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磁铁教案范文

电磁铁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磁铁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磁铁教案

第1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了解电铃、电话、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了解信息的磁记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实践探索的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

重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电磁铁的组成?

展示:常见的电磁铁

问:说说电磁铁的的优点?

讲述:既然电磁铁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物品用到了电磁铁。

学生回答:螺线管和铁芯组成。

观察图片,联想实际生活中的电磁铁。

回答:(1)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电流的有无控制。

(2)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电流的方向控制

(3)磁性的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控制。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讲述:生活中很多物品用到了电磁铁,根据他们不同的作用,我们分成了以下几类。

首先了解一下:电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读图说说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

说说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活动:

1、观察电磁继电器。对照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认识电磁继电器上接线柱的位置,并思考说明书上写着的电流和电压是什么意思?

2、把电磁继电器上的线圈接到电源上,组成控制电路。观察通电和断电时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情况。注意观察通电时哪两个触电相连,断电时哪两个触点相连。

3、利用另外一个电源和小灯泡组成工作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4、水位自动报警器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装置,请按以下要求连接水位自动报警器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以下时,绿灯亮;水位达到安全线以上,红灯亮

思考与讨论:根据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分析电铃是如何发出铃声的?

阅读课本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问:用于信息的磁记录的产品有哪些?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多少的关系

讲述:硬盘的组成是由磁记录盘片、读写磁头以及其他配件,硬盘的原理是盘片的表面均匀涂有一层极薄的磁性颗粒(小磁铁),读写磁头实际就是一块电磁铁。

图片展示银行卡和录音机和录像机:记录声音、文字、图象等信息的磁带的一面都涂有一层磁粉,每一个磁粉粒就是一个小磁体,通过磁头把磁粉磁化,把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说说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

阅读:P14电话也是一个电磁感应器啊!

电磁铁、衔铁、弹簧、动触电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当控制电路的开关断开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弹簧把触头拉向绿灯触点,则绿灯亮;当控制电路的开关闭合时,电磁铁通电,有了磁性就吸引衔铁,使工作电路闭合,则红灯亮。

表示电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和电压

学生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

闭合开关,电流通过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弹性片,使铁锤打击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由于弹性片的弹性,使电路又重新闭合。上述过程循环重复,电铃持续发生声音

工作原理:列车轨道上强电磁的磁极与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消除了磨擦,减少阻力,增加运行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磁带、软盘、移动硬盘、磁卡。

1、不放在高温环境中,不宜长期贴身携带;

2、应注意不能剧烈地震动,不能用坚硬的物体敲打;

3、不靠近产生强磁场的家用电器旁边,以免被强磁场重新磁化而失去原来的重要信息。

洗衣机、电饭煲、电磁起重机、发动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电磁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悬浮列车

列车轨道上强电磁的磁极与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消除了磨擦,减少阻力,增加运行速度。

第2篇

以前听讲座的时候,就一直留意曾宝俊老师的“好课多磨”,感觉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新认识。曾老师提到好课必须具备“科学味”“情趣味”“儿童味”,真正的好课就是要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做科学……每句话都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当然和曾老师比起来我还很缺乏经验,上课也经常漏洞百出,但是最近自己反复打磨了几节课,特别对把握关键、细节、特色、争议等处进行了思考,斟酌,使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成熟。

一、关键处磨:曲径通幽

一堂好课,重在打磨关键处,就像曾老师说的,对于关键处的处理,要精、巧,这样才能曲径通幽。

精,就是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吊足学生胃口,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在上《电磁铁》一课时,我课前故意将铁钉散落一桌,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办法快速将它们收集起来,学生自然就会说用“用磁铁”,但我故意问“铁钉可不可以?”学生根据生活的已知经验,异口同声地回道“不可以”。这个时候我自信而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可以”,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手中的铁钉,而此时我不慌不忙地介绍需要借助的工具:导线和电池,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电磁铁的制作和构造。

巧,就是要巧妙布局,让学生掉进挖好的陷阱,进入“愤悱”境地,吸引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一内容时,我出示了站在我手上的纸鹦鹉,学生争相模仿,发现他们的鹦鹉站不起来,让学生在惊讶之余,来“想”为什么老师的纸鹦鹉能站立?产生一发不可收的追根溯源的愿望――寻求纸鹦鹉站立的原因。学生在一番彻底的观察和探索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纸鹦鹉的尾巴上加了一枚回形针。为了激发学生更深层的兴趣,我再次追问是不是回形针只有加在尾巴上,纸鹦鹉才能站立?学生被我问得不能肯定,他们不断尝试,发现只要将重物加在纸鹦鹉下部,它都能站立。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它上轻下重,跟是不是放在尾巴上没有密切关系。

