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精华企业文化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企业安全工作计划
1.加强安全监管,扎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考核奖罚机制,继续严格执行分组包干、责任到人的煤矿安全监管考核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巡查和互查等多种形式,认真落实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各项监察监管指令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用铁的手腕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移,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多项并举,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局机关监管队伍建设。实现竞聘上岗,要求局监管人员切实做到作风要正、知识要广、业务要精、工作要实。二是加强安监员队伍建设。对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发挥不了作用的安监员要予以辞退,健全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监管人员的学习培训。切实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员业务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参加各类培训,增强全体监管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强监管队伍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杜绝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3.全力以赴,扎实抓好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全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治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对整合主体矿井、被整合矿井和限期退出矿井的安全监管,严防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杜绝安全事故,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整顿关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办矿条件;实行整合、技改和改扩建工程跟踪管理制度,确保严格按设计批复施工;对确定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示范矿和样板矿的,要按照要求认真整改,抓好地面设施建设和采、掘、机、运的各项达标。通过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安全型矿井,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5.严格管理,进一步加快煤矿技改扩能工作进度。按照上级xx号文件的要求,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整合技改工作必须在20xx年9月底完成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目前,我县需要技改扩能的煤矿有53个,只有24个完成了技改初步设计,17个完成了安全专篇,未同时取得技改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有36个,任务比较艰巨。
为强力推进我县煤矿整合与技改扩能工作,明年必须采取过硬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乡镇领导包矿,职能部门领导包片的方式,督促煤矿紧急行动起来,办理相关手续,并明确采矿许可证、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竣工验收完成时间,对于在规定时间,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相关项目手续的,责令煤矿停工整顿;对不听劝告的,通报公安部门停供火工产品。二是加强低瓦斯和高瓦斯技改煤矿的施工管理。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对已取得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煤矿,必须按设计要求抓紧施工,在施工区域不准生产出煤;对非施工区域且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允许布置生产工作面进行生产。三是要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确需要变更设计的,必须由煤矿企业申报,经原批准单位同意,经原设计单位修改并按程序报批,经批准后方可按批准的修改设计组织施工。
6.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特殊工种人员操作技能差,流动性大的特点,明年我们继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分期分工种办班的方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煤矿从业人员上岗证的制作、发放和治理程序,严格落实全员培训制度,实行全员挂牌上岗。
企业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二:企业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确保安全的原则,以及县安全管理部门**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确保公司全年无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实现公司董事会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公司领导对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负重自强,团结登攀,锐意进取,依据**集团有限公司下达的《安全承诺书》及考核方法及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范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并力争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资金安全等管理工作上有重大突破。使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年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管理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生命、健康、卫生、环保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稳定发展服务。**年我们工作的原则是: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2、安全目标
a、无重大火灾、工伤设备、沟通事故,无影响社会和集团稳定事件。
b、千人重伤率:0.15
c、千人负伤率:2
d、争创各级文明、标准化安全生产现场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领导、部门以及各岗位员工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3、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制定合理的奖罚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完善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5、充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安全重点部门应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三、加强学习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
2、各岗位员工要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3、各岗位员工要了解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4、开展好安康杯安全竞赛活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图片展览、安全常识教育等活动,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氛围。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
