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科技服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研究建立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县级工作站、村级服务站和村级农技员体系,形成市、县、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县级工作站—村村通大喇叭推广平台—村级服务站—村级农技员—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专家平台、农资产品服务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为一体的科技推广大平台。
1.1村村通推广体系中心
设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负责体系建设规划、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设备选购、组织安装维护、信息采编播、体系运行管理和农技员培训等。
1)“云广播”集成信息传播平台。
采用“云广播”集成技术开展农技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通过“云广播”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实现由中心通过VPDN专用网络直接控制村级广播设备,具备“提前推送、自动开关、定时广播和差异化服务”的功能。每天及时、高效自动化广播,具备实时性、针对性、灌输性、广谱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信息采、编、播平台。
负责信息栏目设置、策划、采集、编辑、审核、制作和播放等。设置《农业科技之声》、《百姓身边事》等栏目,连接农业专家库平台,每天选择村民劳作相对休闲的时段传播实用科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专家库平台。
负责信息的提供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包括省、市级农业、畜牧、林业和气象等系统的专家58人。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来源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林业局和石家庄市畜牧局等。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问题,同时把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提供给农民。对于共性问题,录制成节目反复播放;对于个性化问题,通过互动平台专题回复,尽最大可能满足农民需求。
4)差异化服务平台。
负责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产业结构分区,分为大田种植区(小麦、玉米和部分棉花区)、果树种植区(包括梨树、枣树、核桃树和苹果树等)、蔬菜种植区和畜牧养殖区等。按照不同的产业结构广播差异化的信息,实现平台差异化服务的功能。
5)信息互动平台。
负责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建立新农村大喇叭网站,设立“新农村大喇叭”微博、微信(xncdlb)、QQ群(258368930)和热线电话(0311-66695369)等信息互动平台,通过多途径实现中心、专家和农民互动,广泛搜集农民反馈信息,方便群众查询补课。配备专业采访人员了解农民需求,完善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
6)应急服务平台。
负责灾害及气象预警。平台可随时进行实时广播,对农业的灾害预警作用非常突出。尤其是农业气象预警,能提前告知农民群众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2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
负责推广体系中心信息的接收和。采取试点、示范和推广三步走方法,搭建村级大喇叭推广平台。先在灵寿县试点,后在行唐和正定县等地示范,到2012年完成了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的大喇叭推广平台建设。
1.3县级工作站
每县组建1家县级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站建设、农技员聘任,农资质量监督、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的组织实施及农资配送等工作。
1.4村级服务站
每村组建1家村级服务站。在推广平台建设村组建了4342个村级服务站。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服务站建设、设备安装维护、农技员推荐、服务模式落实和信息搜集反馈等。作为新成果新技术示范户,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开展技物结合服务活动。
1.5村级农技员
每村选拔1名农技员。根据本地主导产业的需要,在全市4342个村每村选拔1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村级农技员。负责农技推广、技术培训、设备管理、信息反馈和技物结合示范田的选择落实等。适时对农技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建立起1支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吸纳新技术能力较强的村级农技员队伍,健全了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6创新建立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
国家鼓励推行技物结合,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到田到户。该体系创新建立了灌输式大喇叭技术广播(信息流)与农资服务直接进村入户(产品流)的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模式。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大喇叭传播信息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村级农技员以建设技术集成技物结合示范田的形式组织产品流,把农业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农资产品集成配套,优惠直供。把科技成果、农技员、农民和科技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建了高效信息传播和扁平化物流服务为一体的技物结合服务体系,调动了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技术服务和科技产品直接进村入户,提高了服务“三农”的效率。
1.7建立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主导作用。引进市场机制是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加快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举措。该体系由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由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供成果信息资源支持;引入市场机制,应用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搞好体系的软硬件建设和运营管理;农民享受科技信息和农资集成配套的“双流”服务。
2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分析
2.1应用效果
该体系被成功应用于石家庄市18个县4342个村,广泛应用于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综合农业技术、国家政策传播,应急预警、防灾减灾等领域。每天向农民提供科技、气象等信息20余条,每年7000条以上,受益人口600余万人。推广新品种、新产品30多个,农业技术300多项。石家庄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部门利用该体系指导工作180多次。农民来信60多封,来电8500多次。实现了科技成果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信息高速直通农家,探寻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的信息高速路,拉近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距离,搭建了专家服务百姓的平台,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统一、规范、准确和快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部、河北省农业厅等部门领导高度关注和支持,希望把石家庄市作为孵化基地,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2.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该体系推广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传播农业信息,经应用单位统计,2011~2013年,累计覆盖耕地面积76万hm2;通过新品种(包括种子、肥料)、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小麦、玉米两季平均增产5%,约1200元/hm2;通过种子、肥料直供节支30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1500元/hm2,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1亿多元。
2)社会效益。
该推广体系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新途径,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了服务“三农”效率。采用技物结合“双流”服务新模式,充分调动了村级农技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基层推广体系的良性运转。让农民享受到综合技术和信息服务,提高了其科技素质,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3发展前景
该推广体系在规模上、技术先进性上、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是以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其应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下,农村科技信息传递呈现出点多、面广、内容交叉、用户需求程度和接受信息能力有差异等特点,该体系的推广应用将为河北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巨大作用,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普及、防灾减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论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管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忽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技术的进步来突出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主体地位,优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的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姜晓峰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辽宁鞍山114000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观察来调各种体系内部的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各体系之间才能形成有效沟通与对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参考文献
[1]丁楠,周明海.科技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133-138,144.
[2]梁敏辉,吴磊.我国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13):165-166.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
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
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论文摘要:介绍了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地阐述了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1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长治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以强化农村科技服务为主题的“科技兴农”“科技推广”“科技信息乡乡通”和“金钥匙”四大科技工程,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创新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1.1农村科技服务机构
全市共有政府部门管理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189个,其中隶属农口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9个,占83%归属科技系统管理的农村技术服务机构30个"占37%另外,还有一大批具有农村科技服务能力的市、县两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农村技术市场、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农村科技服务人员
全市共有乡级以上直接从事农技推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39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6人,中级职称338人,初级职称1005人,同时,还有一大批获得“绿色证书”的乡土人才、土专家、田秀才活跃在农村科技服务第一线,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农村科技工作状况
总体而言,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大都能围绕当地工作,结合农时开展服务。调查表明,认为近年来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得到加强的乡镇占58%,办公条件在县乡之间差距较大,40%的农技服务部门有单独的办公服务场所,通讯设施、电话的占有率较高。为使农民得到及时、准确的科技致富信息,长治市从2002年开始共投入120万元,启动实施科技信息“乡乡通”工程。以农村技术服务机构、种养大户、科技推广能手为对象,安装科技信息机355台,初步构建起农村科技信息平台。目前,有12个县、市、区实现了科技信息“乡乡通”潞城市、长治市郊区、长治县和城区的部分乡镇实现了科技信息“村村通”。2004年,全市新增科技信息服务站近200个,使科技信息服务站总数达到了355个。
2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治市县区、乡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科技服务仍然呈现出。总体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局部服务能力有所弱化的局面。从发展角度看,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
