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教师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德育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德育教育论文

第1篇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德育俨然成为每名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教师却未能很好发挥其德育的职能,使得中学的学校德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由于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使得学生中拜金主义横行,虚荣攀比心理严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学生法律素质不高,中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中学教师又忽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使得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不守法。

二、中学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德育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内容结构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各地中学生考试试卷,特别是一些较落后地区的中学考试试卷,从中不难发现,无论哪一科试卷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拓展拔高类的题目并不多见。虽然是提倡了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就目前的成效来看,似乎没什么进展,仍然提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这从我们的试卷内容结构看的最为明显。

(二)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也在不断提倡改变教师教学模式,试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学习了新的教法之后并没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也只是应付检查,只有在听课的时候才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比较有效的社会实践课往往都因为学校怕承担风险,害怕出意外事故而被取消。所有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在很多中学出现,与该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三)教师选拔上存在漏洞。

我国目前在教师选拔上却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以乡镇以及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小县城更为严重。为了拿到这一铁饭碗,许多人费尽心思,送礼托人,使得选拔的教师各方面素质达不到标准。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的是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选拔这样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教师一直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地位,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一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教学只需要教会学生知识,不需要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等各方面素质。近些年来,虽然许多教师通过各种学习进修教育教学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加上教育改革过程中种种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改变不大。

(五)教师评价学生标准单一。

在我国,教师总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切的标准,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宽容以待,即使他们犯点小错误也是当做没看见。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一味的责骂他们,批评他们,把他们贬得一文不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三、教师德育职能的品牌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考试内容结构,科学安排考试内容。

既然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的考试,也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这一目的。考试内容不能删去基础知识这一板块,这是最基本的不能丢。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添加能体现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开放性题目,这类题目必须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考试内容结构上作一个调整,把基础知识的比例适当缩小,把开放性题目的比例适当扩大,使之成为整张试卷的主体部分。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

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在基层学校中认真组织学校、教师学习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教法、技能的学习研究,并且积极组织教师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学习。对于某些社会实践课程,教育部门也可以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到两节实践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学校要严格教师选拔工作。

学校在进行招聘之前要出台严格的招聘方案,明确要求和条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可以在招聘过程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决策,尽量避免一方独断的状况。

(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教师角色,不再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要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五)保证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第2篇

一、融洽师生关系,用平等沟通来达到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的通过音乐教学上的艺术感,形象性,趣味性揭示音乐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二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员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二、身教胜于言教的情感教育

每当我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常常一丝不苟的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至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个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来应付,学生更不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所以在细微的言行中去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老师举手投足学生便能心领神会。师生和谐相处,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情感,更要重视课内外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古人云:“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开始如何,将明显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向和效果。音乐课良好开端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用唱歌或做几个幅度小的舒展动作热身调整情绪。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主动学,自觉学,提高效率创新发展。

2、了解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刚看了场电影就让学生就该电影插曲唱几句或一段歌曲等。

3、讲小幽默故事、笑话或猜谜语等,营造趣味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心态进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人性化的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不宜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能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说,教学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四、通过激励和互助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1、不失时机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发,抽出时间做思想工作,见缝插针地进行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如回答错了,千万不要歧视和冷嘲热讽。

2、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

如课堂发言,课堂游戏,作业讲评等。让学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实际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

第3篇

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然而,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爱心,只是单纯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主动与学生沟通,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教师将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割开来,一味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发自内心地爱护学生、关爱学生的教师才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治学态度不严谨,学术态度不端

高校教师是学术研究的主力,但是当前高校学术研究中出现大量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和社会风气。目前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学术道德不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术成果水平低,粗制滥造;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无偿占有学生及他人的学术成果;等等。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创新精神,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端正学术态度,保持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这才是高校教师师德的体现。然而,部分高校教师迫于学校制度的要求或一味追求职位的晋升,不惜弄虚作假,败坏学术道德。

