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信息技术创新范文

金融信息技术创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金融信息技术创新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金融服务 创新

发展农村经济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农村金融服务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信息技术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农村金融具有交易频次低、设立网点成本高的特点。金融机构大多不愿在农村拓展金融服务,这就导致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有的乡镇,甚至不存在金融服务,这导致农户无法获得基础性金融服务,如储蓄、贷款等,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创新现行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广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是一项重要工作。

信息通信技术是当前先进技术的典型代表,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必须发展信息通信技术。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打破传统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前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边界的推动力量和关键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上的重要性愈发彰显,其不但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并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一)健全农村支付体系,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由于农村金融交易频次低,在健全农村支付体系方面应加强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推广应用,以满足农村支付结算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农村网点设立成本高,较为分散,应加快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工程建设,将农村金融业务进行集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约化。金融机构要在传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研发,建立电子银行体系,如网上银行、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要积极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高度重视移动银行服务。

(二)完善农村金融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普及的基础上产生的,其通过现代网络,可以实现地理位置不同的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而且还支持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由于农村金融网点遍布城乡,地域分布较为广泛,迫切需要进行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其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分散性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办公自动化建设能够把金融机构的各个部门通过互联网联在以期,这样就能够全力提高金融机构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服务能力。

(三)落实“314”,强化银行卡联网工作的进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相关工作的精神指示,以“联网通用,联合发展”为关键性目标而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在当今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金融服务必须进行科学、高效、有序的创新,以此为主要目标深入落实“314”精神,争取在年末完成关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一系列工作,这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此项工作的规划和部署顺利完成规定数量范围内的相关联网合作工作,而不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推进联网工作的实施,注重交易成功功率和金融网络服务质量的运行;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跨行服务工作,使得农村各个不同银行之间的跨行业务更为快速、便捷,实现农村不同银行间的银行卡通用;此外,还要在农村金融领域和范围内普及“银联”标识,使得农村金融行业的经营者、使用者都能够认识并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迅速有效的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

为了达到理想的金融服务目标,银行卡卡收集环境必须予以进一步改善,以此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不断进步。另外,要增强与相关税务机关的合作,顺利实现“银税共享POS系统”的管理、建设,更要主动积极地向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税收建议,运用以上途径来实现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离不开银行ic卡试点工作的实施和推动,要深入研究相关工作的贯彻实施。我们必须明白在当今时代的条件下,ic业务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包含其中的业务范畴有密钥管理、相关技术标准以及业务规范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开展相关工作的运作和实施,人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需要利用ic卡和电子钱包等来满足正常的需求,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也极为需要抓紧时间实施该项工作,积极推广此项工作,落实示范性工作。

三、结语

在互联网化大趋势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关键就是扩大金融服务的供给边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国内外;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12/tp.2016.04.114

一、引言

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技术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直接推动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能否有效的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关键在于金融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金融与技术的结合程度。技术与金融的相互融合既是技术与金融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各自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将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总结各国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考察我国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对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研究提供必要信息和理论基础。

二、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

在国外,很早以前就要专家从事对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银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

(一)银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技术创新的概念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年,熊彼特出版了他的名著——《经济发展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并以此在经济学界奠定了地位。他创造性的定义了创新的概念: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组合。熊彼特在书中论证了货币、信贷及利息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创新的影响,着重强调了三项内容,包括金融资本对创新的作用,信贷资本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前提,企业家功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银行的信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能够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提供必需的购买力,这种购买力是源于银行的信用创造,而不是传统的观点认为的来源于银行吸收的储蓄,真实票据的贴现以及抵押。他认为,功能齐全的银行,能够辨别并资助那些最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并辅助其完成创新活动,这种信贷提供给在循环流转中运行的而企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索洛(R.M.Solow)等人修正和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而建立了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相互关系的模型,在该模型中,“资本”概念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是“金融”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及结合机制。遗憾的是,这些模型没有能够深入研究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希克斯(Hicks)深入研究了金融市场效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他认为,促使产业革命发生的首要的条件并不是技术,而是投资,投资使得这些技术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广泛实施,只有合适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这种投资。这种投资具有大规模、连续和长期的特征,促使了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史密斯(Smith)使用世代交叠模型来证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能够直接影响技术的选择,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金融市场成本高,则经济只会选择发展期较短的技术。当交易市场的效率提高到某一水平,市场才可能倾向于选择发展期较长的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功能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方面。Saint-Paul(1992)在对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金融市场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为经济主体从事生产率水平和风险水平较高的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来实现的。Hellwig(1991)和Rajan(1992)的研究认为,银行在信息处理与揭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当银行与创新主体进行交往时,能够获得其它渠道难以获得的大量信息,从而产生利用信息获得信息租金的动力,结果造成企业开展高利润经营项目的动力被银行的市场力量削弱,也就阻碍了创新。Weinstein和Yafeh(1998)的研究表明,当银行遵循稳健的经营原则时,银行作为债权人,其信贷投资通常表现为内在的回避和厌恶风险的本性,因此,哪些创新程度大、预期经济效益高、风险大的创新项目难以获得信贷支持,如果以银行来主导金融体系,则不利于创新。Stulz(2000)认为,如果银行能够对创新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就能够根据创新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其资金需求情况,合理高效的为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因此,银行基于有效监控,能够为分阶段融资的创新活动提供合理高效的外部融资。不变生产函数是以“银行VS证券市场”角度进行研究的假设或理论起点,这样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忽视金融对技术创新的特殊作用。例如金融对技术创新实施的信息收集功能和管理功能,金融对技术创新本身的促进功能等。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促进功能的内在机理,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较为充分的论证,建立了得到公认的理论体系,但关于金融安排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充分,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此作为出发点,有其必要性和价值。

(二)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逐渐兴起。在理论研究方面,通常的研究结果认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风险投资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发展。Hall(2002)认为,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只有较好的解决了技术创新融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才能呈现出远高于其它资本市场工具的促进作用。Kaplan和Stomberg(2003)的研究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融资,既能够满足初创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还可以通过参与科技企业董事会、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对公司行为进行监管、对核心管理层进行评价考核及雇佣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其快速成长。Casamatta(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好于没有得到风险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能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风险资本获得与否是企业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研究基本一致,即风险投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Paul(1995)对随机抽取的794家风险企业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倾向于对早期和高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是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的阶段,当投资集中度减小是,投资监控频率加大,风险投资者会定期收集并管理、分析信息,对于几乎不可能上市的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者将保留追加投资的选择权。Kortum和Lerner(1998)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传统企业的R&D投资要高得多,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实质性的。Kortum和Lerner(2000)选择了美国20个制造行业,研究了1965~1992年间这些行业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个专利生产函数模型,用于衡量R&D费用、创新程度和风险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经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资本对专利量的促进作用相当于传统R&D投资的3.1倍;使用本模型的研究还发现,在1982年~1992年的10年间,风险资本与8%的美国工业创新有关,而1992年~1998年,在风险资本快速发展期间,风险资本与美国14%的技术创新有关。

三、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体系通常包含两个部分,即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体系,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两个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也有明显区别。

(一)金融体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李松涛(2002)的研究表明,直接融资是技术领先者首先考虑的金融支持模式,银行信贷则是技术追赶者倾向的融资支持模式,也就是说,技术领先者主要选择直接融资而技术追赶者首先考虑间接融资。孙伍琴(2004)从金融功能出发,提出:商业银行不适合为高收益、高风险的高科技产业融资,因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部化,存款人的不同观点无法在信息处理上反映出来;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部分风险,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使得不同的投资者能够表达不同的意见,因而能够更好的支持技术创新。李悦(2008)的研究认为,在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和处于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产业融资方面,金融市场具有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从而在技术创新的长期阶段具有显著优势,商业银行则在成熟产业的技术推广方面效率更高。

(二)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邓乐平和孙从海(2001)的研究认为,活跃的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和高速发展。辜胜阻等(2007)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如果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其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因为创新具有层次性,阶段性,企业具有不同的规模和不同的生命周期。

(三)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风险投资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风险投资开展较晚,我国相关研究起步也较晚,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葛宝山、卢艳秋(1998)对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进行了宏观机制分析,认为高技术风险投资的内部动力来自于高回报,外部动力来自于扶持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作者提出,对于风险投资涉足的领域,需要进行适当的限制,政府应当限制风险资本投资于有关的高技术领域,并且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吕炜(2002)探讨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微观层面的关系,他认为预约资本化机制是风险投资构建的一个特殊的产权认定机制,有限合伙制是其典型形式,以市场化方式将技术、管理等资本化,然后给创业体安排一个适当的股权结构,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潜在市场价值,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创新的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龙勇和常青(2008)研究认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创新幅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王玉荣和李军(2009)使用回归分析法,选择了我国在2007年拥有风险投资股东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资本的投入强度与风险投资股东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政策性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

政策性金融支持是促进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国内对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开发性金融支持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金融体系方面。李志辉和李萌(2007)认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建立开发性金融支持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边界、降低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度、使中小企业获得潜在的外部利润。黄刚、蔡幸(2006)的研究认为,以为高技术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核心,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投资体系,包括风险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证券市场等内容,才能够较好的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王华(2007)的研究认为,建立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弥补中小企业融资缺口,既能体现政府适当干预经济的目的,又能降低政府行为对市场效率的破坏力。

结语

西方国家对金融支持体系及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较早,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成功指导实践,值得借鉴和推广。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能够学习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结合本国国情进行了研究,但各研究领域仍需继续深化,尤其是要紧密结合本土企业发展特点及金融环境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经济发展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StulzR.,WilliamsonR.Culture,Openness,andFinance.JournalofFinancialEeonomies,2003,70(03):313-349.

