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警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民警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警个人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民警个人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5年xx会议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抓好四项学习,全面开展“五讲”。“围绕一个中心”,即后勤工作要始终围绕执勤这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一是搞好为边检执勤的服务,为执勤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搞好为民警职工生活的服务,解决民警职工的后顾之忧,让民警职工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边检执勤中去,为全面提高我站的工作效率而努力奋斗。抓好“四项学习”即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业务学习。全面开展“五讲”,即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能力,讲实干。

二、工作目标

本年后勤处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做到三个确保、四个力争。

三个确保是:确保我站营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公、执勤、生活用品的维护、维修、采购、保管、供应及时到位;确保财务管理规范、精细、帐物相符;确保水电、饮食卫生、交通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四个力争是:力争进一步完善执勤、生活设施;力争进一步完备工程项目;力争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三、主要举措

(一)加强后勤民警职工的思想建设,树立“服务基层,保障有力”的思想。

2006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意识,全面优化后勤管理。要让后勤工作人员树立“服务“的观点和“保障”的观点,并将其纳入年终立功受奖的评定内容。为了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今年在后勤民警职工思想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后勤民警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思想作风素质。

2、认真学习边检值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身修养,爱岗敬业,版权所有吃苦耐劳,树立为民警职工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3、认真落实后勤管理的各项要求,为边检值勤创设优良条件,在搞好服务保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4、每位民警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要求,写出个人工作计划

(二)落实后勤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按照上级的要求,后勤处准备大力做好以岗定人、以职定责,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按照上级和我站的有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对后勤人员,按照“德、能、勤、绩、责”综合考评的办法,实行科学定额、量化管理,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重点解决部分人员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同时还将加大对临时工的管理力度,实行定岗定责,对出工不出力的要坚决予以辞退。

(三)提高后勤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完善后勤的各项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逐渐加强,如果我们不强化法律意识,不严格依法办事,就会使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为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法律意识,对自己的管理部门、设备、设施,要经常检查,保障办公、生活设施等无任何隐患,防止出项因设施不全或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站里签定的所有承包合同、施工合同要由法律顾问把关,防止由于条款不合理或失误给我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后勤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要逐步完善和健全,是后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中要抛弃过去松散的管理方式,以制度管理人,真正体现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原则。

(四)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严格经费使用,创建节约型机关。

财务管理要本着“票款分离,节约开支,精打细算,严格掌握,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坚持各种用品的购买和其他支出的审批及监察制度,做到合理开支,杜绝浪费。财会人员对每一笔收支都要认真审核,做好帐目清楚,手续齐全。

2、坚持财务购置的请示及核销手续,站属各部门需要购置物资,必须由各部门提出购物申请,经站领导批准后,由采购小组或后勤保障队统一购买,入库登记后,有申请人到保障队领取,要严格核销手续,票据经采买、审核人,财务负责人,站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

3、继续加强我站出租物业的管理,增加计划外收入。

4、为节约资源,2006年将加强对用水、用电、办公用品、打印耗材的管理。定期清查、审核办公用纸情况,加强领用纸张记帐制度,减少不必要的纸张浪费。水电的使用要制定目标,严防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水电费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5、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保管奖罚和损坏赔偿制度。今年,我站固定资产管理员对全站的物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在册,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有效使用。

(五)加强基建工作的规范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版权所有

2006年,要坚持不懈地强化项目建设,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对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要抓紧抓实抓好。

1、确保在2006年我站xx宿舍楼土建项目竣工,并争取总站投入经费完成内部装修,以便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2、为配合今年我站正规化达标工作,争取xx办公用房。

3、向xx争取资金将我站市区25套房屋进行装修,争取更大收入。

(六)争创从优待警各项措施,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

我们既将继续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想大家之想,解大家之忧,不断改善民警、工人的办公、学习和居住环境,为基层办实事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5年xx会议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抓好四项学习,全面开展“五讲”。“围绕一个中心”,即后勤工作要始终围绕执勤这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一是搞好为边检执勤的服务,为执勤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搞好为民警职工生活的服务,解决民警职工的后顾之忧,让民警职工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边检执勤中去,为全面提高我站的工作效率而努力奋斗。抓好“四项学习”即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业务学习。全面开展“五讲”,即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讲能力,讲实干。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二、工作目标

本年后勤处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做到三个确保、四个力争。

三个确保是:确保我站营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办公、执勤、生活用品的维护、维修、采购、保管、供应及时到位;确保财务管理规范、精细、帐物相符;确保水电、饮食卫生、交通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四个力争是:力争进一步完善执勤、生活设施;力争进一步完备工程项目;力争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力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三、主要举措

(一)加强后勤民警职工的思想建设,树立“服务基层,保障有力”的思想。

2006年,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意识,全面优化后勤管理。要让后勤工作人员树立“服务“的观点和“保障”的观点,并将其纳入年终立功受奖的评定内容。为了提高“服务”“保障”的质量,今年在后勤民警职工思想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后勤民警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思想作风素质。

