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品报告工作范文

产品报告工作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品报告工作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品报告工作

第1篇

一、基本评价

调查组认为:自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2000年9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县人民政府对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高度重视,县质监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多措并举,学习宣传《产品质量法》成效明显。县质监局、工商局、经济商务局、农业局、药监局等部门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执法人员率先学习《产品质量法》的基础上,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广泛采用印发资料手册、张贴宣传标语、咨询服务、宣传车、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及相关知识,并举办培训班对企业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在全县各生产企业得到广泛认同,人民群众产品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为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认真组织,推进质量兴县活动成效明显。一是围绕提高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水平,县政府组织开展了质量兴县活动,成立了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精品名牌创建奖励办法,与乡镇签订了产品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加强了检查、考核和兑现,强化了各级各部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二是坚持以争创精品名牌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创建精品名牌产品,继东圣牌磷酸一铵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全省名牌产品后,全县又有四类产品被授予省名牌产品,三类农产品被授予绿色产品,四类农产品被授予无公害食品,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立县战略实施。三是制定了全县产品质量发展规划,并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东圣、花林水泥、楚园春、森源等企业严格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惜重金引进高素质质量检验检测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并加大产品检测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实行原材料送检、产品自检、委托检验、接受抽检等多重检验把关,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夯实,实现了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益提升的“多赢”。四是质监、工商、农业、药监等部门在乡镇、村分别设立了质量维权站、协管员、信息员等机构和队伍,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监督网络,对产品质量实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形成了主管部门负责、专业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格局,为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突出重点,依法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效果明显。一是县质监局等部门突出依法履职重点,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工作到位、方法得当,结合各自行业实际和职能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产品质量监管活动,真正做到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履职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相结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二是突出合法生产经营重点,各部门加强了全县各生产加工企业的调查,分门别类建立了基础台账,执法管理人员实行分片区域监管,加强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和服务,为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出人民群众关注热点,各部门相互联动、联合执法,开展白酒、农资、食品、药品、饮品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仅质量技术监督局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200余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300多万元,规范了产品经营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四是突出企业产品质量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先后有五家企业产品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25家企业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档案,2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同时,质监部门依法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及时指导企业改进工作,提高产品质量,2007年以来,国家、省、市抽查我县重点产品504批次,合格率达94%,比十五时期上升了20个百分点,县级质监部门对一般产品定期监督检查348批次,合格率由2007年的79.6%上升到2009年的88.7%,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我县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相比,仍然还存在问题,需要以贯彻执行《产品质量法》为抓手,予以研究和解决。主要是全社会关心、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氛围还未形成;小型加工企业和部分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死角和漏洞;精品名牌申报、创建和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检测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内部质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加工企业产品质量还存在不稳定性等。

二、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大局,既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要紧紧围绕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产品质量法》贯彻落实力度,深化质量兴县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巩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法》宣传教育。要突出企业管理人员、质量检验检测人员、产品经营人员等重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和要求,大力宣传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典型,认真剖析相关反面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生产企业、经营业主、消费群体的法制观念,使全社会真正树立产品质量和依法生产经营意识。

(二)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法律、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和监督并重的意识,并大力加强全县产品质量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和考核,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产品质量监督的主力军作用。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质量检验检测专业人员,并加强全员业务技能培训、制度管理和考核奖惩,增强工作责任,切实强化产品源头管理。

(三)进一步夯实质量管理工作基础。要根据“十一·五”产品质量发展规划要求,以改进监管手段、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细化工作规划,指导全县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逐步解决相关部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不足的问题,为提高质量检测水平打下基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认真研究保障依法开展抽检、购买抽检样品、加强质量监管的工作经费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产品特别是农产品抽检成果运用办法,在按照一定程序审批后进行公开,督促生产、加工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指导群众安全消费。要指导企业改进改善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科技含量,严格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改进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

第2篇

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食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进入门槛低、社会需求多样。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层次逐步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市食品工业仍将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规模企业相对较少、小企业数量庞大,食品工业依然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行业之一,二是食品工业自身发展和提升的能力较弱,三是缺乏政府必要的产业政策扶持。

2、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不够。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业规模小、条件差的问题较为普遍,7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占到80%以上,部分企业自律意识差、自控能力弱,只看到眼前利益,放松内部管理,食品质量无法保证,极少数企业存在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因利益唯上而导致诚信不够。

3、监管环节和对象理解不一。《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分环节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但是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基层各部门对什么是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什么是食品生产环节,什么是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边界理解不一,食品小作坊、小摊点、小商贩的定义界定不够明确,因而,普遍存在监管范围和对象边界模糊,职责不清,很难实现全链条无缝隙监管。监管环节和对象理解不一,使得无证照经营行为增多,为监管增加了难度。

4、监管力量不足和经费短缺。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经费短缺。虽然全市各级质监部门均设置了食品安全专管机构,但人员编制问题至今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特别是县级质监部门,极大多数仍为兼职人员,人员少、装备差、事情多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要真正监管到位确实很不容易。虽然各级政府在检测经费上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若要实现更高层面上的食品安全保障,检测经费仍然不足。

二、通过实施产品质量分类分级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市质监部门要通过实施产品质量分类分级监管,明确监管重点对象,合理利用监管资源,充分履行监管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监管有效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1、认真梳理,明确监管对象

根据全市近年来的产品质量状况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求,将监管对象进行梳理分类,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重点监管对象。执行强制性标准或涉及健康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风险类产品;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有两次及以上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市场占有率的产业产品集聚区域,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产品、产业。

二是密切关注对象。曾经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产品、行业;近几年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相对较低的产品;近年来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不够稳定的产品、企业或行业。

