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礼仪课教案范文

礼仪课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礼仪课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礼仪课教案

第1篇

微交易被骗立案需要到公安局报警立案:财物被骗,受害人可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案件性质。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一般最低是三千元刑事立案且各省市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一、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义务阶段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网络实践,对网络(Network)尤其是因特网(Internet)的应用比较熟悉。但对于网络的诞生、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多数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对于网络的构建,了解的学生就更加少了。因此,作为介绍网络的第一课,如何引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学习的积极性,转变网络在多数学生眼中主要用于娱乐的观念,对网络基础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让学生用网络更加丰富自己的信息素养是在学习网络技术应用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三、本节课是地图版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的开篇

教材含四个单元内容,主要围绕组建网络、网络理论知识、因特网和建设网络家园来展开。而本节课作为第一节课,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吸引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层次不清,在教学的内容上我先抛出一个令人费解的哲学问题,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从有趣的网络诞生故事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做到层次梯进,既有师生的互动,又有学生的网络实践体验。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网络Network、internet以及Internet含义的区别;

2、理解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模拟架构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五、教学策略

采用“讨论探究”、“自主阅读”、“概念比较”、“类比总结”、“模拟现实”和“软件实验”等方式开展教与学,培养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公司理财;MB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1-03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课堂案例教学法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前者是学生在课堂上集体上课时进行分组的案例讨论,后者是通过网络视频来完成案例讨论。在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学校只具备前者的条件。案例教学法虽然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我国,还是近十来年的事情。长期以来,我国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主要是教师的单纯的讲授,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但有一种方式在我国高校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方式。这就是风靡全球的MBA课程。MBA学生普遍来自于工作岗位,他们有自己的实践经历,但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MBA课程的设置必须采取适合于他们学习的方式,在此背景下,衔接理论与实践过程的案例教学法产生了,这正是本文所需要研究的中心议题,我们将以课堂案例教学方式为例来讨论MBA案例教学法的一些相关问题。

一、MBA案例教学的优点

MBA案例教学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案例的解读过程就像在通过故事说道理一样,浅显易懂。②培养实践能力与感觉,实用性强。从案例中总结的一些结论、经验用在相似的情境中,大致可以收到类似效果。③了解行业知识,有利于扩展知识面。每一个案例,包含有各行业的知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能让参与者逐渐知道一些自己从事行业以外的知识。④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没有互动,而案例教学法能让双方有沟通的机会。⑤锻炼分析问题,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案例的分析过程要求各参与人积极发言,分工合作,从而培养分析能力及协作精神。⑥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记忆深刻。比起纯粹的理论讲解,案例教学无疑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住有关的内容。

二、课堂案例教学的步骤

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①恰当分组。可以采取自由组合,也可以指导学生按行业搭配,人数一般5~7人一组。并且要求小组成员分好工,讨论时效率就更高些。②分发阅读案例材料。分发前,必须先告诉学生这些材料大致是哪方面的内容。并且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大致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③分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说出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及看法,以供大家探讨、交流、完善,当某人发表议论时,其他成员可指定一人为其做记录,记下其回答要点。还可以将问题中一些较难的问题或者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提出来,供进一步讨论之用。④教师点评。在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发言。首先是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优缺点都要说。其次,要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路,以供借鉴。最后必须指出一些悬疑问题,供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并写出对案例难题的思路分析及解决方案,留待以后探讨。

三、MBA《公司理财》课程案例教学的示例

《公司理财》这门课程是MBA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门课。公司理财的知识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可以帮助其认识到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解决一些经营、筹资方面等常见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门课对于许多非财务工作出身的学生来说,还是较难以理解,尤其是因为其所包含的理论及公式比较多,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但是这门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联系非常紧密,是真正从实践中来的知识。因此,采取案例教学法是非常合适也是非常必要的。公司理财的知识可以分为这四大板块:投资、筹资、营运、分配。投资方面的内容大致有:资本预算、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概念等;筹资的内容大致有:筹资成本、筹资方式、筹资决策、资本结构;营运内容大致有: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最优量的决策、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分配内容大致有:分配形式、分配模式、分配理论、分配的效应等。此外,还有一些次重要内容,如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在这四大板块内容中,投资的理论较为难懂,可以案例辅助教学的内容有这些:项目现金流的计算,股票组合投资;筹资案例中,则可以考虑这些内容:筹资的组合,筹资的成本,资本结构;营运案例:现金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等;分配案例:上市企业的分配案例的点评以及其股价的变动相关性;财务分析案例:以著名的造假案例来说明如何识别财务舞弊现象,以绩优公司案例来说明如何进行价值分析;财务预算案例:以上市企业的财务预算案例说明一个完整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收集、整理,就可以着手进行教学的安排工作。大致是一个板块内容完成,就发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回去进行准备。然后在下次课时进行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上课内容与案例讨论的时间进行统筹分配,不能因为案例教学过多而减少了理论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因此,事前,要对案例内容进行篇幅的裁减,以及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以达到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并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些案例教学完成后,整个《公司理财》课程的内容大致体现在案例中了。学生讨论过案例后,对公司理财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所感性认识,并且对一些难以掌握的公式计算,也能有所理解。还可以让一些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来讲讲他们自己在企业中是如何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再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样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理论的精髓。

四、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1.案例教学传授知识的低效率。相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案例教学法所能传递的知识是比较慢速的。因为,在教的过程中,可以短时间将大量的知识点传给受众,但在案例教学中,由于讨论是发散式的、零星的,所能反映的知识是有限的。

2.个性化的内容不宜案例教学。有些内容是个性化的,不容易明晰地表达出相关知识时,尤其是那些没有共性的现象,那只能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总结经验。

3.学生常有畏难情绪。学生普遍会对案例教学有一种躲避的思路,因为他们不想花课外的时间来准备案例讨论,而且有些学生也害怕发言,这样使得案例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4.案例讨论的结论有时有误导作用。一个成功的案例,讨论时全是优点,但在其他企业应用时却不一定有效,如果直接套用,将会遭到失败。因此,有纸上谈兵嫌疑。

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素质准备。要使用教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先做好心理准备,不能简单地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做题目。要搞好案例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对相关理论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或从事企业管理的一些体会。并且教师要有较好的点评水平,善于切中要点,一针见血。此外,要有较强的调动气氛能力,善于启发学生的智慧,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筛选案例。好的案例需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①案例为具体的教学目的而设立。必须包含相关的知识点及理论;②材料真实、数据可靠,细节清楚,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模拟性;③案例必须是时新的,有代表性,这样不至于过时,对它的讨论才具有现实意义。

3.学生的事前准备。学生事前必须对内容有相当的熟悉,以及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具备完成案例讨论的基本条件。教师应该在事前将必要的一些准备事项,提前布置给学生,这样在讨论时,学生才能畅所欲言,达到较好的讨论效果。

4.构建案例教学评价系统。应该对案例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案例教学的改进,如教师点评、案例的合适程度、教学设施、学生准备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考评。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曾晓春,祁然.徐二明:MBA并不都是案例教学[J].管理评论,1998,(s1):44.

