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学课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设计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认识春天,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热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本主题从三个环节入手,具体如下:
(一)认识春天
活动一: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二:歌曲“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 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3张
纸偶2个
记号笔
铃铛
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
建高楼
(小班)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
2.
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3.
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活动准备
1.
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
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1)
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2)
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2、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教师
⑴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
⑵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
2)
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4、小结。
1)
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2)
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3)
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5、鼓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
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
活动目标:
1、通过摆弄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
活动流程: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伸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
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
游戏
一、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在“超市”游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优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慕巧馐吨鸩郊忧浚蜗分械闹鞫栽椒⒚飨浴?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还给“娃娃”剪头发。幼儿对理发有了一定的兴趣,我班的角色游戏又生成了一个新主题“理发店”。
二、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在游戏中做一些和角色相关的事。
2、引发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三、游戏准备: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题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电视机、遥控器等;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剃刀及洗发水等。
(2)、观察、捕捉幼儿游戏动向,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发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知识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理发店,了解相关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积累相关主题的语言、行为。以“做客”、“理发”等内容展开讨论,启发幼儿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职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用语、角色行为。
外科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2016级
授课内容
骨折概论;上肢骨、关节损伤、手外伤及断肢
(指)再植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骨折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治疗原则熟悉骨折愈合过程和影响骨折愈合因素。掌握上肢骨、关节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重
点
骨折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
难
点
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自学内容
手外伤及断肢再植
使用教具
多媒体、解剖模型
相关学科知识
上肢及手的解剖相关知识
教学法
讲述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介绍本次课程学习目标:
病例导入:患者男,34岁,自诉骑车摔伤右大腿约半小时-------配合x线片,引出骨折定义
第一节 骨折概述:
一、定义:(重点掌握)讲解定义,说明特点。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二、病因:配以图片说明1.直接爆力(举例:碾压、砍伤) 2.间接暴力、(举例:跌倒、骤然下跪)
3.积累性劳损(举例:远行军)4.病理性骨折(举例:骨肿瘤、骨髓炎)
三、骨折分类根据临床x线片介绍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四、骨折的移位。图片展示骨折的5种移位形式,分析移位的原因。
五、骨折的临床表现:提问学生
全身表现 局部表现,包括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结合图片和临床病例讲解,要求重点掌握)。
六、骨折并发症。(重点讲解骨筋膜室综合征并配以图片)
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提问长期卧床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急性骨萎缩、关节的僵硬、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
七、骨折愈合 配以图片
1.骨折愈合过程:3阶段。①血肿炎症机化期②原始骨痂的形成期③骨板形成塑性期
2.临床愈合标准。5条。
3.影响愈合的因素。①全身因素②局部因素③治疗方法。
八、骨折的处理原则。1.现场急救:2.临床处理
九、骨折的治疗原则及复位标准
1.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2.骨折的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 2)功能复位
十、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2分钟
5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类比法是概念学习重要而有效的方式,通过相似物质的类比实验,突破原有物质进行实验的局限性,获得更显性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例如:我在教学“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内容时,问:“同学们,食盐是怎么在水里溶解的呢?”激发探究热情。为了显性地了解食盐的溶解过程,就需要找一种可见的溶解物质,进行类比实验。将食盐换成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了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消失的过程,而液体的颜色逐渐从无色到红色,颜色由淡到浓,并不断地扩散直至均匀地分布的过程。学生由此形象地感受到物质溶解的过程及溶解后的分布情况,于是学生自觉地同化或顺应了相关的新知,在动态的实验中构建了科学的概念。
二、开展语言交流,理解科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科学概念积累的有限性,我常常发现同学们的语言表达用词不专业、不准确,逻辑上缺乏严密性。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术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用语的科学性。
(一)培养准确的用语表达意思,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科学概念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用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思维的正确与否。例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中,对于“导体”这一概念的表述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能导电”与“不能导电”这样的用语来表达导体与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如果教师不注意纠正学生这样的用语,就容易使学生形成这样的概念,认为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质,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质这样的思维,造成概念掌握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改变学生不科学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与汇报。语言是思维外显的工具,交流汇报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的过程。例如:在上三年级《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些小蚂蚁、蚯蚓、蜗牛等。在课上,学生分组观察,并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各种实验,在实验中注意记录观察实验得到的结论。结束观察后,学生收起小动物,然后分组讨论,将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和汇总,并为在课堂上汇报做好准备。讨论结束,学生派代表在课堂上汇报。这样的实验和汇报模式,学生不仅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并将思维用语言进行表达,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概念学习的效率。
