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执法工作要点范文

执法工作要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执法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执法工作要点

第1篇

一、全面开展违规渔具整治行动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印发省实施捕捞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和清理禁用渔具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总体工作要求,按照市农业局制定的《市实施捕捞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和清理禁用渔具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具体工作安排,通过开展为期一年的对携带、使用渔具及网目情况集中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渔具使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要通过发放《省渔业捕捞禁止和限制使用渔具渔法目录的通告》等宣传材料和媒体宣传报道、刷写标语、宣传车巡回广播等形式,集中开展有规模、有声势的宣传活动,并将宣传教育贯穿于专项行动的全过程。二是强化检查整治。在开展每月1次集中检查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不定期巡查以及配合做好县县间、市县间二级联合执法行动,确保清理整治落到实处。三是加大查处力度。要在2014年6月1日前,对不符合最小网目尺寸规定的捕捞行为整改到位;要重点查处使用电毒、畚箕网(俗称“迷魂阵”)、陷阱网(俗称“长袖定置网”)、灯光诱捕、大型笼壶等渔具渔法进行捕捞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查处率100%。

二、加大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现阶段食品安全形势以及责任落实倒查制度对水产养殖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落实责任,强化执法监督。要加强水产养殖企业日常巡查检查,并且配合水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做好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消除苗头性问题。二是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要在水产养殖、苗种运输和投放、重大节假日等特定时节,整合辖区执法力量全面开展巡查排查,并且加强县域间的联动,开展县县间的联合执法行动,同时配合好市级组织的联合专项执法行动,提升执法影响力。三是推行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工作运行机制。要对农业部、省海洋与渔业厅监督抽检药残超标案件查处率达100%,要加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研究学习,重点突出违法违规案件的行刑衔接工作,使违法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

三、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

要整合力量,开展全方位的执法巡查和专项执法行动,有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加强在渔业增养殖保护水域的巡查。二是重点加大打击电毒鱼违法行为。在全县开展电炸毒鱼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要以重要捕捞生产水域、鱼类增养殖保护区、县市交接水域、渔业生产旺季等时段节点为重点,做好渔政执法日常工作,配合好县与县间联动执法和市与县间的两级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打击电毒炸鱼违法行为。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㈠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省海洋与渔业执法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做好渔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及证件申领工作,充实渔政执法力量。

㈡深化思想政治建设。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基层执法机构管理干部轮训和新录用人员上岗培训,强化业务理论,提高业务水平;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建章立制、整改措施的落实,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学习全省渔业执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抓好渔业执法系统作风建设;要加强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特邀监察员的沟通联系,发挥他们联系渔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执法工作、反腐倡廉等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对行政监察对象和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双重监督作用,促进渔业执法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进执法队伍政风行风建设。

㈢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要强化执法机构内部管理,严明工作记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围绕我县执法工作要点,对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开展日常和专项督察,为建设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做好保障。

第2篇

为切实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绿剑”系列集中执法,以“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年”活动和“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农业执法地位,积极构建农业执法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现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城乡人民健康”的总体目标,制定2009年农业执法工作要点:

一、坚持一个中心

以“绿剑”系列集中执法为中心,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着力打击农业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组织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

(1)2-5月,组织开展“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安全。

(2)6-8月,组织开展“绿剑”2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卫生杀虫剂市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9-11月,组织实施“绿剑”3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生产经营企业,切实保障畜禽养殖户合法权益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4)12月,组织实施“绿剑”4号集中执法行动,重点检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领域,检查其在农业投入品使用环节中有无使用违禁药物、假劣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确保元旦、春节节日期间城乡居民消费安全,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

2、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月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资保质”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宣传、抽检和执法,确保春备耕农业生产安全。开展打击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对“瘦肉精”、“三聚氰胺”、“毒鼠强”和“两高”农药的专项整治。同时,会同畜牧兽医局联合开展饲料专项整治,根据省里部署,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切实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严肃查处各类涉农案(事)件。随着农业综合执法的不断深入,一些违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为追逐企业利润和躲避执法检查,违法方法更加巧妙,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和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深挖各类涉农案(事)件,特别要深挖大案要案。对在农业执法行动中发现的违法案事件,要依法立案查处,做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严惩不贷。不仅做到有案必查,而且做到从快从严,不办人情案和延期办案,该处罚的处罚,该移送的移送,建立和实施执法案件量化指标管理制度,完成市农业局实行年度考核的办案数量和质量。

二、抓好二个重点工作

1、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按照统一部署,任务到点,定时送检的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抽检力度,根据《省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规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当事人所生产、销售、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质量进行抽取样品并送检处理,在完成省、市抽检任务下,全区抽检农业投入品二批,20个品种,从源头上加强监管。

2、以开展“小农资整规工作全面推进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根据十小行业整规工作要求,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对农资经营企业开展小农资整治与规范行动,按照农资规范化经营标准,扶持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今年要完成全区小农资店整改72家,连锁或加盟农资经营企业达80%,促使我区农资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证。

三、开展三项活动

1、开展法律法规和诚信宣传活动。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活动,以新闻媒体、“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栏、送法下乡、培训会议等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和诚信宣传活动。3月份,组织开展全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定期编写农业执法工作信息,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观念,营造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2、开展执法人员素质培训活动。4月份,组织农业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农资信用管理体系和办案实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水平和办事能力,提升执法效力和办案准确率,树立执法权威和形象。

