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英语教师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小班化模式;意义;基本路径
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追求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习成为一件独立、有效和自觉的事情,这一认识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所公认的观点。从社会的发展代际演变规律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不断持续演进和进步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个体实现其基本人生价值和目标的需要。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1.自主学习是学生掌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我国加入了WTO之后,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世界,参与世界性事务,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英语的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育是符合时展的事业,同时其也需要契合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首要表现在学生需要进行很好的预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而在课堂之后学生也应当自觉完成老师指定的作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客观的效果评价,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其英语能力的提高幅度,这与其能否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各种资源有关,自主学习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地利用资源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自学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和继续深造奠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自主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品质,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个体在获得学习能力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在先天性的语言天x和客观的基础上都有着差异,个体性的差异会导致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和方法不同,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是平等的,面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必须接收统一的教学内容,学生会由于个体性的差异而在接受能力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后其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补充自己课堂上的不足,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进步,并增强其不断学习的信心,即使在学生遇到了各种困难,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可以帮助其克服困难,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一种能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
二、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传统教学包括英语教学在内都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唯分数论已经异化了教育的本质,而考试成绩则完全淡化了学生的个体情感表达和基本价值观,学习的功利性和势利化不断蚕食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基本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学习的生活体验也被进一步剥夺了,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背景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感觉到被尊重,学生不能体验到应有的快乐,兴趣作为一种心理是个体认识和爱好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兴趣是激发人的思想和引导人的意志努力的基本前提,并能有效促进智力型的学习。
2.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向指引
学习方向的指引是小班化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法,方向的指引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宏观的观念指导,具体的微观策略路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路径就是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性的学习;第二个策略路径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摸索和学习的策略。
因此,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相应的合适的学习计划,同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做到的还包括收集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还可以对某类型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例如,在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进行记录,同时将准确率进行统计,还有对完成的计划进行记录。通过自主学习的记录分析,教师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进行合理性的建议改进。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老师的跟踪指导,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引中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不断调整和改进,也可以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学生在获得教师对自己看法的肯定时、在听取同伴不同意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创新精神得以培养,这种能力,将令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甚至终生的发展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论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文化是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语言则要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掌握,这就表示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含了富有传统习俗的文化,不管是在科技、历史还是艺术、建筑中都能够体现出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有人出现的地方就有文化的产生。语言准确来说是一套知识系统,以人先天会说话的优势作为基础,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语言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反映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没有语言的出现就没有文化的存在,二者共生共灭。不同的语言会衍生不同的文化,当然英语也不例外。在我们现在所读的英语文章中,大部分都是从英美文章中直接摘抄下来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将他与读者放在了一个文化背景下。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缺少对英美文化的教学,必然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障碍。
2英美文化无法全面融入到英语教学中的原因
一个国家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然而语言与文化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同的背景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有所差异,通过掌握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语言的交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的教授并不全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于语言结构的影响,使文化与语言区分明显。当前很多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多倾向于对教材内容的教导,在实际教学时并没有结合文化背景,只是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而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都是从句型的学习上进行的,例如课本中随处可见的“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是学习了英语的基本对话和句型,并忽视了英语的背景文化,也不了解“Howol dare you?”对于外国人的禁忌。
(2)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以往教育教学中教师所追求的是学生对英语会说、会写、能简单交流即可,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不同语言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随着英语在社会上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仅仅是具备英语的交流能力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能顺利地进行,有很多错误都是由于与文化背景不相符而造成的。例如在接打电话时,常常会问:“Whoisit,please?”并不是说:“Whoare you?”这说就说明了文化背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忽视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教导。结合实践英语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母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采用强制学生背单词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这种局势下学生往往不能再实际的生活中顺利地运用英语。有的学者认识到这种情况,就提出:在不了解英美文化上学习的英语,仅仅是学习的事是英语单词而已,而文化背景,将这些单词连成了句子,这才是真正对英语的学习。
3英美文化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分析
在英语的教学中,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根本,在此基础之上综合提高语言能力,融入英美文化,对英语进行传播和教授。
(1)通过英语教材挖掘文化背景,重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都能体现出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这些文化内容深入讲解,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后才能够懂得如何运用英语,并且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更深层次的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例如,在讲授英国的见面打招呼习惯时,要充分讲解他们在见面时通常怎么进行打招呼,以什么样的方式打招呼等等。
(2)英语听力练习中融入英美文化。一般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都能够快速且标准的理解,可是英语最为一种外语,很多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英语听力水平也一直没有提升。这都是因为学生所掌握的词汇很少,且发音不标准及英语基础差,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英美的文化,造成只对表面意思略懂一二,不能明白其真正含义。
(3)正确引导学生多接触关于英美文化的作品。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与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有关于这些国家的文字资料,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就会对这个国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将其背景、文化及习性体现出来,还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民族习惯、社会关系等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国家以及提高交际能力的作品。从这里获取的信息往往在教科书中是学习不到的,所有?x一些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学习英美文化。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学习风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一、学习风格概述
从学科角度来看,学习风格理论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对研究对象学习风格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将有效地提升教育活动的现实效用,进而确保教育活动信度与效度的实现。学术界对学习风格给出了不同的内涵解读。如研究者谭顶良认为,所谓的学习风格是指主体借由其在以往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同时,此种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能够在主体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导向性效用。此外,主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学习风格方面亦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对于主体学习风格形成的影响性因素包括主体所处的学习环境、周边人群对其的影响、主体从事学习的内在动因以及主体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等。
二、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风格特征分析
1.感知偏好
先前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属于动手操作型,大部分教师的教具是黑板及练习讲义,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听讲、记笔记和做讲义。而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多数情况下,学生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视听混合的渠道获取信息。与纸质教材和传统的课堂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图画,清晰的表格,视频、音频、影像等形式的输入。
2.人格特质
当今大学生反应迅速,喜好从交流中获取信息,并通过团队合作与竞争习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家人甚至陌生人保持联系。他们更能包容差异并善于分享。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
3.思维方式
科技加速了生活节奏,信息瞬息万变。因此,与前辈相比,大学生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数采用直觉型信息加工方式以及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喜欢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多数学生采用闭合型信息接收方式,这虽然说明他们“勤奋、好学”,但是这一特点是我国应试教育传统的结果,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这种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基于学习风格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微n或者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也可以利用慕课开展英语教学,这些教学条件为视觉型学习风格、听觉型学习风格和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创新信息加工的方式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学生良好学习风格的养成同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到: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讲解投入度不高,而当教师赋予其实践操作的学习契机时,其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这部分学生习惯于通过反复演练习题帮助自身实现知识的巩固;而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则希望在课上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学生表现出的学习风格,是源自其外部信息感知和内在信息加工,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便使学生感知到教师所传递的正向信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
3.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
在信息时代,教师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平。例如,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让这部分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或倾听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现在大学生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设备,教师可以将英语资料通过网络传送给学生,让学生保存下来反复听,从而使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能够加深印象,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时代已变迁,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在校大学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他们的学习风格必将会呈现特点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应尊重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情况,为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治中.从实际出发,求实际成效――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3(5).
