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马克思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马克思个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积极性调动中的应用策略 运用“需要理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在调动农村教师积极性中的运用 学校管理中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学校管理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 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运用激励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 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性的调动 投资发展路径理论 我国博物馆经济的理论及其实施路径 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 简述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 绩效工资下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04(2004/12/09).
⑤杨秀玉, 杨秀梅. 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02, 29(2): 56-60.
⑥[美]彼得・G诺斯豪斯(Peter G. Northouse)著.领导学: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8页.
参考文献:
[1]House R J. A path goal theory of leader effective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1: 321-339.
[2]Northouse P G.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M]. Sage, 2012.
[3]Harris A. Distributed leadership: What we know[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9.
[4]谭艳华.对路径――目标理论的认识及运用[J].铜陵学院学报,2006,5(3):11-12.
[5]熊志岗.试论学校管理者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D]. 华中师范大学,2007.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浅析
论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的当代意义
社会冲突的理性审视及应对
论公共政策决策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共行政模式的选择——由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
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基于《证据规定》第64条和第79条的分析
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法律思考
论“同案不同判”现象的类型及应对
关于征地补偿纠纷的调查报告——基于武汉市、鹤壁市的调查
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的基本需要
吴嘉纪诗歌研究述评
论李煜以物喻愁词在北宋词家中的回响
公共空间下的文学传播——试析贵州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传播
杜尚艺术史价值之我见——兼论《拉锐街11号的门》在杜尚艺术生命中的隐喻意味
深刻抑或偏执——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亲情的消解
从《喜福会》的母女冲突看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分析——以《泰晤士报》北京奥运周期内对华报道文本为例
逆势扩张的媒介发展之路——新媒体时代贵阳传统媒体发展状况分析
论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语境研究的认知转向
认知语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
隐喻的认知机制和隐喻相似性
在英文写作中减少与特定句型相关的典型错误的输出——英语句型模仿写作明示教学实证研究结论之二
从人文角度探寻贝多芬晚期精神境界
浅议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权利与义务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征订启事
祭象的意义世界
因俗化民,圣人苦心——读王阳明《象祠记》
民族地区应急资源保障完善途径研究
财政支出具体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西部县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评估模式的构建
劳动者的集体之人身份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构想——富士康事件的启示
国家赔偿的悖论——以"农夫、统一事件"为例
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论梁启超译介活动与启蒙思想转变
现代汉语中"着呢"的语法化路径探析
留学生使用"关于"一词的偏误分析
《汉语大词典》收词补遗十四则
都匀话老中青三代的语音差异
魏晋南北朝文艺"概括描述"批评法述论
清"红楼戏"首编者仲振奎家族文人群略考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环境元素对主题的激活
直面"荒诞"的第一人——默尔索的孤独世界
超越中的自我追寻——从自然主义看萨特的"处境小说"
近五年国内马克斯·舍勒研究综述
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VPN实现及服务跟进
转型时期贵州铜仁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
中学生阅读能力层级体系及评定系统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试析王阳明心学视域中的三种人格典范——兼论王阳明的理想人格
土家族"过赶年"的文化内涵及其研究价值
浅论南夷与南夷文化——夜郎文化研究之三
嵌入苗族婚育文化中的宗教仪式与禁忌——以凯里挂丁方言区苗族婚育习俗为例
贵州高原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研究——基于贵阳城市经济圈辐射域的简单实证
提升贵州旅游价值的差异化思考
石门坎平民教育运动之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