三、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教师培训,重视师德建设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教师法律法规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使他们认清并履行教师义务,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其次,高校应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其明确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使命,明确教师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从而使其产生职业认同感。最后,通过激励教师自主学习,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从而提升教师师德素养,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师德建设的本质要求分别体现在情感与态度层面和发展状态层面。[3]在情感与态度层面,高校教师要以爱为内驱力,用爱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发自内心地尊重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有了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对待这份职业,主动提高个人素养,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发展状态层面,高校教师要以创新为灵魂。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播知识技能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高校教师职业的灵魂,只有重视创新,高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因为创新而有了生命力。因此,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握好师德建设的立足点———爱和生长点———创新,从而不断完善师德建设。

(三)师德评价机制应以高校教师自我实现为导向

第4篇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高明和睿智之处,他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很透彻,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都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而就英语这一门学科而言,如何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好这一点呢?

一、分析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因此,教师首先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其次,应多用心观注学生,观察他们的行为,并监控他们的发展过程且适时纠偏。因为学生的行为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模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哪一种行为的偏差都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最后,作为老师,应该了解“鼓励和强制”这两种手段中哪个才是使学生“乐知”的法宝。因为有的学生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但这类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鼓励和强制一并实施起作用的,即使是逼迫着进入了知识的殿堂,但他日后终究会尝到知识的美味,待那时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乐之者”了。

二、备好教材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进一步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而备课,就是要钻研教材,掘其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恰当地设置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依据上、中、下各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诸方面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努力做到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策略要有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很多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的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热情。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可运用图式来讲解概念;对于好动并乐于表现的学生,可以设置些讨论的环节。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环节,都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以及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知道这个环节是为何而设。所以,每一节课,教师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特性,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三、作业和测试

作业和测试是老师巩固教学知识、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老师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便可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不对称,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摆脱老师的监控。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可以只给他们留一点导向性的作业;成绩中等的,可以根据他们学科成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多留弱科上的作业;成绩差的后进生,所做作业要体现最基本的知识,从而使每类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作业来做。作业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迁移学法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难易有别,呈阶梯式,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深化题,符合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第5篇

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但通识教育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与本土创新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异同。本文拟对两者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意,共同促进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一、通识教育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通识教育源出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Aristotle)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事业和生活是在免于为生计劳碌和不追求功利的闲暇中自由地进行理论的、纯思维的沉思;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自由)与和谐发展,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据此,他将知识与学习分为自由的与偏狭的两种。他认为前者致力于理性的发展、心灵的完善,后者则只会有损于人的胸襟和自由精神,从而使人变得粗鄙和庸俗。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后,后来又得到了纽曼等人的进一步发展。纽曼(Newman,1801-1890)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因此,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学而不是科研。因此,纽曼主张大学里应该只传授普遍的知识,不应该实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绅士”型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有了变化,即科学和技术已逐渐成为高素质的人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传统大学只重视培养“绅士”型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被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945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即哈佛的“红皮书”)。该报告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两部分。普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1979年哈佛大学通过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清楚和有效地进行思考;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正确地评价我们取得的知识;应用知识、认识宇宙、认识社会和认识自身的方法;对道德和伦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不但了解本国文化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至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发展成了意义更广、也更完善的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学术界也渐渐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52年,我国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并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受到普遍忽视。这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带来了偏失和问题。部门办学,学科分隔,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科学主义等现象和观点一度造成知识的盲点,认识上的误区,价值观的错位,甚至理想的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功利主义,并导致了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大行其道。于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北大、清华等53所院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指明,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2004年教育部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欧、美、日等国移植过来的,中国引进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因军事、工业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困局。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已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又认识到高等教育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的创新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教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既

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家对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

(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也可以说,着眼于人,“以人为本”,这是两者基本的相同之处。当今世界主流的通识教育,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人的素质这一弊端的。

第二,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

第三,两者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造就具备远大目光、融通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的人才为追求目标。

(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差异

第一,两者产生的教育思想背景和各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不同。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在欧洲;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是技术教育进入大学,导致大学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文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同时,专业教育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知识整体性的分裂。而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上首先是继承了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中的两大精髓:第一,在教育本身,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做人”教育、重视“在明明德”的教育。第二,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有着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行动,即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的传统,素质被视为更基础、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对客观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主客一体”。