[3]黄磊.MBA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关系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5(2):69-72.

第4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培训 解渴

虽然是暑假,又是20天的短期培训班,但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新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国培班一切从参训教师需求出发,聚焦一线课堂,聘请小学一线教学名师上现场观摩研讨课。同时,学科负责教师、班主任以及全体学员一起备课、磨课,把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情景式、探究式、驱动式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案例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发挥了案例教学应有的功能和效果。参培教师们不仅目睹了一线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聆听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从名师、学科专家、同行中学会了备课、探究、钻研文本。

一、案例陈述

(一)学会备课。

名师们的课大多赏心悦目,精彩纷呈,除了其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更得益于对课文的钻研。如何从课文相同的字词句篇中找寻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功夫用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第一次在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备课,老师们束手无策,尽管教了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书。

备课就是钻研文本、思考教学的过程。

第一遍:弄清教材单元要求,寻找编者目的意图,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二遍:梳理课文内容结构,把握文章美点妙点,扫清文章的言语障碍。

第三遍:推敲板块环节流程,把控主次时间分配,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

苦思冥想的老师们似乎找到了路径,开始尝试着思考梳理这些问题。时而读读,时而写写,时而划划,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许多。一节课,二节课,终于有老师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教案。

(二)学会合作。

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开始讨论。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备课思考,开始述说各自的教学设计。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大家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练习设计及时间分配。

质疑问难:说完了,还不能坐,必须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提问。问题一个接一个,看谁的问题尖锐有力,一针见血;看谁的回答准确清晰,切中要害。

(三)学会探究。

做为学科教学论的主持专家,不仅是理论工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实践者。因为理论从实践中来,更应当回到实践中去。我当场拿出了自己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学生说说自己的春节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兴趣

第二板块:阅读文本,看看作者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一是比较探究:内容时代不一样老北京-新时代。

表达方法不一样顺叙、时间节点、详略。

二是细读文本,梳理作者表达方式特点。

体会感受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第三板块:复述、感受作者笔下老北京春节的内容、气息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积累运用。

第四板块:借鉴作者老舍的表达方法,说写自己的春节。

首先列提纲,说说自己的春节。注意顺叙、节点、详略。

然后写作、述说、修改自己笔下的春节。

年轻的班主任马季老师在跑前忙后地为班级服务的同时,为大家准备了《北京的春节》说课稿。学员们被马老师规范精彩的说课吸引住了。

院长赵建梅博士第一个提问,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

“教师只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思想情感教育如何体现落实?三个维度不能少!”

“2011版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关注字词教学,请问读读、说说、议议能否解决问题?考试怎么办?”

“写作练习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前面讲座中的“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语文教学要进行转身”等等观点,参训教师们似乎都忘了。老师们怕考试,关注的是学生成绩与班级排名!

再上网查找名师的录像、教案。

备课、讨论、说课、质疑、辩论。

经过这样的几个来回反复,名师的课还没有上,学员们对课文、教案、课标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四)学会学习。

来自浙江湖州的特级教师肖绍国老师的课果然不同凡响。

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课前交流从上网说起,一下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更为主题的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接着从课题入手,展开了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几幅画卷: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请同学从入口、入耳、入眼、入鼻处找出京味十足的词语。

同学读、说、议、演,充分感受老舍的遣词造句,以及京腔京韵。个人读、集体读、配乐读,充分感受老舍的京腔京韵。

肖老师棋高一招,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比较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从而归纳出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重复、简约、留白、平实。

肖老师把控自如,从容不迫,张弛有度。两节课上下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趣融融,笑语盈盈。

听课老师们为肖绍国老师扎实的语文素养所叹服,更被他文本解读的能力所折服。

因为参训学员有了先前的一系列活动,听课倍加认真,特别是课后的交流探讨活动,大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肖老师应接不暇。诗画语文、表达运用、文本钻研不再只是理论口号,而是一个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言语而教,为激发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教,成为所有听课老师们的共识!

二、学员评价

(一)在备课中学会备课(乌市第十小学 马晓甜)。

学科负责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两篇课文,让我们利用晚自习独立备课,而后每个人都要上讲台说课。开始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头都大了,这些年无论何时上课都没有离开过教学参考书,怎么写啊?还是每次两课时的教案?真是叫人抓耳挠腮啊!在大家的一片骚动中学科负责老师不停地鼓励着大家:“试试,写个简单的教学思路,看看我们的教学和名师有什么不同!”“静下心来!静下心来!”“先读读课文,在文章中圈圈画画,找找线索。”看着我们无从提笔的样子,韩老师不停地给我们提示,渐渐地叹息声没有了,大家的心静了,开始读文章,寻找教学的思路,不一会便开始动笔写了起来,一个半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第二天晚自习,我们开始说课,写是硬着头皮开始,上台发言可是要鼓足勇气的。尽管有诸多的不好意思、胆怯,但我们还是经历了考验,说课后还要接受听者的提问。我觉得韩老师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层层深入,就如同母鸡教小鸡如何啄食般的细致。每一位老师的设计都不尽相同,又似乎有着相似之处,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二)参与让我们明白(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三小学 李巧)。

班主任老师在让我们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前,先进行备课、说课活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独立写教案,设计说课稿。激烈的讨论交流,切磋质疑,派代表上台说课。令人感动的是学科负责老师、班主任老师也全程参与,为我们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说课。其中,让我们“小语班”难忘的是:院长赵建梅博士也亲临班级参与活动,为我们点评指导。

(三)专家同行交流促提高(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 赵金辉)。

本次国培,理论与实践并举。在进行了多天的理论研究之后,学科负责人韩光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连续三天的教育实践活动——备课、说课、观课、评课。当我们在说课时,还让大家共同提出优点,以及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他们对课的点评深刻到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们层出不穷的智慧碰撞,真令我受益匪浅,感觉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像刚爬出井口的青蛙看到了蓝天白云,豁然开朗。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学员们之间用智慧点燃了智慧,用热情激发了热情,真正形成了探讨研究的浓厚氛围。我真感谢韩光明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四)观摩教学觅差距(巴州地区且末县小学 刘雅茹)。

肖绍国老师的课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们也意犹未尽。为什么肖老师的语文课堂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想处处体现了“美”。肖老师上的两节课处处洋溢着情境的“美”。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是一幅幅美丽的节日画面,充满年味,美不胜收。老师和孩子们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徜徉着,享受着。学生学得快乐、轻松,我们听得享受、难忘。肖老师上的两篇课文语言写得美,肖老师读得更美。在音乐声中,肖老师轻轻地、深情地读,指导孩子们用心体会后再读,读出了文字的美,读出了节日的美。在课堂上,我还感受到肖老师心灵的“美”。“你好棒呀!”“没关系,大胆地说。”类似的语言鼓励着学生。这种尊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态度是多么难得。这些源于肖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肖老师那美好的心灵。

