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ui设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16-02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50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从早期的房屋建筑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发展为建筑工程专业、交通土建专业,直到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已积累了60余年的办学经验,拥有完善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为河北省、京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道路、桥梁、交通等行业的研究机构、设计院(所)、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河北省、天津市的土木工程行业和土木工程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价,进而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检查具体体现在:(1)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至中期工作阶段。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条件(选题质量及指导教师情况)及组织管理、学生状况、中期检查等情况进行抽查、评分。(2)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答辩、评分)阶段。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情况进行抽查、评分。(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阶段。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抽查、评分。必要时,抽调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送外校评审。(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阶段。召开总结评议会,总结检查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研究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写出评估报告,提出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修改意见。同时,组织申报、评选本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单位及优秀指导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为更加可过的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本文提出运用模糊评价理论来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一、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与其他确定性评价方法不同,它在评价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不同因素。首先用U={u1,u2,…,um}={选题质量,学生能力,毕业设计质量}等不同评价指标。V={v1,v2,…,vn}=优,良,中,及格,差表示不同评价指标所处评语集合。
1.首先构建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点,构建了二级指标,二级评价指标可以更加清楚的实现指标值的量化。根据每个评价指标ui(i=l,2,…,m)对确定评判等级的影响程度不同确定权重模糊子集A,A={a1,a2,a3,…,am}其中ai为因素集中ui的权重值,ai≥0且ai=1。
2.设不同评价指标因素ui又包含s个二级评价指标,其评价指标集为ui,ui={ui1,ui2,…,uis},对应的权重Ai={ai1,ai2,ai3…,ais},ais表示uis在ui中的权重,ais≥0且∑ais=l。
3.设评价等级可分为n个等级,其评价集V={v1,v2,…,vn}=“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
4.对每个ui的m个因素按作综合评价。从ui到V的模糊关系用模糊矩阵Ri来描述。
5.然后再根据以下的模糊运算关系得到目标的综合评价分数。
Ri=r11 r12 K r1nr21 r22 K r2nK K K Krm1 rm2 K rmnB=A·R=(a1,a2,a3,K,am)or11 r12 K r1nr21 r22 K r2nK K K Krm1 rm2 K rmn=(b1,b2,b3,K,bn)其中,rmn表示因素指标uis对于第j级评语vj的隶属度。
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1.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依据模糊不确定性综合评价理论,确定土木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2.评价指标等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语集合分为v={v1,v2,v3,v4,v5}={优,良,中,及格,差}五个等级。
3.评价因素权重集。各指标因素权重集在表1中已列出。
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A=(0.20,0.60,0.20),二级指标权重为A1=(0.25,0.25,0.25,0.25),A2=(0.17,0.25,
0.17,0.17,0.07,0.17),A3=(0.50,0.30,0.20)。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点,构建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提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大大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水利,等.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我叫XXX,是XXX级X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UI设计中的符号应用与设计语义研究》。论文是在马路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缘起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缘起。
我选择研宄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我热爱我的本专业一一工业设计,第二,我对平面设计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符号和设计布局总是有着无法言说的一种热情,我一直认为,其实平面设计之于工业设计而言,其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平面几何元素可以说是构成工业造型美感的灵魂。我平时作为兴趣和消遣也喜欢设计画一些和机械装甲有关的造型,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是看着各种科幻电影和动画片长大的,大量威猛而精巧的机械体造型对我们而言在记忆里清晰而深刻,有时甚至于会影响我们对某些设计审美的主观判断。我从大学开始使用WINAMP多媒体播放器这个软件超过10年,它的主要受众绝大多数是被它吸引的原因是因为它有着各种可更换风格造型新颖别致的“皮肤”(Skin)外观和各种会随着节奏律动变幻出非常奇幻美妙效果的的视觉效果插件(visualization plug-in),于是我也萌生了设计一个这样类型的UI界面的动机,并且想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和研宄其更深层面的学术内容。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图形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图形符号通过视觉传递给人们一些情绪、情感的心理变化有其内在的特殊规律和条件本文通过本人毕业设计,来讨论关于图形符号在UI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在设计过程中的特点,包括拟物化和扁平化的设计风格探讨,进而对更深层面的设计语义进行研究,从而来总结整个毕业设计中的学习成果。
论文关键词:恒流源,检测,PID控制
0 引言
在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设备中,试验电源的稳定、精确是保证测试可靠的基础。否则,无论是在断路器出厂试验还是型式试验,都会因为测试电源的波动使校验后的产品存在着合格品被判为不合格,而不合格品被判为合格的可能,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传统恒流源制作是利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稳压源的特性制作的参数稳流器、串联反馈调整型稳流电源、开关稳流源等等,但往往存在着输出电流范围小、稳流精度不高、效率较低、可靠性较差、输出纹波大等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1的恒流源控制系统,能实现快速、高精度、灵活、多功能的控制要求,在断路器可靠性试验中提供了稳定、精确的试验电源。
1主电路的组成
主电路是由电压电流调节电路,升流变压器,电流检测反馈电路,输入控制和显示等几部分电路构成的检测,以上各个模块都是由AT89C51来控制的。其总体构架如图1:
图1系统结构框图
1.1 电压电流调节电路
电压调节模块主要由变压器和DS1267数字电位器构成,单个DS1267可调精度最大可达16位,可知单次最小变化量为1/512,对于220V电压来说基本可以认为是线性关系,符合恒流源的电压调节精度。电流调节模块主要由TDA2030芯片和大功率晶体管2SA1302、2SC3281组成的。其中2SA1302与2SC3281组成推挽功率放大结构,为了增加输出电流,采用了两路相同结构的并联电路,其电路图如下:
图2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图2中,当输入电压信号时,由于IN4001两个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且R2的阻值较小,可以认为2SA1302管基极电位的变化与2SC3281管基极电位的变化近似相等,两个基极的电位随输入电压uin产生相同的变化。当处于输入信号的正半周,且uin逐渐增大时,2SA1302管基极电流随之增大,发射极电流也必然增大,负载电阻(即升流变压器)RL上得到正方向的电流;当uin减小并减小到一定数值时2SC3281管截止。因此输入信号的正半周主要是2SA1302管发射极驱动负载。同样道理,负半周期主要是2SC3281管发射极驱动负载免费论文下载。
1.2升流变压器
本试验要求产生0~100A的大电流,考虑到本电流源用于断路器在线检测,断路器触点接触电阻是15mΩ,这样在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应该为:P =I2R=1002×0.015=150W。负载消耗功率150W,考虑变压器效率及功率裕度,我们选用升流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500VA。
铁芯面积S与升流变压器功率P满足下面经验公式:ln(S)=0.498×ln(P)+0.22。带入功率P=500VA,可算出铁心截面积S=53.144Cm2。根据计算结果检测,取S=54Cm2选用硅钢片中间舌尺寸a=60,叠厚尺寸b=90。
根据铁心截面积S和铁心的磁通密度B,初级线圈的每伏圈数N可由下式确定:
ln(N)=―0.494×ln(P)-0.317×ln(B)+6.439采用质量优良的硅钢片,铁心B值取11000高斯,计算得到每伏匝数N=0.831。初级电压取220V,初级匝数N1=220×0.831=183。次级电压取7V,次级匝数N2=7×0.831=6。
初、次级匝数以及次级最大电流100A,次级电流:I1=I2×N2/N1=3.4A。根据经验,每安培电流分配0.3mm2导线截面积。这样初级导线截面积为:1.02mm2,初级导线可选用15×32mm2扁铜线。次级导线截面积为:30mm2,次级导线可选用60×22mm2扁铜板。
1.3电流检测反馈电路控制显示模块
电流检测反馈模块由电流互感器、精密绝对值电路、有源低通滤波器以及A/D转换芯片构成。根据输出电流,我们选择DHKYZ-500型号电流互感器作为电流采样传感器,该传感器满量程电流为500A,满量程次极输出电流为100mA,为了满足A/D转换器输入量程(0~5V)的要求。A/D转换需要直流信号,因此需对交流信号进行调理,本设计所用的精密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主要由两个双运算放大器TL062和相关元器件组成。电路的输入电压Ui为电流互感器感应输出的电流。
图3精密整流电路
如图3,当ui>0时,Dl导通,D2反向阻断,可以算出u11=-ui/2,u12=-u11=ui/2>0;当ui<0时,Dl反向阻断检测,D2导通,对于第一个运算放大器TL062,可得u11=-ui/3。从而可以算得u12=-ui/2>0。即可得,u21=-2u12,最后可得uo=-u21=2 u12,所以输出全波整流波形。
由于精密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是脉动直流信号,不能直接作为AD采样的输入信号,因此还必须先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交流分量,取出直流分量,再给A/D转换器输入。
1.4控制显示模块
目前工业控制中的LED显示驱动电路普遍采用一种定时或中断控制方式,这种方式要占据CPU一部分时间,而且动态显示往往具有亮度不够,闪烁等特点,而静态显示又有硬件电路复杂等缺陷。本系统的键盘显示采用OD-DM12864液晶显示,其可直接与微机串行口相连,完全解决了LED显示的诸多不足免费论文下载。用户只需对位和控制寄存器编程,就可选择译码方式、显示亮度、关闭等功能。
2控制算法及程序设计思路
2.1 控制算法选择