2、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的针对性条款,以便明确职责。
3、各部门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工作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是监督管理的基础;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
2、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和人身事故、防火、防盗、交通事故等项目,监管的重点是设备和人身安全。
3、各部门特别生产、物资部门应加大对自管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部门每月应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持续改进
1、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干部。
2、按公司生产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人力资源的配备。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是xx公司经营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后勤管理部将围绕公司20xx年的工作要求,实行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强化素质求生存,规范管理树形象,为广大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可行的后勤保障。
二、20xx年后勤工作计划工作目标:
1、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中心,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全年不出现一例食物中毒现象
2、以职工公寓管理为重点,完成20xx年新员工的住宿安排工作,保证职工公寓内不发生安全事故。配合公司搞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使员工公寓管理水平上一新台阶。
3、以员工满意为目标,树立后勤服务新形象,力争员工对后勤服务满意率较20xx年有一定的提高。同时,为公司文明单位创建和经营发展评估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
4、以深化后勤改革为动力,确保20xx年公司按现代企业模式运作,规范并开拓公司后勤经营服务市场。
三、20xx年后勤工作计划主要工作:
(一)、以开展诚信教育为主题,加强后勤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公司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后勤员工的凝聚力。
1、认真组织后勤全体员工学习潘总20xx年年终工作会议讲话要点,让后勤员工能了解公司的五个一工程,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做到爱岗敬业,诚信服务,乐于奉献。
2、按照公司20xx年的工作计划,抓好后勤人员服务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定期开展公司文化、体育和娱乐等集体活动及劳动竞赛,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今年五四青年节,公司将搞一次体育竞赛活动,我们要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以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做好公司开业前的筹备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
5、为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工作。配备好培训室内的设备器材,每次培训结束后,将培训室的卫生清扫工作完成好,保证员工下一次培训时能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二)、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中心,加强食堂管理,确保无员工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做好餐厅经营工作。
1、把安全工作放在伙食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层层负责,环环相扣,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一例员工食物中毒现象。
2、建立食堂三餐时间部门负责人巡查制度,确保饭食的质量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定期召开饮食工作会议,强化厨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卫生意识,做到面菜质量达标,做作过程规范,质量价格相符。
4、加强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改善伙食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5、努力在饭菜花式品种和饭菜质量上下功夫,做到让绝大多数员工满意。
(三)、以员工公寓和食堂为重点,以车间维修区为龙头,以办公楼和厂区院内外为主线,每月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无尘日大扫除活动。
1、购置必要的清扫工具,以保证清扫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成立由行政总监为组长,行政人事和后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考评领导组,每次清扫完成后要对本次清扫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予以公示。
3、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
a、区域卫生清理由部门或责任人按照规定执行。
b、院内及院内通道经常保持地面无烟头、纸屑、泥土、砖块和其它杂物等。
c、厕所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干净。
d、室内做到窗明几净,楼道楼梯做到清洁干净、不留死角。
e、随时清理烟灰筒。
f、车间、办公区和宿舍环境优美、布置有序、无垃圾污染物、不乱放私人物品,墙上墙顶无灰尘。
(四)、以员工满意为目标,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经常听取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要求,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后勤服务新形象。
1、牢固树立始于员工需求,终于员工满意的公司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打造后勤服务的新形象。
2、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设立员工公寓、饮食服务等意见箱,经常听取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处理,加以改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设路径 关键作用
随着中国的经济出现腾飞,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一轮浪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企业文化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功的经营离不开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对企业的常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更对企业的做大做强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企业文化指导着企业将各个方面组合到一起,产生极强的凝聚作用,使企业有着鲜明的形象和较强的竞争力。当出现危机时,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相对于那些有着独特文化的企业,部分对文化管理懈怠的企业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的情况。因此,当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的过程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发挥出关键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
1.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价值