三、经验与反思

学院自2010年10月承办第一期国培置换培训班开始,前后已开班四期,在学校组织的考核评比中,连续三届获得一等奖。这里有学校成教院的组织协调,学院的服务管理,以及班主任的悉心配合,作为学科项目负责人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国培的指导思想:从参训教师需求出发,聚焦一线教师课堂,解决参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确保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课程内容上,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际需要;课程队伍上,省域外专家,特别是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习方式上,注重案例学习,关注能力提升。

第5篇

一、课堂实录

(一)导入(约4分钟):吸引学生注意,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师 近来老师对一个地方很感兴趣,是哪里呢?请看视频,注意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播放南非旅游风光片,综合展示南非的地形地貌、野生动物、海边风光、草原植被、气候特点、不同人种等,并伴以轻快的非洲音乐,最后定格于好望角)

师 视频播放的是哪里?

生1 南非。

师 (追问)为什么说是南非?

生1 我看到了南非的国旗,还有好望角,因为好望角在非洲的最南端。

师 很好!而且,南非是非洲最南端的国家。

生2 我看到了南非美丽的海岸风光,不同肤色的人们――他们很热情奔放;听到了轻松愉快的音乐,我还想到了南非盛产金刚石。

生3 我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如长颈鹿、斑马、大象、犀牛、狮子、鸵鸟、角马等。我想南非肯定很好玩。

生4 我觉得南非的音乐听起来节奏感很强,这使我想起了他们的舞蹈。

生5 南非蓝天碧水,风光旖旎,我想南非的气候可能比较湿润。

……

师 (过渡)好!同学们刚才看视频的时候很仔细,讲得也挺好!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南非。请大家打开书本第88至89页,仔细阅读,并结合图册第52至53页,想一想“我知道了……我还想知道……”请注意,认识一个区域,必须明确三点:一是在哪里?(地理位置)二是有什么?(自然资源)三是怎么样?(环境状况)(课件演示下画线部分)

(二)自学(约8分钟):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自主看书,教师走近学生,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本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看书,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二是便于了解本节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我知道了……我还想知道……”的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的起点、重点和目标。

(三)自学反馈(约7分钟):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师 好,同学们自学得差不多了,谁来说说“我知道了……我还想知道……”?

(学生讲,教师倾听并板书,板书内容如图1、图2所示)

(四)合作学习(约24分钟):指导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 同学们刚才看书很认真,知道了这么多,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么,谁能回答这些问题呢?[学生有选择地回答同伴提出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有的问题有难度,就在小组讨论时合作解决。学生回答时,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当学生说到地图时,老师要借助课件适时插入相关地图(图略),并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要求学生做到“把学科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同时又能从地图上获取学科知识”。以此强化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意识,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当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师生一起小结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图3。目的是把学生之前的发散思维收回来,在梳理本课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建构学科知识框架。最后,进行课堂检测,时间约2分钟,检测内容如图4所示。]

二、教学片段分析

(一)关于本课教学环节的揭秘

上述课堂实录中,环节一是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南非的地理风貌、气候特征和经济特色。环节二是学生自学,带着“我知道了……我还想知道……”的任务看书,不但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有效地看书,而且有助于教师在接下去的自学反馈阶段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点――这是“以学定教”“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变课堂为学堂的第一步。环节三和环节四是直接决定本课成败与否和课堂生成多少的关键。其中环节三是学生自学情况、最近发展区和兴趣点的展示,这是“以学定教”的起点,也是教师确定本课教学起点和重难点的依据。环节四的合作学习是“以学定教”的小班化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最能彰显小班化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展示个性特征和学习成果。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生问生答;生问小组讨论后回答;生问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后回答;课后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后再回答。上述四个环节的共同点是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这与之前大班额的“师问生答”所折射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主体、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是完全不同的。

生问生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当然,学生提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问题紧扣教学主题,有的问题偏离教学主题;有的问题很有思维含量,有的问题则不然;有的问题学生自己能回答,有的问题需要教师点拨,还有的问题甚至连教师也回答不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大力气,上课时要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一定的教学智慧。当学生讨论的问题游离于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能及时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当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沉着冷静,不露声色地把问题转移到小组讨论或课后探究。当然,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待老师课后查阅资料后,下节课再回答”。

(二)关于“彩虹之国”的5种答案

上述课例中,学生提出的“我还想知道”问题中的第9个问题“南非为什么会有‘彩虹之国’的美誉?”是书本上没有涉及的内容(社会图册上有提到)。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当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生1 南非钻石多,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叫“彩虹之国”。

师 好像有一定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2 南非是个多种族的国家,有很多不同肤色的人,我想“彩虹之国”可能因此得名。

师 好像也有道理,还有没有不同观点的?

生3 彩虹应该与气候有关,我想可能南非经常下雨,经常雨后见到彩虹,彩虹多所以叫“彩虹之国”。

师 好像也对,还有没有其他答案的?

生4 彩虹是七色的,而南非的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我想‘彩虹之国’会不会与它的文化多元有关?”

生5 南非野生动物多,各种动物多姿多彩,所以我认为“彩虹之国”可能因此得名。

当时,笔者深深地为学生们的活跃思维所折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表扬全班学生:“我们班同学真的很善于联想,且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周老师很欣赏大家积极发散思维的学习态度,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积极多角度思考问题。我想,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而且,南非三面被大洋环抱,雨后现彩虹可能还与光的折射有关,老师也不能确定,咱们课后再上网查资料好吗?”

(三)关于是否要给出正确答案的争论

一堂课,学生提了很多“我还想知道”的问题,是否每个问题都要解答呢?对此,众说不一。比如,关于“彩虹之国”的教学片断,课后交流时,听课教师给出了四种不同观点。

【观点一】既然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给出正确答案,而正确的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教师不应该避而不答。

【观点二】既然书本中没有提及,教师自己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完全可以把它作为次要问题忽略不计,或者一笑而过。

【观点三】这个问题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关于南非的,既然学生提问了,还是要回答的。这节课回答不了,可以下节课再回答,但这会影响教师的威信。

【观点四】本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关于“彩虹之国”原因的争论,答案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可喜的是,我们从学生的各种回答中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多么活跃、学生的联想是多么丰富!我们的小班化教学就是要彰显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听了同事们的这些观点,笔者也苦苦思索了以下几个问题:

1.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2.小班化教学的独特优势是什么?

3.“以学定教”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学”如何真正决定“教”?

4.学生想知道的与教师想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如何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5.如何归类、筛选学生自学后提出的“我还想知道”的问题?

