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六级复习计划范文

六级复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六级复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六级复习计划

第1篇

第12周 5月20日---5月24日

复习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1、数的意义(5月20日)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 )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第13周 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共3页,当前第1页1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 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 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共3页,当前第2页2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6、19)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6、20)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6、24)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6、24)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6、25)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2)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第2篇

全面地系统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

(一)过好单词关

形式:加强单词的背诵与默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发挥大组长和小组长的作用,组内过关,组间过关,并采用短频快的方式,每节课开始5分钟,听写相应课的单词。当然对于极个别学困生来说,还要区别对待,给他们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使他们也能尽最大努力过好单词关。

(二)过好词组关。一些常用的词组让学生多读,多记。

(三)、过好句子关。每一课都有一个句型,大多数学生已经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这些句子,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处于朦胧状态,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过的句型。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并结合相应的句子复习卷进行检测和反馈。

(四)、过好阅读关。阅读短文能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也是英语复习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我准备充分运用好每一张总复习卷中的短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技巧。

(五)、过好听力关

第3篇

一、复习内容:

本册的复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计算、应用题。其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措施:

1、对本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情况,拟定具体的复习顺序、重点、课时分配及适当的配套练习。

2、重视学生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系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免混淆。

3、在计算方面,要注意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几何知识方面,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注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习,互相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

四、具体复习内容分析与安排

(一)、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这类习题主要通过填空、判断、选择来进行复习。他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各种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弄清楚各种概念、法则、性质的联系和区别,然后进行专项练习,让学生见识各种不同题型,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主要的复习方法就是通过典型例题的比较、分析对比后进行专项练习来进行。

如:数与代数中,要帮助学生弄清以下知识

(1)把950084000用亿做单位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记做( )。区分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2)1.497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在这关键要使学生明白保留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道理。

(3)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要向学生讲清分数的意义与求每份数是多少单位一的介定。

(4)0.75=12 ( )=( ):12=75/( )=( )%。帮助学生弄清小数、分数、比、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让他们掌握解答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5)在数的整除中主要是在理解各个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进行。一个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千分位是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

代数初步知识

(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省略乘号的写法a乘4.5写作ax4.5。省略乘号写作4.5a。

(2)弄清比与比值的区别。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3)比例的性质反过来应用的情况: 如果ax3=bx5,那么a:b=: b:a=:

(4)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如一种机器零件长3毫米。画在图纸上量的它的长是21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量与计量

主要让学生弄清楚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一个单位的实际量是多少。如 :

(1) 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2( )。一种集装箱的体积12( )。

(2)3千克50克=( )克 3.5千克=( )千克( )克.

几何初步知识

(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一个角45度,小明用放大镜看这个角是( )度。

(2)面积与周长、体积之间的区别。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帮助学生弄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后进行填空、判断、选择题的专项练习。

(二)操作题

这类试题主要体现在空间图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在试题设计时把常见的图形计算改为先按要求作图,通过画和量的操作得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关的计算。如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1)这个梯形中最大的角是( )度。

(2)请量出相关数据,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所以此类试题复习时要力求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基本过程。

(三)、计算的复习

1、口算的复习:注意估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把握。

2、解方程和解比例:注意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乘法因数不超过两位数,除法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同时要让学生掌握解方程和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3、混合运算,把握好难度,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分数四则混合计算中不出现小数和带分数,注意简便方法的应用。

4、列式计算:注意列方程和算术的两种方法应用。

以上试题复习现阶段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方面要多下功夫。

(四)、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百分数、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用题的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开放性,给应用题赋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命因素,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需求。如甲、乙、丙三人做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 时,甲下车;当行到全程的 时,乙下车;丙到中点才下车。他们3人共付车费144元,你认为甲、乙、丙3人怎样付款最合理?简要说明理由。等试题的练习。

1、复合应用题。主要特点是规律性不强,关键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采用分析法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训练学生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进行列方程。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找准单位1的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4、用比例解应用题。判断成什么比例,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后列出比例。

5、几何知识应用题。

(1)对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要熟记计算公式,注意三角形面积计算时的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的准确性。

第4篇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1、方程。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分数乘法。

4、分数除法。

5、认识比。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可能性。

9、认识百分数。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解,能正确理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和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答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

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复习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

2、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七、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八、具体安排:

时 间 复 习 内 容 注意事项 1.2-1.3 数的世界 合理、灵活地计算

1.4-1.7 图形王国 侧面展开图

1.8-1.9 统计天地 能简单地进行分析

1.10-1.11 应用广角 解题策略指导

第5篇

20xx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书一、复习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习。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8题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习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习。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习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习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习难点

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六、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一年级下册按行、列确定位置的一个深化,把第几行第几列的具体描述抽象成数对的形式,更为简洁明了;横向来看,则与四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刻画物体的位置关系。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平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第6篇

字:1、生字表里所有的生字组词,听写。

2、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3、能进一步巩固平常学习中的易错字、难记忆的字。

4、每个单元的读读写写全部都会写,听写要过关。

词:1、所有生词,书本里的,练习册里的词都要会写,会运用。

2、所有四字词语,成语牢记,听写,并会填空。

3、按照词的类型分类复习,掌握所学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4、复习课文中出现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5、根据句意填出适当的词语。

句:1、所有日积月累里的句子全部会背,会默写,天天早读背,天天抽考。

2、所有句型之间的转换,练习册上的,卷子上的难点,弱点,

3、会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4、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5、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段:1、能正确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并能按课文原形填空。

2、正确在段落中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分号,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篇:1、抓住练习册和卷子上的篇章练习为主,在其中字,词,句都进行了练习。

2、将书上所有精读课文内容都过一遍,每个单元卷子中的阅读理解逐个复习。

习作:能按要求完成各类习作,叙事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最终复习抓住书本,多讲多练,针对班上孩子易错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句型转换,阅读理解,词语理解,还有就是难写生字的反复听写,讲解。还有就是教给孩子复习方法,最终用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三、复习重点1、正确书写、听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3、按要求改写各种句式的练习及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复习难点: 1、正确使用标点、读懂标点,感受标点的表达作用。(重点省略号),根据省略号前面的内容概括或合理想象补充内容。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包括关联词语)。