第二,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它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如开设相关课程,提出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更具弥散性,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第6篇

博客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由于博客在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平台软件,它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利用博客进行教学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较低;其次,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下和谐交流的平台,从教学方法上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再者,它可以让老师为学生补充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最后,对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来说,它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来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等。

博客在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一)帮助教师进行备课。基于教学博客的共享性和开放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学博客与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高职英语教师进行交流与反馈,甚至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与其它英语教师共同备课,吸收其它英语教师备课教案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共同将英语教案备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利用教学博客,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根据教案对学生课前的预习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教案,让备课的教案更加完善与充分。

(二)辅助课堂教学。博客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它本身具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信息[3]。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博客,可以将博客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如品牌广告、实际场景等内容作为英语课堂导入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博客还可以为高职英语的教学提供模拟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英语的能力。在博客中,教师可以课前链接一些英语学习的网站,让学生自由进入这些网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英语情景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如听力特快,在线英语听力室之类的英语网站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模拟的英语听力场景及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等。而且,与目前较为流行的利用多媒体模拟生活情景的方法相比,博客本身的丰富性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节省了许多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准备时间,比如从博客中找到的教学模拟情景节省了教师自己制作模拟情景的时间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博客与其它的英语教师通过教学日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经验的公开与分享,比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共享等,让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总结,找出不足的地方针对的进行改善。另外,为了持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课堂教学的总结性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的复习,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一些课后学习的资料,帮助他们巩固与提高英语水平。

(三)展示教学的成果,促进教学不断发展。由于博客本身具有的公开性和共享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博客中设立“学生作品展”和“教师成果展”等项目,将高职英语学生平时一些比较优秀、比较独特的作品展示出来,将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成就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参与博客的人都能从中得到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不断的对比总结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7篇

人是环境的产物,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物质文化环境。农村家庭里的图书量少得可怜,几乎是空白的,其他的文化摆设,例如字画、文房四宝等这些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家长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物质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很多农村家庭经济富裕,但家里一片狼藉,更谈不上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家庭物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推动力就显得非常苍白。

2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归因分析

2.1农村生活传统中教育意识和观念的先天性不足

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观念是形成家庭教育力的前提性因素。受经济、文化、环境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多数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所负有的不可替代的责任,父母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孩子养大,把孩子“教育成人”自然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因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家庭教育出现一种“养教失衡”的状态。这直接导致父母先天性缺失对孩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能力。

2.2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

通常来说,家长的文化素养与家庭教育质量是成正比的。家长的文化素养越高,掌握的科学教育理念与知识就越多,更加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就越有利于帮助家长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就越强。这也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子女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自身文化素质有限,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文化知识,没有能力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力的缺失。

2.3农村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在大多数农村家庭里,家长必须为生计和改善家庭条件而奔波,根本没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力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的父母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购买相关的教育书籍开展自我学习或者参加家长培训班来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力。也没有多余的金钱来给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家长不能给子女购买必要的课外书籍来满足孩子对课外知识的需求与渴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2.4农村家庭结构不利于教育力发挥

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以大家庭的模式生活,例如同宗家庭、主干家庭等。在这些大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由于祖父母过于疼爱孩子,直接导致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力受阻。同时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很多进城务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子女的祖父母、其他亲戚,或者父母单方一个人来抚育,甚至有些把子女单独留在农村,这都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的改变。在这些特殊家庭里,直接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教育主体缺失,也有些祖父母教育力匮乏,对孩子没有基本的管教能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力的缺失是农村家庭教育中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2.5社会转型导致农村家庭教育力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长的观念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父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产生的教育影响力会有不同的效果与作用。父母观念、观点不一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会出现父母双方教育力相互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力不仅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同的教育力会相互抵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不了积极的作用,相反有的孩子会在两种相对的教育力的作用下,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迷失自我。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不同地位群体之间通过长期的权力关系,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资源与机会的分配原则。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分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机会也不同。农村家长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处于社会底层,因而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与机会都比较少,缺少足够的资源与机会来提升自身的教育力。

