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姓名: 工作单位:江西宜丰天宝中心小学
学科年级:六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优势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初步掌握了阅读方法。
不足但由于家庭条件以及阅读习惯的原因,学生阅读量太少,而且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因此知识面太窄,从而影响到语文综合素养。
二.课堂改进行动目标
通过加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教学改进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夯实基础:优化课堂教学的系统设计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阅读环境,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互动质量通过阅读打卡,做好阅读笔记,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互动效果。
落实重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素养的重点。
四.分阶段实施步骤
第一步:建立图书角,创设阅读环境。
第二步:提出阅读要求,建群打卡,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
第三步:提升阅读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第四步:结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五步:通过阅读分享,提高学生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从而爱上阅读。
第六步:总结阅读方法,结合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一、 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 1、 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改为教师演示。
2、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优势: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讲课富有激情。
2、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
3、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难点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二、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行动的步骤
1、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巧妙导入可以极好地诱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导入往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个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不足:1、课堂中的互动还不够。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前都能考虑到这点,但有时由于课时力争想要完成教学目标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改为教师演示。
2、作业分层布置还未实施。(但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
优势: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讲课富有激情。
2、备课前总能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对重点部分尽量花足够多的时间讲透彻。
3、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难点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听懂、理解、掌握、并能加以应用。
二、重点主攻方向。
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生长,力争使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高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行动的步骤
1、从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巧妙导入可以极好地诱发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导入往往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
2、注重个体差异,强调激励性原则
下一阶段在作业的布置中我预备作分层要求:基础好的同学应附加完成相应补充练习,而作业的分层评价也需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提供明确的线索,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学有所得。
3、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
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我想在下阶段的课堂中我会有意的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 有效教学
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个人素质问题。虽然课堂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视,教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会降低引导作用的成效,还有,教师自身修养的不足会导致学生对其负面情绪的增加,这些都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2)教师的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思想过于陈旧。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旧的教学观,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很多教师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3)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是过于淡化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
2.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负面情绪,是对化学课堂教学很不利的。(2)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也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负面影响。有些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没有负面情绪,但是由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慢慢演变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降低。
3.课堂气氛方面的因素。课堂气氛的好坏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薄有着直接地影响。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学好这门课程。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只会导致学生学习越来越机械化,而不能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1)它可以替教师的教学经验做很好的总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时刻保持着反思的态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2)它可以指出教师自身的薄弱处,包括专业知识还有个人素质,并指导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3)教学反思的进行也会时刻提醒着教师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本身只是引导者,这可以让教师逐渐接受这一课堂教学思想,并在课堂中具体实施,这样,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利的,做到这些,必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要结合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它既能够帮助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因此,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的中心是教学内容的制定,因为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传授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解读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的教学内容。当然,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是很枯燥的知识传授,还应加入情景教学。化学课程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来自生活,回归生活”,因此,情景教学的题材很多,这样不仅能传授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好化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另外,化学课程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实验,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实验教学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让他们很好地掌握实验传递的信息;而选择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时应注意新课改的要求,要具有创新性。所有实验的选择可以偏向探究性实验,但是难易程度要掌握好。
关键词: 教学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 新课程改革
一、我国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研究
针对我国学科课堂教育书本与实际联系脱离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并非是生活所需的,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中学生和家长觉得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仅限于理论化,与现实脱节,因此除了应付考试以外,对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重视,特别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而言,部分人认为其仅停留在表面,所学与所做并非一致。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它要求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与生活紧密相关,不能完全与生活脱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不足,其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生接受程度不高
据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一部分学生认为将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容易透彻掌握和应用知识,但由于学生长久以来接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影响,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也习惯于将课堂知识直接转化成考试要点的方式,因此,当教学模式转换成教学生活化的时候,许多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其认为会影响考试要点的记忆和讲解,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师执行不彻底
同样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针对考试重难点进行详细解析,对其他知识点则采用一概而过的方式,这类教学方式在学生应试前成效很高,但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且由于传统思维和个人教学习惯的影响,部分教师不接受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某些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不应该在宝贵的课堂时间教予学生不相干的生活经历。
3.教材内容与生活化相脱离
除了人员的影响因素以外,教材内容也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由于思想品德在教材上改变不大,因此其知识点和内容及相关的考试题目的整改变化相对较小,如果需要进行与课堂之外的联系,就需要学生或教师自行搜集相关材料资料,不仅增加了其工作量,所搜集来的材料也参差不齐,更加影响教学质量。
二、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不足的措施及整改意见
现在新课程改革虽已全面推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课堂中仍旧成效不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可制订出以下几类整改方案及改进措施:
