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信息化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财会工作;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领域开始逐渐的应用这一技术。企业财会工作开始逐渐的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像信息化管理发展。在目前开放且动态的网络环境中,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势必成为未来企业财会的主要管理方式。本文就从企业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依据出发,谈一谈如何真正做好这一工作。
一、企业应当运用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1.财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多数企业现今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长时间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而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信息化的财会管理模式由于刚刚起步,企业往往认为其成熟性不足,因为担心投资的风险问题而采取谨慎观望的态度,因此这种模式很难在企业中占据主导。但我们应当看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下,必然成为未来的根本趋势,传统的财会管理方式虽然比较成熟,但由于其自身难以根据新变化,新挑战进行进一步适应与革新的局限性,它必然会被淘汰。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根据时代的不断变化进行适应和挑战,从而促进企业财会工作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2.财会信息化是实现会计改革的需要
企业会计工作是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改革的深入,企业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在目前的信息化大环境下,会计工作对于信息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强。只有通过对会计系统进行改革才能真正适应目前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的社会。我们应当做到对现代会计模型的重建,将会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从而真正建立能够反应信息大环境下需要进行会计改革这一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二、目前财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会资金管理不严,控制难
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税收管理制度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业务与行政双向体制的影响,这种影响显而易见对管理工作是不利的。例如,有的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能做一些肯呢个会对公司利益产生危害的事情,不能很好的坚持工作原则。现行的财会管理体制监督约束机制薄弱,就造成管理人员的监督感和使命感较为薄弱,容易造成资金管理松散,周转速度慢,资金使用效率低等等问题。
2.对预算的管理较为困难
我们应当从企业中不同部门所关注的不同的预算出发,以此来决定哪些是企业应当关心和加强控制力度的财务数据与具体的投资项目。但由于各个部门往往会为了便于自身工作而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数据,但实际上它们很难作为企业的整体数据共同使用。并且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实际对预算的控制力与控制范围是有区别的,因此每个部门都必须对这些整体预算数据进行单独的分析处理。数据提供存在的困难往往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对预算管理的实时监控,这就可能引起预算控制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很大的人为参与预算管理问题出现。
3.企业监管力度与时效性欠缺
在很多企业中,对于资金流与财务控制的问题处理经常出现矛盾,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实现对各个部门的财务资本情况进行清晰的掌握,在当下的现代管理制度中,仅仅采用报表或报告资产监督和评价的模型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部分部门的资本管理工作中的秩序性差,甚至存在体外循环的现象。除此之外,企业常常只能在年初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实时掌握,对全年的财务管理工作掌握十分有效。
4.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
部分企业的决策者因为并不明晰各类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之间的具体联系和互相作用,所以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简化管理的流程,直接的采用宏观式的管理和决策方式,但这种做法很容易忽略财务中一些细微的错误,这样细微错误累积起来酿成大错,使财务信息的作用和意义上成为“岛屿”,不利于财务信息之间对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案
1.加强认识,树立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而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渐引入到财务管理中帮助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与方法选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不断的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来加速整体的信息化管理进程。要做好财务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必须树立财务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不光做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更要使整个企业的管理实现信息化。良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对资金的流动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达到规避因制度漏洞而带来的金融风险,避免因此给企业造成不必须的损失这一目的。
2.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管理制度,真正的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先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的管理,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让信息化技术深入财务管理中,并与之前的信息进行对接,保证财务信息的时候全面。企业想要更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规划,然后再把大规划划分成小规划逐一落实。
3.切实的落实结算中心制度
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管理的重点是资金和资金流动的管理。要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以上的方法成功的改善一些大企业中资金管理漏洞的问题,也可以协助使企业的资金哥更加集中。
四、结语
企业的财会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很好的适应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企业建设过程中为各单位提供系统化的财会工作信息及相关数据,有利于真正提高财会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同时、通过对企业财会的信息化管理,企业能很好的根据准确可靠的财会信息进行业务决策,从而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以此促使企业发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技术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曾笑林 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企业规章制度基本概述
规章制度是指企业在履行职能期间,根据不同主要内容,从而制定的具备一定约束力的制度与规范,比如,结合界定管理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开展检查考核工作等。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我国法律法规相类似,法律法规主要是用于确保国家各项事务能够正常运作的重点,而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促使企业能够更好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在履行企业管理职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体,不仅要针对外部要求制定相应文件,同时还要在不同要素基础上,实现对文件统一管理,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工作流程能够在完善制度体系下展开。在企业管理工作落实中,对于管理责任要作出明确,确保不会出现重复叠情况以及遗漏情况等。针对规章制度,采用一体化、结构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引导作用与规范作用发挥出来,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信息化过程中规章制度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仅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发生诸多变化,对于企业发展也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信息化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而且更加轻松完善数据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增强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对于信息化过程中,规章制度对于企业之间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各个管理工作中,在具体工作落实期间,要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全面记录,同时在信息数据处理中具备高效性特点。保证数据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为企业领导、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参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管理创新、体制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管理对象属性信息、行为信息以及操作信息等进行收集,并根据相应逻辑设定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的最终结果,可以为企业领导工作以及企业决策提供更多帮助与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将决策信息,直接传输给管理对象。在此期间,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以及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安全性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防止认为干预等情况出现。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高层提供高质量服务,促使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同时自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安全风险来自于不同方面,比如,不法分子的有意破坏、病毒入侵等。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信息管理工作没有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通过规章制度可以为信息系统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因自身利益而对系统内容造成破坏,或者篡改其中的消息。在得到规章制度的保障后,才能使得信息管理工作能够将自身价值发挥出来。在信息化时展当中,企业需要拥有完善规章制度,在合法、合规、科学管理的环境下展开各项工作,为企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化过程中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与管理措施
加强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管理
信息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在不断发展期间,对于不同方面,比如,组织方面、财务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资产方面等,已经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企业信息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对企业信息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先进技术手段、信息管理技术都会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各环节工作中。企业加强信息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为信息化管理做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各类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管理具体的要求,企业针对自身的管理架构与管理流程,要及时做好优化整理工作,通过加强对先进信息处理方式的应用,将其纳入到系统当中进行管理。这样传统抽象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其精确性,能够被更好应用在企业各环节工作中。在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之下,使得管理制度的创新性与完善性得到保障,促使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不同管理表格的填写中,以往需要采取人工填写方式,在填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等问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无法保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借助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选择最为合理的方式,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规范填写,能够与系统之间实现直接通讯,落实数据加工处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表格关系到企业规章制度,那么就要根据这一信息化特点,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规章制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