恒流源元件检测过程是一个多参数相互耦合的时变非线性系统,影响电流检测的精度因素很多,并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即使通过一些手段简化系统后建立了对象的简单数学模型,控制效果也不是很好。另外,由于电流随元件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要求控制算法的实时性高检测,控制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权衡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我们采用PID实现实时控制。
2.2 程序设计思路
根据系统需要在此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按照硬件功能模块将程序分解成模块,然后定义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对接口定义。主程序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主程序程序流程图
3 实验调试
本实验输入交流220V,输出端为直流15V左右的直流电压。实验记录了以下电流测试值,如表1。
表1恒流源电流测试值(单位:A)
电流设置
电流互感器
钳表测量
误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20.2
30.1
40.3
50.3
60.0
70.2
80.4
90.3
10.2
20.1
30.7
40.2
50.8
60.2
70.4
80.6
90.4
0.0/10.0=0%
0.2/20.0=1%
0.1/30.0=0.33%
0.3/40.0=0.75%
0.3/50.0=0.6%
0.0/60.0=0%
0.2/70.0=0.29%
1、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瓶颈探析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渗透
4、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教学思考和感悟
5、中职中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6、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7、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UI设计中的应用
8、计算机生成兵力行为建模发展现状
9、智慧档案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10、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性
1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探讨
12、计算机科学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病毒及其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14、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认识
15、艺术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6、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应用的实践与认识
17、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18、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9、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索
20、计算机服务器虚拟化关键技术探析
2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2、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
23、慕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4、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
25、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6、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项目式教学的应用
27、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实践思考
28、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优化策略
29、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简析
关键词:数字插画;包装设计;UI设计;平面广告;书籍设计
1 数字插画和商业的结合
插画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宗教读物中,到19世纪末,朱利斯・谢列特(Jules Cheret)将传统的插图绘画转变成海报设计,这在现代海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虽然当时的海报还被看作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延伸。而中国的插画与商业较早期的结合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和香港等地,当时流行的月份牌广告画是创作者们融合中西绘画技法自成一派的产物。[1]
商业插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同于艺术绘画,它是为企业或产品绘制插图以获得报酬。这是有特定目的的绘画,实质是商业交易行为,插画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但是商业插画与艺术绘画又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许多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随着数字技术在插画中的应用,商业插画无论是在设计主题的宽广度上,还是在表现技法的多样性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这种融合了绘画技法,以数字平台为载体的商业插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商业插画的功能性非常强,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要善于发现人们潜在的需求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诉求,以期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和习惯。其首要作用在于有效地传递信息,而审美性是第二位的,偏离信息传达目的的纯艺术往往不被市场认可。所以商业插画有着明确的创作要求,不仅要使插画作为文字的补充来展现商品的功能功效,还要表现出插画设计师的美学观念。因此,设计时不能让插画的主题有产生歧义的可能,必须是鲜明、单纯、准确。如今商业插画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包装、书籍装帧、网络等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审美趣味。
2 商业插画的特征
(1)易于理解。人类的某种语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被掌握该语言的人理解,而商业插画和微笑一样,是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在全世界通用的视觉语言。商品上的文字信息可能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不易打动客户,而商业插画不会过多受到诸如语言、国籍、年龄、性别、文化等的限制,它通过视觉图像形式生动地表达含义,快速、广泛、有效地传递信息。正是由于商业插画通俗易懂这一特点,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2)商业导向。商业插画与自由创作的艺术绘画不同,插画设计师大多是根据特定的商业项目进行定向创作。在创作之前,需要了解公司背景产品信息等,明确插画要达到的商业效果,在创作过程中还要随时和客户交流,加深对商业项目的理解,不断修改作品以满足最终的商业目标。因此,商业插画较一般艺术创作而言,商业导向性非常明显。
(3)形式多样。商业插画的一大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传统的中国画、油画、黑白素描、速写、水彩画、水粉画和蜡笔画等,也包括因数码技术发展而衍生出的计算机传达形式,如仿水彩、仿国画、矢量化和像素画等。众多可供选择的技法和形式丰富了商业插画的内涵,保证插画设计师针对不同的商业项目能有足够多的选择空间,而不是单一乏味的简单传递信息。
(4)艺术审美。商业插画是由传统绘画艺术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视觉表现形式,除具有明显的商业导向性外,同时也包含着强烈的审美特性。随着消费人群审美情趣的提高,产品特性中的物质需求不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产品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要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和认同。商业插画注重艺术审美正满足了消费者这一心理特点,更有利于其在商业领域的广泛使用。
3 数字插画在商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书籍装帧。书籍插图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里的插画,广泛用于各类书籍和杂志,形式也多种多样。数字插画在书籍装帧中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通过封面封底的设计来美化书籍。第二是在书的正文中出现,用来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述的内容。数字插画的运用为图文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版面设计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优异的视觉冲击力,多形式的表现手法,都突现出了数字插画在书籍设计中的优势。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新流行的电子书籍和电子期刊中更不能缺少插画的应用。电子杂志是一种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动态结合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不仅封面要时尚,内页也要吸引读者,数字插画本身就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特征,在这里他的艺术性能得到恰当的应用,即体现电子杂志信息传递的需求,也能达到阅读者对艺术审美的要求。
(2)包装设计。包装保护商品的作用已经不再是包装设计的重心,传递商业信息,介绍产品,吸引消费者,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越来越成为包装设计的关注点。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装外观的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渐渐成为展现主人艺术品位的一方面。在包装设计中,插画的运用需要服从于特定的设计主题,符合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情趣。数字插画通常比普通摄影图片更具有活力和新鲜感,更能吸引消费者,也能更好地进行于个性化的展示。特别是时尚类的商品包装和电子产品的包装,需要使用很强的能体现品牌品质的图形来吸引消费者,并传达品牌独特的个性,这些包装设计都离不开数字插画。在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插画已经成为用设计来推销产品的有效方式。
(3)平面广告。平面广告设计的构思与表现形式密切相关,而数码插画有着商业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的特性,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喜爱用广告插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插画与图形表达相结合使平面广告的表达更为准确。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由色彩、图形、文字、材质等许多要素构成。在创意表现时,通过充分利用设计语言,包括线条、平面、空间、色彩、光线、结构、质感等,渲染作品的气氛,调动观者心理情绪。[2]优秀的广告作品要达到最终的说服效果,就要有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视觉效果,有传达设计内涵的意义效果,最后引导观众产生购买行为,数码插画能够让平面广告更好地体现出这样的效果。
(4)UI设计。UI(User Interface)即用户界面,指用户和电子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手机界面,平板界面,计算机界面等新媒体都成为数码插图的承载媒介。软件设计除了编码设计外,UI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消费者不会关心他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复杂系统,他们更受到能用视觉直观感受到的UI界面的影响。友好美观的界面会拉近人与电子产品的距离,让产品更加易于操控。UI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绘画,而是为最终用户而设计,需考虑用户习惯和使用环境等,是科学性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所以界面设计要和用户研究紧密结合,是一个不断为最终用户设计满意视觉效果的过程。个性的数字插画是设计优秀用户界面的重要选择。[3]
参考文献:
[1] 张黎.商业插画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
[2] 孔泉汇.论插画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J].艺海,2012.
