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文朗读论文范文

语文朗读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朗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文朗读论文

第1篇

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感想与体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相对于感知,在文本方面,包容了内容理解,情境体验,情感体会,表达方法、语言特点,节奏韵律的领悟等。从阅读主体上看感悟会因为学生个性,经历的不同而产生更加自我和个性。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期望学生感悟得更加深入,却又常常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此时,朗读便会显现出神奇而独特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未晓处”的重点,难点,节点,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联系全文反复朗读涵咏去突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草船借箭》中诸葛与周瑜暗藏玄机,刀光剑影的对话……诸如此类含义深刻,“有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语句,只有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才会产生顿悟的兴奋,阅读水平的提升。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语)——对于感情充沛或幽微,情境强,意境浓的段落,文章非朗读,能得其精妙。《观潮》中潮来时的片段,若不高声朗读,如何“身历其境”,睹其奔腾雄壮之势,闻其震天撼地之声。《去年的树》人物对白神情,若不轻声吟咏,如何能“推心置腹”,真真切切地体会人物心境心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描写爬山虎的片段,若不反复诵读,如何能从其间读出叶圣陶先生之平静而又深邃的境界,真诚而又仁爱的人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忘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与文章的“契合”,才能找到“忘我”陶醉的感觉,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语文魅力。教学十余年来,本文“焕发”出强大的感发力量,学生或泪不自已,或手舞足蹈,或“流连忘返”,均是在一遍遍的吟咏,朗读实现的。“情动语中而形言”——朗读既是学生体会情感,获得感动的方法,又是学生倾诉感动的方式。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解闷》)——当年贾岛骑在驴上“推敲”的时候,也是一边捋须,一边忘我的吟诵。只有在对文章一遍遍的出声朗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的文章的结构法度,行文气韵,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这些表达上“说不清,道不明”奥妙,并且在悄无声息之中得以内化,迁移,最终化为己出,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经朗读不知《长城》简约背后的严整,大气;不经朗读不知《白鹅》幽默背后的平和冲淡;不经朗读,不知《桥》语言节奏,故事情节、人物心情三者的内在契合;不经朗读不知老舍之亲和,鲁迅之深邃,冰心之清新,巴金之真挚;不经朗读不知说明文之严谨,不知散文之自在,议论文之逻辑。

二、积淀、内化作用

“熟读成诵”是传统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热爱朗读,背诵的学生比不太愿意出声读课文的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要强。我想这得益于朗读,吟咏在积累,内化层面的优越性。

首先,朗读吟诵中,能更好的积累好词佳句,语言材料。这种积累不同机械的抄写和简单的训练。在朗读中好词佳句,以整体的语言情境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其意思,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运用之法。

其次,朗读吟诵有利于学生将文章之情境,阅读文章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固化”,这种潜在的“人生经验”往往会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表达的素材和灵感。

再次,在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提升。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作为一种经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朗读最容易得到提升。这正是由朗读的多功能性所决定的。

三、提升默读品质

我常常把默读当做阅读水平提高的标志,当做高年级阅读训练的一个重点。从教学实践来看,朗读对学生默读品质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语感强,对语言更加捻熟,在默读中往往速度更快,注意力更集中,感受更加深入、细腻。

第2篇

最近,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阅读课,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颇有感触。今将其中两个教学片断实录如下,并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两位教师教的是《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第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再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盯”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得怎么样?

生:“盯”的意思是“集中视力看”。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那个人”看葫芦很专心。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那个人”说话时是什么心情?

生:“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生:“那个人”说话时心里很高兴。

师:我们读“那个人”说的话要读出感情来,怎样才能读好呢?下面听清老师的要求:“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读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那个人”说话时心理很高兴,“盯”、“自言自语”、“快长啊”和“大南瓜”这些词语要读重一点。大家拿起笔,在这些读重音的词句下面加上点儿。同学们请按以上的要求认真练读,看谁能读出感情。

练读后,几位学生试读,大都是把几处要求读重音的词语作了过分强调,其余地方基本是音量相等,速度均衡,显得十分呆板、生硬、做作。接着,学生又反复地进行练读、试读,但总是读不出真情实感来。最后,教师只好找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试读作结。

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

师: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生读“那个人”说的话)

生:“那个人”是“自言自语地说”。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学生练读)

师:好!你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老师想请你给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你把“快长啊”读成重音?

