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栽培管理论文范文

栽培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栽培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栽培管理论文

第1篇

西瓜从播种至第1片真叶出现的时间为种子发芽期,一般为7~13d。当前保护地西瓜种植以中早熟京新系列品种为主,如盖世美、金农欢、台湾靓佳等。西瓜在种植前首先要配好营养土,然后装入营养钵袋内。营养土的配制方法:用1m3的土混50%多菌灵粉0.5kg、杀线1号400~500g、圈肥100kg、复合肥1.5~2.0kg。营养钵袋的标准为9cm×13cm(9cm为营养钵袋的高度,13cm指营养钵的袋周长的1/2)。为有利于西瓜种子的出苗,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浸在32℃的温水中泡12~24h;然后将种子捞出用布擦干,将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入28~33℃的温箱里保持24h后种子开始发芽;最后将出芽的种子放入沙箱直至出苗。大拱棚西瓜的播种时间为12月20日至翌年1月10日左右,而小拱棚西瓜的播种时间为2月10日左右,地膜西瓜的播种时间在2月15日左右。播种前营养钵内要浇大水,待苗出齐后,再采用喷淋的方式补充水分。育苗期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23℃,夜间13~15℃,地温保持在18~20℃,以免形成“高脚苗”。

2幼苗期

幼苗期指从西瓜的第1片真叶至5~6片真叶展开的时期,需30d左右。为了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当前保护地西瓜苗一般要进行嫁接。为保证嫁接成功,首先在营养钵内播种砧木(白籽南瓜)的种子,7d后开始浸西瓜种。待15d后,当西瓜苗2片子叶展开,砧木苗为2片子叶且1片真叶外露时,即具备了对西瓜苗进行嫁接的条件。当前,西瓜苗的嫁接多采用插接的方法,即将西瓜苗插入到砧木的生长点。用刀片将西瓜苗子叶以下保留不超过1cm的长度,在砧木的生长点处斜切3~4mm,然后将西瓜苗的茎直接插入到砧木(白籽南瓜)的生长点内。一般准备苗数为1.2~1.5万株/hm2。西瓜苗期发生的病害仍以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疫病为主。未发病前用68.75%杜邦易保1000倍液或75%猛杀生6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保护。发病初期用52.5%杜邦抑快净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西瓜生长的适温为20~30℃,最高可达到35~40℃;喜光照;耐干旱,故不宜浇水过多。

3伸蔓期

从西瓜移栽定植至开花的时期为伸蔓期,指西瓜真叶从5~6片叶至15片叶,这一时期主要是西瓜的营养生长期,大约1个月的时间。西瓜苗移栽的标准为真叶3叶1心。移栽时间为每年的春节前后,即2月中下旬。株数为0.90~1.05万株/hm2。西瓜定植时,一般行距为3m,株距为33cm。

定植前1个月大田要进行施肥,一般需施鸡粪45m3/hm2,二铵750kg/hm2,钾肥750kg/hm2。待施完肥后,要浇1次大水,并重新进行整地、起垄,垄高8~9cm。大拱棚西瓜多为南北走向,东西宽12m,高2m,长度因西瓜面积而定。西瓜为喜温作物,耐高温而不耐低温。故西瓜生长的适宜温度可保持在30~40℃,而低温不宜低于5~10℃。西瓜定植后,要密闭保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促进缓苗,缓苗后白天超过35℃放风,降到25℃以下时闭风,夜温尽量保持在15℃以上。由于大拱棚西瓜苗定植时气温很不稳定,极易出现倒春寒,所以为了保温,大拱棚西瓜多采用5层薄膜来保持适宜的温度。移栽定植后15d,要浇缓苗水,且要浇大浇透。目前西瓜多采取三蔓整枝,即仅留1个主蔓,2个副蔓。每行所有主蔓均放在同一个方向,所有副蔓放置在另外一个方向,这样有助于西瓜的田间管理与采收。主蔓为结瓜蔓,副蔓不结瓜,起到营养生长的作用。4结果期

结果期指从留果节位的雌花授粉受精开始,经过果实褪毛、变色至充分成熟为止,时间30~40d。西瓜定植后1个月即开花。由于西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作物,保护地内昆虫少,目前大拱棚西瓜的授粉主要是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西瓜幼果膨大期、成熟期为西瓜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西瓜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这2个时期,各浇1次大水,浇水时冲施37.5~75.0kg/hm2高钾的冲施肥。西瓜坐果之后,需大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25~30℃,夜温14~15℃。

