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范文

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

第1篇

1.1明确思想,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2006年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2明确任务,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3明确计划,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2008年5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08年7-8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2008年9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4明确细节和重点,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2加强建设,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06年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4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归纳总结,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第2篇

1.1明确思想,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2006年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2明确任务,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3明确计划,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2008年5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08年7-8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2008年9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4明确细节和重点,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2加强建设,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06年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4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归纳总结,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第3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教学管理 教学评估

第一军医大学自2004 年8 月集体专业为广东省属高校,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和理念经历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地方办学模式和要求,迎接即将到来的2007 年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我校在保持部队院校优良作风的前提下,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育人为中心,以规范教学管理为切入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1-2]。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在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文化立院”的办院宗旨下,以“迎评促建”为契机,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软硬件建设,强化教学意识,规范教学程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显著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本文总结我学院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实践经验及取得的效果。

1 宣传动员, 统一思想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基石

1. 1 明确思想, 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2006 年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 “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 2 明确任务, 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 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 3 明确计划, 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2008 年5 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08 年7-8 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2008 年9 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 年12 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

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 4 明确细节和重点, 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Www.]

2 加强建设, 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 1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 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06 年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 2 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 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 3 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 4 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 归纳总结, 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4.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作用

评估的过程是对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检验过程,完善的临床医学教学规章制度是保证评估成功的基础。为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高素质、强适应” 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教学医院应与时俱进,更加科学、规范地加强医学教育管理,通过参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评估工作使医院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检查,我院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及科学管理工作思路;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强化教学体制创新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师生综合素质;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促进了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hi138\Com]

参考文献:

1. 禹奇才, 罗三桂. 以评估为契机, 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3) : 23- 27.

第4篇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目的、内容

(一)评估目的

1.全面了解掌握全省中小学课程开设实际状况;

2.分析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水平、存在的困难及其原因;

3.研究提高我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对策。

(二)评估内容

1.中小学课程的设置与管理;

2.学校的课时及作息(含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时间安排;

3.学校课程实施的效果;

4.学校的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5.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

6.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今年,是我省首次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价方案》指标体系中标注“*”的指标暂不实行一票否决,评估结果不打分排队,不对外公布,只对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内部反馈。

二、评估方式、人员组成、工作要求

(一)评估方式

此项评估分省、市、县(市、区)三级进行,省直接评估普通高中,市评估初中,县(市、区)评估小学。省对市、县(市、区)的评估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各级的评估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同级教研部门具体实施,三年评估一轮。

(二)人员组成

省、市、县(市、区)三级教研部门,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精干人员分别组成本级的评估组,承担本级的评估任务。

省级评估组成员从省督学、课程专家、省(市)教研人员、高中校长中遴选产生,评估组组长由教育厅从各有关处室、单位抽调副处级以上干部担任。原则上每市安排一个评估组,每个评估组由6人组成。

省级评估组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

2.具有副处级及以上教育行政职务或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职称,有五年及以上教育工作或教学经验,熟悉高中教学业务;

3.掌握教育评估基本理论,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参与市级以上教育评估或教学评价经历;

4.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公道正派;

5.身体健康,能适应评估工作要求。

(三)工作要求

1.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严密操作,规范行为;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3.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严以律己,不徇私情。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启动。10月14日上午,召开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启动会议(10月13日报到)。参加会议人员为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基教科(处)长,各市教研室(教科院、教研中心)主任(院长)。

(二)学校自查。全省普通中小学校于评估工作启动后,依据《评价方案》所定各级学校评价指标要求开始进行自查,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全课程,全面做好迎接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教育行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自查情况的监督、指导。10月底前完成自查。

(三)市、县(市、区)复查。市教育局要组织力量对高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县(市、区)教育局要组织对初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市、县(市、区)两级的复查需于11月上旬完成。

(四)评估培训。省、市、县(市、区)各级要组织对本级评估人员的培训,于评估开始前一天进行。主要是学习有关政策文件,了解评估标准,掌握评估程序,熟悉评估内容、明确工作纪律等。

(五)开展评估。本年度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于启动会后全面展开,市、县(市、区)两级的评估需于11月中旬完成。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11月下旬进行。

(六)评估结果的产生与使用。省、市、县(市、区)三级的评估结果由各级教研部门分别进行汇总,并形成报告报上级教研部门,最终由省教研室形成总体评估报告。本年度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结果,于12月中旬由省教育厅向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反馈。

四、省对普通高中的评估程序

在自查的基础上,省评估组分赴各市开展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评估组赴各市,由教育局提供以下材料:该市各普通高中学校名册、学校分布情况、学校简介、自查报告等。

(二)评估组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区别市区、县区和农村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要评估的学校,抽一所评一所,每市共评估3所学校。

(三)评估组赴学校评估前,依据评估内容做好评估人员分工。原则上按以下3个小组进行分工:

1.课程设置与管理调研组(2人):主要负责评估公告,听取相关情况汇报;核查课程开设与管理情况;核查学校课时与作息(含节假日)时间执行情况;检查教材与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检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情况;了解考察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

2.课程实施效果考核组(2人):随堂听课;核查学校组织进行的各项考试的情况,抽查学生各学科作业的情况;了解考核各类课程实施效果等。

3.信息资料组(2人):主要负责收集查阅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选)座谈会;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选)问卷;汇总相关信息资料,形成评估报告等。

明确分工后,评估组依次赴被评学校开展实地评估。每所学校评估工作时间为两天。

(四)评估组在学校评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听取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简要汇报;

2.在所到学校评估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3.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核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课程开设情况,作息时间安排,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学校相关会议与教研工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作业、考(测)试试卷、成绩册等资料;

4.随机召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评估人员要依据座谈会提纲分别进行座谈;

5.随机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

6.随堂听课并观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场,观察学生的课余活动,了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体质健康状况等.

(五)在每一学校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全体成员即进行对该学校的总结评定,形成评估报告。

(六)在每市的评估工作完成后,评估组即向该市教育局和相关学校进行反馈,并形成对该市的总体评估报告报省教研室。省教研室将各评估组提交的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形成全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年度评估报告,报省教育厅核准后向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进行书面反馈。

市、县(市、区)两级的评估可参照本评估工作程序进行操作。

五、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省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省级评估工作培训和对普通高中的评估复查任务,形成总体评估报告,并对市、县(市、区)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

各市教育局统一领导本市的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市教研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本级评估工作培训,对本市高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承担本市初中实施评估的任务,形成对本市普通高中自查情况的复查报告、对本市初中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报告、对所属县(市、区)级评估工作的总结报告报省教研室,并对县(市、区)的评估工作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

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领导本县(市、区)的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县(市、区)教研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制订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承担本级评估工作培训,对本县(市、区)初中自查的情况进行复查,承担本县(市、区)小学实施评估的任务,形成对本县(市、区)初中自查情况的复查报告、对本县(市、区)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报告报上级教研部门。

为加强对此项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也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督导、基教、师范、体卫艺、教科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第5篇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对我省31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从200*年5月开始开展了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评工作。在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帮助下,我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自评工作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四个阶段的自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被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为优秀。现将我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5月接到省教育厅评估通知后,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党委会和校务会,专题研究评估工作,从各方面加强了对自评工作的领导。一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自评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步骤。二是成立了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任主任,教务处长、校办主任为副主任,抽调了专门人员,正式开展自评工作。同时,成立了16个项目组,具体负责15项二级指标和办学特色、创新项目的自评工作;各部门也成立了自评工作小组,抓好本单位自评工作。学校确定了校长为学校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三是抓好指标分解,明确工作任务。校评建办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认真梳理,将评估指标体系的8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81项主要信息,具体分解到各部门,明确自评任务,责任到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评建办分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进行合理分工,及时将指标和主要信息分解到有关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开始了“清查家底”,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工作。四是搞好建章立制,保证了自评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明确要求评建办要定期向校党委汇报,每周至少要向校长专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并出台了《评建工作奖惩规定》;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也建立了定期研究、汇报、检查评建工作的制度。校评建办坚持每天上午开早会,通报各项目组、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评建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此外,学校还分别于6月底、8月中旬和10月初对各项目组的自评工作进行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明确整改方向,增强了评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抓好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5月17日,学校召开了接到教育部评估正式通知后的第一次迎评创建动员大会。8月30日,在新学期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领导就迎评创建工作再次做了动员和部署。评建期间,刘瑞榕副校长还参加了教育厅组织的水平评估培训会,并多次亲自主持召开项目组、各部门自评工作小组会议,就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各部门层层动员,广泛宣传评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师生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搞好评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治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络、学生刊物、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评建氛围。校评建办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教育部文件和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组织人员到已接受评估的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考察、学习取经;邀请评估专家、福州大学原教务处处长郑威教授,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到校作自评辅导报告;编写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宣传手册》,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广泛宣传,使大家对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三)开展自评自查,整改存在问题。评建期间,各部门按照评估指标、观测点的等级标准,逐一进行对照检查,深入剖析,找准找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差距和不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集中力量整改存在的问题。迎评创建期间,学校在办学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先后投入715万元,建成了射击馆;投入35万元,建成了物理实验室;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并添置和更新了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同时,修订完善了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健全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学风建设行动计划、教师干部外出参加会议等制度,并将全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各项教学、行政管理;针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抓实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还与石狮市公安局、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建立了包括人才培养、对口业务交流、教官选派、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挂职锻炼、学生实践锻炼、科研协作等全方位的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互动式教学训练模式;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建立了侦查治安法律综合实训基地和警务技能实训基地。此外,还开展了校级专业改革试点工作和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活动。