1.1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经济团体,也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基本元素之一。目前,我们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基于企业在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企业内部能否和谐对我们能否建成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宜的企业文化,可以合理的调动内部职员的主观能动性,产生较强的凝聚作用,同时,成功的管理会使领导在企业内的威信显著提高,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隔阂,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保持企业的形象,对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即合适的企业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企业文化从精神层面反应出了企业的特点,包含了例如企业的习惯等方面。企业文化是随企业营销过程而逐渐出现的产物,其内容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次。随之诞生出的措施,不仅是对员工的管理,更体现了领导的领导才能。企业文化是企业本身的特点,精神状态和管理艺术的体现。
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既能有例如行为道德的规范这种看不见的财富,也能创造出实际的经济价值,促进企业效益的飞速增长,也能指导企业按照市场的要求完成生产活动,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消费者;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可以使员工内部产生极强的凝聚力,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员工向着更高更好的方面发展提供动力;企业文化形成的行为规范及道德准则可以产生约束力,使员工能够更好的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建设和谐企业提供保证,为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供有力的保证。
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越来越深刻,更多的企业领导意识到企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适宜的企业文化;意识到一个完整的企业理论体系,会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存在于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态度层面,更是在管理能力,企业形象等全方面的竞争,企业想要生存,企业想要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必须得着力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文化,以便于使其内部人员有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为树立起企业的良好形象打造坚实的基础。因此说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现代企业做强的必然趋势,也将会为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不管企业是否去刻意的发现,企业文化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见证企业的辉煌。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体现在它能创造出利润的多少,更是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企业的发展与适宜的企业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企业文化的完善,有效的推动着企业发展;而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可以使其职员在心里产生凝聚力,因此会更加注重自身的素质提高,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
企业文化并不是停留于表面层次的。它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些集体活动就可以轻松形成的。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伴随着企业一同诞生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是企业的精髓所在,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的思想体现,素质体现,道德体现,更是一个企业形象的体现,竞争力的体现。
1.2企业文化的价值
企业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的文化同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再加上根据客户的意见,社会的需要,创造出真正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我们从表面上可以看出,现阶段,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以及社会的使命感,而且这些企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企业所拥有的强大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则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合理的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
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持续进步。企业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操纵着企业经济的增长。虽然企业文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物,但是这种文化能够帮助企业产生具体的财富,不断的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个企业的文化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改革经营体制的过程,是使员工发散思想的过程,其所牵扯的有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企业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全面协调,均衡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发展向着我们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此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应发挥带头作用,也应着力组建相关部门,更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企业的各种资源,为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企业文化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相关部门应该准备相应的资金预算,人力调度,认真的完成各项工作。最终达到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演变成每个员工的道德及行为规范的目的。
企业的精髓在于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又可以为企业缔造出真正的商业价值。然而企业文化的价值高低参差不齐,决定这一现象的因素在于企业职工自身的素质修养。是否能将自身的思想与企业的核心相互融合决定着员工能否在企业中长久立足,决定着员工自身对企业文化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同样,企业文化同样对职工的日常行为和责任感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文化的价值真正体现的时刻,是当企业面临利益的时刻。道德的缺失与沦丧,会使企业迅速崩盘,反之,将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职工来说,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向导,让他们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掉进深渊,从而可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实现企业的飞速发展。
