把握。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是孤立的一个个群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自己在高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业、人际关系、未来的择业等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达到对自身发展满意的程度,所以,高等院校学生管理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管理出效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重点放在对学生实现服务上面,将学生的发展当作是管理的终极目标,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不断发展。
二、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对人的权利加以尊重,并时刻关注人的发展,表现出对人深切关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帮困助学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正在体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充实好以人为本的内容,就是坚持从高等院校的实际需要出发,用心去理解并体会大学生本身的思想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了解对大学生在服务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的不足之处,例如,帮困助学服务,就应当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方面的帮助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这些大学生的自强与自立意识,在援助的具体方式上,保证这些大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重点就是对大学生提供必备的就业信息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学生就业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心理疏导方面的服务也需要建立在全面的主动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之时,使得学生获取自我心理调节的知识与能力。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方面的支持离不开硬件方面的支持,高等院校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等,不定期对设施实行维护与升级。高等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育人的重要思想,服务本身也是管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学生服务贯穿在管理的过程中,将服务育人积极促进管理育人。加强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工作,重点加强思想教育与行为管理方面,当今的学生工作更强调为学生服务重要性。一方面,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做好学生服务方面的工作,也是为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服务,只有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稳定好学生情绪,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学校的多个方面才能有很大的发展。
在当今的科技革命条件之下,需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的,当今的很多年轻学者由于自身缺乏和他人的合作精神,限制了他们发展。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探究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家的高智商,更在与他们之间友好、有效与愉快的合作。当今的事业属于集体事业,当今的竞争属于集体竞争,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情况下,善于和他人相容、善于合作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三、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
高等院校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之时,还需要积极去营造和谐的管理环境,这样做不仅能深刻体现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更能对学生内心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极为重要。所以,和谐的管理环境的创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展开有益学术的讨论;二是,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敢于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对学生反响比较大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三是营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积极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让学生徜徉在校园之中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感悟大学深层文化底蕴,更好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一模式的运用还需要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操作性管理模式”,在运用“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中,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内容、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让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
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电力企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新,赋予了党的组织工作新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推进和谐电网建设,而且对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问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大多数电力企业的人事机构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不顺、数据共享难以实现,而且往往一人多职,很多工作管不顺、管不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效果。
2、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电力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缺乏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中长期计划,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现状和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没有做到人事相宜。人事配置手段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
3、不重视员工后续努力。一些管理者对职工后续努力不够重视,职工接受培训后回到自己的岗位,被繁多的具体任务和短期的任务目标压得透不过气来,培训中所学的东西不能运用,或者仅仅是部分而非系统的实施。
4、从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来看,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招人”的环节,管理者大多没有基于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清晰的工作分析,没有基于组织性质的人才素质模型和选拔选聘程序,忽视价值观和理念上与组织的认同,特别是在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用人”环节,受传统影响,大多工作均沿用已有的管理规范,忽视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的深入研究;在“留人”环节,薪酬水平与员工价值相比严重偏低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大多管理者倾向于物质激励,忽视文化建设和员工对人际柔性管理、参与式管理的需求,致使员工忠诚度低、归属感差。
5、绩效考评实践困难重重,甚至成为单位运作与发展的瓶颈之一。绩效考评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电力企业绩效考评对于单位人员观念改变,提升单位对于环境的应变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能意义深远。但是,电力企业具有职位工作差别大、非常规性任务多、工作成绩难以量化等特点。电力企业绩效考评存在以下问题:①绩效考评指标简单粗放。考评指标与被考评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考评指标操作性不强、指标内涵不明晰或缺乏具体化的考评标准、方法;②绩效考评方法主观性强。由于企业内部目标管理基础不健全,指标评价标准过于简单,评价过程不够规范,使得考评过程很难执行,考评结果主观随意性大成为必然;③绩效考评主体民主而不科学。考评过程民主性较强,但与被考评者职位工作关联度不高的个体参加考评,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④绩效考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做支撑。受单位薪酬管理体制影响,与考评结果挂钩的奖金与薪酬量非常有限,不足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电网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环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工作领域,努力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有技术、有效率、有活力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和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
1、把好选人关: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电力企业必须根据各部门的生产情况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力资源长远规划,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优化人力资源配量。要特别注重引进、吸收、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2、把好用人关:必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拘一格、量才使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当前,要将能否确保现实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检验其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并通过严格考核确定其任职。对政绩突出的青年优秀人才要重点培养,同时要注意消除用人上的“关系网”和论资排辈的弊端。超级秘书网