2、阅读记叙文,能抓住富有感***彩的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过渡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写作:记事要努力做到围绕中心将经过写具体。写人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用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注意过渡要自然。写板报稿要突出它的特点:标题要醒目,正文要简明扼要。

4、口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能专注地倾听,抓住要点,大方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复习策略:

1、 教师要再次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精心准备复习教案,复习作业要精而准。

2、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引导学生的心理,树立信心。

3、 对于句式的训练,教师要多让学生见题,达到熟能生巧。

4、 对于阅读和作文,教师可以课内讲,课外练的方式。

5、加大测评的力度,多考多评。

6、 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给予拔高要求,培养优生,提高平均分。

复习的特色工作: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内容,要分析好学生的学情。

2、教师要多与其他教师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在课堂上要落实好复习要求和内容,要在课堂上要成绩。

第7篇

关键字: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维护;处理;探析

六氟化硫断路器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对六氟化硫断路器的运行维护以及相应事故的分析和探讨有着普遍的意义。六氟化硫的断路器的运行维护能为相应断路器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普遍的处理经验。

一、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性能优势

六氟化硫断路器在电力供应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六氟化硫断路器的不同性能优势,与其他类型的断路器相比,六氟化硫断路器中,其中所含的六氟化硫气体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从而其具有更强的

介电能,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对灭弧室的结构进行优化。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结构相对简单,从而容易维护,体积较小,重量较小。且具有稳定可靠的运行,以及较强的灭弧能力。六氟化硫的恢复迅速,冷却的性能好,从而能为相应的设备建立运行的保障,设备的检修周期较长。

二、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中的故障及处理

1、断路器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压力故障

断路器中的气体对设备的灭弧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断路器中的六氟化硫的气体压力控制十分严格,例如LM10B- 252W型六氟化硫断路器,在断路器的正常运行中,其气体压力为0.4Mpa,当气体压力低至0.32Mpa,断路器的压力控制装置将发出低压警报,当气体压力降至0.3Mpa,为保证设备安全,断路器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将闭锁断路器的操作功能,不允许手动操作分闸或是合闸。而当相应的气体压力低至0.285Mpa甚至以下,断路器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密度很低,若断路器继续工作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应在断路器三相安装系统控制的机械锁,保障断路器的运行安全。断路器的生产工艺水平低致使断路器的密封性能较差,气体泄露;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大,较大的温差导致了气体体积的变化;安装工艺的不当也将导致断路器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压力降低。从而在具体的断路器的安装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应建立质量检测和管理机制。

2、断路器中的液压操作机构故障

当前,六氟化硫断路器多采用液压操作机构体系,然而液压操作机构具有较多的缺陷。尤其随着温度的变化,由于该种操作机构造成的缺陷愈发明显。具体表现中液压机构中的密封不严密而形成高压油路渗油现象,由此引起了油泵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启动打压,油压过高也将引发断路器的闭锁拒动。通过操作机构的分析,可得知,液压操作机构中的油质不合格,液压油杂质较多,相应的杂质卡住了密封圈,密封不严造成了液压油泄露;环境的变化较大,从而导致了液压油的体积变化较大;密封圈与相应设备的不符合;在断路器运行外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形下,密封圈采用的三元乙炳烯材料难以满足运行需要。由此在断路器的运行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滤油,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保证油质。应为断路器的运行建立稳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且可用丁氰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切实保障断路器的运行。

三、六氟化硫断路器的运行维护措施

1、建立定期检查的运行机制

六氟化硫断路器随具有较为稳定的运行结构,但要维持断路器的稳定可靠运行,保证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定期的检查机制,从而能建立事故的预警机制,实现对相应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和掌握。通过对相应设备的有效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机制。六氟化硫的断路器应通过对各断路器的磁座、磁套部分进行检查,从而保证相应断路器设备各部分的质量。保证磁座和磁套无放电现象。且六氟化硫的气体密度压力、断路器的油压都在允许的正常范围值之内。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引线处不发热、不放电,分闸和合闸的位置指示与断路器的实际运行状况相符。断路器油水平位置、颜色保持正常,其油泵的启动次数不超过允许的次数,继电器保持正常的温度,结点不出现打火、振动现象,断路器的机构箱内没有火花、不放电、无烟气和异味。机构箱内各部分无渗油、漏油现象及异音,通过对断路器各部分进行检查,从而能实现对断路器运行的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断路器障碍。

2、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中温度控制

六氟化硫的密度较大,压力对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由于六氟化硫的密度大,其压力也相对较大,断路器中气体的绝缘强度随着压力的降低额随之减低。当外界环境温度低至一定程度时,六氟化硫将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在六氟化硫的液态状况下,相应断路器的灭弧能力低,从而造成了断路器运行过程中的事故。为建立安全稳定的断路器的运行机制,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应在断路器的机构箱里安置加热的装置,从而建立断路器运行的稳定温度。当六氟化硫断路器中的温度低至影响断路器的运行时,加热装置则可自动对相应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断路器的金属外壳传递给断路器内的气体,为保证热量传递的效率,加热装置外还可使用保温密封材料,内部温度达标后,则自动控制停止加热,从而维持断路器运行的稳定温度。

3、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中的湿度控制

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湿度的影响,当断路器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湿度增加或是超过一定的标准时,可能将导致瓷瓶内表面产生闪络现象,从而增加了断路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湿度增加或是超标使断路器开关的绝缘部件受潮或是产生凝露,从而降低了绝缘强度,空气中的水分还恩能够与被分界的六氟化硫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极具腐蚀性的SOF2 、SO2、氢氟酸,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将对断路器中的元部件以及密封材料产生腐蚀和破坏,从而对断路器的机械性能和运行造成损坏,对断路器运行的寿命造成影响。由此,应安装加热式的驱潮器,通过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从而保证断路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俊胜,徐家忠. 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特性与应用[J]. 科技资讯, 2008,(04) .

