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礼仪实训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300)
【摘 要】意象对话是指心理治疗师在分析、体会和感受来访者的意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基础上,指导来访者对消极意象进行修改和调整或者诱导来访者想象出新的意象,是一种直接用想象中带有象征意义的图画进行交流的治疗方法。本案例咨询师主要运用意象对话对其进行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 意向对话;抑郁;失恋
1 案主资料
1.1 人口学资料
王某,女,23岁,未婚,大专毕业,在超市理货员,身高160cm左右,体态发育正常,父母经营一家旅游产品公司。
1.2 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在家是独子,无兄弟姐妹。从小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工作也是由父母安排,比较顺利安逸,在家中爸爸比较强势容不得反对意见,母亲性格懦弱。父亲安排女儿相亲、找对象,女儿感到反感,经常会吵架。从小有一位哥哥样的男孩一直陪着,一年前她跟那个“哥哥”告白,遭到拒绝。
1.3 精神状态
面容憔悴,情绪低落,言语清楚,逻辑思维正常,人格完整、稳定。
1.4 身体状态
来访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重病,母亲有轻微抑郁。
1.5 社会功能
一年前开始睡觉经常睡眠,情绪波动比较大,易激惹,容易哭泣,怕黑,避免与他人接触。最近只要有心烦的事就会用头撞墙。
1.6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躯体化2.15,强迫症状2.5,人际敏感1.3,抑郁2.8,焦虑症状2.75,敌对1.75,恐怖3.61,偏执2.1,精神病性1.78,其他2。
2 主诉和个人陈述
2.1 主诉
求助者父亲:在家里容易与他人争吵不听他人意见,摔东西,偏激,容易哭泣,怀疑她有病。
求助者主诉:父亲不能理解自己,与我的意见不合,所以容易争吵。一年前开始怕黑,不敢值夜班,担心难过,出现自残现象。
2.2 个人陈述
自述:从小,我性格开朗,喜欢与一个男孩子一起玩,我称为哥们,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自己对他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兄弟之情变成了爱慕。每天想跟着他,那个男孩好像也发现了,渐渐的疏远了。我决定在毕业之前跟他告白,那天我穿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条白裙子,也化了淡妆。跑去跟他相见,结果男孩告诉我,希望我永远做他的好哥们。我回去大哭了一场。每次回想到他,心就开始绞痛。
大专毕业后,父母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超市理货员,很清闲。但是我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感觉是被父母操控着。工作中犯了错被公司主管批评,我总会责怪自己。渐渐的以后出现不顺心的事我就会用头去撞墙。另外家里给我介绍了一名男生,工作一般,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是本科毕业,他的姐姐是我父亲公司的会计。本来我去相亲也是父母要求的,我并不想这么快嫁人,可是在家里我明显感觉到压力。父母一直强调这个男孩的学历。我在学历这方面就更自卑了。之后他们私下短信交流,这个男孩对我还可以,可是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态度比较冷淡,父母知道了,多次说教,我索性把房门关上,与他们隔绝开来。男孩也不再是开始的那种态度,对我进行嘲讽等。我感到无助,更加讨厌自己、惩罚自己。时间长了,父母老是怀疑我有病,所以帮我带到精神卫生中心。
3 咨询员的观察
来访者衣着整齐,话比较多,比较外向,好辩。但是在谈论一些事件的时候,比较沉默,性格好强。
4 评估与诊断
4.1 初步诊断
抑郁症
4.2 诊断依据
(1)该求助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一致,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帮助、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1]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注意力低下、情绪低落、回避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上看,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现实事件引起,紧张反应强烈程度与处境不相称,但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有回避和泛化,对社会功能和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病程标准来看,病程一年多,时间很长;且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
4.3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鉴别: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该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精神活动保持内在协调,个性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症。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3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关的神经症”。而来访者害怕对象主要是公共场合,表现出的焦虑是伴随症状,而非主要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引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反应对象被充分泛化,社会功能各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超过一年,社会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5 原因分析
5.1 生物原因
无特别生物因素引起,但是母亲有轻微的抑郁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5.2 社会原因
家庭教育方式:求助者父亲严厉强势,一直对她消极评价,使其自信心受挫。经常干预她的生活和工作,导致其对父母行为产生反感。
感情经历:一直喜欢的男生拒绝了她,所以影响她之后的择偶观。
现实压力:工作不顺,常犯错,领导批评,自信心受到打击。
5.3 心理原因
存在认知偏差:父母不能体谅自己,其他人也不注意自己,感到自卑,感到自己一事无成。个性方面:轻易否定自己,又追求完美,。不善于与人沟通。
6 咨询目标与方案
6.1 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帮助求助者调整心态,逐步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②指导求助者身心放松,改善其睡眠质量;
③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纠正完美主义倾向及增强自信。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挖掘潜能,达到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完善的最终目标。促使求助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方式,促进人格成熟,建立良好的应对方式。
6.2 咨询方案
(1)咨询活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二阶段(中期)—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情绪或行为;第三阶段(后期)—结束与巩固阶段。
(2)咨询主要方法及原理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和已有认知水平,主要采取意象对话,并辅以放松训练。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Imagery Communication Psychotherapy)主要是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2]。意象指在我们头脑中出现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比如梦中出现的各种想象。用这种象征性的方式出现可以反映人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这就是一种意象。秦源(2009)认为意象对话,是指心理治疗师在分析、体会和感受来访者的意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基础上,指导来访者对消极意象进行修改和调整或者诱导来访者想象出新的意象,这样一种直接用想象中带有象征意义的图画进行交流的治疗方法[2]。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比于催眠是一种下对下的操作技术。
7 咨询过程
7.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首先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然后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求助者临床资料,并形成初步诊断;在找出求助者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最后,咨询师向求助者介绍意象对话,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该理论及对自己问题的帮助。
7.2 心理帮助阶段
分阶段对其进行帮助,采用意象对话对其进行干预。部分对话如下:
咨询师:现在我们进行意象对话,意象对话是一种咨询技术,跟着我的指导语进行想象。
求助者:好的
咨询师:现在想象你站在一个向下的楼梯口处,四周的环境忽暗忽明,想象到了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好的,现在你往下走,你越往下,灯光越昏暗,还有五个台阶就到了楼梯的拐角处,5、4、3、2、1你现在已经来到了拐角处,现在转过去,你会看见一面镜子。看到了吗?
求助者:嗯。。。看到了
咨询师:好,这面镜子不想我们平时的镜子,镜子里的形象可能不是现在的自己,什么意象都是可以的。告诉我你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求助者:看到了自己
咨询师:精神状态怎么样,穿的什么衣服?能详细告诉我么?
求助者:镜子里的自己很颓废,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穿的是休闲的衣服和运动鞋。
咨询师:现在我希望你能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是最棒的,站起来。”然后对她会心的微笑。你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也会发生变化是吗?
求助者:是的,她站起来了,而且也开心的笑了。
7.3 结束巩固阶段
每结束一次咨询,会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学会意象对话,学会放松,逐渐恢复自信。
8 咨询效果评估
8.1 自我评估
对一些事和人坦然了很多,不会钻牛角。多跟父母好好沟通,不那么追求完美,撞墙行为也减少了,感到心里很舒畅。
8.2 咨询师评估
求助者不再愁眉苦脸,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对一些事和人有了比较合理的对待方法。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3 心理测验复测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躯体化1.35,强迫症状1.45,人际敏感1.85,抑郁1.44,焦虑1.43敌对1.55,恐怖1.91,偏执1.3,精神病性1.56,其他1.4。
参考文献
[1]张志涛.一例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案例分析报告[J].天津:社会心理科学,2011.