三是一般监管对象。法律法规授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的,除重点监管对象、密切关注对象以外的产品及其相关行业。

2、突出重点,狠抓措施落实

要着眼长效,建立健全以监管对象分类为基础的监管措施分级机制。

一是抓源头,完善质量安全责任机制。要进一步明确产品质量监管法制要求,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生产许可证和强制认证管理等法律法规,落实产品质量监管责任。对重点监管对象,要明确具体的监管要求和监管目标,做到目标强化、责任细化、考核量化,确保产品质量监管职责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各个层面到岗、到人,确保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有效性。对密切关注对象,要通过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行政管理工作和各类专题、主题活动强化质量责任的落实。对一般监管对象,要根据职能要求,着眼于产品质量监管全覆盖,通过纳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相关工作,体现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质量安全底线。

二是抓预防,健全产品质量防控机制。要按照监督工作实际和地方产品质量现状,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产品质量预警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预警工作层次。通过投诉举报、监督抽查、执法巡查、相关业务部门监管信息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对行业产品质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时发现苗头问题,切实做好质量安全事件的防控工作。对达到《全市产品质量预警实施细则》规定水平的,要及时警情,通报相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并按规定提出整治建议和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对重点监管对象,要坚持主动出击,主动预防,深入开展全过程监管,既查成品质量,也查原、辅材料质量和生产过程质量。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的产品,要建立产品质量定期分析制度,通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信息,扎实开展产品质量检情分析,评价验证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密切关注对象,要利用定期监督抽查、专项监督抽查等数据信息,随时掌握相关产品行业质量状况,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且质量提升不够明显的,产品质量水平有波动的,要及时查找原因,从质量管理和技术角度提升、稳定质量水平。对一般监管对象,要结合监督抽查工作,定期关注其产品质量合格率,对不合格产品企业,要重点抓好后处理各环节相关工作,防止连续抽查不合格,杜绝行业性质量问题的产生。

三是抓基础,深化监督抽查工作机制。监督抽查工作是实现产品质量有效监管的重要基础,是摸清产品质量状况、了解企业信息、发现质量问题、制定监管措施、反映监管成效的重要抓手和工作平台。因此,必须将监督抽查工作融入到分类分级监管工作中,重点抓好监督抽查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及后处理三个环节。在计划编制中,对重点监管对象和密切关注对象,要实现抽查全覆盖,并按照监督抽查“五调整”要求,加大专项抽查力度,提高抽查工作有效性;对一般监管对象,尤其是近几年质量水平较高且较为平稳的,可适当降低抽查频率和批次数,压缩相应的抽查经费空间。在计划实施中,要对照“五落实”的要求,注重各项责任的落实,提高监督抽查工作质量。在后处理工作中,要通过通报、公告、组织培训、督促整改、行政处罚、复查、质量分析会等形式,严格后处理各环节特别是复查阶段的具体工作要求,确保后处理工作程序到位和质量过硬。

四是抓突破,创新综合监管工作机制。产品质量分类分级监管作为一种监管模式,要切实加强与各种监管模式的结合,积极创新综合监管工作机制。要在“三员四定”、网格化管理等监管工作形态中,通过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等形式,凸现分类监管要求。特别是要根据“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要求紧密结合质监基层站所建设工作,明确辖区内产品质量分类分级监管工作目标任务。要注重各类监管方式的结合,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效果,提升企业质量法制意识和自我监管能力,并自觉接受行政监管,为分类分级监管奠定基础。

三、通过分类分级监管,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1、降低监管成本,增加监管有效性

通过分类分级监管,理清了监管思路,明确了监管任务,整合了社会资源,建立了工作网络,提升了各级监管部门与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降低了监管成本,增加监管的有效性。

2、为稽查执法提供思路及线索

通过分类分级监管,一为稽查执法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按照分类分级监管的方式进行稽查执法,突出稽查工作的重点,避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二为稽查执法提供线索,因为分类分级监管,能够暴露出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问题,稽查执法可以循藤摸瓜,解决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

第3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专项行动提供保障

为了确保七类产品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局成立了七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高鹏为副组长,由综合审批股、环境总量与科技股、环境规划与生态股、法制宣传股、环境监测站、、土木、新保安、东花园工作站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环境监察大队。结合我县行业分布情况,制定下发了《县环保局关于开展七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为更好的落实工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行现场检查并列入日常管理。

二、认真检查企业,摸清七类企业情况

通过检查,我县涉及七类产品企业有2家,分别为县华玉工贸有限公司、强达制肥有限公司(原磷肥厂院内)。

(一)县华玉工贸有限公司

县华玉工贸有限公司于位于镇民营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1280平米,投资1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万元,建于2004年7月,环评手续为《环境影响报告表》。企业有生产锅炉1台,经我局监测站监测后废气排放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II时段标准。2008年9月1日通过经我局的“三同时”验收。现场检查,该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和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到位,经县监测站监测废气中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因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没有办理排污许可证,待恢复生产后,进行监测,办理排污许可证。

(二)化工总厂

化工总厂(原磷肥厂),是我县的一家老企业,该企业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于2009年3月份县政府已下达拆迁通知,经现场检查该厂无任何生产迹象,不涉及污染物排放问题。

三、强化环保执法、继续做好专项整治工作

在县七类产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在此次整治中摸清底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力争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执法力度,保证长效机制。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环境安全的要求,把七类产品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实,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2、加强部门配合,防止污染反弹。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彻底杜绝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4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情况

1、区级:区农业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站的牌子,农业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目前在岗3人。

