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师德建设论文范文

师德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师德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师德建设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以人为本;师德建设

Abstract:Humanismistheguidelineandthebasicrequirementtobuildup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inthenewera.Theconstructionofperson-oriented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mustemphasizethestudent-orientedviewpointsoastoletstudentsdevelopfullyandfreely.Teachersshouldpursuenewteachingmodelsconsistently,renewteachingideascontinuously,trytoestablishnewlydemocraticrelationshipwithstudents,putstudentsinthefirstplaceandsetupconscientiouslearningstyleandacademicstudyattitude.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teachers;humanism-centered;constructionofteachers’morality

师德师风建设在任何时候都是永不过时的话题。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心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党的十六大把发展高等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强调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如何把“以人为本”这一比较抽象的哲学理念具体地落实到师德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一、“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学府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摇篮,它的中心任务就是教育人和培养人。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要求。高校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能,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其真正全面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的基本观点,也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征。“以人为本”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和自由及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高等教育坚持人本理念,就是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完整全面地关照人,提升人,鼓励人自由发展,认识人,关爱人、教育人、尊重人,开发人的心智,提升人的道德水平[1]。

“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哲学观。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人本关爱的巨大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服务育人的意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爱惜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启迪、感化和影响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主要道德标准。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

二、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师历来受到社会的尊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教师被人们比作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严谨、求实、奋发、奉献的精神风貌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但是目前高校教师思想道德方面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被作为客体对待,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服从和被服从的等级关系,学生习惯于服从,不愿提出任何异议,教师的服务意识淡薄,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

有些教师功利化倾向严重,对个人价值和利益看得较重,片面关注自己的科研情况以获得更高的岗位级别和津贴,而不太主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只为完成课时而教学,不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不能保证,因而不能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人才。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把工作仅仅当作是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从事和自己业务关系不相关的其它工作,使本职工作受影响。

有些教师思想道德观念淡化,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更经受不住大风大浪的考验,以至于在生死抉择的关头,弃学生的生死不顾,只身逃命。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灾难突然降临的一瞬间,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不顾学生安危第一个跑出教室,不仅没有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事后还毫无廉耻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丝毫没有负疚感,带来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同为教师,既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楷模谭千秋,也有逃之夭夭、人人不耻的范美忠,显而易见,不是法律规定出了问题,而是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范美忠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师德,甚至丧失了一个普通人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范跑跑”事件说明师德已有下滑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有些高校教师不仅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学术道德观念也比较淡薄,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心态功利,学风浮躁。学术造假、学术泡沫、学术舞弊、学术交易、学术贿赂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也存在学术上的造假和腐败问题,刻苦专研的精神较弱,缺乏扎实根底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再思考

市场经济导致的价值多元和功利趋向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针对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一些对策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首先,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把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把学生视为教育客体的现象,打破服从与被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陈旧观念,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高校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学生的差异入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一条通道。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师生平等对话、互相信任、和谐相处,既是以人为本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3]。

其次,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打破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和自学习惯。教师要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断充实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要汲取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将先进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动态传授给学生;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教师、课程和学习时间的选择权,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通过开设大量选修课、开放实验室以及灵活的学分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

第三、高校师德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德修养,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良好的师德形象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因此,师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也不能期望制定一纸法律条文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全体教师长期的努力。要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学生,还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备高尚的师德,因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前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的言行不仅没有给学生展示一种舍己救人的崇高境界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反而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道德观,因此范美忠职业道德的缺失和职业责任的不作为绝不能被社会宽容和谅解。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会在他们未来的工作学习中继续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可见师德影响之深远。

师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还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引导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要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知行合一,德才并进,和谐成长,最终使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知识和品德、智力与人格、个性和潜能、精神与文化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更要注重教师学术与学风的建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学术是非常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学术失德是大学教师的耻辱。大学教师要以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国家栋梁为使命和责任,要讲学术道德,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自觉维护学术的尊严和学者的声誉。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所以,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要求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和氛围,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确立教师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学术主体意识,培养优良学术道德,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赵雅芳.“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2004(6).