关键词: 失眠 焦虑 心理咨询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李某,女,17岁,某重点高中三年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独生女。父亲经商,母亲在家中经营浴池,父母关系曾一度不和谐,后转向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咨询师(为其学校心理老师)聊天,于是,预约咨询。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上课每次读课文都会引起别人的笑声。后来知道是因为自己有些口吃,因此上语文课时就有些害怕,尤其是老师要找人读课文的时候,精神都高度紧张,生怕叫到自己。如果真的被点名,站起来之后就是战战兢兢的,发挥得并不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了很多,回到家也不开心,认为自己的表姐妹们都比自己好。上小学三年级时,比自己大10岁的大表姐因患癌症去世,让李某感到内心十分恐惧,开始担心自己也会像大表姐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患病死掉。上初中后,由于自己十分努力,成绩还算不错,但中考的时候并没有考好,因此以择校生的名额进入高中,入学后非常刻苦,经过努力,最后进入到实验班(即尖子班)学习,但竞争压力很大,因为如果考试成绩不突出,就随时会被调出实验班。上课时特别是语文课和英语课时,还是很害怕起立发言,口吃的问题并没有好转。和周围同学关系一般,和同桌关系较好。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出现过失眠,但持续时间较短。进入高三年级后,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考试也越来越多,开始出现失眠现象,近期比较严重,连着两个多星期直到夜里一两点还都没有睡着,食欲下降,更加担心自己的健康会不会出什么问题。试了很多种方法,比如运动、数数等,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作用。为此,家长给买了很多的营养品,李某说吃的时候管用,但停下来就不行,害怕产生强烈的依赖。在向心理老师陈述时,一直在哭,口里不时地说一句:“我可怎么办啊?”还是担心自己会像大表姐一样,患绝症死去。
失眠问题是李某最想解决的问题,咨询过程中李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可怎么办啊,老师?”她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三、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李某的母亲,发现母亲和李某在感情上没有太多的交流,对于李某在学校的生活和内心出现的问题,母亲并不知情,但她对李某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得很好,李某失眠后,给她买了安神补脑液服用。李某父亲业务繁忙,很少在家。李某同学反映,李某有时候会炫耀一下自己的家境,后又从侧面了解到,她的父母在其小时候曾一度感情不和,险些离异。
四、评估与诊断
摄入性谈话中,李某情绪较为激动,泪流满面,内心十分痛苦,但思维逻辑清晰,把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表达得很有条理,有较完整的自知力和积极的求医行为,结合郭念锋研究员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排除重症精神异常的可能性。
求助者为17岁青年,核心问题是涉及高考的压力问题,由压力引起失眠,因此对自己健康担忧。问题的性质属于一般的发展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求助者自小学开始因自身生理问题导致自卑心理,由亲人(大表姐)的死亡引发其对死亡的恐惧,到高三时因高考压力加大导致焦虑引发失眠等问题,均属于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冲突;
2.对自己前途及身体状况的担忧,使其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3.不良情绪泛化到其他方面;
4.出现睡眠障碍,学习受到影响;
5.做过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综合以上分析,求助者问题为严重心理问题(刺激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泛化)。
求助者问题归纳:
(1)生理问题(口吃),引发心理问题(自卑);(2)表姐的死亡导致对疾病的恐惧,害怕自己也会得不治之症,长期处于焦虑状态;(3)高考的压力及中考曾经失败的经历,导致焦虑情绪出现,引起失眠,而失眠问题使求助者越发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咨询目标
因为本例问题属于发展性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失眠,其原因有二:(一)小时候的错误认知没有得到及时更正;(二)过去的经历导致对高考压力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因而咨询的总目标为帮助求助者正确的分析与认知问题,引导其主动解决和克服失眠现象,促进其健康成长。咨询中具体目标制定如下。
1.认知目标
咨询师认为,求助者与其认知方面的偏差有关,因而与求助者协商后将转变求助者认知方面的偏差,建立正确的观念,理性地认识分析自己的有关想法作为认知目标。
2.行为目标
将求助者自述亟待解决的问题――克服失眠作为行为目标。因该目标尚不够具体,根据求助者目前失眠问题严重的状况,咨询师与患者协商后将这一目标具体化为一个递减的过程。大目标是将失眠行为基本戒除(不排除偶尔失眠),阶段性目标是将失眠时间逐渐缩短,控制在求助者基本可接受的范围(求助者认为每天12∶00之前睡着就很好)。
六、咨询方案
1.方法与原理
(1)认知疗法。主要解决求助者与口吃、疾病、失眠相关的认知问题。结合来访者的特殊情况,通过介绍口吃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介绍疾病的正确知识,以及考试压力与失眠的关系,等等,帮其确立正确的合理的认知,澄清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观念与认识。后期结合行为干预,帮助来访者懂得高考并不是成材的唯一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2)行为疗法。运用行为主义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原理,通过想象和放松治疗,逐渐缓解焦虑带来的失眠问题。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1)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终止咨询;(2)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遵守学校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4)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5)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2)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3)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4)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5)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6)当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7)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
咨询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60分钟。
七、咨询过程
共进行了7次咨询,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2次咨询);第二,心理帮助阶段(第2―6咨询);第三,结束与巩固阶段(第7次咨询)。以下为简介。
第一次:摄入性谈话,了解求助者主要问题,成长经历。
第二次:明确求助者问题,协商制定咨询方案。探讨了来访者口吃的问题,咨询师给求助者详细介绍了口吃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以及名人患口吃并治愈的例子。在求助者和咨询师的交谈中,发现求助者的口吃属于比较轻微的类型,问题并不严重。经过咨询师的解释,求助者表示愿意顺其自然,在课堂上尝试着放松去朗读课文,会积极的举手。此外,咨询师和求助者还探讨了关于死亡的问题,纠正了求助者的不合理的观念,谈话结束,来访者表示心态轻松了许多。
第三次:求助者反馈在课堂上表现很好,虽然还是有口吃的现象,但并不突出。对死亡的担心消失后,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失眠现象有所好转但依然存在。咨询师向其介绍了行为主义的系统脱敏原理,即利用全身的放松取代焦虑。接着,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习并掌握放松的技巧。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放松的情景中,例如,静坐在湖边或者漫步在一片美丽的田野上,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咨询师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第四次:求助者反映心情不错,放松技巧基本掌握。针对现阶段失眠现象主要由考试焦虑引起,所以,让求助者给引起焦虑的事件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建构焦虑等级,然后开始进行脱敏训练。
第五次:求助者反映每天晚上不再担心睡眠的问题,即使睡不着也不太着急,顺其自然,不再心烦意乱,饮食也恢复正常。咨询师对其行为表示鼓励,继续做脱敏练习。
第六次:求助者反映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心情保持愉快的状态。继续做脱敏练习巩固成果,咨询关系即将结束。
第七次:求助者满面笑容而来,不再因为考试和高考的压力而失眠。咨询师鼓励其继续努力,尽己所能,无怨无悔,咨询关系结束。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李某,男,19岁,身高1.68米,体重50公斤。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家在某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均务农,小学文化。从小随父母生活,父亲教育很严格,母亲温柔、善良。自小很听父母话,性格较为内向,懂事。学习自觉性高。高中以来,父亲为了攒学费到县里从事基层建筑工作,很辛苦,农活和家务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父亲虽然比较内向、严肃、不太说话,但曾经表达过对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能荣耀家庭。
一个多月前的学生社团招新活动,李某本来信心满满去参加,结果均被拒之门外,还听见一个干部同学背后议论自己“别录取他,看起来土里土气的”,觉得自己很差劲,不会交往,没有能力,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担忧。在寝室里和同学的相处也不是很好,发现这里的同学懂很多,尤其是城里的同学,学习很有兴趣,玩得也很开心,而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每天都形单影只,没有也不敢像同学们那样有很多的兴趣和爱好,处处不如别人,家里经济状况也不好,室友好几次叫自己一起吃饭都觉得很尴尬而拒绝了。一个多月来时常感到头疼、胃疼,时常失眠到夜里3点才入睡,白天没有精神,上课经常走神,很苦恼、焦虑,内心很矛盾,不知道现在这种情形以后毕业能不能找到工作,自己没有前途,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想退学。
李某主动前来咨询,身材消瘦,神情憔悴,衣着简朴,思路清晰,语速较慢,表情稍显紧张。有明确的求助动机,对咨询抱有希望。辅导员反映该生入学成绩在全班第2名,但看起来很忧愁,不爱说话,和同学不能打成一片。
咨询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为标准分55;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为标准分52。
结合各种因素,李某被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在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之后,咨询师向李某建议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治疗。李某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参加学生社团招新被拒,又听到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因而交往退缩,认为与同学相处不好,又联想到高考失利,所学专业又没前途,想退学而产生了焦虑、抑郁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来自来访者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具体表现为:A诱发事件是社团招新被拒,又被人议论“土气”。B来访者对人际交往的一些不合理信念:绝对化——家庭条件不好,不敢也不擅长人际交往;自己没前途,会辜负父母的期望。过度概括化——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同学们懂很多,学习很有兴趣,玩得也很开心,而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每天都形单影只。C由以上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时常感到头疼、胃疼,时常失眠到夜里3点,使求助者陷入恶性循环怪圈,白天没有精神,上课经常走神,内心矛盾、苦恼,社会交往退缩,想退学。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采用再现情境的方法,让李某再现参加社团招新面试被拒的情境,找出当时内心想法及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采用RET表格的形式让来访者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以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讲清楚紧张焦虑不是由负性事件引起,而是由不合理信念所致。让他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并对其作初步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咨询师的提问和分析,让李某回忆和审查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性格的形成,使其认识到自己平时在意他人对自己贫穷家庭背景的评价,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如“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处处不如别人”、“自己不擅长也不敢与人交往”、“自己没有前途,辜负父母的期望”等。李某意识到,只有消除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才能消除或者减轻目前的情况。通过和咨询师的讨论,他重新建立起了一些合理的信念。
