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合唱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的教师就把自己掌握的一些企业营销的案例搬到课堂上,作为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特定的市场营销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营销案例,教师根据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探索营销活动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资料的营销案例,从其运用方式上讲,可以分为操作性案例和非操作性案例两种。操作性案例,即不仅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而且要求学生切实动手实践。非操作性案例,仅仅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处理,不要求实际动手。案例教学则可以根据案例难度分为三种:已解决问题案例的教学、待解决问题案例教学、设想问题案例的教学,难度依次提高。
案例教学最大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它的优势具体表现在: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起引导的作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研究都是学生自主参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就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有利于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营销案例上,既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能够有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对营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最后,案例教学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营销案例的选择难以把握合适的尺度。对作为教学资料的营销案例的选取,应遵循真实性、典型性、规范性等原则,并与教学内容相合。但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营销案例往往选取不够恰当,不是不够规范典型,就是与教学内容脱节。其次,案例教学容易给学生造成概括化的不正确认识。往往由于某一两个典型案例展现出的信息惊人,学生就认为绝对正确,从而形成在这一两个典型案例上的概括化认识,从而忽视对营销规律的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再次,案例与案例之间的连续性不强,使得学生很难把通过案例学到的知识、技能形成整体融入到学到的理论系统中。最后,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下,案例教学往往在课堂上形成“冷场”或“暴场”的现象,甚至是一半热切讨论,另一半冷眼旁观的情况。
(二)尝试教学
尝试教学是以学生尝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尝试教学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课堂模拟和实景训练。课堂模拟即在课堂上再现比较真实的营销场景,通过对产品和公司等进行一些规定,让学生扮演营销双方的方法,使学生得到实际操作技能和营销方法。实景训练,即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从而锻炼营销技能和方法。
尝试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很大训练。此外,它的具体优势主要有:首先,尝试教学能够查漏补缺,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在对营销活动的实际参与中,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不足进行弥补。其次,尝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在参与市场营销活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切身的尝试中,学生会逐步学会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再次,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在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尝试中,学生会接触各色的社会人士,面对各种挫折,在不断尝试中,能够使社交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最后,尝试教学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拓展学生的视野。
尝试教学的劣势在于:首先,操作性较难。课堂模拟操作性还相对简单,实景训练则比较难以操作。即使教师布置下实景训练的尝试任务,也很难保证学生贯彻执行到实处。其次,尝试教学的盲目性较强。拿实景训练来说,教师很难给予所有同学指导和监督,再加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尝试教学往往丧失其最初的目的,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二、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
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有很大的交集,两种教学方法都是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把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已到达更好的教学目的是非常现实的。但是应注意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在整个市场营销教学中结合的方法。
(一)着眼于市场营销理论。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到市场营销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各方面的能力。而市场营销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尝试教学都应该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因此,要想把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真正的结合起来,要充分理解市场营销理论,真正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理顺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的先后顺序。笔者认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结合起来,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先后顺序可以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先案例教学再尝试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学到营销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给学生安排尝试任务,使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和技巧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第二种,先尝试教学再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营销教学内容,先安排学生进行尝试实践,然后甄选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方法和结论。第三种,可以采用先案例教学再尝试教学最后再回到案例教学的循环方法。教师可以先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得到结论,然后安排学生去尝试,验证结论,最后拿学生的尝试作为新的案例做比较分析。
(三)找到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的结合点。要把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结合起来,就必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两者具体的结合点必须根据市场营销教学的内容和采取的具体案例而定。而大体上的结合点则可以根据案例教学的难易程度确定。上文所言,案例教学根据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已解决问题案例的教学、待解决问题案例教学、设想问题案例的教学。已解决问题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的结合点在于模仿,即采取案例中的方法和技巧去营销。待解决问题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的结合点在于解决问题,即在尝试中想办法解决案例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设想问题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的结合点在于验证与发现,即验证设想的问题是否真的出现并在尝试中发现新的问题。
(四)对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相结合的流程进行设计。以先案例教学再尝试教学最后再案例教学这种模式为例。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把整个流程的时间、地点等进行安排设计。然后选取典型的企业营销的案例,把学生进行分组,使其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再根据各组不同的结论,安排相应的实践,并要求学生记录实践过程并完成实践报告。在学生完成实践后,收集学生的实践记录和实践报告,从中选取较典型的案例作为新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研究,并与先前的企业营销案例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营销技能和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三、把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结合起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选择作为教学资料的案例时,除遵循典型、规范、真实等原则外,还必须具有操作性,非操作性的案例进行尝试的困难较大。
第二,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相结合。并不是所有的市场营销教学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与尝试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的仅仅用案例教学就足够。所以,在把两者结合起来时,应有针对性,选择能够采取两者相结合教学可能的教学内容或者选择有必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教学内容,这样能够节约时间,同时提高教学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第三,把案例教学和尝试教学结合起来时应该有所侧重,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另一种为辅,尽量避免两者并重。因为在中国现有教学资源下,两者并重很难实现并且花费时间较多。到底以哪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有的教学内容需要以案例教学为主,有的则需要以尝试教学为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第91页的例1及例1下面的“做一做”,练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具准备
一根40厘米长的线,直径是10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一把40厘米长的直尺,铁圈,圆形铁桶,杯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找出直径和半径.