5主要病虫害防治

在保护地西瓜的生长过程中,受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发生多种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将给西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在西瓜病害的防治上,用药的指导原则仍以“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病虫害有西瓜蔓枯病、西瓜疫病、西瓜细菌性斑点病、西瓜炭疽病、西瓜白粉病、蚜虫、棉铃虫等。防治西瓜蔓枯病,要及时摘除病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在病害未发生前,喷施68.75%杜邦易保1000倍液或75%猛杀生600倍液进行保护,10~15d喷1次;在发病初期,用40%杜邦福星8000倍液或20.67%杜邦万兴2000~2500倍液全株喷施,茎部发病较重的,先喷施药后再用高浓度的药液进行涂抹。在西瓜疫病防治上,发病前,喷施68.75%杜邦易保1000倍液或75%猛杀生600倍液进行预防,10~15d喷1次;在病害发生初期,立即喷施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或52.5%杜邦抑快净25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尽量降低棚内湿度。在西瓜细菌性斑点病防治上,严禁浇水过多,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发病前后,喷施77%杜邦可杀得500倍液或37.5%杜邦泉程600~800倍液进行预防和治疗。西瓜炭疽病与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参考西瓜蔓枯病。蚜虫以棉蚜和桃蚜为主,为害嫩叶和生长点,可用90%杜邦万灵2000~3000倍液或40%杜邦万灵将1000~1500倍液;当蚜虫严重时,以上药剂可分别与10%吡虫啉1000倍液混用防治。在小拱棚西瓜与地膜西瓜的生长中后期,即5月中下旬,会遭受1代棉铃虫的危害。在棉铃虫卵孵化盛期,推荐使用15%杜邦安打悬浮剂3500倍液全株喷施,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论文关键词西瓜;保护地;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结合生产实际,根据西瓜的不同生育期即种子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结果期等介绍保护地大拱棚西瓜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供西瓜种植户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

1.1地块选择

无公害芸豆地块应选在生态环境良好且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种植区域。种植地要求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种植最为适宜。土壤粘性强,保肥差的易涝耕地、凹地、坡地,对芸豆生长不利。由于芸豆轮作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要求实行轮作,周期三年一轮,最低两年一轮。

1.2合理施用基肥

芸豆种植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合理配合;施肥与农业技术相结合。根据地块肥力情况确定,在整地时亩施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kg和钙镁磷肥40kg,撒施于地块中作底肥;播种时每塘施细碎潮湿的优质农家肥(厩肥、草木灰等)1.5—2kg和生物钾肥0.6—0.8g合拌匀后作塘底基肥。切忌塘底基肥与种子直接接触,点种后先盖一层细地,然后再施塘肥,覆盖一层细土,覆土厚度约6cm左右。

1.3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芸豆品种。一般海拔在2200—2800m的芸豆种植区主要种植大黑花芸豆品种,海拔在2200m以下芸豆种植区以大白芸豆品种为主,根据土壤、海拔、气候等条件,进行合理配置。

1.4种子处理

播种前首先要人工挑选种子,适时晒种,应进行粒选,选用粒大饱满,整齐度、光泽度一致、无病虫害和破损的种子;其次要在太阳下晒种1—2天,促进发芽整齐,防止早春低温期播种时烂种。

1.5适时播种

由于芸豆属于无限花序,生育期长,播种到始收140天左右,始收到完收需40天左右,芸豆比一般菜豆耐寒,但对霜冻仍然敏感,迟播易受后期霜冻。一般冬闲田4月5日至25日为最佳播种期。下种时种子适宜平放,播种深度2.5—4cm,开墒、打塘、播种均在当天抢时种植。

1.6种植方式与密度

芸豆主要以净种为主,亦可与马铃薯、玉米等作物间套种,也有少数在玉米或马铃薯地周围镶边,因通风透光条件好,豆粒大,单株产量高。芸豆净种时,平整地块采用开墒打塘播种,一般行距为70~80cm,塘距40—50cm,每亩塘数为1400—1650塘为宜,每塘播种2—3粒,定苗后塘留苗2株,每亩株数以3300—3400株为宜,亩播种量一般为7.5—8kg。种植时打塘要深,盖上覆土约6cm;偏坡地宜采用开塘播种,打塘对空呈三角形种植,以减轻雨水冲刷,塘距50—55cm,每亩塘数为1850—2000塘,每塘播种2—3粒,定苗后留双株,每亩株数以3700—4000株为宜,亩播种量一般为8—10kg。

1.7大田管理

1.7.1水分管理。芸豆苗期较耐旱,如水分多则苗黄叶弱。开花期需水较多,对风敏感,久旱无雨多风则生长不旺、花荚易落,但此期田间水分不宜过多,水分过多则造成烂根。

1.7.2中耕除草与插杆。在芸豆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松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植株吸收养分,促进根系生长。芸豆是蔓生攀缘作物,插杆支撑是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豆苗长到25cm时,应离植株10cm左右及时插杆培土,并按逆时针方向引蔓上杆,每塘1杆,杆长1.8—2m左右。

1.7.3适时封顶打杈。芸豆侧枝较多,为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一般在抽蔓开花或结荚初期必须进行封顶打杈,同时要注意封顶打杈一般在晴天进行,而且打杈要早于封顶。

