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苏教版教案范文

苏教版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苏教版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苏教版教案

第1篇

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

过渡: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文中用来描写吉林雾凇的,想亲眼看看雾凇的美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生看课件;师述:隆冬时节,走进东北的吉林市,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看到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感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奇)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雾凇的奇特景象,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生讨论;师出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指名读,齐读。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难怪作者要说它是……(生:奇观)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看到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啊,所有来到这儿的游客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要是有一名专业的导游能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就好了。你想做一名专业的导游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导游证,你把第二节读懂了,就有可能拿到这个导游证了。

生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生: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句中词语变红)

师指导学生朗读此句。(抓住重点词语)

这些条件是一般雾凇形成所缺一不可的,吉林雾凇的形成符合这些条件吗?

生自由朗读第2~7句,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生:“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生: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遇冷后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师: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生: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生:涌向弥漫)

生再齐读这句话。

④师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师: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生齐读。师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师: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生读。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其实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生齐读)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最初……,逐渐……,最后……)

师指名填空。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是那样的奇特!我们拿起课本齐读第二段,再次来感受雾凇神奇的形成过程。(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读的真不错,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可不能捧着书本为游客做介绍啊。请看着屏幕,围绕着雾凇形成不可缺少的几个条件,试着脱稿介绍一下吧,想不起来的可以看书。(提醒注意:导游要懂礼貌,说话要清晰、完整)

指生上台做导游给游客做介绍,其余生评价,颁发导游证。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再去欣赏一下吧。要边看边想,雾凇有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师:多美的雾凇呀!用上这句式,将你看到、想象到的景象描绘出来吧。(生略)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3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师:请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第2篇

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用知识这金钥匙去打开成功的大门吧!

1、口算。

多看多学,才会进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2 7 2 .0 4

× 0.3 2 × 1.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5 8 6 .2 5 2 .0 4

× 4.2 × 0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7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3 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5 元 1 0 5角

例2

0.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第3篇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岛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色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3.知道我国青岛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深切感受到鸟岛上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让我们再一次一起去观赏鸟岛。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勾起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2、读词 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内容,以比赛的方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巩固和加深对词语的认知。)

3、鸟岛还有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鸟岛在什么地方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出示填空,指名说

(设计意图:在学习前进行质疑,提高初读课文的目标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4、这个小岛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都知道,这真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小岛啊。这么美的小岛想去看看吗?(想)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小岛转转吧。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每当春季来临,天气转暖,湖水开始解冻,鸟岛上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2、指名读第二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出示第二段)

从哪儿知道飞来的鸟儿很多?随机讲解“一群一群”:

比较句子,让学生体会鸟多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一群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学生自由说句子的不同,读句子

(设计意图:比较学习,体会中国文字的精密,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阅读体会,让孩子明白鸟儿的多!)

3、这些鸟是一起飞来的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让生理解“陆续”,让生表演陆续的样子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让孩子理解体会鸟儿飞回来的场景。)

4、鸟可真多啊!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5、这么多的鸟在这儿干什么呢?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总结:这就叫“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设计意图: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还以直观认知为主,运用挂图,降低想象的难度,用直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想象画面。)

老师再根据图分别讲解“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加深学生理解。

5、鸟儿们可真快乐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春天的鸟岛真热闹啊!夏天的鸟岛更热闹呢,让我们快去看看。

2、请学生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鸟岛有“三多”,你知道是哪“三多”吗?读完后,请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3、指名说,老师及时板书 :鸟多、窝多、蛋多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热闹”一词做文章,找文中的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游人多突出小岛的与众不同!)

4、从哪儿知道鸟多呢?

生读句子:

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①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鸟儿多呀?(各种各样、鸟的世界、聚在一起)

理解“各种各样”:什么叫“各种各样”呢?你猜猜鸟岛上会有哪些鸟呢?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各种各样鸟的图片。

(设计意图:充分地运用挂图,让孩子见识各种各样的鸟图,用直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孩子了解鸟的种类!)

②理解“鸟的世界”:你们见过鸟的世界吗?你们猜猜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课件出示很多鸟的图片。

③这么多的鸟会在一起干什么呢?课件出示鸟活动的图片

课件出示填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有的( ),有的( ),有的( ),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④指导朗读:多开心、多快乐的小鸟啊,谁能再读读这句话。(个、齐读)

5、鸟窝多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鸟多呢?点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做挨着的动作)

老师结合图讲解鸟窝多

6、鸟蛋多(板书)

①学生读有关语句,从哪些词看出鸟蛋多?