关键词:SIP通信 医院SIP系统 医院无线通信 语音呼叫
中图分类号:TN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42-01
1 引言
SI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可以用UDP或TCP作为其传输协议。与H.323不同的是: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SIP规则资源定位语言描述,这样易于实现和调试,更重要的是灵活性和扩展性好。由于SIP仅作于初始化呼叫,而不是传输媒体数据,因而造成的附加传输代价也不大。SIP的URL甚至可以嵌入到web页或其他超文本链路中,用户只需要用鼠标一点即可发送出一个呼叫。与H.323相比,SIP还有建立呼叫快,支持传送电话号码的特点。本文基于SIP,面向医疗语音应用环境,设计实现了一套VOIP应用系统。
2 SIP协议简述
基于SIP的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用户客户(User Agent Client)、用户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服务器(Proxy Server)、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注册服务器(Register Ser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等,其网络构架如图所示。
3 系统总体设计
医院SIP系统主要针对用户进行设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模块:(1)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是本终端的核心模块,也是本终端设计中唯一能同SIP协议栈进行交互的模块。主控模块便是由一个主线程和SIP协议栈所提供的各种API组成,通过和协议栈进行交互,负责处理几乎全部的事务。该模块使得SIP协议栈的操作和其他模块很好地隔离开来,极大地降低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2)主UI模块。主UI模块是本设计的主界面,负责初始化用户界面并报告和显示当前用户状态。该模块初始化主线程和查询线程,并随时按要求传送和接收各种状态参数,将用户当前的状态展示在主界面上,呈现给用户。(3)注册模块。注册模块由两个小模块组成:注册UI模块和查询模块。其中注册UI模块由注册界面组成,负责获取用户填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主UI模块;查询模块由一个查询线程组成,其实现的功能为每隔一秒钟向主控模块发起一次询问,使得主控模块可以了解当前用户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相应状态机判断应该执行的下一步操作,最终将当前状态反馈到主UI模块,呈现给用户。
4 系统运行描述
系统客户端运行过程中,首先遵循以下工作步骤:首先终端启动并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操作完成后根据是否登录成功进行判断;登录成功则可以选择是否进行通话,若登录不成功则保持在初始化状态,不能进行通话,等待用户注册;若登录成功则可选择是否进行通话,若要通话则创建对等实体的语音传输,通话结束后可选择退出,所有线程结束。对于主控模块来说,其利用有限状态机(FSM)进行运作,其状态转换图如图2-3所示。
通话功能的实现:通话功能只有在用户登陆成功后才能进行,在未登陆状态时,发起的通话状态会被主线程根据状态机进行判断并屏蔽掉。点击“通话”按钮,主界面将界面上的电话号码作为参数,向PJLOOP主线程发起msg_call消息,主线程根据on_call_state的消息绑定调用PJSIP协议栈的通话发起函数,此时PJSIP内置的通话线程开始运作,当收到消息后,协议栈会根据自身的状态机判断并返回给主界面对应的状态参数,由主界面进行处理并显示在主界面的左下角,呈现给用户。通话过程消息调用流程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糜正棍,王文鼎.软交换技术与协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5月.
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采用.NETFramework3.5框架,利用+C#技术,运用C/S和B/S相结合的系统架构来设计完成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微软的VisualStudio2010。
1.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各专业学科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学术成果,并据此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及著作,如何对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当下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人日常工作经历,并走访了各级各类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收集了大量需求信息,随后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系统原形产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教职工所撰写的论文及著作基本信息查询,包括: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第三作者姓名、论文(著作)名称、ISBN(ISSN)、出版社名(期刊名称)、成果类别、获奖情况、总页码、封面彩图、封底彩图、总字数,本人所完成的字数等信息;2、根据论文及著作成果影响程度和类别,以及本人完成的字数来计算科研积分及工作量折算;3、存储论文及著作的的目录,封面、封底图片,以备日后查询;4、与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系统无缝集成,以便汇总教师总的工作量及绩效津贴。图1反映了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教师操作部分使用B/S模式,采用Windows2003server+IIS+.net+MSSQLServer2005平台,使用C#.net进行编程;管理工作人员操作部分采用C/S模式,使用C#.net进行编程。
1.2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由于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用户权限和业务一般相对复杂,因此在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理论和设计规则,同时兼顾硬件系统性能指标等客观条件,适当容忍较低程度的数据冗余。由于要储存论文及著作的封面、封底的图片,故涉及到大量图像采集和存储,对系统的存储功能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对所有用户所提交的各种文档采用二进制流文件格式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避免了占用服务器中的大量存储资源,根据需要,在数据库中设计若干个数据表,其中论文及著作表(CEC_AUTHORS)主要存储教职工的论文及著作数据,该表是整个系统的主数据表,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著作编号为主键,封面、封底字段的数据类型设置为image数据类型。同时,为降低系统运行中出现“脏”数据的几率,在数据库系统别设计了以论文及著作表为中心的数据库关系图,以保证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3所示。
2基于绩效管理制度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搭建,在B/S部分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结构设计模式,即模型-视图-控制器三层,用以实现程序代码、业务逻辑以及数据显示的分离,下面谈谈对系统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2.1系统实现
在此,笔者以本系统中位于Model层中的数据访问类的实现和View层功能的实现为例,简要叙述基于.NETFramework3.5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B/S部分的实现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简单罗列部分关键代码,希望能抛砖引玉,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下,实现数据访问公共类的简要代码如下。在B/S部分,系统中的用户登录模块负责接受来自UI层的用户号、用户密码、用户身份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层,控制层根据不同用户身份数据,返回相应的不同数据给用户,从而在View层中显示不同的内容,图4和图5展示了根据不同用户身份返回不同的View内容。在C/S部分,管理员对论文及著作成果信息进行逐一分类、汇总核实,然后根据教职工通过B/S客户端提交的信息对各成果取得人进行统一入库归档,如图6所示,其中作者单位和姓名是根据教职工提供的作者教师号自动生成,无需管理人员手动输入。
2.2系统性能分析
本系统采用基于.NETFramework3.5开发平台,该软件项目充分利用AJAX技术创建更有效、更具交互性、高度个性化界面,在B/S部分的Web系统中大量运用母板技术,使整个系统界面统一规范,外观友好,设计合理,用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2010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数据库系统状态良好,数据准确,同时为方便管理、整合各种数据,便于用户检索数据信息,在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时,采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合理、恰当地利用了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技术,优化服务器配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其满足海量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存储的需要。
3结论
论文关键词:虚拟现实,分层装配,运动仿真,Quest3D
虚拟装配作为虚拟制造技术[1-3]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对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实施具有深远影响。利用虚拟装配,可以验证装配设计和操作的正确与否,以便及早的发现装配中的问题。而通过虚拟运动仿真,可模拟产品运动状态下运动设计精度的准确度。通过反馈信息可对模型进行修改,并通过可视化显示装配运动过程。运用该技术不但有利于并行工程的开展,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虚拟装配改善传统以经验为主、装配滞后于加工设计的弊端。本文提出基于Quest3D的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的实现方法,依据零件的装配分层关系实现序列拆装,并给出虚拟装配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案例。
1 分层序列装配模型
由于机械产品结构复杂,每个零部件之间都有严格的装配关系[4-5],无论是拆还是装都需要按照设计的装配结构来进行。本文采用层次化序列装配模型,即将产品的整体结构按照其真实的装配标准按层次划分或分解为不同级别的能够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形成并行装配序列。通常产品的装配单元可分为:零件、合件、组件、部件、机器五个等级的装配体,装配时,按照上述等级依次分解,上一级包含下一级子装配体,下一级子装配体又包含更下一级子装配体直至最终不可分解的零件,其中每一级装配体按照其装配次序形成序列。层次化模型的优点在于更清晰表达产品中零部件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可以用子装配体表达一组功能上或物理结构上相关的零件集,可减少装配分析的复杂性,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图1 为分层序列装配示意。
几点说明:
(1)在装配模型设计中,每一层装配体都会存在基准件,按照装配工艺要求将基准件设为该层序列的第一个装配体,以保证满足装配标准和装配精度;
(2)装配单元的划分依据具体机械产品的装配要求,如果在某层子装配体中如(部件层)出现单一零件时,该类零件则视为部件级零件,可以直接在相应层中进行装配顺序排序。
2 基于Quest3D的虚拟装配系统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本文的虚拟装配系统分为两个区,即场景区和功能区。场景区包括摄像机控制、3D模型导入和显示、环境设置。其中,摄像机控制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对模型及场景的浏览漫游功能如移动、旋转和缩放等;3D模型导入和显示则是基于原始模型实现数据转化和表示,每个零件都具有位置、材料及贴图信息属性;环境设置包括场景布置、灯光设置以及UI设计。功能区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为:整体拆装模块、序列拆装模块;手工模拟拆装模块及运动仿真模块。如图2所示。
2.2 模型导入转化及场景设置
通过UG NX三维建模,生成原始数据模型,应用Deep Exploration软件将prt文件模型进行文件格式转换为dae文件,中学英语论文然后导入到Quest3D中。Quest3D可对导入所有数字内容的进行设置和编制。由于机械产品结构复杂,所包含零件繁多,Dae初始模型是分成若干个可装配的零部件,需要通过程序定义其在场景中的世界坐标及彼此位置关系,用3D render场景模块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并显示。
为了能更好控制每个零部件装配运动状态,在Quest3D中可添加Motion模块作为每个可装配零部件的运动属性[6],如图3所示。为保证零件装配运动速度可调节性,Quest3D 提供阻尼模块参数Damping value,将其与运动方向建立联系。在拆或装时候,阻尼参数发挥作用,Damping 值增加时,阻尼增大,零件装配运动减慢,反之亦然。
场景设置主要包括光照、摄影机设置、贴图、材料、纹理等效果制作。光照采用平行光源和点光源从摄像机的投射方向给予模型物体较好的立体视觉效果,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和系统的交互性。摄影机是用于确定观察者位置和投射方向以及与物体相对空间视窗的对应关系。系统采用物体注视摄像机(Object Inspection Camera)作为场景的交互窗口,通过调节摄像机的Position Vector,Camera Matrix和Camera Target模块参数,设定摄像机的位置、缩放的范围等,用户即可利用三维鼠标就可以对三维场景中所有物体进行浏览操作。图4为三维模型导入效果图中,(a)为一个二级减速器,(b)为车床主轴箱。
2.3 装配及运动设计
Quest3D中的三维模型中各个装配体依据装配单元建立层级链表,即确定拆装过程的序列。每个装配体都具有Motion模块属性,包括postion Vector(位置)、Rotation Vector(旋转)和Size Vector(缩放),拆装的原理是根据装配序列依次对装配体的各个矩阵中参数的进行改变设置,从而实现装配体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以达到零部件装配效果。
虚拟装配过程分为整体拆装、顺序拆装及模拟手动拆装方式。整体拆装是对整个模型一次性实现拆分和装配过程,体现“爆炸”效果;顺序拆装是按照装配单元依次进行拆装;模拟手动拆装则是通过建立工具箱模块,用户可从工具箱中选择合适工具模拟真实拆装过程。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装配,拆装模块作为独立模块可进行重复调用,表1为拆装模块中相关设置参数表示。
系统的UI模块是用户实现装配操作的交互窗口,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可根据其复杂程度和操作方便性、人性化原则进行设计。本系统可用三维鼠标实现场景模型的移动、旋转和缩放,同时设置菜单、按钮、复选框等控件进行装配过程的选择、设置和操作。图5是减速器(a)和车床主轴箱(b)虚拟拆装图示,图6为CA6140车床的18级变速虚拟传动示意图。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分层装配思想应用Quest3D 引擎开发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系统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机械产品模型,通过建立虚拟场景、UI功能模型有效达到了用户对于产品的交互操作,其虚拟装配过程和运动仿真对于企业设计制造及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了较好的虚拟现实平台。
【参考文献】
[1]宁汝新,郑轶.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8 (16):139-144.