10月中旬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校进行预评估后,学校党委认真研究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要求各单位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消化、限期整改,并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严格评估工作纪律,增强评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校师生员工根据学校的部署,又一次全员发动,逐项落实,层层把关。各系部进一步规范了教学档案,加强了专业剖析工作,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后勤部门进一步整治了校园环境,修缮了各项设施。学生管理部门层层动员,分级负责,狠抓学风、校风的薄弱环节。教学管理部门评建结合,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校评建办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精心撰写,对《自评报告》、《特色和创新项目》、《自评依据》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对重要数据进行了多次核对;各项目组对自评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修改。

(四)全力做好准备,迎接专家评估。评估临近期间,学校把评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软件和硬件上做好最后的准备。校评建办对各项目组汇总上交的材料进行了最后的审阅,并成立了校内专家组,对各项目的自评材料进行了交叉审阅;总务处对教室、宿舍等设施以及校园环境进行了最后的修膳和整治;政治处对校园环境和相关场所进行了布置。学校调整了评建办人员,成立了专家秘书组和接待组,从各部门和单位抽调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强,熟悉学校工作情况的教职工担任评估专家秘书和接待员。12月17日,评估专家组进驻我校,正式对我校近三年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全力以赴,积极迎评,做到:提供材料,及时准确;访问师生,随叫随到;考察现场,准时畅通;学生测试,规范应考。师生员工以诚实、认真、积极的态度对待评估,保证了专家考察工作顺利进行。

二、主要收获和成效

(一)进一步转变了教育思想观念,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迎评创建期间,通过学习讨论教育部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促使广大教职工对过去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进行认真反思,拓宽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视野,提高了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和办学规律的认识,从而增强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了较为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尤其是各项目组、各部门自评小组的教师干部结合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评估指标的内涵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根据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学校确定的“立足福建,服务公安,以专科教育为主体,培养公安一线高等应用性警务人才”的办学定位准确,符合高职高专学校为地方经济、行业部门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定位。学校根据福建省对公安工作发展的要求,提出到2010年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福建省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职民警训练基地、警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跨入国内同类专门院校先进行列的发展战略目标切实可行,发展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力度,推进了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学校以此次评估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从课程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入手,推进了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先后启动建设了一批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加大了高职高专示范试点专业的建设力度,并论证设立了“反恐反暴专业”,初步形成了警察指挥与战术、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等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二是加大了对课程建设的政策扶持与经济投入力度,把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相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把课程建设的普遍开展与扶持打造精品课程相结合,探索教学训练模式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继2003《警察查缉战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今年《刑事侦查学》课程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赔偿法》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我校申报的教改项目《创建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教育实战新体系》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被选送参加教育部评比。三是在认真调研公安工作改革与发展对当代公安业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以及公安业务工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对公安类各专业计划进行较大范围的修订,优化了课程体系结构,合理调整了课程结构比例,建立了以培养公安通才为基础、专业各有侧重的“公共基础课+公安通识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四是推进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各系部认真开展教学法研究,根据课程的内容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探讨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推广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动力和活力。学校积极引导教师研究开发多媒体课件,将公安实战中鲜活资料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师自主制作课件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已尉然成风。在省直机关工会组织开展的省直院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中,我校推荐的《福建省毒情分析》多媒体课件获得二等奖。

(三)加强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迎评促建,学校认识到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高专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坚持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公安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稳定的运行机制。学校根据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的需要,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产学研相结合的立足点,把校外实训基地作为产学研相结合的主阵地,突出警察职业训练特色,建设了各类实训基地。评建期间,学校先后建成了侦查治安实训基地、警务技能实训基地、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训基地,并在原有12个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建立了16个专业基地和12个学生课余实践基地。依托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实践操作和校外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学校成立的由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公安实践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为我校与公安机关合作办学的纽带,进一步丰富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和内容。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我校与公安机关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实战性。在科研方面,通过以评促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教育厅自然科学项目1项,社科项目3项,获得课题资助经费21.9万元,实现了我校获省级重点项目立项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今年12月7日,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管理检查组对我校科研工作进行检查,对我校科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评选2002-2004年度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先进单位的民主投票中,我校获得全票通过。

(四)全面总结了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提炼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更加全面、详实、客观地总结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发展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校领导、校评建办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各项目组在收集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就该项目所涵盖的学校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撰写了观测点自评概述和依据说明;各系部自评小组从专业剖析入手,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各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等11个方面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负责撰写《自评报告》、《特色与创新项目》的同志认真对照评估指标的内涵要求,结合近年来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收集、查阅大量丰富而厚实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报告的框架、内容进行了精心构思,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与建设、特色与创新等方面的成果、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能较好反映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现状和办学特色的质量较高的《自评报告》和《特色与创新项目》,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评估期间,经过专家组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并投票表决,认定学校的特色创新项目为: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实战三位一体,培养公安一线现代警务人才;学校创新专业和教学训练模式,促进警察技战术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对学校办学经验得失、特色创新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总结与回顾,既增强了我们搞好公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使我们看清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迎评创建工作的体会

(一)正确认识是先导。正确认识评估工作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工作才能到位,评估才能见到实效。我校对评估的认识,也经历了由肤浅到深刻,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开始评估时,有一部分同志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和“草率应付、侥幸过关”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党委认识到要抓评估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学习讨论、大力宣传、层层发动,并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全校上下认识逐步提高,思想趋于统一,从评建开始时的“要我评估”转变成后来的“我要评估”。广大教职工普遍认识到:“评估就是学校的发展”。评估是对我校办学过程的全面审视,是推动学校上台阶的绝好机会,是学校发展史上难得可贵的机遇。通过评估,使我们更加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找准办学定位,制定发展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事业发展。大家把评估视为自身学习和提高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激发了干劲,明确了目标,总结了办学经验,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环节,制订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决心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平时工作是基础。评估是对以往工作的集中检查。通过评估,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平时不易解决的问题,但把所有的问题寄希望于一次集中解决也是不现实的。如果仅靠评估这几个月的临时突击,可能起到“临阵磨枪,不利也光”的功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有把功夫用在平时,基础工作打扎实了,评估工作目标才能更高,效果才能更显著。学校制定实施“十五”计划以来,始终都把人才培养列为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的定位,明晰了办学思路,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2002年以来,学校通过采取“引进、培养、使用”的各项措施,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了师资的整体水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发挥示范试点专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品牌的专业;通过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扶持打造了《警察查缉战术》、《刑事科学技术》、《国家赔偿法》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十分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成果初显成效。学校先后投入了10293.1万元,建成了图书馆、学生公寓、办公楼、射击馆等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所有这些,都为此次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员参与是保障。学校是一个整体,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评估不仅要评教学,而且要评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对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牵涉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我们认为,没有与评估无关的人,没有与评估无关的事。因此,评估工作人人受益,人人有责,人人应当参与。在评估中,师生们人人总结成绩,鼓舞自己,人人查找问题,鞭策自己,通过评估这一特殊的工作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评建期间,我们努力做到软件与硬件一起上,教工与学生一起抓,行政工作与思想工作协调开展,集中检验人才培养工作支撑保障体系工作成绩,加快改革、建设和管理的步伐,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前进。

(四)自查自评是重点。评估的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建期间,全校上下普遍认识到如果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就谈不上改,更谈不上建。事实上,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专家们驻校考察,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整改。同时也认识到,当前学校要发展,面临多方的困难与挑战,有些困难需要借助评估强大的外力推动,集中迸发出我们内部的能量才能解决。因此,各部门都能按照要求严肃认真地做好自评自查,不讳疾忌医,不文过饰非,不夸大成绩,不回避矛盾,认真总结经验,查摆存在问题,整改突出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第6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92-03

From Talents Evaluation Importanc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u Meiping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evaluation i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occupation college undertakes macroscopically managing, monitoring and guidance of the important initiatives,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rchives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alent level evaluation bas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alents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archives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fered specific opinion.

