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养生哲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哲学一提起哲学,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似乎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就会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理性的,或是枯燥的,甚至是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其实,哲学也不尽然如此。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简直可以说,哲学就是“仁学”或“人学”。他说:“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该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他的结论就是,人是哲学的,或者说哲学是人的本质。
1.2哲学素养哲学素养指的是人理性地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素质。哲学素养是一定的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整体,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哲学素养代表了他的学识、文化品味,也关系到他的命运。一个人所拥有的哲学素养深厚与否,反映着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对人生思考理解的深度,也决定着其人生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
2高职院校的哲学教育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哲学类课程,并规定哲学类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但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哲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不正确,教育主体错位,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甚至把哲学等同政治……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哲学素养。而哲学素养的缺失,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理论思维和逻辑能力的欠缺,影响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这几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调查汇总,可以看出学生在技能得到一定的稳固和拓展后,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而往往觉得很迷茫或困惑,就是哲学素养缺失的表现,因此高职院校的哲学教育应该逐步加强。
3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哲学素养的培养
按现行高考录取方法,高职院校学生是高考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问题,各方面的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如何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尤其是加强哲学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哲学素养的培养呢,笔者认为:
3.1应培养学生的哲学精神,拓展其创新思维能力哲学精神,就是从哲学的本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论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学生对任何状况都能够加以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质疑,不断创新的意识。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因为其喜欢思考,敢于怀疑。而一般人在发生事情时总是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通常没有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思维,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人云亦云。恩格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近年来,我国在科技、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其实,就是源于创新。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类专业,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极广,综合性极强,是多专业的交叉与综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同时由于其工作环境特有的流动性,使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以后工作中用到的所有知识,因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精神,使学生树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及组织协调能力。
3.2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但每个人必须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许,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转变时期,拥有学生的稚气和纯真,但也在逐渐沾染着社会上的某些不良习气。如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他们不是在上大学,而是在混学历。如上课玩手机、睡觉,课外不阅读,作业乱抄,遇到问题再“百度”,随便下载等,从而导致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不过硬。但找工作时又眼高手低,缺乏判断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存在“从众”等心理,因此,最终无法定位自己,频繁地换工作,甚至造成违约、失业、犯罪等现象。其实,这与缺乏必要的哲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有很大关系。对此,笔者认为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在培养学生谋生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3提高教师自身的哲学素养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任何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却忽略了教师的哲学素养。教育需要哲学,教师同样需要哲学,那种认为“不需要哲学素养,照样能把书教好,能把学问做好”的思想是错误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专业素养,更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综合素养,哲学素养即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的综合素养之一。教师的哲学素养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哲学素养无论是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还是教师的自我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学者赖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哲学保持清醒的意识,没有这刻意的清醒,一个教师很可能被自己的无所约束的教育哲学引向歧途而不自知。”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很多,但是,被社会公认的教育家却很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虽然不可能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是作为教师都应该学习哲学,学习教育哲学家们的教育哲学观念和实践经验,做一个自觉而理性的教育实践者,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哲学素养。
博客文学作为一种依附于网络的文学形式,自出现开始就饱受争议,博客文学的很多性质是偏离了传统的,由于网络共享化和博客本身的自由度,博主们在进行博客创作的时候往往没有传统文学在创作之中的诸多顾虑,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文章中经常能够出现一些传统文学中很少出现的,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同观点,可以说,博主们在进行博客创作的时候,无论是何种题材、何种内容,都是融入进了很大的真情实感的,这样背景下博主写出的博客往往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真实感很强,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是传统文学所无法拥有的独特魅力。但是,也正是由于博客具有很强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也导致博客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很多博主在进行博客创作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十分隐私的话题用的方式谈论出来,发表出来,产生不好的影响。或者是在对一些社会问题进行评论的主观性十分强,不能正确的进行评论,误导读者的思想观念。
二、博客对于读者文学素养的提升
在我国的众多网民中,约有半数网民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博客,并且会关注一些知名博主的博客,不断在博客上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不断地对一些草根知名博主和作家的博文进行关注和阅读,吸收来自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可以说,在当今这个网络十分发达,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博客上面的观点和文学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一个时期文学特点的走向。在电子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对人的吸引力远比书本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所以,现在的社会普遍存在着文学素养缺失的现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博客的兴起可以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十分可行的方案。人们逐渐远离纸质书籍,那么,就可以通过博客文学,将文学知识潜移默化的传递进读者的心中,现如今很多知名作家都开通了博客,经常会在博客中发表一些十分有趣的文学作品,读者可以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体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博客文学对读者的文学批评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果的。在博客文学出现之前,很多读者在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之后往往没有很深的感悟,看完就过去了,很少会对看过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论,导致在文学上的好坏之分不明确。而博客上的很多知名博主就会经常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让读者逐渐树立起对文学作品的评判意识,提升文学素养。
三、博客文学对文学的引导
在博客上,博主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进行文字记录,无论是一天发生的事情,对社会的感悟,和观看完一场电影之后的心情评价,都可以写进博客之中,还可以配上精美的图片或者是音乐,对博主发表文章的主题没有任何的限制,博主想记录什么,就可以记录什么,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很大的言论自由权。这样的文学创作形式,在习惯了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学模式中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效应,越来越多的作者在博客中进行自由的创作。不受传统规矩限制的作者们能够在博客中更加强烈的发扬个人风格,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感受,写出的文章也更加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可以说,博客的出现,给中国文学界注入了一股十分生动的新力量,使文学焕发着勃勃生机。并且,由于这些博主本身都是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名人,很容易发挥榜样作用,将读者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从而让有写作潜力的人受到名人博客的影响,能够更加积极的效仿榜样进行文学创作。现如今博客文学大行其道,许多草根作者凭借着自己的写作天赋与独到评论成为了博客上受人拥戴的博主,不仅影响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其本身对文学的影响力量也是无穷的。可以说,随着博客的出现,文学越来越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文学,文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大的力量。
四、结语
关键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探索;综合;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怎样才能完成好这一任务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注重探索精神的培养
坚持对知识探索式的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和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奋斗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怀疑和问题是我们学习、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的源泉。
学习探索还是对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二、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的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国家创新能力的获得是快速的知识共享与持续的新的组合应用的结果。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堂教学可以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新组合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把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与课外获得的大量的新知识的重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应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逐渐培养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现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无论用“无中生有”说明创造,还是用“有中生新”描述创新,都没有阐明“有”是如何从“无”、“新”是如何从“有”里产生的。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创造发明,都有原有事物的再次发现的重新组合,产生质变后才表现为“前所未有”,是“有中生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即使是科幻作品所创造的外星人,也不过是作家思想表象里原有“部件”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而已。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黑色火药,无非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重新组合,才具有了新功能和新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继承和扬弃,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重新组合,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因此,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四、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认识晁胜杰是今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南京市健身气功教练张银珠告诉我,小晁是南师大文学院的在读博士生,专攻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古代养生。目前正随她练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和其他健身气功功法。
晁胜杰中等个,瘦瘦的,挺精神又利索,一看就像个有武术功底的人。果然,几次接触后知道,他1982年出生,5岁随山东老家的乡间拳师习武,练过洪拳、少林棍、太极拳等。但他对健身气功情有独钟,2006年在重庆读书第一次接触,即爱上了这个运动项目。他的师姐、健身气功最早一批国家队运动员唐玲是他学习健身气功的蒙师。一个志于文学的人怎么就爱上了健身气功呢?小晁说,我自小练武术,对气功有所耳闻,师姐的健身气功练得大气优雅,的确是集中国气功精髓的新功法,我一看就明白其中的文化蕴涵和养生意义,所以就央求师姐传授。得力于武术功底,几次练下来不仅会了,还迷上了呢!小晁很开心地笑了。他不久就在重庆市首届健身气功比赛中获得易筋经普通功法和竞赛功法两个冠军,2009年被选拔为健身气功国家队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大会”比赛并获得易筋经团体金奖。同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了易筋经竞赛功法的个人第五名。
2007年到2009年,晁胜杰受聘于西南大学海外学院给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讲授健身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深受留学生好评。考学到南京后,他积极参加了南京市的健身气功活动,广场教学、站点活动他都去。东南大学海外学院、南京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听说他会讲授健身气功,又请他给留学生开设了健身气功・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书法等课程。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使他的功法水平不断提高。他今年报名参加第三届江苏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获一金一银;参加江苏省健身气功国家一级裁判的考试也顺利通过。而早在2009年小晁就已经是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10年还参加了全国健身气功援外教练员培训班。
