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才到岗后工作计划范文

人才到岗后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才到岗后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才到岗后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年度目标

年我行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营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整合流程,加快内控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此,我部将增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结合企业与员工双方面的需要,实现以下年度培训目标:

(一)根植“培训促进业务发展,学习提高竞争能力”的思想理念,增强培训对员工职业发展和岗位成长的指导作用,提高员工自发学习地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向现实工作能力转化的效率,促进个人业绩地提升,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绩效地提高;

(三)分层次、抓重点,围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大版块,形成企业文化、专业与技术、产品与营销、经营与管理四大课程体系,针对企业新人、中坚力量、企业老人,探索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四)深入推进各层级的岗位资格和任职培训制度,打造一支诚信、专业、创新、协作的员工队伍,为全行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培训策略

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与成败。股份制改造以来,我行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员工培训在我行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条线、各层级、各单位组织地培训铺天盖地,重数量轻质量,培训效果参差不齐,我部的期望与部门、员工的反应还存在差距。鉴此,年我部拟根据成人学习特点,在学习内容设置、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式方法上作新的探索,讲求培训策略,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总的策略是:根据各岗位员工素质基础不同,分别从适应性(或称基础性)培训和提高性培训两个层面进行。在培训师资上,适应性培训一般由我行兼职教师,或辖内优秀教师担当;提高性培训采用向专业机构送培(如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专业培训班等),或邀请专业人士讲座等形式。在学习内容上,基础性培训侧重于产品、业务知识的辅导和普及,提高性培训适当引入理念培训、心态培训、思维拓展培训。在培训层级上,适应性培训由条线部门和管理单位主抓,提高性培训由分行人力资源部主办。不同的培训策略具体体现在课程选取、学习渠道、学习形式等多方面。

三、项目计划

为促进员工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态度的全面提升,从职业化训练角度,分层次、抓重点建立年度培训计划。年主要的培训计划由若干个项目组成:

(一)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覆盖人群:行长室成员、分行各部门正副经理、主任、支行正副行长等。

指导思想:以造就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为目标,以提高领导力、控制力、执行力为切入点,把先进理念、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合规文化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尽快实现高管人员由行政化向职业化的根本转变。

培训安排:

1、坚持“季会”的培训形式。把季度经营形式分析会与有关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根据情况设立“战略市场营销、经济理论、高效沟通、阳光心态”等主题培训。

2、举办1-2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利用社会优质的培训及师资资源,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层次。年将邀请普遍反映好的社会知名培训师或专家授课,并坚持课前访谈,使培训内容符合我行实际;落实课后评价,以利反馈提高。

3、“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堂”教学。我部根据职业类别组合设计高质量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套餐,每位中层管理人员均要根据远程教育学堂的公开课课程为自己制定不少于40小时的个性化培训计划,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卫星网络资源优势。

4、鼓励自主学习。根据最近成文下发的《员工业余学习管理暂行规定》,为充分满足高管人员个性化培训需求,支持高管人员参加社会学习,激发和调动高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从年起,根据高管人员工作需求和自身职业发展,在自主选择、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及行业举办地旨在提高职业经理人意识,增强领导力和业务管理能力,拓展知识面的各类专业或专项培训。

(二)网点负责人培训

覆盖人群:支行网点负责人。

指导思想:围绕股份制改革对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在总结年办班经验的基础上,紧贴基层网点经营的不同特点,根据业务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坚持做好分类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以适应业务发展对机构功能调整的要求。

培训安排:

1、举办新任经

营性支行行长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拓宽视野,增强对金融产品、管理知识和工作要求的了解为主,提高其适应新职位的能力。

2、对任期在一年以上的网点负责人培训则以合规文化建设、内控要求、市场营销以及理财知识为主,提高网点负责人开拓市场、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三)网点业务主管培训

覆盖人群:网点业务主管。

指导思想:网点业务主管这一职位是我行风险把控的第一道关口,是我行业务发展的前沿窗口,也是我行内部管理的最小单位,其工作履职能力、业务管控能力至关重要。为此,需进一步提高该类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培养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训安排:

1、业务主管履职流程标准化培训班。举办该培训班的目的是为网点业务管理流程标准化奠定基础。

2、分别举办对私业务风险管理和对公业务风险管理培训班,提高网点业务主管的风险管理能力。

3、案例与合规研讨班。从真实案例出发,座谈研讨合规的重要性、合规管理的切入点、风险控制的创新手段。

4、举办一期拓展培训班,普及内部管理策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四)客户经理序列培训