[2]孙伍琴.论不同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4(02):182-185.

[3]李悦.产业技术进步与金融的市场化趋势: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35-40.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金融支持 创新

中小企业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决策迅速、反应灵敏,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重要源泉。同时,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动力。而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能力差,科技投入不足,无法突破资本稀缺的瓶颈。在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中,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本高度融合,没有有效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创新理论综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这个概念。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内)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创新理论目前已经形成两大主要分支:一是创新与技术经济的结合,形成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创新与产权制度的结合,形成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此后理论界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是上述两大理论流派从宏观向微观、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的延伸,是对中小企业进行逐步深入研究的展开。

事实上,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资金不足就是其一,而金融支持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目前国外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贷政策和风险投资研究两个方面。对于信贷资金,虽然中小企业也向大企业一样以银行信贷为主,但是与大企业相比,很难获得信贷资金,从而影响技术创新。对于风险投资,一些学者认为鼓励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一项重要金融政策。另外,比较金融理论也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研究。该理论从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融资模式的比较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国别金融制度差异。

近年,中国学者也对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金融支持问题作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国外理论和成功经验的介绍和比较研究。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目前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等三大主要途径而获得。

1、风险投资

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开始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的实践探索。1999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表明了政府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心。此后,各种风险投资机构争先建立,风险投资金额不断增加。2007年风险投资金额达到398.04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加177.2%,创历史新高。但是,我国风险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在风险资本总量、来源渠道、产权自由交易制度、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和风险资本退出渠道等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1999年5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无偿资助、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鼓励并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创新,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能大量吸纳就业的科技创新型产业项目,用于扶持和促进各种所有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基金首期额度为10亿元,于该年6月份启动。但是,创新基金存在支持覆盖面低,支持对象多元化程度低的问题,而且,基金大多投向了资助项目(企业)的扩张期和成长期,种子期融资水平不足。

3、商业银行、信用社、民营银行

目前,我国的城乡信用社、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都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支持对象,尤其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更是乡镇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此外,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各个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均建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中小企业信贷部,配备必要的人员,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但是,银行信贷支持严重不足,尤其是作为发放贷款的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科技创新的支持还很有限。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政府运用互保、联保、贷款保险和多渠道筹资建立贷款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抵押、担保难的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初步建立,为促进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融资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不仅总体上实力过小,且在结构、经营和功能上存在较为突出的缺陷,比如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等,严重制约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2009年上半年,中国新增贷款余额达到7.37万亿元,但对中小企业贷款仅占8.5%。据统计,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全国贷款余额中的比重,已经从1996年11月的7.5%下降至2008年11月的3.8%;目前,有80%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行融资进行开办和扩张。可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比较低效。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创新的路径

1、风险投资创新

完善风险投资基金,要将政府原来的各类科技基金作为政府引导早期投资基金,开辟多样化资金来源渠道,扩大风险资本规模,并由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人士投资、管理,通过杠杆效应放大资金量。

一是开辟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要强化政府风险基金的导向作用,实行宽松的准入政策,吸引大型企业集团、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等进入风险投资业。继而允许一般企业法人和个人参与基金发起甚至基金管理,逐步发展到以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类型投资基金等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出资为主阶段。另外,也可引进国际资本开展风险业务,对于符合条件的风险投资机构,享受国内风险投资企业同等税收待遇。

二是实行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扩大风险资本规模。1969年,美国政府将资本收益税率从29%增加到49.5%,此后风险投资规模由1.71亿美元降到1975年的1000万美元。当美国政府在1978年将资本收益税率从49.5%降至28%时,其风险投资规模迅速增至5.7亿美元。可见,资本收益税率与风险投资规模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因此,要通过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风险投资环境,对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扩大风险资本规模。

2、金融机构创新

以四大国有银行和股市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存在“规模歧视”“所有制歧视”,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十分困难。因此,组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门金融机构,是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为了发挥中小企业的活力,综合实施了各种相应措施,其中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公会中央金库利用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具体而言,专门化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实力可与中小企业相当,或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专门从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此种银行的资产管理方式相对便捷、效率更高,对贷款质量的跟踪监控力度也明显强于大型商业银行。另外,也可通过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的整合,加快对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造,使其成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3、担保体系创新

首先,尽快推出信用担保业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较多,所以不排除某些部门利用职权或职务、制度上的漏洞,也影响到了专业担保人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我国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尽快推出信用担保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担保行业发展,切实保障专业担保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在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总体思路是:以由政府出面成立的永久性的信用担保公司为主体,以商业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为辅助,构建中央一级,省(市、区)一级,地级市一级的三级担保体系。

另外,建立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互动机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较多具有短视性而不愿为潜在成长性好但经营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实质就是控制和分散信用风险,要有效实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建立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互动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4、资本市场创新

只有完善和成熟的金融市场,才能为科技进步提供现实有效的资金融通。2004年5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了中小企业板块;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可见,我国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目前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不够,在资本市场上直接面向社会筹措的技术创新资金对于整个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国家应尽快完善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相关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二板市场”健康发展。此外,我国还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到香港、美国NASDAQ股票市场等境外创业板上市,在获得资金的同时,扩大企业的影响。

5、政府优惠政策创新

一是中央银行在再贷款方面向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予以倾斜,增强它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能力。二是国家以补贴的方式促使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利率,使中小企业可以适当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向金融机构贷款。三是改进现有的利率制度和贷款制度,建立风险与利益相对称的信贷机制,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四是提高国有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目前小型企业信贷部的贷款份额应占到各银行贷款总额的1/3以上,确保中小企业有充分的融资来源。五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实行股份制的中小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融资。

【参考文献】

[1] 毕克新、郭文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中外比较[J].商业研究,2005(21).

[2] 杨爱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金融支持[J].国外建材科技,2004(1).

第4篇

2011年7月,甘肃科技金融推介会在兰州成功举办,会议主题就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发展”。2012年6月,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申报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及应用示范”获得科技部批准并获得专项经费支持,是甘肃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又一举措。2013年10月,甘肃省科技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设立,甘肃省科技厅与兰州银行战略合作签约同时举行,意味着这个西部省份释放出明显的科技体制改革信号。上述措施旨在通过建立银政企融合平台,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方式和手段,健全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支撑条件、服务平台、中介组织,从而促进甘肃科技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那么,就甘肃省而言,科技金融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关联性呢?本文利用邓氏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及邓氏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关联是指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关联,或系统因子间、因子对主行为之间的不确定关联。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因素的数据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越接近,他们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

灰色关联度是用来描述系统因素间关系紧密度的量。常见的关联度模型包括邓氏关联度、B型关联度、T型关联度、广义关联度、灰色斜率关联度、C型关联度、灰色欧几里德关联度。其中,邓氏关联度是灰色系统最早提出的计算灰色关联度的模型。其计算步骤包括以下几步:

(一)确定分析的矩阵序列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需要首先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一般参考序列可用y0表示,比较序列可用x1,x2,x3,…,xi表示。这样i+1个序列构成一个分析的矩阵序列:(y0,x1,x2,x3,…,xi)。

(二)对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原始数据序列量纲和数量级往往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初值化变换、均值化变换、极小化变换、极大化变换、极差变换、归一化变换、标准化变换等。