3、开展业务调查研究活动。结合本职工作,7月份,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面上情况,客观分析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更好地开展农业依法行政执法工作。

四、建立和完善四项制度

1、建立“黑名单”公示制度。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不履行诚信承诺,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不建立生产经营台账,不开具进货、销货票据;凡农业生产企业购买、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违规和超标使用农业投入品。一经查出,一律列入“黑名单”,将在有关新闻媒体、省农业信息网、省农业执法网、中国农业湾等网站上予以公示,并对被列入“黑名单”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和专项整治。

2、完善农业执法巡查制度。根据《省农业行政执法巡查规定》,要求县级每年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执法巡查1次以上,做到边宣传、边检查、边记录。促进农资企业诚信守法,逐步培育诚信农资示范企业。

第3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公路建、养、收、管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争创“全省公路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构建和谐公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继续保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重点任务

(一)抓好公路建设,提高通行能力。

1.抓好新开工项目建设。今年我局新开工项目有两条路网改建工程、八条大中修工程和三条市政道路工程。一是省道228线路飞机场至口镇段项目,全长35.4公里,估算总投资6.2亿元,其中省交通厅投资2.5亿元,工期为2010-2011年,年内完成征地、拆迁和部分路基小桥涵。二是省道潍高路广饶境内改线工程项目,全长14公里,总投资2.02亿元,其中省交通厅投资8300万元,工期为2009—2010年,力争年底完成建设任务。三是飞机场进场路项目,全长878米,总投资3181万元,争取6月底完成任务。四是东三路北延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征地、拆迁和部分路基小桥涵。五是积极开展南三路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开工。

2.抓好重点项目争取工作。一是环海高等级公路项目,年内完成工可报告评审,争取立项。二是至高速公路项目,今年我局计划将该项目提报省交通厅,争取批复开展前期工作。

(二)做好迎检工作,提升养护水平。一是认真做好迎接2010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工作,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迎检工作排名要确保处于全省中上名次。二是全力抓好等八项大中修工程,总投资2.2亿元,确保今年8月底全部完成。三是积极推进“五大养护工程”和养护“365”行动,全面加强精细化、预防性养护,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确保全年好路率保持在96%以上。四是抓好文明样板路建设,重点实施国道220文明样板路建设,力争打造亮点,搞成精品。五是大力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进行全面整治,对危旧桥梁重点监护,解决缺养、失养和穿村路段的脏、乱、差现象,确保公路路面和桥梁通行安全。六是结合实施市“三网”绿化工程,进一步加强绿化抚育管理,提升公路绿化档次。

(三)强化路政管理,打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一是以开展全省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依法加强建筑控制区管理,严格涉路工程审批,坚决消除路域环境脏乱差和公路集市贸易、摆摊设点、打场晒粮现象,重点完成东港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标志更换工程,确保路容路貌整洁美观。综合整治工作排名要确保处于全省中上名次。二是着重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继续开展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治理整顿活动,以集中开展高速公路通行秩序整顿为突破口,以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高效运营为目标,建立突发事件、恶劣天气、紧急情况应急体系和救援机制,抓好高速公路闯岗逃费专项治理,构建治理高速公路闯岗逃费长效机制。三是加大治超工作力度,依托省局批准的二类治超站点,主动协同公安、交通、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逐步健全治超监控网络。要加强协调争取工作,力争治超站址迁移至青垦路田庄收费站的方案尽快获得省批复。四是完善路政服务电话和监控指挥中心功能,改造更新设备,配备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96660服务系统和GPS定位系统正常运转,为社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四)抓好收费运营,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大收费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挖潜增收,确保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行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年度收费任务,努力增收。二是规划建设公路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和高速公路ETC客户服务中心,监控监督辖区内高速公路收费运营情况,净化收费环境,保障安全畅通,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抓好《市公路局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落实,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收支计划、人员管理,明确考核标准,兑现奖惩措施。四是加强一线收费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技能培训,推行“征收额团体个人业绩评比”、“百万售票无差错”和“委屈服务”评比活动,提高收费员业务素质和文明服务水平。五是建立收费站联合稽查制度,完善监督稽查体系,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杜绝收费人员违规违纪。

(五)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夯实管理根基。一是大力开展基础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全面加强办公室、组织人事、计划统计、劳资教育、财务审计、工会、共青团、综合治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和节约型行业,着重加强财务管理,年内推开实行部门预算和财务集中支付,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上级预算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工程建设和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认真落实《机关车辆管理办法》、《机关行政经费管理办法》和机关公务接待、办公用品购置等办法,大力压缩各项经费支出,杜绝跑冒滴漏。三是加强安全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全面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做到“一岗双责”。重点加强公路建设工地、养护作业现场、车辆安全、易燃易爆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公路。要全面整合现有公路数据库、桥梁数据库、交通量调查数据库资源,实现三库合一,资源共享;加快高速公路信息采集、、处置联网建设,做到高速公路信息实时掌控,随时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更新公路政府网站,为公众了解公路、获取信息、方便办事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持。

(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积极稳妥做好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落实“三定”方案,优化岗位设置,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奖惩激励考核机制,用科学民主的决策目标引导落实,用权责明确的执行体系促进落实,用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体系保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整合现有生产经营单位,充分发挥公路资源的优势,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探索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探索和搭建新的公路筹融资平台,探索建立既符合财政预决算要求,又符合责权统一、精简高效的公路财务运行机制,为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4篇

