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务车调查报告范文

公务车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务车调查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务车调查报告

第1篇

齐齐哈尔市原有的公务用车体制同全国一样,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000―2002年,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每年每辆单车账面直接支出为2.7万元,加上司机工资、补贴、车辆保险、车库折旧、大修等费用,每辆单车年实际平均支出为7.7万元,3年公务用车实际总支出为2725万元。同时,3年新购车辆206台,购车支出1615万元,年均购车支出539万元。公务用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9%。

这一体制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每年财政负担的大修费用等,公务用车支出的口子越来越大,财政及各单位早已不堪重负。二是公务车私用严重。公务车消费在民间早有“三三制”之说。即在公务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三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据调查,社会其他营运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平均为8215元,而党政机关则高达数万元;出租车的使用效率约为公务用车的5倍,而运营成本仅为公务用车的13%。四是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

二、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反复论证,出台实施方案。为使方案切实可行,齐齐哈尔市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公务用车改革办公室,采取调查摸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多次论证的基础上,2004年4月形成了《齐齐哈尔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行货币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二是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方案》2004年5月在市直83个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同时确定了富裕县、铁锋区作为县(市)、区试点单位。

三是制定原则,规范操作。为确保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实施,齐齐哈尔市确定了七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传统公务用车模式,实行货币补贴的原则;二是坚持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的原则;三是坚持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约财政支出、减轻财政负担的原则;四是坚持保证工作需要,任何时候在规定范围内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原则;五是坚持从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支出情况和各单位工作量及职能特点出发,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的原则;六是坚持分步进行的原则;七是坚持市直单位自愿参加的原则。

四是合理分类、分档确定补贴标准。补贴标准的确定,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既不能偏离改革方向,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要保证实际工作需要。为此,齐齐哈尔市明确了以下分类、分档的原则:1.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的单位按前3年单车实际支出及工作量大小分类;2.保证特殊职位工作需要,据实发放;3.市直行政及财政全部供养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市财政按方案规定的档次核拨;4.财政部分供养和不供养的事业单位的交通补贴费由单位自行解决和市直机关分类核定补贴(主要是根据前三年车辆费用支出实际情况采用基数法确定的补贴标准)。并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务用车个人补贴标准最高限额和财政补贴经费的档次。

五是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富余人员安置是公务用车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齐齐哈尔市从稳定大局角度出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提前退休、退养、解除劳动关系、就地转岗、停职留薪创办和领办企业等安置方式,做到了“退养的愉快、转岗的安心、解除关系的称心”。

六是规范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原有公务用车统一上交市财政局,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带原牌照按照依法、公开、规范、透明的原则,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同时,为保证各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后工作用车需要,市政府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组建经营性公务用车服务公司。公务用车服务公司按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七是严明纪律、强化监督。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涉及诸多环节,涉及各方面利益,必须严明纪律。为此,齐齐哈尔市专门成立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参加的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纪律监督组,出台了《全市公务用车改革纪律若干暂行规定》,并及时下发《关于严明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车辆搞好登记造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取得的成效

(一)堵住了体制漏洞

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后,明显堵住了两个方面的漏洞:一是公务用车带来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以杜绝。特别是相互攀比购车、以车顶债、车辆修理费用畸高等诸多问题都不再存在。二是公务用车私用得以根治。存在多年的公务用车消费“三三制”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二)减轻了财政负担

公务用车改革实行后,减轻了财政压力,改善了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前,齐齐哈尔市公务用车年费用为3790万元,改革后,财政支出交通费补贴仅为1134万元,节省财政资金2656万元。

(三)改善了干部作风

公务用车改革前,一些领导干部已经不把公务用车当作工作的手段、办公的条件,而是成了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公务用车改革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外出办事、下基层多是坐公交车、乘火车,由于没有可供随意使用的公务用车,再也不会出现“白天跑公路,晚上回家住”的现象。实践证明,公务用车改革改善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减轻了基层单位和群众负担,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拉动了消费需求

公务用车改革前,齐齐哈尔市个人拥有汽车比例不高,尤其是机关干部更是寥寥无几。公务用车改革的实施,使机关干部每月都能有一定的交通费补贴,有关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配合公务用车的改革,为机关干部购车提供优惠政策。至今为止,市直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700多名县处级干部中,已有300多人购置了车辆,有效拉动了消费需求。

四、几点启示

(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基础

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查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方案》期间,齐齐哈尔市不但充分借鉴了有关省市的经验教训,还抽调大量工作人员深入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为《方案》的科学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二)统筹配合,协同推进,是公务用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

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牵头组织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指导的力度,定期掌握公务用车改革的进展情况,召开协调会,分析、协调和解决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财政、监察等有关部门也从资金保障、政策扶持和加强监督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务用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正确处理加快改革与规范操作的关系,是公务用车改革取得成效的保障

公务用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要加快推进,又要规范操作。为确保规范操作,齐齐哈尔市制定了资产审计评估、产权交易办法等系列文件,用以指导和规范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加强对公务用车转让的监督和管理,使公务用车转让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防止暗箱操作,确保了国有资产不流失,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既坚持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强力推进不动摇,又较好地保证了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的规范有序。

第2篇

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共享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应运而生。2016年9月,摩拜单车正式登陆广州,0f0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紧随其后,至2017年初,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摩拜单车宣告投放超过10万辆。

共享单车带来全新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存在管理混乱、随性使用、人为破坏、乱摆乱放,甚至危害消费者安全的现象。

为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及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认知,找准影响共享单车发展的“症结”,开出有效解决“药方”,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在《消费者报道》杂志、广东电视台民生新闻部的支持下,于2017年1月至3月期间,以广州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及线下志愿者体察两种方式进行了共享单车服务调查活动。

小鸣单车注册体验差

2238份线上问卷调查显示,72%消费者关注并了解共享单车,73.9%受访者支持发展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68.3%。其中,63.0%的受访者表示摩拜单车的综合服务最好,约20.0%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没有一个品牌的综合服务是好的,而小鸣单车的选择率较低,为3.4%。

摩拜、ofo、小蓝、小鸣等4款单车中,71.2%的受访者表示使用最多的是“摩拜单车”,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牌。

本次调查主办方还招募和组织了26名志愿者分别对摩拜、ofo、小蓝、小鸣4款单车亲身进行服务消费体察。

104个样本的综合评分为7.3分(满分为10分),但志愿者对各单车品牌有不同意见。

在用户注册方面,有超过八成的志愿者表示注册步骤简便;但有志愿者反映在手机信号满格的情况下花了40分钟才完成小鸣单车的注册。另有志愿者声称自己在同一个地点注册四个共享单车的账户,其它三个软件一分钟之内就完成注册,小鸣单车却一直处于加载状态,直到试了七八次才成功注册。