生:我觉得这样读,能表达出“那个人”的高兴心情。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这位同学还没充分地把他这种心情读出来,同学们先看看68页的插图,再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教师范读后,学生练读。开始试读时,感情还不太到位。通过反复训练,最后,绝大多数学生能读出感情,有的读得有声有色。

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中,所教内容相同,为何教学效果各异?这主要是在处理“自读感悟”与指导“朗读技巧”之间的关系上,他们采取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究竟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以“自读感悟”为主,因为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具有很强个体性的活动。再则,学生所读课文大都是现代汉语。毫不夸张地说,在教师的点拨下,只要学生将全部心智投入,通过反复地“自读”实践,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诚然,为了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质量,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声语言的“表现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仅仅是学生“自读感悟”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第二位的,绝不能本末倒置。

第一位教师将学生“自读感悟”置于被遗忘的角落,却把“朗读技巧”视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法宝”,好像教师一旦将此“法宝”传授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可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殊不知,这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纯技巧,把完美的语言整体肢解得七零八落。学生在练读、试读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更不是咀嚼品味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而是按“朗读技巧术语和标号”之图,索“有感情地朗读”之骥。这样便舍弃了有灵性的内在“神似”,去生吞活剥地追求外表的“形似”。无怪学生虽经反复训练,到头来,仍是“貌合神离”,读不出语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第3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门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标准、规范地朗读课文,是经过自己精心地备课,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审美情趣,在对课文的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的艺术再现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范读,教师可以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很快地、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道文章的丰富内涵。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备、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朗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朗读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朗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如果我们能绘声绘色地配乐朗读《草原》一文,特别是再观看表现草原风景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就会感受、体验到草原的动态美、静寂美、辽阔美、风俗美,蒙汉人民的友谊美等更多更丰富的美,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

五、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读,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的过程中语言艺术就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不知不觉间,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技巧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对于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并且不时地在运用。

第4篇

课堂上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情绪能够感染课堂上的学生,因此,要想使小学生语感与语言能力得以提升,就要对教师领读加以重视,确保领读的正确。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珍珠鸟》,在对第四自然段进行领读的时候,教师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加入自己的感情,这一段通过对珍珠鸟动作的描写,写出了鸟儿的可爱、调皮,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珍珠鸟的爱护和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领读时,要想象出这种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的画面,读出感情。教师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对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正确处理,并把握好语音和语调,对语速进行正确掌握,不能矫揉造作,这是要好好进行学习的,对教师朗读技巧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好了这点,才能对课文中的词句和内涵进行理解,从而将语感掌握好。

二、强调细读的方式

读书是不能慌慌张张、急于求成的,一定要重视涵咏,对书中的韵味进行咀嚼,对其进行慢慢消化和理解,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要对表现儿童多的语句进行细细品味,说明孩子们在哪,那么春天就在哪,跟着孩子们就能找寻到春天,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品读,我们可以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孩子们活泼可爱,就像春天似的生机勃勃。比如,在对古诗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之后利用领读以及赛读还有唱读等方式,再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诗意,了解其中的感情,最后再进行诵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反复进行诵读的时候,感情也会更加深入,在反复诵读之后就会对其更加理解。反复诵读是学习和鉴赏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有哲学家认为,模仿这一行为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宋代朱熹曾经说过,看书就要首先熟读,将书中话背诵下来,就像从自我心中说出似的,如此便可在书中获得一定的收获。模仿也就是依据前人经验进行发展的自己的理论,当自身还没有能力创造理论时就要借鉴前人经验,并对前人研究路线进行模仿,省掉不少麻烦。同样,增加阅读量,对自我文化底蕴进行丰富,积累经验,利用自身阅历与理解,对其意蕴进行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出自我理论。对小学生培养语感也不例外,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讲解是很有限的,其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修养。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导,课文中选取的文章只是文学海洋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部分必须要长时间进行积累,并反复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量,从中吸取风格不同的文化知识。