实施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管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信息数字化。每项管理制度的都会经过企业内部决策机构的集体审议、制度等环节,这个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应进行准确的收集和登记,借助信息系统,搭建制度信息管理平台,将每一项制度的基本信息、审定会议类型、审定会议纪要、发文通知、制度文稿等传输到信息系统中,形成可供员工查阅的信息台账,一方面方便企业全员查阅、学习、使用规章制度,为各项制度落地实施打基础;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规章制度的更迭,逐步将规章制度信息积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做管理信息数字积累,为日后企业管理发展演变分析、常规审计等提供信息资料;最后也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措施和平台。
明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分类
企业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一般分为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两类。企业管理制度纳入信息化管理要求,是规章制度的一个新形式和要求,要让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展开起到促进作用,需将其贯穿到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中,具备强制性特点,将其深化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信息化过程往往会反映具体操作当中,例如,不同系统维护操作规范,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等等。在管理制度、流程的编制与修改,同样要遵循规章制度进行。企业信息化发展,对于规章制度提出更高要求,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与管理,为未来企业更好发展提供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分类有全面认识与了解,这样规章制度构建的完善性与合理性都可以得到保障,为后续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遵循工作原则
企业在规章制度的构建与管理中,需要遵循相应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章制度构建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为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规章制度构建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遵循效率性原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得企业能够更好、更快适应市场发展与企业发展,从而推动自身的进步。规章制度建设期间,要保证合规高效、工作人员易于理解,这对于规章制度的落实能够起到很大推进作用。遵循精确性原则。精确性原则也就是说,规章制度内容要保证精确,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落实,在每制定一条规章制度中,都要对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完整性原则。规章制度在构建过程中,要保证能够覆盖到企业各个层面与各环节工作中,那么其完整性需要保证。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前对企业各方面发展进行了解与分析,避免在规章制度中出现遗漏情况。
一、制度设计的意义和手工作业相比, 信息化管理使企业财会在作业流程、手段、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 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
1 、授权方式的改变, 潜伏着巨大的控制风险。在信息化管理中, 权限分工和批准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 虽然比手工作业下的签名、签章效率高, 但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而不象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 容易被偷看和窃取, 而且也失去了过去财会人员之间直接识别、直接联系的制约机制。
2 、作业流程的简化, 弱化了作业环节的相互检验和控制。有了计算机系统强大的功能, 手工作业下的一些作业环节被合并和取消, 如制单和审核已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 过去繁杂的过账已成为简单的按键操作, 这些作业环节相互检验和控制的功能自然就不存在了。
3 、财会信息的数字化, 使得篡改和伪造更容易。存放于磁(光) 性介质上的财会信息, 容易被不留痕迹地篡改, 而在那些已实现财会、业务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企业, 可能入库单、出库单一类的原始凭证也摆脱了纸质形式, 容易被伪造。
4 、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 考验数据安全。功能越强大, 硬件系统越复杂, 越难保证高效无误的运转, 而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传输, 容易被非法拦截, 甚至篡改,同时也存在遭遇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可能性。
5 、对技术手段的依赖, 要求扩展内部控制的范围。软件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石, 其功能的强弱、性能的好坏关系到财会工作能否正确、高效地进行; 网络技术的采用, 一方面使信息化管理具有远程报账、网上支付、网上销售等令人兴奋的功能, 另一方面也漏洞百出。所以, 信息化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应该延伸到软件的选择和开发、网络平台搭建和维护等。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 一方面需要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水平, 如充分应用电子加密技术、信息隔离技术、网络防护技术等, 保证系统运转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程序, 来明确职责、监控流程、调节关系, 也十分必要。
二、制度设计的依据
制度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1 、法律规范和政策精神。1996 年, 财政部颁布了《会计电算化规范》, 明确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等。这不仅向企业提出了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控制的要求,也提供了一种制度设计的框架和思路。当然, 制度设计的作业流程、手段、方法等还必须符合国家财会法规的规定。
2 、财会规律和管理实际。不科学、不现实的制度将难以落实, 所以, 制度的设计一方面应符合财会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管理实际,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凡是可以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会计策, 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 信息化管理的制度还要考虑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
3 、企业根本利益和财会工作目标。制度的作用在于规范和控制信息化管理, 推动财会工作, 进而为企业谋取利益,所以, 制度设计应体现企业根本利益和财会工作目标, 具体有: (1) 提高业务活动、财会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2) 增强财会信息输出和财会报告的可信性; (3) 遵循既定的政府法规和信息披露规定。
4 、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 (1) 全面性原则, 应当全面规范相关的各项财务活动; (2) 效益性原则, 应当考虑设计成本、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达到制度科学化、效益最大化(3) 稳定性原则, 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不能朝令夕改, 等等。
三、制度设计的内容
(一) 组织制度设计
组织安排和职责分离是重要的控制手段, 因为其确定各作业单元和人员的职责、权限, 以及彼此的关系, 具体应设计的方面包括:
1 、机构设置。除了传统的财会部门, 一个负责系统维护和资料管理的部门是必须的, 同时由于其处理和控制业务资料的职责, 应保证其独立于: (1) 执行业务的部门; (2) 使用资料的部门, (3) 授权和批准业务的部门。
2 、岗位设置。不相容的工作必须分派给不同的人员担当, 在信息化管理中, 除了考虑特定财会工作本身的不相容性, 还要考虑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隔离访问的可能性, 以此来确定岗位和配备人员。手工作业下的一些相互检验和控制的作业环节被合并和取消后, 对其中重要的环节可以分设操作和监控两个岗位, 当财会人员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账务处
理时, 其操作和数据被同步记录于监控人员的机器上, 并由监控人员及时备份、定期审查。
3 、口令管理制度和工作交接制度。在信息化管理中, 职责、权限实际上是和口令相联系, 所以必须规范口令的使用,加强对其的控制, 有两条原则供参考: (1) 一人一口令, 不因岗位相同而共用口令, 以便将与口令相关联的操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2) 定期、统一地更换口令, 全部口令要形成档案, 此档案必须限制接触。和手工作业下的工作交接有很大区别的是, 财会人员离职、离任时, 除完成业务的交接, 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操作权限应被禁用, 给到岗人员重新分派口令, 但原用户设置、操作日志等应保留一定时间, 以便审 计。
(二) 操作制度设计
在信息化管理中, 手工作业下的一些过程控制被内化在计算机系统中, 由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 这正是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财会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 在保证预先设定程序的正确性的前提下, 应特别关注对计算机系统“进”、“出”的控制, 其关键点如下:
1 、输入。重要业务的确认、记录除前述分设操作和监控两个岗位外, 对于数字化的原始凭证, 首先应与业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核对, 其次可以实地考查, 抽验业务的真实性。
2 、备份。备份应经常、定期地进行, 如按日、按月、按年; 备份的内容可以是业务资料、经处理生成的各类财会信息, 以及汇总加工形成的财会报告; 备份的方式可以选择在磁(光) 性介质上的多方备份, 或打印输出; 备份的权限可以分派给直接操作人员, 或监控人员。不同的业务以何种组合形式备份, 制度应明确规定。
3 、修改。预先设定的程序中应有“操作不可反复”的限制, 需要修改时, 废止而不是删除旧操作, 重新做正确的操作, 以便留下审计线索。对重要业务的修改, 要有严格的申请、批准、备案制度。
(三) 档案制度设计
1 、财会信息和财会报告按国家财会法规的规定打印输出, 并保留。
2 、信息化管理本身的资料也应形成档案, 包括: (1) 信息流程图和操作流程图; (2) 预先设定程序的代码和说明;(3) 用户设置和口令分派、更改的记录; (4) 日常操作日志;(5) 备份操作日志; (6) 修改操作日志。操作日志主要记录开始操作时间及运作时间、操作用户及其口令、终端编号,以及操作的相关要件, 如申请、批文等。这些资料应从计算机系统中打印输出, 以纸质形式保管。
3 、谁能使用、经过什么程序使用档案, 制度应明确规定。
(四) 安全制度设计
安全制度试图以一系列的方法维持一定的技术水平, 保证硬件系统稳定运转, 具体应设计的方面包括:
1 、软件选择和开发。应分析各供应商软件的功能、兼容性, 并在“软件买价 服务支持费用 二次开发成本 因应用延误而损失的收益”的基础上权衡软件的总拥有成本, 决定是购买还是自行开发, 这是信息化管理启动阶段的必要程序。
2 、硬件系统维护。硬件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 关键设备采取双系统备份, 配置UPS (不间断电源) 、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设备, 等等。
3 、病毒防范。加强安全教育, 严格执行病毒防范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 (1) 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 (2) 专机专用, 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 (3) 建立软盘管理制度, 防止乱拷贝软盘; (4) 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 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5) 采用网上防火墙技术。
4 、实体安全。涉及计算机机房的环境, 计算机机房应当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条件, 配备空调和消防设置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 张英明1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J ] .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2.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制度;信息化;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74-01
一、 档案科学化管理及其影响
档案管理科学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水平。档案管理部门管理的各类档案内容非常多样,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的有关资料,还包括各种文学、艺术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对研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源泉。
在此之前,我国一直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种传统落后的方式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消耗巨大,而且还不利于档案资料的储存。此外,部分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充足的关注,使其管理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纳入信息化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模式,对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二、 档案制度信息化及我国档案制度的信息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面对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的制度及信息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档案管理方面,我国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积极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