(1)长治市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和机构较多、职能重复。全市有多个涉农管理部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科技服务机制,开展科技服务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不能得到及时交流和共享。
(2)原有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亟待“修复”。大部分乡镇由于没有专设相应的科技管理机构,直接影响到科技服务工作正常开展。加之,在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中,各个涉农行政部门在乡镇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由原来各技术行政部门发放变为乡镇财政发放,随之而来这些技术人员的工作由原来侧重于从事技术服务变为侧重服务乡镇行政事务,造成乡镇技术人员从事农村技术服务的职能变弱!由于服务能力和经济待遇的问题,大部分科技副村长形同虚设,致使农村科技服务、中转、职能缺失、造成科技信息传达和农民对科技需要的、呼唤、不能、对接。农民群众特别需要科技服务,却不知道何处寻找。
(3)农村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全市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636名,与全市农业人口241万之比约为1:663,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是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对科技的需求。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农村、县区、行业分布不合理,在农村一线直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人的不多,而且,在其位不谋其职的情况比较普遍,再加上现行的科技服务管理体制上下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科人员的积极性。
(4)农村科技服务运行机制不活。一是缺乏激励机制,农村科技服务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与部门的自身效益不协调,科技服务单位的农技人员送科技到乡村、。到田间、致富了千家万户,获得的收益回报很低微,除成果在获奖时有少量奖金外,其他几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回报。二是缺乏动力机制,喂入式的政府科技服务行为与市场机制下的农村经营模式的内在要求不协调。再加上农业本身的效益比较低,农民缺乏追求科技的原动力,普及新技术在一些地方难以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缺乏市场机制,农村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科研与推广、服务与市场之间也没有完全按市场规律运行,行政计划占有较大比例。
(5)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缺乏信息交流和传递。政策和信息对促进地方科技工作及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长治市农村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基层科技服务和科技人员难以及时了解最新科技政策信息,更难以及时向上反映科技服务的需求。
(6)先进科学技术的接纳度低.技术的示范、推广难度大、成本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科技要服务“三农”关键在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要在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和结合点。在创建新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必须按照“三位一体”即政策、资金、技术加机制的要求,实现“五个转变”。第一,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为主转为以科技示范户和承包经营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第二,在服务内容上,由原来单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转为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第三,在服务目标上,由原有的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调整结构、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第四,在服务方式上,由原来的以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经营服务为主转为搞技术承包、办示范样板、抓技术培训。第五,在服务范围上,由原来的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延伸。使产品销出去并获得较好利益。实现这“五个转变”是新阶段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科技兴农”的必然要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实行城乡互动、紧紧围绕长治市发展实际,结合城乡科技资源,创新和建立符合农村特点,适应农民需要的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公益、市场主导经济的新格局。其具体对策如下:
3.1搭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服务体系
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的平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和走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需要。要把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载体,积极加以培育和扶持,形成社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全程化保障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的科技专家大院.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主体的科技示范园区,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各区市要把专家大院建设纳入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各级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在资金上要给予重点支持,到2007年,市级以上农业示范园区都要建立科技专家大院。
(2)发展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要,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类专业协会,为农村提供科技服务,并逐步将一些政府承担的农村科技推广职能向专业协会转移,形成外联市场和科研院所,内联生产基地和农户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模式。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产品加工协会、绿色食品协会、奶业协会、肉鸡协会和果茶协会等建设,各区市要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加快建立由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广大农户参与的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实现农村推广科技服务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步推进。
(3)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综合网站。整合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网、技术产权交易网、农村经济信息网等网络资源,形成链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农产品交易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业示范园区以及种养大户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及时向社会农村科技政策、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及市场信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及时接收来自农村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信息和相关的业务咨询,建立快捷有效、双向互动的科技支农渠道。2005年底以前要完成整合工作并实现正常运转。
(4)推广农村科技“110”服务模式。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110”热线,服务热线成员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资公司、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专业协会以及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组成,为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信息技术服务。2006年年底以前,由各级科技部门牵头,在整合现有农村科技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设立指挥中心、市级要设立总指挥中心、各区县要设立分中心、镇级要建立服务站点、形成农村科技服务“110”的网络体系。
(5)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市场体系。要通过发展农村技术市场,把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吸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类企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户和乡土能人进入农村技术市场,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技术入股等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多种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各种技术中介机构和技术交易所。深化其功能。提供市场中介、经济、信托、咨询、科技信息等多种中介服务,培养熟悉技术贸易业务的职业经纪人队伍,完善农村技术市场的法律实施和监督系统,加强农村技术市场管理、维护技术市场秩序、建立仲裁机构、为各类主体提供平等竞争机会。
3.2提高基层科技服务水平
(1)启动基层科技示范工程,引导科技资源下移。以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经济发展中关键、紧迫的科技问题,选择一些适合基层实施的星火富民项目,上下联动、基层科技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以明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典型示范,市、县科技部门工作要向下延伸,向基层倾斜,提高对基层科技工作的覆盖面,将星火富民摆在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的中心位置,长期坚持不动摇,真正把科技的恩惠撒向农村、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行政隶属关系;资源配置;比较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9.012
〔中图分类号〕G2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9-0067-07
〔Abstract〕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iciency,was conducive to better serv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and the DEA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ion.Results showed those:(1)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 mean technical efficiency was only 0709,and subordinate institutions were better than the provincial institutions both in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Annual variation of ministry and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technical efficiency similar situation with the whole country,In the same year,subordinate institutions efficiency was higher;(2)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there were more than 40% years of technical evaluation was invalid,but in comparison,the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ubordinate agencies invalid year average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ea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provincial invalid year;(3)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Agencys R&D scale efficiency in most years in more than 08,and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Ministry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an provinci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ion;R&D efficiency;relationship of administrative subordinateness;resource allocation;comparative studies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其中农业信息化是重要推动力量(郭永田,2016;单静,2013)[1-2]。当前,在创新驱动等战略引领下,“互联网+”、“智慧农业”、“农信通”等信息化平台推动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随之日益增多,进而现代农业发展种-养-加-销各环节对科技情报信息的需求也将更为迫切,如何更有效发挥科技情报在农业创新中的作用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全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基本情况,明晰其研发绩效水平等问题,将是农业科技情报促发农业科技创新的逻辑起点和必要任务。