1.进行教师培训,提供联系资料,提高教学改进效率,使其更容易接受此类教学模式,并能够在实际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首先要让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且让其感受到教学生活化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益处,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在这类教学模式中摸索技巧,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施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与自己生活趣事结合,对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社会实践经验和案例出发,更能够体现思想品德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有趣的生活事例引起其兴趣,纠正其传统思想,让他们实际感受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益处,让他们在课堂知识中看见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到新的知识或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3.教育部门的配合。在改革过程中,教育部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仅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而且需要在教材和应试题目大纲上进行整改,逐渐改变应试模式和题型,在书本内容上需要进行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整改,使其慢慢适应整个整改过程,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改革接受度。
三、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学生所学知识的使用率,让其更加了解生活,并加深对思想品德这一课程的理解,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修养和素质,并能够逐渐影响周遭的人。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参与者的配合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化这一改革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说,能够进行更加切实的应用,提高知识利用率,并在无形中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戴雯怡.关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提升的作业设计――以初中政治社会实践型作业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4:91-9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要求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所以小学数学应注重生活化的探索,即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在回到书本上来。比如说,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 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 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
2. 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50)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5 岁,老师几岁呢? (55)55 也是一个数量,那大5 岁是什么呢? 引出是关系。
3. 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 (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 张,那老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
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3 只,24 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
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因为长方体中各个部分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或“相交”的位置关系,而抓住了这两种关系,就抓住了长方体的结构特点,也就抓住了这节课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看到并重视这两种关系呢? 转贴于
在生活中常见的鼓掌这一动作上,我们就可以找到了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切入点。在上课开始前:1.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前来与我们共同上课的老师表示欢迎(学生鼓掌)。2. 研究鼓掌动作。(1)鼓掌动作看来简单,人人都会,但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学问呢。比如这样鼓掌行吗?(教师只用一口、手在胸前煽来煽去)(2)两只手就一定能行吗?(教师用两只手前后交错地在胸前煽来煽去)(3)那么鼓掌时,两只手的位置应该做到掌心相对。(4)通过教师手势使学生认识“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和“前后相对”。(5)我们再继续研究鼓掌,你们看这样行吗?(教师用两手在胸前不断地做十指交叉的动作,当然也没有声音)(学生回答,不行,这叫交叉。)两只手互相交叉,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交”。最后教师小结,“相对”和“相交”是两个物体间或物体中某些部份间的两种十分重要的位置关系,这种关系在研究鼓掌的动作中有,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中也有。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长方体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关系。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一、引言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职业教学改革的核心,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依赖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为指导,主要内容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那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相吻合,这样的毕业生才可以尽快上岗,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达到零距离。因此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与管理在职业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过程中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专业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教具有限,只能部分学生参与操作,其他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笔者尝试并探索结合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将管理学中PDCA管理循环运用到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餐服务》实训课教学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学者戴明首先提出的,又被称为“戴明环”(如图1所示)。
PDCA管理循环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管理过程。通过不断的教学计划、实践、改进、反思、再实践,PDCA管理循环应用于专业实训课教学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实训课的课教学质量。以《中餐服务》实训课程为例,笔者将循环管理这样运用:
二、计划阶段(Plan)
(一)制定教学计划
教案的制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实训课,在课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针对每一堂课内容,备好教学计划。教师需注重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计划的准备必须考虑专业课堂教学的程序,准备教学过程问题执行、检查和处理预案,更重要的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针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训课设施设备有限的情况,必须充分做好分配计划,尤其是小组分配和分工及教具准备,需要提前准备,在实训课上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一位学生能动手参与操作,保证学生达到实践训练专业技能的目的。
教具准备计划是中餐服务课程中重点内容之一。以笔者所带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班为例,每班约四十多名学生,在中餐宴会摆台实训课上,实训室的中餐台可摆放六张,除了考虑教学内容外,如何安排和管理好学生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必须根据设备条件提前作好计划,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约7~8名学生,选出操作较好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以便在操作n上协助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和促进操作顺利进行,这样有分工,有合作,也有监督,有利于课堂管理。
(二)制定学习计划
仅仅是老师有计划,学生如果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地学习是盲目而没有效果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第一次上课就将一学期要学的内容大纲告知学生们,每次课后通知学生们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自己每一次课上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提前认识和了解,需要达到怎样的操作水平等作详尽计划,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执行阶段(Do):执行课堂教学计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
再好的课程设计都要通过每一堂课来实施和检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努力做到“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一课、充实的一课”,才能保障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控制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因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使授课质量达最佳效果,教学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只有将教学计划切实地在课堂上实施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实践课前,笔者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先派一名小组长。课上笔者与学生们共同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向学生讲解、示范中餐服务实训标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然后由小组长负责安排成员轮流操作。如中餐宴会服务中,斟倒酒水的服务操作练习,笔者会在课前安排小组准备好相关物品,按宴会标准要求,每围台十个位,每个小组准备十个位的水杯、红酒杯和白酒杯,足够十人位的酒水,小组长可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四人操作练习,四人协助准备工作,操作完成后,再交换训练。
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集中在操作室统一学习斟酒的基本知识,如宴会开餐前酒水、酒杯、酒具的准备,复习酒水的基本知识,再操作示范并讲解操作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握酒瓶的方法、斟酒水时手的动作,斟酒的份量,行进过程中步伐的移动,等等。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小组长协助老师安排和督促学生的操作,轮流练习。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需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再对操作者进行评讲,并通过教师在课前准备的《项目操作评分表》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再作总结性的点评,这样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都有评价、互相评价,最后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将评分表统一汇总,评出小组中操作最好的成员,在四个小组中进行竞赛。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检查阶段(Check):对学生操作细节及效果的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专业实训课堂上要重视对每一位学生操作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操作结果的点评和过程细节的点评。对学生操作效果的检查,笔者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来完成:首先操作过程完成后,自己对操作过程自我评价,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由学生们进行互评;第三,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第四,自己再观察别人操作中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全员参与。
仅仅是课上的评价还不够,课后需要反思。笔者按照课堂要求设计了操作报告,人手一册,要求学生在每一次上操作课后,认真填写《专业课操作报告》,包括四个部分:准备工作、操作标准和要求、自我评价及改进措施、同学互评及老师点评。课后完成《专业课操作报告》可以再次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操作技巧方法,并找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和思考改进的方法。教师认真检查操作报告,对于学生操作时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多鼓励学生。操作报告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也会写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处理阶段(Action):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改进
