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期中总结与分析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征。财务分析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
1.基础知识宽泛、理论性较强。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当然财务分析不仅局限于会计信息,还会用到计划、预算、定额信息,行业平均或标准信息、统计信息、金融信息、市场信息等。所以,学好财务分析必须首先理解会计、统计、金融、税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2.实践性、应用性较强。财务分析课程是建立在会计学或财务会计、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等基础课程之上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对过去所学财务专业知识的提升,也是一门基本技能课程,是实践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3.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完整的财务分析既要采用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分析有关指标或项目的变化或差异及其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又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说明。
4.用途广泛。财务分析课程所阐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既可以为企业的潜在投资者、客户、职工等单个分析主体服务,也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服务,还可以为企业外部的金融、财税、审计等监管机构服务,用途非常广泛。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教学目的不完全相同。本科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各种财务专题分析、财务综合分析与绩效评价、财务预测与企业估价等。其教学目的是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分析企业过去和预测企业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经营决策的能力。财务分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各类分析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总之,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学完财务分析课程后,应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的分析技术进行常规性的分析和判断,具备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授式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目前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主要是采用传授教学法,教师通过口授讲解课本知识,所授知识点基本都在课本上。从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介绍书本现有的概念、方法为主,案例教学较少,不利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适应性不强,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案例教学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目前的财务分析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案例,大部分是教材中配套的或是财务分析相关参考书中的,这些案例往往是根据至少一两年前的企业数据编写的,与授课当时的市场经济环境不一定吻合,不能联系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2)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二)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太低。目前大部分院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期末考核主要采取卷面闭卷考试形式,平时考核主要采取平时作业形式,很难全面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财务分析课程成绩主要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最多不超过30%,有的院校平时成绩只占20%或10%,这就导致不少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投机取巧,期末突击复习,不能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同时考核主要是以期末卷面考核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由于考核内容不全面,很难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考核时间比较固定。目前财务分析课程由于课时普遍较少,其考核主要还是期末一次考核,平时很少有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等考核形式,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三、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议
(一)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如: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信息基础等)以传授式教学方法为主。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及财务分析的应用(财务预测、企业绩效评价,企业价值评估)等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及财务综合分析等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根据需要还可让学生根据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今后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的改进方案或建议,并完成书面财务分析报告,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2.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提高案例质量。财务分析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来选取或编写,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财经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书报资料或通过网络取得案例,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实际财经事件编写案例,或者找一些业绩较优或具有热点效应的上市公司,以他们的财务报告及重要财务事项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
3.认真组织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财务分析案例讨论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1)讨论准备阶段。教师在组织课堂案例讨论之前,提前三天至一周给学生提供案例资料,明确案例分析和讨论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要求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独立做好必要的分析,为案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讨论阶段。课堂讨论可根据上课学生人数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方法。若上课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可直接进行课堂集中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教师应鼓励每位学生各抒己见;若上课学生人数超过30人,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10人),先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位同学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充分讨论,总结完善形成小组观点。然后进行集中讨论,由教师随意抽选各组的学生阐述本组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在课堂集中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讨论。
(3)讨论总结与报告撰写阶段。课堂讨论结束时,由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点评并进行讨论总结,提出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思考总结,完成财务分析报告。
4.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让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下载所选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年报及重大财务事项临时公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分析所选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的变化情况及变动原因,利用上市公司近三年财务报告数据,结合行业平均或标准水平,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及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作出评价,结合企业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企业的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作出科学预测,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提出参考建议,对企业目前的价值作出评估。学生每人选择一家上市公司,边学边分析,教师不定期抽查点评,可防止分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偷工减料,自己不分析,直接利用别人的观点,又可避免因所有学生作业或案例资料内容相同引起的相互抄袭。
5.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开设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网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应开发课程教学网页,拓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空间,将财务分析教学所用的教学大纲、课件、案例、作业等及时挂上网,便于学生随时查寻。开设网上答疑、网上论坛专栏,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能随时交流,拓宽案例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中国证监网、万德资讯、巨灵经济信息网、巨潮咨询数据库等金融数据库搜集案例分析和讨论所需的企业的贝他系数、适时的利率、汇率、经济增长率等财经数据。根据上课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像、图表、动画及相关数据的展示,模拟实际财务分析工作,将抽象的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具体化、形象化。
(二)改革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模式。
1.丰富考核形式。财务分析课程的期末考核除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外,也可采取开卷考试形式或采取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财务分析课程的平时考核除采取平时作业考核外,还可采取案例讨论、课外财务分析报告(或小论文)、平时测验等形式。
2.分散考核时间。财务分析课程考核除期末考核外,还可采取期中考核,平时可采取不定期作业考核、案例讨论考核、平时测验等形式,主要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税收收入包括中央固定收人中的税收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分享收入中属中央的税收收入。
第三条专员办对中央税收收入实施监督管理,要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中央税收收入征收、入库、划分、留解、退付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对中央税收收入的全过程监控机制。
第四条专员办要加强对中央税收收入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依法行政、依法监督。