一、加强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卫生计生依法行政

(一)继续深入开展卫生计生系统“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计划,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六五”普法落到实处。

(二)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整合规范卫生计生许可行政审批。完善“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不断规范许可行为,切实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管,坚决杜绝、乱许可等现象发生。

(三)依法依规,规范执法。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提高卫生计生法制建设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稽查工作。充分发挥层级稽查的作用,查找执法环节中的缺点不足,及时予以纠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规范卫生计生行政行为。强化内部稽查和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稽查,督促全面履行职责。

(五)创新监督执法方式。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果,探索推行卫生计生执法监督约谈制度。首次在生活饮用水、医疗执业日常监管工作中试行约谈,对存在问题的管理相对人,采取与其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警示教育,并告知其违法行为性质、危害和提出整改意见。

二、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服务能力

(一)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资源整合。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资源的指导意见》,加快卫生监督与计生执法机构整合。探索执法资源整合方式、方法、职责定位、人员调配、保障机制及提高执法效能的评价机制等。

(二)加快推进综合执法监督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原县卫生监督局房屋建设项目,加强综合执法监督执法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争本年度内搬进新房办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改善办公设施、执法装备等条件,提高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保障水平。

(三)继续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在完善乡镇综合执法监督站建设的基础上,落实综合执法监督协管巡查、信息报送和录入、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被监督单位户档,规范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指导,提升综合执法监督协管服务能力。

(四)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卫生计生监督员培训规划,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分层分级培训,完成培训计划。组织卫生计生行政处罚案卷评析活动,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转变工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流程,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办证,完善并落实一次性告知、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开展综合执法监督执法机构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五)加快综合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完善综合执法监督信息基础体系建设,做好专业信息数据上报和综合执法监督信息数据利用工作,做好行政许可、经常性监督、检验监测、案件查处的信息采集登录和上报。

三、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治理整顿,扎实开展各项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

(一)深入开展整顿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一是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二是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肃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年”活动;四是坚决打击“医托”行为;五是加强与公安、检察部门配合,完善打击非法行医联席会议制度;六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七是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监管,遏制违法违规虚假医疗广告。

(二)继续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规范行政许可,健全监督管理档案。落实城区、白氏坪供水单位末稍水月检,出厂水、水源水季检,乡镇水厂、学校及托幼机构饮用水每年至少集中抽检一次的监测制度。加强饮用水水质现场监测和涉水产品卫生监督工作,开展基本调查,摸清本地水厂基本情况和卫生现状。依法严厉查处饮用水违法行为,及时通报违法情况。

(三)开展餐饮具及公共用品等各类用具集中清洗消毒从业单位治理整顿。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餐饮具、公共用品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各类用具抽检频次每月不少于1次,检测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处罚。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通过当地电视、报刊等公共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告。

(四)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继续开展公共场所用具卫生监督抽检和现场经营环境检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单位做好指导,督促整改。

(五)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以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指导。加大对消毒产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推进实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在县直管学校开展学校卫生监测试点,对学校卫生有重点的开展监督监测评价、指导和卫生培训,改善学校卫生条件,提高学校卫生整体水平。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开展春秋两季以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为重点的综合性监督检查工作。

(六)加强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和职业卫生体检机构监管,做好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机构放射防护责任,健全放射工作场所电离辐射监测、评价和控制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管,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第5篇

1、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制定出台相应的迎检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对接市区精细管理万米单元网区划,进一步调整辖区内部网格式管理区划,做到五定,即“定格、定人、定责、定管理标准、定考核制度”,确保承担创城任务不失分。

2、制定《城管行政执法工作考核意见》,将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评分细则、考评程序等进行细化量化,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测评,排出名次,测评结果通报给各区政府(管委),并上报分管市长。

二、深化“和谐城管”创建活动

1、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队伍业务能力水平,对各区城管执法队伍至少组织2次法律培训和业务培训,邀请专家举办文明和谐执法专题讲座。

2、组织各区城管执法队伍走出去学习外单位先进经验。

3、开展执法案卷评优活动,每季度随机抽取各执法分局执法案卷,对案件适用法律、办案程序、文书格式等进行检查考评,年终评选出“十佳精品执法案卷”,择优上报。

三、开展城管“八进”活动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组织指导各区城管执法队伍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普法送法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进工地“八进”活动,主动上门与100个单位、100个家庭和500个商户沟通联系,进一步拓宽问计于民、服务群众的渠道。

四、推动户外广告整治

1、根据市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市区户外广告和标识标牌清理整治工作的要求,年内协调督导各区及相关责任单位完成市区110处大型广告广告牌和698辆公交广告的清理工作。

2、制定大型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同时进一步理顺大型户外广告的审批流程,实行联席审核、统一管理。

3、从城市西入口入手,组织开展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试点工作。

五、加大违法建设防控

1、实行违法建筑“零报告”制,督导各区完善基层联络员制度,构建信息通畅、反应快速的防控网格体系。

2、对新发生的违法建筑,确保处置率达到100%,建立违法建设考核机制,每季度末对各区违法建设查处拆除的情况进行检查测评。

3、积极与各区政府(管委)沟通协调,建立以属地为主,各区政府(管委)主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强有力拆违保障机制。

