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范文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第1篇

互动网站:域名经济 中国

域名的角色

40年前,人类世界诞生了“虚拟新世界”――一个叫“互联网”的无边疆信息社会。在这里,人们分享彼此之间的信息,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个人”之间的沟通。

而实现这种信息沟通的技术工具,就是一种在1983年被开始应用,称为“域名系统(DNS)”的寻址技术体系。这个域名系统,现在由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所统管。全球目前一共有248个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英文缩写ccTLD)和22个通用(类别)顶级域名(英文缩写gTLD),目前尚有16个语种的多语种域名(英文缩写IDN)已批准测试,预计2010年全球可以正常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简、繁体)域名。

不过,进入信息社会的人们找到互联网的“中央管理机构”ICANN时,认为一旦找到了这个机构,所有的互联网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的想法其实不太对。因为ICANN在关于自己的角色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声明,它除了说自己是干什么的之外,主要都在说自己“不负责什么”:“不负责内容控制、不负责阻止垃圾邮件、不负责上网。”总之,它让大家明白自己是一个角色很有限的机构。倘若要提国际上“对互联网的管理”,除了ICANN之外,还有管技术标准的I-ETF,管知识产权的WIPO,管标准的ISO,还有互联网协会ISOC、W3C、国际电联等等。因此,如果有人提出“打破美国互联网域名与地址分配机构对互联网管理的垄断地位”这样的观点,估计是有点问题,因为ICANN对互联网的管理从来没有取得过垄断地位。

ICANN的监管

当然,自从ICANN成立以来,它已经依据同域名注册商签订的《注册商认证协议》RAA里面的合同条款要求,提前同多家注册商解约。例如:2009年11月25日宣布同三家注册商解约,一年来还有同两家涉及案件公司(其中一家是由中国人注册的公司Onlinic)提前解约。而在2008年10月3日,ICANN给北京新网互联等两家公司发出违约通知书,要求他们“限期15天解决域名数据库(Whois)调查工作”。这两家注册商违反了ICANN注册商认证协议RAA中的第3.7.8款,这个条款要求注册商“……接到任何人有关已注册的域名的联系信息不准确的通知后,相应的域名注册商要对投诉的不准确问题采取合理的步骤进行调查。如果注册商掌握了被投诉域名信息不正确后,注册商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修正。”如果北京新网互联等两家公司无法修正上述通知中违反合同条款行为,可能采取包括终止合同的措施。

由此可知,ICANN的域名体系是通过监管注册商依《注册商认证协议》的条款而实现的。

中国的监管

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同年6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成立,.CN、域名开始接受注册申请。1999年,第一批ICANN注册商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注册活动。换句话说:在中国市场上,有国外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通用(类别)顶级域名,例如.com、.net等,也有作为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CNNIC管理的域名,例如,.CN、中文.中国等。而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的域名管理机构,负责制订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政策。现在我国最重要两个部门法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部关于调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就是出自工信部。具体地讲是:

1.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目前已经有两个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获授权管理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3个“中文域名”\(其中,中文.cn是过渡状态\、7个三级“类别域名”(其中和分别授权中国教育网、中国国防类别注册网管理)、1个.cn“二级域名”、34个三级域名“行政区域名”,合计46个顶级域名。另一个是中编办“中央编办机关服务局事业发展中心”,获授权负责运行管理和维护“政务”和“公益”两个中文顶级域名,但是现在好似又改名称为“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

2.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类别例如,增加了英文“类别域名”适用于中国的国防机构;增加了“政务”和“公益”两个中文顶级域名:政务――适用于党政群机关、政务部门等;公益――适用于非营利性单位。

3.公布获准从事互联网域名注册的服务机构截至2009年5月,获准从事域名注册的服务机构审批公示共有70家。它们有两种渠道获得批准:一是直接拿ICANN的gTLD注册局批准协议申请备案;二是由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例如CNNIC)审核通过,再报给工信部核准才能公开从事审核经营范围内业务。工信部在从事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报审中规定:超出审批范围将依《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第五章罚则,发出罚单、公示,把罚款上交国库。自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份罚单是2009年3月13日公示的,处罚单位是“铭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超范围经营的违规行为:罚款三万元。

产业正本清源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尤其是手机WAP网站这类应用的产生,对互联网实名制及域名注册实名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域名开展网上违法活动的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坚决支持打击网络不良信息,并依法采取措施坚决治理域名注册过程中存在的虚假信息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CNNIC宣布12月10日起在技术和人力方面投入资源,并将建立更完备的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域名注册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尽快查处不良域名应用,同时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媒体反映的问题,已采取了以下措施:立刻停止媒体曝光的涉黄域名解析,终止其危害。迅速查实并查处CCTV曝光的注册服务机构新网与名富网及新网商大煌网;启动注册信息核查专项治理工作。

根据6月4日中国首届域名大会CNNIC《中国域名产业报告》介绍:2008年中国域名相关产业规模逾42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逾十万。正如一些专家给“域名经济”专版贺词所言:域名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互联网经济时代,域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经济价值彰显,域名产业是创新的朝阳产业。域名经济是伴随互联网经济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新产业。普及域名经济知识,认识域名经济价值,交流域名经济实践,促进域名经济发展,是利国利民的有识之举。置身新经济的江湖,岂能缺失域名的利剑。

第2篇

全球增长极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域名市场的增长极。

《中国域名产业发展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3.14亿的全球域名注册总数中,中国占3601.9万个,约占全球域名注册量的11.6%,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域名市场。其中,“.CN”域名总数为1636万,“.COM”域名为1304.1万,构成国内注册域名的主流。