2、认真学习边检值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身修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树立为民警职工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3、认真落实后勤管理的各项要求,为边检值勤创设优良条件,在搞好服务保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4、每位民警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要求,写出个人工作计划。

(二)落实后勤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按照上级的要求,后勤处准备大力做好以岗定人、以职定责,进一步落实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岗位责任制。按照上级和我站的有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对后勤人员,按照“德、能、勤、绩、责”综合考评的办法,实行科学定额、量化管理,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同时重点解决部分人员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同时还将加大对临时工的管理力度,实行定岗定责,对出工不出力的要坚决予以辞退。

(三)提高后勤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完善后勤的各项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观念逐渐加强,如果我们不强化法律意识,不严格依法办事,就会使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为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法律意识,对自己的管理部门、设备、设施,要经常检查,保障办公、生活设施等无任何隐患,防止出项因设施不全或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站里签定的所有承包合同、施工合同要由法律顾问把关,防止由于条款不合理或失误给我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后勤工作的各种管理制度要逐步完善和健全,是后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中要抛弃过去松散的管理方式,以制度管理人,真正体现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原则。

(四)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严格经费使用,创建节约型机关。

财务管理要本着“票款分离,节约开支,精打细算,严格掌握,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坚持各种用品的购买和其他支出的审批及监察制度,做到合理开支,杜绝浪费。财会人员对每一笔收支都要认真审核,做好帐目清楚,手续齐全。

2、坚持财务购置的请示及核销手续,站属各部门需要购置物资,必须由各部门提出购物申请,经站领导批准后,由采购小组或后勤保障队统一购买,入库登记后,有申请人到保障队领取,要严格核销手续,票据经采买、审核人,财务负责人,站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

3、继续加强我站出租物业的管理,增加计划外收入。

4、为节约资源,2006年将加强对用水、用电、办公用品、打印耗材的管理。定期清查、审核办公用纸情况,加强领用纸张记帐制度,减少不必要的纸张浪费。水电的使用要制定目标,严防跑、冒、滴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水电费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

5、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检查力度,严格执行保管奖罚和损坏赔偿制度。今年,我站固定资产管理员对全站的物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在册,防止固定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有效使用。

(五)加强基建工作的规范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2006年,要坚持不懈地强化项目建设,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对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要抓紧抓实抓好。

1、确保在2006年我站xx宿舍楼土建项目竣工,并争取总站投入经费完成内部装修,以便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2、为配合今年我站正规化达标工作,争取xx办公用房。

3、向xx争取资金将我站市区25套房屋进行装修,争取更大收入。

(六)争创从优待警各项措施,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

我们既将继续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想大家之想,解大家之忧,不断改善民警、工人的办公、学习和居住环境,为基层办实事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

第3篇

一、当前社区民警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警务室建设形式具备,效果发挥不够。自推行社区警务战略来,基层派出所按照上级的部署大力加强警务区建设,深化改革,把工作重心从“打击”转移到“防范管理”上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警务区不同程度出现了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局面。目前,警务区有的是实行一村(区)一警,有的是一村(区)两警或一警多村,但不少社区民警都是挂靠在村(居)委会办公,按规范化标准要求独立设置警务工作站(室)的相对较少,许多村(居)的警务室还处于被“托管”、“兼管”状态。本来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但派出所普遍存在重打击轻防范的思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社区警力经常被挤占用来巡逻、伏击、清查、破案等,再加上值班备勤、处置群众集体上访等突发事件,社区民警“疲于奔命”,特别是遇到民事纠纷,一般要花去五至十天的时间才能调解完结,而民警是单兵作战,自己的责任区自己负责,结果经常是忙了这项丢了那项,旧的还没有办完,新的又来了,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社区警务无法得到保障。

(二)基础工作摸底量大,部分社区民警存在应付思想。基础工作是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加强人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入户访查的范围过广、面积过大,民警平时要值班备勤,办理手头的各类案件,还要应付各种非警务工作,难以实际完成工作量。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环境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群众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比较普遍,邻里之间互不往来,许多群众对穿警服的民警来串门,大都有戒备、疑虑和排斥心理,社区民警在访查过程中常会遇到“脸难看,门难进,户难查”的现象。同时,由于警力不够,社区民警往往单独下乡入户访查,若此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该如何处置,很难操作。这些都导致一些民警为完成户访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的把入户访查等同于核对户口,有的为完成任务叫协警去访查,还有的甚至在办公室造台帐。这就对社区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一些社区民警对开展群众工作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片面理解警务室作用,工作水平难以提高。主要表现为对群众工作存在模糊认识,忽视了依靠群众这一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认为社区警务就是把办公地点搬到社区,把社区警务室当成“小机关”,警务工作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巡逻、防范上,对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能推就推,工作方法简单,在群众中失去了威信和感召力。同时,部分社区民警没有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及时共享,因而无法为侦察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基层基础工作的主要对象人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过渡,而相当一部分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仍然依赖静态的台帐式、日常式管理,工作时间固定、勤务方式变化少,造成与现实斗争服务相脱钩。

