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级会计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当前形势 信息化技术 中职 《基础会计》 优化策略
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脑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往往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成为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课堂气氛沉闷不已。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低效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利曾说过:"学习中最好的良性刺激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而言,积极性是学习中最大的内驱力,有了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相关的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往往能令抽象乏味的《基础会计》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教学内容充满感染力,并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广大财会教师一定要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进而让学生体验置身于某企业会计情境的感受,从实践角度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一章"概论"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会计"这一概念不加修饰地进行讲述,对于刚从初中毕业且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很不恰当的,他们一定会认为这种类似于"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过于乏味,会计知识过于抽象、复杂,从而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设置一间虚拟化的网络财务室,并在财务室的办公桌上放置一些用于处理会计事务的票据、单据、报表、凭证、账簿等基本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屏幕直观地展现,让学生从动态的实物展示中对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形成感性认识,再按照"会计事项"、"单据"、"记账凭单"、"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理论"的顺序深化学生对会计概念的认识,从学生耳闻目见的生活常识开始,将他们感性的会计经验提升到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场景中学习知识,能令其充分感受到《基础会计》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的合成性,便捷性打造特色化的《基础会计》教学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媒介极为单调,只有教材与黑板。譬如在开展会计实务训练时,事先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小黑板就得事先准备,而且还得准备好几块(板书的内容过多,一块黑板根本无法容纳必要的教学内容)。加之准备好的小黑板最多只能用两到三次,多次以后因为字迹模糊又要再次书写,浪费时间、精力。因此在传统的会计实务训练教学中,填写"会计凭证"的训练就不能过多,否则小黑板根本无法容纳。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的会计实务训练内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容纳空间不够而舍弃相关教学内容,操作过程也十分便捷,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切换到其它训练场景,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在多媒体这个自由灵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中职生的思维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结合《基础会计》学科的特点,本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具有合成性、便捷性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切换教学内容,从而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最大效能。例如对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审核三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就是将每种原始凭证的基本格式以及各种凭证的填写讲授清楚,利用教材加黑板的讲授方式往往给学生抽象、乏味之感。对于这一内容,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便捷地演示与讲解,在两课时以内就能完成全部教学过程,且学生面对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屏幕会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会大为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构筑高效课堂
从客观角度而言,《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将图表、文字、动态的画面、声音融为一体,让难以理解的会计知识变得声形兼备。通过多媒体屏幕能看到相关的文本材料,倾听到富有感染的讲解,观察到动态化的演示,从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官效应,帮助其从更深的角度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基础会计这一课程而言,会计方面的原始凭证种类繁多,记账凭单的内容也尤为丰富、账页的格式多种多样、账簿账单填制的过程也尤为繁琐,对于这些过程是不可能在黑板上完全演示出来,凭借语言去进行讲解又极为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倘若运用多媒体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屏幕将账单、账页的具体格式展现出来,并结合这些格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则会对多媒体屏幕中显示的"实物"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研读《考试说明》,精做高考试题,明确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高考考查的范围及能力层次要求。精做高考题,可以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了解高考题命题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才不会偏离考试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1)现行教材(有机化学)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山东省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鲁科版,两个版本的知识体系编排差别不大,但在部分章节的部分知识点上,侧重点还是各自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山东省是统一命题,试题却完全相同。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两个版本的相关知识求同去异,在复习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处理好有机化学部分和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机化学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内容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如若和选做的有机加起来,那就举足轻重了。所以再有机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要非常熟悉,反应条件,方程配平等细节要注意记清。和其他化学知识一样:代表物质记性质,同类物质看特征,特征一样性质同。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复习方法都总是相同的: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同类可由此及彼,特殊单独记忆。
(3)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有机部分的内容必修中知识点少,难度也小,基础性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学习记忆都很容易,所以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轻松,但对于选修部分的有机,知识点增多,物质类别多,反应的类型也增多,反应的复杂程度也有所加大,这么多的内容要全部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太难的反应《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对于《考试说明》中要考的内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没有介绍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补充。争取在复习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学生能够自己分析,以“渔”取“鱼”。
3.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性质判断④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⑤重点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醛的银镜反应等)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的判断⑦简单有机物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基础决定能力,基础决定成败。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无论高考题怎么出,大部分都会落到基础知识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创造奇迹的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基础知识牢固、熟练、全面、扎实的学生。所以,在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夯实、熟练上,决不能好高骛远,喜欢偏难怪新,浪费时间、精力、体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学会归纳,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晰,在复习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夯实基础。
采用多种方法,下功夫记忆基础知识。如对比记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代表物、典型反应进行对比记忆。如整体记忆,利用化学复习资料 总结的“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表格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如分类记忆,如有机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可以记忆每一类反应的各类物质的典型反应;也可以以反应条件为分类方法记忆典型反应,如浓硫酸加热为条件的反应有醇消去、酯化反应、酯类糖类的水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为条件的反应为水解反应(酯的碱性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中和反应。各种记忆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2)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有机化学基础》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贯穿《有机化学基础》的一条主线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团类别为主线,把物质按“脂肪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的顺序,将各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主要化学性质、制取方法、来源和用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
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进行模块内综合,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5.突破信息,加强推断题训练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
6.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计算机课程 教改创新 实践与思考
数年前社会热议的一种话题时下还在延续,并且有了更加丰富的说法,这就是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问题,它已由原来的“计算机+外语+驾驶”三项演绎成“计算机+外语+驾驶+策划”四个方面。从中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确实是比较快速的。无论怎样,人们把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摆在生活技能的第一位,并且已逐步渗进社会意识之中,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自觉行动。然而,作为一名专职计算机教师,笔者在对社会进步深感兴奋的同时,却为职教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存有丝丝忧虑。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职校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普遍走低,二是课程教学与社会需用联系不紧,甚至有脱节现象。本文从以下几点,着重阐述当前职教计算机教学急需解决的现象和问题。
一、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发展课程学趣和情感
客观地讲,在职校教育中,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比数学等课程要大得多。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而缺乏模块化教学等多种因素,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玩玩游戏、视屏聊天等方面,从而使得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在创造性使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理论讲授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课程教学情感。为了营造氛围、促进学习,笔者常常结合教学任务和进程,每周安排一至两节的课余活动时间,用于开展师生互动的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如组装电脑、设计学校网站、用计算机编排班级墙报和校报等,以有效巩固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时还开展“以赛激趣促学”活动,如指法输入速度赛、网页制作质量赛和优秀电子报刊展示评比等。在30%的理论性基础知识教学中,笔者常常是打破教材编排的通用秩序,而是本着“够用、适用、能用”原则,因需选取一些实用知识模块教学。