咨询完成一周后,李某反馈自己近期几乎不头疼、胃疼,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的症状基本消除;也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特别是与班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辅导员评价他“精神了很多,学习也比较认真,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一、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雷某某,女,15岁,回族,新疆哈密出生,现住吐哈石油基地,某中学九年学生,身高1.62米左右,体态正常,喜欢看书、爱上网,有几个好朋友,母亲为中学教师,父亲为油田前线职工,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良好。平时不太爱说话,较文静,做事按部就班,中规中矩,性格较内向,追求完美,家庭和睦,家教严格,她在大家的眼里是“乖乖女”。
2、个人成长史:从小和父母一起生活,足月顺产,一岁左右会走路,一岁半会说话,六岁上小学,十二岁上初中,学习顺利,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中学石油外国语学校。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经济条件较好,成长比较顺利,在童年和少年期无挫折。3、精神状态:校服穿戴整齐,佩戴团徽,体态端庄,情绪有点低落,面容紧张,谈吐清晰说话有条理,有礼貌。4、身体状态:无重大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学期初体检时一切正常。5、社会功能:学习成绩前十名,上课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与父母和朋友交往良好。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0抑郁1.9焦虑3.1人际关系感1.8总分198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65分(中等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诉主诉:因月考失利而焦虑着急,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入睡困难等已一个多月。个人陈诉:在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中,由于担心自己成绩在同学中保不住优势,不能给父母很好的交代,考试突然紧张、难以集中精力做题,发挥失常,成绩考得不理想,当时难过了一会,不过很快就过去了。之后班里各科进行了几次非正式单元测试,我都拿了高分,小考我是不怕,但是自从两周前班主任提醒我们不久要期中考试,这是中考前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如考不好综合素质测评打分有可能拿不到A,考重点高中会受到影响,希望大家努力加油。从这之后,我在学校就感到心里有很大的压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紧张、焦虑、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的情况,不过奇怪的是,回到家各种反应就消失,我问过妈妈,她说这些症状都是紧张引起的,要我放松,可是我能放松得了吗?不久就要期中考试了,这可是正式的大型考试,这次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综合素质测评就拿不上A等,我真的很害怕父母不高兴,害怕失去老师同学的赞许青睐,可是越着急越使不上劲,学习效率更低,听同学说咱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我就来了,我想我大概是心理上出问题了,老师,请您一定要帮帮我呀!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的观察:雷某某,身高1.62米左右,体态端庄,校服穿戴整齐,佩戴团徽规范,眼睛较大,皮肤白净,谈吐清晰条理,说话时有点紧张,用词较准确,情感流露自然、真实。面容紧张,手足无措状较焦急,求助动机较强,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班主任反映:她平时综合方面都表现挺好,个性要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最近2周上课走神,听课注意力不太集中,有打瞌睡、走神现象。
四、评估与诊断分析1.诊断结论:求助者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评估依据:(1)排出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无重大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体检反映正常。(2)排除精神病。依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并且没有表现出感知觉、情绪情感、思维及行为的异常,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3)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的(月考失利,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求助者焦虑情绪仅限于考试的关系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性心理问题。(5)求助者的主导症症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不振、手脚易出汗、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仅一个月,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求助者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2.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心理冲突为变形,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至少要考虑近3个月才行。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为常形冲突,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只限于考试方面,没有出现泛化,坚持上课学习,与同学关系和父母关系良好,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1)生物学因素:九年级女生,青春发育期,无精神病家族史、无重大疾病史、无躯体疾病。
(2)社会性因素: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家教严格,对自己要求和期望都比较高。一月前,进入初中最后一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因紧张而成绩不如人意,又面对即将到来临的期中考试,老师强调期中考试的重要性,考不好综合素质测评A拿不上,两周前开始出现焦虑、不安等症状。(3)心理性因素:个性内向、追求完美,求助者认知方面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受挫,产生负性经验,固执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问题缺乏有效方式。六、咨询目标的确定依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根据咨询目标7要素(积极的、具体的、可行的、双方可接受的、属于心理学性质、可评估、多层次统一、)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咨询目标:1.近期目标(具体目标)(1)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考试不理想就完了,父母亲会不高兴,同学老师不再青睐”等糟糕至极的观念。(2)改善目前焦虑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3)改善睡眠与饮食。2.长远目标(终极目标)增强求助者的适应能力,提高求助者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完善人格。
七、咨询方案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与上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的不正确的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人们富于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犯难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型年,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已合理的人生观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全面发展。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月考失利,又临近期中考试导致的焦虑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对事情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求助者可能存在:“我以前学习成绩优秀,我应该永远学习成绩优秀”等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上次没考好,这次再考不好,就完了,综合素质测评分一定得不到A,考重点高中会受到影响!”的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导致她的自我挫败感。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义务,咨询时间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
八、咨询过程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阶段;
2.咨询阶段;
3.巩固与结束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评估诊断阶段),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澄清咨询问题.
方法:摄入性会谈、观察了解、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做心理测验;
3.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指导求助者学会放松技巧。
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来对抗焦虑情绪。指导要点: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在感觉上的差别;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练,让她体验放松: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直至求助者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肌肉,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7、布置作业
要求来访者回家后每天练习一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最终要求她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应用。
第二次咨询,2012年4月11日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学会放松训练、建构焦虑等级、脱敏治疗过程:
1、反馈作业,求助者已经初步学会自己做放松训练。
2、指导求助者自己建构焦虑等级
①非正式考试时。(0)
②朋友们谈论上一次月考试时(20)
③父母询问考试成绩时。(40)
④班主任宣布“两个星期后举行进行期中考试”时(60)。
⑤走在去期中考试的路上时。(80)
⑥和同学坐在考场,想着不得不进行考试时。(100)
3、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你已经掌握了放松方法,现在咱们开始第一步,进入放松状态。
师:现在我请你想象一些场面。你要想象得清晰,他们也许会干扰你的放松,如果你感到焦虑,想让我注意,你随时可以告诉我。如果你已经清楚地想象出一个情境,举起左手食指让我知道。
师:首先你想想自己在小校门口等校车,这是一个美丽的黄昏,你看着车来人往。看到汽车,自行车,行人和交通信号灯,并听到相应的声音。这个时候你想起来刚才的数学小测验(过了几秒,求助者举起了她的食指。)
师:好,停止想象。现在告诉我,你在想象的时候,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生:一点也没有,很轻松。师:好,现在请把注意力再放回到放松上。继续想象与你一同等校车的同学在讨论上一次的月考。(20秒后求助者举起食指)出现焦虑。
师:好,现在停止想象。现在告诉我你的焦虑是多少?生:20分。师:好,现在咱们继续,请把注意力再放回到放松上。现在想象着你的同学们在谈论上一次的月考(1分钟后,求助者举起了她的手指)师:好,现在告诉我,你在想象的时候,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生:这次是0。
师:好。第一级脱敏成功结束。用同样的方法,再处理等级表中的第二个等级,即父母询问考试成绩时。用同样的方法,脱敏继续升级,直到最后第五等级,即和同学坐在考场,想着不得不进行考试时。经过每周三次,总共六次系统脱敏治疗,求助者已不再恐惧面临的期中考试。
4、咨询作业:
1、坚持放松练习,练习在引起焦虑的情景下放松,以克制焦虑。
2、请求助者回忆近一个月的情绪状况和想法,尤其是对考试想法。
第三次咨询,2012年4月25日
目的:
1、巩固咨询关系
2、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1、巩固咨询关系
2、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家庭作业
与来访者一起分析她的不合理信念。
2、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困扰自己的问题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上次月考没考好,马上又要期中考试了
不良情绪C: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出汗等
合理信念B:这次再考不好,我就完了,综合素质测评拿不到A,重点高中就没希望了。
3、布置家庭作业:
请来访者结合日常生活事件,寻找考试焦虑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第四次咨询,2012年5月8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从作业中了解到今天的情绪困扰主要是糟糕之极等不合理信念所致。
2.进一步评估月考不理想的事和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项问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
(1)“我以前是‘三好学生’,以后也应该是‘三好学生’”。
(2)“如果这次再考不好,我就完了!”
