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机械科技论文范文

农业机械科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机械科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业机械科技论文

第1篇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很多的应届毕业生都不是很了解,本篇主要是针对农业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来做详细的介绍,关注学术参考网可查看更多的论文写作方法还要求,来和小编一起学习欣赏吧。

1.题目

以最少数量的词语来充分表达论文的内容,要求准确、简洁、清楚,一般不超过20字(黑体,小二,居中)。

2.摘要

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说明文章的基本内容。要求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黑体,五号;摘要二字加粗)

完整的摘要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旨在……1~2句说明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方法】采用……处理,研究了……告诉读者采用的试验设计或研究方法。

【结果】(重点)简明扼要地向读者展示试验的主要研究成果,让读者通过简明的几句话了解试验的全部结果(若结果内容太多,可省略不重要的结果)。

【结论】一句话总结结果,得出试验的最优处理或生产建议。(例如,本试验条件下,LED8h光照条件最适于生菜幼苗的生长。(一般字数在300字左右)

在具体论文撰写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省略摘要的部分内容。

模板如下:

通过……试验/以……为试材,研究了……结果表明:……因而/总之……为最佳处理/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例如下: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题目、摘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在论文中多次出现。一般3-5个(黑体,五号)。(例:不同光照条件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光照条件;LED;番茄;生长指标)

4.引言

【研究意义】:阐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概述本项工作的背景,列举重要的相关文献,说明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文切入点】:指出前人研究有哪些不足,哪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本试验与前人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正文汉字为宋体,五号;数字和字母为TimesNewRoman)。

引言的范例见下图:

5.材料与方法

该部分要说明试验地点、试验材料、试验设计、试验方法、测定指标、涉及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数据统计分析等内容。具体可参考如下范例:

不同消毒时间对组培油菜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1.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油菜品种为“苏州青”。试验于2016年7月20日在高效植物人工照明与植物光合作用研究示范基地内进行。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不同的消毒时间处理,分别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光照环境均为LED光源,光照周期为16h暗-8h亮/d。每个处理设置5个组培瓶,每个组培瓶接种4粒种子,整个试验重复3次。

1.3试验方法

将油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如下:先将种子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分别用3%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浸泡过程中不断摇晃以保障种子与消毒剂充分接触,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消毒后的种子接种到含有MS培养基的组培瓶上在LED灯下进行培养,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8h/d,培养温度为25~30℃。

1.4测定指标

通过计数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油菜种子发芽数,种子长菌数及污染瓶数。

发芽率、污染率Z、污染率P用以下公式计算: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接种数)x100

污染率Z(%)=(污染种子数/接种数)x100

污染率P(%)=(污染瓶数/接种瓶数)x100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由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

6.结果与分析

明确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指标,分几部分阐述)按逻辑顺序描述或者总结研究结果(要求图文并茂)。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如下结构撰写:

2.1……

2.1.1……

2.1.2……

2.2……

2.3……

2.4……

7.讨论

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自己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是否一致,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者观点。(具体写作可列举前人的相关结果,并与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是否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如果不一致,解释原因。如果没有搜集到与结果相关的文献,可尽量分析一下出现试验结果的原因,可以在知网/百度等网站搜索相关知识,以便对结果进行解释说明。此外,建议还可以讨论一下论文结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避免讨论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

8.结论

总结本研究中的主要认识或论点。要求结论中不应涉及前文不曾出现的新事实;不能简单的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者讨论中的句子。

9.致谢

致谢是简述自己通过本论文写作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及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感谢。可以感谢任何个人或者机构在技术上的帮助(仪器、设备或相关实验材料,协助工作,提供有益的启发、建议、指导、审阅,承担某些辅工作)

10.参考文献

所用参考文献主题必须与论文密切相关,必须是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者其他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要确保文献格式的正确无误,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期刊:[1]谭明豪,曹其新,邱强,等。基于机器视觉的嫁接苗移栽实时定位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2):59-63.

第2篇

建国后,选煤机械工业自起步以来,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短短几十年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在跳汰机方面,能够制造比较大型、自动化的设备。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研制10m2筛下空气跳汰机以来,目前我国生产的筛侧跳汰机主要由LTG型、LTW型、BM型和CTW型。最大跳汰面积40m2和35m2,效率一般在88%~90%。在重介质选煤机械方面,20世纪末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我国重介质选煤厂中使用的重介质选煤机械,大部分都是国产设备,特别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JL型立轮分选机,成为目前较为常用的重介选煤设备,有效地提高了选煤工作的效率;在浮选机械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目前已生产了许多煤厂都应用较广泛的XJM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而且许多国产浮选机设有自动控制装置;在筛分机设备方面,筛子是选煤厂使用最多的设备之一,我国已先后成功地研制生产出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共振筛等许多设备产品,并逐步使这些筛分设备来走向大型化。如由平顶山选煤设计院完成的筛宽2.4m以上的直线振动筛,虽然制造工艺与国外设备还有较大差距,但产品已充分结构上也吸收了国外产品的优点,参数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选煤机械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选煤设备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主要现在:

(一)质量方面不尽如人意

质量是效率的保证,特别是对于选煤工作来说,由于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往往配置多系统或备用系统、备用设备,而国内有些选煤设备还存在制造时质量的不过关,这样会直接造成选煤生产过程中事故效率,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所以设备的质量可靠性绝不容忽视。

(二)选煤功能不强,与国际水平差距大

特别是缺乏大型功能强大而全面的选煤设备,如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动筛跳汰机设备的处理能力,单槽16m3浮选机处理能力,强力破碎机破碎强度,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筛篮直径与处理能力都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有待尽快提高。

(三)选煤机械普通的科技含量不高

前面介绍多年来,虽然我国的选媒工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也有不少自主研发的产品设备,但多半还是以仿造国外设备为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和设备较少,特别是科技创新、科技含量方面均不理想。所以,未来在选煤机械行业发展方面,着重开发研制大型、高效选煤设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的优势,开发自身所需的模块组合式选煤厂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用于选煤工艺过程参数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的相关仪器和设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主要的任务。

三、选煤机械未来发展建议与对策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国内选煤行业经重住未来更加激烈残酷的挑战,选煤机械未来的发展可从考虑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研发大型的功能强大、科技含量高的选煤设备