车辆损坏问题严重

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前三位分别是:“车辆损坏”占42.1%,“定位不准确(包括车辆、用户)”占33.8%,“寻找车辆的路线指引不清晰”占25.1%。

线下的实地服务体察评价也显示,只有52.9%的志愿者表示在体察过程中能马上找到没有任何问题的共享单车进行体察。志愿者碰到的车辆问题主要有“二维码或编号被涂抹或脱落”(18.3%)、“座椅损坏或丢失”(15.4%)等。

此外,75.6%的线下志愿者表示能通^移动端APP定位找到车辆,但仍有24.4%的志愿者表示无法准确定位,有效寻找共享单车较困难。有个别志愿者表示“花了超过30分钟才找到单车”。

与之相对应,消费者认为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最应该承担的责任之一是建立专职团队对车辆进行维保、检修及停放秩序管理。另外,经营者需要在投放数量、停放区域指引等方面作出改进。

不良行为:短停乱放居首位

另一方面,线上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单车遇到的不良行为前五位分别是:“乱停乱放”、“把单车停放在封闭小区内,私藏在住宅”、“在非单车道上骑行”、“上私锁”及“用户/竞争者的恶意破坏”。

主办方安排线下志愿者观察和记录的不良消费行为也显示,“乱停乱放”现象最为普遍,发现率比例超过六成,而“在非自行车专用道骑行”的情况也有35%。

线上受访者认为,使用者应当“守法骑行”(85.8%),“不人为损坏”(84.1%),“不乱停乱放”(79.9%)。

同时,消费者对政府加强规范管理也满怀期待:政府尽快制定和出台共享单车相关服务的规范管理办法的占74.1%;政府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有序骑行的占73.9%。

六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政府应通过重新规划自行车专用道、合理规划停放点等方面为共享单车发展提供保障。

共享单车五大症结

广东省(广州市)消委会认为,共享单车存在法律法规规制不足、经营者应尽责任没有到位、消费者自律不够、市政硬件配套缺失、市场参与者共享意识不强等五大不利共享单车发展的症结问题。

共享经济是新生事物,既有的法律法规,在规制的周全性、有效性等方面仍显不到位:如共享单车用户提交的押金被平台长期占有,应如何妥善保管;共享单车用户遮挡、损毁二维码、破坏“共享特征”的行为如何界定等。

从调查及体察情况看,一些共享单车经营者未承诺产品全部检测合格,存在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长期占用押金没有支付相应利息;不公开告知押金保管、使用情况等均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部分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守法、不文明行为。如乱停乱放、在非自行车专用道骑行、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上路骑车等。

第3篇

2020年,办公室将按照“运转有序、协调有力、服务到位”的标准,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实现“三好”,即:管理好、协调好、服务好,做到“四到位”,即:会议组织落实到位,文件资料管理到位,工作机制运转到位,后勤服务保障到位,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一、办文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和上级要求,广泛收集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撰写、报送各种会议材料、专题调查报告、重要经济文化信息和全局性工作的计划、实施方案和总结等。

二、公文处理。认真做好行政公文的编号、打印、复印及收发、登记、呈批、传递、催办、清退、立卷、归档工作,严格做到公文处理规范、有序、合理,杜绝出现推诿、混乱不清的现象。

三、会议组织。认真做好全局会议、通知和值班记录,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发出会议通知,布置会场,做好现场服务、会议签到、会议记录等工作。精心组织,主动服务,使会务工作日趋科学、规范、有序,确保会议组织圆满成功。

四、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保证好机关各项工作的和谐运转,协调好单位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保持与上级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

五、后勤工作。①加强食堂的专人、专帐管理工作,按时为职工提供可口的饭菜,保证良好的就餐环境及食品卫生;②要加强公务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标准,执行公务车维修费、燃料消耗定额管理,实行车辆定点定向“按需保养”、车辆定点定车加油。

第4篇

中图分类号:TN949.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308-01

摘要:随着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广播与电视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广播媒体不断完善自己,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数字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型移动户外电视传媒开始入侵广播的无竞争空间,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广播与移动电视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广播;移动电视;数字化;新兴媒体;竞争

随着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广播与电视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与电视比较,广播作为一种“弱势媒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面对电视的竞争,广播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电视媒体也不甘落后,数字移动电视成为了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大众化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移动电视开始侵入广播的无竞争空间。

据数据统计,2003年6月,我国私人轿车突破1000万辆,这对于广播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国家广电总局又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第二次复兴,广播作为一种伴随性、移动性的媒介,他具有着其他媒介没有的优势,占据着无其他媒介竞争的受众群体,不论受众是走在路上还是坐在车上都可以随时收听广播,这是其他媒介无法做到的,即使广播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缺少画面语言,但这对于广播而言,重要的是声音和内容及其它的伴随性特点足以吸引住它的无竞争受众。但是,移动电视的诞生给广播带了极大的威胁。

移动电视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通常安装在交通工具上,使观众可以在移动状态中轻而易举地收看电视节目。2001年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运用,为150万人次的乘客提供移动电视服务,随后中国上海在2002年首次在公交车上安装显示屏,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大城市基本上完成了在公交车上开通这一新的电子媒介,移动电视被看作是“电视长了脚,跟着乘客跑”的媒介,如果说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介,那么移动电视可以说是超越手机的第六媒介了,它对广播媒介所造成的威胁远远超过传统的电视媒介,在受众、技术设备、传播效果、广告各方面上与广播的竞争更为激烈。

1.受众与技术设备的竞争。

对于一般受众而言,传统电视的节目丰富性、娱乐感与现场感以及声音与画面结合的生动感更具有优势,这使得室内广播的地位越来越低,但广播的移动收听与伴随收听给了其很大的发展空间,独占了大部分无竞争的人群,成为了广播的专有受众,然而随着移动电视的兴起,这部分受众开始变得模糊,在公交车、地铁上安装移动电视已成为事实,受众只需用眼睛和耳朵观看收听就行,比起比较乏味的交通广播或新闻广播,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吸引受众注意力更多的是有画面的,精炼简洁,短小的电视娱乐新闻或时事新闻,或一些娱乐身心的搞笑片段,这时广播的声音就显得很乏力了。移动电视除了在公交车上抢占广播的专有受众之外,现在很多出租车、公务车或私家车以及一些长途运输的火车、飞机上也开始安装了移动电视,与广播竞争受众,或许当下移动电视还不能侵占广播受众也就是那些骑自行车、休闲散步的人群了。

