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材市场管理制度范文

建材市场管理制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材市场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材市场管理制度

第1篇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肉菜市场是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大于500平方米,且摊档数超过50个的单纯经营肉类、蔬菜或含有肉类蔬菜经营项目的集贸市场。

对不属前款规定的肉菜经营场所,由各镇区按统筹规划的原则严格控制。

第三条肉菜市场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

(一)中心城区的肉菜市场服务人口约10000人,服务半径约500米;

(二)各镇的肉菜市场服务人口约7000人,服务半径约1000

米。

第四条肉菜市场项目申请立项须提交下列资料:

(一)立项申请报告(附市场所在镇区的审核意见),内容包括:1、建设项目提出的理由和依据;2、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3、投资额(不含地价)及分年度投资计划;4、计划动工和竣工时间;5、筹措资金的方案;6、建设用地要求。

(二)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资金来源证明或银行贷款意向书(投资额的30%)。

(四)投资单位的营业执照或市工商局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五)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转让协议。

(六)平面规划图、选址意见书。

第五条肉菜市场项目立项审批程序:

(一)市场所在区管委会、镇政府或区办事处审核立项申请报告并加具意见;

(二)申请单位将第四条所列资料送市计委,由市计委审批立项(建筑面积*平方米及以上的肉菜市场项目,由市计委征得市财贸委的意见后予以审批立项)。

第六条建设单位凭市计委的立项批文到市有关部门办理项目开工前手续。

肉菜市场动工前必须到市计委领取《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

新办肉菜市场必须到有关部门办理消防和建筑验收手续,手续完备后再到工商部门办理《市场登记证》,方可开业。

第七条符合《肉菜市场规划》,已营业但未立项的肉菜市场,必须补办立项手续。

第八条补办立项手续需提交下列资料:

(一)补办立项申请报告(附所在镇区的审核意见),内容包括:建设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额(不含地价)、动工和竣工日期、资金来源等;

(二)投资单位的营业执照;

(三)土地使用证明;

(四)平面规划图、选址意见书。

第九条补办立项手续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筑面积*平方米以上(含*平方米)的肉菜市场项目,申请单位将第八条所列资料送市计委,由市计委会同市财贸委等有关部门进行会审通过后,由市计委补办立项手续;

(二)建筑面积*平方米以下的,申请单位将第八条所列资料送市计委,由市计委审批补办立项。

第十条肉菜市场补办立项手续后,投资单位应凭市计委的补办立项批文到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规范新肉菜市场建设,根据《肉菜市场规划》市场布点和需求,综合考虑周边居民的消费水平、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人口变动趋势、市场辐射面积、周边市场状况,做好新肉菜市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各镇区应对新肉菜市场的建设严格把关,防止盲目建设,并督促建设单位办理各项手续,不得先动工、后立项。

第十二条改造旧肉菜市场,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制定旧肉菜市场改造计划,对场地拥挤、基础设施差的市场进行改造,区域密度过大的可适当调整重组,同时必须配套相应面积的停车场。中心城区旧肉菜市场的改造调整由*公用事业集团公司作出计划,分步实施。

第十三条整顿未登记肉菜市场,对本区域内未登记的肉菜市场进行甄别,符合规划布点要求和规范经营的,各镇区应督促其尽快补办立项并完善各项手续;符合规划布点要求但不符合《肉菜市场规划》的经营管理要求的,限期整改,或逐步拆建、改建、扩建,向规模化和规范化过渡;不符合规划布点要求的,应结合城镇改造,由附近符合要求的市场取代。

第十四条稳步推进肉菜市场超市化,鼓励有条件的超市或百货商场经营肉菜;鼓励建设肉菜市场配送中心,不断提高我市市民的生活质量。

第十五条各肉菜市场必须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肉菜市场的管理和行政执法,指导肉菜市场的开办单位按规范化管理市场。市场开办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第十六条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对本区域肉菜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实现肉菜市场管理统一化、专业化,促进对肉菜市场的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移。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㈠投资额在市审批权限范围内,符合国家、省和市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外资项目和公有投资项目除外),把立项审批改为登记制,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手续;

㈡对工业园区内的工业项目建设,市规划局、建设局可委托各镇区规划建设办公室审查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

㈢除高层建筑(包括高层工业厂房、库房),以及涉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工业项目外,消防局可委托消防大队审查有关消防事项;

㈣拥有员工500人以下、没有“三废”的工业项目的环保事项,市环保局可委托镇区环保所审核;如工业园区已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有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的,除重污染项目外其他工业项目只需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并由镇区环保所按市环保局的委托进行审核;

㈤工业园区内企业需办理土地、房产审批或权属证明的,市国土资源局应优先给予办理,在规定时限内尽量缩短办证时间;

㈥其他相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对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优先办理并尽量简化审批手续。

八、完善工业园区电力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内电力设施的审批和建设进度,在相关手续齐备后,电力部门要保证电力设施配套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步。

九、全面调整和清理对工业企业的各项收费项目,属已取消的收费项目,必须取消;允许继续收取的,在收费标准内按最低限收取,以减轻企业负担。

十、建立企业投资风险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减缓工业企业的融资压力,推动中小企业竞争能力迅速提升,促进工业园区的建设。

第2篇

1.企业财务制度涵义企业财务制度指的就是根据企业自身财务和运营状况,在法律规定下制定的财务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而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下,企业成员需要共同遵守财务规程和标准来进行财务工作。财务制度应随着财务文化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的财务制度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推动力。

2.健全企业财务制度的重要性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财务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的约束才能保障企业具有良好的秩序,制度也是各项工作的行为依据。首先,良好的财务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财务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必然要求。最后,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对资金分配、资金筹集以及利润分配等进行更好计划和控制。因此,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方面严重不足。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包含外部环境监督及内部环境监督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监督的建立重点在于政府政策的拟定及有关机构的扶持,而内部环境监督的建立,则是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财务制度建立。企业在自身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1)未能建立严格的财务核算规定,会计资料的有效性及完整性存在疑问,账实核查、账证核查及账账核查的会计核算过程并不能获得相应的保障,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安全性,使财务信息失去本应具备的经济价值。(2)内部制约及监督体制不完善。很多企业财务上的内容制约要么是形同虚设,要么就没有相关设置。对会计职责的分工不合理,混岗现象非常普遍,即便是大型企业的会计分工合理,但缺少严格的内部职员审核过程,也没有办法形成对财务的严格管理,很容易导致资产的内部挪用及流失。

2.欠缺科学有效的制度。现在中国一些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领导决策的情况,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引及决策都凭借于企业领导级别的人员,职员只是按照制度执行欠缺主动出击、提供有效策略应对风险的主观能动性,防范风险的思想认知缓慢。由此引发的决策失误常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即便做出了风险预测,过后依然抛之脑后,实施过程中不再审核及持续评判和改善。

3.企业管理者不能把握市场规律。通常企业在选择投资策略的同时,都采用预期能够实现的利益当做基本,重点关注会计的收益率和投资的回报时间,而没能把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到其中,致使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项目的亏损。基于现在经济环境条件,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必须要对其投资的内部财务环境和外部财务环境进行精准明确的分析,掌握经济市场的变化法则,解决好投资和回报的关系。因而,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如果适应不了当下的经济市场发展趋势,或一直不能重视转变财务的管理方式,企业的长久发展势必会遭受到制约,甚至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排挤和淘汰。

三、完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创建完整的财务管理规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依照中国目前的会计政策,持续宣传会计新规定,建立会计核算的制度,持续提升会计的业务工作标准,这是对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将企业现状实时地呈现出来,将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和正在进行的项目,都要明确表达出来,达到账目一清二楚,领导在看时也能一目了然,并且与实际情况相对应。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即使会计工作比较简单,但是同样要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财务工作人员有一个基本要求,使其严格执行岗位的工作安排。比如,财务职位有很多个,两个职位不能由一个人来担任。此外,特别设立一个监督部门,以此来保证会计以及报表的真实可靠性,这对财务部门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一定规模的企业还可以采用网络管理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实质性管理,成为彼此监督的财务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的长久的进步。

