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计算机应用论文2000字(一):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但教学中受学生思维能力、已有基础影响较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又相对保守,教学效果一般。在本文中,笔者就引入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实施分层次教学实践。通过长期分层次教学实践,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得以显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分层次教學以其针对性强、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等特点,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大学生必须要学会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操作,并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行学习。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形式更多的是教师在强行灌输知识,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时候一节课45分钟,学生自己操作的时间只有10分钟,到了下一堂课教师又会教新的内容,学生上节课的还没掌握好就要被迫学习新的,这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利用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
一、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也是计算机应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期计算机的应用与学习。但是随着现在国家实现高校扩招,学生层次差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进步。所以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组建自己的知识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更利于贴近学生专业学习以及便于学生毕业后在公司能够积极响应公司要求的问题情景。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考虑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多开展各种计算机应用教学活动,定制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标准、循序渐进,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跟上步伐。
二、因材施教,分层练习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来制定教学方案,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试着将教学任务分为基础、提高、探索三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牢固的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提高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基础的层次上更加深入了解计算机,剖析每堂知识点的重难点,能够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探索部分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开发自己的创新、创造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开发出更多新奇的计算机编程。
打个比方,学生在学习EXCEL时,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层次进行任务分类。基础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简单的将学生的学号、姓名、各科成绩以及总分数根据降序排序的方式进行排序。让学生先认识、了解排序的公式、快捷键等。学生们都掌握得差不多时,教师可以提高难度,让学生将已知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各科成绩以及总分数以名次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工作中,这样的排序学习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便利。紧接着就是探索类的教学,给学生假设一个场景,我们做好编辑之后要将表格给同事或领导观看,但是这位同事或者领导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排序操作,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让对方查找自己想要的排序方式?
通过这样的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的希望学到的知识点,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后也可以进一步向探索层次进军。
三、举办课堂竞赛,分层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尝试多举办课堂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上只有相互追逐才有学习的劲头。竞赛形式教师可以分为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两种模式,个人竞赛主要是为了考量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小组竞赛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个人竞赛中,教师可以将出题的重点压在个人的打字速度、对公式的熟悉情况;小组竞赛可以多设立一些半开放或完全开放的任务,例如电子报刊排版、宣传单的设计、杂志封面等等,让学生既能够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认真评价
以前由于并不重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就算教师安排的任务学生完成了,学生上交作业后教师并不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仅是将上交率作为一个平时考勤的参照。教师应该改变这种观念,要积极、认真的对待学生的作品,针对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找出改正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更好的进步空间。另外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多问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找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层次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与步伐,让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有所进步、学有所获,同时掌握好基础的知识,让基础好的学生稳扎基础知识的同时去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己。
作者简介:梁涛(1983--)男,新疆昌吉人,本科,主要从事计算机行业。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面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欠缺、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受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等问题,从校园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教师数字化资源应用能力、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论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59-02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计算机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习、办公效率的重要工具。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一、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物质条件的新型教育资源,具有打破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能够使教师教学工作更加便利高效,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补充丰富的内容。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也打破了学习的地点与时间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大方便。这种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教学辅助的现象也是时展的主流趋势。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等级为高等教育,更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性与先进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以充分体现计算机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此外,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社会学习、办公以及生活的必备技能,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获取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场所,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该课程必须融入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由于提出时间晚,发展时间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具备完整的理论系统,而且在当前的运用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不丰富,教师通常选择网络上已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欠缺,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虽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大部分教师已经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课堂偏重理论讲解,依照教材讲授教学内容,对互联网教学设备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不深、运用技能掌握不足,不能将课程内容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加之学校极少组织计算机课程教师进修学习,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师与现阶段数字化教学要求脱节。大部分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能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受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在于“应用”。因此,该课程教学内容只有凸显实践性、操作性,才能有助于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以教材理论为主,实践操作环节欠缺,而且课程内容单一,与学生的发展要求有所差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数字化教学资源虽可缓解这一现象,但是由于教师限定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择范围,学生因此失去了自主选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权利,处于被动位置。结果导致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