Key words talent eval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le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Baotou Light Indu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China 014035

为了促进高职高专的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起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11月接受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这与学院的档案工作密不可分。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体系中,每个指标都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予以论证,而这些佐证材料大多是由原始档案或以原始档案为基础进行加工过的二次文献组成。因此,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高校档案是搞好评估工作的基础。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档案作为史料最具有说服力,只有档案材料完整、齐全,才能帮助评估专家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否则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 档案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档案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高校各项活动中历史面貌的真实记录,它原样地保留了形成者的亲笔手稿、领导签署、机关和个人的印章,以及当时形成的照片、录像或原声录音,是形成者的原稿、原作、原声、原貌,是高校的宝贵信息资源。这些历史记录可以作为历史真迹的证明,作为考查、争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为评估专家组了解过去、研究问题、预测未来、科学决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客观的估价。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专家组对学校的了解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查阅由学校提供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信息的原始材料;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有关的信息。但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对一所学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主要还是要依赖于查阅档案信息资料。因此,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资料是搞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基础。无论评估工作程序、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最终都要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才能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2 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发现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数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都不是太长,档案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不仅是对档案的利用,也是对档案工作的一次检查。高职院校档案部门大多都能提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材料和学院校级管理方面文件,但要提供教学和其他方面的文件材料可能就会有些困难。因为,高职院校大多采用《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进行档案管理,划分为永久和长期保管的档案资料才移交学院档案室保管,而划分为短期保管的档案资料归形成部门保管。如教师的授课计划、任课安排、工作量核算、课堂教学材料、课程进度表、学生实习工作计划、实习报告、社会调查及总结、期末考试试卷及成绩分析等,这些资料均由系或教务处保存,不向学院档案部门移交。而从评估工作来看,这些档案正是学院教学活动的重要记录,在评估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院校的这部分档案管理却长期疏于控制和检查。

从教学管理部门看,对这些档案的前身――教学文件的形成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教学文件的规范性很差,不仅文件的格式、项目和内容未做到统一规定,而且对工作情况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后来形成的档案不规范、不完整;从档案部门看,多年来,由于这些档案不需要向学校档案部门归档,而高职院校的档案部门通常只是院办公室的办事窗口,没有权力去监督和检查别的部门的档案工作情况,加之档案部门人手少,更缺少对部门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而从实际负责归档的人员看,各系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系部教务日常工作中,兼职档案员只是挂着一个虚名,其实无暇整理档案,而且他们中不少人缺乏档案工作知识,所以档案整理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实际上在很多高职院校这部分档案是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这部分教学档案资料是重要的评估佐证材料。

3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密不可分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体现在学校迎评的整个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在档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3.1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推动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高职院校档案来源广泛、门类众多,是反映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背景资料,是实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能够获取的最基本、最准确、最真实的信息。以档案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既依赖于档案的完整、系统、准确,同时又推动档案工作的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可以发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如果未达到标准或标准不健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方面都有规范化的要求,从而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3.2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化了校级档案,完善了系级档案的建设

按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档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档案部门归档范围进行适当调整,扩大系、部二级档案归档内容,建立系、部二级档案保管单位,形成以学院档案室为一级,各系、部档案为二级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学院档案部门要做好系、部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定期对系、部档案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奖优罚劣,促进系、部二级档案管理工作,为教育部每五年一轮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加快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进程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对高职院校全方位的检查,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向评估专家提供大量的关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凭证材料。受评学校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就不能进行快捷高效的检索和及时调阅各类档案,这将影响评估专家的正常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跟上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步伐,把档案管理从实物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使档案承载的信息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使高职院校档案部门的服务方式从封闭、被动向开放、主动转变;使档案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与利用形成一个全面、完整、合理的网络信息结构,加快实现高职院校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效率,促进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提前做好准备。

4 解决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与利用问题的途径

4.1 强化档案意识,规范档案管理

每位教职工都必须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并校前散存于各部门或个人手中的一些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及时归档。同时,要针对并校前各校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的问题,及时调研,确定整齐划一的档案管理方法,便于档案的集中保管、利用,以形成档案工作的良性循环。

4.2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有序,有据可依,保证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完善档案的保管、利用、借阅、保密、归档、鉴别制度,及时收集、补充、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加资金投入,严格执行现代化管理标准,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唯一性,做到划分准确、排列有序、条目清楚、查找便捷。

4.3 合理配备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是档案工作摆脱困境的重要保障。为此,首先要建设好档案馆(室)队伍,确保一定数量的专职档案人员,并力求这支专职档案工作队伍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比较合理,便于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整体推进,大力加强档案网络建设,发挥各部门兼职档案领导和兼职档案员的作用。实践证明,档案工作涉及学校各个方面,仅靠档案部门单枪匹马,无疑是杯水车薪。只有建立稳定的校区档案工作网络,同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增强档案工作的向心力。

4.4 确定档案工作目标,使档案工作开展有的放矢

确定档案工作目标,是由于合并高校层次较前相对提高,并校后应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使档案工作围绕新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这里之所以强调合并高校档案工作要实现目标化,一方面是明确了档案工作目标,即明确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总方向,一则可以根据总目标,不断消除偏离目标的因素,二则可以通过局部优化,使日常具体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明确了档案工作目标,便于加强日常管理,有利于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增强竞争性。为此,合并高校要根据确定的新目标,完善各种配套管理措施,并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并完善档案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当今机遇和挑战并存,若不能及时把握机遇,发展的希望便会失之交臂。因此,合并高校档案工作应面对改革的新形势,立足并校后的现实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档案工作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刘淑霞.浅谈合并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04(1):30.

[3]国家教委办公厅.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S].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沈蕾.教学评估工作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J].北京档案,2006(12).

第7篇

一、呕心沥血,为每一名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本期我任教xx级3--8班的英语,每周有12课时的工作量。我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朴实高效,力图把每一节课都上精彩。本期,我有根据教科所"变革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有关研究,认真审视并改变自己的课堂现状,以"培养学生自主认读能力为核心",通过"预习--尝试--校正--巩固--总结"五大环节,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通过细分学习小组、同伴互助,单元任务激励等辅助手段,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竭忠尽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所能

本期,学校各项事务繁多。开学之初,我首先制定了《本期学校科研计划》,《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抽测计划》,并组织申报了万州区科委立项课题《小学生文明守纪与个性张扬和谐发展研究》,我还承担了"万州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评估"汇报材料的撰写和资料准备工作,以及"万州区第二轮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中加分项目的材料准备工作,为学校顺利通过这两项评估尽了一份力。同时,我还为晏校长参加"万州区特色学校建设校长高峰"撰写了近万字的交流材料,三易其稿,历经7次大型修订方定稿,参与提炼了演讲稿,又组织信息组教师制作演讲课件,通过团队协作,使我校晏校长的发言名列前茅,在全区更好地树立我校形象。

三、不辞辛劳,推动全区英语教学提升

四月初,我精心准备,在全区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做"万州区小学英语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专题讲座,获得了全体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五月初,我被重庆市教委聘为"重庆市直属小学和主城部分示范小学教学技能大赛决赛"英语学科评委。

从二月开始,我与教委基教科一道,下到我区最偏远的8所明德小学,进行"攀登英语实验"督导,三月中旬的北师大评估验收中,我们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北师大所有专家的高度评价,我撰写的"攀登英语--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发表在三峡都市报上,后上报到教育部,在北师大《攀登英语》内刊上发表。六月,我还指导了两节课攀登英语课参加重庆市的评优。

第8篇

评估专家组对高校进行评估的一般办法是,除安排一些现场听课、座谈会、汇报会等现场考察外,主要是查阅学校提供的各项主要信息(侧重对原始材料的审阅)。而这个“原始材料就是指学校的档案,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们能够真实地反映学校不同时期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评估是以学校档案为依据,检查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教学档案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原始记录和佐证材料。”

高校的档案是它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照片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积累,它是学校生命的年轮,是学校发展建设的见证,高校档案不仅反映了高校的历史面貌,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档案的建设对于高校评估能否顺利开展显得至关重要,其作用是越来越大。

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评估活动中,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些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理所当然地可以用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佐证,水平评估中每个项目、指标、观测点的内容都是学校档案的具体体现,最终都要以学校各级档案提供的原始材料为依据。

在此,尤其要提及的是系级教学档案,所谓系级教学档案,是指在系一级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东西,是对系级教学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效果的真实记录,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依据,是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资源,也是系级档案工作的核心。它包括教学管理类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生管理类档案、实验室建设类档案、教学辅助材料档案等。

一、系级教学档案的特点

1 分散性和特殊性

就系级教学档案的来源而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本校教学主管部门,本系各教研室、实验室、公共课教学部门以及师生个人都是它的信息源,它集结了富有成就的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个体劳动成果。如富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经验总结、高质量的教材、高水平的论文、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出色的活动记载等,都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内部性和原始性

就系级教学档案的形成而言,系级教学档案材料大多是系内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管理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并为其直接管理和使用,一般不经过文书处理部门的收发登记,除让级下达的文件以外,其他材料多数不带文号。