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改进是处理阶段的重要环节。如有的学生在斟酒操作过程中,手势不对,需要立即指出并反复操作训练直到正确为止。一节课完成后,笔者会总结整堂课上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来,并在下次课堂实践操作中强调注意,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问题;同时进行反思: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下次课应该如何改进?如斟酒水时,学生斟完一杯酒水后,在抬起瓶口时不够果断及手势不对,往往将酒水留在瓶口,笔者必须在下一次课上专门强调这个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的操作动作达到职业标准为止。这又涉及到下一次课如何做计划了。PDCA管理循环又是新的开始了。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三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本年级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得以提升.。
本学期以“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研修主题,以“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教学行为,巩固课堂实效”为抓手,以教研组建设的动态评估为契机。立足教研,聚集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先关得记录和反思。年轻教师的提升工程也完满成功:其中林学峰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获学校一等奖、许海燕、胡婷婷、袁勇等老师上的公开课都得到全校教师得好评,吴雪琴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课获市一等奖。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突出课改实验。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深入课堂实验,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课改论文。
一个学期匆匆过去,四年级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本教研组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三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本年级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研教合一”,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能在期初向教研组长报送开课课题和时间,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教学理论得以提升.。
本学期以“关注学生、追求本真”为研修主题,以“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教学行为,巩固课堂实效”为抓手,以教研组建设的动态评估为契机。立足教研,聚集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先关得记录和反思。年轻教师的提升工程也完满成功:其中林学峰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获学校一等奖、许海燕、胡婷婷、袁勇等老师上的公开课都得到全校教师得好评,吴雪琴老师执教的综合实践课获市一等奖。
三、健全教研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本学期,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2、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数学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作业的批改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一部分老师并能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⒋点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常态课的改进与管理。明确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措施,有具体的成果和展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走进教材,各年级教师都要对教材内容系统学习,完整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科学处理教材;走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与无效行为,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走进课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走进练习,改革学生作业内容和完成作业方式,拒绝惩罚性作业和无设计作业,重视发展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每学期重点在1—2所学校组织现场会,同时其他各校也要进行一定规模和范围的成果展示活动,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对各校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⒈区级调研。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个重点,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专项调研。立足于梳理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指导改进,在中小幼等不同层面的学校打造1-2个典型,同时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校进行指导。本学期区级调研工作中学(含高中)开展5-6次,小学3次,幼儿园3次。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学科调研。学科调研工作要能有效地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科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整合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每个学期要开展1-2次学科调研工作,提炼学科工作的典型经验,梳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管理,优化学科活动,落实学科常规,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丹徒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10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丹徒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十一月份组织开展“丹徒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
一、“五课研磨”行动研究的组织和实施
1.组织改进“五课研磨”行动研究的计划
“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行动研究,特别重视行动与研究的统一。为了让每一位组员主动参与到“五课研磨”改进活动中来,制定具体、可量化、可实现的阶段性目标成为学校财会组“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的第一步。
结合组员的教学特点,财会组通过集体研讨,制定每位组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以职称评审规定年限为依据,拟五年为一大周期,然后分解为近期、短期、中期计划。具体拟定每周不定期举行“备课研磨”、“上课研磨”、“听课研磨”、“评课研磨”、“说课研磨”等主题备课组活动,并隔周举行一次以常见问题为主题的集体研讨活动。由最初的被动参与,逐步转变为有意识地参与活动,最后每位组员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独立高效地组织整个活动。如此,大家对“五课研磨”的认识也经历了“整体了解—逐个理解—整体内化”三个阶段。这种计划与目标能够让教师很快行动起来,主动遵循行动研究的教学规律,开展“五课研磨”改进的研究与实践。
2.组织实施 “五课研磨” 改进行动研究的计划
“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不是孤立的过程,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研讨是发挥集体智慧,推进“五课研磨”改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的关键是使整个备课组思想统一且相对稳定,组长主要要协调各方关系,对组员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让每一位组员主动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即发现备课组“五课研磨”过程中的问题,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层分析;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改进方案,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尝试解决问题,总结研究经验成果;不断地修正改进措施,开始新的质疑,以此循环往复。相对以前为活动而活动,为完成校方任务的信息单向传递活动,这种“五课研磨”的行动研究,可有效提高中职会计教育教学的质量。
例如,本组财会备课组2011学年第一学期《企业财务会计》第二单元的“五课研磨”活动计划实施情况见下表。
表 财会备课组“五课研磨”活动具体实施范例
这种“五课研磨”行动研究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可促使教师逐步认识到“五课”实质上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割裂,一个环节是否落实到位,均会影响其整体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引领新教师早日入门,尽快熟悉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少走弯路,缩短成长周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同时也为会计教学研磨提供了方法和过程的有效指引。
3.反思“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的过程
教师要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必须关注、研讨、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每一个细节的教学行为,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五课研磨”的反思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集备中说、说中上、上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于“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个人教学行为内化的助推剂,它是“五课研磨”改进行动研究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活动反思,对活动中的成功、不足或疑惑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和思考,作为自己日后改进课堂教学的依据,这是每位组员教育教学知识重建的重心。通过持续性的反思性学习可以提升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二、对“五课研磨”行动研究的几点建议
1.“以老带新”而非“引新仿老”
为了避免新教师的“闭门造车”现象,让新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五课研磨”活动基本上采用老教师帮带新教师的方式,遵循集体研磨的原则。本来是重视教师间思想的碰撞,可在活动中经常出现统一模式上课,统一风格说课,统一论调评课等“新教师‘全真模拟’老教师”的现象。所以,在活动中,老教师应注意及时提点新教师的个性风格,帮助新教师尽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早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五课研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组员的教育观。每位组员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育史、教育哲学等。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快速高效地融入“五课研磨”活动中,提升说课的理论层次,以带动上课、听课、评课和备课的整体理论水平,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3.养成对“五课研磨”进行反思的习惯
应经常性采用批判的眼光观察“五课研磨”活动过程,进行活动“内省”,是深化行动研究为主的“五课研磨”的必要条件。在操作时,组员最初可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写“反思日记”,来培养自己对各渠道所获信息的感知灵敏度,然后集体对“日记”中提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专题学习,进而“研磨”出改进建议,并分头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最后对比改良前后的效果,对其进行评价。此举有助于逐步提升组员对教学实践的诊断和分析能力,快速内化教育教学理论,为更高效地进行“五课研磨”奠定基础。
4.活动需要营造氛围
一、课堂教学反馈的作用
1.课堂教学反馈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教学计划制订得是否完善,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看大多数学生是否确实接收并贮存了信息,具备了某种技能.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并与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及原因所在,并对反馈信息作出评价,调整信息输出的节奏和步骤,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精神上得到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兴奋感和愉悦感,更会产生自信感,从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弥补不足,改进错误,改进学习方法.