六、深化“五小”行业整治

1、继续深化“五小”行业整治,指导各区严格按照《“五小”行业容貌卫生管理规定》,严把行业“入口关”,建立“达标管理”和“证书上墙”制度,确保新审批合格率达到100%。

2、对不达标的小加工、小修理,不予审批,对群众投诉多次整改不达标的要坚决取缔,着力解决“五小”行业油烟污染、噪声扰民、容貌卫生差等问题,达到整洁、规范、有序,市民投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0%。

七、推进摊点长效管理

1、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市区早夜市和马路市场长效管理的意见》,完善固定摊点设置管理和达标考核细则。

2、督导各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摊点经营设施的更新提档,并设置15处公益信息栏“固定摊位导示图”,制定全市季节性便民惠农摊点设置总体性意见。

3、每季度督导各区组织街面乱摆乱卖和校园周边违规摊点等专项清理整治活动。

八、维护好海岸线容貌环境

1、专门成立一支巡查应急队伍,加大对海岸线的巡查密度和频率,及时发现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堆弃土等破坏沿海自然环境的违法违章行为。

2、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协调督导各区查处沿海岸线的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堆弃土等违法违章行为。

九、高效推进城建重点工程

根据2013年市城建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优质高效完成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筑整治、城市更新改造等14项工作。

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第6篇

1、进一步强化全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机制功能作用。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加强信息通报和交流。

2、建立和完善县级电力行政执法机构。加快推进县电力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到今年底,力争完成3县电力行政执法机构建设,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办公室挂牌办公。

二、开展专项行动,建立长效机制

3、坚持群防群治,将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构建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依法保护、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格局。

4、部门联动开展电力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积极协调县安监局、建设、国土、交通、林业等部门,按照电力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继续开展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违章树障、违法建筑、违障施工等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5、开展涉电专项整治活动。充分发挥电力警务室的作用,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和电能违法犯罪行为。会同公安、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开展废品回收站经营收购非法或不明来源的被盗电线或其他电力设施专项治理活动。

6、开展电力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验收考核工作。根据省经信委、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省电力公司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皖经信电力函〔2009〕324号)文件要求,对照考核评分细则,认真做好省经信委等四部门来市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7、探索建立行政许可审批制度。在规划等部门协调配合下,按照《转发省经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要求,探索建立许可审批制度,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

三、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

8、建立执法考核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制定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规定、电力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管理规定、案件移交等制度。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电力行政执法追偿制度等,并与考核奖惩制度相结合。突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环节,强化执法责任。

9、开展电力执法人员培训和申领电力执法证工作。为提高电力行政执法水平,根据电力行政执法队伍工作的需要,积极组织电力执法人员参加省组织的电力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10、加强执法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承诺,公布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主动将电力行政执法纳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中,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严格行政执法备案工作,实现备案制度化,县区重大执法案件报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办公室备案。

四、深入基层调研和监督检查

11、开展电力执法调研工作。深入县乡(镇)、厂开展电力执法调研活动,及时掌握和了解基层电力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和用电情况存在问题。赴市外以及其它行业执法部门调研,积极探索和完善我市电力执法行为和模式。

第7篇

一、始终围绕中心,把握普法教育重点内容

1.强化党的十精神的学习宣传。坚持以党的十精神统揽、指导、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2.加强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的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广泛普及宪法知识,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3.及时宣传普及新颁布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结合实际,2013年全县公民中重点开展宪法、民事诉讼法、精神卫生法、社会保险法、省审计条例等“四法一条例”的宣传普及。我局通过采取安排自学、集中培训、举办讲座、组织考试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新颁布或修订的重要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实效。

4.继续深入学习宣传房地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加强对《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强化市场主体遵纪守法、诚实信用的理念,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品房预(销)售过程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捂盘惜售、囤集房源、哄抬房价、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等欺诈行为,提高交易信息透明度,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减少消费纠纷,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5.结合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依法治理。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围绕城市房屋拆迁、房地产市场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积极探索推进行业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

二、立足于深化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局依法执政管理能力

6.加强对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熟悉房地产管理相关各项法律法规,熟悉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业依法治理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

7.加强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培养干部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组织好干部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同时将对干部学法用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列入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参加通用法律法规的考试,考试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8.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使公共全力的能力。行政执法人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执法工作相关的公共法律法规和房地产专业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9.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学法的目的在于守法和用法。严格依法办事是最生动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坚持把学法、用法、守法相结合,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依法治理。

三、立足于坚持服务以人为本,对不同对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0.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紧紧围绕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这一中心学习任务前提下,依据制定普法行事历日程,安排全体职工集中学习,组织不少一次集中法制学习。

11.推进“法律进小区”活动。配合社区中心工作,利用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的机会,组织“法律进小区”宣传活动,动用干部职工,在小区设立咨询服务台、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展板、现场答议、免费发放宣传资料,为群众送上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套餐。