就具体的设备而言,对于浮选机,我们应努力提高其处理能力并实现主要参数的自控;对于跳汰机,我们要努力扩大其跳汰面积,并加强其自控和提高分选效率的研究;对于重介旋流器来说,我们要继续努力研制设备的大直径,并提高其分选精度、效率和耐磨性,还有提高大型振动设备的可靠性;研制选煤过程机电一体化自动设备控制技术等等,都是应当关注努力的方向。

第3篇

1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

1.1受季节影响大闲置时间长

目前,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时间主要在春季、秋季这两2个季节,主要进行春播和秋收作业,其他季节一般处于闲置状态,由此导致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总体使用效率不高。但是,考虑到农业机械设备的特点,即使不使用也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增加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

1.2工作环境条件差

使用管理混乱农业机械设备一般在农村使用,工作环境条件普遍比较差,而且在使用时间上又相对集中,从而造成其零部件早期严重损伤,大大影响其使用可靠性、质量稳定性,致使农业机械设备老化速度加快。同时,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在春季、秋季这2个农忙季节,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却得不到有序的管理,一方面处于高强度的使用之中,另一方面缺乏及时的、必要的维护保养,从而影响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1.3技术培训不到位维护保养不及时

一方面,有些农业机械设备没有详尽的技术指导手册,驾驶操作人员得不到必要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驾驶操作人员大多不认真阅读农业机械设备技术指导手册,不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在作业中存在“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不能及时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1.4维护保养费用高

整体使用效益受影响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以后,会频繁发生故障。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的零配件价格较高,维护保养费用较高,频繁的维护和保养会增加其使用成本,降低其整体使用效益。

2科学管理农业机械设备的对策和措施

考虑到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农业机械设备的自身特点,要想实现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减少农业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避免疲劳使用要充分认识到合理安排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重要性,针对农业机械设备在春秋季节作业时间相对集中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优化,制定具体的使用计划,既要使其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要保证其有合理的休息时间。建议采用轮流作业和间歇作业的方式,降低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强度,避免疲劳使用给农业机械设备带来损伤。

2.2科学合理配置

实现物尽其用要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合理配置农业机械设备,增加其功能,尽量选择多功能的农业机械设备,使其在农闲时间能够从事其他农业生产项目,保证其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整体使用效益。

2.3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人员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用于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种类逐渐增多且更新很快,相应的使用保养技术知识和故障类型也不断增加。为此,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对不同农业机械装备的了解和研究。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从技术层面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以提升对农业机械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的水平。

3正确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要点

3.1科学合理操作

农业机械设备故障大部分是由不科学的操作造成的。因此,规范农业机械设备操作行为是避免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有效途径。科学操作农业机械设备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柴油机、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在购置以后,必须进行磨合,加注符合要求的油、燃油、冷却水等;使用中,驾驶操作人员应注意检查油、燃油、冷却水是否充足,一旦发现不足,就应及时添加;启动后,应进行预热(在冬季,预热更为重要)。保证农业机械设备在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范围内运转,并注意负荷的增加应均匀,以此降低零部件的磨损,延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2认真细致检查

农业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时,驾驶操作人员应对各项仪表进行严密的监视,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就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农业机械设备部件之间存在间隙的位置很多,如活塞和气缸套配合间隙、气门间隙等,平时维修中应选择对应规格的零部件,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安装,认真调试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最终保证农机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农业机械设备正常工作时,不同机型对零部件之间的间隙有不同要求,只有保证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

3.3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预防农业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最佳途径是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柴油机、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的清洁、清扫和整理,定期清洗油道、更换滤芯,定期传动系统,更换油,对农机内外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另外,选择优质的燃油,并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滤清性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摩擦表面,从而达到降低机械磨损的目的,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性能。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明白维护保养对于保持农业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的重要性,努力提高维护保养技能。

4结语

第4篇

目前,课程组师资结构合理,副教授以上职称占90%,获得博士学位者达到80%(含1人在读),老中青比例适当,平均年龄41岁。课程组拥有3个农业机械性能实验室,4个农业机械结构实验室和1个畜牧机械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齐全。同时,充分依托兵团农业机械重点实验室、兵团农业机械检验测试中心、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和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的优势资源,进行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

2课程在国内外现状分析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专业课。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都开设此课程,并均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如北方主要研究旱田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等;南方主要研究水田作业机械、园艺机械等;在东北,主要研究联合作业机械、粮食生产机械等。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都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农机化发展特色,形成了以《高等农业机械学》为主干课程农机化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新疆开设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的主要有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播种、风能转化、精准农业、旱田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等。石河子大学做为教育部和新疆兵团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更加紧密结合兵团农业机械的发展特色,形成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特色农产品加工、节能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程、信息农业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逐步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许多新材料新工艺也广泛用于农业机械。做为农机化工程核心课程的《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与体系也在不断充实完善以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时展的农业机械专业高级人才。

3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

石河子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专业课。新疆是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领先地位。如何将学科建设的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同时结合兵团的发展重点,将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推动兵团乃至新疆、全国需要的有用人才是课程建设与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一方面要从石河子大学农机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结合《高等农业机械学》的课程特点,精选教学内容,重点在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问题和新方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工具及方法,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科的前沿。结合兵团发展的重点,同时将与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高等农业机械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科研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教师应在科研的取向、课题的来源两方面下工夫。①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对农业机械典型部件进行分析和参数优化;②立足新疆“大农业大农机”的发展特点,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写作;Office办公软件;本科教学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农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通过对数据分析、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针对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农业科技论文写作》难以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加之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理论课与最终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均不高,造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改进本科生《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上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近年来,多种办公软件的出现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大量作图、分析、文本软件的出现使数据的分析工作变得相对简单,论文的呈现及写作更加方便,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体地将科技写作中图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写作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率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差,课堂讲授不够生动,学生缺乏兴趣;虽然现在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性强、结构固定,而图表的样式却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个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因此,纯理论的讲述,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写作实践与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且本身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丰富;其次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课程结合不紧密,往往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两到三个学期已经完成这门课程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理论教学与写作训练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关于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农业科技的写作训练,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练成更多地依赖于写作训练。因此,通过课堂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二、结合Office软件及写作训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Office软件在多媒体课堂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论文固定的结构和抽象的写作方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堂课上,一开始需要先介绍论文各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这部分耗时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使得接下来精心安排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老师感觉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教学任务和目的难以完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和论文的基本框架,在学生掌握了论文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软件来现场演示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图表制作的过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图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点进行逻辑框架的讲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改单纯的理论课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学生对Office软件界面都比较熟悉,且Office中的软件具有较多的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论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独自运用Office硗瓿煽魏笞饕担经使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效果。