(四)奖惩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统一的考评监督机制和量化考核标准,社区民警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民警每天去向哪里,干些什么,基层领导难以掌握,脱离了视线,有失控之感,不能准确地了解民警实际工作状况。素质强、积极性高的民警能自觉干好各项工作,素质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的民警就不能很好完成任务。有的干了几年,群众也不认识社区民警。久而久之,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自觉工作的民警干脆也躲起来偷懒,进而影响了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同时,由于“重打击轻防范”的管理取向,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民警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民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当前对基层民警的考核奖惩形式很多,但真正能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却不多,而且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考核奖惩导向问题上,存在重打击轻防范、重一线轻后勤的倾向,影响了部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以社区防范为例,本来这就是一项软任务,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有时也未必能抓出成效;而侦查破案则不同,成绩看得见摸得着,在评功论赏时一旦缺乏客观全面的分析,往往功劳就记在具体办案部门或民警身上,通过基础工作提供线索的民警反而被忽视,这种反差使民警不愿从事防范和后勤等工作,即便无法推脱,积极性也不高。

(五)部分社区民警业务素质不高,基本功不扎实。总的来看,当前社区民警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尤其是社区民警的素质与所担负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不相适应。部分社区民警对自己的责任区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工作方法简单,动辄以管人者自居,很少考虑怎样去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和办法,下到社区只懂得办几张暂住证,对群众的求助爱理不理,调解民事纠纷的能力也不高;一些社区民警宗旨意识不够牢固,自觉地服从于大局、服务于中心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部分民警还习惯于强调职能,忽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对从何做起、干些什么还不十分明确,对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心中没数,既没有一个长期工作计划,也没有短期工作安排,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于应付,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和主次。

二、加强社区民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把社区民警工作的重点放到开展群众工作上来。公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群众满意,而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自觉、自愿地协助、参与公安工作,已成为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要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将警务前移,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全方位了解公安,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二是要学会做群众工作,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学会发动群众、鼓动群众,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群防群治工作。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防范宣传,在提高群众自防自卫意识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自觉性。

(二)完善机制,使社区民警真正走进辖区融入群众。一是实行弹性工作制。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案件高发以及群众最需要的时段和地段,特别是错开社区居民上下班的时段,实行群众休息、我上班的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从时间上满足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需求。二是建立“以房找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以房找人”,需要切实建立起长期的、日常性的社区民警入户查访工作机制,并形成惯例、促成规范。三是建立社区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暂住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扩大责任倒查的渠道,提高社区民警的责任心,促使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强化实有人口管理。

(三)注重考评,调动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价社区警务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围绕公众的反应而制定的。第一是群众的认同满意程度。第二是协破案件的程度。因为,社区发了案,有没有线索,除了科技手段,主要就看社区民警了。第三是发案的升降程度,即群众的安全感。构建和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社区工作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实行单列指导、单列考核、单列奖惩的模式,不仅把社区的基层基础业务有效地划分出来,还增强了社区民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制定社区群众工作评价指标时,既要考查工作过程,也要注重实现结果。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即时监测相结合,保证公开、公平和透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4篇

一、“电子警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建设刚刚起步,应用水平差距悬殊。总体说来,我省高速公路的的“电子警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移动电子警察为主,同时配有少量固定电子警察。而从应用上来说,各大队差距明显,非现场执法开展较好,而现场执法效果相对较差。

(二)本身技术仍有待发展完善。目前,针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电子警察”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各地使用的监控设备技术状况各异,甚至完全没有标准可言。也没有权威认证、检测机构,产品质量参[文秘站:]差不齐。笔者认为,不管对固定于各路段的监控设备,还对由车载移动或者由民警手持的监控设备,都应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固定的监控设备详细规定包括记录闯红灯车辆的感应设备的感应时间应为几秒、监控设备像素为多大、监控设备多长时间进行检修、准确显示时间等等,民警手持的监控设备除规定监控设备像素为多大、准确显示时间等外,还应对民警拍摄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定,如拍摄违法停放的车辆需具备哪些要素,包括路段上的禁停标志标线、车牌和车型的清晰程度、车辆位于何路段等等。

从使用中的技术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六点:

一是采集图像质量高低参差不起。良好光照条件下,图像还比较清晰,但是夜间、逆光情况下,车辆颜色和牌照号码模糊。

二是达不到标称的号牌识别率。表现为(1)汉字难于识别;(2)低对比度条件下拍摄的车牌难于识别;(3)高速运动条件下,车牌难于识别;(4)在灯光直射下或闪烁灯光下拍摄的车牌难于识别。