三、结语

第5篇

要想把课文读好,必须打好基础。首先要把课文中的字读准、句子读通顺,做好朗读基本功课。即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教育学生在朗读时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如果能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具备了读书能力,假以时日就能有更大的进步。

二、掌握技巧,灵活运用

掌握朗读的基本功后,如果能正确的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就能让朗读水平“更上一层楼”。朗读技巧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1.停顿要合理。停顿一般分语法停顿、结构停顿强、调停顿(弱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一般情况下语法停顿的长短可这样区分: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而结构停顿是指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强调停顿则是指句子殊的间隔。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无论哪种停顿,都必须合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闹笑话。2.语速快慢适宜。语速的快慢是由内容表达的需要决定的,它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在朗读时,语速太快,会对听者的大脑皮层造成不间断的刺激,导致大脑皮层由兴奋转向抑制;语速太慢,会造成大脑思维状态的疲软,导致听者注意力的分散。只有快慢适宜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抑扬顿挫。抑:降调,声音前高后低,语气渐降、句尾低沉。杨: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升,句尾上扬。顿:停顿。挫:转折。在朗读时,声音不应是一个调子读下来,那给人的感觉就是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而应该是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只有这样朗诵的效果就会悠扬动听。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准那个字该抑,那个字该扬,那个字该停顿,那个字该转折。

三、范读领路,有“摹”有样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之后,就要开始用范读领路。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天生爱模仿,范读则能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甚至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效果,一点也不亚于教师。摹仿久了,日积月累,那么朗读的能力也就形成了。当然只有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高,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感染学生。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在平时也要经常修炼。

四、设身处地,意境引领

第6篇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例如教学《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此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使学生容易读破句。所以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当我读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禽”指的是飞鸟,我故意在“家”和“禽”之间做个较长的停顿,以引起学生注意,从而学生自然能把把短文读正确。理解“家”和“禽”的意思就容易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不但能使学生用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新课标提倡“情境教学”,我大胆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我结合文本的内容,努力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使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足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朗读情感。例如我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第二句诗时,我边出示线路图,边描述:“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然后让学生看大屏幕,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再让学生说说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很长的时间不能相见。学生自然地走进情境,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敲击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心灵相通,此时,我再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句,学生读得情真意切,难舍难分,达到了语言与情境的融合,情感与体味的结合。

三、角色体验

第7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赏读与创设情境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想象与激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

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如教学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时,课文讲天都峰笔陡,铁链仿佛从空中挂下来似的。教师可以从爬陡坡去引导学生想象天都峰的险以及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艰难,领悟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勇往直前

三、演读与感悟体验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的精神。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可描绘的情景,产生了真情实感,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评读与促进发展

第8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语言仓库,锻炼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领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种形式读的特点,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朗读。各种形式可以交替进行,富于变化,使学生感到新鲜,吸引人,充分地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如讲读《惊弓之鸟》一课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读出不同身份的人物特征,而且加入表情和动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课文读熟,而且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便兴高采烈、津津有味地准备,争先恐后地表演,在欢笑中不仅锻炼朗读水平,而且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更增强朗读的兴趣。

二、朗读训练重在指导

1.指导口脑并用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见于书,入于耳,显于脑,并诱其发于心,诵于口,表于声,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游所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感情吟诵,然后逐步领悟:(1)色彩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色彩鲜明;(2)恬静美――月光泻满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让学生尽情地想象、朗读。