2.6农村社区文化的稀缺

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相对狭隘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对农村社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无法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农村家长由于农村枯燥、单一的文化环境,其娱乐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农村家长的娱乐方式主要就是看电视、打牌,那么他们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响,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有些家长喜欢打牌,其子女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迷恋上赌博,同时由于父母喜欢打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甚至为了不让孩子影响自己打牌,就让孩子没有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或者上网。

3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的策略

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首先得提升农村家长的教育能力与素质,也需要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村家庭教育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从而真正地提升农村家庭教育力,为农村孩子创造能够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大环境。

3.1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教育观念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农村家长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双重不足,更加迫切地需要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文化涵养。家长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都会得到改进。家长只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去培养教育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现状,为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子女各方面健康发展。

3.2学校加强指导,增进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只有学校与家庭良好合作,才能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教育的内容与责任,并向家长宣传当前最新的教育理念,给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学校和老师应定期和家长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让家长随时了解子女的在校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共同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而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现,遇到孩子教育上的问题,可以和学校、老师共同探讨。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力的重要性,并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家庭教育力。

3.3加大农村资源投入,增强物质推动力

政府应当进一步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要为农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弥补农村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外在环境、物质推动力的不足。当地政府可在农村建设小型图书馆,满足孩子对课外书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轻农村父母在这方面的经济负担。另外,农村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可供父母选择,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和学校共同开办各类免费兴趣班,满足孩子的全面发展,同时弥补父母在这方面教育能力的不足。

3.4优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外部文化氛围

第8篇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电视、手机、电脑及各种先进的通讯形式遍布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形式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是获胜者,生活随机遇而改变,这就是说,学生只学会知识而没有技能,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无怪乎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滔滔不绝的老师,无精打采,打哈欠、伸懒腰,对知识的掌握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在底下偷偷地玩手机、玩游戏,虽说是学生破坏纪律,但也说明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促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信念、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出现了多边性、复杂性和多元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空间里过早地充斥了大人的形象,有的甚至超出了大人的行为,一些疯狂的、极具性的文字、图像,影响腐蚀着学生幼稚的头脑和心灵,使他们在成熟以前就看到和经历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刺激、趣味和挑战,也使不少的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教给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生活的技能,让他们学会识别优劣、分辨真伪,抵制不良影响和行为,同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生活、创新,迎接时代的挑战。

二、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替代父母。

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强化管理,强化学习与竞争,禁锢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在学校的学习中,虽有老师的教诲和熏陶,但也缺失了很多的人情味;再加上农村生活城镇化的形式,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使很多学生的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家中十室九空,很多的学生成了“孤儿”,生活孤单,无人管理,学生像断线的风筝,无拘无束放任自流,沾染了不少的不良习气;还有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学生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还有父母离异、酗酒、吸毒、邻里环境贫困不堪等,这样就使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里,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教师就是和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孩子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扮演“替代父母”的角色才能融于学生们之中,关心他们,影响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体贴他们。教师承担保护和教育学生如何生活,学会为自己、为父母、为他人的责任,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成长、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关注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应付学科学习和学校的环境,教师还要经常反思自己与学生父母的差异,不断总结及时修正自己,真正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

三、教师是情境教育的实施者。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它强调建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可见,情境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案例具有的典型性、情节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创设案例情境,不仅能满足学生求新、求真、求趣的心理需求,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向。从分析这一现实生活中人们择业上的种种表现,引发学生对我国目前就业现状和劳动者在择业中种种现象的思考与探索,得出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劳动者要成功地就业,就必须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出发,在提高自身就业技能的同时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通过展示案件,设置疑问,引发学生讨论,在分析和探究案件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诠释,情境教育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四、教师是学生教育学意义的影响者。