三是漏拍车辆。“电子警察”本身处理能力不足、检测方式存在的缺陷、摄像机的设备存在死角等,都易造成车流量大时或车辆不规范行驶(跨、压线行驶)时漏拍或拍摄不全;照相机的设备存在着场面过大,图片过大问题。

四是抓拍图片指认性差。“电子警察”应达到这样的要求:抓拍图像中的被检测车道有一台机动车辆时,应能通过图像直接反映该车违法。抓拍图像中的被检测车道有多台机动车辆时,应能直观地反映某一辆机动车违法。有的产品在遇到多车道、大流量时,一张图像里几辆车,根本无法反映是哪辆车在超速。

五是集成度不高,稳定性与可靠性不强。早期投入使用的公路交通治安卡口设备需要在路边有监控室来安装工控机,给建设使用带来很大限制。现用的移动“电子警察”的摄像机系统的部件过多,一来安装、调校麻烦,二来也容易出故障。稳定性与可靠性不高还表现在防雷、防尘、防湿、抗高、低温等措施不够,所采用软件、操作系统经常出错、死机,自诊断与自动恢复措施表现不佳等,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过低;照相机系统的还算好一点,但是相机的寿命有限,需经常更换。

六是厂商自身实力不足,维修服务没有保障。有的厂商产品投建后达不到原定的运行标准,维修服务没有及时跟上,这都会给“电子警察”的建设、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三)与现有信息管理系统衔接不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辆信息查询。现在用的“电子警察”普遍没有与我们的交警业务系统连接起来。抓拍的违法车辆信息,只能靠最原始的手工查询一条一条来查,没有完全与各类查询绑定在一起效率很低。二是道路交通信息运用方面。“电子警察”实时获得大量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视频及交通流量、交通违法率等),但要将这部分信息全部传送到交通指挥中心,用于实时指挥调度,还存在一个信息传输、处理、存储与系统整合问题。目前,这部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规定“电子警察”告知的方式尚不明确。以何种方式将违法行为及处理程序告知违法当事人,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一条对公安机关送达法律文书有这样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直接送达方式,交给受送达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其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代收。受送达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送达人可以邀请其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即视为送达。无法直接送达的,委托其他公安机关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经采取上述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可以

公告送达。公告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便于公民知晓,公告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根据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主要采取邮寄、登报、手机短信、建立互联网查询系统等方式,各有弊端。

一是直接告知不可行。一个基层大队每天通过“电子警察”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多则上百条,少则数十条,如果直接送达,这些违法记录的车辆车主的联系方式记录不全,无法一一查找,全支队500多名民警只此一项工作就忙不过来。

二是邮寄告知遭退信。自从“杜宝良事件”后,许多交警部门采取邮寄的方式告知,但是由于驾驶证、行驶证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当事人无法收到邮寄的通知书。

三是登报、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建立互联网查询系统均不是一对一的告知方式,需要当事人主动查询才能知晓。

笔者认为应规定“电子警察”告知的确切方式,规定当事人必须自行查询违法信息,并根据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定期对告知方式进行修改,将机动车所有人的信息及时更新。

(五)处罚适当的问题。“电子警察”毕竟是一种机械电子化的东西,而实际中许多情况要灵活处理。比如测超速,限80公里,就是只超过1公里它也照抓。测速本身存在的误差不算,相信大部分人靠感觉和汽车的仪表是无法判断出这超出的1公里的。碰到这种情况,完全按“电子警察”记录来处罚显然不妥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人工干预。但是民警的灵活度过大,又会带来管理上的漏洞。因此,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解决处罚适当的问题。另外,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有禁令标志、标线设置不清楚、不合理,限速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很突出。

(六)证据有效性的问题。“电子警察”获得的是一种电子证据,对这种证据的提取、保存目前也无统一的规定。如不及早规范,可能会在行政诉讼中引起败诉。

(七)规避“电子警察”的违法行为有所抬头。“电子警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车主、驾驶员守法驾驶的自觉性,但是也有一些人仍是我行我素,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和“电子警察”打起了对抗战。有的车主故意在车牌上粘贴饰物,遮挡号牌;有的则把车牌号码添笔加划,或者干脆涂成一团,让号码无法识别;有的打起了“高科技战”,装上“电子狗”,号牌加贴透明反光膜;有的则玩起“变脸”魔术,使用“自动翻牌器”、“可拆缺号牌架”;还有的使用假号牌,甚至干脆就无牌,种种花样,不一而足。如果不对这些违法行为开展严厉打击,“电子警察”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八)“电子警察”执法中的处罚环节存在难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笔者认为处罚存在难度,例如交警部门对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采用各种告知方式,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来处理,交警部门又如何对其进行处罚。有观点认为直接开出处罚决定书。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交警部门如直接开出处罚决定书,未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剥夺了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不符合法律程序。目前,部分驾驶证不需年审,六年一换,若不能作出处罚决定,就不能对当事人进行记分或吊销驾证,也不能阻止当事人六年后正常换证。而“不让违法车辆年检”的观点,我也不能赞成,因为笔者认为因法律没有规定通过技术监控记录的违法车辆不能年检,没有法律支持。