(四)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后,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也应涵盖涉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仍沿用传统方式,仍以试卷考试成绩为评分依据,偏重考查学生计算机理论概念的掌握,没有对数字化教学方面进行考核,因而不能有效检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使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能发挥教学辅助的重要价值。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以校园网为平台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可发挥自身计算机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技能,联合其他专业教师开发适宜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数字化教學资源,并以校园网为平台,促进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校园网是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整合校园学习和校园信息的信息网络系统,包含学生课程表、个人成绩、网络课程、自主选课、学校公告等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即可获取学校最新动态,这样不仅降低了学校管理成本,还为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提供了平台。以“学习通”校园网为例,学生在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时,可通过“学习通”软件自主选课系统选择自己心仪的教师;教师也可利用班级群聊,作业通知与考试时间通知,以节省信息传达时间;期末考试教师可在线测试,将线上成绩纳入期末成绩;等等。校园网的这些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二)扩大数字化教学资源选择范围,丰富数字化教学内容。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不强且范围受限的问题,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引入更为丰富、全面、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不应局限在传统教学内容的范围。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选择涵盖重要教学知识点、更有趣味性、更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影、视、音三大种类,通过利用有趣的视频、生动的图片以及音乐,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PowerPoint插入超链接操作,为学生示范如何建立视频链接或者音乐链接时,就可以将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引入进来。以制作《红楼梦》课件为例,将红楼梦影视经典片段加入文件中,课堂示范时播放给学生观看,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认识及应用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也是知识传递的桥梁,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为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可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进修,引导其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的作用,充分认识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丰富、跨时空的特点,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发挥的巨大价值,如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知识结构、在线教学等价值,结合课程充分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具时代性与适用性。
高职院校可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考察培训,如组织教师前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在考察学习过程中让教师扮演学生的角色,跟随被考察学校教师进入课堂听课学习,在听课过程中做好课堂记录,以提升自身数字化教学能力。
(四)采用适合数字化教学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知识内容为范围,授课方式为班级集中制。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需要打破教材和班级集中教学的局限,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的集中授课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化教学的要求,不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有所转变。利用校园网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就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教学模式。除利用校园网平台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首先,教师通过在学生学习的每台计算机安装控制软件,以教师计算机为主机,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锁定学生计算机,教師示范时,学生的电脑显示内容与教师动作同步。其次,教师通过计算机程序布置限时课堂作业,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学设备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发挥教学价值的物质条件,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流畅地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教学失误情况出现,因此应及时更新相应的教学设备。
(五)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以试卷理论成绩为主,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应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为主的评分机制,以实践应用成绩为主,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数字化评分系统的应用为例,教师在“学习通”或者校园网网络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查试卷,题目类型参考计算机二级考试,有选择题、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以及PowerPoint操作题,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将学生的线上成绩按照80%的比例算入期末总成绩。
关键词:遗传算法全局寻优自动化组卷
1引言
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的自动组卷的效率与质量完全取决于抽题算法的设计。如何设计一个算法从题库中既快又好的抽出一组最佳解或是抽出一组非常接近最佳解的实体,涉及到一个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慢的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遗传算法以其自适应寻优及良好的智能搜索技术,受到了广泛的运用。PottsJC等人基于变异和人工选择的遗传算法对最优群体规模进行了论述;HamiltonMA等结合遗传算法把其运用到神经网络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也有众多的学者对保留最佳状态的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做了讨论。通过理论推导和事实运用,发现遗传算法在寻优和收敛性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
本文结合遗传算法的原理和思想,对考试自动出题组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了一种获得与考试试题控制指标符合的试题模型的解决方法。
2问题描述
自动组卷是考试系统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如何保证生成的试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并具有随机性、科学性、合理性,这是实现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交互式环境下用户对于组卷速度要求较高,而一个理论上较完美的算法可能会以牺牲时间作为代价,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选择一个高效、科学、合理的算法是自动组卷的关键。
以往的具有自动组卷功能的考试系统大多采用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随机选取法根据状态空间的控制指标,由计算机随机的抽取一道试题放入试题库,此过程不断重复,直到组卷完毕,或已无法从题库中抽取满足控制指标的试题为止。该方法结构简单,对于单道题的抽取运行速度较快,但是对于整个组卷过程来说组卷成功率低,即使组卷成功,花费时间也令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当题库中各状态类型平均出题量较低时,组卷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回溯试探法这是将随机选取法产生的每一状态类型纪录下来,当搜索失败时释放上次纪录的状态类型,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破坏了选取试题的随机性)变换一种新的状态类型进行试探,通过不断的回溯试探直到试卷生成完毕或退回出发点为止,这种有条件的深度优先算法,对于状态类型和出题量都较少的题库系统而言,组卷成功率较好,但是在实际到一个应用时发现这种算法对内存的占用量很大,程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而且选取试题缺乏随机性,组卷时间长,后两点是用户无法接受的,因此它也不是一种很好的用来自动组卷的算法。
分析上述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不难发现,在限制条件状态空间的控制下,随机选取法有时能够抽取出一组令用户满意的试题。只不过由于它随机选取试题的范围太大,无法确定目前条件下哪些区域能够抽取合适的试题,反而可能在那些已经证明是无法抽取合适试题的区域内反复选题,进行大量的无效操作进入死循环,最终导致组卷失败。回溯试探法组卷成功率高,但它是以牺牲大量的时间为代价的,对于现今越来越流行的考生网上随机即时调题的考试过程来说,它已不符合要求。因此,必须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寻找一种新的改进算法,这种算法要具有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以其具有自适应全局寻优和智能搜索技术,并且收敛性好的特性能很好的满足自动考试组卷的要求。
3遗传算法描述
遗传算法是一种并行的、能够有效优化的算法,以Morgan的基因理论及Eldridge与Gould间断平衡理论为依据,同时融合了Mayr的边缘物种形成理论和Bertalanffv一般系统理论的一些思想,模拟达尔文的自然界遗传学:继承(基因遗传)、进化(基因突变)优胜劣汰(优的基因大量被遗传复制,劣的基因较少被遗传复制)。其实质就是一种把自然界有机体的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与同一群体中个体与个体间的随机信息交换机制相结合的搜索算法。运用遗传算法求解问题首先需将所要求解的问题表示成二进制编码,然后根据环境进行基本的操作:selection,crossover,mutation……这样进行不断的所谓“生存选择”,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上,得到问题的最优解。[6,7]
4遗传算法应用
一般来说,用户在自动组卷时会对试卷的质量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如总题量、平均难度、题型比例、章节比例、重点章节比例、知识点的交叉与综合等,自动组卷就应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在组卷之前,我们首先为自动组卷过程建立控制指标相应状态空间D,
D=[]
D的每一行由某一试题的控制指标组成,如题号、题型、章节、难度等,并且这些属性指标都进行编码表示成二进制形式,而每一列是题库中的某一指标的全部取值。在具体出题时,考方可能不会用到所有的指标,所以D包含的个体d_target可以表示为d_request和d_void,d_request表示考方要求的控制指标,d_void表示考方不要求的控制指标。即
d_target::=<d_request>:<d_void>
<d_request>::={0,1}m
<d_void>::={0,1}n
试题库[STK]中的每一道试题在建库时都输入了相应的属性指标。试题模型的产生形式是:
if<data>then
<model>
<data>::={0,1,#}m
#表示0和1之间的任意一位。
考试自动出题的遗传算法如下:
(1)根据考方的出题要求,规划状态空间库D中的数据,保留d_request部分,而不要d_void部分,对其剩余部分进行编码D[1],D[2],……D[i]。
(2)初始化试题库[STK]。随机从题库中抽出一组试题,并进行编号STK[1],STK[2]……STK[j],确定合适的交换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并定义其适应值flexibility[k](k=1,2……j)
flexibility[k]<-0(k=1,2……j)
(3)从试题库[STK]中取出STK[m](0≤m≤j)与状态空间库[D]中的指标D[n](0≤n≤i)进行匹配。如果STK[m]与D[n]完全匹配,则
flexibility[k]<-flexibility[k]+1
如果不匹配,则有
flexibility[k]<-flexibility[k]+0
(4)进行淘汰选择,保留具有高适应度的试题。即把flexibility[k]为0的STK[m]去掉,这样就生成了一个新的试题模型STK[h]。
(5)重复过程2生成新的试题模型STK[p]。按一定的交换概率Pc从[STK]中随机选取模型STK[h]和STK[p],交换彼此位串中对应的值,产生新的试题模型STK[h]、STK[p],如
交换前STK[h]=1101011
STK[p]=0011110
交换前STK[h]=1111011
STK[p]=1111110
(6)按一定的变异概率从题库[STK]中随机选出一试题模型STK[h]进行基因突变,产生一个新的试题模型。
(7)在完成以上选择、交叉、变异步骤后,产生一个考试试题模型,按照事先确定的误差精度对其进行收敛性的判别,当其适应度高时,试题组卷成功,转向步骤8,如果其适应度低,则转向步骤3继续执行。
(8)输出相应的考试试题,组卷结束。
以上用遗传算法抽题时,交换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的确定很重要。Pc
太小使选题工作进展缓慢,太大则会破坏适应值高的试题模型。通常规定其为0.4。同样,Pm太小就不能产生新的试题模型,太大又会产生过多的试题模型。它宜规定为0.1。
在自动选题时,选题的方式可采用父辈挑选和生存选择两种。父辈挑选就是采用不返回随机抽样,它使每个题目都有被选中的可能;生存选择采用允许父辈和子代进行竞争,并让其中的优良者进入下一轮竞争环境的二分之一择优选择。两种选择方式共同作用于选题保证了选题的顺利完成。在选题的过程中,哪一道题目被选中是一个非均匀随机事件,其概率依赖于上一次选题的过程。
5结束语
本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和收敛速度快的特点,结合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组卷的好的算法,使自动组卷的成功率和速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要使自动出题的误差精度和收敛速度进一步得到改进,还需要做出更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H.Holland,Adaptationinnaturalandartificialsystem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enpress,1975.
[2]HamiltonMA.JavaandtheShifttoNet-centricComputing.IEEEComputer,29(8),1996.
[3]袁富宇等,多目标相关分类的算法,浙江大学学报,33(3),1999
方法:
var
MySysPath:PCHAR;
begin
GetMem(MySysPath,255);
GetSystemDirectory(MySysPath,255);
end;
注:MySysPath为SYSTEM路径
得到程序的路径
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察看文件是否存在
FileExists(FileName:String):Boolean;
改变文件扩展名
ChangeFileExt(FileName:String)
得到文件的扩展名
ExtractFileExt(FileName:String):String;
如何取得Windows的临时文件目录?