而能对企业文化价值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分内因和外因。企业的外因指的是企业当下所处的环境,例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新科技发展情况等;而企业的内部因素指的是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虽然像是无形的,但是确实客观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意识中,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1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虽然是同在一个企业的员工,但是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思考的角度等一系列方面都不尽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是可以帮助企业克服一系列的问题的,例如如何将性格各异的人组织在一起,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指导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核心精神,管理及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情况,尽快融入到企业中去,使其在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能将企业的情况考虑进去,同样的,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应该尽量包含大部分员工的理想和目标。
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一句富有哲理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句琅琅上口的提倡口号,既简单又有号召力,使其能够默默的融入职员的潜意识里,在无形中指引着职员向着既定方向,努力奋进。
2.2企业文化的示范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硬性规定,而企业文化中的行为及道德准则为企业提供无形的规定,这种无形的规定,消除可能由硬性规定对员工心里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可以加快企业内部和谐发展的进程,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2.3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
企业的文化就像一个人的外表,是外界最先看到和认识的。优秀的外表就可以瞬间吸引人的眼球,在外界眼中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形象。相对于外界,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凝聚力,拥有类似于胶水的功效,使企业内部全部人员都联合在一起,团结合作,将企业的前途同自己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把自身的价值同企业的兴衰紧密相关,从而在员工思想中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领导在企业内部实施成功的管理措施,也为企业实现增产增效,提供强有力的后盾,让企业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企业内职员每个人的理想逐渐的和企业的目标全部融入在企业的文化当中,这就意味着每个员工的能量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完全融合在一起,每个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真正的相互协作,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把员工内部的猜忌,隔阂降低到最小。而且能够增加每个职员的主体意识,继而将每人的潜力开发到最大,最终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进步。当企业面对危机的时候,这种在员工内部以及在企业内部之间形成的凝聚力能够帮助企业顺利的走出难关,帮助企业把握住一个个的商机。
2.4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建立企业和职员的相一致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最为核心的意义。企业文化引导着员工朝着增加企业利益的方向努力,为企业与职员本身带来了双赢。例如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可以从中获得荣耀,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收获,而这样的收获会更加激励着职员专注于工作,用心去完成工作,希望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这种情况下,在企业内部就会产生良好的正面循环,为职工的拼搏提供原动力,而职工与职工之间又可以形成良性竞争,这就使得职工在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深层次的体现出了企业文化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有很强的持久作用。
3.结束语
目前,很多国家政府都非常关注其企业的发展情况。而在我国,国有企业在政治方面拥有其它企业都没有的特点,政府有很多措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政府研究出了新的管理模式,组建了国资委这个新部门。虽然国有企业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其发展的道路依然不平坦。究其原因,是原有的体制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并且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尽快的使企业文化的建设步入正轨,其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但是为了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一难题,作为投资方总代表的国资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应该将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充实当作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内部沟通,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期间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需要领导将企业内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其文化发展的进程。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也是顺应时展浪潮的必然趋势。优秀的企业应该充分的借助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在合理的管理模式下,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企业文化如何落地生根?[J];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9期
[2]荣振国、齐婕.论水利设计单位企业文化建设[J];河北水利;2011年06期
[3]陈广源.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J];中外企业文化;2011年07期
[4]安淑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J];党的建设;2010年09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9203
2009-2010年,美国次信贷危机如滚雪球般演变成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在中国,这场经济危机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场“噩梦”,而中国银行业却处在直面此危机的前线。作为经历过这场危机的前银行工作人员,我仍清晰记得此场危机。本文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企业文化建设为例,阐述了危机情境下企业文化对员工关系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危机中,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管理层意识到企业文化对凝聚士气、积极建设员工关系的重要意义,建立并形成了危机时刻的企业文化――“因为自信,所以信任”,并围绕此核心精神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宣讲、员工培训、部门价值观讨论、企业员工心理关怀(EAP)、企业内刊等活动和项目。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2年底,2003年底正式推出产品。遭遇美国次信贷危机时,公司成立刚满7年,其只有几个核心部门形成较为成熟的部门文化,并无统一整体的企业文化。作为应对危机特殊情况而催生的企业文化,其在和平时期能否适应并融入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它的缺陷有哪些,如何改良和引导?