这是笔者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来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课例启示

(一)教师备课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自我追问: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哪些学习新知所必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某些知识与技能?全班可能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掌握到何种程度?还有,哪些知识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的?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谈不上做到“心中有学生”。

(二)组织教学要以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为切入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当学生自学后说“我知道了……我还想知道……”时,这是最真实的学情,是“以学定教”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某学生“我知道了”,不一定表示其他学生都知道了。教师要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以便通过学生的二次回答帮助其他学生也知道,并同时知道获取该知识的方法,如看书本第几页哪几个关键词,或者看某个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等。

2.某学生“我还想知道”的,可能是其他同学已知的。教师可以请已知的学生来回答,实现同伴互助。当然他想知道的问题有可能正是其他同学也想知道的,那么就开展小组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此时,正是促进课堂生成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引导。

3.学生说“我知道了”――这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说“我还想知道”――这是他们的学习需求,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小班化背景下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切入展开教学。

(3)教学流程要服从学生的学习需求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如水一样随“物”而赋“形”。这里“水”可以理解为教学流程,“物”就是学生的求知需求,“形”就是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学定教”的小班化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能力发展去组织教学,随着学生的需求变化,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如果教师一厢情愿地只按自己的思路和教材的逻辑设计教学环节,牵着学生的思维跟自己的思路走,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小班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大班额背景下按照预设环节按部就班走流程的教学模式。

(四)课堂生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6篇

案例教学法又称为实例教学法和个案教学法,最早出现自美国哈佛大学教育领域教学[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突破传统灌输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以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以教学课堂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教学案例中存在的和疑难情境,通过真实的发生的事情引入学生实际进入情境进行讨论。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是作为一种引导,步步深入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在课题教学之初和教学之余引入案例相区别。前者是一种紧贴教学内容,针对课题研究,经过课程设计的、以特别甄选的、符合教程安排的、贯穿课程全过程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以其为课程引导展开课程教学的案例。后者只着重于课题教学之初或课程之余作为吸引学生眼球,在课程教学中一带而过的案例,这种案例在选择的时候也相对比较草率[2]。

2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面对中医内科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教授枯燥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会造成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学习的心理疲倦,形成知识被动接收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案例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有以下几点意义[3]。(1)创建情境教学模式,以具体案例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中以具体古籍典例或现代临床病例为案例,并结合案例问题,引起学生对问题求索,案例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案例问题讨论探求活动,实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高。(2)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课程内容与案例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参与病例剖析,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新的知识学习的印象更能通过病例剖析、综合分析、教师的答疑不断对学生的辨证思维分析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独立分析问题和辨证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病例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病例剖析时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具体实践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3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3.1教学案例的选择

恰当的案例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医学经历几千年的积淀,流传下来的医学著作和医学案例也是非常丰富的。但因为时代久远、文义晦涩等问题,不可随意照搬教学。而是有选择的加以利用。案例中有很多交代不清、分析不明、诊断有争议、缺乏论证分析依据的案例不可纳入教学案例中去[4]。对于教学案例的遴选,需详细分析教材结构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课程有针对性的选择,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以国家规划教材案例版为参考蓝本,以参阅古今中医医案例典籍为引用依据,在确定以八纲辨证、病症辩证、脏腑辨证中常见案例作为案例教学重点选择辨证依据较为完整的案例为教学案例[5]。

3.2教学案例的设计

将教学案例课程设计分为精讲、引入、讨论、总结4个环节来进行课程讲述。(1)精讲。精讲是指在讲述每个疾病时,教师要抓住疾病中的临床特点,找出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案例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2)引入。引入是指教师在课程整体设计中在恰当的位置将案例引入教学安排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安排和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应的案例,在案例中找出关键的问题作为思考题,可以采用课前案例发放组织学生自学查找资料进行案例学习探究,然后再进行课堂课程内容引入,老师精讲后进行讨论总结[6]。(3)讨论。案例的讨论应与案例中的问题讨论相联系,案例的讨论应与课程知识安排相结合。在案例引入,教师精讲后针对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和关键信息师生之间开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辩证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关键信息,引导学生逻辑性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对重要内容时应预先做好准备问题,并对案例中潜在问题有充分估计,并预先拟定好对策。(4)总结。在案例教学中,总结是案例讨论之后必须要有的过程。总结的形式不拘于一种方式,可以由老师对案例分析讨论做出总结,总结案例中讨论的关键点和讨论中发现的学生学习的不足与知识点的遗漏点等,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点在案例中的具体体现,分辨案例疑难问题[7]。也可由学生自己总结,老师作为辅助对学生总结的不足之处做出补充,这样也避免学生在课堂案例学习中总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培养学生总结案例的习惯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一定要难易适中,不拘于传统古代医案和现代典型的病案的选择,可多选择临床常见的案例,创建情境模式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临床中医内科学课程知识。在每个课程系统结束之后,要及时安排一次综合性的加深难度的案例分析,案例选择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符合学生对课程认识规律的典型案例,分析可有效培养学生课程系统认识规律的思维模式,开发学生的案例分析思维活动[8]。中医内学科属于临床医学的范畴,对于中医内学科的案例教学,一定要注重对临床辨证诊治思维模式的培养。临床辨证诊治思维的方法和步骤的培养和探索也为中医临床实践新知识、新病例辨证存疑,去伪求真奠定基础。在案例教学中要侧重学生对临床思维概念的领会,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对病历资料综合分析,提高自身辨证诊断治疗的知识技能。案例教学法在近几年的研究实践中得到成效,也证明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有良好的效果,但现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纰漏,例如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两个案例分析的概括认识而忽略整个事物整体的分析认识,有些不具备具体案例的知识点受到忽视,也影响了中医内科学整个知识系统的建立。所以,在重视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改进,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完善。

作者:陈小永 王自闯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雁,郑峰,林燕玉.中医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42-143.

[2]李社芳.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19-121.

[3]姜萍.PBL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医教育,2013,32(4):59-61.

[4]麻春杰,康永,董秋梅,等.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5(20):207-208.

[5]苏卫红,胡文泽.PBL教学模式在中医专业西医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2):47-48.

[6]张佩琛,周开,牛晓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亚太教育,2016,3(13):138.

