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1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溶液、溶液、溶液、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氢气+氧气水

氢气+氧化铜铜+水

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汇报:

1.实验内容

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3.演示实验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

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质量是_______g。

A.44gB.32gC.22g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gg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与评价。

第2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关键词语;会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体验在科学中应用实验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难点: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教师知识准备——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含义、适用范围及应用。学生知识准备——课前预习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教学辅助准备:

1.多媒体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实验准备。

3.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二: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小试管、药匙、胶头滴管、小气球。

实验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固体、稀盐酸、蜡烛、火柴。

五、教学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引导学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用例题展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六、教学步骤

七、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组自选实验来探究、观察、记录数据,用直接的感知来认识自己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在观察实验的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让学生直接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而使学生理解实验探究的严密性。

第3篇

知识目标:

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生—生: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生—生:(讨论、归纳)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生:(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供给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板书设计

课题二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第4篇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导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对比,能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2、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3、通过阅读教材、示范、讨论,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能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计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采用“提出问题—探究方法—得出结论—解释和应用“的方式学习。

【知识准备】

知识回顾(阅读教材P94、P95相关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无数实验证明,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自主学习】

探究点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思考: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表达式相比,不仅能

,而且还能直观反映

【总结】这种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探究点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材辅读(阅读教材P96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点燃

【思考】:

化学方程式C+O2==CO2能提供哪些信息?你是从哪几方面考虑的?

1、表示:该反应中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2、表示:该反应中碳原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3、表示:该反应中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即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宏观意义

(2)微观意义

(3)质量意义

【练一练】你能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吗?

点燃

4P

+

5

O2

====

2P2O5

【注意】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比时,应将

点燃

【巩固练习】说出化学方程式4P

+

5

O2

====

2P2O5的意义?

(1)表示

(2)表示

(3)表示

探究点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思考】:化学方程式C+O2==CO2如何读?你应从哪几方面读?

【注意】“+”读“

”;“=”读“

”;化学式读成物质的

也要读出。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读物质:

条件下反应生成

(2)读微粒:每

反应生成

(3)读质量:每

份质量的

份质量的

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

点燃

【巩固练习】化学方程式4P

+

5

O2

====

2P2O5的读法?

(1)

(2)

(3)

【我的收获】(交流、展示及归纳)

【针对训练】

讨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如何读?

点燃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S+O2===SO2

第5篇

自学达标: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成(

),(

)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

2.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根据P92.P93页的实验方案一,方案二,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结论: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3..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4根据P94.P95页的实验5一1,实验5一2,认真观看视频并完成下表。

实验

实验5一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实验5一2:镁条燃烧

实验现象

结论: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分析

巩固练习

1.

用“改变”,“不变”,“可能改变”填空: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元素种类(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小。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4.求物质的质量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__克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克D生成。

(3)现有m

g

氯酸钾跟2

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B.m+2-n

C.m+2+n

D.n-2

5.求物质的组成元素

(1)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2)

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A、NaOH

B、H2SO4

C、H2

D、Cl2

6.求物质的化学式

(1)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

A.X2Y2

B.X2Y

C.X3Y4

D.XY2

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拓展延伸:

1.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A.

1:1

B.

2:1

C.

4:1

D.

5:1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4

17

2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生成物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第6篇

一、课前准备

首先在选材上,我根据初三学生学化学时间不长的特点,给学生选取教材,即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该节知识是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启蒙,也是关系到化工生产准确预算原料和产品的问题,是把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有机结合,培养的较好内容。

其次布置任务:提前一周时间提出本节内容的两个目的要求: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的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工作和分析推理能力。对学生加以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挖掘、组织内容。要求学生写的教案、或讲稿都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以自身特色对教材内容研究和组织。

最后在检查上:五天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第一是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并对全班同学予以肯定和鼓励,让每小组推选出他们的“参赛选手”。第二是检查教师自己的教案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二、学生在讲台上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每一位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并做到了较好的发挥。从他们对的导入上就是良好的证明。如有一位同学开门见山的说:“各位同学,在讲新课之前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5克镁在空气中燃烧后还生成5克氧化镁吗?”还有一位同学将一支蜡烛连同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好质量而后点燃蜡烛,叫大家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从课堂整个体系来讲都用了探究的学习方法,从科技动态、生产实例、日常生活中设计出多种实验,最后进行思考、分析,导出质量守恒定律。