面对来自各种媒介的竞争压力,广播在发展自身优势,趋向于专业化发展前提下也不断促进技术设备的改善,广播电台、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移动通信运营企业联合起来,实现了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服务(DMB),这是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系统,但是这对于移动电视而言,它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可言,因为移动电视一开始就实现了数字传播,但是移动电视在技术设备这个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在画面的稳定性、接受的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现在能实现的仅仅是在车辆行驶速度高达150km/h不影响接收,而我们需要的是更高的时速时能接收到更稳定的画面与声音。

2.传播效果的竞争。

作为新兴的电视媒介,移动电视与传统电视有着明显的区别,因其伴随性和移动性与广播的特点相似,决定了它们在传播效果上的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节目内容和形式、播出时间等上。移动电视有别于传统电视的一点在于,它的受众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播放的内容对受众具有一种强迫性,受众没有“遥控”电视和调台的权力,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收视坏境下,移动电视强制性和垄断性的传播方式促进了其传播效果,对于广播而言,听众可以随时调台或关掉广播,他们是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从这个方面可以说,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更佳,尤其是针对某些广告的传播效果来说。其次,移动电视播放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也有其突出特点――“短、频、快”,移动电视的受众基本上是移动人群,他们观看节目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播出的节目或新闻都是比较简短、娱乐性非常强、服务性信息居多,这非常符合此时的坐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的乘客的味口,而广播节目都具有一定时长,如果听众想听详细的新闻,或许他会选择回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而不是坐在嘈杂的车里听新闻,因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比广播更胜一筹。最后,从广播与移动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来看,移动电视一般都是多频次播出,这样的播出方式对于传播效果而言更为优势,广播节目都是稍纵即逝的,很少有不断重复播出的节目,它体现出来的是及时性,这对于想获取新闻的听众来说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对于广告商来说,他们更趋向于选择移动电视来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

3.广告的竞争。

移动电视作为“跟着乘客跑”的媒介,它的“垄断传播”把广告硬塞给受众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广告商,据专业媒体调研机构“央视索福特”调查报告显示,乘客在公交车上看移动电视,遇到广告继续收看的比例达到82.9%,同时调查报告还指出,移动电视在广告媒体选择为第一的比例为5.9%,高于广播的1.9%,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移动电视与广播在广告竞争上,前者具有明显优势,另外,随着移动电视不断入侵广播的势力范围,移动电视将强夺了广播的大部分受众,在公交车、地铁上安装移动电视,收音机只能当作摆设了,据悉,有央视背景的“中视广源传媒网”已经开始在全国34条列车干线上安装、开通移动电视频道,每节车厢内安装4台以上的15英寸液晶电视,这样以来,移动电视还将夺去广播市场中的高收入人群,挖走广播广告市场的高端客户。其次,随着移动电视技术设备的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将有望成为移动电视的终端,广告商更加看好手机移动电视的优越性。总的来说,拥有传统电视一样的优势的同时还具有比广播更吸引广告商的特点的移动电视,其广告的竞争将比其他媒介更具潜力。

在短短的时间内,移动电视作为新兴的电视媒介,给中国电视业带了新的亮点,移动人群不仅可以听广播,甚至可以看声图并茂的电视了,这给广播媒介带来的冲击远远高于传统电视和其他媒介,但是,移动电视作为后起之秀,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很多广播媒介所具有的优势它无法达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不能取代广播的地位,而两者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参考文献:

[1]陈家远,范剑文:《电视媒体的新动态――移动电视――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公司为例》.

[J],《声屏世界》,2004年第11期.

[2]司新艳:《车载移动电视的现状及问题》[J],《青年记者》,2010年6月.

[3]黄媛媛:《数字移动电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影响技术》,2007年第3期.

[4]沈新潮:《从广播与电视的比较谈广播前景》[J],《魅力中国》,2009年2月第4期.

第5篇

这是神州大地经历近一个月的“雾霾”后的节日反思:市民燃放爆竹减少,多城市取消烟火晚会。在喜庆年俗和环境质量的纠结中,不少人自觉调整了过年方式。

严禁干部相互走访拜年、大量公车封存、倡导干部主动走基层……2013年的春节,从政府到社会,不变的是浓浓年味,迎来的是新风拂面:更务实的作风、更环保的民俗、更节俭的消费、更温情的相聚。

遏浪费:从“年年有余”到“一扫而光”的改观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新春的首要关键词。广电总局节前叫停送礼广告,要求各级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删除所有鼓吹送礼、有面子的广告,以止浪费之风。

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各大饭店接连遭遇退订潮。一些机关和国企取消了节日期间的公务宴请。

节俭新风得到群众的普遍叫好与响应。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期超过30%的餐厅浪费明显减少。

全国各地年夜饭和春节家宴也刮起了“节俭实惠”风。一些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不仅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包房费、“最低消费”;不少饭店还推出“半价菜”“拼盘菜”。年夜饭奉行的“年年有余”,演变为迎新春“一扫而光”。

不仅是餐桌节俭,春节里的“压岁钱”也在悄然“瘦身”。安徽的汪斌告诉记者,近年来过年给孩子发的红包也“水涨船高”,“今年大家都有改变,如果双方都有孩子,要么就说好‘红包两免’,要么就限定在200元,情意到了就好”。

长期研究“三公消费”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说,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节俭有现实意义,关键是民间要倡导,公款消费更要加强约束。

转作风:从公车私奔到公权约束的转变

严禁讲排场、比阔气;严禁相互走访拜年;干部走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搞迎送;严禁用公款、公车旅游……2013年新春,来自各级政府的“禁令”,道出的是群众的心声,换来的是干部务实清廉的作风。

针对网传《广州城管粤A85E21风驰数百里来南沙永乐农庄执法?》一事,广州市南沙区很快表示:值班队员违规在非执勤时间开执法车到农庄用餐,已责成当事人停职检查。

一位公车司机感叹,以往每到春节,他都要“时刻待命”服务领导和其“家庭需求”。而今年,省里、市里都下发规定,春节公车封存入库,他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家过个年了。

近些年来,“私奔”在拜年、应酬、送礼道上的公务车辆不在少数,给春节的道路和老百姓的心里都添了堵。其实以前也强调不准公车私用,节日期间封存。今年春节为啥初显成效?专家认为,关键还是执行力有保障、问责到位。当然,管住车轮上的腐败,还有赖更多的制度设置、群众监督和社会检验。

新春走访困难户,在一些城市正在从传统的“节日慰问”向“长效输血”转变。浙江海宁日前《全市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两富同行”温暖工程实施方案》,对困难家庭不仅送去新春慰问金,更努力找出多年致贫的“病根”,为困难家庭找到脱贫路。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很多干部利用春节访贫问苦,俯下身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务实为群众办事,这才是最需要的干部作风。

倡环保:从“鞭炮狂响”到“美丽无声”的取舍

蛇年初一的广州,曾经连续点亮大年夜18年的灿烂烟花没有飞起,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广味”音乐灯光秀。