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全科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10―02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全方面加强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并从医疗实践出发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2]。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的教育中应用实际诊疗案例来训练学生, 既开拓学生医学思路、视野, 强调了学生开动脑筋, 知识来自医疗实践, 又适应学校集中教育的特点, 是已被大量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3]。

1 案例教学有效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医学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医学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传统的医学教学, 医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依赖教师讲授, 思路完全遵循教材内容。由于没有具体接触和动手处理实际问题, 导致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完全胜任相关工作。在采用“基本课程加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 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注重理论讲解和实际应用操作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纽带, 弥补教学的空泛。 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让医学生处在决策中心位置,面对复杂多变的病人信息,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学会迅速作出医疗决策。 案例教学中医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如何作好准备并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案例要求各不相同,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是千变万化。

2 案例教学能够归纳性地研究医疗工作过程

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阐明概念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而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现实的医疗经验或已经出现过的医疗问题。案例教学能够有助于医学生归纳性的全面运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和伦理、心理、卫生法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医疗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利于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医学生归纳心理综合分析的学习能力。

3 案例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养成有效思维和个性化学习

案例教学更加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和医学生始终处于思维兴奋状态,只有双方的积极投人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并且案例教学能够让医学生从医生、病人、医疗管理机构等不同角度思考医疗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培养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更贴近实际。如何选择全科医学教学中的案例:

3.1 案例要有针对性

用来说明理论的案例首先要有针对性,结合每次课程教科书的内容,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的病例和医疗实践,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医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体现全科医学教学的目的,满足教学的要求,案例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将提供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精心整理、精炼概括,帮助医学生理解基本医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医疗实践中的问题[4]。

3.2案例具有时效性

医学知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引用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医学发展的形势,教师应密切关注医学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医学环境,把富有时代气息的典型时事事例带入课堂,组织医学生就医疗中的的某个重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引导同学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辨促思,以辨明理,从而引发创新思维的产生。

3.3 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

为了便于医学生理解,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切忌“远、大、空”,应该“近、小、具体”。案例来自于现实医疗活动中,其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其表述要有血有肉,其引用的数据要准确、真实、可靠,让医学生觉得发生在身边容易理解。

除此之外,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趣味性、教育性等等。总之,把实际例子贯穿于教学过程,用现实的事例来论证课本原理,能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医学生兴趣、发展医学生抽象思维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应该被大力推广,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临床全科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

[1] 赵淑英.全科医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36-38.

[2] 王勤荣.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如何融入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3):89-90.

第8篇

实训课教学过程

课    题

色彩的搭配技巧

授课时间

4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彩色的基本色

2、基本色相:红、橙、黄、

绿、蓝、紫。

 

重点难点

同类色搭配(45度)

临近色搭配(90度)

对比色搭配(135度)

互补色搭配(180度)

设计意图

掌握色彩的对比性,学会色彩搭配。

实物、模型、课件

ppt课件

教学环节

实训课教学活动

备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比例越大则色彩越纯,比例越低则色彩的纯度就越低。

展示加工工件、模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加工工件场景、流程等

教师讲

操作要点

教师做

操作示范

同种色搭配从12环中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蓝色-绿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邻近色搭配,所谓临近色系指色环大约在90度以内的邻近色。对比色搭配,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

 

 

 

 

讲解加工工件所需知识与技能,示范操作加工工件动作、流程

学生学

  操作要点

学生做  

技能训练

色彩的搭配是美术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色彩技能,同学们要多把不同的色彩进行对比,进行分析,找出色彩搭配的规律,才能把色彩课学好。

学习加工工件的知识与技能,合作或独立操作加工工件,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操作,纠正不规范动作。互动中形成活力课堂

展、点

作品展示

教师点拨

让同学们展示各自的色彩搭配效果图。一般来说全身色彩以三种颜色为宜,不宜过多。

 

展示学生加工工件;教师点拨工件优缺点,以及与标准工件的差距。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价

幸福提升

看看哪个同学配色好,并能讲出对比的原理。让同学自己找出来,或同学们帮他找出来,老师做最后总结。使他们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第9篇

(生尝试做题后汇报)

师:说一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1: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2:方法之间也有联系。

生3:我们遇到新问题可以想办法转化成旧知识。

五、巩固练习(略)

3.理解课题

师:你能为今天的分配方式起一个名字吗?

生1:按比分配。

生2:按比例分配。

师:生2和生1的课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刚才的学习,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例”字的?

生1:样子。

生2:“例”就是每份数。

师举例生活中对“例”的应用(如饭店里菜谱上有例份,大份、小份等等)并进一步向学生说明这里的“比例”不是我们严格意义上的“比例”。

4.沟通联系

(1)平均分和今天的按比例分配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分配形式?

板书:

平均分公平

按比例分

(2)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的分配方式介绍。

选择陆天明的长篇小说《命运》当中的一个故事(略)。

(3)组织评价:你觉得按比例分配好吗?它的价值在哪里?

师(话锋一转):孩子们,今天,你们认为“按比例分配”是理所应当的,大家在心里上完全接受这种分配方式。这说明我们在不断的进步。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当初它的诞生可是非同寻常呀,它极大地冲击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所以是有人叫好有人极力反对,就是小说中这个出主意的小伙子也是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哪。但是,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进步的力量。按比例分配是我们在物质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今天选择的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如果哪一天,我们物质、资源极大的丰富时,人们就可以实现按“需要”来分配了!

三、做一做,应用公平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分配方法,你能用你掌握的本领帮老师来想一想,下面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呢?

(1)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31人,小班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到多少块?

(2)有甲、乙两个车队,甲队拥有载重4吨的卡车25辆,乙车队有载重5吨的卡车30辆,现在有200吨货物要运,每个车队应运多少吨货物比较合适?

生讨论:第一个问题,可以按人数分比较公平,第二个问题,按每个队的运输能力来运比较公平。

统一意见后学生尝试解答。

【课后反思】

1.把数学课堂当作培养数学学习价值的圣殿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数学课堂就是训练学生演算技巧、进行演绎游戏的象牙塔,理科的学习过程相对文科来说更封闭,更独立于现实社会生活之外。作为一个生活于现实社会的活生生的人来说,光有自觉或理性是不够的、理性使人明智,但不足以使自己和他人幸福,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丰富、细腻的情感时,他才能很好地体会这世上的一切关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感受生活趣味,才能推动自己去从事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活动。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构建起人文精神的体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因此,教师要适当地介绍当代、近代、现代人类的科研和科技成果,或及时将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展现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关注自我生存,关注自然和社会,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当教者把你想“怎样分”这个问题抛出来后,学生围绕“公平”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地想到平均分是公平的,按比例分配是更深层次上的平均分,是公平的。

第10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孔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在课堂上讲了。下课后,一个学生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呢,但我现在知道那个实验做不成功了,因为蜡烛燃烧的产物里有气体。”我这才猛然想起前一天学生对我说的做实验的事情。他离开时遗憾的话语我一直记得: “要是昨天一放学我就把这个实验做了该多好。”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上,这件事一下从我的记忆深处被准确地推了上来。重新审视,是我的忽视态度浇灭了学生的满腔热情。这对于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现实中,也有部分教师对待实验是以“讲”代“做”,认为做实验太费时间,不如多做习题效率高,实验仍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实际问题,忠实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使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得以彰显呢?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强大的驱动力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要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基本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正处于好奇心强的时期,他们学习的动机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的。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和动手动脑的实验相比,哪个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大潮?这一点,从学生实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丰富认真的表情中就可以得到答案。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的引导,就会喜欢上这门课,会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地去学习、思考、探究。