同学们个个敢于竞争,敢于发展自己。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按照“问题――实验――思考――归纳”的程序进行的。他们有的从已学过的有关几个化学实验现象的回忆,引出反应前后质量的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他们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终于导出质量守恒定律。虽然在整个过程中听得出他们大部分课堂安排是取材于其教过他们的教师,但对于他们的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毫无疑问的。面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个理论性很强的很严谨的问题,竟然有一个同学考虑到氧化汞粒子分解,水分子电解的模式图。“多么广阔的思维!”我水禁大声地为他们叫好。

当然,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讲完之后还应当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与充分的鼓励,以引导学生继续求索。

三、由学生的表现看收获

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享受了成功的乐趣,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的同学做实验时操作不够规范;由于对教材的理解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没有搞好,在讲授过程中时有脱钩现象;因对教材所用知识把握的尝试不够,没有分清根本性和难点;思考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欠缺;还有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应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抽象思维过程,但由于他们的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往往作不到这一点。

总之,因化学课开始伊始,把一节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大胆尝试。通过与对照班相比较,课堂学习的效果、学生兴趣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有明显优势。最为珍贵的是,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更加培养了他们对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四、尝试后的思考

这次尝试后,我对教学效果、学生的发展、培养和锻炼诸方面进行了思考: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科教学就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创造条件使他们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这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在当今化学教育的现状和改革正处于“转轨的起动期”,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改革建议

第7篇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引导和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是: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上述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内容之后预期的学习结果水平。其中目标1、2属于“知识与技能”的领域而目标3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域。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属于哪一种知识类型,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海啸”和“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因此,在上课引言时,我采用?幻灯把“海啸”和“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引起的原因,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众望,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表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录像观察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盛有多个燃着的阶梯蜡烛的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具体、生动,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第8篇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引导和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是: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上述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内容之后预期的学习结果水平。其中目标1、2属于“知识与技能”的领域而目标3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域。

教学目标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良好习惯、科学态度、思想品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教学中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课程标准是其基本原则,但同时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可发给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属于哪一种知识类型,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海啸”和“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因此,在上课引言时,我采用 幻灯把“海啸”和“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引起的原因,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众望,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表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录像观察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盛有多个燃着的阶梯蜡烛的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具体、生动,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第9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化学这门学科,对初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陌生又新鲜的课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求知欲较强烈的阶段。我认为要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兴趣,上好绪言课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第一堂课上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如“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火”,“美丽的喷泉”,“鸡蛋跳舞”,等等,观察之时,学生便会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说明这些“魔术”都蕴涵着化学知识,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就会了解化学世界之奥秘。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随后,教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乃是智力之母”。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自强不懈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二、选择“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好的化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化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理解,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化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去体验。例如:在讲述“二氧化碳”这一节时,从意大利科学家波曼尔发现的关于“死狗洞”的传说引入:为什么人走进死狗洞不会死,而狗走进洞就会死?洞里有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的性质是怎样的?以后遇到干枯的井或洞穴能不能进去?做什么实验后才能进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心理,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动手开始的,善于在动作中思考,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

如“生锈铁钉投入足量盐酸中”这个实验是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看、听、记忆,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而改成学生实验,则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锻炼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中,学生往往注重溶液的颜色而忽略气泡的存在,通过亲自操作则可以使他们永久难忘,记忆深刻。类似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就可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察精神,以及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又如:在涉及一些特殊的反应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如在讲到金属活动性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会犯如“2Na+CuSO4=Cu+Na2SO4,Cu+2AgCl=2Ag+CuCl2”这样的错误。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如何?在公布正确答案前,教师可请一学生上前演示。学生的演示会给得出错误答案(有铜析出)的同学一个惊奇,从而加强说服力,增强实验效果,避免错误的再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创造感知条件,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由于感知的事物不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其创造感知的条件,让他们充分接触现实的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感性材料,这些材料要有利于学习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把验证规律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先演示课本上的两个实验,这时再做一个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开放型锥形瓶中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前面结论不符,反应后物质质量变小了。学生会感到很迷惑,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自主探索,得出是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改进此装置使它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在积极讨论之后得出:加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上套一个小气球,锥形瓶内稀盐酸单独用小试管盛装。这样当两者反应后气球鼓起,非常有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第10篇