3 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就系级教学档案而言,由于系级专业设置,学科划分比较细致、各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4 开放性和透明性

就系级教学档案系统而言,通过输入信息(收集、整理和输出信息、开发利用)的不断交换、反馈,使教学档案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学档案与其他档案不同,往往是大家都知道并且是教师、学生自己整理形成的。如教师考核表、毕业生登记表等,还有一部分是必须向学生公开的,如学习成绩、评估登记、纪律处分等,除试题库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公开透明的。

5 周期性和成(套)性

就和系级教学档案的运行而言,教学档案有其独特的周期性特点,它不是以自然年度为周期,而是以学期或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周期,如学期或学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招生计划,某一课程的授课计划、学生成绩统一报表等。学生从一入学到毕业分配,一般要经过四年,在此期间,要接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等一整套完整而系统的培养程序,这一过程反映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一教学活动周期中的全貌,因而同一周期的教学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材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6 多样性和复杂性

就系级教学档案的形式而言,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化,除了纸质的材料、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各类登记表册外,还有照片、录音、录像、幻灯片、计算机软件等记录材料。

二、系级教学档案管理遵循的原则

1 教学性原则

其教学档案主要记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及其执行情况,能够反映出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命题、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整体面貌,真正体现出教学档案的教学性特点。

2 成套性原则

是指教学档案要完整,要齐全成套,不能残缺不全,要保证其收集整理和文件、资料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再通过整体编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客观性原则

是指教学档案必须做到客观、准确,必须与它所记述的教学活动情况相符合,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使教学档案成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为开展教学研究、评估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4 现实性原则

就是要实现教学档案的有效利用,因为这些数据将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工作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探究高校教育评估指标时,我们不难发现,评估指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为观测点,这就给档案材料赋予了新的价值。在教学评估准备中,我们时常感到:支撑评估指标观测点的材料难以收集,而收集的材料又不能有效地反映教育教学过程,反映教育教学质量的材料极度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学档案的作用,教学档案和教学工作档案之间关系认识不到位,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教学档案材料少于积累,少于整理所致,笔者作为教学管理者和工作实践者,试对此作探析。

三、高校系级工作档案的建立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教学工作档案建立中不能明确收集对象。其原因是将教学工作档案与文书档案混为一谈,其实教学工作档案与文书档案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教学工作档案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业务部门,学校教师需要解决教学方面的某些问题或领导作决策时,可提供利用。教学工作档案通常是一些无编号的教学文件材料,如学校梯队建设,试卷分析、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业务、师资队伍等资料。从形成时间上看,教学工作档案多为学年度材料。文书档案往往是有编号的、规范性的文字材料。可见,教学工作档案包含了文书档案。在教学档案建设中,必须将教学工作档案与文书档案区分开来,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教学工作档案建立中把握好材料收集的对象。实践证明,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从利用效果上看,必须认真区分教学工作档案与文书档案,建立起合理的类别才能提高教学工作档案的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对教学工作档案认识不全面。教学工作档案包括三个层次的材料:一是对学校及主管部门下行的文件资料;二是部门对下行文件所作的相关配套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三是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上行所形成的相关材料。但在实践中,由于对教学工作档案认识不全面,导致在档案建立中常出现三种倾向:文件档案多,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少;纸质资料多,电子声像资料少;宏观资料多,微观资料少。因此,加强对各个层面材料的收集、整理,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工作档案。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同发展的,只有加强对这三个层面的建设,才有利于档案建设的整体完善。

第9篇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依托。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初见成效,农业部加强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下发,教育部已经在设计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农民培养资助政策,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这“三大战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胜利以后能不能守住,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体系上下团结一心、奋勇拼搏。《意见》下发就是集结号,就是动员令。

 

第一,要充分认识体系建设的严峻形势。经过几代农广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办学体系、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效果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尤其近一个时期,体系上下团结,顺应时代要求,在办学形象、社会影响、政策争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公益性地位不稳固、条件能力建设不配套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一是公益性地位不稳固。社会上对农广校的办学方式、教育能力和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等,还存在一定质疑,还有不少杂音。各级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分类和职能配置时,没有明确公益性定位,每每遇到机构改革往往成为撤并的重点对象。这两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逐步推开,各级农广校不同程度受到冲击,撤并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办学体系不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存在盲点和死角。根据最近体系调研统计,目前全国农广校体系共有2600所农广校。其中:1所中央校,36所省级校,319所地市级校,2244所县级校。地市级校319所,占全国地市级总数89%。县级校2244所,占全国农业县总数83%。也就是说,全国现在还有40个地市和近500个农业县没有建立农广校。已经建有的农广校,合并现象比较突出。地市级校非独立办学79所,占地市校总数25%。县级校非独立办学468所,占27%。广东、江西两省没有农广校,有些省办学体系撤并严重,还有一些地方体系凝聚力不强。

 

三是教育培训条件不配套。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施条件是教育培训的硬件支撑。经过多年发展,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条件和手段都有很大改善,但发展很不平衡,与其他办学机构比总体水平不高。据全国县级校办学水平评估显示,a、b级校办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仍存在设施设备老化陈旧、总数上普遍难以适应教育培训需求的情况。c、d级校,更是没“窝子”、缺“场子”、无“机子”,九十年代的设备培训二十一世纪的农民,教育培训条件与承担任务极不匹配。

 

四是师资队伍能力亟待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是教育培训效果的根本保证。从目前来看,农广校办学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校长队伍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管理能力与事业发展要求不适应,专职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教学管理不完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滞后,难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二,要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意见》贯彻落实。《意见》下发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多易其稿。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契机,用好这柄“尚方宝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贯彻落实。这事关农广校主体地位能否真正确立、事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能否有效构建、事关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战略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一是尽快传达学习,扎实组织好《意见》的学习贯彻活动。各位校长首先要带头学,同时要组织基层农广校、带动干部职工深入学,把文件吃透,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要边学边总结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把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与本省农广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重点工作相结合,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适时组织召开全省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或者培训班,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做法,研究解决薄弱环节,推进全省农广校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建设。

 

二是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要抓紧会同省厅科教处,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方案,向省厅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及时全面汇报,说明体系情况,说明部领导要专门听汇报;要以省厅名义分别到有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协调落实加强农广校建设的政策措施,全力争取省厅印发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意见;农广校联合办学领导体制机制健全的省级农广校,要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专题汇报、专门研究,有条件的可通过联合办学领导小组或联合相关部门或争取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强农广校建设的相关文件。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体系发展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意见》,特别是争取重视支持和办好用好农广校,需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报道,需要全国农广校体系上下同心,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主流媒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为主题,以“一切为农民着想,方便农民、实惠农民、智慧农民”为主线,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重要性、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紧迫性、农广校地位作用和办学成效贡献的全方位宣传。中央农广校将编印《贯彻落实<意见>动态情况》,呈报农业部领导和有关司局,发送各省厅和省级农广校,上载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要及时向中央校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

 

第三,要牢牢抓住体系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体系建设内容很多,贯彻《意见》要周到全面,要统筹兼顾,更要把握难点、突出重点。

一是坚定“三不变”的办学格局不动摇。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主体,作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基础依托,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持相对独立完整的办学体系,这决定了农广校的基础地位和根本定位。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中,必须要确保农广校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独立设置的办学格局“三不变”,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努力确保公益一类。

 

二是着力完善建制确保体系完整。体系办学是我们最大优势和特色,体系完整和健全是衡量我们办学水平、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系的情况我们已整理发给大家,大家看看,再做些调查,没有农广校建制的要通过整合资源争取同时建立农广校和中心,一时难以建立农广校的也应先保证设立中心;对于撤并农广校办学机构、挤占农广校办学场所的要努力恢复;设有农广校没有建立中心的要加挂中心牌子。总之,有的要巩固,没有的要抓紧建设;条件好的要好上加好,条件差的要抓紧完善,要着力实现办学机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比一个强、一个比一个有特色。

 

三是切实履行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职能。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组成部分,是农业部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主力军,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技术传播、科学普及的公共服务职能。要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传媒手段,大力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广校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发挥中心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职能。

第10篇

1.国家规范高等学校设置的法规主要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6)《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是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3.《教育法》中关于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由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是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5.《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设置高等学校的原则是什么?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6.设置高等学校除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高等教育法》针对大学或独立学院的设置还规定有哪些条件?

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设立高等学校的具体标准由***

制定。

7.《高等教育法》中关于设置高等学校的名称有何规定?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其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使用相应的名称。

8.《高等教育法》规定,申报设置高等学校应提交哪些材料?

(1)申办报告;

(2)可行性论证材料;

(3)章程;

(4)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9.《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是哪一年的?

是2006年9月28日教育部的(教发〔2006〕18号),自之日起实施。

10.《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领导班子的配备是如何规定的?

