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小学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三借助”提升新教师水平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十八里店学区新教师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学区共有教师398名,工作三年以内的新教师110名,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8%。近年来,每年录用新教师的数量以25%~30%的速度递增,新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些新教师成长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如何提高这支庞大而专业素质又不高的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十八里店学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十八里店学区管委会主任崔永生介绍,近年来,十八里店学区充分发挥学区职能作用,通过监督、指导、服务、引领等,实施“三借助三做好”,不断完善对新教师的培养工作,更好地落实了学区“一、二、四、六”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借助学区大教研组活动,做好对新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各教研组打破学校界限,通过一带一(一老教师带一新教师)的形式,较好地完成了对新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并通过教学干部带组,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共同备课等,帮助第一年教师尽快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对职业定位的认识和从教能力。
借助学区内小视导,做好对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充分发挥学区教学管理视导小组的作用,通过“常态日调研”和“专题月调研”,借助视导重点对各校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分析。视导中要求听新教师的课做到三个必须:必须详细评课、必须深入指导备课、必须给新教师提供1名骨干教师的观摩课。
借助课题研究,给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围绕儿童文学课题和学科德育课题的研究,通过组织学区内的展示活动,为新教师参赛放宽条件,极大调动了新教师的积极性。各类活动中,新教师脱颖而出。如:闫亮老师的一本书的设计被推选到区里参加评比,他还在朝阳区讲述大赛中获一等奖。
此外,十八里店学区还成立了“心灵之约”俱乐部,开展师德培训;实施了育苗行动,开展研究活动;择优选送,开展新教师成长速递,有效地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二、开创五步推进主题式教研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全面落实“质量工程”,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八里店学区创新了教学研究模式,开展了五步推进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即:主题发动(每学年初学区根据本区域教学整体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学年研究主题)、专业引领(通过教师自培、搭建网络平台、本土资源挖掘、专家指导等途径给教师的研究引领方向)、分组研究(分年级分学科确定切入课堂的小的教研主题)、同伴互助(通过教研活动中的培训、指导、实践、观摩等,作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最终形成教研成果)、交流展示。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成立学区教研组。为此,学区成立六个语文教研组、六个数学教研组、一个英语教研组,各组负责人为一名教学副校长或教学主任,各组教研组长为本年级本学科的骨干教师,本组成员为本年级本学科的所有教师。
根据学区实际情况,各教研组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课堂典型问题提炼为教学研究的主题,发动各教研组的力量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专业引领是进行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推进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八里店学区重新解读“专业引领”,拓宽引领方式,实现优质资源与本土资源的整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突出教师这一研究主体,自始至终贯穿专业引领,采取了教师自我引领、网络平台引领、本土资源引领、专家引领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智慧和才能,以及群体互助学习的最大潜能,十八里店学区开展分年级分学科教研活动,以问题任务式驱动,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师能亲身体会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困惑,以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中。
为加强对教研活动过程的管理,实施效果评价必不可少。十八里店的五步推进主题式教研活动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对教研组工作的评价、对教师研究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实现了评价的无缝隙,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效果的落实。
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十八里店学区各校接收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女子比例逐年增加,—20__年,该学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86%,而到今年9月,这一比例预计将达90%以上。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流动性比较大,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近两年来,十八里店学区通过调研实施全面工作监控,针对问题出思路;通过检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针对分析定措施;通过视导实施问题改进监控,针对反思督发展。在实践中各学校能够针对所有年级去实施,并且逐步规范了工作程序。学区在抓全面的同时,又通过对重点年级实施考试目标管理,来促进和调动干部教师关注质量、改进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实现一个新的突破。
学区依据规范化建设三个批队的划分,给各校制定了五年级全样本监测的目标。各校在学区统一要求下,均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学区还通过发挥各级教研的作用,立足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更好实现专业引领与资源共享。为了提高教学干部命题能力,学区组织了语文等学科命题培训活动,教学干部还将语文等命题培训的内容及时传达给学校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培训效果验收,如:让教师出单元检测卷、出期末模拟试卷等,以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来引领教师深入理解课标,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紧扣社会需求,开办实用性专业,学校面向市场,立足本地,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学制以长为主、长短结合,办学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开办了“旅游”、“民族歌舞”、“畜牧兽医”、“花卉”、“五年制职业高中(艺术专业方向)”、“农村综合经营”,“水利水电”、“矿产”等实用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维西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支柱产业困乏、社会发展程度低,针对这样的县情,维西僳族自治县职业中学通过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开展农村智力开发,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科技推广能手和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为振兴地。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民族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汁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族自治县职业中学开展特色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与维西职中现有的资源和社会资源,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稳定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努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田野,根据市场需求,向城镇和人、中小企业、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维西县的小康社会服务,增加了农民纯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年培训转移人员的收入超过500多万元。