三、凸显主体作用,发展科学概念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知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为此,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指导学生注意科学概念的相关属性。事物本质是通过现象外显出来的,观察现象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途径,但有些现象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擦亮慧眼”,分辨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时,学生往往会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质量、体积、口感等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透过这些表象,从果实的内部构造方面探究果实的共同特征,而排除非本质的属性。
(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得到的科学概念必须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本质属性,才是达到了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往往是比较浅层次和不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例如:要掌握“鱼”的概念,教师出示多种鱼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探究,指导学生从外部结构、身体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归纳鱼的特点。在学生得出了初步的概念并表述出来后,教师再提供一些是鱼非鱼的水生生物,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化对鱼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几种比较难界定的水生生物,让学生从鱼的本质属性上进行判断,根据学生判断中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巩固对鱼的概念的理解,在动态中构建鱼的科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反复的比较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讨论中,否定自己原来的错误认知,发展对概念的科学认知。
【关 键 词】 解暗箱;科学;小学;教学
暗箱,原指一个密不透光的箱子或一座没有光的暗室。如今,我们把那些设计在物体上一般看不见,隐藏不露,秘密而不容易打开的箱子也叫做暗箱。要想打开这些箱子,必定要费尽心思,几经周折,这个过程称之为“解暗箱”。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解暗箱”课型,它是小学科学教材的八种课型之一,包括宇宙天体的内部构造、人体构造生理知识、植物生理知识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对于阅历浅的小学生来说,都是难以开启的“暗箱”。这类型的科学课最大的特点是有些内容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感知,而是根据能够观察和感知的外部现象或自然事物,借助于其他教学手段,经过逻辑思维的方法间接推断出来的,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在面对这类型的科学课时,常常感到很被动,原因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对于暗箱缺乏主动而有效的思维建构能力。那如何恰当地实施教学策略来提高“解暗箱”课型的教学实效呢?我觉得找准“暗箱”是前提,找到“开箱”钥匙是关键。我将以解暗箱典型课《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为例,谈谈我如何实施解暗箱课型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出“暗箱”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发现,就没有探究活动,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找准探究活动的问题,不仅决定一节课的内容,而且决定这节课的思路。暗箱课中的“暗箱”即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找准“暗箱”是“解暗箱”的基础。
依据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小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我们要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发现暗箱所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如《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可以通过播放“植物时装秀”的视频导入,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视频中发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交替出现的,出现一次,要经历一年的时间”等科学信息,很容易地引出了问题: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四季为什么交替出现……在此基础上把问题进行梳理、整合,筛选、提取出有研究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首要的问题,这便是本节课要探究并解决的“暗箱”——即本课的科学知识点。只有明确感知到哪儿是“暗箱”,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暗箱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解暗箱课的暗箱情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意图来创设,如《月相的变化》可以采用交流课前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月相资料、《日食和月食》可以采用观看新闻播放片段、《茎越长越高》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或者鉴赏电影片段、观察PPT图片等方法来进行,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通过思考,对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演变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科学问题。
二、寻找钥匙,打开暗箱
暗箱里面究竟有什么,它们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即使我们看不清也无法直接打开,但是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感知那些可感知事物的外部情况,围绕“暗箱”研究有关事实,抓住推理的突破口,找到打开暗箱的钥匙,就像剥洋葱那样,层层深入地揭示其内部奥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一层层地剥开洋葱,并边剥边思考、推理呢?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进行:
(一)猜测暗箱,寻求突破
暗箱找准后关键的一步是寻找突破口,这也是解暗箱的重点,而正确的突破口是建立在“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之上的。猜想作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对探究活动的展开和深入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猜想不是凭空的瞎猜盲想,更不是能猜能想就行,要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猜想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展开有层次、有深度的猜想,因为面对未知的科学现象,学生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将已知某些事件的观点与未知现象联系起来,在头脑中与所熟悉模型或现象进行联想和类比,才能做到有理有据、符合逻辑地说明问题。
1. 初步猜想,排除干扰
如《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一课在引导学生明确“暗箱”所在之处后,首先让学生说一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明显的区别在哪里(气温),接着猜一猜气温的变化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当学生提出可能和日照时间的长短及太阳的直、斜射有关时,引导学生先将日照时间的长短因素作简易处理(这是一个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能自行思考解决的问题,但它和本课的暗箱又没有直接的联系),最后把问题集中在“气温变化可能和太阳的直、斜射有关”。
2. 深层猜想,去除臆想
小组展开讨论,进入第二层次的猜想:“太阳光有时直射、有时斜射地球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此问题直指四季变化可能形成的原因,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所可能发生的种种现象及结果展开丰富的推断猜想,经过逐层深入的猜想,逐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殿堂。
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猜想寻找突破口,把感性猜想变成理性推理,经过去除臆想(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或是地球离太阳远近的原因引起的)后,找到打开暗箱的突破口(地球的公转使太阳光有时直射地球、有时斜射地球,从而引起气温的变化,即四季的变化)。
在层层递进的猜想中,洋葱由表及里地被触及,学生的猜想思维体现出了逻辑性和缜密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思想。
(二)模拟验证,解密暗箱
围绕突破口,找到钥匙,打开暗箱,这是解暗箱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点。我们要善于抓住突破口,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制定方案,合理地进行科学验证,运用类比推理打开暗箱,让暗箱的奥秘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首先,寻找进入暗箱的途径。
在学生找到突破口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入了暗箱的突破口:
师:怎样才能知道太阳的直射与斜射呢?