一、创设语言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统式”,课堂教学显得单调枯燥,学生接受的刺激较呆板,学习的兴趣往往不浓。而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书本上固化的内容以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既活化了教学形式,又活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从而使学生在新奇的状态下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授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8 Dolls》时,我引入了迪士尼英语歌曲《What a funny face! 》,这首歌形象生动,深受学生喜爱,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单词ears,eyes,nose,mouth,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歌曲中三组对比明显的卡通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及句型,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单词富有趣味性,这符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更有利于他们掌握单词。
二、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使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如在教授译林版《英语》《四上Unit7 How much?》时,学生认识了许多服装,老师使用多媒体显示服装商店,进行购物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显示多个专营商店,如快餐店、水果店、文具店、玩具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店,教师用鼠标点击,多媒体显示该商店情景,营造商业氛围,学生、教师充当买卖双方,进行口语交际。学生顿感真实亲切,急欲表现,兴致极高,效果极佳,连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非常踊跃地举手上台表演,整个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的交际场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还从多媒体网络中寻找购物的情景对话,真正做到运用媒体寻找信息,利用信息资源自主探究。
三、扩大信息输入,培B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通过声音和图像、视觉、听觉、语言和情境的有效结合,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通过发现、展示、交流等形式,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如教师播放教学内容的动画,讲解其主要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着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随之得到提高。
四、开拓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用渠道
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学习风格、策略也各不相同,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个人主页;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交流学习资源。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通学生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关键词:中介语 石化 第二语言习得
一、引言
中介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成年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本族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这些差异体现在语音模式、句法结构、词汇选择、言语风格等各个方面。以英语为例,人们会联想到我国很多成年英语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很难达到无障碍的交流效果。这说明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中介性质的语言。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中介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带来一系列启示。
二、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在1969年最早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后又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提出“中介语”是指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即: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的连续体。简单地说,中介语(interlanguage, IL)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 NL)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TL)之间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完全等于目的语。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达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也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这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石化现象体现在学习者的各个语言层次上,尤其在语音和某些语法项目上,石化现象更为突出。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于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是近年来语言学家颇为重视的一个课题,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从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的交互作用等三个方面(陈慧媛,1999/吴丁娥,2001)对石化现象的起因所做的探讨和论述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石化现象内因说的主要观点是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看作由人内在的生物和生理因素所造成的现象。这种理论从生物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或解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所以也称“生物论”。石化现象外因说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理论是Schumann的文化迁移(acculturation models), 其主要观点是如果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拒绝接受目的语文化。这样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的输入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只能依靠其母语和已知的并不完善的中介语来习得第二语言,也就很容易导致中介语的石化。石化现象内外因交互作用说主要是探讨学习者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反馈怎样影响或作用于学习者。这一理论认为中介语的石化不仅仅指不正确的语言形式,也应该包括正确的语言形式,而石化现象的产生就是语言交流中外在因素对内在语言体系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四、结语
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的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以及外语教学与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何把握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如何在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输入目的语知识,在最佳时期结束以后如何保持中介语的较高水平,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石化现象的发生或将石化减弱到最低的程度,都是摆在成年外语学习者面前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地研究、认真地对待、科学地发展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必然会将成年外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推向成功。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Language Teaching, 1972, (10).
[2]Selinker,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NP: Longman, 1992.
[3]陈慧媛, “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关键词:中介语 石化 第二语言习得
一、引言
中介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成年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本族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这些差异体现在语音模式、句法结构、词汇选择、言语风格等各个方面。以英语为例,人们会联想到我国很多成年英语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很难达到无障碍的交流效果。这说明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中介性质的语言。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中介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带来一系列启示。
二、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在1969年最早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后又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提出“中介语”是指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即: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的连续体。简单地说,中介语(interlanguage, IL)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 NL)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TL)之间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完全等于目的语。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达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也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这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石化现象体现在学习者的各个语言层次上,尤其在语音和某些语法项目上,石化现象更为突出。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于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是近年来语言学家颇为重视的一个课题,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从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的交互作用等三个方面(陈慧媛,1999/吴丁娥,2001)对石化现象的起因所做的探讨和论述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石化现象内因说的主要观点是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看作由人内在的生物和生理因素所造成的现象。这种理论从生物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或解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所以也称“生物论”。石化现象外因说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理论是Schumann的文化迁移(acculturation models), 其主要观点是如果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拒绝接受目的语文化。这样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的输入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只能依靠其母语和已知的并不完善的中介语来习得第二语言,也就很容易导致中介语的石化。石化现象内外因交互作用说主要是探讨学习者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反馈怎样影响或作用于学习者。这一理论认为中介语的石化不仅仅指不正确的语言形式,也应该包括正确的语言形式,而石化现象的产生就是语言交流中外在因素对内在语言体系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四、结语
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的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以及外语教学与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何把握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如何在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输入目的语知识,在最佳时期结束以后如何保持中介语的较高水平,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石化现象的发生或将石化减弱到最低的程度,都是摆在成年外语学习者面前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地研究、认真地对待、科学地发展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必然会将成年外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推向成功。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Language Teaching, 1972, (10).