覆盖人群: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国际结算部、银行卡部、城区各支行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大堂经理、理财经理等。

指导思想:精心培育我行各类客户经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营销方案策划能力和营销服务技巧,提升其专业素养。

培训安排:

1、举办各类新产品培训班。产品知识培训班面向所有类别的客户经理,倡导客户经理在主营自身业务的同时,具备辅助营销我行其他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2、举办营销策划和营销技巧专题讲座。

3、继续举办AFP培训班。选派通过AFP资格考试的优秀理财经理参加总省行举办的CFP培训。继续加大力度送培AFP培训人员,完成我行理财客户经理的梯队建设。

(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覆盖人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会计、资金、风险、法律、人力等业务经理;二是柜面员工和中后台技能操作类人员。

指导思想:专业技术人才是我行优秀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柜面员工和中后台技能操作类人员涉及人员众多,是我行涉及面最广的人群。对这两类员工的培训将分别从适应性培训和提高性两个角度实施。

培训安排:

1、适应性培训。举办各类基础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培训,根据专业类别分别举办培训班,以提高各类人员的从业能力。

2、继续推行职位准入培训及考试制度。在全辖形成员工主动接受培训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或基本达到岗位准入的基本条件,增强适岗能力,实现人岗匹配。

3、举办2期旨在促进员工凝聚力形成的拓展培训班。

4、提高性培训。通用社会培训或向上送培等形式,输送优秀专业人员学习本序列高层次培训课程,或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进一步提升层次、拓宽视野。

5、鼓励和推荐专业人员参加各类金融协会、杂志举办的论坛等。

6、根据《员工业余学习管理暂行规定》,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资格证书考试和攻读学历学位,多渠道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六)优秀人才培养与培训

覆盖人群:原分行优秀人才库员工,及年绩效考核等第为A的员工。

指导思想:各类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是我行业务发展的核心人才,我部将在优化培训资源、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全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分类组织全行优秀人才库在录人员培训。

培训安排:

1、举办核心才干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精神、创新思维、控制力、执行力、领导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内容。

2、轮岗锻炼培训。选拔2--5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到基层进行挂职锻炼,人力资源部要建立挂职人员定期跟踪制度,及时全面掌握挂职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并作为日后任用的依据,帮助各序列的专业人才快速成长。

3、与地方院校联系,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关系,组织部分优秀人才参加院校公开课及金融MBA核心课程学习。

4、充分利用我行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学堂”卫星网络资源优势,根据各序列优秀人才岗位知识的不同需求,组合设计高质量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套餐,通过加深专业深度,和拓展在其他领域的广度,培养“专才”和“通才”。

(七)新行员培训

坚持新行员岗前培训制度,通过考试考核后方可上岗。新行员培训以职业道德教育、行规行纪教育、业务基础知识培训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引用拓展训练等方法,增强学员团队意识及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坚持对新行员培训班的严格管理,为我行各岗位输送合格员工。

四、课程开发

年人力资源部将主要关注领导力与管理能力提升、专业技术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与发展等培训,部门发起的基础性培训不再列入人力资源部培训项目表中。

年培训课程详见附件。

五、培训师资

培训师资来源于行内兼职教师、省辖优秀师资力量、专业培训机构多方面。

年我行在适量引进优质师资力量主讲部分课程外,仍要大力培养行内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内训师资队伍,着力提高我行各类业务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开展培训者培训。年举办1期兼职教师培训班,让担任授课和转培训任务的兼职教师熟悉成人教学的特点和授课技巧,规范教案和讲义编写要求,提高培训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

2、开展培训后评价。明确授课质量要求,继续推行教师授课效果评价制度,及时采集评价信息并向授课者反馈,以利总结提高。

3、建立兼职教师与外部师资档案。一是建立兼职教师教学档案资料库,记录其接受培训及授课的情况;二是有效利用省行、苏州、南通师资资源;三是建立外部优秀师资档案,掌握其特长教学内容。

4、组织岗位准入培训讲义、教材及题库的编写。我部将制定题库开发、使用和维护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各职位上岗任职资格题库,在全辖范围内落实实施。

六、考核机制

将培训内容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培训结果与员工个人发展与绩效相结合,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培训考核机制,转变员工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1、建立全员学分制。继续推进和完善全员40小时培训台帐,为每门课程设定学分,根据课程情况分别采用笔试、机考、网考、在岗考试等多种测试形式,考试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全年累计获得40学分的则视为完成了40小时培训。