生:可以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
生:光直射时,影子短;斜射时,影子长。
生:直立物体的影子长,说明光是斜射的,影子短,说明光是直射的。
师:怎样能看到阳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呢?
生:树一根杆子,放在阳光下来进行观察。
师:选择什么地方来观察?
生:操场。
师:方便吗?需要观察多久?
生: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
师:这个模拟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具体怎么操作?请大家讨论一下。
设计四季形成的模拟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通过上述巧妙设计的几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了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的雏形,实际上就是给学生的想象降低了难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便水到渠成了,通向暗箱的路也瞬间明亮起来。
其次,启用钥匙开暗箱。
科学探究的亮点往往表现在动手之前的讨论和动手之后的分析之中,模拟实验方案的讨论设计关系到能否找到打开暗箱的钥匙,应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根据研究对象(原型)的本质特征,人为地建立或选择一种与之相似的模型,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将实验结果类推到原型上去,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由于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仅局限于: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直立物体影子的长短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射点会发生有规律的改变。至于太阳的直射点为什么会发生有规律的改变,学生无暇顾及,暗箱至此也只是初步被打开而已。要引导学生继续反复地操作、深入地观察、深刻地汇报,总结出由于地轴的倾斜,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发生规律性的转移。
在这基础上,再通过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将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予以呈现,剥开最后一层洋葱,也彻底打开暗箱,让学生在模拟验证的基础上彻底明确暗箱的真谛。
当然,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模拟实验的暗箱课,如《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花、果实、种子》等的验证措施,要提供充足的其他形式的资料,如文字、模型、示意图、视频等供学生验证,也要允许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咨询他人、请教他人等方式进行解决验证过程。
三、暗箱致用,提升素养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内,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家庭、社区等,让学生体验处处有科学,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在引导学生推理想象解开暗箱的基础上,最终的落脚点要放在怎样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在《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一课的最后可通过多媒体巧妙地引出“二十四节气”,让学生结合本课学到的知识和探究方法,课后继续探究“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既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迁移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保持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解暗箱课,各有其侧重点,但是共同的目的是通过解暗箱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素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每节暗箱课所包含的教育性是多元的,我们要根据教材中的暗箱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求最佳的解暗箱套路,使学生在解套过程中学会技能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充分发挥解暗箱课在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云娥. 用探究方式解“暗箱”[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5).
【关键词】 学案使用加减法
全县统一编写的《学案•语文》很好地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给学生以工具,教给学生怎么学,从而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之目标。
基于此,就如何科学使用“学案”,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加减法”。
一、做好“减法”
1、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少讲或不讲,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三怕,即:一怕学生不愿学,不主动;二怕学生学不好,学不到位;三怕影响进度,教学任务完不成。归根到底,怕教学质量检测这根“指挥棒”。其实,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就只是被动地听课,而不原意动脑筋。
2、尽量减少教学环节和手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要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有利于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必一个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环节能少则少,手段能简则简,能作形象语言就不必再用图片或课件,切忌追求“花样”。使用“学案”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一次革命。如“辅助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先导入,然后介绍作者、时代背景、解题等,然“学案”教学,只要教师利用“学案”的优势,就可以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解决问题。
3、尽量减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
学生学习科目多,要求高,且科科要预习,学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如果课前预习内容多,结果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长此下去,学生会把学习当成累赘,而不能从中得到享受,产生厌学情绪。从过去的情况看,课前预习学生不自觉自愿,效果没有得到保证,往往是白费工夫。因此,我们应力求把“课前预习”转移到课上。让其“乐”学。同理,要做到“当堂训练”,课后作业不留,只留少量探究题,供学生研究,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做好“加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自学、思考时间
要求教师减少教的时间,目的是增加学生自学、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与“思”时间的安排应以中等学生水平为依据,让大部分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体会认知进程。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多自学,切忌操之过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读懂了,教师只需精当点拔,教学任务便一气呵成。而且,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来自于自身的理解,几乎终生难忘,大大减少了复习任务。实际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再者,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阅读可以领会表情达意的技巧,感悟文字的魅力,可以通过语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可以通过“悟”体会文章的真实思想,从而迸发出最闪亮的思想火花,转化为文字,便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就这样点滴积累,由短到长,由简单到深刻,写作能力潜滋暗长,写作水平逐渐提高,表现在文章里,便是精彩随处可见。
2、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加合作交流时间