参加这么多的健身气功活动对古典文学专业的学习有影响吗?小晁认为,“练功时‘身心统一’的感觉应用在生活中,让自己感觉做事情很开心很轻松。”通过练习和研究健身气功,促进了他在文学专业领域学问的深化,思绪更旺盛,学业更精进。自从练上健身气功几年来他考上了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际汉语教师资格,学习了书法、国画,以及古琴、笛箫等传统乐器,协助导师在西南大学、南师大开设课程,并担任“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等课程的讲解,8篇、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研究》等两项课题研究,在国际会议报告论文两篇。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赖于健身气功的支撑。小晁还很看重他这期间获得的“重庆市高校优秀毕业生”、“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及西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等荣誉。他认为“身心兼修”,必须道德与文才并重。
今年夏天,小晁将完成博士学业,目前他正在准备毕业论文。他以《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研究》为题,纵贯古今,潜心求索。尽管准备博士论文紧张艰苦,但他每天还是在南师大随园运动场练功两小时,带动很多学友同道一起练健身气功,照样跟着张银珠教练练功练气,体会庄子所说“真人之息至踵”的感觉,努力纳天地人三才之气于身心。据悉,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晃胜杰已经在南京找了工作单位,因为这里有古典文学和健身气功研究的条件和氛围。他说:“练健身气功大家身体越来越好,都很开心,我也开心。”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健身;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069-03
Inspi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on Fitness Exercises
LI Xiao-lan, TIAN Hai-yan, JIA Jun-Jie
(1. P.E.Dep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2. P.E.Dept.,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Shenyang11013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As an esse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physical culture,the traditional fitnessoriented sport has its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expression form and principles. Its essence, non-har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tness-oriented sport,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promoting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oral quality, spreading national spirit, increasing fun in life and forming cultural awareness for mass sports. Its role in the culture is irreplaceab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health-keepingexercise; inspiration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02400430088)。
作者简介:李小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破坏,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如心血管病、肿瘤,还有各种不可知的如非典,猪流感等,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这种风险下,如何养生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养生预防显然要比治疗更明智,更便宜,养生保健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保健应该从机构帮助(医疗单位的帮助)向自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转变[1]。早在1986年,时任中国卫生部长的崔月犁就在日内瓦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发言上指出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自我保健能力”。据调查,我国平均每10万人拥有50.82个体育场馆,场馆不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2]。说明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制约了人们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因此,找到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适合大众健身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尤其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推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重大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1 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根据《吕氏春秋・节丧》中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3]”。所谓“养”就是扶正祛邪,所谓“生”,就是指生命、身体,合而为一,“养生”就是指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护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的最早记载应当首推甲骨文,现存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调理生活、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论述。也有人认为养生始见于道家的《道德经》或《庄子・内篇》[4]。《庄子・盗拓》[5]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古人夜宿于树木之上不仅可避禽兽的侵扰,而且在纺织未兴的古代亦可避免夜间地面的寒湿之气对身体的侵害。《庄子・齐物论》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认为气候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暮栖木上”可以看作是古人最原始的养生防病法萌芽。
而传统体育养生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在那时中华先民就已经开始了漫长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化之旅;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已具雏形,而其核心――中国古代哲学也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意象思维模式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已经形成,并且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日后的历史走向。而这些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有学者把传统体育养生定义为: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人体自身的调形、调气、调神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能够改善性命协调程度、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诱发生命内在潜能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简而言之,是近代之前就已产生发展,并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传承或影响至现代甚至未来、内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的性命修炼方式[6]。
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式
传统体育养生主要包括服气、行气、呼吸吐纳、导引、按摩、按跷、桩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十二段锦、太极拳等。本文以易筋经为例阐述。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是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导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养生家健身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庄子・刻意篇》中记载:“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中也载有《黄帝歧伯按摩》等有关导引的内容,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导引术》中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分解这些姿势可以发现,现今流传的易筋经基本动作都能徒中找到原型。
易筋经除具有动功功法的基本特点外,在健脾强肾,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易筋经・总论》[7]曰:“易者变也,筋者劲也,原夫人身骨髓,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动非筋,联络周身,通行气血,助冀梢神,提挚动用,试观筋弛则痪,筋缨则痪,筋靡则疾,筋弱则懈,筋绝则亡,再观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令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可见易筋经锻炼具有健脾强肾、增强体质的功效,可使机体发生本质性变化。
3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3.1 注重预防,强调整体,神形俱养 我国传统养生主张未雨绸缪:“消未起之患,治未福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抱朴子外传・地真》)这种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做法突出了养生体育中预防的观点。除了强调预防之外,还强调整体。前人的阴阳五行学说就表明了人应该做到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心身统一,简而言之即形神同一。由于“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类经》),所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所以,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神形具养,实现性命双修,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3.2 注重实践,强调内倾,刚柔结合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强调动静结合,所谓动即指实践。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并非一般性地理论上解析人体系统,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解决人的现实问题而展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换言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体育健身来养生。所谓静即指“内倾”。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宗旨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除了上述的“动以养形”之外,还须静以养神。静以养神即内倾是通过内求达到自身的完美,例如儒家强调内省。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要求人的形体运动应该保持适量,同时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现代运动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5 min的身体练习是机体取得变化的最低限度,强度越小,所需时间越长;而60 min是坚持正常运动的人最大的时间限度,因此专家赞成每次练习在20~60 min以内。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提倡的运动以负荷不大的导引、功法、拳术等套路为主,这些项目都是刚柔结合。如孙思邈所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符合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符合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4 传统体育养生对现代人保持健康的启示
4.1 传统体育养生中“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对保持身体健康的启示 宋代曾糙编辑的《道枢・颐生篇》中的养生名句“养生者以不损为本,进道者以无病为先。少思寡欲,则声色自无矣。虚心弱志,则神气永宁矣[8]”,道出了传统体育养生“以人为本、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命健康与长寿的过程中,就必须遵循自然、心理、饮食、劳逸、起居等方面的合理科学行为,尽可能地防止生命受到伤害而影响健康长寿。梁朝的陶弘景在其编辑的《养性延命录》说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9]”;葛洪《抱朴子・极言》中以“养生以不伤为本”要言,引出一系列伤生之事:“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沈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10]”这些相关养生的论述都明确指出,进行传统体育养生必须遵循以不伤不损为生命健康长寿之本的价值取向。
4.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神具养”对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启示 早在先秦时期的《管子・内业》中就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黄帝内经》提出“能形与神俱,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的形神统一观点[11]。《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精神同肉体的统一:“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斥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精神同肉体不能分离,二者是合二为一的辨证统一关系。
1984年中国体育报载:通过对11省市20所大专院校与科学院的调查,二万名知识分子死亡的平均年龄为58.2岁,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70岁。1995年中国青年报载:死亡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降至55.34岁。知识分子的过劳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锻炼。而一项持续3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锻炼的人比经常锻炼的人早逝的可能性为31%[12]。因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的动养之道、静养之道、食养之道、居养之道,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具养、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保持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提倡与推广。
4.3 “治未病”思想对现代人健康的启示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养生观的重要思想,分为五个层面:1)治其未生,即针对健康人的养生防病、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2)治其未发,即针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先病服药,治在症先之意;3)治其未盛,即选择正确的治疗时机,在疾病病势不是十分强盛时进行治疗;4)治其未传,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既病防变,指己病慎治防变、防传、防盛、防逆,先安未受邪之地。二是既病之后,通过治疗未病脏腑来达到治疗己病脏腑的目的;5)治其未复,瘦后防复亦是治未病,防止死灰复燃,杜绝病根[13]。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就要预防为上,防患于未然。而体育手段则是预防的灵丹妙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 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养生体育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养生体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14]。传统体育养生能够对一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已经被医学研究所证明,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久治不愈病症能够通过传统体育养生术的锻炼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是一些药物和仪器达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养生对亚健康、慢性病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总之,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观念的指导下,长期适时、适度运动能使人强健身体、延年益寿,调其心志;能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做人、淡泊名利、笑对人生的成败得失;使人逐步具备宽厚、仁慈、博大的胸怀,具备抵御因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的能力,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能有效的回避和克服现代社会在人类健康上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麻仲学.中国医学预防法大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
[2] 赵军,王小美.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促进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3(8):80-82.
[3] 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556-1557.
[4] 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0(1):61-65.
[5] 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老子・庄子(下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55.
[6]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0:33.
[7] [明]宗衡道人著,〔清〕李鸿江校译.白话少林易筋经[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108-109.