3、把好育人关: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伴随的将是整个电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后劲。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方式来充实和完善企业自身。由于培训是素质弹性的调节器,因此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同时,要始终把对员工的培训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为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估机制和人才提拔制度。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提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电网建设,就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在电力企业管理和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方法去谋划工作,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发展电力企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新,赋予了党的组织工作新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推进和谐电网建设,而且对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问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在大多数电力企业的人事机构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不顺、数据共享难以实现,而且往往一人多职,很多工作管不顺、管不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效果。
2、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电力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缺乏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中长期计划,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现状和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没有做到人事相宜。人事配置手段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
3、不重视员工后续努力。一些管理者对职工后续努力不够重视,职工接受培训后回到自己的岗位,被繁多的具体任务和短期的任务目标压得透不过气来,培训中所学的东西不能运用,或者仅仅是部分而非系统的实施。
4、从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来看,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招人”的环节,管理者大多没有基于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清晰的工作分析,没有基于组织性质的人才素质模型和选拔选聘程序,忽视价值观和理念上与组织的认同,特别是在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过程中,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用人”环节,受传统影响,大多工作均沿用已有的管理规范,忽视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的深入研究;在“留人”环节,薪酬水平与员工价值相比严重偏低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大多管理者倾向于物质激励,忽视文化建设和员工对人际柔性管理、参与式管理的需求,致使员工忠诚度低、归属感差。
5、绩效考评实践困难重重,甚至成为单位运作与发展的瓶颈之一。绩效考评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电力企业绩效考评对于单位人员观念改变,提升单位对于环境的应变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能意义深远。但是,电力企业具有职位工作差别大、非常规性任务多、工作成绩难以量化等特点。电力企业绩效考评存在以下问题:①绩效考评指标简单粗放。考评指标与被考评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考评指标操作性不强、指标内涵不明晰或缺乏具体化的考评标准、方法;②绩效考评方法主观性强。由于企业内部目标管理基础不健全,指标评价标准过于简单,评价过程不够规范,使得考评过程很难执行,考评结果主观随意性大成为必然;③绩效考评主体民主而不科学。考评过程民主性较强,但与被考评者职位工作关联度不高的个体参加考评,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④绩效考评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做支撑。受单位薪酬管理体制影响,与考评结果挂钩的奖金与薪酬量非常有限,不足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电网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紧紧抓住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环节,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工作领域,努力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有技术、有效率、有活力的专业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和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
1、把好选人关:科学发展观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电力企业必须根据各部门的生产情况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确定人力资源长远规划,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优化人力资源配量。要特别注重引进、吸收、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2、把好用人关:必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群众公认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拘一格、量才使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当前,要将能否确保现实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检验其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并通过严格考核确定其任职。对政绩突出的青年优秀人才要重点培养,同时要注意消除用人上的“关系网”和论资排辈的弊端。
3、把好育人关: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伴随的将是整个电力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后劲。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种方式来充实和完善企业自身。由于培训是素质弹性的调节器,因此电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同时,要始终把对员工的培训放在首要位置,从而为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估机制和人才提拔制度。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崇尚休闲活动。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的体育锻炼方式,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增进的心理健康。但是目前的休闲体育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滞后性,从发挥中国体育事业出发实施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针对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休闲体育教育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学生是中国发展的希望,如果综合素质不足,就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在中国人才的培养中,体育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休闲体育作为体育教育中的一项内容,不仅符合休闲时代而服务于和谐社会,而且还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一、休闲体育教育现状
休闲体育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是以策划大型休闲活动为主的管理类学科。休闲体育属于是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多年来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包括水上休闲运动项目、时尚休闲课程等等在这些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休闲体育课程的设置是在2007年,发展至今已经有多个高校启动了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策略,并纳入到学术研究领域。
从目前休闲体育的专业课程教育情况来看,主要是对即将从事休闲体育工作的人才以技术上的指导,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还将人才培养落实到经营管理范畴,以培养休闲体育的管理人才。
从休闲体育的专业课程划分上来看,主干课程是休闲体育理论教学课程和满足行业市场需求的服务型人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涵盖多种学科,诸如休闲体育管理学、休闲体育社会学以及休闲学和心理学等等[1]。可以明确,休闲体育并不止于体育教学本身,还具有一定的专业跨度,是由多门课程综合的学科,重在对休闲体育人才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进行培养。但是,由于休闲体育具有地域性特点,所以,学校所在地域不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休闲体育教学会开设民族体育课程;旅游业发展地区学校的休闲体育教学会开设时尚体育课程。
二、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
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要明确目标,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目前的一些学校中,在休闲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不科学性,主要在于没有明确该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2]。这就需要根据社会相关行业的人才质量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以确保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职业针对性且符合行业需求。