合作交流,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和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时,要利用已有的设计,指导学生认真地听、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让学生有“我要说”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会说”之目的。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现在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并不是教给学生多少枯燥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利用学案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讨论,势必就能做到更加认真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取生活之源,活思维之水,为语文教学加入源源活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能在课堂上得到培养,而且也应在课堂外不断得到提高。要让学生懂得社会就是大课堂,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知识,处处能锻炼能力。语文素养需要“远亲婚姻”。就是说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依靠语文学习的课外功夫。因此,教学时,应将语文课堂,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延伸到课外: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环境保护、校园文化、历史遗迹……甚至可尝试着每节课都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知识,采用其所熟悉的人、事作为活动和应用的题材和描写的对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语文,运用着语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寓思想教育于探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使用“学案”,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赖配根:《解放“学习力”》《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
学校创建46年来,本科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办学传统和特色日益凸现;专业结构和布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与实践环节管理,质量控制与信息反馈,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等日益得到社会的公认,并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在211工程,世行贷款和985工程的支持下,软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校的社会声誉越来越高,影响日益增强。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学进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本科教学成为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改进: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还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还要进一步落实;学生占有的教学资源某些部分还不足;课程教学和教材资源数量不足;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及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特别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整体上的特色和亮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和凝炼。
二,总体时间安排:(初步以11年11月专家进校评估设计)
1。7月-9月
⑴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细化,分解指标体系,形成本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任务分解表,建设任务书,院级评估工作指南,和院级评估指标体系和总体;
⑵成立学校评估领导机构及学院一级评建办公机构;
⑶开始启动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⑷学校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开展学习动员,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查漏补缺和校内外经验交流工作;
⑸加强常规教学检查,软硬件补充和指导工作。
2。10月-12月
⑴初步完成专业教学评估的自评自建工作;
⑵组织校内外专家分步骤开展对专业评估的检查和验收;
⑶为院级评估初评汇集资料,并开展整改,促建工作;
⑷相关职能部门完成材料的初步收集工作。
3。11年1月-3月
⑴各学院开展院级评估,形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初稿;
⑵加强交叉巡回检查和整改,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
⑶再次校内外组织专家检查和验收,针对问题进一步整改。
4。11年4月-5月
⑴根据当年学校基本状态数据,核实,修订,补充,完善各类材料数据;
⑵完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全部材料;
⑶完成机关职能部门全部相关材料;
⑷提炼学校的本科教学特色鲜明项目和亮点建设项目。
5。11年6月-8月
⑴汇总各单位自评报告及材料,初步形成学校的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
⑵完成校长汇报提纲(包括文字,光盘材料)和特色报告;
⑶进一步完善向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备查资料;
⑷配合教育部开展进校前的调研工作;
6。11年9月-11月
⑴进入倒计时阶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指标体系进行一次广泛的再学习和宣传;
⑵完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校长汇报提纲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中国科学院汇报;
⑶全面落实专家进校后若干事宜和物质,人员到位情况。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
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
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
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本文.来源:.教案网)(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水。
--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②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③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④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①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④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延伸活动: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水宝宝?
我在教学倒数这一知识时,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如找文字的构成规律(呆--杏、士--干、吞--吴 )。根据以上规律填数,如 —( )( )—( )5—( )。然后让学生观察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名,从而揭示课题“倒数的认识”。“倒数”这两个字是多音字,应该怎么读音呢?由于位置颠倒而出现的数,所以“倒”应该读三声,它是由一个数演变而成另一个数,所以“数“应该读四声。
为了让学生明白“倒数”知识的重要性,我首先告诉他们“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紧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当我例举到倒数类似于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学生举手问到:“一个数与他的倒数是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顿时,还有些嘈杂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了,一个个睁大眼睛盯着我。一女生忍不住问“老师,你告诉我们嘛。”我故意用商量的语气说:“我们等会儿一起研究怎么样?”趁大家来了兴趣,我加快节奏问:“关于倒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大家纷纷举手“什么叫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为了让同学们对倒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首先从倒数的定义开始。
首先教学例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① × ② × ③ 5× ④ ×12 约两分钟,同学们就议论起来,“两个数的乘积都为1”“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位置。”教师马上提示学生,像这样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倒数”。有学生说:“它们都是倒数。”这时,好多同学都神了,于是,我及时提示回想“3×4=12,3是12的什么数?12是3的什么数?”“能不能说3是因数,12是倍数?”学生马上明白了,有人举手说:“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七嘴八舌,有的还手舞足蹈。然后教师指名口述一个数与它的倒数的关系,教师再小结 “一个数与它的倒数是相辅相存的,不能分开说。”接着我出了两个算式: + =1 , × × =1 问道“ 和 互为倒数吗?、和 互为倒数吗?”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大部分同学只是看不发言。突然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们讨论一下,可以吗?”“可以”。我站在讲台上观察大家的交流过程。“有的说答案是1,它们是互为倒数。”立马有人反对“概念里讲的乘积为1,不是和为1,因此第一组中两个数不是互为倒数。”有的同学也赞同。“那么第二组中的三个数乘积为1,它们也互为倒数。”有人就说:“概念里说的互为倒数指的两个数之间,3个数乘积为1,是不是呢?”有同学建议“我们问老师啊”。大家把目光投向我,于是我引导大家理解概念,“应该抓住哪些字眼理解倒数?”