适合版本:Delphi3,2.0,1.0
Windows95&NT都指定了放置临时文件的目录,然而,用户能改变临时目录的位置而不使用缺省的目录。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你如何得到Windows95&NT当前的临时目录位置。这个WindowsAPI函数GetTempPath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其函数原形为:
DWORDGetTempPath(DWORDnBufferLength,LPTSTRlpBuffer);
下面的例子示范如何使用:
functionGetTempDirectory:String;
var
TempDir:array[0..255]ofChar;
begin
GetTempPath(255,@TempDir);
Result:=StrPas(TempDir);
end;
备注:临时目录的确定原则:
1,如果有TMP环境变量则临时目录为TMP指定的目录
2,如果没有TMP环境变量而有TEMP环境变量,则为TEMP变量指定的目录
3,如果TMP和TEMP都没有定义,则取当前目录为临时目录
程序不出现在任务栏
一般Windows95运行程序时都会在任务栏上出现按钮,如果你的程序是一个监视程序,那么出现按钮就不是明智之举了。要实现该功能就要在OnCreate事件里利用到API函数SetWindowLong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begin
SetWindowLong(Application,Handle,GWL_EXSTYLE,WS_EX_TOOLWINDOW);
end;
改计算机名
改变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名字,重新启动后才生效
SetComputerName(''''HelloWorld'''');
控制热启动
要使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失效,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1,0,0);
要恢复系统的热启动键(Ctrl+Alt+Del),使用以下语句
SystemParametersInfo(SPI_SCREENSAVERRUNNING,0,0,0);
临时路径
有时需要Windows的临时路径来做备份等工作,那么就要知道路径在哪,下面的程序帮你忙:
varaa:pchar;
begin
GetTempPath(20,aa);file://返回路径名
edit1.text:=aa;
end;
返回程序执行参数
有关Delphi传入应用程式的命令列参数,请参考以下的说明:
用ParamCount函数取得命令参数的个数:
呼叫ParamStr(0),传回执行档的档名(含路径)
呼叫ParamStr(n),传回第n个参数的内容
procedureTForm1.FormCreate(Sender:TObject);
var
sFileName:string;
begin
ifParamCount>0thenbegin(*有执行参数传入*)
sFileName:=ParamStr(1);(*取得参数内容*)
ifFileExists(sFileName)then
Memo1.Lines.LoadFromFile(sFileName)
else
Application.MessageBox(''''找不到指定的档案'''',''''讯息'''',48);
end;
end;
关闭Windows
控制WINDOWS的开关:如关闭WINDOWS,重新启动WINDOWS等,ExitWindowsEx(UINTuFlags,DWORDdwReserved);是实现这一功能的API函数
首先定义常数
const
EWX_FORCE=4;file://关闭所有程序并以其他用户身份登录
EWX_LOGOFF=0;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
EWX_REBOOT=2;file://重新启动计算机
EWX_SHUTDOWN=1;//关闭计算机
运行时给How赋值,让他等于EWX_SHUTDOWN或其他,调用以下语句
ExitWindowsEx(How,0);
关闭外部应用程序
如何在Delphi应用程序中,去关闭外部已开启的应用程序?
下面给出一段在Delphi中关闭"计算器"程序为例:
var
HWndCalculator:HWnd;
begin
//findtheexistcalculatorwindow
HWndCalculator:=Winprocs.FindWindow(nil,''''计算器'''');//closetheexistCalculator
ifHWndCalculator<>0then
SendMessage(HWndCalculator,WM_CLOSE,0,0);
end;
得到执行程序的目录
SysUtils单元中有ExtractFileDir与ExtractFilePath两个类似的函数,用哪一个?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过有以下的差别:ExtractFilePath传回值的最後一个字元是反斜杠"/"。
procedureTForm1.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begin
ShowMessage(ExtractFileDir(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ShowMessage(ExtractFilePath(Application.Exename));
//ie:c:\temp\
end;
相同点:如果执行文件在根目录下(如:C:\SAMPLE.EXE)的话,两者的传回值相同,且最后一个字符都是"/"。
使用GetFileVersionInfo得到版本信息的例子
SamplesUsingGetFileVersionInfo?
回答1:
procedureGetBuildInfo(varV1,V2,V3,V4:Word);
var
VerInfoSize:DWORD;
VerInfo:Pointer;
VerValueSize:DWORD;
VerValue:PVSFixedFileInfo;
Dummy:DWORD;
begin
VerInfoSize:=GetFileVersionInfoSize(PChar(ParamStr(0)),Dummy);
GetMem(VerInfo,VerInfoSize);
GetFileVersionInfo(PChar(ParamStr(0)),0,VerInfoSize,VerInfo);
VerQueryValue(VerInfo,''''\'''',Pointer(VerValue),VerValueSize);
withVerValue^do
begin
V1:=dwFileVersionMSshr16;
V2:=dwFileVersionMSand$FFFF;
V3:=dwFileVersionLSshr16;
V4:=dwFileVersionLSand$FFFF;
end;
毕业设计是所有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通过该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初步掌握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在设计态度、工程思想、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统的锻炼和提高,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工程素质以及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指导教师的治学态度、学术水平和指导设计工作的能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尤其对于工科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预演,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思想重视不够, 投入精力不足
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一部分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和公司面试, 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精力甚微。毕业设计的时间与实习、顶岗或长升本(接本)时间重合,在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况下, 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工作或接本为主, 而不是做毕业设计。
1.2 选题不恰当
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 的前提, 我院制订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专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了选题的基本原则。
尽管如此, 但是选题不当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表现在:(1) 论文题目大多由指导教师给定,学生并不感兴趣, 因此更谈不上对题目的意义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2) 论文题目与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致。例如有的学生是软件方向的, 但指导教师指定的题目却是硬件方向的等等, 对于所用到的一些技术学生知之甚少; (3) 论文选题陈旧,图书管理系统题、学生管理系统等类似的题已经做了多少年了, 每年都在做, 又没有发展, 毫无创新性可言; (4) 选题脱离社会实践, 所使用的技术属于基本已经淘汰的技术, 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
1.3 指导教师缺乏经验, 指导强度大
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比较晚, 具有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十分稀缺。而随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扩招, 高校引入了大批的年轻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这些年轻教师本身充满活力, 敢想敢干, 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 实际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不足, 而计算机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 没有这些实践体会, 就很难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技术如何应用到生产这些问题, 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1.4 毕业设计过程缺乏监督
一般按惯例, 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每星期至少应见面两次, 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然而由于受到学生找工作、升本(接本)等特殊情况的影响, 很难坚持下来。学生缺乏主动性, 不愿意主动找指导教师交流, 因此使得毕业设计的过程缺乏监督。
1.5 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我校对论文抄袭现象处置甚严, 这也是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的培养, 然而, 部分学生报着侥幸和偷懒心理, 往往将网络上检索到的多篇论文稍加修改, 重新组织加工, 从而就变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有的学生甚至一字不改, 原文照搬。
总的说来,目前有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少了一点“规矩”,即使有规矩也是“老规矩”。对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而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及时的改革。
2.毕业设计(论文)的定位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该专业软件、硬件及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等工程领域,是一个纵向较深,横向较广的复合性、综合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接受高等职业技术人员所必需能力的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首先具有教学与教育功能,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经济意识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检验。其次,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具有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的社会功能。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的拓宽改造,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更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质量评价,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怎样主动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使指导教师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使管理人员知道怎样抓住实质问题管理到位,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有关应对措施
3.1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如何提高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教育界关注的话题。笔者陋见, 根本措施应当是加强学生教育, 使学生引起重视。其实多数高校和指导教师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都深有体会, 但具体实施起来总觉得效果不如想象中好, 关键是在于“循循善诱”几个字。笔者今年指导的几个学生中, 也有个别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设计时敷衍了事, 做好毕业设计,是为了对自己四年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也是对个人责任心的一次考验, 从而端正了态度, 主动性大大提高。
3.2 在毕业设计之前做专题讲座
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毕业设计, 所以对如何进入状态, 开始毕业设计工作, 如何查阅资料, 如何分阶段完成, 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 如何对毕业论文的章节规划、内容安排和格式规范等知识缺乏认识, 因此在毕业设计之前有必要做专门针对毕业设计如何开展的专题讲座。
3.3 选题是关键, 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
选题是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 正确、恰当地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 应首先把好选题关。在我系首先原则上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少数课题比较大时, 可以分成几个小课题, 但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是单独完成自己的课题,防止学生互相“帮忙”的发生。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经过教研室讨论、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批准。对于一些过易、任务过轻或所使用的是一些过时技术的题, 坚决要求进行重选。通过这些做法,保证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质量, 学生也反映良好。
开展学生毕业设计的一种新做法, 是让学生到就业单位去做毕业设计, 利用企业的经费、场地和技术力量, 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 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一方面, 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和科研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 任务明确, 要求具体, 时间性强, 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 便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 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人工作角色。我系目前对于这种新的指导方式正进行尝试和摸索,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很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2]
3.4 过程管理很重要
开题报告完成以后, 就进入了漫长的实际设计过程。要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机制, 防止学生偷懒。其一,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其二,可引入现在一些软件公司常用的做法,要求学生写周报,让学生每周对自己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展, 取得的成果或碰到的困难做一次记录。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临时报佛脚,不做设计只写论文的情况发生,又使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都有案可查, 增加了对毕业设计评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3]
3.5 如何杜绝论文抄袭现象
论文抄袭是学术界十分不齿的行为,应当给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学生大多都是第一次撰写学术论文,一旦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则日后对己对人都贻害无穷。一方面,应当将“对毕业论文抄袭进行严厉惩罚”写入到毕业论文的要求规范当中去,一旦发现,绝不姑息;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可通过耐心教导,击溃学生的侥幸心理,让学生明白,抄袭的论文是无所遁形的。
3.6 改善评判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由两部分来衡量:
一是设计成果的质量, 包括软件的功能、所采用的开发技术、人机界面等部分组成, 可通过现场演示和答辩来评分;
二是毕业论文质量,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按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评审评分标准采用“结构分”进行评定,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30%,评阅教师成绩占30%,答辩小组成绩占 40%
(1)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根据指导教师评审评分标准从学生工作量、工作态度、技术方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论文)质量、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
(2)评阅教师评阅成绩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两位熟悉相应课题内容的教师(可以是外聘教师)进行评阅,评阅评分标准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学生工作水平以及论文撰写规范共同确定,每位评阅教师必须单独填写评阅表。
(3)答辩
成绩主要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评审评分标准从学生的报告内容、报告过程、回答问题以及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中的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85分)、良好(75分一84分)、中等(66 分一74分)、及格(60分一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分评定,其中优秀比例控制在 20%以内。[4]
总之,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受到了扩招、学生就业、升本(或接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做好这项工作,根本在于思想重视,重点在于制度保证,只有学校、教师、学生都加以重视, 做好各项制度保证, 才能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水平。
摘要介绍了几种powerbuiler开发web应用的几种方法,分析其原理和
结构,并给出了用web.pb开发简单的网上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web应用;cgi;分布式应用
abstractthemethodsofdevelopingwebapplicationusingpowerbuilerandthe
structureofthatareintroduced.anexampleofshoppingininternetdevelopedusing
web.pbisgiven.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internet的发展迅速,internet应用开发将是现在和将来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powerbuilder是sybase公司推出的用于企业级应用的开发工具,该工具不仅具有client/server应用的各种先进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开发模式.