点出“窝里窝外”“到处”。

②课件出示鸟蛋图,理解后再读词语。

③出示青绿色和玉白色的鸟蛋图,说说为什么有不同颜色的鸟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鸟。)

④有这么多的鸟窝和鸟蛋,其实,也就是说鸟岛上什么多呢?(鸟多)你能把这2句读好吗?(个、齐读)

7、小结第三小节

① (结合板书)第三小节向我们介绍了鸟岛的鸟

儿多、鸟窝多、鸟蛋多,难怪有人称这里是鸟的世界了呢!

你能看着屏幕,读读这段话,把鸟岛鸟的多读出来吗?(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感悟的表达,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②这段文字,你想把它记在脑子里吗?(出示课文填空)

师生齐背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2、如果来到鸟岛上的每个人都捉一只鸟回去,拾一个鸟蛋回家,那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之后,鸟岛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游客,你会怎样劝阻他呢?

3、你们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吗?(不)所以,我们应该要爱护鸟类,保护鸟类(板书:爱鸟、护鸟)

4、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游客的?(齐读)

5、老师这儿有2句句子,请大家读一读:(出示句子读一读)

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1)、先齐读,再男生读上一句,女生读下一句。

2)、师解说: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说法。

3)、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能模仿上面的例子,用另一种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子:因为今天下大雨,所以春游活动取消了。

_______ ,因为_______ 。

6、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1977年我们国家已经把鸟岛列为自然保护区了。

7、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再次感受人们对小鸟的爱。

三、小结课文,感情升华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啊!现在让我们拿好书,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仔细回味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齐读课文。(配乐)

(设计意图: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容易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第4篇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了解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积累活动的经验,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角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它们的形状

师:出示图形,你们在猜最后这个图形时为什么不说是三角形或长方形呢?前面几个图形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们都有

“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新课

1、指一指:

师:角总是藏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把你们找到的有角的物体拿出来,哪一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角,选择其中的一个角指给大家看看。(指导指角的方法)师:角是一个点吗?谁能完整指出角,师生共同指一指角

师:我这也找到了一些藏着角的物体,你们看,现在我要把角请出来,仔细看。(放课件)这些图形都是角,想更深入地了解角吗?(想)

2、小组活动1:学一学

师: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摸一摸:摸一摸三角形学具的一个角,互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一人展示,拿三角板带大家一起,摸一摸,说一说)

师:通过摸一摸,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2)画一画:画一个角,并且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课本84页)(1人边画边讲解)

师补充:我们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以后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角

(3)填一填:角有()个顶点,()条边。

(4)师:角的一个顶点是……,两条边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就要看有没有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你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认不认识角。

(出示课堂检测题,第1题口答,第2题小组讨论)

2、小组活动2: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角,还能把它画出来,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想)请从你们桌上的

筐里选择材料:(1)选择你需要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角。

(2)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指一指顶点和边在哪里?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展示时,说一说你用什么做的,指一指,顶点和边。)

展示完问:其他组有不同的吗?

3、小组活动3:玩一玩

师拿一个活动角:下面我们来比比角,好吗?我伸出我做的角,看谁根据指令做角快速。

师:先用边较长的活动角做一个角,要求学生:做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

师:再用边较短的活动角做一个角,要求学生:做一个比我的角小的角。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角越来越小?

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师:生活中有像我们做的活动角一样的物体

观看扇子打开,剪刀合拢的过程,发现我们早已在生活中见到角的大小了。

师:生活中,还有这样能活动的角吗?(钟面)转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可以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角。(85页第3题,问:哪个角最大,哪个最小,为什么?)请学生口头做出判断,并讲明原因。

(2)猜一猜,比一比:

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没有)板书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角)下面有一首儿歌,对角有了全面的概括。

第5篇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感知角的大小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角”

1、导入:瞧,这是什么?(三角尺)你知道为什么它叫三角尺吗?(因为它有三个角)

2、揭题:角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怎样的图形是角呢?它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认识角)

二、观察实物,认识角

1、初步感知角

(1)师:谁能上来在三角尺上选一个角指一指?(生一般只能指出一个点)

师:老师明白了,你们指出的角是这样的(黑板上画1个点)。问:这是一个角吗?这是什么呀?(点)

师:对,1个点,除了要指这个点,还要再指出什么才是一个角呢?谁再来试试?