二、细节处磨:锦上添花

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育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好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对实验记录表等材料的处理也是对细节的打磨,可以锦上添花。

在上《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时,前两次试上,我的记录表中要学生画出物体原来的形状、受力后的形状、去掉力后的形状,以及用箭头表示出物体受力的方向,一共四项,刚开始以为只是需要画一下简图,预设学生应该能很快完成,但真正上课时,发现这个环节用去了20分钟,整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我的记录表。第三次试上,我将物体原来的形状直接打印在了记录表上,节约了2分钟,时间上比我预计的还是多了一些。第四次试上,我将最后一项表示物体受力的方向合并在了前面两项里,学生少画了一次,并且将材料木夹子去掉了,因为我发现学生在画夹子时花掉了很多时间,而木夹子其实就是弹簧原理,和前面的弹簧有点相似。经过对记录表和材料的重新选择,这一环节由原来的20分钟变成了8分钟,在很好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时间,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特色处磨:引人入胜

曾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它的教学流程应该是一波三折的,平铺直叙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每堂课的特色处理好,这样才能引人入胜,让学生有探究下去的欲望,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在《变色花》第一次试上时,学生发现不是魔水“紫甘蓝试剂”的问题,而是纸花上涂了东西。我马上就肯定了W生的发现并表扬他们,然后一起学习知识点: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板书,读概念……最后出示待检物品,让学生用自制紫甘蓝试剂去检验物体的酸碱性。课上得满满当当,平平淡淡,感觉一切都在情理中。第三次试上,我调整了一下教学设计。当学生说出不是魔水的原因,是花上做了手脚,我没有急着肯定,也没有承认真的是花的问题,而是给了学生一个问题,“想知道原因,自己找答案,我只是给你们在托盘里提供了很多物质。”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求知欲,带着迫切想肯定自己想法的心情,认真地投入到实验中,他们惊讶,他们欣喜,他们在动手、观察中找到了这堂课老师想赋予他们的知识。

四、争议处磨:柳暗花明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争议,在一次次的试上过程中,大家对争议反复打磨,直至柳暗花明。

第3篇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老师的开场白是:“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老师们把探究和玩联系了起来,学生听到“玩”字就异常兴奋。如有位老师上《电磁铁》这一课,一番导入之后,他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电磁铁。他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动手做实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没有组织性,说笑声、打闹声不断,学生是在玩,而不是在探究。这样的探究价值不高,我们应该抛弃。教师要把握好“度”,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玩”的出发点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探究时没有压力。课堂上的“玩”和平时的“玩”是两回事。平时的“玩”很随意,课堂上的“玩”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玩,在玩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电磁铁》这一课是典型的探究型课例,有多个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有效控制变量难度相当大。我来自农村小学,深知自己的学生的探究学习水平,如果按刚才所说的导入方式授课,学生一节课下来也就是摸一摸导线,玩一玩电池和铁钉,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没有追形式、赶时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授课。我的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三个因素,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控制变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探究,他们就能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

二、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进行新的探究,得到新的解释,这是探究的本质。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搭建好脚手架。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相当准确的把握。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案,而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如《神奇的水》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我把它单独作为一节课来教学。我列举了六种材料:白砂糖、铁钉、食用碱、木屑、食盐、高锰酸钾。我调查发现,学生对这六种材料的关注度依次为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食用碱<高锰酸钾。铁钉、木屑、白砂糖、食盐,学生比较熟悉,知道它们是否能溶于水。我让学生选择实验材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食用碱和高锰酸钾。我调整了方案,只保留了学生不熟悉的并且非常想了解的食用碱和高锰酸钾让学生实验。学生得到材料后,兴趣高涨,大胆验证,提升了探究的价值。

三、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第4篇

关键词:简约;有效;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动手操作,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效果到底如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这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有些科学课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华而不实的现象,没有将探究落到实处。

1.探究只是形式。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要求探究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不符,学生缺乏探究能力,致使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