[2] 况永峰,王建来,林文兴,龚争辉. 变电站六氟化硫断路器故障监测[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7,(01) .

[3] 张琪. 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维护[J]. 农村电工, 2009,(08) .

第8篇

关键词:复合体系 驱油 物理 化学 渗流机理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驱油体系内含有各种化学剂。这些化学剂与油层的岩石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化学剂在各相中的分配及化学反应,都会影响到物理化学渗流的机理和规律;在复合体系驱油中的物理化学作用更复杂,化学剂之间还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复合体系

化学驱油过程中,把非单一化学剂驱油体系统称之为复合系,如碱-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等两种化学剂的复配体系为二元复合体系,而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学剂的复则称为三元复合体系。复配体系中所用的碱剂有碳酸钠、氢氧钠等;表面活性剂一般用阴离子的石油磺酸盐或羧酸盐,也有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聚合物则常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二元复合驱通常指碱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驱油过程。当前一般使用的三元复合体系属于无醇的表面活性剂稀体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通常以下。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油-水界面膜的性质,促使残余油流动。碱与原油中的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生成某种新的表面活性剂。与注入的表面活性剂相比,这种新的就地生成的表面活性剂,其成分和性质都有差别,可以与注入的表面活性剂协同发挥作用。同时,在生成表面活性剂时,也会引起微环境的扰动,促使乳状液的形成。碱剂又可以与水中的2价正离子作用,减少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消耗。另外,碱可以引起地层孔隙介质润湿性反转。聚合物的加入可以增加复合体系的粘弹性和界面粘度,提高驱替液的流度控制能力和携油能力。复合体系中,由于聚合物在油层孔道上的吸附,减少了碱和表面活性剂与岩石孔道的接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碱和表面活性剂与地层岩石反应的消耗。在复合体系中加入聚合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粘土膨胀迁移。

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种化学剂中无论哪一种单独用于驱油时,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石油采收率,但均不如复配体系的效果好。实验证明,碱-聚合物的二元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收率幅度比两者单独使用的要高,而每增加1桶油,化学剂的成本比普通化学驱要低。这首先因为采收率不仅是受界面张力、流度、波及面积等单因素控制影响的指标,而且它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综合协调作用的最终结果。其次,上述化学剂在复配体系中的协同效应也是一个明显影响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复合体系的配方是影响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所以筛选最佳复合体系配方是复合驱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之一。

二.复合体系驱油渗流机理

1.二元体系驱油渗流机理

在上述碱和聚合物复配体系驱低酸值油渗流过程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残余油乳化呈水包油乳状液。并且,在流动中油珠变形能力很强,甚至可观察到有局部混相的情况。对于高酸值原油,这个配方也可以达到局部混相的程度。如果碱浓度降低,例如1%Na2CO3的碱-聚合物体系,只能达到乳化原油的程度,未发现局部混相现象。如无碱剂只是聚合物驱,则无乳化现象,只有少数油珠分散。碱-聚合物复合驱的渗流机理,包括残余油乳化、油珠变形,以夹带运移为主。由于油珠变形能力强,而贾敏效应较弱,油流畅通,甚至还可产生局部混相。这说明在碱-聚合物体系驱油时,在适宜配方情况下,可以达到很好的驱油效果。局部混相说明油水的界面张力很低,油珠变形能力强则表明界面张力低和剪切应力大,这种协同效应是单独碱驱或聚合物驱所不可能达到的。

2.三元体系驱油渗流机理

①亲水多孔介质中复合体系驱油渗流机理

对于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渗流机理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由于它属于表面活性剂稀体系,界面张力还没有降低到能与油混相的程度,残余油的启动和渗流机理,原则上还只限于油滴变形和乳化的范畴。

在亲水模型中,水驱残余油分布在未被水波及的孔隙群中,或被水波及的孔喉比较大的孔隙和孔隙群中。当复合体系注入后,与残余油接触,由于与油的界面张力降低,残余油珠即变形,拉伸或继而乳化。对某些高酸值原油,乳化程度更大,被驱替液夹带运移,油珠经改变形态和相应的所受阻力,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喉道,以各种形态被夹带向前运动。在渗流过程中,残余油珠的变形,主要受两种力的影响。一种是驱替液的剪切应力,它与相对运动速度和界面粘度有关。另一种是驱替液与油的界面张力。这个问题将在下面详细讨论。当剪切力大于界面张力的影响时,拉长的油丝就发生断裂,形成水包油珠,被驱替液夹带流动。当界面张力非常低时,即使流体只有很小的挠动,产生很小的相对运动,也会产生乳化。乳化的油珠,可以通过更小的孔隙喉道。

实验观察到,乳化过程并不是完全可逆的,只要界面张力瞬时达到超低,就产生乳化,即使瞬时过后,界面张力又有所上升,乳化了的油珠也不易聚并。因此,瞬时界面张力值对残余油的乳化是重要的。

当注入段塞太小时,化学剂被完全吸附,驱替过程就变成水驱油的状况,原来被启动的油就又重新被滞留下来,只是改变了残余油被捕集的地方。

聚合物的加入增加了水相的粘度和油与水间的界面粘度,既控制了水的流度,又增加了驱替液的携油能力,这些都有利于采收率的提高。

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比单一的化学剂驱效率要高,比胶束微乳液驱油效率低一些,但是由于它的成本低,综合效益还是比较好的,是最有前景的驱油技术。

②在亲油的多孔介质中,复合体系驱油渗流机理

第9篇

为此在英语国家考试之前,我们决定组成一个三、四、六级英语复习班,特制订策划书:

活动时间:第十四、十五周的周五、周六晚自习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就在三、四、六级英语过级即将到来之际,为了使大家在考试之前能了解一些有关考试的问题,使得大家在开始这场战斗的时候能有更加十足的信心,而且为其相关的同学补习、改善一些英语的不弱环节,并且教大家一些解题的技巧、方法,从而能提高同学们的过级率。

活动意义:

1.使得同学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2.能帮助一些同学了解相关考试要注意的问题,能够使之避免在不必要的东西上失分。

3.能帮助一些同学改善、补习一些弱点知识,使之更有信心考试。

4.能够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在短时间内来解题,使之在题量大不必慌张。

活动流程:

1.先由宣传部出通报来通知此消息,

2、请一些具有相关经验教师,来分别对其进行教学。

3、教学内容安排:(由于教学辅导时间短,又向让大家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只能从一些方法、技巧性的东西出发)

三级:三级的考试内容相对较简单,主要在于一些方法和解题技巧,故主要搞一些在技巧、方法易错题来教学。就在于阅读理解的题上。

四级:据有关信息得知四级的难度在于听力、写作和改错上,因此故在此着重辅导。收集历届考试在听力、写作和改错上的经典例子来进行讲解。

六级:六级词汇量的需求比较大,针对这个问题而专题练习。

在这个期间学生主要是心态上的问题,表现紧张、恐慌、心悸等状况,故让老师教学生的一些平衡心态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室里安排一些相关书籍供阅读、查阅。每堂课的时间不必在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空出一定时间来让老师同学交流。

4、教学时间安排:

一)、总体教学时间安排在第十四、十五周的周五、周六晚自习的时间段。

二)、具体教学时间:(每天) 第一节:19:20—20:10 第二节:20:30—21:20

三)、教室级人数安排: 1—209 (30) 1—210 (30)

1—211 (30)

5、教学时间段纪律问题:

一、教室内禁止喧哗、吵闹、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状态。

二、教员在教课时不允许交头接耳,讲小话。

三、禁止随意走动。

6、协会成员的要求:

一、若无其重要事情,不允许请假,还要参与学习。

二、帮助其他学生发放资料,维持纪律。

7、 成员工作安排:

策划部负责1—209(三级) 主要由张敏负责,职责:负责老师进场,给老师一杯热茶,刘萍发放辅导资料给同学

组织部负责1—210(四级) 主要由康娜负责,职责同上;资料的复印。

秘书部,网络部负责 1—211(六级) 主要由佘艳婷负责,职责同上;在加上负责录音机、磁带、一些资料的收藏工作。

8、宣传安排:

1 :由宣传部制作一张全开的宣传海报,用来张贴在展扳上来,在第一食堂门口进行报名记录。

2:在通报发出后两天左右,还要进行一次海报宣传,以起到有力的宣传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化学工艺流程图题; 解题; 复习教学

纵观福建省(理综2009、2010、2011、2012、2013这几年的第24题)和其它几个省份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有化学工艺流程图题。这类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化学部分新出的一种比较流行的题型,与早些年的高考题比较这种题目取代了以前的无机框图题。这类题对学生来说综合度高,涉及的知识面广,陌生度高,阅读量大,信息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因此造成部分学生很怕该类题目。下面结合一些题例,谈谈对此类题目的求解及复习的一些看法。

1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结构特点

化学工艺流程图题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或生产装置)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与高中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分解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流程图题。

化学流程图题有这几个特点:一是这类试题一般源于实际的生产问题,以解决生产中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作思路进行设置问题,使问题情境真实,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试题所含内容丰富,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方方面面如中学阶段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结构、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溶度计、PH计算、实验操作等知识,能考查学生化学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双基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三是试题新颖内容陌生,一般文字较多,阅读量大,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资料的收集处理能力。

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结构一般分材料信息、框图和问题三部分。材料信息部分描述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简单介绍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框图部分则用流程图形式把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的流程表示出来,或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以生产流程或化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出一系列问题。

2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类型及常考考点

现以2009-2012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第24题分析。2009福建理综24题是以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Al2O3为背景知识设计流程,主要考查了流程的理解、几种氧化物(Al2O3、SiO2、Fe2O3、MgO)的相关性质、检验Fe3+的方法、溶度积常数的运用等内容。2010福建理综24题是以工业上用菱锌矿(含少量的Fe2O3 、FeCO3 MgO、CaO等杂质)生产硫酸锌为背景知识设计流程,主要考查了流程的分析、原料的处理(研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表格数据的分析、溶度积常数、结晶分离操作、守恒关系求质量分数等内容。2011福建理综24题是以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为背景知识设计工艺流程,主要考查了题目信息的提取、流程的分析、胶体的知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盖斯定律的运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溶度积与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运用、表格数据的分析等内容。2012福建理综24题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变化,题目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考查电镀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以酸浸法制取硫酸铜为背景知识设计工艺流程,但与前几年相比流程简化了,主要考查了流程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结合、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知识等内容。

通过对2009-2013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及其它一些省市相关类型题目的分析,归纳以下化学工工艺流程图题的类型和常考考点:

2.1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类型。

2.1.1一种为以“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为目的的题目类型。这一类型的题目通常要求学生要能从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2.1.2一种为以“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为目的题目类型。这一类型的题目通常要求学生要明确题目的目的是制什么物质,要能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

2.2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常考考点。

2.2.1考查对原料(样品)的处理:如对原料(样品)研磨(或粉碎)、煅烧(或焙烧)过程的信息利用(加氧化剂、还原剂、改变结构等),溶解原料(或)样品所需试剂的选择及含义(酸浸、碱浸或水溶)、浸出率问题等;

2.2.2考查与反应相关条件的选择与控制:如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或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低于、高于或介于某些温度之间)的选择、反应时间的选择(保温一段时间)、调节溶液pH的目的(促进水解、抑制水解、除过量试剂达到分离除杂等目的)、催化剂的选择及探究等;