(3)“再考不好,爸妈会不高兴,那样的话就倒霉透了”
(4)“我应该永远得到同学的青睐老师的喜爱,否则,我从来就没考虑过否则的情形”
4.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第五次咨询,2012年5月16日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认真思考,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
2.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经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合理信念:
(1)我希望今后能成为“三好学生”。
(2)这次考不好,说明这一阶段的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得当,从失分题目中我找到了弥补的方向,我可以用信心与勇气挑战下一次。
(3)每个人都不可能让别人(包括父母)对自己所有的表现都满意,都持肯定的态度。
(4)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许青睐,就像你不可能赞许青睐所有人一样。
3.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项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采用“产婆术式”的辨论技术,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下面是咨询的片断
生:如果这次我再考不好,我就完了,父母一定很不高兴,真是糟糕透了。
师:你觉得这样的情况很糟糕是吗?那我还可以举出更糟糕的事。
生:还能有比我这更糟糕的状况吗?
师:那当然了,你想想看,现在至少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没有残疾,假若你因交通事故失去了身体某一个部分;假若你失去了眼睛、丧失了说话能力,那么你连坐在我对面、看着我说话这样的事都无法做到。如果是那样,情况是不是更糟呢?
生:(沉默)这样看来,我的情况还不算是最糟的……
师:那么,是什么让你觉得现在的情况糟糕至极呢?
生:我想……可能是我的想法造成的吧!
师:很好,正是因为你消极的想法造成了你现在这种焦虑的心态,同一件事物,如果咱们换个积极的角度去看,就会是另外的看法了。
生:……(沉默,似有明白了)
求助者把糟糕至极的事件过度夸大到“自己考不好,就完了”、“再考不好,综合素质测评拿不到A,爸妈会不高兴,那样的话就糟糕透了”这些则是不合理的信念。咨询师帮助求助者与这一不合理信念的辩论,鼓励求助者体会自己不同的信念对自己情绪和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促使求助者转变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4、布置咨询作业:
继续做放松练习,回忆反思今天的谈话内容。
第六次咨询,2012年5月23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过程:
1、反馈作业:
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已学会自己做放松训练调整。以及利用的合理情绪疗法来与自己的不合理情绪抗争。
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基本解决,睡眠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并为自己制订了巩固咨询效果的计划。咨询师希望继续强化新的思维方式,并进行了SAS和SCL-90评估,测试显示正常。至此,本次咨询全部结束。
九、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自评):
现在睡眠较好,学习效率提高到原来的水平,对中考充满信心。
2.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社评):
已适应现在学习,能和以前一样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习生活正常。
3.求助者周围人的评估(他评):
其班主任说:“注意力很集中,上课效率高,在刚刚进行的期中考试中成绩优异,进步很大”;同桌说:“雷某某,我发现你现在上课不打瞌睡了,与前几周不一样了”;父母说:“看到孩子现在的状态,我们放心了,不用那么担心她学习了”
4.心理测验的评估(测评):
SCL90:躯体化1.8抑郁1.4焦虑1.5人际关系敏感1.4总分148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前总分≥25%为有效
求助者的SAS测验标准分降到45分,提示焦虑情绪基本消失,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5.咨询师的评估(咨评):
发现求助者情绪已基本稳定、精神饱满、改变了错误的认知,建立了合理观念,能以正常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咨询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44-02
一、基本资料
叶某,男,19岁,大一新生,独生子,父亲经商,母亲全职在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70米左右,体态偏胖,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庭精神病史。无住校等集体生活经验,自立能力较差,不爱运动也无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一般。进入大学后,感觉与室友关系紧张,很少与他们交往;排斥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认为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为此情绪低落,难以入睡,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校在对新生进行统一体检中,并未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其主动到咨询室求助。
二、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开学两周以来,我努力适应大学生活,但室友经常玩乐、不学习,聊天到深夜,懒床,有时候还逃课,我和他们没共同语言,不喜欢和他们交流,感觉不是一路人。开学以来我都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看书,直到睡觉才回到寝室,但回到寝室,受到寝室同学玩乐、聊天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入寝。同时,班级其他同学也活泼开放,大部分同学都忙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我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近来感觉越来越孤独,甚至有被人搁置一旁的感受,心情很不好,食欲下降,经常难以入睡。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结果: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双眉紧锁,在谈到与同学关系时,不时叹气,表现出期待与他人沟通又很无奈的样子;在谈到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时,其表示更喜欢中学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应大学活动多又相对自由的生活。求助者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周围同学反映:该生性格内向,基本无存在感,很少、几乎不与人说话;班级活动从来不参加,常常一个人进出,但从不旷课、逃课,学习认真,无不良嗜好。
四、评估及诊断
1.心理评估。该新生因感觉自己适应大学生活较为困难,且无法顺利与同学交往,导致近期自身孤独、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入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主动寻求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帮助,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该名来访者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的低落,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尚未出现明显的改变,且对自己的症状有很好的自控力,自己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据此推断该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变化。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不顺畅而造成的。
2.鉴别诊断。(1)根据病态三原则,该名新生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疾病。(2)求助者虽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活动、玩乐等表现为无兴趣,但对专业学习兴趣十足,与抑郁症表现的兴趣丧失、绝望感、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且病程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严重心理问题的病态表现为反应强烈,且反应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症状不足一个月,反应没有泛化,且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疾病。
五、咨询目标
根据上述评估及诊断,同时与求助者协商确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1)改善低落的心理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指导求助者如何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时间,充实大学生活,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接纳同学。(2)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帮助求助者全面、正确看待人际关系的实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长期目标:积极帮助求助者完成涵盖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和矫正。
六、咨询方案
1.方法与使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该名新生的心理问题起源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以及由于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等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以致产生大学里参加集体活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和同学“不是一路人”等不合理信念,从而引起了被搁置一旁的孤独感、情绪低落、心情郁闷、难以入睡等多种症状。经分析,引起该名新生病状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大学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本身,而在于对大学生活、对人际交往的不合理看法和信念。合理情绪疗法是指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案例中的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表面看来是不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障碍才导致情绪低落等情绪,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引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其次,求助者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现在又远离父母,身边既没有能沟通的人,又没有家人的照顾,所以产生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另外,刚进学校的新生,对学校、老师、同学等多种环境的不适应是该名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社会因素。因此本案例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同时减少和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2.咨询设置。向该名新生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原理和步骤、以及具体咨询方法;同时告知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遵循保密和限度原则。协商明确每次咨询的时间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七、咨询过程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时间:2013年9月25日。方法:会谈法、问卷调查法。具体过程:通过顺畅的沟通交流,努力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运用倾听、共情等技术对求助者表示理解,让求助者得到一定的合理宣泄。运用开放式、封闭式两种不同提问方式收集有关资料。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介绍咨询原理、方法及过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并使其理解问题行为背后总伴有不合理的认知,根据求助者的理解程度,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同时结合自己实际的情绪和行为,深入思考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明白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自己需对问题负责,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自身、合理评价自我,以此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作业:通过网络、图书等进一步了解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找出自己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信念。主动和室友、同学打招呼,用真诚、热情的行动帮助别人。