必须具备《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任职条件要求,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领导班子。

11.《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称为大学的办学规模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12.《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学科门类是如何划分的?

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1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大学的学科门类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14.《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应达到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

15.《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关于大学的师资队伍是如何规定的?

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16.《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教学水平评估有何规定?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对申办学院的学校是指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学校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7.称为大学的应具备教学成果奖标准是什么?

称为大学的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18.《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是如何规定的?

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称为大学的学校应达到以下标准:

(1)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

(2)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

(3)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4)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19.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60平方米以上,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达到30平方米以上。

20.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应达到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20平方米,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30平方米。

21.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理、工、农、医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5000

元,人文、社会科学类院校应不低于3000元,体育、艺术类院校应不低于4000元。

22.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的标准是多少?

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80册。

23.《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经费有何规定?

普通本科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24.《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普通本科学校的筹建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普通本科学校的筹建期限,从批准之日起,应当不少于1年,最长不超过5年。拟要求“去筹”、正式设立的普通本科学校,须在其正式批准的筹建期满后,由其主管部门向教育部提出正式设立的申请。

25.教育部审批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的程序是什么?

凡提出设置普通本科学校的申请,在经由教育部形式审查通过后,由教育部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考察、评议;通过考察、评议的学校,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未通过教育部形式审查或未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的学校,若仍需设置,需在下次由学校主管部门重新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凡未通过考察、评议的学校,教育部将以书面形式告知其主管部门。

26.《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以《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依据,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正确处理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与增量、规模与质量、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控制高等学校设置的数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按需设置;坚持标准、从严掌握;公平公正、规范审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管理、分级负责。

27.《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应着重考察的几个方面是什么?

(1)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紧迫需要,全面分析其设置的必要性。注重考察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状况、各类人才需求预测和社会吸纳能力,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与布局。

(2)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状况。高等学校的管理与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国家助学贷款及其他各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3)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经费保障状况。《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其举办的高等学校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需进行高等学校设置的,其全省(区、市)近三年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须达到

5000元;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年均在5000元以下3500元以上、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8%以上的,从严控制;低于上述水平且当年高等教育生均事业费没有显著增加的,原则上不考虑。

(4)拟设置的学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同类学校的设置标准。

28.《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成人高等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1)大力发展以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成人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采取函授、夜大(业余大学)、电大、自学考试等业余教育的形式。

(2)充分发挥成人高等学校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一部分用以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部分为成人自学考试教育,一部分并入普通高等学校。

(3)个别科类特殊、在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布局中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的,可在从严控制的前提下考虑单独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拟并入或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学校,须按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设置程序报我部审批。

(4)鼓励省级、市级教育学院与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院校合并。对于单独改制并更名为普通师范院校或其他多科性院校的,应视各省(区、市)高等学校设置情况和学校具体条件从严控制。

29.专家小组进校后主要工作程序是什么?

(1)学院汇报:重点汇报升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学院的实验室、图书馆等;

(3)查阅资料:师资、实验室、图书、教学、科研、财务、土地、建筑面积。

(4)教师座谈:领导座谈、教师座谈;

(5)专家反馈。

30.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安排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节奏是什么?

“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按照“一年中东部、一年西部、一年民办”的节奏安排高等学校设置工作。

31.什么叫教育方针?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根本性问题。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有决定的意义。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33.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是统一的。教育方针制定时必须同时规定教育目的,只有教育目的达到了,才可以说教育方针实现了。因此,教育方针的表述往往包含教育目的的表述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34.什么是教育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总的教育目的,结合学校的性质、层次、任务和特点,制定出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抽象的,教育目标则是具体的。

35.高等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2)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性质,并能实现其教育任务;

(3)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要与普通教育相衔接。

36.什么是学科?什么是专业?

学科就是按照学问的性质所划分的门类。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

专业是高等学校中根据学科分类把学业分成的若干门类。它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37.我国的学科体系结构如何构成?

学科体系结构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根据当前国内外通用学科分类法,我国把学科归纳而成七大学科门类。

38.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课程有“课”与“程”两层含义。

课程体系又称为课程结构,它是本科层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必修课;二是选修课。必修课又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必修课;二是专业基础必修课;三是专业必修课。

39.确定课程体系有哪些原则?

(1)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特点;

(2)要合理安排课程顺序,注意课程间衔接和配合;

(3)要有利于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力结构;

(4)要保持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先进性。

40.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何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本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基础宽厚、专业知识新颖,具有创新、开发、设计、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科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培养方案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本科侧重理论教学,选修课较多,专科侧重实践教学,选修课较少;本科注重设计、创造、研究能力的培养;专科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3)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本科注重学科建设,把学科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当成学校工作的龙头;专科注重专业建设、动手能力培养。

(4)师资配备要求不同:本科重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培养,高级、中级、初级教师组合呈倒三角形组合,专科为正三角形组合。

(5)领导体制不同:公办高校都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本科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专科一般是院级管理体制。

41.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1)按学科设置专业,其业务范围要有比较宽的口径;

(2)要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

(3)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重发展应用学科专业;

(4)要面向未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新兴边缘学科专业;

(5)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形成专业特色;

(6)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提高办学效益。

42.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

43.高校学科建设的三个任务是什么?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什么?学科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三个任务是: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学术梯队或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梯队或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的原则是:适应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共生性原则。

44.如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1)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保证重点、杜绝重复建设、平均主义等问题;

(2)实施人才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3)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进一步明确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45.本科高校进行学科建设时,应牢记那些办学理念?

第11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专业认证的概念和意义,并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探讨了我院对专业认证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专业认证目的和意义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就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如土木工程、电子机械等)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计算机专业认证就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一。

为顺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国家和行业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和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同时为配合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尽快实现工程专业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教育部于2006年3月份正式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并由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业学会成员、工程教育专家及资深工程师按合理比例组成了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

试点工作旨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专业办学实际,反映行业需求,促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和实施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计算机专业认证的试点单位之一,于2007年11月进行了专业认证。下面就计算机专业认证的过程和一些体会做简单介绍。

2计算机专业认证过程

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6个阶段:申请认证、学校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保持。具体认证内容及时间结点见表1。

对于被认证单位来说,认证前的准备、自评报告的撰写和专家现场考查是非常关键的三件事,下面分别做介绍。

2.1专业认证的准备

许多高校在近几年都进行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教学资料的保存、教学秩序的规范以及教学特色的提炼上都做了很多的工作,它们为专业认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科评估与专业认证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科评估更多的是展示亮点,而专业认证更多的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有几点很有必要。

(1) 领导重视,成功关键

(2) 全院动员,统一思想

(3) 学习材料,明确目标

(4) 专家辅导,提高效率

(5) 组织队伍,撰写报告

(6) 学科推论,充实佐证

(7) 组织专家,校内评审

(8) 提交报告,补充完善

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是: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本专业是如何保障目标的有效实施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为了说明以上三点,需要提供有力的佐证材料,尤其是毕业生的调查资料,需要有长期性和广泛性。

2.2自评报告的撰写

自评报告是根据专业认证标准来撰写。专业认证标准包含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见表2。

计算机专业可以选择按照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三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或若干个申请认证。按照任意一种培养模式通过认证,即被认定为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达到相应合格等级。

自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 前言:包括学校概况、办学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本专业的介绍,包括历史及现状、专业目标、本专业在学校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特色等。

(2) 专业建设与水平:依据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的七个主要指标逐一描述,提供全面、翔实的达到标准要求的证据。

(3) 整改与提高: 介绍上次认证以来专业的建设、改进与提高。首次认证无此项要求。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重点描述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5) 附件(以近四年为主):

① 教学文件:教学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时安排及主要内容(标题),任课教师的情况。

② 各年级正在执行的教学培养计划。

③ 本专业所在院系教师的名单、简历。

④ 由学校组织的有关德育、体育评估的结论及数据。

⑤ 毕业班外语成绩。

⑥ 图书、期刊、音像等教学资料统计数据。

⑦ 实验室主要设备清单。

⑧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历届毕业生反馈的有关资料。

⑨ 教育部对学校整体办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或评估结论。

总之,在自评报告中,要始终围绕着“目标是否合理,方案是否有效,结果是否可测”这一主线进行,做到自评有理有据。

2.3现场考查的过程

现场考查是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可以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的手段措施以及人才培养效果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通常,考查专家由教育界及产业界人士组成,人数为3~7人,考查时间一般为3天。主要活动包括:专业自评与讨论,专家审查材料,专家考查教学环境,专家听课,专家分别与教师、学生、毕业生座谈,听取考查反馈意见等。在现场考查过程中,被考查的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汇报简略,重在讨论

(2) 要说清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

(3) 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所讲授课程的目的和作用

(4) 学生要明确培养目标,专业对学生的要求

(5) 实验环境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6) 毕业生调查成为常态,能够证明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3专业认证的思考