2.2.3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如常见金属单质(活泼、不活泼、特性)、酸(强酸、弱酸)、碱(强碱、弱碱)、盐(溶解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氧化物(酸性、碱性、两性)、物质特性等相关知识的考查。

2.2.4考查化学原理应用:如氧化还原原理(配平,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与价态、生产目的的关系,电子得失的相关问题)、水解原理(平衡的移动、相关现象的解释)、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沉淀的转化)、饱和溶液与晶体的析出等;

2.2.5产品处理的考查:如结晶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蒸发结晶、冷却结晶、趁热过滤等);物质的循环利用的利与弊;副产品与循环利用的物质及它们的区别;定量计算及误差分析;

2.2.6考查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减少污染、“绿色化学”理念。

2.2.7考查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生产设备的简易、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生产成本的控制等问题。

3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解题方法思路

通过对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特点结构、形式、类型及常考考点的分析,对化学工艺流种图题的解题有以下的方法思路。

3.1对题目(包括材料信息、框图、问题)进行全面的整体的阅读。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首先要明确题目的目的,如是为了“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还是为了“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其次,在明确目的前提下,从材料信息或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关键的字眼,了解产品的性质,帮助解题。如果产品具有某些特性,则意味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他杂质。具体来说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3.1.1如果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作用的话,则要考虑在制备过程中将影响的物质如CO2、H2O等水除去,还要注意防止它们进入装置中。

3.1.2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则要考虑水解的因素。如制备FeCl3、AlCl3等物质,蒸干其溶液得到Fe(OH)3、Al(OH)3,而如果再进一步灼烧的话得到它们的氧化物。再如类似于带结晶水氯化镁这样的物质,在脱结晶水的过程中就要让它在氯化氢气体的氛围中进行加热脱水。

3.1.3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像NaHCO3、H2O2、KMnO4、Ca(HCO3)2等这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者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3.1.4如果产物的性质具有较强氧化性或还原性,则要考虑与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影响,如有Fe2+、SO32-等较强还原性离子产生或存在时,要考虑具较强氧化性物质的影响。

3.1.5如果有给出物质的溶解度,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如NH4NO3、KNO3等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如NaCl、KCl等,还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结晶析出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再如有些多种物质在一起时就要采用升温冷却结晶法,有的却用蒸发浓缩结晶法,有的还要注意进行趁热过滤。

3.2读懂流程框图,明确框图中一些图形步骤的含义。在化工流程图中,箭头指向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箭头方向有时还意味着物质的循环利用。在读流程图时除了从形式上去认识流程外,我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去了解流程: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哪些②这些物质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应)③该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该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一点:流程中的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的。

3.3注意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化学工艺流程图题还会涉及常见的化学反应原理,例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电化学原理、水解原理、溶度积沉淀转化的问题等等。如在许多的流程题中,经常会看到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的出现,而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物质反应的外界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其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却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的关键所在。对此类反应条件的分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条件改变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②条件改变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③条件改变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再如题目中也经常出现pH的相关数据,就要注意给合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及pH定义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求解。

3.4注意实际工业生产要求及环境保护。一个工业流程必须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其中包括环境污染问题、原子的经济性、节约能源(包括使用催化剂)、原料应该是可以再生的(或者可以循环使用)、工艺的安全性等内容。我在让学生答题的时候,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

3.5注意回答问题时的文字叙述。答题中规范科学的叙述也是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试中的一项要求。对于化学工艺流程图题,我让学生小结整理了以下几种常见重要的文字叙述。

3.5.1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叙述: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3.5.2沉淀洗涤的叙述: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5.3在回答除杂步骤的问题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具体)杂质”,而不应只写“除杂”这样简单的回答等。

4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复习思路

从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给的问题陌生感较大、变化多端,但它的落脚点还是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因此在复习时还是应回归对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此,我在具体的复习中对一些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4.1复习时注意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网络,同时归纳总结一些物质的特性。如归纳出重要的几种连续反应、几种重要的三角转化关系、常见离子的检验等。

4.2注意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经常出现在化学工艺流程图题中而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配平、电子转移的计算)、溶度积、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其综合应用。

4.3注意几种实验操作的理解掌握。如化学工艺流程图题经常出现的结晶问题、洗涤问题、除杂问题、沉淀是否完全问题等。

4.4整理积累相关的化工生产知识如氯碱工业、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海水提镁溴工业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流程的能力。

4.5加强文字表述的训练,等等。

总之,只要平时复习时教会学生善于归纳、总结,认真审题,善于从题目或问题中获取信息来帮助自己解题,同时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以上的一些知识,同时文字表达时做到规范,我相信可以突破这个难关。

参考文献

[1] 200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福建卷).

第11篇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满意度;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16―02

近年来,依靠政策宣传和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我国计划生育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1]。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服务也要转变思路,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综合服务、科学管理、宣传教育相统一的机制转变[2]。在我国计划生育服务人群中,关于人工流产的服务还不完善。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以了解本地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现状,分析影响本地区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改善实施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月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妇女200名,入选标准:刚刚经历过人工流产;本地区常住居民;无严重并发症。年龄最小19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5.63±5.21)岁。农村居民160例,城镇居民40例。民族:回族180例,汉族20例。婚姻状况:已婚196例,未婚4例。文化程序:小学及其以下120例,中学与中专60例,大专及其以上20例。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取现场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本文所有妇女进行相关调查,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调查的内容主要如下:一般情况:人工流产后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生育情况、居住地、文化程度。计划生育服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妇女对于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于人工流产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被调查妇女对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包括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条件、服务过程和内容、成本、水平和服务态度等。

1.3 统计方法

采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与调查数据资料收集,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计划生育服务实施情况

经过调查与问题,本组妇女对于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85.0%(170/200),而对于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为80.0%(160/200)。

2.2 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经过调查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生殖保健实施情况与人员态度等(P