2.领悟阶段:进一步明确求助者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加深认知,并说明相应的合理信念,求助者加深领悟自己目前的问题和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第二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2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讨论作业,在反馈作业的过程中,求助者自己找出的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观念有:大学之前,每天都是课堂与家里两点一线,和同学相处起来有些困难,同时,还不适应大学生活。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也使得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欠缺,长此以往将来无法融入社会。此次咨询旨在继续帮助求助者分析领悟其问题中的非合理信念,促进求助者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作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院系活动中,并试着让自己从中找到乐趣和欢笑
3.修通阶段: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合理信念,代之以树立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第三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9日。具体过程:首先与求助者讨论作业,求助者通过进行分析和回顾,发现自己原先对大学生活、对室友和同学的看法有些不太客观、不太全面的地方,如,原先认为参加学校活动会耽误学习,但现在认识到,作为大学生要充分锻炼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对于同学,原来认为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现在认识到,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比如做事积极主动、热情、诚恳、乐于助人等。此次咨询旨在塑造求助者全新的认知模式。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能力培养目标,做到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与学习时间。
4.再教育阶段:重建新的认知、思维方式、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第四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26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及个人理想,确立从事家具设计的就业方向,制定自己大学生涯各阶段的具体规划,明确各阶段需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咨询师需对求助者改善问题的合理措施和积极努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过程,简单谈谈个人的感想,使求助者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并促使其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分析方法等理性思维和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价。求助者自述心情好转,食欲正常,睡眠质量提高。感觉和同学有话说了,觉得住在寝室热热闹闹,有说有笑挺好的,并且也交到了朋友。参加活动也带来了很多快乐,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2.老师及班级同学评价。通过与所在院系老师和同学交谈得知,叶某在宿舍话多了起来,常常帮助大家倒垃圾,打扫卫生,有时还挺幽默的,班级活动也主动参加,并同大家一起加入了志愿者协会。
3.咨询师评价。叶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从一问一答到几乎都是自述,越来越主动配合咨询师,且话语越来越多,心情也明显好转,言语中对大学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看法都比较客观理性,情绪比较稳定,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在2014年3月初的回访中,该生学习、生活状态良好,学习计划性强,活动基本都能主动参加,寝室关系和谐,对同学热心,且交到了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大一新生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陆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女。家住县城,父母均为教师,家庭条件良好。身高1.65m,体态正常,无不良嗜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无家族精神病历史。
2.个人成长史:从小乖巧懂事,独立好强。父母对其要求严格,自己做事要求尽善尽美,自尊心强。高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这所大学。入学后,感觉城市的生活很陌生,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且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自己没有什么特长可言,从而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事事不顺心。
3.测试结果与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2,强迫症状1.1,人际关系敏感2.3,抑郁1.9,焦虑2.7,敌对1.3,恐怖1.2,偏执1.0,精神病性1.0,其他2.1;总分165分,阳性项目数50个;结果显示,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近一个月,总是觉得心,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和寝室的同学关系比较疏淡,没有交到什么朋友,觉得很孤单。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减弱,内心痛苦。
2.个人陈述:我能够考上这所大学非常高兴。来这之前,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想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来到这之后,我才发现与我想的完全不一样。高中的时候,我在班里是学习委员,大家都很尊重我,老师也很喜欢我。但是到了这里后一切都变了,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多才多艺,可我除了学习外什么也不行。社团活动我也不敢参加,怕别人笑话。我不想丢脸。
我们班的女生都穿着时尚,有很多品牌我在家乡那边从未见过。与她们相比,我穿得就像个乡巴佬,我觉得她们肯定瞧不起我。她们讨论的话题我也大多不熟悉,总是插不上话。我想与她们快点处好关系,可又总是走不近。好像我们之间有隔阂似的。心里很着急。
我没有告诉父母这个状况,怕他们担心。和以前的朋友最近联系得少,大家刚开学都挺忙的,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的反映情况
1.咨询师的观察:陆某穿戴整洁,举止得体,讲话声音低沉,思维清晰;但双眉紧锁,神情紧张,在谈到大学的生活时,情绪明显低落、焦虑。
2.他人的反映:据辅导员介绍,该女生较内向、敏感,与班级同学来往较少。学习很努力,要求上进,有时也有想参加集体活动的愿望,但又总是因为不够自信而退缩。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通过求助者的陈述以及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陆某个性好强、追求完美,因较难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导致情绪焦虑,睡眠质量差。病程为一个月,未泛化,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出现幻想、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1)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于较难适应新的环境等明显的现实原因引起,冲突是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故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2)求助者的症状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其反应强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但并不严重。
(3)从病程标准来看,病程只有一个月。没有超出两个月,没有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只集中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这一心理问题,没有泛化到其他方面。
(4)求助者身体健康,无躯体性疾病。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该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2)社会性因素:由于刚进入新的环境而引起的不适应;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因素:自我要求过高 ,做事追求完美。缺乏自信,存在绝对化要求等不合理信念。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调整其认知方式,改善睡眠。
2.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过程
大致分为三阶段: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
1.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商定咨询方案,确定咨询的目标。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询问陆某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设置等;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了解求助者求助原因,求助目的,陈述问题,咨询期望;进行心理测验。与求助者一起协商,确定咨询目标;
2.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向求助者初步介绍ABC理论。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加深咨询关系。向求助者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让求助者认识到诱发事件A并不能直接导致情绪反应C,是她对事件的认知和想法B引发了情绪反应C;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3.第三次咨询:
目的:深度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教会求助者运用放松技术。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分析求助者列出的关于自身心理问题的ABC模型,共同深层挖掘,探究其不合理信念。分析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进行辩驳,初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偏差。教会求助者运用肌肉松弛放松技术。布置家庭作业:(1)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将原来不合理的信念和建设性信念列表对比;(2)与同学真诚沟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请他们评价自己,并对未来的四年生活进行讨论;(3)进行放松训练的练习。
4 第四次咨询:
目的: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巩固学习新的合理信念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正确看待自我。经过将自己先前的不合理信念与咨询中建立的合理信念相对比,发现自己存在认知模式上的错误,积极进行了自我反思。
5.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1)求助者觉得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转变后,做得更加积极,心情也放松多了;(2)发现自己有诸多优点,并且成功地进入了系里的编辑部,成为了一名新闻编辑,自信心得到提高。进行心理测验。做好咨询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接受离别。
七、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o下来。近几天心情也好多了,睡眠状况也好了。上课可以集中精神听讲了。而且我与室友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前几天一起出去逛街了。”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了解到求助者目前心理状态稳定,焦虑情绪消失,睡眠质量提高,人际关系恢复正常。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咨询过程完整。
3.他人的评估:在随后的随访中,经求助者的辅导员反映,求助者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比较努力,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经班上的同学反映,求助者很有亲和力,与大家相处融洽,学习认真刻苦,活泼大方,和之前有较大改变。
4.心理测验评估:
(1)SAS:粗分36分,标准分45分,提示焦虑情绪基本消失;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不良 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求助者王某,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独生子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父母均为公务员,家庭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个人陈述
心情郁闷、情绪低落,不能与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好好学习。这个学校学习气氛不好,觉得不公平,高考分数比其他同学多,却都来到一个学校,心里很不甘心,现在整天都被这些想法所困扰,很烦恼。
3.个人成长史和目前状态
个人成长史:父母自幼对其要求严格,小学时学习优秀。中学以后,成绩不如以前。由于高考时没有考入理想学校,在新学校适应不良前来就诊。
目前状态:感知觉正常,思维清晰,情绪低落,带有焦虑、抑郁情绪。社会交往减少,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4.家长反映和咨询师观察
家长反映:女儿自幼学习成绩不错,家里人都对她期望很高。高考时可能没发挥好,没上一本线。录取时还犹豫要不要让她去读,结果还是让她去了。她经常打电话诉说对学校的种种不满,说没心思学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随父母前来咨询,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性格稍内向,情绪低落,言语逻辑性强,无幻觉、妄想,自知力完整,有明确求助要求。
5.心理测验结果
SDS: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SAS:标准分53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6.评估和诊断