第五条专员办要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及税务、海关等中央税收征管部门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沟通情况,研究中央税收收入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第六条专员办要组织辖区内的中央税收收入征收部门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开展对账工作。各专员办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制发<中央预算收入对账办法>的通知》[(93)财预字第145号]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制定本地区中央税收收入对账办法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员办及各有关部门对收入对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专员办在对账中发现中央税收收入入库级次、科目、入库金额和人库比例错误等问题,要以公函等形式通知出现差错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办理更正;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异议的,由专员办上报财政部处理。
第八条各省级税务部门每月(季、年)要将有关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及说明材料抄送当地专员办;各直属海关每月(季、年)要将上报海关总署的有关收入完成情况及说明材料抄送当地专员办;人民银行国库分金库每月(季、年)要将当期中央预算收入汇总报表及辖属各中心支库的中央预算收入报表抄送当地专员办。
第九条专员办要根据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提供的报表等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当期中央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对当期增减变化较大的收入项日,通过专项核实和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对中央税收收入对账工作中发现线索或有群众举报的案件,要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
第十条员办要建立中央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监督分析报告制度.每季度终了后2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报送书面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主要反映中央财税政策的执行情况、中央税收收入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监督的建议。
第十一条专员办在检查或调查工作中如发现有关部门和单位存在违规减免、违规审批缓征、应征不征、违规审批退付中央税收收入、违规调整预算科目和收入级次等问题,要及时向财政部报告,由财政部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性质恶劣、问题严重的,财政部将依照有关法规,建议纪检监察部门追究单位相关领导及当事人的党纪政纪责任;触犯法律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专员办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有涉及违反税法问题的,要书面通知税务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每年年度终了,专员办要对本年度实施中央税收收入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于下年1月底前报送财政部。
第十三条专员办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调沟通,防止重复检查。专员办在检查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坚持依法行政。专员办工作人员在中央税收收入监管工作中如发生、、办事推诿、敲诈勒索等行为,财政部将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各专员办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会同当地税务部门、海关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联合制定具体的操作规定,并报财政部及相关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联合发文的四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年12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字。财务管理中职教育案例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加快,案例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财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实际财务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探讨和分析案例,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中职学校实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满足财务管理学科实践性要求
财务管理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学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财务管理是管理财务活动和财务各方面关系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将来就业后对工作上产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并且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显得更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差。
因此,使用案例分析法就显得很有必要,老师在教学当中使用它来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职场上中职学生与大学生对比,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针对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习题,最后进行知识点考核,侧重以理论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法和考核方法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将现实案例引入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案例探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提高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职业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可塑性很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要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机械学习,不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而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只负责组织和点评工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创建,而且有利于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中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社会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为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为教师,必须实施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准备和规划,笔者将实施过程分为课前案例准备、课中案例教学和课后分析报告评定三个阶段进行讨论。
(一)课前案例准备阶段
首先,作为案例教学的载体,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时效性和典型性,选取近三年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较为合适。其次,教师应提早一个月左右准备案例课堂上所需的案例,同时为能让学生融入到案例情境,实事求是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应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案例的相关背景资料,并做好笔记。
(二)课中案例教学阶段
在案例课堂教学阶段。首先,创建学习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各组的实力和人数应相当,才能有效激发组间观点的碰撞,增加案例教学效果;否则实力悬殊,会造成处于劣势的小组缺乏信心,降低参与积极性。其次,进行案例讨论。该阶段是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各小组得出核心观点后,由小组成员推选各组代表进行依次发言,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与肯定。当发言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应接受其他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回答。在个案讨论中,教师要为组织者,进行讨论组织和适时的评论,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喧宾夺主。最后,教师总结。因案例分析本身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为本次案例分析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一同时,对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醒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避免发生同样错误。
(三)课后分析报告评定阶段
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分析的本质,是对学生知识的回顾与总结一所以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编写案例分析报告,温故而知新,以达到效果。教师应客观评定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指出报告手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应对本次案例教学进行反思,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提升下次案例课堂的质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师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案例教学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评论者。这一改变,难免使有些教师很难适应,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时候,始终提醒自己切勿喧宾夺主,尽可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