教师,是一个无上光荣的职业,教师的工作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兴亡,教师的工作在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整个社会中,教师和学生都始终受文化环境、语言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之间的教育学影响无处不在,因为教师与学生一起生活学习,每一情景都要做出反应,每一行动都是规范性的、负责任的,从教育学的观点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必然的影响。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师在知识上、语言上、行为上应时时刻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于教师形象教师人格的事情,给学生以正确教育意义的影响。

五、结语

第9篇

教育部制定、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基本理念就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两者其中的“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实践取向、终身学习”都体现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特别需求。一直以来,在教师教育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专业教育”,知识的结构及其与实践的关系是:因应教育实践的新进展而被动式修整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并以系统的学科知识释出对应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教师教育作为能力(实践)体系的“职业教育”,知识的结构及其与实践的关系是:基于教师真实的工作过程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选择序化”,并以序化的学习领域实训工作岗位必需的职业技能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5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强调必须重视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统一性及终身化。而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也正为自主性与终身化学习不断提供无限的、便利化的时空条件。所以,应当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本着“学会工作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小学教师真实的工作过程,构建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课程目标领域是:①教育的信念与责任;②教育的知识与能力;③教育实践与体验。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基本内容为:①专业理念与师德;②专业知识;③专业能力。这两个标准,构成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致性要求:一是理念(信念)与师德(责任)部分;二是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三是实践与体验部分。在此重点论述知识与能力部分的构建:如前所述,教师职业“需要教师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那么什么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就小学教师而言,作为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有关小学教师的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组成内容的确定,只能是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本着“学会工作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小学教育的真实工作过程———包括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研活动及教师成长等方面的工作(成长)过程(行动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教育知识篇”和“小学教师技能篇”的两大组合(知识与技能)模块(学习领域),正是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的创新尝试。

1“.小学教育知识篇”(专业知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小学生、小学教师的相关专门知识(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主题案例及知识话题引导知识学习)。

2“.小学教师技能篇”(专门技能)包括:教师成长、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研究的相关职业技能(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真实工作案例及行动体验引导技能实操)。作为配套教材建设,首先应当革新“教材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不再“为教而编”,而是“为学而编”,变教材为学材,即有助于变教而学,为学而行。因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在总体上既要体现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色,在具体部分又要体现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与教学过程的“学习领域”对应关系。最重要的是,更期望通过执教者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知识灌输”为“行动体验”,创建职业化的“自主、行动、合作”的教学文化。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技能实训

小学教育永远是实践第一的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能力一般都比知识量更为重要。因此,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有关小学教师工作的系列技能部分就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知识通过引导自主性或探究性学习理解和掌握。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谈论课程的内容构建,也不能离开课程的内容构建单方面谈论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必然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它是基于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但同样也是适用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就是指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合作与交流”完全就是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要求的预演。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更是任何职业教育所必需的。

2.微格教学法原作为教师教学技能专用的教学法,实际就是与具体组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角色扮演法”或“模拟教学法”在内涵上一致的教学法。现可更大范围用于教师系列职业技能的实训。

3.多元智能(MI)教学法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法,要求以一种或多种智能探究单个或综合性学习主题,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法,如果把MI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完全可以生成新的MI—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更全面有效地培养作为小学教师不同于和高出其他职业的综合能力。

第10篇

    他的思想又与深厚的天主教文化渊源和波兰社会的嬗变有很深的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常以冷静而理智的目光注视着紊乱与脱序主宰着的波兰社会,他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却是隐藏着彼此的漠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在波兰任何事都是一片混乱,没有人确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或许我们应该回头去探求那些教导人们如何生活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存原则。”

    提起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原则,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一部讲十诫的系列电影。