诊断:一般性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6.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来访者知、情、意统一、一致,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愿望,无逻辑混乱,无幻觉、妄想,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6.2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由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引起,间断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将近半年,未发生泛化。
6.3经社会调查显示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正常。
6.4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7.制定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改善其认知偏差,恢复原有的兴趣,改善现在的人际关系。
远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8.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方法及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结合求助者自身的情况,其心理问题主要是由新环境适应不良引起,而引起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求助者认为现实情况与求助者的主观期待不符合,其中存在认知偏差或不合理的因素。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
9.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目的: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初步探寻王某的主要问题。
方法:会谈法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与王某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向王某介绍情绪ABC理论,一起明确她的问题。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进一步明确王某的不合理信念,初步改变求助者认知偏差。
方法:会谈法
过程:王某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的环境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支配和控制的,因此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改变。在这一阶段,应使王某确信是自己的信念导致了现在的心理问题,只有自己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消除目前的不良情绪。为了检测她是否领悟,让其自己举例进一步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目的:修正王某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家庭作业法
过程:与王某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并为其改变不合理信念提供指导;在咨询结束时向王某布置家庭作业完成自我报告。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目的:巩固前几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方法:会谈法
过程:检查家庭作业;确认一周以来她的情绪确实得到改善;知道其将来的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也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观念。
10.咨询效果评估
10.1来访者自我评估:情绪状态明显改善,抑郁感基本消失,积极意识增加,能够较好地调适自己的情绪,与宿舍同学关系明显改进。
10.2他人评估:宿舍同学:王某看上去比上学期精神多了,态度也和善多了,并经常主动与同学沟通,关心同学;家长:不再抱怨看不进书了,还经常讲一些在学校开心的事。
10.3心理测验评估:咨询后自评量表测量结果:SDS 标准分数为50分;SAS标准分数为45分,测量结果都正常。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
10.4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跟踪,发现来访者已经改变了过去的一些不合理观念,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增强,预期咨询目标基本达到。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徐光兴.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杨文军(1984-),女,辽宁本溪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七年制办公室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步伐,增加农民收入,xx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政策机遇,齐心协力,狠抓培训,寻找市场,进行有秩序转移输出,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截止12月23日,全市已完成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17000人,转移就业16905人,转移就业率达98%,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0万人,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培训规划
①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财政、科技、教育、劳动、建设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xx局、局长xxx任办公室主任。
②x个县(市)区相应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组,办公室都设在xx局。
2、为了保证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出台了
①《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②各县(市)区政府相应的出台了自己的工作意见
③制定了《2004—2010年xx市农民工培训规划》
④下发了下达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央、省、市补助费的通知
⑤与x个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签定了项目责任书。
(二)整合培训资源,认定培训机构
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多渠道开展培训工作,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全市13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逐一摸底调查。通过筛选,对其中的120所认定为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竞标,对x个县(市)区的36所培训学校进行统一编号、授牌,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
(三)规范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一是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在任务下达后,每月召开一次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工作会议汇报总结上段工作,安排布置下段工作进度。并组织观摩培训管理好的单位。
二是坚持月报制度,要求各县(市)区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培训转移进度。
三是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的到各县(市)区督查培训机构的授课实践及培训转移台帐建立情况。
(四)严格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受训人员权益
①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及时将中央、省183.6万元、市150万元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资金拨付到各县(市)区。
②为了确保扶助资金用于受训人员,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下发了《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x农财〔2004〕73号文件,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办公室扶助资金的配套拨付使用上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③为了保证县(市)区配套资金的落实,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多次到县(市)区协调,促使各县(市)区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按比例要求进行了配套,保证了扶助资金的足额兑现。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培训转移阳光工程氛围
1、召开各县(市)区分管农业的书记、县长及农业、财政、科技、建委、劳动、教育负责人工作会议,把中央、省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下去,安排布置工作。
2、举办主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负责人培训班。
3、召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场工作会。
4、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意义,资金补助,转移输出,对我市阳光工程培训起到很好的宣传普及作用。从5月份以来,全市共出动宣传车辆30多辆,张贴宣传画500余张,广播、电视、电台宣传50余期,简报宣传36期。
(六)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从5月份以来,通过整合教育培训机构,调动社会办学力量,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我们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5万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引导性培训10万人,经过培训的农民90%实现了转移就业。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1.7万人,转移就业16905万人。
2、市阳光工程办公室9月—12月份期间,到各县(市)区进行督查,重点检查了项目管理资金落实,培训合同,培训台帐,转移台帐。要求各县(市)区要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培训规划,统一培训岗位规范,统一技能考核和发证要求。
二、下步工作打算
xx市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总体进展顺利。因这项工作是第一年做,距工作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特别是管理经验不足,各县(市)区转移培训不够平衡,我们为了明年把工作做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阳光工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进一步做好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培训管理工作。
3、在抓好培训管理的同时,做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62-02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74岁,于2010年5月4日收治本院消化科。患者37年前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行手术治疗,胃切除约4/5,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0年,自诉过敏体质,缺乏具体药物过敏史,2009年7月因荨麻疹急性发作曾在我院皮肤科病房就治。今年患者于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上腹痛、阵发痛,每日发作3-4次,每次持续10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疼痛与饮食、均无明显关系;患者自诉症状严重时,能隐约感觉胃区皮肤有纠集、放射状痛感。因此患者去消化科门诊就诊,并于2010年4月29日做普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诊疗报告单检查号G10-8C160,检查所见(如图1)所示:胃大部切除术后(毕氏11式),食管、贲门未见异常、残胃粘膜可见四枚大小不等,直径约0.3cm-0.5cm息肉样隆起,表面稍粗燥、充血、残胃可见胆汁、吻合口粘膜光滑,肠腔未见异常。胃镜诊断:残胃多发肉,残胃炎,Hp:(幽门螺杆菌)阴性。当时由于粘膜脆性大,探头所触处立刻涌血,疼痛难忍,考虑到,取较大息肉耗时长,出血多,患者痛感加剧,心理上不能接受,医生建议:住院全麻行内镜下治疗。2010年5月4日住消化科后,于2010年5月5日行麻醉下无痛胃镜,胃镜检查号:麻注套AG10-8595,检查所见(如图2)所示:同前G10-8160图1所示,其中一枚息肉给予套切治疗,另三枚息肉给予隆起基底部注射肾上腺盐水+靛胭脂,充分抬举后行套切治疗,四枚息肉套切后均给予APC烧灼治疗,表面无渗血,另见数枚散在微小息肉也予烧灼治疗。胃镜诊断:残胃多发肉+EMR+APC术;残胃炎。活检:残胃4块,送病理。因麻醉师发现患者心率不齐,最低者40次/分,最高者79次/分,麻醉半小时后很常时间才唤醒,故当晚配有心电监护,患者随后予奥美拉唑,头孢匹胺等对症抗炎、速宁止血、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患者自觉皮肤骚痒,过敏体质的他非常疑惑,但除此之外,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按常规于2010年5月7日出院。出院时,医嘱:注意休息、营养;按时服药,磷酸铝(洁维乐)一袋,每日两次,左氧氟沙星(乐朗)1片,每日三次,配有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耐新)1片,每日一次;以保护胃粘膜、抗炎、止血。其中奥美拉唑的静脉与口服药是唯一在以前的治疗中患者从来未用过的,患者回家后仔细阅读其说明书,在不良反应中发现:少见反应有:皮炎、瘙痒、荨麻疹、头昏、口干。肌肉关节痛,肌无力和肌痛,发热、支气管痉孪,这恰恰与自己症状相似,所以回家后未敢服用此药;尽管如此住院时输液后皮肤瘙痒越来越严重并伴风团,出现全身红斑,臀部、右侧肘、膝关节疼痛、难以屈伸,低热、病程中头晕时作。故去我院门急诊就诊,皮肤科医师诊断为:“急性荨麻疹”,要求吸氧、予“葡萄糖酸钙10mg、维生素C2.0g加入5%葡萄糖盐水中”静滴,“非那根”肌注,“开瑞坦”口服等抗过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整治2010年5月14日再次收住人院,入院后予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予葡萄糖酸钙10mg抗过敏,辅以保胃等对症治,但皮损不能控制,5月17号根据病情加用甲强龙40mgivd,皮损消退后,甲强农逐渐减量至20mgivd,出院后改美卓乐口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自觉基本不痒,全身红斑消退,未见新发皮疹;医师建议出院以后慎用奥美拉唑、头孢匹胺等药物,寻找引起荨麻疹原因并避免接触以防止复发,患者于2010年5月24日出院,口服美卓乐一周后门诊复查,患者自诉除乏力外无其他不适,医师根据情况,让患者停服美卓乐;又经一周后,自觉睡眠佳,现身体基本恢复正常。
