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各项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二、会议制度 1.为加强院内职工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应每10天集中召开1次会议。 2.每位职工都要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工作手册,并要结合实际,写出学习心得体会或阶段工作总结。 3.业务会议要求每位医务人员轮流讲授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不断改进或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4.根据上级要求或文件精神,随时召开院内职工会议。
三、设备管理制度 1.院内全部设备都需财务人员建立帐目。 2.各科室(组)的设备由科室(组)负责人建立帐目。 3.全体医务人员均需要爱护院内设备,谁损坏谁赔偿。 4.院内设备不得随意借给他人或外单位。 5.院内职工在调动时要交清全部财产,方可办理工资手续。 6.设备使用人要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
四、考勤制度 1.为严格考勤,医院应坚持24小时服务。 2.有事必须向院领导书面请假,准假后方可离开单位。 3.有事请假5天内由医院批准,5天以上报县卫生局批准。 4.每迟到或早退半小时按旷工半天计算,旷勤半天按1天计算,旷勤1天扣发当月岗位津贴及日平均工资。 5.对违犯医院考勤制度,旷工3天以上者,扣除当月岗位津贴和日平均工资。 6.在岗职工全年出勤不得少于260天。
五、药房工作制度 1.对待病人态度要热情和蔼,及时准确划价、不得无故延误病人,急诊处方须随到随配。 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保管、采购、登记、
统计及处方的调配工作。 3.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药、贵重药品。 4.调配处方时要严格执行三查四对制度(三查:查药品配方、用法、禁忌。四对:对药方、剂量、含量、用途)。 5.配方时应细心认真,不得修改处方。 6.不能私自收费,更不能欠费或不交费取药。 7.药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药品摆放整齐。 8.及时检查药品质量、效期,加强药品管理。
六、学习制度 1.每位职工要经常抓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2.学习要有学习笔记,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3.要不断加强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以自学为主,医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 4.医院每10天检查一次学习情况,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讨论或知识讲座。 5.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授课,选派业务骨干讲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6.集中学习要实行签到制度。半年和年终的业务考试,根据院内安排的业务学习内容出题,考试成绩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七、奖惩制度 1.全体职工必须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考核后,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2.职工必须服从院领导的管理和分配的各项任务。 3.职工必须完成考勤天数,旷勤1天扣除当天工资,累计3天以上扣三个月岗位津贴,5天以上扣除全年津贴,10天以上报县卫生局处理。 4.对没有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文件精神处罚,并视具体情况扣除一定的津贴。 5.对因打架、赌博等行为触犯法律者,拘留期间按旷工计算,并在当年不得晋升职称,也不得调整工资。 6.在值班期间,因脱岗造成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并扣除一季度的津贴。 7.全年认真完成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按上级奖励办法执行,业务按额完成部分的2%奖励,评选为优秀工作者可优先晋升职称。
八、安全保卫制度 1.严格安全防范,确保院内安全,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值班要有记录,按照谁值班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做好防火防盗等。 2.除住院病人外,闲杂人员留宿院内,须经院长同意方可留宿。住院病员和陪护人员携带物品出院时(凭出院证),门卫要进行检查。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 3.夜间安全值班人员要按时巡查,不得擅自脱离岗位。 4.职工自行车、摩托车要按指定地点存放,病人自行车一律停放看车处。 5.财务人员应将现金按规定及时存入银行或信用社,不得超过规定数额,现金、有价票证一律妥善保管。 6.因值班人员脱岗造成医院财产损失者,由值班人员负责赔偿。
九、检验科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须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生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生报告。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检验室工作人员须为专职人员或经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明的人员来从事检验工作。
十、出院入院制度 1.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生开具的入院通知单办理入院手续,由值班护士安排入院事宜,并介绍入院须知、住院规则和病房有关制度。 2.病人住院应登记联系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入院后,医务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 3.病人在住院期间,必须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在病房内不准吸烟、酗酒等。 4.病人出院须经任责医师批准,并通知病人,出具出院后休息证明和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按规定办理出院手续。 5.病房护理人员应凭结帐单签发出院证,并清点收回病员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的物品,同时要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意见。 6.对因病情不宜出院,而病人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生要加以说服劝阻,由病员和家属出具手续,并在病历中记录清楚,告知病人家属预后。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应通知有关部门接回或送回。
十一、出诊制度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医院安排院内工作人员,开展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2.遇到出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要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 3.出诊前须带齐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 4.出诊可按路程远近收取适当的出诊费用。 5.不论白天还是夜间,须病人随叫随到,不得措故推诿。
十二、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2.为防止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诊疗前要做到一诊一洗手。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所有消毒物品均需注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不超过一周。无菌器械、敷料缸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正确合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拖布要专用,定期消毒。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5.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6.出院病人用过的床、椅、桌、床垫被褥等必须做好终末处理。 7.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实行隔离制度,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 8.做好住院病人、家属的卫生宣传教育和隔离消毒工作,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9.对传染病房除严格执行病房各项规定外,环境和医疗用品均需要严格消毒,进行无化处理。
十三、查房制度 1.对住院病人每天上班组织医生查房,对危重病人由责任医生随时查房。 2.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新入院、手术后、疑难、待诊断的患者都要重点巡视,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必要时给予临时医嘱。 3.查房时不 但要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生活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4.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和阳性体征及其变化,以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处理意见,记录在病程记录之内。 5.对危重症病人和疑难病例,要在院长的组织领导下及时进行会诊。
十四、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坚持昼夜接诊,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能出诊,不得脱岗,也不得随便找人顶替。 2.医院实行轮流值班,值班值班人员不但负责病人的接诊工作,还要负责医院的安全和室内清洁卫生,谁值班谁负责。 3.值班人员如有急诊病人需要抢救时,须向院领导及时汇报,及时抢救,如不向院领导汇报私自处理造成后果的,由值班人员负责。如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 4.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 5.医师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情况和处理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处理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交接班内容:危重病人、新病人、手术病人及手术后三天之内的病人。 6.每天晚8:00—10:00,值班医师应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包括对陪伴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每天早晨值班医师须将病员病情及处理情况向责任医师报告,并须交待清楚危重病员情况和尚需要处理情况。
十五、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工作人员要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格式记载门诊病历。 2.门诊应与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不得无故推诿拒收病人。 3.医务人员必须衣貌整洁,工作认真,尽职尽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爱护医院财产,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4.门诊候诊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舒畅,并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5.应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6.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负担。 7.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职责,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不能脱岗,节假日或特殊情况下必须安排人员值班。 8.服务要热情周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十六、护理工作制度 1.病房由护士全面负责管理,其他医生积极协助。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舒适安全,注意通风保暖,每天至少清扫两次,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并要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新入院病人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处置或按医嘱执行。 4.护士全面负责保管病房的物品与设备,要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如有遗失,须及时查找原因,按规定处理。 5.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备药中查、备药前查、备药后查;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6.护士随时观察病人情况,随叫随到,对病人要热情。及时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7.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并定期征求病人意见,改进病房工作和相关服务。 8.病人出院后,及时整理病房,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为传染病人,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十七、治疗室工作制度 1.负责住院、门诊病人的注射和各种处置工作,复杂伤口须在外科医生有指导下进行。 2.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要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病人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3.做好开诊前的准备,消毒好各种器械,备齐各种用品。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4.凡注射(处置)应按处置单医嘱进行。对过敏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后严格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如发生注射药物间反应或意外情况,立即报告院长,并及时进行处置。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处置)时要细心、准确,对病人要热情体贴,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剧毒药品与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类器械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消毒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清洗程序及消毒时间要符合要求,每周大消毒一次。 8.消毒和无菌物品须注明消毒或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须重新消毒或灭菌。 9.治疗室要储备一定的抢救药品,以及时抢救使用。
十八、分娩室工作制度 1.分娩室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方可进入分娩室。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分娩室24小时应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密观察产程(正常妇30分钟听一次胎心)并记录观察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院领导或上级医生。 3.分娩室所必需的用口、药品和急救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察产程,按规定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5.接产后接产人员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情况记录和出生证。 6.产妇产后应在分娩室观察1小时,无特殊情况送回病房。 7.分娩室内不准家属及其他无关人员入内,必须保持室内清洁,设专用清洁卫生工具,定期搞好卫生和消毒,进行细菌培养。 8.有传染病或有感染的产妇,分娩时应与正常产妇分别使用产床,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十九、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按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报告疫情,即甲类传染病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应立即报告,6小时内由预防保健科报防疫站;乙类传染病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 12小时内上报疫情,不得漏报、瞒报、重报、错报。 2.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甲类传染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发现暴发疫情应立即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疫情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病命名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 4.传染病报告登记表、报告卡及相关记录要准确完整,并按要求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存档备查,注意保密。疫情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检查漏报、迟报、错报情况,并进行校订。 5.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制度,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6.列入被消灭、消除或重点控制的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新生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特殊要求进行报告和管理。
二十、冷链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应按规定的装备标准进行配置,并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冷链设备必须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3.冷链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4.冷链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培训,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5.对冰箱、冰排速冻器、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要加强管理和正确使用。 6.爱护冷链爱护物品,做到清法、规范运转。 7.对存放疫苗的冰箱温度记录要每天观察、记录,冰箱、冰柜、速冻器中不得存放食物、肉类等。 8.对丢失、变买、损坏的的各种冷链器材,根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发的原始配发册照价赔偿。
二十一、预防接种卡、证、册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卡、证、册必须由实施接种者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认真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要规范,各项内容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2.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发,预防接种卡册城镇由接种点保管,农村由乡镇卫生院保管。 3.儿童迁移时,由寄居地的接种点或卡册保管单位将预防接种卡或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迁入地的接种点要主动向儿童家长索取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发。 4.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卡、证、册的核查和管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除的卡片由接种点另行妥善保管。 5.凡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户口不在本地的0~7岁儿童,要建立临时接种卡、证,并负责免疫接种。