1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008年我入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以下简称“卡中心”),作为卡中心第一批管理培训生,经历了为时半年多,近10个部门的轮岗培训。从2008年7月11日正式入职至2012年6月离职,我在3个部门任过职。2009年下半年至2011上半年,我先以个人业余时间参加企业工会活动,从事员工兴趣活动报道等企业文化宣传;2011年下半年,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专员全职负责企业内刊、企业文化课程培训、相关活动策划等工作。
在2009-2010年美国次信贷危机之前,卡中心一些问题已开始逐渐显现,而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卡中心内外矛盾的激化。
1.1 行业信任危机
2009年底,卡中心发卡量达930万张,2010年初加入千万级信用卡俱乐部,同时面临信用卡行业因早期快速扩张忽视社会责任所埋下的隐患。由于国内信用卡行业职业道德操守受到社会质疑,大众不再信任银行,使得简单问题却经常因投诉上升到公司危机攻关层面。
随着国人信用卡交易的国际化,交易争端和伪卡交易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快速增长,而国内侦测和调查方式却相对落后,导致大量潜在客户投诉可能发生。即使最后银行赔付客户经济上的损失,在经历了莫名“被消费”不愉快的事件,客户对卡中心仍会心有余悸,客户信任度的下降,这已不是几次危机攻关就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系统的解决办法。
1.2 部门矛盾冲突
卡中心明星部门提出的大部分议案在推进的各环节都会受到其他部门不同程度的“关卡”照顾,不管议案是否合理,其他协助部门一开始从情感上都会有些抵触。
2009年卡中心的明星部门是客服和资产管理中心,2010年他们已成为众矢之的。能力越强的部门承担的责任就越多,责任越多工作内容综合性就越强,因此对多样化资源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多,对部门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就越高。
以客服部为例,由于其涉及客户全方位需求,负责分配和传递任务,但服务人员并非来自卡中心各部门,并非熟悉所有业务,所以在进行事项分类和任务分派方面缺少权威和准确性,也无法评判任务执行效果,导致接受任务的部门无法有效胜任,处理效果也不理想。
因为任务分配和责任归属问题,加上与年终绩效奖金挂钩的各部门硬性考核指标,相关部门负责人之间经常争吵掐架,部门间关系变得敏感紧张,形成只做有据可考的事情,超出绩效考核范围的事情拒接的趋势。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客户和卡中心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良性的部门竞争将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但如果高层领导不加以规范和引导,良性的竞争可能会演变成内耗。
1.3 派遣员工满意度低
为了控制人力成本,银行业普遍采用了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即员工虽在企业A工作,但人事关系和薪酬却由企业B负责,且外包员工都在非重要岗位,很难在企业A晋升,除非转编制。2009年,因编制导致薪酬待遇差异,派遣员工心理失衡的问题愈发突出。
不仅因用工编制问题产生派遣员工对正式员的不满,后台支持部门的员工也“眼红”业务部门,分中心员工经常加班却不能获得总部员工享有的加班费等等。如今没有人嫌钱多,只会觉得少,但如只用金钱和用工编制来体现员工的价值,那么很少有员工会感到满意和公平,况且薪酬增长带来的满足感是边际递减效应。
以上现象都说明卡中心需要一种软实力――企业文化,协调企业对内对外的关系,而企业文化的构建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迫在眉睫。
2 构建危机情境下企业文化的社会心理学意义
2.1 米尔斯中产阶级理论
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对白领阶层的研究运用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思想,结合两者,依托马克思异化思想,着重分析了白领阶层的形成和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况,又辅以韦伯的科层制思想,考察了白领阶层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
马克思异化理论认为,劳动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们通过劳动表达其人性,但现代工艺和其分工使劳动表达人性日益困难,工业化正在创造越来越多无意义的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被剥夺了表达人性的方式,从而失去了个性。白领阶层就是这么一批深受工业分工之害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明显表现出两种异化的心理反应:一是异化造成的心理忧郁与迷乱导致的反应麻木;二是疯狂地投入闲暇活动以缓解工作带来的异化。
韦伯科层制理论认为,科层制是形式合理化的表现性,是以个性为代价换取高效率的管理制度。白领阶层置身于庞大的科层体制中扮演中间角色,为整个大体系谋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被迫固守于科层组织派给他的地位。米尔斯注意到白领阶级在生活中缺少权力,不仅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也缺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力。
银行系统的白领符合米尔斯“白领阶级”的描述。在中国,社会普遍认为银行工作高薪高福利、体面亮丽,然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和网络金融的兴起加剧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萎缩,加上行业内竞争激烈,中国金融业已成为密集劳动型服务产业,强调标准、限制员工个性表达的工厂集群。
行业的发展无法解决银行白领在企业中的阶级属性和基本矛盾,企业也无法从员工视角更改现有组织框架和规章制度流程,所以企业越做越大,银行白领却越失去个性表达。银行白领的生存实际是没完没了的高强度加班、内分泌紊乱、肩周炎、腰间盘突出、贪食肥胖、失眠焦虑、狂躁、过劳死等心理和生理疾病,且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
为了表达个人特色,从一周四日不变的深色工装中寻求自我,女员工想尽办法在耳环、指甲、鞋、包等细节寻求刺激和新鲜感。在此基础上,可能进一步演变为物质依赖,通过不断大量消费产生,摆脱工作和生活的束缚,不少年轻人成为了“月光族”、“购物狂”,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本月工资还上月的账单,有的甚至支付高额手续费分期还款。为了顺应员工的自我表达需求,卡中心规定每周五员工可以穿着商务休闲,但时常因领导或大客户来访,而不能执行。
除了大量购物排解压力,一部分人选择疯狂地参加体育活动,经常运动健身或定期旅游;一部分人斥重金购买各种高端设备培养兴趣爱好,如单反照相机、航拍仪器等;还有一部分人经常深夜留恋各种娱乐场所,寻找感官刺激;剩下一些人会选择宅在住所,陪家人或安静独处。
一周5天,每天9小时以上在办公室,即使周末有2天能属于自己,但70%的时间都在压抑自我,从事对自我生命发展缺乏意义的琐碎工作,像螺丝钉可以不断被代替。对高薪福利的依赖,受困于信用卡账单、房屋水电费用,银行白领即使厌倦想离开,但在“温水煮青蛙”的生活中,人只能变得更加麻木。
2.2 应激失调理论
应激又称为压力,应激源是“应激性的”刺激和环境,个体的反应为应激反应,应激指的是一般过程。应激失调是指人们对负性刺激的情绪反应能影响他们的健康,称为斗争-逃跑反应的应激反应如果是短期的,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果是长期的,则威胁健康。应激的有害物质作用主要是由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造成的,持续高水平的皮糖质激素能升高血压、破坏肌肉组织、诱发不育、抑制生长、抑制炎症反应和抑制免疫系统。
人的免疫系统是机体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的功能是保护机体,防止感染,但多种应激事件能增加免疫系统的疾病易感性。如一已婚人士去世后,其配偶就可能在短期内因感染疾病而随之去世。应激事件导致的疾病,除了一定时间后的个体自愈,还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两者可能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的成瘾,即被迫不断满足个人对药物和心理治疗的依赖。
日常高强度工作节奏、高质量工作要求和永远不足的岗位人数配备,加上危机时期企业面临倒闭、裁员的压力,面对上述情况卡中心员工更多表现为内心焦虑和延长加班时间。