维西县职业中学办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专业设置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已成为迪庆州独树—帜的职校。学校积极承担社会化培训,在办学中与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联合办学,服务“三农”送教下乡,2001为维登乡农民培训实用技术520人次,2002—2004为永春乡罗马村等农民培训畜牧兽医等实用技术380人次。近年承办了县扶贫办县劳动和社的会保障局、县农牧局、总工会、妇联等单位的30多期各类职业培训,2003—-2004年转移培训业绩为2300人次,其中2001__2005年6月共培训4期中式厨师,培训195人,结业当天被用人单位录用135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转移培训、成绩为3000多人次,其中400多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1986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07年履职自评报告和06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33-01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一直是人类感知世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阅读能力强的人,学习能力不会弱,而学习能力弱的人,往往是因为阅读能力太弱。爱阅读的孩子爱学习,爱阅读的孩子也会学习。阅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尤其是一名农村学校的语文老师,引导、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
孩子们投入阅读的时间不足、阅读面不广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农村,这个问题更加突出,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没有阅读氛围,孩子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农村小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里藏书少,家长没有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家庭阅读氛围。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更不善于引导孩子从小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二)孩子没有自己的课外书。受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农村孩子没有自己的课外书,即使有,数量也不多。在一些农村家长看来,孩子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一次调查:班上53个学生,有10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只有11个,有3个学生甚至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
(三)学校图书室的书籍陈旧。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都建有图书室和阅览室,但是普遍存在藏书不足、课外读物更新不够及时等状况,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面对如此困境,如何让农村孩子爱上阅读,并使阅读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良好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一”入手,即灌输一种理念,打造一个阅读课堂,成立一个图书角,每周一首诗词,每月一次评选活动,每学期一次汇报会。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灌输一种理念。就是向家长灌输“读课外书也是学习”的观念,让家长重视、支持孩子阅读。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活动等机会,向家长灌输阅读对人生有重大影响、买书就是买知识的观点,让家长们认识到,读课外书是孩子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增长本领的有效途径。告诉家长,要让孩子享受到真正的阅读乐趣,就要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醒家长平常要力所能及多买一些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二)打造一个阅读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新课标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就是多读、多写、多积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诵读涵泳,熟读精思,强调熟读勤读为语文学习的根本之法。语文教师应当“以读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阅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课堂中,学生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每一节课学生都要有充裕的阅读时间,或是大声朗读,或是默读品读。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讲解课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成立一个图书角。就是把学生手中的课外书集中在一起,成为共享资源。学生的语文水平与阅读的多少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夯实语文基础,加深文化底蕴。面对学校藏书不足,农村孩子课外读物少的窘境,可以鼓励学生把课外书集中到一起,成立班上图书角,让他们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一个人拿出一本课外书,一个班50人,每个学生就可以读到50本课外书。这样资源共享,增加了孩子的阅读量,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每周一首诗词。就是每周让学生熟读成诵一首优秀诗词。为了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鼓励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可以采取每周让孩子们背诵一首优秀诗词的方法。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至少能积累20首优秀诗词,对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五)每月一次评选活动。就是每月都举办一次 “读书明星” 评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读书明星” 评选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使一些原本不爱阅读的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使阅读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家长会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6-02
农村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小学生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监控和引导,当孩子出现违背常规的行为或情绪时,班主任、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家长会给家校合作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然而,我们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出现给家长会的顺利召开带来了多重阻力,那么作为一名农村班主任如何才能开好家长会呢?下面我将简述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家长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召开家长会前,精心的准备工作对于家长会召开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老师要组织班委会成员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包括摆放整齐的课堂作业本、板报、墙报和课桌的摆放等。同时班主任要准备好汇报材料,包括你的教育教学、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在校表现、自己的不足和将来的打算等。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机会,实施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班主任也要提前邀请本班各科代课老师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对问题学生要与家长个别交换意见,针对所教学科的特点谈成地引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
二、家长会初对情况合理汇报
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要对学生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适当“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不随意给家长“告状”,适度保护学生在学校的“隐私”。防止降低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热情,防止打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班主任要做的是为家长提供有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给予肯定的评价。特别应注意多鼓励孩子,让其有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若过多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反感心理,表现将会越来越差。对于表现表现极差和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班主任不但要在家长会对和家长交流,而且在会后对孩子进行追踪和家访,彻底找出引导让孩子变化的原因和因素,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共同努力,将孩子引导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三、 家长会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对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首先,班主任和家长彼此之间进行沟通,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家庭教育的一点一滴也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因此,要教育好农村小学生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局面。其次,通过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班主任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等,为班主任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引导和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后,家长会也要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孩子们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部分缺陷,相信每位家长看了孩子们的展示,听了孩子们的汇报后都会有所思索。同时家长在阅读有关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的好文章和好书的过程中,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思索。