二、获取课堂教学反馈的方法
1.课前制定合理的反馈计划
教师要使获得反馈信息能准确、迅速、具体地反映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在课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收集反馈信息的计划.根据反馈信息,对于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什么困惑,会出现哪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由此要进行哪些提问,该提问哪一层次学生,要做哪些练习,该重点深入了解哪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哪些要板书,该请谁板书等,都要一一设计妥善,以便在教学中能迅速、真实地获取反馈信息,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通过课堂观察捕捉学生的反馈
心理学告诉我们,青春初期的中学生,虽然不像小学生一样心理外露,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神情上观察到其思维过程中思维受阻与否的一些迹象.如学生两眼有神、端坐聆听,表明所进行的内容对他们有吸引力,教师讲授得法;目光转移、坐姿不稳,表明所授的内容没有听进去,思想上开了小差;表情乐观、态度积极,表明对所学知识已经了解;表情冷淡、态度消极,表明对所学知识没有理解好.学生的这些表情与动作,就给了我们一种反馈,在教学中若能及时观察,捕捉它们,并进行调控,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通过语言交流捕捉学生的反馈
语言交流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学生质疑等.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起思维的波澜,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课堂讨论应紧密围绕教学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组织好不同想法的交流与争论.学生质疑就是对所学的某项内容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由同学或老师做出回答或解释.
4.通过文字交流捕捉学生的反馈
文字交流包括教师板书、提供书面答案,学生书面练习、检测、板演等.书面练习和检测题应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由易到难.为了能及时全面地捕捉反馈信息,教师要从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代表中巡查解题情况,从而了解全班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来了解全班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进度与方案.
通过课堂观察和语言交流所获得的反馈多属信息的定性方面,量化程度较低;而文字交流反馈不仅信息量大,而且稳定可靠,教师可大面积了解学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所以,教师在获取课堂教学反馈时不能单一地从某一方面进行,而应将几种反馈的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反馈.
三、对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调控
数学教学的信息反馈与调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反馈的目的是改进教学.作为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就能及时调整教学,纠正教学中的偏差,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若学生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或有特色的优秀解答,对于深入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等有一定的价值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全班给予推荐、肯定、鼓励,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当教学内容较为容易,学生表现出心领神会时,可适当加快教学进程;当教学内容较难理解,学生表现出迷惘或畏难神色时,则需放慢教学进度,视具体情况或复述一遍或改变讲述角度,调节教学节奏,以求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新教师;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53-03
前一时期,作为培训机构接受了“中、小、幼新任教师培训”任务,在1年的项目指导过程中,针对新教师培训分别承担了相关课程《体育教师基本功训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中小学体育教师专门技能训练――讲解、示范、课堂教学组织》《如何做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指导》。在后续的实践培训中,又对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指导。在教学指导中,我发现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组织与维持课堂纪律是新任教师遇到的比较集中的难题之一。如何使新任教师尽快掌握建立课堂管理秩序、课堂教学规则,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技能,学会建立“权威”,得到学生的尊敬,需要在有意识的课堂教学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策略指导及技能培训,为今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及培训方式改进方面提供参考。
一、新教师课堂组织管理研究文献的梳理
1. 新教师面临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
艾默(Emmer,1985)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一连串的行为和行动,旨在培养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合作感,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处理学生问题行为,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李良在研究新任教师中通过问卷得出“新任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的问题有5个,包括新任教师难以灵活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难以在课堂上掌握权威的建立,课堂管理缺乏经验”。
“新教师们由于对实际教学情境不了解,所以面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时,他们往往无法灵活运用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维持课堂纪律,无法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有效课堂规范,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
2.新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研究
“组织新教师到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课堂观摩学习,重点学习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等,同时协助新教师处理课堂上突发的教育教学事件。”
课堂管理是一系列的组织行为以及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而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师生双方积极的学习状态,运用恰当的组织管理手段和策略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而新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他们实践技能的提升需要基于“模拟课堂”“真实课堂”的实践,通过实践基于具体环节的专家引领、学习小组讨论、自己反思积累的过程上,进行改进和提高。因此,新教师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和能力提升,需在培训策略和培训方式方面进一步改进,突出解决新任教师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困惑。
二、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概念的界定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及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应包括:人的管理和环境的管理,具体内容:(1)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常规准则,有一定的稳定性;(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集中注意力、调控体育课堂教学气氛;(3)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方式;(4)体育干部的培养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注与培养;(5)场地与器械安全、合理安排和放置以及对教学环境的调控。
三、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研究过程与分析
1.新教师面临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困惑
对新教师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半结构访谈和自我报告(36位教师,其中小学20人,中学16人)的形式调研,结果发现新任教师对学生管理、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材把握四个方面的需求或存在问题和困惑最多,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见表1(本研究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2.新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观察记录及访谈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是体育教师的重要技能之一,应该引起新任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关注。在新教师培训中,通过课堂观察记录(6节课:小学2位,初中2位,高中2位),提炼及分析其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见表2,为解决新任教师的具体问题及确定有效的培训方式提供参考。
四、基于体育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改进策略及培训思考
1.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内容及问题解决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活动是协调和组织,即协调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和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减少或降低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课堂管理是约束还是协同,是强制还是共同约定,是共同管理还是共同维护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于新教师来说,首先在执教前应该――对体育课堂教学、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问题行为的调控和管理有明确和清晰的认识,并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培训、问题解决策略等方式提升能力。
(1)体育课堂常规及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列与队形及课堂组织管理是体育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特性的内容之一。
①新教师可用1个学期的时间,强化“整队、报数、队列与队形运用的口令及课堂组织的基本技能”,要求声音洪亮,下达口令准确规范、清晰明确等。
②新教师的体态语言,应规范,能用简练、约定俗成的“规定”进行教学组织(简单、基本的手势语等)。
③新教师能在1年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口哨进行教学管理和组织,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常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体育课堂纪律及秩序维护的管理策略
建立共同维护的“班级公约”以及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新教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或前几次课上,应和同学们共同建立班级公约(师生共同认可和必须无条件维护的公约或约定)。用1个学期的时间,在共同维护和动态的调控过程中,形成师生共同遵守的“班级约定或班级公约”或“体育课堂教学规则”。其既是对学生的纪律管理条例,也是民主管理的方式,同时更是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以及强化师生相互信任的有效方式之一,使新教师和学生在安全、充满和谐和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共同遵守、共同“监督”、共同维护学习秩序。
(3)体育新教师管理方式及师生关系维护的策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活动,新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被爱、被尊重和被信任,与学生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
①体育新教师在情绪情感、语言、行为方面,应在了解和尊重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培养自身的调控能力,以维护稳定、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为目的。
②从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角度,应基于学生学习特点的学情分析,进行行为管理和师生关系的维护,可建立学生档案袋,帮助了解其身心状态。新教师建立学生档案袋可与班主任、校医共同完成,或在班主任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建立,包括:身体素质基础及性格特点、学生学习状况、家庭背景等主要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情境不断进行完善补充,形成动态管理资源的一部分,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基于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有效管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③随着对学生和学校工作的不断了解、熟悉、适应,随着体育新教师工作年限的增加,可根据需要丰富档案袋的内容,如果工作量大,可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分层、分类,以便在教学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或发挥他们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中的作用,预防突发问题行为的发生。