初值化变换的无量纲化公式x,i =

,i=1,2,…,n;k=1,2,…,m。

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序列矩阵变为:(y‘0,x’1,x‘2,…,x’i)。

(三)求绝对差值序列

根据0i= 计算参考序列与其余各比较序列的绝对差值,形成绝对差值矩阵:(01,02,…,0n) 。

(四)计算关联系数

ξ0i(k)=

其中,ρ为分辨系数,在[0,1]内取值,一般取0.5。

(五)计算关联度

γ0i=

二、甘肃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邓氏关联度测算及其分析

下文按照上述邓氏关联度计算步骤,结合甘肃近年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衡量数据测算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一)邓氏关联度的测算

1.数据序列选择

在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两个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中,我们选择科技成果年登记数(单位:项)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并令其作为参考序列y0;选择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R&D经费支出中政府投入资金、R&D经费支出中除政府投入之外(包括金融机构的科技信贷、企业自有资金等)的资金、技术市场成交总额作为衡量科技金融投入和发展的衡量指标(单位均为:万元),并依此作为比较数列x1,x2,x3,x4。考虑到科技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假设滞后期为1年,则科技创新成果数据选择期确定为2010-2012年,金融投入与发展数据选择期确定为2009-2011年。数据全部来源于甘肃省科技厅网站。

参考序列:

年份 2010 2011 2012

参考序列Y0 1065 1108 1233

比较序列:

年份 2009 2010 2011

比较序列X1 372612.4 415886.3 485260.7

比较序列X2 141603.2 161542.9 171498.4

比较序列X3 231009.2 254343.4 313762.3

比较序列X4 356286.93 430845.03 526385.94

2.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序列(选择初值化处理方法)

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参考序列:

年份 2010 2011 2012

参考序列Y '0 1 1.040376 1.157746

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比较序列:

年份 2009 2010 2011

比较序列X '1 1 1.116137 1.30232

比较序列X '2 1 1.140814 1.21112

比较序列X '3 1 1.10101 1.10101

比较序列X '4 1 1.20926 1.47742

3.差序列

01 0 0.07576 0.14457

02 0 0.10044 0.05337

03 0 0.06063 0.056736

04 0 0.16888 0.31967

4.关联系数

ξ01 1 0.527091 0.3687175

ξ02 1 0.456729 0.6127277

ξ03 1 0.582064 0.5981187

ξ04 1 1.488297 0.208953

5.关联度

γ01 γ02 γ03 γ04

0.631936 0.689819 0.726728 0.899083

(二)结论及分析

1.技术市场成交总额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度最大,为0.899083

技术市场成交总额可以用来衡量甘肃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合理配置,推动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是人力资源、技术项目资源、管理资源及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推进技术创新,甘肃省十分注重技术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健全完善原有技术交易系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新的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如甘肃省网上技术市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连接了技术需求、技术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等多方面,提高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

2.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与技术创新关联度最小,为0.631936

这说明甘肃省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不足。由下表不难发现,整个“十一五”期间,甘肃省R&D经费投入均低于西部12省区平均水平;R&D经费投入强度略高于西部12省区平均水平,原因是甘肃GDP规模低于西部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甘肃省R&D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偏低。

甘肃省、西部地区及全国R&D经费投入与投入强度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甘肃省R&D经费投入强度(%) 1.05 0.95 1.02 1.1 1.02

甘肃省R&D经费(亿元) 23.86 25.6 32.5 37.26 41.59

西部地区平均R&D经费投入强度(%) 0.89 0.9 0.89 1.08 1.07

西部地区平均R&D经费(亿元) 29.79 36.78 45.07 60.41 72.86

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 1.39 1.40 1.47 1.70 1.7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3.R&D经费中政府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关联度为0.689819,略低于科技信贷、企业资金的关联度0.726728

这说明R&D经费中,政府财政科研投入需要加强,企业科研投入、社会科研投入相对于政府财政科研投入而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加强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度,从而提高甘肃技术创新水平的首要问题是选择适合甘肃省情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政府机制主导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政府主导模式;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起主导作用的资本市场主导模式,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银行机构进行间接融资的银行主导模式,这两种模式又可一并称为市场主导模式;社会关系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影响重大的社会主导模式。结合全国及甘肃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现阶段甘肃省应选择政府投入为引导、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并且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首先,加强政府科财政技经费投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其次,推动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再次,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培育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第5篇

[关键词]金融;经济;质量;技术;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77

[中图分类号]F832;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目前,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金融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需要对中国的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验证。

1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研究

1.1 金融发展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衡量。金融发展这一概念率先由Goldsmith提出,他提出发展金融其实就是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关改变,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性质和形式构成了国家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但是后来的研究学者认为Goldsmith只是对金融发展的表层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核心问题没有进行相关详细地分析,存在一些缺陷,其没有涉及金融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对整个经济发展而言,金融结构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2 技术创新内涵发展理论

“创新”这个词的内在涵义有多,1939年Schumpeter首次给出了定义。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后创新一词的内涵不断变化,20世纪国内学者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下定义。为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创新目前有着较为普遍的定义。政府文件《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运用最新工艺和相关知识,利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从而生产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最终获得市场认可,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科技的重要前提就是技术创新。

1.3 经济增长质量发展理论

目前,相关文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有两种说法,这两种观点分别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分别是狭义和广义。

从狭义的角度讲,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指的是经济增长的效率或效果、资源要素的投入比例,针对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经济活动而言,假如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产出越多,或在完成一定产出目标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投入越少,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越高。从广义的角度上解释经济增长质量,则相应的针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是利用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的,即从广义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提出对其进行评价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但目前还没有成熟和统一的指标体系。

2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要素关系研究

2.1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现状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912年Schumpeter通过研究最先指出银行相关系统能够通过公司监管、评估投资项目、动员储蓄等途径,发现最可能成功研制新产品、新工艺的企业家或相关企业,从而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后来的学者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3个方面:①针对金融系统推动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②研究金融运行效率的高低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与存在的影响;③研究不同金融结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很多学者的研究实证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虽然国内外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还未得到一致结论,但在已有的文献中得到了基本的肯定: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金融发展具体通过何种渠道与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有效性、影响因素与制约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从宏观角度来说,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类观点,其中有一类观点强调金融发展通过要素积累渠道推动经济发展。

2.3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目前也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其最早也最著名的研究理论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论。1992年,Aghion基于R&D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研究,首次提出R&D投入水平的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国内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植入增长”。

3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现状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而言,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由于经济增长质量概念的确定时间相对较晚,之前关于经济增长和其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过多关注于经济增长数量即GDP与其他两者之间的关系;②金融发展、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在分别每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将三者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但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因素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资金支持、信息甄别、有效分配资源、分散风险与创新激励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已存的经济质量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也说明了技术创新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进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而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三个因素之间可能有某种传导机制,而这种传导机制有待研究。

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新常态出现端倪,中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也已走到尽头,在经济转型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应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要使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期驱动力,就必须搞清楚我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3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把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纳入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用人工智能领域的DAG(有向无环图)技术和递归的预测方差分解法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及时间变化轨迹,突破了Granger因果检验和传统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梅,高硕.我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作用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8).

[2]马轶群,史安娜.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

[3]粟勤,朱晶晶,刘晓莹.金融包容、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来自65个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

[4]张志强.金融发展、研发创新与区域技术深化[J].经济评论,2012(3).

[5]陆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1).

[6]钱水土,周永涛.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J].统计研究,2011(1).

[7]于同申,陈慧慧,侯金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7).

[8]S Xiao,S Zhao.Financial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and Firm Innov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Finance,2011(4).

[9]B R Maitina.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Policy and Innovation Studies[J]. Research Policy,2012(7).

[10]P Aghion,P Howitt.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2).

