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低俗文化论文范文

低俗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低俗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低俗文化论文

第1篇

当代艺术与城市历史这个当然的文化载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历史中的民间文化更值得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出发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为艺术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民间文化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可以使市民和当地民众有更加温暖的亲和感。城市雕塑可以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征,文化背景相溶合。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人类历史的传承,传承城市历史的最好载体就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不仅能折射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承载者。在河南省济源市有一组《愚公移山》雕塑,就取材于济源市当地的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愚公坚持不懈开山劈路的民间神话传说为基础,将古人的传统精神和当代人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当地远古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刚毅、倔强的山民精神完美地呈现在雕塑之中。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雕塑很好的融合了济源的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展示了济源人民顽强拼搏,开创美好未来的新面貌。因此,不仅当地民众广泛接受这座雕塑,而且《愚公移山》雕塑已成为了人们记忆这座城市的特征。

二、城市气质应在城市雕塑中提炼

城市气质是城市社会生活几十年上百年约定俗成逐渐成形固定下来的,它贯穿了一座城市的整个历史。城市的面貌特征、文化传统、习惯习俗等也成为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一个城市有不一样的城市气质:北京庄严而稳重,上海智慧与包容,杭州精致而温柔,南京成熟与内敛。在城市雕塑中,要体现城市的气质,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大铁牛像,它象征着奋发进取、勤劳有为,代表着周口人民分发进取和辛勤劳作的精神,已经成为周口人精神与气质的象征。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已超越普通的美学价值。深圳市“深圳人的一天”城市雕塑组,活灵活现地呈现了“经理打电话、清洁工扫地、路人看报读书”等人物和场景,组成了深圳普通市民的一天。

三、地域民俗文化应在城市雕塑被挖掘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把它们融合到城市雕塑中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民俗文化不仅反映着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了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是传统精神与当代艺术、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种完美结合。将民俗文化中的神话题材融入到城市雕塑作品中,使人们看到雕塑就会通过联想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因此,充分挖掘蕴含当地民俗文化题材并在城市雕塑作品呈现,把当地民间传说及人文传统作为作品取意的基础和依据,使雕塑既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富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样,雕塑作品就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人人都能接受。例如兰州的热冬果、牛肉拉面等,天津的吹糖人、租界的马车、磨粉和面等雕塑。沿着天津五大道上建造了许多带有天津民俗风情的雕塑,这些雕塑很容易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老天津时代,人们喜闻乐道这些好的雕塑作品。

四、结语

第2篇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第3篇

(一)民俗文化的融入会使酒店更加具有特色。以我国云南省为例,我国最古老的音乐就是云南的纳西古乐,它也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这类古乐在公园14世纪就有呈现,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是纳西族百姓在接受华夏文明的影响下所缔造出的奇特艺术。那么云南地区的酒店音乐基调就不要仅仅局限于流行音乐,而是要多采用更加的接地气、悠扬而又具有特色的纳西古乐,同时服务人员在身着统一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周围的建筑元素也都是有着强烈的民族元素感,那么,整个酒店就会有非常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除此之外,如果再将我国的传统民族色饮食文化融入到酒店的发展中,必然会形成星级酒店经营与发展的特色优势。

(二)星级酒店特色文化经营更符合顾客的要求。现如今,单一、快捷的酒店模式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情况,当在所有东西都标准化的同时,就缺少了那份特殊的魅力,所以说酒店需要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不是完全的标准化。再有,酒店融入民俗文化能拉近与当地距离,更加让人感受到当地的氛围,同时,酒店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也会使得当地居民有亲切感,使得他们容易接受酒店,接受起来也不会有陌生感。只有这种标准里透着特殊,制度里透着民俗,会使得酒店本身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气息,从而使酒店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会使它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

二、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不同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各族人民的文化五花八门,为我国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但是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禁忌,在酒店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如果没有去注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满族在饮食、住房、甚至在节日时期有很多禁忌。在饮食中,满族禁止剁母猪或其它雌性畜肉,他们认为母亲给了他们生命,剁雌性牲畜的肉会遭到复仇;禁止在属鸡的日子里吃新米,因为鸡的消化能力很强,吃新米意味着常年都会肚子饿。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民俗文化带来神秘和独特感,但在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交融时,也可能会导致酒店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与当地名俗文化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

(二)可能会对酒店的整体利益有损害。有些少数名族会有不同寻常的民俗习惯,而酒店是以利益为主,从而导致了某些方面民俗文化与酒店文化不融合,出现一些利益上的损害。如有些地方民族会对某种动物十分崇敬而不去吃它,再有有些地区民族会有很严格的男女之防,而酒店要从全方位无死角的去服务顾客,这里面的矛盾冲突是无法调节的,一旦酒店妥协就会丧失许多财务收入,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更加不可能妥协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也都不妥协于谁,酒店无法去吸收当地的顾客源,而当地居民更不愿意酒店在此常驻,这种情况长期以来会造成酒店利益的严重损害,而且不仅仅体现于经济方面,还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名誉上的损失。

(三)文化特色不明显,雷同现象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顾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而最大的差异性莫过于文化的差异性,如果通过文化表现出全方位的魅力进而引起顾客的共鸣,这样就可以给顾客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回忆,可以大大增加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与民族文化融合的酒店一般都会在具有丰富的民族风情的地域建立,当地的民族特征都会隐隐约约的被体现在酒店的设计与经营上,这就使得该地域以某一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在餐饮产品、装修艺术以及环境氛围的上会和其他酒店出现相似甚至雷同的部分。尤其是现如今跟风现象严重,民族风俗文化的酒店本身应该传递的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概念,但是在同一区域内非常容易发生模仿或者抄袭的现象,一系列雷同现象就会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三、星级酒店文化内涵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建议

(一)明确酒店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概念。对酒店功能、布局、发展趋势的不完全把控是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过程中产生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国酒店业教父”魏小安曾提出,酒店在设计中的基础性原则是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形式。所以,对于一个酒店来说首要的一点是功能,而后是结构最终才是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酒店的功能为出发点,功能是建立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酒店的基础,而后从结构出发,进而在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所应该采用的形式。如果仅以模仿这种方式创建一个民俗文化特色酒店,那绝对是在文化的形式或核心的步调上有了部分的理解差错。所以,具有民俗文化的酒店,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主题,然后确定结构,再从结构上确定采用何种文化形式。

(二)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酒店吸取民俗文化时,有许多民俗文化并不适用于酒店文化,这就依靠于决策者的判断力了。一个好的决策者是一个酒店发展和建设的舵手,而在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时,一个好的方向尤其重要,该舍弃的地方必须舍弃,一切为了酒店利益出发,找到适中的折中点,这样既不会让当地居民对酒店保持一种抵触态度,又不会损害酒店的整体利益,将酒店文化和民俗文化完美融合。

(三)既要进行融合又要保持酒店的独立性。人们每天都会因为外界事物、事件的影响诱发不同的体验,而酒店就是旅行者对一个地区体验的第一站,现在许多地区酒店都存在主题过于笼统,缺乏差异性的问题,这样就很难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不能给游客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以我国山西平遥为例,平遥作为晋商的发祥地,有用悠久厚重的儒学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文化,这些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体现了我国在明清期间的文化特色,那么在平遥建设发展的酒店可以选择其中某一文化例如宗教文化,从而开展体验营销,每个酒店都选择不同的文化主题,这样不仅能显现出酒店的民俗文化,更不会让顾客有重复感,从而带来新型的享受,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避免了互相模仿,恶意竞争现象的出现。

精品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