生指师引导:对,大家有没有看到,他不但指出了这个点,还指出了和这个点连着的两条线,看明白了吗?(在黑板上画两条边)

师:小朋友们伸出手指一起来跟老师指一指(示范指角:这是1个角)

(2)师:在三角尺上你还能找到另外的两个角吗?(指名生上来指)

(3)师:小朋友身边都有三角尺,请你在自己的三角尺上选一个角指指。

(4)师:现在请小朋友用选定的这个角戳戳自己的手心,感觉怎么样?(点很尖)

再摸摸两条线,感觉这线怎么样?(平平的、直直的)

2、抽象角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课件出示),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吗?想一想一共有几个角呢?谁来指指看?(边指边说:这是1个角)

师: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也形成了一个角,谁来指一指?(生指)

(2)师:现在老师在每幅图上选一个角移下来(点击课件),看,这三个图形都叫角,他们摆的不一样,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同桌讨论: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还有1条小弧线。

3、角的各部分名称

指出:这条小弧线,是角的符号。角就是由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我们把这个点叫作角的“顶点”(板书:顶点),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作角的“边”。

这是角的一条边(板书: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板书:边)

电脑第1个角:一起说说,这是角的什么?(顶点)这是什么?(边)

4、角的组成

问: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边)

师:谁来指一下另外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三、判断比较,内化特征

1、判断角

师:小朋友,现在你们对角有点感觉了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快速反应的游戏。(出示:“想做”T1)下面哪些图形是角?是角的我们用“√”表示,不是角的,我们用“×”表示。我说一二三,大家一起判断,行不行?(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旋转最后1个角)追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小结:看来,要判断是不是角,要看有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2、找角

(1)教室里的角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角,你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角吗?找找看。(顶点和边指一指)

(2)图形上的角

师:小朋友真厉害,能从这么多的物体上找到角,其实在一些平面图形中也有角!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有几个角吗?如果你找到了角就给它画上小弧线作为标记,找到几个就填在括号里。

投影作业,交流讲解。

3、做角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很多角,那你想做一个角吗?(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3种材料:小棒、吸管、长方形纸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学生做角)展示,汇报。(1)小棒搭出1个角:两根小棒看成角的两条边。

(2)折吸管:吸管弯曲处当作角。

(3)折长方形纸片:可以用小弧线标出折出的新角。

四、比较辨析,体验角的大小

师:小朋友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不同的角,真了不起。老师也做了一个角,是个特别的角,两条边还能怎么样?(能活动)像这样的角就叫做活动角。你想做吗?请小朋友用口袋里的绿色塑料条做一个活动角。(生操作)

师:把你的活动角拿起来看看能不能活动?

(一)感受角有大小

1、师:你能把你的活动角变大吗?试试看(生操作)你是怎么把角变大的?(把角的两条边拉开),指出:这个拉开就是张开。(把角的两条边张开,角就变大)

问:如果把角的两条边合拢,小朋友合拢看看(生操作)角就怎么样?

小结:对呀!把角的两条边张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板书: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你在生活中也见过这种可以变大变小的角吗?

A、剪刀(实物):剪刀上的角在哪里?(两个刀口夹的部分是角)

师:其实,剪刀就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用剪刀剪东西时我们先要把剪刀怎么样?(张开),角就变(大)。剪的时候就要把剪刀(合拢),角就变(小)。

B、扇子(课件):折扇上也藏着活动角,我们可以把扇子的两个扇柄看作角的两条边。当我们慢慢打开扇子,你能发现扇面上的角有什么变化吗?(变大)想想看,怎样可以让扇面上的角变小呢?(把扇子慢慢合上,角变小)

(二)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3

个钟面)

师:钟面上转动的时针和分针也会形成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指出: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2、重叠法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角(板贴教具),你看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学生猜)看来我们不能一眼准确的看出谁大了?你能想出好办法来比一比吗?(生演示,并说说怎么比的)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条边也重合,看另一条边,很明显白色的角的边在外面,所以白的角大。

(剪短白角的边)问:现在哪个角大?说说自己的想法。(一般学生会说黄角大)

(活动角)集体讲解: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而是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把角的两条边张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重叠法)

五、课堂总结,内化角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如果你是角,你准备怎么像大伙介绍自己呢?

第6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角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个部分名称,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从实际物体的面上抽象出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没有关系,而是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用具:每人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把直尺、一个活动角、一副三角尺;教师用具:角两个、小磁铁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带同学们玩个小游戏:我来猜猜猜,猜猜老师的袋子里有哪些图形?

邀请一位同学上台猜猜老师的袋子里有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到的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有四个角,圆形没有角。

师:那老师想让你给它们分分类,可以这么分?

生:有角的分一类,没有角的分一类。

师:没错,你有一双从数学角度出发的眼睛。咦?那角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角)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从生活中发现角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角吗?(见过)

说一说你见过哪些角?