[2]Selinker,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NP: Longman, 1992.
[3]陈慧媛, “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关键词:分组式教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无机与分析
化学是是研究化学基本原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规律和化学分析、简单的仪器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的课程,该课程是深入学习其它大学化学课程的基础。目前该门课程是我校化工、轻化、环工、生工、制药等专业的本科一年级学生专业基础课,共80学时,开课时间为第一、二学期,基本操作与化学基础实验24学时,第一学期开设,化学与仪器分析实验3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使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主编的“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课程组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涉及的四大反应和化学反应平衡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讲授,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与分析化学中沉淀滴定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和试样分解结合在一起讲授[1]。无机与分析化学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少、相互交流的机会少。在讲到一些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章节如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时,往往有大部分同学觉得很难理解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必要认清单纯运用讲授法的缺点,改革教学方式,将分组式教学引入到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
一、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单纯运用讲授法的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的理论课上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在传授知识方面是高效的,但如果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体验,往往会使讲授内容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机会少,他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广阔发展空间被限制在狭窄的认知领域,他们的情感体验被忽视,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容易产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状态和厌学情绪。
(二)不能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地区高中化学学习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化学,有的学生参加过化学竞赛并获奖,这就需要针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材施教。而在大班授课时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基础好的学生容易“吃不饱”。往往在讲授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时,学习基础好、肯在课后用功的学生和学习基础不好而又不肯在课后用功的学生在几节课讲完之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学习用功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能跟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习不用功的学生抄袭作业,课堂上不注意听讲。长此以往,会出现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影响考试成绩,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和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提高和自由发展。
(三)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从教师那被动地“听”来知识,依赖于教师帮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学习上的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沉闷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往往会形成教师讲课讲得很清楚,学生听起课来很明白,做起题来很迷糊的状况。如果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师不注重学法指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就更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对于上课不提问学生的教师来说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的课堂就是满堂灌。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既没有学生的合作交流与讨论,也没有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以学代思、重学轻思的现象十分普遍,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思结合。实验作为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照方抓药,虽然基本操作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创新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鉴于单纯运用讲授法存在以上缺点,教师探索了分组式教学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组式教学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除了有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外,还有高层次的需求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2]采用分组教学能够有利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分组教学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在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完成自身所分担的任务,通过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运用分组式教学能够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在实施分组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对小组内部学习活动严格监督、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指导。
三、应用分组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由于是大班授课,因此如何科学地分组、合理分工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将学生按寝室分组可以方便学生课后的交流学习,是一种可取的分组方式,经过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按学生学号分组、按学生自愿分组、和按寝室分组三种分组方式中,按寝室分组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其他两种方式分组的考试平均成绩。按寝室分组后,每个行政班有4~5个小组。每小组6名学生。分组后要明确各组员在小组的任务,设立组长1名,负责组织组内的成员学习与讨论等;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小组内各位同学的学习表现;材料员1名,负责收集学生讲课所需的资料;汇报员1名,负责向教师反映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检查员1名,负责检查组内学生作业情况;监督员1名,负责监督各组员是否履行自身的职责。组长可以根据组内同学的情况调整各组员的负责事项,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整组长。
(二)严格监督、合理考核
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及课堂表现,与其平时成绩挂钩,并由组内的记录员协助教师完成平时成绩的记录工作。如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平时成绩按回答问题的情况加0~2分。主动讲课的学生按讲解内容和讲课情况在平时成绩中加2~4分。如果学生无故旷课或不能及时交作业等,则该组的每个成员的平时成绩都要扣分[3]。如果在期末考试中某小组学生的成绩没有不及格的,则该组平时成绩每人加1分。
(三)加强指导、注重沟通
分组式教学将一些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让不同小组学生自己讲解,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简介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这种方式打破了理工科课堂沉闷的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共进。将学生分组并布置适当的任务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告诉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方面在课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课资料,如讲课用的讲稿等,指导学生制作PPT,在学生上讲台之前进行必要的试讲把关;另一方面,在学生讲完之后师生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点评,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掌握学习的难点,了解讲解过程中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存在问题的。
(四)注重总结、及时反馈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总结分为每节课的课堂小结和每章讲完后的章节小结。课堂小结要针对学生课堂讲课情况及时纠正讲解内容及方法上不恰当之处,鼓励和表扬学生讲解独到的地方。章节小结要提纲挈领,以图示的方式(如图1)帮助学生记住学习重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要求学生在每学完一章内容后自己将本章内容总结到一张纸上,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元素与化合物基本性质、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有关理论及计算,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学生的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小组内批改作业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以免影响后继学习。
四、分组式教学在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分组式教学实现了在课堂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前言课时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清楚,做好分组和任务布置。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教师提前布置的教课任务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的学习与交流由课堂到课外,让学生提前学习、做“小先生”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好无机与分析化学的自信。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讲授部分内容,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显著的效果[4]。课堂上经常爆发出学生们对同学鼓舞的掌声。教师在讲课时经常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把重点内容转化为问题提问学生。如在学习物质结构基础时四个量子数是一个重点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后提问学生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和意义。教师告诉学生每一组量子数都是薛定谔方程的合理解,一组量子数确定后就能够描述特定的电子运动状态。要求学生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区别开。同时,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讲一些科学历史故事如密利根油滴实验、光电效应的发现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三)实现了因材施教
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避免好的学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教师将搜集到的多个学校的教学课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利用分组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才智,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化学基础好的学生教基础差的学生,学生间互相学习,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与小组间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提高了学生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让学生在组内担任不同角色,讲解部分内容,既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提高了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内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助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学生通过承担组内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实现共同进步[5]。
(五)促进了教学相长
让学生走上讲台自己讲授部分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理解方式,更有利于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信息,因此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课后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给予及时点评并让学生做出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无机与分析教学中应用分组式教学法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对于一些难点的内容还是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小组讨论为辅,否则完全让学生代替教师讲授不容易把难点讲透,学生们听不明白就容易引起畏难和厌学情绪。分组式教学法实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对传统的讲授法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贾之慎.无机与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52-57.