2?郾抓住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应从整体入手,沿着篇、段、句子、词语的路子进行。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是这样讲读的:(1)初读。让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初步领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学生读后对桂林山水总的感觉怎样。初读的目的在于了解课文内容的大概;(2)细读。让学生重点读三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通过反复的读,可知大海的动、西湖的静、与丽江的动而不觉动的对比,产生一种奇特的美,这就是细读产生的效果;(3)重点读。引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重点读课文,揣摩重点句段,词语,可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

3.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课文《美丽的武夷山》时,课文讲“武夷山山势险峻,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教师教学武夷山的山水时那种静、清,结合自己见过的湖水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再说一说自己身边对大自然的一些破坏的做法,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第9篇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教学改革的趋势和现状,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进行论述,希望可以适应小学教学课改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情感环境,它是语文学习的中心轴,是阅读感悟的催化剂,是情感体验的磁性石。“朗读是品语文之味的最好方法”。而在基本形成以“读为主线”的共识之下,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泛泛而读的现象经常出现。要使朗读真正馥郁留香,沁人心脾,体现艺术指导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用心灵阅读文本,用智慧捕捉生成,用艺术指导朗读,由此走向智慧教学的境界。

一、简单与深刻

简单是指方式单纯,不要花哨,杜绝浮华,一切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的有效发展,充分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充实,这是朗读教学所要追求的原则。多一些简约,少一些繁琐,多一些朴实,少一些华丽,朗读教学应在简单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发出原生态的声音。光有简单没有深刻是肤浅的朗读教学,简单是朗读教学的外在形式,而深刻却是它的实质所在。教师用本真的方法,发挥自身的资源,或用语言渲染气氛,或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感悟更深刻。

二、朗读与感悟

对文本的解读离不开朗读教学,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领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屏幕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槐花形态很美,抱在一起像圆球,挂在枝头的像小辫儿。

(练习朗读)

生2:槐花开的很多,从“抱”、“一条条”、“挂满”看出。

(再次指导朗读)

师:这美丽的槐花还像什么呢?(出示画面,想象说话)

生3: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像鞭炮。

生4:有的槐花一朵一朵的,像云朵。

生5:有的槐花飘荡在空中,像风铃。

生6:有的槐花绽放枝头,像蝴蝶。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千姿百态的槐花之美。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

教学中,教师紧扣“抱”、“玉雕的圆球”、“一条一条”、“满”等词,鼓励学生想象表达,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在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的朗读激情四溢,读出了感受,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智慧。

三、想象与创新

语文教学重积累,重运用。《新课标》理念倡导要学会“用教材教”,阅读教学应把积累语言、学会读写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荷花》第二自然段中具体描写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课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关联词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运用教材,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资源。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想象与创新的训练: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文中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感受荷花的美,并结合课文相关词句反复朗读,从这些优美的语句,恰当的修辞手法中体会每幅图中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再模仿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说一段话,并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态”这句话作为中心句,使段落更加完整。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现,语言的表达甚至比文本中的更加精彩。如有的学生这样描绘:荷花真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全部盛开了,雪白的花瓣舒展开,层层叠叠,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有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环绕着,宛如在碧波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亲密的姐妹,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还有的花儿含苞待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学生在看图想象说话和创造性地表达中,既学会了运用“挂语言文字,展现荷花多姿多彩的美,又学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朗读教学的智慧和真谛。

四、共性与个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和生活经历,对文本、现实、社会的理解有着多元认识和主观感受。朗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和主观表达,使课堂呈现出多彩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人文关怀出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的时间和朗读的体验,在关注共性的同时,要体现个性的魅力。第三,对于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学生的阅读不应全是呼声一片的“大合唱”,有时也可以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多重奏”。