广州市政府表示,取消烟火晚会一是为避免燃放焰火对城区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是节约。据了解,2012年燃放烟花开支高达1000万元。

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有所减弱。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到,燃放烟花后的残留物,将直接导致空气颗粒物增加。

截至除夕,北京市烟花爆竹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近4成;在上海,不少市民定时定点燃放鞭炮,减少燃放量。除夕夜至年初一,上海市区清除烟花爆竹垃圾约700余吨,较之去年下降两成。

除了燃放烟花,汽车尾气也被认为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更绿色的交通出行,也是考验环保意识的关键。

在山东经商的潘中华今年春节带着家人到上海旅游,他说:“往年出去要开两辆车,实际上既浪费又不环保;今年到上海采用了高铁+地铁的旅游方式,老人小孩都觉得挺轻松也挺开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谢少东教授说,持续雾霾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自发觉醒才好自觉从我做起,从点滴改变生活行为。“环保是大家的事,需要全民参与,更要培养意识。”

易年俗:从“年味外包”到“传统回归”的纠结

这个春节,为让市民“年有所乐”,很多城市开展了花灯展示、游园灯会、综艺演出、动漫表演和民俗表演等文体活动。不要把一起烹饪的乐趣交给饭店,也不要把拉家常的亲热交给电视——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年味不可外包,我们要亲自过年!”

在外工作每年都要赶回上海老家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年味,就应该是亲情的回归、温暖的陪伴。”

“高科技”也能给“中国式过年”增添乐趣。难以回乡与家人相聚的人们,利用网络视频拜年,更显简单便捷;时髦人士用“编二维码”的方式,给远方的晚辈送上压岁钱。

第6篇

1 统筹安排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保障企业经营需求

由于现阶段受铁路建设步伐放缓等因素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为更好优化资金结构,加快资金周转,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切实提高资金集中度,盘活沉淀资金,严格内部资金借贷程序,优化资金配置,理顺内部借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强项目经营风险控制,减少风险性资金投入,严格控制垫资施工项目,加强验工计价调概索赔工作,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在实行资金统一调度和集中管理的同时,应充分利用银行信贷优势,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增加融资能力和授信额度,缓解资金需求紧张局面。对项目部应上缴公司的各项资金(包括管理费和公司代垫社保款等)应及时催收。对拖欠供货商的原材料款、分包商的工程款、协作队伍劳务款、职工工资等应进行合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支付。在对外支付欠款时要分类分别支付,以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为主,且工资款的发放必须取得协作队伍负责人签字确认。在支付大宗物资款时,应充分利用银行信贷渠道,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以缓解资金压力。另外,企业要及时与建设单位加强沟通,尽快取得建设单位拖欠的工程款和在建项目工程进度款。对建设单位有资金保障的在建项目,要快速施工,争取按进度计价,确保资金及时回笼;对只需少量资金即可完成收尾的在建项目,要先行投入,尽快完工和撤场,减少费用支出;对无资金保障和缓建的项目,要控制规模,减少项目资金投入,保证企业安全运行。

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收定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仍停留在财务预算管理层面,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与财务预算尚未全面有效衔接,导致预算的刚性不够、过程控制乏力。企业应加大全面预算的实施力度,做好资金合理流动,完善财务功能,加快财务转型,向管理要效益。要建立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责任分工为基础、各职能部门相互协同、各管理层级密切联动的组织工作体系,完成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的衔接工作,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加快资金周转,提升现金保障能力,推行项目全面预算。项目中标后,按以收定支的原则,根据项目产值、工期、责任成本预算、项目经费预算等,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并将整体资金预算按年度、季度、月度进行分解落实,确定各期的资金需求计划,作为日常资金支出的依据。同时将各项预算指标落实到具体单位或部门,使预算责任明确,考核监督程序规范,更好地发挥财务预算对经营目标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预算执行高效。

3 强化“双清”工作,加速资金回笼,防止效益流失

清理清收外欠款可简称为“双清”,它对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入、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结构、规避财务风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清理,逐项进行梳理分析,提出解决的目标、方案和措施;要加强与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沟通,制定行之有效的清收策略和方法,加大清收力度,创新回收方式,保障项目生产资金需要,缓解资金支付压力。如可运用三角抹账、以物抵债、债务重组、让利清收、招标清收和诉讼清欠等多种方法着力清收,力争债权规模大幅下降,在账龄较长的项目清收上取得突破。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当期资金若不能及时收回,资金的时间价值就会流失,企业在对以前年度外欠款清理的同时,还要加大在建项目当期应收工程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清收力度,提高在建项目计量支付的及时性和收尾项目竣工清理清算的时效性,尤其是实物工程量完成价值超过业主计量较大的项目,应查找收入未能取得的原因,采取措施提高计量支付的及时性。各项目部应根据各季度工程、预算、财务系统报表等情况,定期进行验工差原因分析,及时整理或更新二次经营台账,强化项目清理清收的跟踪和落实,加速资金回笼,防止效益流失。

4 加强资金支出过程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企业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资金支出过程控制,在资金支付前,查验该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有关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是否履行了财务收支程序,是否达到财务支付、结算、报销的条件,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41 物资采购资金支出

在物资采购过程控制中,应加大材料采购报销环节审核力度,控制无计划或超计划采购行为。如项目部物资部门对于工程主体物资的采购报销,必须持有经项目经理签字批准的批次物资采购计划,财务部门方可进行报销。采购的所有材料价格不得高于经公司批准或公布的材料价格目录;材料供应单位应在公司合格供方资格范围内;按规定需实行招标采购的,须提供评标结果报告。对于构成工程主体的各种物资,不论采购金额大小,物资部门一律需填报材料采购报销审核表,经项目部工程部、预算合同部审核后,连同发票一起提交财务部门报销,财务部门根据该审核表更新协作队伍资金支付台账,并每月末与物资部门核对扣款金额,避免因更新不及时导致超付协作队伍工程款现象的发生。

42 外租设备资金支出

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设备租赁前,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设备租赁市场资源调查,按需租赁的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价格、方式、时间,形成租赁计划、资源调查报告和租赁设备价格目录,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报公司物资设备部审核,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租赁。

43 劳务分包工程款支出

项目部财务部门应按分包合同规定,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分包单位领用材料、各种罚款及水电费、设备使用费等款项的扣款工作,必须按照每次分包结算金额和约定的比例(不得低于业主扣留质保金比例)扣留协作队伍质保金,待业主退还质保金后再退还给协作队伍。

