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执法业务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会议指出:前期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从2015年年初以来根据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4〕101号)部署安排,我委共承担《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专题报告,共计33个规划及专题报告。工作涉及内容多,任务量大。省农委党组对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吉农办计〔2014〕4号),先后召开了2次党组会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以《率先规划》、《“十三五”总体规划》为牵头拿总的工作推进机制。李国强主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各个分管领导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各处室、单位积极谋划、科学研究,按步骤要求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率先规划》已得到省委、省政府印发施行,朝鲁书记批示:此规划报告全面性、系统性、操作性较强,同时也得到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得充分肯定。《吉林省农业可持续规划》已完成了全部起草、征求意见、论证等工作,已通过省政府审核,近期将以八个厅局联文的形式印发。《“十三五”总体规划》已完成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其它专项规划、专题报告都形成初稿。
会议要求:扎实做好下一个阶段的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启动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今年上半年所有规划都要完成审核印发。目前已进入四月,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3月17日公开。《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将于近期。国家和省里“十三五”发展的思路目标、重大战略、重点任务等都已明确,一方面为修改完善各个专项规划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另一方面也标志着要抓紧推进各个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及审核等规划编制收尾工作。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抓紧推进《规划》的修改完善。各个专项规划、专题报告大都是去年年底前形成的,使用的数据往往都是2014年的,国家和省里新精神、新部署都没有很好融入。这次修改必须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凡是总结分析使用数据必须使用2015年统计公报数据,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必须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要求相符,准确把握国家和省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总体安排,做到方向清晰,思路科学,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做好《规划》的各方面意见征求工作。我委制定的各个专项规划、专题报告是《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子规划,是一个有机联系统一规划体系,也是全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规划》间是相互衔接、相互支撑,也就是说我编制的各个《规划》间不能“打仗”,并且与各省直相关部门制定的专业规划也不能“打仗”。特别是数据使用上、目标设定上、任务提法上往往出现相互矛盾的问题。为此,各个规划、报告修改完善后,必须扎实做好意见征求工作。要在委内各个处室、单位间,也要在业务相关省直部门间做好意见征求,比如,农业科技规划就应委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求省科技厅、省科协、省人社厅、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再如,园艺特产业规划就应在委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求省林业厅、省畜牧业局、省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对于各方面意见综合吸收,并做好调整完善。
(三)做好《规划》的论证审核工作。在做好规划编制修改、征求意见的同时,各个处室、单位要积极开展专家论证工作。可以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去电去函咨询等方式,发挥“外脑”的智力支持作用,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在此基础上,报请委里各个分管主任审核把关。比如园艺特产业等《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提出20项重点任务,都应提交委党组会进行审核。
会议强调:为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编制任务,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必须高度重视。编筐窝篓重在收口。目前已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农业生产、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任务都全面展开,各个处室、单位的工作很忙。但这绝不是不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的理由。大家要统筹兼顾,两手抓,做到相互促进。要指派专人负责,留出工作时间。
(二)确保时间要求。到6月时间不到2个月时间,时间是很紧。鉴于省里“十三五”规划还没有印发,还需等待省里一些统计数据材料等,以及修改任务较重等,请各处室、单位按照以下大体时间掌握。要于4月20日前形成修改稿,5月1日前完成征求意见,在5月15日前完成相关审核形成送审稿报委发展计划处。
关键字:物流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
一、前言
目前,广西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北部湾打造成“承东、启西、联南”最为便捷的出海通道。中职物流教育作为培养物流生产管理第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承担着为社会物流行业输送不同岗位技能人才的重任。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意义
虽然目前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一直在不断的积极探索和改革,但始终存在工学不能较好结合、学生职业技能不能得到较好训练的现象,未能形成一个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物流专业课程的建设、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中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通过企业调研,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工学的结合。同时,课程的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思路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认为,课程设计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这就意味着教学环节必须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职业环境相吻合,涉及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学生实践参与度的提高。专业教育可以通过创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从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到现场管理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思路
1、课程内容设计。物流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物流的职业岗位内涵也非常丰富。但是目前物流专业课程内容理论多而实践少,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物流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方法设计。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每一种方法应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融“教、学、做”于一体,集理论、实训操作于一体,完成项目任务。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课堂的能够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3、教学活动组织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活动组织由易而难,结合物流教学工厂和实训场所,配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场地,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再现企业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具体做法
1、通过企业调研,归纳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物流专业建设的需要,我校通过对广西物资贸易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广西桂华物流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调研,了解这些物流企业的公司概况、组织机构、业务范围、作业流程、岗位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
2、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物流所对应的职业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形成了物流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体现企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融合,也是进一步设计课程内容的基础。
3、确定学习内容。以物流企业中仓储和配送作为基础工作任务,根据工作流程设计商品入库、在库、出库以及配送作业的操作环节,实现了职业能力向课程内容的转换。这些课程的内容遵循了职业成长与认知的规律,来自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体现了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更有针对性。