[8] 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 霍桂桓.文化哲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 何萍.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1] 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
[12]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678.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文化传承;健身原理;太极文化
引言: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拳种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自太极拳诞生自今,已经普及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太极拳运动起来其动作柔缓,圆活,能够协调各器官系统运动,而且运动强度适宜,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适应各类人群。要想到达到太极拳对自身的影响,就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发挥它健身的功效,它能使人精神愉悦,减少疾病,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这就是太极拳能够长久不衰,并且发展到世界各地的真正奥妙所在。
1.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土壤,它是集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为一体,同时将武术、气功融于一体,是中华传统健身体育的精华,练习太极拳可以使之健身、修身、防身之功效,通过分析总结其健身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练习太极拳能锻炼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练习太极拳需要意识配合,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身心不存在杂念。练习者始终要将思想集中在所练习的动作上,从而排除了其他外界的干扰,这样能更好的指挥全身各个器官的变化和配合动作的协调,进而使大脑神经系统受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练习太极拳是采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保持相对集中的状态,久而久之联系者的反应速度就会超过平常人。
1.2促进气血流通,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
太极拳在练习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腹式呼吸”,在呼吸的时候胸腔内的膈肌和腹肌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如果腹压增高,则腹腔静脉受到的压力作用后会把血液输入右心房,这样促进了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对延缓心血管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长期锻炼太极拳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2.太极拳健身功能
2.1太极拳的动作姿势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动作舒展大方,其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必须保持一定的弧度或弧形,这样才能便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放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利于经络和气血更好的运行,不容易造成运动性局部受挤压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氧,因此,太极拳运动是健身运动中最为理想的有氧健身内容之一。
2.2太极拳运动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保健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体的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也跟着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这样很容易导致神经的过度紧张和兴奋,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有松、静、自然的状态,有利于阴阳、虚实、的转换,对中枢神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善,使人动作协调、灵敏,心情更加愉悦舒畅,增强了人体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健康水平。
2.3太极拳运动具有调息和调心之功效
太极拳从发展至今,其阴阳变化、动静兼容的运动机理一直在不断完善。在健身养生过程中体验外动内养,内动外静,不断改变人体结构、促进人体健康。在练习太极拳“静”中体会健身的快乐,从拳中品味它的文化神韵和艺术美。太极拳练习时讲究运动如抽丝,体会拳劲连续不断地缠丝劲,在运动中体会运动如抽丝,行云如流水般的感觉,从而达到对人体调息之功效。太极拳还有“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气运身”,所谓气就是气遍全身不停滞,这些要求需要长时间认真去练习才能达到,在不知觉中就能起到丰富生活调节心理的作用。
3.对现阶段太极拳传承的研究
3.1太极拳文化的渊源
太极拳动作可以说是刚柔并济,是既可以积极防身又可以增强人们体质、防止疾病的优秀拳种之一。太极拳文化的历史悠久,其流派也相对比较多。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其说法也很多,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据查询相关史料:其实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造,而是前人不断发掘、整理、创新而来的。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人考证得出两大分支:一支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家族中流传而来的太极拳流派,而另一支是传承则是武当派,武当派武术密不外传,这一支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是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一支绵延不断,从未间断,太极拳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近几十年来太极拳健身运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开展的相当好。
3.2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内涵
数百年来,在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不仅结合了古代健身养生术,而且还吸收了中医经络学、阴阳学说等理论精华。太极拳不但充满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一个充满哲学的拳种。
它的文化内涵和最终目的是解释人类的生存意义,为人们的生存创造赋予轻松、自由的精神境界。
3.3太极拳健身文化的传承
太极拳最早的健身是以《周易》为基础理论做铺垫,在此其理论基础上太极拳又加以演变,后来又发展出太极刀、太极拳剑、太极棍等。最早的太极哲理也是始于《周易》,太极原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种形式。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太极拳也在动作上不断改革与创新,现在也形成了如陈、杨、孙、吴等流派,但其太极健身的核心始终没有改变,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太极文化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论:综上所述,太极拳是集中国哲学、道教学、医学、养生学于一体的拳种,它运动符合人体的生理变化,太极拳练习强身健体,确实有效。它不但包含大自然的阴阳学说,还强调整体的观念,要求身心合一。长期练习太极拳能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增强人的判断力,传承太极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李莹.太极拳健身作用及原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3):82-83.
[2] 安静,李金龙.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08(5):28-30.
[3] 郭志禹.太极拳养生文化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0-53.
[4] 赵玉洁.太极养生文化的传承[J].科技信息.2008
[5] 席永平.太极拳的文化软实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术论文2012.
关键词:吕氏春秋 研究目的 气
说到为什么研究《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可以分为三个小问题进行回答,一是为什么应该选择研究《吕氏春秋》。说到《吕氏春秋》,就不得不说高诱对其的评价――“绣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家有此书,寻绎案省,大出诸子之右。”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吕氏春秋》在高诱的心目中的地位。《吕氏春秋》包含的内容丰富,虽然不是成书于一人之手,但是思想却能够一以贯之,这是难能可贵的,高诱在《吕氏春秋序》里是这样说的,“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但是此书从问世一直到近代,学者研究的都很少,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者对吕不韦其人品行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吕氏春秋》思想庞杂,难以作具体的界定,自从《吕氏春秋》被《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著作以后,虽然在《汉书・艺文志》里评价杂家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并且“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但后世儒生已不再研究此书,中国传统对学术究竟属于哪个流派比较看重,所以导致《吕氏春秋》不为我们所熟知。在现当代,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吕氏春秋》的研究又重新得到了重视,但是,对其思想的把握,仍然没有深入进去,因此,我认为在现当代,对《吕氏春秋》进行重新解读甚至重新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此书的思想,甚至能通过对此书的研究还原当时的一些现实情况,进而指导我们现阶段的一些实践。这就是为什么应该选择《吕氏春秋》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所在。
二是为什么要研究《吕氏春秋》中的“气”。“气”的思想在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地位非常高。在《国语》、《左传》、《易经》中,都对“气”有一定的叙述。在先秦哲学家中,关于“气”的思想也随处可见,比如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管子,他们对“气”都有一定的认识。“气”的思想由零碎的一些见解,转变为一个体系化的思想,由经验之谈变为哲学上的思辨之学,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在这里我们有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气”由经验认识演变为哲学认识,中间必然会有一个过渡,或者说是承上启下的中介,这个过渡是什么呢?我认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就是这个过渡,它在“气”思想演变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此书可以说是对先秦哲学思想的一次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这本书并不是零碎的拼凑,而是把各家的长处都吸收过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必然吸收了先秦时期各家的“气”思想。所以,我们如果希望透彻的了解“气”思想的历史演变,就必须把握好《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虽然中国传统对“气”一直都很看重,但是纵观“气”思想的研究历史,在近代以前,人们对《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研究较少,系统性的研究更是几乎没有。而在当代,虽然研究《吕氏春秋》的人很多,提出的见解也很多,但对《吕氏春秋》中“气”的思想研究,从目前来看,没有专门的文章。我提出研究《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一是希望能够了解“气”在《吕氏春秋》这本书中地位如何,是如何对书中的政治、军事、音乐、养生等思想进行指导的;二是要弄清楚,《吕氏春秋》中“气”的思想在中国“气”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是如何影响“气”思想的演变历史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研究《吕氏春秋》中“气”思想的原因。