2.出示图片,找出角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物品,你能指一指角角哪吗?请同学上黑板上指一指找到的角。

3.摸角,感受角的特点

刚刚咱们找了角,也能指出角,你想摸一摸角吗?

拿出课本,请同学摸一摸数学课本上的角。并且说说角摸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1:角摸起来尖尖的。

生2:角摸起来扎手。

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角那个尖尖的,扎手的地方。

预设生3:尖尖的那个地方的两边摸起来平平的。

师引导学生用手去感受角的两边平平的、直直的。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的看到角,咱们把这些图形的角都描下来怎么样?

(PPT展示描角的过程,师讲授:这些描下来的图形都是角。)

观察:这些角有都有什么?

师:先自己独立观察角都有什么?再和同桌讨论一下你们的发现是否一样。

汇报交流:

生1:角都有尖尖的地方。

师:请上来指一指那个尖尖地方。

交流发现:这些描下来的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角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生齐读顶点)。每个角几个顶点?(1个)师板书(角都有一个顶点)。

生2:角还有两条线。

交流发现:这些描下来的角都有两条线。

师;角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每个角几条边?(2条)角都有两条什么样的边呢?回想一下刚刚咱们摸角时候的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角有两条直直的边(相机板书)

4.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同学看,这一个一个的角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练习: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并说明理由。

5.学习画角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角,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大家的表现非常棒!老师想把难度升级,你们有信心完成新的挑战么?(有)老师想让大家画一个角。不着急,咱们先想一想画角需要些什么?(直尺,因为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不用直尺画的不直)

(1)教师先放手让同学们自己画,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2)强调画角的好方法:先画顶点再画两条边。

(3)介绍角的标记,弧线的使用。

6.认识角的大小

(1)比一比哪个角大?说说为什么?

(2)掌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两个角,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啊?(在对比中发现两个角一样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2)学生观察角有大有小

师: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制作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说说你的方法。再制作一个比我的角小的角,说说方法。

引导总结:把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大,两边收拢,角就变小。

角的大小说的是它开口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找一找,填一填,找的时候可以在找到的角里面标上弧线再去数,组织交流时,让学生指一指所找出的角的顶点和边。

2.

动手做一做

先用角的符号标记长方形上的4个角,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任意减掉一个角,鼓励用多种不同的剪法,找出所有结果。将减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汇报,带领孩子数出剩下几个角。

最后用课件再次展示结果,直观加深学生印象。

第7篇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过近三年科学课,他们愿意合作交流,能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固性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也会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立体支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陆老师去上海旅游的时候拍了这两张照片,认识这个建筑吗?

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

简介: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塔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设计抗震标准为“7级不动,8级不裂,9级不倒。”

师:想知道这样美丽、雄伟、坚固的高塔是怎样建成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搭支架)

二、搭建平面支架

1、支架的定义:

支架:是指起到支撑作用的构架。

2、支架的形状: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平面支架

提问:你认为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最结实?(学生猜测)

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大头针、吸管

2、操作步骤:

(1)每人搭建不同形状的支架(注意安全)

(2)测量支架的稳固性(往两边拉拽)

(3)填写实验记录

小组动手操作,填写实验报告,上讲台汇报。

师:大家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更深入的了解有关三角形支架的知识。(播放视频)

再次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问:说一说东方明珠电视塔为什么如此坚固吗?

3、支架的稳定性

想一想:

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得稳定、牢固呢?我们来试一试。

分组动手操作,指名汇报。

出示: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师:老师这儿也有个正方形支架,试着用同学们的方法拼了拼,可问题来了(吸管作为对角线长度不够),那怎么解决呢?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出示成品。

三、搭建立体支架

1、演示立体支架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支架,这和我们前面认识的支架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看这个立体支架它的稳定性。哎呀,它怎么倒了?你能帮老师把这个立体支架变得稳定吗?咱们今天来了多少小组?那咱们来个搭支架比赛怎么样?