4、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在教学中,将每一个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5、形成精品课程。从满足物流领域岗位需求出发,物流品牌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特点设计,打破过去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构建精品课程的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集图形、文字、视频、音频、网络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服务与共享。
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物流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创新
(一)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课程开发从企业调研入手,基于物流活动的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物流各学习领域内容和相应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在内容安排上都体现了企业完整工作过程,进一步通过单元教案设计、工作任务书设计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使学生所学与物流企业岗位需求对接。
(二)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
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采取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情境和实训情境中,掌握物流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核手段也呈现出灵活性和多元性,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教学工厂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报告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能力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工学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的教学情境中,以真实企业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成为企业活动的再现,寓教学于实际场景中,融合教学工厂,校内校外实训室,通过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操作,及时总结和升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物流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众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职业岗位难以对应,毕业生到企业后难以实现“零过渡”。而反思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型知识结构设计和构建的,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混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结果使本科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导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社会实际脱节。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专业课程重新开发已迫在眉睫。
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新的模式,是通过企业调研,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有助于知识、能力的对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实现毕业生就业“零过渡”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与原则
(一)开发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则是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以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自我调节的行为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模式,可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开发原则
1.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提高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地方经济密切联系,符合行业市场就业需求,通过开设有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要求做到课程体系内部协调一致,避免课程之间作用和内容的重复。具体而言.应确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次作用,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统筹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协调发展。
3.特色化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专门方向的物流人才。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实践
我校自2008年起,推行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2009年起,在各专业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效果。所谓物流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即一个大型的典型物流企业,在其生产运作实践过程中,其所属的各个构成子模块、各个工作岗位(群)所需完成的日常典型性工作任务。物流专业“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流程体系包括了物流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五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1.深入企业调研,确定物流岗位群,熟悉各类物流企业的工作过程、岗位及其职责、管理制度、企业对物流人才要求,为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打下基础。然后以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归纳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进一步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做准备。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广东省物流人才需求较多的岗位如图2所示。该环节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关键。
图2 物流岗位群调查
2.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对物流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物流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确定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专业教师与邀请的物流企业的领导和部门主管一起座谈,采用头脑风暴法将物流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然后确定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将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并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3.行动领域归纳。根据物流专业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4.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识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为领域,转换成课程,并进行课程设置。根据物流专业的岗位(群)能力以及技能要求,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分析与设计,分析和归纳关键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即按照知识技能的关联度,将知识技能聚类,形成“能力――课程”对应关系图,按照从易到难和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排列课程内容的顺序。如图3所示。
5.进行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学习情境是以某一项目、产品、服务、功能等为载体,真实反映物流活动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单元,学习情境规划是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的过程,是将课程内容以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具体落实的过程。比如:我们将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课程设计了普通货物仓储作业、冷藏货物仓储作业、危险品仓储作业、集装箱仓储作业、仓储型配送、流通型配送、加工型配送、综合型配送八个学习情境。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而难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将每个学习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操作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课后项目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如图4所示。
图4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开发以企业调研为基础,课程的结构、内容、组织方法、考核评价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而重构,通过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不同情境下企业完整工作过程,有利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浩.基于职业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J].科技资讯,2009(2).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3]阎子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4]杨丽.基于工作边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当代经济,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