四、家长会后认真反思
家长会不能开完就了事,而应该及时收集家长开完会之后反馈的信息。对本次家长会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和家长会的召开做好充分准备,提出明确方向。以便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班主任要对对家长反馈回来的信息采取整改措施:比如涉及到学校的意见及时向学校反映;涉及到班级和老师方面的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采纳;对有关赞扬肯定老师的话,则应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对家长提出学生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因故未到会的家长,则要利用其他时间分别与其取得联系,可通过邀请家长抽空到校谈;或电话联系;或登门拜访,将有关情况及时沟通。
五、结语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召开一次成功圆满的家长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轻班主任平时要向老班主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等多种途径学习为机子充电,丰富班主任管理经验以便更好组织家长会。总之,家长会应该是“连心会”,它为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架起桥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优势;家长会还应该是“感恩会”,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提供平台,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让孩子从关心父母做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让我们大胆创新,巧妙设计,发挥家长会最大的育人功能,把家长会开成利于协调家庭、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促进会”。
参考文献:
冯 凯同志驻村后,深入村民小组与群众沟通,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到村小学与教师交谈,了解学校困难,及时写出了调查报告,分别汇报给联系本村的市领导李鸣副市长、县新村办、市广播电视局。并根据调查情况,与村"两委"一起完善了村规民约及各项制度,按规定上墙公布,督促搞好村务公开,实现民主监督。
由于他对社垌村情况的调研了解,多次向市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经常有市、县领导到社垌村视察、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五一"期间,他和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长李鸣同志到社垌村视察,当李鸣同志了解到社垌村村民很想有个文化科技活动场,便于学习农村科普、科学种养知识和村民群众交流种养心得。便当场明确表示,争取政策资金,建一个文化科技活动中心。在社垌小学,李鸣同志了解到校舍有危房,校容校貌落后,对"两基"迎国检不合格后,当即指示要整改,并明确要在市里拨款解决。
"五?一"收假后,他根据李鸣副市长的工作指示,跑了三次市财政局,找到相关科室,落实李鸣副市长指示的款项,并索取相关材料。之后两次到县财政局找到相关的负责人,落实社垌村(来源:文秘站 )小学整改,维修校容校貌的款项10万元和用于建社垌村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的15万元款项。
资金落实后,与学校方面制订了详细的资金使用预算,使得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亲自督促学校校容校貌整改。
在村小学校容校貌整改那段时间,是"两基"迎国检准备阶段,又巧逢雨季,给工作、工程进展造成困难。他便提出因时雨而作的工作原则,就是没下雨时就抓紧施工,雨来了就用薄膜盖工地及机器、材料,人可不闲--准备"两基"迎国检材料、报表,群众便以三个"一身"来形容他,即"汗水一身,雨水一身,泥水一身"。由于工作进度顺利,使得村小学"两基"迎国检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
由于他的主动,向市广播电视局汇报驻村工作及挂点村的情况,市广播电视局里于5月25日由局长彭庶友带领局、台(广播电视台)领导到我县社垌村视察、指导工作,同时到镇隆一中了解"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他便要求我根据镇隆一中及社垌村的实际困难,结合本单位情况,向领导提出了帮扶意见。在他的提议下,市广播电视局在极力支持我县的教育事业,在有限的财力下拿出5000元支持镇隆一中,用于教学楼走廊护栏的加高加固,极力支持我县的教育事业。
社垌村敬老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来了,也安全五保户入住了,但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他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便建议发动本单位职工,采取捐资敬老活动形式,解决村敬老院老人看电视、看民歌、看粤剧、玩麻将的问题。由于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贵港市本级广播电视系统职工,自愿捐助了5500多元,购买了高清晰大电视机、高档dvd播放机、麻将桌椅、麻将牌用具一批捐赠给社垌村敬老院,大力支持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
行路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社垌村也不例外,进村公路一公里,目前是泥路,坑坑洼洼。经过他与当地政府的努力该路已获自治区扶贫项目,是沙石路面设计,5月底与县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了勘测,目前,该工程已经竣工,解决了社垌村行路难问题。
社垌村地势平坦,能收到水平开路发射来的广播电视信号,但节目套数不多,也不稳定。经过他的努力,协商县广播电视部门,已在村里设置广播电视前端,增加节目套数,保证村民群众能清晰收看部分电视节目。
一、学具要实用
1.方便选材。
学具的准备是操作的前提,直观、实用的学具是进行操作活动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还是学生自制学具,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材。如在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配套的学具,在操作活动中使用的小棒就可以用冰糕棍儿、吸管、牙签等来代替。有的教师还教学生用玉米粒、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充当学具,这些学具的选材和利用既经济又实用,还突出了农村的特色。所以在学具的选材上提倡:只求实用,不求时髦。
2.利于展示。
反馈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是操作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学具的准备既要考虑学生操作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汇报反馈的需要。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探究“测量面积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时,学生的具体操作是:用圆、正方形、三角形等学具来测量长方形纸条面积的大小,引导得出: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计量。教师为了方便学生展示操作结果,为他们准备了一个硬纸板做的长方形纸板。这样,当学生上台前展示的时候,就不会由于纸板太软而使学具滑落,进而影响操作结果的展示。
另外,为了更直观、方便地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教师一般要精心地准备一套相应的教具。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单元“排列和组合”一课时,让学生用数字卡片1、2、3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在这里,教师为学生的操作准备了学具:数字卡片;同时,教师还准备了具有磁性的数字卡片教具,以满足学生在黑板上灵活展示操作结果的需要。
二、操作要有序
完整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有序动手的过程,更是学生有序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在操作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以有序地动手操作促进有序的思维活动。
1.学具使用有序。
学生的操作活动是一个系统、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使用学具的良好习惯。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学生有一个操作活动――模拟小猴分桃子。在这个操作活动中,教师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将小棒放在课桌的右上角,当教学活动进行到需要操作的环节时,再统一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操作结束,要将小棒整理后放进书箱,再进行下面的学习。
2.操作步骤有序。
明确操作目的和操作步骤,是有序操作的重要保障。操作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果教师提出的任务和步骤不明确,操作活动就会变成学生好玩的游戏,而忽略了操作的实质。实践中发现:一些操作活动的任务或者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口头说一说,需要有一个文字的提示。如,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以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验证时就给出了这样的提示:1.用猜想的“长×宽”的方法,计算出长方形卡片的面积;2.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出一种,来测量出这个卡片的面积,看测量的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活动一个温馨的提示,可以为学生的操作指出方向,提供方法,保证操作活动的高效率。