在学界关于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与决策的积极作用问题已达成共识[3-6](徐敏、朱东华,2005;江涌,2007;向洪、曹如中,2012;Blythe,Jonathan N et al.,2012),其对创新工作的支持内容涵盖了学术交流、媒体出版、信息服务、科技查新、情报研究、科技评估、决策支持、科普教育等诸多方面。然而既有的科技情报部门在上述业务开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亦广受诟病,如李秀峰等(2007)认为当前农业科技信息机构主要存在有学科建设不明晰、经费支持少、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承担项目少、业务间定位模糊等弊病[7],另外,黄晓斌、陈俊恬和张小庆(2015)的调研认为目前我国在科技情报网络服务上存在支撑平台落后、资源优势下降、服务形式较单一、情报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深度不够的问题[8],同时梁战平(2007)还发现我国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方面长期存在着服务创新不足、不重视理论方法研究、不重视开报工具及品牌意识薄弱等情形[9],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因而学术界集中在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业务创新发展与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其中就创新内容上,胡海燕、薛喜梅、马战和曾凯(2003)就直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应用成效,要归功于该所敢于从战略、观念、策略、方法、机制、结构调整和管理模式上开展创新[10],在重点能力建设方面,李勇和程鹏(2009)认为从根本上变革科技信息(情报)服务的理念、手段以及方式方法加强网络和资源“两种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稳步提升科技信息机构服务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就信息服务部门品牌建设上[11],左妍(2012)针对科技信息咨询机构提出,在上述机构进行资源建设、开展知识服务的同时,还应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推广,从而更易获取市场认可,此外,在科技情报部门服务机制优化方面[12],唐丽娟(2013)提出引进绩效管理手段,建立符合机构科研发展规律管理机制的建议[13],而周承聪、娄策群和杨小溪(2011)还特别指出信息服务机构应在信息资源上加强共建共享,促进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14],Frey,Jeremy G et al(2014)也肯定了科技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并考虑类似商品市场的交易环境能促进数据交换[15]。
综上,笔者发现,目前关于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的相关研究,更多采取定性分析的方式,研究主题主要向以下内容聚焦:科技情报业务特征、作用分析、服务范围与模式、管理与业务创新等方面,同时亦有少量定量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科技情报机构研究方向文献计量分析方面,而定量评价科技情报机构运行效率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借助于农业科技统计相关资料,就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现状进行较系统的描述性说明,定量评估其研发绩效,并就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绩效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系统把握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发展情况。鉴于此,文章结构安排如下:一是基于农业科技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基本情况;二是交代绩效评价的变量和研究方法;三是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实证分析及部省机构间的比较;最后是主要结论及启示。
1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基本情况分析
为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状况(以下简称情报机构或机构),依托课题组现有数据平台及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收集整理成《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993-)》,该汇编资料有关农业科技情报部门的内容涵盖了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人员构成、人员学历和职称、仪器设备、经常费收入支出、资产负债、投入人员和经费、科技著述和申请授权、课题投入人员和经费、经济实体、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对外科技服务等情况。
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后表明:(1)1993年至今,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数基本维持在20~22个,机构职工规模波动不大,以2002年为界点整体呈现为倒U曲线态势,其中2002年降到最低的1 039人,至2010年已恢复为近20年中最高的1 593人次,其中农业部属科技情报机构数基本保持在2个,但机构人员数却占到了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职工数40%强;(2)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职工学历和职称结构渐趋合理,职工中获取研究生及以上(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重由初期的8%稳步增加到30%左右,个别年份更是高达43%,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也有明显提升,基本维持27%左右,2002-2004年还曾一度超过了30%;分行政隶属关系来看,农业部属(以下简称部属)和省属情报机构内职工学历和职称结构比例较为相似,且高层次人才呈现由部属向省属情报部门流动的趋向,其中部属研究生及以上学位职工比重由初期的65%以上逐步降低至40%左右,同期部属具有高级职称职工比重也由高峰33%以上降低至22%左右,近年则维持在20%的低位;(3)情报机构年度经常费收入稳步增长,由1993年的1 95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79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等科技活动收入也实现快速提升,由1993年的52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 99540万元,但总体而言情报机构科技活动收入仍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该比例始终维持在60%上下;生产经营收入绝对数额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其占年度经常费收入的比重仍偏低,长期维持在2%上下;部属情报机构年度经常费收入占全国情报机构比重提升较大,由1993年的284%增加到2011年的544%,这得益于政府财政拨款向部属情报机构更为倾斜,多数年份内部属机构仅财政拨款一项,就几乎占到全国情报机构年度经常费收入的20%~30%,然而同全国情报机构情形类似,部属机构技术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比重长期偏低,各自占比基本维持在20%和4%左右;(4)情报机构运行支出持续增加,由1993年的1 9006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42亿元,人员费用(含工资)和设备费、其他日常支出占据了年度内部支出约80%强,其中人员费用和设备费两项合计比例在40%上下;部属和省属情报机构经常费支出占全部内部支出的比重相差无异,且在人员费用(含工资)和设备费、其他日常支出占年度内部支出的比例差别也较小,不同隶属机构该比值基本维持在80%左右;(5)情报机构资产增值情况较好,由1998年的1268亿元增加到2008年4561亿元较高位,与此同时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0年间年均分别增长1687%、1213%和3742%,但同期机构无形资产增值缓慢,近年年均增长不足5%;从不同隶属关系来看,部属情报机构资产份额占全部资产近60%,其中部属情报机构在固定资产份额占全部固定资产份额的比重上,较省属机构高近30%,但其在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增幅要明显低于省属情报机构;(6)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年均承担课题数和单项课题投入经费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由1993年的70项和146万元/项增加到2011年369项和19567万元/项,同期每项课题折合全时工作量则由初期的25人年下降到19人年左右;从不同隶属关系来看,在年度承担课题数、投入经费和折合全时工作量绝对值上,省属情报机构都要明显高于部属情报机构,然而单项课题投入经费方面部属情报机构又要高于省属情报机构,近年该项差距愈拉愈大,此外在每项课题折合全时工作量方面部属机构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另外,无论是部属还是省属机构,研究在国际期刊上的比例依然不高,离国际前沿尚有不小差距;(7)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科技产出不断增加,其中发表科技论文数由1994年的287篇增加到2011年的668篇,出版科技著作由初期的2种增加到30种左右,2008年达到峰值42种,专利授权则由1996年的0件增加到2011年的7件;从不同隶属关系来看,省属情报机构科技产出情况较好,其在绝大多数年份的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著作、专利授权绝对量均远超部属情报机构,仅以专利授权来看,1996-2011年16年间,省属情报机构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占到全部了全国农业科技情报部门专利授权总量的78%以上;(8)按课题类型划分来看,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科技课题投入人员和经费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和研究与试验成果应用,四类课题合计集中人员和经费均在99%左右,而在基础研究和生产性活动类课题所投入的人员和经费微乎其微;(9)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对外科技服务方面,部属和省属机构略有侧重,其中部属情报机构专注于对外开展科技信息文献服务、其他科技服务活动和科技培训和科技成果的示范性推广工作等,而省属情报机构更多倾向于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等。
由此,就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有如下初步认识:一是,部属情报机构人员集中度要明显高于省属情报机构,但就部属和省属情报机构内部而言,他们在职工学历和职称构成方面相近,且近年出现了高层次人才向省属情报部门加速集中的态势;二是,我国情报机构年度经常费收入虽稳步增长,但无论是部属还是省属情报机构,其生产性经营收入均增长缓慢,且经常费收入仍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情报机构日常运行压力加大,其中人头费、设备费和其他日常支出占据了年度内部支出绝大部分;三是,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年均承担课题数和单项课题投入经费均实现较快增长,同期每项课题折合全时工作量则有较大幅度下降;单项课题投入经费方面,部属要远高于省属情报机构,此外在每项课题折合全时工作量方面部属机构的优势也较明显;四是,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科技产出不断增加,其中在科技和科技著作出版方面成绩更为突出,且省属情报机构在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著作、专利授权绝对量方面要明显好于部属情报机构;五是,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科技课题开展主要以科技服务、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和研究与试验成果应用为主,基础研究和生产性活动类课题所投入的人员和经费严重偏少;对外科技服务方面,部属和省属情报机构专注点并不一致,其中部属机构侧重于对外开展科技信息文献服务、其他科技服务活动和科技培训和科技成果的示范性推广工作等,而省属情报机构倾向于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等。
2变量说明及研究方法
21投入产出变量
为满足DEA方法的应用条件,文中选择具有同质性的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另含农业部属和省属两类)作为评价对象,另外假设所有评价单元面临同质性的研发环境或运气。在满足所选绩效评价单元同质性要求基础上,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应选取与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密切有关的指标,此外在指标设定及赋值上还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所有评价单元使用相同投入和产出要素,且每个指标是正值;二是选取的指标应能表明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的核心流程;三是不同投入和产出指标量纲可不相同。基于农业科技统计汇编资料和课题组收集整理的其他材料,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并考虑到研究数据获取的连续和一致性,实证分析中选用的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绩效测度的投入产出指标,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因早期统计年鉴“专利授权数”部分年份缺省,出于数据连续性的考虑,利用1994-1998年基础数据对部分缺省数据作了均值处理。表1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投入产出指标
指标分类指标〖〗统计指标及量纲投入指标经费支出投入课题经费(千元)工作时间课题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人年)产出指标出版专著出版科技著作(种)发表科技论文(篇)申报专利专利授权(件)
接表1内容,研究中投入指标选择了年经费支出(千元)、年工作时间(人年)2项指标,其中经费支出和工作时间,表明的是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活动中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指标则选取了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活动中出版专著(种)、(篇)、申报专利(件)等指标,其中统计资料中的出版专著、发表科技论文、专利授权等产出是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活动的核心成果,是评判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活动产出绩效的重要衡量指标。