1.档案管理制度依旧需要优化与完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我国档案管理的工作亦紧随时展潮流,开始染上信息化的浓重色彩。但是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我国档案的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整体水平不是很高。当前采用的档案管理机制,未达到科学化管理标准,档案管理缺乏统一性、规范性,致使不同资料信息无法相互利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总体偏低。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工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科学化管理意识。但是就当前来看,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技术人才缺乏是我国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 档案管理的载体没有实行一致性原则。当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我国未对其具体管理软件进行统一明确,进而出现了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不统一的现象,这就使得各类档案之间不能较好的实现相互交融和利用,不能及时的反馈档案信息处理的成果,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现信息化、规范化。
由此可见,在我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工作中,如果不及时制定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程序,不但在一些方面制约了我国档案得管理事业发展,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障碍。旨在更好地顺应当前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化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三、 科学化管理对我国档案制度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提升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是顺利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的基本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载体、样式和渠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而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离不开科学管理模式的协助与支持。
1.推动健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创建。档案制度是基于对应的法律条例而发展起来的,所以需要立足于宏观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管理,进而在有效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其工作效率。欲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则需要在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有关部门能够慢慢地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实施责任追究制,加强管理工作,创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审查体系,有利于提升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进而推动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
2.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大,对档案工作实施科学化管理是一项基本任务。而这则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强硬的综合素养,其专业素养愈高,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目标就愈近,其现代化、超前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建设性的影响。我国档案制度信息化发展为了追上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其科学化管理的能力。根据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求,对培训的项目重点突出、注重实效,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得档案的管理者能够更顺利地应对档案制度信息化的变化。因此,只有拥有一支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具有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意识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档案管理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进步发展,才能够切实促进档案制度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为实现档案制度信息化给予一定的支持。
3.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发展。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科学化管理模式,应标准化设定其管理机制、管理流程等,而这则需要深入优化当前管理环境、软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够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形成规范化和系统化,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各类档案的相互利用,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工作的效率。科学化管理需要我们摒弃之前落后的管理方式与理念,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管与审核,对其资料保存状况、应用状况进行定时审查,而这则需要创建一套合理而全面的档案管理、审查机制,借助统一的软硬件管理工具以及合理的管理方式,有效保存、合理应用档案资料,为促进档案制度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结语
由此可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档案科学化管理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各类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成分。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不仅专业性强,并且需要对外保密,其负责人应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正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科学化的管理,不仅要明确管理科学化的本质是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还要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保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应时展潮流,应不断提高档案的制度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特别突出。
关键词:管理信息;内部控制;影响与作用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有效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
因此,为了合理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性,提高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公司各项考核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评价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业务费用控制、销售合同控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一个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系统,以计算机程序为运作载体,充分利用数据库软件数据共享的强大功能,实现各控制模块的信息共享,实时有效的监控企业当期经营目标的实施状况与完成进度,从而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和反馈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意外风险。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虽然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单纯强调技术的概念会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引入误区。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再造,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并且使企业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企业管理信息化强调“人本”理念。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反馈控制理论认为,管理过程就是从信息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和修正、再形成新的信息输入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每次循环的延续时间就是管理周期,延续时间的长短则反映了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要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管理活动做得好,内部控制有效,企业就能够实现它的目标,企业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如果内部控制无效,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将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可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注协将内部控制确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员工品质与知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与授予权力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以下主要变化:要求财务人员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
(1)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实施财务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臃肿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瘦身,这将使企业财务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快速沟通,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2)财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管理观念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化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能力。信息经济要求并引导着企业财务组织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发展演变,要求企业的财务主管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发现内聚力和构造组织,既要有利于创造、革新、加快速度,又能在不断磨合中加强内部控制和向心力。
(3)人力资源政策趋向人本化。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信息网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取有形资源的成本,资金和其他生产资料相对丰裕,与此相对,信息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相应的管理重点也由物转向人,尤其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财务管理的范围扩大:除了完成传统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外,还集成了管理及财务的相关功能,如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理财、财务信息查询等等;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所以我们应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与业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一个控制良好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更大的潜力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保证企业活动严格按照商业规则进行。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
(1)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在信息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由以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2)控制重点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管理实现了会计和业务的一体化处理,使会计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变为事中的动态核算,财务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取实时信息。这样,财务内部控制可以由顺序化向并行化发展,使企业的财务、制造、销售等人员并肩工作,共同控制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同时,开放的财务信息系统为内部财务人员及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等提供了开放的沟通管理管道,有利于内外部沟通的进行,使得企业的财务清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各自的责任,随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生效情况,并可以从外部信息中获悉关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财务内部控制,而它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 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失效,又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和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容易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所以在信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企业完善管理的内部问题,是企业运用控制理论,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加强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管,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我国的企业管理必须引入或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三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 集中管理模式 信息化制度建设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具有跨多个组织应用的特点,这就需要跨多个组织统一考虑财务操作人员的权限和财务数据的安全等,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逐步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由此可见,基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概述