二十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1.接种人员必树立安全注射意识,提高自身的责任心。 2.严格遵守安全注射操作规程。 3.对已使用过的注射器具做安全处理。 4.注射器具必须严格消毒,接种人员在注射前应洗手,注射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或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具。 5.减少注射器具滥用、污染,保证注射安全。
二十三、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 2.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责任制,组织合理收入,严格控制开支。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不符合财务开支标准和开支计划的要拒付。临时必须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3.根据工作计划,正确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计划,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上报会计月报、季报和年报表。加强经济管理,做好经济核算管理工作。 4.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务和债务,防止拖欠,避免呆账。 5.医院对外所有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 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经财务会计审核制单后,出纳付款结算。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出差或因公借款,须经院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账报销手续。 6.财务人员应和其它有关科室密切配合,管好本院一切财产。 7.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及时送存银行,编制日报表。收款收据存根及时复核,并签章。发现差错后能更正的立即更正,需要赔偿的应及时汇报领导,酌情给予赔偿处理。现金库存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8.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等均按财政部门规定办理。
二十四、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及时掌握本乡妇女儿童健康情况,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资料,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工作。 2.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3.定期召开村级例会,安排部署工作。 4.有计划地培训乡村医生或妇保医生。 5.要及时深入村级相关卫生组织检查指导工作。 6.积极宣传妇幼保健有关方针政策、普及妇幼保健知识。
二十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由护士负责管理,值班护士必须到床前向新住院病人详细、清楚地介绍入院须知。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注意通风,每天至少清扫1次,不得有垃圾堆放,每周五大清扫一次,禁止吸烟、酗酒和随地吐痰。 3.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必要时戴口罩。 4.病房陈设、室内物品、病员被服、用具等配给病员管理,出院时清点收回。病人要爱护病房的公共财产,损坏或丢失的高水平物品要照价赔偿。要节约水电,按时熄灯。 5.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员,不会客,并及时清理非陪人,在查房、治疗时,病人不得离开病房。 6.病人和家属应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医生的诊疗。
二十六、卫生院查痰点工作职责 1.乡镇卫生院查痰点负责辖区内及周围乡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痰检工作。 2.查痰点是肺结核诊断的初筛单位,凡痰涂片阳性病人或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需转至县级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 3.镜检阳性的痰涂片2日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确认,阴性涂片一周内应得到县级结防机构实验室的复验。痰涂片的转送方法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 4.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实验室须按要求做好痰涂片保存和各种资料的登记、统计、管理工作。
二十七、痰检室工作制度 1.痰检人员要树立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认真负责,正确检验每一份痰标本,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2.保持痰检室内外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开启窗户通风。 3.检查前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4.收到痰标本先查看是否合格,不合格者应要求重新送检,合格痰标本及时登记、检验,在24小时内报告检验结果,难以获得合格的痰标本时,也应进行细菌学检查,但应注明标本性状,以供分析结果参考。 5.严格按实验室规程进行操作。 6.痰检报告单上病人姓名、实验室序号及结果必须与实验室登记本保持一致。 7.按实验序号依次妥善保存近期3个月内的全部痰涂片,以备上级实验室复查。 8.废弃的标本和痰盒等污物须用专用的带盖法污物桶收集,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9.痰检工作台面应以5%石碳酸或期其它可靠消毒液擦拭,再用紫外线灭菌距离50cm,照射30分钟。 10.染色液的配制必须准确,以免造成检验误差,每次配制的染色液须先行试用,不合格者重新配制。备用的染色液存放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试剂瓶上标明染色液的名称、浓度和配制时间,做好配制记录,以备检查。 11.维护好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每次用毕后及时切断电源并擦拭干净,保证仪器性能的良好。
二十八、痰检室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ct) 1.送检的痰标本必须由痰检员亲自接收,不能让患者随意放置。 2.废弃的标本应及时投入带盖的专用污物桶内,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在敞口容器内。 3.废弃的标本每周处理3次,标本较多时随时处理,不得长期储留。 4.废弃的痰标本须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深埋或置于焚烧炉内加助燃剂彻底焚烧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池内。 5.检验结束后对工作台面等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再用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 6污物处理后及时进行登记,污物的名称、数量、处理方法、处理人员及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二十九、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操作程序 1.准备脱脂、洁净的新玻片,在左侧一端1/3处注明实验室程序及标本序号。 2.小心打开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茬端,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脓样部分。 3.在玻片右侧2/3处均匀涂抹约10mm×20mm大小的卵圆形痰膜。 4.待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应在10mm以上。 5.火焰固定(5秒种内火焰于玻片下通过4次)。 6.用洗耳恭听瓶滴加0.8% 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玻片。 7.火焰加热直至出现蒸汽,脱离火焰,保持5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持续加染色液,加热时勿使染色液沸腾。 8.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 9.倾斜玻片,沥去玻片 上的水。 10.滴加脱色液(5%盐酸乙醇),脱色1分钟。 11.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如脱色不彻底,重新步骤10。 12.沥去玻片上的水。 13.滴加0.06%亚甲蓝染液,染色30秒种。 14.沥去玻片上的复染液。 15.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洗去复染液,沥去玻片上的水。 16.将染色后的涂片置于玻片架上,自然干燥。 17.滴加镜油,使用10×目镜,100×物镜的双目显微镜观察。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它细菌和细胞呈现蓝色。 18.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所规定的标准报告结果。
三十、功能检查室工作制度 1.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各种b型超声等检查。 2.需做检查的病员,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不得缺项,对危重病员和外地病员,优先予以安排检查。 3.使用仪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器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有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解决,并要建立健全各种资料登记存档工作。 5.各种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认真执行仪器管理制度,注意防尘、防污,定期对仪器保养维修,按时检测,保证运转灵敏正常。各种仪器设备一律不得外借。 6.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7.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在室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 8.注意安全,下班前应关闭仪器开关,门窗加锁,切断电源和水源。有夜班的检查室,要严格进行交接班。
三十一、放射室工作制度 1.各项x线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2.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特检摄片,待观察湿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x线诊断要紧密结合临床,认真阅片,如实确准填写诊断报告。 5.全部x线照片都应由放射科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生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院领导批准外,应有一定手续,以保证归还。 6.放射人员应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8.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三十二、手术制度 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者,应有明确的手术目的和实际意义),并进行术前计论。凡较大或复杂手术,应由院领导组织计论。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手术适应症、指征及禁忌症;术式、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2.手术及麻醉医师,术前应详细检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项检查结果,充分掌握病情。 3.施行手术前必须征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经院领导批准执行。 4.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征象,均应及时准确处理纠正。 5.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择期手术),由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包括备皮等)。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用紫药水作好手术切口标记,必要时可协助手术室准备特殊器械。 6.除急症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负责医生填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麻醉人员应于术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核对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工作(药品、器械)。 7.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低年资住院医师(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专科工作五年、医士工作七年)可担任一类手术(普通常规中小手术)的术者、二类手术(中度难度较大手术)的第一助手;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一部分三类手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的第一助手。 8.手术室护士负责按时将手术病员自病房接进手术室,包括准备好的病历、x线片等手术必需物品及资料。 9.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麻醉方法等。术中医、护、麻醉人中要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密切配合,术后须认真进行三核对(敷料、器械、线卷)。 10.手术室工作人员和麻醉人员有责任把好术前准备关,准备项目不全者,应向手术医师提出意见,采取补救措施;缺少重要项目可能影响手术安全及效果者,有权拒绝手术。 11.术者负有组织与指导全部手术过程,保证手术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责任。其他人员必须听从术者的指挥,各行其职,不得失职或不按规程办事。遇有特殊情况依据性质分别由术者与麻醉师负责。 12.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院领导报告,以便及时组织抢救处理。 13.护士应根据手术的性质,作好手术病员回病房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病床、各种治疗器具(输液架、吸引器、吸氧设备、胃肠减压器等)。 14.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术者待病人麻醉清醒及病情允许后亲自护送病人回病房,并分别向值班医师、护士详细交待手术和麻醉情况,病情、用药及注意事项,交接完毕后方可离开。 15.手术医师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整填写“病理标本送检单”,及时将标本送检。同时,要及时如实完成手术记录。
一、就餐:
1、所有就餐人员一律凭饭菜票就餐,一律不欠款,不赊账。
2、食堂工作人员除杀猪共同就餐外,不准另开小灶。为确保饭菜的安全,值周班级组长要对食堂负责。
3、食堂工作人员的亲属一律不准在食堂就餐。
4、不准以现金或其他形式出售食品和未加工物品。
二、工作纪律规定
1、售饭菜时对老师、学生一视同仁,认真收票。
2、行为举止语言文明、态度和蔼,严禁与学生争吵。
3、有问题及时向食堂负责人反映,不准翻弄事非,制造矛盾,影响团结。
4、保管、采购要坚持原则,坚持物品领用和采购制度,遵守财经纪律。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作息。
6、有下列情行之一者,除处以经济处罚外,一律下岗或解聘。
①故意损坏公物的。
②故意不收或少收饭菜票的。
③造成严重浪费的。
④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
⑤私分偷拿食堂物品的。
永兴中学食堂财务管理
一、食堂收支统一由学校总务处单独建帐核算管理。
二、饭菜票价的定价或调整,由学生食堂管理员召集有关人员参照市场物价商定。
三、支出票据核销,必须是售主出据的并有售主签章的购物依据,经食堂保管核实验收物品后签章,再由食堂管理员审检签字报销。否则不予报销。
四、大额购置,需由组长拟计划,食堂管理员批准后再行采购。
五、饭菜票由伙食总务主任统管,根据销售量清点加盖印件后交食堂卖票员每月核实一次。
六、伙食帐务每期末结算,作出结算报告并公布。
一、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全力做好炊事工作。
二、任劳任怨、大公无私、勤俭节约、工正廉洁、讲究卫生。
三、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提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四、按时上下班,不早退、不迟到,上班不干私活。
五、服从安排,不拈轻怕重,对工作积极主动,高度负责。
六、爱护公物,自觉维护集体利益。
七、提高警惕,严防偷盗事件发生。增强个人工作期间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永兴中学食堂卫生制度
一、个人卫生要求:衣着统一卫生,服装勤洗勤换,勤剪指甲,进入岗位前先洗手。
二、食堂用品用具随时保持干净,存放整齐,用完后及时清洗分类存放。
三、择洗菜后立即清扫,每餐饭后及时清扫室内外卫生,垃圾不得过夜堆放。
四、注意食品存放保管,加盖防护,严防污染、霉变或腐烂。
五、随时注意消灭蚊蝇、蜘蛛、老鼠。
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改进机关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办公费用的开支,特重申如下管理制度。
一、考勤制度
1、每个员工都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无故旷工。在工作中严肃认真,不得在办公室开玩笑、大声喧哗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科室要指定兼职考勤员逐日进行登记,考勤表须填写清楚,不得弄虚作假,任意涂改。
3、员工因病、事不能上班,必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半天由科(队)长批准;半天以上、二天之内由主管领导批假;三天以上,由经理批假。每月事假不得超过三天,超过三天者,事假都不计发工资。未经办理请假手续的视为旷工,按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处理。
4、员工请探亲假、产假、婚假、丧假等法定假按有关规定执行,但须有本人申请,经所在部门领导同意,到办公室办理手续后方可准假。未办理手续视为旷工。
5、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得影响本职工作,学习期间应办理相关手续。
6、上班时间因公外出,须向办公室报告外出地点和所需时间,以便工作联系。
二、通讯管理制度。
通讯保持畅通,(8:00—22:00)期间手机不得关机。若确因手机没电而关机,须告知办公室所在地点和联系办法(联系电话)。如每月因关机而无法联系超过两次,则取消当月的话费报销
三、办公电脑和打字复印的管理。
1、邵阳公司机关已基本将办公电脑配备到各部门,本部门须加强对电脑的维护管理,严禁外来人员操作使用办公电脑,不得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更不得上网聊天,否则撤除宽带网。
2、做好本部门电脑及储存资料的备份和防盗工作。
3、以后各部门的资料、表格由本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打印,取消所有原在其他商业性打字复印店记帐打印各种资料表格。否则,其发生的费用自行负责。
四、车辆的使用管理制度
1、车辆使用范围:小车主要保障领导用车、重要经营活动、陪同上级检查、业主考察、财务取存款及必须用车的紧急情况等。首先保证主要领导用车,其他领导及科室用车一律由办公室平衡高度,摩托车主要保证工地巡查,办案及财务接送款等。其它用车须经领导批准,办公室统一安排调度。
2、小车使用实行申报制度。领导长途用车,原则上应提前一天通知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安排。科室长途用车必须报请主管领导批准后,办公室再根据车辆情况适当安排派车。
3、个人不得私自用车,特殊情况私人用车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并按出租标准(1.6元/公里)收取用车费用。
4、承接任务长途用车须先交费后用车,(只收取成本费),否则由出车司机收回。过桥、过路费、司机住宿费公司概不负责报销。
5、项目部用车须经主要领导批准,由办公室安排派车,长时间租用车(半月以上),所有费用由项目部负责(其中包括司机的工资)。临时长途用车、过桥、过路费、耗油费、司机的住宿费和差旅补助等由项目部负责。市区内短途用车,按10元/小时计费,超过一时,不足两小时的按两小时计费,以此类推。
6、所有车辆维修均按实报销,一般维修须经办公室同意,到指定地点修理。大修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同意修理的票据,须有结算清单。版权所有
7、小车耗油,红旗为16升/100公里,桑塔纳为14.5升/100公里,摩托车为50升/月,小车司机补助为0.12元/公里。
8、定人、定车,所有车辆须专人驾驶,不得私自转借或带学徒。若需外借须有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否则,发生肇事、丢失、损毁等一切费用由定车司机承担。