教师: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教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的图形.
教师: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结果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然后让学生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计算.然后引出新课.
二、新课
1.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师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片,边演示边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指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也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板,用手指出它的周长.
教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教师拿出一根线,用线绕圆纸板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量一量它的长度,量得的结果就是圆的周长.然后在圆纸板的直径的一端画上箭头,使箭头指着刻度尺的零刻度,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这时箭头指着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教师:我刚才用两种方法分别量了直径是10厘米的圆的周长,量得的长度都是30厘米多一点,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做实验.
教师让学生拿出圆纸板、铁圈、圆形铁桶、杯子,并让学生用上面两种方法分别量出圆纸板和铁圈的周长、直径,圆形铁桶和杯子底面的周长、直径,并把量得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观察、比较量得的结果.教师可以行间巡视,稍作指导.
教师: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的结果,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一说自己算出的的值是多少,教师把这些数据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看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接着指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14多一点,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人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如“3.14”.
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页下面方框内的话,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周率,谁能说一说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是什么关系?
指名说,教师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教师:如果用直径和圆周率来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呢?
得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教师:如果用C表示周长,π表示圆周率,d表示直径,那么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学生说,教师板书:C=πd
教师:因为圆周率π的值是固定的,只要知道了圆的直径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能不能求出圆的周长?用r表示圆的半径,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用2r代替公式中的d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因为数目一般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所以用圆周率和半径来表示圆的周长的公式是:C=2πr.
教师:我们刚才提到的圆周率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种?
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3.计算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例1,指名读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
(1)不必写出公式,直接用公式计算就可以.
(2)π取两位小数为3.14;
(3)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因此最后一步要用约等号.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做例1下面“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师指名读题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题中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订正时注意算式写得对不对,脱式的最后一步写没写约等号,答题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十三的第1~6题.
1.第1题,指定4名学生在黑板上各做一道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时注意列式及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2.第2、3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不必写答.
3.第4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5题,指名读题,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和前面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题中要求把牛栏围上3圈,实际上就是求3个周长的和.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辅导.
5.第6题,指名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教师加以纠正,还要检查学生算出的得数有没有保留整米数.
课题二:圆的面积(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第95页的例3,练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仿照教科书第94页上的图用木板制作教具,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纸片各一个;学生把教科书第187页上面的图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做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边演示(然后贴在黑板上)边说:“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再出示圆,提问:这是一个圆,谁能联系前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归纳出: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能计算圆的面积呢?使学生初步领会到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出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提示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上面的图,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试着拼一拼,然后让拼得正确的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过程,再让不会拼的同学拼一遍.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引导学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近似于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使学生看出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圆的面积等于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在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出: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圆的半径是r,即==πr;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接着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圆的面积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圆的面积=πr×r=πr2
教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教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现在只要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指名读题,让学生试着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解题过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强调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与π相乘.最后小结一下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
做练十四的第1~5题.
1.第1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有没有把圆的面积公式写成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书写格式对不对,写没写单位名称.订正时了解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除了注意学生在做第1题时易犯的错误外,还要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第(2)小题的直径当半径直接计算的,订正时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3.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4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与第3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计算.使学生明确要先算出半径,再计算.
5.第5题,让学生读题,看着右面的示意图说一说题意,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课题三:圆的面积(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96页的例4、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十四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准备
教学例5用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题意,提问:“计算圆的面积时需要什么条件?题中给了什么条件?能直接计算圆的面积吗?那么怎样将题中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计算圆面积所需的条件呢?”
使学生明确:要先通过给出的周长算出圆的半径,再计算圆的面积.
然后让学生分两步计算圆的面积,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应该用什么单位名称.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书上的对照一下,并把书上的解题过程填完整,教师再进行小结.
2.例4的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第1题,让学生分别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订正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圆的面积和周长.使学生明确:(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2)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πr2,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或C=2πr;(3)计算圆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周长用长度单位.
第2题,让学生读题,说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及示意图.指名读题,说题意.提问:“题中的问题求的是什么的面积?”
教师拿出教具,提问:“外圆的半径是多少?能求出外圆的面积吗?内圆的半径是多少?能求出内圆的面积吗?”这时教师把内圆拿出来,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取出的是什么?剩下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从大圆的面积中减去小圆的面积就得到环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演.求出外圆的面积后,可以让学生在书上把后面的计算做完.订正时教师提问:“第(3)步求环形的面积是怎样算的?”让做错的学生再写一遍.
教师:这道题能不能列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列算式情况.可能大部分学生能够列出:3.14×152-3.14×102,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以前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的简便算法想一想,能不能列出更简便的算式.使学生想出简便算法:3.14×(152-102),并算出得数,再看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是否相同.
4.例5的巩固练习.
做例5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订正时了解学生用的是分步计算还是简便算法,只要列式和计算正确,两种方法都可以,但要表扬用简便算法的同学,还要检查学生算出的得数有没有保留两位小数.
三、课堂练习
做练十四的第6~11题.
1.第6题,让学生按顺序口答,注意检查有没有学生把一个数的平方算成这个数乘2的情况.