[3]张华山,郭小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9-51.
[4]何春元,余维虹.高等数学大班课实施“分组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2010(5):15-1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立体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郑晶(1979- ),女,浙江宁波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翻译学。(上海 2014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60-02
纵观教育史,每一次教育传播媒体的革命势必引起轰轰烈烈的教育变革:专任教师带来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第一次转型;文字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第二次教育革命;印刷术的发明迎来了第三次教育革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推动了第四次革命浪潮。信息技术引入英语课堂,也必将引发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为了使人才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下文简称《课程要求》)。文件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份纲领性文件提倡采取以网络化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鼓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大学英语教学朝个性化、自主式方向发展。这一新模式向传统“书本+粉笔”的单一授课模式提出了挑战,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呈现了积极探索、成果林立的改革局面。本文在全面总结成功经验并科学分析实践误区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配套教材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总结
1.成果一:教材媒质构成的革新。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自1986年问世以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多次予以修订和改编。新版本汲取以往教材的精华,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现选取2000年后出版的三套广泛使用的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配套媒质构成做出统计(如表1所示)。
2.成果二:教学技术效果的提升。自《课程要求》出台至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两大环节都运用了新型教育技术,使得“教”和“学”都体现出生动、清晰、便捷、互动等特点。现就演示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自学平台等方面的技术效果做出总结(如表2所示)。
3.阶段性成果总结。表1、表2显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相比,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确取得了不少进步,努力向《课程要求》所提出的“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要求迈进。新教材主要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化。王志强等学者指出,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并呈现在屏幕上,然后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可见,教学技术信息化既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又是教学效果全面提升的硬件保障。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几大误区
1.误区一:立体式英语教材=纸质书本+电子版本。大学英语教材在多媒体方面最广泛的应用就是配套光盘。但是,目前的不少配套光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读写教程光盘往往将纸质书本的内容照搬到了屏幕上,即仅提供了电子版本的课文和练习,或者在此基础上补充了配套的PPT课件和练习参考答案。虽然能够方便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开展课文讲解和练习校对,但是在教学内容上既没有实现“量”的突破(在“量”上仍然与纸质书本保持同步),也没有实现“质”的突破(在“质”上没有改变“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的传统授课模式)。这就造成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主要依靠纸质书本和教参开展教学,配套光盘形同虚设。可见,立体式英语教材≠纸质书本+电子版本。
2.误区二:信息化技术教学=课件投影+光盘播放。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演变为两种模式:读写教程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投影设备将教材配套光盘可见或自制电子课件投影至大屏幕,用以分析语言难点和语法重点;听说教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依靠播放光盘(包括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开展听力练习,然后分小组讨论或编对话操练口语。虽然这种投影演示技术和音频、视频数码播放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磁带”的方式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信息技术的强大教学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主要依靠“课堂面授”,缺乏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可见,信息化技术教学≠课件投影+光盘播放。
3.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平台=练习软件+自动评阅。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正在努力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为自主学习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但目前的实际情况表现为教学平台无法真正推动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例如不少平台推出在线配套练习软件和自动评阅系统,鼓励学生上网完成练习,然后自动得到回馈,即自动评阅得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平台往往由于多方面原因遭遇冷落:一是没有师生即时互动环境,学生缺乏动力;二是传统习题使得任务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缺乏兴趣;三是自动评阅体系虽然提供评阅结果,但是无法真正完成“解惑”,尤其是翻译、作文等主观习题,其评阅信度本身就存在质疑,效果难以保障。可见,多媒体教学平台≠练习软件+自动评阅。
三、积极构建立体化英语教学模式
1.构建方案一:搭建课堂自主建构框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这一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陈坚林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首先营造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境,充分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有效实现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和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相结合,帮助学习者积极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前者即机辅教学,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运用于外语教学,其作用主要是以演示讲解为主(图形、动画、仿真等);后者即机辅学习,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广泛地运用于外语教学,主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工具、资料、答疑、计划等)。据文秋芳等知名学者所述:“教育要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标,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挑战和承担新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增强自我责任感、效能感、成功感以及维持奋发向上的动力和永不退缩的激情。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薄弱环节即如何更有效地推动机辅学习的开展,因此,教师必须发挥组织者、设计者、鼓励者的作用,从任务、协作、资源、服务、测评、趣味、动机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CAI与CAL相互配合、高效运作,协助学生自主建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2.构建方案二:打造高效网络协同平台。目前较为常见的教学平台即配套练习软件和自动评阅系统。作为机辅效果的主要体现,这类软件一般只用来强化现有知识,例如语法重点、习语搭配、词汇用法等,有利于对书本内容进行较好的理解和消化。