    当年以色列民曾在埃及当奴隶作苦役,上帝救赎以色列人出离埃及,行神迹分开海水使他们逃脱埃及士兵的追杀。上帝要带他们到人们乐土——流奶与密之地——迦南美地。但没过多长时间以色列人竟忘记上帝为他们所行的拯救和所行的神迹,他们忘记了上帝的恩典与爱,不再信靠上帝,开始背逆上帝,拜偶像(人所造之事物),抛开一切禁忌,于是败坏、等各样的犯罪遍地皆是,整个民众落入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下。此时,上帝为要管教他们归正,也是为了爱,颁布十诫。“以色列啊,你要听,要谨守遵行,使你可以在那流奶与密之地得以享福。”以色列民从此开始过一种有神的律法、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的生活。在1900多年前,以色列的基督徒发现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守全律法,过完全圣洁的道德生活,他们发现律法只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不义、败坏、软弱、无知等等的罪性。“正如有了法律规范就有了犯罪,有了道德规范就有了道德困境。”人到了一个尽头看见自己的智慧能力都信靠不住,只有信靠生命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活出圣洁、公义、平安喜乐自由,心灵饱足的生命——进入迦南美地。电影《十诫》及其它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一次精神家园的重构。“诫条对他所关心的爱情、死亡、救赎孤独来说是个跳板。”《十诫》不是对圣经《旧约》中十条诫命的简单阐释,它是一部现代戏,是对波兰人或者说现代人道德困惑的一次深刻的探讨。

第11篇

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审美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高尚审美观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学领域中去感受美,创造美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在阅读中感受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想感知文学作品的美,首先应从朗读开始。朗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氛围,让审美主体体会审美客体的形形的美,得到美的感受。在朗读中,除了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外,更重要的是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描写了一幅“春风图”,画出了春风温暖 、柔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显现出来的。如何通过朗读,在学生眼前呈现这一幅充满春天的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呢?这除了在停顿、速度和节奏上进行指导外,主要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泥土的气息”,“春草味儿”,“酝酿”须读重音,给人以嗅觉的美感。“清脆”、“婉转”和“嘹亮”应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想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纯甜交响曲。通过朗读,学生仿佛感到春风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听到春风传送的和悦的声音,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就为欣赏打好了基础。

2. 在课文分析中发掘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绝大多数文章都有其可欣赏的美点。或是意境深邃,或是构思精巧,或是形象感人,或是炼字精妙。教师恰当的分析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愉悦中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地完成语文的学习任务,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必须巧妙地利用各类文章的不同美点,去传授知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2.1 体味美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内心感情和外界景物相交融汇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创造了这样一种意境才获得独特的审美价值,从而引起了读者心灵的共鸣和震颤,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如《天山景物记》所描绘的多姿多彩的天山景物,它展现的绮丽的雪峰、溪流以及迷人的夏季牧场,天然湖泊的动人画面——无不让人去遐想、回味,从而领略草原妩媚、温柔的诗情画意。其物,奇幻迷人,名臻其妙。如:对野马,雪莲等的美境描写,则给人以不同的情趣和美感。通过分析,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出向往天山的欲望,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也会在心底升腾。又如:杨朔散文不仅色彩清美,情调幽雅,而且还常常追求一种空灵含蓄,意象朦胧之美。“哪里似乎蕴蓄着一股迷人的空气,一股不绝缕的想象力。”“把意绵不尽的生活真理寄托于梦幻般的形象中”。作者在描写海市的出现时写道:“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黒苍苍的,像水墨鱼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大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鱼村。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儿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儿洼里又出现一座城市,市上流动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重现出来。”作者让我们走进了那“海天茫茫”“空明澄清”的空灵缥渺的海市幻境之中。学生在体会意境时,领略其美妙无穷的神韵,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2.2 感知美的形象。形象美,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不管哪篇文学作品,作者总以它栩栩如生的形象打动读者。教师在分析人物时,一定要把握住人物的崇高形象的分析来教育感化学生。如:《荷花淀》中勤劳纯朴而又富有爱国心的水生嫂。《梁生宝买稻种》中淳朴、无私、乐观、认真可爱的梁生宝;虚情假义、卑鄙的周朴园;虚伪、凶狠、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等等。在教学中,紧扣作品的语言,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评价形象的社会意义,同样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2.3 体味美的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应引导学生热爱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注重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所学课文的语言美。中国汉语的语言美表现为韵律美、修辞美、朦胧美、想像美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识和感受。

(1)韵律美 汉语是讲究韵律美的,尤其是诗歌、散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和体会语言韵律美。