2、稳固立体支架

搭支架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座最结实、最稳固的立体支架。

提问:(1)怎样搭才坚固呢?(小组汇报)

(2)怎样检验测验立体支架的稳固性,我们需要考虑些什么?(将科学书放于立体支架的顶部,检测其承受力。)

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

3、检验立体支架

(1)检测立体支架的承受力

在立体支架的顶部一边放科学书一边仔细观察。

(2)分析各组支架的优缺点

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恼。展示成功的立体支架分析它的优点所在,出示失败的立体支架对其提提建议。

(3)完善本小组的立体支架

听了大家的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支架。

四、知识拓展

师:刚才啊,同学们在搭支架的时候,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一根根吸管也有了一定的承受力。其实在生活中,生产中,建筑学家也用这些知识给我们搭了许多漂亮的建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第8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笔算减法中隔位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运用计算方法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

难点:理解从被减数的百位上退1当100的原理。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2.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尝试计算204-108=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独立尝试计算。

联系拨珠的过程进行竖式计算。

先在小组内研究计算方法,再在班内交流。

交流时指名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学生验算。

2.计算1000-537=

指名板演,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验算,总结减法的计算过程。

3.比较并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一)基本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验算。

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验算。

集体校对。

(二)专项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做题。

全班订正交流,比较每组两题的不同点。

(三)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弄清题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四、小结。

『板块一

师: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减法算式,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板块二

师:求“买的民间故事有多少本”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师: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师: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

师:这的确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请计数器来帮忙,你能用拨算珠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师:我们已经知道被减数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你们是从哪一位退1的?这个1退到哪里去了?百位上退过1之后,十位上有了几个十?这时十位上可以退1了吗?它退过1之后还剩下几?

师:像这样难算的题目,要想知道我们算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你能计算1000-537吗?

提问:这节课学的减法计算与以往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板块三

师:请你算一算,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勤劳的啄木鸟看到大家认真地计算每一道题,也想来和你们一起学习呢。(出示第一题)

师:请你做一次医生,帮他们治病,你能帮啄木鸟指出题中的错误在哪里吗?先自由说!

师:其它树的毛病出在哪儿?你能帮忙找出来吗?

师:你觉得在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隔位退位减时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吗?

师:要求有多少人没有蛀牙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做?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9篇

【教材分析】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

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

1.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

二、成果展示

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小组展示种植记录

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

三、探究植物的果实

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

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组实验汇报

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

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应用

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

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

小组讨论分类

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

小组讨论发言

五、拓展

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

第10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并在操作的活动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角的概念,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扇子、剪刀、钟面、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面上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三角板上面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数数共有几个角(注意:老师在示范时要规范,不能只指着角的顶点。)

(2)出示一个五角星,学生说出五角星上的角,再说出有几个角。

(3)出示钟面,指名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示范时用手指着从顶点起沿两条边指,说明这就是角。

(4)再转动时针和分针,让学生指出哪里是角,然后老师演示出大小不同的角,边演示,边说明时针和分针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只是引导观察,不做进一步说明。)

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将剪刀、三角尺、钟面上形成的角抽象出来说明是角。

(2)提问:这里的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在每个角上指一指。)

都有几条边?(在每个角上的两条边上描一描。)追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相应板书各部分名称。)请学生上黑板分别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3.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1)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哪些角?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什么东西的上面有角。

(3)学生们独立判断。

(4)集体订正时,请学生们说判断的理由,特别是对反例判断的理由。

二、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1.我们认识了角,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1)提问:角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顶点要尖,边要直。)

(2)学生动手操作。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初步感悟。

(1)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拉动开合两根硬纸条。提问:看一看这样能不能形成角?角的大小一样吗?

(2)说明: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就是这样的原理出示钟面模型,从

12点开始转动分针。提问:现在时针和分针叉开的角度怎样?(越来越大。),它们所形成的角又有什么变化,(角也越来越大。)

(3)提问: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时针与分针叉开的角度最大(或最小)。)问:通过观察,你觉得角有没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谁有关?

3.进一步感知。

(1)请学生们用手边的扇子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一边动手,一边观察角的大小、扇子两边开合的大小。

(3)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请学生们用剪刀再操作一下,观察一下。

(4)提问:你现在明白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吗?角大,说明什么?角小,又说明什么?

三、比较角的大小

1.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角是大小之分的,那么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呢?

2.两幅钟面图:

(1)请学生指出钟面上的角。

(2)组织分组讨论: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3)组织全班交流,只要方法合理均可。

3.重点说明重叠比较法。

先把用硬纸条做成的角拉成与左边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右边钟面上,就可以看出右边钟面上的角比较大。

4.动手比一比。

请学生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可以四人一组进行活动、交流,教师注意巡视,做适当的指导。

第1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判别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难点: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教具准备

计算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轻松引入

1.做一个小游戏(用分数猜成语)。

一分为二(

七上八下(

十拿九稳(

三心二意(

2.教师再补充几个分数:

师:你们能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吗?每人任取3个分数化一化。

提示: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这一游戏,很快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学生已经有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解决: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二、展开探究

总结方法

(生马上在自己的草稿纸上演算,把分数化成小数)

(师指名回答化后的结果)

师:你能把这些分数分类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我把它们分成两类,

分为一类,它们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为一类,它们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将分数分成两类)你们有意见吗?