[2]韦有双,杨双龙,王飞.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5-20.
【关键词】座位 图书馆 资源管理 Android
1 引言
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紧张问题是每个高校都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校出于资源以及使用效率的考虑,无法做到每人一个座位,二是部分学生没有合理地使用座位,存在占座现象,致使原本有限的座位资源被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座位使用的紧张。
通过对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对于座位使用的解决方案目前有限制学生使用时间,入馆收费,以及在图书馆大厅使用终端机预定座位等解决方案,但是经过细致调查研究,以上方案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座位的使用紧张情况,但也存在着不足,例如限制时间,会使需要长时间学习的学生无法获得需要的学习时间,而终端机预定的方案,在使用高峰期的情况下,无法解决大量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造成浪费,因此以上已经应用的方案存在着改进空间。
近几年,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在学生中更是成为了生活必备品,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分布情况来看,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84.6%。可以说在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中,Android手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Android手机平台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因此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一款供学生使用的座位预定APP十分具有发展前景,更由于Android手机的普及,使得每一部安装了APP的Android手机都可以成为一个预定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预定座位,这样便解决了排队问题,加上服务端对订单的管理限制,可以比较合理地解决图书馆座位紧张的问题。
2 系统界面的设计思想
2.1 Android客户端的设计理念
一款好的软件,其设计不应令人眼花缭乱,而是应该简洁易用,过渡特效自然而不累赘,所有的UI控件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功能的使用来进行,尽可能地简洁,明了,这也是Android 4.0版本之后,三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UI设计皆趋于扁平化的原因。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应用的设计,也围绕着简洁二字进行:既要显得美观,也要减少操作的复杂程度,使每次查询座位情况,预定座位,对自己座位的管理变得简单而轻松。
2.2 座位预定界面的设计
在使用12306预订火车票时,相信每个人都被其繁琐的下单程序困扰过,而对于一个表单来讲,提升速度,效率才是其真正的设计目标,因此,在设计预定界面时,我们采取简化录入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如图1,学生的学号在登录时就已经从服务端获取,在预定座位时,简单的填写自己需要使用座位的时间段以及需要哪个座位就可以轻松预定到座位,采取自动获取学号的方式,也避免了替代下单,一号码多个订单的情况出现,保证了一个账号只对应一个订单,以此限制一人占多座的情况出现。
在代码的实现上,我们采取多层嵌套的方式,使用LinearLayout以及Relativelayout进行嵌套,实现各UI控件的排布,同时减少图片的使用,采取绘制的方式,加快应用反应速度。
2.3 订单详情界面的设计
由于移动设备的屏幕较小,没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如果像PC那样显示大量的信息就会显得十分臃肿,因此在设计订单详情上,我们采取只显示重要信息的原则,只将学生能用到的重要信息显示给学生,如图2,一方面作为座位使用的凭证,另一方面也为提醒学生使用座位的有效时间,倒计时的设计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所剩时间,当时间不足时,可到管理员处申请延时,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
由于订单的信息是从服务端获取的,因此我们采用JSON作为数据传输的格式,由于JSON具有传输速度快,冗余信息少,节省带宽,可实现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等特点,所以十分适合移动设备使用。当我们获取到服务端的订单信息时,就会将其解析为对象数据,并显示到控件上。
2.4 座位情况界面设计
在座位情况界面上,我们同样采取了只显示最重要的信息的原则,通过选择不同的阅览室,来查看阅览室座位的情况,通过座位颜色直观地显示座位是否被占用,如图3。
在实现上,采取LinearLayout,Relative layout以及Grid View嵌套使用的方式,实现座位的排布。
3 结论
一个良好的软件离不开好的设计,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一款成功的软件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在这款软件的界面上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均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系统以Android为开发平台,注重人性化设计,用户免费下载APP,安装后即可方便使用,解决了高校图书馆终端机造价高,维护费用高,使用的局限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刚.疯狂Android讲义 (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Theresa Neil 移动应用UI设计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纳德尔曼 (Greg Nudelman).Android应用UI设计模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叶松涛(1992-),男,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毕蓉蓉(1983-)女,硕士学位。现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的教学与研究。
>> 门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病历中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病历EMR与LIS、HIS的接口设计及实现 “无线电子病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研究与实现 多功能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精准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依据HQMS数据标准建立电子病历首页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路径系统设计与应用 康复电子护理病历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病历系统质控后台的构建与设计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肾病专科电子病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文本病历转换构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ord模版笔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Dav的Word文档在线审批设计与实现 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研究 基于共享的电子病历系统设计 基于电子病历的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extWriter hw = new System.Web.UI.HtmlTextWriter(sw);
sb.Append("");
Panel1.RenderControl(hw);// 将目标数据绑定到输入流输出
sb.Append("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2230;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3'; WebPageSpeed =203; UrchinTrack();");
Response.Write(sb.ToString());
Response.End();
5 结论
病历的打印是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是电子病历的技术难点之一。在Word中,通过将页面不打印的部分利用VBA自动隐藏,在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上实现了电子病历的续打功能。
参考文献:
[1] 彭柳芬. 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 2006.
[2] 孟岩. 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系统[D].吉林:吉林大学, 2008.
[3] 李亚, 杜蒙蒙, 黄晓平,等. 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关系[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3523-3525.
[4] 石会玲, 王玲勉, 任爱玲,等. 电子病历存储归档方法及优势分析[J]. 护理学报,2009(5):29-30.
[5] 孟晓阳. 电子病历互操作性的实现技术[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4):19-21.
[6] 孟晓阳. 基于SOA与HL7的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北京: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
[7] 李包罗.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需要正确的技术路线[R]. 区域医疗研讨会, 2009.
[8] 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 国外电子病历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M].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
[9] 卫生部电子病历委员会. 电子健康档案蓝图[R]. CH IMA 内部资料, 2008.
[10] CH IMA. 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总报告2009~2010[R]. 2010.