(4)体育新教师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的策略
体育新教师首先要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类别,以便“有备而来”,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容易由以下原因,引发“突发事件”:
①人身体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及身体状况,学生和教师的情绪与情感的稳定性,教师的身体状况等。
②体育课堂常规管理规则:教学组织是否严谨、规范,课堂管理是否有规则、有约束等。
③外部环境及场地器械的安全放置:对外部环境变化应保持敏感,能及时“预判”并作出快速反应。
2.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培训思路构建
(1)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内容、作用
新任教师教学组织管理技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新任教师学习教学、学会教学、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技能培训须使新教师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内容、作用、意义和价值,以及其与体育教学效果的关系;关注教学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再通过学习小组的针对性课堂教学观察(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进行集体诊断与指导,进一步改进提高新任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2)建立有明确目标的 “学习小组”
根据新任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至少在初任教1年的学习中,建立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包括:新任体育教师,优秀指导教师,教研员、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督导(新任教师所在学校的主管人员)。学习小组不超过8人。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基于学校,基于新教师体育课堂组织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基于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诊断与指导;新教师要撰写反思报告,学习小组其他成员撰写学习小组的诊断与指导报告;根据反思、诊断指导报告,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改进教学。
(3)体育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技能培养的操作流程
“学习小组”共同制定行动计划或约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表和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诊断交流、过程评价及改进提升策略。体育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技能培养操作结构流程:
①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基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②新教师基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观察小组的诊断建议与反馈以及个人的反思,分析教学组织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修正和改进。
③通过听、评课交流(基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反思),改进新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不足,并通过录像回放,反思改进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④基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教学公开课或研究课(校级、区级、市级),强化教学设计中教学组织管理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升教师教学组织管理技能。
⑤记录基于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的培训及反思过程,形成动态的评价资源库或档案袋,梳理教学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为新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⑥追踪新教师成长记录至少3-5年,并发现其课堂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做跟进指导工作。
⑦组织“基于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研讨”,使新教师关注学生研究,掌握学生研究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规律。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杜萍著.有效n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年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体思想,以“探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教学的规范意识,实现教育年教学管理规范化。
2、注重教、科研的整合,落实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努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六年毕业统考准备。
5、有序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工作措施㈠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1、继续完善“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的三级管理体制,各部门学期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并把各项计划贯彻实施到位。2、教务处要发挥上传下达、督导教学工作的职能作用,以“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总结(反思)”的工作方式狠抓教学教研,并逐步完善教学教研的工作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多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
3、各科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科教学教研工作的带头作用,认真制定学科工作计划,并配合教务处把计划落到位,组织各科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多指导教师按《新课标》和学期初我局提出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并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定期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常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⑴备课:先进行集体备课,以年组为单位,教学领导参与深入共同探究单元的重点、难点等,保证提前量。基于我校1—3年级是单班,4—6年平行班也只有两个的原因,与上级协商后本学期具体形式如下:在以往的集备上做批改,再每个月整理出一单元的一次集体备课。
在此基础上再书写个案,教案的书写做到五个体现:
一是体现“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理念。
二是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体现学科特色,如语文学科突出“课例文,优化读写结合”仿写点的设计;四是体现预设的充分,以备精彩的生成;五是体现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训练。
⑵上课:上课前必须复案。课后要写出教学反思(即课后小结),以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每月检查教案,重点检查教案在使用过程中的修改情况及教学反思记录。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考核,落实课堂常规,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会正确摆放物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会认真思考,学会举手发言,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导处将加强巡视和听随堂课的力度。教师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学校提倡积极采用发现式,自主探索式,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⑶作业批改:要求量要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要有批有改,并对作业评价大胆创新,提倡严格要求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对后进生应面批面改,并鼓励他们进行纵向比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严格把好作业关。进行学生作业检查。采取期中,期末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⑷辅导:辅导要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不能把辅导当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力度,以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
⑸成绩考核与质量分析:本学期各学科继续搞好四次单元测试,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任课教师出题,保证试卷的设计质量。包年部领导做好监控工作,测后认真组织做质量分析,以改善后续教学。五月上旬学校要进行一次期中抽测,以检验一个阶段的教学质量。
⑹抓实大量读写。晨读,包括读(读书)和写(写字)两方面内容。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求(周一、周三先读后写,周二、周四先写后读。读的内容有《英语课文》《金博士一点通》《古诗文》等多方面内容,有学校要求必读的,也有结合本班情况自己选择的,写的内容是统一下发的字卡。以年级组为单位再具体制定早自习读写计划,字每月评比一次,读书做两次阶段汇报;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每周四的第六、七节课设为“读写”课。并出台相应的计划与措施落实;辅助,新课改的1—5年级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习作课。由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担任此项专职工作。1、2年级还开设了校本课程的写字,为学生起步的写字打好基础。有读、有积累、有指导、有运用,经过这样连续的整和训练,相信学生读写能力一定会再有提高,办出我校读写特色。同时还增设了校园直播间,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方法。每月办一次手抄报。等语文实践活动,把大量读写进行到底。继续加强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本学期由教学领导直接上课,采取集中与个体上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学期将举办“百字百题赛”“朗读比赛”“学生阅读习作竞赛”等多项学生活动。㈡注重教、科研整合,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科研,尤其是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本学期将继续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课题研究为主线。把科研与校本教研密切结合。本学期重点研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及校本课程研究“课例文,优化读写结合”。
具体做法如下:
1、课堂的设置不是单独为了教给学生知识,因而首先应让教师充分认识课堂。让他们知道应教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也为自己,苦心经营每一堂课,让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让生命的价值在课堂上得到升华,“树立课堂不精彩、人生就不精彩”的教学观、人生观。
2、加强集体备课。在教务处、各科教研组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新课程》,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三种集体备课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并通过学习和钻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多进行总结并把总结提升到改进教学方法上。如:上学期校本教研整理出来的《读后感训练手册》《习作审题训练手册》本学期将在读写课上继续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3、使教师认识当前课堂教学理念,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听课不是学生的错,要认识到这是自己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表现,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探索、多钻研,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尽力争取学生爱听自己的课。近而提高教学质量。