(2)修辞美 巧妙的使用修辞会使文章增加美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领会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的精妙,让学生感悟它们的美。如:《荷塘月色》一文中对“月下荷塘”、“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就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普通荷塘的美妙。

还有朦胧美,想像美。在学习课文时也要仔细体味。

3. 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乐学 吸收和积累 积淀语感 语言能力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语文教学落入了很深的旋涡,它费时多,成效少。如何费时少、成效高,就成了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大课题。很多老师都努力曾探索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途径,我体会到应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知识,积淀语感,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点,也是一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学习,既要学,又要习,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并能自觉地温习掌握。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深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这段话深刻阐明了“自得”之意。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也说过类似的话:“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他从学生求知心理这一角度,阐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横溢,成为永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倘若教师将自己领悟的这种飘忽、朦胧美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未必就能明白、掌握;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又一再地温习,他们就必有所得。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也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老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小心诱掖,培养其自求自得的能力。

明确了学生的学应重在自求自得的道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并能灵活应用。课堂讲授,无疑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则,教师的讲授只能起“领路”的作用,而万里征途必须靠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迈。如果只讲不习,知识便无以转化为能力,“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功在于习,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巩固了学生已得的知识;二是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是学生能从学习成果中倍添兴趣,激发求知欲。

文章授完后,过去是做书后练习,写写字词,再背诵背诵,对学生写作指导则忽略了。结果,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却不会写文章。语文之习,主要应是运用语言能力的练习。如此,可以将新课文中的字词,选几个出来,叫学生进行生活场景描写。也可以进行仿写、续写和改写等训练。这里的仿写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仿课文结构,内容则是全新的。续写则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情节发展等再展开思索。如鲁迅《孔乙己》,并没有写出孔乙己的下场,可以让学生写孔乙己走出酒店以后的情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没写出于勒最后的命运,可以让学生写“于勒叔叔回来了”或“于勒叔叔的新遭遇”等。即使是那些没有情节的散文,也可以对某个细节、某个侧面进行续写。如《老山界》可以让学生写下山的情况,扬朔的《荔枝蜜》可以写农民的无私奉献等。改写是课文题目不变,内容和结构则是全新的。如学了《荔枝蜜》后,也让学生写《荔枝蜜》,内容可以是写母爱的、可以是写科学家奉献的、也可以是写国家、民族的等等。语文课堂如果能这样学与习,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到了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13篇

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和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时,我们会指责前者而同情后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德性是人们在后天就能习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赋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了我们都是承认德性是后天习得的。[3]然而后天习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等,但是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当然是学校教育了。为何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历程,就连家庭教育的时间都无法与之比较,而社会的教化又都是在学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后进行的,很难在对学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说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在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进行的学习也是系统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却是遇事而行,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社会教化则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不同而影响的方面也会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才会令学生更易接受。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行为的训练、养成,加之与同学、同伴的共同进步。学校教育的渐进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学工作者或是专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并且学习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层层递进。从以上学校教育的特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学校进行教育的优势,所以就确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我们就应当来审视内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并存。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无暇的,他在成人后所具有的知识或是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人与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达到的效果是不确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于没有德性的人,我们会指责,因为德性是一个人自身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品质。

1.2道德的性质

1.2.1道德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有所实践。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识体系、思想根基,那么德育的实践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5]1.2.2道德是需要实践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并且还是需要实践的,并且还是不同于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识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质疑者会认为不可在中小学开展德育课程,他们主张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像这种含糊笼统的方法确实省却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诱惑力就会有多少的危险性。[6]由此我们证明德育是可教的,并且我们应当继续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程。

2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第14篇

新课改,新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努力探索生本教育的实践途径,把生本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 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生本教育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流“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育教学不再过分注重“死”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活的知识”的运用,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转变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更新教学理念的情况下才能适应生本教育的需要。

二、 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现代文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仅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丧失了理解文章的能力。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的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全面发展。语文教师要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就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而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快乐”。