2.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对于当前企业经营来说,创建完整的财务监管体制是当下最主要的任务。企业中心的每个机构、每个人员必须重视财务工作,发展与实施投资的最大作用。作为公司资产的主要构成成分,不可动资产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企业一定要设立有一定水平的、能够带动企业发展的人员实施管理办法。这种管理办法完全能够与会计进行彼此监督,对彼此也是一种束缚,另外,企业中心可以将内部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控,并且对工作中的每一个项目,都进行明确和清楚的分配,强化信息的可靠性,这对此也是一种安全的防护,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和快速地进步。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近些年,我国会计标准的几次修订及不断推出的税务法则,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重点先要严把会计工作人员的准入关,坚决杜绝不符合会计从业能力的人员进入财务部门,要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对会计工作人员职业到达素质的考察及培育,让企业财务部门变成一个思想悟性高、专业技能强的部门。企业要激励财务人员进行会计再教育,时刻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企业应提供一定时间,重点帮助学历不高的财务人员及时提升自己的学力,进行专业函授学习及自学考试学习。设立完善的财务行为准则,设立责权利相融合的人员管理体系。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让财务制度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防止财务人员违规行为的出现,让财务制度真正地落实到企业中去。

4.增强管理者学习现代财务管理的意识。从财务系统上来说,运行软件不断优化,新技术更是不断更新。伴随着中国进入世界组织后面对的新形势,企业的工作思路势必要深入扩宽,财务管理势必要深入优化,在此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是在所难免的,这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确保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预见性,学习一些会运用到的新知识与新技能,例如,会计制度、外语、所得税纳税整合、外币业务计算知识等,做到防患未然。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迎合新形势的所需。从现在起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在内部设立全套科学的学习考核制度,制造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让大家充分了解到学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利用强化学习,加快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使财务管理者的工作质量更好,工作效率更高,整体素质更强。

第3篇

租赁制建材市场的运营模式比较简单,主要是以收取租金为主要营业收入,与此同时为商户提供管理服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商铺租赁制建材市场在我国建材市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传统市场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从控制环境、财务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研究。租赁制建材市场是一个传统市场,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传统市场的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租赁制市场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应用,对租赁制建材市场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强市场的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打破发展瓶颈,实现良性发展。

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大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理念、组织结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企业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等。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控制目标、识别手段、风险评估、风险排查等。控制活动主要是为完成确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主要是应对风险所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如批准、核查、盘点、核对等。信息与沟通主要是起到联系和传递的作用,明确内部控制要素,对企业内外部控制环境进行报告和传递,对各种环境进行有效的掌握和沟通。监督主要是对控制活动的监督,包括日常的管理和监督,主要对重大事项、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决策以及大额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在内部控制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相互牵连、明确授权、成本效益和整体最优原则。相互牵连主要是指完成一项任务必须有两个以上部门和两位人员共同参与,要对相关职务相分离,如授权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执行与核算、保管与核算等等。授权主要是明确权责、使职、责、权、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授权程序。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指内部控制不能增加企业成本,主要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如果反了说明内部控制本身出现了问题。整体最优是指整体结构趋于一致,五种要素互相配合、整体推进。

三、商铺租赁制建材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

1.租金风险。租赁合同签订后,承租方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无法按时交纳租金。在此过程中,各租赁方也会采取一定的办法,增加违约成本,比如预收租金、收取一定的违约金等。2.火灾风险。建材市场不是普通货物市场,由于经营油漆、建筑建材、木料等,容易发生火灾等,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3.管理风险。由于后期需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或者物业费,部分商家可能不按时支付,存在一定的延迟风险。4.经营风险。受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承租方可能经营不善关门等,如何短时间内将商铺再租赁出去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市场来说,同样面临经营风险,当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或者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大部分承租商不再续租,容易出现经营风险。5.财务风险。由于定期收取租金,租金的财务管理也容易出现挪用、管理不善等风险或问题。

四、商铺租赁制建材市场的特点及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商铺租赁制建材市场的特点

商铺租赁制建材市场一般规模比较大,资金财力较为丰厚,但是大部分为集体企业,建设在城乡结合部,社区或村内土地较多,通过搭建商场、提供场所、收取租金。在此过程中,一般控股董事会组织结构不健全,管理单一,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难度,成本负担较重。市场管理的决策权基本由所有者决定,容易导致一言堂,决策不科学合理,容易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的效果。

(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建材市场的要求

1.根据租赁制建材市场的特点,引进内部控制系统,容易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引起内部员工的不适应,有的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要加大内部控制宣传力度,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流程的设置。2.管理层要以上率下,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自觉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中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管理层示范作用对于员工具有积极作用。3.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要充分调动承租方的积极性,要积极配合市场的管理需要,切实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感,配合市场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4.要注意控制成本。内部控制的建立不能给企业成本带来负担,在设计内部控制流程和方法时要注意结合市场自身的特点,不可照搬照抄,要注意灵活性和统一性,严格控制成本。

(三)我国建材市场内部控制的现状

1.对内部控制缺乏整体认识。对于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认为内部控制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认为是一条条的制度条例,没有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和布局。2.建材市场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我国租赁制的建材市场一般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这就给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上缺少一定的可借鉴经验。3.财务信息传递不及时。建材市场财务管理理念较为滞后,财务信息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未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和人员,大部分由财务人员兼任。财务会计信息大都是半月或者一个月才记录一次,这就导致了财务信息与内部控制措施不能够同步。4.实质性控制活动不多。虽然各个建材市场都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内部控制实施的不多,控制活动不多,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还存在一些问题。

五、案例分析

(一)A建材市场简介

A建材市场由H集团投资兴建,市场现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A建材市场共进驻全国各地经营业户700余家,荟萃名优建材产品8000余个品种,年交易额达8亿多元,与市场相关的场外交易额约计8000万元。市场现汇集了全国各地名优建材产品,形成了瓷制品、木制品、石材制品、铝材制品、金属制品、新型装饰材料等六大交易中心。

(二)A建材市场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经分析和调研发现,A建材市场规模较大,但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内部控制只能发挥很少的作用,内部控制环境一般,对于风险的提前识别与预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是问题较多,主要是资产报废、租金收入入账以及物业费和管理费的收取。

(三)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1.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要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将风险管理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大对火灾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监督控制。2.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由于市场管理人员较少,企业未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只是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这样更需要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合理分工,做到不相容岗位之间互相监督和约束,从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3.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规范财务管理和账务处理,及时将经济事项入账,与此同时做好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为内部控制及时提供财务数据支持。核算中要注意财务风险和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沟通和交流。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包括内部控制目标、程序、流程和规范性文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上率下,注意成本效益原则,加大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监督。

参考文献:

[1]于斯文.J建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胡剑剑,谭姣.建材超市存货内部控制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

第4篇

一、 成立目的

为更加全面掌握市场及行业信息,提高市场研判能力,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动态,以更丰富的资源和渠道宣传企业形象,引进高端人才,做好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经公司管理层讨论决定设立湖南分公司。

二、 分公司概况

(一)企业名称:天津品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二)公司职能:

1、营销:收集市场及竞争对手信息、整合家居建材等行业资源;推动长沙及周边地区市场开拓及销售外联工作。

2、宣传企业形象:树立怡和良好形象,作为对外展示的平台和宣传窗口。

3、引进行业人才:招聘建材家居行业营销等专业人才,以及各类紧缺及行业知名的人士。

4、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发挥长沙区域及信息优势,对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三)筹备进度:

1、成立方案确定后,7-10天之内做好办公场所选址、公司注册工作,办公设施、设备购置工作。

2、在进行公司筹备工作的同时,通过公司派遣及本地招聘的形式,提前完善人员队伍,保证分公司运转人才尽快到位。

三、 分公司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及薪资方案

(一)组织结构

(二)人员配置及薪资方案

单位:万元

(三)人员职责

1、分公司总经理

在总公司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分公司人、财、物管理及日常行政工作,对外开展市场商务活动及对总公司发展方向进行对接。 2、执行经理

在总公司指导下,全面负责市场开发工作,指定招商计划,招聘行业人才。具体岗位职责由总公司与分公司总经理协商确定。 1) 负责完成总经理分配的业务指标;

2) 负责完成分公司的客户关系维护、项目推广、市场开拓任务;

3) 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工作,组织设计、推广等保障完成公司业绩。

3、区域经理:

1)负责湖南地区区域的市场开拓、项目推广、客户关系维护等工作;

2)负责完成年度招商目标(详情参照市场布局及任务表);

3)负责完成市场专员招聘、培训、考核、管理等工作。

4、市场专员:

1) 协助公司执行经理和区域经理,完成辖区内的市场开拓、客户关系维护工作;

2) 完成年度市场开拓业务目标;

3) 负责区域内的客户信息收集、市场推广、商务配合、招商会议

配合等事宜。

5、行业顾问

把握公司宏观政策,进行公司项目相关行业的调查研究、信息收集、资源整合,为公司项目运作、管理规划、技术创新提供指导及建设性意见。

6、行政专员

在分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具体岗位职责由分公司总经理及执行经理协商确定。

四、 分公司费用预算

前期筹备的办公设备约需5万元,房租每月1万元,办公司装修费用:3-4万;每月日常开销每月约需3万,以半年计,费用合计约需30万元。明细如下:

1、房租:1万/月

办公场所选择既要符合总公司的需求又要符合长沙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选择交通便利、建材市场范围,附近有地铁出口最佳。选择办公场所面积在200平方以内。初步费用预计为1万元/月(需以具体选址及长沙地区实际物价为准)

2、办公设备费用:大约5万元

前期筹建办公家具及设备费用为主,含办公桌6张,办公椅6张。大班桌椅一套,小会议桌及会议凳一套,沙发一套,文件柜3组,迎宾台一套。电话6部,传真,电脑6台,打印机,饮水机,办公用品,其他。合计约需7万元。

注:以上价格未结合北京物价及办公用品档次、风格因素,数据仅供参考。

3、其他日常开支费用:大约3万/月

若考虑日常开支费用,每月正常开支以5人为例,预估电话费1000元,交通费4000*5=2万元,午餐费6000元,网络费500元,水电费和物业费1500元,其他2000元,合计约3万元。(需按照长沙地区物价核实)

五、 分公司管理规范

分公司行政、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日常管理需遵照总公司对分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实行条线管理,并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分公司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分公司与总分公司日常管理衔接方法如下:

1、分公司应按照总公司行政管理相关规定,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并拟定适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的行政管理制度,报总公司审批备案。

2、总公司向分公司委派高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包括但不限于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部门经理等。

3、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薪酬及绩效考核办法、高管人员薪酬等,需报总公司核准后实施,并报备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薪酬由总公司直接发放。

4、分公司人员调整和变动,应当报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批。

(一)营销管理

1、分公司区域应在公司营销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湖南市场特点,制定适用的市场策略,报总公司审批执行。

2、分公司需对营销管理中心下达的销售目标进行分解,完成销售任务,并有效控制相关费用。

3、分公司需规划建立并优化完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

4、分公司应建立客户档案,负责维护目标区域市场,并做好售后服务,完善前端的市场信息平台功能。

(二)市场管理

1、分公司应贯彻执行总公司营销管理中心中对分公司业务管理规定,拟定周、月、年业务计划,并报总分公司备案。

2、分公司需定期向总公司汇报周、月市场信息收集工作进展情况。

3、分公司不能作为业务合同的主体,特殊情况需报总公司审核。

1、分公司各部门应贯彻执行总公司布置计划,拟定周、月、年研发计划,并报总分公司备案。

2、分公司需定期向总公司汇报周、月研发工作进展情况。

3、分公司执行经理应根据行业形势及国家宏观政策,定期收集行业研发信息、分析研发需求,上报总公司研发部门。

(三)战略发展管理

1、战略发展部应根据分公司总经理和总公司领导的要求,定期收集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行业、竞争对手、宏观环境等信息,形成报告,定期反馈。

2、战略发展部应积极为公司市场拓展、经营管理提供技术、人脉等资源支持。

第5篇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尤其是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对于建筑行业而发展而言,就需要积极的将电子商务应用于相应贸易发展之中。借助电子商务来实现相应网络平台的搭建,能够促使建材企业以电子商务体系的应用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并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为实现自身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建材贸易企业中的优势

 

(一)为创新经营技术并实现个性化服务奠定基础

 

首先,创新经营技术。基于传统建材销售模式下,需要以大量销售人员队伍的搭建来争取客户,并以价格战来获取竞争优势,相应经营成本高且整体上的效率偏低。而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销售推广,能够在降低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有效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并赢得大量各户群体,进而为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其次,促使个性化服务生成。建筑材料的购买群体广泛,达到建筑企业集团、小到个体用户,因此呈现出了个性化的需求特点,借助网络平台能够为获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来实现个性化服务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

 

(二)为获取广泛信息资源并实现供应链的完善搭建提供基础

 

第一,实现市场信息的有效获取。基于传统贸易销售模式下,建材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所强调的是对政策性信息等的获取,而对于客户实际需求信息的重视程度不高,且也缺乏有效途径来实现这一信息的获取。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能够在互联网上来实现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有效搜集,进而为实现科学经营决策信息的制定提供保障。第二,实现供应链的完善搭建。基于当前建材行业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对于建材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则就需要以完善供应链的搭建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则能够为实现销售与物流供应链的完善构建提供保障。

 

(三)为促进物流的发展并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提供技术保障

 

第一,在促进物流发展方面。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能够为提升服务质量奠定基础,同时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建材企业能够借助第三方运输来缓解自身业务压力,为更好的促进其经营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适应当前市场竞争之需。基于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加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材企业在迎来崭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与挑战。所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助推下,建材贸易实现网络经营销售与服务,通过全新经营销售模式的构建能够在适应当前行业市场发展之需的同时,为从根本上提高建材企业的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二、建材贸易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与应用对策

 

(一)当前建材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建材市场实际发展的现状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经营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目前,大多数建材模式依旧是借助传统销售渠道来实现经营销售的,市场经营主体主要是以摊位模式为主,同时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应管理水平偏低,尚未实现规范性经营发展。

 

第二,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应用程度低。在实际进行经营的过程中,整体上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应建材企业逐步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这一全新的营销模式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利润,而大部分建材企业还尚未给予电子商务以充分重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是形式化的实现了网络营销,电商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体现,相应电商平台与相应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三,物流配送不完善。基于电商模式下,需要以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支撑,但是,当前相应的建材企业不论是在进货还是销售上,相应的物流运输体系不完善,如何实现第三方物流运输的完善搭建,亟待解决。

 

第四,尚未实现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完善构建。基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建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以及材料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相应建材贸易在实际进行经营销售的过程中,则就需要以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应用为基础,以与时俱进的获取市场信息,并与相应管理系统的完善搭建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建材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在经营销售还是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都尚未实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上相应管理系统的完善搭建。

 

第五,缺乏相应的人才基础。在实际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的过程中,对于建材贸易企业而言,则就需要以相应的人才为支撑,借助人才的高能力素质来实现电商平台的优势作用。但是,当前这一行业现有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不足,而我国当前在IT领域中的高端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进而也就难以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基础;同时相应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不足,难以满足这一销售管理系统下实际工作之需。

 

(二)建材贸易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平台具体应用的对策

 