(四)财务人员在资金支付前,要严格审核各类单据的真实合法性,审核收款单位是否与合同签订单位、发票签章单位相符。若出现不符现象,必须办理付款委托,且以合同签订单位、发票签章单位盖章、有权签字人签字的付款委托书作为付款依据,同时由项目部经理、书记联签。大额工程款、材料款、机具租赁费等对外费用的支付、大额资金的调配和划拨等,须实施重要事项党政会签。

5 厉行节约,压缩非经营性支出,大力增收节支

面对基建市场急剧萎缩,新开工项目较少,给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应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出,禁止铺张浪费行为。如加强公务车辆管理,压缩公务用车的购置,对确需购置的车辆,应严格限制标准,不得超标购置;对闲置的公务用车,可进行拍卖转让或相互调剂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此外,应大力开展勤俭治企、增收节支活动。如强化业务招待费管理,对外接待要制定标准,对内接待要严格控制;控制大规模会议的次数及各类工程庆典和研讨会,用视频会议替代集中召开会议;控制差旅费支出,在年度预算范围内,按标准报销差旅费等。通过各种措施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第7篇

【关键词】消费者需求汽车工业发展思路

【引言】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在汽车进入家庭的过程中,收入和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入家庭的先锋车型往往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车型,如T型车,2CN等。根据这一历史现象,许多人认为中国家用轿车的普及也要从价格低廉的微型车开始,而且国内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也沿着这条路子走来发展,但效果却令人并不满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拿到我们国家就不适用呢?原因就在于,时代不同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况且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也不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已与祖先们有了很大不同。正是由于居民的消费需求改

变了,我们不能再按以前的那些需求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生产。认识到这些特征,将对今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

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集散地,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上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除了要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市场外,更要做好市场的研究工作,重点就是做好研究市场需求的工作。而要研究市场需求,首先就得研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来讲,要使它能够取得发展,也必须从研究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只有在研究汽车消费者需求后,各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决定“生产何种汽车”,“为谁生产汽车”和“怎样生产汽车”。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一)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现状

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对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主要购买目标”做了专相调查。调查结构按购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第一位是家用电器;第二位是住房;第三位是电脑、家具、汽车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并不是很强,只有在他们拥有住房后才会考虑去购买汽车。

2000年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一相题为“我需要汽车吗”的消费者心态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大致与上述结果相似。其中,回答“现在我不需要汽车”的比例高达70.3%;回答“今后我可能需要汽车”的比例有47.3%。

两项调查虽不能表明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需求的全部,但它们都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看法:就目前来讲,我国消费者对购车的欲望还不是很强。

(二)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现状

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全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12个大城市,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水平不到1500元,即按照月收入1500元计算年收入也不过1.8万元;普通居民家庭年收入2~2.5万元。而现在要买一辆13万元左右的家用汽车仅一年的消费总支出就要2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居民回去买车吗?结果我们发现,居民不但买车,而且车的档次也还不错呢。

据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提供的一分调查报告,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也就是夏利左右的车型,占31%;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包括捷达、富康等品牌,占17.5%。但是消费者表示,如果以后买车,它们的选择将集中在10~20万元的档次(占30%)。尽管一些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的知名度较高,但是人们今后购买家用轿车的意向选择,几乎都集中在中高档轿车。

对比两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买一辆家用汽车,他们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但就已经购买家用汽车的家庭来看,他们的购车档次却都集中在中挡车。这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的现象,也就构成了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力”的一大特征,尽管其中包含贷款消费。

(三)消费者消费汽车的相关环境现状

目前阻碍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不只是收入水平,诸如市场供给、消费政策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北京晚报记者对76位汽车消费者进行定点拦截采访,在81%已着手购车和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当中,有38%的消费者面对价格波动的汽车市场处于观望状态,导致“持币待购”现象的产生。当问及他们既然想买车为何又不买的理由时,摆在第一位的理由是“汽车价格还是太高”;摆在第二位的理由是“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明”;摆在第三位的理由是“现有车型还不够丰富”;接下来的理由便是“还没有攒够足够的钱来买车”。

这则采访资料反映的其他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就有两点提醒我们:目前消费者觉得我们的汽车消费政策还没有让他们信赖,市面上还没有丰富的车型让他们选购。归结起来,就是在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汽车消费环境。经过统计和分析,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1.市场上小型车可选性相对较大,而大多数中国人需要的国产中挡车可选性却比较小

2.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完善(消费税、信贷等)

3.汽车保险制度很不完善

二、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这点无可质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这就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购车欲望自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还受到特定消费观念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这种观念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2.优化对策

要想提高消费者对购买汽车的欲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到一定档次时,他才会有购买汽车的欲望。然而在收入水平不可能短期飞速发展时,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变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来引导消费者消费汽车。还可以通过汽车租赁业务出租汽车或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从而刺激消费者想拥有、购买汽车的欲望。克莱斯勒总裁艾柯卡在20世纪60年代刚接管该公司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公司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

(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购买能力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但收入水平并不是决定消费者有无能力购买汽车的唯一因素。在上述我国汽车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而消费汽车的档次并没有随之降低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这点。

那么,就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会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其中最受广大私车消费者关注的十万元到十五万元人民币的轿车接近总量的40%,出租车需求量在18-20万辆。此外,价位在九万元以下的占到22%;十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占到19%,二十万元到三十万元的占到12%-15%,三十万元以上的占到8%。这些数据就可大致反映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优化对策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有限,一味地降价来迎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虽不是长久之计,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只要厂商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价格低廉、性能好、售后服务优良的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以此来刺激汽车消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就从侧面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而且,中国在加入WTO后,外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提供汽车贷款服务,这也会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尽管那是一种贷款消费。

(三)汽车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三大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个机遇,因为只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会吸引一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汽车;说它是个挑战,因为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汽车。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因时因地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无疑对扩大国内汽车的消费有极大的帮助。但仅凭这点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汽车消费政策和售后服务体系。

我国汽车政策属地性、汽车生产与销售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政策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这都导致消费者想买车都难的局面。加上在汽车税费方面,各级政府我行我素,在汽车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各种收费项目繁多、数额巨大。

在售后服务系统的观念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很大,由汽车引发的信贷、保险、租赁等较国内要完善许多。特别是国内的汽车保险,缺乏一种服务的理念,使得消费者害怕买车。因为一旦消费者买车后,享受不到社会化的规范的售后服务,那么养车的成本就更高。这样只怕是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有哪个消费者还敢去买呀!