1、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
实时监管各个子公司的各种资产;实时监控子公司的费用和成本;统筹子公司的利润分配与财务成果核算;对整体财务目标进行统一、协调和规划;使子公司不规范的财务支出得到减少;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集团利益。
2、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类别
(1)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企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使不同行业和地域的成员形成有机的联系,使信息在全球的传播空间距离得到缩短。进而使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财务管理的规模效应和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企业财务的监管力度得到了强化,具有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财政会计集中监管模式
在企业内部理财机制、财务管理职能和资金支配权不改变的形势下,将企业现有的银行帐户取消,帐户由财政部门在银行统一开设,对资金的收付结算进行集中办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进行集中监督的模式称为财政会计集中监管模式。
3、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企业加强监督控制的必然要求是财务集中核算的实行,能够及时的沟通信息;有助于实现企业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对审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审计重点和对象的确定,从而实现全面评价和宏观分析;审计风险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便于对下属企业往来资金的核对,降低审计的成本;实现了全过程和全方位监控及实时审计。
二、基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的策略
1、创新岗位责任制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企业要以实际业务情况为依据,进行创新岗位责任制。目前我国各行政单位的报账员变动比较频繁,使其不能对新账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以使其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情形下,可由核算部门的主管会计兼负责培训各单位新报账员的工作,这样就会使主管会计以具体情况为依据,对新报账员进行灵活的组织培训,使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账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证。
2、明确会计处理的职责
各企业在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要对会计业务处理的职责进行明确,财务集中管理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制度的确定,需要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和单位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对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明确。各行政单位利用网络自己完成记账、结账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并由核算中心对凭证进行统一审核。
3、明确财务数据人员的职责
企业财务数据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集中在财务的主管部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和网络管理制度的确定,需要财务主管部门中的维护软硬件系统的人员,对各财务核算单位的维护客户端工作进行兼顾。以使软硬件系统的维护成本从整体上得到降低,从而使软硬件系统的运转效率得到保证。
三、完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财务信息化制度的措施
1、优化财务信息化制度
在财务信息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后,其公布和实施的日期要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间隔,建立财务信息化制度的部门要在财务信息化制度公布前,将详细的信息化制度内容提供给有关部门的计算机维护和财务部门人员,并督促进行认真的学习其中的内容,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将意见反馈到建立财务信息化的部门。财务信息化制度建立的部门要以反馈的意见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订工作。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涉及的单位比较多,其中有些单位之间不存在隶属的关系如财政会计的核算中心。所以在执行财务信息化制度前通过对相关人员培训和学习,来对财务信息化制度执行的重要行进行统一的认识。
2、财务信息化制度的有效执行
企业相关的监督部门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要定期的检查企业财务信息化制度的执行状况。由于财务信息化制度有较广的覆盖面,而监督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较少很容易出现监督不力的问题。财务主管部门面对这种问题可以考虑在网上设置监督投诉制度执行状况的投诉栏,使有关部门人员对监督管理部门对执行制度的考核情况,具有监督和提出异议的权利。基于投诉栏的意见,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3、定期对财务信息化制度进行完善
财务信息化制度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现行财务信息化制度的不足很容易被发现。对此相关监督和执行部门要及时的反馈信息给财务信息化制度建立的部门,让其进行完善和修订,使财务信息化系统满足现阶段操作的要求。最近几年,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才得到逐步的运用和认可,所以基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财务信息化制度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财务信息化制度需要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进行定期的完善和加强。
四、结论
企业财务信息化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正常的运行,进而使企业的财务工作的运行循序渐进。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想更好的实现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就必须基于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加强财务信息化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蕾.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财政监督,2011(20)
关键词会诊;信息化管理;质量;指标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管理渗透面日益扩大,并且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护理进行管理的优势日渐体现,解决了传统管理上存在的部分问题。会诊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之一,做好会诊制度的管理切实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会诊模式及管理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医疗服务新需求、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及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要求,且基于信息化医疗的应用,出于医疗管理的需要更有必要建立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医疗质量管理数据统计2013年-2016年期间院内会诊的相关质量指标,如会诊完成率、及时率、会诊医师资质、会诊书写质量等。1.2改进会诊模式1.2.1传统院内会诊模式2013年使用传统的院内会诊模式,因患者诊疗过程中出现疑难重症或病情复杂或涉及其他专业且本科室无法完成的诊疗,由经治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同意后经上级医师同意后书写会诊申请单及会诊工作量凭条,护士执行医嘱后统一将申请单及会诊工作量凭条通过健康助理员每天定时统一送达相应受邀科室,由受邀科室安排的医师拿会诊申请单到相应科室会诊。1.2.2利用信息化管理会诊2014年为解决传统会诊模式下的存在问题,对会诊流程进行改造。在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实时有效的监控下的会诊平台对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及医院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某院电子会诊平台下的会诊流程图,见图1.1.2.3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014、2015、2016年会诊的完成比率与2013年对比明显提高,2014年与2013年比较χ2=166.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与2013、2014年比较,P<0.01。会诊书写质量检查达标率有明显提高,2014年与2013年比较χ2=0.3307,P=0.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年与2013年对比χ2=62.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传统院内会诊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仍执行传统的院内会诊模式,多家医院通过管理总结分析传统院内会诊模式存在许多共性或典型的问题:(1)会诊流程繁琐、环节多,每个环节出现脱节均会影响整个会诊流程;(2)会诊时效性问题,特别是常规会诊,由于会诊申请单为每天一次的定点人工传送,流通时间长经办人为多人,容易造成丢失或到达时间长,影响会诊时效;(3)会诊单手工填写,书写项目内容、格式不规范、字迹不易辨认可影响受邀科室会诊医师了解病情;(4)应邀科室会诊医师资质不够;(5)不利于监管:会诊的质量指标不易提取,难以统计会诊及时率、未会诊率等质量指标,主要靠环节、终末病案抽查的结果及各科室向职能部门反馈的信息,存在监管片面且信息反馈滞后,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较大[1-4]。某院除此之外仍存在其他问题:急会诊指征把握不够准确、申请会诊前准备不完善、会诊医师责任心不强会诊未能达到目的等问题。
3.2改进会诊管理策略
利用信息化对院内会诊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改进了较多传统模式会诊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管理会诊相关质量指标提供精准的数据、及时反馈,是重要的管理工具[5]。结合某院及其他综合性医院在信息化会诊管理的模式下存在问题,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持续改进:(1)加强会诊制度落实的管理,包括医师会诊资质、会诊时效、会诊有效率等指标监控,落实奖惩[2]。建议院内会诊专家库,科室人员通过自愿申报、科室推选管理部门审核聘任,提高会诊有效率、保障会诊医师资质符合,保证会诊质量、提高会诊满意度,同时对总住院医师制度灵活掌握,促进医师队伍的培养[5]。(2)推进信息化利用,会诊申请后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相应科室会诊医师,避免医师未及时登录导致会诊超时,引进医护考勤手环,记录医师到达科室查看患者的时间及查看记录。(3)实行院内会诊不良事件上报平台,将不及时会诊、会诊指征把握不严、会诊不到场查看患者、会诊意见无指导意义通过平台上报,管理部门定期汇总分析并结合双向会诊评价意见予以通报反馈,对情节严重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处罚[6]。(4)加强培训,每年统计申请会诊和受邀会诊前列的科室,归纳分析常见的基本疾病,开展针对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培训,加强三基的培训及考核,对新入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轮岗,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2]。(5)健全会诊激励机制,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增加会诊工作量的考核权重,对主治/副主任医师会诊质量考核纳入晋升的考核评价,增加会诊报酬,特别是院内大会诊的报酬应视为3个专家会诊工作量考核,充分调动会诊医师积极性和主动性[7]。利用电子会诊平台模式进行院内会诊,解决了许多传统会诊模式下的存在问题,填补了传统会诊模式中的管理缺陷,可以实时监控会诊的流程及执行情况,实现了会诊的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院内会诊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医疗核心制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可借鉴范例。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合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巧妙将信息化与医院管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远学,郭玉娟,韩丽珍.综合性医院多学科写作会诊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5,26(21):3250-3253.
[2]李小芳,徐道亮,潘云龙.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院内会诊的信息化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4):60-62.
[3]王秋卉,王东,姜素霞.院内科间会诊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38-39.
[4]成诚,曾凡,黄昊,等.院内会诊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92-94.
[5]冀冰心,仇叶龙,李小莹,等.强化会诊管理提高会诊质量与效率[J].中国病案,2016,17(12):9-10.