为了保持学生对实验的盎然兴趣,实验时教师不能把问题和结果都和盘托出。本文开头的那个案例,就是因为我提前告知了试验结果,致使学生失去了做实验的兴趣。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自己总结结果。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打开浓氨水瓶盖”“在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等实验时,先不讲理论,通过学生做的结果再归纳理论知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同样,当有的教师感叹“钠的密度小于水”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答错时,何不把讲知识的时间抽出几分钟做“钠放在水中”的实验?学生再遇到这个题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钠的小金属球在水面漂浮游动发出“”声音的情景,怎么能掌握不了这个知识呢?所以,从形式上看,用语言告诉学生这条知识既简单又省时,通过实验掌握这条知识既费时间又麻烦,但是,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却要好很多。

二、教师要对学生提要求:通过实验,要培养哪些方面的化学能力,必须明确提出而且是切实可操作的

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融合的立体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实验为统领和驱动,将化学的学科素养融于其中,对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要求并落实检查,防止实验流于形式,走过场。

1.实验前,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防止实验时“照方抓药”的现象。要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用到哪些仪器和药品;了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药品的特点;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

2.实验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探究的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素养。具体要求是:严格规范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认真观察,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单,并会使用化学用语,体现化学学科的特殊“味道”,如“溶质的质量分数”(浓度)“逸出”“白烟”“白雾”“滴定中点”“研磨”“剧烈反应”等;注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口的倾斜、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导管撤离的顺序等;实验完毕,要将废液、污染了的试剂、垃圾放到指定处,试剂归类放回原处,仪器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和秩序。

3.实验后,要学会反思,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是: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自己实验后的收获和不足;根据实验记录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有出入的原因;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集中和典型的,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将理论知识适当拓展,设计一些稍具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动手体验后思维也得到训练,提高实验的品质。

三、课外兴趣小实验是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有效延伸

每个化学教师都有过给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的经历,但是学生大多完成得不好,有些学生是偷懒不做,还有些学生认为实验作业老师不检查也趁机逃脱。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什么样的课外小实验你会乐于主动去做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不要太难的;别费太多课外时间的;没有怪气味、没有危险的;颜色变化明显好看的;和日常生活有关联比较实用的,等等。教师想要让学生不偷懒乐于尝试课外小实验,就要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学会“趁热打铁”“见缝插针”,抓住学生愿意做实验的时机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如在做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实验后,我趁着学生对色彩的变换还处于兴奋新奇之际,布置了“大自然中的植物指示剂”的家庭实验。又如,讲到“相似相溶”原理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汽油清洗衣服上油渍的生活经验。这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外小实验:尝试用不同洗涤剂清洗校服(或其他衣物)上的圆珠笔印渍、血渍等,哪个效果好?对于这些实验,我每次都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在班上交流。这样的小实验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或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每个人都有想亲手试试的欲望,而且还要回来交流,更激起他们不甘落后的心理,所以实施起来就容易了。

第1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质疑;课堂艺术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智力和创造力等各种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核心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陈规,给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对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启发我们分析问题不要僵化机械。可是,在当下的中职专业课堂上,学生的质疑激情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呈现递减状态,很多学生鲜有问题提出,甚至不会质疑。

一、在专业课的案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

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特定的情境带入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案例并在群体中参与讨论,使学生主动进入特定的情境和实践过程,建立起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分析和讨论中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所谓质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让人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形成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富有创见的思维,它不拘泥于共同的认识取向。皮亚杰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储备记忆,是在于创造智力的探索,而不是博学。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串联所学的知识点,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不同,因此质疑可以让学生相互启迪,集思广益,达到思维的互补。

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由于多年来受传统教学过程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拘泥于单一的思维途径和既定的知识理解,传统的案例教学仍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为主,尽管有些教师讲解案例可以十分生动,但是案例本身的特点不能充分地展现,所以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教师往往就会把那些创新思维的火花扼杀在萌芽状态,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质疑,敢于向传统观点挑战。不唯上不唯书,大胆质疑,见仁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大有好处。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案例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促进者、组织者和资源提供者,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学过程是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主,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说明,案例教学更注重“四个自由”: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因此创设一个自由互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无疑处有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以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

二、案例教学中使用质疑的课堂艺术原则

“教者有心才能学者得益。”通过专业教学的课堂实践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如果采取换一种思维,就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收获。目前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仍采用原有习惯性思维和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上没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正确的创新精神,他们简单地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质疑”,只需要知道这是什么知识点即可,或是单纯地认为知识的传导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传授,或流于形式地让学生问几个问题走过场而已。也有老师害怕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怕丢了面子,因而不鼓励学生质疑,只管自己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说也不愿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质疑,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就受到了限制。

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会自我突破,不断学习进取各种新知识。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往往就应该准备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水,且是一江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观点,在课堂上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是辅助者;课下努力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大纲,要做到经常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最新资料,练就驾驭教材、拓展知识点的本领,这样才能真正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虚心态度,自己一时不懂的问题,可以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另外,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应在课堂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教师在对于学生质疑问题的成功之处应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效仿,做好充分的引导角色。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质疑得头头是道,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中心,则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将重点突出呈现,有效帮助学生按照合理的思路展开分析。

(2)绝对禁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给出批评意见,因为批评会抑制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挫伤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影响学生自由畅想。

(3)鼓励学生之间质疑后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鼓励学生思想交流,学生的质疑越多越新奇,所讨论的问题就会越深刻,出现有价值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4)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进行是非判断,教师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学生,要提供充分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的机会,要做好一个“聆听者”的角色。

(5)教学评价中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真正地结合,也使评价体系更为合理、公平和具有科学性。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有递进,适用不同的基础和水平的学生。第一层:通过分析案例理解课程知识要点;第二层:借助已知案例和所学知识,拓展性地分析实际生活问题,列举新的案例;第三层:在学习已知案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设计可行的方法。

三、质疑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下面我以“电子商务基础”中的“电子支付手段――信用卡”教学为例,谈谈质疑的应用。

(1)明确目标,选准案例。在案例教学中运用质疑的方法,必须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产生解决方案,但不要限制可能解决方案的范围,这样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教学目的。

(2)准备阶段。我会运用一次不成功的网上购物,让学生质疑提出“老师为什么没能完成网上支付”等问题,以问题带动新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回顾比较以往讲解过的网上支付方式和线下支付方式的不同点。这样学生就能参与讨论,活跃思维,积极发言,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获取和分析,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提供帮助。