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健全并逐步与世界接轨,使得财务管理的方法也不断变化,有的旧案例虽然经典,但用现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出的决策会与当时的决策截然不同,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择时效性较强的案例,不要与社会现状脱节,给将来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性。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 市场营销学 实践教学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应用”特色,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直接对接,强调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教学“应用”特色不突出。简言之,也就是实践教学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实践效果欠佳。本文主要研究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对该课程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掌握营销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营销人才的重要环节。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还是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营销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营销知识向营销实践能力方面转化,培养营销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结合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如何更好的实现上述实践教学目标,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对营销的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和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客观世界,知识也不以符合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判断标准,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一张走白纸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设计营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获得营销技能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探索,不断的改变已有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背景和心理。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思考营销问题。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营销问题”为主题进行设计,将学科知识表示为产生式,以“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等活动组织教学。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是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训练学生应用营销知识能力,通过全过程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包含营销调研、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开发分析和产品营销计划全过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一)以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企业为营销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数量众多。但是有些实习基地只是“一纸协议”,还有些实习基地的作用也尽限于参观,并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我们的市场营销课程充分利用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
学期开始时,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班的数量和企业的意愿,我们选择和企业合作共授。我们的学生为企业做调研、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市场开发分析和营销策划计划,企业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提供的方案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目前,我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已和蜂花、柔雅、炫动、纽康有合作的经历,并都获得了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二)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教学操作如下:(1)开学初,把班级分成4-5人/组,以小组的活动为主,强调异质分组。在小组活动中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互补性。(2)学期中,每个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营销报告,课堂展示营销报告,企业营销人员和教师进行点评。(3)学期末,学生、教师、企业营销人员总结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经验。
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活动:“问题-探究”,“合作-互助”,“交往-对话”,“自主-钻研”,“意义-接受”。
1.“意义-接受”活动
很多大学生都认为书本的知识脱离实际,甚至会觉得读书无用,因此学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全身体投入。而我们是为实实在在的企业做营销分析和计划,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让我们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理解。
2.“问题-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学习)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问题—探究”活动,大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其核心要素是问题。“问题一探究”的实施要求将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探究的过程。在营销课程的实践活动中,企业的营销问题就是学生要探究的,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从事探究活动。在为企业提供营销分析报告、方案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那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互动。简言之,就是学校教师、企业营销人员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且互相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3. “合作—互助”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合作—互助”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构建学习经验,“合作—互助”活动是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形式。其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互相帮助。
我们的整个营销实践过程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完成营销报告。可见,非常注重小组成员的合作、互动与互助。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是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源泉,强调营销目标指引。小组所做的营销分析报告,设计的方案一旦被企业选用,那么企业会给予奖励。“合作—互助”活动中各成员的成绩是以所在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依据的,因而,“合作—互助”活动强调各成员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各尽所能,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每位同学要在营销过程能各尽所能,就要互相协作。
4.“交往—对话”活动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各小组都要展示实践报告。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和老师沟通,在分享营销报告后的答辩环节,我们的实践课程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区别于理论课程中师生之间的支配性关系,师生、生生之间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合作”,通过对话、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形成。因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达成理解,促成教师与学生走进相互的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促进双方的视界融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学习经验。
5.“自主-钻研”活动
“自主—钻研”是学习者在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指引下,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我形成学习经验的过程。
由于营销实践很多内容是在课外完成,如:营销调研、营销报告的撰写,所以要求学生能自行安排个人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调节学习进度,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补救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我们对实践的考核是结果导向,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学期分阶段检验实践成果
因为学期安排的限制,不可能在所有的理论课时完成之后再进行实践。所以我们在学期刚开始时,就引导学生关注研究对象,当相应的理论内容讲完,马上进行实践。比如:我们讲授完营销调研和营销环境分析后,立即要着手为企业提供营销环境分析报告;讲授完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学生立即着手为企业提供市场开发报告;讲授完4P,要求学生立即为企业提供营销策划报告。又因为实践课时的限制,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课时安排在课堂上进行,相当部分的实践任务安排在课外。课内的实践课时,主要用于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和答辩,教师和企业的营销人员点评阶段性的阶段成果,学期末时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践经验,总结教训。最终的实践成绩考评分为3部分,企业占50%,教师占30%,学生占20% 。并把实践成绩作为期中考试成绩,计入学生的总评成绩。这样操作提升了实践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更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基金来源: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实验讲义及实践教改”
[参考文献]
[1]池丽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2期
[2]卢毅、韩军辉,“团队项目训练法”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抓好师资培训
以“主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方式,继续做好新课程备课培训工作。研讨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探索优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重点研究和指导农村初中科学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总结优秀个案加以推广。做好新课程骨干教师研究班的培养工作,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通过省、市学科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教学案例三项评比锻炼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加强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
调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新课程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及时推广,提高新课程实施质量。撰写2009年度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总结报告。召开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研究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方法与途径。重点深入乡镇教学第一线,加强农村新课改的指导工作,研究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召开农村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做好校本教研联系校工作,规范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施策略,推进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推广优秀个案和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市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3.推进新课程评价研究