4、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要经过千千万万次实践而得出的,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学习认真充实自己的教学业务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用学习重塑自己,每天淘汰自己。㈢抓实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和研究成为习惯。学期初每名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学期末要进行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更加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科任教师每周二、周四早下午自己安排4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间,班主任教师周一、周三下午自己安排4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间。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20节,本学期将继续举行教师读书知道竞赛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做好年轻教师和典型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我校的语文典型教师:陈立冬、张丽、常颖;数学典型教师:徐秀华、朱雪红;英语典型教师:马满杰。品德典型教师:孙波、丹。学校多为典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为她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多让她们在研讨会上上课、谈课后反思。并且学校也努力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3、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4、本学期仍以校本教研为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三种教研方式。
⑴围绕问题教研,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⑵备课前的教研,为个人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年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体思想,以“探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主线,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教学的规范意识,实现教育年教学管理规范化。
2、注重教、科研的整合,落实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努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六年毕业统考准备。
5、有序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工作措施
㈠落实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1、继续完善“校长—教务处—教研组”的三级管理体制,各部门学期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并把各项计划贯彻实施到位。
2、教务处要发挥上传下达、督导教学工作的职能作用,以“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总结(反思)”的工作方式狠抓教学教研,并逐步完善教学教研的工作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多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学水平。
3、各科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科教学教研工作的带头作用,认真制定学科工作计划,并配合教务处把计划落到位,组织各科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多指导教师按《新课标》和学期初我局提出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并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定期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常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⑴备课:先进行集体备课,以年组为单位,教学领导参与深入共同探究单元的重点、难点等,保证提前量。基于我校1-3年级是单班,4-6年平行班也只有两个的原因,与上级协商后本学期具体形式如下:在以往的集备上做批改,再每个月整理出一单元的一次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再书写个案,教案的书写做到五个体现:一是体现“以问题为中心”教学理念;二是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是体现学科特色,如语文学科突出“课例文,优化读写结合”仿写点的设计;四是体现预设的充分,以备精彩的生成;五是体现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训练。
⑵上课:上课前必须复案。课后要写出教学反思(即课后小结),以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每月检查教案,重点检查教案在使用过程中的修改情况及教学反思记录。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考核,落实课堂常规,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会正确摆放物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会认真思考,学会举手发言,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导处将加强巡视和听随堂课的力度。教师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学校提倡积极采用发现式,自主探索式,实践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⑶作业批改:要求量要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要有批有改,并对作业评价大胆创新,提倡严格要求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对后进生应面批面改,并鼓励他们进行纵向比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严格把好作业关。进行学生作业检查。采取期中,期末定期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⑷辅导:辅导要针对少部分学生进行,不能把辅导当成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力度,以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
⑸成绩考核与质量分析:本学期各学科继续搞好四次单元测试,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任课教师出题,保证试卷的设计质量。包年部领导做好监控工作,测后认真组织做质量分析,以改善后续教学。五月上旬学校要进行一次期中抽测,以检验一个阶段的教学质量。
⑹抓实大量读写。晨读,包括读(读书)和写(写字)两方面内容。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求(周一、周三先读后写,周二、周四先写后读。读的内容有《英语课文》《金博士一点通》《古诗文》等多方面内容,有学校要求必读的,也有结合本班情况自己选择的,写的内容是统一下发的字卡。以年级组为单位再具体制定早自习读写计划,字每月评比一次,读书做两次阶段汇报;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每周四的第六、七节课设为“读写”课。并出台相应的计划与措施落实;辅助,新课改的1-5年级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习作课。由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担任此项专职工作。1、2年级还开设了校本课程的写字,为学生起步的写字打好基础。有读、有积累、有指导、有运用,经过这样连续的整和训练,相信学生读写能力一定会再有提高,办出我校读写特色。同时还增设了校园直播间,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方法。每月办一次手抄报。等语文实践活动,把大量读写进行到底。
(7)继续加强综合实践课的研究,本学期由教学领导直接上课,采取集中与个体上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8)本学期将举办“百字百题赛”“朗读比赛”“学生阅读习作竞赛”等多项学生活动。
㈡注重教、科研整合,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教、科研,尤其是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本学期将继续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课题研究为主线。把科研与校本教研密切结合。本学期重点研究“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及校本课程研究“课例文,优化读写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课堂的设置不是单独为了教给学生知识,因而首先应让教师充分认识课堂。让他们知道应教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也为自己,苦心经营每一堂课,让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让生命的价值在课堂上得到升华,“树立课堂不精彩、人生就不精彩”的教学观、人生观。
2、加强集体备课。在教务处、各科教研组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新课程》,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三种集体备课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并通过学习和钻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多进行总结并把总结提升到改进教学方法上。如:上学期校本教研整理出来的《读后感训练手册》《习作审题训练手册》本学期将在读写课上继续应用并进一步完善。
3、使教师认识当前课堂教学理念,认真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听课不是学生的错,要认识到这是自己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表现,从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探索、多钻研,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尽力争取学生爱听自己的课。近而提高教学质量。
4、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要经过千千万万次实践而得出的,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学习认真充实自己的教学业务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用学习重塑自己,每天淘汰自己。
㈢抓实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和研究成为习惯。学期初每名教师要制定读书计划,学期末要进行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更加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科任教师每周二、周四早下午自己安排4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间,班主任教师周一、周三下午自己安排40分钟为固定学习时间。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20节,本学期将继续举行教师读书知道竞赛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做好年轻教师和典型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我校的语文典型教师:陈立冬、张丽、常颖;数学典型教师:徐秀华、朱雪红;英语典型教师:马满杰。品德典型教师:孙波、丹。学校多为典型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为她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多让她们在研讨会上上课、谈课后反思。并且学校也努力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3、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学年上学期教体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促进全民健身为根本,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加强学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努力实现“初中城区化”、“小学镇区化”,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
2、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对9个项目学校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扩建和新建;根据校园维修改造计划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完成维修、改造任务。
3、加强学校网络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为全市中小学配置优质图书,加强图书室效益;完善中小学、幼儿园监控、防盗等安全防范设施,切实保障师生在校安全。
4、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的倾斜政策,更新完善实验设施、仪器,提高实验装备水平。
5、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推进荥阳新区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促进“大班额”问题的解决。
二、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大力弘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钻研精神,立足本职、乐为人师的奉献精神。
2、继续开展“名校长带徒”活动、“校长进课堂”活动,提高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模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
3、进一步深化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体的教师全员培训,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培养”工程;继续实施“三名”工程,推进“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全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4、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和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制度,记录教师成长轨迹,营造教师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1、进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晋级达标活动为平台,以学科组建设和学科特色建设为支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继续推行单元主题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领导观课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科室等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助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