(3)启发质疑―讨论释疑―解决问题。质疑①:现金――假币太多;支票――使用太少;银行卡――使用范围广,安全性强(学生归纳)。质疑②:银行卡的种类:储值卡――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借记卡――不能透支必须先存钱后支付;信用卡――可以信用透支,在网络银行的使用中最合适,可安全风险也大。对使用方便,可存在风险的信用卡的有关讨论有助于学生充分地参与案例的分析,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有积极影响,也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汇总取优,总结评价。学生质疑并讨论后,我就会综合学生的方案与学生分析、取优,。虽然,有些质疑后讨论的方案可能会比较荒谬,不符合常情,但对于学生大胆质疑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并和学生一同大胆设想未来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将他们零散的、不符合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成完整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有了更多的兴趣和职业期待。

四、今后教学中难点问题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扉,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些学生不愿深入思考或羞于同学的讥笑而不愿提出问题,或有些学生怕问错问题等现象,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要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要怕问错问题。让学生知道不管提出的问题是有创造性思维价值的,还是稚嫩的,只要动了脑筋,那就应积极鼓励。

如今知识变化快、时代性强,因此案例的科学性就很难界定,一个企业的案例今天在课堂上使用,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被否定;一个企业的经营模式今天还不被看好,可明天就有可能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有些品牌今天还声名远播,过两天却已经销声匿迹了。因此教师在收集这类案例时一定要反复推敲,细致甄选,找到有真正代表性的、能反映课程知识点的案例材料就是教学以外的重点之重了。当然,如何收集、筛选、合理组织并不断更新案例素材,这将是今后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结合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大纲、不同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在合适的章节开展合理的案例教学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大胆提出质疑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在和谐气氛中乐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观念,给予学生问的权力,创设和谐氛围,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激发学生质疑,相信学生的创新之门必定能打开,学贵有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第12篇

高职高专学校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不难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法,由于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十分枯燥,无法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迫切需要改革。

在会计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改变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创意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和综合能力培养及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倾向,始终是会计专业教学法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案例教学法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情景性教学方法。

一、会计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种好的方法,不似要给学生以知识,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吸取、探求知识的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法是以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会计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使其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思考,并以案例为典型实例,举一反三,由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路、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中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会计案例教学使抽象的会计理论、缺席和规范内涵在模拟的经济事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枯燥的数据以情景、故事展现在课堂上,使会计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案例教学使会计教学具体化、情景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将集中注意力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

2.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会计课程案例来源会计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都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会计实际活动的仿真和模拟,提供的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情认识。这种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会计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在案例讨论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的能力;二是学生在案例讨论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写出发言提纲,在案例讨论完之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学深入到会计实际工作中,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搜集会计实务资料进行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合于教学需要的不同会计教学案例,并依据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教师要注意与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一方面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与课堂的时间相适应,所以我们设计案例时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抓住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进行研究分析,掌握问题的重点与难点,不能脱离教材。作为会计课的案例,在选用时要针对会计教学上的某些突出问题来设计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而无须对许多问题都采用案例教学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问题认识的深化,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设计案例时不要完全照搬某一个企业的做法,要对案例进行综合性的加工,设计出实用性的会计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业务本身是,设计的案例要逻辑上的严密性。

2.采用多渠道进行课件建设

一是对简单的案例,在讲授时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对于一些复杂的案例,可采用挂图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来解决。二是对于动态的经济活动的,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业务的全过程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且教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辅以讲解。,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其学习效果比亲临企业去实习效果好。三可通过会计实验室,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运用学校的模拟企业财会室,建立多种模拟资料。

3.会计课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的步骤

会计课案例教学,一要注意课前准备,不仅教师要进行课前准备,学生也要进行课前准备。教师要享受案例的来源,对案例涉及的有关理论、缺席和规范了如指掌。学生必须认真辛庄教材和有关参考文献,对理论知识和经济实践有一定的理解,确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积极的参与意识,应具备一定案例讨论的基本技能。二要注意课中的讨论,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三要注意总结归纳,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一方面对学生在发方中的表现进行一些最终的评价,另一方面从讨论的案例中指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需要深入思考之所。

4.会计案例教学效果测试评估

第13篇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改变一味地对学生“授之以鱼”,而是同时更注重对学生“授之以渔”,采用一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合理有效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实验方法

1.1实验对象

采用对比实验法选择2011级临床专业的本科班作为实验对象。

将班级分成两组,即案例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本次共选择了8个班级共290人,每个教师所教的班级在两个组中均有分布;案例教学组总人数为149人,传统教学组人数为141人。每个案例教学组再随机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教材

案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均采用同一统编教材,同一授课计划,同一教师进行讲授。

1.3教学方案

1.3.1实验组 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

(1)案例导入

课前针对所讲药物,教师口述或课件介绍一小段案例,根据案例向学生提问。

(2)学生讨论案例

围绕案例以及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随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回答不完全的由其他小组补充,进行课堂大讨论,得出初步结论。推理出药物作用的规律,并开拓思维,归纳药物分类 [1]。

(3)课堂总结

老师对同学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教师以案例为主线进行知识讲解,对一些重点及难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学生讨论的初步结论进行总体评价,给予鼓励,指明不足,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及看法,提出今后的改进意见。

(4)课后作业

课程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后案例作业,给予练习,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及其他途径查阅资料找出问题答案。

1.3.2对照组 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1.4教学效果的评价

1.4.1考试评价

两组均采取闭卷考试。考场及考试时间、监考等均由教务科统一安排。题库出题与自主命题结合,题型及内容是: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词解)占40%,主要考核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理解;记忆主观性试题(简答,论述)占50%,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及综合判断和应用的能力;附加题10分,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及知识结合能力。出题后并做出标准答案送教务科打印备案。考试结束后由教务科及考务人员封订试卷装订线后,交付阅卷教师流水阅卷,评分标准一致。两组考试成绩采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见表1)。

1.4.2学生评价

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不记名的问卷方式,对问卷的信息数据, 用计算机作分析处理(见表2)。

2、结果

2.1两个年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考试成绩的t检验,数据表明结果为P

2.2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3、实验结果

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7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100%。通过上述表格数据显示,赞成采用案例教学的同学占75.9%,认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提高主动学习及自学能力、提高分析记忆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及协作能力、增强了表达能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加深教师与学生的相互理解,教学相长;但也有21.8%的同学认为采用案例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状态。

4、讨论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试验中,运用“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应注意到几个问题:

(1)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案例,有针对性,有一定代表性,有足够的信息量,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纲对药理学相关知识的要求,有目的地从所选择的典型案例中提出若干有关药理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注意提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和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问题,以强化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教学思想。

(2)案例选择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案例在广、深、难易程度的选择上要恰到好处,达到易于理解的目的。授课初期,选择简单案例;中、后期,学生已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选择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衍变过程的案例。教学案例素材的筛选[2]我们针对基础药理学教学的需要, 以现行药理学教材上重点药物为导向,以药物的临床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为重点,从文献材料、附属医院的病例中筛选出一些适宜药理学教学用的典型案例,并根据具体情况编撰一些信息量大、深度适宜、切合药理学重点知识点、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这些案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完整病例,而是针对药理学教学特点和特定知识点而摘抄或设计的一些病例片断,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成为一部方便教学双方的实用辅助资料,并在教学试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3)课堂讨论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课前就要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阅读和熟悉案例内容,做好个人分析、组建学习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是“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有利于提高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3]。