认真研究新课程学业评价,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评价宗旨,深入教学评价改革。加强日常教学评价研究,尤其要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方法。精心编制学业评价试卷,为教学提供优质学业评价材料。做好中考评价分析,召开中考质量分析会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随堂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与部分教师个别访谈交流、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重点了解农村新课程实施现状,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实施。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科学学科目标分类教学研究
科学新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预备周
29.4~9.10**市各县(市、区)教研员工作会议暨培训会教研员
市直属中学初中教研组长会议市教研院教研组长
39.11~9.17完成科学学业考试分析报告
49.18~9.24**市初中科学优质课评比待定部分教师
参加省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评比
59.25~10.1初中科集体调研(市直)**二十三中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初中科学教研组长培训班报名、录取
810.16~10.22市直九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实验中学市直九年级教师
910.23~10.29初中科集体调研、送教下乡永嘉
1010.30~11.5市直八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外国语市直八年级教师
1111.6~11.12初中科集体调研苍南
1211.13~11.19期中检测
1311.20~11.26初中科学教学调研(市直)待定
1411.27~12.3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待定九年级教师
1512.4~12.10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学员总结会议待定研究班学员
1612.11~12.17市直七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十四中市直七年级教师
1712.18~12.24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复习导引编写待定部分教师
1812.25~12.31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期末试卷审卷会议市教研院
191.1~1.7元旦
201.8~1.14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部分学员外出学习
211.15~1.21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结业
暨教研组长培训班开班典礼**八中研究班
培训班学员
221.22~1.28初中科学新课程探究性教学研讨会待定市直部分骨干教师
一.要完善校内信息资源库
1. 本学期中心校各学科将继续实行电子备课。各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要有影像资料,同时电脑要有存档。例如:备课展评、作业展评、各种示范课和学生比赛及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
2.各校的材料尽量都要有电子版,例如各项计划、总结、综合课程表及教师授课情况说明等(字体字号要求:标题宋体2号加粗、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二级标题楷体三号、正文仿宋三号,阿拉伯数学后面是实心点例如:1.2.)。
3.各校要建立自己的题库(电子版与纸质),平时要做好存档,便于阶段性测试与期中(末)复习之用。包括月考测试题,期中(末)试卷、专项练习题、拔高题等。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各校要开全科目、开足课时(1-6年科学学科开全)。教师可以实行一人多岗,确保非考试学科的开课,同时要侧重(科学、品社、综合学科的教师配备)。继续推进小学写字教育,落实“每周一课”(各校最好安排专门的书法教师,同时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写字本),同时开展好环境保护知识进课堂,利用品社、科学学科开设生态文明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环境保护知识(不少于4——6学时),五六年级“禁毒教育”占地方课每学期1节,《中医健康》安排在每个月第二周和第四周的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中心校五年级),对应的要有相应的作业。
2. 开学第一周要做好六个第一:开展好第一次升旗仪式;每名教师上好第一节课;开好第一次班队会(重点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安全教育);上好第一个间操和眼操;开展好第一个大课间活动;做好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以高标准的第一周教育教学活动规范本学期各项工作。
3.围绕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要走过程,要把每次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要有成效。本学期要开展好“三课一会教学活动”即班主任每人一节抽签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示范课;特岗教师汇报课;期中(末)教学质量分析会。
4.升旗仪式及“两操一课一活动”必须落到实处,师生要对校风、教学、学风、校训、校徵的内容及内涵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同时要人人会唱校歌。
5.积极配合大学区的兄弟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6.各校要认真做好串代课数据统计工作,完善课程、课时的制度化管理。克服乱串课现象发生,缺课三天及三天以上要安排代课,做好串代课记录。
7.各校的校务日志、签到簿等要及时填写,特别是校务日志对各种检查及开展的活动要记录好,签到做好统计以备学期末统计上报,
8.月中行事要及时更新。
三.教学过程方面的具体落实
(一)备课
1.要重视集体备课及课后反思,要有针对性,不要流于形式,要对活动材料及时积累,做好总结,要有影像资料。
2.个人备课要杜绝认认真真做样子,课堂上不知所云的现象出现。
3.作文备课要有单独备课簿,要依据双辽教师进修学校下发的《作文备课的几点建议》执行,同时要根据习作要求对所有习作进行优缺点总结,佳作赏析要集中进行点评。
4.二次备课要继续抓落实,本学期二次备课继续在教材中体现,电子备课中体现个性化修改,杜绝个性化修改及教学后记完全一样的现象出现(电子备课),教导处要作为重点来检查。
5.各校上报备课考核打分表的同时将相应的电子备课上交到教导处一。
(二)课堂教学
1.通过听课发现有的教师课上学生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效。所以我们要在平时就把这个环节落在实处,自然生成学生间的互动,感受集体的智慧。
2.要打造本真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读书、写字、表达等习惯的培养,更要随堂纠正学生坐姿及握笔姿势(教师课上一定要强调好)。
4.本学期中心校教师上课要充分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村小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投入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没有多媒体的教室要利用好小黑板、自制教具、绘制挂图等相关辅助教学手段,确保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实效性。
5.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要分配合理,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节、作业各环节不可缺少,特别是课堂评估中部分学科表现不好。
6.课堂教学安全:每节课前要实行点名制,特别科任学科如果发现学生缺少要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室外活动在下课前也要实行点名,把学生安全带回教室,体育课上学生一定要在老师监管视线之内。
(三)作业
1.各校的作业本格式要统一、规范,标明课题,作业次数等。
2.作业要体现减负,杜绝惩罚性作业及超时作业,各校可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询问。
3.积累本和纠错本平时教师要跟踪指导,要坚持下去,形成规模。
4.作业批改,不要简单地写上你真棒或点赞、笑脸(图章),杜绝形式主义,不必次次写人人写激励性语言。
(四)培优辅差
要有计划方案、具体落实要到位,要有辅导过程性材料,最后要有对比,有总结。
(五)考试工作
各校要做好期中期末及单元测试的成绩统计,要装订成册,学校及教师的试卷分析要具体详细到每个题,要有问题原因,改进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六)适时召开教学会议,及时查漏补缺和纠偏
每学期至少召开四个方面的教学会议。
一是学期初要召开教学部署会议,全面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公布教学计划,突出强调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明确学期教学活动日程安排。并对“备、讲、批、辅、考”质量、数量及各环节要有明确要求。
二是学期初检查反馈会议。做好学期初教学工作检查,审定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检查教师教案、教师留置作业情况。教学检查要有记录、有评定、有建议。并及时召开检查反馈会议,进一步明确下一步落实教学工作要求。
以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我县中学教学质量的高效、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教师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教学管理创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全县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监控内容
(一)学生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当前使用的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堂堂清、周周练、单元过关等形式,监控内容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晰的认识。
(二)教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县中学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备、上、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指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三)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测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监控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学生日常评价
学校日常化学生评价可以采用纸笔测试的定量评价方法,也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定性评价方法,如上机操作、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教育局有关科室可对学校日常化评价进行专项抽查。抽查方式主要是查阅相关材料、观看成果展示,辅以检测等,目的是了解某方面教学状况。
2.教学工作视导
学校要有专门的教学视导制度,每个月进行1次。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推门听课,通过课后交流、研讨、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形成简要报告,定性反映教师教学实绩。
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视导,主要包括综合视导、专项视导、随机视导等。除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外,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检查和督导。
3.教师发展记录
县教育局、学校均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的任职、绩效、专业研修、获奖等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加强对“名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管理。
4.教学专项调研
学校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每学期进行1—2次,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调查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看法。
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专项调研,重点评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情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等。
(二)终结性评价
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除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统一安排的2次(期中和期末)监测外,还应适度安排诊断性小型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情况,发现典型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育局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以期中、期末为主,每学年2—4次,由中教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具体学校、学科、年级视有关情况确定。
