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就我国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审批,以此为基础进行运作,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便成为今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发展的重点。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只在单位的实力上,而是在单位中财务管理上,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今后更为有利的发展就要重视信息化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
一、信息化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工作中便出现相应的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监控体制并不完善,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技术的操作中水平较低,三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四是不能将信息化管理进行共享。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工作人员的观念并没有转变,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认识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也没有细化,对相关的管理流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岗位制没有完全实施,达不到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工作而言,其中大部分财务人员都具备较多的经验,并且对财务工作中的相关规定已经牢牢记住,但对现代化信息的相关知识并没有完全掌握,其中计算机操作部分的欠缺是最为明显的问题,因此便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影响工作效率,而对于一些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工作人员而言又往往缺乏经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管理不完善也是目前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财务部门必须通过相关的调整才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例如,会计工作中的电算、信息化的管理与运作、如何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在以往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较多管理上的问题,由于管理上的复杂性以及多层面都导致管理过于复杂,因此无法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以往财务会计工作中,管理都属于保密性的工作,除了相关的管理人员外是不能够过问的,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关规定中明确说明财务管理必须公开。管理人员的思想还处在以往的传统阶段,对信息化的操作并不熟练,往往采用以往的操作方式,因此在数据的传输中以及统计过程中都无法实现信息化,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二、基于信息化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策略
(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想要实现信息化的财务会计工作,首先针对其中的工作人员而言,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不再受到以往管理制度的影响,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还应根据现代信息化的发展而改变以往的工作形式,完善机构内部控制,改善财务会计工作的内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制度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完善机构内部控制还应当完善资金审批的过程,进一步深入的完善资金审批相关制度,并且能够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杜绝出现任何财务问题,完善机构内部控制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受到重视。
(2)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
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是开展信息化财务工作的重点,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而言,必须了解信息化的财务知识以及相关的规定,针对信息化知识掌握不熟练,计算机操作不恰当的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举行相关信息化知识的培训与操作,以便能够将信息化技术普及到所有员工,财务人员在参加单位的信息化培训后,对计算机的使用更加熟练,并且还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操作财务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以此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化的财务会计技术。针对缺乏相关专业经验的财务人员而言,必须对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培训,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水平,避免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相关的财务问题,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是促进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
(3)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的电算化,其次是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最后是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使用情况,以此为基础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针对财务部门的审批流程而言,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必须对其进行理顺工作,能够改变以往财务会计工作中多部门以及多层面的混乱现象,确保今后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能够具备真实性并且符合相关的管理要求。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当完善财务部门各员工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应当多进行沟通,以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能够共同面对、共同解决问题,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共同整理并且向上级进行反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上下级各个部门之间的友好关系,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因为缺乏沟通而产生的相应问题,同时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损失。完善信息管理制度还可以从网络监管制度的建立着手,网络监管制度是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的关键,还应建立财务系统的互相监督制度,并且有效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完善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在最为有效的形势下将信息化管理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数据的传递过程中,与以往的操作相比更加便捷并且传递速度更快,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4)共享财务信息化成果
共享财务信息化成果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来改变以往的观念,并且改变以往工作中的传统思想,在工作的形式上更是要加大创新,能够将不泄露行政事业单位秘密的财务资料向每位员工公开,完善信息化公开性、透明性的机制,财务人员还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来掌握信息化的技术,例如,电脑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操作、信息化的统计数据核算等相关技术,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化操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采用信息化的现代技术来实现共享财务信息化成果,以便将实际的财务信息共享到各个财务部门以及相关的财务人员,以此能够将财务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相关的讨论比较后进行整合工作,以此达到共享财务信息成果的目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首先应当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其次提高人员信息化操作水平,再有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最后共享财务信息化成果,只有做到上述几点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财务工作,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单位发展中的各项费用,促进单位发展的同时为单位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付文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重构与优化研究――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国商论,2016(33).
2.韩清香.基于信息化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3).