第2篇

1.理想目标弱化。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不同的理想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当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虽然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但并不是完全脱离于社会。社会上不少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现象,诸如干部队伍中的钱权交易、执法队伍中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有偿新闻、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等,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冲击甚大。在许多高校教师的心目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蜡烛精神”、做“春蚕”、当“人梯”,已不再是响亮的职业口号,也很难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个别老师看来,自己能够干好本职工作,又不违法乱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份工资就不错了,什么崇高理想、无私奉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等等都过时了。一些高校教师的自我设计很简单:搞好专业,保住饭碗。因而,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自己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大礼,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小节,大礼不可不讲,小节则可以不拘。长此以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自然发生偏移。不少人以有高额存款、私家车、宽大的住宅、高额的“出场费”为荣,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给多少钱讲多少话,做多少事,“按酬付劳”,甚至在对学生进行考评的过程中,也错误地运用等价交换原则,大搞“钱分交易”,使“礼物分”、“人情分”、“关系分”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状况都使人民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2.育人意识淡化。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学校领导、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还以宣泄自己消极颓废的思想为诚实坦然,靠奇谈怪论来彰显个性,用传播小道消息来吸引学生;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3.敬业精神欠缺。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只是苦于“没有别的地方好去”,暂时滞留在教师岗位上,因而他们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懒懒散散,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宗旨。

4.学术浮躁功利。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高等学府,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原因很简单,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然而,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必须搞科研的,更不是每个教师搞搞科研每年都能发几篇文章的,但是,情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于是乎,校园开始躁动,学术也更加功利了。有的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热衷于“短、平、快”,为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气候”,常常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教师甚至违背自己的学术良心,做出一些违反基本道德的事情,如抄袭剽窃、请人、署名不实等等。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化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失范的主要成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再加上目前各高校扩招,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增加,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学术论著发表困难,缺少国内外进修机会,教师待遇改善缓慢等实际困难,也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2.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高校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甚至在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高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当然,除了科研指标好掌握之外,学校重视科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一指标决定着学校的排名、声誉和地位,事关学校的前途命运(比如能否纳入重点院校建设、能否得到经费支持等等),所以,科研指标现在是指挥高校运转的一支魔棒。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如科研编制、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在评职称、核定岗位时科研成果数量的“一锤定音”等等,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

4.教师收入状况未改善。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比率高达41.%,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使命感。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三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的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质的地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如果说以前高校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大学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2.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光有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健全高校师德规范。自建国以来,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涉及阶级斗争,往往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思想教育则强调教师应该树立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努力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而总的说来前两者重于后者,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师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反映了这种转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必须尽快颁布一个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于规范的内容,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把《纲要》的普遍要求与高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要求,制定高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高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设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对在教书育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4.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学术研究本是为追求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诚实。高校教师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学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所以高校教师特别需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诚实可信的学术美德。古语说得好,“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培养优良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要引导高校教师自觉担负起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和使命;第二,不片面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防止“科学的”和“学术泡沫”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作风;第三,制订学术规范,倡导“先进分子”的高尚人格;第四、“德治”和“法治”并举,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严惩学术道德失范者。总之,要发扬同志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所提出的“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努力做到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勃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第3篇

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是指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或理实一体化,通过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被誉为“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一次特色升华”、“一次职业教育中意的回归”。为顺利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配备一体化教师是最核心问题。根据课程体系要求,一体化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还要有一定的生产现场生产与管理经验。因此,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广的要求。

二、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的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在职业院校的三尺讲台上,为职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体现出职业院校教师的高尚师德、无私奉献精神,但也应看到,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职业院校师德建设中尚存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轻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忽视师德修养,理想情操失落,师德水平下降;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要求中,师德标准仅是纸上软要求,实则偏重资历、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硬件水平,对其师德师风表现和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情况不考、不量;受社会偏见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待遇、社会地位等都较低。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职业院校教学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师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职业院校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以规范建设抓落实,以评价表彰促发展,以严格自律抓培养,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逐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立足于实际,长远规划,抓好教育信念学习。

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加强德育体系建设,立足实际,长远规划,抓好教育信念学习,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政治理论学习平台,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搭建学术文化建设平台,创建名师道德讲坛;组建职业教育研讨平台,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师德学习交流平台,畅谈师德建设与践行情况。

2.创造和谐环境,落实尊师重教。

加大教学投入,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和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以就业为导向,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核心,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强化课程和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从岗位教学技能入手,以一体化教学技能竞赛为基本手段,开展多形式的教学比武活动,加快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突出其成就感与幸福感。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鼓励教师以现场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深入企业学习,了解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感悟职业道德,提升师德修养,加快一体化教师培养。

3.与时俱进,科学规范师德建设标准。

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使师德建设更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激励教师争做“品德优良,爱岗敬业,悉心育人,严谨笃学,开拓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职校教师。

4.完善长效机制,规范师德建设管理。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要彻底改变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必须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机制管理,规范师德建设过程,确保师德建设高效推进。结合一体化教学评价,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树立先进师德模范典型,在聘任、岗位津贴、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升教师责任感与幸福感。

5.加强自身学习和自我反省,努力践行师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