(二)Office软件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语言描述等内容。为更好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必要将理论课程与课堂写作训练相互结合。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以及烦琐的细节使得学生在平时理论课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在课堂上通过运用Office软件进行现场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细节,而Word软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字描述的过程,以及论文的框架构成及整体逻辑。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Office软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论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细节的认识。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教学与Office软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图表分析数据、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农业类本科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写作训练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东西,应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以往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多半数据和图表来自课堂上的示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练习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在真正面对科研数据的时候,从实验设计、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到最终的结果、结论的描述,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果和结论的区别等。因此,可以在学生掌握好课堂写作内容后,加大课后的阅读量,抓住前沿知识,最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实验结果,利用Office软件自己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图表,运用Word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三、结语

将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软件来完成论文的写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在继续加强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更多的软件也引入农业科技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兴,李素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

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62-66.

[3]张淑华,赵文若.Microsoft Excel

第6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建设,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1]。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3]。(1)该领域研究生的生源多样,年龄及知识结构差异大。(2)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较少,不能有效地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3)高校“双导师”队伍建设普遍不完善,不能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4)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普遍存在与农业生产实践相脱节及创新性明显不足的情况,且论文评审和质量评估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体系。

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开办时间较短,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能较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1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式与管理制度构建

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背景及社会实践的不同进行归类,并按照国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培养、管理到学位授予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导师要求相对较高。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但生产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构建多样化的导师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尤为重要。一方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模式,即一名研究生由高校导师和校外研究员共同负责,其中校外导师以辅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践条件以及在学位论文选题和指导中能够切中现实生产问题,从而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4]。

2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及专业基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基础,突出应用,同时可以开设多方向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修,发挥学分制的作用[5-7]。此外,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学校区域特点和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能够把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切合高校农学建设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听取农业推广委员会与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已毕业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等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比如,在公共课程构建方面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并注重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公共选修课可采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开设农业技术推广的经典案例,农业推广项目的评价以及科技论文写作、推广口才与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科前沿和交叉知识的传授,还要适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业领域学术研讨及科技前沿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4]。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与校外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建设相应的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创新平台和实习岗位。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也是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如图1所示的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保障体系,需要研究生、导师、专家的配合到位才能保证学位论文质量[4]。论文选题需要研究生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可以在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也可以从校外导师的生产实践中选题,还可以自行选择课题。提倡选题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鼓励研究生自选课题。

确定选题后,研究生应全面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预研究,探索课题的可行性。然后在有一定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在导师及开题答辩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完成开题环节。开题后进入正式研究阶段,应全面深入详细地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大量研究,撰写中期检查报告,在导师及中期考核专家小组指导完成中期考核环节。专家小组在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充分论证,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第7篇

[关键词] 歙县 山区 农机化 管理 服务 浅析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58-01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过去传统的刀耕火种已经成为了比较原始的、落后的社会形态,在当前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中,歙县山区的农耕如果仍然在牛耕锄挖以及镰收这样的生产状态之中停滞不前,一定会导致现在农业发展的不断失衡。农业机械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代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文明,更加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将农民从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进行解放。下面,笔者就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浅析。

一、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机服务组织的不断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从当前歙县农机服务组织服务的范围以及服务的水平来看,仍然不能够很好满足歙县农业生产的不断需要,需要将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实施,所以,贯彻落实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山区实施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广农业机械不断下乡,要求必须要做好农业机械宣传等工作,由于歙县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比较落后,很难对新事物进行认同,虽然相关人员在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歙县山区仍然很难保证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

二、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1.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明确意义

想要保证歙县山区的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质量,必须要明确其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开展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能够有效扶持以及鼓励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的经济组织,使其能够按照优势互补原则、互助协作原则、风险共担原则以及利益共享等原则,引导农民能够通过劳动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机具等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动歙县山区农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专业化方向、社会化方向以及企业化方向不断发展,加快歙县农机服务产业化自身的进程。完善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必须要因势利导,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广泛使用以及推广适合山区进行作业、方便农民进行操作的小型农机具,开展作业服务,使得歙县当地的农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使用农业机械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不仅仅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加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的重要作用。

2.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注重细节

完善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必须要注重细节,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要加强领导,强化队伍管理,强化先进技术推广和使用,制定出规划目标。当前人们已经步入到信息时代中,在农机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农机信息化,实施农机信息化有利于提升山区的农机服务能力以及农机行政的效率,重点将乡级、县级信息站进行建设,使得农民能够及时交流综合统计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生产信息以及政务信息,建立起山区农机具的供应信息体系、维修信息体系以及生产信息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创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而对农机专业户进行不断发展,纵观歙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在家进行务农的劳动力大约都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青年的劳动力大多数都充实二产业和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这就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贯彻和落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要求农机合作社要和农户签订合理的用工合同,在农忙的时候,农机合作社要按期为农户提供自身的农业服务。这样不仅仅能够节约工时,还能够提升其效率,年轻的劳动力可以拥有大量的时间外出去打工,不会对家庭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明确意义以及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要注重细节这两个方面对歙县山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在带动农民闯市场中找准农机站自身的位置——五莲县于里乡农机管理服务站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农机化;1994年09期.

[2] 张洪河;多种经营 综合服务——记长清县归德镇农机管理服务站[J];山东农机化;1994年01期.

[3] 会议论文 浅议山区丘陵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 – 2010.