1.建材贸易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在搭建这一电商平台的过程中,需要以数据库、Web服务器以及相应工作流协同服务为基础平台,并将其与经营管理以及业务流程等进行细节上的优化整合。其中,相应Web服务器的基本构成如下:第一,在客户端上,需要实现访问浏览与传输程序的构建;第二,在网络上需要针对网络接口与协议进行科学定位,进而实现安全且开放网络平台的搭建;第三,在应用服务其与程序的集成上。相应服务器需要满足HTTP服务、数据库以及消息传递服务的需求,而在程序的集成上,则需要在建立数据存储模块的基础上,针对程序访问需求实现相应集成系统的搭建;第四,应用服务与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在应用服务模块上,需以专门功能系统的搭建来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而在管理系统的功能上,则需要针对各个应用模块的需求特点实现相应管理系统的搭建。在此过程中,要求要以灵活性与可靠性为系统平台搭建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兼顾可拓展性。在实际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建材贸易企业主要可采用BTOB以及BTOC这两个模式,进而以虚拟市场的搭建来促使建材企业能够基于相应市场运行机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对于买方而言则能够借助这一网络交易平台来实现自动化采购,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2.具体应用。

 

第一,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撑力度。从政府角度而言,要想促进建材贸易市场的稳健发展,加快其经营模式转型步伐,借助电子商务来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则就需要在宏观上给予政策的有效支撑,要不断深化行业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相应政策的扶持来确保行业尽快进入到电商发展模式下,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同时,要针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要尽快确保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且完善发展。此外,要规范行业发展行为,以相应管理制度的出台来确保建材企业在进入电商市场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明确这一市场准入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以净化行业市场发展行为。

 

第二,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针对当前建材贸易进行电商市场过程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实际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则就需要结合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来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基于电子商务下,不论是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管理还是系统的搭建与运维都需要以专业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支撑,同时,还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同时,相应的物流行业同样需要这一高精尖人才作为支撑。因此,这就要求做到:首先,要积极吸收具备这一专业能力素质的毕业生,基于毕业生的可塑性较强,其本身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能够促使其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忠诚于企业,以实现留住人才的目标。其次,在实际落实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与高校以及相应专业培训院校进行联合,在自身内部落实基础培训的同时,通过派遣进修学习的方式来不断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素质。

 

第三,实现科学投资的同时,创新融资渠道。在投资上,对于建材企业而言,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进而促进经营销售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步伐意义深远,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就需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角度,实现科学投资。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为确保电商模式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同时要真针对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投资建设,不断提升计算机软硬件性能,并完善相应的网络系统;此外,要注重对流动资源的管理与投资,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融资渠道上,要在借助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的基础上,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融资,同时要借助非融资机构以及自筹等途径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融资能力,以确保在加入电商竞争市场的过程中,规避风险并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

 

三、电子商务在建材贸易中的应用前景

 

国内建材市场进入电网模式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1996年正式成立了相应的网站,在建设的最初期仅有三家企业实现了这一经营模式的搭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本世纪开展,建材企业在意识到电商所存在的发展潜力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陆续加入到这一阵营之中。时至今日,发展迅猛,但是,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且相应电商平台与服务、物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企业逐渐实现了供应链的搭建,并逐渐提升了对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使得建材企业在加入电商阵营的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而为了引导建材贸易企业在加入电网阵营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规范相应企业的发展行为、加快建材企业向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转型的步伐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未来,借助O2O电商平台的发展,以线下与线上服务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将成为建材贸易的主流发展趋势,这也意味着建材贸易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发展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本身发展的实际状况看,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马云的成功也标志着电商未来所具备的发展潜力,所以,建材贸易企业需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积极的促进自身经营销售模式的转型,在融入互联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以线下实体店与线上虚拟商城这一模式的搭建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为促进自身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建材贸易的发展,需要积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通过经营销售模式的转型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则就需要在搭建完善电商平台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并在实现科学投资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渠道,以在解决当前应用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呈现出问题的基础上,为建材贸易企业逐渐进入到O2O时代,充分发挥出电子商务在建材贸易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系统的检测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以符合相对应的建筑质量标准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许多企业把“质量第一”当做信誉的标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关系到百姓安危的大事,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群众打造优质的、放心的建筑工程,既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对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所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意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从而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

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重要性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与乡镇道路、桥梁、房屋等的不断升级改造,带动了中国建筑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精品建筑不断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城市的增添了许多靓丽的风景。但在美丽的光环下,建筑企业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断的浮出水面,且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有些新建桥梁出现大的裂缝,刚建起来的高楼整体坍塌等重在事故。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精髓,也是每一个建筑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一个企业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因此一个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效益,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舒心的环境,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劳民伤财,企业也难以立足在建筑行业中。因此可以说一个建筑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建筑企业应时刻敲醒警钟,提高自己的工程质量,组建一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个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此项工程的质量,由此在现代建筑企业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让建筑企业沿着良性的发展道路走下去,为社会建造优质工程。

二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行业恶性竞争,市场有待规范

建筑市场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建筑市场秩序较为规范,仍存在恶性竞争、市场有待规范的现象。当前建筑企业良莠不齐,有不少企业特别是规模小、信誉低的企业,为得到工程项目,采取挂靠等方式获得投标资格;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低报少报的方式先拿下工程后靠追加投资和偷工减料等不正当手段获利。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没有端正经营思想,在招投标过程中,采取串标、陪标等不正当手段竞争,搅乱了建筑市场。虽然国家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公用建筑一律公开招投标、加强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等措施,但目前依然缺乏系统、完善的监管体系,打法律法规球的现象仍旧存在。

2.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建筑业企业压力加大

近年来,国内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全面紧张,价格上涨。国内资源严重不足,价格上涨过快,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据中国物流协会资料,2003年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8.14%,钢材市场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1.1%,建材价格比上年上涨4.4%。使得在建工程成本增加,一方面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困难,效益减少,利润下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材市场秩序混乱,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受到影响。

3.建筑企业内部观念陈旧,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不少建筑企业眼睛盯着项目,为获得工程项目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内部管理也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水平上,大多认为好管理不如好项目,好工程不如能拿工程。现代管理理念、模式得不到贯彻和应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措施

1.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在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工作逐层布置下去,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把“打造优质工程”为主线,把施工现场的各级管理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安全、质量等各项达标活动,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为打造精品工程做好基础。

2.健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严把质量关,奖惩分明。一方面,在施工队伍中要从严要求,任何环节如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查处。工程质量是建筑的生命,必须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不能给工程质量留下任何隐患。对违反施工制度的工程师、建筑师等相关人员要从严外罚。另一方面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一重要环节,应采取终身负责制,并狠抓落实。因此,要健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但使质量管理有约束力,还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逐步纳入法治轨道,这对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严格把控施工材料

现在在许多出现质量问题的建筑中,豆腐渣工程尤为突出。这就突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劣质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到了施工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采购施工材料中要有严格的制度,严把质量关,严格惩处在采购施工材料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徇情枉法行为,严重的应交由相关司法部分制裁。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优价廉,应与材料供应方签订严密的协议,以避免为以后发生质量争端相互推拖责任。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要求施工材料供应方对出售的施工材料追踪质量和相关检测,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未经检测的施工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中安排专人清验施工材料,按需保管,发放,对有些保管要求高的材料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妥善保定,消除安全隐患。

4.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好坏,施工人员一直活动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第一线,建筑工程的一砖一瓦都与施工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的个体素质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技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施工队伍人员复杂,来自于各行各业,对工程质量的理解和认识也参次不齐。就这要求建筑企业在平时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各项相关技能和安全质量的培训和教育,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感和防患意识。经常进行职业技能考核,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达到合格后再上岗。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杜绝各项违法操作,减少隐患。这样也就确保了工程的质量的施工的顺利完成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6]李小光 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9年9期