在《荷花》的教学中——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中“冒”字用得特别传神。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关键词语仔细揣摩,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妙处,先引导学生感悟出因为荷叶长得“挨挨挤挤”,大而圆的荷叶间没有丝毫缝隙,所以荷花必须使劲长,才能冒出来。在反复朗读中,再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词来替换“冒”字,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用“跳”,因为“跳”字采用拟人化手法,能表现出荷花的活泼可爱;有的说用“挤字”,更能表现荷叶的茂盛和荷花出来的不容易;有的说用“钻”字……学生的答案真是有理有据,丰富多彩。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斟酌后选用的那个词再带到句中去仔细朗读体会……教学中,教师没有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感情朗读的尺度,而是尊重学生们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字中的内涵和情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愿“课标”引领下的充满“情感”的朗读教学走出平庸,摆脱技巧,向着智慧的艺术之路前行,在学生、老师和作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彩虹。

参考文献:

第10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新颖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荷”专题的活动开展前,我先播放了中央十套的绿色空间系列节目“都市花影——荷”,时间大约30分钟。影片系统介绍了荷花的历史、结构、名称、作用、品质、情韵等,美丽的画面、清扬的音乐、娓娓的谈吐等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赏荷、读荷、议荷、写荷的兴趣。对于学生领悟能力的培养,以及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课始展示,渲染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会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荷”专题的学习伊始,我就投影出示了清丽脱俗的“清风荷影”图,让学生们感觉自己就在荷塘边上;在学习《老山界》一文时,我在白板上投影了一幅举着火把在崇山峻岭间攀登的图画,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和英勇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动直观的画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三、课中展示,突出重点难点

我们坚信,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重在“学”,“教”应服从“学”。杜郎口学生“自由、自主、自学”的课堂模式,在复习课、训练课上使用的确是很有效的,但在一些理解程度较高的新授课上就勉为其难了,如文言文教学。学生的预习有时只是教学参考书的搬抄,并不能真正弄懂弄透;学生的讲读有时也只是自顾自讲,至于其他学生有没听懂,主讲的学生也不闻不问。这样的学习效果必然要打一个折扣。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使整个学习环节流畅自然,而且能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突出重难点。毕竟在学生听、说的过程中课件展示,本身就有醒目的效果;何况这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件呢?如果在多媒体展示的同时,教师再配上得体的肢体语言,强调效果会更显著!

四、课尾展示,小结启发升华

俗话说:“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形象地概括了小结的重要性。在课堂结束前通过多媒体课件小结,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框架,也可在做小结时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思考题,造成悬念,为下一节课蓄势,做好铺垫。这样不仅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能力 朗读技巧

新课标指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人物的内心当做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进一步启发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范读唤起朗读的欲望

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教师适时地进行范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作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在互动中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可以营造情感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范读时不仅要流畅地读出文章,还要激情澎湃,抑扬顿挫,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要“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选编的课文都感人至深,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和风格,读出感情和韵味,或慷慨激昂,豪放悲壮;或凄婉哀怨,低沉悲伤;或爱意绵绵,柔情万缕。如在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时,我范读了雷利父亲壮烈牺牲归国的那一段,在我的朗读声中,有些学生潸然泪下,教室里静极了,我也流下了泪水。许多学生纷纷发言,他们为祖国失去这样的一位优秀人才而感到可惜,为雷利失去父亲而感到痛心,表达对战争强烈的不满。可见我的范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共鸣。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再配以情调和谐的音乐,会使学生很快进入特定的情境,与作者同悲同喜。不管是感动的泪水,还是会心的微笑,都说明教师的美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心情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受到启迪,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二、在朗读中想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于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从而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把全诗通读完后,我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我通读古诗,同时配以轻音乐,听完后,没让学生睁眼,而是静等半分钟,再让学生把自己脑中的图画勾勒出来。结果学生的描述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幅生机盎然的农村生活画面已经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又如教学《春雨沙沙》一课时,我利用投影,让学生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田野的碧绿、小朋友的可爱、春雨的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读时就特别入情入境,从读书声中找到春天的影子、春雨的力量,进而丰富想象力。