大家找出“乘积是1”“两个数”。有同学大声说:“知道了,知道了………”我示意大家举手发言,几个发言的同学都说这两组都不是,因为第一组两个数计算的是和,第二组虽然乘积为1,但有3个数相乘,再说一个数的倒数只有一个。大家都发出“哦”的声音。这时,一个同学突然大声说:“不对, ”大家也觉得好象是。于是我把说的板书下来让大家观察,发现说明 和 互为倒数,的积不为1,所以 与 并非互为倒数,最后得出这三个数不能说是互为倒数。我又问:“整数有倒数吗?”有人发言了“整数有倒数,例1中5是整数,5的倒数是 。12是整数,12的倒数是 。”有同学问“0有没有倒数?”大家异口同声“0没有倒数,因为0不能做分母。”有同学又问“1呢?”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还能说自己理由。经过共同分析得出“1有倒数,1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成,所以1的倒数是1。”教师再问“所有的整数都有倒数吗?”学生总结“除0外的整数都有倒数。”于是我马上让同学们识记这个知识点“a是一个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这时又一同学问“小数有没有倒数呢?”教室里又安静了。我提示大家可以例举几个数,大家纷纷在练习本上例举,有同学小声说“我们可以把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找它的倒数。”大家又动起笔来。一会儿后,我反问:“小数的倒数怎么找呢?”大家张口便说:“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有人又在小声说:“带分数的倒数又怎么找呢?”大家都在本子上试找,好一会儿都没有反应。终于有个优生发言了“我们可以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找出它的倒数。”同学们没有说什么,一个个在练习本上自己试做,大家都能找到带分数的倒数。
同学们弄清了倒数的概念后,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准确地找一个数的倒数。
于是我出示例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我先让学生独立找,然后指名汇报,再共同订正。进一步巩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通过实例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1)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如:
的倒数是 。
(2)找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如:6= 所以6的倒数是 。
(3)找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找化成的假分数的倒数。如 = 所以 的倒数是 。
(4)找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和 分母的位置。如0.5= = =2 所以 0.5的倒数是2.
然后通过同桌两人,一人说数另一个说它的倒数来巩固。进一步探索真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点?假分数的倒数有什么特点?最后小结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1除外),比1小。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设法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众多案例来看,教师主要采用两条途径使教学回归生活:一是设置问题情境,使教学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二是抛开“预设”,就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展开探究或对话教学。为便于讨论,这里先呈现两个相应的案例。
案例1:一堂“失败”的好课
一位小学教师以如下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从演示实验开始。实验装置为玻璃管下连接一圆底烧瓶,即在烧瓶口紧塞的胶塞上插入一根筷子粗的玻璃管。烧瓶内充满红色液体并上升到玻璃管中,老师告诉学生为便于观察专门在水中加了红墨水。老师让学生猜测:当把烧瓶放到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学生作出“烧瓶变热”“烧瓶里的东西也将变热”等回答后,老师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看到红色液体沿玻璃管慢慢上升,学生感到十分惊奇。有的学生认为烧瓶中的水增多了,依据是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了。老师进一步问学生:是水的什么增加了?是质量还是体积?尽管他极力引导,学生似乎还是不能准确地说出到底是“体积”还是“质量”增加了,老师只好自己说是水受热体积增加了。给出这一结论后,老师将烧瓶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学生们看到玻璃管中的水位下降了。面对老师“为什么”的提问,有学生解释说:玻璃管中的水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烧瓶变大了。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既惊奇又无奈,只好又对学生说因为水受冷体积缩小,玻璃管中的水面才下降。
接着,老师用酒精做实验,实验结果相同。随后,老师又用煤油做实验,问学生煤油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令老师想不到的是,学生毫不含糊地回答:“没有!”“因为它不是红色的液体”。当实验表明煤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出了一道判断题:菜油、酱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错!”“因为菜油、酱油是可以吃的。”老师只好再次给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2:无法预约的精彩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课《鹬蚌相争》时,学生对课本内容产生了疑问。这虽出乎老师的意料,但他认为这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好时机,于是抛开原计划,决定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疑问展开讨论。
全班同学正在兴高采烈地读课文,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受此启发,其他同学认为蚌也不能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因为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
老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巴吧。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写给编辑叔叔的建议:“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正当老师要结束讨论时,又有一个学生说刚才的讨论有问题,因为鹬的嘴巴被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但蚌就不一定了。蚌的嘴巴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可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科学教师、观察蚌来解决。
对于上述案例,读者自有看法。我们认为:二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经验展开。如果这就是教学回归生活,那么这种回归的结果值得深入思考。
二、教学回归生活后的变化和问题反思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教学回归生活使课堂面目焕然一新。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事自主建构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就第一个案例来说,水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常见,但学生未必了解它的所有特性。学生凭日常经验可能知道水的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的性质,但却不易觉察水能热胀冷缩。教师用特殊装置做演示实验,将水的热胀冷缩性质寓于玻璃管内水位变化这一问题情境中,目的就在于突出平常不易觉察的这种特性,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案例表明:受问题情境的激发,学生的确积极地开展水的探究活动。尽管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热胀冷缩,测试一错再错,但他们毕竟进行了大量的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相对于传统的被动学习而言,说它是一堂好课也不过分。第二个案例也是如此。由于教师因势利导,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课堂上气氛活跃,争论激烈,甚至联系到生物学知识并提出了修改教材的建议。总之,与传统的那种从文字到文字、从符号到符号、从公式到公式的枯燥学习相比,这样的课堂无疑更有生气,更受学生的欢迎,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
然而,这种回归也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学科特性彰显不足,学科规范丧失。换言之,科学课缺乏科学性,语文课缺乏人文性。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点仅从案例的标题便可略见一斑,《一堂‘失败’的好课》《无法预约的精彩》反映出任课教师与评课专家持赞赏态度。即使课后反思以及随后引发的相关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好”在什么地方、精彩是否可以预约上,而很少讨论其中的学科失范问题。我们在与博士生、硕士生以及课程班学员讨论上述案例时,大多数人觉得有趣并开怀大笑,只有少数人感到科学不像科学,语文不像语文。显然,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否则,这类案例将给人以误导。