第6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随机前沿分析 协整检验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源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一般认为金融发展终将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Levine,1997)。Hicks(1969)认为英格兰的金融体系在为巨大工程筹集资本进而引发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Schumpeter(1912)主张功能良好的银行通过甄别并向最有机会在创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创新。20世纪80年代,随着内生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关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在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的增长模型中,金融体系功能通过改变技术创新率最终影响稳态增长,这些文献将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新生产过程和商品的创新上。此外,持有可分散风险且具有创新意义的项目所发行的股票,不但可以减少风险,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资(King和Levine,1993)。因此,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功能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Saint和Paul,1992)。在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均以生产率作为技术创新的指标,通过讨论金融发展和生产率之间的关联性来判断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机制。King和Levine(1993)在Goldsmith的研究基础上,利用77个国家1960-1989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验证了金融发展水平对于长期生产率增长的预测能力。Levine、Loayza和Beck(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在于提高资本存量。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对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积极的启示,也得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孙伍琴(2004)、李建伟(2005)、王永中(2006)和彭文平(2007)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方面,张军和金煜(2005)使用中国的省份面板数据,检验并发现1987-2001年中国改革以来金融深化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沈能和赵建强(2005)、刘凤朝和沈能(2007)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近的结论:我国金融规模与技术进步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技术进步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

国内研究多从金融中介角度实证研究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本文拟从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我国技术创新率进行估计;第三部分介绍了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及其度量方法;第四部分建立计量模型进行相关性估计并分析;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二、我国技术创新的测度

在检验“技术创新”渠道的实证研究中,早期研究将索洛余值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反映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根据索洛模型,产出的增长扣除投入增长之外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假定所有生产者在技术上都充分有效,显然不完全符合经济现实,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深入分析和分解,前沿技术分析逐步被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允许生产者存在技术无效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前者刻画某一时期所有生产者最优生产技术,技术进步表明了生产可能性边界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后者描述个别生产者实际生产技术与最优技术的差距,一个企业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产出与最大产出的距离。而随机前沿分析(S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是分解前沿技术和技术效率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傅晓霞和吴利学(2007)利用1978-2004年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数据分别应用SFA和DEA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由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随机扰动和不可观测因素,特别是位于生产率前沿的东部发达地区受体制转轨和国际市场环境等不完全可控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SFA可能比DEA更为适用,其结论也更为可靠。因此,本文运用SFA方法来测算我国技术创新率。

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中,采用形式灵活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主要有3个优点:一是允许要素间替代弹性可变;二是允许存在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将技术进步分解为一个共同项和一个随不同地区和时间而变化的特质项;三是可以方便地将 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项、生产效率变化项,以及规模效率变化项。

假定投入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采用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为:

1nyt=?茁0+?茁11nkt+?茁21nLt+?茁31n2kt+?茁41n2Lt+?茁51nkt?鄢1nLt+?茁6t+

其中1nyt是第t年的对数产出,1nkt是第t年的对数资本投入,本文用固定资产投资来衡量,数据来自《中国经济统计快报》;1nLt是第t年的对数劳动投入,本文以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衡量;t是时间趋势,表示技术变化。由于我们的目的是测算技术创新,即前沿面技术,故对技术效率、生产无效率项没有进行进一步分析。

其中?茁6+2?茁7t表示纯粹的技术变化,是所有地区面临的共同的技术进步率,这是因为技术外溢使每个地区都面临相似的前沿技术水平;?茁8t1nkt+?茁91nLt表示非中性的技术进步,随不同的时期而变,因为有些技术是通过“干中学”获得的,这种学习能力因各种原因而有所差异,而且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并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上面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回归,计算出技术进步率。从图1的变化趋势看,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率整体趋势都是在不断提高,1995年和1999年增长较快,随后都比较平稳,增速趋缓,近两年略有下降。

三、解释变量的选取及其度量

要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首先要对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技术创新分别建立衡量指标,以进一步分别考虑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针对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提出反映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实证所需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1、金融深度指标

Goldsmith提出金融相关率作为金融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深化特征越明显,金融发展越快。衡量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使用学术界广为认同的货币化指标,等于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与季度GDP的比率。全部金融中介体的流动负债实际上就是M3,但由于我国缺乏M3的统计数据,故用M2替代。

2、金融效率指标

即存款银行贷款对名义GDP的比率,更能直接反映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指标,在反映金融效率方面,银行向私人部门贷款与信贷总额的比值指标则更加适合(King和Levine,1993)。但由于缺乏宏观金融指标的官方统计数据,当前可供选择的指标只有全部信贷与GDP的比值。

3、资本化率

用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等于流通股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由于大部分国家股和法人股并没有上市流通,不具备股票市场信息收集、风险分散等功能,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真正代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和水平,股票市场规模越大,募集资金和分散风险能力越强,所以本文选择流通市值而不是市价总值。此外,流通股市价总值是某一时点值,而可获得的是上交所和深交所月末股票流通市值,我们先加总上交所和深交所流通股票每个月的月末值,得到各月的流通股市价总值,再对每个季度三个月的月末流通股市价总值求算术平均即得各季的平均流通股市价总值。

4、周转率

等于该季度的股票总成交金额除以该季度的股票流通市值,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金融系统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风险分散和提高流动性的机制,而股票市场的风险分散和提高流动似乎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我们把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指标放入模型中进行考察,以检验股票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同时高换手率意味着相对低的交易费用,能够反映了金融市场发展。

四、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季度数据以增加样本数量,但会导致时间序列随季节呈现有规律的波动。为消除季节的影响,采用移动平均比率法对DEPTH、DEBT、CAP和TURN进行调整,使得不同季度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此外,将时间序列转换成相应的对数系列LTECH、LDEPTH、LDEBT、LCAP和LTURN,以克服数据的异方差性。为了判断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协整关系,需要先判断各序列的单整阶数,为此采用单位根检验。表1给出了单位根检验的ADF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ADF统计量均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进一步对各序列的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在1%的显著水平下,检验发现它们的差分序列已是平稳过程。因此,可以判定各序列都是1阶单整过程。因而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注:检验类型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k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表2给出了技术创新率与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TECH 与LDEPTH、LDEB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取标准化协整向量,其协整关系的估计方程为:

LTECHt-0.117LDEBTt-0.817LDEPTHt+4.690=u1t

其中u1t为平稳序列,它表示协整关系当中的动态偏差,常数项表示技术创新率与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尺度差异。经济时间序列的协整组合一般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它表示这些经济变量的趋势成分之间具有稳定的影响关系,这种长期影响关系经常表示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技术创新率LTECHt和金融深度LDEBTt、金融效率LDEPTHt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金融深化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更大。

表3给出了技术创新率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与周转率金融深度、金融效率的协整关系的Johansen检验结果:无论是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TECH与LTURN、LCA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取标准化协整向量,其协整关系的估计方程为:

LTECHt-0.042LTURNt-0.232LCAPt+3.191=u2t

协整检验表明,技术创新与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率、周转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以技术进步率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讨论了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我国的TFP进行估计,并分解门出技术进步率。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率整体趋势都是在不断提高,1995年和1999年增长较快,随后都比较平稳,增速趋缓,近两年略有下降。第二,金融中介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有着长期的正相关关系,金融深化、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都对技术创新产生拉动作用。第三,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长期的正相关性,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便利股票的交易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大于扩大股市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可以用来支持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途径。

(注: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基金编号:06BTJ009。)

【参考文献】

[1] 张军、金煜:中国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验: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11).

[2] Aghion,P.、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M].Econometrica,1992.

[3] F?re, R. :Fundamentals of Production Theory[J].Lecture Notes in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al Systems,1998.

[4] King,R. G. and R: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5] Levine,R.: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M].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Elsevier Science,2005.

[6] Sun, H.: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1979-1996[M].London: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8.

第7篇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60-05

一、导言

金融是一种典型的虚拟经济,其经营、管理和决策过程几乎不涉及物流活动,所以金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处理活动,金融业因此也是国民经济中信息技术应用最早和最深入的行业之一。基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金融业创新业务、 管控风险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金融信息化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 [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提出了“智慧星球”的概念,并发表了《智慧星球赢在中国》的研究报告,智慧银行是六大智慧行动方案之一。

根据诺兰模型 ① , 我国金融信息化正处于集成向数据管理迈进的过渡阶段,处于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为主的转折点,其特点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的高度融合。这一阶段需要的是大量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 。金融信息化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金融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在对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并尝试设计一种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多层次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掌握并精通基本金融理论和业务,成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二、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分为两个体系:一是高等院校中的学历培养模式;二是作为职业技术的一种证书培训 [3]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信息化人才学历教育培养的典范 ② ,该学院从本、硕、博三个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重点是硕士层次。根据学历背景的不同,设计了两个硕士方向:第一学历是非计算机专业, 培养目标为通才(generalist);第一学历是计算机或者相关专业,培养目标是专才(specialist)。这两个方向的毕业生都可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或者直接从事金融服务领域的技术工作。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花园大学与伊斯坦布尔交易所合作办学,采取证书教育,进行模块化教学。