以史为镜,“以西代中”之说以成支碎之言,破绽百出。追寻者自恃聪明,似为叛古别开生面。实为迷津坠入魔道而不自悟者,西画求科学,国画求哲学、求文学,天人合一,艺道同体,非西画所能替代者。
中西合体,自康有为大力推崇西人画师郎世宁倡中西合,形成潮流。而康氏之意,亦非以画论画,然美术界力行者却不乏其人。其试图以西画之科学“拯救”哲、文一体之中国画,以西方体、面、光统领东方具意象内美之线条,以简单的写真统率生发人精神高洁之思的迁想妙得,致使中国绘画吸其糟粕弃其精华,其发展断代的影子以成雏形。中西合力行者之画,画法虽懵懂间有自己的风格和见解,但纵观画史,他们终未给后人留下几件如古人那样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便乘鹤西去。
中西之合虽有画道,非为大道,只为时流,不可大成。
画,心画者也
书,心书也,画,心画也。心正则书正,心正则画正,钱舜举性情奇旷,坦荡洒脱,故其画平淡隽永,米元章性情孤傲,故其书清韵俊拔。若徐青滕性情旷达,故其画元气淋漓,有丈夫之气;若金冬心虽不善画技,因心境俊逸,故其书画皆得平淡天趣之意,与甜俗绝缘。有问者,书为心书,画为心画,蔡京、秦桧、严嵩之流,为何诗、书、文皆臻精妙?答日:蔡京、秦桧、严嵩之流,虽为世人唾骂,然非巷阊小人,虽不为岩穴上士,轩冕才贤,却称得上一代冠才,非常人可比,所行之事亦非常人所想所行之。其为特殊人,必有特殊心,故其诗、书、文精妙过人,不足为奇,再如曹孟德,世人以奸雄视之,然其诗文之妙,不可毁。
画,清韵之事
绘画,清韵之事,气韵为本,读书为先,不然胸中有埃,笔下生尘,年月累积,终成匠人。宋郭若虚有言,人品高,画品自高。明董玄宰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画。殊不知,人品即为天性,读书而定,行万里路之收获,亦由读书而定。终日博学,胸次高郎,精深广大,画不可不玄化,人不可不高逸,必慧眼视物,慧心悟道,终成一家。故学者有言,欲识天地鬼神之情状,则《易》不可不读,欲识山川开辟之峙流,则《书》不可不读,欲识鸟兽草木之名家,则《诗》不可不读,欲识列国之风土、关隘之险要,则《春秋》不可不读。
画,养生为本
中国文化皆以养生为本。清代顾炎武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绘画应“可法可戒”等等皆论文、化一体,养生为本,养现在,养将来。今人潘天寿所论更为直接:
“艺术为人类精神之食粮,即人类精神之营养品,音乐为养耳,绘画为养目,美味为养口。养耳,养目,养口,为养身心也,如有损于身心,是鸦片鸠酒,非艺术也。”今者齐白石、黄宾虹越耄耋之年,成大寿者,皆重此道。齐翁画重静气,平和虚淡。黄翁画重浑厚,元气洒脱,皆以气养身。天寿翁画重野怪之气,以求气盛,生气勃勃,虽未成大寿者,非画道所误。
故中国画乃至整个文化,无论乐,无论伤,从不放纵,都有度之把握,而不伤,伤而不痛。
画,用色亦难
关键词:墨子文化元素;旅游产品;创意设计
一 墨子文化概述
在奴隶社会渐渐瓦解,帝制社会逐渐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的状态,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基石,弘扬了中国在思想创新基础上的自由精神。墨子的文化思想是先秦百家中“显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学说包括经济、政治、伦理、哲学、科学、教育、军事、修身多方面的思想。他的哲学观点有节葬节用、尚贤尚同、平等爱人、尊天非命、别开生面,述而上作、以教行义,全面发展、扶弱抑强,备御救守等。墨子无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全面性、理论上所达到的水平,还是在同生产实际与战争实际联系的紧密性上,均走在当时世界的前沿。
二 在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文化大国。文化元素在设计方面已经快速的蓬勃发展开来,大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小到平面宣传产品创意,文化元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推崇、迷恋。设计作品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让现在很多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设计作品倍受青睐。同时,只有文化元素的渗入,才能让设计作品拥有自身精神层面的价值,设计只有扎根在民族文化这片沃土中才能真正的孕育成长发展。
文化元素对产品的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如果将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不仅能够反映地区丰富的文化特色达到迅速有效地宣传效果,还能够给旅游产品设计带来一丝清新气息。
墨子学说虽然在先秦时期得到了鼎盛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汉晋至清朝中叶时期渐渐衰微乃至淹没,直至清朝中叶至今的百年时间内才渐渐的为人所知,并不像其他学说所熟知,其影响力也有局限性。这也给墨子故居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得影响,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该怎样让墨学重塑辉煌”。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我们要加大力度,让其产品充分的融入墨子文化元素,凸显出墨子故居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迅速有效地向游客传达个性化的信息。
三 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探讨
墨子文化产业开发项目是以挖掘墨子文化为主线,以规划墨子故居旅游文化产业为载体,是集公益性与盈利性于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在景区的旅游项目上主要打造文化体验游、休闲饮食游、生态游三种旅游产品。
(一)墨子文化元素在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中的体现
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追求其文化的差异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墨子文化表现在精神层面,它是体现在政治、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地区,曲阜的孔庙、邹城孟子都是较为完善的。文化体验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针对墨子文化体验类产品,要建立起一系列整体的运营模式。
首先,墨子故居作为墨子文化元素之一,以墨子故居建筑为主体,提炼墨子文化设计元素装饰符号,烘托出墨子的文化思想内涵,通过带领游客参观墨子故居可以直观地感受墨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墨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上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游客会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墨子故居的深厚文化底蕴。故居的内部展示空间要根据不同功能空间视觉需求,将艺术复原的墨子形象、历史场景、物品、哲学经典名言等,通过装饰形态和设计语言,表现于各室内展示空间中,使游客在文化体验游中,能够体会到墨子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思想。
其次,运用墨子理论学说和墨子科技成就以及墨子故事等文化内容元素为主题,举办各类墨子文化展览,以各种直观展示形象表现墨子文化;举行地方特色戏曲表演、墨子讲堂等附属宣传活动,并将“墨子救宋”、“快马寓人”等墨子故事用地方特色戏曲表演的方式加以演绎,在宣传墨子文化的同时烘托出景区浓重的文化氛围;定期举行“国际墨子文化节”和“祭墨大典”等大型综合性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技术探讨、文化旅游推介、特色产品展示,旨在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墨子文化,实现打造墨子文化品牌的重大突破,让墨子走向世界,走向大众。
再次,深入挖掘墨子文化,提炼墨子文化精髓,将其文化元素运用到墨子故居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旅游纪念品是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旅游行业的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墨子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墨子的文化气息,而且有利于墨子文化的对外宣传。记录墨子著作的竹简、手抄卷线装书籍、带有墨子文化气息的各种摆件挂饰都是景区必不可少的旅游产品。例如:墨子通过研究声音传导规律发现,埋置在地下的罂(口小肚大的瓮)有放大声音的作用。于是触发灵感,采用“置罂法”侦听地方“穴攻”(通过挖地道进攻)动态,并采用大型风箱“烟熏火攻”退敌的防御战术。采用“置罂法”设计的木鱼石茶具,让墨子军事思想方面的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得以运用,浓缩了墨子军事防御理论的精华,从而表达了深刻的墨子文化特点和气息。
(二)墨子文化元素在休闲饮食类旅游产品中的体现
墨子文化元素在休闲饮食类旅游产品中的创意体现主要表现为把墨子地域文化和提炼的墨子文化元素符号合理运用到休闲饮食空间中去。在素有“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国,美食旅游可以大大的提高旅游地区的经济效益。“食”作为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仅仅是能够消除饥饿感,而逐步上升到高品质,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为了更深入的将墨子文化元素运用到休闲饮食空间中,在其空间的创新设计中要重点突出墨子文化元素符号。在休闲美食类旅游产品中主要以墨子文化一条街为主,结合当地特色小吃,完善墨子文化旅游体系,提升墨子文化旅游价值。例如:可以在景区周边设有高中低档酒店、农家乐等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场所。建立以墨子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客栈,其设计理念以墨子文化为基础,从客栈的建筑风格、餐饮居住空间的设计,到服务人员的衣着装饰、就餐所用的器皿用具都采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风古色,展现“墨子文化”餐饮住宿的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让游客们在休闲饮食中深刻品味到浓厚的墨子文化气息,将墨子文化在空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3)墨子文化元素在生态体验类旅游产品中的体现
墨子故居坐落于滕州市墨子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这里风景优美,森林植被丰富,有仙人海、石海等地貌景观资源,是天然的深林氧吧,还有独特的卡斯特地形群,在这里发展生态体验游能够让游客欣赏到自然景观的美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墨子文化元素在生态体验类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主要体现为将墨子的养生观念贯穿到修身养生的服务领域之中。墨子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还是一个养生专家。在《墨攻》中,墨子提到:“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百姓蹈疾而死,不可胜数,”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健康的好坏与其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修身养生是行事处世的根本,倡导“尊五行而生,逆五行而损”的观点。针对墨子所提出的这个修身养生的观点,提炼其中的养生要素,将其养生思想转化为系统的养生体系。在景区周边设置养生堂,养生堂建筑内外的设计都融入墨子文化设计元素符号,在此还有相关人员为游客讲解墨子养生观的知识,并提供针灸、拔罐、熏蒸、足浴等一系列的养生服务及墨子养生产品。
四 总结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武术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如我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的少林派拳术就曾与佛门发生过密切的关系。驰名中外的少林寺在佛教鼎盛的隋唐时期以“武”名扬天下。“内家拳”的产生与发展,同道教的神仙方术理论及其在“养生术”方面的尝试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后来的“太极拳”、“八卦掌”等以柔为主的拳种,则是把拳术动作与道家的“导引”、“吐纳”相结合创造出来的。
关键词宗教武术技法
一、前言