2、街道级:在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

3、村级:在全区村居聘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118名。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投入情况

区政府安排8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农残速测以及省、市农产品抽检等费用。

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及农资打假情况

一是在全区X家农资店开展农药经营告知工作, 备案品种    个,其中不合格要求退货的     个。

二是配合省市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计抽样43个。开展蔬菜质量速测工作,共抽检214个蔬菜样品,包括大白菜,芹菜,香菜、油菜、芹菜、茼蒿、小白菜、生菜、水萝卜等。经测定,结果显示抽检的1个黄瓜样品不合格,其余样品全部合格。

三是在我区开展杀鼠剂专项治理活动,对我区集贸市场上违法违规出售无证无标签杀鼠剂的游摊、商贩进行查处,重点对农贸市场的经营业户、游摊、商贩进行检查,抽取杀鼠剂样品7个,没收无证无标签杀鼠剂样品3个。同时对我区杀鼠剂经营单位进行调查走访,为制定合理的杀鼠剂销售制度做准备工作,并发放宣传材料。

四是起草《区2015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印发《区2015年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3家单位参加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会议,参加全市春雷助农行动启动仪式,并印发区春雷助农行动实施方案。召开由各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与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签订《区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签订《区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督促6个街道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登记表以及级监管员及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登记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网上推演工作。

(二)存在问题

1.监管体系不健全

一是区级监管体系不健全。区农业站目前只有3名工作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惠民政策落实、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项工作,缺少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二是街道园区缺少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人员,人手少。

2.检测设备配备不足

在农残监测方面,我区仅设有简易的农产品药残速测实验室,缺少相关一些配套设施,检测结果仅具定性,不能定量监测。在农资产品的质量检验方面,仅能对药品有无登记证号、生产厂家是否属实进行检查,不能真正检测农资产品的质量问题。

3.农业投入品可追溯平台未建立

我区在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主要农资产品未实现可追溯管理,农资监管能力薄弱,造成农户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又增加了监管工作难度。                                                       

4.标准化基地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政策指导,通过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较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基础性保障作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等基地发展比较滞后。

二、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

在区级、街道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其中区级5个人,街道园区2个人专职人员,其它街道园区有一名专职人员,在每个村居设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第5篇

4月2日,市人大农村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昌政的带领下,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市农业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并深入到平定县冶西镇华亿种猪场、锁簧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张庄镇美好家居蔬菜基地、阳泉市丰裕农业有限公司、阳泉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地进行了实地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明确监管职责,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检验监测及应急处置等工作,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良好局面。在近两年市政府的食品安全考核中,市农委承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连续两年被考核为优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省农业厅考核中两年被评为优秀。

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市、县、乡都成立或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机构,市、县均组建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平定县和盂县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全市建立了由107名政府及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210名企业(园区、基地、合作社)企业管理人员及农产品质量内检员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市各级政府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任务,明晰工作程序,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产地准出管理,切实加强市、县、乡、企业(园区、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投入品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质量追溯和质量监测能力,初步形成了全系统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2013年在省级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检测合格率达到98.6%,畜产品“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检测合格率100%,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前两个季度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8.33%,畜产品“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检测合格率100%。

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明显。全市各级政府以治理整顿为抓手,始终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先后对农药残留超标,禁限用高毒农药,生鲜乳和饲料,“瘦肉精”问题,畜禽屠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三品一标”管理使用和农资打假等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仅2014年全市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0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网点360余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4起,为消除区域性、行业性的问题隐患起到了积极作用。

快速推进行业生产标准化进程。全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因地制宜,探索制定并了农业地方行业标准20个,切实加强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申报认证,使广大生产者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可追溯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题:

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相对不足,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法制培训教育相对薄弱,全社会关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

质量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三级监管、检测、执法都存在人员短缺,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还不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档案登记以及信息网络还不健全。

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门槛低、规模小、数量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的农产品大部门走低端市场,对企业管理要求和约束较少,企业自觉进行规范生产经营的意识和行动不够。

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严重不足。农产品质量是否达标,农药、化肥残留是否在安全范围,靠的是检验、检测。目前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尚能正常开展工作,也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而县、乡基层站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严重

不足,国家已经配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未能有效使用,基层检测这一环节基本空缺。农产品检测达不到全覆盖。几点建议

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抓好监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敏感和重要,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粮食安全、餐桌安全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经营的种种弊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薄弱基础,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各级政府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执行生产经营者负首责、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监管规定,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政府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做好督导检查、交叉执法等工作,真正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努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全力以赴抓好质量安全工作。全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解决基层乡、镇监管站的资金和人员配备,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日常联合督查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市场的检查力度,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要联合新闻媒体,加大曝光力度,形成震慑力,从源头上堵死违禁品的使用。

第6篇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随着 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方面结合年底各类农业培训项目及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及科技知识宣传培训,如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训项目,一月份分别在我市云梯、胡乐等乡镇培训农户1000余户,通过开展送科技下乡、街头法制宣传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手册xx余份。另一方面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化奖励验收,检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种养基地(标准化小区)37个,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及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完善生产档案,帮助提高认识,要求做到不加工、不转运、不储存、不销售、不食用病死畜禽和农残超标蔬菜等有害农产品,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妥善处理,有效控制疫病传播。再一方面,举全市之力,成功举办全省防治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演练,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产生了很好效果。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农资市场治理。 月份正值各种子经销商进货备货时期,为加强种子市场源头管理, 月9-10日,执法大队组织本市主要种子商参加了宣城市种子商培训会议; 月 日,大队又召开了宁国市 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会议,对今年种子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严把种子进货关,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并对每一品种、每一批次杂交水稻种子进行大田同步纯度鉴定,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抽样品种20份。同时发放宁国市农委《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强两系杂交稻种子管理的紧急通知》等资料70份,签订《种子经营承诺书》20份。