其应激失调的主要生理表现为对慢性上瘾“心理安慰剂”的依赖,如大剂量嗜饮茶或咖啡、酒,吸烟成瘾;小病不断,等不及自愈要求打点滴迅速治疗,否则焦虑耽误工作。其主要“心理治疗需求”表现为“购物发泄”、“美食放松”、“运动减压”、“追求完美主义”等。这些应激失调如不加以疏导,将很容易演变成慢性疾病甚至重大疾病。
只有当个体生命意义和公司使命相融合一致,个体可在岗位上享有自主权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时个体才感觉最幸福,可从工作中得到精神给养,个体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从这点来看,健康的企业文化是枯燥单调工作与个人理想的调和剂,它赋予枯燥的办公生活予意义,尽可能减少个人意愿与工作目标的矛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带来的幸福和安定感。
3 卡中心危机情境下企业文化的构建
3.1 建立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也是一个小社会,不能为了管理员工而管理,首先要尊重员工是社会人,了解其属性对应的身心需求,再用符合社会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制度管理,积极的企业文化就是对员工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按照一般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卡中心当时已形成了较突出的部门文化,下一步该归纳总结提炼部门文化,从而形成整体文化精神。但危机的爆发促成应急企业文化“因为自信,所以信任”,其不完全建立于部门文化,而取决于卡中心总裁和其高级管理高层。
在建立企业核心文化前,卡中心聘请咨询顾问公司获取分析报告;通过临时组建企业文化团队,在公司内部信息平台发表系列短文展开讨论;同时分析研究国内外信用卡行业优秀企业的典型文化,从而得出规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核心文化精神“自信、专注、开放、共赢”,并根据此提出四项价值观、企业愿景和使命,并在2010年下半年完成企业主题曲《中国相信》。
按此逻辑,随后企业文化的构建将根据卡中心不同发展阶段和工作重心设立发展战略,匹配适应的文化宣传策略,并不断观察调整。可实际情况是,催生的企业文化只是统一员工克服难关的共识,但不能取代部门文化。危机过后,之前未形成部门文化的部门,其部门文化发展依旧缓慢,也不可能快速复制其他部门的文化模式,比起对眼前眼前业绩的关注,这些部门缺乏对企业文化应有的重视。
3.2 制定企业文化构建战略
制度和技术可以照搬,唯有文化需要自我养成和积淀,它是无法外包的,只有依靠企业自身,需要每名员工共同参与其中才能繁盛的事业。因此,开展卡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之一,需要有一群热爱卡中心,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专职文化队伍,协助搭建卡中心文化的构架并丰富其内涵,然后围绕核心文化展开系列宣传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卡中心企业文化建设在不同阶段需有不同工作重点和目标群体,目标群体需分层,建设、传播方式也应随目标人群特征而各异。根据卡中心实际,可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内部文化机制(如内刊)统一中高端管理者思想,从而落实公司阶段战略;通过不间断的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员工企业生活,增强员工凝聚力;通过企业品牌建设,丰富企业社会资源。目前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依次由企业文化宣传室、工会和市场部品牌室分别运作。
但执行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市场部的对外品牌形象管理有专业团队负责,卡中心对内没有稳定、专业的企业文化策划和执行团队,企业内外文化输出和形象管理没有联合作战、统一规划。卡中心对内企业文化执行最活跃的工会部分,其工作主力都是无薪兼职的在岗员工。但企业文化宣传的主力不能仅依靠在岗员工通过工会俱乐部或是业余时间凭“兴趣爱好”来参与,这样的参与方式既不利于管理,同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短时间内可以通过员工的自我奉献达到一定效果,但企业文化的构建是持久战,如果让这批热爱企业的员工因参与企业文化宣传而影响本职工作,那后果是得不偿失的。
直到2010年底,卡中心才在管理部正式设置了4人编制的“企业文化宣传室”统领企业内部文化宣传,2011年该室迁至培训与发展中心。2011至2012年,其人员变更频繁,该室目前工作内容更侧重于培训宣传。
3.3 梳理快捷沟通流程
危机时期,卡中心企业文化室隶属管理部,可更为直接与卡中心领导沟通,当危机时期的企业文化推广成日常企业文化,其功能演变成培训和日常企业内部文化建设。
通过工作实践,我发现企业文化室工作的开展必须受卡中心办公会直接领导,从而确保领导思想的有效传达和落实,需建立不超过3级的快捷沟通汇报方式。核心企业文化建设成员需经常与办公会领导交流沟通,保证其及时了解卡中心阶段发展相关情况,明确宣传导向。
卡中心企业文化建设应成为每名员工默认的工作内容,设立卡中心级企业文化建设贡献奖,每年表彰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员工,在企业内形成文化氛围。
3.4 落实员工心理关怀项目
2010年底,卡中心就引进了员工心理关怀项目(EAP),由获得国家咨询师认证的企业员工承担部分咨询工作,同时采用项目外包,以员工福利立项,用电话卡的方式发放给员工,员工如有需要可电话职业咨询师咨询。该项目先指定部门试行,再逐渐推广。
不过对于心理咨询,虽然我国发达城市认知度较高,但人们对心理咨询仍有与类似“心理有毛病”或“不正常”、“神经病”等概念相等同的偏见,导致一些员工在参加企业心理关怀项目时仍有所顾虑。
EAP项目不是针对“有问题”的员工,而是员工自我意识到需求,主动寻求协助,员工不仅要了解什么是EAP,更要发自内心的接纳,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健康观念,建立意识逐渐将心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落实到企业规章制度和部门绩效考核中,这种意识的建立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企业文化进行保护、推广和落实。
4 离职后卡中心企业文化的发展
2012年下半年,因中信银行总部要求统一各分行、支行等内部企业内刊,从2011年发刊不到2年的《信?世纪》季刊被迫停刊,其刊名由微信公众号继承,现低频率不定期发送些企业相关活动信息。
成本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Internet)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大多数产品供过了求,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3、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竞争也趋于残酷激烈;4、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以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求企业的制造环境有别于往昔,也要求对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
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弹性制造系统(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FMS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MRPI)是MRPⅡ的前身。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
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FMS、CAD、CAE、CAM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
(1)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40%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
(2)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及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例如,为获得有利的效率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大量生产,造成存货的增加。另外,为获得有利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低质量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材料