2.第7、8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第9题,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实地测量.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教学前分析: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15-03
Abstract:In this paper,PC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classⅠintegron and gene β-lactam antibiotics which selected from sewage water samples. Second,the plasmid DNA were extracted from β-lactam resistant strains with classⅠintegron and gene cassette,which detected the position of classⅠintegron and gene cassette. Finally,the response of a strain containing classⅠintegron and gene cassette to antibiotics were investigated.
Key words:β-lactam antibiotics;ClassⅠintegron;Gene cassettes.
1 前言
随着抗生素使用越来越频繁,细菌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从而使耐药性广泛传播。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主要由质粒、转座子、噬菌体介导,而整合子起着至关作用[1]。Stokes[2]在1989年首次提出了整合子的概念,Hall[3]在1991年正式提出了基因盒-整合子系统的概念。整合子是细菌DN段,与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4],是一种存在于细菌质粒或染色体上的遗传元件系统,通过自身编码的整合酶来获取外源基因并使之表达。
整合子由5′-保守末端(CS)、3′-保守末端及位于2段保守序列之间的可变区组成,它能够捕获、整合及表达耐药基因。5′-CS是整合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编码整合酶的IntⅠ基因、一个整合子重组位点attI和启动子(Pant)[5]。中间可变区域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耐药基因盒,表现出多耐药特征。而基因盒是一种结构比较小的、自己无法转录翻译,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帮助自己表达,而整合子经常是它的首选目标。基因盒通过整合子上整合酶被整合到整合子中或从整合子里被剪切下来,使耐药基因得以传播与扩散[6]。3'-CS的结构因整合子种类而不同。
到目前为止,Ⅰ类整合子是研究最多也是被检测到最多的。Ⅰ类整合子的5′-CS部分一般相似,而3′-CS存在差异。多数3′-保守端有3个开放的基因读码框:磺胺耐药基因(SulⅠ),季铵盐化合物及溴乙锭的耐受基因(qacE1),以及功能尚不清楚的ORF5[5]。本实验主要通过PCR等方法检测污水厂分离的39株抗性菌株的Ⅰ类整合子以及基因盒的存在情况。通过对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抗性菌株提取质粒,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所在的位置。最后,探讨了整合子在介导LFE对抗生素产生多重抗性的作用。
2 实验方法
2.1 样本采集及DNA的提取 实验菌株来自闵行污水厂中分离的39株耐β-内酰胺类乳糖发酵型肠杆菌。用水煮法(99.5℃,10min)裂解提取菌落DNA。同时做好标记保存使用。
2.2 抗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检测 将水煮提取的39个菌落DNA在Ⅰ类整合子基因扩增引物下进行PCR检测,反应总体系为30μL:3μL 10×PCR Buffer,1.8μL MgCl2,3μL dNTPs,正、反向引物各0.6μL,2μL DNA模板,0.2μL的Taq聚合酶,18.8μL超纯水。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5min,94℃变型30s,59℃退火30s,72℃延伸60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最后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2.3 抗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检测 用上述使用过的39个菌落DNA在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扩增引物下进行PCR检测,反应总体系为30μL:3μL 10×PCR Buffer,1.8μL MgCl2,6μL dNTPs,正、反向引物各1.2μL,4μL DNA模板,0.4μL的Taq聚合酶,12.4μL超纯水。PCR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7min,94℃变型40s,59℃退火40s,72℃延伸8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最后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2.4 带Ⅰ类整合子抗性菌株整合子位置确定 用质粒抽提试剂盒(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闵行污水厂中分离的39株耐β-内酰胺类乳糖发酵型肠杆菌抽提质粒。用PCR方法对抽提的质粒做整合子及基因盒检测,步骤同上面2个实验相同。
2.5 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对多重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将分离出的含有39株β-内酰胺抗性菌株分别转接于含有浓度为50μg/mL的氨苄西林钠、16μg/mL的头孢呋辛钠、20μg/mL的四环素的麦康凯琼脂平板中,37℃培养24h。
3 结果与分析
3.1 抗性菌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检测结果 取9、10、11月从闵行污水处理厂分离出的39株具有2种以上抗性基因的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检测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得出:在分离的39株具有多个抗性基因的菌株中,其中约15.38%含有Ⅰ类整合子但不含有基因盒;15.38%含有基因盒但是在intⅠ上没有检测到;同时15.38%的菌株检测出Ⅰ类整合子及基因盒,另外约有30.77%未含有Ⅰ类整合子和基因盒。其中对于都含有Ⅰ类整合子及基因盒的月份上分析:11月份
3.2 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位置的分析 对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6株菌进行了对该系统位置的研究,结果表明,这6株菌的质粒DNA也都能检测到该系统,说明这6株的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均位于质粒上。
3.3 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多重耐药性的研究 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抗性菌株在不同抗生素中生长情况,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SA15、OC4、OD6这3株菌能在氨苄西林钠、头孢呋辛钠、四环素这3种抗生素中生长,说明这3株菌对这3种抗生素都具有抗性,即为多重抗性菌。另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细菌对抗生素极易表现出多重抗性。
4 结论
在闵行污水处理厂分离出的39株带有多重抗性的菌株中,Ⅰ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30.77%,基因盒的检出率为30.77%,同时带有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检出率为15.38%[7]。对6株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对其质粒检测,结果发现在这6株菌的质粒上都检测到了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的存在。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中的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可能位于质粒上。整合子在介导β-内酰胺类抗性菌株对抗生素产生多重抗药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银,陈体,伍勇.整合子介导细菌耐药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260-1262.