第8篇

一、工作目标

全力实施依法治州战略,深入推进法治农牧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州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厉行法治为主题,加强学法普法宣传,以规范用法为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和《关于法治建设的意见》,紧扣推进农业综合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充实执法队伍,武装执法装备,创新执法方式为抓手,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动植物检疫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农机监理专项整治行动和送农牧业科技下乡、送法下乡等活动,全面推进依法管理、重点领域依法治理和依法治州“10+1”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全州农牧业各项事务步入法治轨道,努力为农牧区和谐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是全面推进全州农牧业系统依法治州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今年是我州农业、畜牧合并后的第一年,职能职责的整合和调整,使得我州大农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推动现代农牧业跨越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任务更加紧迫,责任更加重大,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工作起点上,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推进全州农牧业系统依法治州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把依法治州和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和分管法制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副局长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畜牧局推进依法治州和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负责具体工作的科室和人员,完善了相关制度和要求,确保了全州农牧业系统推进依法治州工作和法治建设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工作内容

根据州委办《依法治州2015年工作要点》(委办〔2015〕38号)通知要求,结合全州农牧业系统业务工作特点和按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实际情况,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推进依法执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依法治州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法依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加强法制立法调研,探索评估地方性法规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制度。

4、着力保证公正司法,努力推进司法改革和司法公正。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完善当事人权利义务,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等制度和程序。

5、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推进农牧业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和载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

6、深入推进社会依法治理,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治化,构建公共安全预防预警体系,健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全面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强力推进依法治州“10+1”专项行动。

7、建立健全推进依法治州和法治建设保障落实机制,加强法制工作队伍和执法队伍建设工作,实行执法人员资格证动态管理制度和执法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健全执法普法考评机制。

第9篇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实现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2.深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交通运输建设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大力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要把学习宣传宪法放在首位,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全局及局属单位党员干部和公民牢固树立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同时积极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进万家”等活动和各专项法律的宣传月、宣传周和宣传日等平台,组织开展好集中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形成干部职工人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深入宣传与创新交通运输系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权、、投诉、调解、诉讼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以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为抓手,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1.突出抓好“法律进机关”,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各单位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学习宣传计划,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坚持运用党委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全面抓好全局职工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制定好职工队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学习宣传计划,落实好“法律进机关”活动,深入推进职工队伍学法用法工作。

2.深入抓好“交通法律进工地”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安全施工。一是要制定符合工地实际的学习计划。利用节假日、阴雨天和施工间歇期组织广大施工人员开展自学、讨论等多种交流方式学习宣传法律知识。二是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要明确一名专职或兼职法制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法制知识、安全生产、交通法规等方面的普法教育宣传。

3.创新抓好“交通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一是积极与社区联系,结合“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新途径。二是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鼓励并引导该队伍进入周边其他社区宣传交通法律知识,增强交通法律影响力。

4.坚持抓好“交通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积极与各类学校和普法工作机构联系,大力开展以交通法规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使青少年从小懂得一些基本的涉及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知识,逐步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觉悟和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5.切实抓好“交通法律进企业”活动,大力促进交通企业依法经营。一是要围绕工作实际制定法制宣传教育方案,健全行业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二是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6.积极抓好“法律进单位”活动,加强专业法律的宣传教育。各单位要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增强广大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建制、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执法有依据,执法受监督,执法为群众,切实树立交通运输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依法治交,深入开展“法治交通”创建活动

1.深入推进依法治交,全面学习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法治交通”创建活动。各单位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制定能切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2.开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寻求新的载体,创新普法形势,结合交通法制工作,开展有声势、有影响和丰富多彩的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并组织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的总结工作。

3.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积极开展基层执法站所“三基三化”建设活动,继续开展“十佳执法案卷”评比活动,深入推进“文明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各项事业规范化、法治化管理水平。

五、深入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治理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实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各单位要对全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实行执法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库,坚持一年一审,及时对持证人员进行清理和调整,将不在执法岗位的人员证件注销或收回,适时掌握人员动态,对持有交通运输部行政执法证进行全部更新。建立健全在岗培训制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执法证年审法律知识考核,确保在岗执法人员更新执法知识培训达到规定要求。

2.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执法作风整顿工作,彻底整顿在行政执法中少数人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恶劣作风和“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对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的一律先停止执法,再严肃处理,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坚决调离执法岗位。积极开展文明执法活动,结合便民利民和公正公平的主题,各单位要有针对性推出本单位的文明措施。

3.加强制度约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认真履行行政审批职责,做到审批主体合法、审批程序合法、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结果公开。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和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的要求,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及设立依据进一步进行清理。对已取消、调整的审批项目要加大落实力度,防止出现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对保留项目要明确实施条件、审批程序和时限要求,完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要积极推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方便当事人,努力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2015年,区审计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突出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着力推进社会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建设,不断深化法治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加快建设富美和谐、平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工作。首先制定我局“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年度工作安排意见;其次健全完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规划、机构、人员、经费“四落实”;最后认真做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骨干培训工作。

(二)建立健全领导带头学法制度。局党组在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要将普法内容纳入学习计划,每年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局班子成员年终述职要重点突出学法用法守法情况。并建立会前学法制度,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审计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审计创新、拓展审计方法、化解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能力。

(三)深化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1.突出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得到一体遵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在机关形成学法守法用法和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法治氛围。

2.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我局党员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公务员法治理论水平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3.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反腐倡廉建设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深入开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5.加强对审计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是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保证全年专题学法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二是完善行政领导应诉制度,并在诉讼实践中加以落实;三是在审计机关干部职工,特别是审计人员中深入开展《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培训,同时围绕审计工作重点,加强对《审计法》、《审计准则》、《审计条例》等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四是结合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听证等工作开展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制宣传教育;五是积极探索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我局的法制化管理水平。