2、对适应性(基础性)培训课程,经考试合格的,发放学业证书,作为岗位准入的基础条件之一。

5、各部门员工40小时培训完成率低于85的,扣减部门绩效得分2分。

七、培训预算

我行年度培训费用额度为工资性费用的1.5。为提高边际成本的使用效用,年我部将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尝试推行培训费用预算管理。

1、建立培训费用分部门核算统计台帐。全面统计各部门年内发生的培训费用情况,为培训资源投入与人力成本分析提供统计基础。对高投入的部门相应要求更高的产出。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政府主导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全民健康工程为抓手,探索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覆盖城乡、全民一体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建设生态雨花、科学雨花、和谐雨花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质量、效率和可及性;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稳步推进。

三、改革目标

(一)建立覆盖全体居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建立区街贯通、政策配套、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体制。

(三)建立以区、街政府投入为主和科学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

(四)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的有效合作机制,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任务。

(五)建立卫生技术人才流动和高素质专业人才进社区机制。

(六)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机制。

四、工作任务

(一)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公共卫生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全区设立宁南、铁心桥、西善桥、板桥4个公共卫生分中心,由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在街道(开发区)和社(村)委会组建卫生监督检查员、健康管理责任医生和公共卫生信息员3支队伍,协助公共卫生分中心开展工作。健康管理责任医生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管理;卫生检查员、公共卫生信息员由公共卫生分中心管理。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区、街两级政府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区政府负责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合理规划全区卫生资源,并承担区级卫生事业单位的建设与发展责任。各街道(开发区)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本街道(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社区建设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设施保障,并承担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落实辖区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

(四)建立科学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区、街道(开发区)两级政府加大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保证现有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社会保障机制。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单位缴费部分,由区、街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给予专项补助;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由区、街财政核定补助。市、区财政按照市政府规定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安排补助经费,各街道(开发区)也应按规定安排补助经费。对同时覆盖2—3个街道(开发区)的公共卫生分中心,由各有关街道(开发区)按照人口比例分担建设经费和专项经费;对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

(五)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区财政局、卫生局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监管,规范收支行为。区卫生局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计核算中心,与局规财科合署办公,对上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核算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上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的收入全额上缴卫生专用账户,支出按照预算管理要求,由区卫生局会同区财政局予以核定。

(六)实行人员聘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按照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公开招聘、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根据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社区群众评价实行职工个人收入与考核相挂钩的分配制度,强化绩效考核,防止“干多干少一个样”,充分调动社区医务人员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

实施卫生技术提升工程,鼓励和引进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到20*年底完成全科医师、社区护士转岗培训任务。三年内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全部达到规定学历要求。

(七)对《*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药品目录》中的药品,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弱化药品收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作用;其让利部分由区财政审核后给予拨付。对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外的药品,仍然实行药房托管和直接让利10%政策,并开展医用耗材托管;区财政对药房托管让利部分给予基本医疗补助,以巩固“政府贴利、医院让利、公司薄利、群众得利”的格局,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八)完善服务功能,改革服务模式。建立以健康管理责任医生为主体的全科服务团队,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连续服务。建立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实行健康管理,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

(九)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区卫生局要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技术服务准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强化质量控制,规范服务行为。

(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社区卫生资源共享。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残疾康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相关部门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经费补助。

(十一)促进中医药发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中医诊疗科目,发挥中医药技术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办好一所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年11月,出台有关文件,召开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动员会,全面部署工作任务。

(二)方案实施阶段:20*年12月,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加强监测与督导。

(三)总结完善阶段:2009年1月—6月,评估、总结综合改革情况。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区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卫生等部门以及各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区卫生局负责修订完善相关规划与工作制度,加强对各街道(开发区)工作的指导,统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稳定的投入机制并逐年提高,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收支管理和监督。区人事局负责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事工作的政策指导,吸引人才进社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区民政局负责将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和社区工作计划。区建设局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负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区残联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康复指导员,配备必要的康复设备。区审计局负责依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政府各项补助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管理的审计监督。区发改局、劳动局、物价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各街道(开发区)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具体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的落实。

第3篇

1 引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人员应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改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起现代人资管理观念,构建现代的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建设团队结构,就是指人力资源的配备和配比,包括各级人员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一个好的后勤设备管理团队,不仅要有高级工程师,还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技能工人。从策划人才到操作人才一应俱全,人员结构构建合理,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最大的团队价值。后勤管理团队必须树立以医疗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培养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及全方位服务三大服务理念。使员工通过现代人资的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个人职涯规划和工作目标,发挥自身价值,更好地为后勤工作的开展服务。要做到以上要求,又必须先行以下几点。