我国目前的金融信息化人才主要来自于理工科院校计算机、软件工程、电信工程等专业,这些学生一般不懂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 适应金融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较长; 还有原中国人民银行所属院校的信息类专业,如原陕西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计算机及其应用能力又明显不足,也无法完全适应金融信息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 随着金融信息化在金融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开始探索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于2000年设立了金融信息工程专业,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北京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金融信息工程系;随后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继成立金融信息工程专业(或专业方向),以学历教育的方式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但由于受到学科的限制和制约,培养的人才虽然对金融信息化的适应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仍然无法满足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

此外, 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还有以下问题:(1)定位问题,与其他金融人才定位的混淆,知识的重复,如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2)培养模式问题,应该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以社会培训为主。(3)学科背景问题,第一学历应该是金融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还是复合型专业。(4)教师队伍问题,应该是复合型,还是多专业的组合等。 这些都是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一)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

我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对应于美国的“通识教育”和“实用教育”、日本的“世界通用人才教育”。目前绝大多数的教育都是基于这种形式的培养模式, 侧重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 相同学科或者不同学科的不同领域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在很多高校也有尝试, 一般采用设置复合型专业、双学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选修课制等方式。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则以设置复合型专业为主。浙江工商大学李金昌(2011)提出全面开放实验室, 建立综合性实验中心培养经济类复合型人才。 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元如林(2011)提出适应智慧金融需求,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 但是, 纵观已有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文献,往往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界定不清晰,而且关于其知识和能力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2011)提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概念,并刻画了其能力体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概念,界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是指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能够在金融服务与业务创新、 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数据管理等信息化工作中从事需求分析、开发、测试、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

人才成长一般经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应用、创造新知识、发展新知识三个阶段。学校教育(博士以下) 以第一阶段为主, 也就是知识的接受和应用阶段。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的知识结构横跨多个领域,根据知识构成及构成的比例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方向, 把所有的方向和业务领域综合,就可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各个高校推行培养方案时可以对某些学科有所偏重, 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也可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 为了便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按照接受知识的顺序和内容,可分模块进行归纳。

1. 微观金融知识 [4] 。一般包括金融市场或者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流程和机构设置等金融市场运作知识;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与工具创新、价值评估、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资本资产定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市场运作机理知识; 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与计量方法等知识。

2. 宏观金融知识。 一般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等基础知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震荡、 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宏观政策的协调等国际国内金融制度安排知识。

3. 计算机技术知识。 一般包括计算机运行基本理论的硬件知识;主流程序语言(如C++语言、JAVA语言等)及其应用、管理软件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常用软件的使用等软件知识;数据库基本理论、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数据库知识;网络架构(建设、维护计算机物理网络)、网页制作、web程序设计等网络知识。

4. 统计计量知识。 一般包括对金融活动内容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描述、分析,反映金融活动规律性的应用统计知识; 将管理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包括金融在内的各种运行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复杂问题, 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的运筹知识; 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 运用数学、 统计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知识。

5. 金融信息化复合知识。 一般包括网络金融的理论与实务知识;由金融业内部信息系统、金融业之间的信息系统(FEDWIRE、BOJ-NET、CHIPS、SWIFT等)、金融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系统构成的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知识;金融数据仓库的建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金融数据挖掘和联机事务处理的知识;数据仓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挖掘的金融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

(三)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传导关系图。一般来说,我国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具备如下几点能力:

1. 基于服务创新、 产品创新的金融业务流程再造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创新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前金融业绝大多数的创新依赖信息技术。而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和改进金融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简称CME)正是由于其Globex电子交易系统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交易服务和流动性提供商, 树立了在全球所有金融和商品期货期权产品领域电子化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成功收购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简称CBOT)。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金融客户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能不断开发出低转换成本的、既便利又安全的、与时俱进的基于金融信息技术的金融产品, 金融企业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具备基于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的金融业务流程再造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可以帮助金融企业做到这一点。

2. 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传统的以经验为手段的决策因欠缺精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辅助进行决策。 因此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能力,针对决策的相应过程,包括获取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正确、恰当地描述数据的能力,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应用各种决策方法和技术分析数据的能力,深层挖掘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以上决策过程的能力 [5] 。

3. 防范信息技术风险的能力。 风险管理是金融管理的核心,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 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完备所导致的操作风险应该占据重要地位。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防范信息技术风险的能力, 掌握软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信息技术设施各类不安全的因素。

4. 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经济金融,都是更替很快的行业。美国的商业银行电子化经历了50年历史,其中每10年左右,信息技术就会在高层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游戏规则进行重构。 西方的一些“标杆”银行运用信息技术来探索和实施先进的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总是能领先竞争对手两到三年时间。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不断关注技术动态和金融发展前沿, 对市场中需要的或者同行新出现的业务做出迅捷的反应,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开发和应用,尽快抢占市场。

四、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的层次

根据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以及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特点,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既可以在理工科院校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电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 也可以在财经类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

理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专才”;财经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通才”。

由于知识体系的交叉,涉及经济、金融、统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所以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硕士培养层次为主, 以面向应用的专业硕士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基层、本科、博士等层次开展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详见图2。

1. 基层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操作人才。 采取社会培训或者单位技能培训的方式, 对金融业从业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能力的培训, 使其可以基本掌握金融业所涉及的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和主要功能。

2. 本科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应用型人才。采取学历教育的方式, 通过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通识教育(侧重微观金融)和金融信息化相关课程的传授,使其基本掌握金融信息技术, 能从事金融信息化的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升级工作,少部分可以从事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等工作。

3. 硕士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高级应用型人才。采用学历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学科背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 本科已经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知识的学生, 硕士培养阶段应该侧重于宏观金融知识、 经济计量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与应用实践;本科是非信息类专业,硕士阶段应该以培养金融信息化管理型人才或者具备信息知识的业务人才为主;本科是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阶段应该加强宏、微观金融的教学,使其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具备敏锐感知力, 以培养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才为主。

4. 博士层次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研究型人才。通过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教育,学生已经基本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博士阶段应该以培养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能够在金融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做出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其中,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能驾驭(洞察)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产品、控制风险等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采取以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和单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培养过程中注重金融实务与计算机应用的实践。

2. 要构建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复合性和创新性,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创新性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构建完整、连续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制定从学生入校到中期实践, 再到最后的毕业实践等相配套的考核制度;其次,要搭建学科交叉、复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最后,要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统一。

3. 要设置更多的复合型课程, 使复合型专业从“交叉”走向“融合”,最后走向“渗透”。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复合型的教材和课程, 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4. 要注重“案例式、项目式”教学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努力收集金融信息技术案例,开发设计新的金融信息技术实验项目, 并体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三)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没有一支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有丰富的计算机应用经验,又具备金融理论与实务的基本知识,能在教学环节把计算机和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紧密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人才的培养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可以通过业务培训、 深入金融信息系统开发和测试等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等方法,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金融信息技能的培养。

五、结论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是应用复合型人才理论结合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提出来的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相互融合和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文中采用了模块化、分层次的构建方法。

2. 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学历教育的硕士层次为主, 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各个高等院校在设置该专业时可以突出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领域、多层次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结构。

3. 在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一支具备复合型金融信息化知识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复合型的实验平台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则是重要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我国复合型人才、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当然,本文尚有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如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能力、需求之间进行完整架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及其软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等问题也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志丹. 基于服务创新的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变化与培养途径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88-91.

[2]元如林. 智慧金融与金融信息人才培养[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1):53-57.