以上各条,望自觉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邵阳公司
二oo五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重申管理制度
发:邵阳公司领导、各科室(队)
打印18份
湘四邵(2006)第04号
××××公司××公司财务报销制度
××公司所属各科室:
为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各部门的报销程序及规定,使财务管理到位,现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版权所有
一、备用金及借款的管理
1、公司职工因公借款,必须写明借款事由,经主管财务领导签字后,方能办理借款手续。
2、借款的报销必须在办完公事后的15天内凭费用支出单据到财务科及时冲减借款或报销。
3、备用金及借款原则是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二、报销的有关规定
1、职工出差补助标准执行《××××公司差旅费报销文件》。
2、职工出差返回后,及时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按规定的时间(15天)及审批手续到财务科报销或入帐。
3、职工在市内公差,只报销公交车票,无特殊情况,不得报销出租车票。
4、为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对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必须要先请示后开支,业务开支要及时入帐报销。
5、各种票据的报销,必须由经手人、证明人以及各部门分管领导审签后,报财务主管领导和经理批准并签字后,方可报销。
6、如公司资金紧张,各种票据也须在15天内到财务科先入帐。
三、原始凭证审核
1、财务科对各类报销单据和发票要严格审核,各种报销发票收据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
2、各项报销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分管领导,主管财务领导和经理签字,财务科方可报销。
【关键词】财政税务制度 企业 财务管理
财政税务是国家收入的其中一个项目,由于其所占比重较大,已经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税务是国家依靠自身的力量强制从社会财富中获得一部分收入,是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运行而收取部分费用,以应对公共开支,保障国家机器有序运行。财政税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将财政税务的收取、分配、支出进行制度化的管理,从而使得财政税务的运行变得合理高效,有利于国家管理财政税务的方方面面。
财政税务不仅仅扮演着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还承担着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职能。财政税务的收支作为财政政策的主要部分,通过税收制度的政策调整,达到控制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效果。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市场参与主体造成重要的影响,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
一、财政税务制度改革的概述
所谓的财政税务制度,就是将财政税务的一系列发挥作用的过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种法律约束力,从而要求被约束者无条件遵守,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谐。财政税务制度包括了税收征收的管理规定、课税标准以及各种与税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这一制度集中反映了纳税人与国家税收机关之间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所以需要充分保障税收制度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从而避免了各种可能引发问题的情况出现。同时,财政税务的收支也是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的手段,通过对财政税务的收支调整能够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从而成为国家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具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了很多的新模式,在新情况出现的背景下,需要不断调整我国的各种财政政策以适应我国出现的宏观经济新变化的情况。同时,国家的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市场参与主体――企业的变化,在国家调整财政税务制度的过程中企业也会调整内部财务制度,以适应这些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作出合理的税务规划,从而达到合理降低企业纳税支出,进而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的目的。所以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会对国家的经济状况造成影响。
二、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在考量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时,需要充分分析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影响主体,然后再依据影响主体考量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起的问题。财政税务制度作为一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的制度,不仅涉及到财政税务制度的规划主体政府,还会深刻影响到财政税务制度的服务主体企业。财政税务制度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还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税收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成本,是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状况的。税务制度的变化,意味着相应的课税方法和课税数目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得企业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不断调整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降低税收等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同时,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发生改革之后,会对市场形成一种政策导向,使得企业内部的相关制度发生变化,比如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等。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活动,影响着企业高层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通过层层递进的关系,从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到微观主体的内部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的影响机制,而这种一整套政策传导机制会形成双刃剑的效果。如果政策所引起的问题不能很好的估计,将会引发系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2.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容易引起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加大企业的经营压力
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作为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由于存在着政策传导的机制,对于政策的影响拥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这就使得政策的传导存在着时滞性。这种政策传导存在的时滞性就会对企业的成本构成上涨的风险,由于国家改动了原本的财政税务制度,而企业存在着一种行为滞后,使得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国家政策的变动做出充分的了解,从而存在着违反财政税务政策的风险,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由国家财政税务政策改动引起的滞后性,导致了企业在从事相关经济活动时,付出了额外的经营成本,当然这种成本包括对内和对外的成本。
当然,企业成本的增长还来自企业管理成本的增长。由于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改革,通过政策传导机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制度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会对财政税务制度的变革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这种调整,需要依据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程度进行,由于财务管理活动本身的严谨性,所以在调整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将很多的具体操作细则进行调整,同时一些财务管理的机构或者人员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些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造成了短期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如果遇到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更严重的将会导致企I破产倒闭等状况出现。
3.财政税务制度改革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人员的培训成本
国家财政税务制度改革过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将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下影响最为直接的企业部门。税务活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最为重要的一项,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都会对税务活动给予重视,投入一定比例的人力和物力对企业的税务活动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从而形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正面的影响。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危机主要来源于税务活动的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了财务方面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导致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经营费用,并且承担着企业信誉损失的风险,无形损失也会影响企业的今后发展。
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调整之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作出及时的调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自然需要调整,同时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重新调整。由于我国企业现今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有限,总体上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而且存在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导致企业招收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符合专业需求,在后期严重影响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对这些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国家财政税务政策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加大投入在人员招聘或现有员工的培训上,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内部人员培训成本,同时还需要承担企业在培训之后员工跳槽的预期沉没成本。
4.财政税务制度改革影响了企业内部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
财政税务制度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制度规定下对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日常活动的长期规范,进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发生改变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对这种国家层面的政策变化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会促使企业的决策层调整原本的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达到基层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相适应的目的,以减小由于这两种制度冲突而带来的企业的成本增加。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变化之后,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制度的变化,已达到所需达到的政策指导效果。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交替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难免会存在思维转换的困难,从而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人员正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制度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设立一个缓冲期,以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一个时间段的缓冲,适应这些政策的变化。
三、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1.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要充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首要任务。企业在涉及财务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带来的冲击。这就要求企业决策机构在审议财务管理制度规划时,需要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具有政策弹性,能够依据现实经济政策的变动及时调整,以充分适应现实经济状况的变化,使企业的政策成本降到最低。企业要想制定具有政策弹性的制度,需要企业决策者具有能够掌握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能力,通过这种了解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的能力,及时对国家政策的调整做出有效的政策预期,从而能够降低政策滞后性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
现实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虽然呈现出不可预测的性质,但其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存在的,也就是存在着宏观经济情况的基本运行规律,只要能够认识到这种规律性的存在,就能够存在着对国家政策总体方向的判断,从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层面及时的做出调整。同时,完整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有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在财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和运行环节进行层层把关,及早发现风险因子,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降低企业的不必要损失。尤其是在这种国家政策变革的时期内,由于企业内部需要调整相关政策,导致出现风险的机率上升,企业内部需要充分做好危机应对的准备,以防危机出现。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在财务方面的职业训练,在理顺财务管理范围和部门关系之后,财务管理技能的提高也是重要的方面。在之前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成本分析时,提到了企业总体上不能够足够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而专业化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企业需要充分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力,才能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可以建立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定点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调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相当重要,只有在企业员工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企业员工才会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努力完成好自身的工作。而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严谨性要求较高,只有员工能够保持好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
3.建立企业内部完整的财务管理机构,增强对财务管理的掌控力
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在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执行机构来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高效有执行力的财务管理机构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内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在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而@种管理机构的存在能够从财务管理的方面统筹协调整个企业的运行,确保企业内部有效有序的运转。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能够统一将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的制度落实到地,也能扮演财务信息转运的角色,将各种财务信息提供给各个部门决策使用,可以充分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也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进行,有效防止企业的财务风险。
4.更新企业内部员工的观念,从而适应改革变化
在国家财政税务制度改革之下,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就给予财务管理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企业要在日常管理中重视财务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机制的约束力对常规的财务活动规范秩序,同时能够规避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在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进行财务开支,要建立费用开支的审查机制,对于各项费用开支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观念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国家财政税务制度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从而能够适应制度变化,使得制度变化不会影响企业内部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昀.试析营改增税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124+175.