一、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做一种预定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指定轨道,而学生被动的在轨道中运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即使课前做了再细致的教学计划,也不可能将课堂上所有发生的事情全都列举出来,因而,教学过程应该是弹性的,具有可变性、可调控性。

案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片段)

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谁能帮助老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化学反应?你能写出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化学反应有定性的印象,为过渡到定量做准备。)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物质参加反应,又生成了什么物质。那么,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把研究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出现了两种情况:

情况一:有的同学会猜想有“变大”“变小”“不变”三种情况。

情况二:也有同学会说“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面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

师:提供四套实验方案(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二: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三: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实验四:锌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组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证实是哪一种情况。

面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

师:实验演示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前后总质量的测定。

(结果当然是变小,制造矛盾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营造出讨论的情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从某种程度上也有些质疑教材的结论。有演示实验作为实验事实,有一些学生会有“变小”的倾向,这时老师建议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四套实验方案,选择其一进行探究。然后填写反应的现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引导学生从敞口的实验装置来分析实验结果,解决认识矛盾。)

……

若教学设计时只预设了第一种情况,当学生回答“不变”后,老师再来引导学生探究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似乎太牵强了。这样预设弹性的教学过程,既满足了学生需求,也不至于给课堂带来尴尬的局面。

二、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

学源于问,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小组合作以后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深刻性和创新性。此时,学生伴随着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认识在深化,体验在加深,思维在发展。这是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共生的结果,是弥足珍贵的课堂生成性资源。

案例:《物质的变化》(教学片断)

学生讨论:食盐溶解在水中,在加热蒸发又得到食盐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A:没有新物质生成。

生B:食盐溶解在水中,只是食盐和水混合,它们本质都没有改变;蒸发盐水只是将食盐和水又分开。

师:回答的非常好,分析的很透彻。

(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

生C:盐水加热蒸发,怎么知道得到的还是食盐呢?

(这个问题让老师很吃惊,这涉及到物质检验的问题,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学生,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很有深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运用物质检验方面的知识,这将是我们以后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我相信大家肯定能学得很好。

(为解决学生现有的疑问,教师追问)

师:海水晒盐的过程大家知道吗?

生:知道,就是将海水在阳光下晒,水分蒸发了就得到了食盐.

师:好,回答的很好,我们所食用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制得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实质就是盐水蒸发的过程.同学们认为盐水蒸发得到的是否还是食盐?

(学生表示同意)

……

案例中,学生的问题是以后学习中将会涉及的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在思考,而且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和教材,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许多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对待所有有价值的生成,不一定都要当场应对。学生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是更深层次的内容,以学生现有的经验无法解决;有时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将问题解决清楚、透彻;有时教师对这个知识不清楚等等,不妨延后处理,这并不是回避,而是寻找更为恰当的解决办法,预约更精彩的生成。

案例:《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片断)

创设情境:同学们,你观察过你母亲戴的首饰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大多都是金,银、还有白金。

师:有用铁做的吗?

生A:没有。

生B:也有,我曾在小摊买过。

师:那你们戴过这些首饰吗?发现用铁做的这些首饰有什么不好吗?

生C:戴一段时间就不亮了,有些发暗。

生D:我的耳钉还生锈了。

师:那么,金的首饰会生锈吗?

生:不会。

师:这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金、银、白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它才会总光彩夺目。

(这个小意外,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金、铁等化学性质的差别。)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金属的化学反应?

生E:镁和氧气、铁和氧气。

生F:还有铜和氧气。

师:大家分别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反应现象?

生G: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生H: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生E:(突然问)老师,镁、铁同样都是金属,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现象不同?