通过法律规定告知方式,及接受处罚的期限,超过一定期限不接受处罚即视为当事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或者通过技术监控记录的违法车辆不能年检。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电子警察”建设投入力度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电子警察”对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交通流量巨大,而警力有限,仅靠“路上站、车上巡”己无法达到安全监管和指挥的要求。而“电子警察”做为一种现代交通管理手段,不仅能有效解决警力与管理重任之间的矛盾,实现全天候监控,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意识,而且有效地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为打击规避年检、肇事逃逸、盗抢车辆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提供了有力的侦察手段。从应用实践来看,“电子警察”绝不是一种“科技秀”,而是一种确实有效的“科技强警”手段。

2、拓宽思路,保证“电子警察”建设资金。资金投入是“电子警察”建设的一大难题,许多地方不是不想上项目,而是投入资金没有保障。解决资金问题最主要还是要靠政府投入,要借近年来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倍加重视的东风,多加汇报,算清投入产出两笔帐,算清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帐,争取政府投入。另外,不少公司对投资“电子警察”建设也很有兴趣,一些地方也有实例做法,只要合作形式合理、合法,引入公司投资建设,不失为一个改革新思路。

3、加强移动式“电子警察”配备。移动式“电子警察”具有投资少,使用灵活的优点。移动式与固定式互相配合,才能发挥“电子警察”的最大效能;最后做到使广大的司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清楚那里有,哪里没有,只要违法了就会被抓到从跟上杜绝侥幸心理。

(二)加强统筹规划,严把建设质量

1、建设“电/:请记住我站域名/子警察”应进行统筹规划。交警部门应认真做好对“电子警察”建设的调查研究,做好经验总结,统筹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电子警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长治久安,从大局着眼,组织制定有关建设及其应用的规范与技术标准,对大队的“电子警察”建设要进行及时、充分的业务指导。

2、招标要选择有资质和实力的公司。因为目前“电子警察”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而东西又都是现成的,检测器、摄像机、工控机、电源买来,再加上一套不知从何途径弄来的软件装上就行,造成目前市场上比较混乱,三、五个人的公司也做工程,资金少、技术低、信誉差,这种产品很难受到信任,使用中必定

会出现问题。我们在建设“电子警察”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点,注意选择有一定资金规模,有自主研发力量,有稳定工程、售后网络队伍,产品经过权威部门认证,己在其他地区稳定使用成功案例的公司,并要进行实地考察、现场测试。

3、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产品选型。如在检测技术的选型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有两种技术:视频检测技术和地感线圈技术。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大部分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共同缺点是夜晚无法有效防止汽车大灯强光干扰,从而造成部分误拍和漏拍、及车型识别的错误。采用地感线圈技术检测车辆的特点是准确度高、可靠性高,但需要切割道路施工,场地固定。因此,如果是固定式的“电子警察”,最好的方案还是采用地感线圈技术,而如果是移动式的,则可以考虑视频检测技术。

4、根据应用抓住关键技术指标。比如卡口系统要求:车辆图像抓拍率:≥99。能够清晰地反映车辆相对位置。当照度≥0.3Lux(F1.4)时,能够人工辨别所拍摄机动车辆的车型清晰可辨,车身颜色,图像色彩还原逼真;车牌图像抓拍率:≥95。以能够人工辨别所拍摄机动车辆牌照号码的所有字符为准;测速范围:10~200km/h,测速误差:<±5,应取得省、部级计量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等等。对这些技术指标,在建设时要坚决把握好,不降低要求。而对车牌号码识别,虽然也很需要,但因现有技术水平限制,国内现有卡口系统完整车牌的准确识别率往往不足55;车型的准确识别率基本上不超过50,根本达不到产品所标称的指标(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因此,在车牌号码识别的问题上则不必过于强调高识别率。如某厂商对于车牌号码识别确有独到之处,要通过实测来证实。

5、抓好互联互通。在“电子警察”进行招标建设时,还要注意抓好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各监控设备与指挥监控中心的互通;二是监控设备获取的信息与现有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衔接、互用。

第5篇

一、“电子警察”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建设刚刚起步,应用水平差距悬殊。总体说来,我省高速公路的的“电子警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移动电子警察为主,同时配有少量固定电子警察。而从应用上来说,各大队差距明显,非现场执法开展较好,而现场执法效果相对较差。

(二)本身技术仍有待发展完善。目前,针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电子警察”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各地使用的监控设备技术状况各异,甚至完全没有标准可言。也没有权威认证、检测机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笔者认为,不管对固定于各路段的监控设备,还对由车载移动或者由民警手持的监控设备,都应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固定的监控设备详细规定包括记录闯红灯车辆的感应设备的感应时间应为几秒、监控设备像素为多大、监控设备多长时间进行检修、准确显示时间等等,民警手持的监控设备除规定监控设备像素为多大、准确显示时间等外,还应对民警拍摄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定,如拍摄违法停放的车辆需具备哪些要素,包括路段上的禁停标志标线、车牌和车型的清晰程度、车辆位于何路段等等。