2powerbuilder中的web应用模块
powerbuilder中含有开发web应用的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可以连接web服务器与powerbuilder应用.该模块包括以下及部分,web.pb:是几个可以在web服务器上执行的程序,被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应用,完成客户端任务和对数据库的事务操作.plug_ins(插入件):包括windowplug_in和datawindowplug_in,此方式可将powerbuilder对象嵌入到页面中,在浏览器端执行powerbuilder应用.windowactivex:此方式与windowplug_in类似,所不同在于该方式可以和html中的javascripts,vbscripts交互.本文主要讨论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3利用web.pb开发web应用
web.pb本身就是一个cgi程序,它提供了从服务器到powerbuilder应用的访问.所以在web.pb之上,可以利用powerbuilder的强大功能开发复杂的web应用,如采用powerbuilder的powerscripts语言环境,数据窗口技术等.powerbuilder的web应用构建前提是分布式应用体系.powerbuilder的客户端应用分布到web服务器上,可将web.pb看作为客户端应用.当客户端应用web.pb被web服务器激活后,调用powerbuilder的服务器应用,执行在服务器应用中定义的方法,实现业务逻辑,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是真正的“廋”客户机模式,客户端不需要安装其它软件,只安装浏览器软件.所有的事务操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下面将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利用powerbuilder开发一个网上购书应用.对于分布式powerbuilder应用,首先应向客户web.pb指明powerbuilder服务器应用在网络上的位置(location),其应用名,使用文件pbweb.ini来记录服务器应用信息.在此例中,取服务器应用名为tutorial,driver=winsock,application=10099/tcp,location=localhost.
建一个数据库(book_dealing)其中有三个表,分别为:
“book”:b_name,b_no,b_publisher,b_price,b_num
“customer”:c_name,c_tel,c_addr
“dealing”:b_name,c_name,d_num,d_time
建一个数据窗口dw_book,其sql语法为:
select“book”.”b_name”,
“book”.”b_no”,
“book”.”b_publisher”,
“book”.”b_price”,
“book”.”b_num”
from“book”
创建pb服务器应用的用户界面。在窗口w_server上有两个按钮cb_1,cb_2,再定义一个transport类型的实例变量mytransport,cb_1的clicked事件有关程序如下:
..........
mytransport=createtransport
mytransport.driver=“winsock”
mytransport.location=“localhost”
mytransport.application=“10099”
.........
创建一个不可视的用户对象u_internet,定义一个transaction类型的全局变量mytransaction,在该用户对象的constructor事件中定义连接到数据库(book_dealing)的事务对象mytransaction和连接到数据库(webpb)的事务对象sqlca,在该对象的destructor事件中分别取消这两个事务对象。
在u_internet上定义两个函数分别为f_book,f_book_dealing,这两个函数的返回值都为字符类型。在f_book中,利用数据窗口dw_book作数据库查询,再利用数据窗口的属性将查询结果以html形式返回给web.pb,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datastoredd
dd=createdatastore
dd.dataobject=”dw_book”
dd.settransobject(mytransaction)
dd.retrieve()
.....
return_html=return_html+dd.object.datawindow.data.htmltable
......
returnreturn_html
在函数f_dealing中,定义参数分别为:book_name,deal_num,custom_name,deal_time,custom_tel,custom_addr,用来接受form元素传来的信息。再利用powerscripts语言对数据库(book_dealing)进行修改。有关程序如下:
stringreturn_html
…………
connectionusingmytransaction;
insertinto“customer”
(“c_name”,
“c_tel”,
“c_addr”)
values(:custom_name,:custom_tel,:custom_addr);
insertinto“dealing”
(“b_name”,
”d_num”,
”d_time”,
”c_name”)
value(:book_name,:deal_num,:deal_time,:custom_name);
ifmytransaction.sqlcacode>0then
return_html=”定货成功!”
else
return_html=”定货失败!”
endif
………..