[6]李大江,钟彦,文强,等.院内科间会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42-43.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阐述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推行的变化及要求,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立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新制度;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教育厅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2014142)研究成果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面临如何改革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问题。财务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是高校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深化高财务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有必要了解新制度的变化和要求、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如何建立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和长效发展。
一、新制度的内容变化及管理要求
为了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根据相关财会法规,2013年12月修订印发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称新制度)。与1998年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对比,新制度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其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求将基建投资业务相关财务数据定期合并融入高校会计“大账”;二是新制度扩大了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经济业务范围;三是要求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内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折旧和摊销,以反映高校资产的真实价值;四是全面规范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科目,进一步提升高校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五是调整了高等学校会计报表的构成,要求在高校年度财务报表中反映校内独立核算的非法人单位会计信息。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建立的财务管理各类相关制度及规则,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笼统、简单、粗放,规范化程度不高。如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只规定了费用的使用范围,但并未规范其详细开支内容和比例,缺乏开支预见性,各项费用开支出现了严重失衡;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高校普遍存在内控机制缺乏、内控机制的形式大于实质、内控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过于片面等现象;某些高校虽然在财政资金上监控较为严密,但是忽略资金预算外的控制;高校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与财务上账实相对的制度,致使高校存在很多资产管理漏洞和账实不符。
(二)成本管理控制精细度不足
从总体上来说,很多高校的成本管理控制都处于十分粗放、不精细化的状态,无法提供科学、详实的成本数据信息。比如国资和财务处对固定资产入账的口径和分类存在差异,房屋、设备等资源存在严重浪费,水电费使用方面缺乏成本控制标准。高校的教育成本控制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更谈不上精细化,严重阻碍了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会计核算信息价值利用不高
高校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相对企业来说比较简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也相对比较低。长期以来,高校经常会因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的需要,为解决教职工家属就业问题而安排非财会专业人员到财务部门工作,这必然导致高校财务部门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财务工作业务繁琐复杂,财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加强钻研业务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准确、不精细,从而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利用价值。
三、建立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营造财务精细化管理氛围,创新管理模式
高校要不断提高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和认识,从上到下营造财务精细化管理氛围,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首先,高校领导要有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强烈的意愿,积极参与一些重要细节的执行并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其次,可以通过讲座、会议、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构筑精细化管理氛围,使高校从上到下达成精细化管理共识;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能理解精细化的理论和重要性,拥有精细化的思想,了解如何制定精细化的标准和实施精细化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内控措施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高校要整理出一个系统、完整、全面、细致的规章制度体系,作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依据。高校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高校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管理表单等等管理制度类文件。高校因为运营发展的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章制度,就是要求教职员工在工作中按照高校运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来统一行动。要适应政府公共财政改革和新制度的要求,通过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营造一个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高校运营中的资金安全和效益提高。
(三)强化成本管理控制,促进绩效评价
我国在理财和治生方面提倡开源节流、祟俭黜奢。精细化管理能够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有助于成本控制,若能实现管理精细化就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优。新制度对高校成本核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对成本控制点进行调整、梳理、细化,全面制定可以量化的工作标准,为教职工提供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制度推行实施的情况下,要实现高校资金的规范、科学、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必须借助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不断改革、完善、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
作者:邓冬云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掌握新旧衔接关键点
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新制度要求将医院资产按照资金来源进行详细划分,并按新的固定资产单价标准及分类重新界定、梳理,确定应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鉴于此,医院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追溯调整,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和相关成本核算体系。
在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面,财务处首先应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经费来源,根据新制度的分类和折旧方法,计算院所现有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累计余额,参照新财务制度中的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合理确定资产折旧年限,补提累计折旧,并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
在资产清查方面,新会计制度要求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要保证数量和质量的账实相符。其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拨给医院的资产、医院按国家规定运用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医院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定为医院所有的资产。具体包括:房屋、医用专用设备、办公设备、一般设备、家具、交通工具、药品和各类材料物资、银行存款、对外投资等。同时也要对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现状、资产占用、资金渠道、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统计核实。
针对以上要求,医院在准备阶段应制定资产清查登记表,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对清查小组人员进行分组、分工;实物登记阶段,由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对所有固定资产实物信息进行登记,使用部门及人员进行确认;在帐、卡、物核对阶段,将实物登记情况与原有卡片核对,对清理中增减的固定资产查清原因,登表造册。
正如新制度所要求,在对实物资产数量进行清查的同时,还要对实物的质量进行鉴定。这可根据不同的实物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直接观察法等。为了明确经济责任,便于查阅,进行实物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和盘点人员必须同时在场。对于盘点结果,应如实登记盘存单,并由盘点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一起签字或盖章。
在清查工作中,清查小组的工作应事无巨细。这就需要办公室、监察室、信息中心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实物、卡片逐一核实,做到物卡相符;对有物无卡、有卡无物、卡物不符的固定资产,如实登记。
总之,医院需要严格按要求开展工作,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和复核,务求资产清查结果真实准确。相关科室应认真填报固定资产信息,如实填报资产清查报表,真实反映情况并如实暴露问题。对已核实的固定资产,由使用人、部门责任人共同签字认可,防止虚报、瞒报现象,对出现帐物不清或帐实不符的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并按规定处理。
依项目定清算方法
不同项目的清算方法各异,主要清查方法有实地盘点法、抽样盘存法、核对账目法、质量检查。在对医院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中,具体执行方式如下:
清查货币资金
对医院的货币资金进行清查,可分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类。
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可通过实地盘点,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余缺情况。除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明有无违反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结果,及时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检查人员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对长款、短款情况要进行分析,明确经济责任。
针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可采用核对法,将开户银行对账单与本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逐笔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在清查过程中,查找双方未达账项的余额,并据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清除未达款项影响,以便检查双方有无差错,并确定银行存款实存数。
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清查相同。
清查存货
存货的清查是指对库存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的清查。清查方法主要采用实地盘点,首先将材料物资账簿上的数量、金额填在存货清查表上,然后根据账存数对材料物资进行实地盘点,账实差额作为盘盈、盘亏。对盘盈、盘亏金额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做出单独说明。
清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将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记录情况与固定资产实物一一核对。
其中包括明细账上所列固定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等,在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或毁损,还要查明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己提折旧额等;如发现固定资产盘盈,要对其估价,以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估计折旧等,据以编制固定资产盘亏、盘盈报告单。
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单位账面纪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对临时借出、调拨传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去的资产,要求各单位收回或者补办手续;对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对批量购进的单位价值低的图书等,如果被资产清查单位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清查应收、应付款项
关键字:工程质量 信息化管理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豆腐渣工程引发的交通事件频频发生,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密切的关注。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性,也是企业生存的根基所在,如何对工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的、信息化的监督已经上升为企业需要密切重视和慎重思考的问题。
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所谓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过程中,建立能够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督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相应的网站,通过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提高企业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的认知情况,为管理层的决策和办公提供真实的数据和管理依据,进而实现企业效率、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信息论,该理论认为:任何通信及控制系统从根本上讲都是在进行信息传输及信息的加工处理,任何的实践活动中都是人流、财流、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动,其中信息流调节着所有其他流运动的目标、方向、数量和速度。由此可见,在建设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如何实施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以及存储是极其重要的,并且对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和影响。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强调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的精耕细作,务必做到精、准、细、严。首先,把工程管理目标做精,追求工程目标的最优化;其次,对工程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实现计划、制度和决策的制定准确,指令传递、执行和汇报的准确,计量、统计数据的准确等等;再次,进行目标、标准、任务和流程的细分,对管理对象进行逐一分解并量化成具体数字、程序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最后,严格执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和标准,严格监管、严格限制偏差。