从使用中的技术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六点:

一是采集图像质量高低参差不起。良好光照条件下,图像还比较清晰,但是夜间、逆光情况下,车辆颜色和牌照号码模糊。

二是达不到标称的号牌识别率。表现为(1)汉字难于识别;(2)低对比度条件下拍摄的车牌难于识别;(3)高速运动条件下,车牌难于识别;(4)在灯光直射下或闪烁灯光下拍摄的车牌难于识别。

三是漏拍车辆。“电子警察”本身处理能力不足、检测方式存在的缺陷、摄像机的设备存在死角等,都易造成车流量大时或车辆不规范行驶(跨、压线行驶)时漏拍或拍摄不全;照相机的设备存在着场面过大,图片过大问题。

四是抓拍图片指认性差。“电子警察”应达到这样的要求:抓拍图像中的被检测车道有一台机动车辆时,应能通过图像直接反映该车违法。抓拍图像中的被检测车道有多台机动车辆时,应能直观地反映某一辆机动车违法。有的产品在遇到多车道、大流量时,一张图像里几辆车,根本无法反映是哪辆车在超速。

五是集成度不高,稳定性与可靠性不强。早期投入使用的公路交通治安卡口设备需要在路边有监控室来安装工控机,给建设使用带来很大限制。现用的移动“电子警察”的摄像机系统的部件过多,一来安装、调校麻烦,二来也容易出故障。稳定性与可靠性不高还表现在防雷、防尘、防湿、抗高、低温等措施不够,所采用软件、操作系统经常出错、死机,自诊断与自动恢复措施表现不佳等,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过低;照相机系统的还算好一点,但是相机的寿命有限,需经常更换。

六是厂商自身实力不足,维修服务没有保障。有的厂商产品投建后达不到原定的运行标准,维修服务没有及时跟上,这都会给“电子警察”的建设、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三)与现有信息管理系统衔接不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辆信息查询。现在用的“电子警察”普遍没有与我们的交警业务系统连接起来。抓拍的违法车辆信息,只能靠最原始的手工查询一条一条来查,没有完全与各类查询绑定在一起效率很低。二是道路交通信息运用方面。“电子警察”实时获得大量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视频及交通流量、交通违法率等),但要将这部分信息全部传送到交通指挥中心,用于实时指挥调度,还存在一个信息传输、处理、存储与系统整合问题。目前,这部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规定“电子警察”告知的方式尚不明确。以何种方式将违法行为及处理程序告知违法当事人,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一条对公安机关送达法律文书有这样的规定:“送达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直接送达方式,交给受送达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其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代收。受送达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送达人可以邀请其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即视为送达。无法直接送达的,委托其他公安机关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经采取上述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可以

公告送达。公告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便于公民知晓,公告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根据交通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目前主要采取邮寄、登报、手机短信、建立互联网查询系统等方式,各有弊端。

一是直接告知不可行。一个基层大队每天通过“电子警察”记录的交通违法行为多则上百条,少则数十条,如果直接送达,这些违法记录的车辆车主的联系方式记录不全,无法一一查找,全支队500多名民警只此一项工作就忙不过来。

二是邮寄告知遭退信。自从“杜宝良事件”后,许多交警部门采取邮寄的方式告知,但是由于驾驶证、行驶证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当事人无法收到邮寄的通知书。

三是登报、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建立互联网查询系统均不是一对一的告知方式,需要当事人主动查询才能知晓。

笔者认为应规定“电子警察”告知的确切方式,规定当事人必须自行查询违法信息,并根据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定期对告知方式进行修改,将机动车所有人的信息及时更新。

(五)处罚适当的问题。“电子警察”毕竟是一种机械电子化的东西,而实际中许多情况要灵活处理。比如测超速,限80公里,就是只超过1公里它也照抓。测速本身存在的误差不算,相信大部分人靠感觉和汽车的仪表是无法判断出这超出的1公里的。碰到这种情况,完全按“电子警察”记录来处罚显然不妥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人工干预。但是民警的灵活度过大,又会带来管理上的漏洞。因此,需要有一个规范来解决处罚适当的问题。另外,群众反映较多的还有禁令标志、标线设置不清楚、不合理,限速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很突出。