2.优化对策

要优化汽车消费环境,还得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上的三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条解决方案:

(1)推出性能好、款式丰富的国产中档车。

(2)完善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搞好汽车信贷、汽车减税工作。

(3)完善和调整国内汽车保险业,让消费者在买到汽车的同时也买到了服务。

汽车消费环境的优化,单靠企业的力量还不够,还得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

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就现阶段,面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特殊情况,各汽车生产厂商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一条合理的、科学的而且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发展道路。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思路:

(一)产品方面。车只是代步工具,没有必要讲究排场。因此,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应重视经济型轿车的发展空间,把发展经济型轿车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然而在现阶段,企业重点应放在生产性能好、耗油量低、环保型的中高档轿车。这些产品的适应人群年龄层次在30~50岁之间。

(二)价格方面。汽车价格的制定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并要考虑一些

地域因素对制定价格的影响。一般来讲,在国内居民当前的收入水平下,高收入家庭的预期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8万元,而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3万元。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10万元是一个“坎”,他们的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8万元左右。

(三)销售方面。各汽车生产企业完善机制,同一商只能一种品牌的汽车。各汽车专卖店或会展中心应设在离城市中心最近的位置,以便消费者咨询或参观。同时,企业应培育好与商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营销表现方面。现在媒体不该再炒汽车价格降了多少,更不应该煽情“高消费”;媒体的宣传应强调车的性能、环保,并且宣传正确的汽车消费观念,要让消费者明白买车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应注重公关、促销等市场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品牌的推广活动。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强迫消费者买什么,不买什么。需求是无法阻挡的。我们不能强迫消费者去认同或购买某种汽车,我们只能去生产消费者喜欢或需要的汽车。在弄清楚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汽车后,企业就可以决定生产什么样的汽车,为谁生产这些汽车和怎样来生产这些汽车。全文在分析完我国目前汽车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后,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概括为:以生产国产中高档轿车为主,以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消费者为主要消费对象,同时兼顾公务车市场,在宣传正确的汽车消费观念时,走国产轿车的精品名牌之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蜕缁峋玫姆⒄梗颐窍嘈胖泄钠倒ひ到峥焖佟⑽炔降姆⒄埂?

【参考文献】

①罗明《现代企业营销理论与实践》气象出版社1998年版

②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梁小民《西方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8篇

变了,我们不能再按以前的那些需求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生产。认识到这些特征,将对今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一、现阶段,我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

市场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集散地,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现代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上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要想取得发展,除了要了解与企业相关的市场外,更要做好市场的研究工作,重点就是做好研究市场需求的工作。而要研究市场需求,首先就得研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来讲,要使它能够取得发展,也必须从研究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只有在研究汽车消费者需求后,各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决定“生产何种汽车”,“为谁生产汽车”和“怎样生产汽车”。先来看看,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一)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现状

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对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主要购买目标”做了专相调查。调查结构按购买的先后顺序排列为:第一位是家用电器;第二位是住房;第三位是电脑、家具、汽车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汽车的购买欲望并不是很强,只有在他们拥有住房后才会考虑去购买汽车。

2000年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了一相题为“我需要汽车吗”的消费者心态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大致与上述结果相似。其中,回答“现在我不需要汽车”的比例高达70.3%;回答“今后我可能需要汽车”的比例有47.3%。

两项调查虽不能表明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需求的全部,但它们都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看法:就目前来讲,我国消费者对购车的欲望还不是很强。

(二)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现状

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形态调查表明,全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12个大城市,大部分居民的月收入水平不到1500元,即按照月收入1500元计算年收入也不过1.8万元;普通居民家庭年收入2~2.5万元。而现在要买一辆13万元左右的家用汽车仅一年的消费总支出就要2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在这样的情形下,居民回去买车吗?结果我们发现,居民不但买车,而且车的档次也还不错呢。

据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提供的一分调查报告,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也就是夏利左右的车型,占31%;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包括捷达、富康等品牌,占17.5%。但是消费者表示,如果以后买车,它们的选择将集中在10~20万元的档次(占30%)。尽管一些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的知名度较高,但是人们今后购买家用轿车的意向选择,几乎都集中在中高档轿车。

对比两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买一辆家用汽车,他们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但就已经购买家用汽车的家庭来看,他们的购车档次却都集中在中挡车。这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的现象,也就构成了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力”的一大特征,尽管其中包含贷款消费。

(三)消费者消费汽车的相关环境现状

目前阻碍汽车进入家庭的因素不只是收入水平,诸如市场供给、消费政策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北京晚报记者对76位汽车消费者进行定点拦截采访,在81%已着手购车和准备购车的消费者当中,有38%的消费者面对价格波动的汽车市场处于观望状态,导致“持币待购”现象的产生。当问及他们既然想买车为何又不买的理由时,摆在第一位的理由是“汽车价格还是太高”;摆在第二位的理由是“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明”;摆在第三位的理由是“现有车型还不够丰富”;接下来的理由便是“还没有攒够足够的钱来买车”。

这则采访资料反映的其他事实我们暂且不论,就有两点提醒我们:目前消费者觉得我们的汽车消费政策还没有让他们信赖,市面上还没有丰富的车型让他们选购。归结起来,就是在我们国内,还没有一个让消费者觉得满意的汽车消费环境。经过统计和分析,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环境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1.市场上小型车可选性相对较大,而大多数中国人需要的国产中挡车可选性却比较小

2.各种汽车消费政策不完善(消费税、信贷等)

3.汽车保险制度很不完善

二、汽车消费者需求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这点无可质疑。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这就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购车欲望自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欲望还受到特定消费观念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国内大部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很落后,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这种观念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一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2.优化对策

要想提高消费者对购买汽车的欲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到一定档次时,他才会有购买汽车的欲望。然而在收入水平不可能短期飞速发展时,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改变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通过引导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念来引导消费者消费汽车。还可以通过汽车租赁业务出租汽车或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汽车,从而刺激消费者想拥有、购买汽车的欲望。克莱斯勒总裁艾柯卡在20世纪60年代刚接管该公司时,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使本公司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

(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消费者购买能力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但收入水平并不是决定消费者有无能力购买汽车的唯一因素。在上述我国汽车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而消费汽车的档次并没有随之降低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出这点。

那么,就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会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资料分析得出,其中最受广大私车消费者关注的十万元到十五万元人民币的轿车接近总量的40%,出租车需求量在18-20万辆。此外,价位在九万元以下的占到22%;十五万元到二十万元的占到19%,二十万元到三十万元的占到12%-15%,三十万元以上的占到8%。这些数据就可大致反映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2、优化对策

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有限,一味地降价来迎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虽不是长久之计,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只要厂商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价格低廉、性能好、售后服务优良的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以此来刺激汽车消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也就从侧面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而且,中国在加入WTO后,外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国内提供汽车贷款服务,这也会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尽管那是一种贷款消费。

(三)汽车消费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三大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是个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个机遇,因为只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就会吸引一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汽车;说它是个挑战,因为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就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汽车。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因时因地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无疑对扩大国内汽车的消费有极大的帮助。但仅凭这点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汽车消费政策和售后服务体系。

我国汽车政策属地性、汽车生产与销售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业政策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实行,这都导致消费者想买车都难的局面。加上在汽车税费方面,各级政府我行我素,在汽车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各种收费项目繁多、数额巨大。

在售后服务系统的观念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很大,由汽车引发的信贷、保险、租赁等较国内要完善许多。特别是国内的汽车保险,缺乏一种服务的理念,使得消费者害怕买车。因为一旦消费者买车后,享受不到社会化的规范的售后服务,那么养车的成本就更高。这样只怕是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有哪个消费者还敢去买呀!