第8篇

关键词:合同重要性 成本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设市场风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增强、建设市场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施工单位风险意识普遍加强,目前的建筑市场正在发生着本质的转变。建设市场多年前僧多粥少的现象如过眼云烟,一去不返。甚至出现了工程项目待嫁闺中找不到婆家的现象。这一现象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将促进建设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过去对施工单位来说如噩梦般的工程款难讨的局面也将被历史的洪流卷的无影无踪,对信誉度较差的建设单位来说其后果更象是一个噩梦的来临。现在我以自已在工程合同管理及招标中的实践,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合同总价的确定

目前在建安工程方面大至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据实结算的合同类型:该类型的合同,合同总造价以双方最终核对确认的工程预算为准,施工单位风险最小,几乎所有市场风险全部由发包方承担。缺点是:①、在招标时发包方的选择范围小、往往最终确定的造价比较偏高;②、由于在前期双方很难对工程总造价取得共识,可能因此影响工程款的支付,工程进展步履维艰;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一旦出现信用危机,对总造价的核对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此类合同的优点:①、招标程序简单迅速,双方仅约定一个优惠幅度,既可进场组织施工。非常适于工期紧、工序简单、总金额小、双方以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的施工项目,应用范围包括区内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

(2)、合同造价一次包死的类型:一般情况下,该合同造价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为合同总造价,工程结算时除工程量变动外其余均不调整。此类合同的缺点:①、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很大,合同在施工单位的潜意识中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双方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往往发包方的每一个工程都必须进行招标才能选定施工队;②、在市场价波动较大时,施工单位有可能承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致使工程搁浅,最终造成承发包双方两败俱伤。此类合同的优点是:①、双方对合同总造价都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给工程款支付及最终结算带来了最大的便利。该类型合同比较适合工期较短的项目。

(3)、除双方约定的材料品种据实调差外,总造价基本包死。这种模式为第二种模式的合理补充。此类合同的优点是:①、在招标时,由于施工单位风险的部分化解,能在施工单位中间加大竞争,比较有利于降低造价;②、这种合同模式下双方风险共担,有利与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一些较大型的项目比较适用,如多层住宅楼、小高层住宅楼等,可采用钢材、水泥据实调差,其余材料不调差的模式。 (4)、装饰工程我做的较少,没有太多的经验。与同行人员交流时,普遍感觉太黑暗了,管理起来真的是很伤脑筋。这也是相关的施工行业信用严重缺失的体现。对刚进入市场的施工单位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只要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就可以占有属于自已的一片蓝天。目前甲方对这一块的管理重点应放在装饰材料质量和价格上,确保在结算时不当冤大头。在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综合性的装饰材料超市,价格透明度很高,信誉也很好,对大型的商业工程一般还都有折扣价,相应的甲方采购风险大大降低,质量、售后服务也有保证。

以上各种确定合同价的模式,很难说哪一种更好一些。应该按具体工程的类别、大小、特点清来确定哪一个模式的合同更适用于该工程。

二、工程分包

目前的建筑市场正在向专业化的方面发展,专业化的施工更能保证工程质量。从建筑法上看,工程分包是违法的。但工程分包普遍存在,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单从这一方面来说建筑法一定要修改,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工程中的门窗制作一般由专业厂家完成,现场安装工作量很小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分包项目。在标准施工合同文本中屋面防水工程保修期限为五年,是除结构外保修期限最长的施工内容,也就是甲方风险最大的分包项目,特别是倒置式屋面,由于工序很多,如出现漏雨,单独一个防水公司根本维修不了,维修费用又高的惊人,最终造成扯皮现象。

三、材料供应

建筑材料采购,主要有甲方供应、甲方指定品牌、施工单位采购三种模式:

(1)甲供材:是指由甲方负责采购供应,在结算时按供应价调整材料价格、并按该价格从工程款中扣除的部分材料。因为是甲供材,所以该部分材料对与施工单位来说一点市场风险也没有,同时不用垫付一分钱,等于是白白的拿甲方的资金来做自已的生意,且按现在的计价模式丝毫不减少自已的利润,甚至也可因此免除对甲方做出的让利承诺,一般情况下,在质量出现问题时还可从甲方取得经济补偿。

(2)指定厂家的材料:指由甲方在招标阶段指定厂家、规格,由施工单位购买的部分材料。这种模式不占用甲方资金,一般也不会因此产生经济纠纷,这种模式适合各种主要材料的采购。如果甲方对建材市场比较熟悉,在招标文件中可以尽可能多的约定好在将来的工程中拟采有的材料品牌、规格,这对以后的工程质量管理非常有利---有好的材料才能做出好的工程。如屋面防水工程中的防水卷材我可以不指定分包,但材料厂家我必须指定。

(3)施工单位自购的材料,原则上只需现场监理控制好质量既可。

第9篇

1.1全过程质量监管难度大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都分为三步,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政府就必须要在前期的工程项目规划、开发建设队伍选择上下工夫,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查,落实反馈,在整个过程只实现规划、房管、建设、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管,如果仅仅依靠质监部门的力量,管理工作是很难做好的。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建材市场管理混乱,建材质量参差不齐,在建筑领域,建筑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管意识不强,各种因素都给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2后续维修管理监管不到位易引发社会问题

一个建筑项目的实施与开展,要涉及到很多的单位和个人,建筑工程质量会受到操作工人、环境、材料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大,质量问题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质量问题出现之后如果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由于后续交接工作的不到位,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1.3建设部门质量监督工作越位、问责风险大

建筑施工项目本身就有着高风险和高难度,出现质量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质量监管部门都会被问责。目前,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建设部门被问责的风险很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保证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建设质监机构需要加大工作深度与频度。

2、加强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2.1施工企业内部成立高效的保障性住房施工质量管理机构

施工单位要针对保障房建设,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现责任的明确划分,避免因为职责范围的不明确而造成混乱。项目经理部要针对保障性住房特点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要形成具体的文件报告,对整个项目做一个规范化的部署,要成立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对每一个技术小组进行职责和管理区域的划分,方便管理,并且签订质量保证书。

2.2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施工项目整体的质量,施工单位内部首先要有一套良好的监管体系,保障整个团队的协调运转。施工单位内部要实行质量保障制度编制与报审,相关项目的负责人要制定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制度,特别要注意对施工技术和施工交接的控制与管理,还要完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储存办法。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详细进行各项检验与报审工作,对于关键的施工部位和施工环节,同时还要做到技术方案与质量保障制度的监督和落实,对施工质量和报审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对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施工单位内部要建立质量责任实名制制度。在监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如实填写操作人员的编号、姓名、验收标准、验收时间等,实现过程质量控制的可追溯性。

2.3施工单位内部要切实落实监督管理制度

在一个企业或者单位中,制度的制定是一回事,制度的旅行与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在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的同时,施工单位要切实实践这些管理制度,不让这些制度成为摆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制度,不仅仅是大型的项目,小型的分项目也要实行这一制度,施工单位要保证在负责人审核签字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的施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大,对技术的要求高,项目承建单位要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集合多人的智慧,对技术难点和质量通病进行质量攻关,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进行现场的考察工作,及时对已有的计划进项动态调整。质量监督管理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施工单位要实行周、月质量综合检查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专业的团队,对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分析和处理,形成周、月质量分析报告,编制出整改措施报告,这个报告要力求详细,包括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过程、整改措施、整改效果、施工试验情况、经验教训以及总结等。单位要强化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现场质量受控。

3、结语

第10篇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房屋面积上,对房屋的设施也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装饰装潢工程面临着重要的任务。装饰装潢工程一般工期短、工序繁多、涉及的业务范围广,这就要求装修队伍要专业,但目前大部分装饰队伍都是由一些农村散杂劳动力组成,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给装修质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建筑装饰装潢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调查建筑装饰工程质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涂料墙面质量问题;二是石膏板吊顶问题;三是地面瓷砖铺设问题。