(六)证据有效性的问题。“电子警察”获得的是一种电子证据,对这种证据的提取、保存目前也无统一的规定。如不及早规范,可能会在行政诉讼中引起败诉。

(七)规避“电子警察”的违法行为有所抬头。“电子警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车主、驾驶员守法驾驶的自觉性,但是也有一些人仍是我行我素,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和“电子警察”打起了对抗战。有的车主故意在车牌上粘贴饰物,遮挡号牌;有的则把车牌号码添笔加划,或者干脆涂成一团,让号码无法识别;有的打起了“高科技战”,装上“电子狗”,号牌加贴透明反光膜;有的则玩起“变脸”魔术,使用“自动翻牌器”、“可拆缺号牌架”;还有的使用假号牌,甚至干脆就无牌,种种花样,不一而足。如果不对这些违法行为开展严厉打击,“电子警察”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八)“电子警察”执法中的处罚环节存在难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笔者认为处罚存在难度,例如交警部门对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采用各种告知方式,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来处理,交警部门又如何对其进行处罚。有观点认为直接开出处罚决定书。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交警部门如直接开出处罚决定书,未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剥夺了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不符合法律程序。目前,部分驾驶证不需年审,六年一换,若不能作出处罚决定,就不能对当事人进行记分或吊销驾证,也不能阻止当事人六年后正常换证。而“不让违法车辆年检”的观点,我也不能赞成,因为笔者认为因法律没有规定通过技术监控记录的违法车辆不能年检,没有法律支持。

通过法律规定告知方式,及接受处罚的期限,超过一定期限不接受处罚即视为当事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或者通过技术监控记录的违法车辆不能年检。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电子警察”建设投入力度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电子警察”对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交通流量巨大,而警力有限,仅靠“路上站、车上巡”己无法达到安全监管和指挥的要求。而“电子警察”做为一种现代交通管理手段,不仅能有效解决警力与管理重任之间的矛盾,实现全天候监控,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意识,而且有效地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为打击规避年检、肇事逃逸、盗抢车辆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提供了有力的侦察手段。从应用实践来看,“电子警察”绝不是一种“科技秀”,而是一种确实有效的“科技强警”手段。

2、拓宽思路,保证“电子警察”建设资金。资金投入是“电子警察”建设的一大难题,许多地方不是不想上项目,而是投入资金没有保障。解决资金问题最主要还是要靠政府投入,要借近年来政府对道路交通安全倍加重视的东风,多加汇报,算清投入产出两笔帐,算清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帐,争取政府投入。另外,不少公司对投资“电子警察”建设也很有兴趣,一些地方也有实例做法,只要合作形式合理、合法,引入公司投资建设,不失为一个改革新思路。

3、加强移动式“电子警察”配备。移动式“电子警察”具有投资少,使用灵活的优点。移动式与固定式互相配合,才能发挥“电子警察”的最大效能;最后做到使广大的司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清楚那里有,哪里没有,只要违法了就会被抓到从跟上杜绝侥幸心理。

(二)加强统筹规划,严把建设质量

1、建设“电子警察”应进行统筹规划。交警部门应认真做好对“电子警察”建设的调查研究,做好经验总结,统筹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电子警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长治久安,从大局着眼,组织制定有关建设及其应用的规范与技术标准,对大队的“电子警察”建设要进行及时、充分的业务指导。

2、招标要选择有资质和实力的公司。因为目前“电子警察”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标准,而东西又都是现成的,检测器、摄像机、工控机、电源买来,再加上一套不知从何途径弄来的软件装上就行,造成目前市场上比较混乱,三、五个人的公司也做工程,资金少、技术低、信誉差,这种产品很难受到信任,使用中必定会出现问题。我们在建设“电子警察”中,要注意避免这一点,注意选择有一定资金规模,有自主研发力量,有稳定工程、售后网络队伍,产品经过权威部门认证,己在其他地

区稳定使用成功案例的公司,并要进行实地考察、现场测试。

3、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产品选型。如在检测技术的选型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有两种技术:视频检测技术和地感线圈技术。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大部分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共同缺点是夜晚无法有效防止汽车大灯强光干扰,从而造成部分误拍和漏拍、及车型识别的错误。采用地感线圈技术检测车辆的特点是准确度高、可靠性高,但需要切割道路施工,场地固定。因此,如果是固定式的“电子警察”,最好的方案还是采用地感线圈技术,而如果是移动式的,则可以考虑视频检测技术。

4、根据应用抓住关键技术指标。比如卡口系统要求:车辆图像抓拍率:≥99。能够清晰地反映车辆相对位置。当照度≥0.3Lux(F1.4)时,能够人工辨别所拍摄机动车辆的车型清晰可辨,车身颜色,图像色彩还原逼真;车牌图像抓拍率:≥95。以能够人工辨别所拍摄机动车辆牌照号码的所有字符为准;测速范围:10~200km/h,测速误差:<±5,应取得省、部级计量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等等。对这些技术指标,在建设时要坚决把握好,不降低要求。而对车牌号码识别,虽然也很需要,但因现有技术水平限制,国内现有卡口系统完整车牌的准确识别率往往不足55;车型的准确识别率基本上不超过50,根本达不到产品所标称的指标(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因此,在车牌号码识别的问题上则不必过于强调高识别率。如某厂商对于车牌号码识别确有独到之处,要通过实测来证实。