22研究方法
在DEA模型中,当所有决策单元都以最优规模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时,假定规模报酬不变(CRS)是可取的,但农业科技情报部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政府法令和财政约束下很难达到最佳规模。为此Afriat(1972),Fare、Grosskopf和Logan(1983),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等学者,提出对CRS的DEA模型进行完善以解决决策单元面临规模报酬可变(VRS)时的情况,这促成了VRS的广泛应用[16-18]。由于使用VRS可不受规模效率影响,而测算技术效率,为此本文选用DEA中的VRS模型对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测度。在众多应用DEA评价模型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更多选用面向投入的模型,一方面因为评价对象一般需要实现特定产出;另一方面投入量作为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的决策变量更易控制,研究中即采用此方法。
Minθ,λθk
s.t.θkxn,k≥xn,kλk
ym,kλk≥ym,k
λk≥0(k=1,2,…,17)
∑17k=1λk=1(1)
式(1)中一共涉及17个评价单元(即DMU,实证分析时各项指标2001年数据整体缺省,因此选取的年份数合计为17),对全国、部属和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过程来讲,都有n种投入、m种产出,对第k个评价单元,用列向量xn,k、ym,k分别表示投入与产出。简言之,N×1的投入矩阵xn,k和M×1的产出矩阵S表示k个评价单元的投入产出数据。λk表示第n项投入和第m项产出的加权系数;θk表示第k个评价单元的相对效率值位于[0,1],越接近于1表示效率越高,当θk=1时,表明该年度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在所有评价年份内是最高的。另外,还规定有,x≥0、y≥0,且n=2、m=3。
3基于DEA的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测度及比较分析基于面向投入的VRS模型,文中利用DEAP21软件对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效率分别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管理无效、环境和随机干扰等综合因素时,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技术效率均值为070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11,平均规模效率为0873。这表明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在现有创新环境和投入水平上,研发绩效还有291%的提升空间,因此改善研发技术效率无疑将给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工作推进提供重要支撑。此外,分析数据还显示不同隶属关系的评价单元其研发技术效率存在差异,其中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技术效率为0765,明显高于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效率0680,且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无论是在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方面都相比省属情报机构较好。
另外,根据全国、部属和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值及各个评价单元要素规模报酬所处阶段综合分析表明,各评价单元在研发绩效测算年度内,均存在研发资源和要素投入不足或冗余的情形,具体而言: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1994年、1998年、2000-2004年间,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而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1999年、2005-2006年、2008-2011年间,则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冗余的情况;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1994-1995年、1998-2004年间,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而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2005-2006年、2008-2009年、2011年间,则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冗余的情况;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2004年、2006年间,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而规模效率显示无效的2009-2011年间,则存在着研发资源投入冗余的情况。
综上,从上述实证结果中获得的较为明晰认识有:(1)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709,研发绩效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分析还显示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无论是在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方面相比省属情报机构都较好;(2)部属和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技术效率年度变化情形同全国情况相似,但总体上部属机构研发技术效率明显高于省属科技情报机构;(3)就全国、部属、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的纯技术效率来说,均有40%以上年份是技术无效,但相比而言,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纯技术效率无效年份的效率均值要明显高于省属机构;(4)各评价单元的规模效率相较纯技术效率情形稍好,全国、部属、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值波动范围较小,且效率值绝大多数年份在08以上,这其中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较省属机构规模效率表现的更为稳健。因此,可以判断,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整体效率长期偏低,其中规模效率较纯技术效率波动范围和幅度均较小,可能的原因在于现行我国科研体制下,“重研发投入而轻过程管理”在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表现得也较为明显,而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较省属机构无论是在总的研发效率,还是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均表现占优,这可能由于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在平台建设、政策激励、地域和制度环境方面更好,能够吸引较多优质的科技资源向上述机构集聚,长期来看部属机构的研发和创新产出会更多、质量更高,最终影响了不同行政隶属关系情报机构研发绩效。
4结语
该文借助于农业科技统计汇编资料,对我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发现:(1)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数和职工规模波动不大,但部属机构人员集聚程度更高;(2)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职工学历和职称结构渐趋合理,部属和省属情报机构内职工学历和职称结构比例较为相似,且高层次人才有逐步向省属情报部门流动的趋向;(3)情报机构年度经常费收入稳步增长,但更多依赖政府拨款,技术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比重长期偏低,且政府拨款更多流向了部属情报机构;(4)情报机构运行支出持续增加,人员费用(含工资)和设备费、其他日常支出占绝大部分;(5)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同期无形资产增值缓慢;(6)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年均承担课题数和单项课题投入经费均实现快速增长,但在年度承担课题数、投入经费和折合全时工作量绝对值上,省属情报机构都要明显高于部属机构,但论单项课题投入经费数额,部属情报机构要远高于省属情报机构,且在每项课题折合全时工作量上部属机构优势也较为明显;(7)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科技产出方面,省属情报机构科技产出情况较好,其在绝大多数年份的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著作、专利授权绝对量均远超部属情报机构,但同时国际性成果产出不够的现实情况也要引起重视;(8)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基础研究和生产性活动类课题所投入的人员和经费不足1%;(9)对外科技服务方面,部属情报机构和省属机构服务重点差别较大,省属机构更多倾向于为用户提供可行性报告、技术方案、建议及进行技术论证等技术咨询等。
研发绩效测算结果表明:(1)全国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技术效率均值仅为0709,此外,分析还显示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无论是在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方面相比省属情报机构都较好;(2)部属和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技术效率年度变化情形同全国变化情况相似,但同年度内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技术效率较高;(3)就全国、部属、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的纯技术效率来说,均有40%以上年份是技术无效,但相比而言,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纯技术效率无效年份的效率均值要明显高于省属机构;(4)全国、部属、省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规模效率值绝大多数年份在08以上区间波动,这其中部属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较省属机构规模效率更高。
给予的启示有:(1)进一步理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机制,鼓励大众创新,支持企业主体参与研发,逐步增强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实力;(2)逐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在区域和部门间的合理配置,逐步缩小部、省农业科技情报机构研发绩效差距;(3)在人事、金融、财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引导更多机构从事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基础性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产学研方式,鼓励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并控制日常研发要素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创新工作的财政依赖;(4)强化农业科技情报机构创新上的走出去战略,通过发表高质量文章和申请有效专利占领国际学术竞争前沿,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科技服务内容支持社会创新;(5)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稳步扩大农业信息研发机构无形资产,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促进农业科技情报机构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郭永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8.
[2]单静.基于农业科技发展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13,(7):165-167.
[3]徐敏,朱东华.新形势下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8-60.
[4]江涌.科技信息机构在国家竞争情报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9):81-83.
[5]向洪,曹如中.推进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思考――基于科技情报与科技创新互动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2,(3):1-3,30.
[6]Blythe,Jonathan N.;Dadi,Upendra.Knowledge integration as a method to develop capacity for evaluating technical information on biodiversity and ocean currents for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2012,19-20(5):49-58.
[7]李秀峰,牛丽华,陆美芳.农业科技信息机构现状和发展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2):23-27.
[8]黄晓斌,陈俊恬,张小庆.我国科技情报网络服务的现状与创新――基于科技情报机构网站的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11):1-5.
[9]梁战平.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探索与发展[J].情报探索,2007,(7):3-7.
[10]胡海燕,薛喜梅,马战,等.跨世纪农业情报改革发展中的管理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1):22-26.
[11]李勇,程鹏.科技信息机构网络与资源能力建设刍议[J].情报科学,2009,(11):1662-1665.
[12]左妍.科技信息机构信息服务的品牌建设[J].广东科技,2012,13:8,30.
[13]唐丽娟.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导向下的公益性科技情报机构科研绩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9:95-96.
[14]周承聪,娄策群,杨小溪.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优化原则与方法[J].情报科学,2011,(4):596-599.
[15]Frey,Jeremy G.;Bird,Colin L.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ata sharing:a trading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2014,28(10):989-996.