图1 胃镜检查号:G10-8160:(食道/残胃/残胃/肠腔)
图2 胃镜检查号:麻注套AG10-8595:
(残胃/残胃/残胃/粘膜下注射后//粘膜下注射后/粘膜下注射后)
2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两次入院体检情况:(1)住消化科时:T36.8,P82次/分,R16次/分,Bp150/90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彭隆,腹壁表浅静脉未见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肝脾触诊不满意,未触及腹部包块,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隐血、凝血四项及乙肝两对半均未见明显异常。生化全套示球蛋白18.30,肝功能、电介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手术禁忌。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不适;(2)住皮肤科时:除(1)外,躯干、四肢可见大片红斑,风团,伴有剧痒,皮肤划痕症阳性。
3 临床诊断 残胃多发肉,残胃炎。如图1、2所示。
4 病理诊断 病理检查号1010773,残胃息肉(送检4枚):增生肉(有极小处粘膜肠化,有急性活动),如图3。[1]在《诊断病理学》,胃肿瘤及瘤样病变中,增生性(再生性)息肉来自增生的腺上皮,体积一般较小,直径1cm左右,常为多发,有蒂或广基。表面光滑,略呈表皮局限性分叶状。多发的增生肉常集中于胃体胃窦交界处。光镜下,息肉表面为肥大的腺窝上皮构成的大型腺管,中心部位为增生的幽门腺或胃体腺,夹杂血管纤维平滑肌组织深部腺体常呈囊性扩张。增生的腺上皮无不典型性,有些增生肉中心可见由表面上皮内褶成。[2]在《诊断病理学》,荨麻疹中,荨麻疹这是由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的皮肤及/或粘膜过敏性丘疹、水疱、局限性水肿或风团块为主要特点的疾患。常伴有剧痒,少数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如寒冷性、日光性、水源性、胆碱能性以及食物性或蛋白胨性荨麻疹等。从发病上可分为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两种。变态反应者属于Ⅰ及Ⅲ型,尤其以Ⅰ型为主。诊断主要根据是:临床上表现为有剧痒的风团或疱疹;组织学上显示为真皮显著水肿、血管扩张以及多少不一的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少数荨麻疹病例中嗜中性粒细胞侵润较明显,只有少数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有人称此种病例为嗜中性粒细胞性荨麻疹。此型荨麻疹要注意与荨麻疹性血管炎鉴别。前者无中性粒细胞核尘、纤维素沉着、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红细胞外渗等。
图3 病理检查号1010773
5 治疗 于2010年5月4日残胃多发肉”EMR +APC”术,术程顺利,套切4枚息肉送检病理。术后予禁食12小时、头孢匹安纳抗炎、速宁止血、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便血等不适,自输液仅感皮肤瘙痒,后引起的荨麻疹 治疗:予葡萄糖酸钙10mg抗过敏,辅以保胃等对症治,但皮损不能控制,根据病情加用甲强龙40mgivd,皮损消退后,甲强农逐渐减量至20mgivd,出院后改美卓乐口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自觉基本不痒,全身红斑消退,未见新发皮疹;目前基本治愈。
6 讨论[3]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及结肠。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在逐步提高,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出血或可能癌变,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对有荨麻疹病史的多发性胃息肉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及日常用药中必须慎用奥美拉唑、头孢匹胺等药物,并寻找引起荨麻疹根本原因并避免接触以防止复发。对有心血管史的患者尽可能做普通胃镜取息肉,如果行多发肉+EMR+APC术,必须慎重,备有心电监护等。
参考文献
[1]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患者,男,45岁。1989年体检发现:HBsAg(+)、HBeAg(+)、HBcAb-IgG(+),HBV-DNA未检查,肝功能指标正常,无其他不适症状。患者自述不饮酒,未进行过乙肝疫苗接种,20岁时因气胸手术输血200ml。其父母、兄妹共4人均多次抽血体检,未见乙肝感染征象。患者认为自己属“健康携带者”,未进一步检查治疗,但注意定期复查。
1998年患者出现轻度腹胀,尤其是饭后明显,HBsAg(+)、HBeAg(+)、HBcAb(+),ALT及AST≥2倍正常值,HBV-DNA为3.7×106>/sup>拷贝/ml(正常值/sup>拷贝/ml,PCR法),AFP在正常值范围。开始采用中成药治疗,如“乙肝灵”等,并煎服中药汤剂,2年后复查上述指标未改善。于2000年开始,停用上述药物,改服拉米呋定片。3个月后,HBsAg(+)、HBeAg(+)、HBcAb(+),ALT及AST恢复正常值,HBV-DNA为<103>/sup>拷贝/ml,但仍轻度腹胀。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服用拉米夫定共24个月后,HBsAg(+)、HBeAg(+)、HBcAb(+),ALT及AST≥2倍正常值,HBV-DNA为2.9×106>/sup>拷贝/ml。胃镜示:食道静脉轻度曲张,腹部B超见肝门静脉宽度1.1cm,CT见肝、脾大小、形态正常。停用拉米夫定,改用阿德福韦片10mg,1次/日,3个月后HBsAg(+)、HBeAg(+)、HBcAb(+),ALT及AST恢复正常值,HBV-DNA<103>/sup>拷贝/ml,但仍轻度腹胀。以后每6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除轻度腹胀、乏力、消瘦外,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均正常。由于患者不愿意做肝穿刺检查,故肝组织学检查指标一直未取得。服用阿德福韦片36个月后,HBeAg阴转,但HBeAb未见转阳。一直坚持每半年复查1次。除偶尔饭后轻度腹胀外,无其他不适自觉症状。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总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1]。其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措施。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以减轻炎症,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率,减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发生率。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的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2]。阿德福韦酯适应证为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尤其适合于需长期用药或已发生拉米夫定耐药者。
该例患者体检中发现“乙肝三阳”,考虑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嘱患者不饮酒、定期复查;之后出现乙肝活动状态,服用中药未能完全控制住HBV大量复制。而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很快HBV-DNA转阴、ALT及AST复常。服药2年后出现拉米夫定耐药,改用阿德福韦酯后又HBV-DNA转阴、ALT及AST复常。至今已服用阿德福韦7年,未出现阿德福韦耐药情况,HBV处于低复制状态。但患者从未出现过HBeAb(+),一直消瘦,反复有轻度腹胀,胃镜示:食管静脉轻度曲张,肝功能指标见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否存在有轻度肝硬化、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等,要动员患者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脑卒中;卒中单元;医疗模式;VCD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等多种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但是至今尚未有一种特效的药物或手段来治疗。目前国内外开展对卒中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卒中单元”是治疗卒中较为有效的手段[1,2]。然而,目前我国的“卒中单元”仅在部分大医院进行,没有向基层社区医院延伸,更没有被患者及家属认识和掌握,在卒中的防治中是一个严重缺陷。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提高卒中的防治效果。我们把我院五年前建立的“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已取得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制成VCD教学和康复训练示教片,旨在向人们宣传卒中防治知识和介绍卒中单元的内容,更主要的是给患者在康复功能训练中根据自身残障模仿此片相关动作进行康复训练,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VCD片的主要内容 ①介绍卒中单元的内涵,包括卒中单元产生的背景、内容及运作模式、卒中的防治基础知识等。②运动疗法包括运动疗法的机理、意义和运动模式,③作业疗法④失语矫治等。
12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3]。同时以头颅CT或MRI扫描图片作为诊断依据。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9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33~88岁,平均59岁,病程05~3 d,平均15 d,为了不违反医学伦理道德,用本人在“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80例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68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42~80岁,平均60岁,病程05~6 d,平均18 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伴发疾病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根据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评定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包括卒中本身或/及其他因素而致的死亡,②卒中四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③一个月后对观察组进行VCD片掌握程度的评定。
14 实施模式 ①患者入住卒中单元病房后12 h内完成必要的检查确立诊断,由治疗小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②急性脑损伤注意脑保护,避免或减少缺血性或/及灌注性脑损伤,③向患者或及家属介绍并观看VCD片的内容,学习康复训练的方法并实施,④全程心理医师介入以消除或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重建自信心,⑤健康教育贯穿全过程纠正不良生活方式,⑥加强支持疗法,包括由营养师及主诊医生共同制定患者的饮食计划。
15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经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常见四种并发症发生率 卒中常见的压疮、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和关节僵硬四种并发症,观察组共有7例(7%),对照组19例(2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 P
23 一个月后测评患者对VCD内涵的认识及掌握程度 ①观察组健在患者对卒中的防治知识有所认识,消除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提高了自信心。②入院前有嗜烟酒的8例和抽烟的12例均已戒烟酒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③进步以上的患者均已掌握康复训练的动作并能在医务人员或/及家人的指导、陪同下或独立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3 讨论
卒中单元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它采用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功能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以及营养支持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面干预,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是它具有良好效果的原因[4],由于基层医院受到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正规的卒中单元,我们根据卒中单元的内涵而自行设计一套适用于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应用临床也取得良好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常见的压疮、泌尿系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把基层医院卒中单元制成VCD光碟,不仅有利于把卒中单元的内涵向基层医院、社区及家庭延伸,不仅为患者的康复功能训练提供模式,而且对于宣传卒中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卒中的复发有极大的意义,本文对卒中患者的测试结果已证实了这一点,此外,用VCD光碟作为卒中防治宣传教育等方面费用较少,简单可行,实用性较好。
参 考 文 献
[1] 杨新荣脑血管病管理治疗新模式卒中单元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2):22.
[2] 杨锐,王拥军.卒中单元的研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1):779781.