1.1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 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后勤人员进行培训。后勤管理是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服务,因此,后勤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全院的发展战略,明确其需求与特点,更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学习人资管理理念和知识,精简组织机构的繁冗设置,重新设定工作岗位,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功能效能。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才能使后勤管理科学、有效的进行下去。同时提高后勤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可吸引更多管理才能走到后勤岗位。

1.2人才选拔机制的科学性、完善性 新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要求后勤管理要适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引入新型人才。对于人才的选拔,可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聘用结合的模式。当然也需要其具有实践操作、管理、专业、业务等方面能力才充实到管理工作中。

1.3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 进行有效的培训可提高后勤管理人员思想,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工作方法,以激发管理者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价值,促进效率的提高。因此,后勤部门应针对不同的职位需求,制定培训目标和科学的训练计划,通过人员的定期培训,以提高建设管理队伍,从而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合力,以提供管理的后盾支持。

1.4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1.4.1合理设置岗位 医院后勤工作量较大,关系全部工作人员的住、吃、行等。这项工作较为繁复,需要认真、明确分工,设置合理职位,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1.4.2充分信任放权 设置了合适的岗位,且安排了最合适的人才,就应该赋予其相关的权力,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展现自己全部的才华。

1.4.3实施相应的激励 设置合理岗位后,要确定合适人选,授予必需的权限是调动积极性的前提条件。那么激励则是调动积极性的具体手段。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因人、回事、因地而异。

1.4.4进行实绩考核 通过考核以了解岗位人员的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可以发现可提升的人或应当剥夺其权力的人。在考核中应摒弃个人情绪的作用,特别是领导层要对下属人员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惩戒。

2 节能降耗 对设备设施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医院后勤设备功能涵盖面广,涉及到整个医院的物资分配和能源分配问题,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医院后勤设备必须满足时效性和应急性。在现代后勤设备不断更新大趋势下,医院工作或技术人员往往过分注重设备性能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其工作效率和设备节能降耗和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医院的后勤设备在为医院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必然产生消耗行为。因此,医院后勤装备配置必须考虑到经济性,一方面严格限制片面追求高标准,大材小用和闲置不用,另一方面,注重低碳建设,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因此,医院后勤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2.1设备制度改革管理 医院后勤设备服务对象广泛,包括患者、陪护家属以及医院各级医疗人员;服务项目种类繁多,同时涵盖基础物资供应和能源供应。无论从配置规模还是从功能范围考虑,医院后勤设备的管理都需要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规范,一方面为后勤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行动依据;另一方面,利于强化对后勤设备管理人员的约束力度,提高其责任感和自觉性,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后勤设备的管理质量。

2.2节能科技改革 随着现代医院的规模扩展和集团化转变,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制约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其中空调和照明是能源消耗的大头,我们可以从这两大块着手进行能源消耗的降低措施:我就对空调和照明节能措施作了以下相应探讨,归结如下。

2.2.1空调设备 ①空调温度控制:实施智能控制。通过门窗感应开关控制空调分机盘管的启停;有效减少冷负荷,提高制冷机组效率;②安装空调计费系统。实施独立用户收费制,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各病房的节能意识;③空调余热回收。引入热回收技术,将压缩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废热加以回收利用,直接供给其它耗热系统。

2.2.2照明设备 采用智能配电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科室用电进行量化管理,限定用电额度,对超额用电实行计费制。同时,对电梯、大厅、走廊等处夜晚供电的灯光强度实施声控调节,在不影响患者生活和医务人员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用电开支。

2.3创新机制、优化流程 加强日常维修工作的优化:分配责任区,并落实巡查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保养力度。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并通知相应科室。

2.4加强节能管理优化 每周水工班、电工班、中心供氧及锅炉房工作人员在巡查的同时,对各自责任区域的供氧量表、电能量表、天然气量表数据进行统计,并通知科室。若有较大的用量出入,须查明原因,并通知科室相关使用负责人。后勤服务部在负责装修、改造中,必须坚持使用相同规格的节能产品,维修中心在对开关、灯泡、灯管、水龙头、大件的维修和购置上、都要有维修人员和负责人的签批,要有追诉的渠道,问题产品可以找到厂家,也可以找到购置和签批的责任人。