(二)确保休闲体育教育课程合理
休闲体育教育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本校的师资条件开展教学,并将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休闲体育存在着地域特色,因此,在休闲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设立专项课程,还要从休闲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分配,特别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以使理论教学内容在实践应用领域中发挥作用,且学生在实践中才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真正意义地把握。
(三)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休闲体育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课程指导和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休闲体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由于休闲体育专业特点使然,使得从事教学的教师多为跨专业,学校要提升该门专业教学的整体素质,就要注重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还要注重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够跟的上时代,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符合不断更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校内培训班,也可以将休闲体育教师送到高校接受专业进修,甚至到国外吸收国外学校休闲体育教学经验。学校还要打破封闭式的教育模式,组织校际间的学术研讨会,以通过营造学术氛围,为专业教师塑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共同进步。
(四)休闲体育教学要强化社会实践
休闲体育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休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素质,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得以增强。要将社会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整个的休闲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休闲体育与设计教学充分融合,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休闲体育理论教学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休闲体育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权衡休闲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实践时间过长就不利于理论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实践时间过短,社会实践教学就难以发挥作用。其次,将校企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起来,实现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从而使得休闲体育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国家教育部的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中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中,要做到“育人为本”。正所谓“教书育人”,中国的休闲体育教育中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而忽视了育人,这就需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改革,以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探究式 小学课堂 数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做题来增加对公式、理论的记忆,但这样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使得学生对数学存在厌烦感、恐惧感,因此对数学不会存在很大的兴趣。新课改后,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究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开始自主探究呢?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呢?本论文结合实践,有一下几点建议:
一、课前问题引导
在教学方法中有一个提问式教学法,就是说在引入一个理论或者是课题之前,前提出以此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中慢慢的了解教学内容,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开课之前卸下对数学的厌恶心理和防备心理,在教师的一个个看似无关实则有很大联系的问题中慢慢的提起探究的兴趣,从而慢慢的对课堂上面的知识感兴趣,从而开始学习。经过实际的操作发现,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更高,学生打破了传统课堂上的地位模式,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一个引导者,这样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究兴趣会非常高,对知识的掌握也会非常的好。
比如说学习比例分配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森林大会上要对收获的蔬菜进行分配,山羊家族一共有26只,兔子家族家族一共有35只,可是蔬菜只有38个,那么应该怎么分才可以呢?”童话小孩子一般都喜欢,这样的故事更加有亲近感,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去探究。
二、小组合作讨论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探究数学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这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以独立探究的知识为基础来进行合作探究,同时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找出的解决方法最好,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竞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加的有兴趣去进行探究学习。
如在学法运算时,480÷40,数字都比较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因此可以以小组谈论出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进行运算,有的会说先去掉“0”,然后就是48÷4=12,有的会说是480÷8÷5=12,这样学生多思维的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运算方法,同时还可以让其形成探究多种方法的习惯。
三、选择适合探究的教学内容
一般适合进行探究的数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点:直观性强的数学知识,这类知识主要包括有简单的统计学,同时还包括有对几何知识的认识,这样的知识内容比较适合小学生进行探究,让其在可以在探究后的结论与实际进行一个直观的对比,从而加深印象;迁移性强的数学知识,就是新的数学知识与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联系性,比如说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加上小数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比较懵,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和整数的加减乘除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运用以前的知识来学习现在的知识,使得学生可以有个探究的基础,不会出现盲目性,这样更加有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习方法相似的数学知识,几何中很多体积、表面积的推导方法都差不多,这样在学习了一个体积和表面积的推导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其它类似的几何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方法积极的去推导,让其更加有成就感与参与感。
四、鼓励式教学
探究本身就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是对的,因此教师要想建立一个积极的、有效的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就应该多用表扬,少用批评,这样学生可以在鼓励中得到成长。小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的强,同时意志力也薄弱,过分的否定会让其产生反感和厌恶的情绪,从而对数学产生畏惧,这是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的,因此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话语,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也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后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样的课堂才是积极的、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
结语
新课标要求教学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着重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教学生刻板的知识内容。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灵动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很大,掌握好学习方法比掌握数学知识重要得多。探究式教学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能力,其所包含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知识迁移性意识、积极乐观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的重要,因此数学课堂以探究式课堂的形式展开是非常适合的。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要实现素质教育还得从教室的观念着手,要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还得数学教师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这样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才会真正的实施起来。
参考文献:
[1]余根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1).