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市政办《关于印发宁国市生猪肉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农委自 年 月25日开始,开展为期2个月的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和非法投入品,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联合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了全市冷鲜肉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共计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66人次,检查屠宰场4个、养殖场11个、市场21个、214个肉案、冻库15个、肉案154个。查获并无害化处理不符合规定冷鲜肉70余公斤,查处1例私屠滥宰生猪行为,依法没收销毁未经检疫私宰猪肉42.5公斤、注水牛肉110公斤,市场销售状况良好。

第7篇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在接到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部委局《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川发改委〔2010〕35号)后,我局十分重视,立即会同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统一部署了全市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要求县区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成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价格、商务、工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要精心组织,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认真组织好农产品市场监管,以确保农产品市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为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维护农产品正常市场秩序,市物价局于6月21日分别在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晚报了《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确保价格基本稳定的通告》,另外,各县区物价部门还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以此来提醒、告诫各生产经营者要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检查期间,我市还安排专人值守12358价格举报电话、12312商务投诉电话和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确保举报和投诉电话畅通,各部门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三、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等违法行为

截止6月18日,全市共组成检查组7个,开展市场检查和巡查29次,出动检查车辆37车次,出动检查人员138人次,检查各类农产品卖场58个。6月下旬,按照市政府的会议安排,市物价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等部门还对各县区政府开展此项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这次农产品市场监管,着重检查了各商家是否存在下列行为:少数经营者利用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少数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出现波动之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的行为;市场旺销情况下,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的囤积居奇行为;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以及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的行为。从全市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农产品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市场交易秩序良好,市场货源充足,前期涨幅较大的,如绿豆、黄豆、红小豆等品种价格均有所回落;大米、食用价格变化不大,蔬菜价格因其上市量的多少有涨有跌。我市价格环境、价格秩序及价格水平均呈良好的态势,市民心态平稳,人心安定。

四、建议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8篇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随着 的临近,市农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认真总结了 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认真分析我市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了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值班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三、突出重点,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第9篇

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版学习笔记,欢迎阅读!

 

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We will concentrate our effort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We will work to ensure the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s improved.

First, we will see that the quality of consumer goods is improved. We will move faster to bring domestic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establish a system for making producers pay punitive compensation for failing to meet product quality standards. We will als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use flexible and custom-tailored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foster a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striving for the best, so that more types of products, products of a higher quality, and brand products will be made.

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Second, we will work to upgrade manufacturing. We will intensify effort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build national platforms for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carry out demonstration programs in smart manufacturing; launch projects to build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mote green manufacturing, and develop high-end equipment; and carry out majo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itiatives.

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业专业化、生活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Third, we 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ervice sector. We will launch a new round of national pilot projects for all-round service sector reform as well as projects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high-tech services, and channel great efforts into developing the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ies. We will relax restrictions on market access to the service sector, and ensure greater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higher refinement in consumer services. Fiber-optic networks will be developed in a number of cities and 50,00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will be linked up to fiber-optic networks, thus enabling mor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o enjoy a more digital way of life.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 We will push for progress in SOE reform.

This year and next, we will use refor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Es and push hard to ensure success in upgrading them and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We will prompt SOEs, especially those manag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make structural adjustments so that some will be developed through innovation, others will be reorganized or merged, and still others will exit the market. We will carry out reforms to diversify their types of equity and introduce on a trial basis the assumption of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by corporate boards of directors, competitive open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of executives, recruitment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mixed ownership, and employee equity stakes.

       We will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remuneration systems for senior ranking personnel and corporate executiv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competitive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We will work faster to establish stat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companies through reorganization. To prevent the loss of state assets and ensure their value is maintained or increased, we will encourage state-owned asset supervisory and management authorities to shift their focus to the use of state capital. Local governments will be granted more power over SOE reform. We will move more quickly to relieve SOEs of their obligations to operate social programs and resolve their other longstanding issues, enabling them to become leaner and healthier and to increas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 We will energize the non-public sector.

第10篇

一、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扶贫规划

镇是大棚蔬菜种植传统乡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大棚蔬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是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围绕蔬菜产业,全镇已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个,建有蔬菜批发市场13处,蔬菜深加工企业5家,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蔬菜生产有着较好的产业化发展基础。但由于传统种植习惯、资金短缺等种种原因,我镇的蔬菜生产一直以小弓棚为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益不高,实现大棚蔬菜升级改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全省苍山会议后,我们根据三年规划和苍山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办黄主任讲话精神,对三年规划进行了充实和完善。2010年新发展大棚蔬菜4000亩,项目区内新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带动村新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其中,大棚蔬菜升级改造200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300亩。2011年新发展大棚蔬菜4000亩,项目区内、两个行政村新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作为、森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庄新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到2012年新发展大棚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