(1) 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评水平评估不同,不能以直接以本科评估来应对专业认证

本科评估与专业认证的主要区别有:本科评估是针对整个学校,而专业认证是针对个别专业;在本科评估中,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校自我评价为主,而专业认证则采用社会第三方评价;本科评估关注学校的现状,而专业认证除了关注专业的现状之外,还关注其是否有不断改善的机制;本科评估以定量数据为评价依据,而专业认证则以专家判断为主;本科评估的目的是使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而专业认证是使学生获得注册工程师资格,因此,本科评估重点关注的是学校,更多的是展示亮点,突出特色;而专业认证更多的是关注大多数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培养学生为本的理念。

(2) 避免培养目标空泛化,要能够证明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人们在设置专业或规划专业发展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常常采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泛的描述,较少去认真思考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真正体现国际发展潮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特点等问题。而在专业认证中,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被认证的专业,必须能够说清楚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培养方案是在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置的,要证明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设置的,要能够处处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所承担的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在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目标及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到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总之,被认证的专业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4) 要重视毕业生调查工作,建立不断改进机制

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负责人或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学生教育教学问题,对毕业生的就业,尤其是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工作情况很少了解,即便了解也是一些个别的精英式人物。但是,如果一个专业对自己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没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很难说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真正得以实现,因此,要把毕业生的调查工作作为办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随时得到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并在适当时候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建立起不断改进的机制,使专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J]. 夏天阳主编. 各国高等教育评估[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69.

第12篇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元化主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

2012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的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国际竞争加剧,如何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不足,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质保体系中,英国及美国的质量保障体系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相比来讲,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美国的更规范、更系统。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工作是由代表政府及学术界双重利益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QAA)负责,同时兼有代表社会利益的社会评估以及高校自评,其评估主体包含了学生、教师、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等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1]

一、内部质量保障主体

英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内部及外部两个方面。在2002年之前,英国构建了一套较成熟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2001年7月,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报告指出要削减外部评估程序,并强调日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各高校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上。

(一)学生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并全程参与高等教育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是最真实、最直观的[2]。英国高等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参与程度。总体来讲,学生参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通过参加各种委员会及担任高校理事来参与管理与决策

在国家层面上,英国学生可以通过进入QAA的决策层来参与全英高等教育的质量决策管理。例如,QAA于2008年宣布吸纳一名学生作为董事会成员,参与全英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在院校层面上,学生可以通过选举加入学校理事会或其他相关委员会来参与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在英国,学校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对教育质量负最终责任,通过选举产生的学生会代表是董事会中的一员,代表学生利益参与高校的各种重大决策。董事会下设的各种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学位授予委员会、科研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等,则负责具体的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及审核等其他工作[3]。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加入不同的委员会来更大程度地参与高校质量保障工作。

2.参与高校内部评估

在英国,学生通常可以作为评估组成员参与高校内部的定期评估工作。学生需要先参加选举,并接受相关的培训后方能参与高校内部的评估工作。通过培训的学生在评估的过程中拥有与其他评估组成员同样的权力和义务,代表学生的利益参与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同时,英国许多高校会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配置、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评价的结果对相关方面进行改进。

3.参与全国大学生调查

全国大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NSS)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发起的面向全英大学毕业生的一项网上问卷调查,自2005年启动至今每年进行一次,全英大部分毕业生都会参与NSS的调查。NSS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所在院校的课程教学、考试反馈、学习支持、课程组织与管理、学习资源、个人发展和总体满意度7个方面的看法[4]。调查结果会在NSS 的官网上公示,学生及家长可以看到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对所在院校及就读专业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选择高校提供了参考。

4.参与QAA的评估

QAA在评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意见,QAA 2011~2014年的发展战略书中指出,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更重视学生参与,以此来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5]。高校学生可以在QAA正式审查访问前派代表递交学生书面报告书,学生在报告书中可以对高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度,以及学习体验、是否具有话语权进行汇报,以供QAA在评估过程中参考。同时,QAA在正式审查访问的过程中也会召开与学生代表的座谈会,面对面询问学生对高校教育的看法。

(二)教师

作为高等教育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1.教师加入高校理事会及参与校内外委员会

在英国,教师在高校内部的理事会及各种委员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高等教育的决策及管理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理事会中的大部分成员由外校及本校的资深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学术评议会、学院委员会等机构也均由知名教授及学术权威组成。英国高校十分鼓励教授治学,鼓励教师通过授课时的亲身经历发现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帮助董事会及委员会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在高校外部,教师也可以通过加入QAA董事会及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或担任评估小组成员,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及评估。

2.教师与高层管理人员举行座谈会

英国高校经常召开高层管理人员与全体教职员工座谈会,全体教师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高校也鼓励教师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满意度的教学方法,并在会上与其他教师共享和探讨。

3.教师评价采取正面激励方式

英国高校普遍以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为重要目标来建设质量保障体系,采取正面激励方式,而不依靠惩罚、批评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普遍采取同行教师相互评议(Peer Evaluation)的方式,通常不对被评教师打分和评级,而是由听课教师提出评价和改善意见。

4.通过导师制形成师生紧密互动

在英国高校中,从普通讲师到高级教授都有义务担任导师,且越是优秀的高校每个导师所带学生越少。例如,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带领的学生不超过3个,并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包括学习、品德、就业等方面[6]。英国的导师制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导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能了解学生的需求,而学生也可以直接从导师身上学到各种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外部质量保障主体

目前,英国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主体包括政府、第三方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等。高等教育外部各利益相关主体参与质量评估与监管,有效地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政府

英国政府不直接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而是通过立法、行政及财政拨款的措施来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具体的质量保障评估活动则授权给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进行。

立法是最基本的监管手段,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不断修订和补充。如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1992年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1998年的《教学与高等教育法》、2004年的《高等教育法》等,都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框架》白皮书[7]指出,应把教育评估工作放在首位,高校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的同时,应建立起由企业界、金融界、学术界及拨款委员会代表所组成的质量监管系统。2011年,英国政府再次颁布了《高等教育白皮书——将学生放在体系的中心》,白皮书明确指出,应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学校及相关机构应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及经验,并不断加强教学、评估、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8]。英国政府通过政策加强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宏观调控,保证了质量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通过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供经费支持,质量评估结果为优的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而评估结果不理想的高校则获得较少的经费。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网站的相关数据显示,质量评估结果为优的高校获得的拨款数额可以达到质量评估结果不理想的高校获得的拨款数额的9倍。英国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拨款数额,加强了英国高校教育的质量意识,从而实现了其对英国高校教育质量的调控。

(二)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

在英国,第三方中介机构承担了对高校教学及科研水平的评估以及对部分课程专业资格的认证工作。其中QAA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质量保障工作;英国拨款机构联合发起的科研水平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负责评估全英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专业协会和法定认证机构负责对某些专业课程的学生执业资格进行认证。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

QAA负责对全英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工作,并公开评估结果。QAA是独立于英国政府与高校之外的评估机构,其独立性及非营利性保证了评估的公平及客观性。QAA目前采取院校审计的方式进行评估。院校审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评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来间接地判断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否达到标准[9]。整个审查的流程包括审查准备阶段、短期访问阶段、审查访问阶段和审查报告阶段。院校审计自2003年实施至今进展十分顺利,各高校以及评估人员的反馈也较为积极。QAA使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一个完善、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全面提高英国高等教育质量。

2.英国拨款机构发起的科研水平评估

RAE是由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联合其他拨款机构对全英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进行的评估,是目前英国最完善有效的高校科研评估,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在2008年RAE评估中,约有1100 名专家参与了评估,大多数专家都来自学术界。RAE科研水平评估包括4个阶段:制订评估标准,提交评估材料,审核评估材料,公布评估结果 [10]。RAE科研水平评估通过将评估结果与科研经费挂钩的方式,激励各高校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英国高教界的总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3.专业协会和法定认证机构

在英国,一些需要授予专业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还要接受相关专业协会或法定认证机构的学生执业认证,学生执业资格认证主要是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课程计划、教学目标及教师配置等方面的审查。会计、医生、法律、工程等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英国规定其任职人员必须通过相关专业协会或认证机构的审核才可以入职。因为只有高等教育机构获得了相关执业资格认证,才能证明其培养出的学生拥有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资格认证是保证其教育质量的根本。

4.用人单位

英国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用人单位的意见。在英国,用人单位这一外部利益主体在QAA的推动下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在QAA的最高领导机构董事会中,有6名成员来自工商界、金融界或其他专业领域。这有利于英国高校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人才,同时也保证了评估的公正与合理性。除此之外,高校内部的各种委员会也会聘请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外部评审,并邀请他们在实习、就业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