五、结果运用
县教育局将建立质量监控奖惩制度,把教学质量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各中学的评估,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对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指标分配上进行倾斜;对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后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调研分析,并取消当年参与评优评模的资格。
各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把结果运用到提拔任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
六、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的中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由中教科、教研室、督导室具体研究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课程考试是学校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能充分发挥考试的衡量、诊断、反馈、激励功能的作用,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考试中实现无纸化考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构建自动化考试体系,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在1981年由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Spady等人提出后,得到人们的重视、认可和应用,如今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至今仍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OBE教育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环节,使用形成性教学评价来反馈学习产出,进而改善教与学的效果[3]。在OBE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从OBE理念出发设计的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在线评测系统实现了对教师教学的系统评价,为反向设计教学提供参考,能更加精确地帮助教师和学校制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
二、OBE理念下的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在线评测系统的优势与价值
OBE有三大优势:目标清晰性、过程灵活性、标准可比性[4]。就教师课程教学而言,教育者需要设置清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过程。系统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课程成果展示,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对标准的教学质量分析有重要价值。
(一)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在一般的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纸质化考试的方式,对教师来说,后期对试卷的集中批改明显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如何准确、有效地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十分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所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无纸化考试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系统自动批改客观题,教师只需在系统提示的答案规范下给出主观题得分即可。随后系统还可生成一份详细的测试结果报告供教师和学生参考。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过程,机器分析改卷,同时老师根据试卷分析更方便地进行试卷批改,有效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二)提高试卷分析质量由于技术限制和长期以来试卷分析模式的限制,在进行试卷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只会针对试卷进行总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和不及格率等几个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分析指标不够全面。同时,教师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对学生试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测,导致试卷分析质量不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对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外,有必要构建新型的试卷分析系统和管理模式。运用计算机信息支持系统实现定量自动分析提示功能,设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紧密结合的操作流程,以及信息收集反馈的规范途径,不断提高试卷分析质量[1]。
(三)可提供多方面教学参考该系统依据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推荐、智能引擎推送等先进技术,致力于通过精准、专业、详细的测评结果来解决目前人工批改试卷耗时长、分析试卷结果准确性不可控等问题。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份考后答题分析报告,其中包括学生答题时间、答题错误率、知识点掌握程度等,并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数据以统计图表或其他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教师总结课程考试效果。
三、OBE理念下的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
(一)核心功能模块构建1.在线考试目标设定。设定目标是OBE理念的重要环节。本模块为学生提供在线考试平台,教师会根据OBE理念,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确保系统内课程题目涉及学生所学各知识点,并保证课程考核形式包括课堂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以及“练习、考试、答疑”的每个环节。2.完善评测形式。学生试卷提交后,机器对客观题进行自动阅卷与批改,并得出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题的分数;在老师批改主观题时会同步显示老师已录入的知识点和答题点辅助老师改卷。在提供学生考试结果分析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在线提供教学反馈与评价,完善大纲、教案、课件、试题库等教学准备,这些均为教师评测分析提供参考。3.教师教学分析与评价。系统会在成绩统计分析完成后为教师自动生成一份答题分析报告,教务可查询各老师各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及排名情况。基于OBE理念,实施过程中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包括系统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以及教学准备评价等指标,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3]。
(二)系统运用技术介绍1.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的实质是借助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使数据表达的内容更容易理解[5]。本系统利用Echarts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对后端已经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采用多种统计图表,对试卷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多维度地动态展示试卷产生的相关数据,如题目涉及知识点、题目难易程度、题目得分率等,直观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2.数据挖掘模块。数据挖掘是基于统计学生在参与期末测评的全部信息进行的,必要时还要从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辅助分析,从中发现学生数据之间的联系。系统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学生测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给教师提供下一步的教学侧重点,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体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统计。通过深度学习,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可以提取、预测关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中多维度的指标,为生成个性分析报告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 形成性考核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与传统考试模式的错位要求新型的考核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摒弃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现代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相应的考核模式也要进行改动。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这种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做法,表现为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恶性循环。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点要求摒弃传统考核模式建立新型考试模式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为客体,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研究与阐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在作重大决策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本课程的重点包括市场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具体的调查方法的运用、调查表和调查问卷的设计。难点是市场预测中的某些定量预测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深入实际,调查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与传统考试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考试目的模糊
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主要要求学生除掌握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外,要具有分析市场问题以及从事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市场的实际工作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考试的导向性作用认识模糊,结果教师批改试卷只是为了评价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也只是为了考试,考试目的很是模糊,学生就业后所需各种实际能力并没有培养出来。
(二)考试内容的片面
受传统考试目的的影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书本(教材)知识或笔记内容本身,考试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测试,对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考核较多,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以测量学生“知识接受度”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激励学生主动研习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学生消极应付考试和瞬时遗忘的进程。
(三)考试方式的单调