缺乏“科学味”或“语文味”,也就是常说的“常识”与“科学”不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的是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而不是科学或人文知识以及相应的思维。在第一个案例中,学生在实验前提出的种种预测,实验后产生的惊奇、疑问以及对实验结果所作的解释,随后对煤油、菜油、酱油做出没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判断等,都是以自己的日常经验为基础的。他们之所以说“烧瓶里的水增多了”或者“烧瓶变大了”,原因在于他们日常见到向容器中加水而水位上升、把小容器中的水倒入大容器而水位下降,却很难见到河水、湖水、杯子等容器中的水因受热明显上升或遇冷明显下降的现象。学生笼统说“水增多了”,使用的是日常概念,这与使用科学概念区分“质量”或“体积”的增加有本质的区别。根据颜色差异或可吃与否判断液体的热胀冷缩,表明学生的思维受事物形象的限制,未达到抽象水平,是日常直觉而非科学推理。在第二个案例中,学生从认为鹬和蚌都不能开口说话,到建议把“说话”改成“心想”,再到后来追究蚌的嘴巴是否在壳里,原因也在于课文中的情景与常识相悖。因此,他们的追问与修改,既不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也不符合寓言的理解规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鹬和蚌都是低等动物,将“说”改成“心想”是否更合理,值得怀疑。寓言是文学的体裁之一,它借事说理,重要的不是追究是否真有其事,或是否与事实完全相符,而在于从中悟出道理。案例表明: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对寓言及其理解方式缺乏认识。
可见,教学回归生活虽能使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来解释和说明所学内容,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笼统的、直觉的,与科学或人文规范有很大差距,因而任凭他们“自主建构”,他们的学习容易停留在常识水平,不利于他们对学科规范的掌握。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受到的学科规范熏陶越少,越容易受经验的支配。就是到了高中阶段,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比如:有位教师采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教高二学生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在对诗不作任何讲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初读本诗,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再读本诗,推测诗人的情况”,学生虽然乐意各抒己见,但当教师介绍完诗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别人的赏析文章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推测有误、欣赏肤浅、缺乏艺术水准。显然,教学回归生活还面临着怎样超越生活与经验的问题。
三、教学超越生活的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原有经验与新知识相互作用进而获得意义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只能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他人不能代替。很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建构主义更好地解释了人类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而要求重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开展建构主义教学。他们同时又指出:建构主义教学不是学生个体经验水平上的盲目摸索,人类的科学文化不可能由此获得,它需要教师的干预。“通过文化和科学的社会机构建构和传播的科学观点是不会由个人通过他们自己的经验性探究而发现,学习科学包括加入到科学的文化中……如果学习者能进入科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建构的过程一定会超越个人经验性探究的范围,学习者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经验,而且也需要进入常规科学的概念、模式等。”这虽然是针对科学而言的,但是其道理对人文学科教学同样适用。
我们赞同这种观点并认为:教学回归生活后,应当用科学或人文规范来提升学生的经验,实现对生活的超越。为此,教师教学时要考虑学科的基本属性。学术界把学科大致归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并针对这两种认识方式的不同,围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展开大量的研究和对比。总体来说,科学求真,讲究理性分析和实证;人文求善,讲究整体体验和感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用科学方式教科学,用人文方式教人文,彰显学科特性,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例如:有位教师教《我的战友》时,希望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的伟大,结果导致学生追问:“大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他身上带了子弹和手榴弹,那么这一点就着的易燃物品被烧了那么长时间,怎么没有爆炸呢?”这种追问的结果不仅没能展现的伟大,反而导致对故事真实性的怀疑。
教学还必须进一步遵循学科的基本结构。美国学者施瓦布认为,学科有独特的基本结构,它包括实质结构和方法结构两方面:前者指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后者指获得这些知识体系的方法。”因此,具体到某一学科内容的教学,教师要考虑它涉及哪些基本概念或原理,用什么方式来获得。就液体“热胀冷缩”的教学而言,教师应注意“液体”“质量”“体积”“温度”等相关概念的传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围绕其中的关键变量建立假设,使用仪器测量和收集数据来验证假设,这样才符合科学的本来面目。至于《鹬蚌相争》的教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鹬蚌相争的情境,了解相争的起因,想象相争的结果,从中悟出两败俱伤、他人得利的道理。
当然,教师不仅要注意科学与人文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学为人文提供基础,人文为科学提供方向和动力。二者的这种联系要求教师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讲授科学时除注重理性分析和实证外,还应注意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巨大作用,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讲授人文时要注重整体感悟,必须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把握感悟的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对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感悟做极端的理解,使之与科学对立。感悟仍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结构主义中获得启示。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包罗万象,但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发现作者的创作思路或风格。在他们看来,研究和学习文学的关键不在于把握单个事件或情节,而在于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作品的基本结构;一旦找到结构,文学创作或学习就如同填空。虽然结构主义文学观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它对感悟文学作品的指导作用:文学作品的结构如同音乐的曲谱,感悟不能离“谱”而随心所欲。就感受的伟大而言,学生只有从关键行为——“一动不动”、行为环境——“大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以及导致行为的心理原因——“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入手,才能感悟到伟大的心灵能使人在险恶环境中做出伟大的行为。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任凭怎么感受,也都无法领会这一精髓。
总之,如果“教学回归生活”指的是加强与学生日常经验的联系,那么它不应当始于经验而又止于经验。很难想象,远离人类科学文化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儿童的经验是学习的起点,教材是学习的终点。当“回归生活”让学生站在杜威所说的“学习起点”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导他们到达“终点”。为此,我们建议:渗透学科规范意识,用学科的基本结构改造和提升学生的日常经验,实现教学对生活的超越。
当然,教师不仅要注意科学与人文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科学与人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学为人文提供基础,人文为科学提供方向和动力。二者的这种联系要求教师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讲授科学时除注重理性分析和实证外,还应注意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巨大作用,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讲授人文时要注重整体感悟,必须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结构,把握感悟的方法。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对新课程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感悟做极端的理解,使之与科学对立。感悟仍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结构主义中获得启示。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虽然包罗万象,但只要进行科学研究,就能发现作者的创作思路或风格。在他们看来,研究和学习文学的关键不在于把握单个事件或情节,而在于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作品的基本结构;一旦找到结构,文学创作或学习就如同填空。虽然结构主义文学观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它对感悟文学作品的指导作用:文学作品的结构如同音乐的曲谱,感悟不能离“谱”而随心所欲。就感受的伟大而言,学生只有从关键行为——“一动不动”、行为环境——“大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以及导致行为的心理原因——“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入手,才能感悟到伟大的心灵能使人在险恶环境中做出伟大的行为。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任凭怎么感受,也都无法领会这一精髓。