3、加强课程和教学过程监控与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制度;推出一批课堂改革示范校和教改新秀,推广校本教研典型范例,以点带面,全面深入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四、加强城乡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完善落实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加大非教学单位支教教师人数比例,强化支教管理,加强支援单位和受援学校的交流,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发挥城乡教育协作区作用,通过“名校下乡”、“区域结对”等多种途径,采取“支持引领”、“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3、深入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城区学校的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指导课或开办讲座,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4、认真实施城区学校校级领导兼任农村学校“名誉校长”制度,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实施“捆绑”考核,加快农村学校发展。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1、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适时启动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项目遴选、立项和建设,努力争取国家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
2、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坚持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勤劳吃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加强职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
4、继续抓好招生及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措施,扩大招生规模,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认真落实中职学校学生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渠道、多形式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大力加强教育管理
1、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注重细节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高效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财务制度,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乱征订、乱收费等有损教育形象的行为,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3、深入开展“学校诊治”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加强行风建设。
4、按照相关要求制订各校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加强平时的各项考评,认真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实现“管理上水平、教学上质量、工作出效率”的目标。
5、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真正利用好职评和评先评优的杠杆作用。
6、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确保教体系统稳定。
七、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及慈善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
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结合本地文化和学校实际,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改进评价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维评价体系,变单一的、静止的终结性评价为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发挥正确评价的导向作用。
5、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工程。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八、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1、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改善群众体育活动条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体质。
2、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对全市中小学体育课及活动进行专项督查,促进学校开足开全体育课,坚持“两操一课”,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
3、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推进地方课程,加快苌家拳、中国象棋在全市中小学普及推广。加强体校管理,抓好队员训练,提高竞技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二则)
本学期,我室根据教育局年度工作意见和暑期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明确全区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目标和任务,以《丹徒区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的贯彻为重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抓实教学常规工作,推行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全面实施《行动计划》
以《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室的中心工作,遵循“规划设计、打好基础、全面动员、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认真抓好落实。
⒈认真规划。学校要围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制定好行动规划和实施方案。在《行动计划》的三个目标中,有效课堂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是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要立足校情,全面分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实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找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很好的修订本校实施方案。改进行动可以是以课堂为突破、学案为抓手、备课为载体,也可以是作业设计与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同时,要强化成果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成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成果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好每学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
⒉抓好基础。以调研为手段,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探索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行动计划》的推进打好基础。校级调研工作要正常有序开展,工作计划要及时报教研室备案。开展培训活动,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工作上,统一到质量提升上来。
⒊面上推进。一方面以建立新型教学常规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要抓实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重点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即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搞活研讨活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的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在深化学科主体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科间沟通与交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形成新型的教学共同体。
⒋点上突破。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加强常态课的改进与管理。明确改进课堂教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学的目标和措施,有具体的成果和展示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研究活动:走进教材,各年级教师都要对教材内容系统学习,完整把握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科学处理教材;走进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寻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与无效行为,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走进课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优化教与学的方式;走进练习,改革学生作业内容和完成作业方式,拒绝惩罚性作业和无设计作业,重视发展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每学期重点在1—2所学校组织现场会,同时其他各校也要进行一定规模和范围的成果展示活动,教研室将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对各校进行考核,其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三级调研工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建立健全调研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研,督促改进。尝试开展培训式调研,重点指向学科课堂教学,将调研工作由诊断、评价功能逐步转向培训与指导,全面推行学科调研工作。
⒈区级调研。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个重点,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专项调研。立足于梳理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指导改进,在中小幼等不同层面的学校打造1-2个典型,同时对存在薄弱环节的学校进行指导。本学期区级调研工作中学(含高中)开展5-6次,小学3次,幼儿园3次。
⒉片级调研与互动。采取教学管理工作互查和校级联动课堂教学研讨的方式加强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要发挥片级调研工作在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中的作用,使各片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区域内新的教研合作机制。
⒊校级调研。充分认识校级调研工作在提高校本管理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校级调研工作,按照调研工作开展的要求,围绕教学常规的执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落实、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调研,做到规范教学行为与改进指导教学并重。每学期初,各校要制定好详细的校级调研方案,并报教研室备案,防止校级调研工作流于形式。
⒋学科调研。学科调研工作要能有效地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科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个学科都要整合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力量,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作用,每个学期要开展1-2次学科调研工作,提炼学科工作的典型经验,梳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管理,优化学科活动,落实学科常规,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不断强化常规管理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⒈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维护课程实施的严肃性,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做为调研评价的重要依据。
⒉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发挥《管理制度》正确的导向作用。加强校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研制,努力形成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特色。
⒊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开展一到两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评课活动。按照教育局的工作意见,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课堂改革我先行”活动,每学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一次专题讲座。
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启动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工作,研究制定《丹徒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表》,在本学期开始评比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校。
四、切实加强研究工作