3 讨论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进入到新世纪,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不单单是控制人口增长,重心是提供优质的生育服务。大量优质服务在计划生育服务实践中的应用给计划生育服务的双方以及计划生育规划都带来许多实际效益。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人口流动性强,人工流产率比较高,导致计划生育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研究表明,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利用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知识的缺乏、担心不良反应及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反对等阻碍了人工流产对避孕措施的使用。而积极的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可以使人工流产与避孕更加安全和有效,而一些质量不佳的人工流产则可能引起感染、损伤、甚至造成死亡。质量不良的人工流产还会导致避孕措施的不正确使用或停用,并因此造成非意愿妊娠。给予合理适宜的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不仅能满足使用者生殖和避孕需求,而且能吸引新的使用者,提高现用者的满意度和避孕继用率[3]。本组妇女对于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85.0%,而对于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为80.0%。影响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生殖保健实施情况与人员态度等(P

总之,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在本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服务满意度问题,我们要根据影响因素加强服务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二力,顾宝昌,解振明.第五批优质服务试点区县评估报告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99-101.

第12篇

株洲服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中期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出现萎缩,面临危机和挑战的阶段。芦淞服装批发大市场是株洲经营时间最长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市场,经过对芦淞服装批发市场的调研和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株洲服装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信息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服装企业是通过人工单据流转程序,来实现信息流对商品流的跟踪,通过财务库存资金账来控制进销过程,通过仓库账来核查物流过程,通过定期盘点对账来调整账目和商品的损益。由此造成物流、款流、票据流分离,财务信息滞后实际业务,往往需要通过盘点才能较准确地了解经营情况。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先进的技术广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株洲服装市场一般通过专卖店销售、商场代销、客户经销等方式销售,所以物流管理相当重要,其应根据商场、专卖店的销售、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配货、补货、退货、调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物流环节的信息化,不但可以降低营运、销售和物流成本,还可以帮助缩短商品循环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以加快企业的发展。

2株洲服装行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障碍

2.1认识瓶颈通过对株洲服装市场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大多数服装企业对什么是完整的信息化的概念不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缺乏先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决策的快速响应,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贯通企业的整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和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先进管理思想的顺利执行。服装产品的“鲜活”性,要求服装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实现敏捷制造和销售。消费观念的变革使人们在选择服装商品时更注重时尚化和个性化,因此服装企业必须向多品种、小批量和柔性加工的生产模式发展,些都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帮助实现智能化管理。

2.2人才瓶颈在株洲从事服装行业的员工,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物流网络和管理理念欠缺,习惯于人工操作及经验管理方式,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有抵触心理。有非常多的服装生产、流通企业以及服装从业人员,但大部分企业和管理者都还不了解物流,没有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在服装行业中的作用。目前很多服装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么只是精通信息,要么就是只对业务流程有所了解,这就造成了服装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信息化系统难以有效对接的矛盾。

2.3技术瓶颈由于生产设备与技术较落后,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这给株洲服装市场物流信息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并要管理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复杂性极高的经营管理中,精确的预测、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应该有专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以及技术,在目前还比较缺少这些专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服装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服装专用运输车、服装自动化仓库以及服装产品的分拣设备与技术等。服装物流设备与专业经验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作业效率低下,产品破损率高,成本居高不下。

3打破瓶颈的方法和途径

3.1引进信息化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株洲服装企业的快速信息反馈体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和成本,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完整准确的生产管理数据,各业务环节也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业务统计分析完全实现自动化。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生产流程各环节的制造信息、库存信息,减少了主、辅料库存积压和浪费,降低了安全库存指数,实现了对订单的及时跟踪,订单需求也可及时地反馈到各个环节。对订单的跟踪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完全可以根据产能估计订单的接受范围,可以细化跟踪订单的执行情况,确立订单的准确交货日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辅助,服装生产加工加工企业可以严格控制制造费用,减少生产成本,实现单据流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对物料往来账款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有效管理领料,保证合理的用料,减少生产流水不必要的耗料。

3.2培养技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迅速提高株洲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也成为当务之急。企业的决策层、服装设计师应科学及时地掌握消费心理及市场发展趋势,而且应具备收集分析信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服装销售、技术、生产等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信息网络知识,同时富有创新意识,及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并注意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物流工作,在现有的人才中选择培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服装物流人才。培养既具备物流知识,又有服装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3应用物流信息技术

第13篇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个学期后半段的数学复习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按照这个计划来完成教学工作,帮助学生们实现出色的学习成绩。

 

第一阶段

4.27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第二阶段

5.25

《数与代数》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4.28

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5.26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4.29

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5.27

单元过关检测卷三

 

4.30

数的运算第一课时

 

5.28

《空间与图形》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5.4

数的运算第二课时

 

5.29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5.5

数的运算第三课时

 

6.1

单元过关检测卷三

 

5.6

数的运算第四课时

 

6.2

《统计与可能性》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

 

5.7

式与方程

 

6.3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5.8

正比例与反比例

 

6.4

小升初毕业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5.11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第一课时

 

6.5

模拟试卷二

 

5.12

图形的认识第二课时

 

6.8

模拟试卷三

 

5.13

图形的认识第三课时

 

6.9

模拟试卷四

 

5.14

图形的认识第四课时

 

6.10

模拟试卷五

 

 

5.15

图形的认识第五课时

 

6.11

模拟试卷六

 

 

5.18

图形的认识第六课时

 

6.12

《单元测评》

期末检测卷(a)

 

5.19

图形与变换

 

6.15

期末检测卷(b)

 

5.20

图形与位置

 

6.16

《当堂反馈》

期末检测卷(a)

 

5.21

 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

 

6.17

期末检测卷(b)

 

5.22

可能性

 