二、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增强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大力发展素质化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而创造不是凭空想象和天外飞来的,它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推进和新的发现。因此,在职教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从实际应用出发,紧贴社会情况和生活实际,在注重创造有效问题的环境下,积极开展接近“学生发展区域”的创新教学活动,以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从而帮助他们在应用实践中逐步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比如,在教学C语言的几种典型排序算法中,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现在我们要对全班同学的阶段性考试进行排名,应该怎么做?而且能采用哪几种排序方式?因为这件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潜质,从而自然导入课堂教学。再如,在教学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可以按照一定“科学分配、合理安排”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探究小组,每组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分工分别制作班级主页的一个方面,最后完成“用一个主页把各个单机网页集中链接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执教者可以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中,对未做链接和做好的链接进行前后比较,从中充分感知网页链接的功能和好处,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变性思维。值得强调的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如网页制作展评等,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可持续能力,为促进他们能够尽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有效发挥亲师信道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 基础会计 信息化教学 现金支票的填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78-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落后,高职教学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手段更具多样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呼之欲出。本文以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选自高职会计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基础会计。教材选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向兆礼教授和黄若男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财务会计系列)教材。
基础会计课程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业务技能要求,贯穿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证―账―表”全套会计流程工作,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一条主线、两套系统、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条主线”。本课程根据会计工作过程分为5个步骤,以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课程共设计5个学习情境20个学习任务。由工作过程构成的“一条主线”如图1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是第一个工作任务“原始凭证的取得与填制”中的任务2,是课程的重点章节,对应出纳岗位工作。
(二)“两套系统”。基础会计课程的两套操作系统,分别是“手工操作系统”和“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笔者所在学校的“手工操作系统”采用纸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来进行会计处理;“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主要是“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涉及手工操作,同时,我们实训室配备的“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均含有“现金支票填写”实训,后续学习将在计算机上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三)“三个层面”。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包含“分项模拟训”“综合模拟实训”和“岗位实训”三个层面,如图2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既是“分项模拟实训”中的“填制原始凭证”,又是“岗位实训”中“出纳岗位”的工作范畴。
二、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大一新生,他们在基础会计课程中首次接触会计知识。一方面,大一新生好奇心强;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基础为零。因此,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如细心谨慎等。
三、教学设计
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包含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小结。
(一)教学方法。本课例主要用到四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案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用一个案例贯穿始终,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性强;第二,采用信息化教学法,用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视频讲解“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本课例后续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辅助教学的幕课、微课运用等;第三,模拟情景教学法,本课例教学在会计手工实训室进行,有相关票据、印章和工作环境,模拟情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第四,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课堂互动代替从头到尾的理论灌输,贯穿职业素养教育。
(二)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本课例的主要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
开始上课前,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空白现金支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有个感性的认识。设计的案例既要贴合实际,又要能够让初学者易于接受。在设计案例时,既要让初学者能够根据常识看出问题的所在,又要将教学的重难点包含在其中。本课例通过“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这个案例,贯穿整个内容的讲解,提出“怎么了”“错在哪”,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案例引入。具体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请学生看投影仪上的现金支票(图4),思考:“怎么了?这张现金支票能取现吗?”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2)抛出问题:“错在哪?这张现金支票为什么不能取现?”让学生讨论,请学生指出明显错误3处(如图5所示):出票日期支票上注明“大写”但图中的支票出票日期是小写的;支票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很明显可以看到,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而小写的金额却是“100000.00”;支票上注明应有“出票人签章”,但图中没有任何签章。所以,“这张支票银行不予受理。”
2.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进行的必要知识讲解。只讲解必要的两个知识点:“什么是支票”和“现金支票的使用范围”。
3.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视频“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所选视频模拟新入职“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填写”过程,学生毕业后也将从职场菜鸟做起,该视频选取得当,对学生有很强的带入感,学生在看视频时,聚精会神学习相关知识。看完视频后,由教师结合视频和学生手里的现金支票,对视频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要点、指出难点。
所选视频已涵盖“现金支票填写”的七个要点和三个难点。“七个要点”包含:填写存根联、出票日期、收款人、付款行名称和出票人账号、金额、用途和签章。现金支票的填写要点在视频讲解中全部涵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必重复,此时归纳选讲“三个难点”加深学生印象。“三个难点”分别是:出票日期的填写、金额的书写和签章。这“三个难点”中任何一个不正确,银行都不予受理。教学时,应重点强调“三个难点”的注意事项。
(1)出票日期的填写: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为了防止日期被人为篡改,在某些月、日前应加“零”或“壹”:在数字1-9(单数)和10、20、30(整数)的前面加“零”,如案例中的日期“零伍月”、“零贰拾日”等;书写11-19的,前面加“壹”,写作“壹拾壹月”、“壹拾贰月”等。
填写支票时,如果出票日期小写(填阿拉伯数字),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日期小写,所以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大写出票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由于后果自负,在讲解此处时,适当灌输职业素养教育,指出作为出纳人员必须细心、谨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2)金额的书写:支票金额必须正确,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若两者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大写金额“壹万元整”与小写金额为“100000.00”不一致,所以银行不予受理。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采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大写金额应紧挨“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支票上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中文大写金额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的填写: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日期、金额书写时若使用繁体字,银行也要受理,但不得自造简化字。
(3)签章:现金支票上的签章与银行预留印鉴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使用密码的,密码必须正确。案例中的现金支票上没有任何签章,银行不予受理。
讲解签章问题时,指出“签章个数”的记忆方法:如果出票人为单位,签章为两个(含单位章和人名章),一般是财务章或者公章加盖法人或者法人授权代表人的私章,印章不得模糊,否则不能正常核对,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出票人为个人时,签章仅为一(人名章)。
讲解签章问题时,温馨提示:空白支票和预留印鉴不能由同一个人保管。灌输“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理念,列举实际案例“保管支票和预留印鉴的财务科长挪用百万元公款高消费,锒铛入狱”说明会计工作涉及“钱”和“账”,必须相互制约。通常我们所说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也体现了这一点。
4.怎么做?这张现金支票该怎么填。利用引导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结合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填制现金支票,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留时间给学生动手填写,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填完后,展示引导案例所涉及现金支票的正确填写方式,如图6所示。
(四)教学小结。具体如下:
1.现金支票填写贯穿“防止篡改原则”。填写出票日期时,月、日前加“零”或“壹”,主要防止被人为篡改出票日期。填写金额时,大写金额填写时紧挨人民币三个字,不得留空;小写金额前面要加人民币符号“¥”,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金额被人为篡改。
2.注意事项:空头支票问题。签发现金支票时,必须查验银行账户是否有足够的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若签发空头支票,由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就高不就低”原则;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举例说明,假如某公司为刘晓明开出一张25000元的现金支票,刘晓明拿去银行提现时,发现该公司账户上只有11000元(不足25000元),那么,刘晓明手里拿的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银行可以处以1250元的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500元的经济补偿。为说明银行对空头支票罚款的“就高不就低”原则,可将前例中的“25000元”改为“15000元”,该公司账户上若只有11000元(不足15000元),此时刘晓明手里拿的仍然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因按照票面金额的5%计算得出的金额750元低于1000元,根据“就高不就低”原则,银行应按照1000元处以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300元的经济补偿。