仅2015年一年,中国新注册域名不低于2000万个,.CN和.COM继续稳居前两位,.CN为注册量最高的ccTLD,.COM则贡献了域名增量的62%。

2015年域名市场直接交易规模约20亿元,由域名带动的网络服务产业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域名主要用于网站等互联网服务,因此会拉动建站、空间、邮箱、IP地址等关系密切的基础性互联网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通用顶级域注册规模中国领先。2012年,ICANN开放新gTLD项目,再次激发了整个域名业界对中文域名的热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互联网产业研究部主任刘越介绍,在首轮申请中,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机构提交了70份中文字符的顶级域申请,截至2015年末已有42个写入根区。

截至2015年底,中国新gTLD注册量占全球份额超过四成,贡献了全球新gTLD增量的46%,且有进一步扩大领先的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国对互联网域名的需求潜力巨大,中文域名的潜在需求和文化优势将逐步显现。”刘越表示。

但是在域名注册量大幅增长的背后,却是应用率较低的尴尬。《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域名应用率仅为12.3%。“这反映出我国域名中的大部分是由域名投资人所持有,域名空置率较高,域名应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他说。

同时,我国域名行业的服务业态相对落后。域名占有率最高的美国拥有一批围绕域名开展特色经营、多元经营的商业机构,如 MarkMonitor、Iron Mountain、Nominum、Infoblox等。

而长期以来,我国域名行业主要停留在注册、交易、建站服务等传统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明显,以价格竞争为主。在域名品牌保护、域名解析和安全服务等领域缺少特色经营,“与美国一些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刘越指出。

安全隐患凸显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域名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域名解析带来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域名解析系统从设计之初就建立在互信模型的基础上,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协作体系,也是互联网关键环节。

目前,域名解析故障是引起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最频发原因之一。一方面,针对域名系统的攻击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安全最重大的威胁之一,DDoS攻击、域名劫持、缓存投毒等安全事件频发,具有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

据Arbor Networks统计,DNS是全球DDos攻击的第二大目标。另一方面,域名体系的桥梁作用被恶意利用,成为攻击互联网的手段之一。如反射放大攻击利用了DNS递归请求等特性,以较低的成本向网络发动巨大的流量攻击。

各国高度重视域名解析系统安全,提升域名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全球业界协作的发力点。针对域名“缓存投毒”、“域名劫持”等安全问题,ICANN等机构及多国不断推动DNS安全扩展协议DNSSEC在根和顶级域的部署。目前,根服务器已全部部署了DNSSEC证服务,截至2015年底,已有80.3%的顶级域名服务器部署了DNSSEC。

回归国内,我国域名系统存在多项安全隐患,递归解析服务问题突出。

《报告》指出,我国二级及以下域名服务安全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抽样调查发现,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站域名约60%以上的域名系统存在安全问题,仅有17%的域名系统为良好状态。

重要域名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严重依赖于境外开源解析软件系统,采用境外开源软件的比例高达52.6%;重要域名解析服务缺少必备的冗余备份机制,近80%的域名解析服务少于3台解析服务器,且超半数处于同一网段内部;重要域名解析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安全隔离较差,有11.87%的服务开启了递归解析;域名解析系统对DNSSEC的支持率约有66%;对IPv6的支持率不足3%。

对此,刘越指出,各域名解析服务机构需要扩展节点部署范围,分流攻击流量,增强整体抗攻击能力,并不断加大安全技术研究,建立相应的灾难应急机制,提供更可靠的解析服务。

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一直以来,ICANN作为域名的“大管家”,负责全球域名系统的管理和根服务器的协调。

2016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将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给全球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方社群之后,美国政府不再担任对IANA职能的监管角色,IANA职能由ICANN及其新设立的子公司负责运行,并接受全球互联网多利益相关方社群的共同监督与问责。

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以许可为核心,形成部省两级管理机制。其中,部管互联网根服务器(含镜像)业务、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业务的许可,省管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业务许可。

目前,我国当前的域名管理注重“注册审核环节”,缺乏域名解析的事前和事中管理,域名解析系统的建设水平、安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往往是针对域名解析系统问题,事后调查原因应急处理,多年以来,行业多方呼吁加强对域名解析的管理。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互联网处处长裴玮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中增设了互联网域名服务业务类别,为递归域名解析服务业务的准入约束、规范经营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3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落实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工作方案(试行)》、《关于加强互联网域名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为切实保证和促进我市互联网络和政务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安全发展,现对我市政府系统网站域名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严格执行政府网站域名规范。根据**号文件要求,行政机关政府网站英文域名要以"."结尾,中文域名要以".cn"结尾,并与本行政机关的合法名称或简称相适应。事业单位域名以".cn"结尾,并与本单位的合法名称或简称相适应,不能申请"."域名。各单位政府网站应按上述规定采用规范的域名,目前还未使用规范域名的,请及时向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指定的注册服务机构重新申请注册域名,并将变更后的域名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

2、建立域名注册审核、注销报备制度。各单位在注册启用新域名、废止旧域名之前须经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审核,填写《政府系统域名注册、注销备案表》。7月31日前,请各单位将各自目前在用域名及域名的注册情况进行汇总,填写《政府系统在用域名情况统计表》,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3、建立域名管理责任制。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域名管理工作,指定域名管理责任人,明确职责,建立域名管理台帐,做好域名维护和续费工作。如发现域名被冒用抢注等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

4、加强域名系统安全防护和应急工作。按照"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单位运行管理且对外提供服务的权威、递归域名解析系统和域名注册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工作,确保本单位所属域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域名注册信息安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