三、提升要有效
操作活动的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教学目标的达到。引导学生对操作活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整个操作活动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操作的核心内容,摒弃非本质的东西,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认知。
1.提高反馈效率。
反馈提升是操作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要保证省时高效。实践中,对在汇报时是让学生到讲台前来汇报,还是在原位上汇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凡是学生能在座位上汇报的就不浪费时间走上讲台去汇报;凡是教师能走下去帮助学生把操作结果拿到前面展示、学生能在原座位上汇报的,教师就多跑两趟为学生做好服务。
2.提高引导效率。
在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提升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引导能架起学生已有知识向新知识转化的桥梁,能让学生迸发创新的思维火花,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列车提速,实现对新知识的有效建构。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在引导学生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成长方形后,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引导过程中,教师以大屏幕展示学生拼摆的过程。同时引导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含有几个长度单位?宽是2分米,有几个长度单位?”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直观的手段加以辅助提升,同时又紧紧抓住了知识的提升点:所拼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几。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转化后,进而就完成了由动手操作到得出结论的有效过渡,这个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评价要科学
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实施有效的操作活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在操作中的应有作用。操作活动中科学的评价不仅表现为对操作结果的关注,而且应对学生操作的有序性、合作的有效性、操作的创新性给予充分的关注。针对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的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我推荐的书
?筅《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著,新华出版社
?筅《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黄志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前的中国教育实践为基准,辩证地学习和借鉴教育发达国家母语学习的经验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研究“我们”的学问,发展“我们”的教育,越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越要致力于培养属于“我们”的、具有“仁义礼智信”和“中国气质”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科学 实验 细节
一、实验材料准备的细节
作为农村小学,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员来为科学教师配备科学实验仪器。而科学教师,课时量安排得满满的,学校在考虑课时配备量的时候,很少顾及实验准备时间。因此几乎没有课前和课间准备的时间。考虑实验材料时,笔者认为科学实验准备工作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自己能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动员、鼓励、激励学生去收集一些材料。让学生去收集材料要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收集的材料应由易到难,并注意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
3. 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材料准备的表扬机制。
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材料的准备工作中来,为学生今后独自开展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典型性,课前教师应该选几种材料做一做,看看实验的效果再决定取舍。 一旦学生忘记带材料了怎么办?如果老师也没带,实验就没法顺利进行了。因此教师要有两手准备,预先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果学生也带来了一些实验材料,我们就可以分更多的小组来进行实验,学生动手的机会就多了,研究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
二、实验材料处理的细节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进程,依据实验需要,将实验材料采取灵活多样的、恰当的时机分批发给学生。小学生活泼好动,桌上摆放了所有所需的实验材料,学生容易分心,反而影响实验的进行。而且材料一下子出现,也失去了实验的部分吸引力。实验材料不能全部发给学生,应把后面实验的材料收起来,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再发下去。学生在许多实验材料的吸引下,会不由自主地去玩,这是孩子的天性。而把材料收起来,就避免了材料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验现象的汇报和交流上来。实验结束后,再请各小组把材料放回原处。这一个个细节,一些教师认为没关系,笔者却认为有时这恰恰是造成实验课上教学秩序混乱的原因。
三、实验时间控制的细节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分组探究活动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实验的时间应当充足,便于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安排,把握好每项活动的节奏和时间。我们在科学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还没有宣布实验开始,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教师宣布实验结束,学生还余意未尽,仍在继续实验不肯停手。这个时候,教师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来组织他们赶快坐好。有时学生进行实验还不满1分钟,或者绝大多数小组没来得及完成实验,教师就迫不及待叫停,让学生来汇报实验现象了。这样做学生会有多少发现,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要做到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又不能浪费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中探究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
四、实验中细心观察的细节
如果说实验前注重细节的考虑是做一个成功实验的重要前提,那么在实验中注重细节的观察则是实验的核心部分。有一位老师上《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准备了许多常见的材料,其中有粉笔、棉布等,实验中学生只是把材料放入水中,看它们沉还是浮,而对于沉的过程中有些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沉等学生没有关注、思考。特别是粉笔、棉布,其实这两个材料非常好,它们不仅由浮到沉,而且还伴随一些现象发生。若是没有引导学生认真的关注,就不能获取丰富的信息,一次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机会也就错过了。如果我们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经常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就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变得严谨细致,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的实验态度。
五、实验中科学记录的细节
科学地做好实验记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科学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实验记录应该是科学课的书面作业,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①实验时随时记录,否则实验结束后,学生很难如实、完整汇报实验的数据、现象;②要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活动记录要求实事求是;③实验记录单可以是书后的,也可以是科学活动手册的实验记录,或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行设计实验记录单;④实验记录内容可以反映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数据、发现、问题等;⑤记录格式可以是文字、图画、表格、图表等;⑥记录字迹要求端正,图表要正确美观。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这样的细节很多。因此,我们要关注实验的细节,与其为了体现完整的课堂结构匆忙的“赶路”,还不如在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上反复挖掘,以致深入。让学生把这些由习惯变成自然,从小养成细心做事、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这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也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格林.浅论科学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9).