5、抓好互联互通。在“电子警察”进行招标建设时,还要注意抓好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各监控设备与指挥监控中心的互通;二是监控设备获取的信息与现有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衔接、互用。

第6篇

关键词:交通安全;管理;国民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鹅管理措施,尤其是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措施,结合交通安全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采取不同方式的运用,更好的发挥交通安全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作用,并围绕当前国民经济的安全管理措施,更好的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效能。

一、简述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安全意识淡薄

在一些交通安全企业,没有形成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尤其是没有规范交通安全管理,没有通过技术的整体运用,尤其是没能融入现代化的技术制度,在一些员工中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促使在整体交通运行中出现自由散漫、安全意识不强等多方面的问题,在交通管理的观念上,往往没有形成全面化的管理,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实行系统的管理,造成整体管理的疏忽,尤其是在整体管理的不同运行上,影响整个交通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

2、运输效率的影响因素较多

在当前一些城市的交通运输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受到城市发展加快、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等因素的影响,运营里程、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都相对低下,运输能力较小;管内线路布局单调,车辆运用、车流调整回旋余地小;由于受地区经济的制约,装车远远大于卸车,空车来源十分紧张;受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装车品类、去向单一;局间分界口通过能力基本饱和,分界口不畅是长期难以解决的困难。这些困扰着铁路运输的管理效率提升,也造成运输效率的下降,难以满足现代交通安全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概述交通安全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

在交通安全管理中,如果没有及时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机制运行,就不会形成整体模式的运用,尤其是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能形成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突出对国民经济的综合应用,更好的突出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用,采用各种管理模式,突出对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促进整体发展的需要。

2、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市场运作的大背景下,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在不断适应市场发展客观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运作模式,尤其是与多元化的经济结构、经济活动、财务关系等形成统一的整体,及时经济结构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能细化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将成本控制、招投标管理、项目施工、经营管理等构成统一的综合管理模式,并实行规范、精细的管理渠道,形成交通安全管理的规模效益。

3、综合协调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交通安全管理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要处理的问题也很多,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作计划和综合协调处理能力,并在交通安全管理上进行强化,可以减少一些工作上的麻烦,通过项目管理,熟悉图纸工程量、合同文件,了解地形地貌、工期、质量要求等各方面信息,制定汇总成一份完整可行的计划,计划与实际进度相结合,与自身的生产能力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等因素。在管理中,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综合协管理的最佳途径。

三、探讨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运用方式

1、思想高度重视的运行

在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形成高度的管理方式,尤其是通过整体的管理措施,充分认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年底道路交通安保才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最大考验,全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圆满收官才是终极目标。要教育全体民警思想认识不降低,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延续中秋、国庆期间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坚决把集中整治开展好,交通秩序维护好,交通事故预防好。

2、强化交通安全观工作的力度

继续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实现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持续化,大力整治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飙车、机动车涉牌涉证、违规运输危化品等严重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道路通行秩序。二是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按照“减少存量、不增新量”的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治理力度,确保全年道路安全隐患治理率目标顺利完成。三是重点车辆管理工作。保持对重点车辆高压严管态势,严格重点车辆检查登记和路面管控,深入开展重点车辆交通违法“清零”行动,对重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处罚到位,教育到人。

3、构建制度化的全面应用

要更好的发挥交通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就需要有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和细化管理,依据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制定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形成责任中心,并将交通安全管理的每一环节、每一个具体要求分解到个人,加强责任的管理力度。将交通安全中的人工、机械等进行严格的制度约束化,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全过程管理、目标考核,掌握施工动态,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按设计全面完成[,并对交通安全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在给与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都建立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形成制度化的全盘运用。

4、提升交通安全的宣传

在具体的运用中,要全面总结中秋、国庆期间联勤联动经验,建立联动长效机制,实现联勤联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交通安全集中宣传”成果,多管齐下,再掀交通安全宣传。扎实开展常规宣传,抓好阵地宣传、执法宣传、入口宣传和服务区宣传,营造时时、处处有宣传,人人讲安全的氛围。重点开展“牵手平安行”活动,加大宣传频率,充实宣传内容,并逐步实现由灌输式宣传向互动式宣传的转变,实现宣传受众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配合的转变。进一步拓展宣传的精度、密度,开展普遍性、辐射式宣传的同时,采取点对点、键对键、面对面等直观方式,经常给重点车辆驾驶员发送手机短信,进行网上交流互动。

四、结语

交通安全管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结合国民经济的整体管理制度,按照现代制度管理的各项要求,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思考不同管理的整体方式,突出对国民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并严格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细化每一项管理原则和具体要求,更好的发挥交通安全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瑞钊;浅谈交通安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辽宁经济;2000年第09期

[2]文明出行 平安春运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暨春运交通安全工作正式启动;道路交通管理;2010年第02期

[3]王庆宪;抓好八个“坚持” 实现客运交通安全总体受控;交通企业管理;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