2.没有真正合作。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合作与交流是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学生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探究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真正参与合作探究的只占少数,其他学生只充当了旁观者。

3.只动手不动脑。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探究过程表面上很成功,但课后学生却不知道学了什么,收获甚少。这是因为在探究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动起来,只操作不动脑,依样画葫芦,这不是真正的探究。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能够做的事也是有限的。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要对活动进行取舍,去掉一些次要的活动,或是以其他的形式呈现,把主要的活动做深、做透,就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我们要提倡“低碳”,追求简约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一、选好探究起点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兴趣是探究的动力。课堂的导入既要简洁,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积极主动地讨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心目中的岩石,带到课堂中来。上课开始,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带来的都是岩石吗?”于是,学生就纷纷观察自己带的和小组内同学带的岩石标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他们就把砖头和水泥块剔除出来,原因是这些都是人工加工而成的,不是天然形成的。通过分析对比,对岩石的本质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说你从哪里捡来的?它有什么特点?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到它的特征的?”“如果要把它们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这些问题指向性强,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在有序的观察活动中逐步深入、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把握探究重点是有效探究的基础

一节课中由好几个探究活动构成,哪个活动为重点?哪个为难点?这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基础。如笔者在教研区的公开课上执教《电磁铁》。这一课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制作铁钉电磁铁,二是确定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两个活动是循序渐进的,第二个活动是以第一个活动为基础的。首先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在学生明白了电磁铁通电时可以产生磁性,请同学交流磁铁有什么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磁铁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如果有南北极的话,怎样来证明。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最后提出利用磁铁的性质进行检测:异极相吸,同极相斥。

三、增强点拨效度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学生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表现为课前教师要对探究所需的材料进行精心准备,并且亲自“下水”实验。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设,还要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疑难进行及时有效的点拨,保证学生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探究。

上学期县公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教学,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岩石的观察、比较上,不断挖掘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潜能,重视学生在对岩石研究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力求通过多种活动将学生对岩石的零散的发现如珍珠项链一样串起来,形成自己对岩石的科学概念。先是以“岩石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岩石,帮助学生建立起岩石分布广泛这一最基础的科学概念。再让学生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岩石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观察到岩石的特征,前者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观察岩石,如:用肉眼看、鼻子闻、手去摸、钉子刻等;后者让学生能够遵循“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逻辑关系交流探究结果,课堂上比一比哪位同学发现的岩石特征多,然后通过全班汇报、交流,把学生零碎的发现组合起来,形成对一种岩石整体的认识,进而形成对某几种岩石特征的认识。课堂中,老师多次强调对观察结果的记录,这不仅是观察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对孩子科学态度的培养。这样的活动可以是“我的岩石观察”也可以是“我们的岩石观察”。观察活动中,学生在个体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惯双人交流、四人交流,从而形成岩石分布广泛,不同岩石在颜色、颗粒、花纹、手感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一科学概念。

四、把握精彩生成是有效探究的亮点

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设计的出彩,常常按部就班就教案而教,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其实,在我们平时上课中,课堂出意外的情况就比较多,学生有时会提出许多出其不意的问题。课堂是一个未知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生成因素,组织、参与、引导,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驾驭课堂。如,教学《认识岩石》这一课,教师让学生借助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三块不同的岩石(为了便于区别,给三块岩石分别标上1号,2号,3号)。学生观察得很认真,有的小组发现1号岩石有黑色、白色的物体,2号有黄色的斑点,有的小组还发现1号岩石里面的颗粒比较大。老师进一步提问:“除了用放大镜观察外,还发现了什么?”马上有一个小组代表说:“我们小组用小刀刻岩石,发现1号最硬,可能是花岗岩,3号最软,用小刀刻时发现它的碎石直往下掉。”这时,有一手高高举起的学生说:“不是的,我们的3号岩石不是最软的,因为刻了没有碎石掉下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反调”,老师没有一笔带过,而是耐下心来请有意见的学生回答:“不统一时该怎么办?”聪明的孩子马上再次进行实验。学生实验后,发现3号岩石是最软的。刚才有疑问的小组发现,他们刚才刻的时候每块岩石用力不均匀而导致了不同结果。像这样学生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寻找证据重新实验。整个探究活动虽然延迟了时间,但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活力,学生的经验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提升。

第5篇

检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115―01

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它是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呢?