3.后续学习。本课例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与之相关的微课已制作完成,课后提供相应微课上传至班群,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推荐使用“会计随身学”等手机APP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开放慕课资源,克服课堂互动反馈的设施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沟通分享,屏蔽非教学的干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慕课平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效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4.课后作业设计。本课例遵循“实用、够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课后作业,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后要求学生学会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的“中文大写金额”;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出票日期(大写)”,列举5个日期请学生正确书写,既包含一般情况,又包含需要加“零”或“壹”的特殊情况;三是设计经济业务事项,请学生根据业务填写一张完整的现金支票。
四、信息化教学总结
本课例总体设计如图7所示,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PPT、视频、微课、慕课、手机APP、运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实现“课证一体化”教学对接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会计手工和电算化实训室都实现了全WIFI覆盖等。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以“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拓展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琳琳.“职业能力本位”视野下的《会计学原理》实践性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商界,2010(5)
[2]刘建胜,谢林海.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工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3(5)
[3]程华安.工作过程导向在《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1(5)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以《基础会计》为例”(GXGZJG2016B145);2016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学原理》为例”(16JG26)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职 会计信息化 实践教学
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目前,许多财经类学校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现有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会计实训的课时比例,但是对每门课程的实训目的、内容、时间、效果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不够,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学模式呆板、单一、枯燥,一支粉笔一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用书本知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忽视了实践操作,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多采用纯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上只进行总帐系统的实验,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只选择工业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十笔经济业务,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
2.缺乏仿真的实验环境及系统的实验教程
目前,中职学校已基本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之相适应而用于实验教学的会计软件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软件的发展。
3.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难度大
表现在仅限于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便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及与其它部门业务信息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4.信息化专业教师缺乏
许多专业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不懂得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师在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欠缺;专业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指导模拟实验,力不从心;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无法保证。目前所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加强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培养,仍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的若干建议
1.创建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园网,通过媒体文件,Flas、仿真技术等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支撑平台。
(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创新财会实验教学环境,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室,全真模拟财会工作现场环境,按照公司办公的真实场景业务处理,从办公设备到位置摆放,全面模拟财会实训中心的模拟环境。突出实验教学具备的高度直观性、环境设定的灵活性和充分允许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模拟财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工作流程和处理事项:真实的单据/账簿/报表、角色/流程,实现对现代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的财会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选择功能强大的实训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手工实训实验操作,会计实训软件数据应由基础、专业和综合三大类会计实训软件构成,综合类实训教学数据中又包含了特殊行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和理论性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软件应以教、学、练、考为设计依据,满足学校老师教学、学生自学、实训练习、阶段性考试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基础模拟、岗位模拟、综合模拟
(1)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岗位模拟针对企业财会实际岗位分工,分组进行实习,对不同岗位重点实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掌握整个业务流程。如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同时,软件中融入多媒体技术,Flas、音视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高深的会计知识、提升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课程基础模拟与岗位模拟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财会专业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
(3)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依托ERP沙盘建立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个人)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提升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3.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
(1)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2)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上仅仅对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以及实践教学基本框架进行粗浅探讨。在整个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师资培养问题,会计实验数据传输、信息化软件问题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创新势在必行,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职会计专业重点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摘 要 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本文从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入手,针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会计环境正向网络会计环境转化,会计电算化也日益显出了它的不足,取而代之的则是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拓宽并加强了会计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职能。这也是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最根本不同之处。
一、会计信息化本科教学培养目标
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应面向全球,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又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操作维护能力、会计软件开发能力、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会计软件实施能力及网络、通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认为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计算机知识结构: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常用的操作系统;3.数据库;4.应用分析软件;5.财务会计软件;6.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7.计算机网络。因此,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应依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技术基础》、《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计算机网络》、《Visual Basic》、《Access 数据库》、《Excel 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信息化》、《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综合模拟实验》等课程。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问题
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别很大,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案例教学。比如在正式讲授《会计信息化》课程前,给学生一段时间上机使用一套国内外有影响的通用会计软件,如用友软件,同学们在实验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来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需要首先进行初始化的设置,然后才能进行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修改和登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进而才能深刻地掌握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和程序设计思路,这正是后来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另一方面学校应尽可能与工商企业建立联系,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实验教学目标与体系
会计信息化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主要是为了应用计算机去研究或服务于某一经济领域的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只有加强实践,突出应用,才能保证其具有很强的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目标之一。
1.明确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1)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配置和安装,当前主流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都以网络为运行环境,需要配置和安装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应用端;(2)掌握财务软件基本功能应用,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数据流程和工作原理、手工会计资料的账套初始化、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及报表管理、购销存系统以及财务分析模块使用等;(3)财务软件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人员权限配置、账套管理、日常备份、常见问题诊断及解决、局域网和数据库的管理,等等。
2.构建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1)实验大纲: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编制详细的实验大纲,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教学总体要求、实验软件选择、实验课时数等,并将整个体系的实验教学分解为具体的实验项目;(2)实验项目设计: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将会计实验项目设计成有层次、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自主性、自的开放型实验。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通过财务软件的应用,完成实验要求。在每个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需要提供账簿或者报表;(3)实验教材建设:会计实验教材处于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地位,其结构、内容直接影响会计实验的有序进行和会计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实验教材内容紧随现代企业业务实务和会计信息化实践的发展,紧随不断完善的现行财经制度和税务法规等规章制度的规范;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融综合性、应用性、启发性为一体。