生:(摇头)没意见。

师:你们在化小数时我其实早知道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了,你们信吗?我们来试试,你报分数我来说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设计意图】设置“让学生出分数教师判断”这一环节,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想要探究的热情。

生1:

师:能化成有限小数,你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

生1:老师真的猜对了。

师:我可不是瞎猜的,谁还想来考考我的。

生2:

师: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也来验证验证吧。

生2:是0.3666…

生3:这恐怕有规律吧。

生4:老师有诀窍的。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老师)——“验证”(学生用计数器),把计算器引进课堂用于验证结果,不仅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增强了验证的权威性,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是啊,为什么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一下:这个规律和诀窍可能与分数的什么有关系呢?

(四人小组围在一起讨论交流)

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呀。

生3:跟分子有关系,分子是奇数的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4:不可能,

的分子也都是奇数啊。

生5;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

生6:分母是偶数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那

呢?看来我们不能从分母的奇偶性来判断。

生7:像2、5、4、40这样的数都能乘一个整数后转化成10、100、1000……的数,所以这样的数做分母的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很多学生觉得有道理)

生:老师你说吧,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的?

师:好,我给大家一个提示,你们先把这些分母是合数的分解质因数。根据分解后质因数的情况来研究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四人小组一起合作。

(生马上在纸上分解质因数,然后四人小组围在一起讨论交流)(六、七分钟后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生1:分母分解后都是2的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分解后都是2和5的也能的。

生3:分解后有质因数3、7、11的就不行。

生4:(很迟疑地站起来)我是用1去除以分解后的每个质因数,如果都能除尽的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4:……(很多同学叫起好来)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生5: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6:我不同意。如

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5: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6:我猜想如果分母中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设计意图】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它们的分母中所含有的质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1:分母中有3、7、11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请你说一说,分母的质因数有什么特征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的质因数有什么特征的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教师对学生发言对的或基本对的加以肯定。

师:好,我们来看看小黑板中的填空,想一想横线上应该怎么填。

三、认知冲突

完善总结

通过一组练习,同学们立刻发现自己总结的规律失灵了,非常惊奇,人人都希望找出其中的奥妙。经过认真思考,激烈讨论后,他们终于发现仅分析分数的分母是不够的,这个规律只对最简分数适用。学生充分地发表见解,加以验证,通过对几个分数的判断,在解决矛盾冲突之中进一步健全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细致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现在好了,那你觉得我们用这个方法判断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先要看它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的就要先约分,再把分母分解质因数。

师:好,我们下面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同桌互出3个分数,让对方判断。

(生兴奋地互报互说)

四、运用方法

提高技能

1.判断。

分母含有质因数5和7,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第12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同时能在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独立尝试计算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习准备

1.分数加减法、乘法、除法计算方法;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乘法运算律。

2.审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很重要啊!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自学

一、旧知铺垫

1.算一算

+=

-=

×4=

×=

÷=

÷=

2.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如:53+63÷9

(12+9)÷3

×﹢

(-)×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都是先算

后算

,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1.独立思考自主完成

2.小组交流核对结果

组长负责组织

重点交流:

分数除法的算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1.说说运算顺序先算

法,再算

2.自己尝试计算

提示:将分数混合运算中的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合作展示点拨

二、尝试、交流,体会算法

1.

请你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试着算一算

﹢÷

÷×

=

=

=

=

=

=

(-)÷

=

=

=

强调:

1)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小数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即先算

后算

,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2)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

,要注意符号“÷”变

,除数变

2.巩固练习

÷÷

÷(÷2)

÷7+×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不就是我们第四单元学过的知识了吗?

3.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和算理

重点交流计算过程

组长负责组织

4.板演,全班展示反馈

小结: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每一步都要仔细观察、分析,如果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计算简便的,我们要用简便方法。

达标检测

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

第13篇

千克和克

第1课时

认识千克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一些常见物体轻重的感知,从而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预设:2分钟)

猜一猜:哪一盒重?哪一盒轻?为什么?

①大小不同的两盒物品。(大的重,小的轻)

②大小相近的两盒物品。(小的重,大的轻)

引导:有时光凭眼睛看,看不出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板书:掂一掂)指出:这种方法简单又方便。

掂一掂:分小组掂一掂红枣和膨化食品,感悟哪袋重?哪袋轻?并说一说。

指出:在数学上,一般把物品的重量称为质量。(板书:质量)要准确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就要用秤称一称。(板书:称一称)

二、自学例1。

(预设:20分钟)

(一)认识千克

1.导学单1:(时间:3分钟)

自学书本第29页“试一试”以上的部分,自己试着口答28页上的问题。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①称一般物体有多重,通常用什么作单位?用什么符号表示?