[2]Stokes HW,Hall RM.A novel family of potentially mobile DNA elements encoding site-specific gene-integration functions: integrons [J]. Mol Microbiol,1989,3(12):669-1683.
[3]Hall R M,Collis C M. Mobile gene cassettes and integrons:capture and spread of genes b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J]. Mol Microbiol,1995,15(4):593-600.
[4] Seputienv,Povilonisj,Ruzaukasm,et al.Prevalence of trimethoprim resistance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of human and animal origin in Lithuania[J].J Med Microbiol,2010,59 (Pt3):315-322.
[5]李晓娜,张金宝,王桂琴.整合子-基因盒介导细菌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5(01):47-49.
[6] Partridgesr,Tsafnatg,Colerae,et al. Gene cassettes and cassette arrays in mobile resistance integrons[J].FEMS Microbiol Rev,2009,33(4):757-784.
关键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社会保障;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041-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据专家估计,1990―2003年的13年间失地农民的数量至少达6 500万人,而且每年以250~300万的人数递增。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村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特殊群体。由于失地所产生的生活、就业和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出现制度性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随着合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合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征用了较多的农民土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突现出来。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合肥市社会稳定。
二、合肥市和常州市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比较
目前,合肥市已相继出台《合肥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暂行办法》、《合肥市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失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实施细则》。
常州市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主要有:《常州市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和《常州市征地房屋拆迁安置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管理办法》。
合肥市和常州市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比较:
在土地补偿费标准上,合肥市是按土地的不同分类标准来确定;常州市则采用的是按土地年产值的相应倍数确定。在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确定上,合肥市规定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的3万元/人,其中1.8万元作为养老保险专项基金,剩下的1.2万元作为自谋职业补助费。根据我们的计算,常州市16周岁以上的约2.1万元/人,全部进入个人账户。
三、合肥市和常州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比较
合肥市和常州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比较:
在失地农民是否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的问题上,这两个城市都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使其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医疗、失业、基本生活保障和养老待遇。
在养老保险水平上,常州市和合肥市的政策相同,基本生活保障费(政府补助)标准100元/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退休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两个城市的缴费额却相差很多?熏合肥市为1.80万元,常州市为3.62万元。
在养老保险参保条件上,两市都是将失地农民划分为各个不同年龄段,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标准,但在年龄的分段标准上又有不同。合肥市将被征地人员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常州市则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参保年龄和领取年龄上,两市的标准也不一样。
四、合肥市和常州市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
我们查找了合肥市和常州市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全市总人口、城镇人口、农业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如表3所示:
首先,由表3可以看出,两个城市中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合肥市7.42%、常州市22.64%。可见,合肥市社会保障支出与常州市相比相差甚远。经过比较和分析,再结合现阶段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我们认为,对合肥市来说,现阶段政府财政再增加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的投入,完全是有能力的。
其次,两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合肥市40.58%、常州市47.36%,而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0%~80%,即使是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也达到了48%[1]。这表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合肥市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还将加快,征地政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这一群体被征地后的生活和思想的稳定。
再次,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常州市几乎是合肥市的两倍。可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人均收入,仍然是合肥市政府的头等大事。
五、政策建议
1.政府应转变观念,公平地对待失地农民
根据我们对以上两个城市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标准、失地农民月基本生活补助标准以及针对失地农民试行的各种办法和政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目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给付水平依然很低,原因源于政府对失地农民传统的认知观念。其一,认为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应与不发达的农村经济相适应;其二,认为政府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给付水平如果确定较高,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否则很可能为未来社会造就大批新的贫困阶层,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严格贯彻用土地换社保模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长远利益
这种征地模式的基本内容是,政府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土地后,依法给予失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补偿,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专项用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这种征地模式,可以较好地弥补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的缺陷,“土地换社保”制度在各地的实施,较为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普遍看好这种模式。此外,还有以“土地换股份”的南海模式,以及以乡镇企业向外转让土地使用权,其收益是以县、乡、村三级分成的“芜湖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是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化的积极探索。在实践中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三种模式也都有自身的缺陷。如何发挥这三种模式的优点,克服他们的缺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
3.合理增加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如果以成本价(征地价加各级政府收取的各类税费)为100,农民只得5%~10%,农村集体经济得25%~30%,60%~70%为政府以及各级部门所得[2]。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个城市的补偿安置费用偏低,对于把土地看作生活来源的农民来说,远远不能保证他们的温饱,在他们失去土地以后就承担着失地和利益流失双重损失。我们在对合肥市郊的失地农民做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农民对补偿标准非常不满意,要求提高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改进补偿测算方法。应该将被征用的土地价值与市场的价值进行比较。第二,加大分配给农民的比例幅度。将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比例重新调整,加大发放给农民的比例;或者让农民了解并参与到留作集体经济组织所用的补偿费的用途中去。第三,建立土地入市交易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进行合理的直接补偿。第四,农民有权要求土地补偿听证。让农地产权的拥有者在法律上有资格作为土地交易的一方,有权参加讨价还价。
4.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提高养老保险水平
首先,应当建立既能保障失地农民当前的基本生活,又能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当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对保护农民利益重大,且刻不容缓[3]。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确定,客观上取决于两个主体的财力,一是政府财力,二是失地农民个人(包括村集体)的财力。因此,要想提高失地农民保障标准,一方面要在政府财力许可的范围内,提高绝对发放标准;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可实行“低门槛、低保障、广覆盖”三原则,在基本保险的基础上采用“个人账户”的方式,多缴多得,确保失地农民均可参保。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险费用筹集机制。合肥市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应当成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就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同时,按失地农民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按一定比例划出一部分,支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
再次,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制度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应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城镇养老、医疗、低保应扩大覆盖面,首先覆盖失地农民,特别是对于过去补偿过低的失地农民。
5.加强对失地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是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对失地农民实行培训与就业优惠政策,将失地农民与下岗职工合并管理,建立再就业培训机构,培训再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政府应针对被征地的农转非人员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并列出专门的培训经费和使用方法;积极鼓励用地企业就地招工;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的,要参照鼓励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在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可考虑建立专项扶持基金。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通过对合肥市和常州市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比较分析,对合肥市失地农民的政策方面的制定给予一定的参考。当前,合肥市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使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应与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接轨,使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助费和基本生活保障费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只有切实保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才会更快更健康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晓.创新是小康的通行证[N].华商报,2002-11-20.