[16]AFRIAT,SIDNEY N.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2,13(3):568-598.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坚持走创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科技对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3375万t,粮食主产区地位得到巩固;油菜籽总产达到230.9万t、居全国第二,连续13年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上升到第二,蔬菜产量上升到第三,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花卉产量进入全国前列;肉、蛋、奶产量稳定增加,生猪、水禽、兔、蜂群生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水产品产量达到132.6万t。201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3元。
2四川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2.1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产业团队发展到12个,整合154名农业科技专家,建设了60个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县;二是加强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川委办〔2011〕29号)等重要文件,实施了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省931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实现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总体要求,激发了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活力;三是强化了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机制,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农业科技服务三深入行动”等标志性活动,形成了部门大联动、力量大联合的新格局。
2.2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突出
“十二五”期间,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畜禽品种357个,省级审定444个,畜禽国家保护品种达到11个;创制育种材料300多份;研究集成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240多项,研发新产品20多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及专利84项,形成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50多个;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励140多项。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成效明显
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71.8%,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畜禽强制免疫做到了应免尽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2.4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加快发展
加快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全省认定或达到认定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接近6万人;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7329家,其中国家示范社462家、省级示范社1030家,入社的农户达到261.7万户;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89家。
2.5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科技服务应对得力
针对近年先后发生的川南和攀西地区严重干旱、川东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稻飞虱等病虫害暴发等,及时启动应急科技服务预案,突出重点区域,抓住关键时期,坚持科技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2.6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
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打造川西20万hm2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6.67万hm2红心猕猴桃产业带、成都平原40万hm2稻菜轮作产业带和长江上游26.67万hm2晚熟柑橘集中发展区、川中6.67万hm2柠檬集中发展区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同时,四川盆地优质生猪、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羊、川西优质奶牛、川中优质禽兔、盆周山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攀西地区热水性鱼类等优势养殖主产区已初具规模,农业科技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当前,在农业生产进入“双高双紧”的新阶段,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突出矛盾,要实现稳粮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拼资源、拼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道路转变,坚定不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1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面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单产水平和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要把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作为适应农业经营主体新变化的基本途径
当前,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需求巨大。为此,要进一步突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主导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和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
3.3要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继续发挥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把创新、教育、推广各方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提升农业,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3.4要把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着力点
现代农业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化农业。农民仍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但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也就是要实现职业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幸福农业转变,改变传统农业“苦、脏、累”的形象,激励和吸引一批有志于在农村创业兴业的劳动者从事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推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但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4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的思路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四川有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40多个、农业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41个、专职农业科研人员2000多名、各级各类农技推广机构11746个、在编农技推广人员58573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大省。近年来,农业科技在四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为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应突出解决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效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
4.1深化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一是探索建立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激励新机制。对职务发明、知识产权转让和成果转化的收益,科技人员和其团队应具有话语权和支配权,以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活力;二是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引导机制和成果评价机制。要改变农业科研课题立项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脱节、科研成果评价重论文轻转化的问题,农业科研项目要盯紧市场、瞄准需求,要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三是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建立财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势科研团队和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减少“争课题、跑项目”的时间和精力耗损。
4.2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一是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种植为导向,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二是集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配套新技术,研究“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技术路径、种植模式、经营方式等;三是大力开发适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具,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机具,以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着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重点区域、主要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率先突破。
4.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和“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等保障性支持政策,确保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校在产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探索农业科研院校与农技推广的对接机制,继续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增设牛、羊、小家禽、水产、蚕桑、小杂粮、花卉等产业创新团队,形成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合力;三是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倾斜政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机化作业、病虫害防治、耕种收等市场化的生产服务。
4.4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提高农业科技吸纳能力
一是借鉴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型、广汉市粮经大户经营带动型,新津县“大园区、小业主”全程托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文化和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创业,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农业创业人员给予财政补助、创业项目和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三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村社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扩大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
4.5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关键词:风险投资 农业科技中介 对接
风险投资是由专业投资机构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任天元,2000)。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筹集资金寻找和评估项目投资和项目管理风险投资的退出和再投资。可见,风险投资是以投融资为纽带,将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有机系统。
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
风险投资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投资,不仅需要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科技、财务、法律、企业战略等方面的知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就成为风险投资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些中介机构熟悉科技产业,并善于通过设计、创立和运用适合科技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在科技项目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牵线搭桥,使企业能够获得足够、匹配的资金,同时使投资者能够在风险得到最大控制的前提下参与科技项目的发展,实现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的一般性中介机构可分为科技服务类、资金服务类和事务服务类三大类(见图1)。科技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科技评估机构、科技招投标机构、情报信息咨询机构和督导机构等;资金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专业性投融资咨询机构等;事务服务类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和标准认证机构等。
本文所指的农业科技中介属于科技服务类中介机构,是基于农业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企业的特征而建立的。农业科技中介是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对接的一个平台,一方面,提供双方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面对农业科技企业的不规范,管理落后的特点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其得到风险投资。
农业科技中介的角色定位
农业科技中介是指在农业技术市场领域,以收取佣金或者获取一定利润为目的的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农业新品种培育以及相关项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肖云等,2010)。农业科技中介应是在农业科技市场上,在科技成果供方、需方和投资方之间穿针引线,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桥梁的中间人。
“十一五”时期 ,国家加大资金投入 ,培养农业科技中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6个县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项目直接培训青年骨干农民350万人(孙凤,2011)。参加培训的农民,多数成为科技带头人或科技示范户,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也标志着农村专业化、规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的出现。
(一)农业科技中介产生的必然性
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2000年有1678.12万人,2010年下降到1464.21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也由49.56%下降到37.88%(见表1),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却逐年递增(见图2)。其中,2010年的农业增加值是2000年的3.4倍,林业是2.3倍,牧业是2.4倍,渔业是2.6倍。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农业逐步萎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当中。这一状况进而影响着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认知、获取和使用的渴望,以及农业科技中介在农村角色的扮演与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市场与技术市场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如何调动农业科技中介的积极性,以及培养、扶持与规范新型农业科技中介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关系到农民获取、使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中介队伍壮大的紧迫性
虽然河北省科研创新成果逐年增加(见图3),但技术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了“全球创新指数”,对2011年世界上125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排名。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在第29位,2010年中国的排名是第43位(杨雁霞,2011)。虽然与以往相比,排名显著上升,这使得我国成为唯一创新指数排名在前30名的发展中国家。但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差甚远。
由于考核机制问题,农业科技专家普遍没有精力或者不愿意做转化工作,导致很多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研发试验阶段。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仅有48%,而发达国家高达85%,低的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将农业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关键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中介队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化需要资金支持。我国尚未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或个人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科技成果往往具有高投入、高竞争和高风险等特点,这些技术能否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具有不确定性,同样也无法识别其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用。财政资金介入成果转化的可能性不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缺乏科研意识,不具备甄别科研成果的能力,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资金匮乏也进一步限制了农产品科技经纪人的纵深发展。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的有效对接机制
作为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中介收集涉农客户的全面信息,经过研究和筛选,建立客户的信息数据库、风险投资机构资源库,提供匹配咨询等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沟通了投资者与风险企业(项目)、投资者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渠道,降低了信息成本,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减少了科研开发的滞后性、重复性和投资的风险,促进了风险资本市场的繁荣。