目前《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形式主要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较多的采用笔试方式,考察的内容是一些基本理论,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四)考试过程的松散
主要表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命题、施考、监考、成绩评定等前序环节,忽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讲评等收尾工作,使得整个考试过程前紧后松,内紧外松,漏洞甚多。缺少了考核结果分析、讲评,管理者、教师就无法知道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改进方向,学生也无法通过考试来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提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市场调查与预测》全程形成性考试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
在每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发言次数、小组对话等活动都要有记录。每隔一个章节,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阶段具体情况。在每个学期末将这些记录进行总体总结,以便掌握学生发展状况,同时便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授不能以将教学内容讲完为准,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和反应,对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学生课堂表现做出适时以及适当的评价。
(二)案例分析报告和课程论文
本部分以课程为中心,将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各小组的研究课题方向确定为教材的对应章节,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实践学习,为案例分析和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基础。各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和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
(三)实验考核和实地操作练习
为了适应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定主题的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和实地调查活动。市场调查方案设计主要包含三个实务操作练习:初步探索、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实地操作练习主要是亲自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亲身去操作,体验各种调查方法的优劣性和注意事项。最终以设计好的问卷和调查结果最为学生成绩的依据。
(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在解答主观性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书本上的、独到的见解,以测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
五、《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践效果
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施形成性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在课题讲解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以独特的角度和同学们形成互动,临场发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主动性、创新性,彰显特色。
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施形成性考核,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这就要求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过硬的技能,客观上督促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现将阶段性评价测试和网络教学得与失分析报告分析如下:
一、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它的优势是显然易见的:
1、大多数的老师都已经非常熟悉软件应用,能够应用软件进行正常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不能正常开学的问题。
2、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解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使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软件的布置作业功能很好,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4、教学便捷有效。只要有网络,有电脑或平板或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必局限在固定地点固定时间。随后还能多次回放,学生可以反复揣摩理解不明白之处,教师也可以总结课堂得失。
5、教学内容合理。面对所有学生,内容难度中等。课后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家校本功能里快捷选择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作业,使教材的拓展延伸度有所不同,做到因材施教。
二、事物的存在一定具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的线上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缺乏感情交流。教学过程中缺少面授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及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2、视力及网瘾问题。长时间盯着电脑或平板,造成眼干眼涩,进而形成近视。
3、作业督促问题。有的同学一天作业催四五次才交,有的晚上十点才交。
4、自觉自律性问题。网课对于有自制力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用。但是其他不自觉的孩子可能只是多了个玩电脑的机会,多了个发呆的时间。
5、个别家长不负责任,对孩子监控不够。造成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不听课。
三、因此,为了更好的扬长避短,对网络课堂提出几点想法:
1、开发和使用高质量的教学信息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2、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
3、用语音教学,一是孩子们想老师,听见老师声音他们喜欢,二是大家好操作,个别家长不会使用各种软件。
4、每天都会有小视频讲课文重点,讲练习册习题,老师批改完后作业后及时反馈,学生及时改错然后再次私发给老师。
5、不定时抽查点名听课情况、抽查背诵、抽查笔记情况,对不交作业同学及时跟家长沟通。
摘要:系统地研究案例教学和教学质量,有利于设计运用案例教学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研究案例教学和教学质量内容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案例、编写案例、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能显著地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可以为其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电子商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20002
1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法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哈佛商学院已经培养出众多医学、法学和工商管理领域的精英。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起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质量。
2理论综述
2.1案例教学理论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开始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郎道尔教授创立。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出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案例总是试图比较客观而又多维地呈现事件发生的背景、参与者等信息,力求包含大量的细节和信息,以引发持不同观点的案例使用者进行主动地分析和解读。
2.2教学质量理论
质量是反映产品能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广义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社会质量”;二是毕业生对所在高校教学的满意程度,即“内部质量”;三是教育管理者、实施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与教师等)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即“工作质量”。
从教育学原理看,教学质量要素包括:目的明确(即有目标设计,对学生要求具体,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进行)、内容正确(即安排教和学的内容有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方法恰当(即传递信息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积极有效的认知活动)、语言清晰、生动(即发音清晰、语调高低和语速及节奏适宜。这影响学生的听觉效果和心理接受,对教学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和组织合理(即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紧凑)。
3运用案例教学提高电子商务课程方案设计
3.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教学材料的收集和组织、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序地进行下去。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2选择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质量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符合下列要求: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案例涉及的问题富有启发性;案例的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
3.3编写案例
编写案例有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明确案例编写的目的。编写案例的目的是为了课堂讨论,它使得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体会到自己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开展案例研究工作。案例的研究有两个阶段:一是图书馆研究;二是采访阶段。采访阶段是案例研究的最困难的阶段也是必需的阶段。再次撰写案例。案例撰写的核心是要提出一个超出常规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最后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如何提第一个问题;提问的顺序是什么;预期中的讨论方向;如何应对预期外的方向;如何使用黑板和其他工具;如何进行总结等。
3.4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
教师在精心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后,可以因地制宜,用以下的方式灵活地进行案例教学:其一,穿插式。教师在讲解电子商务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其二,讨论式。教师可以在某一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由教师提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其中也可以适当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其三,组织专题辩论。这主要是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也可以组织同年级的班级,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案例教学。其四,组织专题讲座或报告。教师或院系可以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电子商务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做一些学术报告;这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学术家和企业家的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