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死记硬背式教学方法的价值。Morrison和Lowther等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协作,缺乏相互沟通和竞争的学习情境,这种较为机械而单调的学习软件显然不适合学生建构新知识。顾君忠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具有协同要求,协同教学是由认知规律所决定的。课堂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和促进学习的合作环境。因而可以通过丰富教学任务形式的方法努力打造一个高效网络协同平台,例如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所学重点词汇或短语编写英文故事、按照特定主题寻找英文报道并排版打印小报、就特定社会问题开展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等等。李香敏等学者指出,教育手段现代化意味着高速传输的信息化网络,以及构建适应个别化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因此建设校园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要求。一方面,教师事先设计学习任务并将相关信息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在整个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参与咨询、监督和评定角色;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依托学习平台开展一系列诸如“领取学习任务”“协同分工合作”“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各自任务”“课堂汇总报告”等课后学习活动,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又有助于他们自主建构拓展新知识。
3.构建方案三:开拓学术英语教材方向。为了适应上海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能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3月推出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指令性文件――《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框架》),作为上海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根据《框架》精神,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即为上海高校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框架》明确了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以学术英语为导向,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通用学术英语水平和逻辑思辨推理能力,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提高作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现代大学的概念,来自英文“University”,该词汇的前身即拉丁文“Universus”,其中“Unus”表示“一”,“Versus”表示“沿特定方向”。因此,“Universus”的字面上的意思即“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现代科学技术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新世纪的大学生的期待:具备专业知识、具备自学能力、具备钻研精神。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开展通用学术英语教学,积极开拓学术英语教材,在打通“大文类 V.S. 大理类”学术壁垒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新学术英语教材不仅有助于理工科学生提高人文修养,而且有利于文科学生把握现代科技动态,培养现代国际视野。同时,也能够协助学生顺利完成高年级专业英语学习的转型与衔接。
四、小结
正如陈坚林教授所述,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迎来了计算机功能的高端时代,使得计算机在教学上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突破:计算机不再仅仅局限于完成演示、播放等辅助功能,而是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提高教学效果。面临时代新挑战,大学英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广大一线教师应当从自己的教学体验中汲取经验,不断从理念框架、教学方法、配套教材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
[2]陈坚林.从辅助走向主导――计算机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5(8).
[3]顾君忠,贺墚,王河.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 关于跨文化交际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Thomas)认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比较能够容忍彼此的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而违反说话原则(往往由于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则被看作是不礼貌的。”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际指任何来自两个不同社会文化语言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它不仅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交际双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常常导致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必然反映在语言这个文化载体上,从而产生语用失误,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不应只从本国文化的角度去考察语言差异,而应兼顾文化差异,从而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跨文化交际下的语用失误的定义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1983)在其论文“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他把交际中听话人因不能理解说话人的语用意义而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称作语用失误。Thomas(1983)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出现语法或用词错误,只能被认为是说得不好,若违反语用原则,出现语用失误,则被认为是表现不好。
我国语用学专家何自然在调查研究后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语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错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归纳起来,语用失误就是语言使用的不恰当、不得体。
三、 跨文化交际下语用失误的分类及原因
1. 跨文化交际下语用失误的分类
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成两类:一类是由于语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语用失误;另一类是社交方面的语用失误。
(1) 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不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或表达方式,或简单的将母语与英语的字面意义等同起来,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或者将母语的语义或结构硬套英语。
例如:A:Is that a train?
B:Of course.
此例中虽然“Of course”在形式上符合英语的语法关系,但它与汉语中的“当然”并不完全等同。B的本意是想给A肯定的回答,但却用了“of course”,意义就变成了:这都不知道,带有藐视对方的感觉,最终可能会导致冲突。
(2) 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何自然、冉永平,2006)例如,中国人在告别时经常会说:“Remember to give me a call.”外国人会觉得难以接受,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强迫,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这种表达被他们视为是不礼貌的。
又如:中国人在向他的朋友借东西时一般会说:“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lend......to me?”此句中中国人希望把自己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来表达对朋友的尊敬,但他这种过分礼貌的方式可能会让对方感觉很不舒服,从而产生社交语用失误。
2. 跨文化交际下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缺乏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认识
我国外语教学在强调语言系统教学的同时,有时却忽视了文化的导入。一位英国教师A赞扬中国学生B的帽子漂亮,学生因不知这仅仅是为了友好而导致了社交的语用失误。
A:Hi, B, you have a beautiful hat.
B:Oh, this cheap thing? Its not worth much.
