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消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

消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第1篇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针对学校的特点,对师生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常见火灾类型,知道火警电话(119)和其他报警方式。教育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不玩火,了解起火原因,能认识和使用一般的灭火器,初步掌握轻微火情的扑灭方法和逃生自救常识。

2、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部门主管。

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保养,使之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对超过有效期的消防器材及时进行重新加粉处理;

3、对专用教室消防器材被老师随便移动位置的及时复位;要求清洁工每月对消防器材进行擦洗。

4、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学校用于做实验的易燃易爆物品、药品,要专人分管,有专用地方存放,严格保管制度,及用及领,用后立即清理,全部归还,做到不漏不失。

5、按照消防管理规定配备一定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加强管理,爱护消防设施设备,要经常检查学校水、电、气等设备。经常检修电路和各种电器,保证学校不因电路老化和用电器故障等引导火灾。

6、严禁在学校空屋或其他房檐边堆放易燃柴草和物品,严禁在学校、实验室、微机室、厨房等地吸烟和乱扔烟头,预防火灾发生。

7、学校要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了解不同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在火灾中能迅速组织学生逃生避险,不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救火。

8、做到安全用电,员工下班后,应当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严禁在学校内违章乱搭用电线路,注意提醒教职员工经常检修用电器和用电线路,预防因电线老化而导致火灾。

第2篇

二、消防设施设备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三、须配备责任心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维修保养消防设施设备。

四、消防值班人员应定期对消防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消防 防盗防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16-02

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经常性发生不同程度的火灾,给学校、社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给学校本身造成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反观各高校“形形”的火灾,不难发现,有些火灾是可以第一时间消除在初始阶段或者萌芽状态的,有些是可以大大降低造成的损失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很多火灾发生后,消防器材“关键时刻掉链子”,要么消防器材“不翼而飞”,早已被人盗走却没有及时补充到位,要么就是损坏损毁严重,根本无法使用或者使用效果严重削弱,这些都是造成火灾难以第一时间扑救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有效防止消防器材被盗被损,这对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任务也非常紧迫。

1 当前高校消防器材防盗防损现状

目前,各地高校针对消防器材的防盗防损工作,普遍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也加大了管理监管力度,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和问题。比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疏于管理,有专门人员却没有在岗在位;处罚措施不严,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总的来讲,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麻痹大意”。应该说,各地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全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块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重视仅仅是花钱的物化的重视,在思想认识层面,未必就“真的重视”。比如,有效高校认为,花费了大笔的钱配置了一流的消防器材,高校的安全消防就保证了;有些高校则认为,配置了好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建立了管理制度,也组建了相应的管理队伍,消防器材就能保证不被盗窃、不被损坏;还有些高校认为,学校从体制机制、人力物力、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消防器材的管理,足以防盗防损了。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偏差。应该说,这些是必须高度重视,但是却不是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的全部和关键。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和形成常态化、全覆盖的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机制,而不是简单的配置器材、制定制度和配置人员的问题。

二是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不管用、不实用”。制度是关键,是根本,是做好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的基础性保障。虽然,各地高校普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制定制度时,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普遍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可行性研究论证,有些高校制定的制度还是为了应付检查的“突击作品”。这样的规章制度,制定得再全、再丰富、再规范,也是派不上用场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此外,消防器材管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不够,导致许多本来很好很务实的规章制度,却没有不折不扣的执行好,在实际管理中,经常出现“制度规定是一套,实际操作另一套”现象。

三是执法监督上的不足,“管不住”。当消防器材被盗或者被损后,各地高校对案件或者行为的查办力度不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重大被盗被损事件,各地高校普遍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去破案。但是,对一些相对较小的被盗被损事件,则往往是“心不足、行动更不足”,认为查办过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被盗被损造成的损失还要大。此外,在案件成功调查清楚之后,在具体处罚时,人为因素往往比较大,存在“法外开恩”现象,尤其是本校学生盗窃或者损毁消防器材,处于对学生学业和未来前途的考虑,往往会从轻处理。

四是技术水平上的不足,“不会管”。从某种意义上讲,消防器材的管理是一门“技术活”,没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管理知识是不行的。当前,多数高校对消防器材管理的教育培训是不够的,导致“有人管、但是不会管”。比如,对消防器材本身的管护,许多高校要么采取集中库存起来的做法,要么没有按照安全标准安装到位,要么对学生文明行为引导不够,导致消防器材经常处在“先天失效”或者“后天面临失效风险”的尴尬境地。再如,对消防器材的监管流程设计、对监管人才的引进培训等工作,也是缺乏专业素养的。在推进清晰化、规范化、科学化监管流程方面,多数高校一旦发生被盗被损事件,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体系,在平时的监管中更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监管人才引进方面,多数高校很少引进配置专业性高端人才,一般都是抽调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平时的培训教育也不多,缺乏实战演练。