1.涂料墙面常见质量问题

墙面涂层是建筑装饰装潢的主要工序,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工序,常见的问题后表层涂层开裂、粉化等,在墙体表面出现纵横交叉的裂缝,这就是涂层开裂,建筑物很容易出现这个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大,会导致保温层渗水等问题;涂层粉化是墙体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漆面变成粉末状。导致墙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外强基层处理不当、涂料质量不过关、涂料兑水太多等。

2.石膏板吊顶质量问题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美化要求的提高,建筑物顶棚的造型设计越来越复杂,造型的实现靠石膏板来完成,造型越复杂使用的石膏板越多,这就隐藏了石膏板吊顶的质量问题,石膏板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通常有设计原因和施工原因,在设计时,如果龙骨受力变形则导致石膏板开裂,或者吊杆间距大,高度较高、石膏板手温差变化适应能力差则出现裂缝;在施工安装时,如果不符合工艺要求,龙骨收到内应力,则导致石膏板开裂。在安装空调或者水电线路时碰撞石膏板也会导致开裂。

3.地砖铺设常见质量问题

地砖铺设是室内装修不可缺少的工序,常见的问题有接缝不平直、空鼓脱落、色变等,如果选用的瓷砖规格有差异或者施工人员比对有误差都会造成接缝不平直,影响美观效果,一旦发现接缝太大,施工人员应及时返工;使用粘结材料不充实或者地面基层清理不干净则容易导致空鼓脱落;色变则是选用的瓷砖质量不过关,釉面太薄再加上施工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建筑装饰装潢质量防治控制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建筑装饰装潢企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完善监督加工制度,控制原材料的选购,保证建筑物装修质量。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建筑装修企业内部管理对提高房屋装潢质量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大部分装潢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忽视内部管理。因此,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施工设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事故,对施工材料轻拿轻放,防止对装修好的部分造成二次污染。

2.制定预案,设立样板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企业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装潢预案,探讨每个环节的工序意图以及工序之间的相互衔接,减少甚至避免返工现象,制定完预案后要搭设样板,由专业人员检验验收,然后启动全面施工,当遇到问题时则能够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资源浪费等问题

3.控制选购施工材料

装潢材料直接影响建筑物装饰质量,正确的选购装潢材料,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建材市场管理,控制流入市场的建材质量。企业在选购材料时,严格把关材料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可以选用招标方式,多家竞争保证施工材料低成本、高质量。

4.提高施工技术工艺和完善现场管理

装潢企业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装修质量,良好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装修质量。因此,企业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对于特殊情况下不能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安排相应人员做好现场指导和监督,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时和业主沟通协调,根据业主的需求实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尽量杜绝返工现象。

5.实行动态化质量管理监控

由于建筑装修工程工期短、工序繁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质量控制,协调工序之间的衔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这有助于从整体把握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周期。动态的质量监督控制,可以及时发现易出现问题的工序,比如墙角的平直度、墙面涂料是否掉粉掉渣,瓷砖的铺设是否平直等都可以及时发现,及时修整。一些隐蔽阴暗的地方可以利用灯光检查,避免出现质量死角。

6.加强行业间交流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技术也不断得到应用,施工单位之间应加强技术交流,对于采用的新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阴暗问题等信息,行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共同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及科学合理的新工艺。为了方便同行业之间相互交流,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讨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探讨新工艺的可行性和优势,从根本上提供建筑物装饰装潢质量。

总结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建房数量和规模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管理力量薄弱及农民建房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农民违规建房、无图建房,施工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施工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建房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农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农民建房监管责任

做好农民建房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镇(办、区)、市直相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建房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农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切实防止农村建房中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镇(办、区)、市直相关职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本单位职责,实行分工负责、依法管理。各镇(办、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农民建房管理负全面责任,由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对辖区内的农民建房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各镇(办、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农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村镇建设项目法人、居民和农民自建房房主对工程质量安全负总责,村镇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单位及个人按各自职责对所承建的工程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同时,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城乡一体的工作要求,围绕部门工作职责,向下延伸,将村镇建设工程监管纳入整个建设工程和建筑市场管理范畴,加大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力度。市建设局对全市农民建房监管负全面责任;市质监、工商部门负责对农村建材市场的监管;市安监部门负责农村建房安全的指导、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把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二、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管理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农民建房工程一般分为两个类别:一是两层以上(不含两层)、投资额30万元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限额以上工程);二是投资额在30万元且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限额以下工程)。我们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的管理。

㈠对限额以上工程,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要将限额以上工程全部纳入法定建设程序,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设计、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等手续,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要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制度,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证》的,不得开工建设。

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应按法定程序加强对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的监督。对限额以上工程要加强地基基础、主体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督促建设方做好竣工验收工作,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㈡对限额以下工程,由各镇(办、区)负责管理,市建设局等部门提供技术服务,进行业务指导。限额以下工程必须在取得规划、土地、建设等方面的批准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限额以下工程要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具有从业资格的农村住宅建筑承包队施工。限额以下工程建设要实行合同见证制度。各镇(办、区)村镇建设服务机构负责对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见证与备案,并加强过程监督。

三、规范服务管理,构建村镇建设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㈠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服务体系。市建设局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监管资源,加强对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对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的指导。各镇(办、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推进到位。要发挥村民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将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延伸到村,建立起适应农民建房量大、面广、点多的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

㈡开展村镇建设技术服务活动。各镇(办、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建房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工程质量意识。市建设局要加强通用设计图和标准设计图集的推广应用工作,逐步引导农民自建住宅由传统结构型向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结构型转变。要加强村镇建筑队伍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村镇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第12篇

区爱卫办:

按照区治理办《关于在全区集中开展“深入治五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实施方案》和区爱卫办《关于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将我委攻坚月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5日—5月15日,为期一个月。

二、活动内容

(一)深入治理“五乱”,打造整洁优美的新区环境。

1、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治理新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安置小区和施工工地周围道路的环境卫生,全面清除7处卫生死角,约80㎡。出动120名环卫工人,81小时机械切实做好黄河广场、三国文化长廊、政府机关周围、休闲场所等节日及“5.12”纪念活动期间人流量大和人群聚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

2、开展清除“牛皮癣”,规范广告设置。对新区内新出现的“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共计清除8处牛皮癣。

3、对新区内破损的市政设施进行维修,对缺损的绿化进行修补,美化新区形象,提升新区宜居质量,使新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4、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区环境美化亮化行动。改善新区景观,以鲜花布景,促绿化“破墙”,美化新区环境,打造靓丽家园,营造欢乐、喜庆气氛。

5、协助交通、交警、市执法局三大队、区建设局、东湖乡对新区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进行治理,治理了8处摊位乱摆、3起车辆乱停、4处工地乱象。

(二)深入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

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内进行了清洁卫生大扫除,做到了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垢;墙面天棚无灰尘、蜘蛛网;窗明几净,物见本色,办公设施、设备无灰尘、无污垢;资料、书报、物品摆放整齐。档案柜上无杂物。厕所地面无泥土、无烟头、无纸屑;大小便池无尿垢、污垢、无臭气;洗手池见本色、洁白无污垢;绿化带无杂物、纸屑、塑料袋、烟头、果皮等;花盆外无泥土、无污垢、盆内无杂物、无烟头。

(三)抓好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继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宣传,进一步提高新区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四)及时报送情况,畅通信息。

及时将活动情况向治理办汇报,对存在的的问题及时向治理办汇报并请示解决办法。

环境卫生优化报告

为掌握我市环境卫生状况,相识我市对环境卫生的治理所取患上的成效和一些现存问题。因此,本人在假期时间对我市环境卫生进行了一次深切的调查,详细环境如次:

一、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市场、市场、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市场、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办证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13篇

经过了近几年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和20多年来市场自身的发展,北京商品交易市场运营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单一独大的摊位制运营模式正在被突破,北京商品交易市场运营模式正呈现多元化特点和趋势,一批新的运营模式随之出现。我个人认为,运营模式突破后,商品交易市场这种经营业态和形式将与现代多种商业业态形式交相辉映、相互融合;商品交易市场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相融合,更能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和消费的需要。