此例中,学生的回答正是由于中国人比西方人更看中谦虚的原则导致的。实际上,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2) 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
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学生简单、机械地背诵音标、单词、词组、语法等,在学习中缺乏言语交际训练,即使对一些固定的表达形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出错。如接电话时的“Who are you?”,此时学生并非不知如何作答,但由于缺乏言语交际的环境,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往往会出错。
(3) 套用母语中的语言形式
学习者尽管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但在日常交际中,由于母语的干扰,还是会习惯性地套用母语的表达形式,造成交际失败。例如:You should drink plenty of water.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与文化,在看望病人时通常用建议的方法来表示自己对病人的关心,但按照外国人的习惯,除非病人有需要,否则他们通常不提这种建议。此种情况下,用“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等表达方式就准确了。
四、 跨文化交际下的语用失误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英语使用者进行交流。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他们减少跨文化交际下的语用失误。
(1) 在教材以及平时练习时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和行为习惯等内容。可以先从简单的问候、称呼、以及握手、告别等开始练习。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再不断导入文化课程。
(2) 有效地利用英语视频和电影等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在观看视频和电影的同时,学生和教师都应该特别注意日常生活的情景。如:打电话时的用语,街上相遇时的谈话等等。观看之后进行讨论,互相交换意见,通过讨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积极地鼓励学生与母语是英语的外教等进行交流,开办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运用这些轻松的个人间的交流使学生有效地练习口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可见,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扩大知识面,不断地增加对西方文化习俗的理解,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地与外国人交流,营造一个较有效的英语口语学习的跨文化交际氛围。
总之,
一、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西文化差异
学习一门外语,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英语学习者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出现各种尴尬和误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肢体语言、交际习惯等方面。正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对这些差异的不了解,导致他们在与英语国家的人沟通时,笑话百出,尴尬连连。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述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
1.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美国人为例,他们在与客户谈生意的时候,通常都是一坐下来便切入主题,没有冗长的聊天,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带客人出去吃饭,边喝酒边谈生意。这种直来直去的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就是英文写作。英语国家的人在写作时,总是把中心句放在第一句,开门见山,把主要论点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不使用多余的词,也不写多余的句子。这既体现了他们直线型的思维模式,又体现了他们的时间观,开门见山,不兜圈子的写作方式,可以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因为在他们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汉英两种语言的写作差异。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是用汉语的思维写英语文章,外国人读了不知所云。
2.肢体语言
耸肩是英语国家人的一个典型的肢体动作,西方人在讲话过程中经常耸肩、摊手,比方说他们在说对不起时就经常耸肩。见面亲吻,则是另一个显著特点,这对西方人来说是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看来,似乎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男女见面,互相亲吻,这在传统中国文化里是很难被接受的。事实上,西方人并不喜欢人与人的身体接触,他们对身体接触比较敏感,除非是恋人关系,而在中国,我们随处可见同性朋友手牵手,肩并肩,这些肢体动作对中国人来说是友情亲密的表现。在英语国家,同性朋友如此亲密,肯定会被认为是同性恋了。
3.交际习惯
文化制约着人的一切行为,当然也制约着人的语言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交际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讲授中西方交际习惯的差异。例如在日常交际中,英语国家的人见面爱谈天气,而中国人则爱问“你吃了吗?”“去哪里呢?”表示寒暄。在中国,我们会伸出双手来接纳别人的礼物,表示尊重,但这一举动在西方眼里却是贪婪的表现,好像是迫不及待地接过礼物。西方人一般习惯一只手接礼物,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习惯推辞几次才接受,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而英语国家的人习惯把礼物拆开并要赞美几句。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的交流、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语言学习者至少必须具备的两种能力:其一是拥有语言能力,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二是掌握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差异。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根据教学要求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文化差异教学,并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成功地进行语言教学。
1.教师首先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从教师做起。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播上,从而忽视了语言交际和文化因素的相互渗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语法知识很精,词汇量也很大,考试成绩也不错,但缺乏语言运用能力,比如不知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谈,如何给外国人打电话等。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学对社会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因此,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首先多掌握目的语与母语的两种文化差异,同时还不能忽视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师要鼓励学生接触西方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播者,在传播语言的同时,应积极介绍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接触西方文化,阅读英语文学名著和英文杂志,欣赏和学习英文歌曲,收听英语广播电台,浏览英文报刊,力求从多方面吸取西方文化知识,拓宽视野。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了解母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也能避免学生忽视母语文化的了解,对自己的母语知之甚少,盲目地接受目的语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放弃母语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3.教师应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占去了大部分时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实践所学的语言文化知识的机会。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以后,还应承担起管理者、辅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以此,教师应课前收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资料,课中结合本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需求安排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情景,如和英国朋友就餐。学生在练习对话的同时可以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西方人吃饭自己估计自己能吃多少就给自己夹多少,不会帮别人夹菜,也不会劝客人多喝酒,客人想吃多少就多少,想喝多少就多少。这样的实践机会多了,学生慢慢地就会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三、结语
文化与沟通的关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这便决定了人们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容易造成双方沟通的障碍,理解该国的文化或价值观念就能了解该国人们的处事态度,也就了解人们的行为举止。因此,作为英语语言的传播者,在传播语言的同时也应兼顾文化,应同时介绍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要与语言能力培养同步地增加对背景文化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在传授英语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贾雨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刘越莲.礼貌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2000,(01).
关键词:语言 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使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好一门外语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好语言本身,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了解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社会知识。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外语。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 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时刻追随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古德诺夫 (H. 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中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为: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含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这种民族文化印记跟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有密切关系。文化与语言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必然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文化是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互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学与学习能够起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他的《论交际能力》中指出,要使交际成功,需要做到:(1)语法的正确性;(2)语言的可行性;(3)语言的得体性;(4)语言的可接受性。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不但要讲究言语的正确性,而且要讲究得体性、可行性以及可接受性。语音、语法、词汇都正确的言语不一定得体,甚至可能不被接受。在交际中,应根据交际的目的、对象和场合结合其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对所用词汇、句式等做出正确的选择。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也应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使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使他们学有所用,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四、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1.通过日常教学渗透,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很多都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教材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学习,而是通过学习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思考,进一步引起他们的探讨与研究。只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都能提供和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大学英语教材第六单元(外研社出版)谈到逛街,在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就可以了解外国的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教师还可以适时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现场消费”。
2.积极设置教学情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背景和它所适用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幻灯机、录像机等为学生设置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结合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法使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相关的背景文化联系起来,迅速准确的选择出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 3.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
众所周知,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语学习理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也应主动发现,逐步积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比如在讲解翻译时,遇到“像头蠢猪”这样的话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学会翻译成“as stupid as a donkey”,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从字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pig在中国人心中是好吃懒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猪脑子”等等说法表示对猪的蔑视。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对pig偏爱有加,甚至以pig做宠物,认为它们温顺、通人性,所以英语中往往用“as stupid as a donke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还有“He works like a dog”这样的英语句子,如果学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对狗钟爱有加,就会把这句话译成“他像狗一样工作”,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运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4.促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学习这些节日的时候,可以一方面了解节日的起源、人们的庆祝方式等有关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它们和中国的一些节日作比较。圣诞节与春节、情人节与“七夕”,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同时也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再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特别是那些文化影响行为的地方。好比赠送礼物, 西方人习惯于当面拆封欣赏;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认为当面打开礼物是很不礼貌的。背景知识的比较与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差异,转换角度思维,促进英语学习。
五、结束语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戚雨村.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J].外国语, 1993, (5).