⒈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加强常态课管理,分学科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要正确理解把握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提出的根本目的,全面推行“三个必须”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而有效的转变,同时,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密切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一是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二是教师的科学指导。课堂教学中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指导;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怎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四是检测与反馈是否及时适当,有没有开展当堂检测;五是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每个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本学期将举行全区“有效课堂”专题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
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急需,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自主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更是课程的目标;实施自主学习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段特点和个性差异;要特别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适性而教”,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围绕《丹徒区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开展研究,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准切入点,制定规划方案,开展案例研究,组织各种活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教学策略。教研室将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讨活动以及论文、案例评比工作。
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加强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和研究,搞活校际之间的联动研究。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⒋加强学科建设。成立全区“中小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形成区、片、校相互配合的教学研究体系。发挥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区级学科基地的作用,围绕优质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重点问题,制定好学科基地活动方案,定期开展好学科基地活动,使学科基地成为学科建设与学科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区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⒌课程建设。参与并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课程必须安排固定时间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室将在教学调研中关注学校课程计划执行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月份,将组织开展中学校本课程方案评比活动。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⒈教研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学科教研工作目标就是建设区域学科优秀教师群体、打造区域学科教研工作与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全面提高区域学科教学质量。教研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扎实的教研功力。开展争做优秀“研究员、教练员、指挥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带头研究学科教学、研究教师和学生、研究教学管理,提高研究能力;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指导学科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提升指导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增强引领能力,为基层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教研员要坚持做到“八个一”,即每学期读好一本书,研究好一个围绕学科有效课堂教学、常态课改进计划或者学科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题,培养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开设一次专题培训讲座,开展一次高质量的学科调研,提炼一个学科课堂教学经验,蹲点一个学科教研组,建设好一个学科基地。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学研究的学术中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心、咨询和指导的服务中心。
⒉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完善学科中心组成员管理与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交流和专题培训活动,发挥他们在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⒊骨干教师跟踪管理。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评课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推行《行动计划》中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
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研训结合,边研究边培训,重点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等方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导教师关注日常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扩大教师合作交流范围,构建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形成重实践、重研讨、重反思、重合作的研究氛围。组织开展教学论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和比赛等专项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
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组织开展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控与分析工作,使围绕质量提升的监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细致、准确。
⒈加大随机监控。立足常态,在各种形式的调研中加大随机监控力度,选择部分学科,根据教学进度和计划,围绕常态课教学目标,设计监控试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⒉组织好专题监控。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监控,在全区营造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完善工作措施,形成质量提升的工作机制。
⒊做好阶段性监控。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学业质量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准确了解学科教学现状,发挥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
加强测试质量监控结果的分析研究,在做好认真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化水平。淡化监控的评价功能,强化监控的指导与改进功能,发挥网上阅卷在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提高监控的科学性、准确性。
七、抓好高中教学工作
⒈认真规划。树立“高中三年一盘棋”的观念,在认真分析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好高中各个年级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抓好落实。
⒉开展调研。围绕集体备课、作业管理、讲评课效益等组织开展对高中的调研工作,了解高中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水平。
⒊分学科开展高三复习观摩研讨活动,着重研究各学科指向高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高三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
⒋认真组织开展好高三年级测试。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对考试进行客观统计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的依据。
⒌加强高三命题研究。以暑期举办的高中语数外命题高级研修班为契机,加强命题工作指导,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
八、加强教科研管理指导
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和实效。
⒈成立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对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出台《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学科课题过程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就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申报评审、管理指导等提出明确的运作规范。
⒉强化学科课题研究的有效指导。建立学科课题过程资料跟踪管理制度,发挥教科研工作对学校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以区域自主学习、质量改进等课题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选好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点上的学校,加强研究工作过程指导与管理。同时,各个学科要以学科基地为依托,确定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并开展研究,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⒊完成各项教科研常规工作。按照计划做好课题的立项、申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级论文评比工作。
九、统筹协调各类教育
⒈职业教育。围绕课程改革,引导开展校本“主题式”研修活动,努力实现课程模式“企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课改促办学特色的突显,以课改促教学效益的提升。丰富活动载体,拓宽师生的视野,推进“名师工程”,扩大“双师型”和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技能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学校技能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落实阶段性目标,确保学生考工合格率。全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省厅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和区教育局制定的《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综合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进度建议》。本学期将对其执行情况作专项调研,促使学校在教学过程管理、环节管理上做到精细化、长效化。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⒉幼儿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重围绕队伍建设、保教管理、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教研工作。要倡导学习,积极培育学习型组织,引导保教人员学习教育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课程管理,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加大区级教研和园本教研的力度,帮助教师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开展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为教师搭建活动平台,锤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规范保教管理,优化一日活动,提高常态下幼儿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各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方案,预设研究成果,夯实研究过程,期末进行展示。
十、其他工作
在着重抓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珠心算实验研究、读书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工作。
⒈开展好珠心算实验研究。把珠心算实验研究作为区域特色着力打造,按照《珠心算实验研究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活动,做好典型的培植与经验的推广工作,使全区珠心算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⒉继续推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和“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亲近书本,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在各校“校园读书节”评比的基础上举行“丹徒区小学书香校园”表彰活动,月份组织开展“丹徒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⒊做好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按照大市第七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要求,做好区内相关学科基本功竞赛评比、选拔和指导工作。
⒋组织好专题教学研讨与评课活动。开展命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形式的专项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