[2]王美芳.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7年2月1日在松原市宁江区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全区各界关注。为了全面了解此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近日,区委机关代表联组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活动中,联组代表们听取了区卫生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体实施情况和工作程序的汇报;实地察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流程和中医院、同心医院、善友镇卫生院等定点医院的医疗条件;走访了部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询问了群众的满意情况。通过调查和走访,代表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工作情况,农民参合率及未参合的主要原因,基金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定点医疗机构的状况及参合农民的满意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结束调查后的座谈会上,代表们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如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探索多种有效的途径,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惠及到每一位农民身上;要通过武装乡镇卫生院和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等。会后又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形成书面材料,转交给了区政府。
(房纯颖)
通化市二道江乡人大心系教育办实事
通化市二道江乡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在历次人代会上多次研究讨论如何逐步解决各村小学办学条件差问题,乡政府及时办理有关意见和建议,积极为乡村小学教育事业办实事,乡党委政府决定,每年为农村教育办一件实事。几年来,先后新建桃源村小学校舍、三道江村小学校舍,并帮助解决取暖问题及改善学生食堂条件。今年初,乡人大代表们先后两次视察村小教育工作,发现桦村小学校舍简陋,学生上学条件艰苦,又提出新建教学楼的意见,乡政府及时采纳,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又投资70多万元为桦树村小学建新教学楼,目前工程全部完工,已交付使用。几年来,经人大的积极努力,政府已经为村小学投资18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小的学习环境,为农村儿童提供了宽敞的校舍、整洁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时还累计为农村小学生捐款2万多元。(宋振平)
长春市绿园区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监督法
近日,长春市绿园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了学习监督法扩大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树森同志作了学习、理解、贯彻实施监督法的专题辅导报告。区委书记刘金生同志在会上就如何贯彻实施好监督法作了讲话。他说,全区要充分认识制定实施监督法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监督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区委要依据监督法,支持区人大常委会行使好监督权,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区“一府两院”要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主动自觉地接受和支持人大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执法检查报告,并按期完成整改;区人大常委会要严格执行监督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监督法,深刻认识监督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性,保证监督法的贯彻实施。
一、“教”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一)优化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纽带
“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汇报结论”是我们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把固体放入水中》,我们就按照“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汇报结论”的教学模式展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用电子白板展示海面上180吨的大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到水底,然后揭示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在水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固体,苹果、螺丝、玻璃球等,猜测一下哪些上浮下沉?需要动手实验操作,记录信息,最后汇报结论。这样优化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愉快,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
(二)准确的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催化剂
无论是对教材的“胸有丘壑”,还是对创设情境的“驾轻就熟”,都需要语言贯穿全课。科学是抽象的,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是严谨的、准确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所以我们的语言必须富有感染力。
二、“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和经历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基础。在《把固体放入水中》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大胆预测固体的沉与浮,并让学生知晓这只是科学预测,并不代表科学结论,结论需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在学生动手实验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实验结果,教师注意对学生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学习科学,不在于学多么高深的知识,而在于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的习惯。
(二)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验,可以使学生真正懂得科学是来自生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从而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培养应用科学的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用科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中,铅笔、树叶、大米、盐等实验材料都是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在让学生理解溶解这一现象时,教师就再现生活中的场景。妈妈洗衣时洗衣粉的使用,爸爸喝咖啡时加的糖,做菜时投入的味精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此时派上了用场,学生兴趣盎然,提高了课堂实验效率。
三、“练”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规范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有很多科学实验都要借助仪器进行,因此仪器的使用情况直接决定实验的成败,影响探究的效率。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告诉学生这种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求,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等;点燃酒精灯要用侧面由下而上点燃,点燃后火柴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不锈钢实验盘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技能。实验完毕后,材料整理得规范有序,也要练习。
(二)教师巡视实验,确保有效进行