5.大学排行榜

在英国,新闻媒体的大学排行榜是民众监督及评价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被认为是英国最权威的大学排行榜,并成为大众评判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为了收集到可靠的数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聘请了权威的专家。媒体排行榜所利用的数据大多来自英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当然他们也会直接深入到高校内部去获取最真实的资料,以确保排行榜的准确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及社会舆论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作用也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三、启示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评估工作的有效性是中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亟待完善的问题。由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起步较晚,评估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于行政化、评估指标不完善等,其中评估主体单一,利益相关者参与少的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构建全面、合理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的多元化质量保障主体监管评估体系。教育部于2010年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实施方案》就是对质量保障多元化主体构建的一次重要尝试。该方案明确提出评估的目的,即推动形成办学者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11]。该方案的评估过程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但有单位自评及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还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及社会评价,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将评估结果公示。该方案的确立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但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保体系相比英国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革所建立的比较科学、内外相结合、多主体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主体多元化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

(一)鼓励学生、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评估

目前,中国高校大多都是被动地接受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很少主动构建及完善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虽然中国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与教师对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但学生、教师参与教学质量保障的形式仍比较单一,且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英国高校认为,学生、教师参与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并为学生、教师提供了参与质量保障的多种渠道,如鼓励学生、教师加入校董事会。此外,各种委员会也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管理决策、学校内部评估、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等。我们可以借鉴英国以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主的经验,为学生、教师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更多的方式,并鼓励学校自发地构建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二)加快第三方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评估工作主要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属于政府主导的评估,质量评估工作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虽然也有一些中介评估机构,但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办,对政府的依赖性过高。英国建立的独立于政府与高校之外的中介评估机构QAA已经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资金来源于一些非营利性的教育基金,其独立性及非营利性充分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公平及合理性。英国政府不直接参与高等教育的评估活动,只起到间接调控的作用。中国也应加快建立独立性更高的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将具体的质量评估工作交给这些中介机构完成,政府只对其进行间接监管,以增强评估的公开性及公平性。

(三)从企业界中选择评估人员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小组由11~13名专家组成,其成员主要来自教育界,而没有来自企业界、行业领域的资深人士。英国十分鼓励用人单位参与评估工作,如QAA的评估人员中除了来自教育界的专业人士,还包括来自企业界的人士,这样的人员构成综合考虑了社会各界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从多个角度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评估,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合理。因此,相关评估机构可以从企业界选择评估人员,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有助于高校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与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敏,李祖超. 美英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比较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5):56-61.

[2]Mc Claran. A. The Renew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UK Higher Education[J]. Perspectiv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14):108-113.

[3]杨瑛.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7.

[4]王保星. 质量文化与学生参与:新世纪十年英国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维[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2(1):118-123.

[5]QAA Strategy 2011-14[EB/OL].http://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Strategy2011-14.pdf,2011-07-10.

[6]杨继霞.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 2006.

[7][9]张微.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8]Higher Education——Student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EB/OL].https://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2413/11-1050-impact-assessment-students-at-heart-of-system.pdf,2011-10-20.

第13篇

一、学校档案的特点

1、学校档案是学校党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凭证。完整的学校档案包括了学校各项管理、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凭证、台账、报表、教学、科研成果在内的各种载体档案,通过科学整理集中统一在综合档案室内,成为学校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凭证和借鉴,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使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2、学校档案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依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学校多年来办学质量的一次大检验,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状况,就必须有大量的事实材料来佐证。

3、 学校档案是编写校史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珍贵材料,记录了学校创业的过程、教学科研的成果和人才培养的情况,利用档案编写校史或利用档案的多种载体如照片、图表等举办展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学校的历史,激发学生爱校热情,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观念,努力学习为校争光。

4、学校档案是衡量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和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志。学校档案来源于学校各项实际管理工作和各职能部门的实际工作中,是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学总结、自编教材以及学生学籍、成绩登记、奖惩情况等,这些材料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汗水,能直接真实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完善学校的档案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档案管理,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学校设置综合档案室,各管理部门设立兼职档案管理员,改善学校和各管理部门的档案保管条件,及时研究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成立与学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领导机构,组建一支由校领导牵头、办公室主任主抓、学校档案专干负责、各部门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员参与的学校档案管理队伍。

2、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档案工作人员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 及时深入基层、班级了解收集各种信息资料,掌握学校教学动态,为领导决策、教学改革等提供准确、及时、优质的服务,用实际行动赢得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学校综合档案室的资金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如配备去湿机、空调机、吸尘器等设备,使学校档案室真正符合“六防”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学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全校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对特殊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查询等,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档案现代化管理步伐。

3、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抽调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同志,充实到档案管理队伍中。同时,要积极开展档案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技术及档案专业知识,督促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手段,开展好学校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积极的和学校的文化活动融为一体

它是体现该校面貌的关键要素,因此学校档案工作要站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努力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魅力和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最大范围反映学校的文化风貌。为更好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确保相关的内容可以在形式多样的方式和措施中传承给使用人,进而确保信息内容高度的共有,档案工作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室的功能建设,努力与德育教育各类活动相结合,把档案室建设成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5、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首先,要做好档案管理组织工作,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高效化的管理机构、现代化的管理工作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来促进档案管理组织的规范化;其次,要做好档案管理技术工作,在档案的记录、整理、分类、存储、查找、传递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技术、缩微技术和声像技术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要做好档案资源信息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将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过程, 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传输, 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最后,要做好档案保护工作,除了用传统的档案库房进行原始档案资料的保存外,充分利用新型载体如机读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运用磁带、磁盘和光盘等新型手段加强对档案资料的保护。

6、建立学校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安全保障包括两方面:一是档案信息存储安全,二是档案信息利用安全。在信息存储安全方面,要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做好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监控,存储档案信息的设备要加装有效的防毒软件,内部局域网要与一切外部网实行物理隔离,各种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备份,保存到符合保管要求的脱机载体上,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和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在利用安全上既不能只强调利用而忽视保密,将不该上网公开的内容公开或不设置访问权限,又不能只强调保密而限制利用,使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过少,应坚持利用和保密并重的原则,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工作。

7、 积极拓宽档案利用渠道

第1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问题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这是2006年4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暨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从中可见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的必要性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大规模扩招以来,本科入学人数成倍上升。但与此同时,高校的数量和规模并未成正比例扩大。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高校的教学质量自然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的优劣并非显而易见它需要专业人员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客观评估而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国家了解和管理高等院校。基于此国家提出并实施了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一)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估,利于高校对自身有个全面的认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是由教育部选派一批学科专家和有经验的、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专家、教授深入教学第一线,经过全面考察后对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定位、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提出评价意见 ,由此可见评估的内容全面而又细致。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对这些内容已经习以为常,因而极易忽视而不知问题所在。此项工作的展开,对学校重新正确的认识自身有重大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估,利于政府对高校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它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还是负有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责任。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促使高等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推进教学的基本建设,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通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活动,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发展成效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控,方便政府的宏观管理,宏观指导和宏观调控。

二、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中出现的问题

自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施行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评估主体单一,信度不强。目前进行的教学评估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办,而评估人员则大部分都来自高校教师或教育主管部门官员。这些人在本岗位上是专家或精英,但却未必是评估活动的能者。在评估过程中,他们极可能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做出判断。若是评估主体过于相似或单一,那么评估角度也就大同小异。而高校培养的终极目标――人才,最终将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考验。社会是个复杂多元的集体,它需要人们具有综合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因此,单一的评估主体会造成结论的片面性、信度不强。

(二)评估过于形式化,效用不高。我国评估活动已进行了数年,形成了一套标准的实施程序:教育部确定评估学校;评估学校自我评估;专家现场考察;评估结论及公布。 其中专家现场考察是评估的重点,它主要是通过听取汇报,随机听课,问卷调查、测试、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学校的情况。 但仅通过这些环节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学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这相当困难,同样让高校在短时间准备齐全资料并展现本校水平,也不是件易事。基于这些困难的存在,造成专家大概的评,学校紧张的准备,而结果却未必真实可靠。因此,这种评估过于形式化,评估的结论效用不高。

(三)评估标准相对统一,不够实用。我国是个教育大国,高校多而且参差不齐,但评估标准却是相对统一。在评估高校时,如果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校,那么学校为了能达到这些评估标准,则会使自己学校趋同于标准,使全国所有的学校都一样,这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政府鼓励各大学校办出特色学校,办出水平,办出自己的风格,因此,在鼓励的同时,评估标准也应有所区别。在教育部长周济的讲话中提到:“为了更好地体现分类指导,在现有的评估方案基础上,已经针对特殊类型的高校,分别制定了补充说明。”这说明这一问题已得到关注并且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三、本科教学评估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起步的较晚,现在还处在摸索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估的认识还比较浅。在进行评估过程中,被评高校认识有些误解,如有一些学校的领导将评估看作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外在于或强加给自己的行政性例行检查任务,而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认为评估耗时费力,会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因此出现了忽视和应付的心理和行为,不能引起对评估的高度重视。