一、实验前的精心准备

上实验课应当和上其他课一样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他们了如指掌,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检查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和规格上检查,其次看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例如,在探究“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笔者提前两节课到实验室,首先对各小组的仪器数量进行核对,在没有发现仪器短缺以后,再检查天平的准确性以及小石块能否放进量筒中。检查都没有问题后,自己又将该实验认真做一遍。

二、实验前的学生预习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为了落实学生是否预习,笔者采用提问检查的方式,有时也将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向笔者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

比如,在“探究电磁铁磁性”的教学中,让学生先预习“电磁铁”一节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回家准备的一些实验要用到的材料(10厘米长的大铁钉两个,漆包线或细皮线若干,回形针若干)。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进行检查,笔者发现有两个学生没有准备,于是就没让他们进实验室,后来抽中午时间给他们补实验。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只要布置学生回家预习内容和准备材料,学生都能完成得很好。

三、实验课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该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指出应努力改进的方向。

如,教学实验课“测定速度”一节内容,学生基础又普遍较差,完成实验有困难。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用预先培养“小先生”的做法,利用课外时间,由各实验小组长参加,先走一步,取得经验,由他们带动其他学生完成实验。

四、实验课后操作技能的检查

口试: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并完整叙述。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你发现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6篇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真正体现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们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生,我想几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更大的发展。在这一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呈现出来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非常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教材同时,要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大胆质疑激发探究热情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主动参与注重探究过程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在这一方面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第7篇

一、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探究留足空间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时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多想一想;多议一议。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切莫一言堂。这样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在探究“水蒸发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前,我采取分组实验法给学生先创设一个情境:“给每个实验小组两支温度表,表上指示当时室内温度,两支温度表读数相同,然后让学生用一支温度裹测出比室温略低的一杯水的温度。”紧接着要求学生估计把这支刚刚量水温的温度表提出水面,温度表上温度读数会有什么变化?并且让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温度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非常惊奇,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急于要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就抓住时机地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分析、寻找原因,诱使大家反复实验,直至得出水蒸发要吸热这个结论。蒸发是常见的现象,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吸热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儿童的探究过程的实践,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知识,促其创新能力的发展。自由探究的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由探究呢?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实,这种自由探究是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安排之中的,即教师的作用完全“潜伏”在学生自由探究的材料准备和分发过程中,但又明显地表现为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己创造性地探究出科学结论。

如我在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安排了充足时间给孩子们思考、观察、议论的空间。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的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动画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思维,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预设合作交流,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

小学生上科学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预设好合作交流的方案,给学生探究腾出空间,如我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时,为了使孩子们更能充分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科学现象。特意安排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制订研究方案,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许多种不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收获,教学效果好。

三、实行激励评价,给学生探究营造空间

科学课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如对一些活动小组负责的组长称赞道“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对一些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发出啧啧的赞扬“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对一些实验过程中做得好的同学我是这样夸奖的“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小手真巧,你做得多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

第8篇

“互动探究”即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题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大家都知道,科学课上,没有实验材料,就没有探究。小学科学课堂中互动探究所用的材料涉及到很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开始进行有效的互动探究。

一、材料明确的指向性是互动探究的物质基础

如果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堆杂乱无章、与探究对象无关或是与探究对象联系不够紧密的材料,那么,学生会一头雾水找不着北。因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有明确的指向性,就像打仗时子弹要去的地方是敌人的心脏而不是帽子上的羽毛。要使材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还必须先剔除探究实材料中多余的、与本课内容无关,影响当前课堂探究的材料和仪器,再用预先验证法对选择和改进的材料在使用前进行科学验证,最后还要用比较和筛选法,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比较筛选,选出理想的材料。

二、材料的科学性能促进互动探究

只有具有科学性的材料才能促进互动探究,选择典型化、多样化的材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探究事物的理解,能巩固、深化已形成的概念。如上《溶解》这一课,学生通过实验得知:像糖、盐这类物质通过搅拌加热后在水中看不到了就叫溶解;如果是沙、小石子就不能溶解。当探究材料中出现茶叶时,学生一时半会还不能判断:有同学说茶叶能溶解,依据是水杯中加入茶叶后水变色了;有同学说茶叶不能溶解,依据是水杯中加入茶叶后茶叶还看得见……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对溶解的理解仅限于“看见和看不见”,对溶解的概念认知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这种一刀切的思维和判断方式必须用典型化的材料加以纠正和引导。