关键词:农村科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225-01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能力和情感。但在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师资力量的薄弱,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用具的缺少,一些科学活动表面化,难以让学生深入探究。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让农村小学科学课也能因农村的特色环境而上得精彩呢?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下优化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合作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如今农村小学教师总体师资偏紧,许多的学校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安排到科学学科上来。加上有的大多数人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认为科学课是随便哪个教师都能上,造成很多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在上科学课。各个完小都是由担任语、数等重要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任务的繁重让一线的农村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所以科学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经验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以我就如何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交流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二、改进现有教具,利用农村的资源自制教具,优化教学资源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科学教材内容编写的理念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恰恰符合了儿童成长的特征。作为科学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没有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那是不可能的,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和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而事实上,农村小学中,实验室里的仪器与教材不配套,根本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加上农村小学资金困乏,对添置实验器材根本没有计划。科学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让学生的分组实验改成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者由老师来讲解实验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现象了。为了确保实验的开设率和成功率,我主要从下面两方面去挖掘:
1、改良原有实验教具。去年我们有一次大规模的学校教学设备达标验收,那次验收中农村小学也基本配备了常识课中所配套的教学仪器。有关于沉浮的实验盒、电流实验盒、光学实验盒、热学实验盒、声学实验盒等。这些实验盒中很多实验器具,我们还可以“古为今用”。如我们在上《沉浮》单元时,学校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学具盒,我们把先前用过沉浮实验盒中的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拿过来分析物体重量与沉浮的关系,一样也很自如。
2、利用农村资源自制教具。在探究活动课中,虽然城镇学校有着充足完美的器材供学生实验,但在探究生态环境方面,优势还在农村学校,因为农村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材料。比如在上“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这些课时,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随时而且很快地找到一些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在上《蚯蚓的选择》这课时,学生能随便地到田边、地沟找到蚯蚓来探究。有些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要费时完成,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满口答应,课后却没有行动,我就创设情境,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科学纪律意识,优化学科教学质量
科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教学中难以调控好课堂纪律。这也是科学老师上课的成功关键所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庭的生活环境,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为了能早日跳出龙门,他们自觉地以分数作为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如何面对考试,如何提高分数。因此,在课堂中有些学生经常做小动作、说悄悄话或做语数作业。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学习成绩,认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分数有没有无所谓。其二,教师课堂调控的缺乏。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一,与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其孩子在科学课堂上的不好表现,再尊重其意愿告诉他们,小学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要打好基础,让家长明白这门学科同样重要,督促、关注其孩子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其二“科学纪律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制定一些比较合理的、可行的教学常规,并严格监督执行。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听的规则。(1)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能做小动作或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清楚要求自带的实验材料准备好;4、实验中听清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
2、停的规则。(1)在实验环节中要求停止实验,老师先喊;“停”,再边拍手边喊:停、停、停。要求学生跟着喊“停”三次,这时实验没做好的小组都要立即停下;(在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时,该组汇报的是没有完成实验的原因。)(2)在室外探究时,听老师吹哨子。
一、主要措施
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2014年开展涉农乱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于2015年1月20日前完成涉农乱收费自查工作,并将自查书面材料和涉农乱收费情况调查表上报县农粮局。1月22日,由县农粮局牵头,会同县财政局、县法制办、县发改委、县文广局、县教育局在县农粮局召开了检查工作布置会,1月23日至2月4日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分为三个组,第一组由县农粮局和县法制办组成,负责;第二组由县发改委和县文广局组成,负责;第三组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组成,负责检查采取乡镇必看,每个乡镇抽1-2个村,每个村抽查1-2个组,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等形式进行。
二、检查情况
(一)农民建房乱收费问题
通过对全县11个乡镇走访的建房户看,未发现农户在2013年和2014年建房时,相关部门有乱收费情况。
(二)村委会公费订阅报刊摊派问题
从检查的村来看,部分村级组织均存在超额订阅报刊现象,订阅报刊的种类有《日报》、《赣南日报》、《半月谈》等,订阅报刊费用均在1500元以上,个别村达到5000多元。
(三)婚姻登记乱收费情况
2012年起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时不再收取9元工本费,通过走访新婚的农户,未发现有乱收费和乱摊派现象。
(四)计划生育乱收费情况
通过走访农户和查看各乡镇“村账乡”账,除新城镇部分村在2013年存在收取“抗拒环孕检”和“违反村民自治”罚款的行为外(县纪检已做出处罚),没有发现在计划生育领域中存在乱收费情况。
(五)对农民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情况
通过走访了解部分农民合作社,未发现有乱收税或变相乱收费现象。
(六)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情况
通过检查部分中小学了解,除收取规定的作业本费外,大部分中小学校除代收平安保险费和课外辅导资料,学校代收的小学1至6年级订课外资料人数在98%以上,如《小星星》、《课程导报》、《小学生之友》,通过走访学生家长了解,课外资料均是自愿订购,未发现其他乱收费情况。
(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规范行为情况
通过检查的17个村情况,村委会能认真执行一事一议相关政策,每人筹资不超过30元,没有筹劳情况。2014年全县有83个“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涉及61个村,筹资人数11793人。各村都统一使用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规定统一格式的专用凭证,都能按照要求履行审核职责,未发现涉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存在超范围等违规情况。
(八)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环节发生的违背群众意愿、与民争利等问题
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各乡镇、村执行涉农收费政策情况较好,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环节发生的违背群众意愿、与民争利乱收费情况。
(九)向村级组织乱收费和乱摊派问题
通过检查的17个村情况看,未发现有相关部门向村级组织乱收费和乱摊派情况。
(十)村级财务公开问题
部分村都能按要求,每月或每季公开村级财务情况。
(十一)其他加重农民负担问题
通过三个组检查的情况,未发现有其他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除按规定收取作业费外,大部分学校都存在代收平安保险费现象。