摊位制模式

摊位制市场模式是源于我国传统集市贸易的有形市场形态,它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总体仍然较低的现实相适应,也符合几千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北京,它目前仍然是一种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形态,约占总量的70% ~ 80%。摊位制市场的特点在于:市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市场经营者众多,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家商户;没有统一进货;不设统一收银,即时现金、现场、现货交易;没有统一、规范的入口和出口。

在北京,摊位制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承包经营模式,租赁经营模式,买断经营模式。

摊位制市场模式的缺点在于:由于市场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市场的所有者不能有效地控制经营者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管理缺位,给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成本较高;市场所有者与经营者责、权、利关系失衡,市场经营风险基本上转嫁给商户承担;进货渠道难以有效控制;总体上讲,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商品价格低、质量较为粗糙,因此摊位制市场的商品信誉相对较差等。

但北京的摊位制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和加强监管后,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商品质量有了更切实的保障,市场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摊位制市场模式目前仍然表现具有较强的经营优势。

客观地评价本市摊位制市场,可以这么说,从历史上看,在2000年前,摊位制市场功不可没,利大于弊;从现实看,在2000年后,摊位制市场问题暴露出来,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经过近三四年来的治理整顿,摊位制市场基本规范。从未来看,摊位制市场在我市仍然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不能随便取消摊位制市场这种业态形式。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多业态并存、各业态互补是商业业态的常态结构和客观规律。

超市化模式

超市化模式就是仿照超级市场的经营模式,在商品交易市场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收银、统一结算、统一宣传,实行“摊位形式、超市化经营”。如居然之家建材市场、爱家家居、百安居等市场。超市化模式约占北京商品交易市场总量的15%~20%左右,这一模式在北京建材家装市场运用得比较普遍。

超市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市场内传统摊位制中的柜台、隔栅可能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以现代化的货架陈列、艺术化的商品展示而划分的经营区间,是一种开放式空间;二、市场内实行统一收款、统一结算;三、商品按超市分类上架,明码标价,消费者开架自选;四、突出“一站式”购物模式,市场内的商品呈现系列化、配套化,商品的进货、陈列和摆放突出满足消费者多层次“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五、超市化模式不断刺激市场所有者和经营者开拓新的市场,反过来,超市模式也为新的市场开拓提供了利器;六、超市化模式有利于向网上购物、电子结算方向发展;七、超市化模式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自身进一步细分,各种专业市场不断涌现,传统的综合性的商品交易市场可能向专业市场转变。

店铺化模式

店铺化模式就是将原来市场内的商户转变为独立式的店铺或从外部引入专业店、专卖店。如百荣世贸市场、北京万通市场等。店铺化模式约占北京商品交易市场总量的20%左右。

店铺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店铺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经营者,独立经营;店铺化模式没有统一收银和统一结算;店铺化模式适合经营不同系列、多种类商品;商品结构体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丰富,选择余地大;店铺化模式主要以零售为主,批发不在店内现场交易,而改在店外进行;店铺设计装饰在总体上力求统一协调,但又充分体现经营商品特点;店铺可以是原有商户转变而来,也可以从外部引入专业店或专卖店。

在北京,店铺化模式经营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种是有限产权店铺模式,即店主拥有一定期限的产权,如万通市场有一半多的商户拥有40 年的店铺产权;另一种是独立产权店铺模式,主要是临街而设的店铺,便于店主买断产权。如望京六百本市场全部是独立产权店铺。

总经销、总模式

主要是品牌或经销。在传统商品交易市场中,有些商户经过多年的经营奋斗,掌握了某种商品的销售渠道或稳定的市场客源,与厂家形成了巩固的厂商关系,于是就成为某种商品(品牌)的地区总经销或总。

目前在北京,并没有一家商品交易市场整体采用总经销、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涵盖在摊位制市场模式中。如在北京天意市场中,具有总经销、总资质的商户已经超过了20%。总经销、总模式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它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商品交易市场摊位制模式的经营格局和经营特点。

总经销、总模式的主要特点:总、总经销的商户必须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一般都要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总、总经销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市场内的摊位成为商品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市场信息搜集的主要渠道,摊位逐渐成为商品展览展示、商务洽谈、获取订单和品牌推广中心;具有一定的配送商品的能力;建立了独立的分销渠道和分销商队伍,或握有重要的客户资源。

物流中心模式

即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借鉴物流中心经营方式或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现代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是联结产销的重要中介组织,具有全方位商品配送、价格形成和信息、电子结算、展览展示、综合服务等功能。在北京,一些大型有实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或郊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在尝试向现代物流中心模式的转变。如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世纪天乐市场、百荣世贸(正在筹建中的三期,永外国际时尚产业中心)等,都在借鉴物流中心的经营模式。物流中心模式约占北京商品交易市场总量的5%~10%左右。

物流中心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市场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经营的商品品种相对较少,但批量大、辐射范围广;存储吞吐能力强;配送功能健全;具有与车站、港口、机场等联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借鉴物流中心模式成功的一个典型代表。

采购中心模式

即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借鉴采购中心的运营方式,如北京沙子口文化用品市场、天意市场、官园市场等。采购主

要来自外贸采购、外商采购、本市零售企业采购、北京城郊及周边中小城市零售商采购、政府及事业单位的采购等。采购中心的运营模式与其他新的运营模式并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可以兼容的。北京绝大多数的商品交易市场都在借鉴和运用采购中心的经营模式,每年从商品交易市场采购的商品总量暂无统计,保守估计年采购额应在销售总额的20%以上,即22亿元以上。

采购中心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商品交易市场仿照采购中心的职能,可以组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提供采购便利,引导采购单位与商户接洽;采购一般是定期进行的且有相对固定的供货和采购关系;采购实行集中批量交易;采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采购单位或在市场内设立固定采购点。

仓储式模式

即商品交易市场借鉴仓储式业态的经营方式。在北京,主要是一些位于城郊或靠近交通枢纽的商品交易市场,正在有意识地借鉴仓储式业态模式。如北京天兰天尾货市场等。但这一模式目前所占比例不大。

仓储式模式的主要特点:市场空间巨大,有储存货物的空间;货物以整箱整包批量出售为主;储销一体,批零兼营。

严格意义上的仓储店是以会员制为基础的,这一点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尤其是不适合商品交易市场特定的消费对象和消费习惯。因此,商品交易市场借鉴仓储式业态,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借鉴和模仿。

市场监管机制需创新

市场监管的主要对象是市场开办者、管理者及经营者。要将商品市场主办者统一纳入企业登记管理,使其成为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市场秩序“第一责任人”。通过依法监管、督促和指导,使市场主办者树立商业品牌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内部商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市场秩序和商品质量;要宣传诚实信用、守法经营思想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提高质量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要使市场经营者自觉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

市场监管的关口要前移,即建立重要商品严格准入的制度,严把商品的市场准入关。商品准入制度是以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商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措施的总称。按实施主体不同分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商部门实行的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市场巡查、质量抽查、公示警示、预警和信用分类监管、不合格商品退出等制度措施;二是经营者实行的商品进货质量查验登记、重要商品协议进入等制度措施。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制度,就是工商部门通过“索证”并进行备案登记等措施,审查商品生产商或供货商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和产品质量的真实性,将无证照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挡在市场之外。这是工商机关实施市场监管的基础。质量抽查制度是工商部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合格商品市场退出制度是工商部门确保上市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经营者自动退市与执法机关强制退市相结合,确保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商品进货质量查验登记、重要商品协议进入等制度,是强化经营者责任的重要制度,也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市场巡查、质量抽查、公示、警示、督促经营者落实商品进货质量查验、“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台账等制度为主要手段,在商品进入市场环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过滤机制,加强对商品市场的监管。