二、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与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工程监管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但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因而仍应该进一步落实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的与目标,这样才能找到工程管理控制的动力和方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要实现对工程本身和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有效监管。一方面,在工程的施工之前对工程的目标成本、进度、安全性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在施工的过程中将收益与实际的使用成本进行对比,对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性产生的成本进行改进,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对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要将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工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平台,方便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管,避免了由于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仅限于年度报表审核造成的监管不足这一漏洞。
(二)保证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的来源与共享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一方面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同时通过监督站对现场的数据进行抽检;另一方面,妥善保存工程实施前由试验室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得出的试验数据,并将施工现场得到的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程进度、成本的合理性。
(三)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
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由施工现场的监督反馈系统和后续的工程数据分析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施工现场的监督反馈系统包括GIS模块、PAD模块、施工现场视频模块、移动短信模块四部分组成,工程数据分析系统由质量监督模块、安全监督模块两部分组成。
GIS模块又称信息系统模块,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以电子地图形式纵览工程内所有工程的分布情况。和纸质地图一样,该系统用不同的小标识对工程中的楼盘在建、竣工等状态进行标注,同时能够随时搜寻工地上的道路、建筑物、主要标志等,方便领导层进行决策。
PDA模块主要负责对工程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该模块能够与工程数据分析系统进行交互式传递,一方面监督员对工程现场的数据进行填写后反馈给工程数据分析系统,由该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施工状况的质量与安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工程数据分析系统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必要时能够对PAD系统进行信息输出,避免了监督员对现场数据进行重复填写录入,降低了现场监督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提高了监督效率。
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使监督员能够获得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细节,继而能够及时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另外,该系统解决了由于工程现场距离较远造成的沟通不便问题,也方便及时对现场进行监督抽查。
移动短信模块实际是应用当代的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便监督机构根据业务的需要向建设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发送必要的业务处理信息,相关的负责人员也可以通过短信向监督人员发送日常的公告和通知,从而加强了监督人员和负责人的沟通,方便理论与实际工作中意见的交换,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的数据分析系统以Internet及数据库为基础,将所有的数据操作集中在服务器上进行,然后将结果传送到客户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就能够得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否合理的信息。另外,系统操作界面的设计以简单易用为目的,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Internet Explorer (IE)和Windows窗口,降低了系统的操作难度和对负责人电脑使用知识的要求,并为系统的长期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对我国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提供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规模大、设计思路新、实施难度大的特点,同时实施的过程十分复杂,对专业的分工要求越来越细,工程的成功实施更大程度上需要各方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沟通,这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如下建议:
(一)加强信息化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工程的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在工程信息化管理方面观念单薄,对工程的监管还是停留在传统水平,对工程建设信息的性质及关联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应该加强相关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二)强化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功能,改善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
当前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另外,部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脱节,白白浪费了资源。因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其功能和适用性,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研发出功能齐全、能够广泛应用,成本合理的软件,这样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彻底实施。
总结:
科技的发展已经将许许多多的行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建设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监督体系也需要落实信息化改革,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科技含量的提高,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继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浩 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J] 工程管理 2008(03)
[2]苟波 论项目管控的信息化管理.[A] 经管视代 2012(10)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
作者:李杰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根本性改变,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应用也随势而进,其影响力也深入到传统的建筑业。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世界第二。从而带动了国内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不断升级。建筑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现阶段建筑行业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从而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繁琐复杂,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在不断健全中,因而要求从业者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必须采取其他的更有效、更便捷、更规范的方法予以解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千百年来虽也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工程出现,但就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也就近几十年才开始。笔者就此感觉任重道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为了符合现代化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科学建设及管理方式或许是解决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关键。
2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如今,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网络技术成出不穷,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设部于2011年了《2011--2015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有关政府部门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布局进入了快车道发展阶段。伴随着此“纲要”的出台,各地陆续推出了建筑业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意见。
伴随着此“纲要”的出台,我国在建筑业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现阶段社会背景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及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时刻,特别以北京、上海、江浙、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但整体建设水平与之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监督机构的相互兼容性方面、信息传递的快速性方面、研发相关软件方面、研究成果实施方面、信息化标准制定方面、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及整体规划方面。因此,全面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我们还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互联网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图形文档和声音、视频资料实现有效存储和快速查询。
(2)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采用摄像监视系统,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用以监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消防等工作,降低施工现场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3)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将系统行为和形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时空表现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进行纠偏校正,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而长久以来,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单纯的人工记录,并以书面或简单的报表方式上报、审批、归档。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准确、不及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确定、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无法实现工程质量的快速统计、分析、解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目前建筑施工特点,确保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及时的掌握一手监督资料,更加的增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透明度和公正度,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效率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为建设工程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参考性依据,另一方面就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也是一种威慑力,并就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个人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而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必要性,笔者认为毋庸置疑。
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应落实到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其具体表现在社会性监督的应用、政府职能部门的应用、建筑企业管理部门的应用等,笔者就以上三个应用谈下具体看法:
(1)社会性监督的定义比较广泛,其主体可以定义为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甚至于某个人。其也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主力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和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量的不断激增,网络、传媒的监督平台也在不断扩大。为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平台。合理的、科学的运用好此平台能极大的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实实在在的发挥建设工程的社会效应。确保国家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工程质量验收强制性规范的实施。
(2)政府职能部门近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事程序环节、增强政府政务公开在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区的建设职能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和通讯平台,及时的向社会和其他单位公布新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的工程质量规范。确保国家和政府性文件能及时地传达落实到具体部门,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及时的、完善的、准确的、科学的强有力依据。此外,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化的监督管理软件,能第一时间发现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的组织工程的各参与方解决问题,为社会、企业、个人挽回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该平台也能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从多方面渠道获得有关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纵、横向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对不合格的工程质量及时的提出整改要求和处理意见。