[4] 宗锦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第8篇

论文摘要 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从中找出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启示:一是农业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三是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推进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模式;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模式;日本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模式。下文对3种方式分别如下阐述。

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1大规模机械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1位。目前,农场的各个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施各类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方向发展的趋势。

1.2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模式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数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2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

1.3小规模精细机械化模式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日本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2 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2.1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

2.2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应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第9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从中找出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启示:一是农业产业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三是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法制、推进社会化服务”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目的在于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模式;欧洲土地规模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模式;日本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模式。下文对3种方式分别如下阐述。

1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1.1大规模机械化模式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地多人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农业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肉类等产品产量都居世界第1位。目前,农场的各个环节,已全面进入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农机的生产、科研部门正在研究推广把高尖技术应用到拖拉机等农机具上,实现拖拉机等农机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使各种农业机械能更准确、迅速地实施各类作业,农业出现了向精准方向发展的趋势。

1.2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模式

以荷兰为例,荷兰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是一个小国,但却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园艺产业的强国。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多数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保持在世界第2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荷兰在农业领域推行集约机械化的道路。

1.3小规模精细机械化模式

日本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人多地少,日本十分重视集约化生产和机械化耕作,积极开展品种引进和改良,大力发展堆肥和高效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日本有90%以上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分别达到98%和99%。日本有着健全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2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2.1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就必须把农民作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想方设法解决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的问题。

2.2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因此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找准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点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东部地区应将农业机械化生产范围拓展到外向型农业、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中部粮食主产区,应重点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机械化、草原建设和草场改良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激光加工,农业机械制造

 

1.激光加工技术概述

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高度柔性和智能化的先进加工技术, 它集成了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 技术涉及范围广。激光加工技术是指各种以高能密度激光束为手段, 通过激光束与材料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等作用, 实现改变物质形态或性质的先进材料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涉及激光物理、材料、电子、机械和工程传热等多门学科, 综合了激光、制造、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多项技术, 已成为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综合的一种典型的先进制造技术。激光加工具有非接触、无污染、热影响区域小、加工精度高以及可选区加工等特点, 而且在特定的加工情况下是其他制造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 激光加工技术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诱变育种、增强种子活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平地整地、提高节水灌溉能力、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激光加工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现代农业少不了农业机械的支持, 制造技术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农业机械由于其自身应用的特点和工作对象的复杂性, 尤其是农机制造行业的设计加工手段比较落后, 使其创新少,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 成本高,制造质量比较粗糙, 产品寿命相对较短。免费论文参考网。为了大力提高农机的制造技术, 并与其他机械制造业平行发展, 必须加大激光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农业制造中的应用力度, 提高农机制造企业的现代生产技术水平。

2.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即直接根据CAD模型快速生产样件或零件的技术总称。它集成了技术、数控技术、撒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 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原理产品三维CAD模型一分层离散—按离散后的平面几何信息逐层加工堆积原材料生成实体模型。它能根据CAD模型电子模型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 在不同模具和工具的条件下生成几乎任意复杂的零部件, 解决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快速对接问题。因此, 该技术可以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价及修改, 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降低了开发成本, 满足了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对新产品快速开发和快速制造的要求, 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中, 激光选区烧结是快速成型制造中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这种制造方法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后置处理简单和省时等特点, 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技术, 为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方法。

农业机械生产过程具有特殊性。零件多具有较复杂的形状, 如耕地机械、整地机械和收获机械等。此外, 复杂曲面较多, 如犁体曲面、旋耕机旋刀、水泵叶轮和送料螺旋等, 而且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不同, 其形状还需相应调整。因此,利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研制这种农业机械零件, 不仅研制开发时间长, 加工工艺复杂, 而且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运用先进的激光快速成型集成技术, 不仅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降低开发成本, 而且制造质量也优于传统制造方法。

2.2激光表面强化与热处理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激光表面强化与热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激光表面强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穿透能力极强的特点,当把金属表面加热到仅低于熔点的临界转变温度时, 其表面迅速奥氏体化, 然后急速自冷淬火, 金属表面迅速被强化川。激光热处理是传统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补充, 它可以解决其他表面处理方法无法解决或不好解决的材料强化问题。经过激光处理后, 可以提高其抗磨损、抗疲劳、耐腐蚀和防氧化等性能, 延长其使用寿命。总之, 激光表面技术对于提高零部件的表面综合机械物理性能, 改善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量大面广, 种类繁多, 每年由于表面破坏和失效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资料表明, 农机产品的失效破坏,约60%有是由零件表面的腐蚀和磨损造成的。如耕作、播种和收获机械的许多零部件, 直接与土壤接触, 其腐蚀和磨损相当严重, 导致故障增多、生产率下降, 作业成本明显上升。免费论文参考网。农用动力中的气缸、气门、曲轴, 因磨损和腐蚀常会导致功率下降, 污染增加。各种农用泵、风机和叶片在表面磨损后, 工作性能下降, 寿命降低。因此, 在农机行业中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表面技术, 可显著提高零部件的抗氧化、耐腐蚀、耐磨损和耐疲劳性能, 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己对于已损坏的产品, 采用表面修复工艺, 可大大节省资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此外, 激光热处理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应用极为广泛, 在许多关键零件上如缸体、缸套、曲轴、凸轮轴、排气阀、农技服务年阀座或活塞环等几乎都可以采用激光热处理。在农业生产中, 机器的工作条件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机器犁、中耕机、播种机和收割机直接在磨料介质中工作, 使许多零件磨损很快。免费论文参考网。另一方面, 为了获得足够的强度, 机器的材料用量较大,不仅浪费材料, 而且显得笨重。对于此类零件, 激光硬化处理后的硬度比常规淬火硬度高5%一20%, 激光合金化可以根据要求选择加人新材料, 形成以基材为基础的新合金层,以获得满意的性能。此外, 由于处理后性能的提高, 可以选用低性能的基材, 从而减少了基材的质量。

2.3激光技术在农机零件修复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在农机零件修复中主要是应用激光熔覆技术。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改性技术, 是指以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基体表面上放置被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一薄层同时熔化, 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 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 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及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 从而达到表面改性或修复的目的, 既满足了对材料表面特定性能的要求, 又节约了大量的贵重元素。与堆焊、喷涂、电镀和气相沉积相比, 激光熔覆具有稀释度小、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结合好、适合熔覆材料多、粒度及含量变化大等特点。

因此, 激光熔覆技术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与耐蚀等性能, 主要用于零件磨损后的修复及增强新制造零件的性能。对于重要零件如农机中的汽缸套和活塞等,由于工作量大, 高温、高压、侵蚀以及不同程度的摩擦, 其磨损量是很大的, 零件需要定期报废和更换。对于耕地机械、整地机械和收割机械如犁、中耕机、播种机和收割机,作业时局部磨损很快, 零件报废是因为局部的损坏。为了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修复工作有着极大的意义。激光加工具有选区作用的独特优点, 而且激光熔覆可以方便地修复磨损部位, 使零件不因为局部损坏而报废, 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投人费用最小的情况下重新达到更佳的性能要求。此外,用激光对模具进行修复, 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寿命, 又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 在农机制造中也应大力推广和采用。