[3]汪宜丹.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11):99-101.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

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给整个世界金融体制、各国金融宏观调节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的飞速发展,全球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美国美理迪安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而金融业用于这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将以每年17.7%的高速度增长,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投资占全部信息技术总投资的20%。由此可见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转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当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仅促使银行的服务创新不断跃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如今的银行正不断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不断走向虚拟,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需求、业务软件、系统集成和网络技术的水平,将越来越决定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

一、银行业务创新

银行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它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菲利普·科特勒把产品定义为“能够提供给市场,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银行通常被认为是服务行业,这主要是由于其竞争力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高度整合。若没有产品,所谓服务就是空谈。但是有了好产品服务却跟不上,市场份额也难以扩大。在很多的情况下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密不可分的。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项或数项金融服务,而某一项金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种银行产品之中。因此,在许多场合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是难以明确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银行业务。

1、银行业务的特征。银行业务主要属于服务性产品的范畴,与制造业的产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

(1)无形性。客户在消费或投资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之前,这种产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无法感觉到它的质量和价值。银行产品的无形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银行品牌和信誉的价值。

(2)整体性。一项银行产品总是包含着一种或数种服务,而某一种服务可能渗透到几项产品之中。所以说有时银行所提供的实际物质服务不变,但其可能会因营业网点的不同或客户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银行业务只有在整个产品体系中与其它产品、服务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易逝性。银行业务不涉及制造,贮存和运送的过程。只在提供给顾客时才发生,产品提供后即告消失。

(4)易模仿性。银行产品大多数为无形产品,无法申请专利,因此银行新开发的产品容易被其他银行所仿效,产品创新者无法有效地保护其产品的特权。常用的价格竞争以及其它营销手段也很容易为其他金融机构所模仿,而且模仿的时间较短。

(5)增值性和高风险性。商业银行出售产品尤其是贷款和信用,实际上是货币和银行品牌使用权的“出租”。它要求客户不仅要支付“租金”——利息或手续费,还要求货币和信用在约定期限后安全偿还。因此,和一般企业实现销售即获得营业收入和利润不同的是,银行卖出了产品就买入了风险,这是银行产品区别其它产品的显著特点。

2、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根据银行经营的业务分类,银行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债业务的创新。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60年代,其创新动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府的管制,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协定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及货币市场存单等。

(2)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消费信用、住宅抵押贷款、分享股权贷款、组合性贷款等。

(3)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信托业务、租赁业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改变了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增强了竞争力。

(4)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账系统的应用等。

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化与金融的融合,是构建在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具有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联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系统工程。

在金融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所谓大集中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虽然集中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其实质就是数据的集中和系统、应用的集合。它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能够对金融业务进行即时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支持新业务的大规模、低成本扩张。数据大集中使银行业发展的后台支撑系统,能为用户带来的最直观感受的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化金融业务。

在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几次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脱机批处理阶段。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一些银行就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以提高银行账务处理效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使银行账务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分散型走向了集中型。

2、第二阶段是联机实时处理阶段。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分时操作系统的出现,大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银行开始通过联机实时交易实现异地的通存通兑,出现了ATM、POS机等新型自助服务渠道,使银行业务迅速超出传统的存、贷、汇范畴,金融的服务、产品和渠道创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3、第三阶段是经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数据库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外银行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客户信息分析,同时推出了更具个性化的家庭银行、企业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和产品。初步建立了电子银行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产品服务体系趋于完整。

4、第四阶段是银行业务虚拟化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国外先进同业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对银行服务渠道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渠道以提供虚拟化、个性化服务。对于银行业务的虚拟化,国外发达国家也处在尝试和探索阶段。

三、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影响

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金融信息化作为一个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应用,还表现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与电子科技的高度统一与整合。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务创新,从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金融创新品种的背后都有技术因素的有力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银行金融业务发展的历史也是银行高科技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历史,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信息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金融业务创新。1、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相关业务的经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网上银行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带来银行业创新最直接的成果之一。网上银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所有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全面使用了网络货币,不仅能给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银行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递信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结算,从而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效率。

2、信息技术为各金融机构的间接合作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银行只需聘请少数专业人员就可以解决客户购买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各类疑问,从而顺利地实现分销。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以后的柜台上可以享受保险、证券、基金的服务。从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网上银行看,它已经成为了“一站购足”的金融超市,各类金融服务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信息技术为银行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以网络银行为例,由于网络银行的客户地域跨度大,传统的大众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新的客户结构。因此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网络银行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借助网上完善的交易记录,银行可以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从中发现重要的客户,并细分服务市场,制定特定的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

4、由信息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给传统商业银行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快的实现资金的流动。银行集中各式各样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并向社会,从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和资金的运动,以实现金融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波、单树峰: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约束和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

[2]张卫:90年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及对金融效率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0(12).

[3]杨均:浅析银行产品的软开发[J].武汉金融,2000(10).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第11篇

在2007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静,请他就银行信息化20多年来的成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表观点。他用一句话概括说,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

信息化支撑服务创新

《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市场特征及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银行业的IT投入57.8%用在了硬件设备上,软件投入所占比例为24.3%,服务上的投入更少,只有17.9%;而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的IT投入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分别是30%、30%和40%。这种明显的对比说明了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和改进金融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陈静认为,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功能、个性化、全天候的金融服务,已成为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金融服务需要信息化支撑。在金融服务方面,我国的银行信息化建设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央行建成了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大额支付系统的功能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全国银行跨行资金清算的零在途和银行间债券交易的实时结算。2007年上半年,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65万笔、金额1.6万亿元。2006年6月26日,小额支付系统推广到全国,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小额支付系统可以全天候进行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工资发放,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收费,通存通兑、跨行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公共支付服务,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其次,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对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重要的标志就是银行卡的业务和网上金融服务有了很大发展。在依靠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服务方面,银行卡服务是典型的例子。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银行卡―长城卡开始,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为12.9亿张,人民币银联卡在海外2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2007年上半年,全国使用银行卡办理支付业务61.7亿笔,金额50万亿元。

同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目前均建立了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产品的功能完善的电子银行体系,向客户提供信息检索、网上支付、转账、贷款、代缴各种费用、债券买卖、个人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但是,我国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美国花旗银行有6000多种中间服务产品,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只有几百种。据统计,西方95%的金融创新都来自于信息技术,而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100%基于信息技术。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

电子银行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电子银行该如何发展,如何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银行、呼叫中心等服务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渠道间的无缝衔接呢?陈静指出,电子银行业务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无缝衔接,是一个趋势。第一,银行高层领导要挂帅,根据银行改革发展的要求,完成相关业务的整合。信息化建设必须为业务需求服务,这个观念要牢牢树立。业务的改革、业务的整合没有完成,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完成,超前只能出现很多问题和矛盾。第二,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成果,走一条适合中国银行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不能照搬、照抄。第三,要培养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混业经营带来新需求

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按规定,商业银行将可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这标志着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混业经营提供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将是金融服务创新的另外一个亮点。

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务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2000年,国内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之间开展了一系列业务交叉和合作。2002年以来,出现了中信、光大、招商、民生等金融控股集团。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范围非常宽泛,这就需要金融机构通过实施信息化建设,建立综合金融交易、金融产品超市,并能提供一揽子高附加值的综合金融服务。

陈静认为,银行要充分重视混业经营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提前为混业经营做准备。混业经营将带来金融信息化的新需求,如综合业务平台的搭建、客户数据管理的一体化、监管机构的信息化等。

首先,金融业务多元化以后,银行原有的业务系统将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迅速搭建能适应多种业务的综合业务平台必将成为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同时由于证券等业务的网上、电话交易已经非常成熟,为适应这部分顾客的交易习惯,必将推动银行业务进一步向网络化、客户化、远程化发展,这些都将促进银行现有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

其次,实施混业经营以后,银行的经营理念将发生重大转变,银行将从主要靠存贷利差获取收入,转向靠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获取效益。客户信息将相应综合化并极大丰富,银行对客户数据管理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最后,实施混业经营以后,由于同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将大幅度提高,监管种类的增多、监管量的加大,都将对金融监管系统的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信息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2006年4月20日,中国银联主机和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据称全球至少有34万家商户以及6万台ATM机受到影响。这次网络故障导致跨行业务和刷卡消费中断6小时左右,全国数百万笔跨行交易无法完成。这充分说明,银行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陈静认为,银行的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所造成的灾难,决不亚于首都机场的登机系统出现问题、造成大量乘客滞留机场所造成的影响。数据大集中之后,加强业务的可持续性管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抗风险能力是银行很重要的工作。

银行实现全国数据大集中之后,容易产生新的金融风险。金融数据处理集中是必然的趋势,但容易带来技术风险的集中,过去一个省或地市出现问题只影响该省或该地市,而现在,将影响整个中国。

第12篇

【关键词】互联网 融资租赁业务 模式 发展

一、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项重要的体现就是在互联网技术当中,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容易受到法律、会计准则、政策法规和税收的影响。我国金融事业中的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也基本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而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融资租赁业务的模式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思路。由互联网打底,催生出来的全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改变了传统融资租赁业务在市场中的地位,给我国的金融事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我们要重视这一发展机遇,力求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促进工作,使融资租赁业务再上高峰。