[2]李佳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几点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2).
[3]林李晓.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转向[J].教书育人,2009(26).
论文关键词:道德理论;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一些观点对高校师德建设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论著中,揭示了道德的起源、基础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判断。这些伦理判断有的不是作为道德理论问题专门论述的,而是在论述社会的具体政治问题以及经济、文化、宗教、党建等问题时提出来的。但是,把这些伦理判断集中起来,涉及道德理论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的全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道德形成的理论进行探讨,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用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
一、联系实际,创新师德规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道德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是经济、阶级等具体的、历史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道德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道德总的来说是有过进步。”由此可见,师德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师德建设应联系经济、社会实际,与时俱进,倡导新的师德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现实环境中对师德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大学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并丰富了师德的时代内涵。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价值观念冲击,高校部分教师师德也出现一些问题:信仰迷茫,价值理念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滑坡,照本宣科,创新精神不强;育人意识弱化,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上课不良行为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少;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迟到、早退,接听手机,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重科研、轻教学,学术浮燥,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等。
2.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也越来越密切。科学没有国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是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便捷,跨国和跨地区的网络教育正逐渐形成,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高等教育的开放性和国际化要求高校师德建设要适应国际教育理念,拓展师德修养的内涵。同时,教育国际化使文化多样性和一致性的斗争日益复杂化,为高校师德教育增加了难度。
3.主流意识形态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道德水平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赋予大学文化创新和师德建设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教师应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另外,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织,是教师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教风,管理制度体系等都会对师德产生影响。
因此,高校应密切联系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主流意识、大学文化等现实因素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把握新时期师德的内涵,科学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师德新规范,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师德规范的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与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克服负面影响,倡导新师德,培育新型师德文化;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师德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第三,结合学校的现行制度、师德建设历史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划纲要》等法律或文件精神,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师德;第四,把师德标准明确化、合理化、层次化、具体化,能量化的要量化,以便于实施。师德规范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教师学术行为规范》等,其基本方面应涵盖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公正廉洁;自尊自律,为人师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师德规范进行拓展和创新,如在政治立场、荣辱观、改革创新、职业理想、心理健康、团结协作、善于交流、兼容并蓄、终身学习等方面作出要求。 二、完善他律,注重教师自律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康德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断,强调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并认为道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他律与自律的辩证统一。因此,师德建设在做好他律(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方面工作的同时,应注重教师自律(自我修养),并将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高校应形成师德共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和相关管理。
1.领导重视,健全体制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将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划。为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制订师德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在目标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督查申述、奖惩激励等方面作出规定;要健全师德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管领导亲自抓,人事、宣传、教务、督导、监察、工会等部门互相配合,院、系、教研室层层落实,各方面协调一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另外,高校应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培训、表彰先进等活动。
2.教育引导,营造氛围
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二要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如举办师德建设学习班、师德报告会,开设师德修养课等,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要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四要积极发挥一些品德优秀、业务能力强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素质。
3.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1)考评制度。要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规律,以质为本,注重教师教书育人实绩;规范考评程序,严肃考评工作;注意考评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体现师德的延续性;突出学生在考评中的作用。
(2)激励制度。对师德考评排名前列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奖励方式:校内发文表彰,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出国进修方面予以倾斜,在薪酬、住房方面予以物质奖励;对师德失范的教师,在岗位聘任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3)监督制度。应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领导、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并通过“师德监督网站”或师德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公开评价。
另外,高校的管理层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理念:师德建设的主体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教师,工作方法上注重“育”,而不是“管”。教师个人应该加强师德自律,做到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是师德提升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真学习。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学校的师德规范、师德管理制度等文件,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和要求,充分认识提高自身师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二是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中,将外在的师德规范和约束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把良好师德外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三是内省克己。按照较高的师德标准,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和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予以克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并做到“慎独”。
三、以师为本,坚持师德实践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认为道德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自我完善的中心问题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个人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师德建设应以师为本,关爱教师,把师德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校应该注重教师的人本性和个体价值,师德建设应以教师的身心和谐、人格完善、价值目标追求和本质力量的实现为旨归。要加强对教师实际生活的研究,教师个人行动研究、生命叙事研究,主动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心理,深入了解教师个人内在需求,满足其高级需求和全面发展需求。要把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层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功。还要把师德教育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住房、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总之,只有通过关心教师、了解教师、帮助教师,使之真正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归宿感和成就感,崇高师德才能形成。
马克思强调,“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道德源于实践,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并将其内在化的结果。因此,高尚师德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应坚持在实践中提升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