[2]聂亦慧,郭世超.营改增税务改革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5:133-134.
[3]王红敏.浅谈“营改增”税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J].财政监督,2014,26:71-72.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深化和改革,各行各业中的财务管理制度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的财务制度,我国政府也开始将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地规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随着我国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和制度来提高我国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将今后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进行多方面的基础准备工作。
一、原收付实现制下,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
在原来的收付实现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在很多情况下都被其他的概念所混淆,这样就导致当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下降,将二者混为一谈也会催生出很多的问题。在原来的收付实现制度下实现预算管理的流程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所以很多财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会有很大的压力,对于每个数据的精准性要求比较高,也会使得时间增加精准度下降。如果出现了应对难度大的问题就会给事业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正常的资金运转,这样也使得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公信力降低,减慢了事业单位向前发展的速度。
(二)预算会计核算更重点关注收支核算
事业单位中进行财务管理的效果主要是看投资与回报的比重,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投资都输属于公益性质的,就是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资金的回收效果上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有些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会计核算更重点关注收支核算,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结果,资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有效地控制,进而产生了很多的浪费。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对资产进行盘算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都不能达到基本要求,在对资产的控制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工作效率也没有保障,在使用资金和清算工作中没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记录,导致最终的财务报表比较混乱,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权责发生制下受到的影响和转变
(一)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及挑战
当新制度被制定和颁布出来之后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发挥出新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在进行制度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制度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很多时候政府在制定相应计划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制度的落实而忽视的制度的实践效果,所以当改革在进行时需要将制度进行有效的落实,通过对可行性的检验来保证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有效管理。一种新的财务制度的出现就是对财务核算工作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需要他们在更加认真和复杂的管理模式下进行自己的工作,所以需要他们增强核算技术的过程中也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需要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综合水平
政府将财务信息公开有助于社会公平,也能有效地将权利放在制度的笼子里,增强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公信力。通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缩小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群众的监督和共同管理增强财务运算的科学性,财务管理是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发展核心,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事业单位出现问题的各种因素。事业单位的资金链稳定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财务不稳定情况需要进行提前分析和控制,将财物管理的工作进行层层的安排,将每一个板块的负责人进行确定,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政府的会计制度改革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事业单位中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三)全面改革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与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关系密切,作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事业单位必须要将其与资金管理放到同一个位置上。我国事业单位架构比较复杂,人员数量比较庞大,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预算管理工作做到位能够避免很多的问题,也能够有效地将工作人员的权责进行统一,这样才能满足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也能使得事业单位中支出的每一分钱都是得其所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期望,也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好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新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积极影响,作为事业单位需要抓住机遇,解决当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能够对预算机制、成本管理、收入和资产核算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在制定财务报表时要合理、强化财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和优化财务风险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财务管理水平,使政府会计制度健康顺利的推行,推动我国政府会计事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守岚.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8(26).
[2]王庆东.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9).
关键词: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改革;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02-02
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管理水平以及效率的高低对于医院获取的利润高低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新要求,会计制度改革正逐步深入,只有从全局出发,对可能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医院的财务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及其影响进行了具体论述,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会计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这一举措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医疗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工作在其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医院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收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有助于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首先,会计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医院财务编制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多种监管和控制工具的作用,促进医院激励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医院财务工作的规范性[2]。其次,会计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管理力度,对每一个财务管理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并加以约束。再次,有助于降低各项医疗业务的成本投入,提高成本控制管理的效率,有效规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为医院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各项资金的流通方向进行合理分配,并综合利用各种途径来筹集资本,充分结合医院管理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对财务管理的不同内容以及资金的流动进行管理和控制,降低医院的成本投入,提高其经济收益,为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生产和发展的机会提供可靠保障。如果医院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将会取得重大效益[3]。一方面,能够对医院中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优化,提高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实现对各种资金的全面调控,充分发挥医疗储备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中的各种财务关系进行调节,为客观评价医疗改革的成就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具体影响
(一)企业财务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发生了变化
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医院财务管理首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基于这一点我们可知,医院的发展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事实上,医院财务管理所需要遵循的各项准则都能够在新会计制度中获得明确依据,这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融合到新会计制度中了,全球最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思想被融入其中,其实用性和指导性都非常突出。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的有关要求进行,应始终坚持科学的价值分配原则,妥善处理医院各部门间的关系,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助。
(二)实现了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创新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其不但能够应对以往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度,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更具系统性,从而满足当前医院发展的实际需要[4]。除此之外,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给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能够从侧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从财务制度入手,加强创新,能够保障医院会计制度不断完善。
(三)加强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依托于以往的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与修正了诸多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医院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如此,新会计制度对各项内容做出的进一步细化规定,可以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更深刻地理解工作,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而使得医院领导的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准确进行财务管理的定位,从而全面提高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积极转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
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制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医院才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医院已经加快财务管理改革工作,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是医院领导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医院内部的财务操作能够实现统一化,全面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二是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水平。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为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应不断健全内控制度,促使内部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从思想层面入手,改变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医院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使得医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
(二)培养一支专业性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离不开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而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则离不开全院员工的支持。因此,在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培训工作,使得财务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二是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化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得医院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三是从外部引入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充实到现有队伍中,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信息系统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引入,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会计账户、财务报表等都应该在信息系统下操作完成。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下,工作效率与准确度将得到大幅度提高,相应的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在信息系统的作用下,各项财务数据能够得到深入分析,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都有所提升,能够实现财务资金管理的统一,并未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
参考文献:
[1] 田立启,李江峰,贾卓霞,等.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3,(10):49-53.
[2] 王振宇,蔡战英,金玲.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对浙江省15家省级医院部分财务指标的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3,(38):59-61.
[3] 范萍,仝茜煜.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简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3,(29):63-64.