三、材料的改进能提高互动探究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使材料服务于教材和课堂,对教材了如指掌、专业技能扎实的教师可对现有材料作适当的改进。在上《电磁铁》一课时,我自制了教具“电磁隧道演示模型”,通电后小钢球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绕着隧道不停地旋转了起来,同学们非常激动,非常好奇,进而在课上认真探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还有我校教师在上《光的传播路线》一课时自制了“光隧道景观模型”也起到了很好的激趣效果。

四、材料呈现时机的把握

如何把握好材料呈现的最佳时机,除了需要教师个人较高的专业水平外,还需要很高的智慧。如章鼎儿老师在授《橘子》这课时,先用气球做引子搞活课堂气氛,接着发橘子给学生猜测、观察、剥开……再出示橘子水引导学生下一步该做什么,然后再发榨汁器给学生,等到学生榨完橘子汁后无事可干了,章老师又拿出一个小橘灯……像这种引导学生一环扣一环沿一条直线前进的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具老谋深算!我们在听这节课时觉得挺顺畅,感觉这节课就应该这么上。其实我们是看别人吃豆腐牙快,这也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是看不见的,不是说没有,而是它一直处在暗处,为课堂的生动和精彩提供有力的保障。试想一下,如果章老师一上课就把所有材料一古脑儿摆上桌,而不是当学生需要时才拿出来,能有如此效果吗?

第9篇

一、创设情境,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得要领的,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要发扬民主,创设条件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他们先学会提一般的问题,再学会提探索性问题,逐步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主动探索的品质。例如学习《鱼》一课时,在每小组的桌上都放上两个鱼缸,有一个缸是空鱼缸,另一个里面装有水鱼、鲫鱼、蝌蚪、金鱼等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把不是同类的动物都放到空缸里,于是学生纷纷把水鱼、蝌蚪放进空缸里,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把水鱼、蝌蚪放进那一个缸里?”学生纷纷抢着说:“因为蝌蚪是两栖动物,而水鱼有四条腿,是爬行动物,而其他的都是鱼。”于是我说:“大家不用猜,都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鱼”于是我说:“在生活中同学们对鱼都非常熟悉,你们还想研究鱼的什么?还想多了解鱼的什么?”学生纷纷提出许多的问题:“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人却不能?鱼为什么能游泳?鱼是怎么样呼吸的?鱼是怎么样繁殖的?……”看来学生在旧知识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问既新颖又有趣,还有教育意义。

二、鼓励求异,大胆猜测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而直觉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个创造能离开直觉活动,由此可见,创造力与直觉密切联系。布鲁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天赋,应当做更多的工作去发现、从最早年级起便开始发展学生的直觉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和设想,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受逻辑形式的约束自由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电磁铁(二)》一课时,引导学生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例如对电话,电铃等进行直觉猜想,于是有的学生说可能与电池的多少有关(也是电流的强弱),有的说与线圈的匝数有关,有的甚至说与线的粗细有关等的猜测,进而让学生根据自己“猜想”进行实验来验证是否正确,从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教学过程,对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去伪存真,迅速做出预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三、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课堂 问题构建 有效提问

新课程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而维系师生互动的重要纽带和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便是课堂提问。给力“问题”构建,就是通过问题来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学习,最终切实有效解决问题。这问题问要问出知识的源头,问出知识的来龙去脉,答要答出学生的心头疑惑,答出知识的精髓。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实效,实质就是学生有没有时间思考问题,能不能解决问题,在相同的时间里能否解决比其他人更多的问题,能否享受学习的成就感。

一、问题构建的策略

1.创设情景问题

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课堂中悬念性的实验情境,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激昂的情绪,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有明显地提高,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情景并自主学习,从而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1】在学习了《水的浮力》后,再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情境引入:在漏斗中放入一只小塑料球,先问学生若往漏斗中倒水,小塑料球会不会上浮?学生都会答“会上浮”。接着往漏斗中倒水,实验结果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只见有少量水从漏斗下端管口流出,但乒乓球并没有上浮(右图一),学生们惊讶不已。再接着用手指堵住漏斗下端管口(右图二),结果看到小塑料球上浮。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求知热情,大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再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很快掌握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案例2】“酸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2—3滴石蕊试液(甲溶液);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盐酸(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会儿就看到A烧杯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1)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给出你的猜测。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测。提供的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胶头滴管、滤纸;蒸馏水、石蕊试液、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等。

(3)对这个趣味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你的结论是什么?

