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铁路运输日常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软实力;新型的生产环境;安全保障;大联锁
在当今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越来越需要高效、快捷、准确的工作方式来适应铁路高速、便捷、正点的运输需求,尤其是新型的“集约化”的综合一体化生产结构的实施,更是需要培养铁路专业人才的高职学校更新原有实习实训环境,建立新型的铁路作业生产环境模式,从而完成提前适应“职场”的目的,就担负着铁路效率和安全的铁路供电、工务、电务等部门而言,只是单一的管理和运营已经远远赶不上技术的发展脚步。下面结合铁路单位实施“集约化”生产的条件,阐述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性。
一、适应的生产环境提高人的软实力
(1)从尽快提高人的生产意识方面分析,意识的改变是尽快适应新型的生产环境的前提。就拿铁路实施综合一体化维修改革来说,有一部人不能做到很快适应,还是停留在分散作业的状态下,所以会因对工作的不熟悉而耽误了生产的效率。另外,刚刚毕业的学生就是要看谁最先形成适应生产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让职工懂得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牢固的质量标准意识。(2)良好的生产环境会影响人的工作兴趣。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职工更喜欢工作,从而热爱岗位,铁路沿线工队的“五小”建设都很到位,生活区的小食堂、小菜园、小浴池、小活动室、小图书馆都是让职工工作之余有“家”的感觉,职工在这样环境中工作的会更舒服和安心。(3)良好的职场环境会让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往往更加强调在工作职场的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文化氛围,例如在工作职场的显著地方标清安全口号,还会用一些家庭照片等方式温馨的展示来自家庭的嘱托,提醒职工时刻遵守安全生产规则,做到平安快乐的工作过程,其实这些也是一个团队形成什么样的工作风气的关键,实践证明好的文化宣传会让职工养成规范的工作习惯,保证更好的为安全生产服务。
二、适应的生产环境决定任务的完成质量
(1)生产环境是一个广义的名词,生产环境中更重要的是合理布置工作环节,包括卡控工作进度,预防安全风险等,尤其在合理有序的工作安排中,要重点突出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工作验收-问题完善-工作总结-效果检验等全过程,这些工作环节都是要靠合适的生产环境来保证,如用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计划,以及日常工作计划,都要用安全风险卡控点防范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用春检、秋鉴等手段完成工作验收,用安全大检查等方式总结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问题,用回头看的方式达到进一步完善的效果,用月度工作会议、年度工作会议形式完成工作总结,铁路上实施的这一系列围绕生产环境建立的工作体系,重点是要让人清晰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的问题。(2)在铁路建立有效的生产环境就是建立了完成任务的安全保障,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质量是铁路运行的基础、效益是新型企业结构下目标要求,就拿铁路的安全保障来说,在作业环节上,铁路从生产环境中突出五个过程,即作业前的准备过程,工作过程中的单项作业过程,工作后的检查试验措施,安全防范及卡控制措施,出现问题时的应变措施。在工作质量保障方面会突出标准化检修、流程化天窗、标准化施工等制度,从检维修、集中修及大中修等方面体现标准的生产环境。在效益保障方面,铁路上采用了科学的统筹作业来适应生产变化,不断完善和改革运输组织方式来保证铁路运输效益的最大化。(3)有序的生产环境建设可以保证让现场生产更加贴近铁路改革发展的方向。第一,合理的生产环境建设有利于统筹效果,好的生产环境建设容易让生产的效果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第二,合理的生产环境建设有利于实现标准的统一,制定的标准大都是来自生产实践,而又要在生产实践中完成统一实施。第三,合理的生产环境建设有利于干部职工形成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铁路一盘棋的思想,牢固人人有责的劳动意识。第四,合理的生产环境建设有利于落实当今铁路运输中的“大联锁”理念,从而为铁路运输提供系统保障。
关键词: 机车调度; 风险; 救援
中图分类号: U2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86-01
安全风险始终存在,并在条件成熟时导致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风险必须坚持“零容忍”原则。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超前防范、过程控制”。机车调度工作是列车指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车有关工种调度密切配合,协同动作,按图组织均衡开车,保证机车供应,及时正确地处理日常运输生产中的有关问题。机车指挥者的工作,逐渐成为铁路运输中的高风险工种。
一、调整运行图风险
列车调度是列车的指挥者,依据列车运行图指挥列车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待避、会让,好比铁路系统的神经中枢,调整列车运行图就是给神经系统做手术。因此,确保调整列车运行图安全稳定,平稳过渡是关系到铁路系统安全的高度风险源。机车调度的工作职责是安排机车。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机车带”,没有机车,一趟车都开不出去,铁路交通将处于停滞状态,将给人民群众的出行造成不便。因此,机车调度在调整列车运行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度前,要组织机车调度员认真学习调度文件,制定调度预案,细化机车运用方案。