3.5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要求学生写好案例分析报告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报告可以每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对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是引导学生写好报告的关键所在。
3.6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指标进行组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周全,执行完整有序;关心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管理严格;对所讲内容掌握娴熟、运用自如;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学生容易理解;内容充实、信息适中;讲授系统、便于学生归纳总结;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教学语言清晰、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指标体系确定后,还要将每个评定等级赋予一定分值,计算教学质量评价的最后分值。
4方案实施效果
(1)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从特定的情境出发,在掌握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班级小组、大组的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学生们为了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就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善待同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4)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和交流,要想完成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力争说服对方。学生在积极参与、广泛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和合作交流,培养了团队意识。在交流过程中,使他们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又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年年岁岁抓常规,岁岁年年有收获。扎实有效地落实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1.1 要求
集体备课抓研究,个人备课抓规范
课堂教学抓效益,作业布置抓配餐,单元过关抓分析。
1.1.1 集体备课: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先周备课制。
每周一大备,每日一小备;每章一大备,每节一小备;实现了单位集体备课向课时性集体备课的过渡;五备五统一: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习题,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练习统一、单元过关统一。
1.1.2 课堂教学、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构建、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
以“四课”为依托,研究教学、研究课堂。
通过“听评课活动月”、“聚焦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坚持“四为主”教学原则,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三讲三不讲”。
——“自主、探究、合作、发展”教学之要义
A、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在新知中迁移,迁移中应用。
B、以探索的姿态,科学的方法,活动的形式、合作的精神开展教学活动。
C、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心理素质、审美情素、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
D、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让教与学充满生命活力。
1.1.3 单元过关
(1)严把“四关”——命题关、时间关、阅卷关、分析关。
(2)采取试题、考试分析、分段统计表“三合一”汇报制
1.1.4 作业:
(1)布置配餐作业;
(2)实行“三批”制——平时练习要抽批、考试试卷要精批、三类学生要面批。
1.2 检查、评比与奖惩
教学常规实行“三级把关制”,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课时补贴挂钩、学年奖挂钩。
级部主任一级把关,每周检查一次;包级校长二级把关,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三级把关,每半学期检查一次。
2.学生学习常规管理
2.1 学生的学习常规主要是“八环节学习法”的落实
2.1.1 目标计划
2.1.2 目标层层分解:三年高中生活的总体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段目标;
2.1.3 长计划短安排:月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2.1.4 主动学习
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主人地位,更多地给学生以动手、动脑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1.5 规范训练
1)规范作业、练习:(1)先复习,再做作业;(2)深入思考,独立作业;(3)书写认真,步聚规范;(4)规定时间,限时训练;(5)认真纠错,完善提高。
2)规范答卷:分为三段:(1)填姓名、查页码、看试题时间(5分钟);(2)动脑、动笔答题时间、要求:排除杂念,物我两忘,用心答卷;(3)复查阶段。
2.1.6 满分答卷
(1)搞好查失分活动(2)认真听老师讲评(3)完成满分答卷
2.2 检查、评比与奖惩
高一入学后的两周为常规学习阶段——9、10月份,为学习习惯形成期(期中考试前基本定型)——11、12月份为学生良好习惯巩固、内化期(各班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完善)——学期末形成习惯。
学习常规每月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计入班级量化管理,与班主任补贴挂勾。
3.学习过程管理
关注过程,把落实“钉”在过程上。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后结果的完美无缺。
“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学习法
3.1 问题的提出
3.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24小时内所学的知识容易记牢;
3.1.2 现代教育论认为,方法来自对学习行为过程的不断总结,总结的过程本身就是完美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
3.2 方法的实施
3.2.1 推行“三五日清”制度。早操前五分钟晨读、午休前5分钟复习,晚自习后停留5分钟完善。对知识采取“少量多次、经常复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各个击破,化整为零,温故知新。
3.2.2 利用《学情?结簿》,搞好学习效率自测和对学习情况的周结,班主任通过“笔谈”,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3.2.3 每月举行一次考试。考前抓发动,促进同学的阶段性学习。考试过程抓考风,促学风;抓考计,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后分析,搞好反馈矫正。
推行考后分析“菜单式管理”,即:级部—月考分析,搞好反馈矫正。
推行考后分析“菜单管理”既:级部—开好学科教学诊断会;备课主张写出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集体备好讲评课,实行骨干教师先期讲评判;二次过关。
任课教师——“三类学生”试卷面批;上好讲评课,个别谈话。
班主任——开好班教导会;质量分析主题班会;“规范化试卷”平展;优生读学法。
学生——查失分;红笔改成“满分卷”;写出“考后感想”开展好考后的师生个别谈话活动。
4.年级教学管理
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细密规范地抓高三,而且需要认认真真地研究高一,踏踏实实地抓好高二,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
复习原则:模拟、强化、回扣、调节。
复习方式:回扣基础与模拟训练穿行,调节心里与强化考技并举。
目标要求:自我完善,综合梳理,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能力复习:
内容------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健康,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学习领的12个科学的相关内容。
特点-----知识容量大、科学交叉、综合性高、学习时间短等。
关键词 信息课 实践案例 使用策略
在初中信息课教学中,学生上机实践操作案例主要凭借教师的个人经验、爱好、专业水准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单方面理解进行设计与实施,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对不同学习阶段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学生掌握好每一环节的基础知识。通常前一阶段的学习是后一阶段学习的先决条件,不掌握前面的基础知识,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1]基于此,以信息课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初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将学生上机操作案例划分为三种类型:验证型、拓展型与应用型。
一、操作案例的类型
学生在初中不同的学习阶段,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会经历不同类型的操作实践,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1.适用于初始学习阶段的验证型案例
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阐述了人类的观察学习模式:“人类大多数的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通过观察其他人,一个人对新行为如何实施就有了认识,并且储存在记忆中。在以后的场合,这些认识会成为他的行动指南。”验证型案例就是通过观察、模仿和验证,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奠定信息技术学习基础。验证型案例以掌握基础知识、验证基本操作为学习目标,包含一节课的关键知识点与操作方法,具有基础性、标准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等特征,适用于一个教学单元的初始学习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对验证型案例进行讲解和示范,给出作业要求,提供助学稿和相关资源,学生仿照教师的操作完成作业,作业的完成率和相似度比较高。较高的作业完成率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
验证型案例是基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对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际验证,学生必须完全理解并熟练掌握。
2.适用于中、后期学习阶段的拓展型案例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好的教学必须为学生创造开展实验和探究的情境,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再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拓展型案例就是通过思考、想象、尝试和探究,帮助学生将少数、简单、独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获得全面、复杂、综合的学习成果。拓展型案例以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为学习目标,侧重于表现学生的个人想法和独立意识,具有开放性、复杂性、个体性和探究性等特征,适用于一个教学单元的中、后期学习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做讲解和示范,直接给出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按照自己的习惯、喜好、能力和认知水平,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并动手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超越了对操作技能的模仿和验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灵活运用,突出个性,强化主体意识,最终形成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拓展型案例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延展与扩充,学生在探索中利用知识有效迁移的能力获得发展。
3.适用于应用阶段的应用型案例