五、结语
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大挑战。但对很多高校来说,现在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海洪.对会计信息化下财务软件教学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2.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 高职会计
一、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会计专业整合的必要性
1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趋势
伴随“互联网+”大环境的推动,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即适应满足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我国信息社会的现阶段可喜发展,也对教育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特别是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更有效地完成高职教育的特有职能任务。而在高职会计专业中的教学信息化方法的应用,也将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必将涉及到许多新技术和机器在教育中的应用,但会计专业的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学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化的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的认识的过程,以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所用。
2 信息化技术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积极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尽快上手,还对信息运用的综合素质有所要求,目前市场最需要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还并存着应试教育模式,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理论重而实践轻,职业教育应有的特征未能在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
信息化会计教学模式与传统会计教学对比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一)从会计专业学生角度;
A扩展了学生获得会计知识的途径和范围
B打开了学生获得最新会计案例的渠道
C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培养
(二)从会计专业教师角度:
A减少教师传统教学重复工作量
B提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C提升教师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的整合能力
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教学也将成为未来高职会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实施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创新教育提供环境和保障,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和途径,也为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产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极大机遇。
二、信息化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现状
会计专业教师在信息化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因为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不但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有非常扎实理论知识,同时在应用能力上也需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掌握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重视专业技能的进修,目前具备较高信息化教学综合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非常紧缺,这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教学形式受到限制,信息化课堂的建议也受到限制。会计专业与信息化教学融合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信息的速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潮流和趋势,打破这个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信息化教学与会计课堂教学融合模式探索
1 信息化教学与会计教学设计
设计整合信息化技术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信息化教W设计主要是考虑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信息化教学活动一定是需要合适的教学情境的。特别是会计专业,在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会计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方面,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师设定好的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等,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潜能。会计专业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
2 信息化教学与会计教学评价
对于会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一般是指会计专业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各种不同教学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各个过程融合的能力,这样才可有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结语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的自主性将最大化的发挥作用。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要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信息化也将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刘丽萍,郑志辉,王淑慧.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衡阳市职业院校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三门课程加以整合为《会计信息化基础》,本文以《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开发及设计进行探讨。
一、当前会计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设置重复
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许多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随着职业认证的进入,又增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课程,在内容的讲解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知识设置的重复必然后造成课程设置的重复,不利于学生学习,也造成了各项资源的浪费,因此,迫切要求我们将这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建立以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基于工作导向的项目教学体系,为此,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会计信息化基础》这门课程。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相矛盾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讲授,不注重过程的讲解,一般是教师讲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而当前会计在发展,会计人员掌握的技能也必须发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单单会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会计自制原始凭证的制作、相关会计报告和文件的撰写等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应围绕“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内容体系,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加以实现。
(三)理论知识比重过大,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不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会计人才培养
原有的课程内容安排,主要是按知识内容逐章逐节地进行讲解,仍以高等院校的知识学科体系,没有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之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在用人需求上由过去高校学生进入工厂再进行岗前培训转向要求学生能够直接上岗,多数单位在招聘时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使许多应届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具备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使之毕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为此,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里的项目是指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工作过程中就是工作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被称之为“项目”。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设置是对会计专业课起支撑作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课服务,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结合企业会计人员按不同的会计岗位需要达到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会计从业资格,将原有的知识内容加以调整,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三、《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对现代会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以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财会岗位,能在金融领域及管理领域从事出纳、核算、审核、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以及小型企业会计主管等实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此目标下,《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主要内容,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和走入社会后的必须,设置此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素质养成、会计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会计专业,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基础、实用、新型、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以其相关性和内聚性为依据组织成四个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的项目,每个项目又以其自身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四、《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具体设计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设置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XP的使用、Office2003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结合工作实际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又根据企业的具体的工作要求完成典型的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一)走进计算机(16学时)
1、任务描述:“认识”计算机;e网无限。
2、知识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选购及键盘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信息搜索、邮件收发及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方法。
3、能力目标:能够完成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选购;能具备较好的文字录入能力;能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搜索与邮件收发。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和谐相处、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二)WindowsXP的使用(12学时)
1、任务描述:操作WindowsXP。
2、知识目标: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创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能力目标:会WindowsXP系统操作;会财务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三)Office2003应用(20学时)
1、任务描述:制作个人名片、简历、电子小报;制作、统计与分析入库单和出库单;制作毕业设计答辩演示文稿。