关键词: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财务管理;影响;策略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张和多元化发展,高校的会计核算环境越来越复杂,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高校新形势下管理的要求,改革的呼声不断。2009年,财政部会计司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变化有: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基建账并入“大账”;完善了报表体系;调整了收支类会计科目,并要求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等。从改革内容看,此次改革力度较大,在会计核算基础和内容、资产折旧、会计主体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和创新,这也必将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就新制度将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如下:
一、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将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
(一)对财务部门职能产生的影响
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全面不真实,财务部门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上。新制度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要求财务部门不仅要进行事后的会计核算,还要同时具备资金筹集、财务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以及对经济业务监督管理的能力,要从单一的部门职能向综合多元化部门职能转变。
(二)对预算编制体系的影响
一直以来,高校的预算只是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为模板进行的预算管理活动,不切合高校具体情况。新制度在会计核算上要求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并行设置,并要求预测应收、应付项目和基建的收支情况,将基建和行政账户合并预算。这种制度的改革就增加了预算制定和执行的难度,对预算体系也产生较大影响,需对预算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对预算编制程序和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精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新制度对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各期的收支情况,在计量当期收支时,以会计业务的性质为标准,对应收业务确认为本期收入,应付业务确认为本期费用,转变了高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后核算模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核算前要做好各项收支的预测工作,同时要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以保证全面准确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支。
2.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对以前年度进行追溯调整,这是此次改革后会计核算工作的难点,而新制度在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年限和折旧率的选定上未统一,也未出台具体的链接细则,因此,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是繁重且复杂的工作,涉及部门多、难度较大,核算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进行清产核资,还须借助资产管理软件管理资产信息并自动计提折旧。
3.此外,新制度将基建账并入“大账”,这就要求对原有基建科目进行清理和合并,而新制度还未出台过渡的相关细则,在进行基建账的会计核算时难度也较大。
可见,新制度在会计核算方面要求会计科目设置更细、核算内容更广,更直观体现与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联系。
(四)对高校融资产生的影响
新制度不仅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还要确认以前未确认的隐性负债,如贷款利息。改革后,高校的账面资产价值必将大打折扣,负债也会因隐性债务的确认而增加,资产负债率必然上升,从而降低银行对高校还贷能力的评估,最终影响高校的再融资。
(五)对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影响
新制度增加了财务工作的难度,必然也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圆满完成高校新旧会计制度的链接,除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基本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和学习能力外,还必须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制度内容变化,改变长期以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工作流程和思维习惯,不断积累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工作经验,使新制度顺利在全国范围实施。
二、控制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新制度在改革力度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仅体现在会计核算的变化上,也体现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改革涉及面广,要求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转变,因此,高校各级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真应对改革,从思想上认同改革、行动上支持改革,只有得到全院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改革才能顺利开展。
(二)加强预算控制工作
新制度强化了预算控制作用,因此,各高校要加大预算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强业务培训,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体系,使预算从编制到执行都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控制,使预算工作更严肃更科学。
(三)采用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果单靠人工来管理数据和计提折旧,不但工作量很大,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因此需要借助资产管理系统,每月自动提取折旧并生成凭证和有关报表,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不断完善具体操作办法和工作流程
另外,伴随新制度的改革,高校必须陆续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如预算管理制度、基建账务处理流程、折旧计提的具体操作办法等,来全面配合新高制度具体实施。
(五)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三、总结
新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是高校近年来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后的一次重大改革,内容涉及广,牵涉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高校上下同心,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新制度内容并付诸实践,才能顺利推进改革。(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S].1998
一、河南支付制度改革的实践
2010年以来,河南省选择宜阳、息县、武陟等县级医院,开展支付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医疗质量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优化了医疗费用结构,药占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补偿比明显高于全省县级医疗机构平均水平[4]。
(一)建立新的医疗服务责任体系
因专业分工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委托关系问题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广泛存在[5]。为此,河南省在支付制度改革进程中,借用委托理论的核心思想,依据各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职责和掌握、获取信息的优势,重新厘清了政府部门、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和患者四方责任主体之间的委托和职责关系(见图1)。1.政府部门。“坚持公益性改革主线,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决定了政府部门在维护居民健康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其根本宗旨是通过协调各相关责任主体的关系,满足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全体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6]。结合这一特点,河南省在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将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责界定为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利益协调人,医疗卫生政策、标准的制定者和居民健康的保障人。2.医保经办机构。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购买人的地位逐步确立,主要代表政府部门和患者为居民购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是政府和居民的人,又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委托人,具有双重委托责任,除了管理医保基金、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外,还要承担与医疗服务机构协商确定医疗服务质量标准、资金支付与管理办法、医疗服务考核与监管等职责。3.医疗服务机构。主要职责是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管等,为居民提供规定数量且符合质量要求的医疗卫生服务。4.患者。患者处于整个医疗服务责任体系的核心地位,既是健康的委托人,又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终享有人。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新的责任体系中强调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获得有质量保障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建立核心购买机制
新的医疗服务责任体系要发挥作用,有赖于内在运行机制的科学设计。在厘清各方职责关系的基础上,河南省探索建立了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购买机制,包括质量保障机制、价格谈判机制、绩效支付机制、综合监管机制和信息化管理机制(见图2)。1.质量保障机制(1)质量标准的制订。按循证医学的实施理念,河南省组织省级专家开发了《农村常见百病诊疗规范》,并指导项目县成立医疗技术专家,共同讨论、制订适合县域实际的本土化临床路径,提交县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修订完善,经县合管办和省级医疗技术专家审定后开展实施。定点医院充分参与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保证了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与传统意义的临床路径不同,河南省创造性提出了一个病种三套路径的改革思路,即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按病情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分别制定出每个病种的A、B、C三级临床路径,A组为基本诊疗组,B组为复合诊疗组、C组为特殊诊疗组,确保了单病种患者的全覆盖[7]。为便于医护人员规范操作,同时让患者获得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除了制订医师版临床路径质量标准外,还分别制订了护理版和患者版临床路径质量标准。(2)质量标准的执行与控制。为确保医护人员严格遵循质量标准执行,按医疗服务质量全程管理的理念,在临床路径的纳入、退出或跳转以及出院审核等方面制订了严格的控制标准。经诊断符合A组的病人由当班医生直接纳入;符合B组的病人经科内会诊后,由科主任审核确定;符合C组的病人,经院内或院外会诊后,由业务院长决定,并报县合管办审核备案。对路径之间的跳转,须由上一级医师赋权后方可执行,完成所有标准化操作后才能出院,确保为患者提供符合质量标准、适宜的诊疗服务。此外,依据疾病发病规律和大数法则,从总体上设定纳入A组、B组和C组的控制比例,纳入A组的病例比例平均控制在70%以上,纳入B组的病例比例平均控制在20%以下,纳入C组的病例比例平均控制在10%以下。2.价格谈判机制(1)价格形成。组织同级试点医疗机构按过去3年单病种的发病情况,在综合考虑临床路径质量标准、现行收费水平和物价变动的基础上,分别测算各病种A组、B组和C组的定额付费标准,并征求各方意见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同级医疗机构比较,确定最终的价格水平。(2)价格谈判。县农合办组织医疗专家根据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和成本测算结果,与试点医疗机构就临床路径下具体服务项目和A、B、C各组付费标准、控制比例等内容进行多轮谈判,最后确定各病种的具体临床服务规范和服务价格,共同签署服务合同。3.绩效支付机制(1)资金支付管理。按病种分组管理的理念,结合医疗机构往年疾病病例诊治情况,以及A组、B组和C组控制比例,总体测算年度资金需求量,由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签定管理合同,按“预付+按季度考核后继付”的资金管理模式支付医保基金。一般按合同约定,年初先预付30%~50%,以减轻医疗机构垫付资金的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结余分配。遵循“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鼓励医疗机构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4.综合监管机制(1)制订监管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综合考虑医疗服务质量、费用控制、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和患者体验等重点监管内容后,利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筛选确定监测指标,形成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标准体系。(2)开展多主体监管。河南省在支付制度改革实践过程中,创新性提出了以同业监管为主体,第三方监督、需方评价、行政问责四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同业监管包括内部同业监管和外部同业监管,内部同业监管主要指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首席质控员”制度,形成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医生、上级医生对主管医生的三级医疗质量审核系统,将质量审核控制权交给医疗机构;外部同业监管主要指保险经办机构按合同约定,通过聘请或购买咨询服务,以合同形式成立相对稳定的独立专家组,对定点机构开展定期质量审核与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支付相挂钩。第三方监督是直接对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的改革实施监督组织,遵循“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购买服务、绩效管理、支付审核等实行全程监督,其主要特点在于监督者独立于利益之外,在制度上保证了监督的公正性。需方评价主要是以定期抽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收费、质量的满意度,用以评价医疗机构改革成效。行政问责主要指建立问责制度,明确问责条件、程序、处罚措施,强化问责约束力,包括单位法人对分管领导问责、分管领导对责任科室负责人问责、科室负责人对主要责任人问责等。5.信息化管理机制河南省首次尝试利用计算机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将诊疗过程、支付系统与计算机程序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各个科室、医生的诊疗行为,包括增减的诊疗项目、用药和诊断结果等,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同时设置了抽查、审核、通报、公示等功能,对医生行为的监管由传统的事后转为事前和事中,保证了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二、对医疗服务管理方行为的影响
(一)对医保行为的影响
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医保经办机构由原来的被动买单人转变为医疗服务的战略购买者,代表政府和患者实现对医疗服务的主动、有效购买,其目标由原来单纯以控费为主向控费和提高质量转变。通过调研访谈发现,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1.监管方式的变化(1)由外部非专业监管向专业化监管转变。医保经办机构由于受专业条件限制,靠自身力量很难对医疗机构实施专业性监管。因此,在监管方式上,河南省探索将监管的责任下放到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自律性作用,实现监管端口前移,提高监管效率。(2)由全面普查式监管向重点抽样式监管转变。以往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往往采取全面普查的方式,工作量大且繁琐。改革后,医保经办机构只需抽点病例即可,将监管重点更多地放在纳入B组、C组患者病例,降低监管工作量。(3)由传统纸质监管向信息化监管转变。当前,河南宜阳、息县等医疗机构开发试行了电子病例管理信息系统,将开发的病种临床路径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从信息系统上能清晰地看到每名患者、每名医生的路径执行情况,实现了医疗质量的信息化监管。尤其是息县,在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搭建了医疗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各层级管理人员可根据监管的需要,通过在线信息系统看到每个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执行情况,还可在线对每名医生诊疗规范性、用药合理性等进行适时监控,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规范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诊疗行为。(4)由传统监管向购买监管转变。为提高监管质量和效果,宜阳等试点县试行了购买监管的理念,由医保经办机构以合同的形式,明确监管的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及结果委托专业机构和人员提供专业化监管服务。(5)由后付制资金管理模式向预付制转变。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年初签定的服务合同,通过预付+继付的形式支付医疗服务机构资金,有效提高了资金管理水平。2.监管内容的变化(1)监管标准更加规范。以往的监管更多依靠监管人员的执业经验,虽有服务质量标准,但大多难以落实,且难以量化和考核,导致监管的主观性较大。而目前,针对每个患者都有明确规范的诊疗路径,监管人员只需按既定的服务标准逐项核实即可,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2)监管方向发生改变。在按项目付费方式下,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受利益驱使,往往会催生过度医疗。而在定额付费方式下,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为自身利益考虑,会千方百计减少服务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医疗服务结余,从而容易导致服务不足即服务缩水现象。支付方式的转变,使监管的重点由过度医疗向服务缩水转变。(3)监管重点更加突出。由于每种疾病都有A、B、C三套临床路径,且A组和B组临床路径都是定额付费,只有C组临床路径是按实际费用结算,因此,对医保经办机构而言,对纳入A组、B组临床路径的监管应更多地关注诊疗项目增减、路径跳转等是否符合诊疗规范;而对纳入C组临床路径的监管,应更多地考虑纳入标准和服务项目是否符合诊疗规范。3.监管结果的变化(1)转变了医保经办机构的角色定位。通过对成本测算、价格谈判、服务购买等关键环节的参与,增强了医保经办机构作为购买方的话语权。以往医保经办机构只有事后监管权和资金审核支付权,对医疗服务过程的主动参与较少,通过支付方式改革,医保经办机构战略购买者的角色逐步确立,成为真正的居民健康人,通过与医疗机构进行谈判协商和服务监管,确保为居民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2)增强了基金管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往医保基金之所以结余较多,是因为对未来基金运行的不可预知。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后,基本可以测算未来一段时间的基金需要量,从而对基金进行很好的调配,增强了基金管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3)提高了监管效率。与以往相比,监管工作量大大降低,特别是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以来,监管人员可以在线调取医疗机构每个科室、每名医生对任何一个患者的诊疗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