returnreturn_html
主页上的“浏览书库”的超连接为:
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经验/施吉鸣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家电动工具制造行业骨干企业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CIMS工程实施与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为宁波市、浙江省制造企业实施CIMS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CIMS;CAD;PDM;ERP
1993年正式投产的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在我国电动工具制造行业竞争近乎白灼化的今天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实现了产量和销售平均每年递增35%以上的快速增长,人均产值及利润连续多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各类中高档电动工具专业制造商,拥有员工2000人,年产值10亿元。中强公司的优势在于秉承“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立业理念,采用最有效的管理模式,集约社会资源,拥有产品市场和技术开发两大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背后则是拥有完善和强大的IT体系。
1CIMS工程概况
中强公司的CIMS工程主要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分系统、工程设计(CAD)分系统、产品数据管理(PDM)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包括:
工程设计(CAD)分系统:二维CAD绘图设计已完全普及,引进三维设计软件并逐步应用在新产品造型设计、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及总体装配等工作中,大大加快了设计开发进程,并提高了设计质量,优化了产品设计,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字串5
产品数据管理(PDM)分系统:采用上海思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并由宁波联科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实施的产品数据管理(SIPM/PDM)系统和图档管理系统EDM,有效地解决了设计流程、技术资料的规范化,技术信息传递、流转、反馈快速流畅,并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目前已运行在公司产品设计部门,实现了产品设计、工作流程的无纸化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分系统:采用宁波万通软件公司ERP系统,并分批实施了制造数据管理、销售管理、技术工艺管理、生产计划、车间作业、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计件工资成本管理、PDM接口等一系列子系统,此外还开发实施了基于Internet的订货管理子系统,作为销售管理子系统的上游子系统,为其提供数据。
系统集成:在基本完成各分系统应用后,对整个项目的系统集成进行了安装和调试,目前,整个系统已经可以集成运行,实现了CAD、PDM和ERP的信息集成。
通过CIMS工程的实施,中强公司在管理上已逐步形成一套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实现了产品销售、技术开发、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业务管理计算机化。
字串7
2软件产品的选择
在中强公司CIMS工程中,主要应用软件均采用了国产软件,如IntelCAD和PDM软件是上海思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自主软件产品,ERP系统选用的是万通软件有限公司自主研究开发的ERP系统软件,国产软件费用占软件总费用的70%以上。选用国产软件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2.1考虑中国国情。国外有许多好的管理软件,但是拿到中国后多数都不太适用,有些企业就是勉强用了也用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现状很难与国外软件的标准管理模式融合。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花了很长的时间,实施的结果是弃之不舍,留之难用。中强公司选用的这些应用软件有较多的国情化处理,比较符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技术上较成熟,在国内有广泛的用户,且软件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施经验,技术支持力度强。
2.2考虑投入产出。企业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投入产出,要考虑风险,国外软件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美元,对国内企业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软件实施的风险,还有软件今后的升级费用等问题,都需要企业认真考虑。目前,国产软件(如两维CAD、PDM、ERP等)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能够满足国内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字串6
2.3考虑售后服务。软
件特别是象ERP、PDM这样大型软件的实施都会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企业应用咨询、软件原理培训、软件应用培训、软件客户化修改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外软件高昂的技术支持费用是国内企业难以承受的,更难长时间承受。同时国外软件的封闭性使国内企业的软件人员很难进行修改和变动。而国产软件则不同,尽管国产软件也要收取技术支持费用,但其收费标准国内企业可以承受,而且国产软件其源代码相对开放,较大的客户化变动委托给软件公司,一般性的修改完全可以由企业自己来解决。
当然,国产应用软件也不是十全十美,今后应该在专用界面、决策支持、特别是PDM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与控制、安全性管理、工作流的并发机制处理、多BOM视图形成等方面还须不断改进和提高。
3CIMS工程的综合效益
中强公司应用国产软件实施CIMS工程,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如表一所示。
表一:直接经济效益
响应市场的速度
提高了30%,对快速占领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字串3
新产品开发
开发速度加快25%以上,为新产品及早占领市场抢得先机。
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17%。
资金周转率
提高资金周转率0.2次,公司每年可节省开支90万元。
间接经济效益则表现在:
l规范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和运作方式,使公司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的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了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各部门职责更加明确、科学合理。
l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工作的深度,提高了管理工作水平。
l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此外,中强公司CIMS工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显著的,一方面为宁波市、浙江省制造企业实施CIMS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模式,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为国产软件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机遇和舞台,树立了国内企业使用国产软件的信心,促进了国产软件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同时,实施CIMS工程,使中强公司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能力,能以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为加速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字串3
4结论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工作过程 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明确和进一步的强调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直接体现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对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目前高职学院文科类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高职学院文科类毕业设计都是采用毕业论文的方式进行,而高职是突出技能培养,故在教学中突出技能,知识够用就可以。从而导致其在毕业论文撰写中没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欠缺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论文格式不规范、语言基本功差、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多、外文阅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甚至有抄袭现象。上述现象与设置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大相径庭,而且根本就不能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知识、技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学生的特点。大家都知道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我们不能按照本科院校的要求来要求我们高职学生通过撰写学术性的毕业论文来毕业,这不符合客观实际。况且我们高职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突出的是技能培养,故毕业设计应该转变为应用性的毕业设计研究,并与其实际实习的工作岗位技能相衔接。通过这种转变来考察学生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题不够科学,过于宽泛。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选题往往普遍存在过于宽泛,没有紧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而且存在毕业论文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差距较大的现象。有几个学生选的题目基本上一样,或者稍有差异,其实际撰写内容基本上一致。而且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内容宽泛、空洞,都是理论分析,没有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措施。故这样的毕业论文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
(3)质量监控考核制度不够科学。目前对毕业设计的考核就单纯看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否有抄袭现象,语句是否通顺,文字表达的意思是否清楚,主题是否突出,就纯粹的议论文的形式出现。这些考核与我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全背道而驰,与行业企业考核标准完全不符合,不能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2 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模式
当前高职会计类毕业论文如何从水平低下、抄袭普遍的困境中走出来,由撰写学术性的毕业论文转变为应用性的毕业设计研究,即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模式,是许多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改革的现实问题。
2.1 毕业设计内容选取与制作
为了突出培养学生自我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掌控能力,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防止学生毕业设计空洞而又无实际意义,严格把握毕业设计的内容,紧贴学生自己的实习岗位,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顶层设计。根据学生实习岗位认真科学的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而且每年通过走访实习生和毕业生座谈会不断改进毕业设计方案,优化顶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我们对毕业设计方向具体划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岗位的毕业设计方向,当然这个是主要的核心岗位,也是我们毕业设计的主攻方向;二是一部分学生不在建筑施工企业而是去了工业制造企业,所以另一个方向就是工业制造企业会计岗位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企业来合理的选择毕业设计方向。
毕业设计的内容我们也是紧扣学生实际实习的岗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某一月的经济业务为例来进行账务流程设计,学生主要完成以下几个内容:
(1)紧密结合顶岗实习的企业单位,按照财务会计岗位,完成会计期间一定量的账务处理:①根据不少于30-50笔经济业务(要求提供一定的原始凭证),完成期初建账、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为防止学生偷懒,不允许使用电算化操作,一切都要用手工做账。这样能让学生明白各个科目之间、各个账簿之间、各个报表之间的内部勾稽关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②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③对该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明白常用的财务指标反映的实际经济意义,能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2)紧密结合顶岗实习单位,收集毕业设计的背景、顶岗实习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企业指导老师指导情景、企业评价等资料,学生根据各自顶岗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拍摄,总数不少于10张,要求照片中有学生本人办理或操作业务的情景,并按时间顺序将彩色照片打印在A4纸上,每页2张照片,每张照片均辅以不少于50字的文字说明。
(3)写一份关于毕业设计说明,说明自己如何结合顶岗实习进行毕业设计及设计心得体会。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重点突出实习的心得体会及通过毕业设计的制作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
(4)制作一个毕业设计汇报PPT,主要包括:实习公司的概况、实习工作内容、毕业设计的主要成果及佐证图片材料等。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二级考核评价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
学生在制作毕业设计之前,我们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开题报告,学生从开题报告开始到完成毕业设计为止,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企业师傅都全程参与指导,企业师傅主要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对理论知识、岗位技能和思想方面的指导。通过校内教师与校外企业师傅的联合指导,建立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很好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在考核方面我们采用了二级考核制度,企业师傅考核与校内指导教师考核相结合,考核标准企业化,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毕业设计是否体现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程度。通过这样考核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灵活的结合。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独立完成所学专业范畴内项目任务的设计或专业工作流程的最初尝试,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3 毕业设计的利用价值
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具有很好的实际利用价值,具体有以下作用:
(1)可以作为以后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训的材料。让学生查看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对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训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让学生看到目标,看到专业成果的希望。
(2)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典案例。对具有典型性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一定的修改,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对我们丰富教学资源有很大的帮助。
(3)也可以作为我们自编教材的案例,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源自于企业一线的真实经济案例,对我们教学和教材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不仅丰富了我们教学资源,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
4 小结
通过对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不仅有利于我们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且对于我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有十分突出的独特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56-5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厅[2004]14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S].2004.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学位;方案
作者简介:刘吉成(1963-),男,宁夏中卫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王钇(1972-),男,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9-02
在信息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大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方案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该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建设方案。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自2000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截至2012年7月已经毕业9届学生近400人。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结合电力行业的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重基础、宽口径、讲实用,重视外语、数学等基础课的学习,将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并重,教学过程中强调运用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辅助决策与优化管理,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毕业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单位领导分析所处环境、确定目标并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在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和考研情况看,每年就业率基本维持在89%左右,考研率在30%左右,而且考研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