宗教与武术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其发展历史多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主要的代表门派有传承于河南嵩山佛教名刹的少林派;传承于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派;以及传承于西蜀峨眉山的峨眉派等等。尤其以少林武功和武当武功为代表,民间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在中华武术史上,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对技术层面的武功招式和武功套路的影响,更有对理论层面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一直有一种“和合”的精神贯穿其间,在这种“和合”精神的熏陶与规范下,古代宗教形成了独特的平和的宽容精神。这种宽容精神集中体现在儒、道、佛的三教合一上。此三教在历史上通过既相互斗争又融合的方式,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儒教为主导,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大环境。另一方面,受早期宗法性宗教表现出来的政教不分、祭祀和行政合一特征的影响,形成了政教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结构。因此,中国的宗教严格说来是一个复合体,是各种文化观念、伦理观念、社会观念的综合物。中国宗教的这种特征在历史上对武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对武术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道、佛三大宗教。
本文旨在通过对宗教文化与武术技法特点的分析对比研究,阐述宗教对武术技法特点的影响,希望能为我们从文化层面理解武术的拳理技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人收集和查阅了成都体育学院资料室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万方数据库及部分武术网站中关于宗教及武术技法的相关论文和文章二十余篇,借此了解和掌握宗教和武术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著作、论文和文章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提取创新点,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
(二)综合比较分析法
通过查阅武术技法的资料和听取我院武术名家的见解,运用系统的观点对武术技法中的宗教因素进行整理和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归纳推理法
根据广泛收集的有关宗教与武术技法方面的资料,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论证,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
(一)佛教对武术技法的影响
1.佛教与武术的结合
佛教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以缘起论为指导,吸收了古印度瑜伽禅定的修行方法,形成了以戒、定、慧三学为内容的体系。佛教既要人以“静心为本”、“慈悲为怀”、“忍辱无争”、“度人为善”,但也要人“禁人为恶”。要“治恶人”,要“护法”,要“护众生”,自可练武强身,以避邪降魔。佛法不仅为僧人习武提供了“律法”保障,也为武术在寺庙中的生存、保留与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它对中华武术的最大、最显著的贡献是形成了独特的“寺庙武术”,其典型的代表为少林武术[6]。
少林武功发端于少林寺建寺之初,长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在发展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及民间武技、气功、养生等内容,以后逐步形成为以佛教禅学为核心,以“禅武归一”为特点的武术流派。除少林功夫外,由南宋末年峨眉山白云禅师开创的峨眉派综合佛、道两家及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术之精华,形成了养生与武术相结合的修炼体系。
2.佛教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少林武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禅武合一。禅武合一,即是把武术作为佛道,以武术训练为佛教修行,在武术训练中贯穿佛教修行的基本原则,并以佛教修行的思想理论来指导武术训练的具体实施。这实际上是一个以武术运动为形式的禅修,即武术之禅修[2]。其中佛教的禅定方法被运用到武功基础的训练上。佛教禅定不局限与静坐壁观的修炼形式,认为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修心见性”就能“顿悟成佛”。佛教禅定修行讲究内功和外功,俗话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所说的“功”指的就是内功。内功炼气炼柔劲,于外可力抵千钧,于内可祛病健身,属武术气功,与禅定关系密切。而气功有炼气、养气两说。
炼气讲究的是姿势、调息、运气,是在佛教禅功基础上吸收道教及民间气功而形成的武术内劲气功。《少林内功绝技》一书介绍的内功,即是打坐,坐定排浊之后,意守丹田,或数息调息,摄心入定。这是佛教一般的禅定法。另外,少林诸派拳法的内功,均以马步站桩为先,以四肢运动为次。站桩时身体摆成固定姿势,气沉丹田,调息运气,精神专注不散,这也是一种站式的、以练筋力为主要目标的禅定[1]。
养气属心意的锻炼。少林拳十分重视心意的锻炼,以禅的调心法为炼心法则。佛门武僧教人修炼内功,注重养气调心,以心意的持守为要诀。尤其强调锻炼心意、参透禅机。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清末南方武术名家李镜源曾记录寺僧传授学习技击的心要:(l)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2)欲学技击先学调息(数息),即不动心之道。(3)欲学技击先学勘破生死,证悟本心。这就是禅定的精髓。
(二)道教对武术技法的影响
道教奉先秦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首要经典,在以“道”为核心的基础上,道教建构了其基本理论体系的框架,将道家的各种思想转化为其宗教精神和原则,提出了自己的道教哲学及行为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以“道”和“德”作为和行为实践的总原则,以清静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弱为用,提倡无为、主静、抱一、守朴、寡欲、贵柔、尚雌、崇阴及炼精、炼气、炼神等等。后代道教武术大师们将这些道教哲学思想和准则融于武术,使中华武术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武术的独特魅力。
1.道教对武术思想的影响
老子在《老子》中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是道,就是自然。自古练武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本质上与道并没有区别。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恪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流传于广东的“少林八卦五行功”,就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的变化,分别进行卧功、坐功、站功、行功的各种练习。另外,武术练习讲究方向性,一般都面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天地磁场的和谐统一,这都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武术中的具体运用[3]。
武术在技击战略上主要吸收了道家的“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构成武术战略的基本原则“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使敌人由主动变为被动而招致失败。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运用了事物转化的必然规律,因而成为中华武术技击论的重要原则。而道教武术的代表武当拳就是以“反道之动”的原则构筑了自己“守柔雌”不敢为天下先的战略思想[5]。
2.道教与“内家拳”体系
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少林和其他“外家”拳种的先有拳理、而后才有拳技的武术技术体系―――内家拳。武术对道教文化的吸收,除了表现为概念上的移植与借用,更以之指导武术的动作、招式、步法、套路和技术应用。如“形意拳位于八卦图之中宫,直线练习,直贯阴阳”;八卦掌的“有阳手,上下翻”及“踏八卦走圈”以及“五行步法”、“五行合一”等,都深深打着道教文化的烙印。而这各种拳法中,又以太极拳最为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太极拳吸收了许多道教的修行功法,强调以道御气,以德养性;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口诀的理论依据即是道教哲学提倡的无为、主静、抱一、守朴。
(三)儒教对武术技法的影响
儒教对中国文化影响是最为深刻和久远的。儒家思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武术也不例外,对于武术技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尤为深刻。
1.儒教对武术技术风格的影响
儒家文化思想的创立与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涵,给武术的技术风格注入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现代武术的技术风格。所谓技术风格,是指动作技术中独有的基本定型化的特征。技术风格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独有的民族气质,是运动技术的“灵魂”,在当代竞技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武术的技术风格一般包括动作中具有攻防含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运气调息、气势连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等[4]。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为维护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显然,他所说的“武”,主要是指军事中的技击技巧,因为“武备”思想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便把它列人“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
现代武术项目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具有攻防技击的特性,是将攻防动作寓于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运动之中。武术套路作为中华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丰富,动作各异,有的还具有地方特色,但无论何种武术套路,其共同点都是动作中含有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含义的技术风格;武术散打则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儒家文化的“武备”思想对于武术动作中具有攻防含义的技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2.“天人一体”思想对武术的影响
在中华武术技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天人一体”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对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技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各门各派以及各种拳种的运动模式,都融入了“天、地、人”三者统合一体的思维方式。
比如“内外合一”的技术风格。所谓“内”,指的是心、神、意等内在的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的相互联系统一是武术运动独特的技术风格。如少林拳要求“精、力、神”内外兼修,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志引导动作”等等。可以看出,中华武术在套路技术上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的动作紧密配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的高度和谐来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使内与外、形与神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一“内外合一”的技术风格,正是“天人一体”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四、结论
中国宗教对中国武术的精神价值取向、思想理论文化以及连续传播上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儒、道、佛三家对武术的影响,中国武术和中国宗教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宗教应该是中华武术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宗教对武术也有消极阻碍其发展或将其引入歧途的一面,如在宗派门户的影响下,出现了为争“正宗”、“真传”而假托、附会“神仙”、“佛祖”的现象,这种封建思想对武术的健康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应该注重儒、道、佛对武术积极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理论能为我们理解武术中的宗教文化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熊华,施东颖.宗教与武术[M].中国宗教.2006.9.