二、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

从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状况来看,基本可以根据时间的年限将金融业务模式分为两种不同的板块。其一是借助传统的市场交易方式的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中也包括融资租赁业务;其二则是通过已经逐渐发展完善的先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出的全新互联网金融业务,包括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移动支付和大数据收集和挖掘在其中应用较多,现阶段也更受到人们的亲睐和喜好,成为了现下新兴的金融业务产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多个行业的生产模式,将全新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千家万户当中。金融业务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自身专项了电子金融的领域当中,信息化的处理系统代替了人工的业务处理系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数据的大集中、全新的网络支付和结算系统以及多种网络银行的出现都说明了在当下已经延伸发展出了多个金融信息电子化的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是金融机构借助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内发性变革的产物,利用信息系统高效、便捷的完成储蓄、支付、结算业务,从本质上来说即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传统金融业务。但从业务结构或业务模式上来说并没有革命性的创新。

三、互联网催生出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进入到了更多的人的事业当中。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各个行业也开始了自身业务的发展和创新,金融业务模式抓住了这一发展的潮流,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将自己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转化成为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务贸易模式,让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站在了时展的前列。

在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开创出全新的融资租赁业务,这些创新发展出的金融业务模式都是根据互联网技术本身对于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造就的。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就是P2P网络金融和移动支付模式两种。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市场上的金融信息和个人连接起来,达到了更加高效也更加快捷的金融管理效果,人们在尝到了这一业务的好处之后也必将更加支持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可以说,在互联网催生出的金融业务模式当中,通过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避免了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当中市场信息不够透明的弊端,让人们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一市场当中,双方的交易和融合都是透明可见的,使得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变得更加可靠。并且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自身的技术特点,规避了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当中的金融中介,减少了客户在使用金融业务之中的麻烦,并且由于减少了中介这一环节,相应的也就减少了日常的金融业务管理费用。在资金交互和匹配的过程中,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风险,十分公平也清晰可见,将资金的交易放在网络上进行,也降低了在市场中交易的成本。

从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和传统金融业务模式的区别上看,两者不仅所采用的媒介不同,前者更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将数据变得更加透明,在金融业务的协同操作上更具优势;且由于采用网络互联网技术进行交易,本身的中间成本也变得更低,更容易受到民众的亲睐。

四、结论

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作为现下互联网时代当中一个金融事业发展模式的分支,其本质任务仍旧没有改变,属于传统的金融业务。但由于包装上了互联网的外表,在现阶段仍属于新兴出现的金融业务,人们的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时间当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必将为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并且通过建立网络信用机制,完善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的相关风险控制项目,让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变得更加具有可信度;最后,也希望相关领导部门和监管机构能够针对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出台油套管的监管政策,真正从制度上保证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1]郭瑞.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2]杨晓林.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第13篇

【关键词】央行 互联网 金融 科技 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网络技术是基础,最核心的支付结算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完成,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也是金融,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并且应适用统一的监管规则。按照职责分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负责金融网络的监管,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体制及强化技术监管既是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责任,也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一、深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的理解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既然是创新,就会有失误和风险,对这个新生事物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处理好创新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监管。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技术监管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监管者的角度看,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估,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的支持。在这种状况下,首先,要鼓励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容其技术失误,为行业新应用的发展要预留一定空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央行周小川行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和支持创新的理念。

其次,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无法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因此必须尽快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年8月的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表示“怎么监管,谁来监管,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认证。”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需要在保护金融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这就要求在归口监管上要做出有效界定。根据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107号文件,网络金融监管由央行牵头负责,互联网金融科技监管应在央行牵头、统一协调下,按照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监管的原则,逐一落实监管主体及监督管理责任,进行适度的实时监管,防止技术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央行科技部门对互防网金融的科技监管工作要尽早提上日程。

二、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

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都显示出信息的透明性,这与金融机构科技部门对传统封闭式的金融网络监管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同时技术进步与金融业务创新带来新风险和新机遇,需要互联网金融的科技监管部门转变思想,创新监管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机制上,应当立足于现有监管政策进行创新,改变分业监管模式,结合分业监管和监管两种模式的优点,建立全面覆盖的科技监管据体系:一是在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通过统一互联网金融技术顶层设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破除现有监管部门间及区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监管部门跨部门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国内与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合作机制,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界线,交易双方不再局限于国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以及风险控制具有国际特性,单独依赖一国的技术监管机构无法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监管,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国际合作,央行科技部门应加强与世行及其他国家央行的技术合作,从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数据交换、监管策略、协商机制等方面寻求统一的规范,实现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沟通与协调;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机制,尊重互联网金融的开放精神,充分发挥已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倡议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单位共同遵循相同的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利用各成员单位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避免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局面,减轻技术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压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因此在未来的技术监管上应更多地通过信息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非现场检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主要形式。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新业务技术管理

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平台之上,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网络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依托的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靠的是服务创新。信息技术促进了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特别是移动化对碎片时间的利用,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思维和观念上变化,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互联网金融数据的融合准备了条件,打下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其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领先于科技监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范业务创新带来的系统性技术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也成为央行科技部门加强监管的重要环节。

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监管,央行科技部门应当把握:一是加强对4G、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了解新信息技术可能提供的应用或服务,做好相关技术储备;二是推行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审查制度,对于纳入央行监管的业务,要求业务提供方向央行科技部门或委托机构上报新业务的技术方案,由央行科技部门对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技术风险评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后才能正式上线运营;三是控制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入网结算,对于其他部门监管或没有纳入监管的业务,要主动了解新业务的技术基础,对于类似比特币等影响金融安全的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要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在必要时切断新业务的联网支付渠道;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动态技术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扩展性强的特点,实时跟踪新业务上线后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技术隐患,指导业务提供方堵塞业务上存在漏洞,规避系统性技术风险。

四、突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护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互环境应得更加复杂,移动终端和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要方式,移动终端使用的免费WIFI安全性及路由器漏洞问题,以及云计算服务带来的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等问题都成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的隐患。目前,互联网金融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恶意程序、假冒网站、诈骗信息、信息泄漏等方面,信息安全问题破坏了互联网金融的秩序,加重了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不信任度。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重点应放在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现场检查和网络监控,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监管,应该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制定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防护标准,采用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装备,对相关机构网络进行信息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实施等级保护;二是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入网审查机制和准入制度,信息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得接入金融系统网络,从核心环节上把好信息安全防护关;三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关落实信息安全防护规范,指导其建立一套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备与恢复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组网与运维技术等组成的“软硬一体”标准化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做好交易双方敏感信息的保护,提升网上交易安全防护水平;四是提升用户端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导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开发相关软件应用,通过绑定手机、账号实名认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和第三方认证等多引擎、多策略协同运作,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五、推进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

金融需要国家建立信用机制支持,互联网金融由于交易双方的非接触特性,对信用支持的要求更加迫切,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能力,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性、权威性的诚信体系仅有央行牵头建设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征信系统),主要通过各金融机构、工商、法院等单位上报违约用户的数据,建立可供查询的国家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现有的征信系统是一个被动的征信体系,实时性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依托网络提供实时征信服务的网络征信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推动信用系统信用评价模式的转变,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信力。

网络信用系统应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实时信用支持,其系统开发应注重:一是加强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与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与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基础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将个人相关的就业、健康、教育、收入、社保等基础数据整合起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打牢网络信用系统的根基。二是强制互联网金融信息提交,要求所有的交易均需要将诸如资金、物流、交易双方等重要数据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接口规范,提交到网络信用系统,加强对交易的事中、事后监测;创新从社交网络等公共渠道抓取数据的方法,以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全面收集及处理,便于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三是规范对网络信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严格按照国家对用户信息采集、查询和不良信息报告等规定,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使用网络信用系统实行网络授权机制,规定其应用信用信息的范围和信息等级,防止信用信息的滥用和扩展;四是提供全程、实时互联网金融认证服务,通过推出权威的第三方电子认证产品,实现交易中的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交易信息加密传输、交易不可抵赖,确保交易信息的可靠,以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

六、加强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

大数据在解决金融核心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上拥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金融涉及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医保、社保、运营商、电商及多种服务行业,各类交易均以数据形式存入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并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因而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中心是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中枢神经,存储着互联网金融重要的数据资产,承载着关系社会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对于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从目前看,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类交易,不论交易双方是谁,交易中涉及支付部分的数据都必须通过银行数据中心,因此,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中,互联网金融各类数据中心的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技术监管政策、方式不明,以及央行科技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对全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中心进行监管,应该把技术监管的重心放到银行业数据中心的安全上,通过抓好银行业数据中心的技术安全来提升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安全。

央行已认识到加强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监管的重要性,2014年1月16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第二届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席会议,专门就银行业数据中心安全进行了部署。在当前银行业数据中心面临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速,业务量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运维工作复杂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重点在于:一是加大对银行数据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推动各银行数据中心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二是制定银行数据中心安全标准规范,督促银行数据中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三是通过现场或网络技术安全检查、督查,在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管理管控和跨部门运维协作等监管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合运维机制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存款利率市场化按计划推进”.《国际金融报》,2013年8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107号文,2013年.