2.5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经济效益是可利用资金即收入减去各项支出后的资金。目前,各医院注重社会效益,由福利、服务性转变成社会服务经营性,这是对管理理念的更新。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后勤,谈论不注重质量的供应服务保障,忽视其成本消耗,服务质量差,反而造成消耗成本过大,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是一个出现在许多医院的情况。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成本和收益的认识,切实加强管理,要求标准高,要求严格,寻找后勤管理问题的存在。唯有增强后勤人员的成本意识,降低消耗及支出,专注于投入产出,以便采取措施,在规章制度方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变过去以消费管理及控制为目的的消费后勤,提高医院的消费揉入价值及保值升值作用。结合医院后勤目前状况及特点,合理预算,控制支出,良好的进行费用管理发展目标。

维护工作计划的维护,采购物资仓库计划逐步进行;进一步完善后勤供应物品的审批制度,规范领用维修材料,教育职工管家理财,坚持节约勤俭,用有限的后勤资源和支持,尽可能多的提供医疗需求;保管好库存物品,按照计划进行随购随用,以避免货物和废物的积压,常用的物品控制储备数量,逐步减少存货至零库存。由于后勤与财务工作有直接相关性,且项目较多、开支较大,加强成本核算,提高效率支出,是后勤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采购物资按既定程序进行,货比三家,实施招标,降低成本和费用,并做好物资的采购和管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技术进步,走循环经济之路,节省能源消耗。

3 优化后勤人才、设备、服务等各要素,形成综合服务型高效率的后勤服务系统

3.1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医院后勤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技术性不强,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人员渐渐失去了工作优势,寻求一个好的管理职工的方法,是管理者的一大难题,作为医院,其中心是医疗,那么后勤工作的立足点就应该是保证将医疗作为中心点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内容伤害需要突出显示全心全意为患者、医务人员等服务的原则。通过将管理人员与后勤人员,员工与员工,团队与团队间相互捆绑协作,形成一盘棋子的四项,使后勤成为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一个和谐集体。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变化,医院后勤已成为技术型、管理型、知识型集合为一体的专业化学科之一。掌握现代管理医院辅助人员对医学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质量,直接体现在医院管理中。树立以患者及临床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着重于服务、安全、质量工作,切实做到为各自的任务团队,优化相关方案的制定;明确人员分工,并设置辅助机制,确保工作不脱节,保持连续性;严格责任区队考核制度的检查,后勤维修系统,安全月检查评分体系,结合实施奖金的二次分配,将奖金与个人绩效相关联。

后勤工作应定岗定位,对于富裕人员进行培训,引入竞争,增加在岗者的岗位危机感,激发其工作热情及积极性。最后,在后勤工作中应使用现代化的办公工具,如电脑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资源巨增的时代,对信息的累积和处理速度会直接影响决策的成败,所以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于提高后勤工作很有必要。

3.2优化服务质量,实行全员参与的后勤管理服务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上体现人情、人性,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性。日常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职工及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方便、温暖、舒适的环境。后勤部门作为医院的安全保障及支持系统,要做好医院的保障工作需要有服务临床一线的基本观念。同时,后勤管理人员也需要树立牢固的后勤管理服务、法纪、整体、效益及社会性的观念,根据后勤工作的特征,将医院目标及任务作为己任,主动积极地为临床服务。对于医疗设备,建立起完善的维修保养档案,进行责任人管理制度,定期保养检修,以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也让使用科室更方便、放心,确保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行,后勤人员切实做好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聘请各科室护士长作为后勤服务部维修、餐饮、被服配送义务监督员,每月由服务部对各科室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并向上级反馈。

3.3深化、细化后勤设备成本核算 医院的后勤装备同时具有生产性及消耗性。需要做到小投入,大产出,以提高后勤的经济效益,作为后勤中的一个管理目标。医院中后勤设备的影响较大,其对设备的安全性及技术性的要求也很高,后勤工作应重视设备的更换及维修,确保后勤设备技术中的先进性,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医院和固定资产的登记维护切实做好使用记录,闲置部署的基础统计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为医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后勤装备操作会产生一定的消耗,提高后勤装备的经济效益,降低医疗成本,也是后勤设备的管理种的重要项目。

4 结束语

随着医院管理系统的完善,医院后勤已成为管理型,技术型,知识型为一体的专业化的学科之一。后勤人员建设和设备设施管理正日益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可直接反映后勤人员的管理理念及素质,乃至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总体而言,医院后勤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管理体系,它在医院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医院后勤管理进行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春生.浅谈医院后勤管理中的设备管理[J].晋中医学院学校学报,2008,5(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