(二)对医疗行为的影响
增加了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1)更加重视与医保经办机构的沟通协商。随着医保经办机构战略购买者地位的逐步形成以及以结果为导向的监管方式的确立,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行为。医疗服务机构越来越重视与医保经办机构的沟通和协商,协商重点主要涉及病种质量标准、价格谈判、监管指标、支付方式等方面。(2)更加重视患者沟通和患者满意。支付方式改革后,试点医疗机构开发了患者版临床路径,向患者详细说明诊疗服务项目、程序及费用情况等,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同时对医生行为也起到监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患者知情权得到体现,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2.规范了医院内部运营管理(1)建立了分层分级管理体系。通过医疗责任的逐级下放,实现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医生的分层分级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内部医疗质量的监管和结余分配两个方面,有利于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和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2)制订了本土化临床路径。当前,传统临床路径管理普遍存在着路径依从性差和符合度低的问题,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即使制订临床路径,医护人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很少遵从,还是凭借经验操作。河南省在支付制度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在遵循循证理念的基础上,由医疗机构各科室人员自己制订临床路径,经上级专家审核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径实施的依从性。调研发现,河南宜阳县医院临床路径执行的总体符合度在85%以上。(3)实现了诊疗行为的信息化监管。试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反映,将临床路径纳入计算机管理以来,对临床路径的依从性大幅提高,诊疗的随意性也得到了控制,过度医疗和服务缩水现象得到了有效遏止。(4)实现了服务结余的自主化分配。参照医保经办机构对医院“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医疗机构内部也建立了相应的分配政策,鼓励科室医护人员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并将结余部分在医院与科室之间、科室内部医护人员之间按比例分成。访谈发现,患者纳入临床路径较多的科室,医护人员收入明显提高,有效调动了医护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讨论
河南省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建立了新的医疗服务责任体系,二是设计了关系医保、医疗两大责任主体核心利益的购买机制,从而有效调动了各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一)对改善医保经办机构管理的启示
关于功能定位。在新的医疗服务责任体系中,医保经办机构要转变原有的功能定位,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参保者的人,核心职责是为患者购买有价值的医疗服务,特别是要化被动支付为主动购买,全程参与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制订、价格谈判、医疗质量监管和费用控制等关键医疗服务环节,从事后监管向事前和事中监管转变,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主动、有效购买。2.关于监管方式。医保经办机构要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优势,扬长避短,把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的医疗服务通过自律性监管(同业监管)、购买监管及第三方监管等形式委托给专业机构和人员管理,清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管理风险;集中力量做好政策协调、方案制订和资金支付管理工作,从而提升宏观管理水平。3.关于基金支付。医保基金是一个“蓄水池”,会随着筹资水平的不断攀升而逐年增加。如果采用后付制形式,在造成医保基金大量沉淀的同时,会增加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转变付费机制,采用预付制和提款报账相结合的形式,才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轻医疗机构和患者经济压力。4.关于激励措施。当前,经济激励仍是有效的激励手段之一。作为医保基金的管理者,必须加强资金的支付与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支付的杠杆作用,通过资金支付来规范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行为,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适宜、价廉和有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
(二)对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的启示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医院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众所周知,21世纪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最重要的就是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而吸纳人才最为直接有效地办法就是通过薪酬吸引,这也就意味着薪酬制度在医院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制度改革以推进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实力。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人才不流失最重要的方法,因此为了研究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的办法,必须从研究医院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入手。在下文中主要介绍了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其薪酬制度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对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二、医院薪酬制度
1.薪酬制度的概念
薪酬制度是整个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来说,薪酬是指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员工对企业所作出的价值支付相应的酬劳,而薪酬制度就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薪酬分配的管理制度,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薪酬制度是一种公平的商业交易活动。薪酬制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医院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医院薪酬的作用
医院薪酬是在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提供服务之后所得到的一定的经济补偿,是对工作人员的服务的肯定,只有这样劳动才可以继续进行。一方面,医院薪酬是对医护人员相关工作的肯定,对其所付出劳动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薪酬的高低对医护人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为了得到更高的薪酬不得不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这就使得医院在良性循环中进行发展。
三、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
随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相比之下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于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这提示了我们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制度是一种常见的薪酬管理制度,简单的说,薪酬激励制度主要是对那些表现较好的员工提高薪酬以表奖励,并对其他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因素。企业利用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使员工更好的投入工作。而目前我国医院的薪酬管理中,很少缺乏这种激励机制,这会导致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导致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不高,这对医院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不好的影响。
四、医院薪酬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医院薪酬和医护人员岗位安排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疗水平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于医院来说,需要更加精细的划分医院中的岗位,这就意味着医院需要大量引进专业性人才,而众所周知,吸引人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薪酬。医院设的岗位越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就越强,相关人才就越少,并且对薪酬的管理要求也越高。也就是说,医院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需要引进专业性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而为了留住相关人才,医院必须提出供足够具有吸引力的薪酬,这就需要医院对目前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2.医院薪酬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自我评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之一,绩效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企业一段时间内不同岗位中不同员工所取得的绩效进行相关管理,并作出详细的纪录。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督促发展的作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时刻掌握企业每一时段的绩效可以为下一时段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对于医院来说,为了更好的提高医院绩效,可以采用薪酬激励制度。所谓薪酬激励制度是指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表现提供一定的经济奖励政策,对员工的辛勤劳动提出认可,又可以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加高效的投入到工作中,再次创在新的业绩,因此也就提高了医院的绩效。
五、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薪酬制度改革的影响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医院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而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医院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想要提升综合实力,必须在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创新。又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息息相关,因此对人才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而想要吸引人才最为直接有效地办法就是改革薪酬制度。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薪酬制度的改革,为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而薪酬制度的改革在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方便。
六、结束语
关键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绩效管
1概述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与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与反馈等流程的持续循环的过程,[2]目的在于通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提升,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四川某投资集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与统计分析,发现集团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2.1对绩效管理的整体性认识不足
由于集团国有企业的特性及本身的缺陷,对绩效管理认识先天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2.1.1重绩效考核、轻绩效管理集团尚未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而绩效反馈和沟通等工作没有完全展开。重绩效考核、轻绩效管理,阻碍了绩效管理的作用有效发挥。
2.1.2绩效考核应用范围狭窄绩效考核结果局限于年终奖的发放,未能发挥其奖优惩劣的作用,不利于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与上进心。
2.1.3忽视绩效反馈与沟通集团仅与对考核得分排名有意见的员工进行面谈,并未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不清楚自己绩效考核的结果,更不用说认识到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使得员工乃至公司整体绩效难以提升。
2.2考核对象局限于个人而忽视部门
集团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将重点局限于个人,忽视了部门考核,从而使个人更多关注于自身而非部门,导致员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终削弱部门乃至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3绩效考核周期过长每年年底进行的考核,对普通员工来说,过长的考核周期,不利于员工及时改进工作;同时,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考核者在评分时以被考核者的近期表现为依据,若仅在最后的几个月才开始表现较好,依旧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不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公平、公正的考核氛围,助长不正之风。
2.4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与集团发展战略脱节
考核指标是各部门根据经验自己设定,绩效指标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脱节,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5考核结果难以量化,主观色彩过重
以定性指标为主、定量指标为辅的考核,评分人在考核评分时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主,并根据对被考核者的主观印象来进行考核,缺少标准化依据,造成考核不公正、考核结果无参考性。
2.6绩效考核结果平均化倾向严重
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定性化指标过多,在绩效评分时缺乏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历史原因,集团各个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出现“集中化”倾向,从集团2015年绩效考核结果看集团所有人员绩效考核得分均在90以上,且极差不足5分,绩效考核更多流于形式。
3改善四川某投资集团绩效管理的对策分析
为解决集团在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加强绩效管理培训,树立整体观念
集团管理者与员工对绩效管理认识的片面性由来已久,要改变人们固有的认识,可通过聘请外部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在公司形成关于绩效管理的整体性认识,重点突出考核指标的制定、结果应用以及绩效沟通与反馈。[3]3.2建立和完善《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度,明确规定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评估、绩效反馈和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以及绩效申诉等相关内容,为集团的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并通过培训等方式,使全体人员了解制度的内容,而不仅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
3.3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削弱“近因效应”
在考核周期的设置上,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以及员工的接受度,采用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又能够弱化因考核周期过长带来的“近因效应”,反映员工整体的工作状况。
3.4合理确定绩效目标,确保战略实现
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应基于在“SMART”原则1,同时根据省国资委的要求,围绕集团的投资重点以及企业“做大做强”这一发展战略来制定本部门的目标计划。同时,在选取绩效指标时,应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综合考虑,并设立打分标准,减少绩效评分的随意性。最后,在绩效考核体系中设立部门绩效,进一步将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结合在一起,保证员工之间的合作。[4]
3.5考核结果强制正态分布
2,改善平均主义为解决集团在绩效评分时的平均化倾向,可采用强制正态分布的方法来保证绩效考核的奖惩作用。将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分别进行排名,其中优秀、良好与基本合格的比例分布设置为1:3:1,这样,即便是考核分数均在90分以上,也能够改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均化倾向。
3.6进行绩效沟通与反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及时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应该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始于绩效计划的制定并延续到绩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及时的绩效指导、结果的反馈到考核结果的应用整个过程。反馈可以进一步使员工及时了解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通过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发展。绩效沟通可分为基于组织结构的正式沟通以及基于人际感情的非正式沟通两种,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正式沟通可通过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周例会、月例会甚至是季度总结会议等;非正式沟通也可以通过闲聊等方式实现。[5]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当时的工作情景采用合适的方法或者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3.7建立健全考核申诉制度,保障员工权益
由于集团绩效管理体系处于持续不断的改进与摸索中,在实施的各个过程中难免产生影响员工利益的问题,为保障员工权益不受侵害,集团应建立绩效申诉制度,及时妥善解决职工所申诉的问题,使企业的绩效管理和员工的成长同发展、共改进。
参考文献
[1]邹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J].发展,2009.(6):36.