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是按照以下流程有效对接的:
第一阶段:信息备案。农业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到中介组织进行备案,并提供基本信息。
第二阶段:项目培育。中介组织利用其自身所拥有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帮助企业不断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及经营管理水平,并对优质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基本知识培训,使其从经营理念、技术要求等各方面最大程度地符合风险投资者的需求。
第三阶段:信息提供。中介组织把信息提供给风险投资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为项目和资金的对接提供帮助。
第四阶段:项目筛选。农业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在中介组织的撮合下,各自按照自己的评价筛选标准,找到合作对象,完成资金与项目的最佳组合。
促进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中介有效对接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推动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快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支持:一是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农业科技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载体,但由于其基础薄弱和发展困难,通常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扶持,并且要建立长效机制。二是鼓励在农业科技领域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这类法律的目的主要是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吸引投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资金投向,规范政策的执行。三是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运作涉及大量信息及客户的隐私,所以应加快信息立法,解决信息自由流动问题、公共信息共享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安全问题,确定部门合作及资源共享的范围和原则及保障措施。
(二)破除地方割据并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我国的农村科技中介组织数量众多,目前主要存在四类:一是以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二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三是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四是以农业园区形式出现的农业服务体系。为改变我国目前中介机构规模过小、设置重叠、竞争力较弱的局面,就必须要破除人为的行政分割,建立全国性的统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康伟,2003)。各地有资金需求的创新项目通过该媒介展现于众,风投资本能有效地选择到合适的风险投资项目。鉴于在提供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商业机密,而且现有参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领域的中介组织很少,所以提议先由科技部与农业部联合组建中介机构,在这个市场较完善后,再放开其他形式中介组织的进入。
(三)加强中介机构内部整合使其组织化和规范化
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之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使农业科技中介队伍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这样,与风险投资对接带来的标准化管理理念意味着农业科技中介开始步入规范化、组织化发展的轨道,加速农业科技中介队伍的整合。并且中介机构要注重自律管理,提高其风险责任意识,把“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当作管理目标,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手段,为风险资本市场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保险业务发展
保险机构根据农业科技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积累农业科技保险风险数据,科学确定保险费率。加快培育和完善农业科技保险市场,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业、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险支持,进一步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任天元.风险投资的运作与评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肖云,王静.农业科技经纪人发展的障碍与对策—以重庆农村经纪人的调研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9)
3.孙凤.农村科技经纪人的角色扮演与功能演变:以江苏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论文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首创,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本文就我国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概况及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建立该制度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面对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全国各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单一的推广者主导变推广者与应用者二元主导,服务模式也呈日益多样化。这些方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1-2],即:机构型主体服务方式、载体型主体服务方式、传媒工具型服务方式和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科技特派员、科技CEO、科技大篷车、科技人员承包套餐等均属科技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创建于福建省南平,是“南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农村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科技特派员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实体活动型服务方式的代表之一,在科技推广实践中,科技特派员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活跃在农村经济生产第一线,其产生的效益,衍生的活力,在全国农村、农民、科技人员和地方各级政府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实践。科技特派员制度特点鲜明,成效显著,具有以下特点与作用。
(一)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和公益性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供给,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将其作为政策和技术延伸的手段,这种推广模式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的探索实践。一方面,科技特派员仍然肩负着部分行政职能,包括:执行政府专业科技推广任务;起到向政府提供地区发展战略建议和上传下达的作用;协助政府参与农业生产安全监测、引导基层建立行业组织等;另一方面,开展公益性科技服务,如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农民技术培训、防虫防灾预测预报、信息传播等。
(二)激活了潜在的人力和科技资源
20世纪末,原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由于缺乏财力支撑和机制不活,已经“线断、网破、人散”,农民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科技成果难下去。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农村科技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突出的特殊情况下采取的超常之举。最初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是从南平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所挑选出来,并将原有的乡镇“农五站”整合成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此后,该制度得到中央及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到从挖掘各级行政潜能、盘活城市科研院所和机关既有人力和科技资源,把科技特派员制度向上下两头延伸。向上通过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机关的人才优势,从中选派—些高级专业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促使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和转移;向下则是从乡土人才中直接选聘村级农民技术员,建立村级服务站。科技特派员原先也都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但因体制机制问题,其人力、技术资源未能有效发挥出来,这一举措超出意料地激活了这些“闲置”的资源,并且在短期内迅速聚集起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爆发力。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沟通协调,各方面互相借力,互为依托,以直接、便捷的方式将农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大量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生产开发性项目引入农村,使科技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低成本的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和有效转化的问题。同样的主体和客体,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后,释放出的能量反差如此之大,带来效果如此的截然不同,这就是一个机制的问题。
(三)建立起科技人员与农民的长效合作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革命,其核心是科技推广者与科技应用者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科技特派员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它成功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解决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结合的动力问题;把传统服务中由推广者主导的简单生产咨询和技术指导行为转为以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转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者主导的经济行为,把短期服务行为转为服务加合作的长期行为。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福建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0872人次,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建立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2 483家[3]。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通过技术支持参与或创办各类农业经济实体,形成各种不同的合作关系、利益结构和经营模式。利益共同体机制,在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给农民吃了一颗放心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投资发展的定心丸,达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
(四)找到了农村科技和经济最佳的结合点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用户,居于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地位,只有农业技术为广大农民所采用,并取得预期的效益,农业技术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别于传统科技支农所采取的“拉郎配”行政干预,采取的是双向选择、供需对接。鼓励技术人员根据自身技术专长,农民、专业户及农业企业等根据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当地资源开发的需要,双方在自愿磋商的基础上达成服务契约关系,实行服务对象与服务主体的有效对接。这种灵活,自主性强的合作方式,采取双向选择,把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放在第1位,找准了供需服务双方,科技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使现有的城市科技资源服务于农村生产,达到生产要素的最有效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五)推动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打破了传统农业科技推广站定点服务的模式,采取既定点又流动的新型科技团队服务模式。团队由科技特派员与当地村级农民技术员共同组成,按照“精干、高效、集成、联合”的原则,进行专业力量整合,建立区域行业科技服务团队,对接各种农民专业经济组织,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提高农业承接科技的程度。即特派员在做好科技服务责任村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在团队工作中除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团队在必要时,能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和专业需要,可以通过行业组调度,实行跨区域服务,形成整体合力,成为一支既分散各地,又具有整体优势的科技服务队伍。
二、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考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作用、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工作新机制。但是,由于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非常之举,在实践中,这一制度陆续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开展科技特派员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对于确保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理顺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部门比较混乱。虽然各地均由当地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但具体管理部门差异较大,有的归属于科技部门,有的归属于农办,甚至也有的归属于组织部。这种管理体制可能有利于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但从工作统一管理的角度出发,显然不利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也增加了工作统筹协调的难度。应把处于相对混乱的科技特派员的组织管理体系理顺,做到从中央到地方的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机构保持一致,并健全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以方便组织管理和工作协调。
(二)建立制度运作保障体系
一是对编制、职务(职称)、工资、福利等给予保障;二是对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给予财政和信贷扶持;对优秀科技特派员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建设,建立融资担保机制和项目风险保障机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农业科技投资风险金,科技项目开发初期的风险金由政府“埋单”,以降低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的风险,为其提供放开手脚“表演”的机会;三是探索并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方法和途径,使科技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四是鼓励下派期满的科技人员兼职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发挥专长,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
(三)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
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都得到有效提高,推动了地方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福建南平市2005年科技特派员实施的63个服务项目中,就有38个项目是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如:毛竹(含竹笋)、锥栗、葡萄、桔柚、食用菌、乳业和茶叶等,使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一跃成为主导产业。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出政府投入用于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专项资金,鼓励科技特派员开展优势项目开发。其次是调整农业科研经费结构,给予派出单位稳定的科研专项经费支持。三是保证派出单位对派出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这种技术研究因具专指性和实用性,特别容易向农村转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农科结合的途径。四是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资金投入农村科技项目开发,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五是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中,与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引起了国际机构和组织的极大关注,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中德合作项目办公室(GTZ)、日本国际办力事业团(JICA)等国际机构和组织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合作,为利用国外资源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结合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科技资源也不例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真正做到“科技下海”[4]。农业作为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弱势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尚无能力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的一定时期内,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来支持科技特派员工作,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当然,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过多的政府行为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制度成本,从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到时,政府应适时、逐渐转变角色,逐步弱化其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式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J].科技与经济,2005(2):41-44.
[2]刘志民,王树进,倪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6(1):84-86.