第三

6.18

机动

查漏补缺

第14篇

摘要:有序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要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并更加有效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本文基于模块化的视角,将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三个模块,并对其中结构模块创新提出一定的想法,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模块化 财务管理 创新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组织的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导致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复杂多变。中小型企业因为财务关系较为简单,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监督等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大型集团企业也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等原因,其财务管理模式、制度等与企业的发展实际不太适应,致使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此外,财务伦理、跨文化管理和关系资本等因素对企业营运的影响也在增加,以往单纯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经营的现状。因此,本文认为,引入模块化概念,对财务流程进行颠覆和重组非常必要。模块作为一个半自律的子系统,通过与其他系统松散耦合,完成整个价值系统的整合与创新,使产品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改变“微笑曲线”的弯曲度,重新构建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模块化可以通过每个独立设计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的过程。因此,本文基于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对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构建模块化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文献综述

模块的概念最初来源于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的理论逐渐被应用在了非物理产品领域,如金融服务业、计算机软件业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被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03)拓展为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即可以独立于整个系统而存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运行。同时,各个子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模块化设计,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者是过程。Baldwin和Clark(1997)在《哈佛商业评论》中联名发表《模块化经营的时代》一文,认为不同的联系紧密度是进行模块等级划分的原始标准:“在模块单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模块外部,其结构要素则只是通过界定好的界面与外部单元进行连接且联系相对较弱。”现阶段被普遍认可的模块分类主要分为标准模块和功能模块。标准模块用于大规模的流程化生产,功能模块则侧重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定制。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这两种模块的基础上还存在一种结构模块,用以决定系统的设计规则,并且以功能模块的载体而存在,不具备使用功能。

 

我国学者对模块化的研究也颇有深度。童时中(2000)从组合化概念出发,率先提出广义模块化与狭义模块化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块化概念定义问题。郝斌、任浩(2007)绘制由结构构建、制度设计和价值创新构成的组织模块化设计价值创新原理图,从系统角度对组织模块化设计原理的SSV范式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价值创新是模块化组织特有的结构和制度安排整合系统效应的结果。雷如桥、陈继祥(2004)从我国情况出发提出了三种类型模块化的组织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处理机制、模块协调成本以及模块整合效率的角度比较三种组织模式的效率。此外,在应用层面,陈清华、李向民(2008)基于模块化的视角对具有人力资本密集特征的创意型企业的价值评估提出了独特的建议。纪雪洪、陈荣秋(2004)研究模块化组织模式对计算机行业的影响,认为计算机行业的供应链模式是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上的供应链整合。魏江、赵江琦(2009)将模块化组织理论应用到金融服务行业中,提出并验证组合式、总线式和共享式三种基于模块化组织理论视角下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可见,模块化理论对于提高组织或产业链效率,提高创新速度有着很大的贡献。现代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摆脱以往单一的工作模式,对企业营运、内部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相关的研究尚显不足。

 

三、基于模块化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型

(一)模块化设计前提条件

克里斯腾森、雷纳(2004)提出组织模块化设计有三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1.明确性。管理者需要知道哪些东西是应该明确的,有哪些属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讲,企业财务管理不同工作与其目标是清晰明确的,见图1。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很容易的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的子系统的分组。

 

2.可证实性。管理者必须能对属性进行衡量,以证实他们得到的是必要的。成本控制、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可以通过会计部门所统计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的营运情况、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算,而筹资可以通过利率及国债利息等外部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其是否有利于企业营运。

 

3.可预测性。子系统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无法预测的相互依赖关系,管理者需要了解子系统如何与系统的其他部分一起运行,才能在使用时收到预期的效果。各子系统之间工作分工明确,成本控制为财务分析提供基础,财务分析又为资金管理和筹资提供了支持,资金管理和筹资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了动力的来源。因此,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看作一个产品系统,将其与模块化组织模式对应起来,从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停滞不前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模块化设计

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类比有型产品系统的模块化,将模块化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分为基础模块、结构模块和功能模块。基础模块指的是支撑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平台,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撑,也是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比如ERP、网上银行等;结构模块是决定子系统设计规则的服务框架,按照一定规则把基础模块和功能模块结合在一起,它决定了基础模块和功能模块的组合类型及方式;功能模块是模块化组织输出的结果,要基于基础和结构模块才能发挥特定的效用,比如说成本控制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按照特定的结构模块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第15篇

关键词: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快速路、公路、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软基处理深度的加大,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工后沉降要求的提高,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施工简便、快捷、可控性高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复合地基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路基加固工程中,随之对路基沉降及稳定性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因此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开始由原来的碎石桩、搅拌桩等柔性桩发展到现在的 CFG 桩、PHC 桩等刚性桩。尤其在淤泥层较厚的软土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更是路堤加固的首选方案,然而刚性桩加固的复合地基路堤整体稳定性分析问题,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因此,下文就几种常见的方法做些探讨。

一、稳定性分析方法介绍

1、复合抗剪强度法

复合抗剪强度法即假设滑动圆弧通常经过加固区和未加固区,两区土体采用不同的强度.未加固区采用天然地基土体强度,加固区土体强度可采用复合土的抗剪强度计算,也可采用桩体和桩间土的抗剪强度计算。采用复合强度指标计算,复合土体的黏聚力Csp摩擦角ϕ sp可采用下式计算

Csp=(1-m)Cs+mcp

tanϕ sp=(1-m) tanϕ s+m tanϕ p

公式中:cp,ϕ p分别为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cs,ϕ s分别为桩间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m 为面积置换率。桩体桩间土剪强度分开考虑时,复合地基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τsp=(1-m)τs+mτp

式中:τspτsτp分别为复合地基、桩间土和桩体的抗剪强度。对于刚性桩采用复合抗剪强度指标时,其黏聚力取值为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 0.20~0.25倍。

2、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有限元法利用边界上的力的平衡条件和协调条件、本构方程、边界条件等对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现场条件,在不必事先假定破坏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自动得到较为真实的破坏状态。强度折减法是通过逐渐减小剪切强度(c,φ),直到计算没有收敛为止,将没有收敛的阶段视为破坏,并将该阶段的最大的强度折减率作为边坡的最小安