杰罗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社会性对话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校内外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学生习得技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学习过程应该是“通过教师或其他精通学业的人提供的帮助,来解决一个超出他能力的实际问题”。应用型案例正是将学生从封闭的教室带入到开放的社会,在真实情景、真实条件下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用信息技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际过程。应用型案例用以搭建课堂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实现学习与实践的统一,体现信息技术开放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本质。应用型案例以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面向社会的实际问题,具有问题真实性、方法科学性、过程完整性以及成果价值性等特征,适用于课程学习的最终应用阶段。在教学中,通过处理具体事物,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能践行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意识以及求知欲望的驱动下,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习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应用型案例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拓展型案例的延伸和扩展。应用型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扮演职业角色,承担社会分工,最终掌握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科学原理、技术思想以及操作方法。
二、操作案例的使用策略
1.验证型案例的使用
对验证型案例,学生只要按照作业要求模仿操作就能掌握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与操作方法。验证型案例应具有以下性质。
(1)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学生对操作案例感兴趣,情绪就会愉快,知识伴随着快乐的情绪,会一起被存储到记忆中,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要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取和构造,降低认知难度,引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应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以良构问题呈现,即案例要有明确的初始条件、已知的目标状态、统一的答案和一致的评价标准。9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用可知、可理解的解决方法处理、解决问题。
(4)知识点覆盖全面,难易程度分布合理,难度系数控制在0.3~0.5之间。
(5)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情感在学生成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全人格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验证型案例举例:以“对本班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评价”为题目,利用本班和全年级的期中考试成绩,对本班前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编写一份评价报告。作业标准如下图所示。
由于案例同时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态度认真、肯动脑筋想的学生,都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学生在学会加工信息和利用图表表达意图的同时不仅获得成功体验,并且能更深刻感受数据处理的实用功能。
2.拓展型案例的使用
拓展型案例只有简单的问题描述,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明确的作业标准,也没有详细、清晰的格式要求和内容界定,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推断、分析和探究来完成作业。拓展型案例应具有以下性质。
(1)是真实存在、有思考价值、有研究意义,需要利用较复杂的操作才可完成的问题。
(2)学生熟悉并有生活体验,具备对事情进行深度分析、获得有效结论的条件。
(3)能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
(4)能够提供充足的拓展空间。紧密联系生活或者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容易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操作技能,迁移、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减少规定和约束,使得学生更容易从被动模仿转向主动探究。
(5)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搜索到丰富的资源,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性别、爱好、操作水平等提供不同资源。
(6)以劣构问题呈现,即案例有多种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允许学生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
(7)利于展示和评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总结方法,引领学生学习。
拓展型案例举例:以“对本班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评价”为题目,利用本班和全年级的期中考试成绩,对本班前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编写一份评价报告。
此案例作业标准非常模糊、简略和宽泛,而且没有指定用什么软件处理数据、用什么形式呈现报告。从作业效果看,有人用Word,有人用Excel,还有人用PowerPoint;在数据分析上,有的详尽,有的粗略,分析角度和语言表达也大不相同。可以看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和途径极具个性化。与验证型案例相比,此案例要求的作业开放性强,对学生的约束很小,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更能锻炼学生数据分析、信息提炼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但作业难度和整体差异都比较大,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适用于善于动脑动手、有独立想法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3.应用型案例的使用
经过验证型案例、拓展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掌握了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技术方法上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的基础与能力。应用型案例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应用型案例应具有以下性质。
(1)是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有社会实用价值和个人学习意义,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2)可以是科技产品,也可以是艺术作品,或者是研究某个事物、调查某个事件、论证某种现象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志向。
(3)有通过自主学习对其本质进行深入探究的可能。问题的性质容易被学生理解,使他们不至于感到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
(4)以劣构问题呈现,完成劣构作业,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操作技术和经验积累,是对理解、探究、动手等实际能力的综合考量。
(5)问题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有适当的挑战性。
(6)没有过于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技术方法,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
(7)有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意义,需要由一个团队协作完成。
(8)成果适合用多种方法展示、交流和评价,评价标准多样化。
(9)需要数节课、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应用型案例举例:以“手机软件的开发与创新”为题目,以教师身份参与学习项目,亲历项目的策划、准备、实施和评价,获得研究成果。
学生对手机有充分的生活体验,对手机软件的强大功能充满了神秘感和好奇心,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此案例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技术挂钩,经历用信息技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际过程。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林作新.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 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 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备课组组长职责
一、鼓励、督促、检查本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考纲和教材;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督促组内教师订出学期的教研专题,并付诸实施。
二、负责定期组织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内容落实,讨论深入,记录完整。
三、组织督促组内教师经常互相听课、观摩、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四、不断端正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具体落实第二课堂活动。
五、了解、检查、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集体备课严格考勤,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和研究问题四落实,学期结束时将情况书面报教研组。
六、负责组织本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督促教师及时完成研究任务。
七、负责审核与选择教辅资料,并报教研组审批,保证教辅资料数量关和质量关。
八、负责提前一周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并签字。
九、负责完成教研组分配的其它工作。
备课组考核细则
为了认真落实备课组工作细则,把备课组真正落实到位,特制订本办法。
一、计划:计划合乎要求、便于操作。(10分)
二、备课组活动
1、研究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记录翔实。(15分)
2、讨论教学中实际问题,确定复习方案等,每周最少1次。(20分)
3、根据组内具体情况每月安排1次组内教师的公开课,并能认真做好评课工作,记录详实,真正直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目的。(20分)
4、听课每周不少于1节,并及时交换意见。(20分)
5、本组教师教案无漏签、无提前签等现象。(15分)
三、说明:考核以翻阅资料为主,每学期考核一次
鹤盛镇岭头中学备课组工作量化考核表
备课组名称
组长
评估时间
自评人
序号
评估要素
权重
评估等级赋值
小计
A
B
C
D
自评
考评
1
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授课计划,并组织实施。
5
5
4
3
2
2
认真组织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有主备教案,有记录,或参加学区、县有关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
15
15
12
9
6
3
认真备课,组内所有老师的教案基本符合要求,检查合格,每课都要有教案。
15
15
12
9
6
4
作业批改认真,有批,有改,有评价,有订正。
10
10
8
6
4
5
听课满节数,填写听课记录及后记,其中要求听两节不同学科的课。
10
10
8
6
4
6
组内有课题、有课题研究计划,有发表的论文,在学区及以上教学活动中获奖。
10
10
8
6
4
7
组织好兴趣小组,学科竞赛辅导,定时间、人员,有教案、有成效。
10
10
8
6
4
8
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后要做好试卷质量分析,并填写质量分析报告。
10
10
8
6
4
9
收集信息,积累资料,把好资料订购关,能按时做好备课组资料上传。
5
5
4
3
2
10
能把备课组的相关活动信息及时在网上。
5
5
4
3
2
11
每学期能组织一次学生活动,并做到活动前有准备,活动后有结果。
5
5
4
3
2
考评等级
自评总分
考评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