与原《规则》相比,新《规则》在篇幅上有所增加。由十一章四十七条增加到十二章六十八条,增加了财务监督一章。在内容上做了五方面的修订。
一、对与现行法规、制度不一致的条款进行了修改
随着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原《规则》中一些条款已不再适用,新《规则》按照现行的管理要求进行了修改。
(1)将“财政专户核拨预算外资金”修改为“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资金”;将“应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修改为“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取消了预算外资金的提法。(2)有关上缴上级支出的“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定额或比例”修改为“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3)对事业单位清算,“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指导、批准修改为“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4)随着事业单位医疗改革的深入,原规则中有关医疗基金提取使用的规定已经不再适用,新规则予以删除。(5)根据《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将事业单位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修改为“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将预算调整“事业单位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修改为“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
二、对《规则》适用情况进行了修订,扩大适用范围、明确适用类别
新《规则》适用范围由 “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扩大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同时,为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在附则中规定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规则的适用问题,适用类别明确。
三、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规则》统筹管理;对固定资产重新分类,提高确认认价值标准
新《规则》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单位事业财务统筹管理,相应的在事业单资产范围中增加了“在建工程”并明确了其定义及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财务报表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将基本建设投资纳入《规则》统筹管理,解决了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分别核算与预算管理口径不符;基本建设拨款和自筹基建款分别核算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分别对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编制会计报表不能完整地反映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问题。形成一个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各项资金活动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
对固定资产重新进行了分类,将动植物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调整了固定资产确认单价,一般设备单价由500元以上调整为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由800元以上调整为1500元以上。
四、在原《规则》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
1.要求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新《规则》在原《规则》 “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基础上增加了“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的要求。重视强化预算管理,特别强调将单位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要求编制预算时考虑 “资产状况”及 “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并将原《规则》第五章“结余及其分配”修订为“结转和结余管理”,对结转和结余分别做出了定义,界定了结转和结余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新增条款对决算编制、上报及质量做出了要求。
修订后的《规则》完善了预算管理程序,强调部门预算的管理、控制功能。
2.要求实施绩效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资产。新《规则》要求通过加强支出绩效管理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国对财政资金实施绩效评价起步较晚,对财政资金绩效的评价,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绩效评将是今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难点。新《规则》增加了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共享、公用,编制预算时考虑“资产状况”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事业单位资产的国有行性质,强调共享、公用。从新《规则》的要求看,今后事业单位在支出及资产管理上要更加注重效率。
3.要求加大对对外投资、负债的管理力度。新《规则》对外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种类上做出了限制,规定“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并要求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这些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国有资金、资产安全的考虑,禁用财政性拨款投资、禁在高风险领域投资对用非货币资产投资要求评估,防止资产流失。
针对近年来事业单位筹资多元化,举债规模不断扩大,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财务风险加大的实际情况,新《规则》要求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这要求在今后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的分析,适度举债;要加强收入管理、控制支出,加强经济核算,保证偿债能力;要严格执行有关担保的规定,保证事业资产安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工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他们更贴近于群众,但与此同时群众对他们也更加关注,其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群众中的印象,甚至影响群众对事业单位整体的印象。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我们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作为基层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是为基层员工服务、强化党群建设、强化组织团结。因此,基层工会在运作过程中筹集、分配、运用资金等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相应经济关系的产生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科学、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工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会财务状况的反映,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规范化财务流程的有效推进,为公共资金的安全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保证员工的根本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本身错综复杂,再加上我国事业单位基层工会当前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基层事业单位众多、各个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没有统一的概念工会职能范围等,这些都对我国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导致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目前,我国的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落后、人员配置和财务独立性不够、缺乏法律和制度约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病态最直观的反映。
2.资产管理混乱
对于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来说,会计管理问题以及账实不相符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遗留问题。由于过去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并没有资深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资产的审核过程中来,导致账实不符的问题一直存在,而纠正这种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新审核,工作量可想而知。第二,基层工会资产明细账目缺失。资产明细账目对于很多基层单位来说比较陌生,他们都不设置具体的资产明细账,因此在财务资产管理上有很多缺失,账实、账账、账卡等信息之间的审核工作也无法进行。第三,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第四,管理人员问题。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或专业技术的缺乏,导致现实资产与账面不相符。
3.专业人才短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外行转入的,他们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自学或在工作学习中积累的,没有经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而且大多数管理人员已经大龄。这就使得在接受新的管理规定、管理知识和管理模式时,这些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从一定程度上看也会影响到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缺乏内控
内控作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在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有些基层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工会预算,工会预算的主要任务对是工会年度收支计划进行审核,该过程需要特定的程序来完成,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会全年经费的正常使用和流转。但是就工会预算这项工作而言,很多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而只是单纯的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会出现仍然延用上年度数据的情况,根本无法发挥预算的真正作用。另外,有些基层工会根本就没有年度预算这项工作,采用流水账的形式,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工作经费收支不平衡,甚至会影响到后期工会活动的开展。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的措施
1.端正态度,深入学习
无论是领导层还是财务管理层,甚至包括普通员工,都应该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有必要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财务管理能够保障工会的正常运转和资金流的健康,也是防止部分人员误入歧途的有效手段,它为基层工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严重缺失,这也是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制度迫在眉睫。首先要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在制定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基本情况,不能闭门造车。其次,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要遵循可行性和制度性的原则,并且在制度中要严格规定责任制,使其逐渐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迈进。第三,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要进行约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健康的开展。而激励机制能够加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中不可或缺。
四、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工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也是工会能够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加强工会各级人员对财务管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我国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淑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