[3]朱维芳.Sarah Trenholm文化诧异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优化导入;情境设计;小组合作;实验教学;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18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如何将初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成为了每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及应用策略。
一、 优化新课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时,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往往是一笔带过,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就开始讲授新课。这样不利于初中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没有及时地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容易造成初中生的厌学现象。为了提高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我在新课导入时会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比如,在讲“氧气”的时候,虽然学生对氧气并不陌生,但也只是一知半解,要让初中生深入了解氧气,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在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介绍氧气的用途的视频资料,让初中生知道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然后,我会提出几个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同学们,你们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对此学生会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进行新课讲授。
二、 注重情境设计,改善课堂氛围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是近年来初中化学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初中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促进全面发展。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不能让多媒体主导课堂,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以吸引初中生的目光。比如,在学习“金刚石与石墨”这一节时,化学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初中生播放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有一次拉瓦锡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璀璨的光芒。但是没有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很快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拉瓦锡既诧异又后悔。听了这个化学小故事,每一个学生都想要弄清金刚石到底去哪里了。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有效地激发了初中生的求知欲,也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初中生在化学课堂上更加活跃。
三、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
新课标提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秀,化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进行引导和教学,给每个初中生安排任务,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分组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够学到知识。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运用信息技术是创新教育的体现,能够极大地激发初中生的潜力,形成浓郁的课堂氛围。
四、辅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记忆
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可以让化学实验更加真实,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还能够强化初中生的化学实践技能。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些化学实验步骤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初中生在做实验时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将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清晰的展示给学生,促进初中生的理解和记忆。微课顺应时展的潮流,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结合的产物,微课将会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总之,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微课,虽然目前来看微课无法取代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微课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组织拓展训练,增强化学素养
为了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践技能,化学教师要经常组织初中生进行课外拓展训练,一方面让初中生应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实力。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组织拓展活动的时候要注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化学教学的目标,让化学学科更好地为初中生的生活提供帮助。比如我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给学生播放了某地化肥厂和造纸厂的污水处理情况,他们没有按照环保的标准进行处理,而是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然后,我让初中生去上网查找资料,自制简易过滤净水器,掌握净化水的原理。实验需要准确空塑料瓶、剪刀、胶塞、纱布、棉花、膨松棉、 玻璃管、沙子、小石子、污水等。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制作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给予及时的指正。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比较过滤前后水的颜色、气味、浑浊程度等,从而提出“绿色化学”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跨文化 应用法语翻译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交际教学法
引言
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特别指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这门出现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新兴学科的研究目的旨在帮助人们在交际时跨越文化障碍,真正实现沟通[1]。确实,我们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文化障碍常常存在,并不是精通语言就能保证正确地理解或被理解,有效地实现沟通。这个问题或许提示翻译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样重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试分析如下。
一、先修课程应包括文化类课程
翻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的高层次综合能力,一般在高年级开设翻译课程,在开设前先开设多种先修课程,如精读、泛读、口语、写作等。在此基础上,在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首先开设笔译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翻译史、翻译理论及技巧等方面的知识,随后开设口译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文化理解和转换的问题是一个常见且纠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例如,当把汉语“这不便宜”译成法语时,学生极有可能直译为:“C’est pasbon marché.”事实上,在汉语语境中,“这不便宜”属于间接语言,委婉地表示贵,是礼貌的体现。但在法语语境中则有所不同,西方人比较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说:“C’est assez cher.”而“C’est pasbon marché”在某种情境下会被认为是调侃,甚至是嘲弄,可能被理解为“这并不廉价嘛”之意。再如,在法国文化中,狗的形象虽然像在中国一样具有某些负面意义,但同时又是法国人钟爱的对象。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对于短语“avoirduchien”就不能正确理解和传递,有可能将其译成贬义,而不能理解其意为“有魅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况,是因为译者对目标语国文化不了解所致。所以,在先修课程中,开设介绍法国文化的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及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语用知识的理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因各种限制不能单独开设,学生就无法系统地学习上述知识,教师应注意将这些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一些常规课程中,使学生受到目标语国文化的渗透。此外注重隐性课程的开设也具有重要意义[2],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看法语电影、唱法语歌、参加法语角和外教直接交流、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法国文化,只有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才能跨越文化障碍,有效传递原语的语用意义,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二、教学内容应包括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之一,直接关系教学活动的成功。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也应是跨学科、多方面的。就目前而言,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会注重包括外语和母语在内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强化,关注并花精力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有时甚至把翻译课上得像语法课。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翻译课堂上教授学生另外一些必需的学科知识,如跨文化交际、法国文化、语用学知识等。如果是应用法语专业,由于其翻译课程大多涉及主题翻译,例如旅游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教师会注重强调主题知识和词汇,希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翻译实践能有较大的成功几率。
上述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来说似乎已较全面,但是,我们不应忽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的传授。根据我国对应用外语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规定,应用法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业在各行业的第一线,从事理论研究的比率很小,在工作中多直接和说法语者打交道,进行面对面交际,如果是翻译工作,那么进行口译的情况则比较多。鉴于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的掌握就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据统计,语言交际在同一文化的人的整个交际行为中只占30%左右[3],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际来说,由于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语言障碍,这个比例应更小。因此,在应用法语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中,教师应从法国人常见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等方面向学生传授一些必需的知识,以免在翻译过程中因不了解某文化现象而造成误译、错译。例如,“啧啧”声在中文语境中表示不耐烦,是十分不礼貌的。但在法语语境中则有所不同,一般它只表示否定,而非不耐。在面对面交际中,法国人比较注重礼貌,不耐的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面部表情流露的,如不易察觉的皱眉、转移视线等。再如,已为中国人熟悉的“OK”手势,在法国文化中却表示“零”或“没有”,如果对这一动作的含义不了解,就无法正确传递其意义,使交际受到影响。