(二)经验不足。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相融合而成的。在实践过程中,依照先前制定好的程序进行,虽然这些程序是经过反复讨论确定的,但和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国高校建设的特色和发展历程均与国外存在差异,理论与实践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问题。

(三)制度不全。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力度很大,各个领域都有显著成效,但在教育领域的立法仍有不足。在教育评估领域,仅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在评估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各评估主体的职责、评估检查的内容、标准和程序,致使实施中没有统一的规范,使评估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我国的评估是一种政府行为,评估缺乏制度化。

四、提升本科教学评估的建议

教学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举措,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能通过分析当前的问题,逐步找到解决的对策,进而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使它的效用最大化。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大家的认识不足,经验尚浅,制度不全等,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改善。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评估组及高校正确认识教学评估。我国进行教学评估的年限沿短,大家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准确。为此,国家应该大力宣传评估,为大家详细介绍评估的内容,评估过程,评估标准、评估过程及其意义与目的。这样评估组更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高校也能清楚的明白评估不是找学校麻烦,浪费学校的时间精力,或是走形式,而是通过评估真正让学校更上一个台阶,社会人士如参加高考的家长等也能更好的为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就读。

(二)完善评估体系,使评估效度更高。我国现阶段的评估出现了不少问题,原因之一是评估体系不够完善。从评估主体来说,应该让评估主体多样化,如高校、教育局专家组、社会用人机构、高校互评、高校自评等,不仅如此,评估者还应该接受专门的评估培训,提高他们的评估水平,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评估专家。从评估标准来说,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学校中进行评估,没有考试到本校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统一的标准,这对部分高校是不公平的,应该分级分层评估,不同的学校应考虑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后再做出合理的评估标准。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时间短暂和评估方式单一,造成结果性评价占主导,而过程性评估则较少。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些材料能够说明的。

(三)设立监督机构,保障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教学评估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它包括学校自评自建,专家进校考察评估和整改。在这些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机构,则很可能造成学校自评弄虚作假,评估过程走形式,整改工作也只是空谈等现象。因此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是教学评估实施的保障。

第15篇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内部评估体系 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高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自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变得愈加重要和迫切。教学质量评估作为鉴定教学、指导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不仅检测高校的日常教学质量,而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适时调控,有效地指导高校的教学工作。

教育部从2003年起,建立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评估,并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制度,让社会更全面了解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各级深刻认识到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性,意识到评建结合的必要性。但是,这项工作是外部评估,其评估的重点是高校的总体办学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评估体系,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专项评估,才能及时诊断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外部评估和高校内部评估二者不可或缺,只有内部、外部评估体系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合力。

一、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的意义

在外部教学评估的强有力推动下,高校内部教学评估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和迎接外部评估的最基础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建立一个科学的校内评估体系对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真正落实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基本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内部评估的实施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体现,是高校主动处理好自主办学和自律办学关系的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内部评估对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社会满意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2.内部评估的过程强调过程性、全员性、全面性、发展性,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注重质量建设的过程性环节,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学过程,了解高校深层次的教学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发现和解决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个环节都充分发挥评估的诊断、总结、反馈、促进作用。

3.内部评估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监控师资队伍、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落实整改工作,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为将来接受外部整体教学评估和专项评估夯实基础。

二、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运动过程。教学的内外部条件,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都与人才质量的培养息息相关。本文从教学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过程出发,分析、确定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2]从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教学质量形成的要素既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目标要素,又有使学生掌握或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内容等客体要素;既有充当信息传递工具的媒体要素,又有保障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心理条件等环境要素。而这些要素最终必须统一集中到人这个主体要素上,没有教师和学生这一最直接、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其他要素都不能构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多不过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此,笔者认为,与高校教学质量相关的基本要素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等)、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专业是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高水平的专业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支柱,是一所高校质量和特色的标志,加强专业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课程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水平制约着专业发展的水平。高等学校要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实施过程规范,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评估,为教学质量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原有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影响要素。在当前因扩招使生源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使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教学管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协调性要素,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并通过不断的反馈协调,形成教学合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资源指除人力资源外,教学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现代信息设施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等新的保障方式的出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三、内部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根据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围绕“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思路,建立包括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六个模块的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体系,构成校内教学评估的有机整体,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化评估。

1.研究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原则,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成果,加强教学基础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持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在制定本科教学工作内部评估指标体系和具体操作程序时,不仅要参照国家、江苏省的评估标准和其他高校内部评估的经验,更要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该体系分为若干个子体系进行研究,做到既有分解,又有综合。每个体系都有标准、程序、操作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主要内容及工作程序。

专业评估主要依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审指标体系》,从专业规划、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估,全面考察专业建设的现状。由学校统一安排和学院申报相结合,每年评估10-12个专业,四年一轮。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估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评估分两个阶段:自评和专家评审。每个专业自评时间为1个月左右,专家评估时间为5天左右,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情况统一制定。在评估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将考察报告和评估结论报至教务处,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专业的后续建设。

课程评估则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对全校所有课程特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课程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学校分批、分重点对各类课程进行评估,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顺序依次进行。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政类公共基础课,严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逐项评估,其它课程将按照专业评估顺序,每个被评专业各抽取4门课程进行评估,四年为一轮。课程建设评估以课程组为单位,首先由被评估的课程负责人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再由教务处组织校内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核实与验收(亦可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对课程组成员的教学进行广泛听课。在评估结束后,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课程负责人,课程组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课程的后续建设,为今后评估提供依据,保持课程建设评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实验教学评估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为参照依据,从实验室建设规划、教师队伍、设备与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质量及特色项目等方面检查实验室建设成效和实验教学质量。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对全校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四年一轮,每年度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各实验室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评估3―4个教学实验室。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估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进行。在学校评估期间,将组织专家深入到各教学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走访、测试等形式进行深入考察,提出考察意见。评估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将考察报告和评估结论报至教务处,教务处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实验教学负责人,教学实验室必须作出回复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上交教务处以督促实验教学的后续建设。

学生培养质量评估则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基础性素质进行全面调查,以专业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发展性素质进行重点评估,并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构成学生培养质量评估的循环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入学时的诊断性评价,学习期间的形成性评价及学生毕业后的总结性评价。其中在校期间的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素质的评价含素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可与试卷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分析结合在一起;发展性素质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各项知识能力竞赛的参与、科研成果的展示及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

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分职能部门教学管理评估指标和院(系)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两个部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既考查学校各部门围绕教学开展的常规管理,又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教学管理评估主要集中在年终进行。教学管理的评估组由学校督导与各学院教学院长组成,分批对学校教务工作和学院本身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组不仅要提供最后评估的总分,还必须出具具体的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评估依据教育部加强普通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精神,从总体目标、选题质量、指导教师队伍、管理过程、设计(论文)质量及毕业设计(论文)特色等方面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管理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评估主要根据专业评估的安排,首先,选择新办专业、学位点申报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估,综合考查学生的培养质量;其次,在每年度的下半年学校聘请校内外专业对所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评估,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及管理环节的质量监控情况。

四、完善内部评估体系的几点思考

1.成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

教学评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有科学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严格规范的评估程序,独立的评估机构和权威的评估队伍也是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和可信度的组织保证。学校根据专业现状,按照水利土木、资源环境、电气信息、管理经济、人文政法、机械动力、数学物理七大学科门类,拟组建七个相应类别的专家队伍。专家队伍由行业、企业、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单位、咨询服务机构的有关专家和本校有关领导、专家和校友组成。其职责是: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教学全过程,开展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确定评估等级,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为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评估办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加强评估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指导。[3]

2.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指标。

要尽量防止出现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院(系)搞形式主义,产生不正确的导向。评估指标的设计要简明扼要,在具体评估的过程中尽量考虑院(系)的实际,不片面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实质性成绩,注重评估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3.要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反馈信息。

在指标体系设立和考核过程中,绝不能仅以院(系)自评信息为主,而要充分整合学校教务处、图书馆、档案馆、人事处、信息中心、各院(系)及实验室等与本科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与信息,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信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本科专业评估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好、信息量大、更新简单、表达方式多样、可视化手段多等特点,将本科专业的评估工作分解到日常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中,真正实现专业评估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标。

4.要建立内部评估的长效机制。

从学校战略发展的全局着眼,使院(系)评估作为一项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大的质量工程。另外,还要长期坚持,不断推进迎评与整改,它们评估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前者,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必须将评估制度化,并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它固定下来。最后还必须定期对院(系)进行必要的回访,重点督查院(系)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从而有效地促使院(系)对整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改变院(系)重评估轻整改的现实状况,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4]

参考文献:

[1]童玉玲.高校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构建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2006,(1).

[2]刘邦奇.学校教解放学质量保证体系[M].北京:出版社,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