2.设置冲突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若能挖掘学生思维中的错误点,寻找学生知识建构的支点,创设能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由认知误点到认知冲突再到建构新知的学习过程。

【案例3】在教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20摄氏度时,把20克食盐溶解于50克的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摄氏度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0克)。很多同学按照旧思路,直接把20克食盐作为溶质的质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溶解度的“四个要素”进行思考:我们算出的结果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铺垫作用。

通过创设试误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碰壁”,引起认知上的冲突,当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自觉解决冲突的任务,从而达到认知新的平衡,这样掌握的知识是牢固的、灵动的。

【案例4】在教学“种子萌发条件”后,有学生提出了阳光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这时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弄清“阳光”到底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我借此疑问,让学生分别以阳光是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阳光植物会死”,有的学生就会针锋相对地说,种子没有叶子,也没有光合作用,所以没有阳光,植物也可以活,同时还说,在电视上看到过从遗址中挖掘出的几千年以前的种子都可以萌发,说明种子埋在土壤是不需要阳光的。双方争论不下,讨论非常激烈。针对这两种不同意见,我引导学生课内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一周以后,再来检验哪些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3.巧用悬念问题

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听众的胃口,引领听众非继续听下去不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案例5】在上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同学们,假如第29届奥运会3小时后就在北京召开了,若有可能,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在2—3小时内到达北京观看开幕式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来,“飞机”!“火车”!这是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我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磁悬浮列车!”也有同学说道。“对!也可以!”我肯定地说:“那么,哪位同学又能说出它的优点呢?”。有一同学马上说:“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千米以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又有同学喊道:“它不仅速度快、还有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许多优点!”我趁机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吗?”这样就自然地引入到了《电磁铁的应用》的教学中来。

4.捕捉生成问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部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包括的问题及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中出现的超出了教师预设的情境采取回避的态度,教师预设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牵制着教师的教学活动,限制了学生的天性及多元思考。因此及时、充分和巧妙地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尊重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要学,才是有效提问之根本。

【案例6】(学生做完杠杆平衡条件的分组实验,贪玩的便转动杠杆,抡得如同圆盘。)

教师(亲切地):好玩吧?(学生有点不好意思。)

教师:没关系!仔细看了吗?转的这么快,象什么?学生1:象车轮。

学生2:象滑轮!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对,看来这杠杆还跟滑轮扯上关系了!

教师:今天实验后留一个问题请大家探究,杠杆真的跟滑轮有关系吗?

【案例7】教学《简单机械---杠杆》一节时,当讲完杠杆的平衡原理时,还没等我发问,一位同学就急忙插嘴说:“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够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力气跟我们差不多,那么他所需的那根硬棒肯定要很长,这根硬棒到底有多长?”我迟疑了一下:倘若停下来讨论势必会影响本节教学任务,如果把学生敷衍一下,告诉他们课后再进行讨论也是可以的,但这可能会伤害学生地积极性。所以当时我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跟学生一道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这一做法马上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共鸣。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漾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很庆幸我当时所做的决定。不就是这“插嘴”的火花引燃了全班同学求知的火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吗?

传统教学以完成知识的传授为终极目标,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偶发事件”等都强调“处理”、“应急”;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课堂中的“意外”、“偶发事件”都是我们教学上宝贵的新生资源。本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本性——“无”出发,为学生创造自由如“率性”、“尽性”的环境和空间,让“玩”变成一种学生顽强的探索和科学的研究,教师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忧愁和焦虑、成功和快乐,让课堂的一次意外成为教学新的 生长点。

5.细节找准问题

俗话说:“问得好不如问得巧。”若想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就要在细节上找准问题,循循善诱,逐级登楼。