3.激光加工技术在农机制造中应用现状及前景

3.1激光加工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在我国尚不普遍, 主要是该行业对激光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秘感和偏见。另外, 对激光技术的宣传也不够, 缺乏实践。因此, 农机企业应尽快引进吸收工业生产中成熟的科研成果,利用好工业中已建立的多功能激光加工中心, 使其为更多的农机企业服务。

3.2激光加工技术的引人可以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的制造水平。但对加工类型的选择及激光器的使用, 要从基础做起, 只有在充分掌握这种先进加工方法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改进传统工艺, 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激光加工技术集成了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技术涉及范围广。因此, 农机企业在上激光制造项目时, 一定要分析企业自身条件和需求, 向其他机械企业咨询, 看准方向, 找到结合点, 循序渐进地进行。

3.3近年来, 大功率激光器和辅助设备的制造技术日益提高, 其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与其他加工设备相比, 大功率激光器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因此, 激光加工技术

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另外, 随着农业工业化的决速发展, 农业制造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激光加工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内部动力和条件。因此, 目前激光加工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具备了条件。从农机应用领域来看,快速成型、熔覆及热处理是激光加工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

第11篇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思考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湟中县作为青海省主要的农业大县,在农机部门的大力推广新机械、新技术、新产品下,我县主导产业的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如小麦、马铃薯等),这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者的强度,加速了劳动力转移,本文从我县农业机械的发展,对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做一下简要分析。

[关健词]农业机械化;农业;农村经济;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机械化的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科技水平和装备力量得以发展的体现,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国家粮食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劳动的劳动强度,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1湟中县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全县十二五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2.54万千瓦,农业机械拥有总量9.05万台(部),配套农具4.01万台(部),耕、播、收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9.12%、41.66%、46.02%,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66.85%,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57.82、-11.84、35.22和31.04个百分点。

1.2主要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渐趋成熟

湟中县拥有耕地84.7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2.8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为10.3万亩,饲草种植面积达4.7万亩,油菜播种面积为14.2万亩,蚕豆面积为1.23万亩。至今小麦、马铃薯、饲草除山区不适宜机械工作的都实现了机播、机收的全程机械化;油菜、蚕豆除山区不适宜机播的实现了机播。可见,我县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已成熟,其他作物的机械化程度在进一步研发和提高中。

1.3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同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

由于地理、经济条件的不同,造成我县区域间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川水地区由于平坦、地块较大,机械的种类、型号等比较多样,脑山地区地块小、地形不平、交通不便等,机械的种类、型号比较少,机械效率低;不同作物间机械化程度不同,国家对于主导品种研发投入更多,机械的数量、型号、种类更齐全,机械的生产效率也更高,对于非主导作物国家可能投入的研发资金不足,产品种类、型号等不多,形成机械化程度不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应关注发展潜力好、机械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加大研发和推广资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覆盖。

1.4一家一户经营模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当前土地联产承包制将土地分割成七零八落,在农民的自主经营体制下,土地流转必须是区域内农户全体同意,方可形成联片便于机械化经营,但农民素质和认识水平的不同,往往达不成协议,遭成资源浪费,劳动生产率低。为适应目前的生产力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打破目前不利机械化生产的局面,让土地合理、稳定、依法流转。

2农业机械化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2.1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实现农业增效的保证

农业机械化是改变原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机械的开发和运用带替了古老的二牛抬杠模式,解决了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劳动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高质量的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大大地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2.2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是完成和推广农业先进科技的载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供了保障。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就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可见,没有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2.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实现农业机械化能有效节约土地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迈进,农民以租金形式取得收入的同时选择了从事其他就业的机会,为农民取得非农务工收入提供了方便。再通过各类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可以就地创业或进城务工,增加了务工收入,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文明建设。

2.4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二、三产业的先决条件

农业机械装备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限制,远远超出了人力、畜力所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不仅在量上有所突破,并且在质上比人力、畜力实现了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生产要素、资源提到了有效、合理配置,加速了当前土地流转的进程,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3全面实现机械化的方向、对策

3.1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家科研经费和农机补贴资金,加大对各类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以创新为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学化、自动化、现代化。

3.2必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机械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我县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土地流转水平,有选择性地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如川水地区地块大经济条件好,要着力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如大中型拖拉机、大中型联合收割机、高端的全自动农机配套设备等,丰富农机装备结构;地块较小经济条件不好的脑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适宜的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小型收割机、小型配套农具,达到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的目的。

3.3必须能有效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农业机械化的运用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化械化,并能解放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外收入,让更多的土地流转到新型职业农民手中,进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出让土地的农户以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取得收入,各方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机械化用先进的机械带替了人、畜动力,节约了农业生产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促进了土地流转的进程,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的模式发展,提高了单产降低了单位成本,优化了各生产要素,使农业生产活动呈现规模化、效益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4必须提高机械利用率,培育服务型经济实体

随着当前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壮大,农业机械化的经营模式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工作应向专业化、效益化发展,应培育机械作业服务的专业组织或队,在农业生产中应实现(如小麦收获作业)有偿的跨区流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实现农业机械服务的专业化、全面化、多样化,覆盖农业生产的各个工作环节,解决一家一户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提高机械效率,促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县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当前由农业大县向蔬菜大县迈进的转型,还使得转型的新型产业的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不断地创造出科技含量高、实用经济的农业机械,从而满足产业结构转型中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虽然我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像蚕豆、药材、温室等生产,还处在半人工半机械的局面,所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开发,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辉,陈莉.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解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05).

[2]罗昕,胡斌.论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0).