2、知识目标:Word的基本操作及Word的高级应用;Excel基础知识及Excel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方法;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方法。
3、能力目标:会使用Word进行文档排版;会使用Excel进行制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适应财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
(四)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36学时)
1、任务描述:进入会计电算化;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2、知识目标: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及会计软件操作流程;建账和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处理。
3、能力目标:会根据会计电算化制度和企业实际选择商品化财务软件;会操作金算盘财务软件。
4、素质目标: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沟通能力;具备遵纪守法、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
五、《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以课程内容项目作为对象,根据相应项目教学要求对学生完成的成品进行评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形式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实现考核的全程化(平时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立体化(课堂听讲、作业、自学、阶段实训)、标准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期末考核根据学生对知识、方法的了解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引进了社会考核评价体系,推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这种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学生在各个项目上的学习情况,也考核了知识技能总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认真、主动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会计信息化基础》项目考核评价表,如表2所示。
六、《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这样特殊的教学循环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较传统的教师在多媒体进行灌输式的操作演示而后学生到实验室去“复制”教师的操作那种死板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法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性的进步。但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极易出现的问题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比如说,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以往不同,教师需要设计项目任务书以及收集为完成项目任务相关资料等诸多工作。
总之,要想使项目化教学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实践中收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在今天的教学中进一步加以优化,使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适应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同时也使我们的高职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商界,2009(1).
3、张辉.试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会计综合实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9).
4、侯克兴李长山.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 会计信息化基础 教学方法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的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现代会计工作中涉及的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线,将原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三门课程加以整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所学会计专业的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设置是对会计专业课起支撑作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课服务,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该课程主要介绍与企业会计岗位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将其分成一项项独立的工作任务,如经济合同的撰写与排版、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工资表的统计与分析、毕业设计演示文稿的制作与美化、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制单与报表等,这样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使学习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企业会计人员按不同的会计岗位需要达到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会计从业资格水平,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即项目化,从而使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必要的。
三、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在《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素质养成、会计基本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会计专业,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基础、实用、新型、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为走进计算机、Windows XP的使用、Office应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应用等四个项目。本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以其相关性和内聚性为依据组织成四个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章的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下面以项目三Office应用中子任务“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谈谈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1.“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设计。《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注重与会计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会计岗位上熟练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项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项目任务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过到对Office中电子表格基本操作的预期目标。为此,我在设计时,选择会计工作中常常会用到的自制原始单据——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2.搜集项目教学所需资料。这一阶段是学生按照制订的计划收集解决问题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可以去企业查询真实的出入库单据样本,可以在网上搜索,可以从会计专业模拟资料中查找等方法,将各种出入库单据整理,并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明确了学习目标,为项目任务的学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本阶段是项目教学的重要阶段,是项目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具体体现。学生根据收集的出入库单据进行整理并设计出自己的出入库单据样本。接下来是制作过程,根据学生对Excel的了解,按照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沟通,完成出入库单据的文本、格式、表格等制作,并结合会计专业特点,符合会计工作实际需要。
4.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事先做好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本项目的制作过程录制下来挂到网络平台上;也可以所有常见的会计自制原始单据的设计与制挂与网上,方便学生扩展学习;也可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挂与网上,供学生欣赏,以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5.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效果进行评价也很重要,在这个阶段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将本项目任务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对本知识点的总结。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完善今后的项目学习。
以上仅仅展示了“出入库单据的设计与制作”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的其他项目也可参照这一项目的教学步骤进行。
四、高职《会计信息化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1.在项目内容的选取上应注意与会计工作的紧密联系,同时还应考虑知识的代表性。
2.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
3.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对教学项目掌握熟练,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五、结论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是一个新整合的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专业性。如果单单是讲练的方式,学生很难达到岗位要求,只有让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去动脑动手,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才会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理解很更好。
参考文献:
[1]张英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国商界.2009(1)
[2]梁振.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高教论坛.2011(12)
一、自主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B.J. Zimmerman) 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自主学习要顺利开展,元认知、动机、行为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需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如何才能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德西(E.Deci)和瑞恩(R. Ry an)提出人类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力(competence)需要,自主(autonomy)需要和关联(relatedness)需要。每一位学生从自我学习过程中达成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那么学生将获得最大的学习动机,即积极性。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将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最大化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理论
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外在形式结构表现为课程的“块”化处理,但是其内在实质是满足课程的可选择性、学习的个别化需求,这是一种以课程外在形态变革下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它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学生是主体;适应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强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体现了掌握学习思想和继续进步原则。模块化教学理论提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方式,非常符合自主学习理论的需要,同时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高的模块化达成度,因而自主学习可以以模块化为手段。
三、模块化自主学习
(一)信息技术模块化实现方式
为了打破以软件操作技能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需要打破对软件的依赖,而是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可使用的软件。信息技术模块化的具体方式:撇开具体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Flash等,而是将其共同之处提取出来,如这几款软件都涉及文字内容,又有所不同,那么将共同之处打个包,不同之处作为附属包。在具体应用时,将包进行组装,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完整知识体系,就能熟练应用软件,并且便于拓展。就比如打铁,制作的产品多种多样,单一学习某一产品的制作,不如将打铁技术打包,同时将各种产品的塑形技术打包,根据需要自由组合,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同时也将应用核心和具体的产品分离开来。就好比将能力的学习和软件分割开来,不但能够学习好软件的使用,还能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以后使用新的软件也能很快上手。
(二)模块化自主学习的组织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 “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教师如何组织模块化自主学习呢?