三、掌握朗读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有所侧重。”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根据每个课时教学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不容忽视。如果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到中高年级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是不成问题的。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进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标点符号标志着朗读的语调和停顿。根据不同的标点指导朗读,就更能读出正确的语调和适当的语气。如《船长》一文中,记述船长的命令多处使用了感叹号,在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的同时,启发学生借助感叹号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境界与性格特点。这样,借助感叹号,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心中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与崇高精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借助感叹号,准确朗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思想,化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在评读中感悟文章思想

朗读要达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的程度,首先必须很好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孩子读懂课文,而通过这样的朗读又可以使孩子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由此可知让孩子朗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主要目的是促进孩子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孩子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除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自读、多读,找出文中精髓,也让学生评读。评读不仅能提高朗读质量,而且能为以后的朗读提供规律性的朗读方法。学生只有具有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如果老师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恰当的点评,则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朗读效果。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思路;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55-01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思路与实践。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朗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通过极富感染力与穿透力的声音将静止的书面语言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学习语文不是去学习那些静止的符号,而是学习“语言”中蕴含的“文学”,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更好的品味出文字中所包含的艺术美与情感美,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帮助提升和改善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初中生而言,朗读是他们学习课文内容的第一个步骤,通过朗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随着朗读的次数增多,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课文中的精妙之处,从而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另外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而朗读能够提高课堂的情感教学效果,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动、向往、深思等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调节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地朗读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朗读教学,才能真正的将学生带入好整个课文的意境当中去,将死的书面文字变成活的教学内容,进而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具体思路与实践

1、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朗读。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课文,但是一些教师通常对这一重要的环节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只是将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语文课上教师在板书、学生在朗读的情形,教师只是利用这一间隙在思考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却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朗读是否有效。事实上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朗读的效果,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出发来设计整个朗读环节,使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朗读,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朗读。老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朗读的层次和形式,有时教师进行泛读,有时学生进行配音朗读;有时进行整体感知的朗读,有时进行情感体验的朗读;时而朗读整首诗歌,时而朗读重点的词句。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作为语文教师,其重要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读”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书,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通过赋予其“读”书的权利来体现。在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中,朗读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一项活动,而不仅仅只是少数学生进行表现的机会。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激励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的进行朗读,提高他们展现自我的勇气和自信心,使语文课堂变成每个人都参与进去的一个大舞台。尤其是一些不喜欢说话,不太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地尽量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一些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朗读和学习,并发动其他同学对那些不自信的学生多一些赞许和鼓励,让他们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创设朗读教学的良好情境。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来进入课文的学习,通过课文中的情感去引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师生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朗读情境,并将自身体验的课文情感通过合理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教授散文《春》的时候,教师可以面带笑容的将课文深情的朗读一遍,带领学生去领悟朱自清笔下的春的气息、春的美好,使学生也能获得心灵上美的享受,从而与教师产生一种共鸣。教师只有通过活泼、有趣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才能使阅读教学展现出其灵动的生命力。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可以帮助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展示紫藤萝的美丽,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正在实际生活中欣赏美丽紫藤萝的作者,尽情的感受它盛开时的美好与壮观,体验生命的意义。之后让学生睁开眼睛,带着刚才的想象去朗读课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进行角色扮演,一些课文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些困难,学生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无法体验其中的情感和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回忆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体验曾经类似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来对其中的情境进行描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描述进行思考,感悟其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训练他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感。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认识朗读的重要性,掌握良好的朗读教学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来将课文的情感美、韵律美传递给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尚云飞,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 2006年

第1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朗读 指导策略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朗读,特别是优秀的诗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需要朗读。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意蕴,在朗读中明白文章的事理,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曹文轩先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在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构建学生想读的课堂氛围

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的目的。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此,教师可利用晨读课和一些课余时间,欣赏优秀的朗读录音,如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赵忠祥的《动物世界》,夏青的《文学欣赏》等节目,即采取欣赏或鉴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外,教师还可营造氛围,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如教学《黄河颂》一文时,可先让学生默读,熟悉课文,然后观看汹涌澎湃的视频材料,再让学生竞读,通过视频材料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以竞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如,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就故弄玄虚地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可奇怪的是,这个‘鸟的天堂’却没有一只鸟,你说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作者会这么说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吧?”这样会使学生跃跃欲试地想读书。