[3]《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2010.

第14篇

战略性新兴产业GDP占比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产业链中的短板在哪里?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实质。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对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很重要。

在整个工业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速仍达到约8.9%,这两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幅比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高约5%。但高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只有11.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更是不足8%。新产业的增长远不能弥补传统产业下滑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都必须加快发展,提升其在GDP中的占比。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涉及到一些关键环节和主体。

首先,要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顶层设计来看,要加强合理规划,包括全国、区域、行业的规划。各地要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主导产业,尤其注重差别化发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轮重复建设。

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在“十三五”规划的总框架下,增加技术改造相关规划,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和投资信息,从而增强前瞻性,避免盲目性。抓住重点项目,放开一般性项目,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增强政策支持,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支持技术改造发股票债券。

第三,在此过程中,企业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主体。从企业的层面,要与国际同行对标达标,要分析找准全流程中的瓶颈和短板。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优化、两化融合,消除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当然,实施中也要注意防止假借补短板变相盲目扩能。

加快技术改造 提升“人控机器”水平

技术改造是避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实体经济的业务利润率,促使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经济指标,不仅拉动了需求,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与欧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要求相比,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仍然偏低,还有很大潜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技术改造的能力和意愿还有待提升。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财税金融等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当前很多地方在推进“机器代人”。“机器代人”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要从分母上减少用人,分子上增加生产附加值。这的确会对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带来影响,但也能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

我建议在“机器代人”后面加个“人控机器”。现在机器人的使用范围更广,包括工业数控机器人、生活服务机器人,这些人工智能的产品都要靠人去制造、维修维护,会带来更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并倒逼劳动者提高素质来适应新形势。

发展“互联网+制造业” 打造“中国智造”

当今中国正进入工业化的中后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最应该突出的是“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是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制造业为其他专项行动提供了巨大需求和物质装备的支撑。

现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都取得了突破和明显的成果,但是在“互联网+制造业”上力度还不够。根据中国国情,想要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工业化的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发展“互联网+制造业”。

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的过程中,谁是行动主体。我认为被“+”的行业才是行动主体。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信息化和效率,物流可以提高物流智能化程度,建设智慧物流和智能仓储、发展电子商务。

由于是行动的主体,被“+”的制造业不应消极等待,而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要充分肯定互联网的特殊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进行跨界融合。

第15篇

络金融的创新需要结合分析网络与金融两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从网络金融的特点着手,结合传统金融创新的内容,对网络金

融的创新环节进行分析,得出网络金融的创新内容。

关键词 网络金融 金融创新 网络金融创新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部发动机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助推器--网络金融活动的产生。网络金融的发展与其他网络活动的发展一样,在标准化的同时,又强调个性化创新。金融创新能推动经济发展,它通过对金融工具的创造性变革、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对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技术等进行变革,以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获取原有条件下所无法取得的经济利益,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网络金融的特点与创新

网络金融(e-finance)是指在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

网络金融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是符合金融创新的要求的,也同样是对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创造新事物。但是由于网络环境与传统金融环境的不同,使得网络金融创新的内容与传统金融就不太一样。

传统金融创新无外乎宏观、中观、外观层面,主要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网络金融的创新仍然可以在以上方面进行,但是需要密切结合网络金融自身的特点,创新的内容就应该与其特点密切相关。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金融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业务处理高效化、规范化

这是金融活动结合网络的典型特点,也是给金融客户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感受最直接的特点。在网络金融条件下,无论是对内的金融业务,对客户的金融业务,还是客户本身的金融查询,资金运作业务,不论何时都可以足不出户,或在大街上,迅速的完成。又因为其业务过程的系统化、电子化、自动化,导致业务活动必须以规范的流程完成,实现对客户资金安全的保证。

(二)金融品种多样化,服务低成本、个性化

金融活动受到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刺激,使得产品品种,服务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例如美国富国银行的网上业务已达到41种之多,我国国内已达到30多种。超级网银,个人贷款,网上基金超市,家庭生活支出,信用卡网上还款,网上房贷等业务已成为当前热门的网络金融服务项目。

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推动了金融服务的个性化,金融业务的网上处理也同时使得业务成本大大的减少。金融个性化服务越来越普遍,如网络保险可为个人,家庭定制,网络期货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设计等等,而个性化服务的费用却越来越低,在美国,网络银行的开办费只是传统银行的1/20,网络银行的业务成本为传统银行的1/12。

(三)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金融混业大势所趋

网络金融条件下,金融机构的界限及其业务范围已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进一步集合出现在一个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之中。金融机构开始提供一站式,一体化金融业务。比尔盖茨曾说过的一句话正是这个现象的注解: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银行业务虽然需要,但传统的“恐龙式”的银行就不一定需要了,因为银行能做的事其他机构或公司也能做,也许还做得更好、更快、更省。这些都是由于金融信息,即客户的银行、证券户头,资金资产管理等需要统一管理,同时,网络金融活动的上两个特点也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故金融混业大势所趋。

(四)金融信息公开化

金融活动已由原来的充满神秘气氛的营业环境进入网络空间,网络金融信息承接了互联网信息的基本特点,信息量大,信息面广,传播速度快。使得凡接触网络金融的人都深刻感觉到金融信息更加对称,交易更加透明。

二、网络金融创新的内容

根据上述网络金融的特点,可以看出网络金融活动已与传统金融活动有了明显的不同,可以明确如下网络金融的主要创新方面:

(一)网络金融制度的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金融制度进行重构。其具有移植性制度变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大致分为金融交易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创新和金融保障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就其动机或目的论,可以概括为金融供求均衡化、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金融交易公正化、金融运行安全化等几个方面。这是网络金融最主要的创新方向。

网络金融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便捷服务的同时,其业务模式和金融交易流程已与传统的金融活动不在相同,多了很多网络元素。金融信息及客户信息的传递不再是纸面传递,而是计算机数字信息传递,经常在计算机后成,这个过程对客户是透明的。透明方便了客户,但是由于金融活动经常伴随大量的资金运作,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安全问题、交易公正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进行网络金融交易制度、组织制度和保障制度的创新。这些创新活动与传统的制度创新要相区别,要立足于网络大环境,要依靠网络技术手段,要面对网络交易流程,要考虑网络客户的习惯和需求。

(二)网络金融组织的创新

网络金融组织的创新是契合网络金融活动的。当前网络金融活动已不再只有金融机构参与其中,非金融企业借助网络技术利用成本优势正在向金融服务领域渗透。

许多高新技术网络公司已把公司业务扩展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网络租赁等新型金融服务的兴起,正是网络公司进入金融市场的典型代表。

如此,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就需要发生变化,要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要适当的进行混业经营,要提出更个性化,新颖的金融服务。

(三)网络金融技术的创新

随着网络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各种金融服务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这就迫使网络金融技术的创新的持续进行。网络金融技术支撑网络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网络服务的开展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金融其他业务的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特别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创新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创新。

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一部分,是金融业尤其需要注意的环节,是金融行业永远的话题。可以说,信息的安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成败。不论是业务宣传,业务的办理还是业务的后期维护都需要保证信息的安全。反过来,信息技术的创新也可以带动网络金融其他方面的变革,如业务流程的变革等。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创新需要努力建设相应的数据仓库和完善数据挖掘处理。银行业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客户带来了80%的利润。但是银行的客户信息是海量的,如何找到那20%的最优客户成为现代化银行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有同样的理论,而数据仓库的建立将是攻克这一课题的关键所在。而数据挖掘技术则是在这浩瀚的数据海洋之中找到你想要内容的技术手段。

技术创新要注意保护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网络金融监管的创新

网络环境的复杂与信息传递的迅速都给网络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同时,电子银行,电子货币业务的开展,也给网络金融监管带来了影响。利用互联网,金融交易将完全“虚拟化”,金融业务将完全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业务开展的过程不透明,交易对象无法明确,这些都将大大增加监管的难度,同时,也对监管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创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妍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J].新视野,2012,(1):47-50.

[2]樊玉红,王晶.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4-16.

[3]吴晓光.网络金融的创新与监管[J].征信,2011,(3):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