1.模块设计。教师进行模块的主体设定,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对模块进行二次设计,相互交流补充,形成完整的具有个性化的知识模块。在模块的内容设定上,采取“边界线”原则:对学生的个性化模块进行统计,找出知识的最广度和平均度,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指导,在平均度上达成教学目标,在最广度上拓展学生的思路。
2.辅助方式。教师必须提供必要的指导,但又需要有灵活性,因此可以采取网络教学平台和微课、微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位学生能够灵活选取不同模块进行自主学习。
3.评测方式。提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前和学习中的学业评估,以便教师更好地组织学习辅导工作。
(三)模块化自主学习的过程
1.学前测试。在选择学习模块前,学生进行自我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选择自己有能力达成的模块进行学习,使其能够满足胜任力(competence)需要的心理条件。
2.场景选择。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际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设定自己现在或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场景,促发学生自主(autonomy)需要的心理条件。
关键词: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28-04
合理有效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基础化学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本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基本实践技能的重任,是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支撑,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基础化学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基础化学进行模块式内容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为:“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对口招生”模式。[2]江苏地区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中高职与本科联合招生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专转本”中高职衔接渠道、高职“专接本”中高职衔接渠道等。[3]
江苏职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主要招生为“五年一贯制”,面向江苏省,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隶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分为药学类和护理类两大类,每学年招生规模各1000人。药学类主要办学模式见图1。护理类有护理和英语护理两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贯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学校统筹安排课程体系,避免了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重复的问题;五年一贯制更具系统性、整合性和连续性,教育效益明显。学校五年一贯制从2002年开始试点并招生,已经办学15年,且进行了系列研究改革,加强了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办学已经成熟,教学效益明显,在市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处于领航地位,在省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口碑较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五年制高职缺乏优胜劣汰淘汰机制,教师缺乏压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除五年一贯制外,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还面向本市招生3年制中职中药、3年制中职药剂、4年制护理等专业,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较小,每学年约200人。由于生源与就业的压力,学校中职药剂专业采用“3+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合作,中职护理采用“4+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学生的学历,中职药剂专业“3+2”中高职衔接与中职护理“4+2”衔接模式研究意义不大。该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出现了重复,需进一步完善。[4]
五年一贯制教学在学校已经成熟。为了满足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学校尝试“专转本”和“专接本”衔接模式。“专接本”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全日制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计划举办的本科助学辅导,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结合。[5]“专接本”教学,可以引领学校探索本科助学工作,对加快专业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有效e累发展后劲,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专转本”教学为第一学历,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对于考生而言,“专接本”与“专转本”教学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层次,提高社会竞争力。[6]专科培养目标更注重于技能培训,在专科学习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本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社会建设者。
图2 学校药学类各专业基础化学成绩分析
目前,学校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进行“专接本”自学考试。近年来,学生通过“专转本”入学考试,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康达学院继续深造。
二、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学习现状
学校中医药系14级高职药学类6个专业学生基础化学的学习成绩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30分以下人数达32%,几乎一半不及格;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成绩也不理想;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成绩相比较理想些。这一方面与进校分数有关,另外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息息相关。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三门科目各100分,满分为300分,其中4门课中3门为化学课。由此可见,化学在入学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化学知识晦涩难懂,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显得极为重要。
三、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学习状况,将基础化学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开发各专业必备的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该模块为各专业共性部分;研读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学、中药五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开发适合于各专业的专业对接理论知识和专业对接基本能力模块;研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大纲,开发专转本衔接理论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知识。根据学生所需,选择自己对应的模块学习。利用选修课,进行物质结构专题讲座,进行“分子模型制作”科技节活动,根据作品情况,评出相应奖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具体思路及方法。见图3。
(一)通过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习的动力
基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无论学习态度,还是文明礼貌、言谈举止方面都表现出重个性轻纪律的陋习,利用课余时间,引用圣贤经典智慧,熏陶学生,改变目前学习状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素养。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明事理、讲道德、尊敬师长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整体精神风貌。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开发必备知识模块和必备能力模块,培养学生自信心
钻研基础化学教材,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基础化学知识分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碎片,将知识模块化,分为不同的学习培训包,强调必备知识的学习,整理并开发必备能力模块和必备知识模块,供五年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学习和使用,降低学习难度,改变目前及格率低、优分少的现状,提高学生整体成绩,培养其自信心,鼓舞其学习的志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发专业对接知识模块和专业对接能力模块,满足专业需求
研读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和各专业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依据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基础化学的特点,融合后续课程对基础化学的知识要求,将基础化学知识碎片串起来,整理并开发五年制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础化学与专业对接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包。将基础化学知识模块化、项目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分层次、分模块教学,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基础化学教学与专业后续课程有效对接,从而培育出适合用人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具体专业对接知识和专业对接能力。见图4。
(四)拓展提高,进行中高职衔接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结构模块是教学的难点,但它是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的重c,而物质的结构与数学立体知识息息相关。开发并补充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数学简单立体知识学习。增加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通过“分子模型制作”比赛,使物质结构部分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提高“专转本”衔接部分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为物质的结构鉴定基础,将基础化学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开发并补充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知识,在常规教学中融入“专转本”衔接的内容。研读“专转本”考试大纲和高职高专化学教材,开发“专转本”衔接基本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模块,开发专转本系列辅导资料,将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提高学生升学率和步入社会的竞争力。