总之,如果“教学回归生活”指的是加强与学生日常经验的联系,那么它不应当始于经验而又止于经验。很难想象,远离人类科学文化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儿童的经验是学习的起点,教材是学习的终点。当“回归生活”让学生站在杜威所说的“学习起点”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引导他们到达“终点”。为此,我们建议:渗透学科规范意识,用学科的基本结构改造和提升学生的日常经验,实现教学对生活的超越。
关键词:幼儿园;微课;安全教育课程;应用模式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集视频、PPT、录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其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在短时间内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微课引入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虽解决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难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本文从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入微课的原因、微課的设计与制作、微课的应用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是幼儿园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及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年龄通常较小,好奇心强,缺乏生活常识和经验,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经常做出很多危险的动作,更难以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常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目前,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安全教育教学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教师多以说教为主,很少安排实践课程;幼儿获取安全知识的渠道相对狭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教育教学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且经常与实际情况背离。
若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要工作便是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并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课程,让幼儿真正投入实践演练当中。因此,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很有必要。
二、引入微课的原因
安全教育微课为幼儿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微课巧妙地解决了传统安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所以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
安全教育微课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般以安全教育为主;二是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即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基本目标;三是教学重点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安全教育微课还具有很多优势:一是与传统的模拟演练相比,节约了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二是在形式上生动、活泼且形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三是能够清晰地再现一些事故场景,教会幼儿必要的安全求生手段;四是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可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
三、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若想提升安全教育微课的应用效果,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点结合幼儿目前所处的生活环境,优先选取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作为微课教学案例。例如,针对火灾、地震、交通事故、踩踏事件、电梯事故等,可以设计并制作“火灾如何逃生”“地震来了怎么办”“在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拥堵了怎么办”“被困在电梯中要做什么”等微课,使幼儿通过观看短视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教师在设计与制作微课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微课只有准确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快速地将教育内容映射在幼儿的脑海中,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选取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微课设计与制作,并在其中设计悬念和疑问,增强微课的新颖性、创新性及生动性,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如此才可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第二,提升微课的适用性。微课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生活化。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抛锚教学法融入微课教学设计。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讲解较少,主要是将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通过情境式教学、故事、安全演练等方式进行渗透。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地震安全教育中,可让幼儿在预习环节观看“地震带来的后果”的短视频,借助真实的教学环境,不仅降低了幼儿的理解难度,还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
第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精准地了解幼儿语言,尽可能多地使用“童言童语”讲课,并辅以生动有趣的音乐或简单明了的旁白。这种“童言童语”式的声音提示及讲解,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使幼儿在观看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在设计及制作微课时应满足主题集中、文字优美简洁、气氛良好、色彩丰富艳丽等要求,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快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微课的应用模式及不足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出现既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又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但在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应用模式等方面,微课尚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微课有广阔的运用前景,但其中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继续探索和解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及应用日益广泛,“微课时代”已经到来。将微课应用于幼儿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微课的重要性,掌握微课设计及制作的方法,熟悉微课的应用模式及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对幼儿的安全技能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微课的产生可在很大程度上为现阶段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设计出更加优质、高效的微课,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使幼儿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安全事故,为其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梅.微课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王国萍.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2014(1).