[3]张庆霞,刘从九.2007-2017年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定量预测[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中国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大国,农村人口数占了人口总数相当大的比例,国家也时刻关注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划,以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文章结合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前言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现在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群众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性。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农村现实需求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使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促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指导,解决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

1.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2.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

3.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制约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二、现代化农业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管理策略

面对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济管理者要结合农村发展状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措施去解决问题。

1.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严格的制度能对管理目的进行约束并进行更加好的规划,要随时代的进步进行革新,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让农民群众对农业发展产生新认识与新观念,这样能加速农业结构的转型,促使经济发展。农产品方面则是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以往的外观,使其销售市场更为广阔,产业链更丰富,更保证了生产环节的安全,农民群众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1]。而农业经济管理体度建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这个发展体制要科学并有效的将利益、冲突、权益进行统筹兼顾,解决群众的问题,保证群众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科技与农业相结合,能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立足农民群众,多种方式融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促使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在资金的支持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与发展,然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除政府的拨款援助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此同时,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向农村投资,多方式融资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有助于建设新农村,同时也处理了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帮助资金上有问题的群众脱离难关。

3.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现今社会处于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农业经济也需要信息化管理,实现农业与科技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民群众实现创收。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平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根据数据进行规划,更好的掌握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4.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效,也影响着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要严格把关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前期培训、后期检查,要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顺应时展潮流,要组建成一支具备高责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质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学会自我约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并不断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完善自我。要多鼓励、引导大学生回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薪酬、奖励和提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为其营造良好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他们用其所学的知识与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为建设中的新农村注入新鲜血液[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而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还为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案、解决方案,所以应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策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多方面融资,组建管理队伍,保证了策略的有效实行,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河北;第一产业;投资;机械动力;剩余劳动力

[DOI]10.13939/ki.zgsc.2016.29.054

1 引 言

2016年2月9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近五年的发展规划,要求打赢河北省脱贫攻坚战。但河北省还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相比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是最低的。河北省拥有发展第一产业的绝对资源优势,“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示范园区建设。所以利用“十三五”规划倡导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契机,探索出一条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新出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焦晓松(2010)指出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是还存在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契机下,河北省的农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胡月梅(2011)指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等是农业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张海洋(2016)在对长治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采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指标。发现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投入成正比、与务农人数成反比。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论文采取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搜集到的是2007―2013年河北省11个市与第一产业发展有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使用的是Stata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论文实证研究提出的假设是:第一产业建设项目投资(单位: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粮食产量(单位:万吨)与第一产业产值(单位:亿元)呈正相关的关系,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单位:万人)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我们的实证模型是公式(1),变量描述见表1。

2.3 实证结果分析

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统计量χ2的值为29.13,P值为0.000。所以我们拒绝原假设,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单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的t检验、F检验全部通过,并且解释变量系数的正负以及显著性基本一致,我们选择报告稳健标准误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四个解释变量全部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第一产业投资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就增加0.095%;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1.389%;粮食产量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554%;非农业就业人口每增加1%,第一产业产值增加0.317%。非农业就业人员总数与第一产业产值呈正相关,主要因为随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河北省的农业发展正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所以农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减少。另外对第一产业产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

3 政策建议

以下是有关河北省利用“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发展第一产业的几点建议:首先,利用京津冀地区高校和京津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技术的引进。河北省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可以采取试点基地和绩效公开的方式推广农业产业化;其次,发展农业对于京津来说沉没成本太高,河北省应向京津地区进行农业投资招标,让河北农业进入更大的市场;再次,应该培养河北省各地区的主要的品牌农产品,达到各地区的分工协作,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量;最后,河北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村剩余人口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发展的有效劳动比率。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鼓励其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整体规模的扩大。“两会”和“十三五”规划表明,河北省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政府的有利政策,从京津地区获取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农业发展推动力,利用自己的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参考文献:

[1]石冬梅,佟磊.京津冀农业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6(1):9-12.

第13篇

论文摘要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问题亟待解决。从农机产品价格与售后服务、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及农机发展政策层面,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机化发展步伐较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生产中对适用机械化新技术和各种配套机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已从过去的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从过去的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设备的需求向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处理机械设备的多样化需求延伸,饲料机械、园林机械、青贮机械、棉花、油粮及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收获机械等将是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重点。

1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迫切需要多种农业机械

(1)牧草收获机械。牧草收获机械过去只有在牧区需求,而现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求,养殖业发展较快,农民已有大量需求。比如我们小麦种植区的麦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前都是白白烧掉,而现在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牛羊饲料,因此需要大量的麦草打捆机和玉米秸秆收获机等收获加工机械。

(2)马铃薯和果蔬机械。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果蔬面积的不断扩大,采用机械收获也是当务之急。油菜、花生收获机械也有较大的需求。

(3)水稻插秧机。水稻插秧机在南方大部分稻区已经开始应用,而在淮河流域和一些丘岭地带小面积的水稻种植区却很少见到,这里的农民早就希望摆脱繁重的人工插秧,但苦于买不到适应本地方的小巧的插秧机械。

(4)秸秆还田机。随着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加强,秸秆还田机在我们这个地方已开始使用了,玉米收获机配套的还田设施,已基本上能够满足玉米秸秆还田的需要,不足之处是被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有点长,对整地和小麦的播种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唯有小麦秸秆还田还在困绕着农民,他们也不情愿烧麦秆,只是没有好的办法来消灭秸秆,以便夏种能够顺利进行。

(5)烘干设备。烘干设备过去只有在制种企业才有使用,而现在为了减少霉烂造成的损失,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粮食生产区逐步重视产后的烘干设备的投入,来解决无日光照晒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烘干设备的应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今后,伴随着烘干品种的扩大和能源的多样化以及烘干成本的降低,烘干设备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6)养殖机械。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为养殖机械的运用带来了商机。养殖也可以运用机械,它不仅可以减轻人的劳动,而且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所以现在大量需求。自动给料设备、清洁设备、温控设备和监测设备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7)设施农业机具。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设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当务之急。如使用方便的大棚多功能作业机,为设施农业带来了新的需求。目前虽然此类机械种类较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

(8)田间管理机械。需求量最大的是植保机械,其次是中耕和排灌机具。如今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需求已向高层发展,如小型的植保机械将会被大型的植保机械所替代。而对于蔬菜、苗木等生产的田间管理机械相对较少,特别是温室大棚的种植管理,大部分依靠人工管理,效率低,费时、费工。因此,目前需要发展的田间管理机械主要是多功能田间管理机、中耕除草机、滴灌、喷灌机具等。

(9)玉米采摘机。现在的品种不少,但大多数机械只能采摘站立着的玉米,对于倒伏的玉米就无能为力了,而只能靠人工采摘。还有一些玉米采摘机在生产技术上达不到采摘的要求,如有的机器不能随着玉米行距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割宽和行走宽度。因此,造成玉米损失过大,虽然农民需要机械采摘,但也不愿使用这种性能不好的机械。 转贴于