[2]乔凤杰.佛教禅修与武术训练[M].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3]蒲李周,潘小波,董植寿.论儒教、道教、佛教对武术的积极影响[M].山东体育科技.2006.3.
[4]曾凡鑫.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华武术技术风格的影响[M].博击(武术科学).2006.11.
[5]谭大江.武当拳在技击上的特征[M].中华武术.1999(09).
[6]倪南权.历史上佛教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M].浙江体育科学.1999(03).
而立之年,周汝昌先生即以《红楼梦新证》一著名满天下,其后六十年来,周先生“为芹辛苦”,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真正研究明白了《红楼梦》中人的心情与故事,以及周围牵扯的各个环节,他为中国的“红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有幸与周老结识多年,他是我最尊敬的大学者之一。我尊崇他的才学,他过目不忘,博学强记,提笔成文,捉笔写诗。我的《崔自默篆刻集》,即由周先生作序,里面除了褒奖之词,还有很多真知灼见,我理解,那无非是对我的启发与鼓励。早年,周先生在燕京大学读的是英文专业,大学毕业论文是英文翻译的陆机《文赋》,如果不是对中西两方面文化都透彻了解,肯定难以下手。周先生很谦虚,也有谦虚的资格,在谈到前辈大师的学养时,他说自己的水平只能算是尾巴了。谦虚,是心态平稳的基础;心态平稳,是健康的源泉。
一次,我与月照禅师同往拜访周汝昌先生。周先生翻阅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新出版的《月照和尚写经集》,对内文的书法和前面的白描插页大加赞赏。周老是书法的行家,曾经出版过关于书法学问的很多专著和论文,他的书法也是独具风骨,提按自如,沉着痛快。周先生注重线条的质量,他指着月照禅师画的白描,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说是足以“比类前修,开宗立派”。讲到中国书画线条的力度,周先生滔滔不绝,阐释里面的深层次的审美欣赏问题,他说这种造型艺术的方法,很高明,不是一般外行能摸门的。
笔墨可以养生,可以寄托情怀。周老写字,是业余时间从事的,而且,多是写自己的诗词。他兴趣一来,曾经一鼓作气写了一百多首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诗,后来出版成册,成为大家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参考书。才气大,他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但只能一一拿来,坦然处之。书法,周先生只能偶尔为之,但却可以借机转移视线,颐养性灵,化为一个获取健康的契机。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王昱在《东庄论画》也说:“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燥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大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很多从事书法的,只是爱好,当然也可以,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总是遗憾,同时,因为不懂,就兴趣不能持续下去,不能获得深层次的。对于从事艺术的,越是内行,兴趣就越大,创造力被激发,气象被蒙养,走向良性循环的大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乐此才能不疲。不疲,更多的意义还不在于身体上,而在于精神上;精神不疲惫,再反过来作用于身体,使之不疲惫、不衰老,就是健康。健康,是身心的合一,其中精神的因素占大部分。艺术行为,表现为精神的运动与创作,所以能陶情、养生,非为无由。
月照禅师精通禅学,所画白描释道人物是正宗的禅画一路,对于这一点,周汝昌先生给以充分肯定。谈到禅,周老别具慧心,并有自己的独到心得。静坐,是参禅;写字,也是参禅;而神思与作文,更是参禅。在自己的床上,周先生摆满了各种佛像、玉石小摆件,他侧身养神,毫无挂碍,一派自在。慎独,息心,静坐,默想,卧游,周先生可以与古今贤达对话,开始精神的逍遥之游;此时,精神与物质冥合在一起,在瞬间,实现永恒。
寄托,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寄托,需要一个寄托物,即渠道。寄托在有生命力的东西上,就容易永恒、健康、快乐,寄托在小物上、琐碎的生活细节上、不快乐的枝节上,就容易生烦恼,就难以获取活力。傲岸泉石,咀嚼文意,周老的文心,寄托在永恒的历史长河之中,他把自己的兴趣与精力,融汇到了滔滔不绝的文化脉统之中,所以可以不断焕发激情,永葆青春。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我每天的生活节奏较紧凑,一无时间去练气功、打太极拳,前些年一直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按摩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少睡多用脑,健脑抗衰老。长期以来,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1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一定的睡眠效果。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一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常常要翻阅书报、杂志,有了新的所得便能酣然入睡。我先后写了6部书、140多篇医学论文,绝大多数都是挤时间写的,我以此为乐,精神有所寄托。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古人有句卫生歌这样说:“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人是处在矛盾之中的,不顺心的事经常遇到,但我从不懊恼,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一笑了之,泰然自若,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人类与音乐的关系,从来都是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的中心课题。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美学、音乐哲学专家、学子,一方面密切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程,一方面深入探究着人类感受音乐的机制。
5月19日下午14点28分,与全国人民一起默哀的音乐学家们,耳际鸣响起巴伯的《柔板》。此时此刻,徐徐展开的音流在感同身受的音乐学家心中,引起了和而不同的种种反应。泪流满面者、抽泣唏嘘者、眼含热泪者、神情肃穆者,满怀对震亡之灵的哀悼、对伤残同胞的痛惜、对灾区难民的牵挂、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同时,音乐学家们也在思考:人心和乐,有何机制?和而不同,奥妙究竟在哪里?
“音心对映论争鸣”,起自1985年牛龙菲(陇菲)对1984年李曙明“音心对映论”的批评。争鸣的主要场所,是《人民音乐》。自此之后,争鸣延续至今,长达23年之久。当年论辩的主将之一蔡仲德先生,其间已经故去。此次会中,有年轻学子感慨而言:“当时还没有我呢。”“争鸣”之久,竟然经历一番生死轮回,真是恍若隔世。
正因如此,金兆钧有感而发。他提请音乐美学学会注意组织年轻学子做身边的“田野”工作,及时记录前辈学者的学术轨迹、心路历程,以免造成新的遗憾。
23年过去,由于“争鸣”的触发,有关“音乐感受”乃至“音乐存在”,除“音心对映论”(李曙明)之外,又有“同态转换论”(陇菲)、“音乐符号论”(黄汉华)、“召唤应答论”(赵宋光)、“音心映和论”(卜锡文)、“音心不二论”(罗艺峰)等等言说。
所有论者,都不否认音乐艺术引起人心感受的现象。但是,现象的列举,并不是理论的证明和机制的揭示。
理论的证明和机制的揭示,有不同的理路。对各自理路同情的理解,是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前提。各是其是之后,尤其需要彼此理解“其是”之理,并真正把握其中差异。“如果此次会议能够厘清争鸣各方对象之定义、标准之选择,以及其间的实质差异,如果此次会议能够真正了解讨论深入之后各自对相关问题究询的不同理路,那将是真正的进展和成功。”(陇菲)
学术争鸣,当如廖辅叔所言:“唇枪舌剑不伤人,无碍寒光闪烁。”此次会议,多次展开“花冈岩对花岗岩的碰撞”(陇菲语)。即就是中年骨干、青年后进,也不愿做“从石如流”(陇菲语)的“鸡蛋”,而以“恐龙蛋”(杨赛)和“钢蛋(弹)”(叶明春)的气概,和花岗岩般的“音心对映论”论者,展开了激烈论辩。
会议论辩的焦点之一,是对古典文献的理解。
由于专业训练逐步走上正轨,由于其它学科特别是历史学、文献学、版本学等等学科学子进入音乐学领地,年轻学子对某些前辈学者“六经注我,经我互注,以我为主”的主张提出了尖锐批评。这种批评,无疑有其合理性。不过,传统经典的阐释,毕竟只是思维的借鉴,而不是思维的终点。真正的困难在于,打开法眼,发现传统资源中可能生发新创思维的节点。正如白化文先生所说:“读善本书并不难,只要你有机遇。难的是从普通版本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出身乐界的音乐学家,理应逐渐熟悉、逐渐掌握文献学、版本学等等学科经过长期时间检验的成熟方法。出身史界的音乐学家,也必须逐渐熟悉、逐渐了解音乐学特殊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二者互补,才能开创音乐学的簇新未来。
学术不相信眼泪。版本、文献、训诂、音韵、章句、注疏等等考据功夫的失误,必然危及由此而得结论的生命。音律、音阶、和声、复调、曲式、曲体等等音乐修养的欠缺,必然影响音乐文献阐释的精度与深度。
《易经》有言:“玩辞得其实”。学术论辩,即使学术内核坚硬如石,也依然需要准确表述。特别是全称命题式的断语,尤其要慎之又慎。否则,稍不留意,便会遭遇对手狙击。此次会议,高手过招,眼花缭乱之中,年轻学子对此已经刻骨铭心。
前辈学者中,精于修辞炼句、长于咬文嚼字者,尤其值得后学留心。
比如,茅原先生关于“对映”的讨论,便着眼于“对映”之“对”。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中,茅原先生《“音心对映”是如何可能的?》特别关注“反映究竟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无疑,这是不同于“反映”之“对映”的关键所在。然而,进一步言之,所谓“反映”乃是指称人类“能动认识”的特殊术语。如果仅仅是茅原所说之相互的“映象”,所谓“音心对映”和“音心对应”、“音心对称”甚至和化学术语的“对映”等等表述,也还毫无实质差异。如此,它也就有悖人类艺术实践的能动性质。因此,李曙明理应回答杨赛的问题:“音心对映论和反映论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确如李曙明所说,他的“音心对映论”是建筑在反映论的基础之上,那么,音乐又何以“能动地反映”人心?如果他的“音心对映论”不是建立在反映论的基础上,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不同于“对应”而自造“对映”的术语?