[2] 宋斌文,樊小刚,周慧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农业经济导刊,2004(5).
中央希望,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能够推动长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
“以前是‘一核六带’,温丽金衢线、东陇海线、运河,都是新加入的,以前传统的长三角指的是16个市,现在将苏北和浙西南的一些城市及经济带都纳进来了,新增加的三条‘带’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华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表示。
中央在《规划》中同样对长三角进行了战略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以此同时,规划也前瞻性的给这个制造业基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稳固上海龙头地位
5年后的长三角会是什么模样?《规划》更是从数字上进行了描述:到2015年,长三角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00元(核心区100000元),服务业比重达到48%(核心区50%)。实现城镇化水平达到67%(核心区70%左右)。
“在此次规划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将上海放在核心和突出的战略位置,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竞争力、人口还是经济规模,上海都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优势地位。”徐乐江认为。
而“提升上海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作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都市”,是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更为精准的定位。
长三角其它几个中心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则以“副中心城市”的面目出现。作为各自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它们负有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同时,专家认为,这种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间的恶性竞争。“泛长三角”亦被写入规划。规划要求加强泛长三角合作,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
规划还明确表示,要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编制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建设杭州都市圈。
不过,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主任陈维透露,事实上,各个地区都想把自己地区的城市在规划里体现得更加重点,目前的规划都是大家相互妥协和协调的结果。
陈维表示,这个规划只是指导性的意见,事实上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具体实施的时候就是中央的积极性和地方的积极性相互结合,各个地区可以按照它去做,有创新的方式也可以去探索,总的来说这个规划也是一种摸索。
产业定位尚待明晰
这次公布的《规划》,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定位进行了描述。产业规划,一直是外界对于长三角规划中最为关注的核心命题。
《规划》表示,上海要着重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作为上海的两翼,杭州则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体闲、电子商务等产业。南京的定位是:“发挥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据不完全统计,在被划分为核心区的长三角原有16座城市当中,之前选择电子信息业作为产业发展重点的有12个,选择汽车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的有9个。同时,在产业转型方向上,许多城市均提出创意经济,据悉,长三角城市群内共建设了11个国家级动漫基地。
此次《规划》在对南京、无锡、宁波、常州、镇江等多个城市的分工中都提及了制造业。但并未明确指向电子、装备制造或是新能源中的某一方向。这对各个城市在接下来的落实中,留下了更大的余地。对于龙头城市上海而言,其也面临着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各项政策和项目进行先行先试,带动整个长三角的转型等重大课题。
1、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来测量速度,这就涉及时间和长度这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一、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让学生看课文图11.3-1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时间单位及单位间进制率。
(2)阅读课文第2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28页科学世界<<计时标准>>了解“秒”的准确定义: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3、停表的使用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3、阅读课文第28页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做课本第3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3题要求的3个实验。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1-2-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11-2-2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л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л.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d=L/л求出硬币的直径。
(3)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探究: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二页纸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
(以多测少法)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
三、误差
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达标自查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A、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B、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C、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样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一枚硬币的直径?画图表示出你的测量方法,并将测量结果填在横线上。
硬币面值;硬币直径。
6、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7、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能力提高
8、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9、利用学校田径场的跑道和秒表,怎样测量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测出了这个速度你还能进一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试一试。
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教材创设了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长方形纸一张,长方体盒子一个,教学课件。
2.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研究报告,三角板、直尺、铅笔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看屏幕。(媒体出示教室平面图)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那3、5两个图形也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却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看来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
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谁来说说这个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长方形有几个角?这些角有什么特点?
板书:边、角。(此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呢?得打“?”。
你有什么办法能来证明这些是正确的呢?(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板书:尺量、对折。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利用桌面上的工具,采用这些方法来验证这些观点。
(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并注意询问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结果?
小结:让我们把刚才证明的结果填在报告书相应的位置。
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想请同学们从中找出长方形,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形是长方形?你是怎么判断它是长方形的?图1、图5为什么不是?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正方形,让我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研究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测量、折纸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练习巩固
师:老师还留了一些闯关题,大家愿意一起闯一闯吗?
