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管理实习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管理
现在,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图书资料的自动化管理,其信息的承载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运用声音、表格、图像等呈现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使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提高图书管理的效果,从而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灵活与多元化。
一、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意义
图书资料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能够让人们通过查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展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理论知识,因此,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的管理能够对资料起到收藏和保护的作用,如果纸质媒体图书资料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就会造成资料遗失的问题,因此,要实现高效的图书资料管理,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同时要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使资料实现完整的保存,而且现在网络技术拥有强大的搜索引擎,方便了用户查找信息,使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有序,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图书资料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在占用较小空间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
二、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发展
网络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用是在20世纪初,最初是在欧洲国家实现的,我国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实行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能够改变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式,使图书资料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更加具有灵活性特点,但是,我国现在还处于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初步阶段,在进行图书管理的时候还要借助传统的人工方法,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使用,在技术方面还是需要探索,但是,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必然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实现了图书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而且能够节省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优点
(一)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管理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料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进行管理,能够管理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找到很多网络上的资料,使资料更加得丰富。
(二)信息化背景下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能够管理能够促进对资源的整合
在对纸质媒体图书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时,需要对索引进行逐一的查找,在无形中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在查找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比较多,容易发生遗漏,造成图书资料查找效率不高的问题,但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网络的索引,其实现了自动化的查找,用户输入自己所要查找的内容,就可以检索出所需要的内容,十分方便,而且不会任何的差错,使查找资料的有效性提高。在信息化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中,在网络的支持下,资料都实现了共享,用户只要是需要资料,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查找资料。
四、借力网络技术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方法
(一)不断完善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在进行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但是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借助人力,在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中,人仍然是实现管理的关键元素,因此,在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中,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让他们具有扎实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计算机知识,能够对网络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图书资料管理上的缺陷。
(二)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管理的观念
在信息化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与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别,信息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设备和网络,实现自动化的管理,通过强大的数据库实现图书资料的整合,因此,图书管理员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由传统的思维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从而能够使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加符合要求。
(三)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信息化的技术,因此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的管理理念,那么,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就不能实现,所以,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中,一定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更新服务器,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四)实现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培养信息化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对交换机、计算机、路由器等器材能够充分地使用,并了解这些器材的工作原理,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这些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不利于图书资料的管理,因此,还要提高信息化人才的设备维护能力,确保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能够健康运行。
结语:
现在,我国的图书体系越来越庞大,图书的类别也越来越多,这给纸质媒体的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借助传统的管理方法,更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管理。在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人们可以直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节省时间,而且不会造成遗漏,因此,在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完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玉君.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如何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J]. 新疆新闻出版,2014,06:72-73.
[2]王潇潇. 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5,03:52.
[3]胡斌. 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119-120+122.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开发与应用
[DOI]10.13939/ki.zgsc.2015.11.147
高等院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系统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抓手和根本出发点。传统以学科体系为着眼点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学生所学知识不少,但是缺乏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进而无法顺畅地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实际当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改革,选取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作为前期试点进行课程开发,重在理清课程开发的思路和目标、课程开发的实现方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成果应用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的改革进行阐述。
1 课程开发的思路和目标
1.1 课程开发的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讲授,其要点和精髓在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非学科架构的系统化。《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授课的一般讲授顺序是: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子网划分、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子网掩码)、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无类域间路由)和以太网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路由器相关知识,包括不同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配制方法、访问控制列表、NAT\PAT技术等;第三部分交换机相关知识,包括交换原理、STP以及VLAN技术等;第四部分广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相关知识及配制方法;第五部分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网际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等。针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打破以往知识点的讲授顺序,将知识结构进行重构,依托实验教学环境,以实际应用中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实施任务的过程和步骤为载体,构建工程项目任务。
1.2 课程开发的目标
(1)构建以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环境。教学软环境的构建包括:编写教学大纲、教材、案例汇编等;教学硬件环境的构建包括:模拟真实环境的场景设计、实验环境的搭建等。
(2)构建以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探索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2 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与教学方法
2.1 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