[2]王秀华.浅谈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企业,2008.(10):21-23.
[3]徐凤,周美玲.企业的绩效考核[J].经营与管理,2011.(4):18-19.
[4]王建中.沟通—绩效管理的灵魂和核心[J].人力资源管理,2005.(4):26-28.
[5]张爱卿,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6.
[6]谢康.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57.
[7]安鸿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8]储企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113.
“为人民服务,树公安新风”承诺制度
一、态度和蔼,耐心回答申请人的问题,使用文明、规范的接待用语。
二、对公民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要认真审核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该补充的申请材料,要一次告诉清楚,避免申请人往返奔波。
三、对公民出入境申请,按照法定时间办结,绝不无故拖延。
四、绝不向申请人要钱要物,不准乱收费,不准超标准收费。
五、接待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有座位,不让申请人在外等候。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出国定居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3、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4、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二份。
5、提交拟前往国家政府机关和驻华使、领馆的定居许可证(有的国家还须提交我驻外使、领馆的认证)。发上[找材料到文秘站 -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证明原件一份,复印件及译文各三份。
6、邀请人的身份证或护照等证件的复印件及译文各二份。
7、邀请信原件一封、复印件及译文各二份。
8、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照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出国探亲、访友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私出境调查表各三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3、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4、提交与国事相应的国外证明材料,如:邀请书、经济担保公证、认证等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中文译件各二份。
5、邀请人的身份证或护照等证件的复印件一式二份。
6、邀请信(含信封)原件一封、复印件一份、译文二份。
7、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出国从事商务活动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私出境调查表》各三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3、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处境的证明二份。
4、申请人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二份、公司派遣函二份。
5、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提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二份。
6、须提交境外公司的邀请函件、合同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公司营业执照、法人代表的身份两份(合同原件和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须经前往国公证机关或我驻外使馆认证
),译文二份。
7、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小两寸彩色相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出国留学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3、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4、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提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一份。工作人员本单位合
同书二份。
5、提交学校的入学许可证明、合同和需要的经济担保证明原件、复印件、译文各二份。
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须提交自治区教委的批件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自费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确良只须提交毕业证复印件二份。
7、公派留学人员(含国家公派、单位公派)须提交填写完整《公派留学人员申请护照登记表》和主管部门出具的出国留学任务批件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
8、申请人近期正面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出国就业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3、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4、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提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二份。
5、外国雇佣单位或者雇主的雇佣证明(有的须前往国家公证机关公证或我驻外使、领馆认证)原件一份、复印件二份;国外单位营业执照、雇主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的复
印件二份,译文各二份。
6、申请人近期正面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参加旅行社组团出国旅游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提交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审核证明》第一联原件。
3、向户口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领并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一式二份,单位意见栏内定明“同意自费出国旅游”
4、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5、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6、申请人近期正面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
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公民申请去香港、澳门探亲定居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提交文字
申请报告三份。(写清境外亲属的基本情况)
3、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4、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出境的证明二份。
5、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提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二份。
6、申请探亲或定居须提交与探亲、定居事由相关的证明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7、港、澳亲属的身份证、回乡证复印件二份。
8、邀请信(含信封)原件一封、复印件二份。
9、申请人近期正面小两寸彩色照片6张(白色背景护照专用相片)。出入境管理咨询服务卡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探亲、定居
1、如实、逐项、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申请审批表》、《公民因境调查表》各三份。
2、提交文字申请报告三份(写清境外亲属的基本情况)
3、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三份。
4、党员须提交县以上组织部门同意处境的证明函件一份、复印件二份。
5、申请人户籍在当地而人在异地的,须提交外地所在单位(居委会)和驻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无经济纠纷、现实表现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一份、复印件二份。
6、台湾当局发给的申请人《入台许可证明》及香港中旅行社确认办妥《入台手续》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7、邀请人在台湾身份证件复印件三份。
关键词: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特点;影响
作为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到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所以,在市场经济时代,充分认识到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合理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渐受到事业单位的关注。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热点
1.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需求,很多事业单位建制定了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员工身份、职责的差异,建立起基层档案和领导档案。但是,没有正式工作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待业人员,一生也不会拥有人事档案。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事档案不仅仅能够决定我国公民的身份和职责,而且管理着个人晋升、调动、社会保险和事业单位福利以及退休等方面,甚至会影响到员工子女的工作。因而,人事档案可以说是员工身份和职责的象征,与员工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2.能够控制员工的行为
虽然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的工作经历,但是,却不是由员工个人管理和保存,只有用人单位才能够调动人事档案,员工本人以及其他的事业单位没有权利去调用人事档案。而且,在进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之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员工与人事档案互不分离的管理制度,所以人事档案会随着员工变动的情况进行改变,反之,如果人事档案没有迁移,那么员工将无法进行工作调动。人事档案是员工的社会象征,对于员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员工必须服从事业单位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限制了员工的流动。
二、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1.国企员工可以“无档入职”
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情况下,以前的终身聘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事档案的存在价值远远低于计划经济时代,员工也不再一味的依附于企业生存,有无人事档案已经不再会影响到下岗工人的再就业。
2.个人“无档就业”的意愿得以实现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随之兴起,在聘用工作人员时,事业单位更加侧重于员工的综合素质。而员工会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再受到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约束,有一定的选择权利,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
三、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造成的影响
1.打破人事档案对于员工的束缚
目前,事业单位通常会采用合同契约制度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打破了传统的人事档案对于人才的限制,使得市场竞争机制下人才的配置更加地合理,因为合同契约制度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社会身份阶级的观念,避免了传统的终身聘任制用人机制的弊端,而且能够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让员工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大量的空间去选择、研究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
2.破除了以前的身份象征
传统的人事档案会很细致、具体的规定个人身份,并且根据人员的身份给予不同的待遇,这种分类方式,比较片面、武断,难以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而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打破了原有机制的限制,可以充分体现出因人而异、因人制宜的管理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公平性,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3.积极完善档案资料中的个人信息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人事档案信息的公开程度不断提高,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需要及时收集和整理个人信息,避免信息内容的失真、重复,在记录过程中,精细、真实、准确的记录个人信息,全面反映出个人的真实情况,以便于档案资料的使用。
4.建立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社会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快,而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经难以满足档案的管理需求,所以,需要认真考虑成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让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管理人员人员能够及时收档、入档、归档,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之,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改革工程,会涉及到事业单位的众多部门,所以,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慎重对待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事制度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人事制度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巧美.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6):161-162
[2]陈柏茹.分析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5(16):81-82
关键词: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现状;改革;监督管理体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经常谈论的问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特别是落后的乡镇,医院少,医疗水平低,医疗环境差,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无法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形成看病难的问题。在乡镇很多医院都是考虑如何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加,如何能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从而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使得乡镇医疗体制存在许多问题。
1.乡镇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完善。乡镇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包括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其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仍处于不完善状态。能够为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障的是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可以用基层群众的话“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来体现。生存困难的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致使“枢纽不灵,网底不牢”这一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再不采取修护措施,整个乡镇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都将停滞。另一方面,卫生院没有基础的医疗设施又缺少经费以支持自身运营,从而走上了抬高药价的道路。有一部分村卫生所对诊断多发病和常见病都很困难,只通过血压计、体温计和听诊计来诊病。这些因素使乡镇医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乡镇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使百姓丧失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药物价格居高不下、医疗费用不断增长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要体现,从而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医疗行业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和其市场化造成的。目前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医疗费用的提高,这使很多农民看不起病,一些卫生院通过抬高药价来谋取利益,为了赚取回扣很多医生乱开药方。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使原本贫困的农民的经济负担加重,农民陷入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为了保证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健康,他们需要有有一个完善的医疗体制。
3.乡镇缺少专业的医疗卫生人才。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里,具有中专学历的占多数,也有很多没有学历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的缺乏,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差。没有专业医疗卫生人才主要是缺少合理的人才机制,再加上卫生院的工资低、环境条件差、运营资金不足,对医疗卫生人才更加没有吸引力。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才是导致乡镇医疗服务质量差的直接原因,诊断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于这些素质不高的乡镇卫生人员来说都成了问题,使日常的预防工作都很难展开,更无法应对突发的医疗公共卫生事件。
二、监督管理体制对乡镇医疗体制改革的作用
为了避免乡镇医疗卫生院中乱收费、变相收费、服务质量差及医疗质量下降的现象,县、乡、村三级卫生行政机构应成立医院监督检查管理中心,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体制在乡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1.对贵重药和大处方的检查监督。检查监督管理中心对贵重药和大处方的用药标准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类型来制定,还要视情况对那些乱开检查、乱开处方,使病人医药费增加的医生进行处罚。为了防止医生给病人开贵重药、大处方,所以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医生开的贵重药和大处方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医生有违反规定乱开贵重药和大处方的情况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2.实行单病种及成本核算。乡镇医疗卫生管理检查要以当地的收费标准为依据,针对几百种常见病制定最高收费标准及超出最高收费保准后的处罚措施。对经常达不到最高收费标准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及时使最高收费标准降低,对经常超过最高收费标准的不仅要查明原因还要追究其责任。一些医疗卫生院吃“皇粮”,所以必然会存在卫生材料和药品流失及浪费的现象,为了加强对医院成本的控制,避免再次出现卫生材料和药品的流失和浪费,就要加强对医院的成本核算,以达到节省投资成本、奖勤罚懒的目的。
3.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对医德医风的监督。乡镇医疗卫生院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医院监督管理检查中心之间形成彼此关联,开发、应用更多的计算机网络软件,使数据能够在医院和监督管理检查中心间实现共享,便于监督管理检查中心对医院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还要对医德医风奖罚制度进行制定,对收取病人贿赂、赚取回扣、推诿病人、服务态度差的医疗工作人员应给与相应的惩罚,但对医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医疗工作人员应给与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4.对招标采购实行监督管理。对于招标采购的问题,政府招标部门要与监督管理检查中心联合起来,加强对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卫生材料和药品的采购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为了达到降低病人医药费用、减少医院投资成本的目的,政府部门和监督管理检查中心要对采购进行及时的整顿,并实行政府招标、医院和监督管理中心三方统一参加的采购招标,以杜绝采购中所存在的不正之风。
三、结语
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目前还不够完善,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乱收费、服务质量差、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等问题,我们要大力推行乡镇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各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乡镇的医院和卫生院得以顺利的运行,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体制在乡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通过城镇医疗体制网络的建立,我们相信乡镇医疗体制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得到很好地解决,使农民在医疗卫生方面得到更好地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宁.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J].中医院管理杂志,2007(08).
