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落实养成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师、家庭教育的作用,将道德教育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小学生规范个人思想与行为,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落实。
一、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养成教育规划,积极明理
规范,是在小学教育环节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前提。落实养成性的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建立完整且科学的养成教育落实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教育工作者落实养成教育的基本指南,也是政策性的教育依据。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发,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个人生活与学习中关注个人仪表,做到自尊与自爱,在学校中遵规守纪,努力学习,做一位真诚友爱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礼貌待人等。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出发,教师要以学生的个人形象、个人行为、课堂纪律等多个角度入手提出规范且严格的要求,让小学生明确个人行为的制度约束,也通过制度的建立让小学生时刻有规可依。规划好小学生养成教育规划,有重点,有层次地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规划,才能促进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快速成长。在建立小学生养成教育规划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向小学生反复明理,通过反复说明道理,让小学生产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促进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只给小学生建立制度与守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理解为什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位小学生这样做,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善恶观念、是非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开发出小学生自我养成的潜能,让小学生找到个人进步的动力,才能让每一位学生严于律已,促进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分层实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计划,因材施教
讲究因材施教,是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关键。对于不同年级与不同年龄的小学生,教师要建立不同的养成教育目标,设计差异化的养成教育内容,采取不尽相同的养成教育方法。只有养成教育的层次明晰,才能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能在养成教育中成长起来。第一,分层动员。宣传与动员是养成教育落实的开始,也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实践。学校可以在校内的醒目位置张贴像“轻声细语”、“文明礼让”、“爱护公物”、“尊敬师生”等提示语,让文明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这些提示语外,学校还可以利用鼓励语去引导年龄较低的小学生,像“捡纸一片纸屑,真不愧是一位环保小卫士”的语言能够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实践热情,促进小学生爱护卫生,保护环境。第二,分层训练。训练活动的实施,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礼仪,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重要教育模块。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安排不同的训练活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个人形象入手,要求每一位小学生保持个人形象整洁,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要提出“见到长辈主动问好、行走过程中文明礼让、按时完成作业”等要求,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训练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个人品德现状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入手实施分层教育。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具有错误的教育观念,只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引导。面对具有这样家庭教育背景的学生,教师要理解学生现有的不良行为,通过做家长工作转变其家庭环境,实施针对性的养成教育。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工作太忙,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建议与引导。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在校内与校外给予小学生必要的帮助。
三、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正确的习惯,做好榜样
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师,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家长,更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模仿对象。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促进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发挥其为人师表的作用,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思想,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配合,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要做好实践上的引导,将认知与行为结合在一起。让小学生认识到身边值得学习的人与事,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良好习惯。比如,在上课前,教师要坚持提前两分钟到教室,以此来为学生树立守时的好榜样。除了实践上的榜样,教师还能为教育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身作则。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特殊的节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获得更加真实的感悟,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在三月份,学校可以设计学雷锋月。在三月份期间,学校的物质环境要以“乐于助人”为主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每天做一件雷锋之事,在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两个星期的坚持,可以促进好习惯的形成,一个月的熏陶,可以促进正确思想的形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可规范的行为。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个人思想与行为习惯,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关注小学生个人习惯的养成,用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认清个人发展的方向,使之成长为明理之人,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晓利.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龙小佳.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在一年级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他们能够置身于一个处处有着良好习惯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制定工作计划能够让班级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一)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后,一方面由于学前段的教育不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是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一年级的学生本来就比较好动,加上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学生会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与方法。通过习惯养成这一校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二、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三、本学期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
行为习惯:
1、尊敬国旗国歌
2、讲文明懂谦让
(十一月重点)
3、维护公共卫生
(本学期重点)
4、课间午间活动正常秩序
(本学期重点)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学期重点)
6、孝敬父母
(本学期重点)
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
(九月十月重点)
2、写字姿势:一拳一尺一寸
(本学期重点)
3、上课听清老师的要求,发言先举手
(本学期重点)
4、与书报交朋友
(本学期重点)
卫生习惯:
1、卫生好习惯
(本学期重点)
2、小学生卫生习惯
(本学期重点)
3、讲究个人卫生
(本学期重点)
四、教学措施:
1、新生入学一月内加强各项习惯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开学一周内集中训练学习常规。
2、寓训练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习得习惯,体会到小学学习的乐趣,热爱学校生活。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渗透小学生日常行为要养成好习惯的思想。
4、做好家长工作,家校联动,向家长讲明习惯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家庭巩固各种正确的习惯。
5、努力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二)一、目的意义
教育德为先。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工程。更是一年级新生德育工作的重点,通过系列有效地常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丰富我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内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具体内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养成教育的内容分为下列几个板块:
(一)礼仪常规
1、自学生入学起,着重让学生懂得:
①上学穿戴要整洁;
②上课铃声响立即有序的进教室坐好,不打闹、不讲话,能唱歌,在班干部指挥下朗读或背书。
③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问好。站立正直、声音自然洪亮、整齐。
④上学迟到,应在教室门口先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进入,进教室时,脚步要轻捷,入座时不要发生较大响声,并立即集中精神听课。
⑤懂礼貌,在校内外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会用“请”、“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
⑥课间如有紧急情况需要离开课堂,须向老师请假,经老师同意后才可出去。
(二)学习常规
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每天自觉将下堂课所需物品准备妥当。
2、班主任要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我爱国旗”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升旗时态度要认真严肃、列队要整齐、唱国歌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3、老师上课时应向学生强调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①文具摆放:书、本分别摆放在课桌左右角,文具盒与书本垂直成直角,上什么课摆什么书;
②坐姿:两手自然下垂 分放两边,胸离课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视;③握姿: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④写姿:眼距书本一尺,书本摆正,不歪头、不斜肩、不横写;⑤读书:书拿 起,倾斜45度角,朗读时身坐正,读书声音洪亮,要抑扬顿挫,不能唱读。注意句与与之间的停顿;⑥发言:先举手,动作要轻,经允许再发言。身体站直,听准 问题,回答完整,声音洪亮,不说半句话。
4、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并交老师批改,如作业有错误要及时订正。
5、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要利用晨会和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三)纪律常规