练习1:你知道其他两条边的长度吗?
你知道其他三条边的长度吗?
练习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关键词:安全教育;健康;成长
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子女择校”,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一方净土,学校及周边秩序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学校要主动紧密配合好当地的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娱乐等场所的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运用教育、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校园保安的作用,做好门卫工作和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和人员对学生的影响。
二、提高服务意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我们既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担任着细致周到照顾学生的“保姆”角色,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琐事都由我们教师照顾。服务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学生,永远把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保护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这既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做学生心目中最亲近的人,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和认可,使学生有心里话主动对老师说,有事不撒谎、不隐瞒。这样我们才可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做到防微杜渐,将可能出现的意外或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原因,他们普遍表现为自我约束力差,遇事不冷静,意气用事,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加之他们生活的圈子一般仅限于家庭和校园,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不够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往往较大。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亡,这其中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是可以通过预防和应急处理加以避免的。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令我们心酸,更使我们为之震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凶手是谁?责任在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没有安全责任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保障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既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义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决定行动。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掌握自救自护的安全技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是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充分利用学校集会(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周末集合等)、板报、宣传栏、班(队)会等形式宣传、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及有关行为准则或法律法规,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法制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聘请专人开展 “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消防知识讲座”“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或举行“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三是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安全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四是把公共安全教育融于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安全教育。
四、丰富学生情景体验,提高安全自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一念之间,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为此,我们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只有提高了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学会处理突发事故,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安全。
(一)定期组织师生参加安全演练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全体师生都能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撤离、疏散的方法、技巧和自救自护方法,从而形成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如,定期举行举行防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前,要认真制定方案和预案,在组织开展师生疏散演练中,要求师生要按规定的疏散地、疏散路线、疏散时间和顺序,做到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危险地带,防止学生由于紧急疏散而发生踩踏事件。同时要现场指导、教会学生在发生地震或火灾时如何避险、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情景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如,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扭伤、摔伤或因吃不卫生食品而出现肚子疼等小意外,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机会现场教给学生处理方法,在处理时鼓励同学间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发现学生身带打火机或一些管制刀具之类等禁止的危险物品,我们可以抓住机会,以点带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危险性,养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研学后教;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69-02
《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献,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只有时刻心中有标,按照标准的要求,才能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方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学标”以后,一线教师面对的一件大事就是“用标”。近期,我把《评价标准》用在了我区“研学后教”的课改课堂上,收到一定的成效。以下就结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谈谈我的做法。
《评价标准》中指出,本节内容的评价要求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考虑到本课里学生的研学背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本课的研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
(1)我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我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3)我能在小组学习中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并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定为: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研学过程如下:
一、导趣乐学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它是特殊的( )。
3、看图,指出右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二、导思善学
1、动手实验,探索含义
活动1:拿出沿着棱剪开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平,摸一摸,初步感受它的表面积。
猜一猜: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知道了叫它的表面积。
活动2:观察、探讨。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寻找规律,探究方法
活动1、自学书本P34例1,寻找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完成在书本上)。
活动2、与同伴说一说:我是这样想的……
活动3、分组讨论,比较各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长方体的表面积=
活动4、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自学完成书本P35例2
3、延伸思考,实际应用
活动1、独立完成书本P34“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小组交流。
活动2、独立完成书本P35“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小组交流。
思考:这是求表面积吗?
三、导练活学
1、老师放漂
温馨提示:老师放漂三组题,小组学生可自由接漂其中任意两题,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多接漂题。班内展示介绍小组的方法。
我会填
(1)右图的长方体中朝着我们的面(前面2cm)的面积是――。
(2)它的右侧面的面积是( )。
(3)它向上的面的面积是( )。
我会判: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里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10个面。( )
我会选
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2cm,高是2.5 cm,计算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正确的算式是( )。
(A)(2×2+2×2. 5+2×2.5 )×2
(B) (2+2. 5+2)×2
(C) 2×2 ×2 +2×2. 5×4
2、学生放漂
[温馨提示;学生小组内或两个小组相互放漂书本P36、37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打分评价,然后班内展示介绍问题及解法]
四、研学拓展(可作为课外活动)
如何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
(思考: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的总面积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吗?)
我设计了以下的研学评价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完成:
自我评价:
通过学习,你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了吗?
