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语文教师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实践 开发
一、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认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是活动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其中,教师决定了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
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资源方面有着地区的差异而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比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落后,农村比城市落后。造成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识别、开发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资源的的意识与能力,从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
从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资源,语文教师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地开发。
(一)自然性资源开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宇宙万象是语文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自然性资源主要指:(1)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等等,(2)人工形态,如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
各地的自然景观多种多样,适合开发的自然资源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自然性资源。例如笔者的家乡南康市就有南山森林公园、文峰塔、莲花山、苏子步行街、旭山烈士陵园、陈赞贤烈士墓等自然人文景观。
(二)社会性资源开发。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性资源指的是生活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关系,如果学生仅仅被关在家里校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荣辱兴亡、科技兴国、国际风云”等等一概与他无关,那么他们又从何而来“爱憎观”、“是非观”、“荣辱观”,又从何而来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语文实践活动正可以以此作为资源,让学生去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人文性资源开发。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性资源,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
三、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学校资源的利用。学校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藏书、画册、音像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资源)、校园文化环境,等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行――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讲故事、演讲,辩证、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鼓动性和敏捷性;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写字比赛,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写错别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词语接力赛,可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注评等,可以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手抄报、演课本剧,可以发挥学生个人专长,发展个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
(二)自然、社会资源的利用。自然、社会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语文教育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等。其中社会文化可以有文化艺术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艺术设施(如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切未知的、可望不可及的领域都是他们兴趣的触觉所在,他们渴望自己独立,渴望体会预想中的人生,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他们无限的遐想。这时不妨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会等。这样的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他们还学会团结合作、勇于挑战,学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没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的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把学生整个推入“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中,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交有关部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与能力。
(三)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互动教学 策略
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一项教学策略,能够唤起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和谐的用氛围当中得到优化,保障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掌握互动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在课堂当中全面贯彻互动教学方案。
1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引导知识结构互动
学生知识结构的互动内涵是在语文教学环节为了更好的为学生传递新知识,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是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忆、联想、再现以及拓展延伸,从而更好的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学生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推动作用。除此以外,在新的学习情境当中,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再次开发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使得学生的各个知识结构能够不断的融合、创新以及拓展,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推动学生知识能力和语文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如果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进行层次划分的话,一种是学科内的内容整合,另外一种是跨学科的内容整合。在这两个层次进行恰当把握时,必须要考虑到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是把学科内综合作为主要内容,恰当的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共通性来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结构互动的有效性,全面落实互动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三峡》时,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设计互动教学方案,并根据具体的学习要求来让学生认真回忆和联想三峡的自然风貌、风俗、之相关的名人作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引起学生知识结构的互动,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互动当中,语文知识拥有了生命,因此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和谐的互动环境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立足初中语文课程,强化师生情感互动
初中语文互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进行和谐互动的过程,整个课程教学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展开平等的对话以及紧密的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者作用,同时要担当起主持人和组织者的角色,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师生情感能够进行彼此的融合,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因此会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得师生能够在浓烈的互动氛围下共同学习和成长。首先,教师要认真编写语文教案,在实际的教案编写过程中,必须将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对象、教学程序、互动设计等进行恰当的安排,找准互动切入点,为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基础。其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步的推进教学活动,并在具体活动当中构建平等互动关系,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与原本的教案安排不一致的地方,此时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态度,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并对其进行恰当应用,提高互动效果。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出具有思考和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师生共同互动和踊跃参与,在和谐的师生互动当中来出色的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讨和交流:你理解的父爱是怎样的?在生活当中你所感受的父爱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情感,在问题解答当中师生会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进行表达,强化了师生彼此间的情感互动,也使得课堂效果大大提升,原本复杂的问题能够在师生的真情互动当中解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互动学习的乐趣。
3立足初中语文课程,落实有效知行互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要提高开放性,而且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必须通过动态生成的方式来最终完成。和谐积极的知行互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有着良好效果,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课堂的开放与深层特征。将实践操作作为切入点的话,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以及实践环节能够细致的观察和展开分析,同时也会自主的进行总结,进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来展开细致的观察、调查、采访、收集资料等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完成实践之后,回到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探究,进而撰写出总结报告和结论。学生通过知行互动的方式可以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对于互动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热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样的良性互动循环也由此产生。例如,在学习现代文阅读《城市视觉污染》这节内容时,为了有效贯彻落实学生的知行互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互动学习体验,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额外阅读等多种方式来搜集相关资料,可以是涉及到关于视觉污染的内容,也可以对当前城市存在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或者是收集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研究和著作等。搜集到的这些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将自己课下搜集到的丰富材料在课堂当中呈现,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总结和集体汇报,让学生真正的实现知行互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活力,为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营造和谐活跃的环境,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互动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以及要求之下产生,并且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动力。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互动课堂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互动式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知识结构互动,强化课堂师生情感互动,全面贯彻落实知行互动。
参考文献
[1] 钱吕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初中语文互动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7):96-97.
[关键词]生命课堂;意义;问题;策略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日常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的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我们就要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它展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文化的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初中语文生命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能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很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然而生命课堂的构建,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了主动的参与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钻研。
2、有利于实现课堂生活化 。
生命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实现语文课堂生活化,拉近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生活中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生命课堂是充满情感的课堂,它的构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迸发,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与创造力。
二、语文生命课堂的问题研究分析
1、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学习效率低下。
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缺乏自我控制,学习材料靠学校来提供,学习目标靠教师来确定,学习任务由教师来安排,学习结果靠每次考试来评价。学生个性意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即使找到自己的兴趣,也不能自主培养,更谈不上发展自己的特长;参与意识的缺乏,使他们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听讲和记录,很少自主探讨与积极思考;问题意识的缺乏,使他们把学习仅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总之,学生把取得高分当作学习目的,把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把学习成绩当作取悦教师和家长的工具,疲于应对,毫无乐趣。
2、学生学习意识较强,但缺乏刻苦精神。
今天,生活在新时代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虽然渴望通过学习获取新知识,但不愿意吃苦,勤奋刻苦精神不足。
3、养成教育未能受到重视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动力。因此,关注生命、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语文教学中单纯就教学抓教学的现象仍很普遍,教师重教不重学,每个学生的学情几乎与教师无关,教师只顾一味地讲,一味地“完成任务”,一味地把“备”的东西倒出来。而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参与方式单调,练习训练太少,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三、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活力的策略
1、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构建课堂新模式。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新模式的构建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我校在专家研究组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探讨了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中每一环节都必须明确,如新课程的引入、练习题的安排等,从而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极大提高。
2、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拓展课堂内容 。
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教学科学研讨活动,如同课异构、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汇报课等。通过各种活动使教师加深对语文课堂的认识,积极进行点评与反思,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给各位教师以启发,进而不断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师进行观摩、研讨的过程中,初中语文课堂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师生的积极合作与追求,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另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师生的文化生活之中。如语文课本剧、课本情景再现类话剧、心理剧等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促使了更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才华,课堂也随之充满激情,充满生命活力。
3、增强初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
优秀的语文教师会不断地总结、反思,并公开自己的思考、总结过程,在语文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并让学生提出意见。这对学生来说,很具有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自我反思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教师和学生有了平等对话的机会,师生在探讨中得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建立高效生命课堂质量评价体系。
在逐步构建各种课型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的同时,语文教研组也要相应地完善高效生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努力构建与高效生命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语
教育是爱的艺术,生命课堂也应充满情感。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的愿望,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语文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