(面对学生的问题,我在脑子里不停地搜索答案。说实话,我真不太清楚,只知道好像是与铁中含有少量的碳有关,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道理。)

师:你问的这个问题太好了,你很聪明,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咱们本节课还不能给出合理的答案,作为课后咱们“化学兴趣小组”来共同研讨的问题吧。

大家有没有信心解决它?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教学方法

如何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种程度:第一是掌握信息,第二是具有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第三是善于创造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半只能达到第一、第二程度,要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教学工作的体会。

一、走近学生――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让学生喜欢上化学教师。教师与所教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连带关系。如果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那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假如学生不喜欢某位教师,那么,生就与那位教师不配合,教学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渊博方面,体现在个人的涵养上。教师欲在学生面前树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课堂教学有深度、广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好每堂课,课后还要做好自身的“充电”工作。其次,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不敢对所学的知识“插嘴”、“多话”。这种课堂,貌似师道尊严,但学生的内心不敬佩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

二、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又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若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给同学们展示银白色时,只有前排同学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也没有可能拿大块的金属钠去切割演示。所以我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前后桌4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中老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的笔记和结论。三个实验做完了,三个结论也整理好了。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三、重视反思――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他指的反思就是教学后记。教师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血。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和总结。另外,再具体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四、结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化学提倡以实验为主的“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五、学校及教师应进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之间是存在各种差异的,但并不是说将学生分层几个等级,而是在教学中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能只重视学优生,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新课程教学要求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切入的起点,在要求上有所区别。教学的低起点,有利于每个学生参与,有利于每个学生有所收获;而多层次,则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分层次教学?教学证明,开放性的问题最能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比如,你知道有哪些灭火方式吗?这是个低层次的问题,学生都愿意回答,假如某个图书室着火了,应该选择哪种方式进行灭火呢?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难度增加了,部分学生容易答错,学习好的学生能得到提高。这样就照顾每个学生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材编入的“常识性介绍”及“选学”内容,语言叙述丰富有趣,学生愿读、易懂,且常常以形象逼真科学的图表描绘。这些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关注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优化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引导和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是: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②能正确书写简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③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上述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内容之后预期的学习结果水平。其中目标①、②属于“知识与技能”的领域而目标③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域。

教学目标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良好习惯、科学态度、思想品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教学中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课程标准是其基本原则,但同时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可发给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属于哪一种知识类型,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海啸”和“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因此,在上课引言时,我采用幻灯把“海啸”和“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引起的原因,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众望,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表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录像观察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盛有多个燃着的阶梯蜡烛的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具体、生动,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应使教师的“教”致力于“导”,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渗透情景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协作研究,相互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化学原理,并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可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由学生分组实验,氧气可用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制得,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可先演示,也可边讨论边演示,得出操作中的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效果显著。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好这几个方面的优化,则必定能保障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真正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化学学习中的真正乐趣。

参考文献:

[1]于浩主编.中学化学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1999

[2]万嘉若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第13篇

关键词:教材;不畅;教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65-02

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教材 是课程领导、学科专家、教学名师组成的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而成。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从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化学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教材是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学生学习的范本。正确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笔者在使用“教材”时或者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时都发现了教师、学生使用“教材”时存在中不畅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教师在新授课时不愿学生预习,很多教师在展示课上从头至尾没有让学生打开教材。

一、教材使用“不畅“现象枚举

教材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分散》,教师预设教学流程: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等溶于水。得出“物质的溶解”的初步概念。教师演示:食盐、蔗糖同时加入一定量水中溶解。学生修正: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教师:从微观视角来认识物质的溶解过程。学生修正: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而实际施教过程却是这样:

学生实验:食盐、蔗糖溶于水。

教师:你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溶解”的概念吗?

学生回答: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教师:为什么物质溶解时以分子、离子形式扩散?

学生:我看书上的。

教师:额……该同学能课前认真预习,大家要向他学习。

相信教师在课堂上都经历过如此“尴尬”,教师精心设计的流程往往被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上现成的结论给破坏。预习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如果学生不动脑,照本宣科课本上有现成的结论的话,本质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过主角从教师换成文本而已。

二、教材使用“不畅”背后原因分析

1、“方法提示”,让学生探究时思维含金量降低

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设计教学流程时,采用“设计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实验异常修正实验装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实验:石灰石与稀盐酸敞口容器中实验,通过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守恒。

学生发现:由于二氧化碳从锥形瓶中逸出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改进实验: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

实验:如果石灰石和稀盐酸用量过大,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橡皮塞可能被冲出。

学生改进:用气球将锥形瓶口密闭,气球起缓冲作用。

实验:精度高的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由于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产生浮力,导致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轻。

学生改进:用带注射器的橡皮塞密封(注射器起缓冲作用且产生浮力课忽略)或密闭锥形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避免瓶内压强过大而使橡皮塞冲出。

由于学生预先学习了教材上提供的详实的实验装置,导致学生能一下提供较为科学的实验装置,让自己丧失了一次极佳的思维螺旋式上升的培养过程。

2、“结论外显”,让学生的发现过程变得虚无

教材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是初中教材首次系统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知识。在前几章学习中,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安排本章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用语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扩大化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奇特现象: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反应现象书写用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

学生:迅速完成。

教师:若老师用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来实验室模拟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又如何书写呢?