二、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奠定产业化扶贫基础

实施整体推进的产业化扶贫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整合资金,聚集投入,重点支持,以求连片突破,整体提高扶贫开展水平。2010年是三年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直接关系到整个扶贫工作目标是否得以顺利实现。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两个示范区冬暖式蔬菜大棚建设这一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落实工作责任。为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我们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管理区书记、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区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工作。项目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保证了扶贫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和持续性。同时我们加大舆论宣传,通过召开村干部群众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上级扶贫开发的政策,宣传镇党委政府在技术、服务、销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宣传蔬菜大棚升级改造前后的效益对比分析。组织项目区两委成员、蔬菜种植带头户外出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他们进行蔬菜大棚升级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增产增效的根本性举措。针对以上两个项目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差的问题,我镇在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扶持资金为“引子”,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一年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在项目区内新修生产路20余公里,打深水机井12眼,架设农电线路10000米,埋设地下管道8600米,整理土地260余亩,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整个项目区基本实现了田成方,园成片,旱能浇,涝能排,水、电、路桥相配套的生产格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项目区的规模开发,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促进大棚蔬菜生产升级。一是对每个冬暖式大棚新建户按大棚面积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奖励补助,解决农户资金困难问题;二是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无偿为农户提供种苗,并全程跟踪,搞好技术服务;三是在项目区多方争取引进小流域治理、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资金,镇政府加大投入,完成了整个项目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四是搞好土地流转,由镇村两级成立专门工作组,深入农村挨家挨户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成功流转和两个项目区土地460余亩,为项目区的整体开发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镇虽然是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但近几年来,蔬菜发展科技含量低,群众一直固守着传统的小弓棚种植模式,又加之冬暖式大棚投入大,部分群众对其效益情况了解不够,心里没底,一直持观望态度。为克服群众的保守思想,镇党委政府号召项目村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建立高标准冬暖式大棚。村党支部书记褚庆运在本村第一个开工建设,并发动自己的兄弟姊妹建了四座冬暖式大棚,村两委成员每家一座。村支部书记彭存军从未种过大棚,却带头建了两个冬暖式大棚。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现身说法,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村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45个,村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36个,发展传统小弓棚3000个。

五是以点带面,膨胀蔬菜产业规模。在努力建设示范区的同时,我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大棚蔬菜的推广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在项目区已推广大棚蔬菜2000亩,其中新发展500亩,新发展400亩,新发展600亩,新发展500亩,并辐射带动、村新发展大棚蔬菜2000亩。在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镇将继续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示范区,积极扩大推广区,通过三年的扶贫开发,实现大棚蔬菜的升级改造和产业规模膨胀,使大棚蔬菜生产这一传统优势,真正转化为规模优势、经济优势。

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创新产业化扶贫模式

搞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我镇的三年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实践“公司+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坚定不移的走“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进市场”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食品有限公司是我镇2004年引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年加工脱水蔬菜1万吨,产品出口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地,年产值1.2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是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去年党委政府又积极协调土地、资金等问题,促使其与加拿大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同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森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各类脱水蔬菜3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就与世界品牌500强企业、美国第二大食品供应商、第一大调味品供应商美商康家集团签订了5000吨大蒜粉供货合同。两家企业具有很强的蔬菜收购、储藏、加工能力,公司为出口需要,有建设蔬菜基地的迫切需求,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把我镇扶贫开发重点村纳入了公司蔬菜生产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的投入,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生产,提高蔬菜生产的附加值。

为扎实做好农企结合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企“双赢”,近几年来,特别是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项目开展以来,我镇一直围绕公司生产所需原料蔬菜扩大种植规模,引导农户与公司进行契约式生产,发展订单农业。为进一步促进农企结合,今年由政府、龙头企业按1:1的比例,共同出资365万元在、汶凤两个村为食品公司建设洋葱自属基地500亩,同时在石花峪等村为该公司新建辣椒生产基地1500亩。镇政府和村一起负责做土地流转工作,按每年每亩700-800斤小麦的标准给予农户补偿,价格随行就市,农户将土地出租给食品公司使用,一租五年。公司根据生产需要自主组织生产,从种子、技术、农资、管理等方面实行“五统一”。出租土地农户按照公司的要求继续在已出租的土地上进行生产,由公司支付工资,出租土地农户由农民转变为工厂工人。这样,食品公司自属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既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技术操作和管理难以统一,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难题。目前500亩的自属基地已全部流转出来,水电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已规划完毕。

按照产业化扶贫三年实施方案,三年内为公司建设3800亩有机蔬菜基地,2010年已建设300亩,2011年建设1500亩,2012年建设2000亩。同时,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按照“自愿成立、自我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以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各重点村也相应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团体会员,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公司的要求,帮助农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公司统一供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两年内共建设“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标准化基地6000亩,其中2011年2000亩,2012年4000亩。

四、健全服务体系,营造扶贫开发良好氛围

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差一直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化扶贫进程,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到实惠,实现脱贫致富目标,镇党委、政府在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加大舆论宣传的基础上,积极致力于服务体系健全,为产业化扶贫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项目区组织重点村干部群众到费县、寿光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坚定群众发展高标准蔬菜大棚的信心。先后聘请青岛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针对群众在蔬菜大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管理种植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说指导,增加群众的感性认识,同时聘请本县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集中授课和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先后举办培训班8期,参训人员4000余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6000份,编制了《县扶贫开发蔬菜产业化培训手册》5000册,并刻录了VCD光盘5000份,无偿分发给广大菜农。

二是利用互助资金,壮大发展规模。利用上级扶贫互助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推进“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立了、等2个村的村民资金互助协会,发展会员381名,筹集互助资金481300元。目前,协会共为53户会员发放借款26.5万元。互助资金协会的成立极大的提高了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快了项目区蔬菜大棚发展进度,扩大了发展规模。

第11篇

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责任

局长结合局领导讲话精神对我县近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立即组成工作组对全县各危化品经营企业、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开展全覆盖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同时全面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严防因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态势。

