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国礼仪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社交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5-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丽莉.中国传统礼仪的蕴意及现代价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111-112.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

一、对城镇化的认识

城镇化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决定了其内涵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引起城镇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化,我国城镇化的社会性限制因素迅速减少,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股城市化的大潮。与此同时,城镇化过程中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城市化涉及的核心群体――农民,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导致失地失业,农民返贫、城乡差距拉大、乡镇企业不景气和小城镇建设萧条等。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热衷于“大城市化”、“大都市圈化”,采取的拔苗助长的做法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了农民的直接利益,对农村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焦点。

二、城镇化发展中农民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在体制上、机制上和运行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不仅影响城镇化的发展进展,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一是土地问题。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从一个方面来说是农民失去土地的过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发展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土地是重要的支撑和重要的投入要索。从农民的角度讲,参与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要失去土地。虽然明文规定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能买卖,只能由国家征收征用。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的为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不惜一切办法强行征地、强拆强建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不符合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也极大的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是失业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农村特别是城郊地区,农田在大量消失,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在目前城镇就业岗位不足、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农民自身因素受限的情况下,盲目地推进城镇化,不仅让农民失去土地,又面临着失业的境地。例如,陕西省某市某镇因城镇建设出让土地以后,政府按国家政策给予经济补偿,家家户户有条件建成了小别墅,但由于这些农民失去生活来源,部分农民不得不以捡废品为生,出现了农民“住别墅,捡破烂”的怪现象。据农业部和国务院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1987年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用地达3395万亩。其中,1997年至2002年共占用耕地1646万亩,占48%以上。据规划预测,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内,全国还将有5450万亩的耕地转化为非农产业用地,如果以征用每亩地1.5个人失地计算,这意味着目前全国失地农民已达5000万人以上,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是户籍限制。我们现行的户籍制度是50年代在国家工业化进程曲折发展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这一制度的功能特点主要表现为:(一)它是根据中国工业化赶超战略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行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核心制度,起着让农村支撑城市、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功能;(二)它的建立深刻地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是在短缺经济情况下的制度安排。它在户籍人口管理职能上附加了许多利益分配的功能,其结果是又固化和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三)它用行政手段把全体公民划分为城市人和农村人两个不平等的,城镇居民享有福利待遇和劳动就业机会,而农民则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身份等级制度。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7年的3.33:1,据估计未来这一比例还有可能扩大,城乡差距指标已经到了国际警戒线的极限。理论分析表明,在城市化早期,经济增长最初集中在资本比较丰富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而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工资率基本维持生存水平。由于最初工业部门就业机会有限,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很高,这样城市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首先迅速扩大,进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但在后工业化社会,大量的农业活动非农化,农民市民化,收入分配中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造成的后果变得微不足道,城乡收入差距开始衰减。而我国目前恰巧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大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防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已显得刻不容缓。

三、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民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土地征用管理。一方面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征用制度,禁止强拆强建,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出让改出租,农民当股东。目前国家已经开始从采用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形式,由政府一次性支付征地款转让改为长期出租土地的形式,农民以土地入股,由农民变为股东,参与企业经营,同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果。这样以来可以解决农民土地流失的问题,又可以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也进一步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二)着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失去十地后,无田可种,在农业上下岗了,一时生活没了着落,城镇化建设“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摆在了面前。一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广开城镇就业门路。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多种经济所有制形式,通过集资、独资,合资等形式,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动员农民家庭争当工商户、运输户、出租户、托儿户、敬老户等专业户。二是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摒弃陈规陋习,鼓励农民从事各类家政服务等新兴职业,以增加农民家庭收入。三是有计划地组织就业学习和岗位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使失地农民都能有一技之长,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民通过打工增加收入。

(三)放宽户籍制度,真正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众多农民工在城镇无法扎根,严重抑制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消费稳定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城镇化的效用,有必要放宽现有的城市户籍准入门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把已经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真正转换为城镇人口。这意味着,推进城镇化内在地包括改革户籍制度、降低落户门槛,逐步实现进城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住房租房和公共服务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四)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变居民,国家应尽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些农民享受市民待遇。首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再次,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第四,完善农村住宅拆迁安置制度。第五,建立社会福利分配机制,保证失地农民及其子女在入托、入学、参军,招工及城市公用产品使用等方面,全面享受城镇市民待遇。

参考文献

[1]朱巧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村经济问题,2003(1).

[2]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词查及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3(3).

[3]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农民经济导刊,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