采取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覆盖整个流通领域的监管执法网络体系。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对涉及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并以此为线索,挖出根源;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章编码:

引言

对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如何在经济大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建筑企业应当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对提高建筑质量,坚持走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以此来推动企业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赢得市场,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1、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在施工质量方面还未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工程质量事故经常出现,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受到诸如设计、材料、设备、地质、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等多个环节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严重者就会酿成工程事故。因此,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筑工程的特点

2.1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方案,操作手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2 质量隐蔽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被下道工序隐蔽,如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情况只能从相关的记录进行追溯,但记录往往是不全面不直观的。

2.3 不可逆转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的质量隐患,一旦被下道工序覆盖,往往无法进行纠正,只能通过打掉或拆除进行处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加固处理,但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往往就降低了。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施工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现象。目前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施工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体制。政府主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2 市场准入制度不严格

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可以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上进行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松,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会严重威胁建设工程质量。

3.3 质量监督不到位

质量监督机构执法不力,监督处罚可操作性差。检测手段落后,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质监机构受财力、人力限制,工作难以深入到位。质量监督人员专业水平低,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方法

4.1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企业在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编制方案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从而明确质量保证体系,各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真正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达到施工现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其次,现场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工作制度,比如质量检查制度、质量奖罚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质量验收制度等,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4.2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从施工技术层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有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

4.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3.1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

4.3.2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而言,由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在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可见,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4.4 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

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控制的时候,要从事前、事中、事后等进行控制,明确每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事前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开始工程施工之前,将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作为对象,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事中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的措施;事后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所进行的准备验收材料、根据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的质量评定,质量检验等控制内容。

4.5确保建筑材料、设备质量

材料、设备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建筑材料、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选择通过国家许可认证、技术好、资金有保证的供应商。目前建材市场产品质量鱼目混珠,对建筑材料、设备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取样送检制度。

5、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其既要注重自身的管理,也要注重与外界发生的关系而产生的管理。半个世纪以来,施工组织这门学科,经历了曲折缓慢的发展过程,如今正引起工程界的广泛重视,今后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任重而道远,愿建筑施工同行共同努力,推动这门学科的进步,从而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谋求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小煌.浅议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9.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成本控制是企业主要管理议题之一。装饰工程企业与其他的建筑企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装饰工程企业主要的竞争力就来自于价格。企业能够行之有效地控制成本,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

一、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构成分析

一个装饰工程项目其总体的成本大致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材料费用 、设计费用 、人工费、综合管理费与税费以及机械费用等。材料费用就是在工程项目中所涉及到的全部材料的费用,其主要包括成品以及半成品两部分,大概为总费用的60%至70%左右;设计费用就是装饰项目的方案以及图纸的设计所花的费用,一般来说会占到总费用的5%;人工费所指的就是装饰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雇佣工人的费用,主要为工资、保险、劳动力市场管理费等等,总体费用大约为5%-10%;综合管理费是装饰企业对于项目投入的管理费用,主要有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用、办公费用、通讯费用等几个方面,大约为项目总费用的10 % 以内;税费指的就是项目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缴纳的税费,按照类型主要有几种税费:附加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维护税、经营税。

二、影响装饰工程成本控制的因素

1、材料方面

影响成本的材料主要有工人与建筑材料。企业如果没有科学地安排施工人员或是流水方式存在问题,就需要增加费用来进行更改、调整。而材料的不合理利用,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变形变质、没有进行有效回收等加大材料的浪费。

2、施工进度

能够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管理疏漏、或者是资金出现问题。施工工人的工作热情不高导致进度过于缓慢,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但是进度过快也不利于控制成本,因为要想加快进度就要更多的工人参与到施工中,也会增加成本。可以在管理中引入PDCA的管理方式,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 PDCA循环的特点有三个: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3、施工安全

由于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较多,参与的施工人员也较多;一旦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后,不仅仅会降低施工进度,企业还要进行相应的经济赔偿等。

4、材料以及机械管理

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致使施工人员对材料的使用不够合理,造成施工材料的严重浪费。由于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对施工机械使用和管理不善,导致施工机械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和维护,使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损坏,大大增加设备的维修费用。

三、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装饰施工项目的成本被诸多的因素所影响,那么如何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成本的控制就成了主要的问题。

1、强化节约意识

我国目前的装饰行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但是总体来说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较少且素质还有待提高,这样一来有很多的成本控制方案到了现场执行力度不够。因此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加其自身节约、成本控制的意识,并在日常管理中不断渗透节约意识。

对于参与到施工中的普通工人来说,企业要在其上岗之前进行严格的操作作业以及安全培训;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进入到岗位中,降低发生质量问题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通常占整个工程费用的70% 左右。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对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对工程材料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价格的控制。采购部门要及时大量掌握建材市场的实时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以选择性价比最佳的供应商。对于造价较大的分项工程,应采取招标的形式,以获得价格较低、质量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考虑资金的利用价值,并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切实做好按需采购,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用量的控制。工程项目应以施工预算作为参考,以核算材料的消耗量。同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回收余料,以避免材料的浪费。

2、各方面费用控制

在装饰工程中最主要的费用就是材料的费用。要想控制材料的成本,就要在采购之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与所需材料的供应商之间可以建立长线合作,这样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也降低了保管材料的库存费用。

针对机械设备,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大修理的次数,也能够降低所需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指定一个闲置设备租赁方案,对于不需要使用的设备可以对外租赁或是在需要某一种设备时,用短期的租赁来代替购买。

施工机械设备的费用主要由台班数量及其单价所决定的,在施工中应建立完善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及约束机制,以对周转机械的损坏、维修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并加强机械设备的租用计划管理,避免因不合理的安排而出现设备不足或设备闲置,以提高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1】。再次,还要加强对现场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应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善率,从而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

3、项目变更或赔偿的管理

项目变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会对成本控制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要构建起相应的变更管理制度,在出现项目变更时及时做好成本估算,科学快速地做好变更项目新的施工方案并进行组织施工。在发生项目的变更后,施工方要与监理工程师沟通,要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来明确和确认相应的费用承担者,在项目结算时还需要有设计变更图纸作为辅助。

工程项目索要赔偿是法律规定的权利来保证自身正当的利益,因此企业还要不断强化索赔意识和能力,将索赔意识贯彻于整个施工的过程之中,构建起专门的部门来处理索赔问题。在出现赔偿问题时,要仔细研究相关的文件、资料、合同等,为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准备充足的书面材料。

4、引入计算机技术

最后装饰工程企业还要引入成本控制的科技信息化系统。装饰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结束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琐碎的过程,以往传统陈旧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工程的要求。因此企业要适时引入计算机信息化的控制系统来帮助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一方面减少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能够有效地推进装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进程【2】。

5、加强项目管理的成本意识

首先,企业要在全司员工中树立以经济意识为目的经营理念,并进行大力宣传,并对全体员工(包括管理阶层和普通员工)进行连续而有效的经济制度教育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教育,提高其经济意识,从思想上进行改变。如果全体员工都树立了成本意识,并在新的工程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就制定相应的成本计划,同时对其进行预算和成本规划,重视降低成本的措施,这将会促进该企业发生质的转变。从“质量成本”上来说,一方面企业要懂得不能因为一味追求高质量而不惜一切代价支出成本。

从另一方面来说,更要懂得并不是成本越高质量就会越好的道理,企业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适当管理控制成本投入,努力寻求质量与成本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实现在既能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能控制好成本支出的双赢局面。从“工期成本”来说,企业不能为了盲目赶工期而盲目的投入成本,盲目往往只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局,最后让企业陷入窘境甚至不堪重负【3】。若企业因为某些不可避免的原因而要赶工期的话,就要先做好相应的成本管理预算,合理安排成本的投入,努力做到以最优化的投入实现有效保障工期的目标。

结束语

随着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装饰工程企业想要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就要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促进装饰行业与企业积极、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银梅.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利弊[J].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2013(0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