[3]张乃艳.让微课在幼儿园“火”起来[J].幼儿教育,2015(6).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教化研究,2011(10).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
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通过一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实验准备:长吸管、中吸管、短吸管共30根、回形针若干,剪刀一把。
教师自己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三角形、活动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哈尔滨塔吊倒塌四死一伤新闻,从此四个家庭,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失去了孝顺的儿子,温柔贤惠的妻子失去了疼爱她的丈夫,聪明可爱的儿子失去了亲爱的爸爸;从此四个家庭,失去了精神经济的支柱啊!
2、用课件塔吊公司的招聘广告引出课题(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我公司招聘塔吊设计人员,应聘者将按要求现场设计制作一个塔吊,承受力强者将被录用,待遇面谈。)今天我们选取塔吊的一部分来加固。在科学里,像塔吊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板书:做框架
二、体验探究。
(一)、加固正方体框架
1、设计加固正方体框架。
么提高框架结构的承重能力,我们选取塔吊的一部分来做,加固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看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怎样做呢?小组讨论,画出草图,制做正方体框架。
指导要点:回形针与吸管的连接方法。
2、测试正方体框架承重能力。
3、分析承重差别的原因。
(1)比较承重最强和最弱的两个框架外观有什么不同,它们与承重强弱有何联系。
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我们观察,把手放在上面,他们分别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容易变形?
在做这个对比实验时,我们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使用力不能过大,力气要一样大)
板书:
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不稳定
(2)为什么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呢?我们把力作用在三角形上面,力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小组讨论。
出示教具,演示分析:
三角形顶端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如果没有底边这根杆子,两条斜杆有什么变化?(向外扩),而底边杆子则可以将向外扩的两条斜杆紧紧拉住。
(课件分析)当三角形顶端受压力时,底边杆子对斜边产生一个拉力,起到拉的作用。
当三角形的两条斜杆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又会怎么样呢?谁能结合老师的演示来进行解释呢?
(课件分析)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底边杆子对斜边产生一个推力,起到推的作用。
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保持它的稳定性。
(二)、改进设计,再比赛加固正方体框架。
1、明白任务:
(1)你有办法让你组的正方体框架更坚固呢?
(2)今天我们来一个比赛,让正方体框架能承受12本书以上的重量。
(3)比赛要有规则,我们来制订一下比赛规则。(预设:承重相同,材料越少越好。材料相同,承重越多越好。)
2、设计方案。
小组讨论,用铅笔和尺在记录纸上画出草图。
3、制作调整。
(1)完成设计后,学生凭设计图纸分组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对制作好的小组,提醒其进一步修正。
4、评价总结。
(1)抽几个小组展示交流加固方案、测试承重、分析优点。
(2)比较这么多成功的框架,你们觉得哪个小组最好?为什么?
5、为什么加了斜杆后四边形框架就稳定了?(预设:一条斜杆把四边形框架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框架,而三角形框架是稳定。)斜杆有什么作用?
板书:斜杆(推、拉)
稳定
三、总结拓展。
1、生活中你看到过类似框架搭成的物品或建筑吗?课件出示有关框架结构的物品或建筑,帮住学生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
2、谁能解释这些大型建筑或设施上为什么都采用了三角形框架?除了结构稳定外,框架结构还有什么好处?(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
3、小结:框架结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建筑上运用很广。课外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
板书:
做框架
三角形
稳定
斜杆(推、拉)
四边形
不稳定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学生是保障教学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从当今的教育目标进行分析,新课改要求高中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将学生主体理念贯穿于数学教育的每个环节,树立服务意识,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师生交流,保障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M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一定要有执行者与组织者相配合,才能够发挥其作用。针对“一案两课”先学后教课堂模式,教师必须要认真组织课堂,发挥“一案两课”先学后教模式的积极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但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常对组织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节。因此,在正式实施“一案两课”先学后教之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知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通过多维度教学手段深入教学,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虽然“一案两课”先学后教课堂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群体,但这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也无法保障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深入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代教育领域的标志性教育设备,通过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介,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新鲜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进行提问,能拓展师生间的互动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例如,在“三角恒等变换”中,很多知识是学生凭空想象无法解决问题,如“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等问题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通过多媒体文字、图形转换,让知识更加直接、形象,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内容,领悟“去负―脱周―化锐”三角函数变化的基本思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接受知识,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牢固印象,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心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主动意识与参与意识非常强烈,“一案两课”先学后教模式正好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投身到学习当中,调动学生的“先学”意识,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进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