【案例8】记得我在讲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发生渗透吸水时,学生无动于衷,懒得思考。到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换了个角度提问:为什么卖菜的人经常给蔬菜洒水?学生则一下来了兴趣。在学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老师同上第一章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位老师在各环节分别设计了思考题:什么是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溶液由哪两部分组成?溶液有什么特征?结果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学生坐着等别人的答案,稍聪明的同学稀里哗啦到书里找答案,找到后马上举手,然后照着书本把概念念了一通。我估计他坐下后仍然分不清什么是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整节课学生思维非常被动。而另一位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后提出这样的问题:(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这样的混合物(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吗?你能举例说明并归纳三者的异同点吗?(2)溶液是什么颜色的?(3)市场上卖的汽油中会不会加水?(4)如何洗去衣服或手上的油污?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联系了生活实际细节,甚至故意设下陷阱,而学生面对这些趣味性很强的问题就主动去查找一些资料,或者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最终陷阱也被他们识破,他们很有成就感。下课后学生还意犹未尽,继续讨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案例9】在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探究中,我先要求学生写出能产生O2 的化学方程式,再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实验室应如何来制取氧气。

(1)一套制气装置应该包含哪些装置?依据什么选发生装置?

(2)怎样来组装你所需要的仪器?组装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你认为制取气体前,需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需要,该怎么去检查呢?

(4)你打算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何导管口要堵一团棉花?

(5)气体常见的收集方法有哪些?依据是什么?

(6)排水集气时为什么刚产生气体时,不能马上收集?

(7)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是先移导管,还是先移酒精灯?为什么?

(8)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通过这样的步步设问,让学生展开讨论后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实验。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技能。

二、问题构建的反思

1.问题要体现指向性

问题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同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针对性,如果问题提得过于笼统,情境没有反应问题的实质,学生会摸不到边际,无从下手,这样只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支点,让探究目标突显出来,实现问题的有效创设。

2.问题要体现适度性

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可能会失去继续探究的兴趣。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的,教学应当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问题要体现时空性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是学生用“是,不是”、“对,不对”就能回答解决的。要留足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自信心会增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问题要体现真实性

创设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具有实际意义,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而不只是虚构的问题,创设的问题要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出发,从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抽取出学习的任务,这样的问题情境更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5.问题要体现新颖性

创设的问题应从学生实际和当代科学成果出发,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可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技术观。

总之,给力问题构建,是提高课堂实效的一大抓手。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还学生主角的地位,努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案例》长春出版社2、《科学课》杂志网上沙龙第11期:漫谈探究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艺术2005年9月

[2]《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字】新课标 平抛运动

2004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至今已经9年,全国不同地区正逐步向新课标靠拢,我区也进入了新课改的进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系列的要求都表明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一线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实施者,本文就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如何进行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进行探讨。

一、教学过程

物理规律教学不单是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观察与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情感。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

1.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可以用小游戏引入新课,分6个步骤向学生展示并发问:(1)沿水平方向发射子弹,让同学观察子弹运动的轨迹。(2)枪管的水平延长线上固定一个模型,枪对准模型,从枪出的子弹能否击中模型?(3)如果模型由电磁铁吸附,子弹飞出的时刻,模型开始下落,从枪出的子弹能否击中模型?(4)继而再改变模型与枪口的水平位置,继续实验。(5)模型做的是什么运动?(6)无论怎么改变枪口与模型之间的水平距离,子弹总能击中模型,说明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既然是必然,那背后必然就隐藏了规律。

进而和同学一起探讨这个必然背后的规律。

2.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

(1)获取运动轨迹。如何研究轨迹是弯曲的运动呢?学生之前只学习过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所以提示学生从这里出发,将研究直线运动的方法用于研究曲线运动,可以先获得物体运动的轨迹,然后分析轨迹的规律,或通过轨迹找出速度的规律、加速度的规律,以期得到这种曲线运动的规律。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而引导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物体的时间和位置。曲线运动如何记录位置呢?同学们可以大胆设想,开动思维,不断尝试。联系现今的科技成果及可视性、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节课将采用频闪照相的技术来获得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2)处理数据,分析运动的规律。按照探究斜面上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方法,我们先建立一个表格,在表格中应该反映小球的运动时间和对应的位置这些信息。从小球被水平抛出时开始计时t=0,每隔0.04s对小球拍照一次,所以小球运动后每个位置依次对应的时间分别为0.04s、0.08s、0.012s、……

提问:我们怎么来表示小球的位置呢?同学们提议建立坐标系,这是我们在数学上常用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问:那怎样选择坐标轴的方向呢?同学们提议分别以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的方向。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吗?