2、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杂志超额征订现象普遍,少则2000余元,多则5000余元。
3、村级财务公开不够及时、规范。一是有些村虽然定期将财务公开,但是公开形式的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完整、不全面;二是一些村重公布、轻反馈,对村级财务公开后群众的意见建议不重视、不及时处理。
四、意见和建议
1、学校代收学生平安保险费,属商业服务行为,学校老师不能代收代付,应该由保险营销人员到学校直接收取。
2、各村委会应根据余办发[2010]6号文件要求,报刊杂志费用一般不得超过1000元,最多不得超过1500元,严格控制超额现象。
3、各村委会应按照余办发[2010]6号文件要求,村级财务每月必须公开一次,一般在次月5日前由村报账员填好公开内容,经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无误后加盖审核章后,于每月5-10日在公开栏公布。公开内容必须全面、详细、真实、通俗易懂。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重效率的校长队伍,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全县教育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事股在2009年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上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选拔制度。在总结2009年、2009年中小学校长公开竞选以及××中学公推公选等办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竞聘和公推公选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县中小学校长聘任的机制。今年,在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班子上,要把那些思想进步、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善于管理,有改革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并逐步解聘不合格校长,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
2、继续做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坚持校长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要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省市校长培训下达的任务,积极组织高中校长,幼儿园园长赴省培训学校、初中校长赴市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继续做好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布置、组织好小学校长、教务处主任赴沁阳永威学校轮训。办好新任小学校长的资格培训。积极联系外地办学先进单位,组织我县部分小学校长赴这些先进学校挂职锻炼。要逐步建立校长述学制度,每位校长在进行工作总结述职时,要述学,要有专门的述学材料和学习笔记。
3、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长“校长说校”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今年的
“校长说校”仍然采取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的办法,对在“校长说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同时,开展“副职说配合”活动,今后校长的人选主要在表现好的副职中产生;启动“校长说课”活动。
4、加强校长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校长考核制度化,本着客观、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认真的考核评估,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认真严格,不搞形式。通过考核,促进校长素质的尽快提高。实行考核评估内容具体化。要采取领导考核和民主测评相结合,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听汇报与查资料看实绩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认真的考核评估。实行分类考核,区别对待。全县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生源质量极不平衡。因此,对校长要实行分类考核,可分为:城区、农村及农村偏远三类,实事求是,以类定级,不搞一刀切,充分调动广大校长的工作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全县的办学水平。实行考核评估结果公开化。考核评估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综合分析,写出书面专题报告,印发全县,进行通报,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晋职、聘任、辞退、解聘的重要依据。对于做出显著成绩的校长,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其中有突出贡献、享有较高声誉的校长,推荐上级表彰。同时广泛宣传优秀校长的先进事迹和办学经验。对考核不称职的校长给予通报、戒勉,限期整改或免职;对因工作失职,或,给国家、学校和群众利益造成损害的校长,视具体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完善教师资源配置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顶岗制度。充分发挥城镇优质教师资源优势,采取有效办法支援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城区中小学校以及广大教师采取各种方式支援农村教育,形成支教工作的长效机制。顶岗教师原则上根据派出支教教师的数量等额安排。今年,将安排城镇学校教师50余人到偏远农村小学支教。
2、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学校合理的层次结构。在乡镇各个小学中,实施
“走教”办法,即音乐、美术、英语等教师,在本校工作量不足时,可兼任几个小学的课程。加大对英语、音乐、美术等短缺教师的招聘数量。建立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工作制度,优化农村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缩小城乡教师队伍差距。在高中实施全员聘任,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制度,逐步优化高中教师队伍。
——*****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材料
*****镇中心小学距县城**公里,是一所典型农村小学,学校在校生***人,专任教师**人,现全镇有一所小学,学生居住分散,离家较远,加之多数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农忙季节,留守老人,放学后不能按时接孩子、学生回家后也无力辅导学生,为满足家长实际需求,学校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8〕95号)、《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9〕11号)和《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成教函〔2019〕17号)规定以及《简阳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地解决了学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调研讨论,保证课后服务高效进行
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家长专门会议,进行广泛的调研、讨论,吸收家长意见建议,围绕课后服务怎么搞?时间多长?辅导课程如何设计?怎样收费?延时后家长接送途中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服务项目内容,完善了工作流程,制定了相关制度。学校课后服务总体按照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课后服务效果
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课后服务课程表、未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的接送办法等一系列方案措施。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等,充分征求了家长意见,并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校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作业批改、集体教研、备课的同时,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参与辅导管理。
三、设置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一般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与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实践、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以及功能教室、运动场地等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类,机器人类等5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独具特色的课程,并邀请外校美术、舞蹈专业教师予以辅导,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