此外,随着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打穴、推土、运输、起苗等农村环境改造及农田基本建设机械也有地域性需求。

2农业机械化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

(1)产品价格。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不高,如果产品的价格过高,农民虽然需求,但考虑到一次性投资过大,投资的效益又比较低,影响到机械设备的销售和推广应用。如:用于设施农业的电动卷帘机、微耕机等产品,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也迫切需要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考虑到价格和使用成本过高,所以一直未能较快地普及与推广。如果产品的生产率高,使用成本又低,并且物有所值,价格又可以接受的话,农民还是愿意购买的。如新疆地区进口的采棉机,每台每天采棉10hm2,可以替代150人采摘棉花,采净率高达95%以上,用机械采摘比用人工经济,经过几年的比对,尽管采棉机的价格高达160万元,但农场职工也愿意购买。

(2)售后服务。现在农民非常注重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机产品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服务,做到用户基本满意。但有少数产品因销售数量有限,服务网点又比较少,影响了售后服务工作;还有一些生产厂家对机具的研制和开发较快,忽视了老产品配件的供应,用户买不到配件,致使未到报废期的机械提前报废。售后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心等也影响到服务工作。有的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配件供应不及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厂家虽然承诺24h内随叫随到,但由于服务区较远,而延误了服务,农民怨声和责难时有发生。另外,村镇道路的好坏也是影响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厂商应当注重售后服务工作,农民买产品也就是买的售后服务。

(3)农机企业要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研制和开发,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过去,我国的农机产品都是吸取国外技术发展至今的,加上以前资金少、底子薄,当然无法和外国的一些大企业相比。近年来,日本的洋马公司、久保田公司在华售销的产品不少,对我国的农机行业,无疑是个挑战,同时也是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农机企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有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于国际市场。

(4)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完善和推广人员的稳定以及推广经费的运用,也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步伐。一些新式、先进的农具,必须经过推广、示范这个过程,才能达到普及运用。如水稻插秧机,我们这个地方就很少见到使用,虽然农机经销商曾引进过,但农民从未见过,不敢购买,也不敢使用。

第1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保险;现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管信刚(1985-),男,甘肃兰州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兰州石化公司乙烯厂,操服人员,研究方向: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但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作物种植领域,我国的农业机械总量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是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机械的推广也不够规范,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使用过于盲目,因此产生了诸多的机械使用风险,而相对应的农业机械使用风险保护体系如保险等未能同步获得发展,这使得我国存在明显的农业机械使用风险,一旦出现机械事故,也没有足够的措施来补救。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机械保险的推广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清楚的认识我国农业机械保险的现存问题,并针对现状给出发展建议,更好的保护农业机械使用者,保障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实现,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与人身安全。

1农业机械保险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保险的发展时间较短,虽然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逐步完善,但是依旧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无论是从体系上,还是从业务执行、机械维护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我国农业机械保险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详述如下。

1.1农业机械保险体系自身缺陷

农业机械保险属于国家政策性的保险业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确实以商业保险公司,因此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难度。商业保险公司寻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农民的切身权益,而国家政策保险的初衷就是为了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农业机械保险降低农民使用机械的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国家的首要利益维护对象是农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保险体系自身就存在着较大缺陷,体系建设并不完善。随着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的逐年递增,而相应的投保率却增长较少,这就使得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经济效益以及农业生产方面隐藏着很大的祸患。由于农业机械保险是属于高风险低回报,因此,大多数商业行保险公司对农业机械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还有很多保险公司不愿开展农业机械保险相关业务,造成了一些迫切需要保险作为保障的农机户投保无门。

1.2农业机械使用风险大

农业机械大多属于粗放型作业机械,因此保护装置并不足以完全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同时农民在使用机械时并不会考虑专业人员操作的问题,操作者大多属于临时培训或者是初学,因此操作不够专业,因操作不当出现的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此外,农业机械危险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多数的操作者不够重视安全劳动保护,因违章操作、无证操作、机械带病运转等造成的损失逐年递增。农业机械保险所承保的范围较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范围遍布整个农业机械作业的村庄,不集中且分散广,农业机械类车辆多数在较高的山地、松软不平的农田以及山沟的恶劣环境下作业。由于机械操作手们一般都未参加正规的操作培训,对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就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农业机械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一旦事故发生,第一现场的勘验工作与随后的赔付流程相对复杂,农业机械保险公司极易拖延时间,致使农机户在发生大事故后不能及时的得到赔付,而损失严重。

1.3农业机械维修效率低

农业补贴的出现提高了农业机械产业的销售速度,大量农业机械进入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但是对农业机械的维修和售后服务建设却相对滞后,大部分的农业机械出现故障后只能由个体的修理点进行修理,修理工具不齐全、修理技术不过硬、修理人员不专业,这是当前农业机械修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械的完好程度不断降低,导致农业机械风险的逐年上升。而农业机械的销售公司在售出机械后,并不重视售后服务网点的建设,使得部分农业机械在需要更换备件时无法快速的获得零部件,影响了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也打击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积极性。

1.4保险机构支农意识薄弱

农业机械保险的发展尚在初级阶段,许多的政策还不完善,业务的发展也并不顺利,国家尚不明确具体的扶持政策,保险公司自身也在寻求更好的拓展业务方式,加之农民对农业机械保险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三方面的因素导致农业机械保险业务难以快速发展壮大。最主要的是商业化运营的保险公司并不重视农民的利益,保险机构的支农意识薄弱。商业盈利性保险公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之一,作为以寻求最大经营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性企业,在运营成本由保险公司支付以后,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大量的争取投保客户群。唯有投保客户群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再根据保险中可保利益原则的大数效应,才有利润可言;保险业务项目中的保险费率以及资费标准问题。由于保险行业在某些方面依然存有垄断经营的现象,因此在我国目前并没有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竞争的经济要求。一些保险公司以相应的理由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保险,并定下较高的保险费率和资费标准,以承担相对较低的保险责任;同时,在运营的过程中还能够左右市场中大多数保险公司之间商定保险费率的高低,使农机户们投保时多掏出高额的保费,然而农机户们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险业务赔偿,损害投保人的利益,从而达到这些商业性保险公司的高额利润。

2我国农业机械保险应对策略分析

虽然国内的农业机械保险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保险发展却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国内对于农产品需求量的持续上涨所带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以及保险业如今正处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新时期等,只要从政策宣传、业务办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改善我国农业机械保险的发展环境,就能够提升农业机械保险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前景,具体应对策略详述如下。