(四)坚持审计普法与审计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1.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有关安排部署,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各项制度和岗位责任体系,严格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一是进一步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进一步开展好审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二是建立重大行政许可集体讨论制度,事后备案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备案;三是在行政管理中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四是积极推荐政务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提高行政效能,贯彻落实好行政审批(许可)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办结率达100%;五是建立审计行政复议工作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实施办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行政复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做好行政复议工作。通过一系列努力,使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形成人人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2.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机构创建活动,推进各行业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依法治理。

(五)加强普法依法治理阵地建设

1.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审计局网站上开辟法制栏目,扩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面。

2.以“六五”普法工作启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板报、墙报、宣传专栏等传统宣传阵地作用,整合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切实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和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建设。

3.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相关审计法如:《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审计准则》为补充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2015年度贯彻落实《省依法治省纲要》和推进依法治区、建立法治的开局之年,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围绕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第11篇

一、法治宣传教育方面

(一)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制定加强全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一是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党委中心组学法要做到年度学法计划、学习内容、时间、教材、笔记“五落实”,每年进行2次以上法治专题集中学习,中心组成员年底结合年终述职专题汇报;二是建立健全会前学法制度,每季度定期会前学法1次以上,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水平考试制度,对拟提拔的干部、拟任命的干部,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四是建立新录用公务员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五是建立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及任期内依法行政情况考查制度。

(二)加强执法司法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培训。建立执法司法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培训制度,组建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培训团队。以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为主要内容,年度内对所有的执法司法公职人员进行1次集中轮训和考核,提高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开展全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活动。以“法律七进”、“法制赶场”、“三月综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为载体,编制印发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通俗法律读物、宣传资料,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普及活动,把“六五”普法不断引向深入。镇属各单位、村(居)委会要设立法制宣传专栏,每年4期以上;加强农村普法工作,每户培养1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遵法守法,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二、依法执政方面

(一)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建全镇法律顾问人才库,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要聘请法律顾问,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做好镇政府的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把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法律咨询和集体讨论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等方面发挥好法律把关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机制。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和制度约束,增强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三)完善和落实党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或依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党委的决策事务都应公开,党内事务应当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报等方式及时向党员公开,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要通过网站、报刊、电视等便于群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三、依法行政方面

(一)实行政府依法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将决策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实行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策机制,制定重大事项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评价制度,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合法。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分期分批公布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强化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运行。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实现提速增效。

(三)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一体化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交易服务平台。

(四)深入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系统建设。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行政职权动态调整制度,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全面完成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建立完善包含行政职权目录、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权力运行基础平台和行政权力运行监察平台的“一目录、一中心、二平台”运行系统,实施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

(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整合执法主体,开展相对集中执法权工作,推进综合执法,下沉执法重心,提高基层执法效能,切实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完善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行政执法主体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职权核准公告等制度。

(六)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以最全规范、最优标准、最小自由裁量、最大公开和最严监督要求优化落实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避免执法随意性和不公正。

(七)集中清理和处理积案。统一建立积案台账,严格依法执行案件时限规定,逐案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办结。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加快建设“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强化执行征信建设,提高执行工作质效。

四、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

(一)依法治理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城镇房屋拆迁改造及商品房建设、涉法涉诉、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库区移民、违法建设整治、交通秩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出租车主、医患纠纷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采取挂牌督办等方式集中攻坚化解。深入推进“诉非衔接”,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二)依法治理重点区域矛盾纠纷。加强对城乡结合部、旧城改造地、校园周边、车站、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的管控和综合整治、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三)依法治理秩序。规范行为,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畅通渠道,对缠访闹访、越级牟利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行动,建立网上受理的平台和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

五、基层法治建设示范创建方面

(一)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调动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积极性,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深入推进法治镇创建,大力开展法治细胞创建活动,制定创建标准和考评细则。今年我镇要创建法治示范镇、1个诚信守法企业、1个依法治校示范校。各类法治细胞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对创建成功的单位要定期进行复查或抽查,在复查(抽查)中不合格的单位要取消资格。

(二)切实推进依法治村(居)工作。积极参加全省开展的法律进万村(居)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各村(居)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向村(居)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建设力度。

(三)在宗教场所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强化宗教场所的依法治理,开展文明寺庙创建,推动宗教场所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

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落实方面

(一)明确落实责任。成立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研究和解决依法治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依法治镇日常工作。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要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本地、本单位法治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分解责任,明确时限,确保工作落实。

(二)严格工作考评。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等方面,分别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细则。把依法治镇工作纳入全镇综合目标单项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和年度述职述廉报告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司法公职人员建立法治档案。

第12篇

一、围绕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确保政令畅通

围绕中央和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突出对全县“五大战略”、“五大建设”的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沿海开发、城乡统筹等重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督查,强化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督查,认真查纠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一)开展全县重点项目纪检监察巡查工作。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分别对本级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事业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动态跟踪巡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巡查工作例会、情况反馈、督查整改等制度,加强对项目的前期申报审批、资金管理使用、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检查,确保重点项目规范、廉洁、高效实施。

(二)开展制度执行力提升行动。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招标投标、标后监管、信息公开、风险防控、不良行为、征地拆迁、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文件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和动态评估,重点查看台账资料、操作流程、公开公示等,进一步规范制度执行落实,确保贯彻执行到位。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增强制度威慑力。