二、重点列车风险
西安铁路局是进出西北、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在全国路网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军运、特运、专运、“140”产品及客运重点列车开行较多。这些重点任务是机车调度员工作的高度风险点。机车调度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执行高度风险阻断措施,从而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程度。
1.保密信息风险。军运、特运、专运、“140”、“301”产品及客运重点列车信息是保密的,现代通讯技术十分发达,对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机车调度员提高保密意识,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使用保密电话,确保信息不泄密。
2.机车质量风险。军运、特运、专运、“140”产品及客运重点列车对机车质量要求很高,机车调度员必须按照领导指示和电报要求,及时扣车整修、保养,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机车全面保养,检查,保证机车质量和技术状态是最好的。
3.相关事宜风险。军运、特运、专运、“140”产品及客运重点列车要求很高,机车调度员必须安排妥当相关事宜,确保不出差错。出动专用调机配合作业,部署业务精湛、政治素质过硬的人员带道,安排干部添乘等相关事宜。
机车调度员在编制机车日(班)工作计划时,优先安排重点列车机车工作计划,报机调主任严格审核把关。重点列车开车前,机车调度员督促机车正点出库挂头,盯重点要求的落实,运行中密切注意其动态,全过程跟踪盯控,确保重点列车安全正点开行,做到万无一失。
三、旅客列车风险
2011年世园会期间,西安的客流量增加了1500多万。每年春运、署运、“五一”和“十一”黄金周铁路部门要加开多趟临客。机车调度员是调整安排机车的,机车出现问题,客车开不了,广大乘客被滞留,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构成巨大的风险点。
(一)自然灾害风险
1.水害。西安局管内宝成、宝中、宝天、西康、襄渝等线路属山区铁路,由于地质原因,降雨过多,容易形成山体坍塌,掩埋线路。2012年7月上旬,局管内襄渝、陇海等14条线路出现集中降雨,从7月4日3时至5日7时,发生较大水害险情24起,造成客车大面积晚点。
2.大风。由于乌鲁木齐大风,造成客车大面积晚点。2012年沿海城市“达维”、“苏拉”和“海葵”台风影响,造成京沪、沪宁沪昆等线路中断,大量客车停运、晚点。
3.地震。2008年“5.12”大地震,部分客车在我局管内折返,部分客车在外局折返,部分客车隔日开行,部分客车经其它线迂回,有的进西安站,有的不进西安站,一时间交通乱如麻。
4.雷电。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事故,就是雷电造成铁路信号错误升级,导致D3115次列车和D301次发生尾追,客车大量晚点、停运。
(二)机车质量风险
长交路跨局轮乘机车,最长旅程达到2000多公里。由于机车质量跟不上,机车型号复杂,故障率高,对客车影响较大。机车调度员统筹安排,全盘考虑,刚把日(班)计划编制好,由于某一台机车故障,会把所有的计划全部打乱,重新开始。
(三)临时客车风险
对于临客和旅游列车,机车调度员根据相关文电、命令,逐定临客列车走行经路、机车担当段别、机型、换挂地点及乘务员换乘地点,提前向相关机务段布置。在日常运输组织中,编制机车工作计划时,机车调度员要认真核对临客开行命令和客调大表,并与邻局和机务段进行再次核对,确认临客开行计划无误后,方可编制机车工作计划,值台调度员再次核对,才能确保临客不出差错。
四、救援列车风险
救援列车是列车发生冲突、脱轨、塌方、断道等事故后的一种特殊起伏工具,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救援列车的。一旦发生脱轨、塌方、断道等特殊情况,需要救援列车出动时,对其出动的时间要求很高。由于救援列车平时用不上,很容易被人忽视,因而成为机车调度工作中的高风险点。
机车调度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管辖的救援列车停放地点、头向、限速、担当救援范围、救援列车值班电话等内容熟记于心。接班后必须与救援列车值班室核对位置,准确掌握救援列车动态。
发生事故需要救援出动时,机车调度员要提前通知机务段调度室和救援列车值班室,做好出动准备。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供准确的救援列车资料(救援列车编组顺序、车号、辆数、换长、自重、总重、运行限制速度、救援吊车吊臂朝向)。遇到救援列车检修时,应根据机务段电报请求和机务处批示,严格按电报要求执行,正确命令。检修结束盯控救援列车及时归位。
五、司机超劳风险
超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共同执行风险阻断措施,才能降低超劳风险。
1.计划调度员组织好车流接续,落实车站编车进度,遇列车晚点不能按计划开车时,及时通知机车调度员和列车调度员,防止机车乘务员出勤等待或机车出库后在站长时间等流的现象发生。
2.列车调度员在调整列车运行时,要严格掌握机车乘务员劳动时间,对关键列车要有预见性地进行调整,防止机车乘务员超劳。
3.机车调度员要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提醒列车调度员加速放行,如确知不能在超劳点前到达时,应通知机务段提前做好换班工作。遇自然灾害等影响列车大面积在途等点而超劳时,要及时向有关机务段通报情况,由机务段向乘务员传达情况,采取就地调休或换班的方式,解决超劳问题。
通过对机调工作安全风险研判和分析,明确安全风险点、风险源,分层制定控制风险和消除风险的措施。在风险控制过程中,认真执行风险阻断措施,机调工作的风险是能够有效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铁运(2008)7号.