学生:茫然。

教师:只要模仿一氧化碳冶炼氧化铁方程式通过类比方法就可以完成。

学生:我的方程式是看书上的。

由于教材给定了外显的结论,使学生通过所谓的“预习”顺利完成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根据反应现象通过合理推断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提高对化学方程式的运用能力。

3、“规定动作”,让教师不敢创新

教材上列举了许多“规定动作”,教师担心对学生中考不利,创新时缩手缩脚,有所顾虑。

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实验室模拟炼铁,教材规定“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教材如此规定是防止灼热的铁粉重新被进入的空气中氧气氧化,或者防止由于停止加热玻璃管中压强减小而产生石灰水倒吸现象,但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只要用止水夹夹住玻璃管两端橡皮管,然后让玻璃管冷却,完全可以避免以上两种实验异常的发生,而且可以做到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和停止加热同步,减少一氧化碳的用量,更能体现“环保”、“低碳”的理念。但由于担心中考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核而缩手缩脚,不敢放手。

在教学中教师发挥了智慧,挖掘了基于教材基础之上的很多创新之处,但由于没受“官方”认可,导致教学中还不敢完全放开,最多在教材提供的思路方法上补充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利用教学案,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而我校目前使用教学案是将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合二为一的教学案例,它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评价练习为一体,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注重评价内容的优化与备选。利用教学案,可以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华丽转身。

1、利用教学案,可以克服使用教材“不顺”现象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案编写质量,我校通过集体讨论研究,最终形成了编写教学案的基本流程――“三六三”模式,即:明确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把握六个环节(预习要求、教学过程、实例分析、课堂训练、课后练习、教学小结)、心怀三条线索(明线:预习交流合作思考练习作业感受,暗线:导入创设情景点拨评价检测反馈改进;底线: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确定课堂主导问题情景确定问题提纲确定教学流程确定检测习题确定作业设计板书教学辅助手段。

经过“三六三”编写模式形成的教学案可以克服教材使用“不顺”的现象。

2、利用教学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是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 而精心编制教学案自学版块自学提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案例:常见的酸和碱--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异同(预习作业)

(1)常见的碱有 (俗名 )、 (俗名 )、 。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 ,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3、类比二氧化碳与氧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尝试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变,钙+2,钠+1)

教学案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利用教学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分化

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加深,学习态度的差异等逐渐产生了学习的分化,而教学案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实时调节,编制教学案时实行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选取难度不同的习题分别分成ABC等级,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困生”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吃不饱”、“吃不了”等问题,满足不同学业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发展。以“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学情了解性作业。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把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指导理解性作业。小佳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后对溶液的一些认识,判断这些认识是否正确。若有偏差请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混合物一定都是溶液。自然界中的海水、河水、湖水、井水、生活中用的自来水和喝的纯净水其实都是溶液,溶液都是由物质溶于水制得的。