三、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固然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决不能理解为教师就可以完全不讲了。如教授《永遇乐》,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元宵节上你分别读出了怎样的李清照,请大家按如下形式展开思路,组织语言:“我读出了的李清照,是通过词中的(句)看出来的,尤其是此句中的 (字、词)更能表现她的心境,因为……”。这样的问题既有教师的精心“预设”,又能让学生有主动的“生成”,可见教师不是不“讲”,而是重在研习思路的梳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发挥教学主导作用,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多下功夫,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和“导”相得益彰。

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本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突出探究,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合作体现了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需要构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还是教授《永遇乐》:“在对文本内容探究后,对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了解后,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花,一种颜色,一支乐曲来形容李清照,你分别会选择什么,请简要描述。”这个问题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又可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既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注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教学。

学生学习语文,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而教又是为学而存在,为学而服务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提高”,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①周艳玲、邵琛琛著《“生本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3期

②《生本教育的概念和特点》[EB/OL].省略/List.asp?ID=933

第15篇

【关键词】预科教育;语文教学;生命意识

Abstract: Now on the national minority preparatory course students’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still have a large gap.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y and extern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approach and method in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in,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self consciousness of life, teach students to love life, cherish lif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so as to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

Keywords: Preparatory course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Life consciousness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的特殊教育措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高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享受民族政策降分录取的准大学生,进入预科接受的教育却是过渡性的,仍是知识为本,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预科学生学习起点低,学习基础较差,又面临进入象牙塔后的美好憧憬和升科考试压力的双重冲击,再加上预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性,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从多年来对预科学生的接触和分析中看到,不少学生因此表现出烦躁、焦虑、彷徨、消极等负面情绪,当这些压力不知如何缓解时,当他们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徘徊苦恼时,开始变得游戏人生,外在表现为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或否定,对他人生命的漠视,甚至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无疑反映了其生命意识的严重缺失。所谓生命意识指人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针对预科学生展开生命意识的培养是极其必要和紧迫的。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生命意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大量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为一名预科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渗透,借助教材的具有生命意识的经典篇章,引导学生关注、珍爱、善待生命,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培育健全人格。下面以笔者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试用)《大学语文》(下文简称教材)为例,谈谈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命意识教育的构想。

一、探讨生死——反观生命存在的美好

孔子曾说:“不知死,焉知生?”海德格尔也认为“向死而生”。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就不同,人们的生存状态也不同。死亡意味着人存在的有限,正是因为人生的有限,人们才倍加珍惜生命的存在和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渗透死亡意识,并不会加剧学生对死亡的焦虑和不安,相反,通过对生死的探讨,能帮助学生合理认知死亡,正确理解生命的有限,从而珍惜生命的存在,探索生命的真谛。

教材选编的《海子诗》(二首),是讨论生死话题的可用资源。海子的诗执着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满田园情怀和浪漫精神。教材所选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意象——麦子,这是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双重思考,“麦子”作为粮食,暗示着生存,同时“代表着乡土、故乡,是对‘归去’的意愿的影射”。诗人本身也在用短暂的生命历程追寻生存的价值和美好,他一方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表达对在尘世生存的追求;另一方面,他又看到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表现着生命的痛苦。在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中,学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学会去积极地面对生命痛过后新生的美。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是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古诗十九首》由强烈的‘死亡意识’而导致的对个体生命的诊视,对‘友谊’、‘ 爱情’、‘亲情’等一切体现生命美好的因素的珍爱,在讲究自我克制,视个人生命如草芥的中国传统社会显得更加可贵。”教材选择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从生命意识的角度观照这篇诗文,会看到其中流露出的对在世生存的思考,对生命存在的肯定。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思妇美好的年华在等待中消失殆尽,细细品味会发现,作者在借用诗句感叹生命的孤独寂寥,时间流逝的无奈,在对命运虚幻、不可把握的认识中,流露出来的恰恰是对生命的挚爱和珍惜。这是一种对生命有限性的自觉,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呈现。在教学这段文字时,教师以哀婉无奈又充满希望的情绪进行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思妇的内心世界,感悟那份对人生、对生命的责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