目前,为适应新形势下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的需求,拟申请从2013年起将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学位由过去授予的管理学学位改为工学学位。
二、学位变更的必要性
1.对学位点建设具有支持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目前已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管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上述一级和二级学科点下有相应的硕士专业或方向,并且该硕士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因此,为突出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如果能够授予工学学位,对上述学位点的建设将发挥更有力的支持作用。
2.对学生就业及发展有帮助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日益深入,面向发电、输电和配电等一体化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正开始应用并逐步完善。许多企业正在推广和实施全企业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在如此迅猛发展的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信息管理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工学学科人才。当前,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增多,使得用人单位更多地是把大学生作为一种具备特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看待,拥有特定的技能是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个较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如果能够授予工学学位,将明确体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科技术背景,更容易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技术岗位职称评定也要求有工学学位,取得工学学位有利于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获得相应的职称和岗位。
3.有助于学生考研及海外深造
国外一些著名高校在招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时也特别要求应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如取得工学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选择国外知名大学读研的机会将会更多。
4.向国内部分高校看齐
专门设置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院校很多,其中工科院校偏重对计算机应用的学习,文理院校偏重在管理上的研究。适应信息经济时展的需要,当今国内部分高校纷纷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位由管理学向工学方向发展。如已经确认该专业授予工学学位的部分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管理工程系)等高校。
三、学位变更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规定
按照国家教委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相关文件规定: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注: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国内基本上985、211高校都逐步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专业基础建设比较扎实,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基本合理
秉承华北电力大学“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团队协作精神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系统开发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强化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及创造力为出发点,科学设置专业培养体系,重视专业知识更新,强化专业教材建设,把“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摸索专业培养思路,总结办学经验,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补充、完善,使其具有特殊性,也更趋于科学、合理和规范。
四、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将从多个方面改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学,以适应学位类型的转换。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改进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追逐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发展的国际潮流,紧密结合电力行业的特色,面向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既懂管理理论又精通信息技术(IT)的电力及其他行业的复合型工学专门人才;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拓宽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以适应学位类型的转化;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具有计算机和信息管理背景的专业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
五、应对学位变更的专业建设策略
为了实现学位转型后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上拟定了三个主线:即复合型课程主线、技能型课程主线和电力特色主线。按照这些主线,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突出课程建设特色
(1)拓宽基础课程。一般说来,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在整个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专业课基础之上。按照整体的要求,计划将和信息管理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如技术经济、电子商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管理运筹学、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按照其重要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
(2)类C语言的应用贯穿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的自始至终。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设计上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条主线。按照社会的需求,在技术上以网络技术和编程语言为主线,贯穿了类C语言系列课程以及系统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到课程之间的相互呼应和逻辑关系。主干专业课程中的技术类课程规划如图2所示。
(3)突出电力特色课程。设立电力特色的课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华北电力大学的电力学科优势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学习电力市场中信息理论的最新发展应用。它体现了电力系统中信息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专业特色。设立电力特色课程不仅可以推动教学,也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在电力系统中的就业。
(4)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技术类课程和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将安排学生动手实践的学时,这些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左右,以保证学生可以获得实际的动手能力。另外,在毕业论文阶段,规定其论文必须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展现,在设计中必须体现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当中的应用。这一措施有力地保证学生能够利用毕业设计的阶段综合运用专业课程学习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2.强化教学特色
(1)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学校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至今,在办学实践中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共性,作为个体,又千差万别,存在特殊性(个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在信息经济时代,探索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要继续倡导“重实践、重设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理念,继续保持并加强课内实践教学,提倡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较早地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生产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系统开发研究所、管理工程网络实验室硬件条件一流,实验室安装了Delphi、SQL Server2000、Visual Foxro、java、.net、VB、Microsoft Project2003、P3等应用软件,安排专门课程学时,组织学生上机操作,使学生能学习软件应用技术,由此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将强化过程管理,建立教研室、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采取毕业设计,要求在毕业前的14周时间内完成,主要工作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软件开发、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工作。与毕业论文不同的是加大和突出了软件开发的工作,旨在培养学生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的技能。通过毕业设计能将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学生助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校老师应该吸纳优秀学生参加科研课题,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和追踪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并解决在科技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魅力。由于专业特点,本专业应全面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课程教师积极学习、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学校组织对教师进行前沿的多媒体教学培训,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及时更新教学课件等电子教学材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5)实践教学平台开发与运用。近年来,无线移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且互联网、校园网络也日益成熟和稳定,如何利用这些最新的技术和相关的网络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容许学生参与的网络教学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运用是贯彻复合型专业的办学理念和“T”型知识结构培养的重要举措。
(6)专题讲座与报告。将定期邀请校内外信息管理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和热点问题讨论会,研讨信息管理方向前沿理论和学术动态,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感性认识,并在普及以案例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模式的同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内容,再安排专题调查和讨论。
2.专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商贸实务活动等的基本程序与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摸索经营与管理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案例”模式缺乏针对性
就“案例”模式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教师在教学上都以国内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联想”、“海尔”集团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
2.“顶岗”模式的教学目的要求难以明确
就“顶岗”模式而言,尽管普及率较高,但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很难明确,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同时,师资力量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差距,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就很少,在指导中与预期效果差距明显等。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整合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应体现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实践教学
建立课堂实验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基础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动笔、动口和动手的三动能力。这一系统包括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课堂习题训练、辩论会等环节。
2.专业基础技能训练
包括普通话、公关、礼仪、形体、演讲、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演讲会、辩论会、各类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营销沙龙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专业单项技能训练
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商务谈判、企业推广、进出口业务、广告策划等能力的训练。这些训练可以采取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模拟形式同时进行,每一个单项技能训练都应该有实习任务书、实习指导书,指定专门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并安排专门的实践活动时间,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4.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该训练是综合运用所学到的营销理论知识,锻炼培养学生“能推销、能洽谈、能策划、能管理、能经营、能决策”的综合能力。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可以通过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营销模拟实验、模拟企业管理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参观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去,熟悉企业的业务及其管理。
5.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学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信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主管的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该环节的建立,主要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技术性、操作性特点进行的。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培训质量,又避免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
6.岗位就业实训
完成模拟训练后,学生到实习基地的企业、市场进行专业实习。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前两个环节中学到的操作技术在现实中得到检验,缩短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的工作差距,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同时有利于学生在进一步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中重新认识自己、有针对地选择后续课程,利用毕业前的时间调整和补充知识与技能结构。
7.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实践环节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意识为主要目的的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具有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不同的形式。社会调查是由院校(系)组织,并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开展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调查活动。社会服务是指学校发动学生利用节假日、周末和寒暑假,到企业开展咨询服务、经济政策法规的宣传。
关键词: 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拟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93-06一、 高等院校开展模拟实践教学的依据