2.病虫害防治

2.1草害防治:芸豆草害主要是在幼苗期进行中耕除草,中期再进行一次人工除草进行防治。

2.2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和根腐病。豆类病害较易防治,可用种子重量的0.25%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的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进行防治,如已有病害发生,可用20g二氯异氰尿酸钠20%可溶性粉剂兑15—20kg水喷施,连喷2—3次,间隔5—7天喷一次进行防治。2.3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跳甲、卷叶螟、豆荚螟。可用48%乐斯本乳油或用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地表喷雾进行防治或在犁地及播种等农事操作时人工捕杀害虫。

第3篇

关键词: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杜仲为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树种之一。杜仲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压等功效;杜仲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及人体需要的10余种元素;杜仲除木质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业原料杜仲胶,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粘着性,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和电讯器材工业;杜仲干直,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树姿优美,适应性强;既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经济林树种。现将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繁育

杜仲播种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为多。播种的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种前要对圃地进行翻耕冻垡,并做成宽1m、高15~25cm的苗床。同时,结合翻耕,施腐熟有机肥30t/hm2。为了减少地下害虫,还可适量施生石灰、福尔马林等对圃地进行消毒。为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提高发芽率,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种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3d,每天换水2次,待种子吸水膨大时,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杜仲播种常采用条播方法,播种沟深3cm,行距20~25cm,用种量一般为150~225kg/hm2。播种后覆1~2cm细土,并浇水盖草保墒。种子出芽后,要趁阴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当幼苗长出2~4片真叶时,要进行间苗,并进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结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渐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应在立秋前进行,以钾肥为主。当幼苗形成5~6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进行移稠补稀,保留30~45万株/hm2左右。

2造林

2.1造林地选择和造林密度

杜种造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杜仲造林密度主要根据作业方式和立地条件来确定,一般株行距为2m×2m或2m×3m,栽植1500~2400株/hm2。

2.2整地

杜仲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深达1m以上,所以杜仲造林要实行大穴。对缓坡和平地造林,要力求做到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对坡度超过15°的造林地,除局部可以全垦外,一般应进行带状整地;对坡度25°以上的地,禁止全垦,应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带状整地必须沿等高线进行,带间保留2~3m原有植被;穴状整地要求规格为60cm×60cm×60cm,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应分开放穴旁备用。

2.3栽植

栽植宜在3月上旬进行。在栽植前,要修整好根系,浸沾泥浆。栽植时,先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后垫入穴底,然后放入苗木,埋入细土,轻轻提苗,让根系舒展,再填土至穴满,踏实,上覆心土。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痕处即可,切勿深栽。

3抚育管理

3.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次,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7~8月份,中耕除草宜浅。对土壤粘重、板结林地,从栽植后第2年开始,必须进行深翻,以后每隔1年进行1次。同时,提倡间种豆科作物或绿肥,增强土壤肥力。

3.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追肥以腐熟有机肥加尿素混施为好,每株每次施入0.3~0.5kg。

3.3病虫害防治

杜仲在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用0.5%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0d喷洒1次,1个月后用1.0%等量式波尔多液每15d喷洒1次,2~3次即可。地老虎、蝼蛄等害虫用毒饵诱杀。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林地,杜仲易发生根腐病,导致整株死亡。因此,要加强排水。同时挖出病株烧毁,对树穴用5%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150g/株,施入树冠土壤中防治根腐病。猝倒病和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4采收与贮藏

4.1叶的采收和贮藏

4.1.1采叶时间。一般采叶时间可在7~10月,8月是采叶最佳时期。选择无病虫害和没有喷洒过农药的树木,要采绿叶,忌采发黄的叶,因绿叶有效成分含量高,发黄叶含量少。

4.1.2树叶采集后的处理。为防止腐烂,杜仲叶采收后要先摊放在室内,并及时进行杀青处理。常见杀青方法是以普通铁锅作为炒锅,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手握叶不粘手、失重30%左右即可。

4.1.3贮藏。杀青处理后的杜仲叶要及时烘烤或晾干,去杂质装袋。制胶用的杜仲叶也要晾干装袋,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里,注意防潮、防晒、防虫、防鼠害。

4.2皮的采收和贮藏

4.2.1剥皮时间。杜仲在生长季节的5~7月剥皮效果最好。剥皮宜选择气温25~35℃、相对湿度80%以上的阴天或晴天16时后进行。注意不要在下雨天剥皮。

4.2.2剥皮方法。在水利条件好的地方,可在剥皮前7d将杜仲树浇透1次水;不能浇水的地方,最好在下透1次雨以后抢时剥皮。要选长势旺盛、枝叶茂密、树径6cm以上的中龄树为剥皮对象。剥皮时先在主干分枝以下5cm处横割1圈,深达木质部,再从地面上10cm处同样横割1圈,然后从上下两刀口之间纵割1刀,深达形成层,注意不要损伤木质部表面的幼嫩木质部的细胞。轻轻将树皮全部剥掉,再对树杆木质部喷施杜仲“增皮灵”或杜仲“促生剂”,最后用地膜将部位包扎好,上部包扎要紧,下部稍松,剥皮40~45d后揭开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