二、教师的经典示范是朗读教学的基础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以收到好的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教师的范读、引读都很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到位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而且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师生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如朗读《孔乙己》中“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时,忽然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这里孔乙己那极为微弱的声音,“温一碗酒”四个字,表现出孔乙己气息微弱,快走到穷途末路那种凄惨的境遇,朗读时就要读得轻缓而且带有悲凉的气氛,朗读者能从朗读中凸显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范读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在朗读时一定要入情入文,重音、低音,语调缓慢急速停顿都要处理恰当。

三、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会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使学生通过正确朗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特别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用普通话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和坚持“四个不”(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这是朗读的重要环节。预习课文时必须字字入目,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理解。由于资质不同,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有些学生总把声母“zh、ch、sh”读成“z、c、s”,把“j、q、x”读成“z、c、s”把前韵母“an”读成后韵母“ang”,把后韵母“eng”读成前韵母“en”,把“in”又读成“ing”,甚至分不清哪个是“x”,哪个是“c”,哪个是“s”,哪个是“sh”,哪个是“eng”,哪个“en”。在教学中我先把这些声母发音的部位告诉学生,然后做示范,最后一遍一遍地教,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读。通过耐心教导和严格训练,他们正确地读课文,为朗读课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又如在诵读《西花厅的海棠花》一文时,由于作者是老革命家邓颖超,在文中表达了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和真挚的情感,学生不了解的时候认为文本写得豪迈愉悦,在全面了解邓大姐的写作缘起时,则明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深情、无限缅怀和感伤。关于语速方面的指导主要是让学生养成深刻研读的习惯,在诵读前先仔细研习文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诵读需要的语调。

四、教师鼓励与宽容的评价使学生保持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我们在指导中应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朗读宽容地评价,而不宜过于强求、严厉指责与挖苦。在学生互相评价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用自己阅读文本形成的标准,即“应该读出这样的感情”“这样读才是美的”等,衡量学生朗读得“好”与“不好”。而应立足文本的感情基调,以欣赏的眼光、朋友的口气、智者的明断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给予不同的评价,如:“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读要分出层次,首先是读通,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同学们做得很好……”“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确实读得不够好的时候,应该明确指出,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我们要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提高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

第14篇

一、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教育部“名师工程”首推名师,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于永正是这样谈“备读”的:“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1.朗读教学要从低段学生抓起

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有一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生活经验的迁移,就能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如课文,题目叫我在教学语文s版一年级课文《自己去吧》时,我采用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朗读方法。课文第一句写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这句话应该用社么样的语气读呢?我认为应该读出小猴依赖、请求、甚至是撒娇的语气。如果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你要读出依赖、请求、撒娇的语气,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听不明白、读不到位,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指导,学生就会很容易读出这句话的语气。在朗读之前,我问学生,你如果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看到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跟妈妈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顺势引导:小猴想吃到果子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应该怎么读。这时孩子们就能很轻松的读出这句话的语气。

2.朗读指导过程中讲求一个“精”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收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s版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桂林山水的美,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的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感同身受酝酿情感

1.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作者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令人回味的感情。

2.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并反思,优化自己的朗读指导,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净化教学理念[R].2006.

[2]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R].2007.3.

第1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看录相,看过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悲”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着作者的这份“悲”之情,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二、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

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据以传情达意。例如:“……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段话中,“只好”、“吞了”、“猛敲”、“冲向”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里“只好”表明了林冲被迫应战的谦让精神,而“吞了”、“猛敲”、“冲向”则可以看出洪教头的傲慢、心急气盛。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会读得有声有色。

三、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

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例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琅琅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指导时,要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让学生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次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第4节,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微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