库存积压等等。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asting,ABC),ABC法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ABC法将制造费用按作业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分别成本库采用各自的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ABC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简单地说,ABM就是以ABC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ABC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其中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制(JustInTimeSystem,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队、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因为在采用JIT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列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贷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的追溯,无疑得不偿失。这样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2、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TQM是本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TQM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5大类构成:(1)预防成本;(2)检验成本;(3)内部失败成本;(4)外部失败成本;(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使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
3、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atManagement)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包括3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4、基准管理(Benchmarkingmanagement)和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持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了解自身与最优者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实行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以增强竞争力。
5、限制理论(TheotyofCongtraints,TOC)。根据TOC,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企业限制因素通常可分为资源、市场、政策、原材料和后勤5类。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限制理论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是,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认识到,在有些情况下,不能一味强调降低成本和费用,要有逆向思维,要在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大投入量,“为了省钱而花钱”。如果企业待解决的瓶颈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型设备会发生一笔较大的支出,但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这也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另一种诠释。
6、目标管理(ObjectiveManagement)。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全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量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完成。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我国的目标战术管理,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6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三、我们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CostBenefit)、成本回避(CostAvoidance)思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过去由于我们未能正确理解成本效益思想,导致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往往注重采用低成本战略,而忽视采用差异化战略。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为未来增效而正视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向预防性方向发展。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成本回避将降低成本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制造、销售和使用阶段;从内容上着,扩大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者成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和消费者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从时效上看要求防患于未然,进行事前成本控制。总之,成本回避立足于早期回避可以避免发生的成本。我国成本会计的改革应构思成本回避的具体方法,并力求在实践中应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7个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它同成本会计其他职能是密切联系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毋庸置疑,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日,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但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营销、人事、财会等子系统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因此,为了推动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将会计信息系统有机地融入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算化的应用,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例如适合我国当前多数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近十几年孕育的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对此,我们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借鉴西方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学习要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本会计体系。
5、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实际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创造性,至今仍不失为现代成本会计的有效方法、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以及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的“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销全过程的控制。这些都是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总之,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成本新鲜经验层出不穷,为发展成本管理、丰富成本会计内容作出了很大贡献,值得会计学术界深入学习,认真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加以总结完善。