②在左面台秤的秤面上看到了什么?右面台秤的秤面上指针指着数字几?表示什么呢?

③在秤面上指一指2千克、3千克和5千克。

交流要求:认真倾听,轮换着说,有不同想法的及时补充。

3.全班交流。

哪些问题小组里还有疑问的或有争议?给予适当点拨。

导学要点:

1.kg是千克的符号,称一般物体的重量时,通常用千克做单位,千克又叫公斤。

2.用秤称物体的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几,就表示这个物体重几千克。

追问:你能看出这台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吗?

(二)建立1千克概念。

1.导学单2:(时间:5分钟)

小组合作:

①称一称、拎一拎1千克的大米。

②边数边称出1千克的数学书大约有几本。

③边数边称出1千克的鸡蛋大约有几个。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同样是1千克的鸡蛋,但每组数出的个数有些差别呢?

导学要点:同样1千克鸡蛋,鸡蛋越小个数越多,鸡蛋越大个数越小。

②想一想:1千克鸡蛋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约有几个?

(三)感受几千克。

1.称一称你书包大约多少千克?

专家建议: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书包重量最好不要超过2.5千克;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不要超过3.5千克,否则会影响骨骼的发育。

2.拿出或放进一些物品,使称出的结果大约是2千克,并拎一拎。

三、分层练习。

(预设10分钟)

(一)适应练习。

1.完成第29页“想想做做”第1题。

思考:下面袋里的食品各有多少千克?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如果把这袋盐水鸭放在台秤上称,指针是不是就指着1千克上呢?为什么?

点拨:好多物品的包装袋上都标出了该物品的质量,所以要知道物品的重量,除了掂一掂、称一称,有时还可以直接看标注。(板书:看标注)

2.完成第2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载重量是指能负担的重量。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二)比较项练习。

完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出:生活中我们再称一些蔬菜水果或其他东西时,往往不能得到整千克数,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大约几千克”来表示。

引伸: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创编练习。

1.判断。

(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2)1只乒乓球约重2千克。(

(3)1千克=1公斤。(

(4)2袋奶粉约重1千克。(

指出:要正确运用单位。

2.口答:1袋大米100千克,倒出一部分后还剩76千克,倒出了多少千克?

点拨:求部分数用减法。

四、课堂总结

第14篇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下第1~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区分等式与方程。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初步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蕴涵数学知识”。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游戏:准备一张日历(2013年9月1~28日),竖列任意圈2个相邻的日期,告诉和,就能知道是哪两个日子。圈三个也能知道。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本伟大的数学著作,就是《九章算术》,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今有上禾(上等稻)三秉(捆),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谷子) 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一秉各几何?

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就跟这道题有关系。

(一)初步感知:

情景1

1.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吗?

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3.比一比,说一说感受。

情景2

各写一个式子。怎么写?跟前面的式子比较一下有何不同?

情景3

怎么样用式子表示其中的关系。

X+300=800

X+300>800

X+300

情景4

还能用式子表示吗?

X+y=800

X+y>800

X+y

(二)比较分类

请你将下面式子按一定标准分为两类?(小组讨论)

500+300=800

400+300

600+300>800

X+300=800

X+300>800

X+300

X+y=800

X+y>800

X+y

(三)揭示意义

第一种:等式:500+300=800

X+300=800

X+y=800

不等式:400+300

600+300>800

X+300>800

X+300

X+y>800

X+y

第二种:含有未知数:

X+300=800

X+y=800

X+300>800

X+y>800

X+y

不含未知数:400+300

600+300>800

X+300

500+300=800

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500+300=800

400+300

600+300>800

X+y=800

X+300>800

X+300=800

X+300

X+y>800

X+y

揭示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三)深化理解

1.

先独立完成,说说同一线段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2.根据情景列出方程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行驶几小时后,行了300千米。

每个班级分50本书,

300本可以分走了300千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思考:情景完全不同,为什么列出的非常可以相同?

(3)50x=300

还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情景?(小组内交流)

(4)你有什么想法?

(四)拓展应用

小明带了一些钱,只买1枝钢笔还剩180元,如果买4枝这样的钢笔还剩30元。

1.请你找出题中相等的关系,并列出方程。

2.可以变化哪些条件,天平保持平衡,能列出方程吗?

3.你有什么想法?