班主任要结合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
1、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师请假。
2、集队做到快、静、齐,行进中不打闹。
3、上下楼梯时靠右走,不准推挤别人,不扶肩搭背。
4、课间活动不追赶打闹。
不大声喧哗,不做危险、剧烈的动作。
5、爱护公物,不破坏花草树木。
(四)卫生常规
1、各班设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
学会打扫卫生。学生值日时不许家长代劳,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不乱涂墙壁,不乱丢乱吐。
3、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
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爱惜课本、文具。
6、教育学生不乱扔杂物,主动维护校园卫生清洁,见到纸片拾起来。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举行如“我能行”、“小鬼当家”之类有益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比学习、比纪律、比能力”的活动。同时要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以点带面。
(五)列队做操
要求学生学会听体育口令,班干部报数。培养从小锻炼身体的意识,齐步走、向右、向左转等基本常识。养成做操认真、动作规范,出操、下操要有秩序的好习惯。
具体内容:
1、是否快速准确到达指定地点。
2、按音乐完成整套动作。
3、做操动作正确,规范、到位,整体效果好。
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 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所以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 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坚持从实践出发的 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 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 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根据 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
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学习习惯:
1、课前要尽量早点进教室,摆放好学习用品,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
离开教室整理好桌面。
2、课堂上积极表现,大胆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开朗、更乐观,还可以交往更多的新朋友。
(二) 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 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关键词:技工院校;良好习惯养成;文化基础课教育
1 技工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及文化基础课教育的现状
当前许多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行为习惯问题,如不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组织纪律性较差,道德意识薄弱,缺乏集体荣誉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由散漫,迟到早退,上课不仅不认真听讲,还常常玩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睡觉乃至大声说话扰乱课堂秩序,不接受教师的管教,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吸烟、喝酒、打架、逃学、撒谎、小偷小摸、沉迷网络、早恋等问题,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而在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课教育方面,许多学生进入技工院校大多由于升学考试失利、学习成绩差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辍学,本身文化课基础较差,加之一些家长对于学生进入技工院校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觉得孩子低人一等,这更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自卑感,很容易发展为自暴自弃,使学生对于文化基础课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不仅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还常常会出现逃课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进入技工院校学习应该以专业技术为学习的重点,将所有精力全部放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上,而认为文化基础课是附属课程,甚至是浪费时间,没必要花太多功夫学习,对文化基础课缺乏重视,这也就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同时,许多学生由于原本的文化基础水平较低,而院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又难以照顾到所有层次及水平的学生,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此外,一些技工院校由于对文化基础课整体重视的不足,在教学配置上相对也较少,这也影响了文化基础课教育水平的提升。
2 促进技工院校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
2.1 完善校规校纪及学生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
技工院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校规校纪及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约束,并要经常组织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强化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加深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与了解。同时,要将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约束真正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与态度予以纠正,并通过深刻的交流让学生明确行为错误性,帮助学生逐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2.2 注重激励、以情感化,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年龄及心理特征影响,往往自制能力较差,并且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单独依靠学校及教师强制性的管教与约束是难以发挥出良好效果的,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因此,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为主,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交流的方式与态度,教师应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师生身份关系,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与困扰,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排解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用真情感化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使自身的教育引导更具效力。此外,还要注重激励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观察来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由此切入给与学生肯定与鼓励,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度,针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予以适当的奖励与积极的评价,并组织一系列竞赛、评选活动,通过竞争的形式,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荣誉的奖励,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规范和约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3 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为学生习惯养成构建良性环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许多家长在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卸下自身的这一职责,将学生的全部教育工作都交给了学校和教师,而实际上在学生的教育与成长过程中,家长作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技工院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与成长环境,进而分析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原因,针对家长的一些错误行为与观念,应通过交谈使家长知晓,并且要让家长明确其对于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督促家长及时进行调整与改正。同时,还要让家长明确学校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的各方面工作,教给家长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有效方式,通过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消除孩子内心中一些负面心理因素,使孩子重新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与温暖,也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
3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转变认识,提高重视,明确文化基础课教育重要性
以往技工院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而文化基础课教育实质上也是专业技术深入学习的基础保障,只有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基于此,要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课教育,首先应转变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明确文化基础课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专业技术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校领导到教师应全面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育的重视,加强对文化基础课教学设施资源的配置与建设,并通过宣传与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的改善文化基础课教育的现状。
3.2 转变模式,创新方式,提高文化基础课教育的针对性
技工院校可以采取在学生入学初期进行文化基础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层次,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针对性的制定差异化的文化基础课教育的目标,采取分层式教学的方法,确保文化基础课教学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基础条件,并能够充分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适应教学的进度。通过差异化的教学,不仅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实际需求,而且随着学生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逐步掌握,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消除内心中的自卑感,并更愿意主动投入到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
3.3 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文化基础课教育水平
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水平,一些技工院校由于对文化课重视不足,往往对于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培养也缺乏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也直接影响了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水平。技工院校应加强对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培训与素质培养,一方面强化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与素质,保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应努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创新,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效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技工院校文化基础课教育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向.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