A、完全掌握 B、已经学会,但还有错
C、通过努力,自己可以解决 D、还有不过关的,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小组评价(可多选):
6月份蔬菜交易量急转直下
今年1月份是春节销售旺季,交易量达到历史新高8万吨以上,春节过后,蔬菜交易量回落,从3月份开始至5月份,蔬菜交易量出现稳步增长。6月份出现下滑,但6月份下滑幅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原因是:
1.去年上半年春季遭遇倒春寒,蔬菜上市时间推迟一个月,去年6月份正好是本地菜大量上市时期,今年6月份以后,天气开始进入伏天,本地菜开始减少、退市。
2.近期南方多省出现暴雨等灾害天气,导致南方菜产量降低,运输困难,进入市场的外调菜减少。
3.上半年各区天气晴好,雨水充沛,5至6月份本地菜品种丰富,长势良好,各县城农户种植的蔬菜基本能够保持自给自足。
4.受中央“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拒腐防腐条例的出台和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的影响,各大酒店,特别是高档酒店对精品蔬菜需求量降低,间接影响了蔬菜的交易量。
蔬菜平均价格同比呈明显跌势
今年上半年菜价依然是“前高后低”的态势。1―3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菜价相对较高,进入4月份以后,本地菜如笋瓜、茄子、黄瓜等蔬菜上市,菜价持续下跌。但蔬菜价格大体上看价格相比去年偏低,降幅在5%―40%。主要原因是:
1.气候因素。今年春季,天气晴好,雨水适宜,本地菜长势良好,供应量十分充足,导致市场蔬菜供大于求,带动整体菜价下跌。
2.政策因素。国家出台各项政策,鼓励蔬菜生产,政府的扶持力度大,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各乡镇建立的蔬菜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增加,蔬菜产量扩大。
3.技术因素。种植技术的成熟,大棚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以前需要外调的蔬菜,现在各大蔬菜基地都能种植,且产量大,质量好,节约了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
上半年本地蔬菜以大青茄为例,价格起点低,落差大
每年4月份是本地大青茄上市的时候,去年大青茄上市时价格为3.5元/斤左右,随着茄子的大量上市,茄子价格开始缓慢下降,至5月份降至1.0元/斤左右,今年同期最高价为2.5元/斤,至5月份已降至0.7元/斤,价格降幅大,出现菜价伤农现象。主要原因是:
1.去年本地大青茄价格高,利润大,农户种植茄子积极性高,因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关注和考察,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市场供大于求。
2.去年我国春季受倒春寒,夏季受干旱少雨影响,各地区蔬菜产量降低,本地菜推迟上市,导致蔬菜高价位持续时间较长。今年我国雨水充足,气候适宜,四五月份,本地各种蔬菜都开始进入市场销售,整体菜价的降低直接拉低茄子价格。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中的活动课《童谣说唱会》。
教学目标:
1、学唱《小老鼠上灯台》,进一步熟悉童谣歌曲,了解什么是童谣。
2、通过唱、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趣味性。
3、以童谣说唱会的交流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关注本土(多元)童谣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唱《小老鼠上灯台》感受童谣歌曲的韵律美(节奏、音调、标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童谣。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会说、会唱的歌谣。
二、学习童谣。
1、学习《小老鼠上灯台》
(1)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3)学生随伴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
2、学习《跳皮筋》。
(1)学生自己尝试读《跳皮筋》。教师总结(关注节奏、音调、标准的语言)。
(2)教师范读后,学生再读。
(3)跳一跳:模仿跳皮筋的动作,边跳边读童谣。
(4)师生总结:童谣的节奏与跳皮筋的节奏、音调、语言的关系。
3、拓展学习海南童谣《数字歌》
学习关注点:童谣的的韵律感和地域方言,体现童谣的趣味。
4、小结:
收集学习更多的童谣,下节课举行班级童谣大赛。
板书:
关键词:施工现场 从业人员 安全教育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一个“低门槛、低准入”的行业。正因如此,千千万万农民工放弃农田,背井离乡,投身于“钢筋混凝土森林”建设之中,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但是,建筑业更是一个仅次于采矿业的高危行业,每年建筑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逾千人,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主要原因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匮乏。这是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个现状,这个现状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在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中,80%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都不是由于我们管理不到位、防护不到位而造成的,都是由于农民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违规操作、有章不循、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的,因此,抓好建筑施工现场农民工安全意识教育及安全技能培训是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也是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问题虽已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加强,但还是“光说不练、练而无效”,“走过场、走形式”,教育形式单一、不生动,没有吸引力,没有取得实效,没有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进行的安全教育仅是为了完成一个“规定动作”,没有在收效上下功夫,行业主管部门未在安全教育上作强制性要求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安全教育的实质性问题。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抓好农民工的安全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体会以及目前施工现场的现状浅谈如何抓“好”、抓“实”农民工安全教育。
一、加强安全教育制度建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要建章立制,照章办事。首先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制度,制度在建立时,一定要注意实用性,结合现场实际,结合施工企业各自具体性质和要求,所制定的制度一定要具有可实施性,而且,制度里面的各项要求应不低于建设部及地方相关规定及要求。
具体制度中,应明确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组织机构保障以及具体分工、教育形式及内容、教育时间等,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来抓,反复抓,抓反复,真正意义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保障,明确分工,各施其职
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制度性工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施工单位各级层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制度要求,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的领导为副组长,安全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党、工、团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并规定各自职责,明确分工,落到实处。
三、注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对于一个文化素质、安全意识整体水平不高的群体来说,单单从理论方面进行单一教学,收到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结合实际及案例,通过一些血淋淋的事故案例来真正让学习者内心深处达到一定的触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来进行教学:
1、通过播放多媒体图片、挂图、视频短片,这些图片或视频应是结合现场实际的,比如因为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事故,作业层未搭设操作平台而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等等,可以参考中国和加拿大联合创作的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宣传视频短片,通过这些视频短片或图片,可以直观的让农民工看到违章操作的危害,让他们懂得在哪些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方应如何进行防护。