全系数,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边坡的剪切强度,τf为滑动面上的剪切应力,τ,τf的计算公式如下

ϕ=tan-1()

式中: SRF 为强度折减系数

3、折算荷载法

此方法假定加固桩只是承担地基的竖向荷载,地稳定主要受地基土分担的荷载控制,稳定分析时先根据桩土应力比计算加固后桩间土分担的荷载,在该荷载值下计算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计算公式为

式中:Psp为复合地基上作用的总荷载;n为桩土应力比,n 取 2~4,m 为桩土面积转换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桩身平均直径,de为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de取值如下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

二、工程实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

1、工程描述

某段在深厚软土区修建的铁路工程,路基采用CFG 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桩间距 1.6m,桩径 0.5m,桩长 15.0m,正三角形布置.设计路堤填土高度7.0m,实际路堤填筑到 6.2m高时,开始出现路堤中间沉陷较大、路面开裂、局部坍塌、路堤两侧隆起等情况,从现场的路堤破坏模式来看,路堤失稳的主要原因是软土层侧向位移或侧向滑移,导致加固桩倾倒或折断造成路堤的整体失稳.后经卸载、补强等措施得以继续施工.本文就路堤高度填筑到 6.2m 时的工况进行稳定分析,断面如图 1 所示,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 1 所示。

图1 断面图

2、稳定性计算

针对上述工程实例,分别采用复合抗剪强度法、有限元法和荷载折算法进行路堤的稳定性计算,计算如下.

①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

应用极限平衡理论,采用精度较高的毕肖甫法,借助专业边坡稳定分析软件 Geo-slope 进行计算,计算参数如下:

CFG桩抗压强度为 15MPa,桩体黏聚力Cp=3.0 MPa,摩擦角ϕp=40°

加固区复合抗剪强度指标为

淤泥层:CSP=271.8 kPa,ϕsp=9°

淤泥质黏土层:Csp=275.4kPa,ϕsp =11.3°

黏土层:Csp=285.3 kPa,ϕsp =20.5°

地基土及路堤填土均采用M―C本构模型,墙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Goodman界面单元模拟,通过给界面选取合适的界面强度折减因子来实现,考虑淤泥及淤泥质黏土为高灵敏性土层,其折减因子分别取值0.4和0.5,黏土层取0.7,采用PLAXIS计算路堤稳定性结果如图3―5所示,从图3网格变形图可以看出,地基土发生了侧向滑移,路堤放坡坡脚处隆起,CFG桩明显向两侧倾斜,这些与现场的路堤破坏模式基本一致,图4显示,由于CFG桩的存在,路堤失稳破坏的滑裂面并非光滑、规则的滑弧面,而是在CFG桩前后存在突变,一方面说明桩体起到了抗滑作用,另稳定性计算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2复合强度法计算结果 图3有限元法计算结果

②有限元法计算

借助大型商业岩土专用软件PLAXIS进行计算,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应变问题来考虑,将桩简化为沿道路走向延伸的板墙,墙体采用线弹性模型,需要定义轴向刚度EA和抗弯刚度EI等材料性质。对于平面应变模型,EA和EI的取值与平面外的单位宽度刚度有关,轴向刚度EA表示为力每单位宽度,抗弯刚度EI表示为力乘以长度的平方每单位宽度,根据EA、EI等效原则确定板墙厚度。在PLAXIS模型中,板是叠加在一个连续体上的,因尔是与土体重叠的,为准确计算土与板的总容重,应该从板材料的容重里减去土的容重,表示为力每单位面积,如表2所示。

弹性模量 E/MPa 轴向刚度 EA/kN・m-1 抗弯刚度 EI/kN・m2 等效厚度/m 容重 W/kN・m-2 泊松比ν

20000 18.6 20.1 0.433 6.0 0.1

一方面也说明桩与土的破坏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桩体可能发生了折断或倾斜破坏。

图 4 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图5 有限元法计算结果

图5显示,有限元法进行路堤稳定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097,与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

③荷载折算法计算

根据路堤填筑高度,复合地基上路堤作用的总荷载只。Psp=20x6.2=124kN。计算得置换率m为0.089,桩土应力比n根据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的原则,本工程取4,计算得桩间土分担的荷载为98 kPa,为方便将其换算成4.9 m的土柱建模计算。路堤两侧反压台下的桩间土分担荷载为32 kPa,换算成土柱高度为1.6 m。换算后的计算断面及计算结果如图6―7所示。

图 6 荷载折算法计算断面图7 荷载折算法计算结果

3、计算结果分析

①滑移面分析

复合抗剪强度法稳定性计算的最危险滑移面位于路堤本体内,并未切入软土地基,可能会忽略更不利的滑移面,且与实际工程情况不符。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的滑移面为深层滑移面,最危险滑移面切入到淤泥层中部偏上的位置,并从距路堤5~7 m的地方滑出,出口隆起,土体及桩体的变形均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似,即说明了有限元法对于路堤滑移、变形趋势的分析是合理的。荷载折算法计算的最危险移滑面与有限元法相近,同样为切人淤泥层的深层滑移面,即此方法对于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是合理的。

②安全系数分析

根据相关规定,在不考虑轨道和列车荷载的情况下,列车设计时速小于160 km/h时,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2。

以上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复合抗剪强度法计算的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为2.197,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与工程实际不符;有限元法计算的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097,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可能出现路堤滑移破坏情况,接近工程实际;荷载折算法计算的路堤稳定性安全系数为1.024,处于路堤滑移的临界状态,与实际工程情况更为接近。

结语

通过上述几种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对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在流塑状的软土中做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其稳定性计算若采用复合抗剪强度法会大大高估地基的稳定性,存在较高的工程风险。

(2) 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荷载折算法计算的结果相近,且都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3) 荷载折算法较有限元方法而言,采用较为成熟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方法简便,参数明确、宜得,更适应于刚性桩加固的流塑状软土复合地基的稳定性计算。

参考文献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