模拟,通常是指一个实际的或抽象的系统行为特征用另一个系统的行为来表示,往往以生动的演示形式来表达复杂晦涩的事物。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模式,由教师高度凝练教学内容的具体细节,在实验室内尽可能逼真地再现特定的实践场所,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环境下的专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质,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法是体验式教学方式的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2\]。而在我国,只有部分高校的MBA教学定之为必修课,大部分高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只是将之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深入理解模拟教学的作用。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以模拟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剖析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显示,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割裂使得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以知识及知识系统的记忆和训练为主,缺乏在实践中进行知识运用和创新的能力。相应如此,各高校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践教学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应看到,有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许多高校,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具体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在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在关联性上仍存在分歧\[3\]:一是认为在高校课内教学设置中,尤其是理论性强的课程,不必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只需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学生领会并能运用即可;二是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无需包含任何理论教学的成分;三是认为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所以实验教学无需进行师资投入,由理论课程教师担任即可。不难看出,上述观点的共性在于他们没有从源头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的内在强关联性,仅简单地认为教学活动是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简单相加与机械拼凑。
在上述观念的作用下,高等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往往存在如下问题:实验教学的定位不清晰,实验内容陈旧、方式单一,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选做的实验内容非常少;实验课师资不足,大部分理论课老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验课讲解时的综合归纳能力不够。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厘清高等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他们不是一种简单的交集关系,而是一种齿轮状的耦合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3\]。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从观念上厘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即便在进行纯理论性知识的课程教学中,譬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传授,也只有穿插课堂提问、解题训练、情境思考、创新运用等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领悟与把握。而不再是被动地似是而非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结合实际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点。模拟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也是学生进一步凸显外显能力的奠基石。
(二) 教学活动要体现接受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统一
知识的获得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从教师叙述中接受性地学习知识的获得过程;二是学生作为研究者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4\]。外界对大学本科教学的质疑,最多的也是集中在前一个方面,认为高校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内容均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高校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弱、与用人单位需求较远以及就业难等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这种质疑声给高校教育管理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尽管这种质疑不失偏激,但客观上也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从原理上讲,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获得过程的亲身体验,是学习者的接受性学习过程和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从高等教育理念上讲,高校的教育理念其实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进程中,由于接受性教学易于操作与控制,评价指标设置相对容易,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比较直接,所花费精力也相对较少,所以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接受性教学。即使是许多已开设的课程实验教学,也多是接受性实验为主,而非研究性实验,高等院校的理论教学活动更非例外。
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校外实训的难度日渐加大,高校大学生应用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更加难以开展。源于实践的模拟教学是当前现实压力下承担研究性学习培养任务的最佳载体。模拟实践教学因其情境的典型性和抽象性,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认识的飞跃。加之模拟实践教学的犯错成本相对较小及模拟实践开展的重复性,可极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批判性学习特质和探索性,从而对来自于接受性学习过程的知识意义进行科学的建构,并不断升华为后续学习的规则。
“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他们去自觉地选择职业和从事创造性劳动,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性质是怎样的。”\[5\] 由此可见,高校教学进程安排或者说是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它的功能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理论教学能否体现接受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统一的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影响,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必须体现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
(三) 沙盘模拟实验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的全部职能
沙盘模拟对抗实验是一种风靡全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首先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应用于IBM、Motorola等公司进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80年代初期,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管理教学中得以运用,并迅速发展。广东商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在ERP沙盘实验教学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ERP沙盘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购买上重点投入,以此作为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解决之道。
将沙盘教学引入高校实验教学课程,不仅是解决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难的一个很好途径, 也是高校教育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一个举措,是一种模拟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了实验课程中学生学习的批判性、参与性与创造性。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反映的确较好。但在沙盘建设一片喧闹景象之后,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承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重任的沙盘模拟实验不仅是简单地设立实验室,带领学生走走流程,而且需要在教学内容的深度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组织的合理性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
从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可见,沙盘模拟实验一般开设的对象是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等他们感觉知识欠缺时,却迫于准备进入职场必需的各种证书或考研而望洋兴叹。另外,沙盘模拟教学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尚存不足。由此,探讨更为全面、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形式、教学体系架构、教学组织设计、模拟实践教学的扩展等问题也愈显迫切和重要。
二、 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的关系整体表现十分复杂,有时需要跳出课程设置结构来加以考虑。这种复杂性的启示在于,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安排不应只有一个模式,也不存在一个所谓最适合的或最佳的模式,而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教育思想的不同呈现多种形式或模式。一般而言,高校模拟实践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种:
案例式教学形式: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理论课教学往往采取案例教学,期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总体来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深入性、系统性有限,重点不突出;二是学生对企业不了解,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过于浅显。由此,在案例抽象的基础上,各类手工沙盘和模拟软件开始被应用于教学,期望改变传统静态案例教学的弊端。事实上,这种源自案例的动态模拟教学的确给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项目式教学形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团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实、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必要时,学生需要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运用各种工具验证假设,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方案通常以一定的形式,如创业设计报告、研究报告、实物模型、网页、表演等,将解决方案现实化。
见习式教学形式:见习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6\]。由于校外实训难度的日益加大,导致非常多的高校将见习环节流于形式,媒体上也常出现对这一现象的报道,社会对高校弱化见习式教学模式颇有微词。为了解决这一弊端,较好的解决方式是“见习―模拟”这一教学形式,即高校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深度,通过软件模拟企业实际场景,在校内辅以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深入到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企业核心过程),并聘请企业负责人或业务精英为评委,进行模拟见习点评,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感性经验\[6\]。
科研式实验教学形式: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式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本科生很难进行深入的毕业实习,所以很难对企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很难获得直接的数据和系统的感性认识,所以,依托模拟实验教学的数据和平台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是高校开展科研式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除此之外,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也是科研式实验教学的高级表现形式。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高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组建联合实验中心,将企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市场需求和行业经验引入到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数据同步传递,为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提供仿真平台,同时与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就业形成良性互动\[7\]。
三、 高校模拟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以经管专业为例
(一) 模拟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教学进程或者说是教学环节以及它的功能属性对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影响。相应如此,高校模拟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要打破“先理论再实验(实践) ”的传统开课顺序,顺应大学生从感知到认知的认识规律,合理规划课程。基于这个目标,需设置如下的模拟实践课程体系(见图1)。
摘要: 模拟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厘清高等院校开展模拟实践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及其辩证关系,剖析本科教学中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统一,指出沙盘模拟实验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的全部职能,从而分析得出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要呈现多种形式和模式。着重对模拟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提出高校模拟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要打破“先理论再实验(实践) ”的传统开课顺序,顺应大学生从感知到认知的认识规律,合理规划课程。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前提下,高校教师也应由课堂的“主演”向“导演”角色转化,教师的作用向以教学设计和组织、指导、监控以及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转变。
关键词: 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拟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3-0093-06一、 高等院校开展模拟实践教学的依据
模拟,通常是指一个实际的或抽象的系统行为特征用另一个系统的行为来表示,往往以生动的演示形式来表达复杂晦涩的事物。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是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模式,由教师高度凝练教学内容的具体细节,在实验室内尽可能逼真地再现特定的实践场所,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环境下的专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质,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法是体验式教学方式的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2\]。而在我国,只有部分高校的MBA教学定之为必修课,大部分高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只是将之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深入理解模拟教学的作用。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以模拟高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剖析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显示,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割裂使得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以知识及知识系统的记忆和训练为主,缺乏在实践中进行知识运用和创新的能力。相应如此,各高校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践教学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应看到,有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许多高校,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具体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在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在关联性上仍存在分歧\[3\]:一是认为在高校课内教学设置中,尤其是理论性强的课程,不必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只需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学生领会并能运用即可;二是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无需包含任何理论教学的成分;三是认为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所以实验教学无需进行师资投入,由理论课程教师担任即可。不难看出,上述观点的共性在于他们没有从源头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的内在强关联性,仅简单地认为教学活动是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简单相加与机械拼凑。
在上述观念的作用下,高等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往往存在如下问题:实验教学的定位不清晰,实验内容陈旧、方式单一,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选做的实验内容非常少;实验课师资不足,大部分理论课老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验课讲解时的综合归纳能力不够。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厘清高等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可分割。他们不是一种简单的交集关系,而是一种齿轮状的耦合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3\]。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从观念上厘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即便在进行纯理论性知识的课程教学中,譬如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传授,也只有穿插课堂提问、解题训练、情境思考、创新运用等实践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领悟与把握。而不再是被动地似是而非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结合实际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点。模拟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稳定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也是学生进一步凸显外显能力的奠基石。