2.优化对策

要优化汽车消费环境,还得从问题本身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目前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上的三大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条解决方案:

(1)推出性能好、款式丰富的国产中档车。

(2)完善汽车消费的法律法规,搞好汽车信贷、汽车减税工作。

(3)完善和调整国内汽车保险业,让消费者在买到汽车的同时也买到了服务。

汽车消费环境的优化,单靠企业的力量还不够,还得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三、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

我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就现阶段,面对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上消费者需求的特殊情况,各汽车生产厂商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一条合理的、科学的而且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发展道路。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思路:

(一)产品方面。车只是代步工具,没有必要讲究排场。因此,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应重视经济型轿车的发展空间,把发展经济型轿车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然而在现阶段,企业重点应放在生产性能好、耗油量低、环保型的中高档轿车。这些产品的适应人群年龄层次在30~50岁之间。

(二)价格方面。汽车价格的制定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并要考虑一些

地域因素对制定价格的影响。一般来讲,在国内居民当前的收入水平下,高收入家庭的预期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8万元,而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3万元。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10万元是一个“坎”,他们的购买汽车的平均价格为8万元左右。

(三)销售方面。各汽车生产企业完善机制,同一商只能一种品牌的汽车。各汽车专卖店或会展中心应设在离城市中心最近的位置,以便消费者咨询或参观。同时,企业应培育好与商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营销表现方面。现在媒体不该再炒汽车价格降了多少,更不应该煽情“高消费”;媒体的宣传应强调车的性能、环保,并且宣传正确的汽车消费观念,要让消费者明白买车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应注重公关、促销等市场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品牌的推广活动。

第9篇

沈阳近海经济区管委会

2018年12月5日

第一部分 辽中区概况

一、辽中区简介

辽中区隶属辽宁省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沈阳市西南部,因在古代辽郡以西、辽水以东,宛在中央而得名。区域面积164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万,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近海经济区,全国第18家综合保税区—沈阳综合保税区,也坐落于此。辽中区是沈阳市转身向海,打造近海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沈阳成为沿海城市的重要里程碑,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互动的先导区域和钻石节点,形成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辽中区是东北首家国家级生态县,相继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等多项殊荣。辽中有全国岸线最长、沈阳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和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水库—“珍珠湖”。“辽中寒富苹果”、“辽中大米”、“辽中鲫鱼”、“辽中玫瑰”、“辽中葡萄”五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成为辽中靓丽的名片。2018年10月,辽中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二、沈阳近海经济区简介

沈阳近海经济区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于2007年6月正式启建,规划总面积66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区20平方公里。沈阳近海经济区是沈西工业走廊的门户空间、沈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承接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依托母城沈阳和营口港,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面向东北亚,最终建设成为沈阳对外开放的门户。沈阳近海经济区主要发展商用车及零部件配套、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表面精饰五大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生产型企业118家。其中,汽车产业有华晨金杯商用车、辽宁忠旺特种车、沈阳钧翔专用车、沈阳沃特专用车、沈阳远程摩擦、海达热交换器、裕森车饰、天勤座椅等各类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4家,整车生产企业4家,专用车生产企业7家,零部件企业14家。

三、沈阳近海经济区汽车产业园发展规划

规划定位:聘请顶尖规划院所,系统编制了沈阳近海经济区卡车及特种汽车产业园控详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用地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园区总的空间规划布局为 “四区二中心”:“四区”即整车生产区、专用汽车生产区、零部件配套生产区和商贸物流区;“二中心”即展览展示销售中心和科技孵化与整车检验检测中心。打造集研发、生产制造、商贸物流产供销一体化,具备商务功能的新型综合产业园区。

产业定位:园区以生产销售卡车整车、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为主要目标,在大力引进卡车整车、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同时,“搭平台"、"铸链条",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及汽车后市场项目。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为沈西工业走廊汽车产业提供生产及配套服务,打造沈西工业走廊辽中节点的汽车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计划用3-5年时间,以金杯商用车、忠旺特种车项目为龙头,引进商用车、特种车、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0-1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30-50家,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套(件),产值达到500亿元,成为辽宁地区重要的商用车、特种车、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展示销售中心。

四、沈阳近海经济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区位交通:沈阳近海经济区位于辽宁省中心,沈阳市西南,距沈阳市45公里,距营口港69公里,距桃仙国际机场65公里。一小时经济圈辐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化纤城辽阳、石化城盘锦等8大工业城市,覆盖人口2400万。沈阳近海经济区地处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的中心,京沈高速,沈大高速,辽中环线高速,通海开发大道,沈盘公路,秦沈铁路,出海货运铁路,与正在规划建设的沈阳至辽中轻轨,直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宝航路等交通干线,构成了中国北方最为密集的陆路交通网络。

生产资质:落户在沈阳近海济区的专用车、特种车、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可以与沈阳宇龙汽车改装有限公司(详见附件)、辽宁忠旺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合作。

市场优势:2015年11月,国家已批复沈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实施方案。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6]139号)和《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方案》(沈政办发[2018]142号文件。沈阳市明确规划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到2020年,力争实现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30万辆,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万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充(换)电站200座,充电桩2.1万个。

人才优势:沈阳市拥有140所各类科研机构,47所高等院校,2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人才220万人。辽中区具备良好的人才优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管理、科研人员5000余人。“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沈阳市辽中区职业教育中心已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有针对性的实行“订单式”职业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良性互动。辽中职业教育中心设有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汽车维修、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包括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为客商的入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技术优势:“辽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政府发起创立,依托辽宁三维打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积极整合辽宁省科技厅、沈阳市科技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黎明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各方在技术、管理、市场及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沈阳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学研用联合体,共同打造辽宁省智能制造公共研发中心、示范中心、教育培训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及孵化基地等,力争为沈阳制造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加速辽宁智能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

进出口优势: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在整合原沈阳保税物流中心、辽宁沈阳出口加工区、沈阳(张士)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批准设立了“沈阳综合保税区”,它是东北内陆城市中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汇聚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多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全部优惠政策,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开放区域。