2.1加强国家政策扶持

国家政策对农业机械保险的支持主要从2个方面可以提供,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比如在不同地区根据农业种植情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推广不同种类的农业机械保险,国家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宣传;从财政上予以支持,比如提供农业机械保险补贴政策就是财政支持的表现。从长远角度来看,还可以由财政垫资兴建农业机械保险赔付金储备机构,鼓励多种保险公司进入农业机械保险领域,财政上可以在农业机械保险推广初期提供一定的政策补助,以更好的促进农业机械保险行业的发展壮大,加速农业机械保险的普及。

2.2健全农业机械保险管理体系

农业机械保险管理体系主要由省级工作组、保险业务公司、基层机械保险服务站3级组成。省级工作组主要负责区域性农业机械保险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同时也负责协调地方农业机械保险的推广,确保保险能够为农民带来真正的成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保险业务公司负责农业机械保险的具体操作,从宣传、拟定业务细则到业务办理、后期赔偿服务等,都需要保险业务公司的介入,保险公司是农业机械保险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基层机械保险服务站,主要负责在农业生产一线向农民宣传农业机械保险的重要性,同时协调保险公司与农民之间的业务关系,要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也要维护保险公司拓展农业机械保险业务的积极性,是联系保险公司和农民的桥梁。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险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拓展农业机械保险业务的关键所在,专业性的业务人员当前在国内极为短缺,需要既熟悉保险业务流程,又熟悉农业机械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行业自身加强专业性农业机械保险业务人员的培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如此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以依靠企业自身内部培训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定向人才的招生。同时,在农业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实现劳动作业全程机械化,必然要求农机手具备较高的职业文化素质、科技操作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

2.4构建农业机械保险信息宣传平台

农业机械保险种类多且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千差万别,要想农民对农业机械保险有足够的认识,就必须加强农业机械保险业务信息的宣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增减欧诺机械保险种类,以往的农业机械保险种类过于单一,笼统的涵盖大部分农业机械,导致许多机械并不适合少数的保险业务,无法实现有效的农业机械风险控制效果;为了规范农业机械保险市场,提高保险业务信息透明度,可以明确规定各地区的农业机械保险标准,避免哄抬保险价格、恶意竞争扰乱农业机械保险业务市场,统一的收费标准也能够降低农民的怀疑心理;构建农业机械保险信息宣传网站,从网络途径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保险的认识,同时可以提供网络在线选择保险的业务,提高保险业务的工作效率和便捷度。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在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并不是农业强国,当前针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土地规模化种植和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升,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机械化进程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产业的最终规模和竞争力。农业机械保险有助于更好的推广农业机械使用范围,降低农业机械使用风险,而对于农业机械保险的推广以及细则还需要进行改善,以便更好的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建设,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韩国君.浅谈新时期农机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5):75-76.

[2]郭晓航.论农业政策性保险[J].北京举办的中国保险学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1999.

[3]秦海生,陈素英.关于创办农业保险暨农机保险公司的探讨[J].河北农机,2005(3):11-12.

[4]张俊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1996(1):21-22.

第15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问题;方法

农机化为农业发展中一重要内容,农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问题,从农业角度上来看,机械化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国内机械化虽然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可是农机的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依旧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着一些距离。笔者探究了如何应用农机推广来提高农机化的发展,详细情况见下文。

1农机推广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现在我国农机化程度越来越强,对农业实际生产量以及人力和物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农业生产人员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没有非常强的机械化意识,并且在农机化方面也没有较高的认识程度。所以,在推广农机时,就应该对农民进行培养,让他们提升对农机化认识水平,进而使机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更具利用效率。

2现在推广农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广农机工作中。因为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致使农机推广无法顺利展开。有一部分机械设备在实际作业时,会发生一些故障,而农民却没有良好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再加上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工作未被广大农户所认可。

2.2没有充足的推广经费

推广农机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导致推广不能真正落实,这对于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想要顺利地进行农机推广,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投入推广资金,以促进农机化的稳定发展。

2.3没有多样化的推广方式

现在垦区农机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形式还非常单一,致使农机的真实效果没有被发挥出来。推广农机时,就是使众多机械设备都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进而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速度。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没有较强的创新改革意识,更不会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阻碍农机化向前发展的脚步。

2.4推广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含量

推广农机设备的过程中,因为众多农民没有亲自接触过这些农业机械。所以,自身对于农业机械是否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再加上农机推广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因而不能准确进行机械介绍,使得农机演示过程也非常的模糊且简单。这样就会导致广大农户对新农机很难接受,阻碍了新农机的宣传。此外,推广人员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还会导致信息落后迟延的情况发生,最后获得到的推广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

3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实施的新方法

3.1完善推广方式和规范推广行为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在有关部门得到顺利推广,提高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农民中进行宣传,利用法律制约和农民的监督职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完善推广。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规范具体的机械技术推广措施,在系统的试验、培训、技术服务的工作中,凸显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大使用价值。

3.2借助农机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

在农民土地种植中,要对田地实施补贴,还对购买机械的农机大户进行补贴扶持。从而提高农民利用机械技术的积极性,并在购买机械的同时免费提供技术的培训和前期的技术服务工作。另外,在农机的购买中要增加质量保护管理和合同的建立,利用延长质量保证的年限等,让农民能够安心的使用农业机械。

3.3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宣传

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由于农民们的科技信息渠道较少,不会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对相关的机械技术查询,导致农民们的信息一直处于较闭塞的状态。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建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宣传队伍,定期宣传目前的机械技术,并利用图像、数据等信息让农民们进行全面的认识。

3.4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由于工作人员的时间限制,不能够对各处所有的农民进行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在推广工作中,可以对所在区域的农民选举先进分子,培训相关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先进分子的技术传播,快速的推广机械操作技术。帮助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推广方法、原则及程序进行改进完善,本质上就是科学管理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及农机工程技术三者的统一。学科的统一性因提升科技的整体能力而得到充分发挥。

3.5建设示范基地促进先进新机具与新技术推广

示范基地的建设首先要获取相关财政部门及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示范基地对机具的试验,将适用的新机具与新技术向农户推广,使其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有益之处。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化技术的意识,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及观念,指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机具、新技术。