坚持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来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加强组织、狠抓落实至关重要。今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相关精神,镇江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应切实负起责任,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每一项工作量化为指标、细化到项目、实化到岗位。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实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辖市(区)长负责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转化成果,整合建立科技支农载体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整合驻镇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加快农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服务站等载体建设。加快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问题,选准在种业创新、农机装备、丘陵农业开发、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1~2个重点课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进行联合攻关,打好攻坚战和整体战,形成在一定行业和领域打得响的关键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和利用农业发展最前沿信息和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开展联合办公。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应用。要重点加快中国农科院镇江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促其形成现实生产力。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市农业园区实行科技与产业对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的贡献率。
三、细化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为农服务
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在加快农村“五有”公益中心建设的同时,及早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园区服务、创业,真正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调动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发动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带头创业、带头示范、带头致富。三是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宣传党的科技政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四是有效集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提高“持证农民”比重,培养出一批活跃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农民经纪人”。依靠合作社、专业户等建好科技示范基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实施主体培训,培育一批草莓种殖能手、水产养殖大王等新型农民,成为农民问得到、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四、孵化带动,不断放大园区富农作用
农业科技园(包括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载体。必须做大做强农业园区,不断增强对农业资源的消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基地农民的带动能力。
首先,搞好规划做特园区。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农业主导产业,认真抓好规划建设。
其次,创新模式做活园区。以市场为主导,多部门联合,企业化运作,大力推行“园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利益共享,把农户吸引过来、带动起来,真正让农民增收与园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重点培植做大园区。各地要按照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扶持重点,集中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连续不断支持,力争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园区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功能更大。与此同时,还要在农业园区自主品牌、现代物流、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加销相互配合,提高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园区联农富民带动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论文摘要: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户户通平台)是以电话网、互联网、广电网、专家网和组织网五网融合为基础,以电话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收音机、农信机为载体,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农业科学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支撑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它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涉农政务、实用技术、社科知识、市场信息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主要通过电话等应用终端曲线上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传播与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农业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重复建设、封闭运行突出,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信息瓶颈、梗阻现象相当普遍,涉农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急需的科技经济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和。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涉农科技资源构建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户户通平台,其优势体现在: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涉农组织联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协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与农村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充分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提高农村电话电视普及应用率问题;有利于科技信息在农村的适时传播和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1平台构建及科技传播过程
1.1平台系统体系
户户通平台主要以电话网、互联网和广电网为载体,通过语音、视频和网站提供信息的查询、、技术支持与协作,解决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其总体构架包括科技信息需求终端、科技信息处理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系统和科技资源协作网络等。
科技信息需求终端指户户通平台的受众对象或目标人群,主要包括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等终端用户。科技信息处理平台指系统具备的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管理功能,包括数据库、用户、权限、角色管理和信息匹配等。科技信息资源系统指市级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主要结合农村需求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人机界面,组织信息搜集、分析和加工。科技资源协作网络指农业与科技管理部门、委托机构、相关单位及专家网络。
1.2技术功能和传播过程
(1)技术路线。为了保证户户通平台低成木、高效率地运行,程序设计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运用智能体技术,通过专用服务器和特定软件实施电话网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如利用系统语音合成软件使动态文字信息转换成电话可以识别的语音信息;利用系统上传下载软件使户户通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互联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动态信息静态化、静态信息号码化、复杂信息简单化;利用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户(电话)拨号进人户户通系统平台,查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或把自己的信息到互联网上(称为电话曲线上网或电话间接上网)。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户户通信息平台(外网)和工作平台(内网),使用统一热线电话号码或借助农村远程教育网,通过人工(或自动)接受与处理,构架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级专家团队的协作联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2)平台功能。户户通平台主要具有信息、资源共享、快速查询、用户接人、文字语音转换、远程培训、协作互动、服务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信息平台(外网)主要用于公众信息和用户供需信息的。工作平台(内网)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库和科技系统网络调度平台,存放当地技术、人才、市场信息,以备加工、和应用。
(3)咨询流程。当用户通过电话或机顶盒电视咨询问题时,可根据户户通系统提示按键进人户户通信息数据库获取和科技信息。当咨询者认为信息数据库无法满足自己需求时,可根据系统提示进人户户通人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将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答复处理。如果用户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中心坐席专家不能实时处理,则提交调度服务中心或市县互动服务平台,由相关专家借助三方通话予以解答,对于技术性比较强或必须现场处理的问题,调度服务中心将根据情况就近指派专家随户户通现场服务直通车实地解决。
(4)管理模式。户户通平台运行的成败取决于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前期以政府投人为主,逐渐转为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模式需在实施过程中逐步探讨。当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依托、农业和科技部门为主体、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管理模式。可以组建户户通调度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协作组织。
2户户通平台的运作实践
蹼阳市在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和示范开发“六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多年开通17S(要技术)科技服务热线(160S17S, 1688S17S专家咨询和语音信箱相结合)的成功实践,2004年投资15万元引进神农智能电话查询系统,开发建成了科技信息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2005年蹼阳市科技信息户户通工程建设项目列人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具体做法包括:①开发建设了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查询、信息、信息管理和呼叫联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由“五个一”构成,即一个户户通网管系统、一个户户通网站(kjhht.net)、一条户户通热线9600175)、一支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一组电话应用终端。②开发建设了科技信息专家数据库,作为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和平台建设的核心。③引进开发了虚拟电子邮件系统,可以支持农户利用电话接收、发送“电子邮件”。④开发建设了农业科技短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农业技术、市场预测、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务工信息和农家乐等点对点服务。⑤开发了科技信息供需甄别系统软件,可以把复杂信息简单化,解决农民甄别真假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⑥组建了一批综合性机动化的专家团队,利用户户通热线、现场服务直通车保证用户咨询问题的及时准确解答。⑦编制了户户通平台应用指南,解决了农民如何利用电话间接访问互联网的问题。⑧签订了符合市场规则的双赢合作协议,保证了户户通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健康发展。⑨建立了市县乡三级高效协作体制,具备了组织开展联动协作服务能力。⑩建立了多媒体宣传推介机制,实现了农民、专家、媒体和户户通平台的良性互动。
由于户户通网络的科技信息丰富实用,专家服务权威热情,每天都有不少农民拔打户户通热线(9600175)来咨询各类科技信息。近年来,户户通平台咨询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趋势,有时一天超过50人次。
3户户通平台的成效分析和问题思考3.1应用成果
科学研究和运作实践表明:户户通平台运用于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①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联动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协调运作机制,可以逐步实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六化”,即服务组织网络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机构市场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利益共赢化和服务能力持续化;②遵循专业化市场化原则,符合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规律。平台的维护运行、信息的采集更新、团队的服务活动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长期的运行必然要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③实行低成本启动运作,拓展户户通网络发展空间,既不收取信息服务费,也不收取技术服务费,甚至连专家现场技术服务的交通费都不收取,农民获取和科技经济信息的成本非常低、热情非常高,户户通平台在广大农村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3.2优势特点
案例实践、社会调查和数学统计表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既科学实用又快捷节省,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投资量小、覆盖面大。所有电话普及的乡村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话,记住户户通热线电话号码,就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信息。②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传播内容涵盖涉农政务、市场供求、农业科技、工业科技、卫生科技和大众科技等农村科技信息,农民用普通电话即可间接上网交流。③人机结合,异地同步。系统自动应答、昼夜服务,可以通过专家体系异地同步地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④解决困难,节省花费。用户不用电脑、不用宽带,不付信息费,不付专家费,可以大量节省获取和科技信息的成本。
3.3存在的问题
户户通平台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人机互动效应需要进一步强化,专家信息库的先进性和本地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系统应用查询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运行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应用终端需要进一步拓展,媒体宣传需要进一步扩大。
3.4户户通平台的发展思考
(1)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过程看,应该运用现代科技传播理论,构建高效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系,较好地做到以下三方面的结合:①网络平台的规划建设和协作体系的建立完善相结合。例如,在建成市级户户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县区乡镇户户通信息服务平台的同时,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资源协作系统,做到电话曲线上网和专家实时服务的有机结合。②传统的科技传播经验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相结合。例如,在吸取现场指导和技物结合等传统农技推广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引进市场经营理念,用电信运营商的电话资费分成弥补户户通平台维护和运行经费的不足,可以避免重建轻管或有建无管现象的发生。③科技信息传播方法的实用性和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先进性相结合。例如,户户通平台上网查询科技信息的方法简便易行、快捷节省,具有经过专家团队甄别、符合农村需求的科技经济信息数据库,能够奠定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基础。
(2)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内容看,应该以农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先进实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不仅要解决好把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传播给一般社会公众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搜索和甄别问题。科技传播的信息量和复杂度急剧增加,科技传播过程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剧增。户户通平台在选择相关信息时,要忽略不相关或者不先进、不实用、不准确、不科学的信息方面。另外,要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团队的作用,尽量减少农民选择应用科技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强科技传播、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传播内容更加适应传播体制,传播方法更加适应农民需求。
(3)从户户通平台传播农村科技信息的效果看,应该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现实,既要解决或弥补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要解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技术信息棚架,以及农民急需的各种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无从获取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指日可待,农民科技经济信息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通讯事业长足发展,户户通平台的应用前景自然会更加广阔。
(4)户户通平台作为现代科学传播理论和农业科技传播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范例,对转变中国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变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以及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1.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1.3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1.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2结语
[论文摘要]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战略、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科技水平的差距等方面,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提出对策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过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面对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农业可否通过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二)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三)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