相关争鸣,涉及一系列音乐美学、音乐哲学的根本。因此,此次会议代表尤其是身居院校领导岗位的代表,特别关注“学科建设”问题。对此,前来旁听会议的海外学子王萌女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性的学者,有创造性学者的论著,自然就会形成学说、学派、学科。”(大意)和大陆当前高等院校所谓“学科建设”的路数不同,此说强调了学者个体的主导作用,无疑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音乐哲学资源和西方外来资源的关系,历来是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家、音乐哲学家瞩目的课题。和“争鸣”相关,此次提交会议的中青年学者论文,高调发表了建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体系”的倡言(冯长春)。面对强势西方文明,针对“如何建设”的问题,他们分别提出了“认真学习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以改造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叶明春)、“将传统美学思想分析与传统音乐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冯长春)、“以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和西方音乐美学对话”(杨赛)等不同的主张。这些主张,都还有待论者奋力“志行”(墨子),才能最后见其究竟。
此次会议,还有年轻学子,在前辈学者立论基础之上生发,拈出“审美中的立美”之新颖命题(武文华)。此论,已经出离“争鸣”樊篱,显示别样旨趣。
2008,国家多难,灾难考验着中国,灾难考验着华人。汶川挺住!中国挺住!全球化的当今,国运、族运都处在转折关口。学者不是军人,学者不是医生,学者不是工人,学者不是农民。学者就是学者,学者以学立身、以学为民、以学报国、以学参天下万物。音乐学者,当此关口,自当更加专心研习音乐。
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新体新用,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音心对映论争鸣”已经23年,理应生新局面,出新成果。“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乎己”的毛病(《庄子・在宥》)理应克服。“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为失”的恶习理应革除。“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庄子・天下》)的局限理应突破。
《庄子・养生主》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本文在分析老年人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老年人瑜伽教学方法问题,认为通过瑜伽教学可以稳定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增进活力,改善新陈代谢功能,提高心肺耐力,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关键词】
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瑜伽教学
目前对于瑜伽教学在高校的研究较多,但对于老年瑜伽研究较少,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多,目前中国正迈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处于人生阶段一较特殊的阶段,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会都较关心的话题,瑜伽具有现代医学缺乏的优点,如无创伤、无药物副作用、老少皆宜等特点。所以本文通过对老年瑜伽教学的研究,探索老年瑜伽教学的方法,增进老年人身心平衡,达到保健养生,健身、健美和调节心理的功效,扩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人心理特点
1、社会角色转变
社会角色转变使老年人感觉不被重视,被社会遗弃,心理上出现无价值感。
2、健康方面
对疾病的担心、使老年人悲观失望,产生焦虑和恐惧心里,由于身体患病,行动不方便,不但与社会交往减少,甚至料理个人的生活都成了困难。
3、经济方面
医疗费用的开支加重,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些都会增加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悲观失望、自叹自怜和厌世之感。
4、家庭婚姻方面
独居老年人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入空虚孤独、抑郁之中。
5、与子女关系方面
因久病引起某些儿孙的厌烦冷淡,医疗费用的开支加重,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些都会增加老年人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悲观失望、自叹自怜和厌世之感。再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及某些子女的不端正态度,都会造成老年人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屈辱生活之感,在忧愁中度过残年,大大挫伤了老年人的感情和自尊心。整日忧心忡。[1]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
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体脂增加。
2、器官机能减退
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心血管功能的改变老年人的动脉血管常常由于纤维化、钙化,甚至还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了,弹性降低了,管腔也变小了,血液通过这样又厚、又硬,管腔又小的动脉对心脏射血就会增加压力(增大,即高血压)。
3、动脉老化
有的专家说:“人老就在于动脉的老化”。
4、呼吸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生肺泡经常性扩大而出现肺气肿,使肺活量及肺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5、骨质疏松
使骨骼易脆,易骨折。老年人平衡失调、肌力减退,肌肉运动协调度差站立不稳,再加上视力减退、或者是中风、心脏疾病、癫痫等内科疾病干预很容易引起摔倒。[2]易得退行性关节病,引起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有关节变形、关节积液、骨质增生等,多数遇寒冷潮湿或活动后加重,保暖或休息后减轻。有的活动后有不同响声,可出现肌肉痉挛。
三、老年人瑜伽教学
“瑜伽”一词,来自于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译。一般来说,瑜伽这个字被翻译为:“结合”,既身与心的结合借由控制心灵的变化而得到的特殊经验,被称为瑜伽。《瑜伽经》指出约束心灵的变化为瑜伽。瑜伽是印度五大哲学之一,它是一门科学,到至今已流传了5000年,《瑜伽经》提出了八种功法,又称“八支行法”:1、禁制;2、劝制;3、坐法;4、调息;5、制感;6、执持;7、禅定;8、三昧。
1、通过瑜伽教学稳定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
首先瑜伽是一种出世哲学,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去瑜伽的冥想、静定状态。修持者可进入“忘我”状态,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进入了无限广阔的宁静世界。最终达致梵我合一,达到终极的解脱。舒缓了紧张、减轻了压抑、消除了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净化心灵。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老年人稳定、平静的情绪有助于高血压等疾病的控制。
2、通过瑜伽教学增进老年人活力
此外瑜伽的调息练习可以促进呼吸系统机能,增加肺活量,提高氧气的利用率,清除体内毒素,使人精力充沛而有活力,尤其对老年更为有益。但在天气较冷的季节可适当缩短调息练习时间,并做好保暖工作。
3、通过瑜伽教学改善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
瑜伽中弯、转、扭的动作,有助于按摩和滋养胰脏、肝脏、结肠等器官,改善人体消化和新陈代谢的功能。促进各脏器内的血液流动,瑜伽姿势可以矫正由于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可以改善不良姿态,增强自信心,伸拉肌肉系统,使人体线条优美,并有减肥功效,增强自愈力,预防各种疾病如:偏头痛、失眠、便秘、肠胃病、关节炎等。强化生理机能,调节内分泌,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良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靓丽的容颜。但根据老年人的骨关节特点,我们应选择关节幅度不大,简单、保健功效较高的动作。而不宜选择平衡感较强的动作。也不宜选择久坐不动的姿势。姿势变换时要缓慢,使性代偿反射能够适应各种姿势的改变。一定要提醒老年人练瑜伽时不勉强、不过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联系,避免损伤发生。
4、通过瑜伽教学提高老年人心肺耐力
瑜伽语音歌舞可以让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而且生气盎然,从而加速燃烧热量和脂肪。提高心肺耐力,还可以让老年人跟着一起唱诵,释放压力,缓解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但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季节,可适当增加瑜伽语音歌舞时间,使身体较为暖和。
5、瑜伽教导所依据的哲学是高度发达的,足以和西方的哲学传统比肩可以向老年人介绍一下瑜伽哲学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瑜伽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可增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
总之,笔者认为老年瑜伽课应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通过瑜伽活动这一方式,让老年人既感到身心愉悦,又达到保健健体的功效。使老年人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摆脱空虚感和孤独感,以求得精神上的充实与愉快。减轻压力和认知深层的精神幸福。只有更平和、美好的心态,老年人才更有自信、更有活力,摆脱压力、烦恼,创造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印度]B.K.S.艾扬格著.光耀生命[M].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8.