(五)循序渐进,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
探索技能大赛与专业对接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练―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边学习、边反馈、边操作、边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技能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研究开发扩展提高知识体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技能大赛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教学结合“分子模型制作大赛”和工业分析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技能大赛的知识与专业对接模块进行融合,使技能大赛常态化,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种子选手的选拨,减少技能大赛培训时间,降低大赛培训成本。
四、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
强调“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理论知识中渗透实践技能,实践技能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遵循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对药学类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地编排课程内容, 经过两年的探索及应用,开发了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有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等校本教材,我校学生参加工业分析技能大赛多次获全国一等奖,连续两年学生考入本科的升学率远远高于省内外各兄弟院校。
参考文献:
[1]孙P.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2]陆晓东.江苏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4(17).
[3]刘任熊.综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J].当代职业教育,2010(2).
[4]管德明,杨帆.系统论视域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高职在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却屡见不鲜,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快速融入到社会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本文以项目教学模式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出发,讨论了改善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建议。
1.项目化教学简介
项目化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和加拿大教育学家共同提出的。该方法认为,知识是有人们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由学习者主动完成的。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结合岗位的要求将职业技能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有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德国将该方法运用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在上世纪末引入到我国的教育中,因为该方案的效果良好,因此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项目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职业岗位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并将教学任务分为若干的工作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参与整个实践活动,通过小组的形式完成整个活动,并学习职业中需要使用的技能和知识。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以独立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特定的任务,教师要分析清楚相关岗位需要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相互联系,设计成模拟的工作环境,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2.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类的专业,这一专业不同于工科类专业,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不算容易,实践分为学习第一二年每学期理论教学结束之后的实训课程和第三年进行的综合模拟实训、实习,这一形式构成了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对电算会计软件具有熟练的掌握度。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将会计知识理论和会计软件操作技巧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如果将会计理论和会计软件操作技巧相互分离,那么将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国近年来虽然在会计理论结合会计电算化方面做过一些尝试,但是还没有取得较好效果。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课程与市场相脱节
社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目标相对模糊,缺乏专门的针对性,专业发展落后于企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还是以学科知识为主,没有结合企业要求进行教学,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就业市场。
2.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我国电算化教育模式还相对传统,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虽然学校配备了专门的时间设施和教师,但是实践内容还较少,实践也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一遇到实践性的问题就会手忙脚乱。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节,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较低,影响了教学效果。
2.3实践性教学内容不全面
我国高职电算化教学还停留在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的阶段,这些实训虽然会模拟实际的电算化场景,将电算化的工作分解到学生手中,但是通常让一个学生对整个企业某一时期内的会计业务都进行处理,从而导致一个学生代替了整个会计部门。这样的实践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方式,但是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面对具体的岗位却缺乏具体的电算化操作技能。当代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越来越细化,对于不同的会计岗位电算化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高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电算化专业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按照会计岗位的需求对软件进行实操,将实践性教学细分为多个项目,每个项目以必备的岗位能力为支撑点,针对每一支撑点设计教学内容,这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了学生适应岗位的速度,使电算化岗位和电算化教学相互衔接[2]。
3.项目化教学下的高职电算化专业实践教育体系
3.1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目标与技能需求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在于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这些任务设计来源与电算化专业的就业要求。建立电算化实践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职业能力目标。本文在对电算化岗位技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高职就业定位于中小企业中的各种会计岗位,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归纳,了解这些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企业为载体构建会计电算化学习情境,让每一情境都可以模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并将教学溶于会计岗位中,从而避免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3.2构建基于项目导向下的高职电算化教育体系
3.2.1三级体系目标的建立
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应该分为课内实训、学期实训、技能考核、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级教学项目,针对每一级教学项目设置二级子项目。如果总账模块在实训中,那么就要以掌握总账管理系统为一个项目,并在此下设立处内、会计主管等岗位,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则为二级项目。出纳要根据系统的凭证进行签字并进行支票控制,并登记相关日记账。这些工作处理的正确性也考核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真的技能。
3.2.2构建知识体系
从三级子项目切入,要掌握每一个项目的支撑点,了解该项目必备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例如在进行总账模块实践过程中,根据这一模块设置的岗位开始对会计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有掌握,制单人员要掌握相关财务会计的处理模式,并按照凭证填制要求填制凭证。出纳人员要掌握出纳必须掌握的理论,并根据正确的理论控制好票据和现金、银行存款,对现金、存款进行合理的管控。这些技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O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在小组之间相互点评,并有教师总结,让学生成为理论的主体,激发学生对操作软件的学习兴趣,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
3.3.3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
实践性教学的另一重点在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新的教学体系要求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模式,组成小组组内自我评价、组件相互评价、教师进行审核的评价体系。项目教学的模式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掌握职业能力。会计电算化这一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求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学生的知识掌握都有涉及。考察学生的能力不能仅仅通过试卷的考核,要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构建多指标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3]。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这就导致其实践性教学不能像理工科那样进行,这在一方面加大了电算化实践教学的难度。我国高职电算化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常见,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本文针对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进行论述,希望对我国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葛新旗.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4,04:51-53.