(五)介绍《九章算术》题的解法

同学们,开始我们介绍的古题就可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程进行解答。

1.现有上等的稻谷3捆,中等的稻谷2捆,下等的稻谷1捆,共收稻谷39斗。

3x+2y+z=39

2.现有上等的稻谷2捆,中等的稻谷3捆,下等的稻谷1捆,共收稻谷35斗。

2x+3y+z=35

3.

现有上等的稻谷1捆,中等的稻谷2捆,下等的稻谷3捆,共收稻谷25斗。

x+2y+3z=25

第15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整理能力,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正确解决含有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初步感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3.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理清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加以整理,从而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有18人上车,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先自己读题,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想想可以怎样列式,然后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检查交流:先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说明思路,揭示课题

点评: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可以利用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再根据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条件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过渡: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比一比那些小朋友最爱动脑筋,最有办法,获得的星最多。

【探究新知】

活动二:呈现问题,探索解决

1.出示例题3:

同学们期盼很久的春游活动来了!瞧,这些同学们准备乘车出发啦!5路车开过来了,请仔细观察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先自己读题,然后思考,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质疑: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5路车刚刚到站,车上有34人,为什么还问车上有多少人呢?到站后,乘客有上有下,离开这个站时,车上的人数和原来一样吗?追问:那这里的离站时指的是?(上下车以后的人数)

2.独立思考,交流思路

猜一猜:先离站时车站的人数比原来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

想一想:根据条件,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准备怎样算?

集体交流:谁来分享你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理解交流的思路,学生说教师边板书

先加后减:原有34人+上车的15人-下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下车的15人+上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上车比下车多的3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活动三:讨论检验的方法

3.提出检验

点评:小朋友们想到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办法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质疑:答案我们是算出来,那怎样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

追问:你打算怎样检验?

可以用算出的离站时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下车的人数,看是不是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

活动四:总结解题一般步骤

4.回顾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引导: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经历了那些过程?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练习】巩固深化

活动五: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小朋友们真厉害!

5路汽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小伙伴们先玩个游戏稍作放松。游戏中也有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呢!一起看看吧!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质疑:题目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点评:这也表示了事情的发生顺序。

指出:像这样用箭头连接已知条件和问题,看起来比较清楚明白。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试。

提示:做好的小朋友要进行检查。

组织交流:

追问:这题我们做完了吗?对了,要检验。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小结:刚刚我们列了两道算式,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了生活中的下车、玩画片的实际问题。从中发现,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比一比谁应用的最灵活。

2.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2题。

稍作休息后,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体验。看白板。

体验项目之一:游泳。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可以求出怎样的问题?

你会解答吗?自己完成。

交流。

3.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学们真棒,已经能很快地用两步计算解决增加和减少的问题。

下一个体验项目:感受工人师傅的辛苦。

工人师傅也有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呢!你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追问:用去88袋,是指图上的那一部分?谁上来指一指,那剩下的部分呢?就是我们要求的还剩多少袋?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4.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春游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下一个体验项目:摘西瓜。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会列式解答吗?

口头交流。

【总结】全课小结

活动六:全课小结

1.

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乘车、玩画片、游泳等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2.作业布置。

课本第64页

第5题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已知条件:车上原来有34人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有18人上车

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方法一:34+18=52人

方法二:34-15=19人

方法三:18-15=3人

52-15=37人

19+18=37人

34+3=37人

综合算式:

34+18-15=37人

34-15+18=37人

18-15+34=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教学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例3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检验结果给出答案”的过程组织教学。

① 理解题意包括读题、说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等活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你从图画里看到些什么?题目要

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同桌两人相互说说,然后在班内交流。 在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原来有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些信息是分析数量关系、探索问题解法的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② 分析数量关系时学生熟悉的事情能唤醒他们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数量以及未知数量的关系上展开讨论,从而感悟解题思路。学生联系平时乘车的经历,会想到“减下车的人数”“加上车的人数”,甚至会列出34-15+18等算式。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利用板书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原来34人,减下车15人,得到剩下的人数;再加上车18人,就是开车时的人数。或者,原来34人,加上车18人,得到上车以后的人数;再减下车1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信他们有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思考,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经验的表现。我还要求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路。

列式计算是具体实施解题步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该分两步解答,要写出每一步的算式、得数以及单位名称。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体会第二步是如何利用第一步计算得数的。

当然,遗憾的地方也不少,老师的讲解和点拨、扶助略显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如果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能大胆地放手,效果会更好。

学习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白菜馅的有36个,韭菜馅的有24个。吃了18个,还剩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2、上午摘了120个,卖出60个,下午又摘了80个,现在有西瓜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3、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