关键词:企业文化;党建政工;作用;实施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诸多因素影响着企业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党建政工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将企业文化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大力宣扬党建政工工作的实质性内容,使其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将作用的最大限度显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相应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有效利用党建政工工作能够为企业提升市场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一、分析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两者的关系
企业文化可以将其列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对企业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以企业内部价值观念体系的形式存在。企业文化简单来说是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创造,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思想结晶,一定程度上能够彰显企业的经营理念,能够反应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能够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荣誉感,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党建政工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为党建政工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内容,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两者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党政建工都不是具体存在的事物,两者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目的和初衷都是作用企业发展。因其自身具备的特点也就决定其要以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为准绳,从上述中也就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政工方向大致是相同的,基于此。企业文化应当与党建政工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
2、企业文化和党建政工对象是相同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党政工作虽然两者工作范畴不一致,但是其都是以企业员工为主要对象,都坚持现代化管理模式,充分协调企业内部人员关系,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开展活动,其侧重于研究人的精神领域,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企业管理更具人性化,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二、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内涵的丰富作用分析
1、企业文化在党政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更好的立足于市场竞争中,应当在拥有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具备丰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尽管不能够为肉眼所看见,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引领过程中,应当用一些理论性强的管理知识充实企业员工头脑,使得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企业员工在这个过程中被企业文化所熏陶,积极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无形之中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2、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党建政工工作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党建政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开展党建政工工作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只是以一个文化载体的形式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员工认识到党建政工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增加了企业整体凝聚力。
三、党建政工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实施途径
1、企业自身深入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更好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当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企业文化,确保党建政工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再者企业自身应当深入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将其思想内涵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基于此,企业自身要将党的政策和方针转化为企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
2、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更好发展企业文化。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应的企业也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管理模式,这就要求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要充分发挥党建政工的引领作用,使得企业员工思想和行为规范化,用科学理论武装企业员工头脑,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是企业文化创新,这样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好的作用于企业发展。
3、分工明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的党建政工工作都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通过这种方式深入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用优秀文化塑造人和鼓舞人,为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条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要加强领导,根本性解决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因素,明确方向。这也就要求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明确分工,学习优秀文化,为更好的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而努力。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核心促进企业发展。
结语:在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相反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因而要将企业文化与党建政工工作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和创新企业文化,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帮助企业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将其优势充分显现出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贞.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有内涵和共促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