[关键词]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2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12 [本刊网址]http:∥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如今我国各大电商,都开设了自己的APP客户端,在很多设备都已下载厂商官方的APP软件而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无线控制,APP商业价值开始显现。我国高校在近年开设移动图书馆时起,图书信息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服务方面不断拓展,WAP服务、短信息服务等方式使高校图书馆在智能终端上的信息服务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在馆藏目录查询及期刊、电子书、论文和报纸阅读等方面,在保持原有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了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能力。
一、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发展,图书馆的业务服务进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服务朝向多元化发展:传统人工服务,OPAC电子邮件,语音电话等,新领域服务。新领域服务主要有:移动图书馆,短信、WAP、APP。
二、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已开通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院校中,移动图书馆产品大部分是由第三方数据商引入,移动图书馆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自书生公司和超星集团。此类移动图书馆产品,在书馆目录查询方面的解决方案一般是直接集成OPAC系统,具体包括汇文、金盘、aleph等馆藏自动化程序。应用LBS技术后,在馆藏检索时增加了馆藏排架位置视图功能。认证用户及智能识别设备,能用户的终端界面自动安排,同时也能够提供自定义界面。用户在信息查询、阅读论文和电子书等时,还可以提供图片、文本并发送到邮箱中,同时多种文件格式能够兼容。另外,用户在阅读文献时,还能够提供文献推荐、文献评论、文献收藏等其它功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开设给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图书、论文等阅读方面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但由于在我国移动图书馆发起的时间较短,在移动图书馆APP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动图书馆APP开发缺乏创新性
对于一些自主开发移动图书馆网站的高校,多数是在数字图书馆原有业务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短消息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在线查询书目、阅读预约、书籍催还及续借、信息等服务,对于移动图书馆APP开发方面缺乏创新性。
(二)移动图书馆APP界面缺乏吸引力
在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上,网站界面的美观和乐趣感会给用户带来充分享受,一个良好移动图书馆APP界面可以透视到整个高校移动图书馆整体形象。大部分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界面较为单调,缺乏对用户的吸引力。高校移动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服务平台,在APP设计中在考虑基本的服务功能外,同时还要注重用户的兴趣爱好方面。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优秀老师在授课时,首先要把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听课时会更认真,教学效果才能更好。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也同样,只有设计出极具吸引力的APP界面才能吸引更多读者。
(三)对手机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理解不当
我们都知道,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有很大区别,手机图书馆是把普通图书馆的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到手机上,在手机界面上进行馆藏目录查询、书籍阅读等业务。但手机的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等使图书馆的功能受到了限制。而移动图书馆则不同,它涵盖面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不受用户终端设备的影响。只有对手机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有正确的理解,才有利于建设和使用高校移动图书馆。
(四)对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关系不明晰
数字图书馆存储文件和资料是采用数字技术,它是采用多媒体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不同的载体、不同地方的资料和信息用数字技术方式存贮并传播,让读者能跨越地域随时的读取。移动图书馆是依靠原有的馆藏数字资源,拓展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范围,增加了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通道,加强了数字资源的使用功能,同时也突出了移动阅读的特点。
(五)一些高校移动图书馆缺乏对用户需求研究
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研究人员、技术力量和资金,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相对较少,一般是购置专业数据商产品或外雇软件公司进行开发设计。这些产品大多数都缺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方面的探索,产品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种类和数量基本与数字图书馆大同小异,其内容少有创新之处,基本没有跟上当今读者用户服务需求的新变化,造成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三、对高校移动图书馆APP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图书馆APP建设的投入
移动图书馆是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用户,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在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为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进展,要随时对高校移动图书馆APP的用户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要不断开发和更新APP系统,加大对图书馆APP建设的投入,为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取图书馆信息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注重图书馆APP界面人性化设计
当今,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的APP平台,用户只能通过统一的入口进行登录,APP界面雷同。高校移动图书馆要提供个性化的APP服务,应特别注重用户体验。所谓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时,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感受。高校移动图书馆APP设计者在进行APP设计时都应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感受APP功能。移动图书馆在使用中,是用户自己决定APP客户端的安装与卸载,移动图书馆APP能否被广大用户所使用,在APP设计时能否主动吸引用户关注是很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加强用户在信息需求方面的研究
在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需求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和探索,定期开展移动图书馆的用户调查,对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跟踪,并及时反馈用户信息。只有充分掌握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阅读需求,才能够丰富和完善移动图书馆的各项信息处理能力。
(四)增强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为用户提供图书信息服务,高校移动图书馆应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服务内容和途径。应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业务功能服务创新,借鉴数字图书馆有用模式,构建具有APP功能和特色的信息平台,让用户能很容易地随时获取大量图书信息,不断提高和增强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四、移动图书馆APP的关键技术――以iOS为例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不断发展,我国一些高校现已开发出基于iOS的移动图书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移动图书馆APP也采用iOS技术。iOS是由苹果公司研发,它是目前开发应用者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平台。iOS是采用以苹果操作系统产品包括XCode代码编辑调试器等组件的支持。iOS APP有Natve、Web和Hybrid三种开发模式,其中Hybrid模式能够充分利用iOS的各种接口,同时能快速更新,快速实现移动图书馆的各种功能。iOS APP的关键技术包括:
(一)AIP开发和对XML的解析
若想提高运算速度并减少程序运行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互相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尽量让服务器端处理更多任务,通过程序接口在客户端进行简单的操作能使互换数据,就可以让繁琐的数据库操作程序变成相对简便的发送和请求步骤,然后再进行相关解析操作。基于AIP的操作对于一般平台都是通用的,AIP功能涉及图书馆用户各方面需求及其它相关服务。
(二)实现多途径地与MVC软件模式应用
XML获取数据解析一般不采用同步连接,而是将获取数据的任务交由主线之外的线程来做。iOS SDK中有多种线程的实现方式,但最快捷的方式是使用NSURLConneehon。UI将网络数据请求信息反馈给用户,由于数据请求都是在非主线程上实现,而在iOS开发中非主线程无法进行UI操作,怎样才能将反馈信息传导至主线程,使数据操作发生在底层而有利于各程序使用。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与iOS开发中的MVC构架模式结合起来处理。在iOS的MVC模式中,与UI有关的程序全部由View层完成,用户的请求与反馈是由对象中的控制系统通过Outlet与Controiier层中的对象一对一的联系,能够多途径地实现与MVC软件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15-02
目前,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仍采用手工方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中的许多环节,例如选题、开题、过程管理、审阅评议、结果统计分析等工作还没有被纳入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中。
每年我校的本科毕业生有6000余人,由于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过程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学生在选导师、选题目等方面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论文(设计)工作进度难以及时了解并进行控制;在成绩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文档收集整理、成绩统计分析等方面重复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等等[1]。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实现无纸化和网络化办公,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研发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约打印纸张等办公经费,提高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可以方便学生上传下载和师生间共享论文资源。
为此,我们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数学与统计学院(简称“数统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适用于数统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2]。
一、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学生自命题、教学管理员审核、学生上传相关文档、数据汇总、系统设置。其中,系统分三个模块,分别是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和管理员模块[3]。
1.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①教师登录系统,输入自己想要指导的课题,并申报;②教务管理员登录系统审核课题;③学生登录系统选择课题或者自命题;④学生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课题状况,并根据课题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进程的各项任务,按时上传相应的文档。同时,教师可以在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指导的学生的信息,下载学生上传的文档。⑤待学生在规定时间全部完成和上传文档后,教务管理员可对整个教务进程进行总结和整理,完成整个毕业论文线上办公的过程。
以下时序图1阐述了系统的基本流程:
2.管理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①Visual Studio 2013 IDE工具作为系统开发环境;② MVC4 (C#)作为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③FTP工具上传部署代码;④Git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版本管理;⑤Windows Server 2008 RC2作为服务器系统;⑥IIS服务器作为运行服务器;⑦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目前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已经过教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测试,根据他们的建议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二、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多个学生选同一个课题多并发问题。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由于某个课题比较受欢迎,可能会有比较多得学生优先考虑,但课题只有一个。这时候,如果有多个学生同时选的话,很可能会出现冲突问题,导致系统出错。图2展示了Topic(论题的表)的结构。
其中Student_UserId为学生的用户唯一标识,当学生选择某个课题的时候,属于这个课题的一行记录中的这个字段就会填上学生的标识。在多并发的问题中,如果多个学生请求选择这个课题,就会同时更新这个字段。那么,在更新的一瞬间,根据服务器处理的先后顺序,往往是最后被处理的被写上这个字段。这是因为服务器接收到多个选题请求后,会同时地执行逻辑处理。首先将相关的这一行的资源从数据库里面取出来,在逻辑处理的过程中,服务器会根据这个资源在内存中生成对应的对象或者数组,而修改数据就通过修改这个对象或者数组来实现。而最后保存操作就把这个对象或者数组再生成SQL语句更新数据库。那么根据这图2 Topic结构个流程,各个请求都生成了属于自己的SQL语句,当然是最后执行SQL的那个请求会被最终保留在字段里了,这样就是“后者先得”,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会造成后续逻辑的错误。
解决方案:
通过为Topic表加上一个16进制的字段RowVersion(见图2箭头所指)和乐观锁的方法。相应的处理逻辑改为:读取某一行的时候,也顺便把RowVersion的值读出来作为这一行的版本判断,当更新行的时候,首先判断数据库中的这一行的这个字段是否还是原来的值,如果是的话表示期间没有被修改过,那么就将RowVersion的值加1,再存进数据库;如果不等于原来的值,就表示已经被修改过,不能再执行更新,而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乐观锁保证了对某行记录进行更新操作时,会对这一行加锁,若有另外的进程需要操作同一行,必须等前面的进程操作完成。这就保证了数据不会有冲突,解决“后者先得”的这个问题[4]。
2.师生用户体验优化问题。系统对用户体验做出了比较多的优化,总结为如下几点:①采用当前较为新的HTML5 UI作为界面元素,无论是界面风格、字体还是图标设计看上去都令人舒服。②系统的大部分操作都使用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处理的技术,通过弹出层来进行各种操作,不需要刷新页面就能看到修改后的效果,让用户感觉方便和友好[5]。
3.桌上电脑和移动端同时兼容的问题。为了同时兼容桌上个人电脑端和移动端,能让教师或者学生出门在外或者不在电脑旁都能登录系统完成自己需要的操作,本系统实现了PC和移动端的兼容。系统的页面可以根据屏幕的宽度来调节相应的样式。本文只讨论了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方案,借此与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开发者分享,项目中其他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一一列出,敬请批评和指正。
三、总结
毕业论文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看,只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毕业论文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言传身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研究作风,并且可以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继续学习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才是大学教育中毕业论文工作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俞金梅,等.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1-144.