近日,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召开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卫计局关于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并进行了协商讨论。常委们认为加强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常委们就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技能培训、行业监管、服务收费、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和技能培训问题
建议:明确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准入条件,逐步提高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基础素质;严格岗前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
二、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行业监管问题
建议: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管理机构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医院或者患者通过医院聘用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由医院设立;劳动中介公司派遣的,劳动中介公司由负责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业务管理统一由医院护理部负责,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具体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质量监督管理。
三、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服务收费问题
建议:有关医疗机构按照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分级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报物价局、卫计局备案。各医疗机构应在医院醒目位置公开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陪护费收费标准,并严格执行备案公示收费标准。
论文摘要:礼仪教学的实践性较强,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好并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结合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地改革礼仪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
交际习俗与礼仪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了解丰富的礼仪知识。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具体方法可以如下:
一、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进行专门的礼仪训练
笔者认为可以开设《社交礼仪实训》和《商务礼仪实训》这两门课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礼仪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一)改革教学内容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安排课程内容。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与气质是实训课程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其余章节或自学,或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重点,又能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2.教学内容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社交礼仪实训课程上加入西方礼仪习俗训练;商务礼仪实训上侧重介绍在商务场合上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商务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3.礼仪实训因其时间短,及其课程本身具有较高的形象、视觉要求,有些内容仅靠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礼仪要求,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光盘结合观摩分析的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力求系统生动地向学生讲授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
4.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穿插丰富的案例。
(二)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法、演练法、互动法、直观感受法、对比互评法、情境法、课内外结合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在各种阶段性训练的基础上可举办一次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面试情境模拟表演”,模拟表演的内容由学生自定题材、人员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自写台词、自设场景,进行精心准备并公开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情境模拟表演,可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与实践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能将所学的内容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三)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与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的成绩上,结合实训报告、课堂表现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成绩评定。礼仪实训教学应当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举办形象魅力大赛,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礼仪的魅力。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
文化因素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将礼仪知识的讲解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学习和掌握礼仪知识是现代商务组织和个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应及时发现礼仪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礼仪课程教学环境必将得到有效改善,形成良好的礼仪实践范围,提高礼仪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交际习俗与礼仪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需要了解丰富的礼仪知识。因此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具体方法可以如下:
一、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进行专门的礼仪训练
笔者认为可以开设《社交礼仪实训》和《商务礼仪实训》这两门课程,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礼仪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一)改革教学内容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安排课程内容。掌握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与气质是实训课程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章节为主要内容,其余章节或自学,或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完成,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重点,又能兼顾知识的系统性。
2.教学内容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社交礼仪实训课程上加入西方礼仪习俗训练;商务礼仪实训上侧重介绍在商务场合上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商务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3.礼仪实训因其时间短,及其课程本身具有较高的形象、视觉要求,有些内容仅靠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礼仪要求,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光盘结合观摩分析的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讲解突出重点和难点,力求系统生动地向学生讲授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
4.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穿插丰富的案例。
(二)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法、演练法、互动法、直观感受法、对比互评法、情境法、课内外结合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开拓动手操作的渠道,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在各种阶段性训练的基础上可举办一次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面试情境模拟表演”,模拟表演的内容由学生自定题材、人员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自写台词、自设场景,进行精心准备并公开在课堂上表演。通过情境模拟表演,可使学生真正处于教学与实践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能将所学的内容更好地应用于实际。
(三)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融会贯通与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的成绩上,结合实训报告、课堂表现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成绩评定。礼仪实训教学应当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举办形象魅力大赛,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礼仪的魅力。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中
文化因素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因此将礼仪知识的讲解渗透到不同的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关键词:女校礼仪;模块教学;幸福生活;职业成就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99-02
目前,礼仪课是所有女校都非常重视的一门课程。但据调查,多数女校礼仪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泯于众高校,缺少女校特色。本文拟通过对湖南女子学院礼仪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建立女校礼仪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教学手段新模样,教学方法新模式以及师资“示范型”新特质的特色礼仪教学,并以此全面开拓培育女校学生成人成才的素质教育新途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模块教学模式也称为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是国际劳工组织(国际ILO组织)为培训产业工人使其尽快掌握某种技能而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培养目标中各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部分,按其性质划分不同层次的块,有序地实施逐块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特点在“使人尽快掌握某种技能”。尽管模块教学在我国推行已有十多年之久,但人们对模块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1.模块教学是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灵活应用;
2.模块教学更重素质发展;
3.模块教学的教法与传统教学有根本的区别。
国内对模块教学的引进与引用,多用在理工科方面的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文科类课程中相对较少。对礼仪课程作模块教学研究此前存在,但深入研究者少。其研究一般限于对现有礼仪教学内容作重新组合,而不是站在女校这一角度,从培养一个生活幸福的人与事业成功的人这一层面上作的改革。
二、女校重新规划礼仪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一)现行女校礼仪教学内容泯于众校,欠女性特色,不够用
目前,多数女校礼仪课程内容还是照搬普通高校,没有根据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而增设相关内容,没有做到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如,由于女校在性别教育上的突破不够力度,所以,女校的教育还是旨在培养职场女性,优秀职场女性,少有考虑多数女生出校门就会结婚生子,身份会由女儿转变为妻子、母亲、媳妇等。即现有礼仪教学几乎鲜有关注女性家庭角色与家庭伦理方面的内容,因而很多女生离开学校步入家庭后不知如何避免与化解家庭矛盾。
(二)现行女校礼仪教学滞于理论灌输,不会用
目前,由于礼仪这门课还不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所以,女校的礼仪教学跟其他高校别无二样,基本都属于公共课或选修课或个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无论何种性质,其学时一般为一学期32课时。试想,32课时,要将现有的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内容有效传授已是难事,更不用说实训与实践了。
(三)现行女校礼仪教学内容被无序操作,随意性大
由于礼仪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还不被认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很多学校包括女校是没有对应的专业即没有自己的专业学生的,于是礼仪教师就不免被分散于各个系部,这一现象必定会导致礼仪教学研讨、礼仪教学水平考核、礼仪师资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所长而各取所能,更不用说重点、难点等细节行为了,因此,礼仪教学无序情况普遍存在。
三、女校礼仪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针对目前女校礼仪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将礼仪教学内容从提升职业素质扩展到提升生活素质;从教行礼技能到教礼仪文化;从教学无序缺乏持续性到从入学之初持续贯穿四个学期。整体教学内容外界可视的至少有三级模块:
一级模块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的角色变化与课程发展需要。一级模块有分四部分:大学生礼仪模块、社会角色礼仪模块、家庭角色礼仪模块、文化修养模块。
二级模块的划分依据是现有礼仪分类、专业性质与职业岗位群。即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不同专业的职业需要,自选礼仪教学模块进行套餐式优化组合。如,文秘专业可选择:大学生礼仪模块+政务礼仪模块+家庭角色礼仪模块+文化修养模块。
三级模块则根据二级模块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具体的划分。
女校套餐式礼仪课程模块教学内容拟划分示意图(见图1):
四、辅助研究内容阐释
完善落实礼仪课程模块教学内容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教材与师资队伍。这些方面的研究是礼仪模块教学内容得以落实的保障。
(一)礼仪模块式教学法改造
教学方法是高效落实教学内容的必要保障。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模块礼仪教学的方法:
第一,普及实训教学。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结合得十分紧密的课程。以模块为单位,在学生了解一定礼仪知识点的前提下,由教师示范,学生模拟训练,以达到行礼时真与美的和谐境界。只讲理论要点不在言行落实根本达不到以礼示人,以礼敬人的目的。建议理论与实训课按1:2的比例分配。教学实训有三种:单项实训(即最末端模块内容实训,以课堂为单位进行,如化妆、站、走、坐等);模块内实训(三、四级模块内容实训,如见面礼仪、宴请礼仪等系列实训);小综合实训(以二级模块内容为整体的综合实训,如服务礼仪实训、社交礼仪实训等);综合实训(以参与社会实践或以剧目或其他节目形式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其中,整合呈现)。
第二,推进学校教学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实训是相对理论讲授而言的,而实践则是相对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实训多在课堂情景模拟中进行,但这种情景往往是理想的,无变数的,而社会现实中的礼仪需求则充满变数,对人要求更高。礼仪学习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指向生活,因此,礼仪学习一定要有实战的过程。我们有自己的礼仪实训基地(婚庆公司、模特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礼仪教学内容作不同的实践安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实践操作,使礼仪教学与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工作直接对接。
第三,完善礼仪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礼”与“仪”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教学中我们的确存在重“仪”,轻“礼”的现象。“礼”的核心是对人的“敬重”,而对人的尊敬与敬重,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心态、甚至思维方式,除了从家庭与社会习得,还靠自身的阅读积累,因此,在课改中,我们将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读完并有定量的读书笔记,或不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真正做到技能训练与素质共同提升,礼仪修养与文化修养并举,使礼仪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构建具有“示范型”特质的礼仪教师团队
正如金正昆教师所言:“现在从事礼仪研究的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有的甚至还没出得来……”目前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多以书本为主,讲规则与注意事项,不能示范,更无法深入礼仪背后的文化内涵,甚至其自身修养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这些都会使教学目的无法高效实现。尤其是近年来强调校企合作,有部分企业从业人员被聘进入礼仪教学队伍,他们只重职业与就业,忽视生活角色;形式大于内容,技巧多于尊重;商业效益重于社会效益……的一系列做法是另一种情况的顾此失彼。学校教师与社会礼仪培训者各有所长,我们的研究要让二者有机结合,彼此渗透融合,快速高效建立一支有“形象力”、“人格魅力”、“表达力”,比较适合女校礼仪教育的优秀礼仪教师队伍。
(三)编写模块式礼仪教材
针对以上礼仪教学内容的拟改革,我们必须要有配套的模块教材才能保证模块式礼仪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礼仪教材多无特色与针对性,雷同不全面。似乎每一本教材都可用,但每一本教材都不好用。因此,编写与各专业人才培养贴切,使用灵活方便的礼仪模块教材便迫在眉睫。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将教材活页装订,不同专业的学生能从教材中灵活抽取自己所需的模块。
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改革之初始,是最初的那“一发”。我们期待用这关键的“一发”而带动礼仪教学的“全身”。
参考文献:
[1]蒋景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王义平.职场礼仪.同济大学出版社.
[3]周思敏.你的礼仪价值百万.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