二、明确任务,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一是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县安办下发《关于做好清明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乡(镇)、部门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实,确保节日期间社会安全稳定。同时对本辖区、本部门和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进一步强化督查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开展护林防火专项督查工作。联合县人武部、政法委、林草局等单位深入全县13个乡(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督查工作,实地查看了各乡(镇)防范措施落实、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制度建立等情况,要求进一步深刻吸取近期森林火灾教训、未雨绸缪、防范未然。三是抓好复学复课前安全检查。会同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疾控中心等部门,对全县学校进行安全大检查。重点聚焦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校园环境、食品安全、安全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督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实行“清单制”“销账式”整改。要求由县教体局切实承担行业监管责任,督促各学校对标问题清单,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同时,检查组将对各学校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检查验收,进行“销账式”闭环管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第12篇

(一)计量工作是企业产品生产质量检验的技术基础

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过程当中,计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它是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从头到尾贯穿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例如原材料采购、半成品以及最终成品等各个阶段,都需要通过计量工作来进行质量检验。具体的计量检验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与设施设备,这些技术设备是决定质量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通过计量检验技术与设施设备,首先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所显示的数据,来准确的反映产品生产在各个阶段的质量情况,从而使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受到质量检验保护,因此可以说计量工作是企业产品生产质量检验的技术基础。

(二)确保产品生产质量指标的可靠性

产品生产的质量不是主观能够判断的,需要有一定的指标作为参照,也就是说这些指标是决定产品质量过硬与否的衡量标准,比如化学方面的指标、物理方面的指标等等。这里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来判断指标的可靠性?如果指标的可靠性过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达到了指标要求,也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故障或是其他质量问题,所以确保产品生产质量指标的可靠性,对于保障产品生产质量来说也同样重要。通过计量工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测试,能够得出一个准确、可靠的判定产品质量的指标,有了这个指标就能够更好的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保障产品生产质量。

(三)通过法制监督进一步确保企业产品生产质量

在我国当前的法治制度中,计量工作具有强制性的监督作用,国家和人民通过法律法规,赋予相关部门以权力,要求他们通过计量工作,来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有的企业产品生产出现质量问题,可能是由于无心的过失所导致的,但是还有的企业产品生产出现质量问题,则是由于其想通过不法的手段与途径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通过计量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现象出现,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起到进一步的强制性保障作用。

二、提高计量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措施探讨

计量工作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因此就必须要通过计量管理工作,来保证计量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要提高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计量工作的制度建设与落实

第一,强化计量管理制度建设。从已有的计量工作实践经验来看,市场中之所以仍然存在低劣的产品,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计量管理制度残缺不全所造成的。要提高产品质量,强化计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计量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计量器具检定、计量工作岗位责任制与流转制度。其中,技术管理制度是计量管理制度的核心,需要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的具体特点来制定,不能照搬照抄,这只能降低制度的操作性,使其能以发挥出对计量管理的约束作用。

第二,制订计量室规则、岗位职责、精密测试办法等。如果精测工作量大,精密仪器多,需要时还要制订精密测试办法、计量室规则、计量室人员岗位职责等。

第三,制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现代企业的产品生产,往往都是由多个工序、多个工种多个专业所组合、协作完成的。企业的生产从各种部件到成品,从原材料到半成品,都要经过许多道生产工艺和工序,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成为下道工序的半成品或原材料。若在生产中某个生产环节发生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下一道生产环节的生产质量,最终对成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二)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升工作人员技术与意识水平

从当前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发展来看,产品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筹码。所以企业应当放长眼光,在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上加大重视力度,通过提升他们的业务技术能力水平,来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于此同时,还要面向企业整体展开计量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对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为计量工作的开展打下“群众基础”。是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从主观思想上约束自身行为,自愿自觉的根据技术标准来进行生产工作,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产品生产质量与计量工作意识水平,这样一来就能使企业的计量工作开展与产品生产质量得到有力的推动和保障。

(三)树立先进的计量管理工作理念

第一,将计量管理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构建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对外牌品与形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而企业的品牌与形象构建,需要企业的总素质支持,例如市场营销、生产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等等。而计量工作既关乎于生产技术,又关乎于产品质量,所以它对企业的牌品与形象构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将计量管理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构建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计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当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发展永远受市场的影响,现代企业产品想要在市场中获得市场地位,就必须要顺应市场的需求,在确保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产品生产与计量工作作出进一步的改革,提升企业产品的综合性能。

第三,全面推进计量工作。既要做到企业领导重视,又要做到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在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当中,全面推进计量工作,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立足长期以本企业员工受益、让社会满意为目的的管理宗旨,确保计量工作对产品与市场的正面影响能够完全的发挥出来。

第13篇

为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机制,规范和指导水产品事故的处置行为,提高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减少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保障公众食用水产品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4、《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成立机构

成立区农村发展局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办公室、海洋与渔业科、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海洋与渔业科,海洋与渔业科科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本辖区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职责分工

1、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职责:综合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根据应急预案开展工作,决定启动IV级应急响应,决定终结应急响应,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2、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各项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调配,向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等。

3、局办公室: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联系有关新闻单位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处置情况的宣传报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保障,负责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等。

4、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负责处理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执法调查、取证、立案、处理等工作。

5、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负责联系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等。

各成员单位及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对发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在调查处理过程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整个工作结束后,要写出总结报告,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向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

监测、预警、报告、举报

(一)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加强赤潮和重点养殖水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时有关监测情况。

(二)报告

1、初始报告

发生或发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突发事故时,以下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事发地镇(街)政府(办事处)或区农村发展局报告。

(1)水产品育苗、养殖生产者;

(2)水产品交易市场及其经营者;