[2]李景荩呙文承等.基于MVC框架的系统重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22):63-66.
[3]王玉.基于ASP的应用型院校毕业论文评分系统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5):75-77.
【关键词】;科研成果管理;AJAX;系统设计
1.引言
在当前形式下,通过IT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加强日常科研工作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加强日常从而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科研工作集中管理、量化管理是高职院校中比较流行的管理、考核方法,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这方面的系统还不多见,且不能完全满足高职院校科研成果量逐渐增加、科研工作政策灵活的特点,因此设计开发面向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科研成果管理需求分析
科研管理的内容复杂,信息量大,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管理两大部分。科研课题管理对科研课题从申请、批准立项、经费划拨、开题、中期检查、结题、成果鉴定以及成果转化的科研课题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科研成果管理主要进行科研成果申报、检查、计算、奖励等过程。目前我院的科研课题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申报都是采用Excel进行管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Excel已经不能满足信息计算和统计的要求。
科研成果的申报统计系统主要包括论文统计、科研课题统计、获奖成果统计、专利统计和对外技术服务统计,学院老师通过网上登陆科研成果登记页面,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按类别输入,并将各种佐证材料扫描后上传到服务器。科研成果登记后,先由系部的教学管理干事对每位老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逐条审核,发现有不符合或者有疑问的情况将返回给教师进行修改,如果符合申报要求,则将成果上报科研处。科研处的管理人员对经过系部筛选的记录进行再审核,符合要求的则进入成果库。统计系统将根据登记资料自动计算成果科研分,并按个人、部门等条件进行分类统计。最后计算出每位老师的科研奖金,计算学院的科研先进工作者名单、科研工作先进部门名单。
3.所采用的技术及基本思路
针对科研工作的具体管理、量化指标来开发相应软件,充分利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最终实现一个基于B/S结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运用SQL se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作为Browser端的开发环境,使用C#语言实现了在浏览器端的成果信息录入、科研情况查询;客户端的成果认定,科研工作量化的度确认、统计报表生成、人员管理、科研成果数据的导入导出、打印等功能[2]。具有人性化的用户界面,可靠的数据安全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推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全面支持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处理,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数据库设计
通过在表中设置约束可以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约束,防止不符合条件的脏数据录入到表中,本项目广泛采用了在表中设置主键、外键,以及设置字段的类型、宽度、是否唯一、是否能为空等属性来进行约束。
为了将科研成果系统数据表中分散的数据能够统一的输出到一个统计表中,采用视图技术对各表进行一个集成,视图viewPaperStat定义如下:
SELECT TOP (100) PERCENT
dbo.UserInfo.UserName, dbo.DepartInfo.DepartName,dbo.StaffRomInfo.StaffRomName,dbo.PaperInfo.PaperTitle,
dbo.PaperPublishInfo.AuthorOrder,dbo.PaperInfo.AuthorCount,dbo.Journal.JournalName,dbo.Journal.Presider,_Number,
dbo.Journal.ISSN_Number,dbo.PaperInfo.PostTime,dbo.PaperInfo.Issue,dbo.PaperInfo.WordCount,dbo.PaperPublishInfo.PersonalScore
dbo.PaperPublishInfo.PersonalKHScore,dbo.Subject.SubjectName,
dbo.Subject.SubjectFitness,dbo.PaperInfo.Remark
dbo.PaperState.PaperStateName,dbo.PaperInfo.PaperFitness
FROM
dbo.PaperState INNER JOIN
dbo.PaperInfo INNER JOIN
dbo.Journal ON dbo.PaperInfo.JournalId=dbo.Journal.JournalId INNER JOIN
dbo.PaperPublishInfo ON dbo.PaperInfo.PaperId=dbo.PaperPublishInfo.PaperId ON dbo.PaperState.PaperStateId=dbo.PaperInfo.StateId INNER JOIN
dbo.UserInfo ON dbo.PaperPublishInfo.AuthorId=dbo.UserInfo.UserId INNER JOIN
dbo.DepartInfo ON dbo.UserInfo.DepartId=dbo.DepartInfo.DepartId INNER JOIN
dbo.StaffRomInfo ON dbo.UserInfo.StaffRomId=dbo.StaffRomInfo.StaffRomId INNER JOIN
dbo.Subject ON dbo.PaperInfo.SubjectId=dbo.Subject.SubjectId
ORDER BY dbo.DepartInfo.DepartName,dbo.UserInfo.UserName
5.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传统的系统设计中,将对数据库的访问、业务逻辑及可视元素等代码混杂在一起。这样虽然直观,但是代码可读性差,耦合度高,也为日后的维护和重构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N层架构思想,即将各个功能分开,放在独立的层中,各层之间通过协作来完成整体功能。[3]
本项目的设计采用三层架构,系统分为UI、BLL、DAL三个层次,UI为用户界面设计文件.ASPX和对应的代码文件.CS;BLL是对DAL层的封装,并为UI层提供访问接口,BLL一般情况来说与DAL层相对应,但是根据业务逻辑可以自行进行扩展和定制;DAL是对数据进行的访问,DAL调用数据库通用访问模块DBHELP,并采用实体对象进行数据的传递。
1)实体模块设计。一个实体对象其实就是数据库表中一条记录在内存中的一种映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方便的对数据表中的记录进行存取访问,而且数据的传递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防止传递数组等类型数据中可能导致的不可预期访问发生。2)数据访问层设计。数据访问层主要提供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采用公共数据访问模块可以提高数据库访问的效率,降低代码的荣誉程度。3)业务逻辑层设计。业务逻辑层是对数据访问层的一种封装,在业务逻辑比较简单的时候其代码也比较简单。4)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的设计采用了中的母版页技术,使用母版页可以为应用程序中的页创建一致的布局。单个母版页可以为应用程序中的所有页(或一组页)定义所需的外观和标准行为。然后可以创建包含要显示的内容的各个内容页。当用户请求内容页时,这些内容页与母版页合并以将母版页的布局与内容页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输出。
6.总结
从第一版本的系统到目前的第三版本系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时间,由最初的两个模块增加到了七个功能模块,功能得到了大大增强,前期出现的Bug也到了修复,系统在2010年度的科研成果统计中应用效果良好,系统能够实现院、系、教研室三个层次的统计和汇总工作,为学院的科研成果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主要在代码性能的优化和用户界面的改造上。
参考文献
[1]刘锦伟,唐俊.AJAX技术在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1):24-26.
[2]胡志敏,唐俊,石跃祥.基于Web服务的车辆维修管理信息系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51-53.
[3]李基初,唐俊.基于轻量级JavaEE平台的高职学院信息孤岛整合[J].信息技术,2009,12:5-8.