(3)工程质量的信息化监督管理为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为建筑企业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建设部的“纲要”的内容,企业应在信息化应用上围绕两个层面重点发展“建设一个平台、应用系统”。两个层面指核心业务层和企业管理层:一个平台指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系统指核心业务层的设计集成、项目管理、项目文档管理、材料与采购管理、运营管理等系统,以及企业管理层的综合管理、辅助决策、知识管理与智能企业门户等系统。就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应用方面,企业应重点运用好、维护好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为企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应用系统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信息化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建设方针,简化了繁琐的监督管理程序,准确采集了工程质量的各项数据,为工程质量的实现打下了牢固的基石。
【关键词】 薪酬结构;优化方案
一、 引言
薪酬体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企业的经济核算与效益,而且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已渗透到企业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关于薪酬的论述,雷蒙特・A・洛伊、约翰・霍伦拜尔以及拜雷・格哈特在《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除了员工对工作有浓厚兴趣外,企业能够拿来交换的是职工对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此外,薪资和福利是作为对企业雇员的一种劳动报酬支付手段。如果雇员对薪酬不满或认为企业的工资福利分配不公,那么新工作的设计,新技术、质量管理活动等对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就会受到损害。[1]劳埃德・L・拜厄斯、莱斯利・W・鲁认为:健全的基本薪酬制度的关键是为组织内部的多种职位确定不同的工资范围。建立工资范围的两个基本步骤:(1)确定组织中各种职位的相对价值(确保内部公平)。(2)给各种职位定价,主要方法分别是职位评价和薪酬调查。[2]
企业内部员工不仅关心薪酬的水平,更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合理的薪酬是在企业支付能力之内、员工对薪酬满意度在合理的水平之上这两个条件之下,实现其激励作用,提高组织效率。现以某工程建设公司薪酬结构为例进行分析。
二、公司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1、薪酬管理现状
薪酬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部分:基本薪酬(即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保险五大部分。该公司的薪酬体系健全,结构稳定,但作为工程建设公司,随着经济的发展,项目部任务量的增加,现存的薪酬体系滞后,不能有效激励员工、满足企业的发展。表现如下:
(1)工资制度方面。公司的基本薪酬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和工龄工资。岗位工资体现不出关键岗位、技术岗位的差别,技能工资则往往“一岗定终身”,岗级不变,即使自身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也很难调整。比如,有的员工爱学习,肯钻研,通过考试获取了注册建造师证,但在工资待遇上没有相应落实。这种现状导致了工资的发放不能与员工的贡献和个人能力、工作表现的变化相挂钩;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奖金制度方面。奖金系数固定,个人奖金系数与岗级系数有关,只有经理奖励基金是根据业绩灵活支付的。因此,按奖金系数发放奖金的方式没有与利润、风险相挂钩,无法有效地调动核心员工和工作条件艰苦的一线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持续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潜能,自然也就不能发挥薪酬分配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按各级管理人员岗位确定工资标准,所有项目部之间的项目经理及其他管理人员,工资在同一标准下基本相同,没有差别。没有针对各项目部承担任务不同来确定管理人员的薪酬。项目部之间缺少公平竞争,没有积极性、主动性,等、靠、要思想极其严重。
2、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薪酬制度,没有灵活有效地运用职别评定、薪酬制度和竞争机制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
(2)在现有的薪酬体制下,薪酬分配没有和利润、风险挂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意识差;
(3)缺少明确得当的针对不同部门的考核办法和配套措施。
四、薪酬结构优化方案
新的薪酬体系分配原则:(1)企业按员工创造的价值支付报酬为中心。(2)以部门对利润的贡献和不可缺性为基本点确定部门相对价值。(3)以部门相对价值和市场行情为基础确定部门主管薪酬幅度。(4)以部门相对价值和部门业绩为基础确定部门总奖金。
1、岗位工资
(1)通过岗位测评和以岗定薪来实现岗位分配制度的公平。公司通过岗位测评对所有的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评,通过确定不同岗位的岗位工资和绩效考核系数来确定本岗位在部门、公司贡献中所占的分量,测算出每个岗位上的每个员工对公司业绩贡献的大小,决定了该岗位工资收入是多少。公司可以根据该员工的能力和业绩,通过竞聘上岗等形式给以这些岗位较低的人员机会,随着其调岗或晋升的成功给予其相应岗位的薪酬,同岗同薪,岗变薪变。
新的薪酬体系取消原有那种“普调”工资,员工如果想要加工资,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岗位晋升(向高级别的岗位调动)和表现优秀(年终考核优秀),也就是必须提高自己对公司的贡献率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在此种情况下,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员工的效果,通过薪资制度的引导,员工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2)确定部门相对价值。根据工作职能分类,公司现有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和办公室等部门。针对以下方面确定部门相对价值:
①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的不同和部门价值,确定岗位工资。比如经营部可采用相对较高的岗位工资,较低的绩效工资;工程部可采用相对较低的岗位工资,较高的绩效工资。确定经营部经理的岗位工资范围为3000-10000元,工程部经理的岗位工资范围为3000-15000元。
②可按岗位工资的1-3%作为年资工资。年资工资与能力和业绩无关,只是对长期为公司服务的员工的一种肯定,可在岗位工资的 1-3%内考虑。
岗位工资=部门权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学历职称工资+年资工资
2、项目部奖金必须与利润和风险挂钩
实践证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必须和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挂钩,特别是利润挂钩,否则项目部就会缺少竞争动力,公司就会缺少发展活力。因此建立一个新型的、科学的绩效挂钩薪酬分配机制势在必行。
(1)项目部管理人员薪酬标准。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奖金”为薪酬管理指导思想、管理方法,对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体系进行重新规划。依据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岗位、学历、职称、职位确定岗位、职位工资标准;依据项目规模、工程造价、施工期间、未施工期间制定效益工资标准;根据产值、利润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确定奖金分配。
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效益工资确定的标准。项目部在没有施工项目期间,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效益工资为0,只有跨年工程、年末停工期间及工程竣工后结算时除外;工程项目各工种的劳动力工资标准,严格按公司制订的人工费定额标准执行。由公司参与组织公开招标,选择、落实施工班组,项目部同班组签订清包合同后执行。工资额由项目部提报,公司审核控制。
②项目部奖金分配标准。公司为了激励项目部科学管理,项目部超额完成产值、利润等各项指标时,对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要进行奖励,对超额利润部分,公司提取超额利润部分的15%作为奖金奖励给项目部。由项目部自己得到市场信息,并通过投标中标得到的工程,项目部有优先权获得施工任务,公司并按工程税后利润的10%比例给予项目部奖励,这样会激励项目部全体员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加强竞争力,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利于公司发展。
未完成产值、利润、质量、安全等主要指标,公司、项目部要分析原因,审计部门要进行审计,并按项目部绩效考核标准,扣罚相应责任人效益工资。
奖金分配标准:
①公司获得市场信息投标中标工程:奖金数额=超额利润×15%
②项目部获得市场信息投标中标工程:奖金数额=税后利润×10%+超额利润×15%
对项目部承建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薪酬分配兑现时,公司要做到按制度执行,严格考核,做到公开公正,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2)项目部竞争评定原则、标准、办法。公司对薪酬制度进行的创新改革,必然会引起项目部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竞争,为了使竞争公开、公平、公正,并利于公司目标管理的规范实施,应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和竞争评定标准来规范竞争,公司根据竞争评定标准评定项目部,确定项目部。
①竞争评定原则
A、竞争评定标准应根据项目经理级别、职称等情况,进行素质能力竞争评定;
B、根据项目部竣工工程的施工业绩,进行管理能力、工作业绩评定;
C、结合项目部提出的管理目标、实施方案,特别是利润目标与公司的计划目标相符程度,进行核心竞争力评定。
②竞争评定标准
A、项目经理评定:一级项目经理3分,二级项目经理2分,三级项目经理1分;
B、工作业绩评价;项目部或项目经理过去承建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业绩,优秀4分,良好3分,一般1分;
C、管理目标评定:项目部竞争的管理目标与公司提出的管理目标,符合5分,基本符合3分,不符合0分。
③竞争办法
公司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纪检和工会人员、员工代表等组成评分小组,依据竞争评定标准给竞争者打分,确定各项目部竞争权重,根据竞争权重确定排名顺序,确定项目经理和项目部。
(3)项目部绩效考核标准
①效益工资考核兑现办法。公司对项目部经营的考核,应围绕考核权重:工程利润 (50%)、工程质量(20%)、安全管理(20%)、成本费用利润率(5%)、回款率(5%)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
效益工资兑现办法:项目完工后效益工资=标准效益工资×各指标完成权重累计之和;
①效益工资兑现条件
A、工程竣工后,方具备兑现效益工资的条件,施工管理中质量、安全两项指标为否定指标,完成权重为30%,未完成为0,安全管理有重大安全伤亡事故,安全权重指标为0;其他指标按比例计算权重。利润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有一项指标未完成只能分配效益工资,没有奖金。
B、对于跨年工程,年末越冬工程盘点时,绩效考核不能完全兑现,只有工程竣工完成后方能进行指标兑现。工程跨年越冬盘点盈利,只兑现50%效益工资,不兑现奖金;盘点亏损,不兑现效益工资,并分析原因,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视情节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扣罚下年度效益工资、奖金以弥补损失,亏损严重的,且后期目标预计难以实现,撤换项目经理、项目部。
②奖金兑现分配办法
各项指标全部完成,超额完成利润,公司提取超额部分的15%作为奖金奖励给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分配标准按其岗位工资、效益工资之和占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总额的权重对奖金进行分配。
项目部管理人员奖金=超额利润×15%×工资权重。
项目部作为公司经济效益的创造部门,应体现其独立性。因此,项目部的各项指标兑现时,不应受公司各项指标完成与否的制约,指标的兑现应充分体现其独立性、严肃性,完成的坚决鼓励,未完成的坚决处罚。在制定管理目标和实施时,特别是利润目标管理与实施时,应避免“包而不实”、“以包代管”或“死包系数”等现象发生,应做到计划准确,控制严格,奖罚分明。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创新;技术优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这就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优化,能够更好的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经济建设的影响,对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特点及分类
1.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灾害源头众多、涉及环节众多、造成损失较大等特点。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因素、设备性能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遇到自然灾害、技术人员操作失误或者非法分子故意破坏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或者性能老化,都会引起突发性灾害。电力系统的运行包括发电、配电、输电、用电等工作环节,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旦发生突发灾害将会涉及到每一个运行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2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因为造成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种类。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叫做自然灾害,比如天气、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往往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技术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工作不认真出现失误,以及非法破坏行为也会引发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性能失效,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引发突发性灾害。
2.电力应急管理的介绍及现状
2.1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
电力应急管理是为了应对电力系统突发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能够使电力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对降低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所以便需要针对其中出现突发灾害的运行环节进行识别,做好应急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通过日常模拟、演练,保证突发灾害发生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影响、减小损失,并尽快修复电力系统,使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2.2电力应急管理的环节
根据电力应急管理具体工作,可以将其分为预防与预警、预警响应、应急响应以及恢复与重建四个环节。预防与预警是指识别出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应急方案;预警响应就是提前准备,是根据可能发生的灾害事先做好应对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损失做好弥补措施,除此之外还包括日常演练、模拟;应急响应是发生灾害后启动应急方案,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恢复与重建是指灾难发生后对损坏的线路或者设备进行维修,使其能够正常工作,提供用户所需用电。
2.3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从当前的电力应急管理情况来看,电力应急管理应急处置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协调配合方面与电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应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电力应急知识尚未普及 ,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的概念模糊 ,对应急管理的内涵和原则认识不清晰 ,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此外,社会普遍对电网大面积停电缺乏危机意识,不少用户没有应对大面积停电的相关措施。一些用户电力应急管理方案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解决突发灾害;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偏重于事后处理,而忽视了事前预防的重要性,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突发灾害的发生概率。应急救援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应急预案的联合演练,电力突发事件往往是社会性事件 ,演练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公众参与,不同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协调,救援效率较低。这些都是当前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的不足,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力度,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3.电力应急管理办法的制度创新与技术优化措施