(3)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

(4)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村(居)委会。

任何单位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2、逐级报告

遵循从下至上逐级报告原则,允许越级上报。

(1)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镇(街)政府(办事处)或区农村发展局报告。

(2)区农村发展局接到报告后,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应向区人民政府和市海洋与渔业局报告,并及时通报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事故发生地政府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2)阶段报告

区农村发展局及时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必要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事故鉴定结论、事故处理工作总结,要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渔业行政部门举报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理。

应急响应

(一)事故应急响应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分四级。

Ⅰ级应急响应:

由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包括:(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2)超出事发地省级政府处置能力的;(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水产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4)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Ⅱ级应急响应:

由省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指挥小组决定并组织实施。具体包括:(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4)省政府认定的重大水产品安全事故。

III级应急响应:

由市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并组织实施。具体包括:(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3)市级政府认定的较大水产品安全事故。

IV级应急响应:

由县(市、区)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并组织实施。具体包括:(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大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在30至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3)县级政府认定的一般水产品安全事故。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事故应急响应

Ⅰ、Ⅱ级事故的应急响应: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和省、市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指挥小组决定并组织实施Ⅰ、Ⅱ、Ⅲ级事故应急响应时,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助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取证、渔业行政执法、销毁或无害化处理问题水产品等工作。

Ⅳ级事故的应急响应:

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确认,对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市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当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危害加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应当报上一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当事故危害已得到控制的,可相应降低响应级别。

(四)应急响应终结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应急响应启动单位作出终结决定。

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Ⅳ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善后处置工作,做好事故损失评估、指导恢复生产等工作。

(二)总结报告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并按时上报。

应急保障

(一)人员保障

各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事故处理。

(二)技术保障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按有关标准实施检测,为重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学依据,必要时组织专家组会审。

第14篇

【关键词】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TQ320.7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主要是指产品质量监察部门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上设置的质检机构,质检机构对各式各样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最终得出产品的质检结果。随着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已经成为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产品质量检验中担当着样品抽查、产品验证、新品鉴定及仲裁检验等职责,同时保证了出口产品的质量,维护国产产品的信誉。所以要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保证我国产品质量,促进我国产品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

2.产品质量检检机构工作要素

2.1质检报告

检验报告是购买者或者购买用户了解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购买者可以从质检报告中了解产品的质量,可以激发购买者的购买欲,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质检报告是否科学合理、公正准确关系到产品质量及质检机构的信誉,所以质检报告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2.2产品抽样

产品抽样主要是指质检机构对产品进行抽查,以判断产品质量好坏,保证产品检验质量。产品抽样过程中,抽样规范性、样品代表性、样品保管、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对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产品的检验质量,必须对检验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

2.3质检监督

质检监督主要是指质检部门依法对产品质检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以保证质检机构工作的质量,提高产品信誉度。质检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执行能力、监督制度等对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质检监督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2.4质检评估

质检评估主要是指产品在经过抽查、检验、监督后,按照产品质量特点编制的质检评估报告,并将质检评估报告返回产品生产企业。产品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质检评估报告中的信息和评估意见完善产品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

2.5 数据整理

数据整理主要是指产品检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产品质量状况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产品质量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产品购买者的消费指导,对质检报告、抽查计划、样品处置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校对,保证产品质检数据信息完整。

3.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的措施

3.1有效实行产品样品抽查工作

样品抽查工作是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首要任务,所以要保证产品抽查工作的合理性。样品抽查工作主要包括样品抽查依据、样品抽查人员、样品抽查文件、样品流转保存等。(1)样品抽查依据。在进行产品样品抽查的时候,要按照抽样标准对抽查数量、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确定样品抽查数量、方法,为样品抽查工作提供依据。(2)样品抽查人员。在样品抽查过程中,抽查人员的选择很重要。抽查人员要对产品的抽查数量、抽查标准、抽查方法及质检技术非常熟悉,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在两人以上情况下才能进行产品抽检工作时,保证抽查工作的严密性[2]。(3)样品抽查文件。在进行产品样品抽查中,抽查人员要出示相应的抽查文件,认真填写好样品抽查单,并保证抽查单信息的全面性,准确反映出产品样品的质量状况。在提交抽查文件的时候,要确保文件的密封线,防止数据丢失或者调包情况的产生。(4)样品流转保存。抽查人员在样品抽查结束后,要将抽取的样品流转到质检机构的样品管理室,样品管理人员按照程序要求办理样品流转及保管手续。样品管理人员对样品进行编号管理,实现样品规范化管理。

3.2 检验环境与检验设备维护

为了保证检验机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在进行产品质检前,对检验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校对,为了产品质检工作提供良好的检验环境及精确的检验设备。在产品质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产品质检的准确性,所以检验设备维护很重要。(1)质检前的检测工作。在产品质检前对所用的检验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检验设备、仪器的精确度。(2)检验设备管理。对产品质检工作使用设备进行标识性管理,对检验设备的合格、使用及停用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3)设备档案的建立。对产品质检设备设置管理档案,对检验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因为产品检验设备在检测结束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检验设备可能会出现漂移或者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产品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加强检验设备的管理,对定期进行检测、校准,避免不合格设备的投入使用,对产品质检结果造成误差。

3.3保证产品质检方法的标准化

(1)产品质检方法标准化。产品质检机构在进行产品质检的时候,必须遵产品的检验标准,保证质检方法的标准,对质检技术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制定的质检方法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质检方法的合理性、合法性。(2)质检方法标准化原则。在质检方法标准选择上,必须选择该检验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保证产品质检工作的可靠性。