可见,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常识,是顺利实现翻译特别是口译这一跨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三、教学方法可尝试采用交际法
在中国,翻译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主要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掌握语法,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语法翻译法,也被称为教学翻译[4]113。翻译课程的许多先修基础课程都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是精读、泛读课等。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语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当学生用这种方法学到的语言知识来上翻译课时,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显露出来了,因为它注重的是语言的严密性,即从一种语言形式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正确转换,不考虑语用,不涉及文化。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仅仅只实现语言的转换是不能成功的。就翻译教学来说,目前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多是练习法,包括课内和课外。但是不管怎么练习,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掌握跨文化知识,练习的效果就是值得怀疑的。笔者认为,交际法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值得在翻译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中尝试。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际,学习翻译的目的就更是如此了,在交际中学习人类的学习规律。交际法的本质是强调在交际中获得能力,交际过程中的需要促使语言能力的获得,同样,它也可以促使翻译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鉴于我国的客观条件,交际教学法可以在课外灵活地实施。例如,组织学生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首先观察译者的表现和翻译的效果;然后学生亲自参加翻译实践;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纠错;再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报告;最后老师点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系列性的跟踪报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学习、纠错能力,除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如语式的正确使用、语气的掌握、对体态语和副语言的重视等,对学生所犯的具体错误,老师只对较严重的进行纠正,主要应培养学生自我纠错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这样,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后,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在交际中获得翻译能力的行为模式,而不会背道而驰地认为有了翻译能力之后,再参加翻译实践,进行交际。
结语
应用法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挑战。例如,教师采取交际教学法的基础是学生容易获得允许亲自参加实践的机会,学生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和提高这种能力,就需要接触到有利的交际环境,而在实际操作中,具备这些条件并不容易。但这并不妨碍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正确导向下,不断摸索翻译教学的完善和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文化词汇的翻译[J].曲靖: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1).
[2]黄光雄,蔡清田.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 化学教育 信息技术 自主性学习
21世纪,人类正迎来信息时代。目前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课堂已经成为趋势,集图、文、声等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已取得了成功。将多媒体引入化学教学中,它不但能生动形象地体现化学课的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对旧的教学陈规的巨大革新。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化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是在传统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建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感官角度对所学概念或其他知识实现多角度有效刺激,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更为有效更为持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以及综合应用。
一、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探寻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开展教育科研,并不断地实践、改进和提高素质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试验,认为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内动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教会学生有个性地认识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
(二)化学教育理念的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如果学生不喜欢化学,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学世界中去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和激发学生在化学上的兴趣点,把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转换为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第一部分内容为重视实验和重视生活,只有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才能真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的整合提供了契机
针对化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及概念的抽象性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逼真的立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练的规律总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除此之外,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最原始的信息,使得一些由于条件有限或鉴于安全考虑无法完成的实验得以演示,是教师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工具。
二、基于化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下,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方法
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日益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将给中学教育特别是以实验为主体的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从而引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构建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方法。
(一)模拟实验及生产过程
模拟实验(极危险、污染严重、条件苛刻、高科技、微观世界) 及生产过程,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如:模拟中学化学微观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微观粒子之间的反应,学生没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很难理解的,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
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实验及生产过程等,学生如果不能亲临其境,往往形成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存在是化学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网络化环境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也就形成了学习的自主性,加之教师不断地强化这种乐学情绪,将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意志。
(二)建立化学学习网站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理念,以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实现,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自主选择。(1)教师在课堂使用的课件、试题均可放到网站上,学生就可以从记大量笔记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也是减轻负担的一种方式。若有遗忘,学生可以上网查询、及时复习。这种方式克服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当两者结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时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符合素质要求的要求。(2)教师可以设置“在线题库”,并及时更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除了题目以外,可以把化学史及化学在生活、社会中的一些常识放到网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在线答疑”软件的应用将惠及各种成绩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或者课外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教师的及时回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在网站上设置留言板,主要用于访问者向网站管理员反馈意见。
三、构建基于化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忽略教师的重要角色
尽管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变“教”为“导”,教师的角色依然不可忽视,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干预、思想教育以及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影响依然是最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大量应用的前提下,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必须有一个质的提高,所以现在已经有人呼吁高师化学开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不容忽视。所以在化学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下,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的构建不仅不能忽略教师的角色,而且教师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二)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
虽然Internet上资源丰富,基本每个实验都有演示视频,但是只要是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完成或者教师能够演示的实验就一定要动手实施。毕竟只用感官获得的体验不如亲自体验来得实际,两种情况下学生心理获得的满足度也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参考文献:
[1]吴峰.浅谈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141.
[2]张卫华,徐扬子, 李克非.远程化学教育网站的建设与开发.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20,(5):6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