以网络工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为依托构建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平台。硬件平台:该实验室有三层交换机12台、二层交换机12台、路由器12台、防火墙6台、无线AP6台、CVM虚拟机3台(可同时模拟48台PC),上述硬件设备可同时供6组48名学生进行开放式网络实验;软件平台:该实验室共有Dell品牌的PC48台,根据需要装有packet tracer、GNS3、HW-Routesim3等模拟环境,可支持工程类复杂网络拓扑的搭建与设备配置。
2.2 课程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定“某大型会议中心网络接入”、“某大型企业内部网络接入”、“某大型三甲医院内部网络接入”、“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某智能小区内部网络接入”、“某连锁快捷酒店内部网络接入”、“某大型银行网络接入”、“某大型购物中心网络接入”、“宽带城域网汇聚层与接入层的规划”以及“某大型综合图书馆网络接入”10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上述项目进行选择,依托网络工程与网络安全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应用到上述项目中。下面以“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为例,说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
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
(1)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如图所示。内容包括:1)从模块化和层次化两方面来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可解决网络扩展性及网络间冲突的问题;层次化设计将网络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架构。2)IP地址的规划应与网络拓扑结构相适应,既要有效利用地址空间,又要体现出网络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层次性,便于网络中的路由汇聚,减少路由表的长度,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地址的可管理性。
(2)网络设备的选型。根据实际需要,查阅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得多的品牌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以及无线接入等网络设备的技术参数并进行比较。
(3)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接入层交换机直接与用户节点相连接,是各个网络模块接入汇聚层的重要设备,主要通过VLAN技术划分子网,进而隔离各模块之间的广播流。
(4)隔离网段间的互联互通。配置三层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连通。
(5)路由器的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实现多区域多网络之间的连通。
(6)网络安全配置。主要涉及交换机、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的安全配置,例如交换机的端口绑定、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的过滤规则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等。
(7)其他技术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无线网络技术等。
通过对上述“某综合性大学校园网规划”项目的分析,将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任务式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
3 结 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载体。《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课程结构,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以模拟组建真实网络为工作过程,以前后具有逻辑关系的递进式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灯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式课程开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关键词:顶岗实习 网络教学平台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实践技能,仅仅凭显性知识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来实现。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顶岗实习这门课程又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场地不在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处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使得这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按质按量的完成,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有关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在制度管理的大框架内。
一、顶岗实习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管理主要是制度管理模式。全国每所高职院校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的整体性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书、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制度等。这种管理模式在制度上是完善的,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根据调研,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工作难度大
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信息传递困难,同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实习单位,管理主要由实习单位负责,学校基本上处于遥控管理状态,这样,往往会出现学校与实习单位脱节现象。例如顶岗实习工作单位变更申请,学生往往是先斩后奏,给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再如实习过程中,需要传递学生的信息和文档,由于受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和文档渠道的限制,传递非常麻烦。尤其是部分学生责任心不强,教师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学生容易养成懒惰、依赖的职业工作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发了专门的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二)重视程度不够高
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还是倾向于将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任务,而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学生找到了工作,不需要什么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企业、实习情况及实习效果不闻不问,很少到顶岗实习企业进行现场指导。
(三)考核标准不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内容分为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报告等几个方面。程序是首先学生自我评价,然后学校指导教师参考企业指导人员的意见综合打分。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合理,考虑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但实际上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沟通很少甚至不沟通,导致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
二、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专门的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17个专业均建立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具体功能如下:
(一)总体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平台查看消息、新闻,提交月结,提交更换实习单位申请等资料;可以给教师、同学发信息、在线交流等;指导教师可以查看信息、新闻,监控学生实习情况,批阅月结,发送或者回复学生信息、申请;网络课程管理者可以信息、新闻、管理本班学生的实习、就业资料,监控学生实习情况。
(二)模块功能
1、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提交平台
要求学生在到达顶岗实习单位后,要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本专业实习指导书要求,在一周内完成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学校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至少包括各阶段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应该形成的工作效果。教师在一周内必须与学生沟通交流,完善工作计划,形成切实可行工作计划,作为学生实习结束后考核的依据。
2、月结提交平台
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与记录,要求学生每一个月上交一份月结,月结至少包括学生的实习地点、单位与岗位,实习内容,工作经验总结,是否达到实习计划预期目标,下一月的工作计划。
3、实习单位更换申请平台
学生调换实习单位的审批程序,学生在向实习单位提交辞职申请前,需先向学校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向实习单位提出辞职申请。严禁“先斩后奏”,对于不履行手续的学生予以通报处理,通过网络课程使每一个学生明白制度的严肃性。
4、教师与学生交流平台
包括及时通知、公告、自由意见的论坛和方便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的平台。要求教师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5、顶岗实习考核平台
方便校外指导教师查看学生实结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客观性,杜绝学生抄袭,真正参与到学生考核当中,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中校内外指导教师评价考核互相脱节的弊端。
三、顶岗实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管理方便有效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交流方便及时,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工作状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准确掌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单位,杜绝私自更换实习单位的情况。
(二)总结报告客观真实
学生将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经验体会等整理成一份技术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必须与实习月结的内容相一致,使得学生必须认真总结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体会,从而避免传统顶岗实习考核中月结与总结报告同时上交,造假抄袭严重的现象。
(三)生产实践密切结合
学校教师通过批阅月结以及实习报告能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素材。
虽然我们开发了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他也有自身的缺点。因此我们还要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工作,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等。同时,教师要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巡回检查,与企业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中不足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峰,张岸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04).
[2]罗金梅,罗恩华.高等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
[3]彭汉庆.高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教学化的若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