3.4提高产品质检人员的综合素质

质检人员是产品质检机构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加强产品质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以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质检队伍非常重要。(1)职业道德。对质检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质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得质检人员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提高质检工作效率。(2)技术培训。依据质检人员技术能力,制定技术培训计划,定期对质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质检技术。鼓励质检人员在工作之余进行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为质检人员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质检人员可以到各地进行考察学习,提高自身工作质检能力。(3)对比考核。让质检人员参与质检行业举行的能力比拼活动,可以验证质检人员能力。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人员能力相比,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的不足,在竞争中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3.5提高产品质检报告的质量

质检报告的质量决定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检验能力,所以在产品质检结束后,要依据原始资料、样品抽查单等内容编制质检报告,质检报告要符合评审要求、格式要规范、叙述要清楚,保证质检报告准确性[3]。尤其是质检项目名称、质检内容要求、质检结论综述等,要详细书写,并通过综合评比,发现质检报告不合格项目。为了保证质检报告的质量,加强监督审查力度,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对批准的质检报告进行期限存档,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3.6定期对质检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审核

定期对质检机构质量体系进行审查和评价,保证质检机构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质检机构工作质量。首先,对质检机构的质检设备、质检人员、质检环境、质检样品等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质检的基础条件完整。其次,对样品抽查单、质检报告、原始资料、审批记录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定,保证质检资料的质量。再者,建立质检审查机制,加强质检机构质量体系监察力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质检机构工作质量。

4.结语

提高质检机构工作质量能有效保证产品质检质量。因此加强对产品质检工作的管理与控制,实行样品抽查措施、维护检验环境及设备、保证质检方法标准化、提高质检人员素质等,有效提高质检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检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胡耀东,杨诚.如何保证质量检验机构的“产品”质量[J].川化,2009(01):89-90.

[2]孙利.产品质量检验的公正性与技术技巧[J].现代经济信息,2009(05):12-13.

第15篇

产品质量 指数统计 分析报告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是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产品质量指数统计数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密切程度的方法;是评价一个地区产品实物质量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权数所反映的产品质量综合合格情况,它是反映地区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不同产品合格率的综合水平,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变化。它是各级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决策和制定质量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产品质量指数统计结果和报告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客观性、导向性、准确性。

一、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的特点及编写注意事项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分析对象的有关数据或信息,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我国传统产品质量指标统计的指标不仅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真实水平,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某省建材产品生产企业有100家,每家企业抽查一个批次的产品,其中有10家生产的该类产品销售量占全省 100家企业的85%,也就是其市场占有率是85%。假定另外90家企业产品抽查结果都不合格,若按批次合格率统计则其合格率为10%,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考虑市场占有率,其合格率为85%,这一结果显然更符合客观实际。而产品质量指数方法是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为基础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要求检测机构必须以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以及产品明示的质量指标,如果是企业标准,必须是经过备案的且现行有效的和质量技术监督部批准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为检测结果判定依据,按《质量监督检查产品企业信息调查表》的要求进行信息调查,是考虑各类产品销售产值加权因素后的质量综合变动情况,它能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它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指数能综合反映产品质量变化的方向和程度。2、代表性。在编制指数时只选取若干重要产品作为代表性产品,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3、相对性。指数以相对形式出现,表明产品质量状况发展变化的程度。4、科学性。指数考虑了各类产品销售产值加权因素后的质量综合变动,克服了简单算术平均法的不足。因此近几年来运用产品质量指数法统计分析产品质量水平已被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采用。

二、提高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结果报告的途径1、提高认识,切实把“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产品质量分析与评价是对产品质量预测、分析、评价、预警和信用的评价方法,要求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与评价报告的编写应力求做到内容上深入浅出,注重实际,提高产品质量预测、分析与评价水平。2、突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产品质量优劣已日益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统计数据能否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报告产品质量的现实状况,关系到能否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关系到能否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撰写统计分析过程中,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力求反映行业产品质量状况,新情况、新问题、新做法,看问题准确,并有独到的见解。针对当前产品质量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要深入基层,注重搜集,充分挖掘信息源;更要善于捕捉统计工作中的闪光点和亮点,提出新观点,写出有深度和广度的统计分析报告。3、重视质量信息调查,增强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数据的准确必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一切统计工作的生命所在,统计分析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要求为:首先要求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调查人员严格按《质量监督检查产品企业信息调查表》的要求进行信息调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可疑数据应认真核对。调查人员应认真核实,切忌随意填报,若一旦发现于工作人员未进行认真核实或随意填报,将按本单位经济责任制严格考核,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工作资格。调查人员认真填写《质量监督检查产品企业信息调查表》;其次《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单》填写内容应清晰、完整、无涂改。4、根据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和编写原则。编写符合行业政策和实际情况的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报告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是对研究过程进行表述的文章,是统计分析结果的最终形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统计分析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根据统计报告的特点,结合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和编写原则,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言简意赅、精炼准确、构思新颖独行、观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的广度或深度,能够给决策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统计分析报告的可用性。由于编写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既需要与产品有关的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承检产品及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等,而检测人员对所检测的产品性能、存在质量缺陷能透彻分析,而调查人员直接接触生产企业对本地区本行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及企业状况比较了解,要求报告编写人员不仅具备与产品有关的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知识,而且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编写出高屋建瓴的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因此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应由熟知产业政策、质量检测和生产工艺知识的专业人员编写,再由技术负责人或领导审核后上报任务下达部门。结合几年来的认识与实践及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和编写原则,就如何提高建材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结果的途径作一阐述,力求能对建材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一点帮助,从而为编制高质量、有一定深度或广度的建材产品质量指数统计分析报告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备军.质量指数与质量分析评价技术应用基础

[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