[2]沙吉难陀大师.瑜伽经[M].黄山书社,2007.
[3]薛留成.体育与人文精神诌议[J].体育文化导报,2002.3.
[4]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5]马惠霞.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探讨及精神护理.卫生职业教育,2001.11.
[6]高磊.老年人骨关节病与预防.农村医药报(汉),2006.7.
[7]SmithC.老年人骨关节病.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5.6.
论文摘要:嵇康的《琴赋序》有着丰厚的理论内涵与价值。一是对以往音乐题材作品“危苦”、“悲哀”风格的概括。二是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功能观。三是丽藻与情理兼善的主张。
声有无哀乐,是正始时期重要的玄学论题。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连带他的《琴赋》因为是这一论题的代表性著作而备受后人关注,其中《琴赋》更因为其勾通文、乐的特性而屡为文论家所赞赏。何焯即云:“音乐诸赋,虽微妙古奥不一,而精当完密。神解人微,当以叔夜此作为冠。”(《文选评》)刘熙载在《艺概》中也深为感叹地说:“赋必有关著自己痛痒处。如嵇康叙琴,向秀感笛,岂可与无病者同语。”其实光《琴赋》前的那篇短序,也堪称好文,不仅真情毕现。也不乏理论意义,兹作简要分析。
先看序文:“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辍叙所怀,以为之赋。”这篇序文的理论内涵,大体说来,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对以往音乐题材作品“危苦”、“悲哀”风格的概括。关于音乐题材的作品,嵇康在指出“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的同时。又说“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并进一步将这种“体制风流”概括为:“以危苦为上”、“以悲哀为主”、“以垂涕为贵”。嵇康之前。确有不少人写过音乐赋,相传为宋玉所作的《笛赋》不说,单汉代就有枚乘的《笙赋》(据马融《长笛赋序》)与《七发》、王褒的《洞箫赋》、刘向的《雅琴赋》、傅毅的《琴赋》、马融的《长笛赋》与《琴赋》、侯瑾的《筝赋》、刘伯康(刘玄)的《簧赋》(据马融《长笛赋序》)等。它们确实表现出尚悲的共同倾向。枚乘《七发》将音乐写成“天下之至悲”。已开此先例。接下来王褒《洞箫赋》说:“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嘴毅《琴赋》云:“尽声变之奥妙,抒心志之郁滞。”马融《长笛赋序》道:“甚悲而乐之。”侯瑾《筝赋》说:“朱弦微而慷慨兮,哀气切而怀伤。”“感悲音而增叹,怆嚬悴而怀愁。”莫不以悲为尚。可知嵇康对以往音乐题材作品“危苦”、“悲哀”风格的概括是合乎赋史实际的。
此间原因。除“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这一普遍规律外。楚声、楚歌、楚辞悲怨风格的影响也不可忽略。项羽为虞姬,刘邦为戚夫人,李陵为苏武所唱楚歌皆为显例。就物质材料言,楚声歌曲主要使用丝竹乐器,而“丝声哀,竹声滥”(《礼记·乐记》)、“丝竹之凄唳”(《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适合于演奏悲怨凄惋、悱恻缠绵之乐曲。楚声及其悲怨风格的影响不仅及于汉乐府,也关乎整个汉代音乐的特色。所以汉恒帝闻奏楚琴凄怆伤心。赞日“善哉!”汉顺帝上恭陵,闻鸟鸣而悲泣。言“丝声若是,岂不乐哉!”郭建勋师《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论及建安文人悲歌心态的成因时曾指出“悲歌心态之所以成为建安文士的普遍心态,与汉代以来‘以悲为美’的音乐特色也存在不容忽视的联系。”
建安以来,不特辞赋,诗文也屡屡表现出此种好尚。如繁钦《与魏文帝笺》云:“清激悲吟,杂以怨慕。……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同坐仰叹。观者俯听,莫不泫泣殒涕,悲怀慷慨。”(《文选》卷四十)潘岳《金谷集作诗》曰:“扬桴抚灵鼓,箫管清且悲。”(《文选》卷二十)陆机《拟东城一何高》道:“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文选》卷三十)
然而在嵇康本人看来,“危苦”、“悲哀”之尚是不解音声的表现。因为嵇康是主张“声无哀乐”的,他也反对“一致之声”与“偏固之音”。所以在自己的《琴赋》中对前人的“体制风流”有所改变,比如写琴木的生长环境,便一改汉人赋极状其险恶、荒凉、凄苦之状的写法,将桐树置于雄奇、幽美,“自然神丽”的环境里。以醇和雅洁之尚取代凄楚危苦之好。写音乐的效果也不同于前人之赋一味以至悲为尚,而是说其既可使“怀戚者”伤心。也可使“康乐者”欢愉,“和平者”怡悦。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审美内涵。
后来庾信的《哀江南赋序》中有“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的句子,显然是从嵇康《琴赋》序变化而来,这种否定之否定。无疑是刻意的强调。
二是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功能观。肇始于孔子,发展于荀子,完成于《乐记》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伦理修养和政治教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一开始就提出了“尽善尽美”的标准,《乐记》则更进一步强调:“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在儒家看来,“礼”、“乐”的根本在于“同民心”而达“王道”,所以《乐记》讲:“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因此,有“德音”、“溺音”,“乐音”、“音”之分。有“君子之乐”与“小人之乐”之辨。
《乐记》中“声”、“音”、“乐”也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由“声”到“音”再到“乐”不仅是一个艺术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知民心,化民心而后“治天下”的过程。就精神层面言。“乐”和“礼”一样还是儒家的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有关宇宙的、人生的、政治的哲学思想。
汉代音乐赋大多受儒家乐教思想的影响。王褒的《洞箫赋》云:“听其巨音,则周流泛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癔,顺序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作者显然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来作赋的,他把声音比之为慈父、孝子、壮士、君子。可以让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让凶狠的人变得仁善。体现出了鲜明的“移风俗、美教化”的儒家“乐教”思想。侯瑾《筝赋》称颂筝音“若乃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宗祖,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马融《长笛赋》说:“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姓益。况笛生于大汉,而学者不识其可以裨助盛美,忽而不赞,悲夫!”傅毅《琴赋》道:“明仁义以厉己,故永御而密亲。”莫不表现出鲜明的乐教思想与颂美精神。
与儒家的音乐功能观不同,嵇康把音乐欣赏与个人的修道养生联系起来,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可以“肆志”、“广意”,可以让你“处穷独而不闷”。
嵇康“声无哀乐”说,将音乐归本于自然之道,认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这无疑从根本上否定 了儒家传统的功利主义乐论。而嵇康自己关于音乐功能的观念,其实又是在相互关联的道家、玄学及个人有关养生的实践与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琴赋》里说:“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流楚窈窕,惩躁雪烦。”“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非夫放达者。不能与之无郄。非夫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性絮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 “情情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及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要使精神得到保养。就必须“惩躁雪烦”、“体清心远”,以期“旷远”、“渊静”、心气和平。再看其《养生论》:“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以此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在嵇康看来,养生之道。一在“唏以朝阳”、“呼吸吐纳”以养形,一在“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以养神,以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平和境界。但人世难免有忧喜之遇与爱憎之情,因而琴又是解脱精神困扰,寻求心理平衡的重要工具。嵇康所论“琴德”,实已近于道家。至成公绥《啸赋》,则全为道家了:“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愍流俗之未语。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19巨僻,仰天衙而高蹈。邈娉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心涤荡而无累,志离俗而飘然。”(《文选》卷十八)
三是丽藻与情理兼善的主张。从表现手法来看,王褒《洞箫赋》、马融《长笛赋》都极尽铺陈之能事,嵇康对此不满,因为它们“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从嵇康自己所作的《琴赋》来看,其中既不乏华美形象的语言,又有对音乐情理的独到阐发。这应该得益于嵇康个人的才情禀赋与魏晋思辨学风的影响,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便是专门讨论音乐思想的哲思之作。在这篇文章里,他也不满汉人对音乐的单一理解,认为:“若资偏固之音,含一致之声,其所发明,各当其分,则焉能兼御群理,总发众情邪?”嗍当然。赋体的铺陈形式与玄学思辨的有机结合。更便于实现其赢藻与情理兼善的主张。此后的成公绥。在其《天地赋序》也强调了丽藻与深思融汇的重要:“赋者,贵能分理赋物。敷演无方。”这应该是文体代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