2 提升高校消防器材防盗防损科学化水平对策建议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消防器材管理理念。各地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消防器材管理这项工作是有效降低火灾损失的重要途径,是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火灾事故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更应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这项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高校领导层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切不可有松懈思想,要站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器材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消防器材管理工作当成一件大事,真正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是推进体制创新,健全完善消防器材管理体制机制。要下大力气理顺消防器材管体制机制,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等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消防器材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要涵盖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在纵向管理体制上,要将消防器材管理纳入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设立校、院(系)、年级、班级消防器材管理责任体系;在纵向管理体制上,要将消防器材管理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职能部门要作为牵头单位加以明确。宣传、组织、校办、后勤、宿管、学生管理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优势,提供坚强的宣传、教育、组织、人才、资金和综合协调保障。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升制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制度的制定贵在实在、实用、实际。其一,要注重制度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各校在制定消防器材管理制度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忌照搬照抄,尤其是要深入学校各个阶层、各条战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认真做好制度可行性论证工作,切实提高制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其二,要注重整体管理制度的制定,也要注重实施细则的制定。在积极努力地制定好学校总体的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注重对具体实施细则的细化工作。比如,怎样有效防治学生损坏或者损毁消防器材呢?实施细则上就要加以明确,比如在学生入学须知上规定,学生如对宿舍和教学楼楼道内的消防公共设施进行破坏(如踢坏消防应急指示灯,撕毁消防标志标识、乱喷灭火器等)将扣其学分并视情节严重处以相关处分。对室内外消防设施的防盗工作,如楼道内的铝制消防水枪头可以更换为高强度的塑料水枪头;对室外消火栓的防撞、防盗可采用新型消火栓,在可调研范围内发现消火栓遭破坏的部位集中在三处:铜制出水口、大顶盖及侧盖。现在有种新型消火栓采用物理性质与铜相类似、但价格更低的玻璃钢材料,现在玻璃钢的价格为每公斤20~40元,低于每公斤60元的铜的价格,而且玻璃钢还具有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强度高,质轻不变形,耐摩擦等优点。玻璃钢构件的回收再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没有回收价值,可避免被偷盗。以上的这些防范措施都需要进行更加细化的规定。其三,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好的制度关键在于用。高校要树立“制度即法”观念,严格要求各院系、各部门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根据制度监督,决不允许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凌驾于制度之上,对制度各项规定不严格遵守和执行,更不能出现“自立规矩”,搞“人情操作”。

四是严格执法监督,不断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和实效性。消防器材被盗被损事件发生后,高校的态度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要严查到底,将违法违纪分子绳之以法。“行动”就是要雷厉风行、严查快办,决不允许出现“喊破了嗓子、见不到效果”。要有切实有力的查办举措,通过签订责任状、“军令状”,将执法责任从上到下一级落实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责任主体明确,职能部门到位。学校保卫处可以向当地辖区内的派出所寻求援助,联合进行侦查查办。一些重大消防器材被盗被损事件,多数都是校外闲杂人员或者校外闲杂人员与校内人员“联手”作案的,这就更需要校内、校外警务力量的强力配合、共同协作。当前,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一些平时较小消防器材被盗被损事件或行为,不能因为“小”就不重视,加强常态化、全覆盖的监督管理。可以组建学生消防器材管理队伍,对学校一些损坏、损毁或者盗窃消防器材的行为和现象进行实时监管;也可以设立举办电话、举办信箱,以“举报有奖”形式发动广大师生举办曝光盗窃、损坏消防器材的人和事。在处罚措施上,要根据行为情节轻重程度,结合制度里的细则规定给予不同的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挂扣,情节较重的可以采取记过、记大过或者开除学籍等措施,从而让学生切实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五是强化教育培训,努力开创消防器材管理工作新局面。其一,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电视、广播、校报等宣传媒体,广泛采用墙报、板报、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系列消防器材管理宣传活动,让广大师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消防器材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参与到消防器材的管理维护上来。其二,要加强消防器材管护技术培训。消防器材的管护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学校可以采取集中授课、培训、现场操作指导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器材管护教育培训。比如,关于灭火器的管护。多数灭火剂有轻微毒性,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使用后,人要撤离,以防中毒;灭火器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失效。但是灭火剂和氮气等会泄漏。所以,每隔半年要检查一次。要经常检查灭火器的喷嘴是否堵塞,如喷嘴内有杂物要及时清除;灭火器要放在取用方便、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锈蚀;不要放在露天,不可接近高温,也不要放在低于-10 ℃的地方。手提式灭火器要直立放置,不可倒放等等。这些管护常识都要开展经常性的培训,让管护人员真正熟练掌握。其三,要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校内的后勤、行政保卫、警务等部门是学校的执法力量,必须掌握查办消防器材被盗被损案件的常识、经验和技巧。由于高校内部执法队伍的查办技术有限,因此,要积极邀请消防、公安等专业执法部门进行指导和培训,切实提升执法水平和查办能力。其四,要配齐高素质专业管护人才。高校在人才问题上不能含糊,要积极引进一批消防器材管护技术好的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一起组建管理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优势,参与到教育培训、执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中去。

3 结语

高校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维护高校安全和谐稳定,保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作用非常大。各地高校应切实将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然,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当前还处在探索阶段,这就需要各地高校要敢于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紧密结合高校自身实际,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消防器材防弹防损新路子。此外,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等相关方也要加强协调合作,就高校防盗防损工作积极建立联合联席研究工作机制,在制度制定、执法监督、业务培训等方面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共同提升高校消防器材防盗防损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2]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S].

[3] 石小军,刘东旭,季龙.枣庄消防:凝心聚力打造精兵[N].人民公安报,2011.

[4] 张文平.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1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