沈阳综合保税区总控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沈阳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利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企业搭建“引进来”的通道和“走出去”的平台。未来,沈阳综合保税区将着眼国家“一带一路”和“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大格局,构建国际化生产业枢纽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第二部分 预选址地块基本情况

一、项目预选址地块

(备注:沈阳近海经济区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拟选址地块)

(备注: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拟选址地块1,原沈阳营口港物流有限公司,项目占地1097亩)

(备注: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拟选址地块2,位于开放大路和沈盘公路交汇处东北,总占地面积477.2亩,其中商业用地131.6亩,工业用地345.6亩)

(备注: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拟选址地块3,位于开放大路和沈盘公路交汇处东南,总占地面积待定,其中商业用地267.5亩)

(备注:华晨金杯商用车生产项目建设中期航拍图。项目总占地面积1592亩,一期占地面积755亩,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

(备注:辽宁忠旺特种车生产项目航拍图。项目占地面积375.9亩,厂房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二、项目预选址地块概况

1项目拟选址地块沈阳近海经济区汽车产业园

2土地面积 待定

3土地招拍挂价格13.3万元/亩

4政府规划用途已批国有工业用地(二类)

5与城镇中心距离距离辽中区城8公里

6平均海拔21米

7降水量634毫米

8年平均气温8.1。C

三、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及投资成本

1周边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8公里范围)“七通一平”及公路、铁路货运专线

2供水情况供水厂一座,日供水5000吨

3用水成本2.35元/m3

4污水成本0.95元/m3

5电力供应情况可提供66KV双回路高压电力,无停电、断电问题

6用电成本普通工业电价平期0.79元,大工业电价平期0.48元

7电力来源孙家万供电站距离项目地12公里,杨士岗供电站距离项目地25公里

8天然气供应情况由沈阳港华燃气公司提供压力为2.2帕左右的天然气管线接口

9天然气用气成本4.2元/m3

10供热供应情况2号热源厂已于2017年底10月建成供热,两台30MW汽轮机组

11供热成本32元/平

12劳动成本普通工人1200-1800元/月

技术工人2500-5000元/月

管理人员2500-5000元/月

13建筑成本钢结构厂房约:700-750元/平

框架结构厂房约:800-900元/平

框架办公楼造价约:1100-1200元/平

四、项目周边交通、物流运输情况

1最近火车站的名称及距离辽中火车站8公里,规划轻轨站2公里

2最近铁路线的距离沈营货运专线2公里

3周边公路沈西工业走廊开发大道、沈盘公路

4周边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辽高速、灯辽高速

5海运港口距营口港70公里,大连港300公里

6空运港口距桃仙机场65公里,车程约60分钟

五、项目周边区域建筑环境情况

1最近公共区或者住宅区距离0.1公里(西山村正在组织整体搬迁)

2环境污染源情况无

3周边设施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无

六、项目选址地质构造情况

1土壤类型①耕土、②粉质粘土、③粉细砂、④中砂

2地下水标高7.9米

3地质沉降无

4地面平整程度良好

5地面高度差0.5

6历史发生地震情况无

7历史发生洪水情况1995年出现一次洪涝灾害

8公共及其他地下设施无

七、建筑及其它法律、政策规定

1周边整体发展规划辽中区城市总体规划、近海经济区汽车产业园规划

2建筑相关要求建筑密度30%-45%,容积率不低于0.8,绿化率不低于15%。

3项目通常批准时间15个工作日

4建筑规模及尺寸限制无

5交通、环境事务、废物处理等方面特殊的强制性规定无

八、节能减排情况

1废水排放通过接口排放到污水收集管网

2废水排放成本以排放量、排放浓度除以国家规定的当量数收取费用

3污水排放标准单位1m3COD≤100mg/L

4三废处理法定程序环保局形成环境影响报告,根据评估履行程序

九、外籍员工生活配套设施情况

1周边主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47所

2周边主要中小学辽中第一高中、辽中城镇二中、茨榆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4周边主要职业培训学校国家级重点职教中心-辽中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5周边主要医院辽中区人民医院8公里,辽中区第三人民医院6公里,辽中区济康医院4公里。

十、周边社会事业基本情况

1每100,000居民就业人数50000

2每100,000居民拥有病床数300

3每100,000居民拥有牙医16

4每100,000居民犯罪人数90

5产业工人教育程度和技能中专以下80%,中专以上20%。工种:车、铣、磨、电、钻、钳、焊、铆等工种及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工种。

6工会组织20个

第三部分 汽车产业配套环境

一、特种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平台

以华晨商用车项目为龙头,建设专用汽车生产资质和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以沈阳忠旺特种车项目为引领,建设商用车、特种车生产资质平台。

二、汽车金融服务平台

设立沈阳市汽车产业发展基金。由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出资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一期规模2亿元,二期规模3亿元。以股权+债权的模式重点扶持近海经济区入驻的新能源汽车、卡车、特种车生产企业及其配套企业。

三、汽车后市场及物流建设平台

通过兴顺集团建设近海汽车展览销售中心,实现汽车产品的展览展示、动力驱动系统及电池材料供应、充换电服务及相关仓储物流、车检、金融、商旅服务等功能,打造“一站式” 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

四、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平台

通过我区国家级职业技术中专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合作办学,引进大连天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沈阳近海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培养培训汽车产业技术工人、管理人才及汽车后巿场服务人才,为客商的入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第四部分 新能源汽车项目优惠政策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16]139号)和《沈阳市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实施方案》(沈政办发[2018]142号文件精神,为鼓励和推进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一、推广政策

1、到2020年,沈阳市力争实现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30万辆,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万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充(换)电站200座,充电桩2.1万个。

2、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先行先试,以城市公交、出租、网约、邮政物流领域为重点,同时在汽车租赁、环卫、市政服务、通勤班车及私家车领域推广。

3、新增和更新的公务车及用于公务使用的租赁车辆除特殊需要外,全部采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采用纯电动车辆;新增网约出租车全部采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鼓励巡游出租车采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在物流和环卫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新增分时租赁车辆全部采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二、补贴政策

1、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行补贴。对在我市一手销售、上牌并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货车及物流车、新能源客车(不含市区新能源公交客车)生产企业,给予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50%的地方财政补贴;国家和本市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车辆售价的60%。对符合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车辆销售上牌且获得国家补贴后即可按相关程序申领地方财政补贴。市内新能源公交补贴政策根据每年实际情况按市政府有关决策执行。

2、对我市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1年内(1月1日-12月31日,下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含)3000辆,奖励3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0辆奖励80万元,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含)500万元;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1年内新能源客车销量超过(含)200辆,奖励1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辆,奖励30万元,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含)500万元;新能源物流车及专用车生产企业1年内新能源物流车及专用车销量超过(含)500辆,奖励5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辆,奖励10万元,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含)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