3.1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
对于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来说,其工作重点不是灾害发生后的救援,而是灾害发生前的检查和预防,只有做好突发性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才能有效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灾害信息的作用,加强与电力企业、用户之间的联系,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时各项自然灾害信息,为做好灾前准备工作预留更多时间。电力企业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巡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利用计算机技术时刻掌握电力系统的动态情况,当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启动报警机制,同时协调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电力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工作。
3.2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和规范参考。明确电力应急管理工作核心,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应急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加大技术创新,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及时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为救援准备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确的资料,提高了救援效率;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全面推动并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开展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加强资源、信息管理,将管理责任明确划分到不同部门,方便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常规的通信通道都是在电能的支持下才能传输信息,当电力系统发生突发灾害时将会影响信息的正常传输,影响了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利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无线数字通信的多项通信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突发灾害时保证信息的正常传输,能够完成应急信息的收集工作,以图片或者视频形式将现场信息反馈到应急指挥中心,为救援指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能够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挥和组织,保证救援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
3.4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
因为电力系统突发灾害不可预测性较强,很难实现对突发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以及范围的准确预测,模拟实验的精准度有待提高,难以实现对突发灾害发生时以及所造成影响的精确模拟,导致电力应急管理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提高模拟方案的精准性,对电力系统实际故障和破坏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和估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实现更加理想的应急管理效果。
结束语:
电力应急管理是解决电力系统运行故障、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正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当前电力应急管理中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做好突发灾害的检查和预防,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加大应急方案的研究开发力度,能够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对减小电力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区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组工信息化建设,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着力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促进了各项组织工作的开展,取得明显成效。近日,又出台《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组工信息化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工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和管理,组长由分管部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以及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日常运转、维护管理、组织实施、牵头协调、督促检查等具体工作;各科室协助办公室开展好信息化工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科室内的信息化系统、软硬件设备的正常维护和管理。
二、严格管理制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加强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一是实行工作计算机专人专机使用;二是维护好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定期进行杀毒;三是对于外来软件、磁盘、光盘使用前须进行病毒检测;四是上互联网不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及程序;五是加强计算机设备的节能管理,下班及时关闭计算机及其连接设备的电源。
三、完善网站建设。遵循“总体规划、分工负责”的原则,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一是各科室根据职责分工撰写、收集、整理拟在网站上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查,报请分管部长审核,经部领导审定后方可,其中重大新闻、事件或其他重要事项的须报请部长审核;二是系统管理员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和栏目信息的上传,确保网站信息的经常性更新,以及动态工作信息和上级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及时。
四、落实保密措施。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以及国家和上级关于网络安全、保密等规定。一是对在网站上的信息内容进行把关,不泄露工作机密和不宜公开的统计数据,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准处理、保存内部办公信息和暂不宜向公众公开的事项;二是电脑设备、数据、磁盘、U盘等储存介质不擅自外借或随意置放重要的数据资料;三是定期更换信息系统密码,未经许可,不让外来人员随意操作计算机或相关设备。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真正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科学化管理,确保畜牧产品质量满足畜牧行业发展标准,促进畜牧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1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现状
部分养殖场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因地制宜而建的,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混为一体,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内部设施设备因陋就简,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二是动物防疫制度不够健全,防疫措施落实较差,动物防疫效果也不够理想;三是养殖场出入口和各圈舍未设立消毒设施,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四是多数户主没有考虑隔离圈舍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的建设。
就动物免疫注射情况来看,一是免疫程序较为混乱,有的使用单苗,有的使用联苗。二是动物免疫用疫(菌)苗来源复杂。多少规模养殖场防疫所用疫(菌)苗自己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仅有少部分养殖业主向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申购。
2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2.1.1 建立科学的畜禽保健用药管理制度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为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应当选取有益于畜禽健康的日常保健药物,调节畜禽的身体机能,并配备先进的兽医诊疗设备及相配套的畜禽治疗及保健药品,结合养殖场规模化发展的疫病管理标准,积极制定合理用药规程,开展科学合理的畜禽治疗及保健操作,切实保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用药管理的有效性。
2.1.2 建立规范的消毒程序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为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养殖场应当积极建立健全规模养殖场的消毒设施和设备,包括消毒间、消毒池等,规范养殖场消毒管理标准,并配备与养殖场畜禽生长需求相符合的消毒药物,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标准实施消毒操作,控制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促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2.1.3 选取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顺利高效开展,应当依据国家对重大疫病的管理标准出发,结合养殖场自身发展实际以及动物疫病的疫源状况等,开展系统化分析,进而规范免疫程序,并选取科学合理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对动物重大疫病的墙纸管理标准,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果,降低规模化养殖场疫病的发生几率,为规模化养殖场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2.2.1 建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养殖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并制定与其相配套的管理措施,通过机制与措施的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切实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以目标考核的方式促进制度落实,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各项职责的落实到位,最大程度上防范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一旦出现由于职责履行不到位或者监督措施不合适而导致动物疫情发生、蔓延或非法使用添加剂而影响动物健康的情况,应当严格依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防疫监督管理机制追求其责任,以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2.2 维护规模化养殖场管理秩序
为切实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应当在严格遵照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灭源、常年免疫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为动物建立免疫档案,充分做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当积极完善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养殖场动物调进调出行为,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促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饲料、兽药及添加剂的管理,依法查处违禁使用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2.2.3 明确具体监管内容,完善养殖环节巡查记录和管理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规范养殖场的各项养殖行为,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并完善免疫、用药、消毒、无害化处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台账,完善养殖档案,促进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应当严格控制好规范化养殖场的引种工作,规范引种审批制度,为获得审批的坚决不允许引进动物,最大程度上控制疫源。规范化养殖场应当建立并完善强制免疫制度,加强动物免疫的科学化管理,对重大动物疫情实施可追溯管理,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应当充分做好养殖场动物养殖各环节的巡查工作,明确具体监管内容,对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巡查记录,在准确把握规模化养殖场养殖过程基本情况后,对动物卫生各项情况进行归档,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及决策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促进规模养殖场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2.3 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普法教育,落实责任
2.3.1 做好法律和法规宣传,提升责任意识
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重大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规模养殖中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引种审批、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无害化处理、环境检测、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等方面的责任意识。
2.3.2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告知制度
向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内容的“畜禽异地引种审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及规定”、“禁止使用瘦肉精等危害添加物”等告知书。利用媒体做好普法教育,使养殖业主熟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明确自身权利、责任和义务。
2.3.3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按照“放心肉”工程建设有关要求,与各规模养殖场签订“依法经营和管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处置”、严禁使用瘦肉精等危害添加物等承诺书,并对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进行备案登记,定期进行记录更新。
结束语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在明确养殖场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规范养殖行为,建立健全免疫和监督管理措施,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监管,充分做好动物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发展,全面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