(三)加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全程监督管控。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监管,大力推行事前备案、事中监督、事后回访等机制,全程参与征地拆迁,着力构建征地拆迁工作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坚决查处征地拆迁工作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保障被征地拆迁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四)加强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保护和水利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等政策法律法规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上述政策法律法规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并纠正落实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等行为,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推进资源集约高效使用、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集中治理基层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依法行政

(一)突出重点领域治理。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商管理、质量管理、治安管理、劳动监察、城市管理作为重点领域,集中治理基层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监察机关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继续开展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责任追究工作,坚决查处行政执法中、办事不公、失职渎职、等行为。

(二)规范基层行政执法权的运行。督促镇区和部门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等工作。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公开、时限承诺、结果查询等制度,积极推行行政处罚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推进行政处罚结果公示、罚缴分离,开展行政执法电子监察,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建立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联系点。选取部分镇区和部门,建立一批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联系点,加强工作指导,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掌握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工作试点,努力探索从机制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健全长效机制

(一)强化重点工程动态监管。以城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强对项目规划审批、招标投标、质量安全、物资设备采购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重点工程项目规范实施、安全运行、优质高效。进一步完善联合监督机制,会同发展改革、住建、交通、水利、城管、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实行全过程有效监管。

(二)继续加强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治理。积极推进建设工程电子招标投标和网上远程评标工作,年内实现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全覆盖。同时向其他招投标领域拓展。加强评标专家库建设与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管控。创新招标投标监管方式,加强招标投标全过程监管,坚决整治围标串标、转包和非法分包、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全县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等统一进场交易,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运行监管水平。

第13篇

一、积极推进统计依法行政

(一)牢固树立统计法治理念。认清当前统计工作形势和环境,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统计法治思维,强化统计法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把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作为践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自觉行动、具体措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法治政府建设与统计法治建设有机统一。

(二)加强统计法治工作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成立统计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执法监督工作组,实行小组包保、组长负责制,把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纳入本全局工作总体部署,做到与党建、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普法与执法统贯穿到普查、调查工作全过程,实现统计工作法治化。

(三)推进统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严格认定严重失信企业,依法公示相关信息。继续完善、规范统计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的管理,全面推进依法统计、诚信统计,加快统计人员守信激励机制的构建和统计失信人员的惩戒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二、弘扬法治,强化普法宣传

(一)切实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部门主要负责和分管统计工作领导干部的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继续联合组织部门、党校(行政学院),积极推进统计法进党校工作。将统计法纳入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各单位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统计法治意识。

(二)突出抓好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治“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周密制定年度普法计划,细化工作目标与任务。不断增强统计法治理念,把依法统计、不出假数作为政府统计部门重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政治任务,确保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二十六个不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重点抓好统计调查对象学法遵法。在举办对辖区内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四上企业”的分管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统计人员专题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日常统计工作联系企业,进行统计法律事务告知,借助联网直报平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方法制度,让统计调查对象遵守法纪,敬畏法纪,自觉杜绝统计数据造假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从数据源头抓好数据质量,保证数据真实性。

(四)大力开展社会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作用,积极开展载体多样、形式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创新手段,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推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结合“12·4”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日集中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统计方法制度、生产流程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社会对统计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敬畏度,营造依法统计良好环境。

(五)配合第七次人口普查,开展普法活动

人口普查是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型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低与广大群众的配合度息息相关,为切实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将加大《统计法》《人口普查条例》的宣传力度,保障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开展督查,强化执法监督

(一)加强查询,压实监管责任。在一套表平台数据上报期间,对企业数据变化异常、平台数据频繁修正、不符合行业常规值等情况的企业,专业人员要第一时间严格审核把关,发现问题及时问询,调取企业的《纳税申报表》和相关统计数据佐证材料,核验企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督导企业有依据上报,有基础核算资料,对问题及时跟踪落实,即知即改,做到监管无漏洞。

(二)跟踪核查,加强培训指导。专业人员要经常(全年至少5次)入企就重点指标随机抽查部分进行指导,培训统计指标口径和涵义,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实行季度跟踪核查上报数据,杜绝企业因不懂统计业务和《统计法》,造成企业统计数据不真实、不守法的问题。对日常工作中发现企业存在问题的,立即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一对一指导;新增入库的、一套表平台操作有困难的企业,及时入户指导做好统计服务;特殊疑难问题,要组成专班,及时充分了解情况,报告上级局协调研究解决。

(三)突出重点,开展人口普查专项执法检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今年统计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坚持普查未动法律先行,将各乡镇街区普查机构、普查经费、普查人员的“三落实”工作、普查区划分与绘图、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聘及培训、清查摸底、登记准备等纳入执法检查内容;坚决杜绝自行修改人口普查资料,坚决杜绝编造虚假数据,坚决杜绝泄露普查对象个人信息;依法保障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行使职权,保障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执法,震慑统计违法。认真落实统计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措施,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严肃处理,对应当给予党政纪处分的统计违法责任人,要提出处分处理建议,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追责;对严重统计失信企业要进行公示和联合惩戒,行政处罚有突破;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加大内部通报、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力度。

四、夯实基础,强化队伍建设

(一)完善统计执法监督制度。在认真执行国家、省和市统计局统计执法相关制度的同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健全和完善统计执法检查制度、统计执法检查责任制等工作机制。与此同时,继续建立完善《市违规干预统计数据记录台账》和《市统计局数据监督检查记录台账》等相关资料,对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记录,及时梳理,及时上报,及时遏制。