(二) 教学活动要体现接受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统一
知识的获得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从教师叙述中接受性地学习知识的获得过程;二是学生作为研究者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4\]。外界对大学本科教学的质疑,最多的也是集中在前一个方面,认为高校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内容均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高校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弱、与用人单位需求较远以及就业难等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这种质疑声给高校教育管理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尽管这种质疑不失偏激,但客观上也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
从原理上讲,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传授过程和获得过程的亲身体验,是学习者的接受性学习过程和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从高等教育理念上讲,高校的教育理念其实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进程中,由于接受性教学易于操作与控制,评价指标设置相对容易,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比较直接,所花费精力也相对较少,所以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接受性教学。即使是许多已开设的课程实验教学,也多是接受性实验为主,而非研究性实验,高等院校的理论教学活动更非例外。
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校外实训的难度日渐加大,高校大学生应用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更加难以开展。源于实践的模拟教学是当前现实压力下承担研究性学习培养任务的最佳载体。模拟实践教学因其情境的典型性和抽象性,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认识的飞跃。加之模拟实践教学的犯错成本相对较小及模拟实践开展的重复性,可极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的批判性学习特质和探索性,从而对来自于接受性学习过程的知识意义进行科学的建构,并不断升华为后续学习的规则。
“怎样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他们去自觉地选择职业和从事创造性劳动,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性质是怎样的。”\[5\] 由此可见,高校教学进程安排或者说是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它的功能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理论教学能否体现接受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统一的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影响,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必须体现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
(三) 沙盘模拟实验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的全部职能
沙盘模拟对抗实验是一种风靡全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首先于20世纪50年代初被应用于IBM、Motorola等公司进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80年代初期,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管理教学中得以运用,并迅速发展。广东商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广东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在ERP沙盘实验教学方面起步较早。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ERP沙盘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购买上重点投入,以此作为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根本解决之道。
将沙盘教学引入高校实验教学课程,不仅是解决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难的一个很好途径, 也是高校教育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一个举措,是一种模拟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了实验课程中学生学习的批判性、参与性与创造性。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反映的确较好。但在沙盘建设一片喧闹景象之后,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承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重任的沙盘模拟实验不仅是简单地设立实验室,带领学生走走流程,而且需要在教学内容的深度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组织的合理性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
从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可见,沙盘模拟实验一般开设的对象是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等他们感觉知识欠缺时,却迫于准备进入职场必需的各种证书或考研而望洋兴叹。另外,沙盘模拟教学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尚存不足。由此,探讨更为全面、系统的模拟实验教学形式、教学体系架构、教学组织设计、模拟实践教学的扩展等问题也愈显迫切和重要。
二、 高等院校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高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的关系整体表现十分复杂,有时需要跳出课程设置结构来加以考虑。这种复杂性的启示在于,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安排不应只有一个模式,也不存在一个所谓最适合的或最佳的模式,而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教育思想的不同呈现多种形式或模式。一般而言,高校模拟实践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种:
案例式教学形式: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中,理论课教学往往采取案例教学,期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总体来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深入性、系统性有限,重点不突出;二是学生对企业不了解,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过于浅显。由此,在案例抽象的基础上,各类手工沙盘和模拟软件开始被应用于教学,期望改变传统静态案例教学的弊端。事实上,这种源自案例的动态模拟教学的确给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项目式教学形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团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真实、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必要时,学生需要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运用各种工具验证假设,从而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方案通常以一定的形式,如创业设计报告、研究报告、实物模型、网页、表演等,将解决方案现实化。
见习式教学形式:见习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6\]。由于校外实训难度的日益加大,导致非常多的高校将见习环节流于形式,媒体上也常出现对这一现象的报道,社会对高校弱化见习式教学模式颇有微词。为了解决这一弊端,较好的解决方式是“见习―模拟”这一教学形式,即高校加大与企业的合作深度,通过软件模拟企业实际场景,在校内辅以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深入到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企业核心过程),并聘请企业负责人或业务精英为评委,进行模拟见习点评,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感性经验\[6\]。
科研式实验教学形式: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式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本科生很难进行深入的毕业实习,所以很难对企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很难获得直接的数据和系统的感性认识,所以,依托模拟实验教学的数据和平台进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是高校开展科研式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除此之外,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也是科研式实验教学的高级表现形式。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高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组建联合实验中心,将企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市场需求和行业经验引入到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数据同步传递,为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提供仿真平台,同时与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就业形成良性互动\[7\]。
三、 高校模拟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以经管专业为例
(一) 模拟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教学进程或者说是教学环节以及它的功能属性对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的完整性具有极大的影响。相应如此,高校模拟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要打破“先理论再实验(实践) ”的传统开课顺序,顺应大学生从感知到认知的认识规律,合理规划课程。基于这个目标,需设置如下的模拟实践课程体系(见图1)。
图1经管类专业模拟实践课程设置体系
该课程设置体系以模拟实践沙盘教学为中心,首先在一年级对学生开设手工沙盘的基础必修课,尝试让一年级新生在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之前参与体验式仿真教学,使其亲身体验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从而有方向性地去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程,避免在高年级时发觉理论知识欠缺,却没有时间进行补充。同时,在课内教学时辅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对接受性知识的掌握。
二年级期间的模拟实践教学属于设计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接触模拟软件的教学,同时辅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参加各种模拟大赛选拔精英。这一阶段的教学,对老师的讲评要求较高。老师精彩的讲评及提问,可以把学生刚接触的专业知识系统化,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三年级阶段的模拟课程属于见习式实验,可以让学生自由分专业组团进行模拟对抗。模拟实践的课程形式与一年级、二年级相比明显的变化是愈发接近实战,教学形式同时辅以演讲和答辩,而且演讲和答辩的分值要占到最终成绩的50%。这一阶段的实验要求学生着装、展示都应制造情境,尽量接近实战。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场应变能力。
四年级的时候,可以结合学院的实训平台开展研究性、创新性学习。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结合前期模拟教学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据此进行未来的创业设计,更多的是利用毕业论文这个平台进行研究,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研究压力中的管理、危机中的管理等选题;经济学专业可以研究模拟的财务管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研究成功CEO的人格魅力等选题;信管、电商专业可以研究模拟软件的开发;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做营销战略的制定、营销策略的分析等选题。
(二) 模拟实践教学组织设计
高校模拟实践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具有高度的参与性。同时,教师也由课堂的“主演”向“导演”角色转化,教师的作用向以教学设计和组织、指导、监控以及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转变。在模拟实践教学组织设计中,要同时关注学生的组织和教师的组织两个方面。
1. 学生的组织。(1) 课内同专业组织。这种形式主要用在一年级阶段的教学,理论课和手工沙盘多采用这种方式,一个模拟小组往往由同一个专业的同学组成进行验证性学习。由老师制定或组员之间自由推选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这一次实验后,往往能感受到自己的特质和方向,为后续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除了手工沙盘外,这种形式多采用各专业单独购置的软件或电子沙盘的某些或部分模块,如专门的财务模块、人力资源模块、市场营销等模块。
(2) 系间跨专业组织。这种形式主要用在二年级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对专业有了朦胧的认识。此时,明确要求学生组队时要体现专业的互补性,不能以单一专业进行组队,强制要求混合组队,这样,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具有相对完整且知识结构互补的学习团队,小组成员间知识可以相互补充,提升各自的专业技能,了解专业特色,树立专业自信,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等基本技能。
(3) 精英参赛型组织。这种形式主要用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阶段,通过二年级跨专业模拟对抗的选拔,组成具有模拟所需各角色所需的各专业学生团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各种大赛,如GMC、GC等综合性大赛。一方面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给其他学生树立标杆,激发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参赛兴趣。
(4) 科学研究型组织。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以团队形式跨专业组队对模拟实验进行研究,教师给予指导,期望能结合社会现状对理论问题、实际问题给出系统的、较具全局性的研究报告或创新、创业设计报告。
2. 教师的组织。与理论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比,模拟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组织架构,尤其是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应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背景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具有对问题敏锐的判断力。一般而言,高校专业教师的构成较为多元,即使是同一院系的老师,其知识背景和学科知识也具有很大差别。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师参与到模拟实践教学中来,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鼓励高校所有老师参与到模拟实践教学中,制度上要确定中青年教师必须承担低年级学生手工沙盘的指导工作。手工沙盘对场地和实践的要求比较集中,而且需要大量助教参与控制和监督,所以必须要求大部分教师承担手工沙盘的教学工作。由于手工沙盘的教学周期提前到大一,所以对老师点评的深度要求并不强烈。
(2) 成立模拟实践教学导师团队,担任模拟大赛指导教师,进行沙盘模拟教学研究。模拟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所以有必要从相关专业抽调骨干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共同备课,共同设计教学,担任沙盘模拟大赛和课外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并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从而培养创新性人才。
(3) 尽量聘请企业评委担任沙盘指导教师。在模拟大赛中,尽量聘请3―4名高水平的企业评委组成咨询团队,从实战角度进行点评,以弥补学校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由实践可知,企业评委的犀利提问和对学生表达的精确点评,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模拟的实战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无需赘言,模拟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在充分肯定模拟教学特色的同时,我们更应理性地分析现状,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断拓展模拟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广阔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卫东.经管专业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2):82-85.
[2]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4.
[3]张建林.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与研究性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5(2):73-77.
[4]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1):52-56.
[5]Morris. Ideas from Science: An Experiment in Adult Education \[J\].Physics Education,2003(1):35-38.
[6]洪小娟,杨小进,黄卫东.依托课程群构建信管专业模拟实验平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30-133.
[7]张建林.论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两个判据\[J\] .江苏高教,2006(4):63-65.
On the Design of the Simul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Weidong1, HONG Xiaojuan1, SUN Xiuche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 School of Overseas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