[2] 机车运用管理细则.西铁机(2005)201号.
[3] 肖贵平.铁路安全风险管理.
[4] 西安铁路局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西铁安函[2012]174号.
[关键词]加强;运输组织;思考
哈尔滨铁路局地处全国铁路网的东北端,全局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和呼伦贝尔市。货物运输以煤炭、粮食、石油、木材、矿建等五大品类为主,年货物发送量约2.5亿吨,年发送旅客超1亿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运力需求不断增加,铁路网规模和运输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滨洲、哈佳、富嫩等干线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铁路运输能力、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如何走好扩大内涵挖潜之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装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在铁路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全面走向市场的条件下,必须转变观念,努力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各项工作,以达到释放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优化生产单位布局,调整运输生产结构
1.合理调整车站布局。在车站布局上,要根据车站在路网中的作用和运输生产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分配。在车站的结构调整上,要合理调整各编组站、区段站设置。要依据客、货运量情况,逐步停办小站客货业务,关闭部分中间站。
2.合理划分列检区段。要严格按照列检一次作业保证距离标准,科学划分列车检查作业区段。要本着既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又能提高运输能力的原则,对列车检查作业的区段设置做到合理布局,通过大力推行始发、终到列检作业人员规范化作业,保证上线车辆质量,规范作业标准,压缩作业时间。
3.优化机务运输组织。在机务运输组织结构调整上,继续推广机车大交路,减少机车回库整备次数。在滨洲西部线等运输繁忙区段,要合理利用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充分发挥大功率机车的牵引力优势,组织开行超长重载列车,提高区段通过能力。
二、加强结合部管理,大力推进联劳协作
1.转变思想观念。铁路企业是一部大联动机,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涉及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配合,协同动作。相关部门单位,必须破除本位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大运输”、“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时刻以大局利益为重。
2.加强协调配合。直接参与运输生产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各部门应从铁路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把运输畅通、高效有序的工作目标自觉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全力保证完成既定的运输目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各自技术作业方式中不适应结合部工作的环节、过程和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不断提高各部门、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3.系统间创条件。在运输组织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系统创条件工作。不同的系统间要互相创条件,本系统的各作业环节之间,各工种作业人员之间,要努力为相关的作业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利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各工种、各环节、各系统间的各项工作能够形成“无缝”对接的局面,减少因互相扯皮、推诿造成的运输浪费。
三、调整运输生产组织,努力实现挖潜提效
1.优化车站作业组织。根据车流、货流情况,合理分配哈南、三间房等编组站和其它区段站的作业分工,压缩车辆在站中转时间。充分发挥满洲里、绥芬河等尽头大站的优势,大力开行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缓解编组站的作业压力。
2.优化列车交接组织。要密切同相邻铁路局的联系,积极组织好分界口的列车交接,科学制定列车交接计划,认真组织好四个阶段均衡交接,做到交车均衡有序,能力不虚糜,十八点不抢交。突出抓好夜间分界口列车交接工作,以确保实现分界口大出大入,压缩运用车保有量。
3.加强机车动力组织。要通过建立全局机车调配机制,打破区域限制,合理调配好机车动力。重点抓好运输能力紧张区段的的机车组织,通过优化列车开行和机车交路套用方案,组织好列车和机车工作计划的衔接。大力组织机车紧交路,压缩机车在段、库的停留时间,消灭单机对流,减少单机走行。 四、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1.开展基本技能培训。在职工业务培训上,本着突出全员、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职工系统学习基本规章、技术管理标准和本部门的岗位作业标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应知应会能力的考核和岗位资格证验证工作。
2.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利用先进的模拟仿真教学设备,组织开展非正常行车的“沙盘式”推演,组织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遇到影响正常运输秩序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置,恢复列车运行秩序。
3.提升新设备适应力。随着铁路装备的不断更新,对职工从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行车人员要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培训为主要内容,使职工尽快熟悉设备特点,熟练操作设备,不断挖掘运输潜力。
五、加强装卸车组织,提高货车使用效率
1.加强卸车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卸车的重要性,建立卸车跟踪考核制度。要加强对全局矿建、电煤、农用物资等主要卸车站点的信息收集和反馈。配齐配全主要卸车站点的机具和劳力,加大夜间卸车的组织力度,努力压缩停留时间。
2.合理调配空车。计划员、货调要加强协调配合,摸清管辖区段的货源底数,针对运输能力紧张的地区和区段,要提前打满运行线,提前组织机车动力和空车车流。要消除同车种空车对流,组织好卸后利用和不同车种间的调剂,合理利用空车资源。
3.加强装车组织。要加强对管内卸车大点卸车能力的调查和摸底,根据卸车能力和接入重车情况,合理调配管内的装车,尽量做到均衡装运。积极组织非限制区段的货源,严格控制限制口装车,努力组织成组、整列装车,提高车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