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五)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六)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七)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一)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1.植物生物技术。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2.畜牧业科技。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3.农田灌溉技术。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4.农业机械化技术。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超级秘书网
5.林业科学技术。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对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到2015年达到70%,以2010年为基年,2012年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4.3%,比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了规划的进度要求。此外,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按规划要求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性研究得到强化,现代种业体系扎实构建;农技推广应用服务得到提升,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建设顺利展开;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新进展。
但调研也发现了一些制约和影响“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的问题与不足: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方面,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联合攻关能力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还比较缺失。
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还难以满足都市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对技术推广服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体系和方式比较传统,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仍未形成科学管理体制。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职能尚未完全理顺,人员编制与机构不够合理,承担了较多农业行政事务。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匮乏、队伍老化,结构断层问题比较突出,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基层农技队伍整体业务能力还不强,大多学历不高,文化层次偏低,具有农业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多,专业培训较少。基层农技人员待遇低、条件艰苦,人员招聘引进困难,后继乏人,部分镇级机构人员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此外,本市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向不够明晰,重点不够突出,资金投入项目分散,长效投入不足,产出率不高,与政府预期还存在一定落差,大部分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保障,真正用于鼓励科技项目创新的不多。
为下一步扎实推进和切实完成上海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科技兴农战略”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农业与农村委建议: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及推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色、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本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强化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要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项目研究,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围绕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开展科研和服务,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田间。对立项的科技兴农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分析,特别是对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作分析预测,防止研究与推广应用脱节。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使更多科技成果为都市现代农业服务,全面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基层农技队伍是为农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强化编制管理,探索优化技术职称评聘办法,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收入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要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改变农技队伍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现状。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009年年初,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各地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一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攻坚战在云南打响。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优势,躬耕田野,服务“三农”,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延伸到了田间地头。
科技增收:带来农民欢笑
隆冬时节,温暖如春的盈江县旧城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冬季马铃薯专用品种“抗青9-1”已进入收获期。经盈江县农技中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602.1千克。其中亩产商品薯1500.6千克,大薯率87.6%,按当地市场售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2044.5元,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种植户板小红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植抗青9-1不仅上市早,卖价高,而且还可以再种一季西瓜,相对其它品种等于多拣了一季的收入。”
这,只是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和小春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工作有效实施,支撑和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旨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八百双倍增”工程。
围绕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八个一百”工作内容,省农科院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科研项目实际,通过派出科技核心成员、科技培训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百亩核心展示和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对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造福一方百姓。
或许数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农科院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上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努力:
2009年,省农科院全省累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91个,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建立各种作物新品种与实用技术百亩核心示范129个,增收490.9万元,示范推广112万亩,增收15856.6万元,带动辐射1003.8万亩,增收116644.3万元;完成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101个,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平均增收447.1元;支持77家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增收695.1万元;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科技兴,产业富,农民笑。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八百双倍增”工程,省农科院2009年在全省各地仅是水稻就示范了43.38万亩,其中百亩样板19个,面积1900亩,带动面积430万亩;玉米新品种云瑞、珍禾系列在全省推广330万亩,遍布各个州市,玉米系列品种全省样板平均单产比主推品种增产8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41.96万公斤,带动面积达25.68万亩;在成果转化中,该院自主选育的“云大麦2号”最高单产720千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29千克,刷新两项全国纪录;水稻新品系“云粳30号”在陆良高产创建中平均亩产806.1千克,较当地品种增产150千克;花油系列油菜品种在保山万亩示范平均单产超过200千克。此外,甘蔗种苗温水脱毒、水稻湿润浅旋节本增效耕作等一批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丰收带来了农民的欢笑。弥勒县章保村农民武永祥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新品种,用新技术,我们才获得了丰收。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呀!”
推动创新,加速转化,农业科技正在云岭大地展现魅力。
攻坚克难:举全力推进
早在“八百双倍增”工程酝酿之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何兴泽就多次强调,有为才有位,农业科研人员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仅只停留在评职称评奖项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于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面向‘三农’书写新的篇章,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何兴泽向全院农科人员吹响了打一场科技成果攻坚战的号角。
“八百双倍增工程是省农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对八百双倍增工程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省农科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统一认识,理顺发展思路,下了大决心,将2009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年,结合省科技增粮和科技推广计划的部署,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全方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起,省农科院每年派出100名高级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队伍,示范和推广10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100项先进实用技术,部署100个百亩连片核心示范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选定100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为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重点支持100个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训100名州市级农业科技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工程实施,使核心示范区、试点村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倍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增粮、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八百双倍增”工程蕴含着丰富内容,也承载着省农科院大幅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攻坚克难”,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用简短的四个字来形容省农科院不负使命,促农增收的心态。
“八百双倍增工程点多面广,几乎涉及全省所有州市,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花卉、甘蔗、热果、蔬菜、间套作技术等多个农业研究领域,面临着工作经费缺乏,院内各所间工作推进不平衡,院内各所间、院内与地方之间协调、沟通和配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范源洪表示:“不管困难有多大,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八百双倍增工程是农科院3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
为此,省农科院成立“八百双倍增”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各研究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确保专项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本作物和相关作物的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措施、服务团队组织等工作。同时,该院还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专项工作问责制和督办通报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造经验 :走活成果转化一盘棋
“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经验之一在于全院品种、人才、技术资源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合,做到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走活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盘棋,”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八百双倍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总结说。
省农科院下属15个研究所,有9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十五”以来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项占全省农业高等级成果奖励的近40%。育成稻类、玉米、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甘蔗、蚕桑、花卉等各种作物新品种117个,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以往的项目实施主要是依托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合力。
“八百双倍增工程实现了全院资源的高度集成,做到了全院上下齐心,全体总动员,这在全院前所未有。”张俊说,八百双倍增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项目、经费和人才得到全面整合。就拿实施经费来说吧,除了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与省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地膜、优势特色作物和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和经费对接外,还将各个研究所、各研究课题项目经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到重拳出击,重点突出。同时,通过对全院人员、品种实行科学规划,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经验之二,着眼三年计划,实现整体统筹,分级有序推进。“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期为3年,分院、所两级分级负责实施。院层面出台“八百双倍增”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任务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做好全院性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和16个州(市)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养培训;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作物优势,结合科技研究项目,重点做好相应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核心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各项目点,省农科院创新性地建立起领导联系和专家分片负责制度,实行核心示范点点长制、增产、增产核心村村长制,下设科技骨干,各负其责。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各科技核心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分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实践下来效果很好,全院上下真正形成了一盘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为今后工作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范源洪表示,2009年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今后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从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躬耕田野 :为了大地丰收
“八百双倍增”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农科人员的辛勤付出。
卢义宣研究员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嵩明万亩水稻集中示范点的“点长”。这位在农科战线上勤奋耕耘多年的著名水稻专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所能,为农民多办点实事。“农村需要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更需要科技人员下去。”为此,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大田里。2009年卢义宣负责的云光109、云光101百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大丰收,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49.56公斤,获得了冷凉高海拔地区粳稻的高产。“老百姓反映米好吃,价钱也卖得高,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继续做下去”,卢义宣信心满怀。
在甘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甘蔗所病虫害防治专家黄应昆研究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赴德宏、红河等甘蔗主产区,围绕当前甘蔗田间管理,结合机械大培土、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一线指导农民。“边疆农民有土地,有资源,但没有技术”,为甘蔗这一甜蜜事业传经送宝,让更多农民品尝科技甜头,黄应昆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天,就来这里教农民播种,夏天来察看陆稻长势,对农民进行中耕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了秋天更忙,要和农民们一起收谷子、测产和留种,1年里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里,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凹龙科村1150亩“陆稻玉米间种”标准化样板负责人,粮作所陆稻专家徐鹏副研究员被晒得面色黝黑,卷起裤管下田,谁也认不出他是个农科专家。“户口在昆明,工作在州市”,徐鹏的幽默,道出了农科专家的辛劳,也浓缩着省农科院专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恪尽职守、躬耕田野的情怀。
专家身怀科技,农民苦盼技术。正是无数名像卢义宣、黄应昆、徐鹏等这样的科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一传十,十传百,发挥科技“乘数”效应,播洒科技之光,加快成果应用,才为广大农民送来了开启增收增效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