第14篇

关键词:公司理财;案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teaching),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适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一、案例教学的优点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案例的解读过程就像在通过故事说道理一样,浅显易懂。

2.实用性强、培养实践能力与感觉。从案例中总结的一些结论、经验用在相似的情境中,大致可以收到类似效果。

3.了解行业知识,有利于扩展知识。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每一个案例都包含有各行业的知识,都能让参与者知道一些各个行业的知识。

4.互动性强,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没有互动,而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双方交流沟通能力,创造合作沟通机会。

5.锻炼分析问题,分工合作意识。案例的分析过程要求各参与人积极发言,有效协作,从而培养分析能力及协作精神。

6.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记忆深刻。比起纯粹的理论讲解,案例教学无疑更多样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住相关的学习内容。

二、课堂案例教学的步骤

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

1.恰当分组。可以采取自由组合,也可以指导学生按各在所长搭配讨论,人数一般5--7人一组。并且要求小组成员分好工,这样效率就更高些。

2.分发阅读案例材料。分发前,必须先告诉学生这些材料大致是哪方面的内容。并且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大致要求,让学生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

3.分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说出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及看法,以供大家探讨、交流、完善,当某人发表议论时,其他成员可指定一人为其做记录,记下其回答要点。还可以将问题中一些较难的问题或者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提出来,供进一步讨论用。

4.教师点评。在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发言。首先是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优缺点都要说。其次,要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路,以供借鉴。最后必须指出一些悬疑问题,供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并写出对案例难题的思路分析及解决方案,留待以后探讨。

三、《公司理财》课程案例教学的示例

《公司理财》这门课程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公司理财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解决一些经营、筹资方面等常见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门课对于非财务工作出身的学生来说,还是较难以理解,尤其是因为其所包含的理论及公式比较多,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但是这门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联系非常紧密,是真正从实践中来的知识。因此,采取案例教学法是非常合适也是非常必要的。

公司理财的知识可以分为这四大板块:投资、筹资、营运、分配。

投资方面的内容大致有:资本预算、资产组合、投资的基本概念等;筹资的内容大致有:筹资成本、筹资方式、筹资决策、资本结构;营运内容大致有: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最优量的决策、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分配内容大致有:分配形式、分配模式、分配理论、分配的效应等。此外,还有一些次重要内容,如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

在这四大板块内容中,投资的理论较为难懂,可以案例辅助教学的内容有这些:项目现金流的计算,股票组合投资;筹资案例中,则可以考虑这些内容:筹资的组合,筹资的成本,资本结构;营运案例:现金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等;分配案例:上市企业的分配案例的点评以及其股价的变动相关性;财务分析案例:以著名的造假案例来说明如何识别财务舞弊现象,以绩优公司案例来说明如何进行价值分析;财务预算案例:以上市企业的财务预算案例说明一个完整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收整理,就可以着手进行教学的安排工作。大致是一集、一个板块内容完成,课前发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回去进行准备。然后在下次课时进行讨论。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上课内容与案例讨论的时间进行统筹分配,不能因为案例教学过多而减少了理论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因此,事前要对案例内容进行篇幅的裁减,以及对问题精心设计,以达到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并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些案例教学完成后,《公司理财》整个课程的内容大致体现在案例中了。学生讨论过案例后,对公司理财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所感性认识,并且对一些难以掌握的公式计算,也能有所理解。还可以让一些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从业者,来讲讲他们自己在企业中是如何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再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样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理论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管理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第15篇

关键词:管理 自我管理 心理需要 育人育心

案例:

杨扬在初中一年级时对数学很感兴趣,成绩优良。可是升入初二后数学成绩急转而下,找他谈话他说:“我讨厌数学课”。原来他不喜欢新的数学老师,一上数学课就不愉快。

为什么?经过我一再询问他诉说出他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原来在一次数学课当数学老师讲解时杨扬情不自禁的插了嘴。引的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同时班里的调皮男生也插科打诨的说了几句,数学老师批评他,杨扬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说话的又不是我一个,为什么单批评我”。数学老师当下就火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做错事情还挺有理,这样的态度以后的数学课就别上”。杨扬一扭脖说:“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我虽然事后做了不少协调工作,但杨扬后来上数学课一直打不起精神来。由此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案例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管”学生,如何进行纪律管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下面我们从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及基本原则两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分析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管理学生。其实,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管理水平制约着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清醒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就不可能管理好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过程,组织互动合作学习,维护课堂纪律,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

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教师管理学生,要通过学生的内因,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与集体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去加强学生的个体自我管理。

(四)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配合。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容易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其实,教的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改进教学,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课堂上无意教和学的东西,很可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真正在学习什么,学到了什么,从而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

(五)教学环境管理

即使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同一教师上课时,他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也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受表扬,另一学生受训斥,他俩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有所不同的。差生和优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环境往往不同,他们实际受教育的机会往往是不均等的,他们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大不相同。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

传统的课堂管理强调管学生的行为,重视强制性管理,对学生进行“管、卡、压”,往往忽视学生的“心”一个学生破坏了课堂纪律,简单的行为控制、说教与惩罚,不仅很难真正奏效,而且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因为学生的纪律表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认识、情感态度、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因此,课堂上,既要管学生的行,更要重视其心。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只有当严格管理和尊重学生人格、研究学生心理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通过关心学生的需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的消极违规行为,往往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关心满足的反应,学生的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便会行为得当,学习有效。

合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营造健康课堂的前提。”“忽视或贬低这些需求,整个课堂体系将出现紊乱、无理要求、报复、放弃、反抗、恐惧和自我怀疑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满足,是学生不良表现的重要原因,任何忽视学生需要的教学必定要失败。

(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的人际关系。“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良好心理环境与激励因素;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则会使教学活动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其次,人际关系和谐,课堂上才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关系紧张,在教师压力训斥下,课堂上就会出现对立、不安、压制的心理气氛,影响学生的理智活动,机械、重复、混乱反应增多。

再次,课堂生活是学生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课堂上人际关系的性质与水平,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制定课堂规则管理学生

制订并实施课堂规则,既是课堂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又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必须用课堂规则去管理学生。课堂规则一经制定,教师也必须遵守执行。

课堂规则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规则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师生共同认可。制定与实施课堂规则,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和自觉遵守。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外部行为遵守的“纪律”,内化为主动遵守的“自律”,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时,良好的班风便会逐渐形成。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科学有效的组织与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效,

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心理学》 陈安福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育人三部曲》 B . A 苏霍姆林斯基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心理教育指导》 陈家麟 郭亨捷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与学的心理学》 邵瑞珍等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