四、展示辅导成果,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学校定期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汇报,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汇报演出,推荐对口的活动,如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校歌歌咏”比赛;青少年科普活动;篮球、乒乓球、田径体育比赛;学校德育处还定期开展跳绳比赛、诗歌朗诵会、才艺展示等多项活动,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特色成长,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严格课堂管理,保证课后服务落实
在课后服务的管理上,学校制定了专项的考核制度,从
辅导教师工作纪律,服务质量上进行全方位考核,每节课后服务都有学校领导巡查,主要考核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填写辅导记录等,辅导教师现场签字。在总体考核上,学校给予了辅导考核占50%,汇报成果30%,家长满意度20%。
六、完善经费分配,做到公平合理
学生课后服务费用严格按照上级标准执行,本着现服务后收费,为切实规范我校课后服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制定了《涌泉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经费使用办法》,《办法》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原则。课后服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水费、电费支出,约占本校课后服务总收入的5%;第二板块:税费约占5%;第三板块:消耗品购置;场地器材维护等,约占5%;第四板块:直接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补助和课后服务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劳务补助支出,占85%。详细明确了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劳务补助标准,按照参与课时、服务质量效果、家长评价进行综合考核确定。
七、积极探索,升级课后服务模式
我校课后服务坚持了课后服务的“社团化”和课程的“特色化”的原则,使课后服务真正实现了“三不”承诺——“不上基础性文化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家长的一直好评,学生参与率达到了95%左右。我们将积极探索,如在传承经典文化,开展好“创新”第二课堂探究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工作内涵上,下功夫,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控辍保学的领导,教育局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控辍保学指导小组的首要职责是:研讨、处理控辍保学的详细问题,统筹、布置控辍保学任务,学校控辍保学任务,确保中小学生停学率控制在全国目标局限内。
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小组”,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控辍保学工作。
二、明确目标,落实职责
千方百计确保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6%以内,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为此,教育局建立局领导包学区、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包联系乡镇的学校、科室工作人员包学校的工作责任制。各学校要建立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工作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控辍保学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力求工作取得新突破,收到新成效。
三、采取措施,务求实效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一是各中小学要建立入学通知制度。学校要配合乡镇摸清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状况,并将《按时入学通知书》发放到适龄儿童少年手中。二是完善情况报告制度,做到“五及时”:一是及时查,每天上课前班主任要亲自查点学生到校情况;二是及时报,对查出的未到校学生名单要在一小时内报教导处;三是及时访,教导处要迅速派出教师当天家访,家访教师要当天汇报家访情况并上交家访记录;四是及时收,对通过家访确认辍学的学生,教导处于当天向校长汇报,校长要组织有关人员(包括村干部)制定回收方案,并与村干部联合开展劝学回收工作;五是及时统计上报,经说服动员无效的,学校要在5日内将辍学学生情况书面上报教育局,同时报当地人民政府。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局将每年3月和9月确定为“控辍保学活动月”,学校要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报导等形式,大力加强《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为“控辍保学活动月”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要树立典型,积极开展创建“无辍年级”和“无辍班”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调动学校教师和班主任控辍保学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优秀生同等重要、留住一个“易辍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学校干部、教师不得挖苦、讽刺学生,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要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评比各方面先进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教师,在聘任、考核和评模奖励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团委会的作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二是要积极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小组。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础上,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开辟“第二课堂”,让有不同爱好、不同兴趣的学生发挥一技之长。积极开展艺术、体育、科一技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使学校不仅成为学习的乐园,还要成为艺术的摇篮、科技的前沿,三是要开发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的校本课程。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增设一些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进一步拓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内容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真正使一些厌学学生、学困生留得住、学得进,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力度。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开展“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并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救助,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各校要完善并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建立贫困生档案,确保资助金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杜绝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四、当前控辍保学的工作安排
2012年三月份工作:
1、各学校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制订控辍保学的具体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把工作内容安排到3-6月的每个学月,把目标责任分解到乡镇干部和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头上。工作方案3月份内交督导室。
2、3月20日前,配合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学校提供的流失学生名单,排查弄清辖区内每一个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就学状况和去向。
3、对确认辍学的学生,要积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劝学回收工作。3月30日之前一将流失生回收情况及名单报教育局教育科。
2012年四月份工作:
1、4月10日前完成并报送材料到教育局教育科:对正常转入、转出的学生,要按照教育局学籍管理办法,完善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对休学的需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对异地就读的学生需具备符合要求的印证材料。各学校要配合乡镇政府督促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办理在异地就读的证明材料。
2、三月至四月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周报制,各校按教育局提供的样表,于每周三报交教育局教育科和当在政府。所报内容:学校学生人数、学额巩固情况、学生转入、转出、休学情况、流失学生回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