[2]陈强,王跃龙,宋韵,王琦,高闻捷.试论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引导[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04).
[3]应滨,游凤娇.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01).
【关键词】遗嘱执行人;立法构想;理由分析;继承法
我国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民法典,而《继承法》也正在进行修改,以便被进一步完善后纳入民法典之中。遗嘱执行人制度是继承法上的重要内容,但我国1985年《继承法》并没有建立完整的遗嘱执行人制度。笔者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综合近几年学术界关于遗嘱执行制度的理论成果,试拟我国遗嘱执行人制度的立法建议稿,并对立法理由予以分析说明,以供我国立法机关参考。
1.我国民法典中应当设立遗嘱执行人制度
遗嘱执行,是指遗嘱生效以后,为实现遗嘱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必要的行为。遗嘱执行人则是指为了遗嘱执行而指定或选任的人。 为何在我国今后的民法典中应当规定遗嘱执行人制度?笔者认为,其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1.1遗嘱执行人制度是近现代继承法的重要内容。在罗马法上,遗嘱原则上由继承遗嘱人人格的继承人执行;在例外的情形下,依死后委任的方法委托继承人以外的人执行,但当时并无遗嘱执行人制度。在欧洲中世纪遗嘱执行为人只是作为遗嘱人的中介人或受托人。遗嘱执行人是近现代民法上规定的制度;是近现代继承法中的重要制度,各国立法大都专章专节规定了遗嘱执行人制度。
1.2设置遗嘱执行人制度是遗嘱本身基本属性的要求。按照继承法的基本原理,遗嘱于遗嘱人死亡后才能发生效力。因此,遗嘱人自己不可能执行自己的遗嘱,而须由他人来执行。而且,由他人执行的“遗嘱”,是否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须首先依一定程序予以确定。所以,各国继承法大都规定:继承开始后,必须经过遗嘱检认和开启程序,以确定遗嘱的真实性;经过检认的遗嘱,只能由特定的人才能执行。遗嘱执行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遗嘱执行人,可以使遗嘱人的意志得到真实的体现,使遗嘱内容得以实现;借助于遗嘱执行人,可以使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合法权利得到有利的维护;借助于遗嘱执行人,还可以使那些因某种原因而无法亲自接受遗产的权利人的利益获得保护。显然,我国民法典也应当确立具有这些功能的遗嘱执行人规则。
2.对遗嘱执行人制度设计构思的解释与论证
2.1遗嘱执行人的确定方法
如前所述,遗嘱人自己不能执行遗嘱,而须由他人来执行。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执行遗嘱,遗嘱执行人须按照特定规则确定。一般而言,遗嘱执行人由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同时,遗嘱由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的人执行也最为适宜。因为遗嘱人自己最了解谁能执行其遗嘱,所以由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的人执行遗嘱,最能够充分尊重遗嘱人的遗愿。
2.2嘱执行人的处理
我国现行继承法对遗嘱执行人的资格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构成立法漏洞,未来民法典应当予以补充。笔者认为,遗嘱执行人的资格涉及到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是遗嘱执行行为本身的法律性质,这个问题决定遗嘱执行人所需的行为能力;二是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这个问题决定自然人中的继承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否作为遗嘱执行人。当然,规范遗嘱执行人的资格还需考虑实践中的做法或习惯,这是由继承法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1)遗嘱执行的性质。遗嘱执行是一种重大而复杂的民事法律行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遗嘱执行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成为当然的要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的为能力人不具有担当遗嘱执行人的资格。值得探讨的是,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也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种人能否作为遗嘱执行人呢?对此问题,学者存在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这类未成年人虽具有行为能力(包括遗嘱能力),但不宜作遗嘱执行人。因为,遗嘱执行人不是对自己的财产作任何处分,而是根据法律要求,执行他人所立的遗嘱。因此要求遗嘱执行人应具有处理各项复杂事务的能力,才能保证遗嘱的正确执行。
(2)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关于遗嘱执行人的法律地位,在立法和学说上有不同的观点,大体上可分为固有权说与权说两大派别。固有权说又包括机关说、限制物权说、任务说等几种主张。权说主要有被继承人的说、继承人的说和遗产的说等三种观点。
2.3遗嘱执行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一般认为,遗嘱执行人的职责有:制作遗产清单;管理遗产并为执行上必要行为;继承人妨碍的排除;为执行的必要可为独立的诉讼主体;管理遗产、履行职务,应以善良管理人的态度对待等。
2.3.1遗嘱执行人一般权利和义务
遗嘱执行人有何职责,各国立法均有不同,但自遗嘱执行人制度产生以来,英国法中权限有扩大的趋势,而大陆法中则有缩小的趋势。 关于遗嘱执行人的任务,史尚宽先生的观点颇为精当――“一般遗嘱执行人之任务,止于监督遗嘱人最终意思之执行,保障其实现,然其任务非仅为继承人之利益,并应顾及遗嘱受益人之利益,关系此等受益人之权利义务所必要之一切行为,执行人均有为之权利与义务” 。比如,在遗产分割以前遗嘱执行人有管理遗产的职责。遗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存遗产,避免损失,为遗嘱执行准备条件。遗产管理包括事实上的管理和法律上的管理。
2.3.2遗嘱执行人制作遗产清单的问题
制作遗产清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遗产状况,为遗嘱的执行提供基础。制作遗产清单是正确执行遗嘱,保护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程序。日本民法典第1011条、法国民法典第1031条、德国民法典第2215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214条都规定了遗嘱执行人制作遗产清单的义务。虽然我国现行继承对此并无规定,但无论从理论认识和司法实践上看,还是从遗嘱执行人完成其任务的需要上看,制作遗产清单都应当是其首要的职责。有学者认为,“如果遗嘱人在遗嘱中对自己的有关财产,都有明确的处理意见,依照遗嘱的规定完全可以顺利执行的,则可以不必编制遗产清单” 。我们不同意这种意见。
【关键词】城乡统筹;土地制度;改革
一、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涵及演变
(1)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涵。土地产权制度指的是所有的经济主体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而产生的不同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全部经济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土地权能与收益制度,土地权能制度是指经济主体对土地行使某种行为的权利的一种制度,而土地收益制度是指经济主体实施的权利所获得的收益情况的一种制度。(2)土地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的土地产权上包括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两种。土地所有权是单向流转的,也就是说只允许由集体转向国有,而不允许从国有转向集体。任何个人以及单位无法获得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个人也无法取得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而只属于集体所有。只有当国家征收的情况下后才允许转为国有。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允许依法流转,至于取得的形式以及流转的方式则比较多。
二、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管理之间的关系
(1)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是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城市偏向的必然产物,从而扭转我们国家当前存在的城乡失衡,以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第二,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以统筹城乡经济的全新发展思路,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规划城乡之间以及工农之间的全新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第三,城乡统筹是解决中国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通过强化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支持力度,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第四,城乡统筹是中国工业化步入中期阶段的必然选择,使得城乡关系能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2)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管理基本原则。土地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各种建设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平台。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其稀缺性、永续利用性、不可移动性以及资源资产的双重特性,正是由于土地具有这些特性,这就决定了国土资源工作对于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与管理
(1)中国的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由城市化、城市扩张产生的征地问题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城乡结合部用地需求量非常大,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矛盾凸显,而受耕地动态平衡政策的影响,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土地生态极不协调,加上过度开发利用,使得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系统以及土地退化问题十分突出。(2)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措施。第一,高度重视区内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切实树立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权威性以及必要性,城市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相符,建设用地不能超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所要求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第二,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分析与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尽快扭转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的被动局面。第三,鉴于当前城镇的快速增加,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导致农村居民点闲置现象十分严重,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以及农村建设用地不断减少的问题,以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的矛盾。积极复垦农村闲置的宅基地,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农业、林业等,以实现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第四,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必须高度重视老百姓的切实利益,从而获得民众的大力支持,这就要求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必须是公开、透明,使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具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情、民生以及“三农”问题,而其中土地问题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也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土地使用以及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科学、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