作者简介:赵明元(1971―),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50051),博士生。研究方向: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理论与应用。
向 刚(1948―),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50051),教授。研究方向: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理论与应用。
段云龙(1977―),男,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昆明,650221),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持续创新。
一、理论回顾和研究命题
(一)商业银行持续创新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向刚[1]企业持续创新的内涵,定义商业银行持续创新是:银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含技术、产品、流程等制度创新项目),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银行持续创新主要有以下特征:时间持续、效益持续、发展持续,多类型和多项目集群动态系统集成特性,顾客更多参与创新过程和高风险性。
(二)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构成要素分析
持续创新理论认为,持续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动力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重大风险动态识别、评价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862002)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YJC630047)部分成果。和创新机遇及其三要素的耦合共同构筑了企业的微观持续创新系统。
1 创新动力要素。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家和员工对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和企业持续发展目标的认同。而这一目标的确定和认同,则来源于5项企业内部的动力要素:企业家持续创新意识、企业家持续创新精神、企业家及员工持续创新的物质利益驱动、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和企业团队精神。因此,构建命题1:创新动力同银行持续创新成正相关,动力要素由外部环境、创新战略和愿景、人的管理和企业文化构成。
2 持续创新能力要素。创新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能力体系,它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家和企业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企业家和企业团队推出和实施各类创新项目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的基础。它包括具体项目层次上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三个基本类型。因此,构建命题2:创新能力同银行持续创新成正相关,能力要素由:市场界面管理;创造力和创意管理;技术和创新经费管理;创新商业化过程和产品创新过程管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共6项构成。
3 银行持续创新机遇要素。Chiasson等[2](747-767)早期的研究将机遇识别作为一个长期的深思熟虑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感知、幻想、细化、决策。机遇的发现活动主要是感知、识别、创造、搜索、数据挖掘、交流、联想和评价。因此,构建命题3:创新机遇同银行持续创新正相关,机遇由轨道演进和未来情景分析两个要素构成。
4 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向刚[1]认为企业的持续创新需要持久的创新动力、卓越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不可或缺的持续创新机遇三个构成要素及其成功的相互耦合才能得以实现。这一点,已被我国无数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应该指出的是,企业的持续创新并不是一个内生的过程,而是需要在创新企业家和创新团队领导下全体员工持续参与、主动管理,并且能够一直保持创新动力和能力,把握创新机遇的过程。因此,构建命题4: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协调度越强,银行持续创新越可能实现。
(三)文献评述
持续创新理论从不同角度得出了持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局限性,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一,理论没有通过具体行业实证。第二,较多集中于动力和能力要素方面研究,较少关注持续创新机遇研究,对于将持续创新、能力和机遇要素耦合实现持续创新机制进行深层次分析的研究较少。第三,在已有的持续创新机制研究方法上,采用对现有理论进行归纳构建理论假设,再进行规范的案例研究和定量深化分析得出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的研究还没有。
二、研究设计
(一)案例研究银行选择
一旦确定选择多案例来研究本论文,那么案例选择标准就需要确定。在多案例研究中采用抽样法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案例研究并非是考察某一特定现象发生的最佳方法。
根据表1选择标准,7个银行选入案例研究(工行、中行、建行、招行、农行、浦发行、光大),因为这几个银行资料丰富,便于研究。在理论构建时,前4个银行做探索性案例研究,后3个银行做验证性案例研究。
(二)探索性案例银行研究
〖HTSS]1数据来源。基于论文研究的4个命题,根据现有的理论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由3个要素,12个构成指标,40个问题组成的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4家银行中,每家发放30份“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共发放了120份,实际收回120份,收回合格的测评表112份,合格率达9333%,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2数据分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银行。通过对一二手资料的初步编码分类,得到了一个包含289个条目的条目库,分为动力类、能力类和机遇类,部分条目同时从属于2类。通过出现频次来考察行为特征时,极少数归类方式的重合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3](159-171)接下来,对条目库中的289个项目进一步的分类编码,借鉴了编码法,由2人分别独立编码,以2人一致认同条目作为标准。经过第三轮的编码检验,动力类、能力类和机遇类条目上的一致率达到了89%、88%和81%。这样,从289个条目中剔除了35条,保留了256条有效的条目。
(1)关于持续创新的动力。在银行持续创新条目中,属于创新动力的共有116条。从持续创新动力条目的分布来看,有两个特征:一是人的管理是银行持续创新的最重要因素,这符合管理学中的人是第一因素的原理。二是从具体涉及的测评问题看,关键词条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第一是企业家持续创新精神(16条),这和向刚等许多学者研究结论一致;第二是规避管制(15条)所产生的创新动力,在银行业,创新和管制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双方对立就产生动力,第三是创造力培训对支持创新(14条),说明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银行注重对创新的培训,有利于产生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结果是产生创新行动,形成持续的创新项目。只有持续的创新培训,创新的项目才更可能持续出现。
(2)关于持续创新的能力。在银行持续创新条目中,属于持续创新能力的共有128条。从持续创新能力条目的分布来看,有四个特征:
第一,在测评工商银行时,深度访谈中他们认为“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不完善,要求增加:(a)增加了网络和联盟能力因素,因为他们认为网络和联盟很重要,2009年9月由工行发起建立了“国内首家金融产品创新产学研联盟”。(b)要求增加知识产权因素,因为他们认为知识产权对银行创新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工行至2010年底申请专利329项,对他们的创新是种衡量、荣誉和认可。后经过讨论认为,知识产权激励对具有有形的东西可能真正能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但对无形的服务业来讲,对版权、商标保护容易,但商业方法等方面专利创新容易被模仿,保护取证困难,并且是世界性难题。类似的观点也被叶小梁等[4]支持。基于此情况,论文在促成持续创新因素中没有增加知识产权因素。
第二,在第3个案例研究结束时,因为建行被访谈人员研究对关键数据的思考,要求增加“核心竞争力管理能力”。Pavitt[5](41-50)认为通过构建公司特定的竞争力可以获得产生利润的创新优势,这对于竞争对手来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第3、4个案例研究中,此条目就拥有15个编码条目,本论文采纳此项作为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
第三,在所有持续创新能力8个要素中(后增加两条),创新商业化过程和产品创新过程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共55条。这说明在银行持续创新活动中,创新实现商业化,最终获得利润是至关重要的,这同银行持续创新的定义一致。同时,创新需要新产品支撑。
第四,从具体涉及的测评问题看,关键词条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a)核心竞争力管理能力15条。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b)创新项目的评估和批准对商业项目的开发影响14条。任何创新活动最终都体现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上,项目是创新活动的载体,所以对创新活动的评估价值判断和批准直接影响着创新的启动。(c)采用创新团队的管理方法,以及把营销活动和市场研究整合,共涉及的条目都是13条。说明持续创新产生产品(服务或者方法)更适合于采用创新团队管理,这或许被克服“创新惰性”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创新团队进行创新的观点支持。至于营销和市场研究对创新的重要性,这也许是在面对日益激励的竞争环境下,所有要持续发展的银行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3)关于持续创新机遇。从机遇要素条目看,重要的项目是可能的未来事项开发和将其整合到创新过程,共有8个条目。在银行进行持续创新过程中,重大创新机遇可能按预期出现,也可能没有预期到就来临,因而确定重大创新机遇管理环节,并制定不同环节的管理策略对于重大创新机遇管理非常重要。银行持续创新过程重大创新机遇管理可划分为重大机遇的识别、评价及决策、把握和利用、营造和持续管理五个环节,只有把握好五个管理环节,才有可能在动力和能力要素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创新。
3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在进行理论假设检验之前,应对测量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本研究主要检验样本数据的内部一致性,具体利用Cronbach’a值来衡量信度,大于07可以接受,a系数小于07,设计量表存在很大问题,应考虑重新设计。[6]李怀祖[7]认为保留在变量测度量表中的所有题项的“题项一总体”相关系数要大于0.35。论文对于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修改如下:
(1)对部分构成要素、问题进行了增减和合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建上增加了两个因素“核心竞争能力管理”和“网络和联盟”。因为实证不支持,(a)“技术和创新经费管理”被删除,其原因是:我国银行业受到国家保护,利润比较丰厚,完全能保证支付创新所需要的经费支出,就怕没有好的创新或创新想法;对于持续创新支持的技术,银行业主要提供金融服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短期内支撑技术不可能有革命性创新,所以技术运用这对创新影响也不大,因此建议删除。(b)“轨道演进”要素被删除,其原因:银行业属于服务业,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同时轨道演进要素可以包括在未来情景分析要素中。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要求变化的因素,例如协同性因素等,但是作为案例研究来讲,没有实证支撑或者文献支撑而拥有十分充足的理由,一般不考虑增加创新促成要素。
(2)合并后的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通过对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问题合并和删除,以及新增后,形成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3:
(三)验证性案例银行研究
在验证性案例研究中,我们采用两种方法保证研究质量:首先,在访谈过程中,请被访谈者测评每个要素对于他们创新的重要性;其次,在完成测评表格过程中,通过验证性案例对问题“怎样相关、怎么适用、怎么有用和过程合理性”解释来实现。
在验证性案例研究3家银行,每家发放25份“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共发放了75份,实际收回75份,按规定填写合格的测评表73份,合格率达9733%,以下分析验证性案例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所有19项问题信度为0986,题项-对总体都大于035,通过信度检验。本文理论来源于现有理论归纳,进行模式匹配,尝试进行某种解释,分析与之相对立的竞争性解释,使用多逻辑模型等。同时,参考了学术界经典实证研究文献中的问卷设计,并结合实地调研与专家意见加以修订,故认为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通过验证性案例研究证明,银行创新测评表质量能保证,以分析归纳的方法证实了3个命题:(1)创新动力同银行持续创新成正相关;(2)创新能力同银行持续创新成正相关;(3)创新机遇同银行持续创新正相关。
三、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机制分析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来计算协调度,建立多个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7](133-137)来分析三要素的耦合机制。设变量Ui(1,2,…,m)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序参量,Uij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其值为Xij=(1,2,…,n)。Aij和Bij是持续创新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Uij可表示为:
Uij=(Xij-Bij)(Aij-Bij)Uij具有正功效
(Aij-Xij)(Aij-Bij)Uij具有负功效
(1)
其中,Uij为变量Xij对持续创新系统的功效贡献大小。由于能力、动力和机遇是处于持续创新系统中三个不同而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子系统内各个序参量的有序程度的“总贡献”论文采取线性加权和法:
Ui=∑mj=1γijUij,∑mj=1γij=1
(2)
其中,Ui为子系统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γij为各个指标的权重,在本文当中具体通过层次分析法予以确定。
耦合度模型为:Cn={(U1・U2・…・Un)/∏(Ui+Uj)}1/n
(3)
对(3)式而言,耦合度值介于0和1之间,本文将动力、能力和机遇的耦合状况划分为五个阶段:(1)当c=0时,银行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系统(以下简称三要素)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2)当0 协调度模型可以更好地评判三要素耦合的协调程度,其公式如下:
四、持续创新耦合度测定实证
论文选择的耦合度实证银行为浦发银行,[8]2010年该银行创新业绩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衡量银行创新重要的指标)较上年增长834%。近年来,浦发银行一直开展了以下持续创新行动:(1)在“十二五”发展战略中重视:聚焦客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力推进中移动战略合作等重大项目;(2)加强了对创新的统筹管理,编制了创新计划;(3)强化负债业务基础,渠道结算类产品持续创新。(4)获得证券时报评的2010中国区最佳创新投行等多个创新奖。
对浦发银行的序参量和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依据案例研究的结果设计出了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调查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序参量的上下限取值为李克特量表中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五级量表,上限为5,下限为1,即Aij=5,Bij=1。将在浦发行测评所获得数据Xij(x11=4,X12=38,X13=375,X14=4;X21=37,X22=34,X23=42,X24=38,X25=4,X26=42,X27=4;X31=32)代入到(1)-(4)公式中,具体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浦发银行持续创新动力序参量、能力序参量和机遇序参量值都超过了03,表明对持续创新系统有很大的“贡献值”。按指标分值大小排列,分别是能力、动力和机遇,说明在浦发银行持续的创新活动中,能力在创新中影响因素第一,动力第二,机遇第三。模型求出的耦合度值为0.50,处于第三个阶段,即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处于中等耦合状态,说明三者能够较好地作用于持续创新,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问。模型求出的耦合协调度值比较小,处于第二种类型,说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的协调于银行持续创新的目标不是非常一致,相互的协调程度还需加强。
五、结 论
通过对银行持续动力、能力和机遇及其耦合度机制的构建,并以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一,银行持续创新要具备“推”的过程,银行本身作为创新主体,能否进行持续创新,关键在于银行自身是否具备较为完善的动力机制,也就是首先要有持续创新动力,并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将动力传递给银行的员工,同时通过对持续创新体系的管理来加强这种动力机制。第二,要具体“支撑”的过程,主要通过构建持续创新的能力体系与动力体系匹配来加强持续创新。第三,“选”的过程,通过选择持续创新的适当机遇,把持续创新变为项目的过程,通过一个又一个持续创新项目的实施,支撑银行的持续发展。第四,具备系统“耦合"过程,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要素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它们共处于企业的持续创新系统当中,作为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们的耦合协同关系是持续创新成功的关键,耦合协调度越高,实现持续创新的可能性越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向 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Mike Chiasson, Chad Saunders. Reconciling diverse approaches to opportunity research using the structuration theory.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20).
[3]吴晓波,马如飞.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2).
[4]叶小梁,王艳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法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5]Pavitt, K. (1991) Ke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ge Innovating Firm.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
[6]Nunnally,J.C..Psyochomatric theory[M].New York:McGraw-Hill,1978.
[7]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8]资料来源于访谈和年报。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Coupling of Dynamics,Capability and
Opportunity in China Commercial Bank's Sustainable Innovation
Zhao Mingyuan1 Xiang Gang2 Duan Yunlong3
Abstract: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aper was an extensive analysis of extant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innovation theories to develop an initial Commercial Bank'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bank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The preliminary bank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was further developed and refined via four 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Three subsequent confirmatory case studies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instrument's effectiveness. The study identifies that the Bank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is shown to be very useful for a bank. The dynamics, capability and opportunity of China Commercial Bank's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Finally,by taking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as a case,coupling degree model is used.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e paper:(1)Constructing a useful Banking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based on normative case studies via an in- depth interview with 7 banks;(2)Deepening the theories on sustainable innovation.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评估
《物理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因此新课改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的得出,而忽视了“评估”环节。致使实验不够完善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实评估就是对探究行为和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从更严密的角度反思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探究要素。下面以“探究实验”为例谈一下实验教学中“评估”的作用:
一、评估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方案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可有不同的实验方案。由于实验仪器精确度不同或实验方法不同导致实验误差也不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评估实验方案,比较每一种方案的优劣,使实验方案达到最优化。例如:在探究“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学生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典型的有如下三种: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m2-m1)/V。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V;③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m2-m1)/V。
方案三:①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同时测出倒出盐水的体积V;③求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上述三个实验方案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不同的,方案一中向量筒中倒盐水不可能将盐水全部倒尽,烧杯内壁要残留一些盐水,使测量的盐水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方案二中向烧杯中倒盐水不可能将盐水全部倒尽初中物理论文,量筒内壁要残留一些盐水,使测量的盐水质量偏小,密度偏小;方案三则不存在前两种方案的弊端,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二、评估操作细节,改进操作方法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有的小组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有的小组由于实验操作技能差,不能成功的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操作细节进行评估,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成功。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各小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此时积极引导学生评估并改进实验操作:实验时弹簧测力计不易保持匀速,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也不易读数。进一步引导学生改进:把弹簧测力计用手拉的那端固定在一固定处,人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下端的木板上,当拉动下端的木板运动时,上端的木块相对下端的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木块受到木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而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的运动速度并没有关系,只要木块相对木板有发生相对运动,木块所受的即为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论文服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也容易读数,实验误差小。
三、评估实验现象(数据),规范操作习惯
在探究实验时可能有一些意外的实验现象(数据)被学生观察到,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评估实验现象(数据),加深学生对实验规范的认识,甚至获取意外的收获,使实验得到深化。例如: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A1的示数比电流表A2的示数要大一些。于是他认为: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由于灯泡要消耗电能,所以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将逐渐变小。 实际上,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能有多种原因,如电流表使用了不同量程、电流表在接入电路之前没有调零等情况有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验现象,及时的审视我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习惯,得到真正有效的数据。
四、评估实验结论,提高归纳能力
由于学生自身学业水平的不足和对实验方法的掌握不熟练,学生通过对记录表中数据的计算、分析、比较后得到的结论, 往往具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某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记录的数据,发现动力与动力臂的和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和,由此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数据本身没有问题,结论的数学关系也成立。但是物理意义不成立,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够直接相加。造成学生误解的原因是利用特殊的数据得出了特殊的数学关系,实验数据应该充分考虑到特殊性和一般性初中物理论文,试验的时候,要尽量利用一般的数据进行测量,以便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特殊的实验数据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但不能对于特殊数据依赖。
五、评估实验功能,拓展思维空间
为了达到某一实验目的,我们都设计相应的实验来进行。如果我们用逆向思维来思考,是不是同一实验可以达到多个实验目的,使实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探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中需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然后利用公式R=U/I求出电阻,最后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但根据公式P=UI,上述实验测出来的物理量也可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只不过应调节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等于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测量结果不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细心的同学不知是否还发现,每次求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同的,且小灯泡越亮电阻值越大。这说明小灯泡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可见此实验还可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真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评估,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有着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创新实验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