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分级教学法论文范文

分级教学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分级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分级教学法论文

第1篇

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天壤之别。少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好,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也存在较浓厚的兴趣,接收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另有少部分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了必要的信心。中间层次学生学习基础一般,也能跟上教学进度安排,但是他们学习态度一般,主动思维不强,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思想上需要教师的重视,学习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督促。面对这些学生,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出现好学生学不好,差学生学不会,不能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进行分层。由于在开学的初期任课教师不能完全搞清楚学生的状况,所以笔者的经验是这时不要急于分层。可以在一至两周时间里通过观察,通过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三层。第一层(A组)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B组)为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第三层(C组)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在实际教学中,班级里各个层次学生的比例在1∶2∶1。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好A组学生,保持他们良好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得到提高;集中精力抓住B组和C组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畏难心理,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条件。当下中职机电教学多采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一般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教学。若完全按层次分组不一定是最优的搭配。笔者的经验是每组安排三个层次的学生在一起,高中低搭配,这样在实训课教学中学生能够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应的教学目标,并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性很强,实训比重在70%左右。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笔者将这个课题分成三个阶段来展开教学。在每一阶段中,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细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为安装控制线路前的理论教学阶段。这个阶段基本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线路动作原理,看懂原理图和安装图。理论教学是中职大部分学生的短板,怎样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要求,对后续的实训教学开展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部分教学的关键就是学生要正确理解两支交流接触器的“自锁”与“互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路控制电机的运转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模拟引导学生理解线路的接通和断开的状态,再通过实物充分讲解,让学生对电路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充分的理解。这部分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列举生活化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掌握。笔者把分层教学目标定位在:B组学生要达到基本教学目标;C组学生要求降低,在基本理解线路原理的基础上,明确线路所需的低压元器件及正确安装位置;对于A组学生提出提高性的要求,在掌握线路原理图的基础上能自行设计接线图。

第二阶段为安装线路图,实践阶段。根据线路的要求选配低压元器件,根据接线图进行接线。这个阶段基本的教学目标定在能够根据接线图接线,接线工艺合格。这部分教学为实训教学,小组采用高中低搭配能体现出分层教学法的特点。学生根据任务的安排,自行完成电路的接线,同组制作比较好的学生指导其他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C组学生基础差,但是动手能力不一定差,所以要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实训的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定位在:B组学生要达到基本教学目标;C组学生要能完成线路的接线,安装工艺基本合格;对于A组学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生产控制要求,掌握接线的技巧和创新性。第三阶段电路的检查和试车。线路的故障排除是教学的难点。全面检查接线的正确性,根据动作原理,防止因为错接、漏接造成的电路不能运转或者短路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此阶段基本教学目标为学生自查和小组互查结合,小组讨论,保证自己线路能够正常运转。对A组学生要求会使用仪表排除线路故障。

3分层辅导,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辅导是必要的,主要是面对B组和C组的学生,对他们实行有针对性的辅导。A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这些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同时要让他们带动B组和C组的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般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要求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给予帮助。遇到有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讨论。

4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至两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对有闪光点的学生要及时给于表扬。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缺点和不足,进而让学生进行完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自我完善这个过程开展比较困难,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培养他们这方面的意识。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是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动力和源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和喜悦,特别是后进生要逐步让他们获得自信。采用任务检测和评价表,自评、小组交叉评分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一个了解,以便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好地开展。

5结语

第2篇

(1)高职学生的基础状况需要分层次教学。高职学生计算机的差异性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计算机基础也各不相同,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方法也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准确定位,找到合适的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兼顾学生的基础,就会让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到老师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较少,不能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而计算机城市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老师所设计的目标难以实现,教学内容不易消化,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学习效率也无法提升,更无法保证学习效果。

(2)技能型人才需要采取分层次教学法。高职院校是我国社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培养应该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也要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型人才,分层次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高等院校培养职业型人才定位各不相同,也就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采取分层次教学法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很好的指导和教育,有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分层次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向软件开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努力,成为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

2高职计算机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分析

2.1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

高职计算机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法,首先应该针对学生的基础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计算机水平,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层次,给学生制定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的基础,确保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相符合,引导学生自我定位,及时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结合学生的发展进步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找到合适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不断进步进。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教师结合学生的基础和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他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管理,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基础各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基础逐步提升,学习方法不断改进,很多层次较弱的学生有可能成为基础层次较好的学生,此时就应该给他们制定新的学习目标。这样,通过动态的教学目标管理,及时的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2针对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活动

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基础等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发展阶段,采取有区别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中等层次学生为衡量标准,对优等生有一个更高的要求,给他们设置更多的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引导他们想更高层次目标努力,让他们在做好各种软件应用的基础上,学会开发设计更多的程序,或者编写较为复杂的应用程序。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方面引导他们学好基础理论,掌握基本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不断地获得自信和力量,给他们以方法和指导,让他们逐步找到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基本应用操作,在反复的实践当中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他们更好的将来从事与计算机应用奠定较好的基础。而对于技术层次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探究性活动,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富有创新性的任务,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培养计算机高端人才。

2.3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教学评价注重基础层次

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教学管理过程中,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操作技能,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分层次管理,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变化。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适当调整学习目标,引导向更好目标迈进,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及时看到进步和成绩,不断增强自信和勇气。对于成绩进步较慢的学生,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习目标,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合理分层,并能够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应立足学生的基础,实施分层次评价,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学生产生骄傲情绪,引导他们不断创新突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特长,不断增强学习自信,防止灰心丧气,让他们及时发展自己的进步和收获。

第3篇

分层教学法是因材施教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区别对待,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分层教学法的实现手段是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实现既定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水平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方面的问题急需分层教学法来解决

1.高职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需采用分层教学法

高职学生自身层次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受到教育、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间各方面差异性凸显。针对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如果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2.培养技能人才客观上要求采用分层教学法

高职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学生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所学内容,高职院校输出的是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分层教学法的引入对于高职学生专业方向不明,教学内容过整的问题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分层教学法在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成长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三、高职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

1.教学目标上的分层

在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实现学习目标。要想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对学生做好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努力目标。

2.教学活动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中等水平的学生作为衡量标准,对于优等生要严格要求,随时教授新的计算机课程知识,针对差生要多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引导他们掌握好基础知识。

3.做好教育对象的分层管理

分层教学的基础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情况,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活动前,要掌握每个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在进行计算机能力摸底时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等要素,在全面考量的基础上将学生归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成管理。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