[2]葛新旗.项目教学模式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04:64-66.
[3]张秀霞.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12:134-135.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一
通过《入学指南》,老师让我们明确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使我们懂得,在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抛弃混文凭的思想,要增强我们的危机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学习。
1.制定合理科学的自学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是自主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一种自我监控的手段。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如:学期计划、课程计划、单元计划、复习计划、网络平台使用计划。有了学习计划,保证自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认真听好在线学习辅导课
在上课前按自学计划预习有关课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带着疑问和渴求知识的心情来听辅导课。 在听课过程中,认真听、认真思考,做好听课笔记。记好重要的内容, 如果听不懂,无法跟上教师讲授的进度时,不要惊慌,在课后尽快地寻求辅导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帮助。做到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
3.详细做好自学笔记
除了做听课笔记外,还应在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利用各种学习方式时,也必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对于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在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胸中有数。
4、积极参加学习小组活动
学习小组活动因为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它是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学们通过讨论焦点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沟通学校信息等。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所以,这种活动效果很好,即拓宽了我的视野,又培养了我的各方面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
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我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进行学习,课件包括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有自测练习。通过使用课件,帮助我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为了学习方便,我经常在家或在单位上网学习,浏览北外学习平台,补充了自己自学方面的不足;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及时通过电子信箱或电话及时向老师请教。我希望在这种所学校能学到真正的本领,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愿更多的人来北外,来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它才是你真正的"授业者",愿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受益。
会计个人学习计划二
成功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经营,现在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为人生点亮一盏明灯,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当今的社会处在变革的世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哈自己的规划。
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加,工作不再由国家分配,大学生毕业的黄金时期悄然而逝,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一年比一年严峻,然而市场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这两年毕业生人数仍有较大增长,面对工作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现实,我们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底下的农村富余人口举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环境,多掌握一门学问就多一门出路,所以,我计划自学会计这门专业。
首先,我对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 现在在我国,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政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枯寂是热门专业,但如今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且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会计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会计职称如注册会计师,ACCA、AIA等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状况使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这种状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好好筹谋自己的前途,做好合理的规划。真正走进社会工作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开始。
其次,我做了详细的规划。
一、明确专业学习目标:
为国家培养一批既懂中国会计,又懂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基础扎实和具有较强业务能力、有较强外语水平和具有创造品质的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明确应具备的能力
1、熟悉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踏实,谨慎细致,思维敏捷,逻辑分析能力强,对数字敏感,记忆力好。
3、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信息快,懂变通,善学习,求上进。
三、了解主要课程:
会计学、审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产评估、财务报表分析等
四、具体学习计划: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另外,在校期间考出就业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利用较充分的课余时间来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有一定的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方面知识。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五、应对弱势、威胁
1利用寒暑假去公司实习获得经验。
2多与人沟通习得交流技巧,做好心理准备。
3利用网络。报刊、人际关系等了解经融动向。
4增强竞争力。保持乐观心态。
5多学些商业技巧,商业谈判。同时增加威信。
实习的内容
1.会计学内容与我院会计专业相比较
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曾经幼稚地认为它就像古代账房先生算算账那么简单,可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却感觉并非所想。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一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这些多余的会计人员,应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在这种条件下,会计更重要。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1978年党的的以后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工作更艰苦。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沦”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我们学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是税务,把税务作为第一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和学校等从事会计师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跟随社会的发展潮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就业方面是永远也不会垮下去的好专业。
经过三周的实习练习,我们的“会计专业实习”活动已接近尾声。先前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不了解,经过这几周的努力,渐渐的从不知到知之,再从知之到甚之。我很感谢老师们这样的安排,它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所学会计学专业的知识。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就有收获。的确如此,我们以小组自由结合为单位开展活动,每15—16人为一组,探讨实习内容不同模块的实习,最后作演讲。在实习当中,慢慢了解了自己不懂的那一部分,为大学的学习计划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实习报告的内容
1.会计学内容与我院会计专业相比较
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会计专业,曾经幼稚地认为它就像古代账房先生算算账那么简单,可真正接触到这个专业却感觉并非所想。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一般人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广泛运用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各方面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代替了会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不需要现在这么多的会计人员,这些多余的会计人员,应从会计的核算工作转向会计的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在这种条件下,会计更重要。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1978年党的的以后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正是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工作更艰苦。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习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等三种主要不同观点。按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就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按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应当视为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按照“经济信息系统沦”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应当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我们学校的会计学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是税务,把税务作为第一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以及研究机构和学校等从事会计师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跟随社会的发展潮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在就业方面是永远也不会垮下去的好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