引导建构性作业。建构溶液的知识的概念图。举例说明生命现象与溶液有密切的关系。

第14篇

要避免教学设计“目中无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理念问题,特别是“教学活动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指出,“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对话性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归根到底,就是组织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三种对话,即同客观世界进行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同他人进行对话,从而形成社会性实践;同自我对话,从而形成道德性实践。所谓‘学习’,就是三种对话实践的统一。”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这一教学观(有专家将此称为“对话哲学”教学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的教学理念高度一致。基于“对话哲学”教学观,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问题情景中,由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教学任务)进入一种多元对话系统,并在教师的不断刺激、适时指导和正确评价中,使预设问题不断解决。为此,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情境(问题)呈现、对话交流、科学指导、全面评价四个方面,且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总是在一定教学目标引导下,将四个基本要素按特定的逻辑关系交替展开的(如图1)。四个基本要素中,“情景(问题)呈现”对后三者起着定向、导引、制约和监控等作用,因而一定程度上“情景(问题)呈现”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先从情景与问题的设计着手,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并提出具有各种功能(如复习导入、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发展思维、巩固知识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继续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呈现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以及如何指导,如何评价反馈等相关教与学活动做出整体规划。具体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如何操作从而建立起基于问题情景(问题)的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呢?第一,目标分解教学情景的创设与教学问题的呈现总是围绕课堂教学总目标和子目标(阶段目标)进行的,因此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分解。由于许多教学用书对教学目标作了规定,因而目标分解便成为教学设计第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所谓目标分解,就是在认真分析课时教学目标系统和学生学习知能情况、教材内容内在逻辑线索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起始目标(教学的起点)、次级目标(为实现从起始目标出发将学生引向终极目标而设置的阶梯式目标)和终极目标(本课时教学目标)。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目标(这里主要指“知识与技能”)进行分解(如图2)。具体操作为: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达成本课时规定的教学目标,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知能水平?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知能水平(次级目标),又需要具备哪些再次一级的知能水平?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级的知能水平(起始目标,即学生学习前已具备的知能水平)。

目标分解时,在遵循“可实现”原则(即各层级知能水平的跨度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分解。目标分解后,再将课时目标和各层级知能水平按低级向高级加以规划与排列,并以最低一级的知能水平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或切入点。以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学为例,其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层级分析过程如下(图3)。本课教学需要实现的终极知识技能目标是“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次一级的知识技能为知道“①燃烧的条件”和理解“②灭火的原理”;要知道“燃烧的条件”,就必须知道“③可燃物”、建立“④着火点”的概念和知道“⑤燃烧需要氧气”的事实……依次分解下去,最后为“⑧空气的成分”和“⑨燃烧现象”。⑧和⑨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具备的知能水平。教学过程实施规划则从学生已有的初始知识经验入手,最后实现终态知识技能目标的掌握,且其顺序由低级到高级知识技能目标单向进行。因此,对“燃烧与灭火”教学顺序的设计,应遵从⑨③⑦④⑧⑥⑤①②的顺序进行,最终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第二,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交流与沟通等活动,总是在一定情境下开展并深入的,而且只有在实际情景或者接近实际情景中开展对话、交流与沟通等活动,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才能更加的顺利。因此,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关键工作之一。具体操作为:在目标分解基础上,根据不同层级教学目标,创设与当前学习目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并确定与之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中心内容。教学设计时,可通过揭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或联系、新知识与学生生活或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或者通过指明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方法方式等途径来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明确问题的存在、明确教学所要实现的认知目标和达标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新学习的期待。情景创设时,教师尽可能提供包含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客观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信息素材,便于学生去主动发现、探索、应用和感悟。

此外,对于各层级目标对应的问题情景,应注意适宜性、递进性及全面性(即问题应包含对应教学目标所应包含的全部内容,否则影响教学全面实施)。如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引导学生感悟定量研究在化学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探究兴趣、为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猜想提供证据,在导入新课时,可设置如下的问题情景:氧气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可燃物燃烧时,释放了燃素,余下了灰烬(可燃物———燃素+灰烬)。如木材、煤炭燃烧,释放了“燃素”,留下比木材、煤炭轻的“灰烬”。这一观点被称为燃素说,并主宰了百余年。直到1673年,波义尔称量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得到的金属灰,发现金属灰质量比金属的大。按燃素说观点,燃素的质量可以小于0。这引发学者对燃素说的质疑。1774年,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重做加热金属实验,并称量加热前后容器(含金属、金属灰)的总质量,发现加热前后容器的总质量相等。拉瓦锡还用磷、硫等替代金属进行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并提出氧化燃烧学说———燃烧是一定条件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问题:1.和现代燃烧理论相比较,燃素说有何不科学的地方?2.导致波义尔和拉瓦锡在金属转化为金属灰质量关系研究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何在?3.你认为拉瓦锡将会怎样分析波义尔的实验结果(即金属灰质量大于金属的质量)?4.燃烧探索过程也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探索过程。请你猜想: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怎样的关系?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第三,活动设计教学设计必须根据学习内容(任务)做好学习活动的设计与规划。因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才能有效建构;不同学习任务的功能目的不同,往往要求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