第14篇

坚持依法审计,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全省审计机关要抓住今年落实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规定的契机,以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和“国家治理”的审计职能为指导,以健全完善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强化审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全方位扩大审计成果、多途径抓好成果利用为重点,以争创优秀审计项目、多出审计“精品”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全体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并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查找工作差距,逐级落实创新举措,强化审计质量责任,促进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的层级控制。从计划编制、方案制定、现场实施、报告编审、处理处罚、成果利用等关键环节着手,切实抓好审计项目质量的逐级责任落实。

1.切实抓好审计组长(主审)现场审核工作。加强审计现场操作质量的管理,落实组长(主审)对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现场审核职责,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方案或组织实施不当、审计证据不适当不充分、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不规范等操作过程应予解决的问题,打牢提升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

2.认真落实业务部门的复核责任。进一步完善部门复核制度,切实避免部门复核走过场的问题。一是各业务部门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骨干作为兼职复核人员,并力求相对稳定;二是探索建立远程电子复核平台,促进审计实施与报告编审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三是细化审计复核意见书,抓好审计组采纳复核意见情况的检查;四是将部门复核情况纳入项目审理内容进行核查;五是审计人员较少的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推行部门交叉复核办法,防止部门复核的缺失。

3.进一步强化审计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审理机构职责,建立适应地方特点的审理工作机制,优化审理流程,细化审理意见书,提高审理质量和效果。创新审理工作方式,探索建立审理信息数据库,搭建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重大项目的跟踪审理。注重审理结果的运用,加大对审理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将日常审理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的绩效管理考核。县级审计机关可通过设立专职人员审理或集体审理等多种方式,解决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与审理工作力量不足的矛盾。

4.健全完善审计结果审定机制。结合各级审计机关工作实际,规范审计质量把关流程,完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处理的审定工作机制,落实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确保审计执法的公平、公正,提高审计监督的公信力、执行力。

(三)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上级审计机关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理念,强化审计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和工作指导,切实帮助基层发现和纠正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全省审计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业务指导、项目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审计业务绩效考核等工作的相互结合,实行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将工作绩效考核融入平时检查,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今年,省厅将继续对三分之一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抽查,各市(州)审计局应积极安排好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工作。

(四)抓好优秀审计项目的打造与评选工作。要在制定项目计划、整合审计资源、严格组织实施、扩大审计成果、提高成果运用效果等多方面着力,认真打造审计“精品”项目。要按照优秀项目评选的具体要求和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审法发〔2012〕118号)的规定,认真组织年度优秀项目的推荐和评选工作,确保评优质量,提升优秀审计项目档次,带动全省审计项目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审计规范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总结审计机关成立30年的工作经验为契机,对过去制定的机关运行、业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清理,做好修订、完善工作,促进机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备查制度,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六)加大地方立法工作力度。今年应着重抓好《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立法工作。坚持注重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广泛调研,加大省政府法制办审查环节的协调配合力度,做好省政府审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环节的各项工作,促使条例尽早出台,为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做好其他部门拟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其有关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的协调、办理工作。

(七)加强与其他执法监督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依法办案、依法处理、依法移送意识,健全审计执法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财税、国资监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推进形成监督合力。在提高审计移送案件线索质量的基础上,完善审计移送处理相关制度,提高审计移送处理工作成效,扩大审计监督效果。

(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2014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安排》(办发〔2014〕14号)的要求,以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为重点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规范执法人员资格和执法程序,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省审计法规库”,进一步提高法规库的实用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在巩固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落实全省审计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审计法规制度的提案、议案。切实做好被审计对象提出的申诉和提请政府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项,防范审计风险,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抓好《省内部审计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法制队伍建设

第15篇

一、着眼发展大局,在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上求实效

1、围绕社会经济建设抓普法。紧紧围绕全乡工作大局,积极开展好普及“四法一理念”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侵权责任法、统计法、食品安全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的宣传工作。继续加强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招商引资、特色产业、群众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2、围绕社会和谐稳定抓普法。积极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促进全社会自觉依法办事。积极做好有关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3、围绕社会热点问题抓普法。重点加强征地拆迁补偿、土地(水面)流转承包、医疗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消费权益保护等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特困户等社会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切实通过普法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扎实推进重点对象普法,在促进学法用法上求实效

4、深化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建设,保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达到普法规划的学习内容和时间。

5、深化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打牢预防违法犯罪的基础。努力提高法制教育水平和开展普法活动的策划水平,把法制教育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充分调动青少年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良性互动,校园、家庭和社会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6、深化农村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积极开展“关注三农,服务发展”的法制宣传活动,组织司法、公安、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广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针对“三农”和农民工的法律需求提供法律帮助。进一步加强各村普法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开展送法律图书活动,对农家书屋进行补充完善,达到标准要求。

三、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提高品牌层次上求实效

7、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大投入,在交通要道树立大型法治宣传广告牌,加强法制内容宣传。在有条件的村、企事业单位加强法治文化小广场、一条街、一面墙等阵地建设,提高法治文化在法制宣传中的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8、坚持普法载体创新。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促进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充分利用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注重实际效果。

9、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要以落实“四民主、两公开”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切实提高“民主法治村(单位)”创建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