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创卫工作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真抓实干、全力以赴
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我公司成立了创卫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副经理等五位同志担任,形成了创卫的工作网络,制定创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做到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开展创卫工作。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行动上达到了积极主动,由原来的集体号召整理卫生,到现在的自觉主动地开展创卫,在公司影院已蔚然成风,这就是领导重视的结果,同志们努力的结晶。
二、提高创卫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创卫工作一开始,我单位印发县创卫办及主管局等有关部门创卫工作的文件,人手一册,让干部职工居民了解和掌握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我们制作了固定宣传板面《健康教育知识》栏和永久性创卫标语,有力地渲染了创卫的氛围,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公司在影剧院和两个居民宿舍区还举办了宣传板报十余期,定时报道创卫工作的闪光点及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接受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印发了健康知识问卷,并且干部职工居民参加了卫生知识考试活动,通过创卫考试,同志们对健康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了讲究卫生、保持卫生的意识,对个人、对社会都起到了应有的良好作用。
三、搞好文化经营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按照县“创卫”工作要求,我们切实做好“双创”基础资料整理和影剧院、电影放映娱乐场所等“创卫”达标工作,重点是检查娱乐场所和消防安全问题,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条例》情况,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和三创知识等。针对检查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通道不畅、无禁止吸烟标志、卫生打扫不及时等问题,特地举办了娱乐场所经营创卫知识讲座并进行了文明礼仪培训。对违规的场所进行了严肃处理,消除乱放杂物的习气,使电影公司—影院、居民宿舍区向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通过“创卫”活动开展,大力提高了电影文化经营场所的卫生环境和服务水平。
四、成立检查小组,建立创卫工作档案
为了保证创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我们实行了每天两打扫、两检查制度。首先,划分了清洁卫生责任区,明确了责任人;其次,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由组长和一名成员专抓;并制定了具体、详细的检查表格,每次检查结果都存档归案;检查不合格之处及时公布,并限时整改,同时建立建全创卫工作档案。
五、全体职工行动,树立良好卫生观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建立创建卫生镇领导机构,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除四害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由镇长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并充实工作人员,设置镇公共卫生管理员、村卫生联络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措施上保证创卫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到创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全力推进创卫工作。
二、保证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创卫的前提保证,镇党委政府根据创卫工作的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把垃圾、污水处理、卫生基础设施、环卫配套设施、除四害、创卫活动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投入到位,确保经费上向公共卫生倾斜。通过创卫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城镇整体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
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创卫宣传发动工作,着重转变群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强化大卫生意识,摒弃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相关活动,逐步提高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卫生保健知识和创卫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创卫活动,在全镇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知识以及创卫的目的、措施和工作动态,对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使创卫活动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人人参与。
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和处理机制,制定预案,做到能迅速有效处理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健全镇、村公共卫生网络,建立由镇长牵头的公共卫生管理组织,镇里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公共卫生管理员,村有公共卫生联络员,职责明确,工作到位。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一年开展两次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各村创建市级卫生村工作,我镇现有23个村创建成市级卫生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春季开展灭鼠活动,在夏季开展灭蚊、蝇、蟑等活动,有效控制病媒体生物;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保洁人员、任务、经费,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巩固好改水改厕工作成果,按照卫生强镇创建标准,2011年,全镇总户数为14231户,累计卫生厕所数为13386户,普及率达到87.62%;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防护区即三渡溪水库库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使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六、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加强农村卫生合作医疗方针政策的宣传。2012年我镇农村卫生合作医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参加人口覆盖率达到96.39%;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发动工作,成立志愿者协会象珠镇分会,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并由镇团委组织志愿者在4月17日上午进行义务献血以及上街分发宣传资料。
我镇在创建市卫生强镇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规模不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下一步,我镇将根据市爱卫办的要求,继续狠抓创卫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推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对辖区内行政村创建卫生村工作的指导。
三、开展下半年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和秋季灭鼠工作。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了把我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政府成立了文明卫生平安集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国土所、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创建工作。同时,为规范创建程序,细化创建内容,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乡创建文明卫生平安集镇实施方案》,以文件下发,将创建任务和要求分解到各单位、各住户,使得个个肩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指标,形成齐抓共管,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宣传,全民参与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为了提高全体居民参与集镇建设的热情,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召开了集镇单位负责人和居民参加的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上级关于创建工作的精神,阐明了我乡开展创建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需采取的措施,并与各单位和居民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下发了创建宣传单100余份;二是在集镇张贴标语,挂红幅、出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从而在集镇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加强管理,全面整治
1、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建工作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先后投入86万元,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乡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一是新修下水道500米,确保了集镇排水通畅;二是新铺集镇人行道彩面砖1000米2,人行道铺装率达80%以上,绿化空闲地500米2,美化了街容街貌;三是对集镇路灯进行了维修改造,使集镇路灯全部亮化;四是新建了集镇候车亭,规范了集镇客运市场;五是更换和新增不锈钢垃圾桶20只;六是高标准新建乡村垃圾无害化大型处理池一处,填埋体积3000米3,采取户收集—村(镇)集中—乡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2、进一步健全集镇管理长效体制。乡集镇建设办公室每天对集镇卫生进行督查,发现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及时制止并根据《创建责任书》规定予以处罚;每月对单位和居民进行文明卫生状况考核,考核不及格的,要求整改并张榜公示。每月开展一次卫生评比活动,评比较差的,贴“不文明卫生‘单位(居民)’”字条。3、积极开展集镇环境整治。乡政府全体干部与县城管局及乡工商、卫生等部门对集镇环境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清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扔等现象。乡干部实行分责任区,包路段、包户开展工作,工作任务与1000元下乡补助挂钩。通过集中整治,集镇整洁、卫生、有序,环境面貌焕然一新。4、进一步巩固了综治网络基础。根据创建要求,乡综治办进一步健全了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健全纠纷隐患排查调处力度,健全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5、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乡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文明和谐平安村组”、“文明和谐平安家庭”及“文明信用村组”、“文明信用农户”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在全体居民中树立起“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投入资金不足。我乡集镇面貌近几年来变化虽然较大,但对照县下发的创建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原因一是大部分房屋建设年份早,改造余地很小。二是多年来乡政府财力有限,未有大的投入,集镇基础设施较薄弱;近几年是投入资金较多时期,但要改造旧城面貌,还需大量资金。三是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从设施建成到保持长期正常运转,投资很大,但受益目前不会明显,群众不置可否。
2、集镇管理水平不高。集镇各项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健全,与大乡镇及县城周边乡镇有较大差距。
3、集镇建设档次不高。集镇是以前引农造城形成的,定位的是居民聚居区,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建筑物的高低、大小及排列参差不齐。现作为庐山西海旅游区一部分,必须打造建筑精品,提升建设品位,提高集镇档次,把集镇建成为一颗镶嵌在庐山西海边的璀璨明珠。
三、几点想法和建议
1、完善规划,正确定位
根据“生态、整洁、文明、有序”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合理布局,正确定位,提升集镇品位,打造集镇特色。
2、加强管理,提高水平
一是要取人长补己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将抓好平时管理与开展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协调,强化督查,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