第15篇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网络等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影响很大,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例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像光纤的发明联系电话的使用;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彩色胶片的发明联系照相及电影、电视;塑料联系许多家庭用具;卡介苗、青霉素的发明联系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在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峒河水污染的可能原因是否是峒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峒河上游的农村、工厂等;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介绍酸碱盐时,联系胃酸病人的用药问题、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等。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学生对水污染这一内容较熟悉,但对水资源的缺乏体会不深,为此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题:①峒河水资源的分布及质量调查;②峒河水污染与我市的经济发展;③给市政府的建议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④给全校师生的倡议书:节约每一滴水。而对水资源短缺则用多媒体进行。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精神状态适当的改变教学方式。例如:下午第一节课,在学习新知识前,可以组织进行小型的知识竞赛,如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书写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同学给其他组的同学找毛病,补充完整,然后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有些乱,但学生不再昏昏欲睡,不仅激活课堂气氛,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①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②溶液与生命运动;③土壤的简单分析;④水系的变迁及水资源的分布;⑤赤潮和水华现象;⑥水溶液的导电与金属的导电;⑦新能源的开发使用;⑧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不良影响。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正确定位学生为发展中的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需要教师格外的关注,应当允许其差异发展,让其张扬个性。面对发展中的人,化学教学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不要以现成的教案圈定预设线路。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我改变以往给学生设计步骤的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不再担心学生出错。例如,在探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会出现过量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不出现浑浊的现象。我不预先告诉学生这一现象,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各组实验的现象很不一样:有的石灰石取的多,有的盐酸取的多,石灰水取的也很不一样。针对这现象我要求各组互相交流、讨论,由学生得出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药品的用量多少有直接关系。然后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每次组织实验教学时我都尝试着这样做,学生逐渐养成了预习实验的习惯,能根据教材的提示自己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转贴于 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用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实验作为奖励,邀请设计实验方案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如粉笔炸弹、制作叶脉书签、会长毛的鸭子、配制去污剂、汽水等。并把实验产品拿给全班同学分享,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实验创新。如,绪言课中就补充趣味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分别补充有气体、沉淀生成、变色、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第六单元课题一中补充玻璃刀切割玻璃、铅笔芯导电、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墨水等实验;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补充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介绍溶液时补充模拟“死海实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补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改进,即将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烧黑后迅速伸入一氧化碳瓶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尾气的处理改成用排水法收集并点燃;做气体的燃烧实验时,先用排水法收集在锥形瓶里,并用橡皮塞塞紧,拿到教室直接在瓶口点燃现象非常明显,密度大的正放,密度小的倒在铁圈上。当然,我们学校教学器材也远远不够。所以,只有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一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老师就提供澄清的石灰水,其他的用品均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中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就用面碱和醋在有盖的塑料杯中进行;酸碱指示剂,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只要是危险性不大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不同于语文、外语,不要求死记硬背,强调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所以,在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抓住关键词,培养理解能力。如,催化剂的概念中:“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中:“生成其他物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各”、“质量”、“等于”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可以透彻的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五)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制取氧气的时候,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时,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让一部分学生先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没有看到气泡的冒出。二是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很快看到有气泡冒出。得出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即在读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形容词”、“副词”等,例如,“浓”、“稀”、“先”、“后”、“逐滴”、“洁净”、“干燥”、“冷”、“热”等。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只有形成了对于化学课程教学的正确认识,即具备了正确的教育理念,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观,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将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懂得科学探究的真正含义,善于进行科学探究。另外,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教师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新化学课程标准对每个章节都安排了探究活动,如在讲到乳化现象时,安排了“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的探究活动;在讲到金属时,安排了“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的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的正常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传统的教学观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接受学习为主,对“讲、记、背、练”的方式习以为常,围绕应试展开的重复演练日趋严重,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探究来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如“将一个鸡蛋放入稀盐酸溶液中,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还可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并逐步学会探究,进而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基于这一评价观,化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以前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新课程改革下评价的主体可以为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本人、同学及家长等。这样,既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又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袋的方式,学生针对学习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习的外在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纸笔测验转变为纸笔测验与活动中的表现相结合。在纸笔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和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了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和淘汰功能;强化了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了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

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理念的不同反映教师的不同层次和水平。新的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师的素质区别于以往的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且按照这些认识、观念来行事,自觉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本人认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真正领会课改的理念,真正实现理念向行动转化,不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