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请同学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1)先观察水平位置坐标x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利用Excel图表法得到水平位置x与时间t的图象。得到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在x方向有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再观察计算竖直位置坐标y与时间t的关系。y随t的增大而增大,好像不是正比关系。做y与t的关系图,得到一条弯曲的线。曲线像一条抛物线。抛物线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做y与t2的关系图,发现这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加速度为9.76(取自教案),即在竖直方向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评价与反思

第12篇

一、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清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不管以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或拘泥于教材的安排,或为了赶进度,往往忽视了这一重要的环节。

针对当堂课所学内容的特点,我总是想方设法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例如,我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电动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并不是按照课本上的安排,先做“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一演示实验,而是打开教室内的电扇开关,让同学们感受到风扇带来的丝丝清凉,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风扇为什么会旋转么?”对于初二的孩子来讲,这当然是一个难题,然后我就接着说:“等学完了“电动机”这一节内容后,同学们就会清楚藏在电风扇里的秘密了。”这句话一说完,我发现同学们的眼里充满了好奇,接下来的各种学习活动,每一位同学都表现得非常主动、专注。

再如,我在进行“磁生电“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先演示“电磁感应”现象,而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小区停过电么?停电后你是怎样获得光明的?”有的同学说点蜡烛,有的同学说用手电筒或应急灯照明,同学们说完后,我说:“老师也有一种办法来对付停电。”接下来,我拿出一只小电扇上拆下来的电动机(电动机上事先装好了摇柄),把它的线圈与一只小灯泡串联起来,然后摇动摇柄,小灯泡亮了起来。同学们都兴奋地叫了起来:“亮了!亮了!”我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怎样发电的吗?”同学们都齐声回答:“想!”然后兴致勃勃地等待着学习新知识、新本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二、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课堂生成,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

例如,在“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与磁有关的现象,思考自己对于“磁现象”还存在哪些疑惑,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开展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分析自己关于“磁现象”的问题有哪些已经解决了,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又如,在“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对于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就试着让学生应用右手定则对课本中“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这四幅图进行自主学习,并引导他们注意线圈中每一条边切割磁感线的情况。通过将近10分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图中线圈每一条边中感应电流的情况进行了正确分析,从而判断出整个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教师充分了解了学情,精心预设了教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旁逸斜出。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我们应该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而非静止、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课堂上,当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时,学生会突然出现这样或那样意外的情况,面对这些意外,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例如,在进行“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按照我的要求用小钢钉代替小铁钉完成课本中有关“磁化”的实验时,发现在将磁体靠近小钢钉之前,小钢钉就把铁屑吸引了起来,这与我事先预设的此时小钢钉不会吸引铁屑的现象刚好相反,如果我此时简单地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模糊的处理,不予重视,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于是,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告诉这位同学用的小钢钉是几天前已经磁化过了的,正是由于钢这种材料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磁性,所以今天它仍然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屑。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情况是教师意料不到的。而目前,教师对课堂的意外情况,有的是熟视无睹,缺少敏锐的反应策略;有的则一概封杀,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而意外如娇嫩的花朵,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意外是飞逝的流星,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在面对意外时,我们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流程,积极地面对意外,在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课堂中突发性的生成问题进行机智而又科学地处理,并利用这一课堂生成问题进行教学,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做到“以学定教”。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现有教材,适时进行拓展提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这一演示实验中,教材中只安排了“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这一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运动,且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这一结论。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是否一定会受到力的作用呢?对于这一情况,学生并不清楚。为了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也为了给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我安排了一个拓展实验:将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放置,观察通电导体是否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了: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为零,即没有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在接下来进行的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的演示实验后,我又穿插补充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线圈转动)发生改变,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即磁场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通电线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刚开始线圈就处于平衡位置,通电后将不会发生转动。

又如,在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一节关于“磁化”的教学中,教材中只安排了“铁棒的磁化”这一实验,学生完成这一实验后,我又增加了一个“钢棒的磁化”实验,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学生不仅对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不同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学习电磁铁时,理解铁芯必须用软铁做而不能用钢做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后,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刚学过的电动机知识很容易混淆,我就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对比,并思考如何将一台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然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台小电动机、一个小手柄、若干导线和一只小灯泡,让他们根据自己讨论的方来案将这台小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当同学们看到自己改装的“发电机”让小灯泡发出光亮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