2、在新工人入场前,项目部应组织新工人到现场进行实地参观,并针对各工种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工艺流程以及现场哪些地方存在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应如何应对;如何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等进行讲解,让有经验的工人进行安全操作机械设备的演示,并要求新工人进行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情况可以作为评定新工人安全教育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3、组织新入场工人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安排一名经验丰富、安全技能高、安全意识强、业务素质过硬的老工人作为师傅,和新工人结成师徒关系,由老师傅负责传授经验,以老带新,包教包学。
4、教学的内容主要针对各工种的操作规程以及该工种工作环境周边危险源存在情况以及应对措施,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何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在安全教育中,一定要将应急救援、简单的急救常识告知工人,确保紧急情况发生时,现场工人能及时、有效开展自救,为专业救援争取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确保教学质量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教育时间。据笔者调查,很多施工现场都进行了安全教育,但是教育时间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很多都是只用了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只是将一些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了讲解,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讲学。
5、不管何种形式的安全教育,都必须注重“考培结合”的原则,就是培训和考试必须结合,以检测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是否取得了教育的意义。检测的形式要灵活,不局限于书面测试,应重在检测新工人是否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应的安全意识,比如:可以进行座谈、分组讨论、口头回答、演示、操作等。
人们认为固有安全教育的模式就是要有教师、教室、桌子、板凳、书籍等硬件设施,其实,日常的面对面的聊天、组织开展的各类安全活动、平时的安全会议等等无不充斥着对安全教育的诠释,因此,绝对不能将安全教育模式固有化。
四、培育基层安全文化,加强班组安全教育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思路、企业的战略目标,那么班组安全文化则是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安全生产的导航灯,指引作业人员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班组是施工现场最基层的一个组织,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心。因此,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对于提高项目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抓好班组长安全意识教育,设置班组长为项目部兼职安全员,参与项目日常安全管理,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大力抓好班前(后)安全活动,每天上班前由班组长交代当日作业内容及作业注意事项,并记录在档。班组长在作业前加强安全检查(包括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作业环境及施工机具等检查),作业中要加强排查,作业后要加强复查,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
3、要提高班组凝聚力,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在作业中要发扬互助友爱的协作精神,班组作业人员不仅要自保,更要互保、联保。
4、项目部组织开展各班组间的安全交叉检查,不仅能排查现场安全隐患,还能互相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互相提高,互相学习。
五、发挥各级安全监管职能,将安全教育作为指标考核
目前,各级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对工程合法、合规以及现场安全进行了覆盖,但在安全档案资料特别是安全教育方面未作严格要求。很多现场安全教育资料都是安全员一人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只是为了完成档案资料,根本未进行安全教育,即使做了安全教育资料,也并没有完全涵盖现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管理基本处于“真空”状态。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长安福特福克斯1.8轿车,搭载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为2.56万km,用户反映该车不能起动。
检查分析:根据该车的故障现象,一般导致该类故障发生的原因包括蓄电池问题(电量不足或没电)、熔丝断路或虚接、起动机问题、线路问题、挡位开关问题及控制单元问题。连接专用故障诊断仪IDS对车辆进行检测,设备显示无故障存储。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电压为12.5V,利用蓄电池检测仪检查蓄电池CCA值为450,状态良好。按喇叭,声音响亮,至此,判定蓄电池电量、电压正常。
根据电路图(图1),利用万用表检查起动机C110A接口,有12.5V电压,说明150A(F1000)易熔线没有断路。利用万用表检查起动机C11OB接口,将钥匙置于起动挡,没有信号输出,说明起动控制有问题。检查BJB的F13/20A熔丝,正常;检查BJB的F11/20A熔丝,也正常。利用万用表,检查BJB的C90接口11号脚,开到起动挡时有信号输出,说明PCM已经给BJB内的起动机继电器K22工作信号。由于有继电器吸合的声音,可以确定继电器工作正常。取下挡位开关插头,用万用表检查挡位开关(C438)插头6号脚,在钥匙开到起动挡时,有电压信号,至此可以判定到这里均正常。插上C438插头,检查9号脚,无信号输出,至此,可以判定挡位开关损坏。
取下挡位拉线,进行挡位开关定位检测时,发现摆杆不在P挡位置,而是在R挡位置。手动将摆杆搬到P挡位置,起动车辆,发动机立刻起动。重新调整挡位拉线,起动正常。经过几次的换挡试验后,熄火后故障重现。此时仪表信息栏挡位显示为R挡,摆杆又停在R挡的位置。经仔细检查,发现挡位拉线调整机构中的锁止机构已经断裂,导致换挡时拉线脱落打滑。
故障排除:在更换新的挡位拉线后,试车故障排除。
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下面图里哪些是线段?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图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
提问:课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教师指一指。
(2)出示:长方形纸片。提问:这张纸片的面是什么形状?
提问:长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板书: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提问:平时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状?(板书:正方形)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纸片。
提问:正方形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齐读: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板书:四条边四个角)
(2)引导学生对折。先说明“对边”,并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哪些边是对边?
学生对折,得出: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
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片上4个角都是什么角?
提问后板书:都是直角。
(3)你能总结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4)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指一指。
3、认识正方形
(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跟着了老师折一折。
(2)观察一下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4)你能总结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四条边,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提问: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4、总结特征。
(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来告诉大家,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